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

2024-05-13

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共11篇)

篇1: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

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

作者:1114108李晨晨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阐述了体质、健康及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探讨了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的研究综述,表明现在研究已表明体质与心理健康存在相互关系,心理与体质的相互影响关系有待进行一步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体质 心理健康 关系

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正文: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心理问题日益突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高校教育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同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对应关系及不同体质状况大学生心理特征,对于今后高校在体质健康教育过程中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身心健康程度,促进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体质的基本概念及范畴

体质(Constitution)是人体的健康水平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体质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如经过有计划的改变生活条件和进行身体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生长发育,提高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增强身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和抵抗能力,故能增强体质。体质和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体质的强弱和健康的好坏,都涉及人体生长发育、生理机能、心理状况,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以及对外界的适应和抵抗能力。但体质与健康,绝非同一概念,体质是人体的质量,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无论从内容和作用上看,都比健康更为广泛。

2健康、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健康(Health)是指身体、精神和社会三方面均处于完美的状态,不限于无病和虚弱。健康是一种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的劳动效能的状态。1978年9月,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所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对健康的描述是:“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匿迹,而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并提出“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概念的逐渐完善,精神卫生(心理卫生)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

心理健康(MentalHealth),指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一个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并具有协调的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这种心理状态称之为心理健康。它是保证一个人高效率工作、学习和愉快生活的必要条件。心理健康的标志有如下几方面:(1)积极学习和工作,并在学习和工作中感到满意和快乐;(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能客观地评价他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4)能够快速解决各种挫折和失败;(5)保持积极愉快的心境。

最后,正确的人生观、乐观、开朗的性格以及健康的体魄是心理健康重要条件。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生物遗传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两个方面,生物遗传因素包括有遗传、疾病、外伤等原因。而在社会因素方面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的社会因素主要有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特殊人格等。3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体育活动可以导致众多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好处。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

度对体育对心理产生的作用进行阐述。

3.1社会学认为体育对心理的作用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认为体育运动对心理的作用主要在以下5个方面:(1)体育有助于智力的发展。首先,体育可促进人大脑的开发和利用,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体育运动能减缓应激反应,提高脑力劳动的工作效率。再次,体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脑力劳动引起的疲劳;(2)体育对于调节情绪有积极作用,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重要指标;(3)体育有助于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而体育运动的特点在于需要不断克服客观和主观困难;(4)体育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体育运动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都属于群体活动。在体育运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同伴、教练和老师、对手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体育活动,同时在活动中体现出了公平竞争、团结协作友好交往等良好的交往原则;(5)体育可使人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

3.2心理学认为体育对心理的作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关于体育锻炼对心理状态改善的可能能机制有以下3种学说:(1)认知行为假说:人们完成一项他们认为是较为困难的任务时,其自定准能水平就会提高。就会有自我成就感,自定效能提高感,这种成就感就会打破与抑郁、焦虑以及其它消极心境状态关联。(2)社会交互作用假说:体育锻炼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进而加强了社交。(3)分散注意假说:这种假说认为,运动后可产生注意分散,其结果是降低心理紧张状态。长期的体育锻炼要减少消极情结方面比放松练习或其它练习分散注意同时令人感到愉快的活动更有效。

3.3生理学认为体育对心理的作用

从生理学的角度目前关于体育锻炼对心理状态改善的可能机制有以下3种学说:

(1)心血管功能学说:体育锻炼促进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发展,增强血管的收缩性和渗透性。健康的血液循环可使体温恒定,有助于保持神经纤维的正常传导性从而利于心理健康。另外,体育活动引进的体温升高可使人产生短期安静的效果。该理论基于脑干温度的变化,可使肌梭活动和大脑皮层电活动减少,从而引起放松状态。(2)单胺假说:有证据显示,神经递质在神经之间以及神经与肌肉之间起传递信号的作用。脑部的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与5-羟色胺的水平与压抑和精神分裂有关,脑中单胺的改变可能在运动导致的情绪变化中起了媒介作用。研究表明:抑郁的人经常出现胺分泌量减少的情况,如去甲肾上腺素,血清基,多巴胺等的减少,而进行体育锻炼则会出现脑去甲肾上腺素提高的现象。从理论上分析,体育锻炼刺激神经递质的分泌,抑制抑郁、焦虑等心理情绪的产生,进而对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3)内啡呔释放假说:各种内啡呔产生于脑、脑垂体和其它组织,这些内啡呔具有吗啡的作用,内啡呔能减轻痛感和产生快感,而运动能够促进人体的B-内啡呔的释放,从而减轻痛觉和改变精神状态。4大学生体育锻炼及体质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的研究

DiehlNancyS等人在1998年对160名女大学生进行身体质量指数BMI、社会体形焦虑、厌食症状、暴食症状、抑郁自评、自尊、身体练习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社会体形焦虑与饮食紊乱有显著性相关。BrunetJennifer等人的研究结果证明,自尊显著影响社会体形焦虑,同时也显著影响体质,通过提高自尊和有目标的社会体形焦虑的干预可以帮助提高身体活动的动机和体育行为。HaaseAnneM研究认为运动员的体形认知与运动员社会体形焦虑密切相关,女运动员对于体形的认知直接影响体形焦虑和饮食。MarklandDavid等人的研究认为,男、女在体育锻炼的动机不同主要是由于男女对于形体的认知上的不同造成的。

毕秀淑,彭延春2003年通过体育运动对心理的干预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改变联系密切,对有抑郁、焦虑和人际敏感症状的大学生,其调节作用是显著的。王虹在2006年39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证明得出SCL-90测试得分在不同的体质学生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体质成绩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较良好的对应关系。王晓霞在2005年同样利用SCL-90量表,发现“心理正常组”与“心理障碍组”的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体育态度和身体素质综合评价水平上有明显的差异。这些研究揭示了心理健康因素与身体素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周冰2006年研究证明不同的形态指标机能指标、素质指标对大学生在心理健康存在差异性,大学生的体重与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与自我尊重感的相关系数最大。大学生的台阶试验得分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其中与人际关系亲和感相关系数最大。大学生的体质得分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其中与人际关系亲和感相关系数最大。王向晨在2007年的研究证明男生中,不同心理建康水平的大学生在体质测试总成绩和立定跳远项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身体素质水平好的学生在乐群性、兴奋性、有恒性和敢为性四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身体素质水平不良的学生;在聪慧性、怀疑性、试验性、独立性、紧张性五个因子得分显著低于身体素质不良的学生。

综上所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体育锻炼对心理产生的健康促进作用都是毋庸置疑,体育锻炼可产生社会、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建康良好的发展。然而在大学生的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目前仅局限在体质与心理的相关性方面的定性研究,而针对不同的体质状况所表现的心理特征以及不

同的心理特征所具的体质特征的定量研究目前未见报道。进行体质与心理之间的定量研究对于今后高校在体质健康教育过程中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身心健康程度,促进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志寅.诊断学大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5.

