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整改措施

2022-07-25

第一篇:院内感染整改措施

控制院内感染整改措施

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降低感染发病率,护理部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科室控制感染进行检查,检查内容按照各科室感染管理标准进行,对合格事项进行表扬,不合格事项提出整改或现场立即整改,整改过程中有如下措施:

一、护理部对合临床科室的治疗室处置室,病房进行检查测试消毒浓度,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处理病房的终末消毒,无菌技术操作等项目。

1、消毒液浓度不符合要求,责令护士长必须现配现用,并按照要求进行测试,如制剂室配制通知制剂室人员立即重配制,并测试符合要求为目标,如75%容易挥发,严格用酒精比重测试,立即更换,通知护士长每三天更换配制。

2、一次性医疗用品在检查中如回收和处理不符合,通知本科护士长和当班护士,立即整改,决不允许无原则流失,并且给予警告,下次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否则扣除当月30%奖金。

3、在无菌技术操作中如不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者,责令护士长对本科护士强化三基训练,并通知护士长进行培训、检查、直到合格为止,汇报护理部。

4、病房未进行终末消毒的处理,发现一个病室扣10分,并扣除护士长当月30%奖金。

二、护理部对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产房,供应室等进行检查时重点检查消毒、隔离、无菌操作。

1、各室间是否按照要求进行擦拭,地面是否进行湿式清扫,消毒液拖地,如没有按要求去完成,责令立即改正,并不定期抽查,如二次发现不符合要求,扣除护士长当月奖金。

2、重点科室的用物如无菌敷料、镊子罐、液体开启的使用时间是否合格,不符合要求立即更换,并通知护士长利用晨会时间进行感染知识培训,并对科内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合格为上。

3、无菌技术操作如违反操作原则者限在24小时内改正,如不按期改正的,停岗培训,由科护士长负责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如考核仍不合格,则调岗。

赛罕区医院护理部

第二篇:包钢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管理整改措施

在本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医院管理年活动督查中,对发现的问题我部门进行整改反馈,并感谢检查组对我们工作的指导。 具体整改内容:

一、感染管理科的建设

按照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我院目前以有3名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符合规范要求,感染管理科目前归属预防保健部领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科将加强科室职能,更好的为院内感染控制服务。

二、手术室内的内镜灭菌工作已由专人负责,新的灭菌及清洗消毒设备在按计划引进,消毒室、清洗间的划分也列入手术室建设的日程中来。

三、感染疾病科建设

由于科室内装修重新建设,我院目前感染科对来诊病人实行了病房隔离制度,肠道病区与呼吸道病区的划分在新的病区建设好之后投入使用。

四、科室内应用的小型灭菌器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已经做好了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确保了应用的安全。在化学监测的项目上,没有硬性指标要求小型灭菌器做B-D实验,为了安全工作,在全院小型灭菌器内按照上级检查部门的意见开展B-D实验,更为保障灭菌工作提供了依据。

五、在隔离手术室、隔离产房接疹的病人全部按照感染管理要求进行消毒及室内终末消毒,病人名单全为红笔标注,在今后的终末消毒记

录上,逐步建立独立的感染病人消毒登记与记录,确保工作开展无遗漏。

六、我院在医疗废物管理上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医用废物,逐步作废自制利器盒,订购专用的利器盒,工作已经开展并落实到后勤部门进行订购。

七、我院的污水处理已经开展了大肠菌群含量测定及余氯测定,日常检修由污水站工作人员专人负责,并使记录更详细。

对上级检查发现的问题我科进行积极整改,确保工作整改到位,并希望上级部门对我们的整改提出宝贵意见。

包钢医院院内感染控制科(预防保健部)2006年4月2日

第三篇:南阳卫生院院内感染管理措施

一、 消毒灭菌原则

1、 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

2、 对所有物品进行物理或化学消毒灭菌。

3、 污染医疗器械和物品均应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灭菌。

4、 使用中的消毒剂必须保持有效浓度并定期检测和更换。

5、 医务人员要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及使用方法,配制时应注意有效浓度、作用时间及影响因素。

