青岛的民风民俗范文

2022-06-14

第一篇:青岛的民风民俗范文

青岛民俗小调查

一、青岛居住民俗

青岛地区农村房屋结构与我国北方地区的房屋结构相似,建房多取向阳山坡,讲究向阳背阴、依山靠水。房屋为土木砖石结构,一列3至5间,与左邻右舍接山连墙,屋顶为“人”字型(亦称“双流水型”)。建有正屋、东西厢屋或倒屋,各家自成院落。以三合院居多。

村庄大小不一,少者几户,大的数百户,近年又出现了不少千户大村。

1897年后,德国,日本先后侵占青岛。随着港口和市政的建设,大批农民涌入市区,当时西镇一带建起了10个平民院,台东镇的南山、仲家洼等处也陆续出现了一些棚户区。这些院区建房无规划,房屋低矮阴暗,环境恶劣,除“人”字型屋顶外,还出现了许多一面坡房屋,人们习惯叫“道士帽”。由于居住环境、条件的改变,一些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居住民俗也就无法延续下来。

80年代起,政府推行旧城改造工程,90年代又实行安居工程。现在,平民院和棚户区已相细建成居民小区,楼群林立,环境优美,人们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在此期间,青岛地区农村的老式住房也多为美观的住宅楼代替。居住由单纯实用

型向注重审美型发展。一些现代建筑材料被广泛采用,不少村庄也出现了楼群。

村庄青岛农村除极少数住“山庵”的看山人外,多聚集一起居住,因而构成大小不同的建筑群,称作“村”、“庄”、“仝”或“屯”。

村里的道路,大的叫“街”,多为东西向,称前街、后街。大的村庄街多,则冠姓氏为街名,如张家街、王家街。

小的道路称“胡同”,多以姓氏、堂号、村中名人或树木为名,如宋家胡同、福来胡同、解元胡同、老槐树胡同等;很狭窄的小路称“夹道”;闲散人经常聚集闲谈的地方称“懒汉子窝”、“老头窝”。

有些村名很有特色,也很有趣,如莱西张哥庄是因为有一个姓张的汉子在这里安家落户而得名。此人豪爽,乐于助人,附近人尊称为张哥,村名也就成了张哥庄。因“哥”、“格”“戈”同音,以后就出现了像周戈庄、夏格庄等村名。这种以姓氏为名的村庄非常多,有的直接叫“岳家”、“赵家”,有的则加“屯”、“沟”、“店”等字,叫“梁家仝”、“于家屯”、“王家沟”、“徐家店”等。

有的村是以建村人的特征而得名。莱西有个李胡子庄,是因为清嘉庆年间,一个叫李克用的人此建村,他胡子很长,人称“李胡子”,日久,这村就叫做“李胡子庄”。后来,有人感到此名不雅,民国初年该村名就演化成今天的“李虎庄”。

也有的以建村人的职业为村名。崂山有个皂户村,因为明永乐年间有几家用灶具烧盐户来此定居,宋代称盐户为“皂户”,这个村也就叫做“皂户村”。

有不少村庄是以神话传说中的名称命名的。崂山有个女姑山村,因为村南有个“老姑庵”庙,庙内的主神人称“女姑”,传说是《封神榜》中赵公明元帅的妹妹,人们就把村名定为“女姑山”。登瀛村是传说秦人徐福为取长生不老药,由此登程去仙岛瀛洲而得名。崂山石老人村村名,不但源于一个优美的神话故事,还因为村前海边有一块状似老人的巨石。

有的村庄以旧时驻军军屯或官屯为名,如鳌山卫、雄崖所、营上、黄官屯等;有的以寺庙、古家为名,像庙头、家子头、庙东、石佛院等;有的以地理环境取村名,如簸箕岭,因其地形像簸箕而得名;还有以建村时当地的村木花草为名,如桃林、枣园、柳树屯、榛子沟等。

1979年,青岛开始地名普查,对重复的和不雅的村名进行了调整。村名和村名

用字都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

院落 青岛民间居住大都各自成院,俗称“天井”、“院子”。

过去,许多人家都喜欢设前后两院。前院面积大,是一家人平日活动的主要场地,

院里建猪圈、而所,喜栽石榴、月季等花卉树木。后院很小,用处不大,只是为了挡

住后窗,认为后窗临街“不成住处”。如今,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加上土地的宝贵,

