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服务信息管理在上海市国际旅游度假区中的应用设计

2022-09-10

1 前言

2009年10月, 经报请国务院同意, 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核准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 并明确要求编制地区结构规划。2010年底,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成立, 并明确度假区应当以上海迪士尼项目为核心, 整合周边旅游资源联动发展, 建成能级高、辐射强的国际化旅游度假区域和主题游乐、旅游会展、文化创意、商业零售、体育休闲等产业的集聚区域。

根据“迪士尼项目优先, 基础设施优先, 功能性项目启动”的原则, 完成迪士尼项目一期乐园及配套设施建设, 确保2016年顺利开园。以建设智慧园区为目标, 建立一个综合性信息化服务系统, 为游客提供舒适、方便的游园环境, 保障设施设备安全高效运行。该系统能够汇聚、共享、展示度假区内的游客服务和运营管理的相关信息, 为度假区内各运营保障单位提供客流管理、综合监控、事件告警等功能。

2上海市迪士尼度假区游客服务信息管理的目标

游客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综合监控与应急保障的目标, 需要集成度假区道路、主题乐园、停车场、轨道交通、PTH、PTC、湖泊边缘、精品购物村、创意街区以及各类市政设施 (能源站、消防站、泵站、水处理厂、环卫站等) 的视频监控和部分运营信息, 根据工程实施情况, 信息采集点部分已分散在国际旅游度假区各建设项目中实施, 如湖泊边缘工程、主题乐园、停车场、轨道交通、PTH、能源站、精品购物村、各类市政设施建筑单体等工程都已包含监控设备和信息化工程, 本系统应配置通信设备, 构建通信网络, 实现视频信息的汇聚并与其他系统的信息共享。

游客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的目标如下:

1.运行环境保障

建立统一的信息监测和应用平台, 发挥全面监测与协调处置的作用, 协调各相关单位、各系统运作, 确保度假区车流、人流的畅通有序。

2. 游客信息服务

建立统一的公共信息共享平台, 通过信息发布手段, 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全天候、智能化的综合信息服务, 实现“人性化”、“人文化”的品牌服务目标, 打造“智慧园区”。

3. 信息汇聚与共享

建立与市、区政府相关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的各自条线信息系统的信息沟通纽带, 实现业务的条块结合和信息的互连互通, 建立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 实现信息的上传下达, 成为“数字化城市”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4.大数据管理应用

建立园区内大数据分析平台, 辅助运行管理部门对客流、事件的预测、预警, 为园区的有序、稳定运行及其他运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5.运行监控和区域协调

建立网络化、集约化运行管理体制, 通过灾情报告机制触发与各系统、各管理中心、各政府部门的业务关联或事件联动, 实施区域协调、事件仲裁和紧急救援。

3游客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

(1) 信息采集

采用物联网技术, 在旅游度假区的建设中, 部署相应的传感器, 实现对旅游度假区市政基础设施有效管理, 实现准确把握水资源及能源的供需状况, 实时掌握客流及交通拥堵状况等园区活动的运行情况。

(2) 信息整合

采用云计算技术, 信息整合平台集成各系统收集的数据, 对数据项及数据格式进行标准化, 对反映旅游度假区活动实际运行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3) 信息应用

采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 在旅游度假区运行过程中, 对收集到的大量信息进行实时分析, 及时将分析结果传送给控制系统。

4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游客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设计

4.1 上海市国际旅游度假区概况

上海市国际旅游度假区的范围:北至S1公路, 东至南六公路, 南至周邓公路, 西至S2公路红线以西约1公里, 总面积约20.6平方公里。

4.2 需求分析

(1) “智慧园区”信息化应用需求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聚、转型发展的主要平台, 作为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主要载体, 已经成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领域之一。上海市国际旅游度假区是上海市首批十二个智慧园区试点之一。建设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为智慧型现代园区, 发挥信息化在资源优化配置、生产方式变革、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引擎作用, 成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园区建设及提档升级的重要任务。

