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德育改革

2024-05-17

现代化德育改革(精选十篇)

现代化德育改革 篇1

1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模式

著名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教授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 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活动进程的简称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过程’。”它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师生关系结构、教学内容结构和教学过程结构三者的统一体, 即是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之间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联系。我们通过研究组织德育课教学的基本结构和程序, 即教学模式, 可为德育课教学创新提供新的思路, 有助于动态地、有机地把握德育课教学过程, 同时更好地整合德育课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理论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研究方法是系统方法。

我们知道, 任何层次的教学设计都必须解决好3个问题: (1) 学生学习什么? (2) 使用什么教学资源和采取什么教学策略? (3) 学习结果如何?

在设计德育课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不仅可改变传统德育课教学模式 (由“教师—学生”模式转变为“教师—媒体—学生”模式) , 而且可使教师和学生角色发生转变, 学生能主动、自觉学习, 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能成为教学的设计者, 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因此, 德育课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借鉴先进的教学模式, 并将其成功地运用于德育课教学中, 以更好地实现德育课教学目标, 提高德育课教学质量,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2 德育课学生角色的转变

传统广播式的德育课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 教师决定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以及向学生提问, 学生完全处于被“灌注”状态, 只能被动参与教学过程。不平等的地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他们表面上循规蹈矩, 实际上行为受到压抑, 个性无法体现, 一些疑虑得不到有效解决, 更难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诸多现实问题, 因此, 德育课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人机交互、同步反馈是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显著特点, 是任何其他教学媒体所不能及的。在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交互式学习环境中,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兴趣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 甚至可以选择适当的问题进行思考, 并与他人 (教师或同学等) 进行交流。选择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软件, 可使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在大班教学环境中得以实现, 从而改变以教师为主的广播式单向教学模式。在这种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有了主动参与教学的可能, 其主体作用能够真正得到发挥。

因此, 德育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选择与组合, 都应以学生为中心, 围绕使学生更主动、更多样、更有效地学习来进行。

3 德育课教师角色的转变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德育课教学中运用的普及, 德育课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 逐渐由“主角”向“配角”演变, 德育课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 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者, 学生的帮助者甚至学习者。从一定意义上讲, 德育课教师最为重要的职能, 就是为学生建构一种有利于他们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显然, 教师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仍然十分重要, 这就给德育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良好的综合素养。这同时也给德育课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变革空间。

一方面, 在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环境中, 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产生了一系列变化, 给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了新的途径, 他们可以从网络中获取丰富的信息, 当然也包括与德育课教学相关的资料, 使学生有更多独立学习的机会。

另一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 不能把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完全寄托在现代教育技术上。这意味着德育课教师面临一个重大课题, 即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分析、加工所获取的信息, 并使之成为指导学生能力发展、健康人格培养的知识和方法。

4 建构新型德育课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德育课教学模式改革, 必须清楚认识到德育课教学的本质, 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基础, 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建构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德育课教学模式。这是当前改进德育课教学手段, 创新德育课教学模式的努力方向。

首先, 确立学生在德育课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选择与组合, 都要以学生为中心, 围绕学生如何更主动、更有效以及多样化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进行。

其次, 充分发挥德育课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德育课教师担任的角色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特别是信息加工者的角色, 仍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角色, 他们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再次,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德育课教学中的优势和积极作用。通过现代教育技术, 可将德育课教学内容以学生最易接受、最快捷、最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 为德育课教学营造一个相对开放、自由和宽松的创新环境。德育课教学实践是德育课创新的源泉, 又是德育课创新的归宿, 更是营造开放、自由和宽松的德育课教学环境的必要环节。没有实践基础的创新只能是“纸上谈兵”, 德育课教学实践是德育课创新思维的检验标准。我们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将实践后的资料转化为计算机信息, 进而模拟现实。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实践 (虚拟现实) , 并把实践的最佳体验转化为计算机信息在课堂再现, 让师生深化认识, 使其情感得以升华。有时无法实践的内容也可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来实现。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德育课教学中, 可发动学生收集资料并在网上发布, 这既让学生参与了实践, 参与了德育课教学, 又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掌握新工具, 提高了学习德育课的兴趣和能力。

从以上4方面可以看到,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构建新型德育课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

占领网络阵地 推进德育管理现代化 篇2

据统计,随着计算机、宽带在家庭中的普及,我国中小学生网民占了全社会网民的近三成。而中小学学生尚处于是非辨别能力还未发展成熟的阶段。作为既担负着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承,又是高素质人才培养摇篮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如何引领学生迎接网络世界,如何消除网络带来的弊端为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铺设有力渠道,这是当下中小学教师必须讨论的话题。

《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强省必先强教,浙江实现现代化,必须首先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积极意义,创造条件让学生上网。同时也应该看到,用网络造福人类还是危害人类,取决于他们如何利用这一工具,取决于他们的网络道德观。学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若还是采用传统的手段必然不能起到高效的教育效果。在信息化社会中,学校教育、管理可首先占领网络阵地,利用网站、博客、资源库、QQ群等网络平台,实现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化德育管理。

一、借助“学科教育平台”推进网络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因而,我们在引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同时,不能只局限于信息技术知识目标的达成,还要利用信息技术课达成德育教育目标。教学中,我们要深刻解读文本,充分利用已有教育教学资源,让技术教育与德育教育并行。

如:我们在进行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利用浙摄版(五上)信息技术教学光盘中的“学科教育平台”,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此平台安装成功后,向学生开放账户注册、作品上传、主题学习、论坛交流等。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按班级实名注册,让虚拟的网络世界在此平台上得以“现实化”,培养学生上网时的责任意识,自觉规范言行。并对学生作品、资源上传建立审核制度,要求学生精心制作、坚持原创、杜绝抄袭现象的发生,并通过评比优秀作品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在主题学习中培养合作意识,在论坛交流中注意文明用语,这些要求和做法都在学生心灵中留下烙印,为规范网络行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用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感染,陶学生,这是提高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基础。在学科教育平台的新闻模块中,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少年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年网、迪斯尼网等),在网页上建立相关儿童网站的链接,让孩子在这些健康网站上“冲浪”,以减少和避免学生接触不良网站的机会。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让孩子在生活中获得成功,是抵制不良信息的关键。”学校信息组从四年级开始一直坚持到六年级,实现每节课都用到此平台,每人都用好此平台。学生在此平台上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体验,规范的网络行为已成为常态,网络道德教育取得了实效。

二、建立“班级博客”实施班主任管理电子化

博客(Blog或Weblog),一种简易便捷的网络个人出版形式,网民可以拥有自己的个人网站。“班级博客”,使得博客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班主任繁杂的管理工作,可在班级博客管理系统中随时、轻松、完整地记录,并能随时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积累经验,且易于与同事分享,互相学习、讨论,实现班级智慧管理、网络管理,兼顾学校德育考核工作,真正成为了班主任工作的电子手册。

在实施班级博客管理时,我们为全校33个班级、德育处教师开通博客,学校制定了《班级博客日志发布审核制度》,由班级博客管理员审核通过才能正式发布日志。博客为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积累和资源共享提供了交流平台。

我们在班级博客系统平台开设“计划总结”栏目,学期初的班级工作计划、班级愿景、学期末的班级工作总结等都发布于此,班主任做到及时发布,德育处组织网络班级工作,实时而方便;“主题班队”栏目里,发布学校组织的和具有班级特色的主题班会、队会教学设计活动等内容,成为学校德育课电子教案集;“成果荣誉”栏目,记录着班级、小组、学生(队员)取得的成绩与荣誉;“班主任专栏”是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的天地。而“佳作欣赏”、“成长手记”等栏目收集了本班同学的优秀习作、成长日记、艺术作品等。

班级博客中的日志、相册均向网友开放,家长、学生、教师可跟贴评论交流,突破了传统教育封闭式的班级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往师生之间、干群之间自上而下的、点对点、点对面的交流方式,体现了“时时教育、事事教育、人人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三、运用“校园资源库”创设德育评比与展示窗口

“校园资源库”建设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建成互动化、多媒体化的共享式资源仓库。“班班通”是应用好校园资源库的前提。运用资源库开展德育活动的评比与展示,是我校管理的创新之举。

例如:学校德育处把班级学生的黑板报拍成数码照片,上传到校园网站,教师或学生就可坐在计算机前评比打分,还使评比工作公开、公平,达到了展示与提高的目的。学校德育活动照片、音频也悉数上传,网络存档与风采展示可谓一举两得。

把传统的音像节目(如VCD、CD等)转化为流媒体格式,在校园网中播放,做到既娱乐又学习。如:利用学生的午休时间,用优秀的影视片对学生进行教育;给低年级学生播放他们喜欢的动画片,中高年级可结合语文课的学习,让学生观看与之相应的战争故事片。还有结合安全、法制等教育的专题片,这些优秀的革命歌曲、革命影片和大家喜闻乐见的寓意深刻的艺术作品引领着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利用“雏鹰QQ群”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

