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2024-05-16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精选十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篇1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的一种状态, 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 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 也就是说, 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 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 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 具有以下三项原则:其一, 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其二, 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1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心理素质是指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 主要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 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2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心理健康教育与每位的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息息相关, 并将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 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重新理性认识自我, 最终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2.3心理健康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全面发展是将来走向社会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拥有健康的心理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 进而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 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因

3.1主观原因。主观来说,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种种的心理问题。

3.2客观原因。客观来说, 大学是一个崭新的环境, 与之前相比, 在学习的方法上发生了变化;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

3.3综合分析。正如上面所提及的的主观和客观原因 , 当代许多大学生表面上看起来身体是健康的, 但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或多或少的的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在大学四年的时间内, 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难免会做出一些常人意想不到的可怕的事情。

如今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 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更关系到新一代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 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 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究其原因, 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由此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4. 大学生心理健康评判的标准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大学生也具有诸多的标准。

4.1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 接纳自我。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客观的评价自我, 自信乐观, 可以接纳自己, 即使是无法弥补的缺欠也能够坦然接受。

4.2能够有较浓厚的求知欲。众所周知, 能够在高等院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比较的优秀。浓厚的求知欲能让一个人及时与时间接轨。

4.3能够控制好个人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态。心理健康的学生不易失控, 能够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 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

4.4能够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向他人学习、与大家交流, 使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

4.5能够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乐于与周围的同学交往。学生要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这一本职工作, 除此之外, 还要完成必要的人际交往, 这属于社会功能。

4.6能够心理与年龄特征相符。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他的言行、认知、情感和举止都应该符合他所处的年龄段, 过于老诚、幼稚、依赖都是不健康的表现。

4.7能够拥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具有积极进取, 奋勇向前的人生观, 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 并能够不断完善自己。

5.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实效的途径

心理素质的提高在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 应该对提升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极其重视, 不断加强对我校大学生的适应性、意志力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 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中, 应对自如, 走向成熟, 迎接未来的更多的挑战!

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可以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次, 加强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体制建设;然后, 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最后, 认真重视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

总结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学习能力、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为国家未来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健全的人才基础, 是大学的一项重要课题。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 大学生才能够积极地在未来的社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志凯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9.7.

[2]陈金定著.青少年发展与适应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篇2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只有对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有所了解,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章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其中理论研究包含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模式研究;实证研究则包括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相关的研究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最后展望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就业、生活的竞争越发激烈,人际关系日益复杂,高校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也是逐年增多。我校属于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男生比例比较高,加之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的培养模式也给在校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和挑战。笔者入校就加入校心理咨询室进行工作,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学校制订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出现原因

1、国家政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国家政府从思想导向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采取了有力措施,但资金、专职人员落实不到位,缺乏务实性帮助。政府在处理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时,除对极个别影响极大的上报的个案进行调查,如“马加爵事件”。其余绝大多数心理突发事件均交给学校自己处理,学校由于专项资金、专业化的人员水平所限,只能进行心理开导教育,同时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及学生自身的安全,最终将学生移交给家长处理。

2、高等教育体制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大学生已不满足成为精英教育阶段那种单纯受教育者,其个体需求呈现务实性。“所求非所需”的教学模式已经急需改革。比如说对于考研学生应当加强专业理论性教育,对于就业的学生应加强实际专业知识教育等。现实与目标的差距就导致学生思想的动摇和认识的偏差,就会产生悲观、困惑、放任等心理问题。

另外高校逐年的扩招,就业压力的增加,高昂的学费和那不堪一击的文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部分学生产生烦恼,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包括自卑、焦虑、恐惧等,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

3、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社会发展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随之改变,大学生不再单纯生活在圣洁的象牙塔里面,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不良风气无时不刻都在影响着他们。一部《蜗居》给大学生带来的冲击远远超过了我们高校心理工作者费尽心机的心理讲解„„一些传统的文化遭遇着非主流的强烈冲击。我们在学生宿舍中经常看到学生痴迷于网络游戏,玄幻、异能类书籍,而专业书籍,历史名著被束之高阁。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影响与日俱增。

4、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笔者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辅导员和团委心理咨询室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辅导员同时兼顾有各院系、学生处、团委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对心理工作肯定是下发执行,不可能做到一心为心理健康教育。笔者学校约两万学生,尽管学校心理咨询室加强了相关老师的排班问题,但是力量还是相对比较薄弱。

5、大学生家庭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5.1 单亲

在心理咨询老师的亲身工作中一致得出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心理问题较正常家庭孩子多得多,自闭、自卑,敏感、恐惧等心理问题存在。因为家庭不能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撑,导致一些大学生出现较多的心理和情感问题。

5.2 父母的教养态度和家庭氛围

父母是孩子的一个老师,他们的处世态度和处理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极大。部分父母关系不良,经常吵架甚至打架,导致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自私,敌视等心理或道德方面的缺陷。

5.3 家庭经济状况

笔者学校的学费在国内相比不高,但是对于很多出生于农村的学子来说还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一些学生家庭贫困,靠借款或助学贷款勉强入学,此类学生性格内向的较多,行为比较孤僻。他们中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

6、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入学之后,远离了父母,面对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平时由于缺乏必要、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导致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与行为。长期的心理压力使大学生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减弱,表现出消极、被动、散漫、无所谓的生活习惯。这样不良的心理问题日积月累,很容易使大学生陷入悲观、失望的情绪中,最终形成较为严重的心理事件。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1、加大人员配置,加强资金投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有其特殊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要有专业人员配置、专门的场地和专项资金的投入。

1.1 针对场地

我校以校团委为依托,新老校区都有和办公室结合的两间左右的房屋。基本可以满足要求,一间用于接待来访、咨询预约、宣传策划和处理日常工作,另一间用于现场的心理咨询,需要一个静空间。

