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安全试题

2022-07-03

第一篇:化工企业安全试题

化工企业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xxxxxxxx有限公司 安全培训试题(共计100分)

年 月 日 部门: 班组: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1.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必须坚持( )的方针。

A.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B.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C.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 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劳动者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其进行( )。

A.批评 B. 教育 C.辞退 D.罚款

3、国家实行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 )的法律责任。

A.企业法定代表人

B.操作人员 C.安全管理部门人员

D.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 4.我国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事故调查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四不放过”原则是指( )。

A.事故直接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遇难人员家属未得到抚恤不放过。

B.事故扩大的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主要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资金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C.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直接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安全管理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D. 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下列安全生产问题,应该责令限期改正的是( )。

A.违章指挥 B.违章作业 C.违反劳动纪律 D.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完善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25分) 1.安全标志中的不同颜色的含义是 (1)红色是表示( ) A.禁止

B.停止

C.防火; (2)黄色表示( )

A.警告

B.注意

C.停止 2. 火场逃生的方法有( )

A.用毛巾、手帕捂鼻护嘴 B.遮盖护身 C.寻找避难处所 D.打电话求救 E.被迫跳楼逃生 3. 安全生产的“三违”指的是( )

A、违章操作 B、违章指挥 C、违反劳动纪律 D、违反法律法规知识常识 4.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A、建议 B、批评 C、说服 D、检举

E、解决方案 F.控告 5. 企业新职工必须进行的三级教育是指( )。

A.厂级安全教育

B.车间级安全教育 C.科室安全教育 D.班组安全教育 三.判断题,错的打“×”,对的打“√”(每题2分,共计20分)

第 1 页 共 3 页 1. 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隔离灭火法。( )

2.静电电位可高达数万伏至数十万伏,可能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爆炸、火灾,也能造成对人体的电击伤害。( )

3.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坚持“安全服从生产”的原则。( )

4.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备案。( )

5. 配置在生产设备上,起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作用所有装置(如安全阀、防护罩、灭火器、报警器等)总称安全防护设施。( )

6.天然气的爆炸极限是5.0%~15.0%,也就是说,天然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小于5.0%时,遇明火时,这种混合物也不会爆炸。( )

7.使用液化气或煤气,一定要养成先开气、后点火的习惯。( )

8.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但在生产任务重时,从业人员可以先上岗,后培训。( )

9.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

10.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接到命令后才可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

四.问答题 (20分)

1. “四不伤害”指的什么?(10分)

2、为便于工厂管理,用于整理、清洁工作现场,使之标准化,并设立保持的规则,称之为“5S”管理, 分别哪“5s”?(10分)

第 2 页 共 3 页 答案:

一 单选题 D B D D D 二 多选 1 ABC AB 2 ABCD 3ABC 4BDF 5ABD 三 判断 1-5 ×√ ××√ 6-10 √××√× 四 问答

1、1)不伤害别人

2)不伤害自己 3)不被别人伤害 4)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2、第1个S:清理 整顿

第2个S:整理 摆放

第3个S:清洁

打扫

第4个S:标准化 制定标准

第5个S:自律

不断改善

第 3 页 共 3 页

第二篇:石油化工企业安全考试题

一、填空题

1·化工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华人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特指能够

第三篇:化工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安全考试题

2017年11月中层管理人员安全考试题(补考卷)

一、 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1分)

1、按照应急预案层次,合二车间中间罐区应急预案是(

)。 A. 综合预案

B. 专项预案

C. 现场处置方案

2、生产性粉尘按其性质一般分为(

)。

A. 矿石粉尘、金属尘

B. 煤尘、石棉尘

C. 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

3、可燃气及有毒气体浓度报警器的安装高度,应按探测介质的比重以及周围状况等因素来确定。被监测气体的比重大于空气的比重时,安装位置应在泄漏源下方,但距离地面不得小于( ) m A 0.3 B 0.5 C 0.7 D 0.8

4、对中毒引起的呼吸、心跳停止者,应进行(

)。 A. 注射强心剂

B. 就医

C. 心肺复苏术

5、防尘口罩一般有效期(

)年,超过储存期应进行复查,不合格及时报废。 A. 3

B. 4

C. 5

6、企业应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

) A. 警示标志

B. 警示说明

C. 提示标语

7、隔离是把被保护对象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等隔开,属于(

)。

A.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B. 减少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C. A和B都是

