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影视作品管理

2024-05-05

题材影视作品管理(精选四篇)

题材影视作品管理 篇1

电影和电视在讲故事时讲究戏剧冲突, 追求起承转合, 这一点, 历史故事的原型具有天然的优势。历史题材作品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具有独特时代特征的人物表现, 以及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的厚重感, 总是给其带来遥遥领先的收视数据。于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曹操的老谋深算;康熙的雄才伟略, 乾隆的儿女私情;纪晓岚的铁齿铜牙, 和珅的贪得无厌…均成了观众的谈资笑料并留下深深烙印, 仿佛这就是真正的历史人物原型。“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对北京、上海、武汉和深圳4个城市的14至28岁之间的1065名青少年问卷调查得知, 他们对中国历史的了解, 所得的平均分数仅为27.69分。青少年了解历史知识的途径, 除通过学校教育外, 占半数人的回答是通过“影视作品”、“游戏”、“互联网”等得到的。”1由此可见, 电影、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了历史教科书外人们获取历史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阵地。无独有偶, 在各类历史题材影视作品迎来一片赞歌的同时, 也收获了观众和网友的怒骂甚至是学者的批判, 争论的焦点是:作品内容与历史不符。一部热播的历史剧往往就像是一部影响广泛的历史教科书, 人们总是习惯性的从剧中获取甚至考究历史的原型, 而显然历史剧不是也不可能成为历史教科书, 在历史剧中追求历史真实往往总是某一部分人群的一厢情愿, 正是历史剧这一先天的特性, 关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争论一直就没停止过。问题的争论并非说明历史剧的创作无章可循失去方向, 历史剧本身的艺术规律、历史原型的厚重感和作为大众传媒的影视作品固有的传播特性能给我们带来启示:

1. 艺术本性给历史剧带来广阔的创作天地。

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 影视作品本身的艺术性决定其不可能成为一部“说教”的电视或电影, 既然是艺术作品, 就需要有其可发挥的艺术创作空间, 如《康熙王朝》以康熙在位期间的故事为背景进行艺术创作, 既重现了波澜壮阔的重大历史情景, 凸显了康熙大帝一统大清江山的雄才伟略, 也在艺术的欣赏中为观众刻画出一批个性鲜明, 欣赏性强的人物特征, 让观众在进行欢愉的艺术欣赏期间不知不觉的了解了康熙期间的历史背景。如果说这类作品在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间有较好的平衡, 历史背景和艺术再现均是其优势的话, 像《大话西游》、《鹿鼎记》等作品则仅以历史作为材料, 注重艺术的再加工、再创造, 是典型的历史喜剧, 观众自身的知识背景足以对其历史真实性作出正确的判断, 自觉的艺术欣赏而非历史考究成了观众直接的选择, 这类历史剧大多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进行讲述, 观众在重温历史的同时也体验了历史的另一种戏说方式, 获得了独特的感性愉悦。

2. 历史的厚重感是历史剧不能抹去的艺术特征。

传统上我们常常把戏剧划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三种, 这种划分方式对今天我们审视历史剧仍有独特的意义。一部带有历史厚重感的历史剧就如同一部悲剧或正剧, 以还原真实历史或故事、人物原型为己任, 在保证故事真实的前提下再去考虑艺术的加工和提炼, 而非历史材料的“乱炖”。这一类历史剧往往是史诗般的宏伟和壮阔, 以记录和重现某一历史时期或历史英雄人物为内容, 以表现当时的独特历史状况和英雄人物气概为特征, 如《三国演义》、《唐太宗李世民》等作品。但是, 历史材料是影视剧的创作材料, 并非影像复制的模板,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不能以“说教”作为自己的标准。