[2]石作砺,于葆.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王翔朴,王营通,李珏声.卫生学大辞典[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378-379.

[4]张焕庭.教育辞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173-174.

[5]张焕庭.教育辞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173-174.

[6]钱建龙编.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09.

[7]Warburton,D.E.R.Nicol,C.W,&BredinS.S.D.(2006).Healthbenefitsofphysicalactivity:theevidence[J].CanadianMedi-calAssociationJournal,174,801-809.

[8]徐志刚,刘盎.论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9]钱建龙编.体育运动与身心健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33

篇2: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5-000-01

摘 要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进行了这么多年,然而其实际效能发挥甚微。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校体质健康测试与课余体育辩证关系的研究,揭示两者在改善不断下滑的高校学生体质状况中理应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体质健康测试 课余体育 关系

一、引言

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近二十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以下四个方面尤为突出:第一、学生体能(柔韧性、速度、耐力)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第二、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现下降趋势;第三、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继续呈上升趋势;第四、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体力活动不足和体育锻炼不够是当前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问题。在这样一个不容乐观的形势下,学校体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二、高等学校体质健康测试现状

2002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于2005年起,在全国逐步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工作。然而,现实情况表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效果却与其实施的初衷大相径庭,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各地各校只负责把数据上报给国家,缺乏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监管。不少地方和学校领导意识淡薄,为了取得好的评价,允许甚至怂恿体育教师弄虚作假,直接影响了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更多的部门或学校把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当作一项任务,只求每年把数据上报完成,却并未对学生进行反馈并提供锻炼指导意见,体质测试与学生体育学习及锻炼完全脱节,等等。

目前,我国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方面还没有完全系统的研究成果,国家虽然建立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但也只是为了从各省收集数据,并从国家层面进行分析、了解全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对于地区、学校、学生、家庭联动的监测管理体系及其与学生体质健康的互动,却显得十分脆弱。如何对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合理、及时的管理与监测,如何把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学习与锻炼和体质健康有机的结合,如何有效的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并提出改进建议,如何构建地区、学校、学生、家庭联动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体系等等方面的研究还非常缺乏。虽然目前也有一些相关的管理系统,但均未能充分地发挥与使用监管功能,在这方面亟需优化和完善。

三、当前我国高校课余体育现状

纵观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情况,除清华大学少数几所学校大一至大四年级均开设体育课外,一般院校只在大

一、大二年级开设体育课。就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时数而言,一、二年级的总学时为144学时左右。每周一次90分钟体育课,这其中还包括理论课、风雨天的停课,教学中往往以传授体育的知识和运动技能为主,若使大学生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仅仅依靠体育课堂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顾渊彦在其所著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中认为现代大学体育课程应该是一种广义的课程概念,是一种大课程概念。大学体育不应局限于体育课堂内的教学。体育课程应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参与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大部分。然而,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在有组织的课余体育活动上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实效不强,忽视了学校体育另一有机组成部分“课余体育”。

四、高等学校体质健康测试与课余体育的有机结合

(一)理念引导:全校师生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首先,将每年学生体质测试具体研究报告及学生课余活动调查分析报告呈报学校,以引起校领导及各级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其次,依托体质测试平台,建立学生成绩查询系统,让每位同学了解自己的体质状况。最后,建立养生堂网站,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二)实践角度:氛围营造、制度约束、多管其下

首先,依托现有学校体育体育课及体育社团开展一系列的“阳光体育”活动。街舞、轮滑、花式篮球、养生八段锦、健美操、瑜伽等受场地局限性较小的项目进入学生生活区巡回演出;篮球、羽毛球、网球、排球、跆拳道、乒乓球、剑道、田径等项目通过各种类型的竞赛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其次,建立学生体育锻炼监测系统,在网络成瘾的时代改变学生已有生活习惯并非一件易事,所以必须多管齐下。再次,建立学生身体素质考核体系,运用行政干预方法进一步保障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三)虚拟空间:利用网络建立沟通平台,及时了解学生所需、所想

首先,建立论坛、贴吧,及时了解学生对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各学院建立自己的“阳光体育”平台,及时更新社团活动内容,特色社团活动视频,以此来激励各学院、各社团的争相发展。同时,还应完善网络教学模块建设。

综上所述,虽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进行了这么多年,但是并未发挥实际的效用;与此同时,理论与实践都证明了课余体育的重要性。因而,如何把学生从网络毒瘾中解救出来不仅仅是高校体育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责任。我们必须多管齐下,以期将我国高校大学生从网络中解救出来,进而树立起正确的健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篇3: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

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质,研究,综述

1 背景分析

自20世纪80、90年代,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得一些学生在上学期间休学、退学、走上犯罪道路甚至自杀等[1];最近几年,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贫富差距加大, 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高校不断的扩招。当代大学生处在大变革的社会环境中, 他们通过网络等其他途径参入到社会中, 致使心理健康受到社会各种消极的因素影响。有一项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报告, 其中20.23%的人显示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偏执、抑郁、焦虑、孤僻、冲动、嫉妒、猜疑、自卑等现象已使得大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伤害, 也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乐趣、学习效率、身体健康等[2]。由于学习因素、宿舍矛盾、恋爱问题、经济状况、人际沟通、就业压力等各方面影响产生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问题, 现在是日益增多。所以说, 全国各个高校要重视并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心智健全的建设性人才。

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在2002年6月共同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于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广实施, 并自2005年起, 在全国逐步开始实施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报的工作。通过近几年上报的数据统计来看, 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分数下降, 有多项不合格, 整体状况有下降的趋势。而高校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 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 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变化会影响到未来社会发展的动力。客观的分析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提出科学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让大学生拥有“健康第一位”的思想意识, 养成天天参加锻炼的好习惯, 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共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每位学生的体质状况与心理状况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 体质良好的学生是否有健全的心理, 两者是否是正相关的;另外, 是否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通过查阅以往的研究资料, 观察这几年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体质状况的研究, 提出笔者的建议。

