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有效阅读积淀文化底蕴——浅谈如何开展农村小学课外读书活动

2023-02-28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由此看来, 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实践时, 就必须多渠道指导学生走进书籍的世界, 在书的海洋中寻求课外阅读的兴趣, 为孩子搭建课内外阅读的桥梁, 拓宽语文学习的广度, 把教学内外阅读有机地拼接起来。

一、尊重孩子们的阅读需求, 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说:“阅读天生重要。”一个人的知识积累, 智慧的培养和灵感的塑造, 一切源于阅读。阅读可以成就幸福的人生,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当今, 农村家庭孩子多为留守儿童, 由年迈的祖父母或亲属托管, 这些家庭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大多学生家庭没有课外阅读书籍;许多家长只顾手中农活或忙于娱乐, 几乎没有阅读书籍, 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的比较少;一些父母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但不知道指导孩子们读什么书, 也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阅读;大多数家长及学生都有学校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希望。在学校, 个别教师对阅读认识产生偏颇, 形成要考就教的不利局面, 难以冲破围着教科书转的禁锢。课后, 没有提倡学生多读一些有益的书籍, 反而更愿意让孩子完成作业试卷。这样的落后观念也直接致使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分离开来。

只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并乐于毕生学习的人, 才能适应经济、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科学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教会学生掌握便捷而又富有成效的阅读方式, 逐步让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学生身上养成。只要我们热情地为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 学生能从生活中成为阅读主体, 就能促使学生去读, 否则都是片面的热情。作为教师和家长, 把读书的主导权让给学生, 让他们从心底里爱读书。这样, 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需求得到了我们的理解和尊重。

因此, 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蹲下, 贴近学生, 了解他们的关注和兴趣, 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选择健康而有意义的课外阅读。适时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读书活动, 努力营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书香文化氛围。教师应弱化功利心, 不只要顾及眼前的利益而忽略学生长期语文素养的培养, 用一颗平静的心努力实现小学课外阅读任务艰巨。只要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将读书和作业布置有机结合起来, 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 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播种一种行为, 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只有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长期坚持阅读, 才能在课外阅读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一是好书引荐, 引领健康悦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水平, 广泛开展“走近经典”、“师生同读”、“名著交流”等活动, 指导学生读好书 (包括引导学生如何速读、精读、写读书笔记等) , 为他们指明读书的方向。向学生推荐个性化阅读书目, 让学生能在教师推荐的书目中撷取必读和自己感兴趣的读物, 即保证学生汲取了经典, 又培养了学生个性阅读的习惯。二是开展活动, 搭建阅读平台。利用晨读或阅读课时间, 引导学生通过经典诵读展示、赏诗会、擂台赛、读书笔记评选、读书小报评选、讲故事、谈感受、展示笔记等阅读实践活动召开“班级读书会”、“阅读之星”、“走进名著”等班级读书活动分享读书收获, 交流读书心得, 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增强学生读书乐趣, 体验成功的快乐。三是亲子共读, 拓宽阅读空间。利用好家庭教育这一教育平台, 在家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在课外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让其成为学生家庭阅读的支持者、参与者。建议家长在空闲时间和孩子共同读书, 构建家庭读书氛围。有条件的家庭可带孩子到书店购书或网上购书, 拓宽读书渠道。家长在家庭必须按时督促孩子继续阅读, 每天阅读课外书, 并对读书方法给予指导。四是读书记录, 养成笔记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要求每个学生要坚持写好读书笔记 (如:低年级孩子读后把页码或标题记录下来;中年级孩子摘抄精美词句;高年级孩子可以摘抄好词佳句、段落摘要, 也可以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引导中高年级学生学会建立自己的“读书记录册”, 还可让学生进行个性化读书卡设计如:个人小档案、个人读书记录、亲子阅读记录、读书感想等。学生读后留下阅读痕迹, 记录自己的阅读经历, 积累阅读知识, 形成语文素养。五是评比展示, 分享读书成果。班级定期开展学生读书成果展示, 让学生在书香环境中得到悦读的洗礼, 感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在班级进行“课外阅读明星”评选, 带动学生自觉加入课外阅读行列;进行“我的读书经验分享”, 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评选“家庭书香学生”, 树立家庭阅读先进典型;通过读书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比赛、读书笔记评优等活动的开展, 为学生相互学习提高有效借鉴, 也为激发学生读书热情, 深入开展读书活动注入活力。

摘要: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效路径, 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必然选择。保障学生充裕的课外阅读时间, 为学生营建浓厚的阅读氛围, 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培养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 是做好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有用途径。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探究

上一篇:通用技能培养中教师角色和行为的变化下一篇:路基软基处理方案分析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