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面裂缝原因及防治

2022-08-19

第一篇:楼面裂缝原因及防治

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

温度裂缝的产生及防治

摘 要: 通过多现场观察,并查阅有关混凝土内部应力方面的专著,对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预防裂缝的措施进行等进行阐述。 关键词: 混凝土 温度应力 裂缝 控制

在桥梁工程中裂缝几乎无所不在。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但裂缝仍然时有出现。究其原因,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变化是其中之一。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其次,在运转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视的影响。 1 温度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先凝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 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2 温度应力的分析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迭加。 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

(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

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

要想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混凝土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松驰,计算温度应力时,必须考虑徐变的影响,具体计算这里就不再细述。 3 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 (1)合理地分缝分块; (2)避免基础过大起伏;

(3)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新浇筑早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加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筋率极低。只是对一般钢筋混凝土有影响。在温度不太高及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条件下,钢的各项性能是稳定的,而与应力状态、时间及温度无关。钢的线胀系数与混凝土线胀系数相差很小,在温度变化时两者间只发生很小的内应力。由于钢的弹性模量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7~15倍,当内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开裂时,钢筋的应力将不超过100~200kg/cm.因此,在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钢筋来防止细小裂缝的出现很困难。但加筋后结构内的裂缝一般就变得数目多、间距小、宽度与深度较小了。而且如果钢筋的直径细而间距密时,对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效果较好。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常常会发生细而浅的裂缝,其中大多数属于干缩裂缝。虽然这种裂缝一般都较浅,但它对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仍有一定的影响。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

4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相互关联的。混凝上的保温措施常常也有保湿的效果。

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防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

5 结束语

以上对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初步探讨,虽然学术界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计算方法有不同的理论,但对于具体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意见还是比较统一,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第二篇:11墙体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工程概况

由于绵阳长虹大道203小区为多年老房,在

5、12地震或其他荷载作用下,受地基不均匀下沉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以及墙体局部受压承载力不足等原因,已经使砖墙表面产生一些不同性质的裂缝,并且墙面的防水层老化、破裂等没有起到防水的作用,导致外墙面多处反碱,甚至在雨天后有水渗到防水层内而无法及时排出导致水往裂缝渗漏。

砖混结构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或温度变化引起的一般性裂缝(除严重开裂外)不危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致使这类裂缝屡有发生,形成隐患。对于墙体因局部受压承载力不足引起的裂缝,应该高度重视,一旦裂缝出现,有可能导致墙体的倒塌破坏,后果相当严重。故对此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措施,消除墙面的反碱渗漏和防止墙面裂缝的产生。

二、综合实施处理方案

一、 墙面裂缝的处理方案

1. 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墙体裂缝 1.现象

(1)斜裂缝一般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并由下向上发展。横墙由于刚度较大(门窗洞口也少),一般不会产生太大的相对变形,故很少出现这类裂缝。裂缝多出现在底层墙体,向上逐渐减少,裂缝宽度下大上小,常常在房屋建成后不久就出现,其数量及宽度随时间而逐渐发展。

(2) 窗间墙水平裂缝一般在窗间墙的上下对角处成对出现,沉降大的一边裂缝在下,沉降小的一边裂缝在上。

(3)竖向裂缝发生在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层窗台处,裂缝上宽下窄。当纵墙顶层有钢筋混凝土圈梁时,顶层中央顶部竖直裂缝则较少。

2.原因分析

(1) 斜裂缝主要发生在软土地基上的墙体中,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当结构刚度较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导致墙体开裂。

(2) 窗间墙水平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基沉降量较大,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生上下位置的水平裂缝。 (3) 房屋底层窗台下竖直裂缝,是由于窗间墙承受荷载后,窗台墙起着反梁作用,特别是较宽大的窗口或窗间墙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情况下,建在软土地基上的房屋,窗台墙因反向变形过大而开裂,严重时还会挤坏窗口,影响窗扇开启。另外,地基如建在冻土层上,由于冻胀作用也可能在窗台处发生裂缝。

2.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

1. 现象

(1) 八字裂缝。出现在顶层纵墙的两端(一般在1~2开间的范围内),严重时可发展到房屋1/3长度内,有时在横墙上也可能发生。裂缝宽度一般中间大、两端小。当外纵墙两端有窗时,裂缝沿窗口对角方向裂开。 (2) 水平裂缝。一般发生在平屋顶屋檐下或顶层圈梁下2~3块砖的灰缝位置,裂缝一般沿外墙顶部断续分布,两端较中间严重,在转角处,往往形成纵、横墙相交而成的包角裂缝。

(3) 竖向裂缝。对于一些长度较大的房屋,在纵墙中间部位可能出现竖向裂缝,裂缝宽度中间大、两端小。

(4) 上述裂缝多出现在房屋建成后1~2年内,大多数裂缝经过夏季或冬季后出现。

2.原因分析

(1) 八字裂缝一般发生在平屋顶房屋顶层纵墙面上,这种裂缝的产生,往往是在夏季屋顶圈梁、挑檐混凝土浇筑后,保温层未施工前,由于混凝土和砖砌体两种材料线胀系数的差异(前者比后者约大一倍),在较大温差情况下,纵墙因不能自由缩短而在两端产生八字裂缝。无保温屋盖的房屋,经过夏、冬季气温的变化,也容易产生八字裂缝。裂缝之所以发生在顶层,还由于顶层墙体承受的压应力较其他各层小,从而砌体抗剪强度比其他各层要低的缘故。

(2) 据口下水平裂缝、包角裂缝以及在较长的多层房屋楼梯间处,楼梯休息平台与楼板邻接部位发生的竖直裂缝,以及纵墙上的竖直裂缝,产生的原因与上述原因相同。

2. 裂缝综合处理方法

(1)沉降裂缝发生后,沉降发展较为缓慢且有减弱趋势时,应在裂缝稳定后,对墙体修复;沉降发展较快且有加速趋势时,应立即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减小基础荷载,加固基础后修复墙体。基础加固常用的有加大基底面积法、桩基础托换法以及注浆法等改变土壤特性的方法,墙体裂缝一般采用水泥砂浆、树脂砂浆填缝或水泥灌浆封闭保护的方法处理 对于沉降差不大,且已不再发展的一般性细小裂缝,因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和使用,采取1:2砂浆堵抹即可。

