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质量的控制

2023-02-08

1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1 沟槽开挖与支护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项目中, 土方的工作量占整个工程的很大比重, 在安排上采用轮胎式挖掘机、推土机配合开挖与人工开挖相结合, 在需土方运输的地方配备一些自卸汽车。在开挖前逐一探明地下既有管道、电缆和其他构筑物的位置, 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方案送交业主和相关管理单位确认, 以便进行相应的保护、迁移等措施, 保证开挖工作持续进行。当地下水位较高或雨季施工时, 要求采取排水措施, 保证水位低于工作面2 m, 防止沟槽内长时间积水, 造成浮管现象。此外考虑到基槽暴露时间过长会引起基槽变形, 应尽可能减少晾槽时间 (不超过2 h~3 h) 。施工时应掌握天气变化, 严禁基槽泡水;当遇到沟槽底部为岩石基础时, 要求增加开挖深度3 0 c m;当遇到软弱基础或有其它埋置物时, 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后处理。

1.2 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贯穿于排水管道施工的始终, 必须设专人专项来完成, 以确保测量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保证每道工序完成后的数据准确无误, 应在自检自测的工序中要求允许偏差精度比规定的再提高5 0%, 并由专业测量施工工程师进行测量, 再由另一测量工程师进行复核。测量仪器必须经标定后方可使用。

1.3 管基制作

管沟开挖验收合格后, 可按照图纸设计尺寸、标号及中心线等要求进行管基的施工。管基施工时, 土质基底不得裸落过久, 同时考虑到保养、气候、混凝土远距离运输等不利因素, 混凝土可提高一个强度等级或采取加早强剂等措施, 待管基达到一定强度后再下管。

1.4 管材安装

市政工程塑料埋地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近年在欧洲塑料管材管件协会T E P P F A组织下对埋地塑料管的荷载机理和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实验及研究, 研究结果明确指出, 对于埋地柔性管, 敷设是最重要的, 比较起来, 荷载大小、环刚度高低和设计的方法都不及控制好敷设重要。故对设计而言, 应在设计中强调敷设的重要性, 而对施工方来说, 应重视敷设的重要性, 改变以往敷设混凝土管的粗放野蛮施工方法, 只有把握好这一关键环节, 才能保证塑料埋地排水管的优异性能, 促进其顺利的推广应用。

管材安装技术。为保证闭水试验的成功, 管材进人工地时要仔细检查有无裂缝和孔眼漏洞, 若有上述问题, 应及时调换管材或予以修补。

下管前, 既要仔细检查管基中心线、边线及井基等尺寸和高程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又要检查井位置、井距、各种部位混凝土基础的强度等级、接口防渗砂浆的调配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安装两管结口处时, 应及时处理因挤压造成的管内接口部位3 c m的凸出接缝, 否则会造成流水断面减少的现象, 影响流速和排水的通畅, 造成杂物的堆积和管道堵塞。

每根管的安装都必须用拉草包法将挤出凸起的砂浆拉平。对于D400mm以上的管材, 可采用工人钻入管内的办法将接口挤出的砂浆抹平, 将不严实的接缝部位填满砂浆, 使其饱满不漏水, 并清除管内杂物。

1.5 砌检查井

挖沟槽时, 可使检查井中心桩, 依井基圆圈尺寸挖好井基, 待管材放稳后, 调节直管线管口。管材与井筒砌筑完毕后, 应立即埋入闭水试验的弯管接头。管底高程、井底高程和井盖高程必须完全符合图纸设计的要求, 避免通水查验时出现积水、漏水甚至倒流水现象。

1.6 管道闭水试验

闭水试验前的检查工作。检查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是否合格;沟槽内是否积水;全部预留孔洞必须封堵且不漏水。若管材出现裂缝, 可用细砂浆修补;若有渗水部位, 可调水泥浆刷补填实。此外, 管口接口处必须严密。

闭水试验。排水管道作闭水试验, 宜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 试验水头从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2 m计;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 试验水头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米计;当计算出的试验水头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 试验水头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闭水试验合格后, 再进行傍管混凝土的回填。对闭水不合格的管段, 则应采取补救措施或尽快返工。

1.7 沟槽回填

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作验收合格后进行。胸腔部分还土时, 必须在两侧同时对称回填, 如使用机械回填, 则胸腔部分、管顶以上0.5 m处及检查井周围应先用人工回填好后, 方可用机械进行大面积回填。靠近建筑物旁及排水管顶面需铺设路面的淘槽, 在回填土时必须分层压实, 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及冻土。管道顶面需铺设路面者回填压实度达9 0%以上, 建筑物旁沟槽回填压实度达8 3%以上。

2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常见问题的质量控制

2.1 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木

产生原因。测量差错, 施工走样和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 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 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

预防措施。防止测量和施工造成的病害措施主要有:一, 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二, 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 按照埋置深度和设计要求以及有美规定放样, 且必须进行复测检验其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三, 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样桩进行, 沟槽和平基要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施工过程中如意外遇到构筑物必须避让时, 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并, 其何以直线连通, 连接井转角应大于1 3 5°。

2.2 管道渗漏水, 闭水试验不合格

产生原困。基础不均匀下沉, 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

防治措施。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将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 一般造成局部积水, 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 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 应进行换土改良处治, 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

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 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砂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

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 应采取有救措施做好抗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 确保干槽开挖, 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2 0 c m厚土层, 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封闭。

2.3 检查井变形、下沉, 构配件质量差

检查井变形和下沉, 井盖质量和安装质量差, 铁爬梯安装随意性太大, 影响外观及其使用质量。

防治措施。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 破管做流槽的做法, 防止井体下沉;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 防止井体变形;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 安装时座浆要饱满, 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 铁爬安装要控村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 偏差不要太大, 平面位置准确。

摘要:本文从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到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常见问题的质量控制, 优化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上一篇:高校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若干思考下一篇:两首伦敦诗的欣赏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