QQ群作为一个团体的即时通讯工具,快捷方便,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学校少先队利用学生们对QQ群的喜爱之情,要求每个中队建立一个“雏鹰QQ群”。学生在群上讨论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辅导员在群上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学习生活动态,巧妙地进行引导、指点。

QQ群因其私密性而更容易搭建起师生交流的桥梁。如:学校某班教师和学生约定,每周固定三个晚上,有“黄金约定时间”,师生在网络上见面。在QQ平台上,师生在一起谈学习、话工作。教师成为了学生生活中的良师、互联网上的益友,许多中队辅导员已经把QQ群作为开展班级管理、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工具。

五、依托“物业报修平台”进行爱护公物教育

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一些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宠爱,学生爱护公共物品的意识明显下降,依托“物业报修平台”进行爱护公物教育成为德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建立了“物业报修平台”,在报修平台中设置部门及物品清单,给每位教师建立一个报修账户,中高年级再设立一位学生信息员,协助教师负责本班的物业报修报损。班级一旦有公物损坏或出现故障,需及时在“报修平台”上报修登记,信息中心人员及时上门维修、解决,最后在报修平台中提出反馈意见。

借助网络平台,探索德育的新渠道,创新德育管理新方法,对于我们来说还刚刚开始。总之,我们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利用网络开展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让青少年通过互联网使自己成长得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 蔡丽华.网络德育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10- 15.

[2] 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课题组.德育走进网络 网络文化促进学校 德育. http://www.cjsy.net/ReadNews.asp?NewsID=686.2006.

[3] 海盐教师博客.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实践的新探索.

http://www.jsblog.cn/user1/351/91813.html.

[4] 王连飞.小学科学课“视频资源库”建设的实践探索[J].浙江教育 技术,2011,(6):11-13.

[5] 高鹏.借助网络平台 探索德育新渠道.深圳南山教育网.

http://jyk.nsjy.net/detail.asp?id=1043.

[6] 童晓莉.中小学网络班级建设初探[J].中小学电教,2011,(1.2上): 8-9.

现代化德育改革 篇3

【关键词】网络德育 德育管理 德育现代化

网络德育是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动的过程,其内容包括德育信息、网络文化、网络德育课、虚拟社区、网上咨询答疑、在线讨论、就业指导、网上德育基地、网上家长学校、网上漫游等,是德育现代化的一种形式。

学校的网络德育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网络为辅助工具,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二是在对学生进行网络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

一、网络德育的特征

网络德育一般利用校园网或者因特网进行。网络德育与传统德育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特点:

1.开放性。网络德育是一种真正的开放式德育。开放的网络必将改变德育工作的时空,使人们可以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网络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它以计算机数据库为中心,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网络连通学校、家庭、社会各个角落。

2.交互性是网络德育的又一大特点,分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实时交互又分两种,即人—机—人交互、人—机交互。前者是指人们通过网络进行的双向交流,受教育者可以在“网上论坛”或“在线指导”上或聊天室中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大家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后者则是德育管理者或教育者针对某一专题预先设计好问题与答案,当受教育者访问该专题时,由机器提问或回答,实现人机对话。而非实时交互是指人们通过E-mail、电子公告板、留言板等来相互传递信息。

3.趣味性。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三维动画及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网上课堂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网络德育使学生变得轻松起来,这里看不到老师严厉的面孔,听不到教师的说教。学生可通过德育课件来感受德育内容,甚至可以通过游戏来体验。

4.预见性。网络德育的预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设计模拟现实的德育仿真实验,二是由德育管理者和教育者针对某一主题设计虚拟社区,让受教育者进入社区活动,根据活动者不同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导出最终结果,受教育者可以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人生哲理和道德标准。这些都是现行德育无法做到的,试想,“毒品的危害”“性犯罪的后果”“爱滋病患者的悔恨”等主题,能让学生去实验吗?

5.能动性。在网络上开展德育工作,受教育者是绝对自由的,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自己想要感受的德育内容,而不是由教育者指定和强迫他们去受什么样的教育。这样更容易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更容易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也更有利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因而也更有利于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

6.隐匿性。虚拟网络社会可为用户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王国”,在这个虚拟社会中,网络用户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摆脱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和困扰,随心所欲地成为“大侠”“剑客”。其身份、行为等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隐匿和篡改,而且大多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成为一个完全理想的自我。由于这种隐匿性,网民甚至无需顾及“脸面”和“政治风险”,受教育者更容易说出自己真正的思想观点。这是现行德育无法比拟的。同时也因为这种隐匿性,许多人的“流氓意识”,违法、失范行为在网上充分地表现出来。

二、网络德育研究的意义

1.实践意义

新时期职中德育面临网络虚拟等多种文化的浸染。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孩子拥有自己的电脑将不是什么难事,上网溜达一下更不难。因为家长们清楚地知道,能够利用网络是现代人的标志,孩子利用网络可以超越空间的限制来学习更多的知识。

但职中学生确实是在利用网络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吗?根据调查,我校职中学生家中有电脑的在75%以上,能上网的在98%以上,平均每周上网时间5. 9小时,其中用于上网学习查资料的时间只有1.8小时。那么,剩下的时间他们在干什么呢?聊天、玩积分游戏、做黑客,甚至浏览黄色网站。网络作为一种改变人类历史和生存方式的新生事物,其“双刃剑”的作用是明显的,如果不百般警惕,随时都有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的可能。

面对这种背景,饮鸩止渴固然不好,因噎废食也不是上策。网络是一个战略高地,教育者必须抢占这个高地,同网络中的黑手争夺我们的学生,让网络为素质教育服务。在我们没有能力限制低级趣味的东西进入人们生活的情况下,让青少年脱离低级趣味的最好办法是给他们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高级趣味的东西;在我们没有能力消灭“感冒”“霍乱”等有害细菌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养吾浩然之正气”,增强自身的抵抗力。那么,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网络德育。

2.理论意义

网络德育作为德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研究具有较新的理论价值,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新特点,开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探索网络德育的方法、手段,建构网络德育的理论体系,可以丰富德育学的理论基础,拓展德育的方法论。

网络德育是对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生活即教育”理论的发展。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生活正在逐渐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网络时代的生活必然有网络时代的教育。网络环境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环境,同时也是学生的一种新的生活环境,对于新生活环境中德育研究的理论成果必将使这一理论得以发展。

研究网络德育,是提高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需要。德育实效性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德育的针对性,有的放矢才会有实效。在网络世界里,人与人交流是绝对平等的,人的名字、地址都可以是虚拟的,因此,青少年在与教师进行网络交往时,几乎没有任何顾忌。讨论也好,咨询也好,求助也好,他们都能够做到说真话,吐真情,讲真事,甚至可以不隐瞒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尤其是困扰着青少年的一些与性有关的心理、生理问题,在面对面的情况下,他们可能难以启齿,甚至没有勇气走进咨询室,而在网络上他们就可以大胆地、毫无顾虑地咨询:这样德育工作者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做到有的放矢。我们认真研究网络德育,找出网络德育的规律,总结、创建网络德育的方式方法,就会大大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因此,网络德育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现行德育模式的挑战,是德育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三、新时期学校网络德育展望

在学校实施网络德育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德育模式的挑战,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未来的网络德育前景非常乐观,但提高网络德育实效的途径还有待进一步开拓。

在网络德育这个全新的课题中,要想使学校网络德育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中的每个问题都应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这项工作当中,尽可能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好,做实,并不断总结经验,以适应信息时代对德育工作的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相信在各方面的努力下,网络德育将成为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并在德育工作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网络德育要像大禹治水一样,根据具体情况,该堵的堵,该引的引,该教育的就教育,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对于该堵的东西,比如宣扬色情、暴力以及反社会主义制度言论的网站等,不仅要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彻底封杀,发现一个就堵一个,至少在校园网内保持一片净土,变原来的无限上网为有限上网,尽量不让网络毒害青少年学生的心灵,而且还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建立相关的网络规则,形成一定网管制度来予以保证。