8、动火期间距动火点( )m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 A 10

B 15

C 20

D 30

9、动火分析取样时间与动火作业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min,现场条件不允许可适当延长。 A. 30

B. 40

C. 60

10、起重机械当载荷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的(

)时,超载限制器应能发出提示性报警信号。

A. 105%

B. 100%

C.90%

11、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直径不应小于DN(

)。 A. 50

B. 100

C. 150 12.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具有(

)的气体。 A. 刺激性味道

B. 腐臭蛋味

C. 异味

13、安全部组织公司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人员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确定我公司的重大危险源等级为( )级。重大危险源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为最高级别。评估周期为3年/次。 A 1 B 2 C 3 D 4

14、依据《变更管理制度》的规定,按照变更内容划分变更分类不包括(

) A、工艺技术变更

B、设备设施变更 C、管理变更

D、产品的变更

15、审批签发的安全作业证保存期限为( )年 A 一 B、 二 C、三

16、作业中断时间超过( )应重新分析,每日动火前均应进行动火分析,特殊动火作业期间应随时进行监测

A 30min B 60min C 120min

17、动力和照明线路应( )设置 A 分路 B 不需要分路 C 视情况而定

18、各部门将报废的劳动防护用品收集,每月( )日由安全部根据报废标准以旧换新。 A 25 B 28 C 5 D.10

19、剧毒品应由( A)统一对外采购,其它部门不得自行外购 A 采购部 B 安全部 C 按照需要 20、公司事故报警电话为( )。 A.5086119 B.5087119 C.8199887 D.8196119

21、按照公司《安全生产投入及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规定,下列不属于安全费用的是(

)

A.隐患整改所需材料及其他相关投入

B.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投入 C.安全设施的维护保养投入

D.防暑降温物资采购投入

22、凡工作地点潮湿、狭窄,行动不便,如在金属容器内焊接时,所使用的手提照明灯应采用(

)V安全电压

A.12

B.24

C.36

D.48

23、(

)级以上的吊装作业需要编制吊装作业方案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24、室外消防栓距路边不应大于()m,距离车间外墙不应小于( )m A. 2 、5

B

3、 4

C.

2、4

D.

3、 5

25、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检查时,对发现的问题,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B.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C.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安全管理负责人 D.应当立即报告有关部门

26、液体表面的蒸汽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遇到点火源时,发生一闪即灭的现象称为(

)。

A.自燃

B.蒸发

C.闪燃

27、危险源辨识的三种状态是(

)。

A 正常、异常、紧急

B正常、不正常、紧急 C 正常、不正常、特急

28、甲苯闪点为4.4℃,按照火灾危险性分类(GB50016-2014),则甲苯属于(

)类 A.甲

B.乙

C.丙

29、眼睛溅进盐酸后,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

A. 点眼药膏

B. 立即提起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

C. 马上到医院看急诊 30、危险性作业场所,必须设置安全通道,入口不少于两个,通道和出入口应保持畅通。门窗应采用(

)

A.推拉式

B.向内开启式

C.向外开启式

D.任何形式

二、 多项选择题(共15道题,每题2分,错选不得分,选对一项得0.5分)

1、在物料粉碎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主要有(

)。

A. 合理选择工艺与设备

B. 隔离与密闭

C. 消除点火源

D. 清除可燃物

2、液氨槽罐车必须(

)。 A. 罐车必须安装静电接地装置和阻火设备

B. 液氨储罐上应装设压力表、安全阀和液面计等、且灵敏好用 C. 液氨储罐罐内氨气余压应≥0.3Mpa D. 检修后的液氨罐车及余压<0.3Mpa的贮槽、则必须及时补充氨至氨气余压≥0.3Mpa。

3、生产性粉尘可能引起严重的职业病,还能影响产品的质量,加速机器的磨损。《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有严格标准。规定的项目有(