已很少有人设后院了。

院子周边的墙叫“院墙”,旧时多用石块垒成。在临街墙上,镶嵌带“鼻梁”的

石块,用以拴骡马,叫“拴马石”。院墙上面抹石灰或泥,叫“打墙头顶。”院墙上面

抹成半圆形,叫“和尚头”。如今,院墙多用石块垒下部,上面垒砖,外面用水泥抹

平;也有的用砖或水泥砌成几何图案,称做“花墙”。院墙不得高于屋檐。

临街院墙处留有大门口,俗称“街门”或“街门口”。街门多为南向或东向,胡

同里也有西向的,但很少北向的。街门要与对门邻居的大门口偏离,叫做“斜对门”。

大门一般漆为黑色,老辈有功名的人家可漆红色。门为两扇,每扇装一个铁制的

门环,左边的门环连着门内“摇关”,“摇关”可转动,供随手关门用。有的人家还在

门上装有铁制的环扣,叫“门划拉”,用以锁门。

门上部修有门楼,旧时大门和门楼都是财势的象征,富有人家的门楼修四角飞檐,

上饰有“龙头”、“寿狗”等吉祥物,大门高大,彩画装饰。平常人家的大门、门楼都

很简陋,门楼多用草毡,有的大门没有门楼,叫“土门子”。

大门内大多建有影壁,俗称“照壁”(砖砌屏风),上写“福”字,或绘有鹿、鹤

等图案,一求吉庆,二作装饰。

房屋 民间多住平房。旧时,房屋结构为起脊,用梁、柱构成骨架,土墙草顶,

木棂窗户(间有石墙瓦顶)。一幢房屋

3、

4、5间成套,坐北朝南的房间为“正屋”,

坐南朝北的为“倒屋”,东西两侧为“厢屋”,分别叫“东厢屋”、“西厢屋”。正屋中

间一间为“正间”,两边分别叫“东间”、“西间”,再往里叫“套间”。正间设锅灶两

个,通东、西间炕内,供冬季热炕取暖。旧时,正间与东间墙壁上多留一小方洞,叫

“灯窝”,洞内可放油灯,这样一盏灯可照明正、东两间房,可节省灯油。也有的人

把它叫做“婆婆眼”,说从方洞中可看到灶间的行动,供婆婆监视媳妇用。在正间的

上方用木板或高梁秸扎顶棚,也叫“天棚”,冬天可用来存放地瓜。东、西间多用花

纸贴棚顶,装饰有蝙蝠、团花等剪纸,叫“仰棚”。

人口多的人家,通常长辈住正屋,幼辈住厢屋。住一幢房子的,长辈住外间,幼

辈住里间(套间),长辈住东间,幼辈住西间。

倒屋一般不住人,普通人家堆放杂物、工具或柴草,有身份人家用作待客,称“客

屋”。

厢房夏热冬冷,通风采光又差,所以民间有“东厢西厢,不孝的儿郎”、“有钱不

住东厢房,冬不暖,夏不凉”的俗谚。富有人家的厢房多不住人,用作饲养大牲畜或

安石磨作磨房。

建房(青岛人叫“盖屋”)是一家人的大事,旧时,看风水、择宅基、安门框、

做梁椽等都要经过多种仪式和活动,其中要属上梁仪式最为热闹、隆重。上梁时间一

块红布,叫做“挂红”。梁檩上要贴上“上梁大吉”等字样的横坡,还要绑上筷子,

用红绳系上铜制钱,挂上红布等饰物,以求吉利。上梁时,房屋四周燃放鞭炮,正间

当中安设方桌,摆设供品,点燃红烛,由建房人家的主人跪拜。莱西一带在上梁时,

两位木匠、瓦匠师傅还要边唱喜歌边往下扔一些龙、凤、虎、蝶等形状的小饽饽,逗

引孩子们哄抢。上梁仪式结束后的当天,主人要在新房设宴请亲朋、工匠和帮工者,

酒菜一般都很丰盛。

现在,民间建房“看风水”和“摆供求神”等旧俗多已废除,但在梁、檩之上贴

横批、坚联,以及放鞭炮等求吉习俗仍流行。

70年代开始,农村建房由生产大队(村委会)统一规划,街道、房屋逐步达到

布局整齐划一,房屋也多为砖石墙、瓦顶、玻璃窗户。伙房、寝室、会客室分别设置,

厢屋多为水泥平顶,用以晒粮食或夏夜乘凉。

80年代后,老旧草房基本绝迹,有些农村已是楼房连片,农民的居住条件大为

改善。

在居住民俗中,也有许多禁忌,但多带有迷信色彩,如过去有的地方农历五月忌

盖屋,说五月为恶月,盖屋家中要死人,显然没有科学依据;住所大门忌冲着山丘,

河流、大道、水井和坟墓,说这样会遭邪气和不吉利,若无法避开,则要在门上挂“八

卦镜”破解;宅基不能直冲通街道,也不能面对庙宇,如无法避开,要在宅子外面一

角安一块小石碑,上刻“泰山石敢当”5个字;建房用的木料,忌用楸木、槐木,因

“楸”、“槐”沾着“火”、“鬼”二字,恐不吉。

在院内还忌栽桑树、柳树和杨树,俗称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内不栽“鬼拍手”。

因为“桑”与“丧”同音,出门风丧不吉;柳不结籽,恐无子绝后;栽“鬼拍手”(指

杨树)则怕招来鬼魅,宅室不字。如今,已很少有人相信有什么鬼魅了,但农民院子

内外至今仍不栽植以上3种树木。

二、青岛礼仪民俗

人生礼仪民俗,是指人的一生从诞生到死亡各个阶段的礼节和仪式,包括生礼风

俗、婚礼风俗、寿礼风俗和丧礼风俗,是最复杂和繁琐的民俗事象。

在青岛地区,婴儿出生后要举行“报喜”、“过三日”、搬满月”、“过百岁”等多

种仪式,直到一岁生日过后,生育的各种程序方算结束。

在生育民俗中,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很明显,生男称“大喜”,生女称“小喜”。

女孩报喜的时间要比男孩晚3天,关这喜蛋要比男孩少,礼仪也比男孩简单得多。

婚礼礼也是人生礼仪中的一个大礼,旧时权势人家结婚兴“六礼”,即纳彩、问

名、纳吉、纳征、请日、亲迎。寻常百姓家礼仪虽从简,但也要经过说媒、定亲(下

媒柬)、送日子、送嫁妆、迎娶等多道程序。

送嫁妆、迎娶往往成为有钱人炫耀门庭的时机,大操大办助长了铺张浪费风气。

在婚俗中,有不少封建迷信色彩,如合婚批生辰八字、看男女属相是否相克等。

旧时“白马怕青牛,羊鼠一旦休;金鸡怕玉犬,鸡猴不到头”等说法不知毁掉了多少

个幸福的婚姻。

建国后,实行新的婚姻法,过去的许多婚姻陋俗,如指腹婚、娃娃亲、童养媳、

结阴亲、纳妆、一夫娶二房等已绝迹。但近年来,婚姻中的大操办之风仍很兴盛。

寿礼是为老年人庆寿的一种仪式。近年来,青岛人祝寿、过去日习俗盛行,但礼

仪从简。

丧事是人生的终结,丧礼是人生的最后一次礼仪。民间对丧礼看得很重,往往不

惜花费大量财力、物力来安慰亡灵。

过去青岛人实行土葬,葬礼程序繁多。如今,普遍推行火葬,丧事从简。有的将

死者骨灰盒埋葬土中,说是“随土而安”;有的将骨灰撒向大海。

三、饮食民俗

青岛地区的食俗属于我国北方类型,受京津一带影响很深。人们的饮食以玉米、小

麦、地瓜为主,杂以谷子、高梁、豆类(黄豆、绿豆、豇豆、红豆)、黍子等五谷杂

粮.副食以蔬菜为主,肉类、蛋类过去是寻常人家办喜事和待客的珍品。 城市和农村

都通行一日三餐,早晚称“朝饭”,午饭称“晌饭”,晚饭称“夜饭”。农村在冬闲时则一

日两餐,称“吃两顿饭”。过去,农村朝饭一般为小米稀饭或高梁面、玉米面稀饭,配

以玉米饼子、地瓜、地瓜干。高梁面、玉米面稀饭统称“粘粥”,也叫“糊涂”。晌饭是

小米干饭,有时掺上豇豆或绿豆。夜饭是面汤(面条)。这种饮食安排叫“两稀一干”。

如今农村饮食变化较大,大米白面成为寻常人家的家常便饭,鱼肉习以为常,玉米饼

子、地瓜干已很少食用,农闲时的“两顿饭”也多改为一日三餐,然而早饭吃稀粥的习

惯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没有改变。下面就具体介绍几种“美食”。玉米饼子:这是过去