(2) 对于不均匀沉降仍在发展,裂缝较严重且在继续开展阶情况,应本着先加固地基后处理裂缝的原则进行。一般可采用桩基托换加固方法来加固,即沿基础两侧布置灌注桩,上设抬梁,将原基础圈梁托起,防止地基继续下沉。然后根据墙体裂缝的严重程度,分别采用灌浆充填法(1:2水泥砂浆);钢筋网片加固法(250mm×250mm∮4—6钢筋网,用穿墙拉筋固定于墙体两侧,上抹35mm厚M10水泥砂浆或C20细石混凝土);拆砖重砌法(拆去局部砖墙,用高于原强度等级一级的砂浆重新砌筑)进行处理

二、墙面防水处理方案

1.墙面渗水原因

(1)外墙面抹灰层有空鼓和裂缝存在,在雨天雨水飘到墙面后顺着抹灰层裂缝和空鼓位置往内渗漏。

(2)因墙砌体收缩造成砌体与结构梁之间产生裂缝,实际观察后控制室内大部分墙面渗水的位置在接口位置。

(3)墙砌体在砌筑时没有控制好施工质量,可能产生灰缝有透明缝、瞎缝和假缝等,导致雨水的渗漏。

2.墙面的处理方法

(1)查找墙面现有渗水点和外墙裂缝,局部凿除外墙抹灰层,在凿除前应用手持切割机将抹灰层切割开,防止凿除抹灰层时因震动产生新的空鼓开裂等。 (2)凿除抹灰层后,清理干净基层,填补渗水灰缝,,然后在砌体与结构梁之间,张铺一层钢丝网,防止修补后抹灰层再次开裂。

(3)修补抹灰层,抹灰层分两到三次修补完,并在修补砂浆中掺入一定计量的微膨胀剂,减少新旧抹灰层的接口裂缝。

(4)待抹灰层干燥后再做外墙面漆,最后待墙面漆干燥后,涂刷一到二层透明防水涂膜。

3.质量要求

(1)修补防水各部位达到不渗漏,不积水。 (2)防水施工所用各类材料均应符合质量标准。 (3)基层要求

①基层(找平层)表面平整度不应大于5 mm,表面无酥松、起砂、起皮现象。平面与突出物连接处或阴阳角等部位的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并达到规范规定要求。防水层作业前,基层应干净、干燥。 ②坡度应准确,排水系统应通畅。

(4)细部构造要求 属细部构造处理均应达到规范要求,不得出现渗漏现象。 (5)防水层要求

①厚度必须达到标准、规范规定要求。

②防水层不应有裂纹、脱皮、起鼓、厚薄不匀或堆积、露胎以及皱皮等现象。

(6)密封处理要求 密封部位的材料应紧密粘结基层。密封处理必须达到规范要求,嵌填密实,表面光滑、平直。不出现开裂、翘边、鼓泡、龟裂等现象。 (7)找平层防水要求

①所用材料应符合标准规定外,外加剂等均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②找平层施工必须密实,其强度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③找平层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三、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2、施工人员施工时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具,并做好高空坠物、通道口防护、安全标志指示等安全防护措施。

3、做好现场安全用电防护措施和施工机械安全防护措施。

4、在现场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和联络工作。

第三篇: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及主要防治措施

摘要:在砌体结构工程中,墙体裂缝这一现象普遍存在,轻者影响美观和使用,重者减少建筑物的寿命,甚至造成建筑物的倾覆或倒塌,因此必须引起参建各方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墙体裂缝原因防治

正文:砌体结构建筑是量大面广的建筑结构形式,为广大城市和农村所普遍采用,但是砖砌体的抗拉、抗剪能力比较低,容易在局部产生裂缝,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使用功能,甚至危及结构安全。砖混结构墙体裂缝主要有温差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裂缝以及结构裂缝三类。为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及使用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近年来,砖混结构多层住宅工程屡屡发生墙体裂缝。裂缝位置走向不一。有的裂缝由小变大,发展很快;有的裂缝,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增大,给住户心理造成很大压力,因此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并做好预防措施,是工程技术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1.经常出现的墙体裂缝种类

1.1斜向裂缝。目前绝大多数的新建房屋多为平顶建筑,这类建筑中的墙体裂缝大部分集中在建筑物顶层纵墙的两端(一般在1~2开间的范围内),严重者会发展至房屋两端1/3纵长范围内,且沿建筑物两端大、中间小。特别是在建筑物较长而未设置伸缩缝时,顶层端跨内纵墙会出现斜向裂缝。 1.2垂直裂缝。垂直裂缝又叫竖向裂缝,主要有底层窗下墙的垂直上下方向的裂缝、过梁端部的垂直裂缝,建筑剖面上有错层的墙体裂缝等几种类型。

1.3水平裂缝。在建筑设计时,如果对温度变化对墙体的影响考虑不足,屋面不在同一高度或错层时,常会出现这种裂缝。这种裂缝最常见的是出现在女儿墙的根部,有时发生在屋面板与女儿墙交接处,有时出现在顶层圈梁下2皮砖的灰缝处,圈梁施工采用硬架支撑时易出现这种裂缝。

1.4女儿墙裂缝。采用砖砌女儿墙时,不论女儿墙长短,在转角处均会出现裂缝。若女儿墙较长时,还会在其它地方出现裂缝,女儿墙裂缝的出现会导致防水层的破坏,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1.5混合裂缝。有时斜向裂缝和水平裂缝会同时出现,形成一种混合裂缝;也可能出现两个斜向裂缝交叉出现形成“X”形裂缝,不过这种裂缝出现的概率相对较小。

一、砌体结构建筑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

(一)温差裂缝产生原因。

(1)温差是造成顶层墙体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墙体裂缝。一般材料均有热胀冷缩性质,房屋结构由于周围温度变化引起热胀冷缩变形。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和墙体材料是两种性能不同的材料, 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约为10×10-6,而砌体墙的线膨胀系数约为5×10-6。 在夏季的几个月里,屋面板温度可高达60~70℃,而在其下的墙体一般仅为30~35℃,温差可达30~40℃,加之在相同温差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伸长值要比砖砌体墙大一倍左右。所以在混合结构中,当温度变化时,钢筋混凝土屋盖、楼盖、圈梁与邻接的砖墙伸缩不一,存在着较大的温度变形差,这种变形差的分布是中部小、两端大,由于变形差必然彼此相互牵制而生产温度应力,使房屋结构开裂破坏。 裂缝的轻重程度与环境温差成正比,温差大时裂缝就严重,温差小时裂缝就轻,屋面保温隔热效果好的裂缝轻,保温隔热差的裂缝较重。

