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与开发利用

2024-05-10

评价与开发利用(精选十篇)

评价与开发利用 篇1

关键词: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项目评价

1 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策略

开发区一般是指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通过法令划出一定的区域, 并采取与其它地区不同的政策, 提供良好、安全、可靠的投资环境, 吸引外资和外商前来从事商贸和生产性活动, 以达到发展工业和贸易、增加财政收入、创造就业机会、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发与繁荣的目的。

土地的集约利用, 是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市场供求关系、不同土地的经济与生态适用性, 进行科学规划、优化配置, 以较小的投入和最小的资源消耗, 集约高效地利用土地, 取得最大收益。开发区要严格遵循发展战略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 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和利用土地, 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集约利用土地程度。

1.1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集约利用开发区土地, 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 将开发区的规划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范畴。在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开发区总体规划的同时, 加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力度, 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率。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经过合理的论证, 在充分考虑当地的产业结构、区位特点、环境保护要求的基础上, 合理确定开发区的性质、规模和分阶段开发计划。在用地结构方面, 各类开发区, 应突出“工业为主、配套为辅”,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和非工业用地的比例, 将工业用地比例控制在70%左右合理范围内。在通体布局上还应充分发挥土地的使用价值, 按照不同产业和不同项目的特点确定地块的功能和发展方向。在土地开发控制中, 要重视控制区片容积率, 在开发区中分片确定相应的合理的容积率。在某一个区片中, 允许一部分企业用地高于区片容积率, 开发区管委会或开发公司 (经政府授权) 通过协调, 控制该区片的实际建筑容积率不超过指标要求。在开发时序安排上, 要严格按照规划, 确定合理的用地开发顺序, 贯彻滚动开发区策略, 即边开发、边招商、边收益, 做到不早征用地, 不多征少用;投入一片、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要按规划要求, 高标准地进行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 做到大配套一次到位, 小配套围绕项目建设, 减少重复建设。

1.2 提高项目质量, 严格按规划行事

项目是开发区的生命线, 关系到土地的集约利用, 关系到开发区的发展前景, 为避免土地的低水平利用, 开发区要严格按规划行事, 严格控制项目的审批和土地使用。优先选择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 给予必要的地价优惠, 从长远来看, 有利于提高投入产出率, 充分发挥土地价值, 实现区域经济良性循环与发展。参照上海等地开发区的做法, 开发区用地审批过程由“计划-立项-规划选址-土地审批”转变为“用地计划指标审批-计划立项-规划选址-项目用地审批”。在引进项目时, 不符合规划的项目用地, 坚决不予审批。用地项目选址时, 应正确处理好项目用地需要与严格执行规划的矛盾, 在满足规划总体要求的条件下, 尽量满足项目用地要求。

1.3 控制土地供应总量, 转变供地方式

在引进项目时, 加强对用地项目的审批、审核。确定项目用地规模时, 可以聘请相关专家, 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项目用地定额指标, 项目投资量的大小、项目的土地产出率等各项指标, 综合确定项目用地规模。在用地供给上应首先保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以及交通能源等基础建设用地的需求。

1.4 清理盘活存量土地

对开发区闲置的存量土地, 可通过土地监察、清理项目、清理土地和土地欠款, 针对用地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盘活存量, 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对清理出来的闲置土地应优先安排那些有资金、有技术的大项目、好项目, 避免土地的再次闲置与浪费。对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开发而又无力再进行投入开发的半拉子工程项目, 在审批新的类似项目时对其引导利用, 缩短新项目建设周期。对新批项目加强用地跟踪管理, 建立档案, 及时跟踪反馈情况, 采取必要措施, 监督土地合理合法利用。

2 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评价

目前开发区土地利用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开发区, 如国家级开发区土地利用水平普遍较高, 闲置土地少, 产出率高;省级开发区由于数量较多, 区位较差, 土地利用水平普遍不高, 闲置土地多。从加强土地日常管理, 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率的角度, 开展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工作非常必要。

2.1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设立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应能尽量科学地、全面地反映开发区开发建设的状况, 内涵明确。评价应体现统计分析方法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即要制定科学的指标体系, 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 评价的基础数据真实可靠, 从而使评价公平、公正。二是目的性原则。所选指标必须与建立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性一致, 即首先要明确开发区开发建设的核心是集约高效利用土地, 手段是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目标是实现产业集聚, 否则就失去设立开发区的意义;然后明确开发建设好坏的重要标志是土地利用效益和产业集聚程度;最后, 开发建设的关键是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土地与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实现开发区可持续发展。三是可操作性原则。指标所要求的数据必须能够收集到并便于计算, 能与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四是可比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能在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开发区之间进行比较评价。五是特殊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突出开发区这一特殊经济区域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特点, 使之区别于一般的行政区域。而且只选取与开发区开发建设与产业集聚有关的指标。六是引导性原则。评价应尽可能反映出开发区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重点, 评价指标的选取要对开发区未来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引导性。七是标准化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尽可能向现有统计指标靠拢, 以符合统计指标标准化的原则。

2.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开发区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主要应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 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多个方面考查其土地利用情况, 并把土地产出率作为重中之重。

2.3 开发区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时通常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综合指数评价方法是一种建立在科学地概括统计总体、多方面特征的条件下, 对复杂经济现象整体进行定量描述的一种方法。综合指数评价方法比较直观, 其基本思路是以现有的、能够反映开发区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程度、土地产出水平各方面的统计指标为基础, 对其进行分组归类;每一类代表开发区土地利用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若干个指标组成, 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指标的重要性及影响度, 赋予不同的权重数, 再根据指标基础数据与权重数形成一个总的指数, 同时对部分开发建设与产业集聚因素进行定性的综合描述, 从而形成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综合评价, 并从终向和横向比较的角度分别评述开发区发展进程与发展水平, 为开发区的土地开发与产业发展寻找出最佳的组合模式。

在开发区的开发实践中, 实施土地集约利用和评价不仅有利于开发区建设的过程管理, 更能利用图表与参数把开发区“项目”建设的计划进展和实际进展相比较, 从而对“项目”的进度、资源的使用、产业集聚效益等执行情况与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估, 并在指标评测的基础上进行纵横比较, 使开发区“巨型项目”在土地的开发建设与产业的集聚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现状与目标的差距、与同行的差距、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差距, 从而有效检讨目标和行动, 判断问题之所在, 不断修正和完善战略目标与发展方针措施, 使开发区土地利用率有效提高, 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最优的产业集聚和最大化的社会效益, 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集聚发展的成功道路。

参考文献

[1]卢为民.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2]刘耀林, 焦利民.土地评价理论、方法与系统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3]朱晓明, 潘龙清等.开发区规划、建设、发展和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综述 篇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人地矛盾的加剧,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是必然趋势,土地集约利用是侧重于从投入和管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本文在介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其评价研究进展及问题与展望。

关键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

1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界定

18世纪,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首先提出农业土地集约经营概念,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1]。之后,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安德森所创立的级差地租理论已成为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二战后,迫于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压力,一些国家纷纷推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实践,它们主要通过模型设计、回归分析等方法定量得出集约利用的结论并取得了很多有益成果(Teye,1988;Milne, 1991;Bro-hman,1996)。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这一论断是中国学者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石。国内学者对开发区的土地集约研究是新近的事情,随着对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的深入,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认识也逐步明朗化。潘锡辉等人认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是在有限的土地利用总面积和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上,通过宏观调控,科学合理地安排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以坚持节约用地、高效用地、科学用地、提高土地效益为主旨,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的土地投入产出率,促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市场、行政的最佳配置,促进经济发展,走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达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大多数学者认为,土地集约经营是土地粗放经营的对称[2~5],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核心是经济效益和产业导向的体现[6~8]。我国学者通过研究探讨和实践验证,结合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特点、产业功能定位和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起源及发展,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界定为:以有关法规、政策、规划等为导向,通过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改善经营管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不断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

2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2.1国外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相关研究

国外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研究最初是从对农业土地集约经营的研究开始的。古典经济学家杜尔格(Ann Robert Jaeques Turgot)、安特生(James Anders)、魏斯特(Edward West)和李嘉图(David Ricardo)等在研究农业地租问题中,发现并证明了农地集约耕作中的报