现代性德育与后现代性德育比较研究 篇4

一、德育的理论基础与原则

18世纪以来, 西方在理性主义精神的鼓舞下, 高扬自由主义的旗帜, 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物质生产力, 将会带来更充分的民主、更多的财富、更光明的未来、更进步的历史, 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正是这种基于现代科学理性判断的理念成为了最终支配现代化运动的现代性文化价值精神。它既是一种文明价值理念, 也是一种社会理想信念, 也成为现代性道德的根本价值基础。[4]与此价值理念相对应, 现代性德育表现出普遍理性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进步价值观等方面的特征。普遍理性主义指现代科学理性支配下的道德“乃是一种工具性道德, 一种手段合理性技术, 或者干脆说, 一种现代化的行为技术伦理”。[5]进步的价值观是现代主义的精神内核, 一方面, 进步的价值观塑造了现代人的一种目的性价值信念, 另一方面, 进步主义价值观也促成了两个相反的道德取向:道德普遍主义与道德历史主义。普遍主义认为科学进步的普遍性是现代文明的根本动力;历史主义则声称这种现代性进步趋势具有某种确定的方向和终点。普遍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对立导致了现代伦理学始终在所谓普遍的“规范伦理学”和各种形式的“境遇伦理学”之间徘徊, 但两者一以贯之地秉承着现代性道德的一种基本精神:始终追求普遍理性主义的知识合法性和价值有效性。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异质的平等观, 即使用不同标准, 要求和评价不同的对象。它强调每个人之间的差异, 主张去权威、去中心、拆结构, 摈弃一切歧视, 反对追求共识和统一的标准, 主张接受和接收一切差异, 承认和保护受教育者的丰富性、多样性, 大力提倡教育者应把关注的视线投向具有无限发展潜能和各具独特性的受教育者个体。它要求教育者尊重差异, 在道德教育中不能人为地把学生随意划等归类, 采取二元逻辑来管理和施教。后现代用非理性思考和解决问题, 道德不再是一种柏拉图的理念论或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意义上的理性的规定, 也不是康德的先天行为的道德律令, 而是非理性的、模棱不定的、不可普遍化的, 它更多地容纳本能、冲动、情感和生命体验, 更强调多元与差异。

二、德育的功能与目标

以现代主义为代表, 现代性德育强调认知、理性在道德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认为教育目的在于鼓励儿童接受理性的自我指导和自我决定。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自己的道德判断和能力的‘自然’发展, 让他用自己的道德判断控制他的行为。这种规定道德教育目的的吸引人之处在于, 促进发展而非教授固定的准则。它帮助儿童在他已有的发展趋势上迈出下一步, 而不是以一种额外的模式强加于儿童。”[6]柯尔伯格把促进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 并认为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强调促进道德判断和推理发展的前提下, 促进道德判断向道德行为的发展。价值澄清学派的教育目的在于帮助人们获得价值观, 并使这些价值观能有助于人们以一种满意和理智的方式将他们自己与不断变化的社会相联系。

后现代道德教育目的在于主张异质性, 强调宽容性和社会性。后现代道德教育目的观与后现代主义崇尚差异性、偶然性及文化多元主义的特点相适应, 质疑现代性“许多看起来似乎不言自明”的道德教育目的, 认为道德教育目的并不在于追求共识和统一的标准, 而在于通过自由的争论去发现悖论和错误, 从而形成一种异质标准, 引导学生了解他人对其选择的差异性以及形成差异的各种缘由, 以此学习接受道德的差异性。后现代德育是要培养具有社会批判能力和认可多元文化的社会公民, 其素质包括诸如个人的道德意识、对自然和土地的伦理概念、生态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7]

“现代性下的教育目的往往是为了培养优势文化的支持者”, [8]即只看到德育的社会性、文化的共同性、社会的同一性, 却无视它们之间的相对性和多元性。后现代德育主张告别整体性、同一性, 倡导差异性、多元化。在高校,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把社会规范内化为大学生德性的过程, 同时又是激活与唤醒受教育者主体道德意识的过程。高校德育的目的不应是接受一个社会的绝对价值标准, 而应该在尽可能追求普适性的社会规范的同时, 最大限度容忍差异性和异质性, 引导大学生了解他人道德价值选择的差异性及其合理性, 学会求同存异。要求和引导大学生坚持道德底线, 保持和完善公民美德, 并激励他们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9]

三、德育的内容与课程

现代性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普遍有效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现代性道德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具有普遍有效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而这种普遍有效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要被社会成员所接受, 并且得到传递, 就要通过道德教育来实现。现代性道德教育认为道德具有普适性、共通性和永恒性, 因而将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传授视为现代性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后现代道德教育课程主张开放性, 要求“去中心”和“边界松散”。以威廉姆·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具有明显的过程倾向和实践倾向。多尔把他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4R”, 即富性 (rich) 、回归性 (recursive) 、关联性 (relational) 和严密性 (rigorous) 。[10]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的宗旨是尊重每个个体发展的独特性, 注重所有道德经验之间的联系。在道德课程设置上反对事实与价值截然分开, 而是将它们紧密结合, 强调道德学习必须跟一般的学习整合起来。在课程具体实施上, 极力要求“去中心”和“边界松散”, 主张学科之间界限的消除与科际整合, 要求对学校的道德教育的概念进行重建, 关注社会、生活情境的需要和变化, 主张开发开放性的课程, 使道德教育内容具有批判的、怀疑的特性和恰当的不确定性, 以解放的知识来进行课程编制和教学, 从而真正解放人。

四、德育的方式与策略

现代性道德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坚持理性主义和主知主义, 试图从精神和肉体上对人进行统一性的训练和改造, 认为通过对学生实施理性的和行为上的训练就可以使人掌握普遍的道德法则, 从而成为有道德的人。现代性道德教育表现出机械的单向灌输方式, 以及受道德权威主义和道德家长主义支配等。

对话是后现代道德教育目标的主要实现方式。后现代性道德教育在教育方式上主张平等性, 倡导民主化和非权威取向, 反对教育等级观念, 提出“本体论上的平等原则”, 要求摒弃一切歧视, 承认和接受一切差异, 主张大众的世俗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能人为地把学生随意划等归类, 采取二元逻辑来管理和施教。教师也不能一直处于中心位置, 作为优势一方出现, 而应该更多地尊重学习者, 慎重地考虑学生的意见, 甚至于学生也可以是教育者。师生之间在道德讨论、对话中建立真诚的关系, 教师不再扮演道德专家的角色, 而应该像会议的推动者;在道德教育活动中, 师生应该视为一同学习道德,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道德的探究必须以民主、非权威的方式进行, 每一个人都有平等权利来参加道德创造的行动, 而改造道德权威主义的最好途径就是进行道德对话, 它是道德非权威的重要历程。显然, 后现代主义强调的道德教育民主化, 在逻辑关系上与道德个性化紧密关联, 反映了人们对提高道德宽容性的内在要求, 实质就是要求“权威道德”逐渐向“人文道德”转化。

五、德育的问题与对策

后现代道德教育观是当代西方社会现实、各种社会矛盾和道德冲突的观念反映, 但是由于它从根本上违背了唯物辩证的分析方法, 因而不可能真正客观正确地分析现代社会道德矛盾与冲突, 并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 尤其是它在对待道德文化上解构、否定、批判多于建构、肯定、继承, 具有道德多元主义的缺陷, 过于绝对化的极端倾向等表现出明显的缺陷。“后现代性抱着认识论上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价值论上的多元主义、无政府主义和虚无主义, 大行‘反体系’、‘反中心’、‘反整体’之道, 以一种非理性的本能宣泄, 消解了人类对真理、正义、理性的追求, 使得生命的价值和实际的意义趋于混乱和虚无, 在语言游戏中, 颠覆深度模式和终极意义, 导致话语混乱和精神危机”。对多元论的过分强调和对个体道德能力的过分乐观使得后现代性德育如海市蜃楼, 离我们的现实生活遥不可及。

作为在当今共存的两种德育理论与实践, 现代性德育和后现代性德育都有其合理之处, 也都各自存在自己的缺陷和困境。对现代性德育和后现代德育, 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既不盲目接受, 也不一概否定, 而应该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将现代性德育和后现代性德育中合理的部分加以继承和发扬, 将不合理的部分加以改造或摒弃。在德育目标上, 在提倡异质多元的价值取向的同时, 坚持主流文化价值的导向性;在德育课程上, 主张充分开发课程资源, 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剖析学生遭遇的具体道德问题;在德育方式上, 主张对话与交流, 鼓励各抒己见和观点碰撞、思想切磋;在师生关系上, 主张平等对话, 消除霸权, 从德育的各个方面着手, 建构起一套思想开放、内容生动、方法高效的德育新体系。

摘要:17世纪产生的现代主义和20世纪中叶产生的后现代主义对我们今天以至今后的生活产生着并将继续产生深刻的影响。在道德教育领域, 现代性德育和后现代性德育在理论基础与原则、功能与目标、内容与课程、方式与策略等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征与差异, 为我们开展德育和德育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现代性德育,后现代性德育,比较

参考文献

[1]陈卓.后现代主义对当今学校道德教育中“交往”问题的解读[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6.

[2]李永恒.现代性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D].苏州:苏州大学, 2005.

[3]马开剑.泰勒原理在后现代语境中的解构与重塑[J].全球教育展望, 2004, (4) .