)。

A.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

B. 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C. 超限倍数

D. 最高容许浓度(MAC)

4、下列化学品属于剧毒化学品的是(

) A. 液氨

B. 氯气

C. 氰化钠

D. 氯甲酸乙酯

5、企业应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推行(

)。 A. 全员

B. 全过程

C. 全方位

D. 全天候

6、我国已制定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国家标准(GB18218—2009),规定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和(

)。 A. 检查

B. 指标

C. 依据

D. 分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

)、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

)。 A.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B.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C. 享受福利待遇

D. 主要负责人提出意见

8、安全费用应当用于下列安全生产事项( ) A、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B、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C、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D、安全标志、告知牌、安全生产宣传册、横幅等安全生产宣传支出。

9、停车方案应该包括( )

A 停车时间,停车前的准备工作及必备条件; B停车主要注意事项;停车的关键操作步骤; C停车后系统置换方案,标识置换流程示意图; D生产装置清洗置换分析点及动火分析指标;

E系统隔离盲板安装具体位置;冬季停车需制定防冻方案。

10、特种作业人员的职责有( )

A严格遵守特殊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并按规定着装及正确佩戴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明确安全作业证审批程序和相应的作业内容,熟悉作业现场的条件和环境。应严格执行“三不动火”原则。 B作业前,对作业现场及作业涉及的设备、设施、工器具等进行检查,确保其处于安全状态。 C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核对安全作业证上各项内容、相关的安全措施,在相应的安全作业证上签字,并随身携带安全作业证备查。

D作业完成后,要会同作业负责人清理现场、消除隐患,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现场。

11、人体引起中毒三条途径(

)。 A、口服

B、吸入其蒸汽 C、通过皮肤吸收 D、近距离接近

12、受限空间作业时应保持受限空间空气流通良好,可采取如下措施(

) A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

B必要时,应采用风机强制通风或管道送风,管道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C为防止氧气不够,用氧气瓶送氧气 D、设备容器经过清洗和置换后即可作业

13、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专用仓库描述正确的是( )

A 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规定的储存方法、储存数量和安全距离,实行隔离、隔开、分离储存,禁止将危险化学品与禁忌物品混合储存;

B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符合安全、消防要求,设置明显安全标志、通讯和报警装置,并由专人管理;

C对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应当进行核查登记,并定期检查;

D选用合适的液位测量仪表,实现储罐物料液位动态监控,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应定期巡线

14、关于剧毒化学品描述正确的是( )

A、保管人员应当对剧毒化学品的产量、流向、储存量和用途如实记录 B采取必要的保安措施,防止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用;

C发现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用时,必须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D未经过培训取证人员经车间主任同意可以领取剧毒化学品

15、事故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故的( ) A 类别、地点、起始时间 B 可能影响范围、预警级别

C 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级别 D 伤亡人数

三、判断题(共10道,每道1分)

1、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随之改变(

)

2、爆炸品的化学组成和化学结构是决定其具有爆炸性质的主要因素(

)

3、未取得相应许可证件的单位购买剧毒化学品的,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取得剧毒化学品购买证许可(

)

4、采取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说明是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有效方法(

)

5、生产经营单位主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

6、检维修作业前车间要制定详实的检维修作业方案,内容要涵盖风险分析、隔绝置换、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教育培训、现场技术交底等,实施过程要有记录。(

)

7、动火作业涉及到其他管辖区域时,由所在管辖区域车间负责人(副主任以上)审查合格后,在“相关单位意见”一栏会签,并有双方单位共同落实安全措施,各派一名监护人,按动火级别审批后,方可动火。(

)

8、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设备自动化部必须对作业方案进行确认,对带压设备、容器、管线进行测厚,并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

)

9、作业结束后,动火人和监护人应清理现场,监护人确认无残留火种,并由动火所在车间安全技术人员现场验收,合格后在“完工验收”一栏签字。(

)

10、投入运行的装置,都要有操作规程,无操作规程的新装置可以开工试生产。(

)

四、简答题(共30分)

1、 车间检维修前相关部门进行检查的项目有哪些?(4分)车间检维修完工验收的工作内容有哪些?(6分)

2、我公司对日常安全检查的内容及频次是如何规定的?(10分)

3、动火作业是如何分级的?动火作业证的时效是如何规定的?(10分) 2017年11月中层管理人员安全考试题(补考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CACA