2 研究现状

(1) 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 国外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集中在焦虑、抑郁等大量心理问题上, 仅是揭示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流行率, 以及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评价工具。国内的研究大部分是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心情、性格、学习成绩、人间交往等发现心理健康问题, 指出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还有部分是研究体育运动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 提出建议与对策。

2000年, 段军钢运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维尔维克指数来测量青海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形态及素质状况, 研究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 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建议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一些娱乐性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要区别对待,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

2005年, 李志刚, 王向晨用体质健康标准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来衡量评估部分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的状况, 研究指出:研究对象大一、大二学生体质测试的成绩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 体测成绩高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体测成绩低的。

2005年, 王虹采用专家访谈法、心理与体质测量法等研究方法, 来调查分析河南理工大学2003级不同体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探讨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建议:高校要重视对体质成绩差的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并指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指标体系应进一步完善, 以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006年孙立海采用体质测试法和心理SCL-90量表来研究不同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质状况的相互关系, 得出:学生的体质好坏与心理障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2007年, 韩晔运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及自尊量表, 对433名大学生做了体质和心理状况的测试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速度灵敏性与个人的自尊水平正相关, 身体柔韧和力量性与学业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 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高能预测心理健康状况好。

2007年, 郑小真、夏菲菲运用心理问卷测试、体质指标测试等研究方法, 抽取一部分丽水学院的大学生做调查。根据调查结果, 来研究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相关状况, 寻找影响他们体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 针对增强学生体质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参考建议。

2009年, 蔡灿龙、陈秋斌通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闽南地区高校部分学生进行SCL-90的测量与因子分析来了解闽南地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在掌握与分析数据、材料的基础上, 又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与建议。

2010年, 张伟, 陈华卫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 对江苏地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症状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随年龄递增, 身体素质水平、体育锻炼程度呈先增后减趋势;苏中、苏南、苏北地区间学生体质水平有较大差异;并且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也有差异。

2011年, 刘根平采用UPI诊断量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江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调查并研究分析, 并根据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来评定研究对象的体质状况, 综合分析江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质状况之间的关联, 发挥高校体育课及活动特点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完善体育教学的功能。

(2) 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发现, 国内近些年对大学生体质状况的研究不少, 主要是围绕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得出体质下降, 分析研究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状况, 提供一些建议。

1999年, 张传义、刘兆厚、吕琦采用数据统计法、资料分析对比法, 对国内高等农业院校一年级学生的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把这些大学生们各项数据分别与全国同年龄组、日本东京农大学生的平均值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国内农业院校一年级学生的身高、体重高于国内同年龄组大学生;与日本京农大学生相比, 国内农大学生体质各项指标互有高低优势等。建议加强国内农大学生体育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等。

2004年, 路静通过对河南省4所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并把河南省当代大学生体质状与全国同龄学生的指标进行比较研究, 以便于为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 同时能有效的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2006—2009年, 蔡陵江对厦门理工大学本科不同专业的部分女生的体格、体能测试成绩进行追踪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除个别体质健康指标有所提高外, 其他内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呈下降趋势, 此校女生的体质发展水平不容乐观, 反映出目前厦门理工大学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并对如何增强学生体质提出对策。

2008—2009年, 孟庆光抽取内陆与港澳台男、女生各2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与评分办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 经测试统计后发现:港澳台籍学生正常体重人数比例优于内陆生, 同时肥胖比例略高;内陆学生的总成绩与耐力项目成绩要高于港澳台籍学生, 并且差异显著。

2010年, 田常军针对陕西省6所民办高校阳光体育开展的现状, 运用文献分析法, 问卷调查法, 心理量表测验法和数理统计法, 分析这几所民办学校的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行为方式, 得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质的相关关系, 为民办高校如何开展阳光体育来提高心理水平和增强体质提出建议依据。

3 研究的不足

(1) 观察以往的有关研究, 大多是单方面研究大学生体质状况或者是心理健康现状, 发现大学生体质下降和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还有一部分是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方面研究, 缺少体质状况分析。

(2) 有关体质的研究, 基本上以体质测试成绩来决定体质状况, 没有从学生的遗传因素、营养健康现状、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现状、休闲活动现状等方面综合考虑研究。

(3) 研究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文章, 研究多数是先研究体质状况, 再研究每个体质等级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找出两者的联系, 学生体质状况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 体质优良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4 建议

(1) 在研究大学生体质水平时, 首先要考虑学生遗产因素的影响, 有的学生有天生性疾病, 参加体育活动少, 体质水平肯定差。其次还应该研究学生的营养条件、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现状、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休闲活动现状以及生活环境等来综合研究体质状况, 研究效果会更好。

篇4: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

关键词:体育运动;大学生;体质健康

引言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受到重视依旧。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希望和未来,其体质水平的高低与其投入社会,报效祖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是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平台。因此,深入强化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提倡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显著提升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是时代发展需求,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对大学生的体育运动状态与体质健康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1]。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X校高校学生,根据年级、性别和专业分层后随机选择200名学生。年龄范围为18-25岁;女生86人,男生115人。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检索文献源自中国知网、维普网、高校图书馆等地。大致掌握了目前体育运动与体质健康的现状,为本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统计整理后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为90%。以本次调查需求为根据编写了《X校大学生体育运动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信息、体育锻炼强度、体育锻炼频率以及体育锻炼时间。

1.3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后期处理与统计分析,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

2.结果分析

2.1体育锻炼强度与体质健康的关系

体育运动锻炼的强度可以分为三个等级:A级为小强度,即为与平时相比呼吸和心跳的变化不明显;B级为中强度,即为人体的呼吸、心跳与平时相比略微加快,有微微出汗的感觉;C级为大强度,即为呼吸急促,心跳与平时相比明显加快,出汗多。经过统计结果显示,A、B、C级运动强度的优秀率分别为9.77%、21.10%、12.49%。其中B级的优秀率最高。因此可以看出,在选择锻炼强度的时候可以选择倾向于选择B级。

只有合理的运动强度才能够获得最佳运动效果。但是合理的运动强度是相对的,需要根据运动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态、运动项目等情况来具体说明。合理的运动强度也是因人而异的,即使同一强度对于不同的个体也会出现不同效果。大学生想要获得理想的体质一定要合理的控制运动强度,不要迷信运动强度越大越好[2]。