[4]冯玉华.后现代伦理观及其道德教育意义.[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3.

[5]万俊人.寻求普适伦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314.

[6]刘晓.评现代主知主义道德教育思潮.[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5.

[7]崔景桂.后现代道德教育观及其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2, (4) .

[8]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7.

[9]赵志毅, 赵艳平, 肖鸿雁.高校德育研究的后现代语境[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26) .

现代德育过程观刍议 篇5

提要:现代德育过程是一种实践性过程,主体性过程,系统性过程。现今学术界对现代德育过程概念的阐述不多,本文率先从以上三个过程方面作了初步探索,权为引玉之砖。

正文:

德育过程是德育学或德育原理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德育过程论是德育学中的基本理论,对德育过程作理论上的探讨不同于我们日常所说的德育工作过程,作为德育学研究对象的德育并不同于我们一般日常意义上的德育,而是更概括、更抽象。由于德育过程涉及到诸如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德育也涉及到这些问题、因此德育过程观实质上也就是德育观,但两者在理论探讨的侧重点还是不一样。德育过程是把德育作为一种活动,在展开意义上探讨的,显然只是德育理论的一个层次,由于这一层次对德育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因此也是广大实践工作者普遍关心的。一般的德育学著作都在德育过程理论中涉及到德育原则,即是从指导具体德育实践而言的。

学术界对现代德育、现代德育过程概念的阐释还不多,由于现代德育实质是培养现代人的德育,我们当今对德育理论的探讨实质上也就是在不同层次探讨现代德育本质,只是这种探讨尚需系统化、科学化。只有在此基础上,现代德育学体系才能形成,现代德育过程也是如此。

一、现代德育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

所谓实践过程,包括两个含义。其一,必须以实践观点审视德育过程;其二,在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循实践性原则。以往,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等基本原理简单化、概念化,把德育看作是单纯的阶级斗争工具,片面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往的德育过程理论正是建立在这种片面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在德育的目标、内容、功能、本质、途径上都强调社会政治的需要,随着思想解放和理论研究的深入,人的主体性问题得到了重视,现代德育过程不仅要强调其受社会制约的一面,还要强调其能动性、创造性的一面。不仅有服务性功能,还有其对人的自我解放、自我发展功能,这两个方面在实践上得到统一,实践是人的本质和活动方式,是物质存在和意识的中介,也即人的实践活动把人的感性存在和精神活动具体地统一起来。现代德育过程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个体品德社会化的统一过程,现代德育过程的三个要素:教育者、教育内容方法、受教育者,在实践或活动中相互作用,构成德育过程的内部矛盾运动。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起因于个体自我意识,也不是客观世界在个体身上的自然投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具体的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循实践性原则。品德的形成不是思想与知识的直接结果,有了知识并不等于就有了道德。一个人可能有知识、会工作,但同时在道德方面又可能缺乏修养,因此必须强调在行为活动中培养、考察学生的品德,既强调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更强调其道德行为的践履,使认识、体验、践行结合。

二、现代德育过程是一种主体性过程。

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自主和创造的内在特性,它体现在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也体现在人对真、善、美等价值目标的不断追求中。道德作为人的关系、人的活动、人的价值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现代社会赋予并要求人们具有高度发达的主体性,作为培养人的道德的教育实践在人的主体性形成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主体性原则是现代德有的根本原则。所谓现代德育过程的.主体性,具体说包括西方面:一 是教育者的主体性;二是对受教育者来说,德育过程不仅要为包括人的道德主体在内的一般主体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且使学生在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成长为能进行自我教育和独立进行道德活动的自觉的道德主体。

传统德育过程根本抹煞学生的主体性。在德育目标上,不顾受教育者已有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需要,脱离我国人民的整体需要,要求学生都成为“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新人;在德育内容上,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对立起来片面强调集体利益本位,强调集体对个人的统制;在德育方法上,强调说教和灌输,用强制的手段让学生接受某些道德规范。结果造成受教育者盲目接受道德信条不能形成真正的道德信念,接受一些“高而大”的道德规范而连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都没有掌握;个人道德选择和实践能力大大削弱,在复杂的社会实际面前,要么谨小慎微,循规蹈距,要么无善恶原则,随波逐流;要么道貌岸然,心灵阴暗;要么对已有的道德信条怀疑、抗拒、叛逆。

现代德育过程造就道德主体。在德育目标上,培养学生高度自觉的道德主体意识和坚定的信念,使其成为自我教育和自我道德实践的独立的道德主体,成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能维护社会基本伦理原则的公民。在德育内容上,在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同时,提倡自信、自尊、自立、自强,提倡人的价值、尊严、利益、需要以及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培养。在德育方法上,讲求平等对话、说服疏导、自我评价等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现代德育过程的主体性,要求德育过程在总体运作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所谓能动性,即不仅强调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还要强调个人追求人生价值、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内在需要,在具体道德教育情境中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所谓自主性即遵守自律性,这就要求强调学生的自我道德教育,根据学生不同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水平,把道德教育的主动权逐步让给学生,使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一个有根高的道德教育能力的人,能不断更新道德观念,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所谓创造性,是指道德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应教育学生敢于打破陈规陋习,具有变革更新道德观念的能力。

三、现代德育过程是一种系统性过程。

与实践性和主体性相联系,现代德育过程还具有系统性,它也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德育过程必须接受系统原理的审视;其二,在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

唯物辩证法有着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社会实践基础,其产生使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但是唯物辩证法的提出并不意味着人类认识方法发展进程的结束。随着现代科学、社会、经济、政治等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的巨大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得到改变。众所周知,系统思想植根于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思想,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就是系统内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现代德育过程必须遵循系统辩证思想。

以往的德育理论对德育过程不作结构的分析,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只强调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突出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德育的外部环境关注甚少,或者简单地认识到德育环境如家庭、社会的影响,没有分析学校和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现代德育过程以系统辩证法作为指导,不仅对世界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划分,而且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事物的结构要素;不仅强调矛盾、斗争,还强调系统各要素的“协同”,强调“协同”作用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不仅强调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还强调环境对系统的作用,强调系统只有在开放中才具有生命力。对现代德育过程作结构的分析就是一种系统思维,无论其构成要素或成分有多少,是三因素、四因素、五因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必然是其中的主要因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现代德育过程运作的基本媒介,现代德育过程强调双方共同参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仅是矛盾对立的,而且是相互作用,双向影响的。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要充分发挥主体性。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是对的,但更重要的是讲求教育者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也即主体性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大小应当体现在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程度上。现代德育过程不是泛泛地研究作为德育环境的家庭、社会。一方面,德育环境被分得更细,如同辈团体、社区、校园文化等得到关注,特别是由于现代社会处于信息化时代,各种思想、信息相互交织,先进的传媒打破了以往封闭的国界、域界,使得德育环境日趋复杂。另一方面,强调学校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既看到两者相一致的一面,把环境作为一 种德育资源加以利用,又看到两者不相一致的一面,讲求学校德育对环境的改善;既看到环境对学校的影响,又看到学校对环境的影响,展示着一个更为复杂的运行关系。

德育现代化道路上的困境与突破 篇6

关键词:道德教育;现代化道路;困境;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194-02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浓厚德育传统的国家,素有“礼仪之邦”之称。重视德育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德育一直都是教育的中心内容。当今学校的德育工作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面对当前的困境和危机,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

一、目前我国德育困境分析

21世纪的人类历史进入到了现代化进程之中,而中国当今的社会也正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转型时期,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了不少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道德教育也正经受着一些困境和危机。

(一)观念上重智轻德倾向,忽视人性和谐

人性和谐就是要求一种人性真善美统一的和谐,成为具有人性光辉之美的和谐之人。由于升学考试和就业的压力,学校、家庭和社会大多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的普遍标准,进而导致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形成。这种思想观念进而造成了学校德育的效果不理想,一定程度上忽视人性的和谐发展,无法达成内心协调一致,知行统一的目标。

(二)方式上过分强调理论灌输,忽视主体性德育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不论是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课还是大学的德育课程,理论灌输的教育方式仍占主导地位,过分强调课堂灌输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忽视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以及内化和外化在德育养成中的作用。德育的方式和手段上过分地强调了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甚至灌输的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进而导致德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不相协同。

(三)德育内容层次不清,衔接不当

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教条化和简单化,德育的内容有些空泛,层次不清,衔接和过渡不当。因为高尚品德的形成,必须从小处和从基础开始抓起,要遵循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德育工作若不能以最基本的日常道德教育为基础,其结果往往会导致德育效果的不尽如人意。而当前的德育工作从小学到大学德育的内容存在一定的重复,层次不清,没有很好地遵循道德养成的循序渐进原则。