3. 大众传播的文化导向性呼唤历史剧的艺术创新。

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的独有传播特性, 历史剧把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播散开去, 像春天的种子一样在最广泛的人们的心中留下印记, 一直靠文字在有限的人群中传播的历史和经典, 终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 人们除了通过书本, 也能在看电视、电影等娱乐的过程中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 历史剧无形中已经成为了人们了解和接受历史最直接的窗口和途径,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 许多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大部分来自于历史剧, 历史剧的视角和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某段历史的认识。如此, 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历史剧对历史的忠实程度, 或者说历史剧所表现的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差距以及人们在艺术真实的欣赏中形成的对历史真实的偏见。更令人担忧的是, 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直接导致了一些背离历史的所谓艺术的简单复制, 先不评说其历史的真实, 仅从艺术角度分析已惨不忍睹, 迎合市场的媚俗心态昭然若揭, 这显然不是历史剧所追求。艺术应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寻求创新, 历史剧这一特殊题材更需要对历史的表现和艺术的创新,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影视传媒, 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创新才能完成其文化导向性的使命。

虽然传播真实的历史知识往往不是追求艺术的历史剧的初衷, 但不幸的是, 人们总是在欣赏历史剧的同时了解历史、感悟兴替、辨别善恶、娱乐休闲、丰富人生。2诚然, 历史剧极大的丰富了影视艺术的创作范围, 也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但其固有的大众传播特性总是让我们对历史真伪难辨, 其实, 真实的历史已经是过去而不可追溯, 即使所谓的历史真实也多是后人根据现存史料记载的推测, 作为今天历史剧的一名观众, 我们又为何不在对历史剧所传递的历史真实持保留态度的同时好好享受其艺术真实所带来的独特的艺术享受呢?

参考文献

[1]焦垣生, 陈磊.《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议》.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12) .

[2]曾祥书.《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如何把握》.文艺报, 2006, (3) .

题材影视作品管理 篇2

摘要:影视文化是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文化。本篇论文通过论述当今黑暗题材影视服装文化与时尚服装文化的关系,进一步证明影视服装文化能强化影视文化,影视文化又能推动服装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影视作品 “黑暗”题材哥特服饰时尚流行

服饰在影视中作为一种传达信息的外在媒介与文化符号,在气氛营造和人物心理的象征以及文化意义上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电影的发展又能带动服装时尚的流行热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描写诡异、恐怖的“黑暗”题材的电影上映,如有关吸血鬼的《惊情四百年》、《夜访吸血鬼》、《剪刀手爱德华》、《范海辛》等,特别是随着《暮光之城》、《吸血鬼日记》的上映,“黑暗”题材影视越来越受到影迷的关注,故事情节的诡异,人物服装的复古及颓废为时尚界带来新的设计灵感元素。

一、哥特及哥特服饰文化

哥特是从德国日耳曼的一支部落由来的,哥特人曾于公元3~5世纪入侵了意大利并推翻了罗马帝国。在15世纪,意大利人们有了振兴古罗马文化的观念,从而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希望回到古典时代,在古典时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这段时间被称为中世纪。由于意大利人一直记恨着哥特族摧毁了他们的罗马帝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把中世纪称之为黑暗的时代,他们称这一时期为“哥特”,具有野蛮的意思。

哥特艺术风格最早流行于建筑,以教堂为代表。法国大文豪雨果名著《巴黎圣母院》中教堂,就是属于典型的哥特式风格建筑,上升的教堂尖顶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仿佛告知信徒们,与上帝近在咫尺。教堂内大面积的花窗玻璃,拼组成一个个的宗教故事,阳光透过玻璃的彩色炫影,产生一种令人迷离感,形成非常浓重的宗教气氛。这时期哥特式服饰深受教堂建筑的影响,典型的表现在尖顶帽和尖头鞋。男士流行穿斗篷,女性流行长袍和高腰、隆腹的拖曳裙。在色彩上,往往采取左右不对称的颜色,整体风格怪异。