青岛人的主要食品,人们习惯叫“苞米饼子”,是用玉米面和带头同加水放入锅内做成,

有烀饼子、蒸饼子和菜饼子等多种。菜饼子是用玉米面加野菜或青菜叶子上锅蒸熟,

是人们度荒年时的主食,现已无人食用。另外还有用少许白面(小麦面)做成的“发

糕”,则属玉米做法中的上品,多在节日中食用。玉米饼子就咸鱼、虾酱是青岛沿海

渔民中最常见的吃法。咸鱼中以咸鲅鱼、咸刀鱼(带鱼)和咸白鳞为最佳,虾酱则有

虾子酱、蟹酱和虾头酱(用对虾头磨成)等。山地人喜欢大葱蘸大酱就饼子吃,大酱

都是农家自己制作的,有豆瓣酱、面酱(用小麦制作),其中用黄豆发酵做成的豆豉,

掺以萝卜丁、胡萝卜丁、白菜丝等,吃起来鲜美可品,特别受人们喜爱。地瓜:学名

甘薯,是青岛地区,特别是即墨、莱西、崂山一带人们的主食。由于地瓜产量高,茎

叶是喂牲畜的好饲料,又适于山岭薄地种植,所以在青岛山区广泛栽种。 鲜地瓜怕

冻,不好储藏。莱西等地冬天多把地瓜放在屋内顶棚上;即墨、崂山等地则多堆积在

生火的炕头,或在屋内挖地窖存放。一般可吃到来年春,所以有“地瓜半年粮”的说法。

地瓜的吃法多种多样,除鲜地瓜煮食或擦丝煮粥外,主要地切片和擦丝晒干,分别叫

“地瓜干”、“地瓜丝”。将地瓜干、地瓜丝碾碎磨成面,即为地瓜面。 地瓜丝可用来

做成“豆包”,不太好吃,所以就有了“别拿着豆包不当干粮的俗语,意思是别瞧不起

人。 地瓜干只能煮着吃,由于吃起来不可口,如今很少有人食用,只能做饲料了。 地

瓜面可单独和面烙饼或烀饼子,还可与其他面粉混合包饺子、擀面条或做其他面食。

有些做法很有特色,如采一种叫“筋骨草”的野菜或榆树皮,捣碎后和地瓜面混合,擀

成面条,放锅内箅子上蒸,锅底煮上菜卤,熟悉后将菜卤浇在面条上食用,这种饭菜

一锅熟的 做法,人们给起了个很形象的名字,叫“二起楼”。还有一种叫“金银卷”的

食品,是用白面(小麦面)、玉米面、地瓜面分3层卷起,上锅蒸熟而成。金银卷黄、

白、黑三色相间,吃起来香里透甜,这种做法在青岛地区也很盛行。 地瓜以前是青

岛人的主食之一,所以,在吃法和做法上有很多花样。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地瓜作为主食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但“地瓜食品”仍深受人们喜爱。烤地瓜、地瓜枣、

炸地瓜片还拥有大批的爱好者。地瓜枣(莱西叫地瓜阴干)是在冬天把煮熟的地瓜切

片晒干后密封于缸、坛内,到春天取出,上面一层白醭,味道甚佳。炸地瓜片则是把

鲜地瓜切成薄片,上锅用食油炸熟后,撒上砂糖,吃起来香脆可口。如今地瓜枣、炸

地瓜 片,在食品摊和食品店里多有出售。米饭:青岛地区不产大米,过去,大米饭

只有在有钱人家的餐桌上方能见到,寻常人家吃的多是小米干饭。即墨等地把做干饭

叫做“捞干饭”,作法是把小米加水煮成半熟后,把汤滤出再上锅蒸,滤出来的饭汁叫

“饮汤”,这样,饭做好后吃的喝的就全有了。这种既省柴草又省工的作法,世代相传,

直到如今。 小米干饭里如加上红豆,或绿豆,则饭更香,味道也各不相同。有时人

们还用胡米(高粱米)或惨子米做干饭。惨子皮厚产量低,做出的饭味道不佳,如今

已无人栽种。 用黍子米做的饭叫“大黄米饭”,多用它包上面皮蒸糕,是一种节日食

品。稀饭:农家常吃的是小米稀饭、胡休米稀饭和玉米渣子饭,或用玉米面、胡休面

熬成的各种面子饭。 小米稀饭营养丰富,是妇女“坐月子”和伺候老人、病人时的佳

品。用少许玉米面掺上野菜、再加点盐做成的稀饭叫“菜饭”是以前度荒年的食品。饽

饽:也叫“馒头”,是逢年过节、祭祖供神和亲友之间礼仪往来的主要食品,花样繁多。

枣饽饽是在饽饽顶端做上5个枣鼻子,嵌上红枣蒸熟,作供品用;磕饽饽则是用面模

(俗称“饽饽磕子”)磕出莲蓬、鱼、桃、蝉、狮、猴等形状的面食,用以赠送亲友和

节日期间食用。 在重要节庆日,如祭海,渔妇们还在饽饽上做上鱼、虾、蟹、贝、

花卉或鸡、燕等动植物面塑,形象逼真,造型美观,使人乐于观赏,不忍心吃掉。面

条:青岛人习惯叫“面汤”,由农妇们和面用擀面杖擀成,按形状分,有宽面汤、棋子

块面汤(用刀切成菱角型)和细面汤等,宽面汤(也叫“宽心面”)是结婚时新郎新娘

必吃的食品,现在城乡婚礼中仍很流行。按粮食品类分,有白百汤、豌豆面汤、杂面

汤由白面、豆面混合而成)、“三条腿面汤”(由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成)等。用

直豆面褂成的面汤,片薄光滑,吃起来非常可口。饺子:在青岛农村叫“滑扎”,是青

岛人最爱吃的一种食品。过去,老百姓家只有过节或招待客人时才包饺子。常见的有

白菜猪肉馅、萝卜丝虾皮馅、韭菜馅等饺子。沿海一带的鱼饺子很有特色,其中以鲅

鱼饺子为最佳。青岛市区至今在谷雨前后鲅鱼上市 时,子女还有向老人送鲅鱼、让

父母尝鲜鲅鱼饺子的习俗。 近年来,还有一种野菜(荠菜)馅饺子很得青岛人青睐,

春季在一些大饭店的餐桌上常可见到。

七年级二班

李至柔

第二篇:长兴的民风民俗

1、白岘十番锣鼓 :“十番锣鼓”起源于唐代,由当时的庙会音乐结合傩文化整合而成,是出庙会时的重要节目,广泛流传于我县白岘一带,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十番锣鼓”俗称“十番头”其乐器分大小件两组。大件组有大鼓1只、铙2幅、大锣2面、头1支,小件组有板鼓1只、京锣1面、中钹1幅、小锣1面、叫锣1面、京鼓1只、尺板及木鱼各1件,15人各执乐器一齐演奏,声势浩大,气氛热烈。