1.2 人员配置

我校较为薄弱,专职人员较少,大部分是兼职人员。应该形成以专职人员为主导,专兼职人员结合的人员配置。学校需要引进和培养这方面专业人员。

1.3工作经费

实践证明,仅凭规定任务式的要求,老师们的热情,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建议我校按生均5-10元的额度列出专项经费,为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物质保障。此项经费主要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正常运转,以及邀请专家讲座、心理健康普查、设备添置、心理知识宣传、师资培训等项目。

2、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学生的心理状况的最初形成起源于家庭,人的心理状况如何与家庭氛围密切相关。家庭是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经受挫折和出现心理危机后的庇护地,家庭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家长一般对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要求比较高,对子女关心多是从学习角度出发,往往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教育,一般都是出现问题后才会具体处理,工作上有相当大的滞后性。学校可

以建立起和家长沟通的渠道,引导家长要转变观念。使其掌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方式,创造使孩子心理得到健康发展的家庭条件。

3、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状况的形成是外部环境和个体身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环境因素是形成心理状况的外在原因,但是内因起绝对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自我教育,针对本校情况,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普及大学生心理知识

以讲座、资料下发学习、知识竞赛等形式传播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能力,对外部环境的分析能力。以正常的心态去看待挫折,烦恼,孤独等问题,平稳的度过心理成熟期。

3.2 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通过各类文体活动,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抗压能力。例如,体育运动给人带奋发向上的精神,开朗乐观的性格等。比如经常练习太极拳、进行慢跑等运动已被证明是治疗郁症、精神衰弱的有效手段。

3.3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

针对本校情况,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开设一些针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选修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的重要作用。

3.4 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很多学生对社会了解不深,开展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让其正确的认识和了解社会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4、引导我校大学生构建自己的心理支持系统

大学阶段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应该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心理支持系统,在遭遇挫折、打击或不公正对待时,要懂得自我保护,多用生活的哲理,模范的事例和行为来激励自己,当自己不能独立解决时,积极主动的反映给自己的辅导员、父母、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去协助解决。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社会、高校、家长以及大学生共同协作,其中任何一方面没有做好都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仅从

学校来说,只要学院各部门充满信心,齐抓共管,讲求方法,定能开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259—02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新世纪的挑战,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人才素质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养。心理素质是人在素质系统中的基础,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合格的跨世纪人才,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一、心理健康概念的界定

由于国内外学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研究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相异,有关心理健康的涵义迄今尚未有统一的意见。正如Kaplan L.所说:“许多人都试图定义心理健康,但这是一个混合的领域,它不仅包含知识体系,也包含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的质量 [1]。

早在194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之时公布的章程就已经指出:“健康不只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虚弱状态,而是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应处于完整状态。”1989年,WHO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概念,提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郁景祖,1995)。从1949年WHO健康定义到1989年对健康概念的重申与解释,健康概念被赋予更为丰富的含义,健康研究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方面拓展,涉及学科向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推进,单一健康模式转向多元健康态度,大健康观取代小健康观,整体健康观取代局部健康观,现代健康观取代传统健康观。考虑到其中“心理健康”对“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的前提作用,我们仍可认为WHO的健康概念仍是以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核心的 [2]。

综合心理健康的各种定义,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含义;其二,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最本质的含义。它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一个人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3]。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较为广泛的关注。概括而言,国外有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学生活动过度、注意分散、焦虑、抑郁、攻击、退缩等大量具体的心理问题,揭示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流行率,建立诊断其心理问题的标准与评估工具。探讨个体自身与家庭因素对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及变化的影响,并发展了许多心理行為问题矫正技术。目前,国际上有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是:重视探讨学生心理健康与其所处家庭、学校、同伴、团体、社区等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强调从个体、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入手,采用综合干预来矫正学生心理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积极研究,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学生学业成绩、信心、情绪、智力、焦虑、抑郁等领域,主要揭示我国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表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和教育具有相当迫切的现实需要。在学生心理健康成因和影响机制方面,研究者考察了家庭、同伴等对学生焦虑、抑郁、恐惧等内向型心理及对攻击型、违规、适应不良等外向型心理问题的影响。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知失调、人际关系障碍、与性有关的适应不良等。从发生心理问题的领域看,主要集中在:

1.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表现在考试焦虑、成绩波动过大、专业不满意、学习负担过重等方面。一项关于学习的调查发现,由于专业学习和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由此而引发的心理障碍越来越多。据调查,学生中认为“时时感到一种压力和竞争”的占72%,“常常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而担心不安”的占60.3%。

2.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沟通不良、交往恐怖、人际关系失调、人际冲突、孤独无援、缺乏社交基本态度及技能、代沟等。良好的交往愿望和人际关系不协调的矛盾常常导致青年学生内心的冲突而心理失调。我国已故著名心理卫生家丁瓒先生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的。

3.与恋爱和性有关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异性交往困难、陷入多角关系不能自拔、单相思而苦恼、失恋的痛苦、对性冲动的不良心理反应、性自慰行为产生的焦虑自责等。除了恋爱问题导致的心理困惑外,更沉重的心理负担是性心理方面的问题。

4.与求职有关的心理问题。表现为缺乏选择的主动性、不了解自己个性能力相匹配的职业领域、对面试缺乏自信、过于追求功利、缺乏走上社会的心理准备等。随着高校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毕业分配已由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择业所代替。不少应届毕业生对这种新的变化不适应而出现种种困惑和苦恼。

5.其他。如,家庭关系、经济问题、出国留学、余暇生活、个性发展、人生态度等方面出现的困惑或苦恼。

综上所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几乎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一般而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既有个人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内在原因,又有社会环境中的不良因素等外在原因。

其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因。(1)生理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受其自身的遗传、生物化学、性别、年龄、神经活动等生理因素的影响。此外,神经系统的类型特点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也有影响。(2)心理因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其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力有着正相关。同样的生活事件对于不同的大学生往往具有不同的意义,因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不相同的。一般而言,个人的认知态度、自我意识、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会使不同的大学生对同一事物采取不同的评价态度,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此外,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内在矛盾也常常成为其心理障碍的动因。这些矛盾使他们经常处在情感波涛中,长期的内心矛盾或者内心矛盾冲突强度过大,使他们心理平衡遭到破坏而引起心理与生理上的疾病。