(四)德育队伍建设方面薄弱

我国道德教育队伍的主体是各类学校的教师,他们中的许多教师并非专门进行德育工作的教师,没有完全树立现代德育理念和掌握现代德育方法,德育专业化水平不够,道德素养不高,而且德育工作者也几乎没有参加专业教育与培训的机会,从而导致道德教育队伍的薄弱。

因此,在社会面临转型时期和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国道德教育只有通过不断地发展,为自己寻求新的生长点,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德育现代化道路的突破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面对越来越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道德教育必须走向现代化道路,使其构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的新的德育体系。

(一)树立现代的德育观念

1.以人为本的观念。树立现代的德育观念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前提,必须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人性和谐,重视德育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德育观念中要强调以人为本,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和个性化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道德教育的过程是要为人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的塑造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将德育渗透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之中,真正地达到人性真善美统一的和谐,成为人性光辉之美的和谐人。

2.包容开放的观念。各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教育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因而,我们不能排斥其他的优秀道德文化,借鉴其有益成分对本民族的德育文化及时进行补充和完善。德育必须打破封闭的格局,树立包容开放的观念。中国道德教育发展过程中要向世界开放,加强与外国的交流和联系,通过比较德育的研究和学习,养成善于吸收外来优秀道德文化的能力,虚心借鉴外国的先进的德育经验,以此来为我国德育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资源。

3.创新发展的观念。德育现代化发展要求树立创新发展的观念,也是德育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德育的创新首先是德育自身的创新,面对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通过更新德育理念、丰富德育内容、拓展德育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来提高德育的实效。同时注重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德育要面向现代化发展需要,就必须树立创新的观念,把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二)德育目标的现代化

德育目标的现代化,就是伴随当今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使德育目标的确定既符合现代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又符合德育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原则,并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德育目标的制定是德育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它决定着德育内容的确定、方法和途径的选择等各个方面,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起着总体的指导作用。我国社会的转型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往传统的、落后的德育目标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现代德育则要求要以人为本,注重从人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正视德育对象是具体的人,适应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因此,德育的目标的制定应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在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可遵循从小的基础行为规范教育,进而到社会中公民素养教育,最后到理想和信念教育这一从低到高的层次进行衔接和过渡。

(三)丰富德育的内容

时代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德育的内容也应与时代的步伐和人的发展需要相协调。根据德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德育的内容要回归生活、立足现实,同时紧跟时代脉搏,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1.加强生命教育的内容。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是教育人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当前的生命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补充和完善:首先,直面生命的死亡教育。教育学生通过对“生”与“死”的正确认识,用积极乐观的心态直面死亡,珍惜和悦纳生命。其次,正确对待逆境的挫折教育。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在战胜苦难中充分领略生命的快乐,从而更加懂得欣赏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最后,加强生命价值升华教育,以及人生的使命和责任教育。

2.推进生态德育的发展。由于当代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之出现了人口、能源、环境等方面的生态性危机,生态德育已成为德育现代化过程中的新课题。在推进生态德育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树立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观念,要规范日常生活中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基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愿望和现实需要,必须进行生态文明的教育,使受教育者真正理解、认同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意识。

(四)德育方法多样化

1.回归生活德育,注重社会实践。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因此要重视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在生活中认识道德,体验道德的真正魅力,才能最终养成良好的德性修养。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除了在课堂上传授道德理论知识以外,还能在课余附之以社会实践活动,把知识学习与德育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德行。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义务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最终使学生能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2.倡导体验德育,注重情感陶冶。道德教育过程如果缺乏情感渗透,学生获得的仅仅是枯燥的道德概念,对这些道德概念没有亲身体验,就不能从整体上形成较为完整的道德认知,进而道德认识就无法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道德品质最终也就难以形成。所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陶冶,使学生在德育过程中能产生情感体验,能促进学生的良好德性的养成,能够有效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道德教育与心理疏导相结合。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往往会同时出现,加剧社会的矛盾。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生存竞争力加大,人们除了会出现道德失范的现象外,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一些心理偏差,造成心理失衡的现象。而道德教育则对培养人的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具有直接影响。所以,在现代德育中重视培育人的健康心理,将道德教育与心理疏导结合起来运用,通过沟通开展心理疏导,消除心理障碍,引导人们塑造健康的心理和培养高尚的品德。

4.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发挥网络德育的理论。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一些新媒体的出现,如QQ、微博、微信等迅猛发展,为德育的发展提供了新平台,网络德育已逐渐成为德育工作的新阵地。与传统德育相比,网络德育能给德育过程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活力,使学生的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起来。学生可在课上通过形象而生动的德育教学课件来感受德育内容,也可通过新媒体平台与老师进行交流,增进师生间交流和互动。利用网络德育的新优势,既能加强对学生道德规范的教育,又能增强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拓展德育的新途径,提高德育实效性。

总之,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期,德育现代化道路要立足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德育的现状,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积极探索未来德育发展的新方向,不断创新发展,寻求突破和超越,让中华美德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谢太洵.对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审视[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4):116.

[2]彭燕.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困惑和道德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51.

[3]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06,(11):25.

现代化德育改革 篇7

《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强省必先强教, 浙江实现现代化, 必须首先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积极意义, 创造条件让学生上网。同时也应该看到, 用网络造福人类还是危害人类, 取决于他们如何利用这一工具, 取决于他们的网络道德观。学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 若还是采用传统的手段必然不能起到高效的教育效果。在信息化社会中, 学校教育、管理可首先占领网络阵地, 利用网站、博客、资源库、QQ群等网络平台, 实现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化德育管理。

一、借助“学科教育平台”推进网络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修订稿) 》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 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因而, 我们在引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同时, 不能只局限于信息技术知识目标的达成, 还要利用信息技术课达成德育教育目标。教学中, 我们要深刻解读文本, 充分利用已有教育教学资源, 让技术教育与德育教育并行。

如:我们在进行信息技术课教学中, 利用浙摄版 (五上) 信息技术教学光盘中的“学科教育平台”, 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此平台安装成功后, 向学生开放账户注册、作品上传、主题学习、论坛交流等。教学中, 教师要求学生按班级实名注册, 让虚拟的网络世界在此平台上得以“现实化”, 培养学生上网时的责任意识, 自觉规范言行。并对学生作品、资源上传建立审核制度, 要求学生精心制作、坚持原创、杜绝抄袭现象的发生, 并通过评比优秀作品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在主题学习中培养合作意识, 在论坛交流中注意文明用语, 这些要求和做法都在学生心灵中留下烙印, 为规范网络行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用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感染熏陶学生, 这是提高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基础。在学科教育平台的新闻模块中, 教师还可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少年儿童网站 (如雏鹰网、童年网、迪斯尼网等) , 在网页上建立相关儿童网站的链接, 让孩子在这些健康网站上“冲浪”, 以减少和避免学生接触不良网站的机会。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让孩子在生活中获得成功, 是抵制不良信息的关键。”学校信息组从四年级开始一直坚持到六年级, 实现每节课都用到此平台, 每人都用好此平台。学生在此平台上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体验, 规范的网络行为已成为常态, 网络道德教育取得了实效。

二、建立“班级博客”实施班主任管理电子化

博客 (Blog或Weblog) , 一种简易便捷的网络个人出版形式, 网民可以拥有自己的个人网站。“班级博客”, 使得博客与班级管理相结合, 班主任繁杂的管理工作, 可在班级博客管理系统中随时、轻松、完整地记录, 并能随时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 积累经验, 且易于与同事分享, 互相学习、讨论, 实现班级智慧管理、网络管理, 兼顾学校德育考核工作, 真正成为了班主任工作的电子手册。

在实施班级博客管理时, 我们为全校33个班级、德育处教师开通博客, 学校制定了《班级博客日志发布审核制度》, 由班级博客管理员审核通过才能正式发布日志。博客为班级管理工作的经验积累和资源共享提供了交流平台。

我们在班级博客系统平台开设“计划总结”栏目, 学期初的班级工作计划、班级愿景、学期末的班级工作总结等都发布于此, 班主任做到及时发布, 德育处组织网络班级工作, 实时而方便;“主题班队”栏目里, 发布学校组织的和具有班级特色的主题班会、队会教学设计活动等内容, 成为学校德育课电子教案集;“成果荣誉”栏目, 记录着班级、小组、学生 (队员) 取得的成绩与荣誉;“班主任专栏”是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的天地。而“佳作欣赏”、“成长手记”等栏目收集了本班同学的优秀习作、成长日记、艺术作品等。

班级博客中的日志、相册均向网友开放, 家长、学生、教师可跟贴评论交流, 突破了传统教育封闭式的班级管理模式, 改变了以往师生之间、干群之间自上而下的、点对点、点对面的交流方式, 体现了“时时教育、事事教育、人人教育”的理念, 教育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三、运用“校园资源库”创设德育评比与展示窗口