(2)混凝土与砖砌体性能差异。由于混凝土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其数值大小相差一倍。在环境温差影响下,混凝土屋盖产生热胀冷缩变形比较大,而砖砌体变形则小得多,两者之间因性能差异产生相对位移,致使房屋端部砖墙内产生拉力和剪力,使截面突变,薄弱环节(部位)应力集中时墙体产生裂缝。

(二)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产生的原因

地基沉降不均匀引起的裂缝。房屋的地基在平整过程中,一般都经过高挖低填的工序,因此在房屋建成后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地基沉降。如果地基沉降不均匀,沉降大的部位与沉降小的部位,发生相对位移,在墙体中产生剪力和拉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墙体本身的抗拉抗剪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且这些裂缝会随着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的增大而增大,一般成斜向裂缝,裂缝的方向一般向着凹陷处。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建筑物下部,由下往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水平及竖缝等。当长条形的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两端由下往上形成正“八”字型裂缝,且首先在窗对角突破;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则形成的两端由下往上的倒“八”字型裂缝,也首先在窗对角突破,还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则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当外纵墙凹凸设计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在此处产生水平推力而组成力偶,从而导致此交接处的竖缝,它分为一下几种原因:

(1)由于地基土质软弱或建筑地基局部土质不均匀,存在暗沟,洞穴,基坑等,土质软硬差异大,受压后必须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2)地基处理不当,基础设计不合理。建筑荷载对地基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对承载力低、变形大的软弱地基,应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基础设计根据上部荷载与地基土质情况,考虑地基与基础共同作用,合理选用基础形式。

(3)地基边坡破坏。地处陡坡边缘的建筑,由于地面高差较大,边坡不够稳定,再加上地基附加应力的作用,边坡失稳、滑移、沉降不均,墙体开裂。

(4)地基含水量变化不正常。因周围环境某些变化,使建筑物场地地下水位升高,或上下管道渗漏,地表水渗入建筑地基,长期浸泡,土质软化甚至冲刷掏空,导致不均匀沉降。

(5)建筑物使用不当。随意改变房屋用途,增大荷载,在室内地面堆放超设计要求的大面积荷载,使地基附加应力剧增,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墙体开裂。

(三)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1)结构设计差错。由于结构荷载计算遗漏,设计差错,构造不合理,荷载过大而构件截面尺寸偏小,砌体受压面积不够原因,造成结构本身先天不足。

(2)墙体整体性被削弱。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因为在房屋建成后,埋设各种管线穿过墙体,破坏墙体整体性,减少了墙体截面面积,削弱了墙体承载力,从而引起墙体出现裂缝。

(3)砌体施工质量低劣。墙体砌筑时灰缝不饱满、厚度不均匀、组砌方式不符合要求等,砌筑砖墙时,未对砖块湿水,采用干砖上墙等违规作业都会降低砌体承载能力,使墙体日后出现裂缝。

(4)使用不当。由于改变房屋用途,加大使用荷载或增加振动力,破坏墙体。

(四)地基土冻胀和屋面女儿墙漏水冻胀引起的墙体裂缝的原因。 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地层表面所含水分就开始结冰;而当地基土上层温度降到0℃以下时,冻胀性土中的水就开始结冻,下部土中的水分在毛细管的作用下,不断涌进上部,上部土不断结冻形成冰晶体而膨胀隆起,由于地下水位的高低不同,结冰的厚度不同,随着气温的降低,地基隆起的程度就不同。一般情况下,地下水位越高,气温越低,隆起的程度越高。冻胀应力很大,可高达2×106MPa,建筑物很难抵抗如此大的应力,所以建筑物的某一部位就会被顶起。由于地基的含水量不同,各基础所处的环境也不同,所出现冻胀的情况也不一样,就好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屋面排水不利、渗漏、女儿墙压顶开裂出现渗漏等也同样引起墙体裂缝。

(五)其他原因造成墙体裂缝的原因

1.1设计不合理。设计时没有认真按规范规程要求进行防裂缝设计,在许多工程中,设计虽有防裂缝措施,但与规程要求不完全相符,致使墙体防裂缝得不到有效保障,或保质年限大大缩短,例如

①将各层阳台混凝土挑梁端部,用混凝土柱上下相连,导致上部各层部分荷载传到下部挑梁上,造成底层混凝土挑梁根部出现竖向裂缝。

②截面高度受到限制的、跨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梁或跨度较大的板,仅重视了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而忽视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刚度和裂缝开展的计算,导致混凝土构件挠度和裂缝宽度超限。 ③跨度较大的梁,设计按简支计算,但未充分考虑支座实际嵌固负弯矩的作用,而导致梁端顶部出现裂缝。

1.2 砌体强度低。施工过程中未认真做好材料质量的控制,砖砌体材料强度较设计要求低,或是抗压强度虽达到要求,但因砌体长度较长,砌筑施工完成后,砌体从中间部位自行断裂,还有不同强度的砌体混合砌筑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同砌体材料作为配套砌块,致使各种砌体组合砌筑,因不同砌体材料强度、热胀冷缩、吸水率等不同引起墙开裂。 1.3砂浆强度偏低(偏高)。砂浆搅拌过程中,砂浆搅拌不均匀导致有的砂浆强度偏高、有的强度偏低,有的甚至因为粘结材料量太少强度特低。配料方面砂配多了砂浆强度偏低,水泥配多了砂浆强度偏高;水多了,砂浆稠度低影响砂浆强度,且砂浆干缩量增大,引起灰缝位置开裂。

1.4砌筑用砂浆没有按要求做到随拌随用。砂浆一次性搅拌量过多,存放时间过长,致使砂浆还没有砌前就开始初凝结块,使用时砂浆强度已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墙体质量,引起裂缝。

二、砖混结构建筑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一)温差裂缝防治措施

(1)减少屋面伸缩缝间距,缩短混凝土构件直线段的长度;将屋面挑檐平面布置成凹凸曲折形状,缩短挑檐直线长度。

(2)改进挑檐设计。设计中应优先用内天沟排水;在钢筋混凝土挑檐表面设置保温隔热层;现浇挑檐每隔10m左右设一道伸缩缝;将现浇挑檐改成预制。

(3)一般屋面板受阳光辐射吸收热量较多,保温层的厚度宜适当增厚;选择采用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优良的材料,并增设空气隔热层,有效控制屋面板的温升,以防止顶层墙体产生裂缝。