2、泗安旱船:旱船是一项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在我县许多乡镇都有流传,尤其以泗安镇更为突出。农历春节期间,旱船调演活动频繁,意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旱船表演时,“船娘子”立于船中,一人手拿“连响”站在船边,或敲连响或唱词,还有些地方加入一位“小丑”,一手拿蒲扇,一手摇桨,在旱船周围来回走动,增加了旱船调演的乐趣,其伴奏乐器一般为锣、鼓、镲等,演员根据伴奏的变化进行表演。

3、小浦马灯:马灯”是长兴东部地区所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马灯”历时久远,早在南北朝时期,陈武帝打仗时,身骑白马,继而击败北齐进攻,屡战屡捷,当地农民为纪念其功绩,扎白马逢节活动。马灯有自己的曲调,其采用民间韵味浓厚的正阳腔、反阳腔、紫竹调、美佳人等曲调,“马灯”舞蹈部分分成带马、走灯、收马三部分,具有完整性。其阵形或为月亮阵,或为长蛇阵,或为四角阵,或为绞丝阵,不一而足。其配乐乐器有唢呐、锣鼓、长笛,角色有“马夫”、“小丑”等,用白马、白布、竹篾等扎成。技艺、舞姿与民乐的巧妙搭配充分显示了长兴的民间文化底蕴。“马灯”曾于九一年参加湖州丝绸文化节演出时获特等奖。

4、五色傩舞傩:文化原是流传于我国西北、西南、岭南一带的一种古老文化,但在我省长兴,这一古老文化也有流传。傩,其本义有“鬼惊貌”、“鬼见而惊”、“行有节度”等多层意思,也表示有节度地驱鬼逐疫。傩文化,即面具文化。长兴的傩文化历史上地域分布很广,尤以水口、城山等地为最具代表性。但是,由于它装神弄鬼的内容,仅在民间流传,几乎为《县志》等文字资料所不载。罗村“文革”前每年阴历四月十二定为社日,全村五个自然村,分别选用红、白、青、黑、黄五色面具,头插雉毛,赤一臂,以跳和舞为主。表演前后都要举行“开脸”(开箱)、“封脸”(封箱)仪式,燃烛、焚香、化纸、念咒,惟恐冒犯神鬼。每年农历十月中旬连续三五日举行傩祭。他们戴上面具,穿上袍服,放铳鸣炮,载歌载舞行进在山路上,几个村的队伍**在茗理楼前空地上比试傩舞。长兴还有滩簧。滩簧是长兴的一个地方戏种,又名“三敲板”,流行于东长兴一带,以唐火毛、陶三毛等艺人最著名。滩簧一般由几个人轮换扮演角色上场,不勾画脸谱。但凡神仙鬼怪,一律都戴面具上场。傩戏、傩舞的伴奏全是锣鼓喧天、火铳鞭炮齐鸣的“十番锣鼓”。

形成原因:因县志无记载,因此,傩戏如何会传到长兴,至今无从考证。

5、饮茶: 城乡人民多习惯饮绿茶。农村冬春则细,夏秋则粗。正月敬茶尤为讲究,可分糖茶,冻米糖茶,烘青豆糖茶,茶叶茶,烘青豆茶五种。烘青豆茶为佳品,即用上年青黄豆仁去衣、煮熟(熟而青,不黄为宜),烘燥,存放于石灰甏,名曰烘青豆;橙子取皮切丝用食盐腌制,放在瓶中密封保管;胡萝卜切丝腌制,晒干,存放石灰甏中,名曰“丁香萝卜干”;又用野苏子,俗称?子;正月来客时,将上述四种掺合,加少量细芽茶叶冲泡,味咸而鲜,芳香扑鼻,名曰烘青豆茶。盛行于城东、虹溪、和平一带至今不衰。

6、关蚕房门:收蚁,俗称收蚕。是日,门挂连枝桑叶,蚕娘头戴红色月季花,以示收蚕,他人不许入内,俗称“关蚕房门”。近亲登门,需赠一芽鲜桑叶,象征“送蚕花”。是日起,蚕农家忌一切异气,停炒鱼肉荤菜。老蚕,又称“上山”,门口悬挂草帚,上布红棉,以示老蚕,闲人莫入。收蚕至老蚕,有祀拜蚕花五圣的习惯,名曰“求蚕花”。是期蚕茧丰收者,再祀拜蚕花五圣,名曰“谢蚕花”。 解放后,推广应用养蚕新技术、新方法,传统旧俗随之消失

7、蚕乡禁忌:处于吴越中心地带的杭嘉湖平原,自古就有着种桑养蚕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蚕桑生产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桑文化的生产习俗和信仰习俗。遍布蚕乡的古老禁忌,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民俗事象。 自古以来民间生产大都伴随各种各样的禁忌。但是象养蚕那样禁忌之多,却是罕见的。据《西吴蚕略》、《吴兴蚕书》、《广蚕桑说》等书记载,不论在蚕室内或在蚕室外,禁忌项目名目极多:

蚕初生时忌室内扫尘、忌灸爆鱼肉、忌油火纸于蚕室内吹灭、忌侧近舂捣、忌敲击门窗、忌槐锡箔、忌蚕室内哭泣、忌秽言淫辞、忌末满月产妇作蚕娘、忌灶前热汤泼灰、忌产妇孝子入家、忌烧皮毛乱醋五辛、躁腥爵香等物、忌当日近风、忌西晒日照、忌温热时猛风骤寒、忌寒凉中突然过热、忌不洁净人入蚕室、忌蚕室近污秽、忌吸烟、忌油漆,并忌一切烟熏,等等。这些传统的禁忌,既反映了蚕农的祖先对各种蚕病灾祸的恐惧心理,并带有一定迷信的色彩,但其中也包含着对养蚕经验的摸索,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东西。如在维持环境整洁安静,保持蚕室最佳温、湿度、预防传染蚕病等方面,对蚕丝生产是有利的。 “养蚕用白银,种田吃白米”,蚕丝生产在农家的经济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一旦进入养蚕的关键时刻,哪怕是亲朋好友,都得严格遵守“禁往来”的乡规,甚至连官府的征收也要停止。曾任湖州推事的明代学者谢肇浙说过:“吴兴以四月为蚕月,家家闭户,官府勾摄及里干往来庆吊,皆罢不行,谓之“蚕禁”。以此保障蚕事顺利,不受干扰。蚕农在饲养小蚕时,往往关闭大门,熟人有事要走边门或后门,生人是不准进蚕房门的。万一有人冒昧行事,主妇就会端出一盆冷水,兜头向外人泼去。有的则端出一盘冷饭,上面放一根菜,——一边跟着生人向外走,一边把饭朝外拨出。在长兴一带,在冒犯规矩的生人出门之后,主家就用一只竹罩,放一副盅、筷,及少量的酒和饭菜,还有一个小稻草卷,到生人回去的三岔口或大路旁,点燃草卷,倒掉食物,意为送走生人带来的鬼祟。但这种祛祟的风气,早巳消失。那种唯恐不洁之物入侵蚕房的禁忌,如今已被严格的消毒管理所代替。