其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受个人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影响外,还要受外在的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以及不幸的生活事件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生影响。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99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可见,我们的党和政府已经清楚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世界人才培养的大趋势。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也是一個充满心理冲突和容易导致心理障碍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重,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保持健康的心态,大学生们必须要学会自我调适和应付,否则,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稍不留心就可能出现心理疾病,影响健康,影响发展。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不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学业的成败,而且还直接影响到知识结构的完善、思维方式的形成、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挥以及成才的规格和质量。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

从大学生的现状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和紧迫。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和紧迫。1992年,四川省“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课题组对西南地区八所院校4万名大学生抽样调查表明,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高达31.13%,其中偏严重的占12.42%,严重者占0.81%[4] 。国内的众多相关研究都表明:当代大学生是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当然,大学生中心理健康不佳的现象虽然比较普遍,但是,真正成为心理变态者还是极少数。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即或是心理严重变态的大学生的比例不大,但它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却不能小视。

五、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局限性分析

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的运用较为庞杂,目前尚缺乏一套较好的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的量表,已有的量表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普查有一定的局限性。

2.问题研究多,影响机制研究少,干预研究少;横向研究多,纵向研究、跟踪研究少;心理障碍层面的研究多,心理发展层面的研究少。

3.体育教育尚未充分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领域发挥其理论上的重要作用,相关的具体教育方式、方法、评价等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崔尹薇.大学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相互关系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6,(3):200.

[2]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61.

[3]刘宇晔.不同项目中小强度的专项选修课对女大学生心境及心理健康的影响[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03:5.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篇4

1 调查情况分析

个体所处环境的巨大变迁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适应不良容易引起心理障碍。大学生首要应对的改变即是环境的改变,包括人际交往方式的改变、学习要求的改变以及自我人生规划方式的改变等。在大学人际交往适应性上,男女生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别,男生的适应能力明显高于女生(P=0.019),男生更容易迅速地适应上述的改变。这与女生情绪发展特点,对亲密性情感的渴求更强烈有关。

从未来发展规划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年级增长与未来发展规划能力呈正相关。年级越高,对自我未来发展蓝图越清晰,自我规划性越强,这与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密切相关。对未来规划呈现茫然不知状态的学生比率在研究生阶段逐渐增多,尤其是研究生三年级达到峰值,此时也是心理危机事件高发时期,最主要的原因是学习期望与就业期望不相匹配有关,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也给研究生的就业前景带来困难,极易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应尤其关注毕业生群体的心理状况,帮助学生疏导就业压力造成的紧张情绪,建立危机预防干预机制,降低危机事件的发生概率。

当学生遭遇挫折失败或情绪低落状况时,有效的情绪宣泄方式能帮助个人顺利地度过危机。调查显示,有58%的被调查者首先选择向朋友倾诉,其次是家人、爱人和其他,老师和师兄师姐的支持作用发挥不明显。从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扩大,个人对原生家庭的依赖性有所降低,朋友成为个人情绪支持的重要力量。同时,因大学恋爱现象的普遍化,恋人开始成为个人支持网络的一环,因此对大学生恋爱问题我们应该引起重视。

大学生因生活经验的缺乏,对爱情满怀憧憬,不能理性地处理理想的恋爱观与现实的具体问题发生的矛盾和冲突,容易陷入痛苦、迷惘的消极情绪中,严重的甚至可能出现轻生现象。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立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积极应对感情受挫带来的压力。本调查中,调查对象的抗压能力整体状况较好,有74.1%的同学能理性对待恋爱中的挫折,把它当作对爱情的考验。在应对挫折的方式上,被调查对象表现出较高的道德素养,冷静淡然处之的占调查对象的93.1%,选择报复对方的仅占1.4%。

在学习方面有57.3%的同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认同,学习动力不,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困惑心理。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进入大学后他们一时无所适从。有些学生感觉一下子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松了绑”,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学习,如何准备读双学位,心中忧郁、焦虑,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而且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学习进度快,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仍按中学的学习方法拼命学习,结果事倍功半,倍感焦虑。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容易导致强迫、焦虑心理疾病。在入学原因分析上,“为今后找份工作”成为学习的最大动因,因此关于毕业后的打算有47.8%的学生选择工作。有43%的学生出于学习兴趣或想继续深造而选择以大学为门槛,因此在他们的毕业打算中继续求学占据43.1%的比重,其中本科四年级选择继续读书,提高自己竞争资本的学生占近一半的比重,而研究生三年级的学生有80%选择就业。

在众多大学生压力源的分析上,关于前途/就业问题是给学生压力最大的,有78.5%的学生表示会因担心自己的前途或就业而有压力,其次是经济问题和社会剧烈变化。在应对压力的方式上,被调查对象显示了较强的主动性,有85.1%的学生会先选择自己解决,然后才是寻求帮助,表现出了较强的自我性。

2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分析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流,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动向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这个群体的年龄特征、生理和周围环境的复杂化都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巨大的冲击,各种心理问题极易出现。然而保持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根据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本文试结合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2.1 学生个人因素分析

个体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因。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即个体生理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个体生理因素主要表现在遗传、神经系统的生化、脑损伤以及躯体疾患或生理机能障碍等方面,这块的介入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个体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个体认知态度、自我意识、性格特点及情绪发展状况等方面,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着眼点。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方力量的整合,帮助学生个人形成健康的人格,有效地应对危机和化解危机。

2.2 家庭因素分析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家庭的结构、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无一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人格的形成。离异家庭的孩子比起健全家庭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的孩子更容易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父母过于严厉的管教方式让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明显降低;家庭关系的紧张极更容易让孩子产生抑郁、焦虑、孤僻的消极心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急速变化,对我们家庭的传统功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人格,父母在孩子人格塑造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3 学校因素分析