6-10:ACDAC

11-15:BBCDB

16-20:BACAB 21-25:BACAA 26-30:CAAB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C

4.BC D 5.ABCD 6.B

C 7.A

B

8.ABCD

9.ABCDE

10.ABCD

11.ABC

12.AB

13.ABCD

14.ABC

15.ABC

三、判断题

1-5:╳ √ √ ╳

╳ 6-10:√√√√ ╳

四、简答题

1、 评分标准:车间检维修前相关部门进行检查的项目每答对一项得0.5分;车间检维修完工验收的工作程序每答对一项得1分,答对4项即得满分。

检修前相关部门对检修车间进行检的项目包括:施工安全方案、安全教育、设备机具、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现场条件、车间环境、消防设施、外来施工人员证件等内容。 车间检维修完工验收的工作内容:

1检修施工完成后,检修项目负责人应会同有关检修人员检查检修项目是否有遗漏,检查作业现场工(器)具和材料等是否遗留在设备内;

2检修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根据生产工艺、设施要求,检查实施盲板抽堵作业,核实抽堵数量;

3检修完成后检修单位应对设备、安全附件等进行试压、试漏,调校安全阀、压力表和联锁装置,并保存相关记录;

4检修结束后工程管理部应组织外来施工单位与生产车间进行检修项目的交接,检修现场应做到岗位“工完、料净、场地清”;

5生产车间会同检修单位采取安全方法,对检修的设备、管道进行单体或联动试运行,所有项目经检查确认,全部符合要求后,办理验收交接手续,装置转入待开车阶段。

2、 评分标准:本题答全每项得3分,答对三项条即可满分10分。

一、 安全部每半月对车间安全设施运行情况、特殊作业控制、危险化学品储存等进行安全检查,每月对车间安全基础档案资料完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二、 车间负责人每半月对本单位辖区内的安全设施及车间级风险点等进行检查;

三、 班组员工每班对所属岗位的生产设备、安全及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等进行检查。

3、评分标准:动火作业分级共6分,每项答全者得2分;每项内容不全者答对其中一条得0.5分。

1.二级动火作业: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凡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安全部批准,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2.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3.特殊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

特殊动火作业证有效期不得超过8小时;一级动火作业证有效期不得超过8小时;二级动火作业证有效期不得超过72小时。其中答对一项得1分,三项全对者得4分。

第四篇:化工企业班组安全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班组安全培训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5×2=30分)

1、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B )

A 安全第二,生产第一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若皮肤沾上化学品,应(A)

A 立即用清水缓缓冲洗B 立即用布抹干C 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治疗

3、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是(C)

A 穿工作服B 佩戴呼吸器具C 使用无毒或低毒的代替品

4、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B) A 被人践踏B 窒息C 烧伤

5、下列几种放电形式中危害最大的是(D) A 尖端放电B 电晕放电C 刷形放电D 火花放电

6、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C)喷射 A 上部B 中部C 根部

7、当C850型空气呼吸器压力表显示到(B)MPa时,报警哨开始报警 A 4.5±0.5B 5.5±0.5C 1.5±0.5

8、升上着火时,应(B )

A 用灭火器喷灭B 就地打滚,或用厚衣服覆盖压灭火苗C 使劲拍打D 往身上浇水

9、正确佩戴安全帽有两个要点:一是安全帽的帽衬与帽壳之间应有一定间隙;二是(A) A 必须系紧下颚带B 必须时刻佩戴C 必须图上黄色

10、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人员应穿(A),以防静电 A 含金属纤维的工作服B 防油污工作服C 合成纤维工作服

11、下列哪些情况不属于违章作业(C)

A 高出作业穿硬底鞋B 任意拆除设备上的照明设施C 特种作业者持证独立进行操作D 非岗位人员任意在危险区域内逗留

12、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C)

A 速到现场抢救物质B 尽快抢修设施争取复产C 予以保护现场D 拨打119

13、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B)

A 下风位置B 上风或侧风位置C 离起火点10米以上的位置D离起火点10米以下的位置

14、安全带的正确挂扣应该是(C) A 同一水平B 低挂高用C 高挂低用

15、泡沫灭火器扑救(C )效果最好 A 可燃气体B 电气火灾C 易燃液体

二、多项选择题(6×3=18分)

