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水利工程

2024-05-04

牧区水利工程(精选十篇)

牧区水利工程 篇1

关键词:牧区水利,牧民定居,牧区建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以下简称新疆) 深居亚欧大陆腹地, 远离海洋, 四周环山, 地形闭塞, 属内陆温带、暖温带干旱极干旱荒漠区。从北到南由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貌结构。

1 牧区基本情况

1.1 自然条件

由于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3大山系的强烈隆起和复杂多变的地貌结构, 使山地生态条件发生垂直变异, 形成了新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新疆的光热和后备土地资源丰富, 人均地表水占有量是全国人均地表水占有量的2.4倍, 具有建设灌溉饲草料地的资源条件, 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基础。

新疆是我国主要游牧地区之一, 现有草场5 730万hm2, 占新疆总面积的33.4%, 占新疆绿地面积的86%, 是新疆耕地面积的14倍。新疆可利用草场4 800万hm2, 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4%, 其中优良草场占37.6%, 是我国第二大牧区。新疆天然打草场133万hm2, 经改良的打草场66.7万hm2, 目前可打储干草40多亿kg/a[1,2,3]。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是新疆畜牧业以及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1.2 社会经济概况

新疆地处祖国西部边陲, 面积160多万km2, 周边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 是历史上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现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必经之地, 有14个地 (州、市) , 88个县 (市) , 共47个民族, 2 050万人, 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0.5%。

新疆牧民大多居住在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等山地牧区。新疆牧区主要由23个牧业县 (市) 和14个半农半牧县 (市) 组成, 其中牧业乡287个、地方国营牧场183个, 新疆牧区县 (市) 数占新疆县、市总数的42.5%;新疆牧区总面积64.95万km2, 占新疆总面积的39.1 %;新疆牧区人口447.44 万多人, 占新疆总人口的23.85 %, 其中近3/5为少数民族;新疆牧区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3 763万hm2, 占新疆草地面积的65.9 %;新疆牧区耕地89.35万hm2, 占新疆耕地面积的25.98 %[1,2,3]。

2006年, 新疆牧区共有纯牧户23.7万户, 117万人, 占牧区农牧民人口的11%, 占牧区总人口的5.7%。从事草原畜牧业的民族主要有哈萨克、蒙古、维吾尔、柯尔克孜、塔吉克、汉族等世居民族, 少数民族占新疆牧区总人口的90%以上。2006年, 新疆牧区人均占有牲畜24头 (只) , 牧民人均收入1 900元, 比新疆牧区农牧民人均收入的2 742元低842元[4]。

1.3 畜牧业发展现状

新疆地域辽阔, 物种丰富, 草地类型多样, 为新疆草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资源条件和物质基础。多种草地类型和山地以及平原气候的综合作用, 对调节牧区的生态环境, 丰富牲畜的食物构成, 提高牲畜的生产能力, 提供了有利条件, 育成了闻名全国的新疆细毛羊、中国美利奴羊、和田半粗毛羊、伊犁马和新疆褐牛等优良品种。20世纪80年代以前, 新疆牧区无论是牲畜头数或是提供的畜产品数量, 在新疆均占主导地位。

1949年, 新疆牲畜存栏数为1 038.22万头 (只) , 2006年发展到5 339.71万头 (只) , 相当于1949年的5.14倍。其中, 牧区牲畜存栏2 350万头 (只) , 占新疆牲畜总存栏的44%。牧区牲畜存栏中, 牛占9.4%, 绵羊占69%, 山羊占12.3%, 马占2.7%。2006年新疆肉类总产量158.21万t, 牧区占45%;新疆奶类总产187.82万t, 牧区占35%;新疆绵羊毛总产量达8.96万t, 牧区占68%;新疆山羊绒总产量达0.13万t, 牧区占75%。可见新疆牧区畜牧业所提供的畜产品在新疆占重要地位。

1.4 面临的主要问题

1.4.1 草原生态恶化

随着种植业的发展, 新疆草原大面积草地被开垦。伴随灌溉用水的增加, 河流下泄水量及扇缘溢出水量的不断减少, 出现河流萎缩、湖泊干涸、湿地减小、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河谷草甸和扇缘草甸植被衰败现象。而采樵、挖药、开矿也使草地屡遭破坏, 放牧牲畜数量的持续增加 (2006年牲畜数量是1949年的5倍多) 使草畜矛盾日益尖锐, 超载过牧现象越来越严重 (新疆草地超载率平均为70%左右, 部分地区超过100%) , 导致草原生态恶化。新疆退化、沙化草地已达2 131万hm2, 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4.4%, 其中严重退化的草地达670万hm2, 约占退化草地的1/3, 而且退化草地每年以26.7万多hm2的速度在增加, 天然草地产草量下降30%~60%[5]。

新疆是我国森林面积最少的省区之一, 森林覆盖率为1.68%, 仅相当于全国森林覆盖率的1/8。新疆天然林中平原荒漠林所占比例最高, 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和破坏, 到20世纪80年代末, 分布在北疆准噶尔盆地的荒漠灌木林和分布在塔里木地区的胡杨林分别减少了68%和84%, 新疆牧区平原荒漠林与河谷次生林减少了23%。森林的锐减, 破坏了生态平衡, 使新疆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气候异常, 许多珍稀动物面临灭绝。

1.4.2 牧民生活贫困

随着草地严重退化, 新疆牧区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导致牧民生活贫困。新疆23个牧业县 (市) 中, 11个县 (市) 被列为国家、自治区级贫困县, 新疆牧区已成为新疆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自1984年牲畜作价归户后, 经过20多年灾害影响, 目前新疆牧区无畜户已达1万多户, 贫苦户达2万多户。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一个牧区州, 所辖3县1市均为国家扶持的贫困县。2004年, 全州重点贫困村192个, 年收入67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6.8万人, 年收入865元以下的贫困人口9.6万人, 两者合计17.4万人, 占全州农村总人口的57.3%。2005年, 全州财政收入9 420万元, 财政支出11.4亿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 452元, 人均生产总值3 654元, 牧区和农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呈加大的趋势[4]。

1.4.3 牧区基础设施薄弱

新疆牧区地处偏远, 区域辽阔, 缺少城镇依托, 在交通、通讯等方面, 一般都不如人口较密集的农区。新疆牧区乡村尽管大多通了公路, 但公路质量往往很差, 基本上是土路和砂石路, 一般是晴通雨雪阻。克州边境沿线至今还有不少不通路的行政村, 如, 阿合奇县哈拉布拉克乡的阿翁库村距县城170 km, 离哈拉布拉克乡政府所在地80 km, 多半属于高山峻岭便道, 遇到下雨发洪水或下雪封山, 便道就断了。类似情况在新疆其他县 (市) 沿边镜乡都存在。新疆46个边境沿线村90%以上未通自来水, 贫困牧民仍然喝山谷河水, 而且, 即使是这样的河水, 有的村民还得到数公里以外的山沟用驴驮水。新疆仍有9万多户约40万人口用不上电, 占总人口的2%, 这些人大多居住在偏远山区, 常年用蜡烛照明。

2 牧民定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定居现状

牧民定居的内涵, 是转变他们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使之居有定所、畜有暖圈和水利设施配套的饲草料地, 从而完成由全年放牧到暖季天然草原放牧、冷季人工舍饲的历史转变。

绝大多数新疆牧区牧业县和半农半牧县地处边远山区, 自然条件恶劣, 其中, 国家级贫困县11个, 自治区贫困县3个, 易灾县27个。目前, 定居、半定居牧户18.50万户, 占牧民总户数的78%。由于新疆牧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 牧民生产方式粗放, 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

1986年, 新疆召开北疆牧区工作会议后, 在政府政策导向、市场经济效益驱动和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援建阿勒泰“2817”牧民定居项目的促动下, 牧民定居工作加速。

1996年, 新疆畜牧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三通” (水、路、电) 、“四有” (饲草料地、住房、暖圈、林地) 、“五配套” (中心村配套学校、商店、文化室、卫生所、技术服务站) 的牧民定居标准。牧民定居建设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纳入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6]。

目前, 新疆实际定居牧民为8.23万户, 38.17万人, 分别占游牧牧民总户数与总人口的34.73%与31.77%, 但达到冷季舍饲圈养水平的牧民仅为1.51万户7.31万人, 占新疆牧民总户数与总人口的6.37%与6.25%[2]。