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的重要平台。通过学校教育,学生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学习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但在现实情况中,往往事与愿违。一是早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分重视了心理健康的诊断治疗色彩,而忽视了它的预防功能。不管是教育的对象还是实施者,都把心理咨询界定在心理治疗层面,教育者更多地是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学生也认为只有当自己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才需要心理力量的介入,忽视了心理咨询的预防功能。二是学校层面心理健康的宣传不够。要让老师和学生改变对心理咨询的消极心理,需要通过多渠道多层面的的宣传,让教师和学生接受心理咨询的积极作用。

2.4 社会因素分析

现实生活中,传统思想观念遭受冲击、新的生活准则尚未完全确立,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各种不良风气和社会刺激的增多,对大学生生活方式和内容产生了不利影响,消极地影响了一些大学生的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及人际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导致丧失奋斗的内在精神和意志,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孤立疏懒,精神上“松、散、懒”,道德上“低、下、劣”,常易落入变迁的旋涡当中,受到社会巨变的冲击和影响。

3 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3.1 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改变以往心理健康教育以问题为中心的模式,强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发展功能。通过协调学校一切有利因素来促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学基础课程、举办心理学知识讲座、讨论和观看有益的心理学影片等多种形式来普及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教师则可以利用课堂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心理体验,掌握自我心理疏导和建设的技巧,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帮助学生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在保持乐观心理的同时,又能勇敢地面对残酷的现实。时刻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中,促进内在心理素养的形成。

3.2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发展多种形式的心理素质教育辅助活动

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必须先了解学生实际的心理状况。因此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就成为必须。在新生进校时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然后给每一为学生建立一份心理档案。对心理存在问题的同学,由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在心理辅导的方式上,秉持以往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形式,不断尝试新方法。团体辅导和网络心理咨询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方式,更要善加利用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和手段,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塑造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

3.3 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与环境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品质的有效载体。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发挥好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支持作用,尤其重视建立一级网络中班集体、班主任、辅导员的基础作用。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通过群体交往活动,体验友谊与沟通的快乐,寻找广泛的社会支持。

总之,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不仅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在危机情况下第一时间介入,更重要的是与时俱进地学习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相关知识,熟练运用心理干预技巧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罗晓春,王丽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思考.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论文 篇5

一、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1、不利于协调发展

一直以来体育教学都被认为是文化素养较低的一种教学,因而许多学校仅仅是关注于体育教师在体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而对于他们的文化知识,心理素质不加重视。而在如今日益强调心理健康的同时,许多教师在这一方面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培训。再加上许多学生本身就把体育课当成一种娱乐,很容易使得所强调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时发展流于形式,不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所谓的人才是需要能够经得住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并且还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挑战。一直以来,我们的观念是,体育课就是我们进行体育活动和锻炼的,因而与时俱进的一些理念和方式,如将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结合的理念并没有及时有效的融入到体育课堂中来。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着阻碍作用,不利于他们多方面协调发展,对于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2、易导致暴力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年长者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一代不如一代了。或许是在说身体素质,可我觉得他们说得更是年轻人的道德素质和心理发展。因为如今大多数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被娇惯着,并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甚至没有面临过较大的挑战,性格上也多以自己为中心,比较自私。在体育教育当中,因为体育本身活动量大,活动范围较广,由于体育的活动性和易受伤的特点,许多人在活动当中难免发生碰撞,有时甚至会激发矛盾。而学生们往往会因此而大发雷霆,更有甚者会大打出手。年轻学生脾气暴躁,很显然是他们在心理素质方面所接受的教育不够。如果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没有结合一定心理学方面知识,并进行引导的话,在长期的体育学习当中就可能给心理发展带来暴力色彩的影响。

二、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培养毅力

体育当中的某些项目是考验人的耐力的,比如长跑。因而在高校体育当中许多老师已经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体育技能,更要去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优良体育精神。况且体育本身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在高校当中体育选修有很多项目,如乒乓球、武术、健美操、游泳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们去刻苦学习,勤加训练的.。在长期的体育学习当中,学生可以慢慢形成一种运动的习惯,能不断培养他们的毅力。从这一方面看,高校体育对于培养学生面对挫折、迎接挑战以及战胜困难的精神有一定积极作用。长此以往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缓解压力,消除心理障碍

伴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的是人们的日益增大的压力。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学习方面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压力,更何况他们还要面对毕业找工作的压力。大学扩招使得大学生人数倍增,就业竞争更加激烈。面临未知的未来,许多大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失落和担忧,心理上难免产生很多负面的情绪,产生很多无形的压力。运动恰恰是释放心理压力的一种好方法,而体育课的运动性正是能够使得学生去释放内心的压力。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和场所的空旷都能够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带来一定的缓解,能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使得学生尽情释放不快,从而能够达到一种良好的状态,为接下来的奋斗做好准备。因而高校的体育课是能够促进学生压力的释放,从而减少他们心理的紧张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心理障碍。

3、提高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

体育的学习和发展是需要同学之间相互协作进行活动的,比如在学习健美操或者是武术的学习过程当中,因为不同学生的肢体动作天赋不同,而且上课时间又有限,这就需要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这对于如今独生子女日渐增多的情况下学生们开展人际关系,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一般来说如今许多学生都不愿意出去活动,有同伴才能够坚持下去。况且身体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这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进行锻炼。这是有助于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够有效的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学校当中学会与别人合作是有利于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协作互助的心态,这也是进入社会所必须的。因而,良好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小结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篇6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我国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已有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中贫困学生的比例非常高;贫困大学生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其中强迫、抑郁、焦虑和人际障碍最为突出;随着经济水平的下降,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也逐渐下降。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贫困大学生内在的心理机制,特别是结合作者大量的咨询工作实际,谈谈贫困大学生心态的几个典型特点以及如何应对这样的特点。

1 “自卑”贫困大学生普遍的内心特点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农村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经济拈据,因此他们长期处于有形的巨大经济压力中.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在阿德勒看来,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换句话说,自卑感也会释放出一种积极的能量,这种能量具有“补偿”和“超越”的功能,因此,瞎子往往听力过人,逆境常常玉汝于成。所以,高校和社会都应该建立一种心理“转化”平台,一面帮助贫困大学生宣泄其自卑心理,一面将其中“补偿”性的积极因素充分