禁忌一旦成为一种风俗现象,便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强烈的渗透力。虽然某些禁忌已演变得面目全非,但仍残存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并不知不觉地改变着蚕乡人的语言习惯。蚕农平时说话,有许多忌讳,有的字避开不说,往住改用另一个字来表达。例如“葱”不好叫葱,要叫“香头”,唯恐蚕宝宝被“冲’’掉。“酱”不好叫酱,要叫咸酸”,生怕蚕得“僵”病,“姜”也要说成“辣烘”。而“笋”要说成“萝卜”或“钻天”,因为蚕死后身体会伸直。在吴语中“虾”音与“浮肿”同义,意会蚕得白肚病,因此“虾”便叫做“弯转”。又因“爬”、“游”、“逃”与蚕的生病状态有相似之处,所以就将“爬”说成“行”,“油”说成“滑漉漉”,而视为避邪之物的桃枝,则说成“掌头”、“涨头”。“四”与“死”谐音,更是大忌,因此蚕进入“四眠”就称 “大眠”。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在民间歌谣《蚕花本子》中,说得就更为详尽了:„„看蚕娘娘顶认真,百样事情都要改。青姜改做辣头子,茄子改做落苏筷,粪笋改做粉一团,扫帚改做擂地光,犬儿改做办念子,猫儿改做官家郎,老鼠改做夜明珠,青儿改做窝一窝,见了百脚叫吴蚣,小小花蛇叫秤梗,肉儿改做天堂地,虫虾改做倒宿娘,豆腐改做白马肉,鸡儿改做太子样。口头语言改不尽,只有一样不好改,见了婆婆叫娘娘。

这段歌词中的语言禁忌状况,现已很难一一解释清楚了,但如果你指着活蹦活跳的虾儿问儿童,他们仍然会细声雅气地告诉你——“弯转!”

8、洪桥龙舟:洪桥龙舟又名龙舟,是长兴县洪桥镇的一项重要的民俗民间的健身活动项目。洪桥龙舟分水龙舟和岸龙舟,原先以水龙舟为主。1995年以后,随着农村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开始形成了水龙舟与岸龙舟相结合的龙舟文化新格局。洪桥龙舟的制作有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构成。主要制作材料有木材,竹子,彩布及有关配件和其他装饰品,经人工构思加工制作后,如龙显现,形象逼真。民间划龙舟时间主要以端阳为主,即农历五月初前后总共七天时间。

9、长兴百叶龙:长兴百叶龙是我省代表性龙舞之一,源于清光绪初年流传在民间的《花龙灯》。1956年在长兴天平桥村传统民间龙舞《百叶龙》的基础上,经浙江省群艺馆和长兴县文化馆共同整理、加工、改编,从而形成了现今《百叶龙》的雏形。它作为中国汉民族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据传说,“百叶龙”源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很久以前,苕溪岸边住着一对农家夫妇,妻子怀孕生下一个四脚蛇形怪胎。村里族长说是妖怪,命人丢入荷花池里。之后,每当母亲来到池边淘米时,小蛇便游上来吃奶。一天族长碰见母亲在喂奶,他冲上去一锹斩断了蛇尾。霎时间,天上乌云翻滚,四脚蛇想上天,无奈无尾上不去,这时池边飞来一只蝴蝶粘在它的尾部,帮助它飞上天。四脚蛇升天成龙后,每逢此地久旱无雨,便为故乡降雨,消除旱灾使庄稼获得丰收。长兴一带老百姓为了感谢它,就用彩布做荷花瓣龙鳞和蝴蝶龙尾,制成长兴特有的“百叶龙”。每年春节,人们都舞龙来纪念和庆贺。百叶龙舞蹈的表演方式分为舞台舞、行街舞、广场舞等不同形式,且日趋复杂,以适应不同的表演场合。主要的队形有长蛇阵、接龙、踩四门、剪刀阵、走四角等。表演者将中国传统的舞龙转化成龙舞,通过湖水荡漾、荷叶摆动、荷花盛开、彩蝶扑飞、荷花变龙、蛟龙嬉戏、龙变荷花等动作和情节,完成一个个完美的舞蹈过程,展出江南水乡的绝美意境。

在表演过程中,荷花在瞬间突变成龙是整个舞蹈最显著的特点。“静则荷塘月色,流光溢彩;动则蛟龙腾空,气势磅礴”。舞蹈表演开始由荷花灯、荷叶、蝴蝶串舞,展现出夏日里一池盛开的荷花随风荡漾。在荷花忽聚忽散中,荷花连接成龙突然腾空而起,荷叶变成祥云。顿时一条鲜艳夺目的彩龙,翻滚在蓝天白云间。每一种花灯都具有两种形象,如聚宝盆花灯翻过来就变成了龙头,荷花灯相连即变成龙身,蝙蝠灯翻过来变成龙尾,寿桃灯翻过来变成龙珠,十二只花瓶灯翻开变成云片等等 .时代的变迁给长兴百叶龙的有序传承带来了影响,使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形式面临生存危机。为保护、传承百叶龙艺术,长兴地方政府未雨绸缪,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1957年百叶龙荣获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一等奖,由周恩来总理推荐参加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大学生联欢节”演出,荣获金奖;1980年它又在长兴县文化馆重新进行加工、排练之后,参加全国部分省市农民文艺会演获优秀奖,并由农业电影制片厂拍摄在电影《泥土的芳香》内;2000年长兴百叶龙由长兴县文化与体育局同省有关专家研究论证,加工提高后,又参加了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比赛,并荣获金奖

10、长兴庙会: 每年正月十五王二相公生日、二月初二土地菩萨生日、三月三耘田菩萨生日、七月七五福菩萨生日、九月初三财神菩萨生日,都有庙会。连续三天,抬神周游三乡四里,逢河要搭浮桥。沿途群众烧香点烛,供应茶水。队列中有马灯、龙灯、舞狮子、抛钢叉等。庙内外有戏班子演出。商贩设摊做生意。活动以乡镇为单位,并成立理事会负责具体事务。庙会前夕,有人持小锣到各地敲一遍,名曰“敲报”,以便村民及时作好准备。这一风俗延续到解放前夕