2.2 存在的问题

尽管新疆牧民定居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目前牧民定居点在建设规模、建设速度和建设水平等方面与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畜牧业要求仍然不相适应。除了少数初具规模 (50户以上的) 的牧民集中定居点外, 大多数牧民定居点仅仅解决了住房、棚圈等基本问题, 缺乏教育、医疗、通讯、能源等配套设施和饲草料基地, 牧民定居整体水平还比较低, 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定居。目前全区达到“三通, 四有, 五配套”标准的定居牧民仅占37%左右, 很多地方还处在极其分散、小规模、设施不完善的半定居阶段, 还有相当一部分牧民仍然过着逐水草而居、春夏秋冬四季不停转场的游牧生活, 这已成为新疆牧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障碍。2005年, 新疆塔城地区达到“三通, 四有, 五配套”的定居牧民只有5 238户, 半定居牧民6 455户, 还有8 610户仍然沿袭着畜随草转、人随畜走的游牧生活[5]。由于没有足够的饲草料地生产冷季草料, 无法实现牲畜冷季舍饲圈养, 导致现阶段牧民定居大多是形式上的定居, 绝大部分“定居牧民”仍沿袭着靠天养畜、四季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

3 牧区水利建设

3.1 水利建设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支持关怀下, 新疆牧区水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到1985年, 国家对新疆牧区水利投资累计达到2.24亿元, 建成灌溉饲草料基地22.4万hm2, 解决了近75万人、446万头 (只) 牲畜的饮水问题, 改善供水不足草场10万hm2。

1986年, 新疆党委和人民政府在阿勒泰召开北疆牧区扶贫会议, 专题研究牧区改革与发展问题, 提出了“牧区走牧民定居之路, 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加快发展牧区经济”的战略方针, 把牧区水利建设作为实现牧民定居、半定居和发展草原畜牧业的基础建设, 决定每年安排1 500万元作为牧区水利扶贫资金, 投入到牧区水利建设中。新疆牧区利用扶贫、国家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牧区节水示范项目、外资等, 进行了以牧区水利建设为主的草原建设, 先后建成了博州乌尔达克塞水库、阿勒泰阿克达拉、齐背岭水库、塔城伯布谢等牧区水利骨干工程。

这个时期牧区水利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新疆争取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援建阿勒泰“2817”项目。该项目分阿勒泰市、福海县、布尔津县和富蕴县4片, 投入资金1.2亿元, 建设2.8万hm2人工饲草料地, 定居牧民5 564户25 040人, 养牲畜22.78万只 (头) 。1988~1994年, 牧区修建灌排渠道4 363 km, 其中防渗干、支渠266 km, 灌溉面积达2.6万hm2, 植树造林0.373万hm2, 围栏600 km, 育苗226.67 hm2, 封河封滩育林3 000 hm2, 改良草场4.53万hm2。在荒原和戈壁上出现了一片片绿洲, 以水利工程配套、灌溉高产饲草料地为依托的牧民新村相继建成, 大批牧民告别了游牧生活, 实现了夏、秋天然草地放牧, 冬、春定居舍饲圈养, 牧民生活、生产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

1996年, 新疆党委和人民政府召开新疆畜牧工作会议, 提出“牧区要在逐步实现牧民定居的基础上, 变四季放牧为冷季舍饲、暖季放牧, 围绕畜牧业发展种植业, 大规模种植饲草、饲料”。为贯彻会议精神, 新疆牧区开展了以牧民定居、饲草料基地建设以及水利设施配套为主的牧区水利节水示范项目。示范项目得到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 1996~1999年, 中央财政对每个项目的工程建设投资150~200万元。截至2000年, 有26个项目得到中央财政支持, 累计投入9 960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投资4 910万元, 区、地、县投入5 050万元, 建成饲草料地1.67万hm2, 改良草场2.13万hm2, 牧民定居1 917户, 修建各类渠道780 km, 铺设引水管道14 km, 新打机电井113眼。

2002年3月, 新疆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九届五次会议提交了《请国务院支持新疆实施草原生态置换工程建设》的提案, 指出, 如能实现生态置换, 在山区草场轻度放牧, 在荒漠草场实施严禁放牧、退耕还草还林的强制性措施, 在绿洲平原区建立人工饲草料地, 就既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又能维护草原生态平衡。此提案得到了国家计划改革委员会的肯定答复。根据《全国牧区水利工作会议》及《全国牧区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 新疆水利厅于2003年6月完成《新疆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规划》, 同年8月完成了《新疆牧区草原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规划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5]。

为配合上述规划和方案的顺利实施, 在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下, 2001年以来, 实施了新疆牧区水利示范项目。截至2005年, 已完成投资7 237.3万元, 其中, 国家安排专项资金4 540.0万元, 地方及群众自筹2 697.3万元, 项目涉及新疆22个县 (市) , 建设灌溉饲草料地7 980 hm2, 其中自压喷灌446.7 hm2, 自走式移动喷灌75 hm2, 渠道防渗184.45 km, 实现牧户定居1 275户, 干草产量7.18万t, 置换天然草地面积10.4万hm2。

3.2 水利建设与饲草料地建设

新疆牧区多处于干旱荒漠区, 而没有灌溉就没有种植业, 因此, 建设饲草料地必须水利先行, 但新疆经济发展滞后, 地方财政困难, 牧民收入低, 饲草料地建设进度缓慢。2001~2006年, 新疆饲草料地建设和退牧还草生态建设等项目总投资27 973.2万元, 其中国债资金19 646.5万元, 地方配套资金8 326.7万元, 实施饲草料地建设和退牧还草生态建设的面积达94.87万hm2, 其中禁牧31.27万hm2, 休牧53.17万hm2, 划区轮牧10.43万hm2, 饲草料地建设1.09万hm2。通过饲草料地建设和退牧还草以后, 加强了围栏管护, 进一步落实了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制度, 为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6年, 新疆总灌溉面积357.56万hm2, 有效灌溉面积238.12万hm2, 其中, 牧草地灌溉面积38.3万hm2。新疆牧区人工饲草料地保留面积25.3万hm2, 不到新疆天然草场可利用面积的1%,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 累计保留改良草场面积为106.67万hm2, 不到新疆可利用天然草场的3%。虽然国家和自治区对新疆牧区水利建设支持很大,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a. 虽然国家和自治区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新疆, 但资金大部分未用于建立饲草料地, 而用于开垦荒地, 种植经济作物。

b. 新疆牧区水利示范项目投资规模相对较小。一般一个项目仅能建成200~400 hm2人工灌溉饲草料地, 不能集中连片, 定居牧民户数有限, 辐射带动面窄, 难以发挥规模效益。

c. 新疆牧区水利管理粗放, 水利工程完好率、利用率低, 经济效益差。新疆牧区现有水利工程老化、失修问题突出, 多数塘坝、扬水站濒临报废。

d. 新疆牧区水利部门和牧民群众对节水新技术认知程度低。

e. 由于新疆牧区水利建设示范项目资金有限, 仅能完成主体工程, 而无法解决灌溉观测试验站点的布设等问题。

3.3 水利建设的积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新疆牧区水利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 建成水库271座, 库容19.3亿m3;塘坝398处, 容积193万m3;各级灌溉渠道45 868 km;供水管道2 463 km;小型水电站350座, 装机11.5万kw;打机电井9 985眼, 基本供水井4 200眼, 配套利用2 279眼;筒井1 168眼, 配套利用953眼;另外还有水窖、坎儿井等工程75处[5]。

新疆牧区26个水利建设示范项目使1 786户牧民定居, 受益牧民达到9 184人, 项目区牧民人均收入由1 837.74元/a增加到2 283.99元/a。水利建设示范项目的实施对新疆牧区水利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效益明显, 带动了项目区农牧业经济的发展。

新疆大部分牧区天然降水不足, 天然草地产草量为750~1 200 kg/hm2。26个水利建设示范项目实施后, 灌溉饲草料地产草量达到了6 000~7 500 kg/hm2, 与天然草地的对等置换比例达到了7~15倍, 使4.84万hm2天然草地得到了保护和自然恢复, 草地生态保护效益显著。通过建设人工灌溉草场和饲草料基地, 发展集约化优质饲草料生产, 减轻了天然草场的放牧压力, 草场植被得到有效恢复, 植物种类趋于多样化, 草层高度从20 cm提高到60 cm以上, 草场覆盖率从36.6%提高到64.0%以上, 有效地改善了自然生态环境。