1酬递减规律,并认为集约利用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王慎刚等,2006)。农业区位论创始人德国经济学家冯.屠能(J.H.Von Thunen)在其所著的《孤立国》中也阐述了相似的概念,当时土地集约利用的思想是针对某一农业土地利用用途,研究如何通过增加资本与劳动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最高报酬(Erie.FModellingandmonitoringland,1997)。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和著名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基于土地报酬递减理论分析,提出土地的合理集约度问题,在理论上完善了土地集约利用理论。马克思(Karl Marx)在批判和继承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的基础上,将级差地租分为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Ⅱ,并给集约利用下了明确定义:“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马克思,1975)”。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土地集约利用的论述,是中国学者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石。中国尖锐的人地矛盾决定了政府、研究机构和公众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关注程度。雷利·巴洛维在《土地资源经济学》中指出“农业用地的集约边际定义为某块土地在耕种所达到的临界点,在该点所用的资本和劳动仅能补充长期成本(雷利·巴洛维,1989)。”

国外对土地集约利用控制和评价的研究,一方面是集中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另一方面集中于对土地利用强度的研究上。国外关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模糊数学方法、多元统计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等应用数学方法,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从多方面丰富和推进了中国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技术方法;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方法为中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定量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极大促进了中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研究水平。

2.2 国内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研究

土地评价是土地利用规划和合理利用土地的重手段。从理论角度来说,土地集约利用源自于农业土地利用的研究,同样,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实际上也借鉴了农业综合评价的理论。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选取评价单元,确立评价标,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学型计算潜力分值,从而得到土地集约潜力等级或称土集约度,最后对评价结果给予简要分析的过程。主要究内容为开发区土地开发和利用强度的合理程度,侧重于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挖潜,评价的关键是指标体系的具体分别通过20个三级指标描述[9]。2006年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设立了“开发区土地约利用潜力评价”子课题,先后选择了广州、天津、上重庆、西安、哈尔滨、苏州、兰州、杭州、南昌、长春、大厦门、秦皇岛14个城市的开发区定为该项目的14个点开发区,开展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内容、方法、指标体系构建和技术应用的研究,主要针对开发区地集约利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进行。研究建立了土地利用状况、经济效益、管理绩效、土地供应与保障情况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察和评价了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程度,测算了土地集约利用潜力。

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2008)基于试点工作成果,围绕开发区土地

集约利用的内涵,形成3个目标、6个子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分3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目标层,具体涵盖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3个方面;第二层次为子目标层,包括土地开发程度、用地结构状况、土地利用强度、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土地利用监管绩效、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6个方面;第三层次为指标层,包括土地开发率、土地供应率、土地建成率、工业用地率、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土地有偿使用率等16项指标。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计算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对特定时间点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推算开发区用地潜力规模和尚可供地年数。

在研究方法上,一般采用定量评价为主,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具体运用技术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特尔菲法、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和区域对比法等。

从发展过程来看,我国近年来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1)初期阶段。早期集约利用研究是从农用地集约利用研究中延伸出的,该时期主要注重于耕地集约经营的调查研究,为其他地区农业生产提供范例。

(2)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特别是城镇十地集约利用研究的成熟,耕地集约利用研究引入相关理论和方法后也开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许树辉[10]于2002年通过硕士论文的形式评价了湖南省浏阳市耕地集约利川水平,并进一步探讨了耕地配置模式。该文标志着我国耕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入新的研究阶段。此后部分学者进一步分析耕地集约利用内涵,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全国、省、市等层级的实证研究。同时,也有学者分析了新形势下,当前耕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个别学者则关注到耕地集约利用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和工程技术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邵晓梅等

[11]用综合评价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两种评价方法、四级评价标准评价了小城镇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总结出小区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布规律,体现出城镇十地集约利用的相关评价方法和思路已经成熟地应用在耕地集约利用研究方面。张琳[12]等则进一步的研究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规律和种植结构的变化对耕地利州集约度的影响,促使耕地集约利用研究呈现多元化发展方向。

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进一步加大相关研究内容。基于国内外耕地集约利用及相关内容的研究进展,立足于当前我国耕地集约利用的现实,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在研究视角上,从十地经济学、十地规划学、生物学、工程技术学等多学科角度展开综合研究。

(2)在研究尺度上,将会加强多层次、分区域,尤其是大区域的耕地集约利用研究。在当前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形下,耕地的集约利用关乎我国的粮食安全。当前耕地集约利用研究体系中已有部分层次的实证研究,但尚不完善,缺少宏观区域利微观区域的实证研究。

(3)在研究内容上,将会加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耕地集约利用驱动机制、时空变化规律、朱来变化趋势等相关内容的研究。

(4)在研究方法上,将会一步强化定量研究,不断引入现代技术和数学模型进行深层次评价。耕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研究尚不成熟,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的提升,但相关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已经逐步成熟,因此可以借鉴和发展其相关的研究方法。同时积极开展基于3S技术,并融合各类数理模型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存在问题与展望

3.1存在问题

当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理论没有突破,没有形成完整的评价理论体系;②忽视开发区土地利用特点,没有从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本质特征上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将其等同于一般城市建设用地来研究;③由于不同的学者和机构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目标理解存在差异,选取评价指标的出发点和角度不同,尚未形成1套适用范围广、得到广泛认可的、操作简单的评价指标体系,所得到的评价结果不具可比性;④由于不同类型开发区功能、产业、区位禀赋的差异性,理想值的确定难度很大。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指标理论值,使评价结果仅具有地区意义;⑤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不够深入,尤其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研究;⑥开发区集约利用的经济影响研究多,社会、环境影响研究少。⑦现有评价方法都是静态评价,缺少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趋势的分析研究;⑧集约利用潜力研究与开发区发展的阶段性结合不够,未能体现潜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弹性特征;⑨评价方法以传统方法为主导,遥感、信息系统等新技术、新方法在评价中的应用有待深化。

3.2 研究展望

开发区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时期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落实我国耕地保护基本国策,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应继续加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满足国家对开发区土地分级、分类、分期管理的实际需要,并将提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作为改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化进程、保护环境、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

加强以下方面的研究:①完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体系。在充分分析开发区土地利用特点基础上,借鉴、吸纳相关研究特别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成果,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框架,丰富内涵,推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的深度和广度;②加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不仅要完善目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而且要积极开展基于GIS技术、系统动力学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糊评价法、熵值法、DEA等现代方法、模型和技术的融合和应用研究,建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信息系统;③完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可将指标体系分为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2大类。对于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开发区应该有类似的指标体系,但不同地

域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差异,不必完全一致;④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以便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对比;⑤加强对评价成果的应用。应加强评价成果在管理措施及政策框架之中的应用,促进区域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王慎刚,张锐.中外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与实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1):90~93.[2]邵晓梅,刘庆,张衍毓.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85~95.[3]朱胜勇.开发区土地利用问题浅析[J].价格月刊, 2004,(5):19.[4]王华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开发区经营[J].新视野, 2004,(6):14~16.[5]吴旭芬,廖元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的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48~50.[6]卢新海.改进和完善开发区土地资源管理体制[J].中国房地产,2004,(8):39~41.[7]王兴平,崔功豪.中国城市开发区的空间规模与效益研究

[J].规划研究,2003,(9):6~13.[8]卢新海,孙大路,李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A].房价、地价与住房金融体制.中国房地产研究[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9]郦文凯,吴威名,张淑艳.建立吉林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J].集团经济研究,2006,(14):66.[10]许树辉.2002.地块尺度耕地质量评价与方法探讨~以湖南省浏阳市为例.湖南师范人学自然地理学硕士毕业论文.

[11]邵晓梅,王静.2008.小城镇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比较研究一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7(1):93~93.

[12]张琳,张风荣.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耕地利川集约度及其变化规律比较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1.

