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与院内感染

2022-08-14

第一篇:护理工作与院内感染

护理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控制

护理质量与医院感染控制

护理技术操作的好坏是护理质量的保证,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病情的发展和预后,因此,规范的护理技术操作、严格的无菌观念、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医疗废弃物的规范化处理以及双向防护意识的提高被各级医院作为护理质量检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控制医院感染又是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有力保证,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一、护理质量的好坏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护理质量的保证为控制医院感染创造良好的环境。护理人员的每项操作都是在一定的预定标准下执行的,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为促进患者康复、预防疾病,也只有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标准才能为患者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为护理工作的质量高低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二、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无论是侵入性操作还是非侵入性操作,护士都必须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任何环节的疏忽都会给医院感染留下后患。护理工作事无巨细,平凡中体现着一个人强烈的责任心,那就要求护士要有慎独的工作精神,任何时候,不管有人或无人监督,都要将每项操作按规范的标准进行,不得有半点侥幸心理,以保证患者、医护人员和社会人群的安全和健康。

三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护理人员工作的内容之一护理管理从护士长的管理工作入手,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熟悉医院感染管理的概念,掌握消毒、灭菌、隔离知识与进展及其在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中的应用;消毒灭菌药械的合理使用与浓度监测;浸入性操作与医院相关感染的预防;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医院感染管理;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合理给药与毒副作用;本专科常见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等,以此来强化护理人员的医院感染管理意识。

四、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预防和控制,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手段之一是对医务人员工作方法和工作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报告和控制,预防住院患者和医院工作人员之间的感染,以达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因为医院感染的发生将直接威胁患者、职工和社会人群的健康,同时阻碍着医护质量的提高。

五、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决定感染控制工作的好坏护理人员要了解并重视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意义、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法,要积极参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而护理人员是否重视医院感染则主要反应在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上。综上所述,为了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护理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感染知识的培训,从理论上武装护理人员,提高其思想意识,使其主动参与控制医院感染管理,从而自觉执行规范的技术操作,保证护理质量;严格患者管理和做好健康教育;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保证消毒措施的贯彻落实,从源头切断医院感染的发生。

第二篇:院内感染与护理职业防护新进展(答案)

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一)

1、下列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是(A)

A、注射器 B、缝合针 C、套管针 D、头皮针 E、静脉针

2、下列不属于化疗职业暴露防护的是(C)

A、建立相关的防护制度 B、严格操作规程

C、工作人员尽量与抗癌药物多接触以了解药物作用 D、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E、尽量减少抗癌药物污染环境

3、静脉针引发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是(B)

A、医生 B、护士 C、技术人员 D、学生 E、静脉输液护士

4、静脉针引发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地点是(B)

A、监护室 B、病房 C、实验室 D、急诊室 E、社区

5、以下不属于传染病的是(C)

A、艾滋病 B、乙型肝炎 C、胆囊炎 D、丙型肝炎 E、肺结核

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二)

1、关于安全装置的特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装置是无针连接的

B、安全装置要成为产品的固定部分 C、装置须有实用性且易于使用 D、安全装置启动后可以再恢复

E、操作者可以容易地区分安全装置是否被激活,有些装置会发出声响,诸如“滴”一声,提示装置已被激活。

2、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护理操作时,必须(B)

A、戴口罩 B、戴手套 C、穿隔离衣 D、戴防护镜 E、洗手

3、参考美国2006版INS实践洗手标准不用于手部清洁(C)

A、含有酒精的手消液 B、水 C、毛巾

D、含有酒精的洗手液 E、液体肥皂

4、下述关于合理选择输液工具的原则不正确的是(C)

A、满足输液治疗需要 B、穿刺次数最少 C、留置时间最短 D、对病人损伤最小

E、风险最小

5、下列不是必须采取防护措施的是(D)

A、手接触 B、可能飞溅面部 C、可能污染身体 D、为病人去药房取药 E、侵袭性操作

病区院内感染控制管理

1、用于不耐热手术包灭菌的灭菌方法是(D)

A、下排气式压力蒸气灭菌 B、快速压力蒸气灭菌 C、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方法 D、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E、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

2、下列区域属于半污染区的是(B)

A、卫生间 B、内走廊 C、处置室

D、病房 E、配餐间

3、下列关于医院污物的管理规定叙述错误的是(A)

A、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感染性废弃物置黑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B、锐器(针头、穿刺针等)用后应放入防渗漏、耐刺的容器内,无害化处理 C、医院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规定设置焚烧炉

D、在处理过程中操作者要穿工作服,带手套、口罩、必要时穿防水围裙、隔离衣

E、医院废气排放符合国家环境保护部门颁布的标准

4、下列对于医疗废物处理原则描述错误的是(B)

A、医院污物处理的最根本原则是防止医院污物污染医院环境,防止造成交叉感染,防止污物处理不当引起社会公害

B、医院污物无需分类收集,分别处理,对可以回收利用的无需消毒后再回收 C、加强医院污物处理的管理工作,各级人员都要重视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D、由于医院规模大小和专业分工的不同,各单位所产生的垃圾的性质和数量差别较大,对污物处理时应区别对待