约在公元1800年左右,哥特文化从刚开始所谓的野蛮,怪异,在经过几个世纪发展后,开始被赋予黑暗、诡异的气息。在18世纪浪漫主义流行时期,一些作家热衷于描写关于人类自身精神世界,阴郁、黑暗的文学作品,是对主观内心世界,瑰丽的想象的一种反叛和厌倦,作品流露着恐怖,神秘的色彩,在哥特小说中最典型的象征就是吸血鬼。在绘画上,浪漫派的画家同样偏爱黑暗、凄凉的景致,这时哥特被赋予醒目、黑暗、奇异的符号。20世纪后半期,哥特音乐上也有了新的发展,1970年代中期,朋克风潮在英国兴起,70年代末期,朋克风格之后,或许是对朋克的一种回映,哥特在音乐上它承袭了七十年代欧美朋克摇滚音乐的音乐风格,许多哥特乐队都有着某种中世纪的情节,如使用中世纪的乐器,使用歌剧的唱腔,他们将中世纪时期音乐和现代的创作手法相结合。这时期的哥特音乐反映阴暗,病态,带有迷恋死亡的气息,具有沉郁厌世的情调,乐队歌手在服装上也通常采用大量的现代哥特风格造型元素。永远的黑色衣服,惨白的面庞,明显的宗教饰物,钟爱维多利亚时期带有大量蕾丝绉饰的衣服。80年代,哥特一族们依然是永远的黑色,苍白,毫无血色的皮肤,染黑的长发,冷酷的黑色皮夹克和黑色紧身牛仔裤,黑色尖头靴,戴着黑色太阳镜,女子喜穿黑色网袜、佩戴银饰品。从上世纪的90年代直至21世纪,象征着哥特风格的骷髅、十字架、项圈,带有大量皱褶的衣服等哥特元素一直被多数摇滚乐队和时尚青年男女沿用,哥特风格发展到今天,苍白的妆容、卷发、高马尾辫、皮革与塑料装维多利亚式的丝绒和花边都成为一种风尚。

从哥特风格的流行演变总结出现代哥特服装风格特征:在服饰色彩上:哥特风格的服饰永远以黑色为主,也会少量使用例如暗红色、深蓝色等一些深色、暗色。绝对不会使用任何鲜亮明亮的颜色,因为鲜艳的色彩会明显改变哥特阴郁和黑暗的性格。在服饰面料上:使用皮革、PVC、网状面料、薄尼龙等面料,特别是冷酷的皮革能突出哥特风格的另类和阴沉。哥特风格崇尚 “宁透勿露”的时尚原则,虽然网状面料用的很多,但由于并不过多地袒露肌肤,所以给人感觉并不过于性感。在服饰造型上:中世纪的束腰、歌剧风格的披肩、斗篷和长手套、紧身黑衣、黑色摩托夹克、黑色有破铜的牛仔裤、黑色尖皮靴等。在服饰配件上:喜欢佩戴阴冷银质的十字架、T形十字章、五角星等显眼的宗教饰物,肩章或铆钉之类的装饰,还有如锁链般粗的项链、宽领带、带钉子的项圈和丝绒项绳等。在妆容和发型上:自然蓬乱的发型或染后的黑色长发,金发漂得极浅。为了有死亡般的皮肤使用白色粉底,画着烟熏妆,即黑唇膏、黑眼线、黑眼影、细眉。

二、哥特及服饰文化在“黑暗”影视中的表现

“黑暗影视”具有暗黑、诡异、孤独和死亡的气氛,影视色调暗沉,画面恐怖、惊悚,充盈着哥特的诡异之风,影视表现主题是宗教、死亡和巫术等元素,内容大多描写的人物有着苍白的肌肤,冷酷的表情,身着黑色或深色服装,如:吸血鬼。影视中哥特服饰文化的复古和神秘为影片增添了强烈的“黑暗”气息,引起人们的关注。