(2) 客流管理需求

上海迪士尼乐园是继洛杉矶迪士尼乐园、奥兰多华特迪士尼世界、东京迪士尼度假区、巴黎欧洲迪士尼乐园、香港迪士尼度假区后, 世界第六、中国大陆第一个迪士尼乐园, 开园后必将吸引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游客。

根据2010年编制完成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当一期乐园近期达到成熟期时, 主题乐园客流1600万人次/年, 参考日客流9.6万人次/天, 高峰日12.9万人次/天。美方于2012年对上海迪士尼乐园进行了市场需求调研和预估, 预计2015年开园初期主题乐园游客量即可达到1500万人次/年, 接近预测的成熟期客流1600万人次/年, 单日最大乐园需求客流将达到17万人/天, 开园后客流量将提前进入成熟期, 通过本系统进行有效的客流管理, 以应对极端大客流情况。

(3) 交通监控需求

1) .收集与度假区相关的交通信息, 对度假区区域内交通状态进行监控。。

进入度假区车流交通来自度假区外的S20、S1、S32、申江路等快速路系统以及来自秀浦路、周邓公路等干路系统, 度假区区域内有西入口大道、南入口大道、东入口大道、北辅路、南辅路等主干道路, 同时还有众多停车场, 需要建立一个交通监控系统收集与度假区有关的交通信息。

2) .通过交通监控系统的建设, 实现对道路交通状态及停车场信息的显示, 实现对车辆的诱导功能。

乐园道路对内连接西环路, 可达公共交通枢纽、游客停车场等停车设施, 对外连接外围快速路网, 是园内设施与园外的桥梁。通过交通监控系统的建设, 不仅可以实时掌握各条道路的饱和度、实时运行状态, 还可通过收集园内停车设施的使用状况, 进行园内管理措施的发布以及路径的引导。

(4) 游客信息服务需求

如何为游客提供及时的游园相关信息, 满足进入度假区的游客信息获取的诉求, 并进一步提供游玩所需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增值信息, 是信息化系统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游客需要的信息可以包括:周边配套商业设施分布、 (开放) 服务时间等信息;公交巴士、出租车、地铁等交通工具的班次信息与路径诱导信息;度假区各部分人流状态信息;管理者公告、政府公告、出行参考、媒体新闻、广告等实时动态的多媒体信息;在火灾、阻塞及恐怖袭击等非正常情况下, 动态紧急疏散预警信息;游客游玩所需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增值信息等。

4.3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游客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思路

本系统在功能设计上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运营本身的业务特点出发, 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支撑, 采用软交换技术平台, 采纳先进、成熟的信息通信技术、集成技术和架构技术, 形成集约化的智慧园区综合管理运营平台。

本系统为各类市政工程基础上的信息技术集成, 其核心是精密电子技术、软硬件技术、集成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采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手段, 采集和汇聚度假区范围内的交通、客流、安防等相关信息, 实现对度假区公共区域的信息集成, 为度假区内各系统运营单位及相关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并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信息化平台。

游客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集成与服务系统, 是一个连接度假区各业务信息系统的上层系统, 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技术环境条件来支持保障, 其中主要的内容是对信息的标准化建设, 系统将采用一系列技术标准来对园区内各视频、数据信息系统的接入、互联、交换进行规范, 以保证多源异构数据的接入、存储、处理、交换、分发等功能的实现, 形成一个信息共享、集成联动的综合性信息系统。

4.4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游客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内容设计

(1) 硬件基础设施

南北机房及运行监控中心:实现数据及视频信息的汇聚、交互;开展常态信息服务和突发事件下协调的工作场所;集成客流管理、交通监控、视频共享、游客信息服务、设施设备监控等功能;

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各类视频信息的采集、接入;

光纤骨干网络:连接各相关设施实现本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信息共享;

Wi Fi无线网络: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及客流等信息采集;