4 几点建议

4.1 从战略高度认识牧区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新疆广大少数民族具有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悠久历史和生活习惯, 草原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由于草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以及靠天养畜的落后生产方式, 使广大牧民成为新疆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中的主要人群。发展牧区水利, 建设高产人工草地, 不但可以减轻天然草地生态压力, 恢复草原生态, 而且可以彻底改变牧民生产生活方式, 改善广大牧民的生存环境, 实现牧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迅速提高牧区群众收入, 促进牧区社会进步, 确保广大牧区少数民族群众与全社会同步进入小康。因此, 应从战略高度认识牧区水利建设对新疆乃至全国的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性。

4.2 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金融支持, 保证牧区建设资金来源稳定

新疆牧区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在出台政策时, 要从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五个统筹”出发, 在资金、财政支出、银行信贷等方面向牧区倾斜, 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牧区, 保证牧区建设资金来源稳定。

4.3 高标准建设牧民定居工程

牧民定居是牧区建设的基础, 涉及牧民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观念的转变。那种以为分给了土地, 建了住房和棚圈就算完成了定居的认识是十分肤浅和片面的, 实践证明也是无法实现预期效果的。牧民定居点建设要按小城镇建设的标准, 用发展的长远眼光来规划, 配套建设学校、商店、文化室等, 而不只是随随便便地在戈壁滩上建一些房屋。牧民定居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在定居点生产生活的问题, 因此, 要遵循“定居先定畜, 定畜先定草, 定草先定地, 定地先定水”的原则, 把加强牧区水、电、路、住房、棚圈、草料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突破口, 按照“三通, 四有, 五配套”的要求, 实行科学规划和高水平建设, 采取异地搬迁和农区、城镇、城郊穿插安置等形式, 将牧民定居点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结合起来, 与推进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 与建设现代农业结合起来, 把牧民定居点建设成为生活设施齐全, 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完善, 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的牧民聚居区域中心, 形成牧民定居新格局。

4.4 高标准建设饲草料地

由于新疆牧区饲草料地水利设施不配套, 人工饲草料地无法有效开发利用, 因此, 必须把草场建设与牧区水利建设结合起来, 统筹规划, 协调发展。新疆牧区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应以解决大面积人工饲草料地灌溉问题为主, 开辟饲草料供给新渠道, 置换保护过牧的天然草场。牧区水利设施建设应围绕重点地区、重点设施和重点项目, 加大投入力度, 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彻底解决新疆大面积人工饲草料地灌溉用水问题。

长期以来, 牧民致富的主要手段就是简单地增加牲畜头数, 而牲畜头数激增导致草原不堪重负。要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将牧民从退化的草场迁出, 围封禁牧草场使其恢复。牧民转移到其他水草条件比较好的地区, 并改变自然放牧的生产方式, 定居开垦饲草料地, 进行舍饲圈养, 减少牲畜头数。建设高标准饲草料地, 要选择草畜矛盾突出、水土光热资源条件具备、容易见成效的区域, 大力发展人工草地, 以满足牲畜冷季舍饲的需要。新疆从“十一五”计划起, 加大草原建设投入, 计划在牧区新建66.7万hm2优质草场和66.7万hm2饲草料地, 在农区建设66.7万hm2饲草料地。如果这3个66.7万hm2的优质草场和饲草料地建设全面启动, 以草为核心的牧民定居格局就形成了。

5 结 语

实现牧民定居, 必须把饲草料地建设放在首位。饲草料地的建设必须遵循“以水定地”的原则, 因为没有牧区水利工程就没有饲草料地, 没有高标准的饲草料地建设就不会有根本意义上的牧民定居, 不会有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最起码条件。建设高标准的饲草料地是加快牧民定居、推进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要认真研究, 统筹规划, 把牧民定居与扶贫开发、抗震安居、新农村建设、防病改水、教育、卫生等利民惠民工程结合起来, 与伊犁河、额尔齐斯河两河流域开发等重大工程结合起来, 为新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新疆水利厅.新疆草原生态保护水资源保障规划[R].乌鲁木齐:新疆水利厅, 2004.

[2]新疆水利厅.牧区水利试点项目调查评估报告[R].乌鲁木齐:新疆水利厅, 2007.

[3]新疆畜牧厅畜牧志编纂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志:畜牧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8:167-168.

[4]阿德力汗.叶斯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加快新疆牧区经济社会发展[J].新疆社会科学, 2005 (4) :32-34.

[5]杰恩斯.马坦, 张展羽, 吾提苦尔.胡斯曼, 等.新疆草原生态问题及其保护措施探讨[J], 水利经济, 2007, 25 (6) :73-75.

牧区水利工程 篇2

督导检查汇报材料

一、2017项目进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情况

达茂旗2017年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共3项,分别为达茂旗石宝镇、前河东队和小以克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工程于2017年7月15日开工,分别在3个项目区对该项目的主要任务、进度安排及责任人进行了公示。

(二)前期工作情况

达茂旗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处于2017年4月6日委托内蒙古清源水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对达茂旗2017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进行编制,并于2017年5月完成。

2017年6月5日,包头市水务局以包水发[2017]90、91号文对3项工程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批复。批复项目总投资337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新打水源井5眼,配套潜水泵7台,新建井房5座,铺设输配水管道11.12公里。

2017年6月30日,达茂旗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处委托内蒙古海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在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对达茂旗石宝镇、前河东队和小以克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施工进行公开招标。招标确定中标单位为内蒙古禹泽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三)资金下达及配套资金落实情况

2017年6月7日,包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包头市水务局以包发改投字[2017]350号下达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017年投资计划。计划下达总投资337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28万元,自治区86万元,盟市配套86万元,其他资金37万元。截止目前自治区资金86万元已到旗财政,其余资金未到位。

(四)建设管理情况

按照达茂旗石宝镇、前河东队和小以克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总体布局,为确保工程项目早日顺利开工,根据国家水利部、自治区水利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旗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按照建管一体化的原则,决定达茂旗石宝镇、前河东队和小以克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行项目法人制。

项目法人由达茂联合旗水务局负责组建,旗政府批复,市水务局备案,法人名称为达茂联合旗中小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处。管理处下设工程建设部、工程管理部、材料供应部、财务部,各部门设专职负责人主持工作。驻工地代表对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进度、投资进行全面的跟踪检查控制,发现问题及时与监理进行沟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

工程于2017年7月15日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水源井5眼,安装管道6.7公里。完成投资300万元。

受益农牧户6273户、人口11088人(其中贫困人口193人)。已全部通水,覆盖率100%。

(五)运行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确保工程建的好、管得好、长收益,成立了达茂旗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专管机构,并以达水字[2015]93号文下发,由达茂旗水利工作队承担,具体负责全旗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的建后养护维修和技术服务。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依法划定工程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水源保护区内进行相关活动,必须按有关规定报批。因突发性事故造成水源污染或存在饮用水水源污染隐患时,供水工程管理责任单位(人)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治污染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及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和水利等部门并请求予以处置,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为此达茂旗水务局制定了《达茂旗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制度(试行)》,并以达水字[2015]87号文下发各苏木乡镇。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不受破坏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农村饮用水水源的行为进行检举。凡造成水源变化、水质污染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损坏的,应按“谁污染、谁负责,谁损坏、谁补偿”的原则,由造成污染等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负责处理并赔偿损失,并予以相关制裁。

旗水质监测中心每个季度要对各个水厂出厂水质进行21项指标的检测,每半年对管网水质的5项指标进行一次抽检,每年会同旗卫生防疫部门进行1次出厂水水质化验分析。农村饮水安 全水质监测中心严格执行规定,对应完善了制度,对水质检测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对于在监测中发现的异常,及时分析形成原因并反馈水厂,督促查找核实,跟踪采取措施,确保水质达标,保障农村饮水水质达标,用水安全。

旗防疫站2017年对21个监测点进行枯水期水质检测,检测合格率为62%。

水价及水费的收取,达茂旗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供水范围多数为一个村,工程规模小,因此工程由村集体负责管理,由当地村民选派一个人进行运行管理。工程只收取人工工资和电费所产生水价,不涉及折旧费、维修费,如果发生了维修费用,例如水泵坏了则村集体吃水户另外筹集共同承担维修费用。电费的高低成为了主要影响水价的因素。管护人员的工资从电费中产生,除了电业局收取的电费外,再在每度电费的基础上加0.5-1.0元,多收的钱作为管护人员工资;对于在设计运行年限内出现质量问题,由所在乡镇政府向水务局申请维修经费。