1、用人工的方法消除电荷,其原理为( BCD ) A 自动导除B 人工增湿C 中核电荷D 接地跨接

2、油罐起火的原因有( ABCDE )

A 明火B 静电C 雷击D 自然E 电气火花

3、义务消防队员“三知”的内容是( ADE )

A 知预防措施B 知防火知识C 知组织机构D 知任务E 知本工种可着火部位

4、电气线路的火灾原因有( ABCD )

A 线路漏电B 短路C 过负荷运行D 接触电阻过大

5、目前常采用的灭火剂有(ABCDE )

A 水B 泡沫C 干粉D 卤化烷E 二氧化碳

6、燃烧的类型有( ABD )

A 闪燃B 着火C 自燃D 爆炸

三、判断题(10×2=20分)

1、人身伤亡事故、因工伤亡事故、工伤事故三个用语是同一概念,都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伤亡(×)

2、事故处理的目的就是处理事故责任者(×)

3、有人低压触电时,应该立即将他拉开(×)

4、车间抹过油的废布废棉丝不能随意丢弃,应放在废纸箱内( ×)

5、相对湿度越大,静电越强( × )

6、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发生伤亡事故,不属于工伤事故(×)

7、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作业斗属于特种作业(√)

8、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允许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上岗作业导致事故的,应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

9、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举报(√)

10、发生火灾时,正确应变措施是:发出报警,疏散,在安全情况下扑救(√)

四、名词解释(3×4=12分)

1、闪点: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可燃性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2、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3、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五、简答(2×10=20分)

1、事故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内容是什么? 答:(1)

(2) (3)

2、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是什么? 答:(1)呼吸道

(2)消化道 (3)皮肤

第五篇:化工检修钳工试题(化工安全部分)

化工检修钳工试题——化工安全

一、填空题:

1、我国安全生产法是_2002年11月1日_________(时间)实施的。

2、劳动者有权拒绝_违章作业___的指令。

3、根据劳动法周工作时间应不超过_40___小时。

4、液氯、液氨等属于危化品八大类中的__易燃液体_____,氢氧化钠属于___腐蚀品_________。

5、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__窒息_________。

6、压力容器应安装___安全阀_________、____爆破片________、___压力表_________、___液面计_________等安全附件。

7、根据可能的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地预点以及应急方式,可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分为5级,平时在车间内开展的为____I级________应急救援预案。

8、灭火器应___1___年检查1次。

9、形成燃烧的三要素指的是__可燃物_______、_助燃物__、___点火源______,消除其中一项可以起到_灭火___效果。

10、如果触电者已经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在现场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是施行_人工呼吸________和_胸外心脏挤压术________。

11、在进出氧化过程反应设备的物料管道上设水封等装置的目的在于___防止回火________________。

12、安全阀和爆破片均为__安全____装置。

13、重大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__临界量____的设备设施。

14、2008年为全国第7个“安全生产月”活动,活动的主题为__治理隐患____,_防范事故______。

15、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__自然点__________。

16、国际规定电压在_24______伏以下不必考虑防止电击的危险

17、进行动火等危险作业前,必须经部门_安全保卫部门____审批,在边生产边作业为一级动火作业,按规定必须在_24__小时内完成,若完不成应进行重新审批。

18、根据安全生产总体要求,2008年确定为我国安全生产的_隐患治理___年。

19、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是__2002年5月1日_________(日期)实施的,职业病的防治方针是_预防为主,防治结合____。

20、“三不伤害”是指_不伤害自己___、_不伤害别人__________、__不被别人伤害_________。

21、在液体表面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汽,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叫__闪燃_________。

22、爆炸按能源来源可以分为_物理爆炸__________、_化学爆炸______、和核爆炸。

23、压力容器按工作压力可以分为:_低压____、_中压____、___高压________、超高压_____,1.8Mpa的工作压力设备属于___中压____容器

24、燃烧产物包括:_气体________、__固体_______、_蒸汽________。

25、常用的灭火剂有:__水_______、_CO2________、_干粉_______、__泡沫_______。

26、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接受有关设备安全运行的教育、培训,做到“四懂”:懂结构、_懂原理__________、_懂性能_____、_懂用途__________;“三会”:会使用、_会维护_____、_会排除故障_;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超温、_超压___、___超速________运行。