激活。

大学生的自卑,往往是和周围那些经济条件好的同学相比,而产生的一种心理落差,比如衣着寒酸,阅历浅薄,在经济弱势的前提下,更容易看到自己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因而无法接受自己在某些方面“比不上周围同学”事实。往常无论是心理健康体系还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都是引导这些学生“自强自立”,但更重要的一种心理解压方向则是引导学生的自我接纳,接纳自己没有别人穿得好、吃的好,接纳自己因为经济条件所限而无法参加很多社会活动,告诉自己贫穷确实是自己的事实,但贫穷不代表自己这个人出了问题,对一个贫穷的自己并不感到紧张或者自卑,这种心态也许会帮助贫困生获得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在追求进取的路上更轻松。

2 “追求完美”是贫困大学生典型的内部心态

一般来说,贫困给人带来的影响,从表面上来看可以催人奋进,通过克服自己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缺点或短处来获得个人的成长,进而通过这样的长处在吞噬内心的自卑。但这样就有一个可能就是,因为内心的严重自卑,导致外在的高标准和高期待,同样是取得好成绩,但贫困生对此的期待和渴望要超过家庭经济好的学生,这份看起来非常积极向上渴望正是束缚贫困生内心自由的绳索。他们越努力,内心地语言越明显的是“我自己不够好”。为了改变“自己不够好的事实”,贫困的大学生们自然而然的就走上“追求完美”的独木桥,成绩不是第一不满意,偶尔放松一下,自己一些会内疚。

这种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放掉一些期待,跟学生探讨这种高的期待似乎会激发自己更多的努力,但更重要的却是让学生屡尝失败的滋味,很难发现自己的优点,期待越高,疲惫的身心就越容易罢工,所以很多贫困的学生都表示“我很想努力、很想学习,但我却没心情努力,什么都不想干,每天都觉得非常压抑。”所以引导贫困的学生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对结果不要那么看重,坦然的承受失败,在帮助贫困生真正解放心灵的主要

做法。

3 沉重的“家庭责任感”是贫困大学生压力重重的主要原因

贫困大学生往往是带着家庭的很多期待来到学校的,他们的父母付出了家庭的全部,把孩子送入大学,进而也自然而然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大出息,可以干一番大的事业。所以贫困大学生背负着很多的家庭的内容来到学校,他们身在校园,心理却充满家庭的苦难和艰辛,父母辛苦的劳动、家庭经济的窘迫、经济上的困境,让贫困生的心理不轻松。在笔者的咨询工作中,经常有贫困的学生每天担心自己的家怎么样,比如长期卧床的父母,怎么支付每天的医药费,也有的学生在内心要求自己必须优秀,必须靠自己改变家庭的现状。

针对这样的状况,贫困生需要解决的是一个界限的问题,即哪些是家庭的期待、家庭的问题,需要父母来担负责任,又有哪些是属于自己的问题和责任,很多同学觉得自己从家庭中走来,自然就要帮助家庭改变命运,结果把父母对生活的期待混淆为自己对生活的期待,贫困的家庭也许更多的是父母的人生,贫困与富贵是他们担负的责任,不要在自己稚嫩的肩膀上承担不可承受的重负。所以在心理咨询中,通常都是做这样的引导,引导贫困学生把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分开,知道自己可以为家庭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进而为贫困生的心理减压。

4 “讨好”是很多贫困大学生的生存姿态

心理学上,对讨好的解释是:当我们感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就会讨好。讨好他人时,我们漠视了自己的价值感受,将我们的权利拱手让给他人,并对所有的事情点头称是。讨好常常以一种令人愉快的面目出现,因此在大部分的文化和家庭中得到高度的接纳。讨好以牺牲自我价值为代价,它否定我们的自尊,并传递给人们这样的信息:我们是不重要的。讨好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内心独白:“我不值一提。我不值得被爱。”“我应该永远对别人和颜悦色。”“我决不能让别人生气。”“我不可以冒犯任何人。”“这全是我的错”。

由于贫困生内心深处的自卑,导致他们的内部语言更多的是“去讨好吧,讨好才能生存,才能被人认可”,特别是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贫困生往往是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习惯于顺从,结果导致很多贫困生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委屈、愤怒往往是他们与人接触后的常见感受。

这种情况下,要引导贫困生学会“表里一致”的沟通,让他们知道在人际交往中,即应该有别人,更应该有自己。表里一致的沟通就是在沟通中,让自己、他人和环境都得到尊重和理解。能够在尊重他人的情况下,不失去自我,进而提升贫困大学生内心的“弱势”。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篇7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 校园里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以及新的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普遍增多, 尤其是贫困大学生, 由于他们特殊的家庭生活背景, 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

1 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1.1 遇事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性格内向, 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存在使贫困生误认为周围的人瞧不起自己, 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遇到任何挫折, 都会使他们感到无能为力, 在心理上采取消极逃避、退缩不前的应对方式。并且长期的自卑易导致自轻、自贱、自我鄙视, 一旦失意他们就会对自己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甚至有的同学抑郁孤僻、自我封闭, 不参加集体活动, 也不愿意与老师交流。

1.2 焦虑不安定的心理

贫困生由于其家境贫寒, 经济上缺乏家庭的支持, 学院的补助毕竟有限, 学习和生活没有稳定可靠的经济保证, 使他们常为饮食和学费担忧, 特别是一部分贫困生为了省钱而少吃或不吃, 饮食质量和数量不能满足身体需要, 从而导致他们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不佳, 又不愿主动与老师交流。如果得不到理解, 他们就愈发感到忧心忡忡、惶惶不安。久而久之, 紧张和焦虑的情绪油然而生。

1.3 敏感多疑的心理

贫困生一般表现为心理负荷较重、经济拮据、语言匮乏、衣着简朴。这些特点使他们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贫困家庭的孩子内心设防较多, 因为总是会担心别人谈论自己的不足, 有时其他同学说话稍不注意也会伤害其自尊心, 其实是“说者无意, 听者有心”。正是出于这种自卑的心理, 他们不愿与同学或者老师交往, 与其他同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甚至有的还对家庭富裕的同学产生嫉恨,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些都造成了贫困生的心理包袱, 形成多疑的心理。