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篇3

关键词:新常态土地利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土地利用评价

中图分类号:F3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2-0035-08

2014年4月,国土资源部颁发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科学评测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加强开发区用地管理,并为开发区扩区升级提供科学依据。《规程》指标体系虽能层次清晰地反映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经济效益和土地管理绩效等方面现状,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无法反映开发区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内在联系;(2)无法反映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动态性特征,仅能反映出土地利用某一阶段的静态水平;(3)缺乏反映生态效益环境的指标,反映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指标不够全面;(4) 仅关注土地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缺乏对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产出的综合考察。同时,目前学术界关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多地考虑土地利用结构和合理布局、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等驱动因素,却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这一宏观驱动因素很少涉及,这可能会导致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出现偏差。本文结合经济新常态特征及新常态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提出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构建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并以成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成都经开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为例展开实证研究,以期评价结果对新常态下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一、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

为了便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土资源部《规程》从狭义层面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统一界定为:以符合有关法规、政策、规划等为导向,通过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改善经营管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不断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但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对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应该从广义层面来理解,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1)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出发,强调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效益最大化[1,2];(2)从宏观层面出发,强调开发区内部土地与区际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3,4];(3)从存量土地挖潜视角出发,通过土地合理布局和用地结构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的土地投入产出率[5,6]。国内学者虽然研究视角不同,但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即:一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条件是土地的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二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最大化;三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途径是挖潜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四是从时序特征上看,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动态化过程。

然而,以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却未能直观地体现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正向关联性。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未来经济增长动力将主要来自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7,8]。在以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动力改变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为特征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原内涵无法体现新常态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新要求,即:(1)土地利用结构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优化,特别是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不适应;(2)土地低效产出与新常态所要求的经济集约发展不协调。

因此,在我国“三期叠加”的经济发展阶段,笔者将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界定为: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转型机遇期和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背景下,通过提高开发区生产要素质量、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创新土地供给制度和完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减少土地闲置与低效利用,实现在兼顾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前提下的土地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加的一种土地可持续利用过程。其内涵主要包括:(1)在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背景下,通过提升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质量,有效发挥其要素替代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增量土地的投入,实现存量土地的充分挖潜;(2)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转型机遇期,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优化土地空间布局等途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3)在经济中高速增长和土地需求放缓的特殊阶段,以土地供给制度创新为驱动力,通过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减少土地闲置与低效利用。

二、新常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内容

1. 指标构建思路和原则。一是指标构建思路。本文在对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指标化处理时,对土地利用管理、投入产出、产业结构、能源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可量化因素设计计量指标,对土地供给制度等无法用指标衡量的变量,结合评价结果提出建议。二是新常态下指标体系构建要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指标选取要符合开发区土地利用实际情况,计算方法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2)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构建要紧扣新常态特征,充分反映发展水平,各层次目标构成系统有机整体。(3)重点突出原则。指标选取要具有代表性,突出主要影响因素,利于纵向和横向比较。(4)可操作性原则。指标设计要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5)动静结合原则。指标体系要包括静态指标、动态指标和弹性指标,要能反映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情况,且有适度的弹性。

2.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指标体系设定,以《规程》为基础,参考部分学者的指标构建方法[4,910],并紧扣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共计设定7大目标:土地利用状况、土地管理绩效、要素投入质量、产业结构状况、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市场化率和土地利用趋势,19个子目标和30个具体指标。本文设计的指标(见表1)具有集约化、科学化、高效化、系统化等特征。虽然整个评价过程会加大数据获取和计算的工作量,但能相对全面反映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具有实际意义。

三、案例佐证:来自成都经开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一)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成都经开区创办于1990年7月,并于2000年2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开区位于成都中心城区东南方向,其主区面积927.61公顷,发展方向区面积3 770.67公顷,综合发展水平列全国132个国开区前列、西部第2位。2014年,成都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4.6亿元。成都经开区聚集了如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吉利、沃尔沃等世界著名的汽车企业,是四川省和成都市确定的以汽车整车(工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因此对其展开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的数据来源主要采用从管理部门收集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调查表格,通过实地踏勘、座谈问卷、统计调查等多种途径实现资料的收集工作。

(二)指标理想值确定

理想值的确定结合成都经开区发展实际和自身特征,用多种方法确定理想值[11,12]:

1.目标值法,根据成渝经济区、四川省、天府新区、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目标,结合成都经开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等确定部分指标理想值。

2.发展趋势估计法,结合成都市经济发展以及龙泉驿区产业发展状况和趋势,预估近5年的开发区发展状况,确定部分指标理想值。

3.先进经验逼近法,借鉴了新加坡、上海、武汉、重庆等国内外开发区[13,14]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经验, 确定部分指标理想值;(4)专家咨询法,选择高校、成都经开区的10余位专家咨询确定部分指标理想值。

(三)传统评价体系:《规程》指标体系评价结果

在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规程》方法计算得出成都经开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指标和集约度得分见表2。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成都经开区土地整体利用水平高。在土地利用状况方面,工业用地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系数等指标尚未达到规划的目标水平,导致主区土地利用状况得分要高于发展方向区。在用地效益方面,以电子电器、模具、包装、食品等产业为主的主区开发较早,而发展方向区以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主,投入产出强度更大,用地效益较高。在管理绩效方面,主区闲置土地占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面积比例低于发展方向区,主区管理绩效集约度更高。

(四)改进后的评价体系:新常态指标体系的运用

1.FAHP方法确定权重。模糊层次分析方法(FAHP)是把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综合起来的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15,16]。模糊层次分析法兼有判断矩阵的模糊性和计算的简洁性的特点,具有转化方便、快捷等优点。由于本文指标数较多,数据处理量大,故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可以确保计算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提高计算速度。

2. 评价结果及分析。利用FAHP方法计算出权重值,各个指标分值按照《规程》标准化处理方法,得出新常态下集约分值结果(见表3)。

表3的评价结果反映出成都经开区土地集约利用具有以下优点与不足:(1)坚持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以规划为手段提高项目用地效率,引导高附加值和现代化的汽车相关配套产业向园区集聚,形成汽车产业价值链,提高园区土地经济密度和经济运转效率。(2)开发区内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用地比重偏小,产城融合度有待提高。(3)全要素生产率(TFP)提高并未成为开发区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4)开发区对技术驱动作用和科技创新的溢出效应关注度不够。(5)企业能耗偏大,单位土地面积上的节能减排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6)地价对土地供求关系变化的敏感度不高,开发区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还有待提高。

(五)《规程》指标体系与新常态指标体系评价对比

对比表2、表3,按照《规程》的评价指标体系,成都经开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得分为96.20分,属于上等水平,而按照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成都经开区得分为74.59分,属于中等水平,这说明新常态下成都经开区土地集约利用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1.从具体指标上看:表3在表2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开发区要素投入、产业结构、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评价,体现出新常态指标体系是《规程》指标体系的扩展和提高,同时用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指标替代了《规程》中的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指标,弱化了对开发区资本投资规模的衡量,更加注重开发区土地要素的利用质量。

2.从评价得分上看:表2中土地开发率指标得分为90.59分,而表3中土地开发率指标得分为100.00分,表3的结果高于表2,这是因为《规程》中,土地开发率只针对发展方向区进行评价,而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土地开发率的研究对象是主区和发展方向区,因为主区开发早,发展较成熟,故整体得分较高。表2中主区的土地供应率得分为99.62分,土地建成率得分为98.54分,而表3中土地供应率指标得分为61.95分,土地建成率指标得分为53.42分。这是因为表2中这两个指标只针对主区进行评价,而表3中对整个开发区进行评价,同时发展方向区起步较晚,土地供应和建设还没有达到规划水平,影响了整体得分。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比两种评价结果发现,新常态评价指标具有以下特点:

1.系统性。新常态评价指标由于在《规程》基础上增设了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资源环境等指标,因此能够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方面系统全面地反映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

2.时代性。新常态指标体系较好地体现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近年我国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理念,但这在《规程》的评价体系中未能得以体现,而新常态指标体系则将其体现在新增的生态效益、能耗水平等指标上,从而能够将开发区快速发展中易被忽视的问题反映出来。

3.动态性。新常态指标体系在《规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单位人口增长消耗新增城乡建设用地量,经济增长耗地指数和建设用地扩张系数等指标,比较能够反映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变化特征。因此,新常态指标体系下的评价结果更能反映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度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同时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开发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

(二)建议

从新常态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和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特征的成都经开区的土地利用,不能与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相适应,需要在土地利用、产业升级、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要寻求突破,因此本文建议:

1.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修建多层厂房,促使开发区发展向空间扩展,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强度。

2.打破现有单一最高50年期土地使用权出让模式,创新土地供给模式,探索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少工业用地低效利用。

3.加快推进开发区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增加科研投入,提升现有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完善土地经营管理体制,从项目准入、土地利用监管、项目建设、项目产出、环保监管等环节,完善监督考核制度,从制度层面确保土地集约利用。

5.对投入-产出收益小的项目,建立项目退出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存量土地潜力,提高现有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

6.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降低碳排放水平,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注重生态效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土地利用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孙伟杰,侯学平.广东省开发区土地利用模式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4(1):1922.