2.2体育锻炼频率与体质健康的关系

体育运动频率就是指学生在每周进行运动的次数。经过统计后可以发现,每周运动次数超过3次(包括)的学生,其优秀率为24.53%;每周运动次数为2次以下(包括2次)的学生的优秀率为15.47%。因此可以得出,大学生每周的运动次数达3次或3次以上,优秀率会显著提升。由于运动效果存在一定的累积蓄积作用,因此适当的运动频率为每周3-4次;如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可以适当增加至4-5次;如果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为2次以下,那么对于增强体质健康的效果并不十分显著。据有关文献报道,当人体每周进行运动超过3次的时候,最大的吸氧量增加逐渐趋于平和,因此运动的效果最为显著[4]。

2.3体育锻炼时间与体质健康的关系

体育锻炼时间即为学生每次开展体育运动的持续时间。经过统计结果表明,每次运动时间持续30分钟以上,并且运动频率达到每周3次以上的大学生的优秀率为14.89%;每次运动持续时间不足30min的学生,其优秀率为7.85%;因此可以证明每次运动时间适当延长可以有效强化运动效果。大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其所显现的效果是基于一定的时间基础的。运动的时间过长,会给人体的身体机能带来负担,容易产生疲劳感;而运动时间过短就无法达到运动的效果[5]。因此大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要根据自身体质来合理选择运动时间,才能够实现最佳的运动效果。据有关报道显示,人体在每次运动20-60min的时候,能够有效改善心血管功能,强化人体有氧工作的能力。并且每次運动时间应该不少于20min。因此可以看出,要获得一定的运动效果,达到强化体质健康的目的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应该在30min左右。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大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要注意运动的强度,首先可以遵循中等强度的原则,其次可以根据自身体质来适当提高或减弱运动强度;要获得良好的运动效果,实现增强体质健康的目的每周至少要进行3次或以上的体育运动。并且每次运动时间要持续20-30min。

3.2建议

3.2.1积极培育大学生体育运动的习惯

高校应该着重注意培养大学生开展体育运动的习惯。大力宣扬阳光体育运动,可以从晨练、运动竞赛等形式入手。高校或学院可以自由选择锻炼形式。同时,高校应该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健康,免费开放高校体育场馆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积极开展体育运动。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定期的开展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积极开展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

3.2.2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强化体育教学价值

高校应该意识到肩负着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责任,积极调动院校的各种资源。特别是可以充分发挥体育课堂、社会实践课堂的优势来开展体育运动。例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除了可以进行必要必修课堂外,还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每周保持3次以上的体育课程,并且课程时间要在30min左右。在体育课堂时间内学生可以根据兴趣来选择自身喜爱的运动,构建和谐丰富的体育教学课堂。消除学生对体育的畏惧感。

4.结束语

国家正在倡导全民健身运动,而阳光体育教学也在各大中高校中积极开展。高校应该树立优先培养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原则。固定每个年级和专业的体育课程,并且积极丰富扩充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在体育课程中还可以添加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从而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以便其能够更加积极,更加有目标的投入合理适宜的体育运动中来,进而强化体质健康,为日后建设社会,报效祖国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春明,王文丽,马建龙.普通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01):28-30+34.

[2]吴秀云.有氧运动与心理干预对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以超重与肥胖人群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3):102-104.

[3]王文成,刘志敏,黄敏.促进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理论与实践研[J].医学与社会,2011,(06):92-95+105.

[4]马宝国,赵莹,于洪.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的关系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62-64.

篇5: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

不同年龄阶段在校学生体质与体重指数的关系研究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年龄段在校学生体质与体重指数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建议.

作 者:吴业锦  作者单位:临沂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山东,临沂,276005 刊 名:华章 英文刊名:HUAZHANG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80 关键词:年龄阶段   学生体质   体重指数  

篇6: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

关键词:中学生体质健康对策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中学生体质健康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清华知网、期刊网等途径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包括书籍、报刊、论文等,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政策、法规及理论依据。

1.2.2测量法:录入的各项数据指标,是各个学校依据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测试方法”的要求测试而来。检测数据指标:本次体质健康数据包括视力、身高、体重、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50m跑等直接数据。

1.2.3问卷调查法:编制的调查问卷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向随机抽样的中学生发出问卷192份,回收190份,回收率98.96%。

1.2.4数理统计法:采用excel软件对原始体质健康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相关的数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中学生视力的调查与分析

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我国中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55.2%,新平县中学生不良近视率为27.45%,远远低于全国水平,中学生视力处于良好状况。通过对患近视的学生访谈分析,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作业做的太晚,睡眠不足;过度地看电视、玩电脑;学生做眼保健操不认真,动作不规范;学生家长对孩子期望质过高,高中毕业都想升入好的大学;在家学习时间长活动时间少。调查发现中学生的近视率是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而逐渐在高,教师应该注意,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呵护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醒他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加强眼保健操的日常检查。

2.2中学生肥胖和营养不良的调查与分析

据调查显示,全国中学生肥胖率为11.6%,新平县中学生肥胖率6.3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学生肥胖主要原因是平时饮食不规例、缺少体育锻炼。

但是营养不良的学生比例偏高,通过对这部分学生的调查访谈,得出导致部分学生营养不良主要原因是平时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另外,民族地区县乡学校所在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活靠种植业、打零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学生家庭生活条件较差,导致营养供给跟不上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饮食上没得到足够的营养,就导致了体型偏瘦、身体发育不良的状况。

2.3学生身体素质检测情况与分析

通过调查的数据统计来看,高一、高二年级组的120人在50米跑项目中良好以上仅69人,占总检测人数的57.5%,而且有6人不及格,占总检测人数的5%,这表明学生的短跑能力较差,这主要是学生的体育锻炼不足(包括时间和运动强度均不够),其中既有学校场地不足、时间安排以及体育活动内容安排上的问题,也有学生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问题。

在立定跳远项目,高一年级学生良好以上有59人,占总检测人数的49.12%,其中良好以上的比率女生高于男生;而高二、高三年级学生良好以上有111人,占总检测人数的86.72%,其中良好以上的比率则是男生比女生高。统计显示中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是上升趋势,这表明学生的腿部力量增加。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新平县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处于良好水平,其整体好于城市中学生。但是也存在一些一些问题:由于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体育课课时得不到很好的保证,致使学生休息和锻炼的时间严重不足。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得到保证。

3.2建议

3.2.1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对体育课时的规定,保证体育课课时。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利用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编写出趣味性强、健身价值高的地方性教材。同时建立学校高素质体育师资队伍,并按规定配齐体育师资,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师资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保障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

3.2.2教师要以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思想为目标,强化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作好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够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同时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品质的培养,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多作贡献。