为了提高保障全旗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因突发事件造成农村牧区饮水困难而产生的损害,保障农村牧区饮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达茂旗水务局制定了《达茂旗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应急预案》,并报旗政府进行了批复。根据应急预案对达茂旗发生的饮水安全突发事件进行处置,原则上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统筹安排,分工合作;快速反应,有效控制。

二、牧区储水窖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关于上报牧区水窖工程基础资料的通知》要求,积极与牧区苏木、镇、嘎查对接,2016年12月15日完成并上报了实地调研数据。经实地调查,我旗牧区现有分散常住牧户4151户,人口为10766人,牲畜存栏为316884头(只)。其中,2204户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水质问题。2017年7月,我旗组织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对牧区饮水困难情况进行了复核。8月3日,自治区召开了牧区储水窖工程现场会,截至目前已完成 设计招标,实施方案编制已进入校核阶段,计划9月底完成方案评审,10月招标、开工建设。

三、“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

达茂旗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 142处,共解决3.9138万人(贫困人口1259)的饮水问题。计划投资8141.59万元。截止目前,已通过十个全覆盖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00处,2.81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719人),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22处,0.4701万人(其中贫困人口424人)。

现在遗留20处,0.6257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16人),计划通过扶贫异地搬迁及巩固提升项目全部解决。

四、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情况

达茂旗水质检测中心根据包头市水务局包水发[2015]106号文件批复成立,于2015年10月8日开工建设,同年 6月20日竣工。2016年11月9日通过验收,(一)机构组建和人员配备

达茂旗水质检测中心现有工作人员7人,其中:主任1人、采样员1人、化验员5人。

(二)办公设施及任务完成情况

水质检测中心办公面积375m2,包括理化室、微生物室、光谱室、色谱室、天平室、药品室、样品室、办公室,配备了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及水质采样和巡检车辆1部,现具备25项化验指标,2016年完成136处水质检测任务,截止2017年9月完成235处水质检测任务,其中完成:百灵庙镇供水检测2次,直饮水2次,完成乡镇供水水质检测丰水期 153 处、枯水期 78 处。

(三)运行经费

根据达茂联合旗人民政府文件达政发[2013]101号文件达茂联合旗人民政府关于将水质检测中心运行经费列入2014年财政预算的批复核定年运行经费30万元,现已拨付运行经费10万元。

包头市达茂旗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目前该工程已投入使用,所有设备运行正常,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达茂旗农村牧区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由达茂旗水务局负责运行管理,我单位严格按照要求,建立实验室管理制度和水质检测制度,定期对达茂旗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的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检测。自达茂旗农村牧区饮水安全水质检中心建成以来,通过对水质进行定 期的检测,及时掌握百姓饮水水质状况,极大的促进和保障了我旗农村牧区饮用水卫生事业的发展。

五、为完成各项任务采取的主要措施

配合上级部门要求,完成项目审批,积极组织开展进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落实资金到位情况,组织协调工程尽早开工。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法人对质量、进度、投资进行全面的跟踪检查控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为保障农村饮水水质达标,用水安全,2016年建成了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中心。定期对达茂旗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的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检测。

依法划定工程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水源保护区内进行相关活动,必须按有关规定报批。

水价及水费的收取,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供水范围多数为一个村,工程规模小,因此工程由村集体负责管理,由当地村民选派一人进行运行管理。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维养经费匮乏:有部分饮水工程管网老化严重,加之近年来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水源干涸,目前工程维养经费没有来源,人饮工程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众农牧民,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工程维修仍依赖于水利部门。管理主体农牧民无力负担维养费用,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行,引发社会矛盾,群众告状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2、由于近年持续干旱,特别是今年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明显加快。造成全旗743眼饮水井出水量不足或吊空,1.29万人、29.8万头(只)牲畜饮水陷入困境。通过水利部门进行技术改造并组织当地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目前已解决36处、0.82万人的饮水困难,仍有706处、0.47万人的饮水困难没有解决。

七、下一步工作建议

1、恳请上级部门将人饮工程列入维养经费使用范围,组织农户出工、出力,水利部门做好技术服务,解决饮水工程维养问题,以保证边境地区和谐稳定。

去牧区补钙 篇3

奶类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其钙质的含量和生物利用率都很高,奶制品中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同时,钙的吸收和利用与维生素D的作用密不可分,而牛奶是维生素D的来源之一,许多国家已把牛奶作为强化维生素D的重要载体。

秋高气爽,让我们去牧区补补钙吧!

去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的牧区旅行,你会发现当地牧民的饮食每餐都离不开奶和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德”,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德”,意为“红食”。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作为鲜奶饮用,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招待客人。

牧区人民加工奶制品,几乎所有的副产品都被利用,于是就有了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疙瘩、奶酒……或香或甜或酸,营养丰富。

奶茶

牧区人民每天都离不开茶,除饮砖茶、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有时还要在奶茶中加入黄油或奶皮子、炒米等,味道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奶酒

蒙古族酿制奶酒时,先把鲜奶倒入桶中,然后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为引子,每日搅动,三四天后,奶全部变酸,即可入锅加温。锅上盖一个无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内侧挂上数个小罐,再在无底木桶上坐上一个装满冷水的铁锅。酸奶经加热蒸发后遇冷铁锅凝成液体,滴入小罐内,即成为头锅奶酒。如度数不高,还可再蒸二锅。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的,不需蒸馏,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每逢节日或亲友相聚,用来献给尊贵的客人。

奶皮子

奶皮子是新疆哈萨克、维吾尔、蒙古、锡伯等民族喜欢的奶制品。奶皮子是指牛、羊奶上面漂浮的一层脂肪和奶蛋白的混合物,有奶香和脂肪香,略有甜味,十分可口。一般在傍晚挤的牛奶或羊奶,静置一夜,第二天撇去上面的浮油。这层浮油,像奶结了一层皮,所以称其为奶皮子。生奶皮子含有一定的酸质,自然发酵后略含酸味,吃起来有一股浓郁的香味。俄罗斯人称这种奶皮子为“斯米旦”,是抹在面包上吃的一种调味品。还有一种奶皮子是在牛、羊奶煮熟凉却后,取奶上面浮的一层奶皮。这种熟奶皮子多为家庭制作,大多抹在馕上或是放在奶茶中食用。哈萨克等一些民族早晨喝奶茶时,要喝带有厚厚奶皮的奶茶,味道特别香。

酸奶

在牧区,可以说家家户户都在制作酸奶。由于民族不同,制作方法也各有千秋。哈萨克族牧民制作酸奶,一种是将牛奶烧开后,去其奶皮,兑入引子,倒入皮制的口袋里发酵;另一种是不取奶皮子,直接兑入引子发酵。前一种味较酸,而后一种味则酸甜,十分可口。蒙古族的酸奶制法与哈萨克族大同小异,不过他们配制酸奶的皮口袋特别大。居住在城市的维吾尔族和回族人做酸奶的方法不同于牧区,他们大都把奶放在大小不等的碗里发酵。讲究的人还在酸奶里放砂糖,吃起来别具风味。新疆的一些少数民族还喜欢把酸奶放在饭里,倒在汤里食用,让其发挥调味和助消化的作用。

奶豆腐

蒙古族做奶豆腐,是将前一天挤的牛奶放在灶台旁边让其充分发酵变酸,再倒入木桶中加热,取过奶酒后,下面的酸奶早就烧开了,装到粗布口袋中滤除水分就是奶豆腐泥。奶豆腐泥放入白布中包好,放在两块木板间,上压石块挤压,直到把水挤净,半天后取出晾干切块,就是酸奶豆腐了。

或者将前一天挤的奶自然发酵,凝结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淡黄色,奶油成分比较多,取走;下层的酸奶可以做甜奶豆腐,将之煮开,等奶和水分离时,将稀的撇出去,稠的留下来,变成老豆腐模样,加入糖搅拌,倒入模子,晾干即成甜奶豆腐。

牛奶鲜鱼汤

原料:鮮鱼、鲜牛奶、油、葱、姜、盐。

做法:煎锅放油,大火将鱼稍煎一下表面;锅内倒入半锅水烧开,将鱼放入,大火烧煮;水开后,换小火微炖慢煮,并加入姜块;待鱼汤飘出浓香并看到汤色已泛乳白如牛奶一般时,倒入鲜奶;出锅前撒葱花,加盐。