服务器与存储:实现业务系统的基础支撑

(2) 基础软件平台

提供支撑上层业务应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件基础平台。

(3) 数据信息层

建立客流、交通、设施设备等各类信息的存储, 为上层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4) 信息集成平台

以应用服务总线技术为基础, 汇聚各类视频及数据信息, 依托多媒体网络技术, 汇聚及分发来自于不同信息主体、不同信息渠道、不同应用系统的结构化及非结构化的数据, 为项目中各个子系统提供数据交换、共享、存储、转换等服务;

(5) 应用系统

面向游客、管理人员及相关政府部门, 建立各类游客服务管理应用系统, 满足各类管理业务和游客服务需求, 主要包括如下子系统:

客流管理系统, 客流状态常态监视, 实时汇集度假区各种交通方式的抵离人流, 整合分析分时段统计度假区客流数量, 判断进出迪士尼园区高峰;对容易出现大客流聚集的区域实时监控客流密度, 并通过视频分析、数学模型分析等辅助手段实现客流准确统计;

交通监控系统:基于另行建设的交通管理系统的交通视频信息、数据信息、交通事件事故信息、外场发布设备信息接入, 实现对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内的所有道路的交通进行集中监视, 并对交通状态进行集中展示, 同时也负责与上级平台和外界的信息沟通, 实现与游客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与另行建设的交通管理系统信息平台的联网通信;

设施设备运行监控系统:通过接入已建的对园区雨水泵站、污水泵站、能源站等市政设施设备视频监控、设施设备运行状态数据、设施设备告警数据, 对园区市政设施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监控;

事件管理系统:基于国际旅游度假区对园区日常运行事项的处理原则, 对需综合协调处理的事项或突发的重大事项进行报送、记录和跟踪督办, 便于各级领导掌控园区各种重大事项、监督事项处理进展、下达处置协调指令, 调动相关部门协同解决问题;

数据挖掘支撑系统:本系统是在信息汇聚平台将信息聚合、清洗好的基础上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多种数据分析技术手段, 根据园区管理的业务需求特点, 对各种信息进行恰当组织、抽象和展现, 为指挥决策起到信息支撑作用;

信息共享管理系统:基础数据来源于信息汇聚平台, 通过编辑、加工、审核确认后, 将各种信息依托多媒体网络技术, 向道路交通、专用大屏、APP、公共媒体等各种信息展示渠道发布各种信息内容;

移动应用系统:园区移动应用平台由园区移动终端应用 (APP) 和后端应用服务系统组成, 它可以为安装有园区移动终端应用的游客、园区内工作人员及运行监控中心工作人员之间搭建信息定制、信息推送、信息采集、信息查询的信息交互平台。

5 结论

在度假区范围内, 本系统作为综合信息集约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使度假区范围内的各类综合信息达到共享和交换, 大大提高园区范围内管理和服务水平;在上海市范围内, 本系统远期将成为上海市“智慧城市”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上海市交通信息化系统的发挥效益而体现其价值作用。

摘要: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游客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借鉴和依托上海多年来信息采集、分析、挖掘和平台建设实践积累编制的标准规范, 运用不断涌现的云计算、软交换、物联网等先进技术, 通过应用大数据分析处理的核心技术, 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价值, 实现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数据共享, 建立起“前台统一决策, 后台联动执行”的创新管理运营模式, 通过友好的客流管理、交通管理等手段, 实现将度假区建设为“智慧园区”的愿景, 让智慧园区的“大脑”更发达, “智商”更高。

关键词:智慧园区,客流管理,交通管理,游客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1.04.07

[2]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结构规划》,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2.05

[3]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过渡开发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方案》 (草案) , 2013.5

[4] 川沙A-1地块市政道路及附属设施工程,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2011.05.13

[5] 总体开发协议附录B (B和D部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工作范围和标准) , 中方公司, 2010.10.30

[6] 《川沙A-1地块市政道路及交通枢纽交通预测报告》, 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 2010.09

上一篇: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与监督责任的发挥下一篇:如何发挥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