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教学

2022-09-11

思想政治教学不但传授学生的知识, 发展学生智力, 同时应注重学生情感积累与情感培养。让学生通过书本的学习不止是达到知识目标和应用目标, 更要求学生达到德育目标。在新课程的改革下,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在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应的在改革后的课程对应的教学方式比传统教学更加注意情感教育的投入, 所以高中思想政治情感教学就成了政治教师们不断探索的新方向。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是情感教学?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 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以完善教学目标, 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 即运用正向的、积极的情感来促进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教学中更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应当说, 情感教学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搞好了, 对教学大大有利, 能优化教学;搞得不好, 就会严重影响教学、损害教学。因此, 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应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对于那些影响学习的消极情感, 如焦虑、抑制、内向、害羞、胆怯, 缺乏学习动机等, 我们要在教学过程多多帮助学生努力克服这些消极情感。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注重思想政治课中的情感交流, 不失为行之有效的一个重要举措。所以, 思想政治课中渗透情感教学, 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及情感教育的规律, 结合实际, 开拓思路, 积极探索多种途径和方法。

一、明白情感交流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 做到以情育情, 以情激情

教学活动原本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情感, 实践也证明:无数成功的教学, 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 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政治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情感教学, 其知识只有通过生动的语言, 形象的展现, 情绪的感染, 去触及学生的灵魂, 激励他们的心灵, 促使他们用行动去捍卫真理时, 才谈得上转变学生的信念。只有当知识转变成学生信念时, 才谈得上道德教育。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主导自己和学生的情绪状态, 应该学会灵活调整自己的授课情绪以及学生的听课情绪。教师应该要有这样一个认知, 自己的情绪以及教学态度将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保持愉快、饱满、振奋的主导情绪状态;还应该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 热爱自己所教学科的任何内容, 要知道,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将自己对学科的热忱和感受随着教学内容一道带给学生, 以拨动、引发、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

另外, 教师还应时刻观察学生对课堂的反应, 密切注意学生听课的情绪, 以便可以随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由教学环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例如, 可以有意识地优化教室环境, 使整个教室整洁、宁静、光线充足、温度适应、色调和谐等。这些都有助于引发教师和学生良好的心境, 产生一种积极的教和学的情感。还可以在课前一、两分钟的时间内播放一些比较柔和、悦耳动听的音乐, 把教师和学生的情感都引发到一个兴奋点上, 这样有利于达到一个更好的教学效果。而更多的时候, 教师应该应用情绪控制, 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求知。例如, 思想政治课经常被学校安排在下午, 如果这时候还按正常的教学方式进行, 那么打瞌睡的人将不断增加。于是, 我往往会适当地引入题外话, 以幽默的形式营造一种轻松自然的气氛, 以达抛砖引玉的目的。这种以情激情的方法, 往往可以由于教师良好地主导情绪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二、认真准备教学要素做到知情互动, 情理交融

每次上课前, 认真准备教学要素, 做到事事有准备, 并用大量的情感事例与学生产生共鸣。情感和认识是相互促进的, 相互干扰的。一方面, 认识是情感产生的基础, 认识越丰富、越深刻, 情感就越丰富、越深刻;而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又反过来推动和加深人的认识。另一方面, 不正确或肤浅的认识也可以引起不正确的或肤浅的情感;而不良的情绪和情感也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所以, 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中, 必须以理育情, 从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入手, 以理智来支配情感。抓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知情交融, 情理通达。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如讲授法、讨论法等, 将教材中的道德理论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 为培养相应的道德情感打下坚实的认识基础。在高二《哲学常识》第七课讲述“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时, 运用讨论法就“人性自私论”展开辩论, 目的在于通过暴露不同的道德观点, 刺激学生的认知意识冲突, 使其认知达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正如赞可夫所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将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有机统一起来, 使道德理论融入学生心中。因此, 教师要注意用饱满的激情传授道德知识, 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渲染道德情感, 用生动的事迹树立道德榜样, 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 使其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 在愉悦的心境中开启智慧、陶冶情操。

最后, 学会持之以恒并以行激情、以情育理。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学生持之以恒, 不光是一堂课做到以情育理, 而是要在我们上的每一堂课中都要体现出来。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就确实做到,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谱写教育赞歌。

摘要:在新课程的改革下,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在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应的在改革后的课程对应的教学方式比传统教学更加注意情感教育的投入, 所以高中思想政治情感教学就成了政治教师们不断探索的新方向。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政治课,情感教学

上一篇: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成长下一篇:新常态下玉龙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