11、长兴滩簧戏: 滩簧戏是长兴县东部环太湖区所流行的地方小调。滩簧戏始创于清朝,大约200年历史。当地居民在种田、务农之时常会即兴吟唱这种小调,此外在农闲及丰收时,为了庆祝和表达喜悦的心情,也会组织起来几人同时吟唱或对唱,并配以横笛、二胡等中国民族乐器。滩簧戏的调式一般是比较模式化的,但调词比较灵活,可即兴创作。常见的滩簧戏有白牡丹、卖青炭、卖毛囤等。

12、划龙船 :划龙船 长兴县太湖沿岸的划龙船活动,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时期,沿太湖一带,属吴越氏部落。他们相信,氏族和“龙”有着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所以“龙”即成为该氏族的图腾--保护者和象征。以后,他们在孩子生下来时就给绣龙纹身。并且在每年的一定季节,要用划龙船的活动举行崇拜仪式,以促进图腾的繁衍。 自从屈原投汩罗江后,这种“划龙船”渐渐演变为凭吊屈原的活动了。 扎扮龙船的方法是这样的:先选定一只小巧活络的农船,拔上岸,船头上用竹篾扎起龙头,彩绸花纸糊其上,里面龙眼、龙舌、龙珠一应齐全。龙头前面设有龙太子或观音娘娘。船舱上搭上平顶帽棚,上面配上彩旗,花朵等不一。船的边沿用布或绸遮拦,使划龙船的人隐蔽在内,后艄上高高竖起一面杏黄旗,上面书写“楚国遗风”和所扮龙船者的村名或人名。 下水后,船舱里放进大石块,使船身下沉至水抵船沿为度。 参加划龙船的人都是会水性的男子,约8--12人不等。他们手握划浆分坐船沿两旁,船舱中间一个打鼓一个敲锣,船尾两人:一个掌板刀(作舵用),一个坐艄,这坐艄人系村上较有声望的老者。

在通常情况下,一般都在蚕茧、豆、麦熟稔的年份扮扎龙船的。假如某村要扮龙船,那么从四月下旬开始,就要奔波忙碌起来。农历五月初

一、

二、

三、四就开始在附近村庄试划,初五那天最为热闹,几乎遍及划行范围内的每个地方,初六才结束。

划龙船是在有节奏的鼓乐声中进行着,装点在船上的龙头微微翘起,龙嘴张开,龙珠转动。

龙船在锣鼓声中很有节拍、整齐划浆动作影响下,船身一起一落地向前行进,那时龙头也颠簸地沿着水面,大有吞云吐雾之势,加上船后杏黄旗迎风飘拂,十分壮观。

农历五月初,河港里时常可以看到五彩的龙船,港滩边、河岸上站满男女老少,热烈欢迎龙舟的到来。村上人家为了祝贺与答谢,纷纷端来盛有新豆、新麦的小盘,甚至整坛黄酒,立在岸边,等到龙船靠岸打旋(俗称“打招”)时,就双手捧给,作为庆贺的礼物,如遇到数只龙船同时到达就争着抢盘的情景。

初五晚上,村上人要送礼给主事者或扎扮龙船的主东。初六大宴龙船酒,叫做“谢龙头”。因划龙船时值麦、豆、蚕茧收获季节,尤其是太湖边岸蚕桑发达,故“谢龙头”又兼“谢蚕花”。

这股古风,时断时续,时兴时衰。“文革”期间,当作“四旧”禁止。偶有龙船出现,其扎扮方法也略有改变。龙太子或观音娘娘,由领袖像代替,杏黄旗改作红旗,“楚国遗风”也改作时兴的标语了。

1979年开始恢复,并出现了妇女参加划龙船的景况。如1981年,夹浦乡吴家抖扮演的一只龙船,划到无胥村,当地十多名妇女自发要求划,并与面河而设的代销店店员打一甏酒的赌。在一片壮威声中,妇女们束衣短裤进龙船,在无胥村河港来回划了两里多路程。当时博得当地一群围观村民的齐声喝彩,也为以后附近村落的群众不断谈论的趣事。

13、婚礼 :婚礼的前一天晚上,新娘子家很冷清,活动很少,一家人吃个便饭,父母亲给女儿出嫁前最后再交待几句话,半夜十二点,父亲去门口放鞭炮,母亲给女儿上头(梳头),不确定是否有“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男方家要热闹一些,要扎彩要准备新房等等,新房里的床要找小男孩跟新郎一起睡一夜,叫“压床”,早上起来小男孩要在床边的新马桶里面尿童子尿(不知道什么讲究,大概是子孙桶寓意早生贵子吧)。

婚礼当天,行程比较满。新娘子早早起来开始化妆,穿婚纱,整整齐齐地和伴娘小姐妹一起在闺房里等着新郎官的到来。吉时将到之时,新郎的接亲车队在离新娘住处百米之外处将车队停下放炮,意思有两层,一是告诉女方接亲车队已到,二是问女方此时能否继续前进接亲。女方听到鞭炮声之后,如果已经最好准备,则也放炮表示车队可以进来了。如果新娘子家一直不放炮,那么新郎的车队只好在外面多等一会了,新郎再焦急也得保持好绅士风度,乖乖在百米之外等待。新郎和伴郎上了新娘家之后,第一道门是新娘子家大门,由小朋友挡着,要进门只要塞好了红包基本上没有难度。第二道门是新娘子的闺房,由伴娘和小姐妹“撑门”。所谓撑门是说姑娘们要把门死死锁住,出难题考验新郎,新郎要和伴郎一起,过五关斩六将才能顺利接到新娘子,这里简单记录我们撑门的过程:敲门声响起,新郎官大喊“老婆,老婆,我来了,快开门!”新娘子不作答,伴娘齐声问:“你谁啊?”于是新郎官被要求做两分钟的自我介绍,好不容易自我介绍完,新郎官又被问“你干嘛来啦?”新郎乖乖说我讨老婆来了!这之后新郎又被要求用六种语言大声喊**我爱你,我永远爱你,喊完之后就要说出对老婆的10个呢称,以及结婚以后疼老婆的五种具体方式,并且要高唱一首歌来表达自己在门外的心情!还有一个比较好玩的环节是新郎被要求在门外单膝跪下,重新跟新娘子表白(据说其实没跪,被忽悠了,日后查录下再来看看),然后闺房里传出一张老早准备好的好老公保证书,里面用十分幽默诙谐的语言写了长长一篇好老公守则,新郎官被要求大声选择性地读出其中几条,并且签好字交给新娘。最后是给伴娘红包,进闺门。撑门环节之后,新郎重新给新娘单膝跪下,求婚,献花,然后拜天地。拜完天地就赴新郎家。按照当地的习俗,车队车数必须成双,每辆车里面的乘客人数也必须成双,随车的有讨吉利的发糕,花生,粽子等物品,随行的除了伴郎伴娘,还有女方亲戚的代表,如舅舅,伯伯等。到了男方家,新娘由新郎抱出车门,并且抱上楼。到了新郎家的门口,新娘子必须重新换一双早放在男方家的新鞋子,并且象征性地洗一下脸。进了男方家门,首先喝一碗红枣银耳莲子汤,大概象征甜甜蜜蜜。在新房小憩之后开始由小夫妻向南方父母敬茶,父母给红包。这之后的时间便是十分自由的了,等着吃中午的便饭。中午的便饭没什么特别的讲究,气氛也十分轻松。这个时候长辈喜欢刁难一下伴娘,要求伴娘稍微喝点酒,主要是为了调节气氛。下午选好了吉时回门,即新娘子重新回娘家。新娘子的家长我在吉时正点燃放鞭炮,通知回门车队可以进门。回门主要也是新郎新娘向女方家长敬茶,新郎改口叫爸妈。其余人都很随意,小坐,吃点水果聊聊天就行。婚礼当天女方家人也是比较多的,亲戚朋友都会在家里小聚,然后一起赴晚宴。外景拍摄是在回门之后的又一环节。婚庆公司原本挑选了长兴的和睦公园和行政中心等三处地点帮新郎新娘设计情节拍摄外景短片。后碍于时间和众人体力限制,只在和睦公园小拍了一些镜头,主题是新郎新娘甜蜜和谐,偶尔需要伴郎伴娘扮扮路人甲等角色。为了保证晚上的体力,新人梯队早早到酒店休息,补妆,补充体力。晚宴之前,新郎新娘携伴郎伴娘在门口迎宾,伴郎负责递烟,而伴娘基本就是模特的工作,站在那里就行了。