1.4 容易大起大落的反差心理

其实贫困生是很喜欢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的, 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从表面看来, 他们信心十足, 实际上在这种强大自尊心的背后, 是一颗自卑感很强的、脆弱的心灵。所以他们常使人感到很难琢磨、喜怒无常。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大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青春活力。但是贫困生却很少参加群体活动, 他们更愿意在图书馆看书、学习, 或忙于各种兼职打工。一方面是因为学校活动难免要额外的开销, 许多贫困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太好, 需要节衣缩食, 对不要求必须参加的活动只能消极退缩;另一方面, 他们想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通过打工自己养活自己。因此, 贫困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 多注重于书本知识的学习, 他们与普通学生相比, 在文艺、体育等方面缺乏锻炼, 缺乏交往能力和交往技巧的培养, 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久而久之, 就脱离了集体, 疏远了同学, 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子里, 常常给人以难以接近、不和群的感觉。一旦考试失败, 或有人出言不逊, 他们常会一蹶不振, 或者采取极端的形式表露出来, 特别是同学们的不理解和排斥, 也会让他们心理、情绪大起大落, 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面对如此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 我们的贫困大学生应该如何自救, 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并施以援手是一个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2 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

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总结起来有两方面:一是因为贫困, 这是主要方面;二是因为自卑, 这是精神方面。因此, 相应的解决对策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我们不仅要给贫困生以物质资助, 还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指导, 通过各种贫困补助、奖学金、助学金, 还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及时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 保证每一个学生不因贫困而产生心理问题;不因贫困而影响到自己和他人;不因心理压力而妨碍成长。通过师生的共同帮助, 同学们都能以健康的心态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活, 成为国家真正的有用之材。

2.1 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贫困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经历的挫折虽然较多, 但成熟得比其他同学快, 但他们毕竟还年轻, 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对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尚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 学校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从小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教育他们正确认识贫穷、摆正心态, 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各种矛盾, 走出金钱衡量一切的狭獈思想, 放眼未来, 正确处理眼前的困难与人生大发展的关系;教育大学生要明白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创造和奉献, 同时教育他们要勤奋好学、积极探索、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 并且永不言弃。

2.2 助困与育人相结合

高校应在原有的奖学金、助学贷款制度的基础上, 建立一套全新的、立体混合式的大学生资助体系, 采取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减免学费等多种综合方式解决贫困大学生后顾之忧, 使他们能安心完成学业, 不用为学费担心。当然也应该注意到, 在帮助他们解困的同时, 还要注重培养贫困生的自信心、自立心和自强的精神, 鼓励他们奋发成才, 用知识改变自身的命运并回报社会。

2.3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心理咨询活动, 指导贫困生学会运用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卫机制。首先,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 老师要注意指导贫困生正视贫困, 引导贫困生立志在困境中崛起, 激发正能量。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和当今形势的发展, 认识贫困问题只是一个暂时的、社会的问题, 并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问题。贫困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甘于贫困, 不作努力改变现状。同时还可以邀请身边的优秀贫困生传授经验, 使贫困生看到希望、增加信心;还可以通过介绍名人的艰苦成才经历来激励贫困生的斗志。其次, 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 建设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系统的心理课程教学, 可以使贫困生了解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 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 提高情商和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以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

2.4 鼓励贫困生主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与亲属、朋友、同学在交往中相处融洽能使人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 个人的苦恼和压力有地方倾诉, 不容易积压怨恨, 这对缓解贫困生心中的孤独和压力苦闷非常有益处。引导教育贫困生学会与人融洽相处的方法, 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针对其自我封闭的心理问题, 要因人而异地进行心理辅导;学校还应该鼓励贫困生经常性地参加一些大学生社团活动, 密切老师和同学的关系, 从中获得学习的机会和个人展示、发展的机会;让贫困生懂得和别人交往时, 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理解人、帮助人, 只有在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同时, 在日常的班级学生管理中, 要注意发挥班干部、团组织和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 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 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克服消极心理状态, 增进同学间的理解和友谊, 帮助贫困生和其他同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篇8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课堂教学

前言

作为一个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 很有发展潜力和创造性的群体——大学生, 要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就必须既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 又具有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转轨、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 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 心理健康教育事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是新形势下加强德育工作、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我们可以从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身上发现, 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不仅有扎实的知识素养, 较强的专业能力, 而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鉴于此, 高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努力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标准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 表现为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与完好的一种状态。早在1946年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 就为心理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 就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从广义上讲, 它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 它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 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 能适应社会, 与社会保持同步。

众所周知,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 正处于青年中期。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 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大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上的青年。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 其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心理健康标准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发现,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格完整。大学生应具备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行为;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

(2) 智力正常。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 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

(3) 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 乐观开朗, 富有朝气, 对生活充满希望, 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

(4) 意志健全。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 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 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

(5) 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大学生在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时, 能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 正视现实, 积极进取。

(6) 人际关系和谐。大学生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 有自知之明, 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 宽以待人, 乐于助人, 交往动机端正。

(7) 适应能力强。大学生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 或改变环境适应个体需要, 或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8) 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 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角色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二、大学生心理疾病现状及其特点