6、 使用中的氟化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及其管道等应定期消毒,湿化液应每日更换,灭菌水用毕需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7、 消毒灭菌后应进行效果监测。

8、 手部皮肤消毒和清洁。医务人员上班时严禁留长指甲、戴戒指。下列情况应进行手的清洁或消毒: (1) 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无菌操作时

(2) 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传染病房等重点部门时。

(3) 戴口罩和穿隔离衣前后。 (4) 接触可能污染的物品后。 (5) 处理废物之后。

一般性洗手用肥皂认真搓双手,特别注意指尖、指缝、指关节等部位,刷手按外科手术要求进行,手的皮肤消毒接触传染病人或其物品后应用酒精碘仿消毒。洗手设备:流动水、清洁剂、保持干燥或毛巾保持清洁干燥、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二、

1、合理使用抗生素

(1)有效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 (2)预防和减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3)注意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避免产生耐药菌株 (4)密切注意病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

(5)根据药物动力学特征严格送药和给药防止浪费。

2、抗生素管理

(1)制定抗生素使用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医务人员应掌握合理使用抗生素知识,护士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2)药房建立抗生素管理规章制度并具体落实定期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有关抗生素的信息。

3、合理使用抗生素建议 (1)病毒感染一般不用抗生素

(2)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生素,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感染不能排除者可针对性的选用抗生素。

(3)联合应用抗生素应严格掌握临床指正。

(5)强调综合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不要过分依赖抗菌药

三、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1、门诊、急诊科、外科对可疑传染病病例进行隔离治疗。

2、病房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后作消毒洗手工作、病房地面保持清洁、湿式清扫。病人出院后床单被罩应消毒、清洗。

3、治疗室、处置室、手术室、产房:医务人员进入时应衣帽整洁,严格无菌操作,注射器,一人一针一药,开启的无菌包应在4小时内使用。

4、碘伏、酒精杯应保持密闭,每周更换一次。

5、至于容器中的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时间。

四、其他

1、一次性用器的管理

(1)医院应丛正规渠道购入一次性用品。

(2)严格保管不出售和使用过期失效的一次性用品。

(3)在使用时出现热源放应感染及有关医疗事件,必须按规定登记发生时间、种类、受害者的临穿表现结局及一次性用品的生产单位时间批号并及时上报。

2、消毒器械的管理

(1)医院使用的消毒器械必须是正规合格的产品 (2)防止消毒液的每次污染

(3)污水污物处理:应视情况深埋或焚烧。

第四篇:浅析检验科院内预防感染的措施

【摘 要】 检验科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有效的预防检验科院内感染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将进行细致的阐述具体的措施,为临床此举措积累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 检验科 院内 预防感染

【中图分类号】 R44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288-02

医院检验科是工作人员直接与患者、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组织接触的工作区域,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区域,也是医院感染重点监控的科室。医院检验科必须制定预防监控措施,从源头上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以预防交叉感染,其现状与对策分述如下: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通过系统学习,我们会了解如何鉴定人的血型、确定一个人是否贫血、肝功能是否正常、怎样拍人体胸部及四肢的X线片,怎样进行CT扫描等等。该学科要求使用各种光电仪器及化学试剂完成实验分析,所以偏重理科,要求有较好的物理、化学基础。近年来,政府已加大了对医院感染管理的力度,各级医院都成立了相应的感染管理科室,但有些医院组织领导和规章制度仍不健全或流于形式,未认真进行管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广泛应用,检验学科已经从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检验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辅助科室,它与临床联系更加密切,正凭借全新的检验理念、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及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转变为临床医学的专业科室,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影响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因素较多,包括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三个环节,临床医师在医疗过程中获得患者体内客观而真实有价值的信息,就要求医护人员和检验工作者必须加强有效的合作,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最大限度地降低检验全过程中的误差,尽量减少各种因素的影响,确实为临床提供科学、准确的诊疗依据。