等客人差不多到齐,晚宴就正式开始,这部分内容,后面详细再续,估计跟其他地方也都大同小异。

14、龙腾狮舞:2003年新春,长兴的百叶龙舞到了大洋彼岸的新西兰,轰动奥克兰。

百叶龙源于河南人聚居的林城镇天平一带一个优美的民间故事。说的是很古以前,这里的一个荷池边住着一对年轻夫妻,男的叫百叶,女的叫荷花,生下了一个儿子生长龙鳞。族长不容,怒杀百叶,抢走荷花,举刀向孩儿砍去,孩儿化作小龙腾空而起。从此,每逢干旱,小龙即来播云降雨。当地村民感念小龙,从池中采来荷花,精心制作了一条“百叶龙”。以荷叶为云,荷花为身,当龙隐于舞台的荷花池内未现龙形前,台上祥云朵朵,荷花满池,彩蝶纷飞,给人一种欢快喜悦之情,刹那间,在狂风大作和惊雷震撼中,满池荷花化作长达数十米的蛟龙,从池中骤然跃起,翻腾飞舞,九曲回肠,动作矫健,舞姿之雄浑,给人一种翻江倒海、气贯长虹的磅礴气势。每逢辞旧迎新之际,村民们便舞起百叶龙,祈求来年五谷丰登。 而今,从田头地角舞出的“百叶龙”,已经四进北京城,二进中南海,获得文化部举办的群众文化比赛最高荣誉“群星奖”等多项大奖。

形成原因: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占领长兴,同治三年(1864年)侍王李世贤、襄王刘官芳先后战于长兴,几年间20多万人口的长兴县杀得不到3万人,村子听不到鸡狗叫,肥沃的土地上见不到几个人影。地方官呈折后,清帝颁旨,从河南光山、广山等地“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大批移民迁徙来长,转眼百余年,3万人变成了62万人,其中河南籍的长兴人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于是,古老的中原“龙狮文化”在长兴生根,河南移民农耕祈求风调雨顺,舞龙舞狮应运而生

15、桑叶喂羊:每到冬季,长兴人有用桑叶喂羊的传统。这一习俗却揭示了有“软宝石”之称的湖羊的来历,《中国农业志》上称“长兴是湖羊的发源地”。

形成原因:元末明初,朱姓皇帝为了固筑江山根基,削减元末统治者的残余势力,把京畿内的蒙古皇族移居长兴太湖边,赐“钦”姓,繁衍成长兴的名门望族。

蒙古人南下的时候,牵来了头长“月牙角”的蒙古羊,到太湖西南岸后,遍地是稻麦,蒙古羊无法放牧,圈养后只能吃人工割的青草和营养丰富的桑叶,由于冬桑叶的医疗保健功效,羊的皮毛闪闪发光,羊羔皮成为出口欧美东南亚的“软宝石”,蒙古羊遂进化为“湖羊”。 民俗四:年节送米酒

几百年来,长兴这块风水宝地聚会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炎黄子孙,各地的多元文化酿制了一杯长兴独有的“醇酒”。

“老白酒,红曲酒,长兴人过年喝米酒”。时逢盛世,这个传统习俗在长兴演绎得淋漓尽致,年节前后整个长兴城乡,到处弥漫着一股乡情浓郁的“米酒香”。2003年春节,长兴有近十万农户自己在家里酿制米酒。用米酒赠送亲朋好友也成为一种习俗。

形成原因:南北朝时,长兴出了个皇帝陈霸先,节日庆典、升迁婚育,往往以酒激情助兴,出师祝捷、外交内治,也往往用酒生智壮胆。那时长兴全国的能工巧匠云集,应运而造“箬下春”酒。史料记载,“箬下春”是一种近乎黄酒的米酒,家家户户都会做,男女老少都能喝。到了大清朝,河南、温州等地向长兴移民,又带来了老白酒、红曲酒的技艺和习俗,春节前后以自制米酒欢度年节、赠送亲友,成了长兴民间的一种风俗。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兵荒马乱,太湖南岸的小溪口镇一带,汇聚了各地渔民,渔民们为驱寒祛湿,酿制了名酒“见仙醇”,风靡一时,据说酿造的秘诀是糯米、小麦掺半,当酒液从蒸馏壶嘴流进尖底的酒甏那一刻,用太湖里捉来的半斤重的野鲫鱼,趁它们活蹦乱跳之际,一下抛进八成满的甏里,鲫鱼在温热的酒水里游动挣扎,即刻将甏口用竹箬和砻糠泥封死,放在地窖中储藏。到来年清明启封,那鲫鱼早已鳞骨无存,喝一口,鲜美无比,一杯下肚,浑身通泰。

第三篇: 满族的民风民俗

“56个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这就应了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而满族,就是这56 朵花中艳丽的一朵,满族的服饰特别有特色,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满族妇女心灵手巧擅长刺绣,满族服饰一般在衣袖上绣的花最多。

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一朵艳丽的奇花。它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们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认识。

第四篇:各地的民风民俗

傣族泼水节

中国傣族是一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等自治县,其他散居于云南各地。傣族历史悠久,傣语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族傣语支。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动亦较普遍,如祭祀寨神、寨鬼、农业祭祀、狩猎祭祀、灵物崇拜等。

