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辐射环境监测网

2022-08-14

第一篇:环境辐射环境监测网

医院环境辐射监测方案

为加强对放射源管理与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控制放射性物质的照射,规范放射工作防护管理,保障相关员工健康和环境安全,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个人剂量监测

1、我院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由放射防护领导小组组织,放射科、核医学科具体实施,医院预防保健科负责联系有剂量监测资质的机构对我司参与放射源管理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2、个人剂量监测期内,个人剂量计每三个月检测一次。佩戴周期第三个月份的月底各有关部门放射防护管理人员收齐本部门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仪后交至预防保健科更换佩戴个人剂量计,预防感染科统一将个人剂量计送至有资质机构检测并领取新的个人剂量计。

3、剂量监测结果一般每季度由预防保健科向各有关部门通报一次;当次剂量监测结果如有异常,预防感染科通知具体放射工作人员及部门分管领导。

4、预防保健科和放射防护领导小组负责建立我院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档案。

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

我院预防保健科科联系有放射人员体检资质的医院,组织相关放射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未经体检和体检不合格者,不得从事放射性工作。

三、工作场所监测

后勤设备管理科负责联系有放射设备性能、工作场所防护监测资质的机构对我院放射设备进行每年一次的设备性能与防护监测。

1、外部监测:根据需要联系有监测资质的机构对我院放射工作设备性能与场所辐射防护进行监测或环境评价。

2、内部监测:由核医学科每季度初指定专人对我院存放放射物质场所进行监测,并记录档案。

3、应急监测:应急情况下,为查明放射性污染情况和辐射水平进行必要的内部或外部监测。

某医院

年月日

第二篇:爱爱医资源-目录15---------医院辐射环境监测方案

___________医院辐射环境监测方案

一、我院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由放射防护领导小组组织,放射科具体实施。

二、我院工作人员从事放射诊断操作时必须穿防护服,带铅眼镜和防护手套,配戴个人计量仪。

三、个人计量仪定期送达市疾控中心或环境监测部门进行剂量监测。

四、放射防护领导小组每季度应对放射防护装置个人防护监测结果进行一次检查和总结,确保空气吸收剂量率等指标达到《电离国徽防护与国徽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医院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要求。

五、自觉接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我院进行的辐射环境监测。当防护装置发生变化时,主动邀请卫生、环保部门对新装置的效果进行监测。

第三篇: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环发〔2007〕114号)

【发布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布文号】环发〔2007〕114号 【发布日期】2007-07-31 【生效日期】2007-07-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

(环发〔2007〕1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

为规范和加强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根据《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及有关电磁辐射的标准,国家环保总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制定了《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超过豁免水平、工作频率范围在110兆赫兹~40000兆赫兹内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现印发给你们,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

二○○七年七月三十一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11辐射环境管理办法

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辐射环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环境安全管理,切实落实管理职责和各项环境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放射源安全,杜绝放射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使用单位,对放射源的购买、环评验收、取证、运行变更、闲置退役管理及职责分工提出具体要求。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三条

环境保护部

负责对各单位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环境管理状况进行检查,提出整改要求,并监督落实。

第四条

各单位

放射源使用单位需设立辐射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辐射防护工作、并负责放射性设备的监督和管理。

第三章 辐射安全许可管理

第五条 各单位购买新的射线装置前应做环境影响评价,并向环保部门申请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经环保部门审批,领取《辐射安全许可证》后。许可证有效期(5年)满,需要延续的,于许可证有效期满30日前,向环保部门提出延续申请。

第六条 各单位在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后,方可申请放射源购买。

第七条 使用射线装置前,从事许可证范围内的辐射工作,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督和指导,项目投入试运行3个月内向环保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经验收合格后投入正式运行。

第八条 各单位变更(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许可登记内容或终止放射工作时,应自变更登记之日起20日内,向颁发辐射许可证的环保局申请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或注销手续。

71 第九条 射线装置退役或在使用期间破损,及时向环保部门做好射线装置档案的注销登记,不随意处置。使用放射源的单位,应将废旧放射源交回生产放射源的单位或送交专门从事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单位。集中贮存、处置费用由使用单位承担。

第四章 辐射安全日常管理

第十条 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使用单位应建立有健全的安全和防护管理规章制度以及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单位法定代表人为辐射环境管理第一责任人。

第十一条 放射性设备的安装地点必须悬挂放射性标志牌,放射性标志牌,要求安装牢固、字迹和图案醒目。放射性物品实行专库存放,附近不得放置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且当采取防火、防水、防盗、防破坏、防射线泄漏的防范措施。每年定期对射线装置的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上报当地环保部门。配备监测仪器以及剂量率仪器。

放射源所在单位,应如实、准确制定放射源清单,内容包括产品名称、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型号、编号、放射源种类、放射性活度、进货时间、安装或存放地点。放射源所在单位应建立放射物品检查记录台帐。

第十二条 从事辐射工作人员定期参加环保部门组织的上岗培训,接受辐射防护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守法和自我防护意识,获得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从事辐射相关工作。从事辐射安全管理的人员也要定期接受辐射防护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教育,加强辐射安全管理。

各单位从事辐射及辐射安全管理人员还应对本单位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制度和辐射事故应急措施等内容进行培训。

第十三条 从事辐射工作人员上岗前需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无禁忌症方可上岗,上岗后每年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必要时可增加体检次数,体检结果由单位存档;辐射工作期间,辐射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每季度接受剂量监测,尽可能做到“防护和安全的最优化”的原则,监测结果由主任负责记录,并存档;合理加强辐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定期发放相关津贴、加强营养。

第十四条 单位每年对辐射工作安全与防护状况进行一次自我安全评估,安全评估

72 报告对存在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方案,安全评估报告每年1月底前报当地环保部门,并抄送省级环保部门备案。评估报告包括射线装置使用台帐、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的运行与维护、辐射安全和防护制度及措施的建立和落实、事故和应急以及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第五章 辐射环境安全应急管理

第十五条

辐射事故发生时,必须立即采取防护措施,控制事故影响,保护事故现场,并及时向环保、公安、卫生部门以及集团环境保护部报告,并在辐射事故发生两小时内提交事故总结报告,并提出整改方案加以落实,以防发生同类事故。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公司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5年3月1日起实施。

73

第五篇:辐射环境检测委托书

委 托 书

福建省辐射环境监督站: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我单位特委托贵站对我单位一台用于放射诊疗使用的Ⅲ类射线装置(XG211,100KV,200mA)进行辐射环境监测。委托检测周期:2013年7月2日至本监测项目完成止。

特此委托

委托单位:晋江梅岭东方医院

联系人:

联系地址:福建省晋江市和平北路107号

邮编:362200

联系电话:

手机:

(单位盖章)

委托时间:2013年7月2日

上一篇:航空安检员岗位职责下一篇:环境污染与保护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