(4)应根据屋面板基层的情况及时做好保温层;建成后长期不使用的住宅,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室内温度过高致使楼板膨胀,使顶层墙体产生裂缝。 (5)房屋建成后长期不使用的房间,应保持室内通风,防止室内温度过高致使楼板热胀,使墙体产生过大裂缝。单纯温度裂缝属于稳定性裂缝,一旦出现,能量便得以释放,对结构安全影响不大,一般一年即可稳定,等裂缝稳定后,应做好修补工作。

(二)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防治措施

(1)在进行建筑基础设计前,应对工程地质进行详细勘察,查明地基土质情况,分布情况,承载力大小,地下水位等水文地质条件,对周边环境进行地质差异考察,然后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合理的建筑布局和结构类型,并正确选用基础形式,以使上部结构与地基相互影响,共同作用。

(2)减轻建筑结构自重。

(3)合理布置建筑体型。建筑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合理,纵墙拉通避免转折多变,凹凸复杂;建筑方面应尽量避免高低参差,荷载差异大。

(4)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变;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合理沉降缝;在基础和楼盖下的墙顶上设置平面闭合的钢筋混凝土圈梁,严格按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

(5)避免在新建基础、新建建筑物侧边堆放大量土方、建筑材料等地面荷载,以防止地基基础产生过大的附加沉降。

(6)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对立面高低悬殊,荷载变化较大的房屋,应分期分阶段组织施工。一般先建荷载大的高层,后建荷载较小的低层;先建深基础,后建浅基础,避免增加新的附加应力。 (7)沉降裂缝发生后,沉降发展较为缓慢且有减弱趋势时,应在裂缝稳定后,对墙体修复;沉降发展较快且有加速趋势时,应立即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减小基础荷载,加固基础后修复墙体。基础加固常用的有加大基底面积法、桩基础托换法以及注浆法等改变土壤特性的方法,墙体裂缝一般采用水泥砂浆、树脂砂浆填缝或水泥灌浆封闭保护的方法处理。

(三)结构裂缝防治措施

(1)在设计阶段要做到正确计算结构。设计资料要经过层层把关核算,这是应对结构裂缝最基础性的工作。

(2)通过卸载方法减轻墙体荷载。对由于荷载过大,砌体强度低,已经产生裂缝的墙体,可采用减轻上层结构自重与使用荷载的方法,或在其顶部砌体内增设钢筋混凝土过梁,承担上部荷载。

(3)结构加固补强。对由于荷载较大,砌体截面尺寸较小,承载力不足,并已产生裂缝的墙体,可在不影响主体立面美观的情况下适当加大截面尺寸,以提高其承载能力。这种方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相应的效果。

(四) 冻胀裂缝的主要应对措施

(1)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一定要设计在冰冻线以下。

(2)基础下的垫层最好选用3:7灰土垫层,因为3:7灰土的密度大,含水量小,而且弹性也较好,不容易引起冻胀。

(3)用单独基础,基础梁承担墙体重量时,基础梁下应留一定空隙,防止因土冻胀而顶裂基础梁和墙体。 由于裂缝的出现与房屋体形、结构类型、设计标准和材料性能都有关系,与场地条件、气温变化和设计、施工、使用都有因果关系,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裂缝的产生并对已产生的裂缝及时修补加固,以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墙体裂缝是在生活现实中难以避免的一种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只是有些小的裂缝我们看不见而已。因此,对于已经出现的墙体裂缝,我们也不必慌张,首先要仔细观察,找出裂缝的特点与基本规律,确定裂缝发生的具体原因。对于温差裂缝等一般不影响房屋使用安全的墙体裂缝,用砂浆堵抹即可;对于地基沉降裂缝等可能危及房屋结构安全,对人身造成威胁的墙体裂缝则应作即时适当的加固处理。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几点裂缝成因的分析,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防治措施,达到控制墙体裂缝产生的目标。

由于裂缝的出现与房屋体形、结构类型、设计标准和材料性能都有关系,与场地条件、气温变化和设计、施工、使用都有因果关系,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裂缝的产生并对已产生的裂缝及时修补加固,以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第四篇: 现浇楼板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引起现浇板裂缝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是混凝土的固有特性,主要表现形式为浇筑初期(终凝前)的凝缩变形、硬化过程中的干缩变形、在恒温绝湿条件下由凝胶材料的水化作用引起的自生收缩变形和温度下降引起的冷缩变形。

1、浇筑初期(终凝前)的凝缩变形

凝缩变形产生的裂缝发生在混凝土结硬前最初几小时内,通常浇筑后24h即可观察到。这种裂缝有两类:一类是由于塑性混凝土下沉产生的裂缝,在梁、板中都有可能产生;另一类是塑性收缩裂缝,常出现在板中,裂缝逞不规则的鸡爪状或地图状。凝缩变形产生的裂缝多与混凝土的泌水现象有关。

新浇筑的混凝土经压实后,由于重力作用,重的固体颗粒向下沉,迫使轻的水向上移,即所谓“泌水”。当固体颗粒彼此支撑不再下沉,或水泥结硬阻碍了它的下沉,泌水即停止。如混凝土中固体颗粒能不受阻碍地自由下沉,则仅使结硬后混凝土的体积减少,并不会产生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并不受混凝土中钢筋的影响,影响塑性收缩裂缝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表面的干燥速度,当水分蒸发速度超过了泌水速度时,就会产生这种裂缝。因此凡是能加速蒸发速度的因素(如气温高、相对湿度低、风速大以及混凝土中温度高于周围空气温度)都会促使塑性收缩裂缝的发生。塑性收缩裂缝的表面宽度有的可达1~2mm。这种裂缝在自由支承板的四角处则很少出现,因为角部的干缩不受约束;相反,如板的边缘受到约束(砖墙等),则将出现与板边呈45°的一系列平行裂缝。

2、硬化过程中的干缩和水化作用引起的自身收缩

自身收缩与干缩一样,在浇筑后相当长的时间,约1~2d才会出现,它是由于水的迁移而引起的。但它不是由于水向外蒸发散失,而是因为水泥水化时消耗水分造成凝胶孔的液面下降,形成弯月面,产生所谓自干燥作用,使混凝土体的相对湿度降低和体积减少;水灰比的变化对干燥收缩和自身收缩的影响正相反,即当混凝土的水灰比降低时干燥收缩减少,而自身收缩增大。