“校园资源库”建设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最终建成互动化、多媒体化的共享式资源仓库。“班班通”是应用好校园资源库的前提。运用资源库开展德育活动的评比与展示, 是我校管理的创新之举。

例如:学校德育处把班级学生的黑板报拍成数码照片, 上传到校园网站, 教师或学生就可坐在计算机前评比打分, 还使评比工作公开、公平, 达到了展示与提高的目的。学校德育活动照片、音频也悉数上传, 网络存档与风采展示可谓一举两得。

把传统的音像节目 (如VCD、CD等) 转化为流媒体格式, 在校园网中播放, 做到既娱乐又学习。如:利用学生的午休时间, 用优秀的影视片对学生进行教育;给低年级学生播放他们喜欢的动画片, 中高年级可结合语文课的学习, 让学生观看与之相应的战争故事片。还有结合安全、法制等教育的专题片, 这些优秀的革命歌曲、革命影片和大家喜闻乐见的寓意深刻的艺术作品引领着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利用“雏鹰QQ群”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

QQ群作为一个团体的即时通讯工具, 快捷方便, 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学校少先队利用学生们对QQ群的喜爱之情, 要求每个中队建立一个“雏鹰QQ群”。学生在群上讨论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辅导员在群上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学习生活动态, 巧妙地进行引导、指点。

QQ群因其私密性而更容易搭建起师生交流的桥梁。如:学校某班教师和学生约定, 每周固定三个晚上, 有“黄金约定时间”, 师生在网络上见面。在QQ平台上, 师生在一起谈学习、话工作。教师成为了学生生活中的良师、互联网上的益友, 许多中队辅导员已经把QQ群作为开展班级管理、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工具。

五、依托“物业报修平台”进行爱护公物教育

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一些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宠爱, 学生爱护公共物品的意识明显下降, 依托“物业报修平台”进行爱护公物教育成为德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建立了“物业报修平台”, 在报修平台中设置部门及物品清单, 给每位教师建立一个报修账户, 中高年级再设立一位学生信息员, 协助教师负责本班的物业报修报损。班级一旦有公物损坏或出现故障, 需及时在“报修平台”上报修登记, 信息中心人员及时上门维修、解决, 最后在报修平台中提出反馈意见。

借助网络平台, 探索德育的新渠道, 创新德育管理新方法, 对于我们来说还刚刚开始。总之, 我们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利用网络开展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 让青少年通过互联网使自己成长得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蔡丽华.网络德育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10-15.

[2]江阴市河塘中心小学课题组.德育走进网络网络文化促进学校德育.http://www.cjsy.net/ReadNews.asp芽NewsID=686.2006.

[3]海盐教师博客.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实践的新探索.http://www.jsblog.cn/user1/351/91813.html.

[4]王连飞.小学科学课“视频资源库”建设的实践探索[J].浙江教育技术, 2011, (6) :11-13.

[5]高鹏.借助网络平台探索德育新渠道.深圳南山教育网.http://jyk.nsjy.net/detail.asp芽id=1043.

对话德育:现代德育的新趋向 篇8

一、对话德育的提出

对话德育的理论基础是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马丁·布伯提出的对话教育理论。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提出了“解放教育思想”和“对话式教学”。教育视界中的“对话”包含了多层次的内涵:它既是教育过程主体之间进行的平等、自由的语言交流, 又是教育主体在精神上敞开心怀的相遇和交往, 标明了教育主体间平等合作人际关系的形成。强调教育过程中主体的平等交往、精神沟通、合作生成, 是对话教育理论和“对话式教学”思想的主要价值取向, 对我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 随着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和“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 对话德育作为一种德育发展的新趋向被提出。对话德育的提出不仅是对“对话教育理论”的吸纳, 更是对以往德育实践的反思和对现实世界的回应。

(一) 对话德育的提出是对既往德育的理性反思

长期以来, 我国德育的主流是一种“美德袋式”的知性教育:教育内容多注重理论较少联系实际和生活;教育方法多采用灌输、说教的形式, 忽视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和情感需求;教育过程成为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递道德规范条目“知识”的过程,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缺乏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受教育者主体性缺乏, 教育的内化过程缺失, 导致德育的弱效甚至失效。反思历史, 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教育观念就应多注重人文关怀, 教育内容应向生活化转变, 教育方式应由单极主体主导向双极主体互动转变。对话德育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平等交流、精神沟通, 正是对传统德育的不足进行反思后作出的弥补。

(二) 对话德育的提出是对现实世界的积极回应

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在发生一场全方位、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 从具体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到社会结构, 都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景象。在这一背景下,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更加活跃、开放、多元, 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不断增强。过去那种封闭、强制、单向灌输的德育模式与人们追求自主、反对强制、要求沟通和理解的精神需求产生了明显的矛盾。面对新变化、新挑战, 进行德育改革, 提高德育效能, 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对话德育应运而生, 强调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交流, 凸显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正是对现实世界的积极回应。

二、对话德育的特征

对话德育是在对传统德育单一的教育主体、单向灌输说教的教育方式、脱离现实生活的教育内容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态, 具有以下特征。

(一) 体现人本性

对话德育认为教育应立足于人的生活需求与素质发展, 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并明确地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开发人的潜能作为德育的宗旨。它强调教育过程要从日常生活入手, 关注人的内心世界, 引导人的健康成长, 引导人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对话德育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关系, 充分展现各自的精神世界, 主动进入彼此的内心世界, 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 进行相互的沟通, 促进个体内在的心理活动, 实现道德观念的内化和道德成长。这一教育过程始终尊重人的需要, 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人性出发, 用人性的方式, 追求人性的发展, 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 基于平等性

对话德育的“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和精神交往, 这种交往建立在人与人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对话德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在教育过程中都具有独立完整的人格, 都具有参与交流的权利和机会, 而且个体的思想见解具有同等价值而受到彼此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平等的个体, “相对于对方, 谁也不是主体, 谁也不是对象, 谁也不能控制谁、操纵谁, 或者强行把意志强加于另一方”。[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不再是传统德育中的权威依从关系, 而是民主平等关系。平等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站在一个有别于传统教育关系的新起点上, 展开一个共同积极参与的交往实践过程, 并从中体验内化着生活的要求。

(三) 强调理解性

对话德育强调理解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反对单纯的灌输说教和被动接受, 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理解之上“对话”。对话德育的“理解”, 不仅仅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 更多的是指“在心理上重新体验他人心理或精神的复制和重构过程”[2], 是一种站在对方立场上重新解读、认识对方的“置换式”理解。在对话德育中,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共同的教育情境上沟通、交流, 这种沟通与交流是开放的, 各方都敞开自己的心扉, 以理解他人为基点, 并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想, 从而实现相互理解。经过理解, 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规范不再外在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而是逐渐被双方自觉从情感、意志、信念层面内化接受, 促进了双方精神层次的提升。

(四) 体现互动性

对话德育的过程, 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平等基础上交流的过程, 体现了一种“沟通”与“合作”的双向互动。在内容上, 双方相互传递着认识、思想、情感、知识、意见;在形式上, 双方总是不停地交换着施受状态。双向互动是对话德育对传统德育单向授受的超越, 克服了片面的占有式教育的弊端, 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言语行为能力的人进行自觉的理解和积极的沟通合作, 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成为一种完整意义上的交往关系。通过双向互动,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仅走进了对方的精神世界, 而且丰盈了彼此的精神世界, 双方的视界实现更大的融合, 双方实现从相互了解到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相互启发、相互影响、相互生成。

(五) 追求互惠性

对话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精神共同发展的过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仅进行着互动性交流, 敞亮各自的精神世界, 走进对方的精神世界, 而且进行着“互补性交流”, 相互吸纳对方的知识、经验、思想、智慧, 提升各自的精神境界, 达到精神的共享, 实现真正的互惠。正如保罗·弗莱雷所说, “通过对话, 教师的学生及学生的教师等字眼不复存在, 新的术语随之出现:教师学生及学生教师。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 在与学生的对话中, 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 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 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3]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惠双赢, 是单向灌输的传统德育远远不能达到的, 也因而使对话德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由以上特征可以看出, 对话德育体现人在德育过程中的一种独立、自主、有尊严地存在着、合作着、发展着的状态, “彰显着对教育过程里生动的、个性化的人的关注”。[4]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可以说, 对话德育是一种更加人性化、更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形态。它不仅呼应了强调参与、民主、平等、和谐的时代强音, 而且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对话德育是传统德育现代转型的一种理性选择。

三、对话德育的实现

成功有效的对话德育过程, 有赖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多方面要素协同而有效的运作。尊重真诚的教育姿态、观照生活的教育情境、宽松包容的教育氛围、求真向善的教育导向、运筹帷幄的教育智慧是实现对话德育的关键。