《剪刀手爱德华》是一部没有吸血鬼,没有巫术,也没有宗教背景,鲜明具有哥特式风格的影片。整部影片色彩单纯,影片风格奇情,梦幻和黑色。暗黑的古堡象征着爱德华的孤独和痛苦,爱德华的脸苍白、满是伤痕,发丝凌乱纷杂,眼神恐慌忧郁,嘴唇苍白冰冷。影片《断头谷》讲述一个无头骑士在欲望和复仇的指使下,割下人的头颅的故事。影片画面有着色彩浓重的复古风格,悬疑恐怖的故事弥漫着深沉与黑暗的氛围。《夜访吸血鬼》中歌剧风格的斗篷,披肩的长发,维多利亚风格皱褶„这些哥特服饰风格元素无处不在。《乌鸦》诡异的巫术气质贯穿全片,影片色彩阴暗,人物面部苍白,毫无血色,哥特的氛围浓厚。《暮光之城》最新上映描写吸血鬼的爱情系列片,影片中以爱德华为代表的吸血鬼,他的肤色苍白,眼神忧郁,举手投足间透露出哥特式的优雅和颓废。爱德华专情而温柔,一反以往吸血鬼的邪恶,故事发生在以校园为背景的浪漫爱情故事,极具现代感,英俊善良的爱德华成了年青男女们追慕的偶像。所以,吸血鬼成为了当今的一种时尚。

三、“黑暗”影视题材哥特服饰文化与时尚流行服装文化

在今天这个追求夸张乖戾、张扬个性的时代,人们被影片中的复古服饰所吸引,具有浓郁阴暗的色彩,神秘华丽的装饰,红唇白肤的诱惑,强烈的犀利和特有浪漫的哥特式艺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哥特风格服饰被人们竞相效仿,哥特式艺术魅力也征服了许多服装设计大师们,带有哥特风格的符号成为众多设计师的创作素材,在许多的服装设计大师的设计作品中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在电影恐怖魅影文化的推波助澜之下,在哥特式艺术的影响下,近几年的T台上颇为走俏的是黑色主题,哥特的诡异之风不断被人们认可和仿效。已故设计师Alexander McQueen曾用骷髅征服了这个世界,骷髅也成了一个经典的时髦派系;Dior Homme男装,窄版的经典剪裁具有英伦低调忧郁的气质与法国的精致高贵,永远只属于那些有着阴郁面孔、羸弱身材的花样美男们,他们的黑暗魅惑,浪漫苍白,纤细优雅,无法言说的诡异高贵,可谓是男装之中的吸血鬼;Jonathan Saunders 2010春夏系列发布会,以艳丽色彩闻名的同名设计师品牌,本季色彩的灵感来自瑞士的吸血鬼电影《血色入侵》,以一系列的苍白色设计斗艳全场。模特们有着鲜红的唇色,湿漉漉的头发地像刚刚吸完血的吸血鬼女孩; Vivienne Westwood 2010春夏季发布会,秀场布景略显阴森,秀场上的模特们个个白面红唇,头发蓬乱;Maria Karin Couture 2011年的婚纱礼服以电影《暮光之城》(Twilight)中的女主角贝拉为灵感,设计了带着些许吸血鬼风格的婚礼服,用精美繁复的细节,黑色玫瑰,鲜红色的裙身,复古珠宝,营造纯洁、高贵之外的另一种诡异、妖娆的特质。哥特风格成为弥久常新的一种时尚风格。