户外提示:在户外如果有机会钓到鱼,用牛奶作调和可以去腥,汤的味道更加鲜美。煎鱼前先用姜片搽一遍锅就可保证鱼皮不会粘在锅上。煎鱼只是微煎表面,千万不可将鱼煎得过熟,以免影响味道;在倒入牛奶前,如果汤色还呈透明,那说明还需要再煮一会儿。

酸奶水果沙拉

原料:各式水果、酸奶一盒。

做法:水果切块,放在容器里,然后倒入酸奶即可。注意酸奶要选粘稠度高的。

户外提示:意志坚定,善于隐藏。小心水果在路上被队员瓜分,即便幸存下来,也不要在意志薄弱时举着减负的招牌把它们干掉。

奶茶熬法

青海省牧区水利试点项目评估分析 篇4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 海拔平均3 000 m以上, 总面积72万km2。青海省内以日月山为界, 以东为农业区, 以西为牧区。牧区有6个民族自治州, 总面积达70万km2, 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总人口约182.24万人, 纯牧业人口为79.77万人, 农业和牧业收入占全部纯收人的55.5%。

青海省草原面积3 647万hm2, 占全省面积的50.54%, 占全国草原面积的10%, 居全国第4位。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3 161万hm2。据全省统计资料, 2008年末全省存栏各类牲畜2 485.04万头 (只) , 折合4 008万只羊单位, 按现有草原产草量测算, 天然草场理论载畜量2 240.72万只羊单位, 平均超载率在65%以上。其中环青海湖区超载最严重, 达到103%以上。长期的超载过牧、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恶劣的气候条件, 使青海省牧区草原生态系统复杂而脆弱, 加之近年来气候变化、过度放牧、鼠害和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 草地资源严重破坏, 退化严重, 主要表现为产草量下降, 优良牧草比例减少, 沙漠化面积增加。1949年以后, 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广大牧民为改善牧民生活和牧区草原生产条件, 兴建了一大批塘坝、灌区和供水工程约110万处, 发展灌溉饲草料地面积90万hm2[1]。

自2001年开始, 开展牧区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建设, 到2009年, 共计建设36个试点项目, 节水灌溉面积达到0.667万hm2。工程总投资6 900万元, 其中:国家补助4 600万元, 地方自筹2 300万元。

1 项目运行管理模式评价分析[2]

在工程运行管理上, 由于牧民对节水灌溉工程及设施缺乏管理经验, 目前, 工程的维护管理均由乡水管单位负责管护。根据青海省牧区的自然特点、社会经济条件和建设模式, 主要有以下3种管理模式。

1.1 水利管理所+牧委会

对于多数牧区节水灌溉项目, 工程竣工验收后, 移交到当地水利管理所负责管理, 管理体制的主要模式为“水利管理所+牧委会”形式, 产权一般主干渠 (管) 归属国有, 支渠 (管) 归属牧委会集体所有。购置的大型喷灌设备交水利管理所负责维修保养。

1.2 单户经营

对于规模较小的项目, 灌溉面积在66.7万hm2以下, 实行以家庭牧户为单元的管理模式, 在建设资金上采取国家给予适当补助, 实行“谁建、谁管、谁用”的模式。

1.3 联户经营

对于灌溉面积在66.7 hm2以上的饲草料地, 实行联户开发、分户经营的模式, 推行经营实体与牧民用水合作组织共同管理的体制, 按水系、渠系组建用水协会, 明确工程建设主体、所有权和受益主体, 自主经营管理。

根据近10年来青海省牧区水利试点项目建设的实际, 形成了“水利管理所+牧委会+牧户”的运行管理模式。如:海晏县哈勒景乡乌兰哈达村草原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本着“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 产权归水行政部门所有。县水利部门设立水利管理工作站, 各乡 (镇) 成立水管站, 并配备由村委会推选熟悉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兼职水管员, 主要采取乡 (镇) 水管站管理模式。工程管理按照《青海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和《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水利工程运行办法》执行, 全县水利工程的管理人员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领导, 工程管理实行县、乡、村、社分级管理制度, 坚持专人管护和群众管护相结合的原则。经过1 a多运行, 牧民反映灌溉省时、费用少, 管理模式适应当地牧区要求。

牧区水利试点项目均未征收水费, 也未严格实行用水定额总量控制制度。

2 项目经济评价分析[3]

根据对青海省节水灌溉试点项目的节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增产和增收效益等指标调查与分析, 经筛选、分析和汇总后得到各项指标, 指标统计采用相应范围内项目节水指标的算术平均值。

2.1 节水效益

节水灌溉示范项目采用的主要节水措施包括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及喷灌等先进灌溉技术。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后, 灌水定额由建设前的10 050 m3/hm2下降到目前的7 350 m3/hm2, 平均每公顷每年可节水2 715 m3左右, 到2009年底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灌溉面积达到0.667万hm2, 每年可节水0.18亿m3;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数从建设前的0.30提高至建设后的0.50。

总体来说, 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实施后, 节水效益显著。

2.2 增产增收效益

(1) 增产效益。

据共和县江西沟、都兰县查汗乌苏和贵南本龙森多等项目区的实际测算, 项目实施区灌溉天然草地与未灌溉的 (对照区) 比较, 一般灌溉区牧草返青早23 d左右, 平均产干草比对照区高出2 430~17 295 kg, 灌区内牧草覆盖度达70%~90%, 对照区为25%~61%, 平均覆盖度提高35.7%。灌区内牧草高度平均为0.65 m, 对照区只有0.23 m, 平均高出0.42 m。

灌溉当年种植的人工牧草, 比未灌溉条件的 (对照区) 比较, 早11 d出苗, 灌溉的人工种植牧草平均产干草9 679 kg/hm2, 对照区只有2 040 kg/hm2, 平均增产干草7 639 kg/hm2, 是对照区产草量的3.74倍。

(2) 增收效益。

试点项目的实施, 提高了当地牧民的经济收入, 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牧民贫困落后的面貌。如:海南州共和县江西沟项目, 实施完成草原节水灌溉面积182.3 hm2, 总投资300万元。通过天然草场补种牧草灌溉后, 平均产草量由原来的730.1 kg/hm2提高到6 690 kg/hm2。每公斤干草按0.43元计, 每年每公顷可增收2 562.8元, 项目区每年可增收46.70万元。

2009年底, 全省牧区节水灌溉面积达到0.667万hm2, 平均产草量提高 (折干草) 7 639 kg/hm2, 每公斤干草按0.43元计, 平均每公顷可增收3 284.6元, 每年可增收2 189万元。

3 项目影响评价分析[4]

3.1 经济影响评价

通过牧区水利试点项目建设, 对保护草原生态, 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 提高牧民收入效果显著。如海晏县哈勒景、同德县贡麻和共和江西沟等地区, 过去都是游牧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通过项目的实施, 对区域内牧民实行生态移民, 充分利用退耕地和宜草地种植苜蓿、燕麦和披碱草, 积极引导和扶持牧民开展人工种草, 建设优质、高产和稳产的灌溉饲草料基地, 从而解决牲畜草料供应问题, 并结合舍饲和半舍饲等措施, 对草场实行轮牧、休牧和禁牧, 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 发挥草原自我修复的功能, 起到了“建设小绿洲、保护大生态”的作用。

3.2 环境影响评价

牧区水利工程建设要统筹兼顾, 合理利用水资源, 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青海省60%以上的草原年降水量低于400 mm, 呈干旱或半干旱状态。草场退化、沙化,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已严重影响到畜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因此, 加快牧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显得十分紧迫。在牧区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建设过程中, 根据不同区域草地生态特征和当地条件, 采取相应的保护和治理措施。在充分利用退耕地和宜草地集中进行人工草地建设中, 坚持开发利用一小片, 保护恢复一大片的原则。在选择项目区时, 坚持“以水定草、以草定畜”的原则。在重点分析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水资源开发综合潜力以及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 统筹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 合理配置地表水和地下水, 保证了牧区节水灌溉工程最大效益的发挥。