3、温度下降引起的冷缩变形

收缩裂缝由温度影响产生的另一种裂缝,是混凝土外约束引起的,大多发生在混凝土的降温阶段,混凝土逐渐散热和冷却收缩过程中,全部或部分外约束,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产生降温收缩裂缝,收缩裂缝多在混凝土养护一段时间才出现的,裂缝较深,有时是贯通性的。

(二)现浇板上过早施工而加荷引起的裂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达到 1.2 N/ 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但有时由于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在刚浇好的现浇板上或混凝土尚处在初凝阶段,就任意踩踏,搬运材料,集中堆放砖块、砂浆、模板等。过早的加荷,人为地造成了现浇板裂缝。

(三)板负筋下沉产生的裂缝:在楼面工程施工中各种交叉作业,楼面负筋位置的正确性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受到施工人员踩踏后会使钢筋弯曲、变形,致使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降低了板截面的有效高度,使板的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的要求,从而导致板裂缝的产生。

二、防治措施

如何防治现浇板板裂缝的产生,根据多年的经验,提供以下一些防治措施,可供参考:

(一)设计方面

在设计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现浇板结构设计中除考虑强度要求外,还应进行挠度及裂缝验算,考虑施工不均匀性及混凝土本身的收缩因素,适当增加板厚,增强板的刚度。

2.宜采用较小直径密度分布的方式进行布筋,为防止温度及收缩引起的应力影响,应适当提高配筋率,这样可提高混凝土体的极限拉伸应变及混凝土抵抗干缩变形的能力,防止因混凝土自身收缩出现大量的应力集中点,使局部出现塑性变形产生裂缝。另外混凝土标号设计强度不宜太高。

3.应在楼板上每隔20m左右处设置一后浇带,并在楼板中间墙体支座处设一条伸缩缝,使其释放内应力。

4.楼板因四周嵌固于墙体内,应在四角部位按要求配置双向钢筋,伸出长度应小于1/3L(L 为短向边长),且不小于1.2m为宜。

5.在抗震非设防地区,也应适当增设混凝土构造柱,提高房屋整体抗震强度。

(二)施工方面

1.应严格按配合比进行计量投料,控制搅拌时间及水灰比,并根据现场砂含水量变化及原砂中含粒径5cm以上的砾石筛选调整施工配合比,保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一致,防止因水及水泥用量过多而增加混凝土中多余的水分及空气,从而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导致产生收缩裂缝。

2.混凝土中骨料的用量占体积的70%左右,必须注意粗骨料的质量,宜用粒径15~20mm的石子进行合理级配,含泥量 <1%;砂子应用中、粗砂,含泥量 <3%,砂率控制为40%左右,坍落度控制为14~20mm;水泥应选用非早强度型、水化热低和质量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减少混凝土自身收缩。

3.严格控制板面负筋保护层厚度。现浇板负筋按设计要求都放在板上面,有梁通过或隔断时,一般放置在梁钢筋上面或与梁钢筋绑扎在一起。为了控制好负筋保护层厚度,必须采用Φ10~14的钢筋马凳,纵横间距为800mm左右来固定负筋的位置,并用电焊把马凳与负筋焊牢,使马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移位,保证负筋不下沉,从而有效控制负筋保护层的厚度,不使板负筋保护层过厚而产生裂缝。模板中线管铺设密集处的上部及下部铺放一层18号钢丝网,宽度每边应大于管区100mm为宜。

三、裂缝的处理方法

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其它一般裂缝处理可在清洗板缝后用1:2或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

2、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

3、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

4、个别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采用结构胶粘扁钢加固补强。板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

四、处理程序

现在的混凝土开裂的很多,不开裂的混凝土不是中国混凝土。根据多年跟工地交涉的经验,提供些处理方法。仅供于总您参考。

1、

碰到开裂首先不要怕。一般如果碰到大面积的开裂施工方往往先将所有责任都归罪于拌站。毕竟我们的钱在对方手上。先安排实验室到现场进行回弹,先确认开裂部分的混凝土强度。如果混凝土强度合格就不惧怕施工方如何如何。强度合格混凝土开裂多数由于施工的原因造成。如果施工方不配合可以请第三方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检测混凝土强度合格的话让施工方自己去搞定裂缝问题。

2、 如果强度不好那就要换种方法处理了。以往我都让实验室准备2套回弹仪。一套是正常数据的回弹仪,另外一套是弹出来强度偏高的回弹仪。到工地回弹用弹强度高一点的回弹仪弹出来强度高一点可以争取点处理的周期时间。这时候先安抚工地争取处理时间。多花费点去搞定下项目经理。处理方法我上面已经说过。

3、 同时自己也要查找原因 是什么原因导致强度不合格开裂。一般有如下情况可以造成:

1、水泥里掺合料成分偏高。这种问题一般不会在大型水泥厂上出现。但如果一些捣糨糊的中间商上面出现的概率会很高。有甚者甚至用32.5水泥冒充42.5水泥。查看工地生产时间对应实验室的水泥留样可以送检。如果水泥里掺合料的成分超标又多用了矿粉和煤灰的情况下会导致混凝土大面积开裂。

2、煤灰是否为原装灰。一般原装会的细度都很高。都在30以上。这样的粗会安定性肯定不合格。也是导致混凝土开裂的一个主因。

3、矿粉的质量。有个别的供应商往往往矿粉里掺杂部分其他材料。有时候车里上面装的好矿粉下面混的煤灰甚至石灰。所以实验室的取样尤为关键。必须用取样器监督取样取样器插到车底。分层检测。

4、水泥和外加剂的适应性检测。如果外加的减水率不够或者水泥的组分发生变化导致二者不适应也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用水量的大幅度增加。可以查看当天的生产记录。如果发生用水量的增加过多会导致混凝土强度的大幅度下降。如果当班操作工当班配合比员不认真每方混凝土多用15公斤以上的水就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往往当班为了工地泵送性、操作工为了怕搅拌机闷罐很有可能多用水而不向实验室主任汇报。

5、细砂用的过多。一般0.2~0.5的细砂搭配2.2以上的粗砂。比例1:1的情况甚至6:4的搭配在其他材料都合格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开裂很严重(可控制在工地可接受开裂的范围)。但如果细沙的含泥量泥块含量过高就有可能导致开裂严重。因为含泥量泥块含量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混凝土用水量的大幅度增高。不仅仅使强度降低。而且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所以当班配合比员密切控制混凝土用水发现情况及时像主任汇报采取其他方式调整配合比尤为关键。