四、“黑暗”影视题材哥特服饰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现在全球都在提倡一体化,文化艺术的广泛交流也日趋频繁,各国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碰撞也是文化流行的一种趋势,哥特文化艺术的广泛流行开来这其中就有影视作品的功劳,影视作品是最能体现文化艺术的内涵和文化艺术的魅力的,像前几年轰动一时的好莱坞动画巨片《花木兰》、《功夫熊猫》等等都是吸收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来加以运用和融合与美国文化的一次影视作品上来自不同文化碰撞的典型范例。这就是我国民族文化能影响其他民族文化,相反世界上时尚流行的文化也能影响到我国的文化领域。我国在好莱坞等知名的影视制作片中往往都是率先试用一些流行元素,随着影视作品在全球的传播展放,从而能刮起一阵流行风,也能让时装潮流随着影视作品的热播而左右其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随着我国和国际文化交流日趋平凡,哥特文化也已经在我国形成流行趋势。只要上网点击就可以找到大量的关与哥特文化和哥特艺术的信息。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趋向于将哥特风格带入设计作品中,哥特文化也影响着我国现在很多的消费群体。在我国的影视作品中哥特风格也无处不在显示出文化的魅力。

五、结论

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地在我国的影视作品中能隐约看到外来文化的背影,在影视作品中,服饰对于角色心理塑造,对场景氛围的营造,强化主题、对文化艺术背景的展现都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将外来文化的精髓和我们传统文化相结合,能更好的运用适合到我们影视作品的来。传统文化与服装

藏族题材影视作品中的民俗文化解析 篇3

一、民俗概述

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民间传承文化,它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它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总体来说,大体可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对于这几部分再作细分,又分为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和民俗信仰等方面,这几部分有都有各自具体的所指与范畴。①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上、中、下三层文化,他们在某个民族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也有区别。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不同民俗对民族文化的表现程度不同,可以说也有隐显深浅的区别。简单讲物质民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中的表层部分,也是容易受外来影响和引起变动的部分,比如一些生产、生活工具会随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而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则相对而言处在中层部分,它们比起物质民俗可能更牢固和不易变动,但若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动,那么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就会受其影响;精神民俗直接与一个民族最深层的文化即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等相联系,民族的深层文化是经过无数年、无数代的积累和影响而形成的,精神民俗正是以仪式化和日常化延续和巩固这种深层文化而形成的习俗。

二、藏族题材影视作品中的民俗

藏族题材影视作品中对民俗文化的表现也是有表层民俗、中层民俗和深层民俗三个层面。

1.表层民俗的表现

民俗的表层即物质民俗,它是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事象,是融入某一民族日常生活的一些细琐繁杂的民俗,当然在局外人看来这种民俗是最显现的,因此也是影视工作者最容易把握和高频率使用的民俗。这样的民俗事象可以说充斥在几乎所有有关少数民族的影视作品中。涉及藏族的影视作品中为反映游牧生活和游牧文化的民俗有放牧的牛羊、打酥油茶、背水、骑马、帐篷、藏袍等元素,这些民俗相对于其它民族而言是富有异域色彩的元素,构成了影像中藏民族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习惯,似乎只有这些元素的混合搭配使用才能使一部影视作品富有“藏族味”。

物质民俗在影视作品中的大量运用首先是为营造独特的氛围,这些民俗符号构筑了影像的异域色彩,这些民俗事象有意或无意的呈现首先在视觉上给观众一种新鲜感,一种审美刺激。但是,表层民俗的表现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观众的感官享受,民俗的运用首先要考虑是否与故事的讲述、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合理设置以及影视作品的主题相融合,能否与影视元素相结合并融为一体。表层民俗的运用若游离于故事、人物、情节之外,它不能增加故事的趣味,无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无益于烘托主题,那么民俗只是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展览品。物质民俗作为一个民俗的表层,影视作品对它的展示若表现不当,会直接影响影视作品的“真实性”,其艺术性和欣赏价值也会遭受影响。因此,影视工作者对物质民俗的运用也要持认真谨慎的态度,要恰到好处的用,合情合理的用,这样才能使民俗与少数民族影视达成共赢的局面,一方面民俗得以传播、推广,另一方面,影视作品更具艺术价值。