[2]王昆,陈银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国土资源管理,2008,25(6):22.

[3]卢新海.开发区发展与土地利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33.

[4]陈逸,黄贤金,陈志刚,等.城市化进程中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苏州高新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6):1116.

[5]潘锡辉,雷涯邻.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0):3538.

[6]江立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及潜力预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8.

[7]青木昌彦.从比较经济学视角探究中国经济“新常态”[C].中日经济学家2015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6671.

[8]张军扩,余斌,吴振宇.增长阶段转换的成因、挑战和对策[J].国研论坛,2014(12):1220.

[9]翟文侠,黄贤金,张强,等.基于层次分析的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6102.

[10]刘向东,高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6 2856 288.

[11]王永峰,李保莲,宋利利.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新乡高新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279283.

[12]何芳,张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理想值的确定——以上海市19个开发区为例[J].城市问题,2013(4):1621.

[13]周静,朱天明.新加坡城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经验借鉴[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1):3942.

[14]赵宏伟.中国-新加坡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比较研究——以中国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加坡裕廊镇国际商务园区为例[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536.

[15]Mandani E H.Twenty Years of Fuzzy Control:Experiences Gained and Lessons Learned[J].Fuzzy Logic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Robert Marks,Ed.IEEE Technical Activities Board,1994:1924.

[16]肖辞源.工程模糊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80190.

[17]徐泽水.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一种算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1,16(4):311314.

[18]康钦容,唐建新,张卫中.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滑坡治理方案优化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10(9):98103.

Abstract:Evaluating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can provide evidence to land sustainable use and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zone. Based on Development Zone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Evaluation Procedures (trial implementation 2014) and integrated “New Normal” economy characteristics, the thesis managed to build a development zone land intensive use evaluation system under “New Normal” background. Using Development Zone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Evaluation Procedures (trial implementation 2014) and “New Normal” development zone land intensive use evaluation system, the thesis exerted 2 evaluations on the land intensive use degree of Chengdu Economic &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he comparativ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original procedures can not meet the demand of “New Normal” economy, but the improved “New Normal” evaluation system can fully and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tendency of land intensive use under background of “New Normal”; (2) Under “New Normal”, there are some faults in land use, resources factor input quality, industrial structure improvement in Chengdu &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nce, Chengdu &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eeds to improve land intensive use degree and accelerate it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试论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 篇4

水资源已经成为人类在21世纪必须要面对的严重问题。有人将水比作“21世纪的石油”, 这话不无道理, 主要的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 人类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都在逐渐提升, 就当前阶段来看, 水资源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 尤其是水环境的污染以及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1]。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人口数量庞大, 最近几十年以来经济迅速发展, 再加上水污染和水旱灾害经常发生, 这两个问题最为突出[2]。有关报告中明确指出:“现阶段中国将近一半左右的人其饮用水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并且这一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 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一大障碍[3]。水作为生命的源泉, 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一不可的战略物质, 各个地区都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为了更好的利用水资源, 则针对每个地区的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是前提条件。

1 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1.1 主要指标的选定

1.1.1 指标的设计原则

对于每个地区的水资源都有必要给予正确且全面的评价, 这要求建立一个最关键性、具有代表性且必要的指标体系。水资源指标体系可以说是大系统, 非常复杂, 所以建立的体系应该有侧重点, 且各个侧重点互相关连, 综合体现水资源的情况。指标选择时的原则主要有:

(1) 以区域为主体。评价的主题主要为行政区域, 也可以是流域, 综合考虑人文和自然因素、现在以及未来的前景、水质和水量、管理利用水平和客观条件等。

(2) 指标尽量为独立参数。同一参数数值以及不同参数之间的组合数值大小可以突出指标的综合功能。

(3) 除了必须的水文资料之外, 还应该包括供需情况指标、满足程度指标以及水资源利用程度指标等。

(4) 站在宏观管理的角度, 把评价、观测、考核和宏观导向充分结合, 以确保宏观导向其作用充分发挥。

(5) 指标选取时, 尽量选择那些便于查阅以及检索现成资料。

1.1.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按照指标选取的原则以及指标的作用, 初选出114项指标, 基于这些指标, 为了进一步简化计算以及提升可操作性, 筛选出了47项评价指标, 如表1所示, 其中有24项是无因次相对比值指标。

选定水资源主要评价指标之后, 按照各个指标的类型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可以把这些指标划分成不同层次, 如图1所示为水资源综合评价指标层次关系结构图。

1.2 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及其操作

1.2.1 评价方法选择

本文选择灰关联分析法对水资源实施评价。假定最底层指标序列是:

式中:k表示总共有k个指标;i表示区域;j表示时段, 那么Xij表示第i区域在第j时段水资源评价指标的统计值序列。

1.2.2 灰关联法分析模型

(1) 选择母序列。所建立的不同时段以及不同地区的序列当中, 按照一定原则形成一个母序列X0。

(2) 指标关联系数。对于每个序列Xij而言, 和母序列X0对应指标的关联系数能够用下式表示:

式中:

(3) 关联度及关联矩阵。综合考虑各个指标序列中第l+1层指标对于第l层指标的权重值W (l) (k) 差异, 必须计算加权的逐层关联度, 那么母序列对于全部子序列的加权关联度如下式:

由此构成关联矩阵:

利用上述的模型, 可以针对不同地区及其不同时段的水资源利用、管理以及开发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 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本文采用集对分析方法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首先把全部区域水资源的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指标构建成一个集对。针对一个地区的水资源而言, 假设存在N个评价指标, 这些指标中有S个评价指标超过Ⅰ级标准, 有F个指标在Ⅰ与Ⅲ级之间, 有P个指标低于Ⅲ级标准, 那么这个地区评价系统联系度可用下式来表示:

式中:μ表示联系度, 一般而言, 其为一个表达式, 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值。

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评价分级标准与评价指标数值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能够看出, 对于不同地区的水资源而言, 即便是它们的开发利用程度是一个级别, 如果评价指标数值不一样, 也会使得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一样。所以, 针对分级标准可以进行同一、差异以及对立的集对分析。

通常情况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评价指标包括两个方面, 分别为成本型指标以及效益型指标。

针对效益型指标而言, 可用下式表示:

针对成本型指标而言, 可用下式表示:

上述的两个式子当中, SⅠ、SⅡ、SⅢ分别表示Ⅰ、Ⅱ、Ⅲ级评价标准的门限值;x表示那些待评价区域水资源情况指标值;n表示第n个评价指标;m表示第m个待评价的区域。

通过 (8) 式可以得到联系度的计算结果。按照不同的同一度、差异不确定度以及对力度数值可以获得所有待评价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体情况。通过 (9) 和 (10) 式所获得的计算结果, 分别取他们的平均值, 可以获得所有待评价区域的联系度平均值中的同一度、差异不确定度以及对力度的数值大小来判断待评价地区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情况。

以某市以及城区郊县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为例。如表2和表3所示分别为评价指标分级值以及待评价区域指标数值。

上表中的Ⅰ1 (%) 表示水资源利用率, Ⅰ2 (%) 表示灌溉率, Ⅰ3 (%) 表示地表水控制率, Ⅰ4 (%) 表示重复利用率, Ⅰ5 (m3/人) 表示人均占有水量, Ⅰ6 (m3/人) 表示人均供水量, Ⅰ7表示渠系水利用系数, Ⅰ8 (%) 表示客水利用率, Ⅰ9 (104m3/km2) 表示供水量模数, Ⅰ10 (%) 表示水利工程投资比重。计算得到的结果如表4~5所示。