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如果他们仅仅有了丰富的知识, 而没有健全的心理素质, 或心理素质存在缺陷, 这既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 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年来, 大量事例反映了大学生有日趋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2002年1月29日、2月5日和2月23日, 22岁的清华大学机电系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前后用硫酸泼伤了5只熊, 事件曝光后, 反响极大。2004年2月23日, 马加爵——云南大学的一名普通大学生, 因一点小磨擦, 就残忍地杀死了4个平时和自己相处不错的同学。2008年10月20日, 一名中学生因为学习压力过大, 导致精神失常, 用刀将父亲、奶奶、邻居砍成重伤。2011年4月13日, 一位高高兴兴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迎接儿子的母亲被连刺数刀, 倒在了血泊之中。伤害她的不是别人, 正是刚从日本回来的留学生儿子。警察及时赶到, 冰冷的手铐铐上了儿子的双手, 母亲疼痛的不仅仅是身体, 还有一颗破碎的心。这起“留学生刺母案”的发生, 使青少年心理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独处异乡, 远离亲情, 缺乏心理疏导和沟通, 案件背后折射出一些青少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隐痛。在很多城市, 每年都有自杀的大学生。在一般人群中, 存在心理疾病的人员比例为20%左右, 大学生作为普通人, 出现心理疾病的人员比例也在20%左右。

目前, 大学生心理疾病不仅包括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也包括性格偏激、容易激动等心理不健全问题, 校园自杀、他杀事件频仍发生。“药家鑫命案”、“留学生刺母案”、“求爱不可拔刀相向”、砍人、跳楼等大学生恶性案件接连发生。研究发现, 容易出现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进入大学后出现心理问题, 另一类是上学前就存在心理疾病。因此,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探究其产生的根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解释:

(1) 工作节奏、生活节奏加快, 使人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这样很容易让人心情浮躁。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 容易引发较多的心理冲突, 而一些大学生又不能科学地对待, 往往产生心理烦恼和困惑。例如, 当大学生觉得自己受到伤害时, 会本能地愤怒和攻击, 但不是以一个社会认可的方式发泄, 而是寻找一种极端行为进行发泄, 这样就可能对伤害他的人产生暴力倾向。

(2)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方法不当, 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不合理、难操作、措施难到位,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队伍力量不足, 专业水平不够。

总之,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其自身存在许多特殊的问题, 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 增进心身健康, 以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社会环境, 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查, 建立大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

对于高校来说, 应该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与测试, 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并对高危人群进行排查。根据普查情况, 确定重点人群, 并指定专人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 随时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动态, 随时掌握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健康联络员要随时掌握全班、本寝室同学的心理状况, 对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由班级心理委员每周向班级辅导员、班主任汇报一次, 发现同学有明显的心理异常情况要及时向所在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汇报。

(2) 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之中, 并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健康联络员、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学生骨干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应经常和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进行交流, 了解学生心理健康变化情况。

(3) 一旦发现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恶化的现象, 应将该生情况迅速以电话的形式上报, 及时予以处理。

(二) 高校要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

近年来, 高校普遍认识到心理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并建立了相应的机构, 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很多高校也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 有针对性地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 并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相关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 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 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毋庸置疑, 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 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 掌握心理调节方法, 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2) 对于高校来说, 要结合实际, 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 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3) 在学科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某些心理素质的内容, 如思维、记忆、想象能力的心理训练方式, 提高学生的感知力和动手能力, 尤其是在思想道德修养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 教师要较系统地介绍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传播心理自我调适和消除心理困扰的方法。

(三) 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人们普遍认为,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但问题是什么是人才, 如何培养人才?我们经常说, 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什么是教育, 教育除了传播知识之外, 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培养健康的人格和情感。但是, 现在社会上人们评价一个人看重学历的多, 看重知识的多, 注重智商的多, 对品德、人格、情商、心理素质等方面注重得少, 有的甚至被忽视了。这种评价人才的观念反映到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活动中, 就是只看成绩、分数, 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理想、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和管理。为此, 我们要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变成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并切实解决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社会、尤其是媒体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 高校的领导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把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使其更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2)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事, 也是整个学校的事。针对这种情况, 高校领导要从全局出发, 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视对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 使他们在日常思想教育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 高校学科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 对学生进行发展心理能力的训练。此外,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指导学生, 防止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倾向。

(四) 要倡导大学生主体自我教育、自我参与体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积极倡导主体自我教育、自我参与、自我体验。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课外教育指导中, 辅导员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使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促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 并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消除负性情绪的心理困惑, 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变化。

(2) 要掌握大学生在校期间易在某些方面产生心理挫折的规律、特点, 并采取积极措施, 做到防患于未然, 并要善于从学生受挫后的反应征兆中, 找出其产生挫折心理的真实原因, 以便学生迅速走出逆境, 恢复积极健康的心态。此外, 要对学生不失时机地进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恋爱观的教育, 避免因恋爱问题产生严重的心理挫折。

(3) 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 自身都强烈地渴望有良师益友为他们指点迷津、排忧解难, 帮助其解除心理压力, 消除心理障碍, 医治心灵创伤, 矫正异常心理与行为, 形成健康的人格, 适应时代的发展, 成为祖国的栋梁。

(五) 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来说, 要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特别是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 大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 以缓解来自经济、就业、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认真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通过个别辅导、团体辅导、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等多种形式为在校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普及心理咨询知识, 重视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和心理咨询邮箱, 实行预约咨询。

(2) 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取决于这支队伍的素质, 必须下力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 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同时, 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 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统一领导、规划、协调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隶属于学生工作处 (部) , 具体负责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方面工作的组织实施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技术性工作。

参考文献

[1]温勇.浅析大学生个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5) :179.

[2]马延龙.谈素质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06, (2) :66-67.

[3]孙景川.高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 :106-108.

[4]朱瑞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浅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 (32) :66.