(一) 尊重真诚的教育姿态

对话德育中的“对话”, 既是一种教育方法, 又是“一种品德的展示与实践”[5], 是“道德个体交往的开端”[6]。它要标示的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新姿态。这种姿态, 是教育行为的出发点, 直接决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关系能否真正确立, 决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流能否充分展开。对话德育应发端于教育者良好品德的展示——对受教育者尊重真诚的教育姿态。尊重体现为对受教育者人格、权利、个性和合理诉求的尊重。真诚体现为敞开心扉, 以真示人, 以诚相待。由于传统德育独白式的影响甚深, 教育者尤其要尊重受教育者应有的话语权, 让受教育者有充分表达、展现自我的机会。教育者还要对受教育者真诚关心, 真实传递外在世界的信息并表达真情实感, 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真心实意, 使受教育者愿意表达所思所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才能敞开心扉, 进行真诚的交流。

(二) 观照生活的教育情境

创设适合的教育情境是实现充分交流的重要前提。生活世界是先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理解活动的文化背景, 也是“对话”所指向的意义背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交流, 应从观照生活的教育情境开始。由于个体总是从与自身相关联的事物开始对生活的感知、理解、探究, 总是在其人生经验得到唤醒、思想情感得到激发之后开始有强烈的沟通愿望的, 因此, 教育者创设的教育情境, 首先必须关照的是受教育者的个体日常生活。教育者要引导受教育者将对生活的认识、体验、感悟, 以及积聚的矛盾、冲突表达出来, 让个体生活的情理牵涉和情理冲突充分显现, 从而引发双方共同的思考、探究。双方从自身的经验和理解出发, 通过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解释并发表见解。随着双方交流的深入, 创设的教育情境可引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 以拓宽交流的语境, 使交流过程不断向纵深推进。

(三) 宽松包容的教育氛围

营造宽松包容的心理场景, 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交流的重要条件。由于双方生活背景、知识水平的差距和实际认知能力、情感体验程度的差异, 必然有思想观点的差异和价值观念的矛盾、冲突。“对话的本质并非是用一种观点反对另一种观点, 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7]“对话是有差异基础上的求同”。[8]对话是在相互理解基础上追求视界的融合和共识的实现。这就要求教育过程要有宽松包容的氛围, 对思想观念的多元性予以尊重。宽松包容的氛围需要培育和营造:教育者要创设自由轻松的情境, 鼓励畅所欲言, 以宽容、珍视的心态对待受教育者;受教育者要以平和友善的态度接纳他人, 以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和特殊处境。只有这样, 才能使各种不同声音、不同观点、不同诉求在教育过程中交汇, 从而实现更多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接纳。

(四) 求真向善的教育导向

对话德育要求尊重不同个体思想意识的差异, 要求宽容对待多元的价值探索, 并不意味对话德育失去其引导的功能。从教育过程和教育目标来看, 对话德育“强调基于对话交流而积极达成健康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共识”[9], 这说明思想差异和多元价值并存只是对话的必经过程而非最终结果;对话德育“旨在把每个人都培养成深深关切自己的道德生活、美好生活的人”[10], 这说明, 对话德育既倡导一种开放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又强调一种健康伦理社会和美好道德生活需要的价值导向——求真向善的导向。这就要求教育者既要以热情的鼓励和接纳促使交流充分展开, 又要基于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把握好交流的方向, 要引导受教育者在视界交汇中发现真、善、美, 并在道德分析、道德评判和道德选择中发挥求真向善、扬善抑恶的价值引导作用。只有坚持求真向善的教育导向, 对话德育的目标才不会偏离, 对话德育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促进人健康成长的教育。

(五) 运筹帷幄的教育智慧

对话德育的过程, 由于参与对象的活跃性、交流内容的不确定性、价值探索的多元性, 呈现为复杂多变的教育过程。如何在调动受教育者积极性的同时把握好交流的方向, 如何应对交流中的冲突而使教育过程顺利推进, 如何使交流过程富有实效, 这是对话德育必然要面对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尤其需要教育者运筹帷幄的教育智慧。教育智慧体现为教育者应对复杂教育情境的综合能力, 包括敏锐感受并准确判断教育情境的能力、根据教育情境变化及时反应的能力、冷静理智化解矛盾冲突的能力、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的能力、在交流过程中融入教育导向的能力等。教育智慧由教育者长期的学识积累、道德修养、技能技巧的厚积薄发而来, 由教育者对教育实践的经常总结和不断反思而来, 是对话德育过程得以顺利推进和增强实效的外部保障, 因而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日益强调参与、民主、平等的新时代背景下, 对话德育是德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如何将对话德育贯穿到日常的育人工作中, 充分发挥其效能, 这个问题仍需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讨。

参考文献

[1]陶李刚, 赵欢君.“对话”与师生交往关系的意义关联[J].教育评论, 2003, (5) :42.

[2]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1:32.

[3][5][6][8]曹辉.后现代道德教育“对话”的基本内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6, (1) :50, 51, 52.

[4]赵后起.对话:一个生动开放的德育空间[J].科教文汇, 2007, (4) :15.

[7]彭寿清.德育对话模式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1) :31.

改革德育方法提高德育质量 篇9

一、以实践化的方法开展德育工作

部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时, 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思想品德?如果学生仅仅学习思想品德理论知识, 他们得到的答案就仅仅只是思想品德课本上的答案, 而不是结合自己的思考得到的真正的答案。为了让学生理解学习思想品德的意义, 学校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比如, 目前社会上出现很多子女把父母送进养老院的事件。关于这件事, 社会上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子女工作很忙, 把父母送进养老院集中赡养为未来的趋势;一种是子女不能以工作忙为借口, 逃避赡养父母的责任, 老人想要的并不只是物质生活得到满足, 他们还希望和儿女共享天伦之乐。为此, 有一名初中生提出问题, 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正确呢?关于社会问题, 思想品德课本只有一个宏观的理论, 而无确定的答案, 需要学生自己去参与实践, 领悟出答案。有一名学生到养老院参与社会实践, 他发现部分养老院的条件非常好, 老人平时可去食堂吃饭、可在宿舍中休息, 还能与其他的老年人一起开展健身、养花、棋牌等文娱活动;而另一些养老院的条件较差, 有时一名护工要同时照顾几十名老人, 老人得不到应有的照顾。这名学生通过思考, 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 年轻的劳动力必须积极投入到社会建设中, 老年人被集中赡养是大势所趋, 然而, 如何制订赡养老年人的标准、如何推进这套标准实行的力度、如何根据老人的需求制订不同的护理方案, 才是社会需要解决的事。这一名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国社会还有很多问题有待完善, 法律不能完全解决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人们共同来解决, 为了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人人都需要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可见, 学校用实践化的方法开展德育工作, 能够让学生把思想品德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生成新的知识。

二、以项目化的方法开展德育工作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 教师教授知识的着眼点为灌输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存在一个问题, 即学生知道思想品德实施的方向, 却不知道思想品德实施的方法。项目化的教学方法是学校给学生布置一个研究的项目, 引导学生找到完成项目的方法, 让学生在研究项目的过程中提高思维水平的教育模式。

以学校引导学生理解绿色环保的知识为例, 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应用哪种方法能了解我国绿色环保的现状、应用怎样的方法才能让人们重视绿色环保的问题、如何评估绿色环保宣传的成果。有一名学生经过思考, 选择观察在超市中平均一个人要用多少个塑料袋, 以此为视角评估环保的现状。通过观察, 他发现一名顾客在超市中要用4~8 个塑料袋, 以此类推, 塑料袋的消耗量非常惊人。为了让周围的居民了解塑料白色污染带来的危害性, 这名学生查阅了相关的文献, 并运用图片的方式说明乙稀塑料袋中存在大量的氯乙稀单体物质, 人们经常接触这类物质会出现手指浮肿、皮肤僵化的问题, 而且塑料袋在二次处理的过程中燃放的浓烟会对人的呼吸道造成影响。这名学生呼吁超市应当以纸袋代替塑料袋, 居民应当用菜篮、纤维袋代替塑料袋。刚开始这名学生的呼吁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慢慢地, 多家超市为了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形成了使用纸袋的风尚。可见, 学校运用项目化的方法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思维水平, 找到实施思维品德理念的方法。

三、以生活化的方法开展德育工作

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 学生虽然接受了思想品德理论教育, 却未将这些理论应用在生活实践中。比如, 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好逸恶劳、出口成“脏”, 还有些学生利用未成年人的特殊身份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如, 有一名教师引导男生实施一个生活项目:我们能为身边的女同学做些什么。刚开始很多男生嘲笑教师布置的学习主题, 他们认为男生和女生生活各不相干, 女生哪有需要他们帮忙的地方?这名教师引导男生关注同桌女生的生活, 当女生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为她们伸出援手。女生定期会有特殊的日子, 此时她们不便接触冷水;女生身体比男生弱, 她们在搬抬重物的时候需要男生帮忙。当男生了解到女生的难处以后, 愿意尽己所能主动地给予女生帮助, 女生也积极地回应男生的善意。比如, 女生会帮助男生收拾物品、帮助男生补习功课。思想品德生活化的教学让他们学会了在生活中关心他人、与人为善。

