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022-10-08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个人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社会需求, 根据自己的职业取向, 从而确立个人的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制订出行之有效的计划安排。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个人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 现有的和潜在的资源优势, 正确定位自己的未来, 增强自己的学习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 从而有效地提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竞争力。

一般来说,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进入社会的最后准备阶段, 也是一个人生理上成年、心理上基本成熟时期, 同时也进入某一专业领域学习的时期。而所进入学习的这个专业领域, 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个人的一生, 大部分人的职业很可能就在所学专业的领域。因此, 在大学阶段一个人有能力, 也应该制订一个适合自己主、客观条件的职业生涯规划。然而当我们对部分三本学生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调查问卷时发现:毕业班竟然有21.9%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任何的规划, 有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只占9.4%, 其余的学生只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点想法而已。当问及“是否了解自己适合往哪些职业方向发展”时, 55.3%的同学的回答是“不了解”或者是“不大了解”, 另有9%的同学对这个问题回答选项是“没考虑过”。在问卷上还了解到21.2%的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56%的学生只是听说过职业生涯规划。

面对这样的统计数据, 不难理解三本学生抱怨就业难、找不到工作, 在社会上受歧视;老师抱怨三本学生难教、不愿学习的原因 (当然其中还有很多其它因素, 如社会需求, 学生个人因素等) 。

毋庸讳言, 三本学生高考分数不高, 大多数学生在中学时都算不上尖子生, 学生中独生子女比率高, 城市生源比率相对也比较高, 家庭经济条件整体上比较宽裕。大多数三本学生个性强, 自尊心强, 爱好运动, 热衷各种活动, 但学习没有积极性, 缺少自控和自律能力, 而且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这样的学生尚且不知道, 甚至不考虑自己将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他们在大学的学习动力将从何而来?这样的毕业生社会又将怎样接纳他们?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在问卷调查中83.7%的同学表示有必要在大学开设《职业生涯规范》课程;95.7%的同学认为一个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在校的学习和个人的发展。然而学生现在获取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是:32.6%的人通过网络或报刊;36.2%是通过学长和朋友;26.2%的人是通过学校招生就业信息;剩下5%的人对职业生涯一无所知。由此看来加强对大学生, 尤其是三本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指导是势在必行, 而且是迫在眉睫。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因素值得关注。

1 一个定位准确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和前提之一

通常来说, 一本教育定位是研究教学型;二本教育是教学研究型;三本教育是教学应用型, 也就是说三本教育的教学是服务于学生技能的培养。人才培养计划如不能准确定位将是脱离现实, 违背社会分工的。学生在大学里至少要修习一门专业, 所修习的这门专业在相当大的程度是个人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客观基础之一, 因此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 在考虑专业知识体系完成的同时, 还要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当然各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有一个基本规格的要求, 这对于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是必要的, 但学生的基础、禀性、兴趣及理想又各不相同。以外语专业为例, 所有的学生在毕业时, 其外语水平须达到某一水平, 但有的学生对文学感兴趣, 有的想从事外贸或从事外语教学等, 这些是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 尤其是定位教学应用型的三本学校的各个专业应该考虑的因素。

2 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列入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体系中势在必行

大学阶段是个人对今后所从事的职业, 在心理上、专业技能和物质等方面进行的一个准备阶段。这种准备须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 仅有专业方面的准备是不够的。从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来看, 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越来越全面, 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中国学生在中学时一心为了高考, 学习任务重, 思想压力大, 生活起居由父母包办, 学习有老师和家长的双重监管。进入大学后,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能适应大学生活, 等到醒悟过来已临近毕业。因此应尽早开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并且把这种教育贯穿大学四年学习的始终。大一时主要是指导学生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 个人客观条件的优劣。大二时, 结合自己所学专业, 对自己所具的客观条件扬长避短, 初步锁定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大三时, 督促学生按照自己设立的目标, 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如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 获取必要的“资格证书”等。大四时是在“硬件”上 (如专业知识深入学习、各类证书等) 和“软件”上 (如心理素质、对将要从事的职业感性和理性了解等) 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角色的转换。

3 实施学业导师制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最佳措施

针对当前高等教育的现状, 全国已有几百所高校在试行学业导师制。所谓学业导师制是由资历较深的专业教师担任学业导师, 负责8~10名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的全程指导 (在我们的问卷中80%的学生表示, 在制订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时, 最希望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 。学业导师制采用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是以个性化教育为基本手段, 以专业教育为重点的一项制度创新。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只能解决其重要性和制订计划的程序问题。“就业指导”课程, 只是求职过程中的一种“应试技巧”。而学业导师有专业造诣, 了解自己, 并且往往是自己所敬仰的专业老师, 由这样的老师来指导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当然最好。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学生对制订职业生涯的看法, 在问卷中表现得还是理性和成熟的:62.4%的人认为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实现自身价值, 认为是为了找到理想工作的比例是14.9%。诚然, 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是实现自身价值的第一步, 但不是最终的目标。制订职业生涯规划, 不仅在大学期间, 在人生的整个职业生涯的过程中, 随着专业学习、对专业的了解深入、社会需求的变化、个人兴趣的转移, 乃至个人客观条件的变化, 需要不断的充实、修正和完善。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 就是一个发现自我、了解自我、完善自我、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奋发有为的过程。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能使人正确了解自己, 并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位自己的未来, 从而增强自己的学习目的性和计划性, 提升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竞争力。据调查, 大部分三本学生没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甚至不了解、不考虑职业生涯规划。为此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帮助每个学生设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势在必行。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思考

上一篇:关于征收房地产税改革的研究下一篇:探讨离心泵常见故障检测与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