3.3 社会影响评价

青海省牧区的主导产业是草原畜牧业, 牧民收入的90%以上来自畜牧业。当前, 草畜矛盾突出, 生态环境恶化, 严重制约了牧区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项目的实施不仅可对草原生态保护和改善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而且将有效地促进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牧区经济结构的调整, 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为牧民脱贫致富打开了门路, 提高了牧民种植牧草的积极性, 要求发展高效的畜牧业生产的意愿越来越高。同时, 还增强了牧民对节水灌溉工程认识和节水意识, 对促进地区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具有引导作用。

3.4 技术影响评价

根据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土壤、降雨、水资源状况、缺水程度以及节水灌溉技术的适应性, 因地制宜, 积极探索, 总结出适宜本地区实际的节水灌溉方式。普遍推广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有条件地区充分利用自然落差, 发展自流灌溉, 同时有的工程项目兼顾解决人畜饮水问题。

在发展布局和技术带动上, 节水灌溉技术由零散布点向集中连片、规模化建设发展, 不断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充分体现了节水增效, 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并为实现全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4 项目可持续性评价分析

4.1 水资源有保障, 开发潜力大

青海省牧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02.71亿m3, 其中黄河流域为176.08亿m3, 长江流域为180.6亿m3, 澜沧江流域为110亿m3, 内陆河流域为136.03亿m3。目前各流域用水总量32.94亿m3。全省牧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75.78亿m3, 重复量为50.07亿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为167.75亿m3, 占地表水资源量的28.0%;地下水可开采量为58.1亿m3, 占地下水资源量的22.9%。

2008年青海省牧区用水现状:全省用水总量15.5亿m3, 其中地表水为14.12亿m3, 地下水为1.38亿m3。总用水量中生活用水量为1.23亿m3, 其中城镇生活用水量为0.29亿m3, 牧区人畜用水量为0.94亿m3;工业用水量为1.12亿m3;农业用水量为10.36亿m3;生态用水量为2.79亿m3。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6.8%, 农业用水浪费严重。

综上所述, 青海省牧区地表水可利用量为167.75亿m3, 现状用水量为14.12亿m3;地下水可利用量为58.1亿m3, 现状用水量为1.38亿m3。青海省牧区现状用水量占可利用总量的8.82%, 开发潜力较大。水资源条件为青海省牧区建设发展灌溉人工饲草料地, 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促进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及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4.2 节水灌溉技术先进, 适应青海省牧区建设发展

通过牧区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实施, 总结出适应青海省牧区的灌溉技术摸式主要有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和喷灌3种节水灌溉方式, 水源全部为地表水, 节水效果较好, 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到0.60以上, 技术先进, 受到了牧民的欢迎。

4.3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方面总结出了成功的经验

牧区节水灌溉试点项目的实施, 深化了牧区水利管理体制改革, 基本健全了水利管理机构, 完善了管理办法, 使水利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在牧区水利建设管理中, 结合实际推广了“水利管理所 (站) +牧委会+牧户”的管理模式, 得到了牧民群众支持和欢迎。

5 项目综合评价[5]

(1) 试点项目建成竣工验收后, 结合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的管理模式, 基本能够维持工程有效运行。进一步加强试点项目的用水定额管理控制;项目区不收水费, 今后应加强水费管理和征收机制的政策措施研究, 因地制宜地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水费征收机制。

(2) 试点项目的实施, 建设成优质、高产、稳产的饲草料基地, 每年可使牧草增产5 090.50万kg, 增收2 189万元, 节水0.18亿m3。

(3) 试点项目的实施, 提高了牧民的人均收入, 改善了牧民生产生活环境。对牧户的草场实行轮牧、休牧和禁牧, 让草原得以休养生息, 发挥自然自我修复的功能, 起到“建设小绿洲、保护大生态”的作用。

(4) 试点项目的实施, 推广了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 促进了项目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粮食、经济作物增产、增收, 使牧民真切感受到节水灌溉所带来的实惠, 提高了牧民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意愿和积极性。在周边地区产生了良好的技术影响和辐射效果, 对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 提高水的利用率, 带动区域节水灌溉技术普及推广, 改善水资源和水环境状况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6 建 议

青海省是全国5大牧区之一, 地处“三江源”区, 通过10 a的牧区节水灌溉试点项目实践情况来看, 青海省在海拔3 500 m以下的地区适宜集中连片建设牧区节水灌溉饲草料地, 在海拔高于3 500 m的地区实施此类工程易造成冲刷、破坏草原生态, 而且高海拔地区地表温度低, 灌水后反而造成产草量下降, 需要进一步试验研究。

牧区节水灌溉试点项目中未安排试验监测经费, 青海省也没有国家立项的关于牧区水利建设的科研项目, 因此, 有关牧区水利建设的节水效果、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和草原保护的生态效益等技术经济指标有待加强试验监测工作。

摘要:为全面总结牧区水利试点项目建设与管理的成功经验, 客观真实地评价试点项目实施的效果, 对青海省36个牧区水利试点项目进行了调查与评估, 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 进一步巩固试点项目建设成果, 完善项目建设与管理, 科学合理地确定今后牧区水利建设发展的模式、布局、方向和目标等, 同时也为提高牧区水利建设投资决策水平和项目管理水平, 制定青海省牧区水利发展政策等提供依据。

关键词:牧区,水利试点,项目评估

参考文献

[1]青海省水利厅.青海省牧区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发展规划[R].2010:1-16.

[2]黄会明, 邓丽, 周世峰, 等.节水灌溉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J].节水灌溉, 2004, (6) :32-37.

[3]冯田华.节水灌溉项目经济后评价的合理性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6, 22 (2) :19-21.

[4]刘丽艳, 吴玉芹, 郭振苗.浅谈节水灌溉项目后评价[J].中国水利, 2004, (9) :39-41.

牧区水利工程 篇5

1锡林郭勒草原水土流失概况

1.1水土流失现状及特点

水力侵蚀、风力侵蚀是该地区主要土壤侵蚀方式,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的风蚀、水蚀交错区,各类侵蚀交替作用,使该区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据统计,锡林郭勒牧区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72 337 km2,其中风蚀面积166 955 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97%左右;风蚀水蚀面积并存面积120 635 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0%左右[2]。

1.2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1.2.1自然因素。土壤、气候、地形是当地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影响因素。锡林郭勒牧区风沙大,且持续时间长,降雨量虽小,但降雨集中,多暴雨,而且地形起伏较大,土壤类型为栗钙土、淡栗钙土和沙土,土壤质地疏松、内聚力小、抗蚀能力低,遭到强度较大的风雨侵蚀时极易流失[3]。遇到暴雨很容易形成山洪。

牧区美术教学浅谈 篇6

一、欣赏的美感

绘画作业本身要求我们去感知在画面中反映的是什么,表现得像与不像,色彩是鲜明或者是灰暗的,线条是流畅或者是卡壳的,表现手法是否有创造力。要求学生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理解,即在直观感受和生活体验上进行理解和思考。作品能体现出地方特色和风貌,学生要学会欣赏作品的色彩趣味以及构图、着色、方法、用笔、远近对比关系,做好后才能看物体的造型,用这种欣赏方法抓住实质,就是一种好的艺术审美享受。特别是通过创作而产生出来的丰富的联想,从而进一步认识审美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欣赏。

二、创作的主要表现体现当地风土人情

例如,我们高原牧区有草原、牛羊和雪山、当地传统的建筑、房屋、帐房、油菜耕地,还有藏、回、蒙、土等少数民族,作品要反映出内容主要表现什么,是怎样表现的,采用的画法是什么,是否表现出了当地牧区的生活状况。学生要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在绘画过程中,要客观地反映事物,进行大胆取舍,要画出跟别人不一样的画,呈现出色彩画语和铅笔画语的深沉和豪放,不受技法的限制。

三、构图位置组合

教师教学时应强调学生在创作时根据画面的需要安排布局,主要表现的内容要画在中间,位置突出,辅助的要画在两边,形成完美构图。学生创作的作品要前后统一、有虚实有呼应、有空间和远近关系。

四、写生、临摹、制作和创作结合

教师应教会学生对物体进行写生,对传统作品进行临摹,并结合手工制作和创造开拓挖掘。

五、感受创作题材

学生在绘画中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牧区的浓厚生活风貌,体现出生活的丰富多彩。那些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芳香的油菜花、邝连山下的牧场、滔滔的浩门河、永安城的古城堡遗址、仙米林场的景山、雄伟的邝连山和土坂山、若隐若现的雪峰、放牧而归的牧民、农舍小屋的炊烟、房屋瓦面上的麻雀、草原上飞奔的群马,都是我们牧区学生的创作源泉和塑造的生活题材,也展现出生命的感染力和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美好事物。这些事物闪烁着生活的光泽,点醒了学生创造的思路,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个性的张扬。