27、化工工艺参数主要指__温度_____和__压力_________,投料的_速度____、_配比_______、顺序以及物料的纯度和副反应等。

28、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主要因素为:_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_______、_电流途径____、__触电电压高低____________、__人体阻抗____________、___电流通过人体持续的时间___、电流的频率。

二、判断题:(10)

1、 我国《安全生产法》是2002年6月29日实施的。(×)

2、 苯是无色透明、有芳香味液体、极易挥发,因此在苯的生产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中毒。()

3、 生产性毒物对机体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毒物的浓度、剂量与接触时间。()

4、一般情况下可以把储存氯气的气瓶或槽车当成储罐使用。()

5、常见的不燃气体有二氧化碳、惰性气体、还包括助燃气体氧气、压缩空气等。()

6、爆炸最主要的特性是爆炸点附近的压力急剧升高。()

7、凡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都叫火灾。()

8、安全阀主要用于防止化学性爆炸。(×)

9、按安全的重要程度将压力容器分为一类、二类、三类,照这样看高压容器一定属于第三类容器,其最为重要,要求也是最严格的。()

10、高处作业的必要的条件是距坠落基准面4米以上,高处作业要办理《高处安全作业证》方可动火。()

11、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危险性越大。()

12、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时,可根据情况采用货币或其他物品代替。()

13、有些遇湿易燃物品不需要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14、潮气、粉尘、高温、腐蚀性气体和蒸汽都会降低电气设备的绝缘,增加触电的危险(

15、由于低压电气设备电压较低,因此较少发生触电事故。()

16、通过人体心脏的电流越大,对人体的危险性越大。()

17、气瓶颜色标记就是指气瓶外表面的瓶色。()

18、凡确诊为职业病,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和职业病待遇。()

三、选择题:

1、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道、(A )和消化道。

A、皮肤B、口腔C、食品

2、对于不易进行通风换气的缺氧作业场所应采用 (A )

A、氧气呼吸器B、空气呼吸器C、过滤式面具D、普通口罩

3《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方针是(D )

A、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B、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C、管生产必须管安全D、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4、根据《劳动法》规定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 C)

A、8小时B、12小时C、40小时D、45小时

5、静电电压最高可达( D)V,它可发生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发火灾。

A、12VB、220VC、36VD、数万

6、汽油、苯、乙醇属于( D)

A、压缩气体B、液化气体C、氧化剂D、易燃液体

7、氧气瓶直接受热发生爆炸属于(A)

A、物理性爆炸B、化学性爆炸C、理化性爆炸

8、二氧化碳灭火器不适宜扑灭下列那类火灾( D)

A、A类B、B类C、C类D、D类

9、灭火器应几年检查一次(C)

A、半年B、三个月C、一年D、一年半

10、安全阀是一种(A)装置。

A、泄压B、报警C、计量D、安全

11、下面哪个不是化学品安全标签警示语?(A)

A、小心B、危险C、警告D、注意

12、用人单位对危化品应建立标签和_________制度( A)

A、安全技术说明书B、请示报告C、生产经营

13、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A)

A、被人践踏B、窒息C、烧伤

14、哪一类物质在重大危险源辩识中定义了临界量?( C)

A、建筑物质B、化工物质C、爆炸性物质

15、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中,_________最危险?(D))√

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

16、在作业场所液化气浓度较高,应佩戴_________。(D)

A、面罩B、口罩C、眼罩D、防毒面具

17、为消除静电危害,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C)

A、保护接零B、绝缘C、接地放电

18、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是防止_________。( A)

A、触电事故B、电压波动C、电荷超负荷

19、进行清洗设备时,若沉积物是可燃物,则不能采用以下工具?(C)

A、木质B、铜质C、铁质D、铝质

2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压力管道是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 且公称直径_______的管道。(A )

A、大于25mmB、大于50mmC、小于25 mmD、小于50mm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是危险废弃物的是(ABCD)

A、脚料B、废纸C、掉在地上的化学物料D、沾了机油的手套

2、易燃固体的特性有那些(ABCD)

