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汇率波动对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企业的影响

2022-09-11

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 越来越多的我国工程承包企业走向海外。根据商务部的数据统计, 2016年, 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完成营业额10589.2亿元人民币 (折合1594亿美元) , 对外工程承包带动出口133亿美元。2017年1~5月份, 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3470.1亿元 (折合504亿美元) , 同比增长6.3%。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企业的发展趋势良好, 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缺乏对汇率波动风险的理性分析和有效防控, 一旦发生, 对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企业的打击将是沉重的。

以作者所在企业执行过的非洲某国一个能源类工程为例, 签约时的合同约定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8.9, 由于工程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控的问题导致延期, 正好赶上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的那次升值。最终扣除其他因素导致的损失, 只是因为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达3亿多元人民币。

可以说2010年那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 不论是由于政治原因还是经济原因, 对于海外工程承包企业的打击是沉重的。而对于今天众多蜂拥而至, 选择“走出去”战略的我国工程承包企业来说, 当年那次经历不容忘却, 汇率波动的风险不容忽视。

作者结合多年来在海外工程承包企业工作的经历以及对海外工程承包项目的认识,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汇率波动对工程承包企业的影响。

1 对工程项目成本的影响

目前, 我国的海外工程承包项目主要涉及能源、交通、通讯, 石油石化, 房屋建筑、农业等领域。特别是在我国倡导的以“一带一路”政策下, 帮助沿线国家改善民生, 提供基础设施建设, 成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的增长点。根据商务部2017年1月-5月的数据统计, “一带一路”沿线61个国家和地区新签对外工程承合同2128份, 新签订的合同额384.7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签约额的51%。

从签约合同内容来分析:一方面, 主要的设备、材料和机工具从我国通过人民币进行采购然后在出口到项目所在国, 这块的比例占到合同额的50%左右。因此, 如果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出现波动, 势必会在采购这个环节增加项目的成本。另一方面, 从人员工资角度分析, 多数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是以美元作为薪酬标准, 有的海外工程项目是直接支付美元, 也有的是按照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折算成人民币国内发放, 无论哪种支付方式, 倘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出现波动, 势必影响工程技术人员的收入。事实上就对工程项目的人工成本造成影响, 如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工程技术人员就会索要更高的美元工资。而如果工程项目雇佣的是项目所在国的当地劳务, 倘若当地货币对美元出现波动, 同样会影响当地的人工成本。再次, 在项目所在国的设备材料采购和设备租赁, 如土建工程涉及的地材采购水泥、钢筋、沙石等, 以及当地的设备租赁。倘若项目所在国的本币对美元出现汇率波动, 同样影响到工程的成本。

目前很多海外工程项目用一部分当地币货币支付, 这就要求我国的海外工程承包企业在前期考察时更加慎重, 尤其是用当地币支付的工程款部分, 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对项目成本造成的潜在风险。

2 对融资成本的影响

对于我国工程承包企业承接的海外工程普遍采用“带资承包”的模式, 特别时新兴起来的与项目所在国政府获得特许经营权的PPP项目, 使得我国工程承包企业的角色更上了一个层次, 从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者转变为工程项目经营拥有者。我国工程承包企业往往通过商业银行获得贷款, 以帮助项目的业主进行融资。而项目的款项支付往往以美元 (主要支付手段) 或者在PPP模式下以当地币作为项目投资收益的款项支付。倘若项目的贷款商业银行要求我国工程承包企业在国内以人民币还本付息偿还美元贷款, 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波动, 假如人民币升值, 那么必然导致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企业融资对美元价格比例成倍提高, 增加海外工程承包企业的风险和成本。而同样在PPP模式下, 工程项目的所在国与当地政府成立的获得当地某些公共服务项目特许经营权的JOINT VEN-TRUE公司获得的以所在国的本币收益, 如果因为本币对美元的汇率不稳定, 出现波动同样也会影响项目偿还银行贷款的预期, 增加了很大的风险。

3 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随着走出去的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企业日趋增多, 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企业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竞争的同时, 很多工程项目到最后演变成我国工程承包企业间的竞争, 为了击败竞争对手故意采取了低价竞标的策略, 对项目所在国的风险预估不足甚至忽略。这种恶性的竞争造成了项目签约额中风险准备金额不足, 企业利润明显下滑的情况。

从统计的数字来看, 近年来我国海外承包工程企业的利润率从早前的平均10%降到了平均5%甚至更低。有的我国工程承包企业为了抢占项目所在国的市场, 扩充海外业绩, 项目在签约时的利润就是负的。