六、创作的诱导启发

我们知道美术课的创作教学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感受进行回忆。在创作画的作业中进行加工、取舍、增补、构图,使空间、远近、色彩的组合及明暗关系合理,完成作业的创造,使自己的创作思路开拓,这样,作画水平会有长足的进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七、创作案例:冬天的景色

《冬天的景色》这个命题,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创作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从本学期逐渐临近冬天一开始,就让学生知道本课的创作是要反映冬天的景色,请学生回忆冬天的景色并留心观察周围环境的场景特点及植物落叶花衰败的冬景,让学生多观察。

2.情景构思。教师启发学生回忆在冬天的感受和收集到的速写素材及牧区环境的变化。

3.创作主题。所谓主题,就是作品内容的核心,应从绘画的多种表现手法画出学习生活中的一面,运用环境空间、远近、色调表现出冬天的场景。特别要反映出牧区大草原的谈黄山和祁连山的雪景,一望无际耕地的原始风貌,还可用棕色反映出冬天的故事。这会使人觉得趣味无穷,“下雪了”动物们纷纷躲进洞里,孩子们穿着厚厚的冬装赶着上学……学生在创造的灵感下,创作出一副副动人的作品,冬天的雪在灰色的天空中构成了许多漂亮的鹅毛,在大地上形成了一副白雪茫茫高原寒的壮观景色,如一幅北国风光油画。这些都说明选择有牧区生活气息的作品要能抓住主题,更好地表现出牧区少数民族的生活,让学生有创作的独特性,有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牧区水利工程 篇7

关键词:牧区,水利建设,应对策略

为了进一步满足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相当一部分牧区通过大幅度增加畜牧数量来实现这一个目标, 这促使天然草原出现了严重过牧。另外, 全球气候变暖, 导致草地生产能力大幅度下降, 草地资源出现严重的退化现象, 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生态安全的发展之路。只有在注重现有理论的前提下, 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 进一步融合高新技术和传统方式, 才能有效解决牧区水利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性难题, 才能促使牧区水利服务功能和科技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当前牧区水利的发展思路

为了加快推动传统牧区水利迈向现代水利的步伐, 我们应该努力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为了大幅度增加牧民的实际收入, 应该通过恰当的途径, 使一些退化的草场发挥自我修复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 在充分结合围栏、舍饲圈养的前提下, 对畜牧改良和畜牧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是较为不错的途径。在这之前, 我们注意将相当一部分节水草料地合理地配置在水源充足的地区。从目前看来, 绝大部分实验或者相关方面的工程建设都很注重保护生态草原。有关部门在进行牧区水利工程建设和项目试点的过程中, 不少项目试点的主要思路采用发展高新节水灌溉, 这为草场加强自身修复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另外, 恢复草原生态的方法还包括:实行轮牧、休牧和禁牧等等, 但是这个思路存在一定的弊端, 只有在实现所需饲草高效供应的基础上, 才能改变结构, 那么如何缩减畜牧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牧区水利建设面临的问题

为了让牧区水利建设造福当地牧民, 加快推动牧区水利建设的进程, 有关方面应该加强关注牧区水利建设面临的问题和不足,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进行较为细致地探讨和阐述。

(一) 不合理的水利建设投入结构, 缺少投入资金

草原作为我国的绿色生态屏障, 是牧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之一。没有科学、合理、全面地制定牧区水利建设的发展规划, 没有树立全面规划、统筹发展的理念, 导致牧区水利建设投入结构较为不合理, 牧区水利建设发展的目标、规模、布局和重点没有明确进行界定。缺少稳定的投入机制, 有关方面投入力度不够。牧区水利建设与当地牧民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一元化的投入机制, 资金来源单一, 仅依赖于公共财政的水利投资机制,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牧区水利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另外, 投资扶贫政策和草料产量等深层次的矛盾不容忽视。

(二) 科研投入力度不够

无论如何, 一直以来致力于牧区水利建设研究的专门机构寥寥无几。前些年, 我国的中科院和水利部牧科已经在一些牧区进行了试点项目,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科学、合理地编制全国牧区水利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内在驱动力。一般来说, 建立试点项目的范围限定在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区。在牧区水利建设的过程之中, 考察灌溉制度、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相当一部分水利地区开展水利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点。但是, 有关方面没有树立科学发展观, 在科研上的投入资金相当少, 导致相关部门无法科学、合理地利用和配置牧区水资源。

三、加快牧区水利建设发展的策略

在对牧区水利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之后, 接下来, 提出了一系列加快牧区水利建设发展的有效策略, 预期加快推进牧区水利建设发展进程。

(一) 调整投资结构, 整合资金布局

只有努力做好畜牧业和水利方面的管理工作,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 才能达到平衡草原生态保护和增加牧民收益的目标。在强调生态保护的前提之下, 全面、合理地制定优惠政策, 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管理条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资金来源不应该仅限于公共财政, 工业贷款赈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牧区水利建设的过程中, 各级政府应该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 对一些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需要构建的基础设施包括:饲料加工、节水灌溉、舍饲棚圈和青储等等。

(二) 加大科研力度, 善于借鉴科技的进步

新时期, 牧区水利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水利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牧区水利的要求日益提高。为了大幅度提升牧区水利工程的科技含量, 国家发改委和水利局应该针对牧区存在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 开展一些专题活动。

热点问题包括: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配置牧区水资源、如何加强牧区生态建设、如何做好牧区水利建设工作等等。在充分了解当地具体情况的前提下, 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设备, 大力宣传和推广科技含量高的节水灌溉技术, 从而对现有的牧区水利开发模式进行优化, 大幅度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 牧区水利建设面临的困难与应对策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关水利部门表明,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重要的战略任务之一是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从目前看来, 民生水利发展相当滞后是在水利发展阶段较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同时, 民生水利发展相当滞后是可持续发展水利和现代水利逐步替代传统水利的过程中较为棘手的问题。

文章结合牧区水利建设面临的困难与应对策略研究的实际情况, 在全面了解当前牧区水利发展思路的基础上, 指出了牧区水利建设面临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不合理的水利建设投入结构, 缺少投入资金、投资扶贫政策和草料产量等深层次的矛盾和科研投入力度不够等等, 希望能够对牧区水利建设面临的困难与应对策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黄天旭.浅谈农田水利建设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3.

[2]于中仁, 池照旺.苏尼特右旗农村牧区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水利, 2008.

[3]刘秀兰.四川民族地区农村水利建设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牧区水利工程 篇8

1) 农村牧区人畜饮水工程概况。a.农村牧区饮水概况。湟源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和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 全县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 海拔在2470~4980米之间, 年平均降水量为408.9毫米。全县共有7乡2镇146个行政村。总人口13.44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10.64万人。境内均为典型的山区、丘陵地形, 并且沟壑纵横, 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缺水是我县主要自然灾害。全县目前共建成农村人畜饮水工程130项, 以集中供水解决农村146个行政村10.15万人和5.94万头 (只) 牲畜的饮水困难, 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b.工程概况。全县目前共建成农村人畜饮水工程130项;工程类型有跨乡、联村、单村、单社等形式;解决了146个村10.15万人及5.94万头 (只) 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工程取水水源类型有地表水、地下水、泉水、城市管网等;工程设计供水规模为13800m3/d, 实际供水规模为13365m3/d;取水构筑物类型有集水廊道、机井等;工程规模主要有引水水源130座, 干支管548.41公里, 供 (配) 水管1408.74公里, 蓄水池254座, 阀门井1220眼, 集中供水点1座, 自来水入户25689户。

2) 农村牧区人畜饮水工程完好率及供水保证率。全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根据管理、运行等自身综合评价, 近几年已实施过安全饮水项目的工程及目前运行较正常的工程完好率在80%以上;目前运行基本正常的工程完好率在70%以上;目前带病运行不正常的工程完好率在70%以下。工程完好率在70%以上的为供水基本安全, 工程完好率在70%以下的为供水不安全。