从表4和表5中的数据能够针对评价区域其水资源开发情况实施分级, 确定各个区域其水资源开发位于哪个阶段, 该区域的开发潜力怎样等等。序号为4的地区其水资源开发情况属于Ⅰ级, 也就是说水资源开发利用尚且处于初始阶段, 具有较大的水资源开发潜力。序号为1和3的地区其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属于Ⅱ级水平, 也就是说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发展阶段, 其水资源开发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序号为2的地区其水资源状况属于Ⅲ级水平, 表明该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已经接近饱和, 对水资源实施进一步开发几乎不可能, 应该注意节约用水。

3 结束语

水作为生命的源泉, 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一不可的战略物质, 各个地区都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为了更好的利用水资源, 则针对每个地区的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是前提条件。本文就是针对水资源的评价以及开发利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并建立了相关的模型, 希望可以提升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摘要:进入21世纪, 水资源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各国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的严重问题。因此, 各个地区有必要对各自的水资源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评价, 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 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建立了一套水资源评价体系, 该体系可以对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情况进行评价, 然后采用集对分析方法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以期能够帮助各地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关键词:水资源,评价体系,开发利用,集对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朱玉仙, 黄义星, 王丽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2, 32 (01) :55~57.

[2]门宝辉, 梁川, 赵燮京.评价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集对分析法[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3, 06期 (06) :30~32.

评价与开发利用 篇5

天水、陇南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以及开发利用的对策

本文首先应用多层次模糊权重加权法综合地评价了天水和陇南的旅游资源,得出两地旅游资源结构和旅游景点价值等方面的分析结论;其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两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策.

作 者:王海鸿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开发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刊 名:天水行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TIAN SHUI XING ZHENG XUE YUAN XUE BAO年,卷(期):”"(3)分类号:F592.3关键词:天水 陇南 旅游资源 综合评价 开发对策

“人体能源”的利用与开发 篇6

走路也能发电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位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装置,可以将人走路所产生的能量用来发电。他将这一装置安放在公共场所的地面,当行人踏在上面的时候,与之相联的摇杆同时被压下,并带动中心轴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当上百人或一辆5吨重的汽车通过时,可产生7度的电力。

美国桑托斯公司的超级市场,在出入口处安装了转动门,并在地下室中安装了一套发条式能量收集器及转换器、发电机、蓄电器等装置。每天数以千计的顾客进进出出,都要用手推动转动门,这样,顾客的能量便被收集起来,经过转换装置和发电设备的工作,为该公司提供照明、电梯运行所需要的电力。

温差电池用途多

2002年8月,德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温差电池,可以直接将人体热能转换为电能。电池主要由一个可感应温差的硅芯片构成,当这种特殊的硅芯片感应到正面温度与背面温度有一定温差时,内部电子就会产生定向流动,从而产生微量的电流,给微型电子仪器提供长久的“动力”,免去充电或更换电池的麻烦。

这种温差电池很精巧,放在口袋里就可以工作。用它做电源,可以使助听器、袖珍电视机、袖珍收音机、微型发报机等进行正常的工作。利用体温带动的手表,只要1℃的温度变化,就可以使手表正常运转。

人体中的“核电站”

人的身体每天要散发大量的热能,据测算,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维持体温所消耗的热量可以达到250万卡左右。这些热量若蓄积起来,可以将与其体重相同重量的水,从0℃加热到50℃。全世界60亿人每年耗费掉的热能加起来,相当于10座核电站的生产能力!

评价与开发利用 篇7

影响矿产开发利用效率高低的因数很多,涉及矿石种类、矿床类型、矿床规模、矿石特点等矿石自然属性方面的因数;涉及矿山开发企业规模、矿产开发形式和矿产资源分布区位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等社会、经济、技术因数。影响矿产开发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又是多方面的,如矿石开采的回采率、矿石选矿的选矿回收率、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评价指标,矿业三废的资源化再利用指标、矿产开发产品结构和深加工程度等等。要客观、科学、真实的了解当前矿产开发利用的效率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这方面的研究已引国家起重视,矿产综合利用方面的评价标准体系的制、修订工作已列入计划。但是,至今我们没有形成能比较客观的综合反映和评价矿产资源开发效率的指标和方法,以致使我们不能客观真实的认识我国矿产开发利用水平。

针对以上现实,我们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经分析研究,初步提出一套既能客观、科学反映我国矿产开发效率水平,又简明精炼、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以抛砖引玉,广泛征求意见,逐步完善后,应用于相关的统计、规划和决策中,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提高。

1 矿产开发利用效率主要评价指标

为比较全面反映矿产开发利用效率水平,应当从具体和总体两方面把握其真实状态。以具体的特定指标反映矿产开发的各个环节的效果,以总体的函数描述各矿种或各矿山企业在矿产开发利用的的总体水平。

1.1 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

矿石开采活动中一定时间内在矿床某开采范围内实际采出的某种矿产的质量总和占该开采范围内消耗的相应矿产储量的百分比。是衡量和考核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开采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计算公式是:

R=ΣQ/M×100%

式中:R—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

ΣQ—一定时间中某开采范围内实际开采采得到的某矿产的质量总和(对组合矿产一般指主要矿产的质量总和,如需要某种共生矿产、伴生矿产的采矿回采率,另行独计算)。

M—该开采范围内消耗的相应矿产的储量(一般指111、121、122等级储量,对储量等级达不到以上等级的应说明计算的储量级别)。

开采范围是指:(1)在露天开采中指开采区范围,计算的回采率又称采区回采率。

(2)在地下开采中指井下开采空间范围,计算的回采率又称矿井回采率。

1.2 选矿回收率

选矿产品(一般指精矿)中所含被回收有用成分的质量占入选矿石中该有用成分质量的百分比。是考核和衡量矿山企业选矿技术、管理水平和入选矿石中有用成分回收程度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计算公式是:ε=m/M×100%

式中:ε—选矿回收率

m—精矿(包括作为产品的中矿)中所含被回收有用成分的质量

M—入选矿石中该有用成分

1.3 矿产综合利用率

全面衡量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涉及到矿石中主要成分和共伴生组分的回收利用状况,矿产开发中废渣、废水、废气的资源化再利用的能力等方面。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程度的高低,又与矿石中共伴生组分的含量、数量、矿物组成特性决定的回收难易程度有关,影响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又随不同矿种和不同矿石类型而有差异。因此要简单地用一个指标值来准确衡量一个矿山企业或一个矿种的综合利用水平,是很困难的,必须有所取舍,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

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特点和矿业开发管理实际,我们在矿产综合利用方面最需要真实了解和加强规划与管理的主要矛盾还是矿产资源中共伴生组分的回收利用水平。因为矿产中主成分的开发利用效率用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冶)回收率来衡量,三废的再利用问题,还涉及矿山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制约,也不是影响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问题。

为此提出,用“矿产综合利用率”(P)和“矿产综合利用指数”(N)作为衡量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主要指标。

用Pi表示某共伴生组分的综合利用率

undefined

式中:Pi—表示某共伴生组分的综合利用率

qi—选(冶)产品中某共伴生组分的质量

Qi—所消耗的原矿中相应共伴生组分的质量

用P反映某矿山企业或某设定范围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undefined

式中:P—矿产综合利用率

∑qi(1-n)—选(冶)产品中共伴生组分的质量总和

∑Qi(1-n)—所消耗的原矿中相应的共伴生组分的质量总和

(此式缺点是,高含量的组分在综合利用率的计算中起主导作用,含量少的组分回收利用程度,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为此又试提出矿产综合利用率用下计算式:

undefined

式中:

∑Pi(1-n)计算目标矿产中已回收的各个共伴生组分综合利用率之和。

n计算目标矿产中应回收利用的各个共伴生组分的数目。

用矿产综合利用指数N反映矿产资源中共伴生组分回收利用的广度,

undefined

S—选冶产品中已回收的共伴生组分的数目

So—所处理原矿中应回收的共伴生组分的数目

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评价方法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是反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总体水平的量化指标,是矿产开采回采率,选矿(冶)回收率,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率,共伴生组分的综合利用指数,(这里可暂时不考虑矿山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问题),等反映矿产开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资源利用水平的指标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对于不同矿种,不同类型的矿山企业,这些分项指标对矿产开发效率这个综合性的指标的影响或贡献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用K来表示某个矿山企业或某个矿种的开发利用效率,则:

K=k1(ε采·ε选)+k2P+k3N+G

式中:k1、k2、k3—为影响力系数,反映不同矿种的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对矿产开发效率的不同影响力。影响力系数系数值由专家研究,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确定、发布后统一执行。k1+k2+k3≯0.9。

G—三废利用加分值。按三废利用情况按优、良、合格三级确定加分值。

优:9%~10%;良:7%~9%;合格:6%~7%

3 矿产开发利用效率计算实例

实例1: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某公司,开发利用效率试计算结果:

R=93%;ε=75%;P(TiO2)=40%(对铁尾);P(V2O5)=50%

N=100%(目前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条件下对应当回收的钛、钒、硫钴精矿都回收了)G=6%(尾矿、炉渣未利用)。按k1取0.7,k2取0.1,K3取0.1,计算结果,开发利用效率K=69.83%。

实例2:某大型镍多金属矿,开发利用效率试计算结果:

R=95.89%;ε=85%;P(Cu)=69%(采选冶);P(Co)=29.2%;P(Pt)=45%(选冶);P(Pd)=44.2%(选冶)。

N=92.3%(目前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条件下对应当回收的13种元素、已回收12种)G=7%(尾矿部分用于充填、炉渣未利用)。按k1取0.7,k2取0.1,K3取0.1,计算结果,开发利用效率K=84.2%

4 结 语

1.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目的在于从影响矿产开发利用效率的诸多因素中,寻求一组相对统一的,实用的量化评价的指标和方法,以客观反映我国矿山企业矿产开发利用的综合水平,以利国家对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发展态势的把控和决策。

2.由于矿产资源的多样性和涉及因素的复杂性,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实用的、适应矿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需要一个过程,这里初步探索提出的框架,还仅是一种思路和尝试,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关注。

摘要:为提高我国矿产开发的规划、管理和统计的科学性,针对我国矿产开发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初步探索提出了一套能客观、量化评价矿产开发利用效率指标和评价方法,并分别阐明了各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以客观反映我国矿产开发利用状况,提高矿产开发利用的总体水平。

太阳能空调技术开发利用的评价 篇8

关键词:太阳能空调,应用前景,发展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飞速的发展, 使得我国环境也逐步出现了各种问题,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在这种背景之下, 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前我国发展的基础,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当前能源危机不断加剧的过程中, 各国在生产空调的过程中都以减少能源为主, 节能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沙特阿拉伯建设了平板集热器的太阳能空调。在我国, 太阳能空调早已成为我国大量研究的方向和主要过程, 在太阳能空调的技术特点基础上, 提出了太阳能空调技术的优势, 是太阳能研究中的前提, 通过对太阳能的不断研究和认识, 提出并认为, 目前大量生产的大型商用中央空调和家用壁挂、立式空调不太适合一些高档的住宅, 急需要一种小型户式中央空调来填充这一空白, 而太阳能空调最适合于上述矛盾的解决和应用, 故当前空调行业的需求给太阳能空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难得的机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太阳能空调技术已经开始迈入实用化阶段。现在, 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对能源与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 太阳能空调技术一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 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过程。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湿的人们对生活物质水平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 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在生产过程中, 都以节能为主要目标。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处可得的廉价、无污染且安全的能源。每年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约为目前世界能耗总和的2万倍。基于太阳能源的种种优势, 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太阳能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1 太阳能空调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20世纪70年代后期, 世界各国对太阳能利用的研究蓬勃发展, 太阳能空调技术也随之出现。太阳能空调技术以不需电能、节约能源、没有污染、工作寿命长等优点引起了世界学者的广泛注意。

很早以前, 佛罗里达大学的法伯教授就着手于这方面的研究, 并投入了实际运行, 采用氨吸收式制冷机, 冷却水为21℃的井水, 据认为制冷系数有0.45左右。

任何脱离实际的设计都是不现实的, 要想做好一个建筑物的空调设计, 达到真正良好的使用效果, 在设计当中应该考虑种种能够考虑到的因素, 将实际情况与设计紧密结合起来, 应当是各工种综合的好效果。在亚洲, 完成了太阳能吸收式空调设计、运行和在香港气候条件下的性能数据。沙特阿拉伯建设了平板集热器的太阳能空调, 采用溴化锂制冷机进行制冷, 并公开了其性能。另外, 日本也报道了太阳能供冷方面的研究, 该系统由面积32.2平方米的平板集热器, 7k W的溴化锂制冷机和2.5立方米的储热水罐组成。数据表明, 该系统可提供冬天供热所需的全部能量和夏天典型日内为驱动吸收式制冷机所需的能量的70%。

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在太阳能制冷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并且提出了一种太阳能供热与制冷联合循环的复合机装置。1998年1月,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制成功了实用型太阳能空调热水系统, 在广州江门市投入运行。其中, 制冷用热水温度65℃-75℃, 生活势水温度55℃-60℃, 采用500平方米高效率平板集热器, 一台100k W两级吸收式制冷机可满足超过600平方米的空调负荷。

2 太阳能空调的技术特点

从理论上讲, 太阳能空调的实现有两种方式, 一是先实现光-电转换, 再用电力驱动常规压缩式制冷机进行制冷;二是利用太阳的热能驱动进行制冷。对于前者, 由于大功率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昂贵价格, 目前实用性较差。因此, 太阳能空调技术一般指热能驱动的空调技术。当然, 广义上的太阳能空调技术也包括地热驱动和地下冷源空调技术。由于技术、成本等原因, 太阳能空调一般采用吸收式和吸附式制冷技术。吸收式制冷技术是利用吸收剂的吸收和蒸发特性进行制冷的技术, 根据吸收剂的不同, 分为氨-水吸收式制冷和溴化锂-水吸收式制冷两种。吸附式制冷技术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对制冷剂的吸附作用来制冷, 常用的有分子筛-水、活性炭-甲醇吸附式制冷。两种制冷技术均不采用氟利昂, 可以避免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 具有特别的意义;并且二者采用较低等级的能源, 在节能和环保方面有着光明的前景。另外, 吸附式制冷系统运行费用低 (或无运行费用) , 无运动部件, 寿命长, 无噪声, 尤其在航空、航天等特殊领域广泛应用。对于太阳能制冷技术, 因为要照顾到集热器的效率等, 就不得不采用比较低的热源温度。所以, 太阳能驱动的制冷机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随之而来的, 从集热器、制冷机等相应的成本分配来看, 集热温度、冷水温度及冷却水温度应各为多少, 才能建立一个最为经济合理的太阳能空调系统, 也是尚待解决的课题。另外, 由于太阳能的收集存在着时效问题, 蓄热技术也必须得到很好地解决, 一个较好的蓄热系统可以弥补太阳能的不可靠性和间断性。

3 太阳能空调技术的优势

当前, 大部分使用的空调技术是一种以电能为动力, 把室内热量加以吸收排除到室外的循环系统。这种空调将室内的热量收集后, 释放到大气中, 进一步提高了大气的高温, 空洞装的愈多, 城市的大气温度会愈高, 则热岛效应会愈强烈。另外, 制冷循环介质氟里昂等氟化物的广泛使用, 导致了大气臭氧层的破坏, 恶化了生态环境也是众所周知的。近几年来, 取代氟里昂的工作介质的新型空调 (是否污染环境, 有待长期检验) 已经投放市场。但耗能严重的问题依然存在, 在世界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 采用更为节能的空调系统是人类的共同需要。

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的空调系统, 它的诱人之处在于越是太阳能辐射强烈的时候, 环境气温越高, 人们的生活越需要空调, 此时, 太阳能空调的制冷能力就越强。这是人和自然和谐的理想境界。使用太阳能空调的结果, 既创造了室内宜人的温度, 又能降低大气的环境温度, 还减弱了城市中的热岛效应。

