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种植

2024-05-05

花椒种植(精选三篇)

花椒种植 篇1

1 影响花椒产业的危害因素

1.1 病虫因素

病虫属于危害花椒产业的一项重大因素, 病虫种类繁多且危害大, 极大地降低花椒的产量和品质。花椒的主要病虫害有吉丁虫、天牛、花椒波瘿蚊、芳香木蠢蛾等。吉丁虫和天牛类害虫能够导致花椒主干颈部皮层坏死进而枯死。花椒波瘿蚊的幼虫能够导致花椒树的枝干枯萎, 致使花椒树的树势减弱。芳香木蠢蛾的幼龄虫能够蛀食根颈部的皮层或木质部, 致使树势衰弱, 严重者可导致花椒树死亡。花椒树的主要病害为花椒干腐病、花椒绣病等, 花椒树一旦感染干腐病其树干皮层在1周内可全部坏死, 花椒干腐病通常与吉丁虫危害同时发生, 因此加快了花椒树的死亡。花椒锈病的主要危害是造成大量落叶, 引起二次发芽。当情况连续发生时可直接导致树的死亡。

1.2 自然环境因素

花椒的生产需要良好的环境, 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影响花椒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等。气候与温度、光照、产区、降水等息息相关, 花椒适宜在高温环境中生长, 耐寒性弱, 在春季气温中生长较好。为提高花椒的产量, 应加强温度的控制, 温度不能过高, 过高会导致花椒的生长受到抑制。花椒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 其日照时数应在1800h以上, 因此花椒需要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生长, 否则果实少、产量低。花椒具有较强的抗旱性, 对降水量有一定的要求, 栽培地最好为丘陵山地或平原地区, 虽然花椒的生长对降水量的要求不高, 但也不能过于干旱, 过于干旱同样会导致花椒树枯萎。若降水量多会造成热量减少, 对花椒的生长及果实的膨大成熟有严重影响。土壤结构与花椒根系水平分布和深层分布密切相关, 土壤越疏松, 土壤隙度越适宜, 空气含量就越适度, 对花椒根系的延伸及其生长发育起到积极作用。因此花椒的生长以湿润的沙壤和中壤土为宜。土壤的肥沃程度、水分及酸碱度同样影响着花椒树的生长, 花椒对土壤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但越肥沃的土壤生长养分越充足, 花椒的产量将会越大。土壤含水量不能过高, 酸碱度为p H值7~7.5最佳。花椒生长地形以背风向阳为宜, 坡度不能过大, 因为坡度越陡, 土壤肥沃力越低, 影响花椒的生长发育。

1.3 人为因素

花椒的种植技术对花椒产量和品质也产生极大的影响, 农民由于文化程度的限制, 对花椒的种植技术掌握程度不深, 导致没有严格运用科学技术生产花椒。另外, 由于对花椒的管理水平的欠缺, 使得花椒遭到病虫的危害, 对土壤的肥沃程度、酸碱度、含水量等管理不当, 致使花椒的生长发育缓慢。

2 改善花椒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对策

为改善花椒产量和品质, 提高花椒的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该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在花椒生长的不同时期, 密切关注其病虫情况, 一旦发现应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处理, 根据不同的病虫危害采取相应的药物处理。其次, 提高花椒的管理水平, 在种植方面应合理密植, 以稀为主。具体应根据实际地形而定, 如坡度大小与株行间距呈反比关系, 土壤肥沃程度与株行间距呈正比例关系。提高土壤肥力, 主要措施为深翻改土并结合有机肥、行间种植花生、豆类等。花椒的不同生育期其施肥的种类及方式都不同, 花椒育苗期以补充氮元素为主, 盛花期与采摘前均需要喷施肥料, 以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及防止落花落果。果实采摘后, 需要施基肥, 如农家肥、化肥等。最后, 花椒的生长需要进行整形修剪枝条, 合理整形的目的是确保花椒有足够的关照, 具体可通过摘心、对过密及直立的遮光枝进行修剪、树冠支撑等措施, 针对不同生育期及立地条件下的花椒树, 应采用科学合理的修剪技术进行修剪整形。

3 花椒种植技术

3.1 育苗期的管理技术

花椒的种子一般选择接穗率较高的种子, 种子在种植前需要浸泡, 为使种子能够充分吸收水分, 可用泥沙进行轻柔, 20天后待种子摘芽露白理墒可进行播种。在播种前需要进行整土和施肥, 土壤要全面耕翻、清除杂草石块。施肥主要应以硫酸铵、磷酸二铵、氯化钠等为主, 化肥需要与农家肥沤制后再施。播种以后需要用草和膜在上面覆盖, 覆盖的主要目的是保湿和保暖。移栽前需打塘, 打塘的大小根据花椒生长的行距和株距, 打塘后1个月可破膜栽苗, 待育苗长到33~66cm时可移栽。移栽前用生根粉浸泡苗木, 然后破开覆盖膜, 移栽育苗。移栽前按计划确定栽植点, 栽植坑的深度及直径应合理设计, 栽植坑的底部需要回填农家肥,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 将苗木放入坑中, 用表面土覆在苗木根部, 栽植要确保苗木根茎高于地面。