2 农村牧区人畜饮水工程管理现状

2.1 工程运行管理概述

全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管理模式有水利部门专管和农民参与管理相结合模式、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模式、村集体管理模式、水利部门专管和村集体相结合管理模式;工程产权性质有国有、村集体;人畜饮水工程水费按实有人数、牲畜数量征收, 分别是8元/人·年、8元/头·年、4元/头 (只) ·年, 每年实征数额在44万元左右, 只达到应征数额108万元的41%左右。全县三个流域管理站现有财政拨款人员11人, 流域管理站自收自支的长期聘用人员22人, 临时聘用的村级管护人员143人。财政拨款人员工资46.2万元, 自收自支的长期聘用人员工资44万元, 临时聘用的村级管护人员工资 (按当年征收水费数额的12%另加240元的交通、劳保等费用计算) 8.74万元;办公费及管理费15万元;运行管理费用30万元, 共计145万元。收入只是财政拨款人员工资46.2万元, 征收水费44.26万元, 因此办公经费和工程维修管护费用严重紧缺, 严重影响了水管单位正常工作的开展和工程的正常运行及效益的发挥。

2.2 工程管理机构及人员情况

全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由湟源县水利管理站进行宏观管理, 具体分别由药水河流域水利水保管理站、南山流域水利水保管理站、北山流域水利水保管理站进行全面统一的管理工作。三个流域水利水保管理站现有财政拨款人员11人, 自收自支的聘用人员22人, 村级聘用管护人员143人。管理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在113.94万元左右, 另外农村人口外出打工及向城镇转移的十分频繁, 工程效益明显下滑。目前在南山流域注册成立了大华镇人畜饮水工程管理协会和波航乡水利工程管理协会, 在北山流域注册成立了巴燕乡人畜饮水工程管理协会和申中乡水利工程管理协会, 在药水河流域注册成立了和平乡水利工程管理协会, 日月乡水利工程管理协会。协会成员主要是村干部, 其工作作用效果仍处于探索阶段, 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2.3 工程水源地保护及水质监测情况

全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水源地保护工作由于受资金等限制, 只是进行水源地保护的宣传、检查等工作, 个别水源地进行过种草、植树等措施, 大部分工程未进行任何水源保护工作。城网自来水每年定期对入口水、末梢水等进行水质监测;农村自来水水源都以山泉水或截渗浅层地下水为主, 其水质在工程建设中都经过卫生部门的检测, 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水源地基本都处在人为活动较少的脑山或山沟中, 人为活动只存在放牧活动, 无工业污染。受资金等方面的限制, 工程建后只是进行水质抽样检测工作。

2.4 工程制度建设情况

近几年所实施工程都按规定要求进行了资料整理和建档立卡工作。在工程管理中的制度建设方面先后制定了《湟源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实施细则》、《湟源县人畜饮水工程管护制度》、《湟源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维修队工作规则》、《湟源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维修队运行方式》、《湟源县大华镇人畜饮水工程管理协会章程》、《湟源县大华镇人畜饮水工程管理协会运作方式》等。工程应急措施方面在加强工程正常管护和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 制定了《湟源县农村供水应急预案》。

3 农村牧区人畜饮水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工程方面

我县大部分农村供水工程始建于七、八十年代, 后经过多年陆续新建和改建, 由于受资金和设计标准多方面原因, 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1) 引水口设计标准低。2) 无水净化设施。3) 设计人均供水量标准低。4) 设计防洪能力差。5) 工程零碎分散, 管理难度大。

3.2 政策法规方面

政策法规方面主要存在问题是水管单位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性法规, 并且存在出现水事时难以协调办理。

3.3 管理体制方面

管理体制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1) 行政干预过多。2) 专业人才缺乏。3) 管理人员素质较低。4) 部分工程产权不明确。5) 水管单位机制不够健全。

3.4 建设管理方面

进一步规范建设程序, 严格资金管理, 提高工程质量和建设标准, 狠抓项目前提工作, 主要存在项目前提基础工作不扎实;项目配套资金难以落实, 总投资额标准与市场价相比偏低;设计阶段对项目环评、土地使用补偿及许可费用考虑不周等问题。

3.5 运行管理方面

1) 管理经费严重不足, 水费征收难度大。2) 管理制度需逐步规范健全, 并落实到位。3) 学校合并、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设施农业等新增工程较多, 用水量及效益扩大, 部分工程超负荷运行, 供水保证率下降。

4 意见和建议

牧区水利工程 篇9

据农业部公开的信息, 2011年起在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 (区)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 今年将扩大。2012年国家将安排150多亿元, 将所有牧区半牧区县全部纳入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范围。

为保护草原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促进牧区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 从2011年起, 国家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 (区)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36亿元, 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这项补助奖励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实施禁牧补助, 对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 实行禁牧封育, 中央财政按照每亩每年6元的测算标准对牧民给予禁牧补助, 初步确定5年为一个补助周期;实施草畜平衡奖励。对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 在核定合理载畜量的基础上, 中央财政对未超载的牧民按照每亩每年1.5元的测算标准给予草畜平衡奖励;给予牧民生产性补贴, 包括畜牧良种补贴、牧草良种补贴 (每年每亩10元) 和每户牧民每年500元的生产资料综合补贴。

我国共有260多个牧区半牧区县, 上述在8个主要草原省区实施的草原保护补奖政策, 只覆盖了其中的一部分。农业部今天公布的2012年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中明确:2012年国家将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安排资金150.58亿元, 把所有牧区半牧区县全部纳入实施范围。

牧区美术教学浅谈 篇10

一、欣赏的美感

绘画作业本身要求我们去感知在画面中反映的是什么, 表现得像与不像, 色彩是鲜明或者是灰暗的, 线条是流畅或者是卡壳的, 表现手法是否有创造力。要求学生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理解, 即在直观感受和生活体验上进行理解和思考。作品能体现出地方特色和风貌, 学生要学会欣赏作品的色彩趣味以及构图、着色、方法、用笔、远近对比关系, 做好后才能看物体的造型, 用这种欣赏方法抓住实质, 就是一种好的艺术审美享受。特别是通过创作而产生出来的丰富的联想, 从而进一步认识审美的感知, 理解和创造, 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欣赏。

二、创作的主要表现体现当地风土人情

例如, 我们高原牧区有草原、牛羊和雪山、当地传统的建筑、房屋、帐房、油菜耕地, 还有藏、回、蒙、土等少数民族, 作品要反映出内容主要表现什么, 是怎样表现的, 采用的画法是什么, 是否表现出了当地牧区的生活状况。学生要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 在绘画过程中, 要客观地反映事物, 进行大胆取舍, 要画出跟别人不一样的画, 呈现出色彩画语和铅笔画语的深沉和豪放, 不受技法的限制。

三、构图位置组合

教师教学时应强调学生在创作时根据画面的需要安排布局, 主要表现的内容要画在中间, 位置突出, 辅助的要画在两边, 形成完美构图。学生创作的作品要前后统一、有虚实有呼应、有空间和远近关系。

四、写生、临摹、制作和创作结合

教师应教会学生对物体进行写生, 对传统作品进行临摹, 并结合手工制作和创造开拓挖掘。

五、感受创作题材

学生在绘画中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 牧区的浓厚生活风貌, 体现出生活的丰富多彩。那些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芳香的油菜花、邝连山下的牧场、滔滔的浩门河、永安城的古城堡遗址、仙米林场的景山、雄伟的邝连山和土坂山、若隐若现的雪峰、放牧而归的牧民、农舍小屋的炊烟、房屋瓦面上的麻雀、草原上飞奔的群马, 都是我们牧区学生的创作源泉和塑造的生活题材, 也展现出生命的感染力和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美好事物。这些事物闪烁着生活的光泽, 点醒了学生创造的思路, 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发挥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个性的张扬。

六、创作的诱导启发

我们知道美术课的创作教学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 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感受进行回忆。在创作画的作业中进行加工、取舍、增补、构图, 使空间、远近、色彩的组合及明暗关系合理, 完成作业的创造, 使自己的创作思路开拓, 这样, 作画水平会有长足的进步, 取得更好的效果。

七、创作案例:冬天的景色

《冬天的景色》这个命题, 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 创作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从本学期逐渐临近冬天一开始, 就让学生知道本课的创作是要反映冬天的景色, 请学生回忆冬天的景色并留心观察周围环境的场景特点及植物落叶花衰败的冬景, 让学生多观察。

2.情景构思。教师启发学生回忆在冬天的感受和收集到的速写素材及牧区环境的变化。

上一篇:PLC控制系统中通信网络下一篇:天津体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