现代化德育改革 篇10

一、《三字经》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及其借鉴

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应该是越多越好, 但前提是这个人必须是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没有道德的人知识越多就越危险, 这就是《三字经》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三字经》关于德育的论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德育的内容。《三字经》主张“亲师友, 学礼仪”。并列举了“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例子说明“孝悌”是为人之本。所谓百善孝为先, 仁孝治天下, 以孝为首的“三纲”“五常”“十义”概括了儒家德育思想的要义。从内容上看, 儒家的德育是以“礼”和“仁”为核心, 以“孝”为基础的。

二是德育的目标。《三字经》主张“明人伦”。“使人成为人”, 是中国人特别为他人操心的一件事。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中谈道:“中国经典学派的目的, 在培育讲情理的人, 这是教育的范型。”[1]

三是德育的时机。《三字经》主张从“为人子, 方少时”即开始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婴儿出生之时, 心地自然纯真洁净,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受到外界环境的熏染, 思想道德品质必然要发生改变, 因此, 在人的幼年就要开始接受起码的品德教育。

四是德育的环境。《三字经》主张“亲师友”, 即亲近良师益友。要十分重视居住环境, 特别是朋友的选择。因为“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只有“近君子, 远小人”, 才有利于养成高尚的品德。

五是德育的方法。《三字经》主张将品德教育融入知识教育之中。从《三字经》的编纂来看, 就是将品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穿插进行的。再从《三字经》所列的教育内容来看,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和诸史等著作的内容也是德育与知识教育并行的。这种编纂形式, 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养成道德品质, 在道德品质的养成中学知识。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提出、形成和演变, 无不把德育放在各育之首, 彰显了儒家“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传承。

从课程安排来看, 我国中小学都开设了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然而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依然低效,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的价值取向偏离。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是“追求升学率”, 导致了教育概念的窄化, 即“教育→知识教学→成绩→分数”。这种“教育”具有严重的唯智倾向, 集中体现为普通教育中的“分数至上”“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现象盛行。更有甚者, 将道德品质的评价“分数化”, 用学生该门功课的考试分数来评价其德行的等次。在令教师、家长欣慰陶醉的高分、高升学率的表象之下, 却掩盖了学生能力孱弱、思想贫瘠、人格幼稚等真相, 阻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是德育的内容脱离实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入发展, 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教育理论权威对建国以来我国学校德育范围和内容的概括是:“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与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2]这种“传统型”德育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缺陷, 它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 造成学校整体德育的偏失与低效。另一方面是德育内容的“运动式”, 即学校德育总是跟随着社会政治形势转, 社会有什么热点问题学校就开展什么方面的教育, 违背了德育工作长期性、系统性的规律, 这必然使德育要求片面化, 德育效果短期化, 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

三是德育的目标“标杆过高”。不考虑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而制定出高不可攀的政治和道德标准。在中小学思想品德课中, 提出“热爱社会主义”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等要求, 甚至按无产阶级政党先进分子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的言行举止, 使学生对此丧失了实践的信心、兴趣和动机, 甚至养成言不由衷地说假话和空话的习惯。学生们尽管能把它们背得滚瓜烂熟, 并在品德课的考试中得高分, 但却难以内化成其自身的行为动机和道德素质。

四是德育方法的“强制性”。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几个问题:只重社会要求, 忽视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只重教育要求的正确性, 忽视其可接受性;只重共性要求, 忽视个性指导。为确保教育要求的正确性, 我们的教育者只向学生宣讲正面的道理和形象, 缺乏令学生心悦诚服的说服力, 教育要求很难内化成学生自身道德的需求, 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其低效亦在情理之中。

五是德育途径的“分力性”。在德育途径中,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 教育要求不一致, 甚至互相矛盾, 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力, 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自觉承担既教书又育人的职责, 发挥教师集体的教育作用。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 “思想品德教育是‘三支队伍’ (政治老师、班主任、团队组织) 的事”“专任教师只要专心教好自己的课程, 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就行了”等旧观念, 极大地削弱了学校德育自身的合力。 (2) 家庭教育和社会现实中市侩庸俗没落腐朽等消极因素的影响, 更是无情地冲垮了学校德育为学生们苦心构筑的道德之堤。 (3) 德育与智育分离开来, 没有形成在德育中学知识、在学知识中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教学生态。

因此, 《三字经》关于德育的思想、内容、时机、环境、方法, 对当今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德育工作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二、《三字经》关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教育观及其借鉴

《三字经》蕴含着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教育观, 对现代德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是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昔孟母, 择邻处”讲述的是孟母为了给孟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三迁其居的故事, 阐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 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现代社会育人环境异常复杂。改革开放后, 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使得传统文化出现弱化趋势。互联网传播了大量的资讯, 其中也不乏暴力、色情等腐朽的信息。不法分子贩卖毒品、淫秽出版物和影像制品, 毒害了许多青少年。社会上“三厅”和网吧等娱乐场所的管理不严, 给许多青少年造成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离婚率升高, 单亲家庭急剧增多, 使孩子的心灵变得扭曲。以升学率为追求目标的应试教育功利性极强, 使得学校德育的成效不显著。因此, 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 避免和抵制不利因素, 消除有害的影响, 是十分必要的。

二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对于每一个人的成长来说,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儿童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 都是至关重要的。“养不教, 父之过”, 说的是家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应负的责任。父母对孩子的培养称为“养育”, 包括“养”和“育”两方面, 在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质后, 重点是教育。家庭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 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以及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同时练就基本的生活技能。《三字经》列举了“子不学, 断机杼”“窦燕山, 有义方。教五子, 名具扬”两个家庭教育成功的典范, 说明了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养成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史上, 母亲在教育子女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为显著, 孟母是其中的楷模。前人将我国古代的母教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注重言行, 二是注意环境, 三是反对溺爱, 四是寓教于喻, 五是教子清廉。[3]反观我们现代的家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有些父母疲于工作, 无暇顾及子女的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存在重智轻德、重智轻能的趋势, 导致许多孩子丧失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的4∶2∶1家庭人员结构, 形成了对孩子溺爱的家庭环境, 使得许多独生子女唯我独尊, 只会索取、不会奉献, 只会单打独斗、不会团结协作, 社会化程度日益降低。这些都值得家长深思。

三是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走进学校, 接受系统的教育, 教师是教育的主导, 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通过教师实现的。“教不严, 师之惰”是《三字经》提出的教师在履行职责时应持有的态度。

在古代, 学生不认真学习, 是要受到严厉的批评甚至体罚的, 就连皇子或皇帝也不例外。当今社会, 法律法规已经明令禁止对学生实施体罚, 但这不等于老师可以不严格要求学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担负着塑造人类心灵的重大历史责任, 对学生的教育一定要本着“教书育人”的出发点来严格要求、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教者不严, 会使被教育者放任自流而达不到目标, 成为“废品”。

在古代, 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向老师学习, 因此教师的地位是崇高的。当今社会资讯发达, 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 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开始动摇。时代进步和社会心理的变化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严格”教育, 面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挑剔, 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方法, 才能树立威严。

在知识经济时代, 仅靠家庭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适龄儿童、少年教育的需求了。只有拥有大量“术业有专攻”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的学校, 才能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系统的教育, 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才能随着时代的进步日益凸显。在教育过程中, 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环境, 形成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 才能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三字经》偏重伦理道德教育, 充满了封建统治阶级伦理道德的说教, 渗透着封建文化中极其腐朽的思想毒素, 如宣扬“三纲五常”为中心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散布唯心的天命论和正统论思想、灌输大汉族主义和对农民起义的攻击等。[4]这是《三字经》的局限性。有选择地继承, 特别是在德行修养、伦理道德、为人处世、严己宽人、外美内秀、务实勤谨的人生哲学方面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

《三字经》涉及的历史人物近百人, 每个人物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这些人物当中, 一类是育人的榜样, 一类是学习的榜样。建议将这些人物的故事, 按照难易程度, 有选择地编入学龄前教育、小学教育的课本, 或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幼儿读物, 用正面的“口袋书”驱逐不良的“口袋书”。

参考文献

[1]郑霖.《三字经》中儒家教育思想的哲学意蕴[J].兰州学刊, 2007 (S1) .

[2]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3][南宋]王应麟.三字经心解[M].习之, 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上一篇: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下一篇:校园制度文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