4 太阳能空调技术的应用前景

评价与开发利用 篇9

自从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提特思维而的德雷克井出油到现在, 石油工业已经经历了148年的历史, 石油工业的发展迅速改变着整个世界的经济和社会面貌。正是由于石油资源的重要性, 产油国和石油消费国在争夺石油资源和开发石油市场的博弈过程中, 都要尽量维持利益最大化的供需格局。当代石油市场是一个高度市场化、政治化、全球化市场, 与石油的生产、消费、运输有关的各类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因素都会引起各国关注。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07》的数据, 截至2006年底, 全球石油已探明储量为12082亿桶, 可供开采40.5年。纵观全球, 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最为丰富;非洲特别是几内亚湾地区存在巨大的石油资源潜力;中南美地区的石油生产主要集中在老油田再开发、海上石油开发和重油生产之中;中亚地区的出口管线和战略石油资源开发将是争夺焦点。俄罗斯已经确立了明确的能源强国意识, 并依此制定能源发展战略。东南亚国家则具有较长的对外合作开发石油的历史。

据全球能源消费统计数字表明, 世界对石油和石油产品的依赖在不断增加。2006年, 全球石油消费量为38.9亿吨油当量, 占世界能源消费的35.76%, 同期天然气消费量为25.7亿吨油当量, 煤炭为30.9, 核能为6.4, 水电为6.9。这主要是因为煤炭、核能对环境具有影响, 水电资源有限。被誉为清洁能源的天然气的开采投资大, 运输、储存困难且费用高。而石油则有便于储运、热值高、可生产多种下游产品、对环境污染小、安全可靠等优点。所以, 在21世纪, 世界各国的工业和民用需求仍然把石油作为最佳的能源选择。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增加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际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据美国能源署的预测, 预计世界石油需求量将以21%的年速度增长, 至2010年世界石油需求量将为9350万桶/日, 2015年为1.03亿桶/日、2020年为1.13亿桶/日。到2020年, 石油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将占38.1%。而根据国际能源署 (IEA) 《世界能源展望2000》的预测, 预计世界石油供应量将从1997年的7500万桶/日分别增至2010年的9600万桶/日和2020年的1.15亿桶/日。并将出现两个重要的产量趋势:一是2010年后, 非欧佩克的总供应将趋于成熟并进入平稳阶段;二是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将加速增长, 其中中东的欧佩克成员国更为明显。

二、中国石油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石油能源建设成绩巨大, 特别是近20年来, 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中国是世界产油大国, 石油产量已连续十三年位居世界第五。但中国又是石油消费大国, 1993年, 中国由石油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2006年中国石油产量略高于1.8亿吨, 而需求量则达到了3.5亿吨, 并呈高速度增长。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了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能否实现, 取决于我国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增长, 而经济的持续发展则有赖于能源的持续发展、有赖于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目前, 我国石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呈如下三个特点:

1. 国内石油市场供给乏力, 需求强劲

由于我国主要产油区已进入开采的中后期, 处于高含水、高采出阶段, 加之新增可采储量不能弥补当年生产消耗的储量, 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的石油产量增长十分缓慢,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由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致使石油消费增长速度加快, 而进入21世纪以来石油消费增长势头更为强劲。

2. 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近些年, 国内外研究界对于我国21世纪前20年的石油供需矛盾的研究不少, 总体结论基本一致:21世纪的前20年,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题, 因此, 石油需求还将继续快速上升;与此同时, 我国国内的石油生产能力将难以有大的提升, 石油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中国石油安全》一书中对比了中国能源研究所、国际能源署 (IEA) 、美国能源署、欧佩克、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对未来20年中国石油的产量和需求预测。这些预测的平均值为:2010年国内石油产量1.75亿吨, 需求量为3.49亿吨, 进口量为1.74亿吨, 对外依赖程度达50%;2020年国内石油产量为1.83亿吨, 需求量为4.80亿吨, 进口量近3亿吨, 对外依赖程度超过62%。这些预测相对保守, 2006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接近50%。

3. 石油战略储备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布局

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 中国石油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在加大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力度的同时, 国家将尽快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和应急机制, 这将是中国保障石油安全的有益选择。我国石油储备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石油资源进口安全机制尚不完善, 石油进口量大, 来源集中、运输通道安全性能差, 缺少石油供给与需求的监督评价体系。

三、石油目标市场投资环境评价模型

目前, 我国石油企业向国外进行资金和技术投入, 参与国外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 建立海外石油生产基地, 以获得石油资源和资金。这符合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国家关于“走出去”的战略要求, 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两种技术、两种资金。因此有必要对海外目标市场进行分析, 以便石油开发和服务的跟进。世界各主要产油国石油资源开发与消费情况详见表1。

标记“﹡”项为无数据项数据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07

对于以开拓国际市场的石油企业而言, 研究出口国的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及自然环境、科技环境至关重要。我们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目标市场的环境分析。一种是定性的PEST分析法见表2, 另一种是定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PEST分析法只是提供了一个宏观分析的框架。为了便于对石油目标市场的量化分析, 现建立国际石油投资环境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和权重的设计参考国内学者邢云在2003年发表的《国际油气上游投资环境综合决策评价模型》一文, 该论文将国际投资环境分为硬环境因素和软环境因素两部分, 前者是指非人力所为, 基本上不随时间的延续而变化的因素, 如石油资源富裕程度、自然地理条件和语言与文化背景;后者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制约, 并随时间的延续而变化, 包括石油投资法规完善程度及利润分配模式、政治稳定性、经济富裕程度、与我国的友好及开放程度、基本设施健全程度、石油市场成熟程度, 见表3。

通过对国内外近200名石油公司专家的两轮问卷调查, 利用运筹学的方法, 确定出各因素的权重。

W= (wa1, wa2, …, wa9) = (0.250, 0.100, 0.033, 0.167, 0.133, 0.050, 0.067, 0.083, 0.117)

下面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目标市场投资环境进行评价。

1.建立因素集A。因素即为各指标项, 相应地A= (a1, a2, …, a9) 。

2.建立评判集V。评判集V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评价结果的集合, 此处表示投资环境的优劣程度。V= (v1, v2, v3, v4, v5) = (十分不利, 不利, 一般, 较有利, 非常有利) 。

3.建立各因素的权重值w, 上文已给出。

4.建立模糊矩阵。设i=1, 2, …, 9, j=1, 2, …, 5, 则待评国家按照因素集A中第i个因素ai进行评判, 对评判集V中第j个评语vj的隶属程度设为rij, 其数值可以采用专家意见进行统计, 然后计算得到, 具体等于对第i个因素评判为第j个评语的人数占全部评判人数的比重。

其中, 对于石油资源富裕程度a1, 根据其石油储量 (单位:亿桶) 构造其隶属度函数如下:

属于“十分不利”状态的隶属度函数为:

属于“不利”状态的隶属度函数为:

属于“一般”状态的隶属度函数为:

属于“较有利”状态的隶属度函数为:

属于“非常有利”状态的隶属度函数为:

对于石油投资法规完善程度及利润分配模式a4, 按照投资者占有利润的百分比进行划分, 构造其隶属函数如下:

属于“十分不利”状态的隶属度函数为:

属于“不利”状态的隶属度函数为:

属于“一般”状态的隶属度函数为:

属于“较有利”状态的隶属度函数为:

属于“非常有利”状态的隶属度函数为:

5.模糊综合评判过程。综合考虑所有因素的影响以及各因素的权重, 用模糊矩阵复合运算, 得到A的评判指标集。即

其中, “·”是模糊矩阵合成运算符, 本文采用先逻辑乘后逻辑加的形式。

若bj=max{b1, b2, …, b5}, 则得到综合评判为vj。据此可以判断目标国家的投资环境优劣。

四、结束语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坚持平等合作、互利共赢, 扩大境外油气资源合作开发。在未来发展中,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必须突出实施“资源、市场和国际化”战略, 赢得发展主动权, 使石油企业实现持续、有效、快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岳超源:决策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2]朱剑英:智能系统非经典数学方法[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