6、石子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偏高。跟砂的一样可以导致用水量的上升。另外细石的用量必须加以控制。往往当班配合比员为了工地泵送避免工地因为泵送不好少退料而多掺瓜子片。瓜子片掺的多了会极大的影响混凝土的回弹强度。而且瓜子片的含泥量普遍偏高。一般控制每方混凝土不宜超过150KG 的瓜子片用量。

4、以上这些都可以通过当班记录及电脑投料记录可查。当班配合比员当班操作工的责任心尤为关键。如果确认是自身的问题,也不用担忧。没有哪个工地愿意把事情搞大。利用他们的这种心里让营销人员多做做工作,小面积的开裂直接水泥浆抹抹。大面积的采取上面我提到的那些措施花费不了多少可以处理。除非是跟工地闹翻脸了在采取让权威机构来鉴定。如果让权威机构来鉴定多少对拌站也是不利的。这些是我的一些经验。仅供您参考。不对之处请见谅。

第五篇:论楼面裂缝的分析和重点防治措施

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住宅工程楼板的裂缝发生后,往往会引起的投诉、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针对这一问题,在去年年底印发了《控制住宅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的技术导则》的文件。该导则抓住了主要矛盾,从设计、材料、施工三大方面提出改进和防治措施,现结合我公司十多年来大量施工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及裂缝的防治处理,重点介绍以施工为主、兼顾设计和材料原因分析楼面裂缝的综合性防治及具体措施。

一、设计中的重点加强部位

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未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有水源等特殊情况下会发生渗漏缺陷,容易引起住户投诉,是裂缝防治的重点。根据上面的原因分析,我公司在近几年的图纸会审中,十分注意建议业主和设计单位对四周的阳角处楼面板配筋进行加强,负筋不采用分离式切断,改为沿房间(每个阳角仅限一个房间)全长配置,并且适当加密加粗(即按照技术导则一的第6条中的前半条文采用)。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凡采纳或按上述设计的房屋,基本上不再发生45度斜角裂缝,已能较满意地解决好楼板裂缝中数量最多的主要矛盾,效果显著。

对于外墙转角处的放射形钢筋,我公司根据实践检验,认为作用较小。其原因是放射形钢筋的长度一般不大(约1.2米左右),当阳角处的房间在不按双层双向钢筋加密加强而仍按分离式设置构造负弯矩短筋时,45度的斜向裂缝仍然会向内转移到放射筋的未端或外侧,而当采用了双层双向钢筋加密加强后,纵、横二个方向的钢筋网的合力已能很好地抵抗和防止45度斜角裂缝的发生和转移,并且放射形钢筋往往只有上部一层,在绑扎时常搁置在纵横板面钢筋的上方,导致钢筋交叉重叠,将板面的负弯矩钢筋下压,减少了板面负弯矩钢筋的有效高度,同时浇筑时钢筋弯头(即拐脚)容易翘起造成平仓困难,所以建议重点加强加密双层双向钢筋即可。

二、商品砼的性能改善

目前已普遍采用泵送商品砼进行浇筑,但受剧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各商品砼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砼处掺剂,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因此建议有关部门牵头,尽快健全和统一对商品砼厂商的行业管理,并根据成本投入比例,相应和合理地提高商品砼的市场价格(特别是用于地下室和住宅楼面工程的砼),促使商品砼厂商转变观念,控制好原材料质量,选用高效优质砼外掺剂,改善和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值,建立好控制体系(即按技术导则中第二条执行),是一项改善商品砼质量和性能的根本性工作。

另一方面承包商在订购商品砼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砼品质的明确要求,不能片面压价和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砼的品质,导致砼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同时现场应逐车严格控制好商品砼的坍落度检查,以保证砼熟料的半成品质量。

三、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以阳角45度斜角裂缝为主外,其他还有较常见的两类:一类是预理线管及线管集散处,另一类为施工中周转材料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现从施工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并分类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一)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钢筋在楼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坑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在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制。但当垫块间距放大到1.5米时,钢筋网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就无法保障,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距限制在1米左右。

与此相反,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较难问题。其原因为: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撑马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脚支撑)。 在上述四个原因中,前二条是客观存在,不可能也难于提出措施加以改进(否则楼面负筋用钢量将大大增加,造成浪费)。但后二个原因却在施工中必须大大加以改进,对于最后一个原因,根据大量的施工实践,建议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必须设置钢筋小撑马,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毫米(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特别是对于Φ8一类细小钢筋,小撑马的间距应控制在600毫米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才能取得较良好的效果。对于第3条原因,可采取下列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A、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予埋和模板封镶收头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

B、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或铺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

C、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全体操作人员充分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必须行走时,应自觉沿钢筋小马撑支撑点通行,不得随意踩踏中间架空部位钢筋。

D、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一般应不少于3-4人或以上)在砼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容易发生处(四周阳角处、预埋线管处以及大跨度房间处)应重点整修。

E、砼工在浇筑时对裂缝的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挑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尽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及项目管理的建议

绥滨县恒厦建筑有限公司

王玉芳

在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员是基层最直接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指挥者。施工技术员的工作方法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工期和成本。多年的施工管理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施工管理工作也是一门科学。下面谈谈我在施工管理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 了解工程概况,有备而战

要做好每项工作,都必须在工作前对这项工作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对于建筑施工工程,也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了解工程概况。所谓知已知彼,百战百胜。不了解工程情况,肓目工作,等于赤手空拳支打仗。要顺利开展工作,必须有备而战。 那么怎样做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呢?首先要熟悉施工图纸、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了解设计要求及细部、节点做法,弄清有关技术资料对工程质量的要求;

其次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图布置的要求;弄清完成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

最后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了解,古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熟悉施工图纸,只是对工程的纸上了解,这是不够的。要清楚、全面了解工程,掌握工程概况,必须亲自到现场进行勘察、了解。这样认真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管理落实施工方法,更好地完善工作。