3.2 移栽后的管理技术

移栽后要浇足水, 根据气候条件进行2次浇水, 浇水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栽植后要做好病虫的防治, 可采取定期喷洒农药的措施进行防治。树体应做好修剪管理, 疏除衰弱枝、过于旺盛或细弱的枝条。整形修剪方法主要有:自然开心形、自然杯状形、舒层小冠形、水平枝扇形等。修剪可分为结果初期及盛果期。花椒树进入盛果期, 整序摘除疏花疏果, 根据结果枝的长度确定疏花疏果量。

4 结束语

花椒在我国历史悠久,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 传统的花椒种植技术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要求。所以, 需要对影响花椒产量及品质的因素进行分析, 并不断从技术上作出改进, 使花椒产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摘要:探讨了影响花椒产业的危害因素, 并提出处理对策, 分析花椒的种植技术, 推动花椒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花椒产业,危害因素,种植技术

参考文献

[1] 乔旭.影响花椒树寿命的主要因素及综合治理措施[J].经济林研究, 2010 (2)

[2] 李泽珠, 杨成甫, 李开勇等.花椒栽培管理技术[J].绿色科技, 2012 (2)

花椒种植项目完工总结 篇2

施工总结

葛岭街道办事处2017花椒推广种植项目,于2017年7月启动实施,2017年12月全面完成该项目工程建设任务,现将该项目工程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安家村位于葛岭街道东部,距葛岭集镇约15公里,国土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905亩,基本农田300亩。辖9个村民组,共有203户口890人,其中:贫困户106户413人,民政兜底11户23人,贫困发生率47%。有丰富的煤矿资源;有红豆杉、银杏等二类保护树种;有野生天麻、灵芝等20多种贵重天然药材;境内有天然溶洞、原始森林,猴、五步蛇、野猪、穿山甲等动物。经济产业主要是生态养殖、水果种植,目前农民人均收入2500元。该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9.2万元,由安家村级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实施,完成种植面积387.85亩。

二、主要做法

(一)、严格把关

一是严格按照扶贫项目要求,规范设计,采购和管理。二是把好育种资质关,严格按实施方案要求选择育种企业。

(二)实行全面监督

一是要求相关人员对苗木质量进行监督。二是我站人员工作中随叫随到,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保证了苗木的质量。

三、存在问题

在项目设计的时候,没有多次的对实地进行考察,没有与当地的村民进行沟通,对于实际需要种植的数量掌握不准确,对于这样的问题,以后在设计项目的时候应多次的进行实地考察,多与当地村民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四、以后工作思路及目标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整改,一定要保证项目落实到贫困户家中,并且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来施工,争取在以后的项目中少出现问题,做到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

花椒干旱地区高效种植技术 篇3

2.选择优良品种,为高产打好基础。花椒品种不同,生产能力差异较大,可选择椒粒大、丰产性强的“大红袍”栽植。

3.规范化栽植,提高建园质量。按3米×4米的株行距,每667平方米(1亩)栽56株。栽植时坚持大坑覆盖栽植法,挖60厘米见方的定植穴,疏松土壤,为苗木生长、根系扩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苗木栽植后,有浇水条件的可浇水沉实土壤,以利根土密接;无浇水条件的应踏实土壤,然后每株覆盖1.4米见方的地膜进行保墒,促进花椒成活。

4.强化土壤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根深才能叶茂,每年应对土壤进行一次耕翻,以疏松土壤、活化土壤的理化性状。生长季节可分别于4月初、6月底、9月份各中耕1次,结合中耕铲除杂草,减少杂草对土壤养分、水分的消耗,以集中养分供花椒树体生长。

5.拦截地表径流,提高天然水分的利用率。花椒抗旱性较强,但干旱不利于植株生长,会影响坐果。可在花椒园整修“井”字型田格,严格控制水土流失,尽可能地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于春季进行顶凌耙耱,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损失;秋季雨季对土壤进行深翻,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

6.加强肥料投入,保障物质供给。每年给花椒施肥两次,以满足树体生长结果对养分的需求。春季4月份发芽前施肥以氮肥为主,以满足萌芽抽枝开花结果快节奏生长对养分的需求;花椒采收后,可施三元复合肥,促进新梢水分充实,增加物质积累,提高植株的越冬能力。

7.控制病虫,促进生长,减少损失。花椒病虫害较轻,防治时主要抓住两个关键时期进行喷药控制:一是春季发芽前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病菌虫卵,为全年防治打好基础;另一次是在5~7月,重点喷洒吡虫啉、苦参碱、沼液等防治蚜虫,特别是喷沼液不但对蚜虫、螨类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而且沼液营养丰富,在生长期喷施能显著增强树势,提高产量、品质和生产效益。此期喷药应根据天气及蚜虫发生情况,掌握适期用药,以提高防治效果。

8.整形修剪。花椒栽培中应用的树形主要为开心形及丛株形,树体通透性好,有利全方位结果,提高产量。修剪方法比较简单,每年剪除干枯枝,对遮光枝、重叠枝、交叉枝进行适当疏除,保持树冠良好的通风透光性即可。

上一篇:幼小衔接的误区下一篇:图式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