[3]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07

[4]吴磊:中国石油安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评价与开发利用 篇10

1 临安顺溪概况

顺溪镇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浙江省临安市境内 (临安昌化) , 东经118°50′~119°12′, 北纬30°01′~30°18′, 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能量充足, 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6℃左右, 年平均降水量约1 400mm。植被类型多样, 种类组成复杂, 珍稀物种荟萃, 是我国东南沿海中亚热带森林的典型代表。

2 香草植物的应用价值与开发前景

芳香植物系指可提取芳香油的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的总称, 又称香料植物, 而香草植物主要是指香料植物中的草本植物[2]。芳香物质化学成分复杂, 含有烃、醇、醚、酚、酸、酯、醛、酮、内脂等成分, 以芳香族、脂肪族、萜类衍生物和含氮与硫化合物为主, 其中含量最多的是通式为 (C5H8) n的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3]。香草植物兼有香料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等多重属性, 应用十分广泛。可广泛应用在食品、烟酒和日用化学工业等领域, 是香水、化妆品、洗涤用品、饮料、食品和糖果加工中的重要赋香原料。香草植物含有人体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及丰富的微量元素, 具有清热、杀菌、镇痛作用, 有健胃驱风、助消化、解痉挛、治风湿、抗肿痛等不同功效[4]。多数香草具有观赏价值, “芳香生态观光园”让人们在“看香草、闻香气、吃香餐、睡香房、走香道、洗香浴”中与芳香文化亲密接触, 从而获得最为直观的感受。国际香料产业中传统欧洲产地的土地资源配置基本完善, 种植面积很难继续增加, 而世界芳香精油的需求量却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4]。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香草植物的开发有了很大的发展, 包括香草植物在内的天然香料精油植物种植基地已有20多个, 工业所用的天然香料品种已达110多种[5]。目前, 我国香料、香精工业虽初具规模, 但仍不能满足产品配套的需要。同时, 香草植物的次生代谢物成分复杂多样, 大部分香草具有药用和观赏功能, 也可作饲料, 少数可作蔬菜食用。因此, 野生香草植物的研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 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 是美国匹茨堡大学运筹学家萨蒂 (Saaty T.L.) [6]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1种层次权重分析决策方法。目的是将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划分为递阶层次, 进行两两比较, 使难于标度的事物数量化, 以避免或减少人们对事物决策的主观臆断性[7]。国外主要将它应用于环境、行为科学、军事指挥、教育、人才以及经济计划和管理、能源政策和分配等领域[8,9]。

近年来, 层次分析法已在我国能源、经济分析、医学诊断、科学管理、农业资源、饲草种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0,11,12]。它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 因而在客观上大大提高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可行性。

3.1 野生香草植物利用价值生态评价

以园林植物学、药物学及生物化学原理为基础, 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对临安顺溪22种野生香草植物 (见表1) 利用价值进行生态评价。首先, 组织专家选取易获得、易量化、能有效反映和影响香草植物利用价值的重要因子, 建立香草植物利用价值评价体系;其次, 通过层次分析法 (AHP) 求得各评价指标 (因子) 权重, 对香草植物利用价值评价指标进行等级量化处理;最后综合评定。

3.2 野生香草植物利用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观赏价值 (C1) :花、果、叶奇特, 形态好 (80~100分) ;花、果、叶有一定的观赏性, 形态较好 (60~80分) ;花、果、叶、形态一般 (0~60分) 。药用价值 (C2) :已开发, 应用广 (80~100分) ;具有较广的药用价值, 未开发 (60~80分) ;未研究其药用价值 (0~60分) 。芳香价值 (C3) :香精油含量>0.5% (80~100分) ;香精油含量0.2%~0.5% (60~80分) ;香精油含量0.1%左右 (0~60分) 。食用价值 (C4) :可作蔬菜、饲料 (80~100分) ;可作饲料 (60~80分) ;不能食用或作饲料 (0~60分) 。各评价指标权重见表2。

3.3 计算方法

, 其中Ci是各评价因子的权重, i=1, 2, 3, 4;Di是各评价因子的量化值。根据M值可将临安顺溪22种野生香草植物开发利用价值分为3个等级, 各等级的标准如下:Ⅰ级 (M≥80) :香精含量高, 药用价值广, 花叶形好, 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可作蔬菜和饲料, 植株分布广, 数量多, 亟待开发;Ⅱ级 (80>M≥60) :香精含量较高, 药用价值较广, 花叶形较好, 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可作蔬菜或饲料, 植株分布较广, 数量较丰富, 有待开发;Ⅲ级 (M<60) :香精含量较低, 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花叶形一般, 不能食用或植株分布狭窄, 数量少, 暂缓开发。

注:判断评价因子一致性的最大特征值为4.097, CR=0.035。

4 评价结果

通过表1求得的各评价因子权重及评价指标的量化评分计算结果, 亟待开发 (Ⅰ级) 植物7种:鱼腥草 (89.78) 、香蓼 (82.30) 、水芹 (81.66) 、紫苏 (94.86) 、金银花 (94.40) 、野艾蒿 (80.22) 、石菖蒲 (85.02) ;有待开发 (Ⅱ级) 植物7种:老鹳草 (62.08) 、竹叶花椒 (76.32) 、蛇床 (75.52) 、鼠尾草 (76.34) 、青蒿 (60.48) 、野菊 (64.16) 、天目藜芦 (76.48) ;暂缓开发 (Ⅲ级) 植物8种:马鞭草 (55.84) 、益母草 (54.16) 、薄荷 (53.68) 、婆婆纳 (48.16) 、鸡矢藤 (59.04) 、小飞蓬 (49.76) 、萱草 (44.28) 、玉竹 (38.64) 。从综合评价的结果看, 基本反映了各种香草的开发利用价值。有些植物如老鹳草、益母草、青蒿、天目藜芦等被列入Ⅱ级, 并非说明这些植物开发利用价值差, 只是可能受人类活动破坏的影响, 数量少, 生长状态差, 如积极加强植物保护和研发将大大提高开发利用价值。有些植物列入第Ⅱ或第Ⅲ级, 如蛇床、鼠尾草、薄荷、婆婆纳等, 其在观赏、药用、芳香和食用价值等方面都相对很高, 但受资源数量、抗逆性或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限制, 综合评价值偏低。

摘要:根据香草植物的特点, 以利用价值为目标, 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 建立了野生香草植物开发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 , 对临安顺溪常见的22种野生香草植物进行评价与分析, 结果表明:Ⅰ级 (亟待开发) 香草植物7种, Ⅱ级 (有待开发) 香草植物7种, Ⅲ级 (暂缓开发) 香草植物8种。

关键词:野生香草植物,层次分析法,开发利用,价值评价,浙江临安,顺溪镇

参考文献

[1]黄德娟.香草植物的开发利用[J].北方园艺, 2006 (3) :113-114.

[2]刘方农, 彭世逞, 刘联仁.芳香植物鉴赏与栽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7.

[3]李昊民, 李勇, 赵荣钦.河南省芳香植物资源与开发[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4 (5) :130-135.

[4]李飞, 刘桂珍.我国芳香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分析[J].科技导报, 1997 (3) :58-60.

[5]杨海燕.加速我国野生植物的开发与利用[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0, 23 (2) :89-93.

[6]SAATY T L.层次分析法:在资源分配、管理和冲突分析中的应用[M].∥许树柏, 译.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88.

[7]许树柏.实用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86.

[8]PRASNTAK D.Project risk management a combined analytic herarchyprocess and decision tree approach[J].Cost Engineering, 2002, 44 (3) :13-14.

[9]HUANG W, LUUKKANEN O, JOHANSON S, et al.Agroforestry for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of nature reserves function group identicationand annalysis[J].Agroforestry Systems, 2002 (55) :65-72.

[10]黄启堂, 游水生, 黄榕辉, 等.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木质藤本观赏植物资源[J].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7, 17 (3) :269-272.

[11]刘振虎, 卢欣石, 葛军.利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9个草坪品种的耐盐性[J].草地学报, 2002, 10 (3) :207-211.

上一篇:高校网络教学发展下一篇:组方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