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封山育林在平坝区安平街道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

2022-09-10

封山育林是林业生产中生态修复的重要技术措施, 是按照自然规律, 以封禁为手段, 排除人畜活动影响, 利用植物的天然更新能力, 在自然条件进行天然更新和自然演替, 逐渐恢复森林植被。主要适宜难以造林的石山、半石山植被恢复, 优点是成本低、易于管护、有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 成效明显。

1 安平街道办事处生态环境资源现状

平坝区安平街道办事处位于贵州省中部, 东毗夏云镇, 南邻羊昌乡、白云镇, 西接天龙镇, 北抵平坝区鼓楼街道办, 共辖6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 常住人口约4.6万, 国土总面积3 584 hm2, 其中林地面积1 333 hm2, 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在有林地中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1 100 hm2, 灌木林地面积占林地面积80%以上。

安平街道办事处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雨热同季, 暖湿共节。年均温度为14.1℃, 夏季平均气温21.6℃, 冬季平均气温5.3℃, 年日照时数1 114.6 h, 无霜期273 d, 年平均降水量1 318.8 mm, 相对湿度83%, 适宜多种植物生长。气候适宜生态植被的生长, 催生了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丰富的植被均衡了生态系统内部之间的制衡, 保护了多样化植被的生长。

2 封山育林在植被恢复中的地位和作用

封山育林是石山、半石山恢复森林植被、扩大森林资源的最佳措施, 封山育林在我国已经践行了几十年, 其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建设性作用, 主要有以下5方面的作用。

第一, 实施封山育林措施, 禁止人畜活动造成地表破坏, 促进天然下种和幼苗萌发生长, 促进森林植被自然恢复。封山育林最主要的就是划定一定地理范围禁止人畜进入该区域进行破坏生态植被, 以蓄养保护区植被。

第二, 封山育林有利于乔、灌、草生长, 有利于形成混交林。封山育林有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人工恢复被破坏的植被, 通过人工培植和飞机播种的形式对植被破坏区进行植被恢复。人工林与自然林的相互交错, 丰富植被种类, 形成混交林。

第三, 封山育林有利于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林分, 充分发挥其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 有效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混交林多种植被, 各个植被之间各发挥所长, 相互补充, 取长补短。

第四, 封山育林有利于维护林地内各种植物按自然法则生长, 使森林生态系统结构更加稳定, 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封山育林使得植被趋于多样化, 生物多样性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使得各种植被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第五, 封山育林有利于促进植被的自然演替, 为人们掌握植被演替规律和动态变化提供研究依据。封山育林有效地剔除了人为因素对植被生态自然演替的影响, 使自然植被之间按照纯粹的自然法则进行更替, 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勘探植被的平台。

3 封山育林措施

一是确定封育对象, 划定封育范围, 确定封育类型、方式, 做好封山育林规划设计。明确封山育林的地理位置和封山育林的具体措施, 对保护区的植被多样性进行合理、科学规划, 营造一个科学的生态保护系统。

二是建立健全管护机构, 明确管护人员, 制定村规民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和完善管护机构, 制定符合当地实情的村规民约, 形成一套系统的监督和制约保护机制。

三是加强宣传, 营造良好的封育环境和氛围。加强对环保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各种渠道强化民众对封山育林的认识, 为封山育林营造一个有力的舆论环境。

四是加强巡逻检查, 严格管护, 禁止人畜活动进入封育区。加强巡逻保护工作, 定期对整个保护区进行逐地进行安全排查, 将人为破坏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严格执行保护措施, 对违规进入封山育林区域活动的人畜依规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五是加强火源管理, 禁止带火源进入封育区和管控好封育区边缘用火, 防止森林火灾发生。建立起严格的火源控制检查体系, 严防封山育林保护区边缘违规用火, 严格禁止保护区用火, 建立起火警火灾报警预警机制, 制定火灾发生应急处理方案预案, 对火灾的发生要有备而无患。

六是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进入封育区的违法、违规、违约行为, 确保封育取得实效。对违规进入封山育林保护区活动的人员进行严格处罚打击, 慎防徇私舞弊、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的滋生。对保护区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建立起一套严格制约和监督机制, 鼓励社会的力量对保护区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各个保护区部门和人员之间要明确职权, 划分职能范围, 严格落实失职追责制度。

4 封育成效

安平街道办有林地面积1 333 hm2, 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1 100 hm2, 灌木林地面积占林地面积80%以上, 属于喀斯特地带, 林地土层瘠薄, 一般人工造林难度大、成活保存率低, 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大, 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实行封山育林, 采取封禁措施, 禁止人畜活动干扰, 给树木植被充分的休养生息时间, 在自然条件下恢复森林植被。自1999年实施封山育林以来, 安平街道办完成封山育林200 hm2, 石山、半石山森林植被覆盖度从原来的18%~40%提高到了32%~60%, 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森林植被恢复取得了明显成效。

5 结论

封山育林是治理和恢复石山、半石山森林生态植被有效方式, 封育成本低、方式简单、成效明显, 能促进森林植被的自然更新和演替, 保护封育区生物的多样性, 可在生态脆弱石山、半石山植被恢复中大规模进应用和推广。现阶段, 我国封山育林措施的执行, 重在对人畜违规违法进入保护区进行活动为主要的监管对象, 严防违规用火, 慎防火源进入保护区, 要切实落实火灾预警机制, 制定严格的预警方案预案, 以应对大规模不可控火灾的情况的发生;要强化对保护区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监督,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监督活动中来, 防止腐败滋生, 从源头上扼杀腐败滋生的土壤;合理科学的划分各个部门之间的职权范围, 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 落实失职追责制和问责制度, 严防各个部门之间推诿扯皮, 对封山育林造成负面影响。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的监督管理体系, 为平坝区的封山育林工作提供更加先进的指导和服务, 推动平坝区生态植被保护工作的进步。

摘要:封山育林主要是通过人为的管控措施恢复森林植被, 扩大森林资源, 提高森林覆盖率, 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具有投入小见效快的优点。基于此, 通过分析封山育林在安顺市平坝区安平街道办事处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 论述了封山育林对安顺市平坝区安平街道办事处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提出了安顺市平坝区安平街道办事处实施封山育林的措施, 以趋进一步加快石山、半石山生态建设步伐。

关键词:封山育林,管控措施,生态环境,恢复植被,森林资源

上一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及建议下一篇: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复杂化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