3.2.3加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不断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投入,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教会学生正确锻炼的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让学生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7: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

高淳漆桥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分析与研究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时漆桥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和研究,与江苏省相应年级段对应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我校学生体质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产生原因,结合实际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 者:谢清梅 作者单位:高淳县漆桥中学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初中生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农村初中

篇8:对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关系的研究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是产生心理、意识的器官。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动机、注意、感觉、知觉、记忆、表象与想象、思维、情绪情感、意志、技能、气质、性格等。大脑是体质的一个组成器官, 而心理又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是由脑器官产生的, 这就揭示了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内在的必然联系, 根据体质与心理特征, 论述以下体质与心理的关系。

1 体质与动机的关系

1.1 体质与动机关系的内涵。

何谓动机?在心理学中动机是指引和维持人体活动, 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而人的活动都是在动机的指引下, 并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原始性动机、有意识的动机、无意识的动机、外在的动机和内在的动机等。这些动机的完成与实现, 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外部环境条件迫使你去实现某一动机或环境条件不允许你去实现某种动机;另一方面也受着意志品质的影响。意志品质坚强, 对实现某一动机起着一定的作用;意志品质差对完成某一动机起阻碍作用, 关键还受着体质的影响。在强健体质的基础上, 完成或实现某一动机就比较容易, 如黄继光堵枪眼, 董荐瑞炸碉堡, 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用, 都是在体质作保证的前提下实现的。没有了完成动机的体质基础, 一切动机将成为泡影。由此可以看出, 体质和动机密切相关, 体质是完成动机的保证, 动机的完成有赖于体质, 两者互为条件, 互相依存。

1.2 体质与动机的互促作用。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 体质与动机的关系更密切, 更能体现动机的实现有赖于体质, 特别是赖于体能作保证。例如要想实现短跑好成绩的愿望, 就必须具有良好的速度和其他素质的协调运用。要想完成篮球的扣球动作, 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弹跳能力和力量、灵敏、协调素质及专项素质的综合应用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体质是实现动机的基础, 体质是动机的载体。

2 体质与注意的关系

2.1 什么是注意。

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的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叫注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 教师不断调节自己的语言节律, 改变多种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能掌握相关的知识、技巧和技能。而学生是否能调节自己的注意, 则是关键所在。学生在听课中, 维持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在同等教学条件下学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教学结果呢?这就说明了学生个体上维持功能的差别。分析一下这些差别的现象;许多人因体质差不能有效的调节自己的注意而影响学习的占差生的65%。由此可见, 体质与注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2 体质对注意的影响。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 体质与注意的关系更为密切, 身体素质好,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在体育学习中表现为头脑灵活, 注意力集中, 完成动作快。相反, 则成为学习上的老大难。

3 体质与表象、想象的关系

3.1 表象与想象在体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例如人们回想起一次篮球比赛的过程, 而参加相类似的比赛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再如有意对某种比赛进行假设, 也就是想象其过程, 进行分析, 对提高比赛的信心和战胜对手的决心能起到激励作用。

表象就是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物体的形象。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能动性等功能。表象不但有视觉和听觉, 更重要的还有运动表象。视觉和听觉表象固然是建立在健全的视听觉器官上;而运动表象对体质的增强、体能的改善能起到整合的作用。例如跳高运动员通过表象可以准确的掌握跳高的技术动作等。

3.2 想象是对大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分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两种。无意想象, 一般易造成对身体的危害;有意想象, 有利于人的创造, 有利于身体技能的发挥。总之, 表象和想象运用得当, 有利于体质的增强, 有利于健康, 否则起负作用。

4 体质与意志的关系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动, 经过克服困难, 以实现预定目的心理过程, 往往与行动相互联系。在日常过程中, 人在支配下, 克服惰性思想和各种影响行动的内外因素, 完成相应的意志行动, 其意义非凡。国外有人曾对事业上有突出成就的人进行过调查和研究, 了解影响他们成功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结果发现成就的取得大多数不是由于智力的高低, 而主要是由于意志、性格的特点, 平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以增强体质为目的, 持之以恒、坚持锻炼的不乏其人, 均是在意志的支配下完成各种锻炼行动。他们利用意志控制消极情绪, 调节心理状态, 从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促进身心健康, 增强体质。

5 体质与技能的关系

5.1 技能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没有技能的提高和形成, 就不能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 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在心理学中, 技能的定义是通过练习而形成一定的方式。结合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特点不难看出, 都是通过练习获得熟练的技能, 这种技能逐渐达到“自动化”程度。

5.2 技能在日常生活中, 特别是在现代化程度很高的社会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各种不同的技能, 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各有所长, 互相补充。总之, 技能通过体质而获得, 体质通过技能而增强, 两者互为条件, 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和体育锻炼中不断获得熟练的技能, 提高身体素质服务于社会, 利国利民, 振兴中华。

6 体质与性格的关系

6.1 性格一词通常运用非常广泛, 解释各有不同。

其中心是表现在人的人性差异上, 不外乎在个人先天性生理素质基础上,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从这种解释可以看出性格不是一个人固有的、天生的, 而是通过社会实践逐渐形成的, 有可塑性。由于体育运动的特点, 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体育锻炼能培养一个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判断力、反应力等, 还能培养坚定、顽强、自制等性格特征。例如:足球运动员, 无论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样的性格, 在比赛和训练中往往表现出来坚定、自信、顽强、果断的性格。

6.2 性格对体质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主要通过两条途径:

一是通过认知活动影响体质;二是通过情绪、情感的作用影响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 使神经因素转变为生理因素, 继而影响人的体质和健康。总之, 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可不断地影响体质的变化。

结束语:综上所述, 大学生体质与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评价一个人的体质好坏, 不仅要衡量他的机体各器官有无疾病, 机体是否正常, 更要衡量它的心理和精神上是否有缺陷。只有身心两个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 才称得上一个体质健全的人。只有通过积极的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才能有效地提高心理素质;用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不断地增强体质, 从而使一个人不但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而且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李爱萍.论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1997, 6.

[2]刘亚南.浅谈心理因素对体质的影响[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1995, 8.

[3]陈淑娟.析普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健康水平[J]教改新论, 1996, 6.