二、 实行目标组织,面面俱到

实行有目标的组织协调控制是基层施工技术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做好施工准备,向施工人员交代清楚施工任务要求和施工方法,是为完成施工任务,实现建筑施工整体目标创造了一良好的施工条件。尤其重要的是在施工全过程中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技术、经济文件的要求,围绕着质量、工期、成本等制定施工目标,在每个阶段、每个工序、每项施工任务中积极组织平衡,严格直辖市控制,使施工中人、财、物和各种关系能够保持最好的结合,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当然,在施工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对不同班组,甚至不同操作人员或在不同事物中,基层施工技术员的组织直辖市控制方式不能千篇一律。基层施工技术员在施工阶段的组织管理中应区别不同情况,根据轻重缓急,把主要精力用在影响实现施工整体目标最薄弱的环节上去,民现偏离目标的倾向就应施工过程中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差异是必然的,那要依靠施工技术员如何分配。例如,在砖砌

关键部位要组织有关人员加强检查,预防事故的发生,凡属关键部位施工的主要操作人员,必须强调其应有相应的技术操作水平。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一个施工班组中,人员技能有所差异是必然的,那要依靠施工技术员如何分配。例如,在砖砌体工程中,人员协调安排要求按技术分工。技术底子厚的人员安排在砌体工程中,人员协调安排要求按技术分工。技术底子厚的人员安排在砌墙角的位置,确保墙与墙之间的成角垂直。反之,技术生疏的人员分配砌墙身中部的砌筑。同时实行“熟手带生”的方法,让熟练的人员带着亲手,发挥互助互利的精神确保砖砌体工程质量。

施工管理当然离不开“管”和“理”。要管好人手的分配,也要“理”顺施工的程序。要随时纠正现场施工各种违章、违反施工振作规程及现场施工规定的倾向性问题。例如在砖砌体工程中,出现通缝,交角处不同步砌筑,预留洞口处没有设置预留钢筋和墙体长度超出规范的要求而没有设置构造柱等施工技术问题,我们要及时处理,避免过大的翻工现象而造成经济上不必要的损失。

还有,如遇设计修改或施工条件变化,应组织有关人员修改补充原有施工方案,并随时进行补充交底,同时办理工程增量或减量记录,并办理相应手续。并且要在图纸一标识修改的内容,有便于施工的顺利进行。 不但做好以上工作,还要严格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制度,即使进行工程隐检、预检,并督促有关人员做好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三、 安全管理,预防为主

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待业上,是一项重点工作,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某一个企业名誉和这个单位的管理工作的素质。因此,在施工管理工作上,一定要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首位,若忽视了施工安全的管理,那是最大的隐患,是最大的危险,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而且安全管理的好坏是牵连到人的生命,所以安全是企业中的命脉。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足安全措施,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让他们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执行安全措施,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生存和工程的效益。

四、 强化组织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管理某一项建筑工地时,要确保这工程能够安全、近两年质、按量地完成,不但要有一定的技术之长,而且还要有科学的管理。在施工管理上,何为科学管理,就是注重良好集体的建设。俗语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集体的凝聚力,这一个集体有没有动力,有没有良好的集体观念。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好比一个施工班,集体的凝聚力越强,班组管理工作的开展就越顺利,越有效果。因此,必须加强集体的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使集体的凝聚力一个集体的风气好坏,会影响每一个施工人员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技术发展的积极性。因此,作为一个管理员都必须了解每一个施工班以及施工人员的基本情况,与他们建立良好的班风,使之自觉遵守施工规则和执行安全的规范,并自始至终地遵守这一集体无形的准则。

同时,也要明确施工的目标。每一个集体,每一个人以及每一项工作,都必须有一个目标。目标明确了工作上就变得更有意义。俗语说:“一年这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开展工作之前就要组织好人员,确定了工程目标计划。这样确定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工作就能准时按质、按量达到了逾期的效果。

明确施工目标的同时,应强化施工管理力度。得力有技能的人员是我们施工技术员工作的好帮手。注意理顺施工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协作配合关系,落实责、权、利一致的原则,使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心情舒畅,精神饱满。

为了使工程质量符合有关设计要求,就要依靠技术人员的团结协助。“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如何得到班组人员的信任,同时可以很好地管理他们的工作,并且他们也会服从自己的安排和要求,那要依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管理的确是一个知识与技术形成一体的一门高深学问。协同作用意味着整个班组的行为,这是不可通过局部的行为来决定。我在管理天顺小区住宅楼工程过程中就体会到这一点。当时,我为了让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符合建设单位要求、符合使用单位要求,在管理上只是着重管理技术和期限性的问题,给员工施工加压力,忽略了与员工的沟通和了解。没有合理安排好班组人员,使到该工地上单项工程与新时期工程的人员产生了矛盾。在一些工作上互相推卸责任,失去了原有的修订本凝聚力,并造成人员与自己对抗的局势,导致工程无法正常地开展。后来经过自己再三沉思默想,发现自己在人员管理上缺乏技巧,没有考虑整体的局面而所导致工程中的重重困难。因此我就立即想方设法扭转达局面,一边管理好技术上的问题,一边关心人员,争取多一点时间对人员进行深入了解,了解他们的需要,与他们多沟通。在技术上耐心指导,充分发挥他们的技能,所谓精神所致,金石为开,最后,我取得了他们信任和协助把工程按计划顺利完成,并得到甲方较好的评价。

当一名施工技术员不但自己要有高质量的技能,而且还要具备科学的管理能力。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开展工作过程上依靠集体的力量,双方达成共识,那么开展工作就更有势力、更有冲劲。这样,哪怕工程更大、楼宇更高、要求更严,我们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工作中,我们不能忽视与人员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应关心施工人员的生活,从各方面增强施工工人员的责任心和自尊心。

在酷热的天气里,施工人员头顶猛烈的太阳,汗流浃背,脚踏被太阳晒得烫热的钢板,我们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让他们更好地工作。我们不但要在工作上给予关怀,而且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健康情况。即使是一名亲切的问候,都会使他们等到心理上的慰藉,能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对工程有责任心,更好地投入工作。 通过上述事实,我们充分体会到:做一个合格施工管理员,除了有高素质的技能,更要有科学的管理,实行有目标的组织协调控制,做好班组组织工作和管理力度,注重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的事,靠的是在工作中要长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做好。

专 业 理 论 学 习

绥滨县恒厦建筑有限公司

王玉芳

建设工程是一项涉及面较广,实际动作起来比较复杂的一项工作内容,在一个成功的建设工程项目实际操作中,包括多环节、多部门的分工协作,共同配合,这里缺少不了四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更缺少不了对工程质量及安全负有管理责任工作的执行者。一个合格的工程,必须有一位优秀的领导者承担质量、安全的命脉,所以我做为一名施工人员,特别是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建设工程项目是否能按期保质的完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我作为一名施工人员,深感肩上的重担不轻。所以,自从我成为助理工程师,真正担负起这项工作的时候,就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总结起来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学习和提高。