部分基层医院检验科防护设施很差,无生物安全柜,室内设计不科学,采光通风差,或由于用房分配不足,造成作业流程不合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不能明显分开,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不清,从而也增加了医源性感染的机会。如忽视此现状,即易造成感染的发生。因此,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意见。

1 健全组织管理

完善规章制度检验科主任为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各实验室应设1名生物安全负责人,并实施责任问责和追究管理,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生物安全管理程序、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SOP)、生物安全应急预案等系列相关文件,持续性改进并逐步完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更好的预防临床实验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2 加强检验人员的培训

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接受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认真学习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等有关专业知识,提高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对新进人员、实习生、进修人员以及工勤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学习,定期考试和测评。

3 提高检验人员个人防护意识

检验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范和措施,把预防医院感染作为自己永久的工作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防护能力和防护水平。(1)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3)加强手消毒,日常工作中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按照标准六步法洗手,操作前、操作后,上下班前后,均要洗手,必要时进行手的消毒。有资料表明,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病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所以控制好手的卫生,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4)严禁在实验室内饮水、进食、会客、吸烟,禁止在实验室的冰箱存放食品。尽量减少可能导致感染的危害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4 建立检验人员的健康档案

关心检验人员身体健康,定期进行职工体检,建立检验人员的健康档案,必要时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对意外遇到职业暴露,锐器损伤的工作人员应及时处理,上报专门机构如医院预防保健科备案,定期追踪观察。

5 改善实验室工作环境

医院领导应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实验室的环境和工作条件,增加自我防护设施(如感应水龙头、烘手机、洗眼装置、生物安全柜等),勤通风换气,改变工作流程,样品集中处理,减少污染机会。增加业务用房,检验科要科学合理安排科室布局,将实验室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分别进行管理。

6 加强检验科消毒管理

检验科各类培养物、化验检查残余物、废液中均带有致病性微生物,必须加强消毒与管理,每天对室内空气、墙、门窗、工作台面、地面进行消毒,包括门及柜把手的定期消毒,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实验器具摆放留有空间,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如有污染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对于实验器具及时清洗并用高效环保消毒剂进行消毒,要严格金属器械、塑料橡胶制品和贵重仪器的消毒。要注意检验报告单的消毒,这是预防医院交叉感染至关重要的措施。

7 严格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自动化检验仪器的废液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注射器、吸管、试管、加样器吸头,各种废弃标本、培养基、酶标板等经含氯消毒剂消毒或高压灭菌后分类放入黄色医用垃圾袋扎紧,贴好标签,由专人回收,集中送交医用垃圾处理站,对针头及损伤性废弃物必须用防穿透的利器桶盛放,并做好各类垃圾回收的记录及交接工作,由双方签字。通过对上述各项措施实施和制度的不断改进及完善,使每个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危害的重要性,自觉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过程和消毒方法,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和因素,从而更好的预防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宁尚民.检验科预防医院感染的消毒方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2):203.

[2]李瑛.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J].医学检验与临床,2006,17(3):86.

[3]徐兰,郭玉杰,张鑫.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措施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7):786-787.

第五篇:康复医学科院内感染控制计划与措施 Word 文档 (2)

二零一三年康复医学科院内感染控制计划与措施

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的要求,制定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如下:

1、成立以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的院内感染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科院内感染工作。

2、院内感染小组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特点制定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对科内医院感染及感染环境进行监测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院感质控小组对科室院内感染落实情况每周检查一次,每季度汇报一次;对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认真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3、组织本科室学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监督检查本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督促本科室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原则。

4、发现院内感染病历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历调查表》,按院内感染病历上报制度、流程要求准时上报。认真学习抗生素应用原则,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控制感染的发生。

5、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各治疗室定时通风换气,每桌、每床按院感原则执行一人一消毒制度。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6、严格按照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科主任为直接监管人;医疗废物分类标示、记录完整,去向明确,与医疗废物回收人员当面交接并记录。

7、每季度召开一次感染质控小组会,对上级、科室在感染质控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写出书面材料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

上一篇:云南旅游考察报告下一篇:一年级写字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