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如何开展科技活动

2022-11-18

科技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 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 其任务是探索未知, 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因此, 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切入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 它不仅是学生个体完美发展的基础, 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所以, 在科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非常重要而且有意义的。

2012年春节期间, 一个老乡谈到他有个亲戚在西安打工, 工资一个月6千多, 工作很轻松, 很受老板器重。我问他有什么特长吗?回答说, 他会看图纸。我心想, 会看图纸原来这么重要啊。我们学校很多小学生都会看图。科技模型制作时, 老师什么也不讲, 也有部分学生能够通过看图, 把科技模型制作出来, 有的还能有几个创新点。由此看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多么重要啊。我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素质纲要》, 紧密围绕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 每期开展一次丰富多彩、具有创造性的科技“六个一”活动, 积极参加重庆市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模型大赛、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我校在开展学校科技教育中本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养成动手、动脑、独立思考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以课堂为科技教育的主渠道, 坚持开发学校的校本教材。我校在科技教育课程化的指导思想下, 把科技教育与探究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相结合, 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的校本课程的研发。让每个学生能通过系统的课堂学习形式投入到学校的科技活动中去。

2.开展科技“六个一”活动, 让科技教育成为经常性的教育活动。

我校建有课外兴趣小组几十个, 其中科技方面的就占有很大的比例。有科普类、生物环保类、模型类、现代信息类、创造思维类等等。这些兴趣小组的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课外的时间进行, 如在“迷你科技馆”的科学实践活动中, 同学利用双休日外出参观, 收集和整理资料等。在“奇趣昆虫馆”的科学实践活动中, 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捕捉、饲养、观察昆虫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科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许多科学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

3.利用“科技月”和“科技节”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我校坚持每年举办“科技活动月”及科技节活动, 即三月份的科技活动月、四月份的科技节。在活动中我们要求学生根据学校制定的主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他们有自己的选择权利, 他们也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这些活动时间虽短, 但学生获得的信息量都很大, 尤其是它采用的方法灵活,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能力。

开展科技活动学校校长首先要转变观念, 正确认识科技活动的意义, 学校科技工作没有校长的大力支持是难以开展的。教育管理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 它对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有直接的影响。它涉及教育系统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隶属关系、权力划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 其外延包括以教育领导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制度。

我校为提高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管理水平, 强化管理机制, 加强对科技教育工作的协调与指导, 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科普活动、设施管理上作出了制度化的规定。主管科技教育工作的副校长由全面主抓教学科研工作的领导担任, 使科技活动和学校课程建设等工作能够得到很好的协调和横向直接的开展;成立科技教研组, 由专职科技教师任组长, 全面组织安排协调各项科技工作, 各年级配有兼职科技工作负责人;每一项科技活动项目, 均配有一名辅导或管理教师, 学校专职科技教师2人, 兼职科技教师人数已达到30余人;注重对科技教师的培养, 经常邀请科技教育专家进行校内培训, 鼓励教师参加重庆市区组织的各种活动, 提供国内外考察交流的机会等, 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学校针对性地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科技管理制度, 并和学校整体管理制度统一起来;全校科技工作在时间、人力、资金上都得到了保证。

科技活动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校经常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家、发明家的传记, 及其它科普书籍。促进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科普杂志, 对当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产生了一种跃跃欲试的探求心理。当学生创造的欲望被激发起来后, 我们因势利导地把学生引向眼前的创新性活动, 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竞赛活动, 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必须经常给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探求知识的学习环境, 善于提出一些既使学生感到熟悉又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为每个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 建立一个鼓励创造性的环境气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全面参与, 全程参与, 全员参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找到问题的答案, 尊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使学生胸中腾起求知创造的烈焰。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 消除顾虑, 不怕说错。对学生的“不着边际”或“异想天开”的问题, 不要轻易否定和斥责, 要示以善意的微笑, 给与鼓励。还应要求同学之间也要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学生的创新能力较差, 教师要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条件和帮助, 教给他们科学的方法, 尽量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感受到创新的美。教师要重视总结学生创新精神的点滴经验, 大力表扬、宣传, 使学生逐渐树立起“我会创新、我能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在指导学生的活动中, 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去思考问题, 并鼓励学生敢于公开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当学生提出荒诞、离奇甚至与常规不同的见解时, 也不提出批评, 而是进行合理引导、启发, 在这过程中学生或许会产生新的见解。

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是一项综合性的科技活动, 通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集体合作精神, 克服困难的意识。为此, 我们每年四月举办一次“科技节”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层次,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创造要求。这样, 学校为学生提供练武场地, 学生创造兴趣浓, 创造欲望强, 他们纷纷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动手操作付出辛勤的汗水后获取成功的喜悦。每届科技节上, 同学们的作品都受到了领导、老师、同学的表扬。每一件作品的成功给学生带来无限的欣慰, 每一次创新的成功又再激励他们, 成为新创造的起点。对于每位学生的活动成果, 我都以不同的方式给予鼓励。对于一般的学生, 只要参加了;对于好的, 我就拿出来大家品评什么地方做得好, 为什么这样做。通过这样的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成果, 从而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实践证明, 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创新实践, 从而挖掘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 而且关系到21世纪人才的素质。在小学的一系列科技活动的实践过程中, 着重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接受、理解知识和基础上领悟前人获取知识的方法, 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学生整体创新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摘要:华夏民族小学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素质纲要》, 紧密围绕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 每期开展一次丰富多彩、具有创造性的科技“六个一”活动, 积极参加重庆市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模型大赛、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四个保证”保障着科技教育的顺利开展。学校科技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它是需要一个逐渐认识、逐渐完善的过程。

关键词:科技活动,浅谈,创新素质,小学

参考文献

[1] 赵承福 对创造教育的几点认识[J] 教育研究, 2002, [6].

[2] 钟启泉, 崔允淳、张华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础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G]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 《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实施项目总课组 科技教育创新——在行动中[C]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2.5.

[4] 山东省创造教育研究会编 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国内外创造教育研究综论 2000.5.

上一篇:在线测试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研究下一篇:浅谈基层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