[5]陶己.浅析大学生个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3) :87-8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 篇9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从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中得知, 有25%左右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与成才,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步。2003年, 徐岩在对邯郸市1750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 大学生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19.9%和21.8%。2004年, 福州博智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对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等6所院校的1200名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显示, 有17%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大约有23%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问题;17%的人存在焦虑症状;14%的人出现抑郁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35%的人存在情感困惑;30%的人感觉就业压力很大。以上的问题提醒我们, 一味地强调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 忽视良好的性格、情绪的培养, 教育的效果是不理想的, 是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的。

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的研究

1、关于实施体系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有自己的体。刘锋认为要提高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有必要从统一思想, 明确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两个重点”, 机构、人员、投入“三个到位”, 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环境介入、社会实践“四条途径”, 坚持必修课与选修课、教育与自我教育、加强心理关怀与解决实际问题、学校教育与家庭配合、目标管理与工作创新“五个结合”等方面构建新时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体系。

陈先建结合本单位的实际, 构建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综合体系。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 各个机构各司其职, 互为依托。其主要的业务工作是开设心理素质教育;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开设团体小组训练课程;开展就业心理指导咨询;个别心理辅导与咨询等。

2、关于实施方法

目前, 我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手段主要包括两方面:

心理咨询:最近几年来, 心理咨询在高校发展的较快, 有关心理咨询的研究比较多,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闫华等人从认知转变、工作广度扩展、队伍建设、与德育工作合作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增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实效性。

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相对较少, 干预的最主要形式有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咨询、开设心理健康课 (讲座) 、进行心理训练活动等, 其中探讨团体心理咨询的干预效果的研究较多。

3、关于实施内容

课程是实施教育的载体, 学校的培养目标要通过课程设置来转化为操作过程。因此, 只有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 才能弥补原有教育目标的不足。它不仅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 而是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 还应考虑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之间的衔接与系统性, 体现循序渐进的特点, 形成科学体系。[8]这种科学体系以个人体验为基础, 以活动为载体, 精心设计的活动、角色扮演、情感情绪体验等形式, 通过师生共同的参与, 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约因素的研究

1、与思想品德教育相混淆

目前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含于思想政治工作之中。赵书霞认为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范畴, 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进行了阐释分析。闫华等认为:“心理教育贯穿于包括德育在内的所有教育过程, 缺少心理教育的德育是不完备的。”

2、师资力量基础薄弱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严重不足, 不懂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知识技能的非专业人员大量充斥。这些都是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来完成, 多数辅导员是大学刚毕业就踏上这个岗位, 大多数缺乏社会阅历, 因此无法对学生做出深层次的解释。不仅如此, 大多数政工干部不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发展的规律, 而这些却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3、缺乏有效的、系统的评价标准

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方式来看, 主要有实证研究和经验研究两大模式。实证研究多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为主, 以心理测量量表为工具,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定量的分析。主要的测量工具有:SCL-90、EPQ、UPI、16PF、Zung焦虑量表 (SAS) 、心理健康调查表 (PHI) 、抑郁自评量表 (SDS) 等。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 根据研究的问题与目的, 可以使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量表。实证研究的论文主要发表在《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上。而经验研究多以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为主, 运用人文社科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定性的分析。

4、保障体系不完善

目前大学普遍存在着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存在着严重的缺口, 还存在诸如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资格的认可问题, 心理咨询机构可否对社会实施有偿服务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进修、职称评定问题等。这些问题不解决,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一句空话。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校的全面发展教育有着重要催化功能和带有基本建设性质的一项工作, 它完全有资格、有必要列入整个学校教育体系而成为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引起了大学生一些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本文对近几年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概括和总结, 以此, 希冀为今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徐岩:《大学生1750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中国基层医药》, 2003, (10)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研究 篇10

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学习能力、思想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开展针对性教育, 切实做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一直以来是大学的一项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对某大学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进行问题调查, 以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看法, 进而指导改进工作的相关要点, 现报道如下。

二、临床资料

(一)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的学生均为某大学在校选修本课程的同学, 共92人, 其中男生共有37人, 女生共有55人, 最大年龄为24岁, 最小年龄为21岁, 平均年龄为22.3岁。所有学生均完成问卷调查。

(二) 研究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于心理困扰的处理方法及寻求的服务方式。填写表格前向学生讲解调查的目的, 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如实答题。回收有效调查表共92份, 无调查表填写不符合要求。

(三) 观察目标。

分析问卷结果, 比较男生、女生对于心理困扰的处理方法的差别。

(四)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录入和统计分析, 以频数及频率来表示病例数及所占百分比。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定检验水准a=0.05, 若P<0.05, 则表示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若相反P>0.05, 则表示两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调查结果

比较男生、女生对于心理困扰的处理方法结果显示, 男生主要以自己解决为主, 而女生主要是寻求家人朋友解决, 男女生处理心理困扰的方法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体见表1。

四、讨论

本研究调查发现, 男生处理心理困扰的方法主要是采取自己解决, 其次是选择娱乐方式, 而女生主要采取咨询家人朋友解决, 其次也是选择娱乐方式。研究结果亦显示, 男女生选择专业心理咨询的人数都很少, 不为重要的选择。

近年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迅速发展, 但各种因素影响下,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极不平衡, 存在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阻碍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工作。主要体现在:一是实际行动上重视程度不够, 实际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投入很少, 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今没有统一规范的教学内容, 没有高水平的师资, 没有合适的教学设备, 未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于以上不足之处, 我们认为需要做到:一是积极应对心理健康问题, 虽然学生基本上都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但在遇到心理困扰时往往难以解决, 基本上不会选择主动去寻求心理健康服务帮助, 大学生对心理问题仍然感到难以启齿, 害怕会受到歧视或受到嘲笑等因素。二是加强师生互动, 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原则,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心理辅导建设, 开展网上咨询、书信交流等形式, 又要因人而异, 充分考虑到性别差异, 注重保密性, 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 使学生不但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提高心理技能, 还能够解决心理健康的问题, 预防相关疾病发生,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心理发展教育与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上, 而不是对心理疾病的治疗上。本研究观察人数有限, 仍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方法:随机抽取92名大学生,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根据具体情况如实答题, 分析问卷结果, 比较男生、女生对于心理困扰的处理方法的差别。结果:男生处理心理困扰时选择自己解决的有20人, 家人朋友的有5人, 专业心理咨询的有2人, 娱乐方式的有12人, 其它有4人, 而女生选择自己解决的有8人, 家人朋友的有18人, 专业心理咨询的有6人, 娱乐方式的有15人, 其它有2人。结论:男生主要是采取自己解决的方式, 而女生主要采取咨询家人朋友的方式, 男女生处理心理困扰的方法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上一篇:肾病综合征护理下一篇:脱硫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