E、医院污物应分类收集,分别处理,对可以回收利用的应消毒后再回收

5、下列对无菌物品描述错误的是(C)

A、保存于无菌包或灭菌容器内、不可暴露在空气过久 B、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

C、无菌包一经打开、即不能视为绝对无菌,超过48小时后必须重新灭菌,不得继续使用

D、无菌包放置要按消毒日期顺序

E、灭菌物品要定期(1个月)进行一次细菌微生物监测

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预防与控制

1、切口浅部组织感染仅限于切口涉及的(A)

A、皮肤、皮下组织 B、深部软组织 C、深筋膜和肌肉 D、器官 E、腔隙

2、清洁-污染手术应在术前(B)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A、即刻 B、0.5h-2h内 C、1h-2h内 D、0.5h内 E、2h后

3、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中属于不可控因素的有(A)

A、患者肥胖 B、手卫生 C、抗生素的使用 D、环境因素 E、术后干预

4、SSI不会造成(A)

A、缩短住院时间 B、增加医疗花费 C、增加病人痛苦 D、导致手术失败 E、增加病人死亡风险

5、手术部位感染是指术后(D)内发生的浅表切口、深层切口、器官/腔隙性感染, 以及有植入物置留体内的手术(D)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深层切口和器官或 腔隙的感染

A、1周、1个月 B、1周、3个月 C、30天、半年 D、30天、1年 E、30天、半年

重症监护病房内感染的合理控制与护理管理

1、下列关于加强重症监护室环境管理,控制人员流动措施错误的是(C)

A、各类人员入病室必须按规定着装 B、本科人员离开病区必须着外出服 C、家属陪床需注意手部清洁

D、控制室内人员流动,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E、严格限制探视

2、下列关于重症监护室环境特殊性的说法错误的是(D)

A、ICU危重病人多,密集 B、医务人员多

C、病人分泌物易污染环境 D、病房空间小 E、探视人员多

3、医院感染控制最简单、有效的措施是(B)

A、大剂量应用抗生素 B、注重手部清洁 C、控制探视人员 D、减少护理操作 E、合理使用抗生素

4、下列关于呼吸机管道消毒说法错误的是(C)

A、每例病人都使用经严格消毒的通气管道

B、如果管道被肉眼可见的血、呕吐物、脓痰污染,则进行更换 C、每月更换通气管道

D、可复用管道用浓度为1000mg几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清水冲净悬挂晾干后放入戊二醛消毒柜进行3h的消毒

E、每周更换通气管道

5、ICU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包括(D)

A、患者自身特点 B、环境特殊性 C、各种侵入性操作较多 D、患者管理 E、医务人员因素

第三篇:科室院内感染质控小组工作制度与职责

一、在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的领导下开展各科窒的院内感染质控工作。

二、按照本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制定的各科室医院感染质控目标(工作计划)开展日常医院感染质控工作。

三、各科室质控小组根据本科室各项质控具体要求,小组各成员负责并实施院内感染质控的具体工作。

四、各科室质控小组负责人管理、监督本科室医院感染工作的日常开展情况。

五、各科室质控小组负责人对本科室在医院感染工作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及时上报院感染管理小组。

六、每月对本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各项内容进行分析、评估、总结,不断提高院内感染质控工作的水平。

第四篇:院内感染与消毒隔离技术培训

一、医院感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

法律: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2月1日起实施。

法规:2003年《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6年《艾滋病防治条例》。

规章:2002年《消毒管理办法》。2003年《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4年《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

2005年《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会诊管理办法》。2006年《医院感染管理办法》9

月1日。

规范及标准: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03年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03年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

下发文件:200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内窥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等等。

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6个标准:

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4、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5、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6、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二、医院内感染的定义:是指准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以开始或入院时以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一>、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告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染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单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二>、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因子刺激而产生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一>、呼吸系统:

1、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发热(≧38℃超过两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体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2、下呼吸道感染。

3、胸膜腔感染。,

<二>、心血管系统

第五篇: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2012年津南妇儿中心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2012年我们切实开展中心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我中心院感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针对2011年我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以及天津市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要求,制订以下工作计划:

一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规范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1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各科落实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工作,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无菌操作及其他相关的技术规范,加强消毒灭菌、隔离措施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工作,规范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完善院感暴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杜绝医院感染爆发事件的发生。

2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建立会议制度,至少每季度一次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遇到问题随时召开,充分发挥委员会的领导和决策能力。

3 医院感染管理科 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与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器械科等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相互协调,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二 严格监测和监督工作

1 医院感染的监测 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实行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反馈给科室,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和反馈。 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月进行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临床科室使用中的消毒液、医务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室内空气、牙钻、高压灭菌锅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样监测。

三 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制订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加强口腔、检验科、供应室等重点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力度。

四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加强全中心职工及卫生清洁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对高危科室及部门的医护人员每年提供健康体检,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做好自我防护。当出现职业暴露时,严格遵循职业暴露处理原则,按要求进行报告、登记、评估、预防性治疗和定期随访。

五 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意识

1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队伍建设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积极参加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培训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使医院的感染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2 医院感染知识的全员培训 制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举办各级各类讲座和培训。通过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津南妇儿中心 2011-12-18

上一篇:会计法考试题及答案下一篇:会计主管的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