一、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原有的专业知识水平已不能满足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要求,为此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从2010年起到现在公司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每年都多次参加省、市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学习,重点学习工程建设中的土建工程、装修工程、水暖工程、电气工程等专业技术知识,特别是加强了各类规范、标准规程的学习掌握,并结合近年来建筑节能、墙体材料改革等要求学习了建筑节能知识,利用外出时间到当地施工质量较好的工程进行观摩学习,向同行请教施工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

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为了弥补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欠缺,在工作之余,我还参加单位组织的有关专业理论方面的集体培训,对施工项目技术管理、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等专业业务进行学习,为今后的技术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能熟练掌握与施工有关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为了更好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监督,我对涉及建设工程各专业的国家、省、市现行的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进行了比较深入和系统和学习,其中包括:《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上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房屋建筑部分》等。通过学习,以及具体应用到各项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对各种规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应用起来也得心应手。

三、对主要相关专业的有关知识做到应知应懂

一项工程从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始,到竣工验收备案交付使用为止,其中全部过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专业,作为一名施工员,如果对所涉及的多个专业一无所知,那就不是一名合格的施工员,更谈不上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负责任的施工管理。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对各专业和各部门的专业知识能做到细心观察、认真分析、虚心请教,特别是对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分项工程,如:土建、水暖、电照、给排水等主要专业都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各工程之间的配合,各专业之间的协作。

四、对本专业和主要相关专业的国内外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创新和改革的步伐已越迈越大,借鉴国外建筑行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因地制宜地应用到我国的建筑行业中,是我国建筑业快速、良性发展的重要困素之一。技术员的工作虽然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监督员的思想水平不应受到限制,应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在专业技术等方面不应默守陈规、因循守旧。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之余,我会比较系统地上网浏览各地建筑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先进的施工方法的基本情况。

五、对待管理科学知识和质量管理知识有所了解 现代管理学应用到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上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个工程项目的总体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包括质量、工期等工程的各个方面,所以了解现代管理学的科学管理方法,非常必要。在工作之余,我订阅了有关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刊物,借鉴各地方先进的管理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六、了解建筑工程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应用自如 建筑工程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多,如果不能达到熟悉并能应用自如,就不能很好地为管理工作服务。所以,除了平时注意积累外,我还不定期的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长集体学习,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等建筑法律、法规。通过学习,对法律法规的应用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把学习和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学以致用,让学习到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服务于自身的工作。

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情况

绥滨县恒厦建筑有限公司

王玉芳

本人参加工作以来,严格地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和法规,从未参与各种违法违纪的活动。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改革开放,以“三个代表”精神作为自己工作的行动纲领,为建设中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对于单位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我都严格遵守,严从律己,宽以待人,起着带头的作用。在工作中,我不断地学习、钻研、总结经验和教训,从一个建筑行业的“门外汉”到现在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都全面成熟的项目经理,独立承担过房建、道路和排水工程等的施工,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专业水 平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 政治思想

在工作中,我非常拥护党的政策和方针,每天都坚持看新闻联播电视节目,关心和学习国家时事政治,把党的政治思想和方针应用于工程建设中,经常和项目部人员进行研讨,并组织项目部人员学习和宣传党的政策和方针。

二、 工作态度和职业道路

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就喜欢上建筑行业,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始有终。对于再苦再累的项目,我都坚持圆满完成,并做出成效,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常加班加点,通宵达旦地抢工期,不管在寒风中、烈日下,还是暴雨下,我都坚守在岗位上,指挥着一个个工程顺利地竣工,看着一幢幢高楼大厦和一条条的银灰大道竣工完成,我心中感到无比地自豪和光荣,自己曾经付出的无数艰辛和汗水,得到了社会的好评,我内心也就无怨无悔,心满意足了。

三、 学识水平、专业能力

在工作中,我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专业能力。我从1998年10月就开始参加全国电子专业自学考试,现已6门功课取得合格证,把计算机作为自己工作的必修课,我已能运用计算机来进行办公。对于建筑行业的新规范、新标准和新定额,每一次一出台,我必购买并认真学习和研究,掌握新规范、新标准和新定额,把规范、标准和定额应用于工程建设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每一个工程竣工验收时,我都认真作好工程验收记录,并整理成册,存入自己的工程竣工验收记录档案中,经常分析和研究竣工验收记录,发现自己在工程修建中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方面值 提高,哪些方面值得继续发扬。

现就我在项目管理中总结的一些技术处理措施归纳如下: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防控

砖砌体宜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的砌筑形式。砌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砌筑前应踢提前1d~2d将砖浇水湿润,确保含水率符合规范要求;砌筑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三一砌法。当采用铺浆法时,铺浆长度不得大于500mm;外墙转角出应同时砌筑,不能同时砌筑时,不得留直差。留斜差时,斜差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对设计规定和施工所需的空洞、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在砌筑时进行预留或预埋不得在已砌筑的墙体上打洞或凿槽;300MM以上的空洞(含临时空洞)应设钢筋混凝土过梁,过梁安装时伸入没边墙体不小于250mm,坐灰应饱满。灰厚大于20mm时,应用细石混凝土铺垫;控制砂浆和易性,水泥混合砂浆中的塑化材料,应符合实验室配时的质量要求。砂浆应随拌随用,使用时间不应超过水泥初凝的时间;

脚手眼补砌前,应将脚手眼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脚手眼补砌应分两次进行,水平和竖向灰缝砂浆应饱满。

四、 项目管理

建筑项目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多样、变化多端的工作,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从事管理工作多年以来,我认为项目管理就是一个统筹安排,合理利用,全面管理的系统。对人员、材料、机械、物品等都要精心地组织,调配,合理地利用。最大限度地管好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确保工程质量,坚持“质量求生存”的原则,严把工程质量关,力争工程进度迅速,遵守施工合同, 降低工程成本,在最短时间内创造质量最好、生产最安全、工程成本最低的工程项目。

建筑行业,是一项学问颇深,涉及知识面较广的行业,可以说是“做到老、学到老”的行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不断地实践,搞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多做一份贡献。

上一篇:龙门刨安全操作规程下一篇:六年级英语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