A、易燃性B、分解性C、毒性D、自燃性

3、腐蚀品按化学性质可分为(ABCD)

A、酸性腐蚀品B、碱性腐蚀品C、强酸、碱性腐蚀品D、其他腐蚀品

4、燃烧具备那三个条件( ABD)

A、有可燃性的物质B、有助燃性物质

C、有能导致燃烧的能源D、有火源构成燃烧

5、压力容器可分为( ABCD)

A、低压容器B、中压容器C、高压容器D、超高压容器

6、静电种类有(ABCD)

A、固体、液体静电B、粉体静电C、气体静电D、人体静电

7、气瓶的安全附件有那些(ABCD)

A、安全泄压装置B、防震圈C、瓶帽D、护罩、易熔合金塞

8、燃烧产生的毒物有(ABCD)

A、COB、SO2C、CO2D、NO2

9、下面那几个是化学危险品安全标签警示词(BCD)

A、小心B、危险C、警告D、注意

10、燃烧的种类有(ABCD)

A、闪燃B、自燃C、点燃D、引燃

五、简答题(20)

1、生产中的明火有哪些?如何控制?6分(初级)

加热用火 维修用火 其它火源

2、如果突然停水、停电、停汽,本岗位的应急措施是如何开展,请分别说明?

1、那些火灾不能用水扑救?6分(中级)

金属火灾,如钾钠镁 铝镁合金的火灾,带电物质的火灾,非水溶性燃烧液体的火灾

2、按要危险特性分为哪8大类危险化学品,并举例说明?

1.爆炸品TNT三硝基苯酚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二氧化碳 氮气氢气

3.易燃液体乙醚 乙醛苯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红磷钾 钠 硫?粉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

6.有毒品氰化钠氰化钾

7.放射性物品 镭 射线

8.腐蚀品酸碱溶液盐溶液

3、检修前后为确保检修期间的安全工作,结合实际应如何做好防范措施?8分(高级)

4、如何控制好化工企业的静电预防,有哪些技术措施来确保安全生产?

六、案例分析(20)(初级不作要求,中级1题,高级2题)

案例

一、人员中毒事故

2000年1月11日中午,某化工厂回收车间在清除槽内残留母液作业中,由于技术交底不清,作业人员冒险作业,造成2人中毒事故,其中一人因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经过:1月11日中午,按照回收车间的工作,硫酸铵乙班班长带领本班工人刘某某和许某某,到母液槽进行清除作业。该槽直径1.6M,深3.53M,残液成分含硫酸铵,浓度为3%。到了作业地点,班长让刘某某站在槽北侧放桶、提桶,许某某配合,自己沿直梯下到槽内,蹬着直梯用桶直接盛取母液,然后刘某某寄绳子用桶外提。提取三四桶母液后,刘某某发现桶漏,便让许某某去换桶。12时25分,三楼离心机岗位一名工人听见刘某某喊:“快叫人,出事了”这名工人立即跑到一楼厂房外呼叫许某某,又跑到硫酸铵包装间喊人。许某某听到喊叫返回工作现场,看见班长在槽中手扶直梯挣扎,刘某某在槽中用肩膀扛住班长的臀部往上顶,等到多人感到现场,将二人救出,急忙送往医院抢救。该班长化学烧伤,住院治疗;刘某某因站在化学液体中氧气不足窒息,经抢救无效于13时40分死亡。

请就上述事故做出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案例

二、静电起火事故

1、事故经过:

1999年3月13日,江苏省某县化肥厂碳化车间清洗塔上一根测温套管与法兰连接处严重漏气(氢气)。车间上报领导后,厂领导为保证生产,要求在不停机、不减压的条件下采取临时堵漏措施,堵住泄漏处。操作工按领导要求冒险作业,用铁卡和橡胶板进行堵漏,但未成功。随后,厂领导再次要求堵漏,操作工再次冒险作业,用平板车内的胎皮包裹泄漏处。操作中,由于塔内压力较高,高速喷出的氢气与橡胶皮摩擦产生静电火花,突然起火。一名操作工当场烧死,另一名烧成重伤,后抢救无效死亡。

请就上述事故做出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上一篇:化工企业夏季安全下一篇:环境保护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