例如某省的某海外工程公司, 近年来海外工程扩充的步伐一直非常惊人, 从作海外EPC总包商的施工分包, 到运用商业手段从EPC总包方抢夺国外客户, 进而成为一个独立的EPC总承包商, 凭借的主要策略就是低价竞标。有些项目的中标价格低的惊人, 令很多国内经验丰富的同行自愧不如。

在这种恶性竞争的条件下, 各个海外工程承包企业利润率出现了明显下滑, 如果再加上汇率波动的影响, 如设备物资采购, 由于人民升值对美元的汇率波动影响造成的成本上升, 国内商业银行贷款人民币还本付息受汇率波动的影响, 以PPP项目为代表的利用当地币回收投资收益, 由于本币贬值对美元的汇率贬值, 造成项目投资收益的影响, 这些情况都会对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企业的利润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

4 应对策略建议

通过以上汇率波动对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企业产生的影响分析, 可以看到汇率的波动对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企业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那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应对呢?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4.1 充分做好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

我国的海外工程承包企业在项目承接前期, 咨询阶段应充分的对项目所在国的市场环境、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相关税务法律法规进行充分调研, 这样才能充分考虑项目的各个方面的风险。尤其是结合国外业主方招标文件对于项目的支付方式, 支付币种的选择, 在报价中充分考虑汇率波动的风险。现在很多海外工程项目签约时, 外方业主喜欢采用部分进度款项是以项目所在国当地币进行支付。这类项目由其要引起我国海外承包企业的重视, 在项目前期通过对当地市场充分调研, 将进度款中当地币支付部分如何合理的运用在当地劳务工资的支出以及当地材料的购买及设备租赁, 对于工程项目的成本影响十分重大。

4.2 在合同中加入保护条款

合同条款是保护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企业在海外工程项目执行中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因此, 海外工程承包合同中加入关于汇率波动原因, 超过一定的范围时给承包人造成的损失, 就应该获得相应的赔偿的条款十分重要。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超过3%, 按照合同中的规定的汇率调价公式进行调整。而在PPP项目背景下, 如果项目所在国当地币对美元的汇率出现波动超过5%, 项目的投资收益按照合同中规定的汇率调价公式进行相应调整等条款。

4.3 利用外汇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

我国的海外工程承包企业目前的主要结算货币单位仍然是以美元作为结算币种。因此, 为了防止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波动所造成的汇率损失。我国的海外工程承包企业在合同签订后, 就应向银行申请价格锁定, 签订套期保值协议。对于现有的外汇 (如美元) , 企业通过银行操作在外汇市场上买入该种外汇货币的期货合约, 到期需要使用外汇时, 再在现汇市场商买入企业所需的外汇, 同时在外汇期货市场上将原有的外汇期货合约卖出, 对冲原来期货合约的头寸。这样就达到了外汇套期保值的目的。

4.4 积极利用“资源换项目”政策, 有效化解汇率风险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因此, 对于资源的需求也是十分广泛。而我国的海外承包企业也可利用这一特点与国内的相关资源开发企业进行合作, 如中石油等企业, 通过项目所在国资源用本国资源换取项目的方式, 获得当地的矿产、石油等自然资源, 让资源开发企业在国内支付人民币, 以有效化解项目的汇率风险。

4.5 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保证合理的利润

通过建立海外工程联盟及论坛等方式, 再加上项目所在国的华人商会, 商务参赞的协调, 让我国的海外工程承包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共赢关系, 避免我国工程承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恶意低价中标, 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保证企业的合理利润, 也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对汇率波动的抗风险能力。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入手以外, 对于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企业如何规避汇率波动的影响的策略还有很多, 如NDF等金融衍生工具手段, 合同管理过程中择机而行, 获取差额收益等手段也能有效地规避汇率波动的影响。

这些都需要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企业在项目承接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应对汇率波动, 对于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企业的影响。

摘要:伴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 越来越多的中国施工企业走向海外, 汇率的波动对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汇率波动对海外工程承包企业的项目成本、融资成本、企业利润方面带来的影响, 并为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企业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汇率,“一带一路”,海外工程承包,PPP,当地币,人民币

参考文献

[1] 张翠芬.对外工程承包如何规避外汇风险[J].国际商务财会, 2008 (2) .

上一篇:以学科渗透思想建设自动化专业的创新实验体系下一篇: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