篇9: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

调查结果显示:学校体育课程总体实施现状不是很好,尤其是课外活动实施的最不好。显而易见,跟学生息息相关的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欠佳的现状自然会影响到学生体质健康。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不良现状具体表现在:

首先,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缺乏完备工作计划的保障

大部分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有专门的工作计划,只有少数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没有,尤其是实施现状本来就最不好的课外活动的工作计划空缺比较大,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课外活动的重视。可以说,工作计划是我们走向积极式工作的起点,也是我们保证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因此,需要体育教师在实施之前就制定好专门的工作计划。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证学校体育课程有条不紊地实施,并保证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之间学生学与练的一致性不够

从对体育课以外的学校体育课程上学生所练内容与体育课上教师所教内容之间的联系程度调查来看,学校体育课程中其他体育课程上学生所练内容与体育课上教师所教内容之间的联系并不强,说明学生所学的与所练的一致性不够,这一现状自然会波及到学生的体质健康。本文对这两者之间联系不强的原因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学校场地、器材缺乏和经费不足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学校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保障与学校体育部门没有认识到两者的联系,没做出要求与规划也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这一问题很复杂。可以说,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不同,不同个体对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的看法也有差别。而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对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最了解,因此他们的看法多少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参考价值。

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学生体质健康与学校体育课程之间的关系表现如下:

第一,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与学校体育课程有关

通过问卷調查结果可以发现,导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受当前国家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升学压力过大,为了考上大学,他们宁可把全部时间和精力花在中高考的重点科目上,也不会主动拿出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久而久之,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开始下降;其次,学校为了提高本校的升学率,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凡是中、高考要考的科目,学校、教师和家长就高度重视,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体育活动,身体得不到锻炼,自然影响体质健康;再次,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如出门坐车,上下楼坐电梯,闲暇时上网玩游戏等直接减少学生的活动和运动时间。另外,学生本身喜欢体育,但对体育课上稍有负荷的运动就不愿意参加,导致活动的强度不够;加上一些学生从小膳食结构不合理、体型偏胖、体育基础差等都影响到了学生体质健康;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怕锻炼造成意外伤害,所以,宁愿不让学生去参加锻炼。上述都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直接或间接因素,而本研究主要从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学校因素中的学校体育课程方面着手分析。

据此可以断定,影响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学校因素是存在的,并且学校因素中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不好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体质健康。其中,课外体育与体育课结合的不够这一因素占64.5%,占的比重最大;其次,学校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这一因素占62.4%,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这一因素占61.2%。可见,课外体育与体育课结合的不够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这两个因素占的比例相当大,而这两个因素恰恰都是学校体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因而可以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是与学校体育课程有关的,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不好,多少会影响到学生体质健康。

第二,学校体育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本文对近两年来存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197所中小学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有170所中小学学校针对近两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情况,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体育课程开发。调查中,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情况进行的学校体育课程开发手段中,学校体育领导督促体育教师及班主任组织实施好课外体育活动这一手段占77.8%,比例最大;学校体育领导监督体育教师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这一手段占77.3%,比例比较大;体育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实现课内外更好的结合这一手段占68.2%,比例也不小。可见,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要狠抓体育课和课外体育,实现课内体育与课外体育的进一步开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学校体育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篇10:综述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摘要:本文介绍体育活动引起心理效益的多种可能机制,并提出了体育活动,特别是长期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及对身心疾病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情绪

目前,体育活动的心理方面效益至少与身体效益一样重要。若缺乏大众从事体育锻炼行为前因的知识,大众体育健康领域将准以取得更大成就。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方面是生活节奏变得更快,竞争更为激烈,人们的身心负荷普遍的加重;另一方面则是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因此,通过体育活动来调节身心状态,改善与提高健康水准。追求身心健康,已成为我们社会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要求。

1.心理健康的内涵和体育活动引起心理效益的多种可能机制

心理健康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及性格。然而,当人们在工作或在生活中遭受挫折而情绪长期低沉,或患有明显的心理疾病时,很少会想到通过身体活动来改善情绪,消除心理问题。近年来,通过研究和事实显示,身体活动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关于体育活动为何能引起心理方面的改变,大致有下列一些:

1.1改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标志,也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情绪几乎参与人的所有活动,对人的行为活动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通过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可以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向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

1.2提高智力

体育知识和动作机能的牢固掌握,必须有智力水平作为保证,体育学习和认知活动一样,依赖于人们的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综合认识能力,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可以让大脑获得充分的氧气,使脑力得以快速恢复。良好的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还能提高人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反映和想象能力,从而为认识,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保证。

1.3确定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自我概念是相对稳定的,在适应社会和人格的形成方面起很大作用。参加体育活动能使体格强健,精力充沛。因而体育活动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身体自尊至关重要。

1.4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目的性、自觉性、自信心、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体育活动中要不断克服困难和主观困难,锻炼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的困难,也是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作者简介:林霖(1975-),男,广东省潮州人,韩山师范学院公共体育教研部助教

1.5降低应激反映、消除疲劳

体育活动具有减轻应激反映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心理坚韧性。经常从事身体活动的人极少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反映,如果有应激反映,也能尽快地从中恢复过来。这说明体育锻炼在降低应激反映方面的功效。从而减少疲劳的出现。

1.6协调人际关系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那些人际关系好的人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兴趣。人际关系不好的人常常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活动可以改变这一现象。因为体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人们在运动中能够极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1.7合作与竟争意识

合作与竟争两者互相包含,都意味着在同一团体,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由于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竟争性特点,在体育活动中,或是同时唤起合作与竞争的行为,或是交替地引起合作与竞争。如:体育活动中有个体的自我竞争,又有与他人或其他团体的比赛活动。体育活动的竞争与合作特点,对于培养人们勇于进取,激发个人动机,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远大的志向,形成健全的个性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1.8治疗心理疾病

体育活动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体育活动对于培养勇敢、果断、顽强等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培养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等都有重大意义,这些也都是心理健康所必须的。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心身疾病的控制作用

关于体育锻炼对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的作用,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对长期体育锻炼和一次性运动活动效果的比较上。长期体育锻炼是指每天都进行的或者定期进行的锻炼活动,且这种锻炼活动持续很长时期。用于研究的长期体育锻炼安排一般都持续10—12个月。一次性运动活动是指持续时间为30分钟左右的运动活动。对于一次性的运动活动,有研究报道,30分钟的跑步使紧张、困惑、疲劳、抑郁和气愤等不良情绪状态显著改善,同时使活力感保持在高水平。但是,这种一次性运动活动没有对消极情绪的长期控制作用。必须定期坚持体育锻炼,才能维持对消极情绪的定期控制。