泼水节实为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三至四天。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15日这三天。 起源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色彩。 传说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传说:很久以前,在傣族聚居的地区出现了一个残暴的魔王,他无恶不作,到处烧杀抢劫,奸污妇女,弄得庄稼无收,人心不宁,民不聊生。人们受尽了他的残害,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谁也无法杀死他。

魔王已有6个妻子,可他仍不满足,又抢来一个美丽聪明的姑娘。这7个姑娘们看到自己的同胞过着悲惨的生活,决心找到消灭恶魔的办法。聪明的姑娘们心里恨透了魔王,可表面却不露声色,装着与魔王十分要好。一天夜里,魔王从外面抢回来许多财宝和奴仆,她趁魔王高兴不备时试探问清了用魔王头发可勒死魔王的秘密。于是,夜深人静,趁魔王睡着的时候,姑娘悄悄地拔下了魔王的一根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顷刻间,魔王的头便滚在地下,可是头一着地,地上就燃起大火。眼看将酿成灾祸,姑娘们立即拾起头颅,大火就熄灭了。但是,魔王的头滚到哪里,哪里便发生灾难,抛到河里,河水泛滥成灾;埋在地下,到处臭气冲天,只有魔王的妻子抱着才平安无事。

为免除灾难祸害百姓,姑娘们便轮流抱着魔王的头,一人抱一天。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每年姑娘们轮换的日子,即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怀着对姑娘们敬佩的心情,给抱头的姑娘泼一次清水,以便冲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惫,作为洗污净身的一种祝福。

后来,傣族人民为纪念这七位机智勇敢的妇女,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互相泼水,从此形成了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泼水节。 传承价值

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能给人以艺术享受,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五篇:衢州的民风民俗与节日民俗

1、传统节日

衢州本地人基本和大多数汉民的习俗一样,主要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原、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此外衢州人还过立夏、冬至、六月年、麻糍等节日。

春节通常除了年夜佳肴要准备外,通常还准备年糕、发糕、八宝菜、江山糕、索面、冻米糖和粽子。粽子在衢州不仅是端午的节日必备,也是过年的常备,各地还略有不同,龙游人爱发糕,江山人喜粽子,常山人好做贡面。而年夜守岁是主要的内容,通常是要到12点才放鞭炮来辞旧迎新的!压岁钱还是小朋友少不了的最爱。

元宵除观灯外,通常要耍龙灯。

清明节要做的是清明果,一种以米粉为原料的大饺子。这个节日要扫墓。

端午除了粽子,甜酒酿则是这个节日的主饮,另外还有茶食等零嘴食品,五花八门花样不少。端午是衢州人颇为重要的节日,故时衢州的小孩还都要穿肚兜带斗笠,这就是由一个典故《王志斩蛟》所带来的习俗。

立夏时值农忙,衢州农俗有吃麦饼、烧饼、油条的习俗,这一天不可少的菜色是苋菜,正当时的上时菜。

七夕这个节在衢州并不重要,但还是有的地方是要过

1 的,相对来说后面的节日那就是要紧的多了!

七月半也称鬼节,期间有不少地方的习俗要做醅糕,不同地方不同的过法,过七月半(中元节)一定要扫墓。

中秋节,月饼是食品中的重头,在衢州原本不是以广式月饼受欢迎,在衢州的农村现在仍有烤苏式月饼、徽式月饼的民俗,其中以杜泽桂花月饼最为特色,其为空心月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风味的容入,本地民风正被慢慢的淡化!

重阳节州人多要登高,爬山自然是少不了,饮酒也是个内容,而各地要做麻糍也许就和秋收联系上了。

冬至在衢州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老衢州口中都有“冬至大如年”或“冬至当于年”的说法,这一天还有“有的吃吃一夜,没的吃冻一夜”的俗语。

在衢州农村北乡的姚家等,农村里还有过六月年的习惯,这还有典故,通常是农历的六月十五六号。这个年要将军挂门,以避瘟神。

此外江山有专门的麻糍节,用以庆贺一年的丰收,这个节日类似于庙会,要举行近一个月,从县城到各地乡里抬着五谷神和城隍爷游走。

过完八月中秋衢州农村里就开始庙会,衢州人俗称“赶会”从农历八月廿高家会到九月杜泽会、莲花会等,类似于江山人的麻糍节,庙会赶到哪,哪里就热闹,哪里就有的吃,

2 这样还引来了不少专门赶会商家。

2、服装

故时的衢州人还有围汤布的习惯,一块汤布围在腰间即当得腰带又当得毛巾。通过汤布还能分出人来,东乡人是白汤布,北乡人是蓝汤布等。

3、饮食

衢州菜肴味重喜辣、风味独特,烹调讲究鲜嫩软滑,意在不变原味,三头一掌为本地特色菜。三头一掌是指兔头、鸭头、鱼头、鸭掌,最大的特点就是辣、咸、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兔头,已被列入“浙江十大名小吃”。

4、特产

麻饼、冻米糖、芙蓉糕、花生糖等特产闻名省内外,最有知名度的是“邵永丰”麻饼,早在1929年南京博览会上,邵永丰(衢州麻饼)就荣获国家级“名品佳点”称号。

5、传说

衢州三怪:白布怪、独角怪、鸭怪。

白布怪在县学池塘(在今县学街),是观音娘娘的腰带变的。像一匹白布铺在地上,如果有行人去捡,便被缠住身子,拖入池塘活活淹死。

独角怪在钟楼(在今钟楼底街)上,是魁的朱砂笔变的,青面獠牙,血盆大口,晚上看见行人单独行走便追,直追得行人气绝身亡;如果有人看到某人被独角怪追,就会得病,

3 不久就会死。

鸭怪在蛟池街(今蛟池塘街),是王母娘娘瑶池里的老鸭精下凡。夜深人静便会发出可怕的叫声,居民听到声音都会被下得肚子痛,不久就死了。

6、名胜

衢州孔庙。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坐落于衢州市区府山街道新桥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具有700多年的历史,孔子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于南宋年间从山东曲阜南迁至衢州。衢州也被孔氏称为“第二圣地”。

钟楼。为明万历年间太守张尧文所建。楼高七丈,楼上有重达1.5吨的大钟,声音洪亮悠远。这口钟不仅声音浑厚优美,在大钟上还铸有经文、铭词,及各种精美的花、草、鱼、虫图案,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可惜在抗日战争期间,这口大钟被入侵衢城的日军盗掠,运回日本,从此钟楼无钟,钟声也随风飘逝。2010年9月,衢州古钟楼完成全面修复。

上一篇:青岛经济开发区范文下一篇:汽车专业求职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