2.1长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有氧练习和力量、灵活性练习均可改善中年健康男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尽管有氧练习组提高了最大吸氧量15%,而力量、灵活性练习组没有提高,但都改善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还有,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和长期进行渐进性放松练习均可降低工作压力较大的妇女的焦虑水平并提高她们的自定效能。另外,长期进行游泳、健美、击剑等练习,也可以发展积极情绪。

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进行长期体育锻炼有上述的促进心理健康的效益,那么,对于一个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来说,这种效益就会更加明显。因为心理健康的人在体育锻炼之前其抑郁、焦虑程度就较低,这样,体育锻炼进一步降低其抑郁、焦虑程度的可能性自然就较小。而有心理疾患的人如果抑郁、焦虑水平很高,通过长期体育锻炼显著改善心理状态的可能性应当较大。有研究表明,进行8周的体育锻炼后,精神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表示体育锻炼对有心理疾患的人具有更明显的效益。

2.2体育锻炼对焦虑和抑郁治疗作用

焦虑和抑郁是普通人和精神病患者遇到的两种最常见的情绪困扰。通过诺瑟等人进行80项有关体育锻炼对抑郁、焦虑之间的关系且实验控制十分严格的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可减低焦虑、抑郁;体育锻炼对长期性的轻微到中度的焦虑和抑郁程度也有治疗作用;锻炼者参加锻炼前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收益于体育锻炼的程度也越大;体育锻炼后,即便心血管功能没有提高,焦虑、抑郁程度也可能下降。

总的来说,系统的体育锻炼不但对生理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心理健康也具有至少是同样重要的作用。随着对体育锻炼功能的认识,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加机体的生理健康、增强体质和抵御疾病的能力,同时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亦能起到良好的调节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姒刚彦.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3)

2.许国喜.试论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4)

3.林宋荣.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调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18(4)

4.李凌.试论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2)

5.赵淑英.锻炼与心理社会健康研究的现状及思考.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23(2)

6.季梅娣.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中国学校体育,2001,(2)

篇11: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跟踪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测量等研究方法,对苏州大学商学院级362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进行了四年跟踪测试。结果发现:1)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在四年中总体上表现为从“高起点”向“低收尾”发展的趋势;2)一、二年级“三自主选项课”的教学改革、将课外俱乐部活动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纳入体育课程考核等措施,客观上满足了学生体育兴趣的需求,对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起到导向作用,有效地促进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3)到了三、四年级时,课程体育要求过低、学生锻炼时间减少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标准过低,客观上造成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大幅度下降。4)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过程中,“不达标”的人群主要由营养不良与肥胖学生组成,所占比例达到75%,而在采用即将实施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过程中,不迭标人群进一步扩大,由于耐力素质“不达标”而导致体质健康“不迭标”所占比例逐年增加,高达76.56%。

论文关键词:体质;健康;阳光体育

体质健康关系到大学生就业及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也关系到整个社会人才结构的健康况。特别是近年来,学生的体能素质有明显下降趋势,出现“两高两低”的现象,这些现象引起了党中央、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全国亿万学生光体育运动”等一系列活动。本研究对大学生四年体质健康水平进行跟踪研究,以期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学生自主性体育活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标准》推进策略等提供弹论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四年来苏州火学商学院362名大学生(男140人,女222人)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的发展变化走向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询与本研究有关的专著和论文资料,为本研究提供材料和科学依据。

1.2.2数理统计法:对测试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与全国大学生指标进行显著性比较。

1.2.3测试项目与方法

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对苏州大学商学院2004级362名大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1000米(男)、800米(女)、坐位体前屈(男)、仰卧起坐(女)进行了测试与评价。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四年来体质健康水平发展变化

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在四年中总体上表现为:从“高起点”到“低收尾”的发展变化趋势(见表1、表2)。

“高起点”即在一、二年级时,学生的生理机能(女生)、身体素质处于高于全国指标,并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低收尾”即从三年级开始,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开始迅速下滑,而耐力素质从二年级就开始下滑,到了四年级,学生的立定跳远、耐力素质以及男生的生理机能低于全国水平,并具有显著性差异。

2.1.1身体形态变化

身高与体重是反映人体发育的程度、身体匀称度以及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从表1、表2的测试结果来看:①男生的身高平均每年增长0.5厘米,体重增长0.9公斤;而女生两项指标增长缓慢,身体发育趋于平衡,但平均指标都高于全国。②与20全国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在身高指标方面,学生在一年级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二年级时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到了三、四年级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在体重指标方面,男女生在四年中都高于全国大学生,并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在BIM指数方面,男女生都高于全国大学生,男生四年中都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而女生在一、二年级时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到了三年级时具有显著性差异,到了四年级不具有显著性差异。③四年来发展变化趋势:随着学年的增长,男生的身高、体重、BIM指数稳步增长;女生身高缓慢增长,体重略在下降,使BIM指数逐渐下降。

2.1.2生理机能变化

肺活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容易受到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胸围等因素影响,通常采用肺活量指数来评价人体机能。从表1、表2的测试结果来看:①在肺活量方面,男女生四年的平均肺活量都高于全国指标,除了男生在一年级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其他学年中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②在肺活量指数方面,男生在四年中都低于全国水平,并在三、四年级时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女生则相反,高于全国水平,并在一、二年级时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在三年级时具有显著性差异。③四年来发展变化趋势:随着学年的增长,男生的肺活量在二、四年级出现两个小高峰,肺活量指数在二年级出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而女生的肺活量与肺活量指数在二年级出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

2.1.3身体素质变化

从表1、表2的测试结果来看:①在立定跳远项目中,男女生在一、二年级时高于全国水平,且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而到了三、四年级时低于全国水平,并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②在耐力跑的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项目中,一、二年级时高于全国水平,且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而到了三、四年级时低于全国水平,也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③在男生的坐位体前屈与女生的仰卧起坐项目中,四年来都高于全国水平,并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④四年来发展变化趋势:在立定跳远、耐力跑中,一、二年级时远远高于全国水平,随着学制的增长,从二年级开始逐渐下降,到了三、四年级时下降到远远低于全国水平;男生的坐位体前屈与女生的仰卧起坐在二年级达到高峰,然后开始缓慢下降,但在四年中都高于全国指标。

2.2对造成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高起点、低收尾”的现象分析

2.2.1造成“高起点”现象分析

2.2.1.1“三自主选项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有效增进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根据苏州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要求,一、二年级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自主选择体育课程的项目、上课时间、上课教师。从商学院两次选课的满意度调查情况来看,学生的满意度达到92.54%,“三自主选项课”教学模式有效地满足了学生的体育兴趣需求,客观上促使学生上好体育课,认真参与课外锻炼,以至93.92%的同学在立定跳远、86.74%的同学在耐力跑、62.98%的同学在坐位体前屈与仰卧起坐的“二选一”项目中获得了四年中的最好成绩(见表3),确实增进了学生的健康水平。

2.2.1.2将课外俱乐部活动纳入课程体育考核,有效地促进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在学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进程中,将课外俱乐部活动作为体育课程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校园一卡通”与“网络管理系统”对课外俱乐部活动进行管理与考核,在考核中,学校制定两个最低标准,即每周至少活动一次,每次至少活动30分钟,如果学生每周没有完成活动的有效记录,缺少一次扣2分,直到扣完20分为止。对2004级商学院学生课外俱乐部活动网络管理系统的查询发现,在一年级时学生每周平均活动次数达到2.45次,到了二年级每周平均活动2.31次,这些记录不包含参加非俱乐部活动,比如参加学校、学院、班级组织的体育竞赛等。学校要实现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就必须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运动参与目标”这一课程难点就会因此而得以解决¨。这表明课外俱乐部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锻炼,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终身锻炼习惯具有积极的影响。

2.2.1.3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纳入课程体育考核,促使学校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量与评价实质上只是一种测定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手段,是对学会业余身体锻炼结果的检验,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形态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身体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激励学生自觉地、经常性地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它是通过测试和评价结果来反映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从《标准》和体育课程的关系来看,虽然其内容可以相互渗透,但不能相互代替,更不能以《标准》测试内容代替课程内容和性质。

学校一、二年级的公共体育课程规定“《学体质健康标准》的总分占第二学期体育成绩的3%”,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总分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生、奖学金评选”的规定,这些规定客观上促进了学生必须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才能够得到高分,获得体育学分,以及获得参加奖学金、三好生评定的机会,享受体育课程带来的附加功能。

2.2.2造成“低收尾”现象分析

2.2.2.1课程体育要求过低

到了三、四年级时,学生的课程体育由课外俱乐部(20%)与体质健康标准(80%)构成,并且每学年只有0.5学分。学生在一学期中,只要完成lO次课外俱乐部活动的有效记录,可以得到20分,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只要获得5O分,课程体育就可以得到6o分,从而课程体育的学分就可以轻松获得。

2.2.2.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的标准过低

实施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原本是想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有由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分标准较低,学生不需要经过努力就能及格,只要参加测试就能够得到最低50分,而正常体重的学生可以得到58分。在男生(坐位体前屈)、女生(仰卧起坐)的测试中,学生平均成绩虽然逐年下降,但在三、四年级仍然高于全国水平,并有35%以上学生达到本人四年来最好成绩(详见表3),这表明学生为了能够顺利达标,也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

2.2.2.3课外体育锻炼时间过少

到了三、四年级时,学生由于忙于考研、考证、考公务员、撰写毕业论文以及找工作等,致使俱乐部活动中“代刷卡”、“应付活动”的现象增多,从而使有限课外锻炼的效果打折扣。调查结果显示,到了三年级时学生每周平均锻炼次数只有1.12次,而到了四年级时下降到0.68次,学生课余锻炼时间明显减少,这是导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2.3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不达标”现象分析

2.3.1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过程中“不达标”现象的分析

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四年过程中,只有8人(女生3人,男生5人)“不达标”,女生是由于体重较低(2人)和营养不良(1人),而男生是由于肥胖(5人),这表明“不达标”的人群主要是身体瘦弱与肥胖学生组成,这与刘成等人在对“体质弱势群体”的研究中发现“大约有5%左右的学生是因为体育课成绩或《标准》成绩未达到相关规定而不能毕业或不能获得学士学位,而这部分学生中8o%以上是体质肥胖或瘦弱者”的结果相一致。

2.3.2在即将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过程中“不达标”现象的分析

从表4统计结果来看:①“不达标”的人数逐年增加,一年级的5.52%上升到四年级的41.16%。②在“不达标”人群中,因耐力素质“不达标”人数也逐年增加,由一年级的55%上升到四年级的71.14%。③在“不达标”人群中,身体处于肥胖与超重状态的学生人数也逐年增长,但幅度不大,但是在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处于最好状态的一、二年级时,因肥胖与超重所占比重达44%~65%,而男生高达80%。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虽然增加了选测项目,修改了测试项目的权重,提高了评分标准,对促进学生进行课外锻炼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特别规定了“1000米(男)、800米(女)、台阶试验的得分达不到及格者,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计为不及格,该学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最高为59分,普通高校学生毕业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Ⅲ”的新标准,这给超重与肥胖以及耐力素质比较差的大学生能否“达标”、“毕业”带来严峻考验。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在学年增长的过程中,男生的身高、体重、BIM指数稳步增长;而女生身高缓慢增长,体重略有下降,BIM指数逐渐下降。

3.1.2大学生的生理机能在学年增长的过程中,男生的肺活量在二、四年级出现两个小高峰,肺活量指数在二年级出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而女生的肺活量与肺活量指数均在二年级出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

3.1.3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在立定跳远、耐力跑中,由一、二年级时远远高于全国水平,随着学制的增长,从二年级开始逐渐下降,到了三、四年级时下降到远远低于全国水平;男生的坐位体前屈与女生的仰卧起坐在二年级达到高峰,然后开始缓慢下降,但在四年中都高于全国指标。

3.1.4“三自主选项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将课外俱乐部活动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纳入课程体育考核等措施,客观上满足了学生体育兴趣的需求,对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起到导向作用,有效地促进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形成“高起点”现象。而到了三、四年级时,课程体育的要求过低、学生锻炼时间的减少,这是导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大幅度下降,形成“低收尾”现象。

3.1.5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过程中,“不达标”的人群主要由身体瘦弱与肥胖学生组成。而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评价,“不达标”人数逐年增加,而在“不达标”人群中,由于耐力素质“不达标”导致体质健康“不达标”所占比例在55%以上。

3.2建议

3.2.1在课程体育改革过程中,基于学生到了三、四年级身体素质大幅度下降的事实,进一步加强课外俱乐部管理与考核工作,在考核中提高每周活动次数,由每周一次增加到二次,并将考核周数增加到15周,使课外俱乐部活动制度与开展阳光体育工程相结合,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体育场馆,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改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上一篇: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下一篇:第一单元写作讲评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