2.中层民俗的表现

与物质民俗而言,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是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的中层部分,它们比起物质民俗更牢固和不易变动,但若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动,那么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就会受其影响,物质民俗是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的依托,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条件,导致了相应的社会民俗,比如游牧民族的小群体或部落为生存的需求而形成部落联盟,定期举行部落会议,选举部落头人,制定一些共同的生活规则,以达到和平互助的生活模式,而农耕民族则会以血缘关系组织团体,选举族长,制定族规,以寻求平和安稳的生活模式。②而语言民俗则受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生存条件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各有特色,可以说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识。

在藏族题材影视作品中,这种居于中层的民俗也时有表现,但这两种民俗在少数民族影视作品中则不象物质民俗那么泛滥,毕竟社会民俗的展现大多要与故事的时代背景相符合,要与情节紧密相关;而语言民俗的表现则关系到影视作品创作者的民族身份,也关系到影视作品所面向的观众,关系到演员的选择等诸多外在因素。例如多民族题材电视剧《茶马古道》就表现了贯穿滇、川、藏直达中印边境帕克里口岸的茶马古道,以及由藏、白、纳西、汉、珞巴、普米、回、彝等各民族的马帮组成浩浩荡荡的民间商队,以及他们之间的茶马交易这一独特的具有地域色彩的社会民俗,在这部电视剧里“茶马古道”这一社会民俗不仅给人物提供了一个活动背景和舞台,而且自身也成为一个“角色”,构成一种象征,一种民族历史、民族传统、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它既博大庄严、又沉寂冷漠,它孕育了灿烂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它蕴藏着民族无穷的伟力。③而在《康定情歌》和《尘埃落定》这两部藏族题材的电视剧中则反映了解放前康区藏族的土司制,前一部电视剧中土司制这一独特的康区社会民俗只是故事的一个社会背景,电视剧更多的是表现了恩怨情仇等人间感情,而在后一部电视剧则把故事集中在土司制上,以一个傻子的视角阐述土司制的没落和走向灭亡的必然性。藏族题材电影《喜玛拉雅》的故事背景也是一个极具地域色彩的社会民俗——在喜马拉雅山上的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中,每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带着牦牛背着自己村庄的盐,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去另一个部落交换粮食。

社会民俗并不是可以随意表现的,它通常是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中故事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一种隐形的民俗,在影视作品中它常常是不可见的,不是具象的,但是却直接影响着影视作品的氛围,影响着情节的推动和发展。

语言民俗在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则各有差异,像藏族题材的《喜玛拉雅》、《静静的嘛呢石》剧中全部为藏语对白的影视作品,对语言民俗的表现似乎稀松平常实则精湛巧妙。例如在《喜玛拉雅》中二儿子喇嘛诺布的表白“当遇到两条道路的选择时,选择最难走的道路”;老村长霆雷在对年幼的孙子慈仁说,“凡是生物都会死,死后又重生,又再死”。这些简单的对白充满了深刻的内涵,反映着藏族人民坚毅的民族性格和豁达的生命观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是对语言民俗的巧妙运用。而汉语对白的少数民族影视作品,同样也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语言民俗,例如藏族题材电视剧《茶马古道》中群众在茶商店铺门前急购茶叶的场面一片混乱,迫切需要茶叶的百姓向贡布大人央求:“喝不上茶我们就会生病的!” 忧心忡忡的贡布大人向茶商尼玛老爷抱怨:“满街要买茶叶的百姓,把拉萨的天都给翻了”等对白突显了茶在藏民族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每个民族由于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都会有独特的语言民俗,例如谚语、歇后语、谜语等具有民间色彩的语言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语言民俗。少数民族影视作品为突显民族特色,语言民俗的运用也是不可或缺和需要特别重视的,即使是汉语对白的少数民族影视作品也可以运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对白等语言因素。

3.深层民俗的表现

民俗的深层体现的是文化的深层部分,文化的深层要素是指少数民族观念文化,即该民族特有的情感模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文化的深层要素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它驱动和决定着文化的前两层要素。民俗中的精神民俗是以仪式化和日常化延续和巩固这种深层文化而形成的习俗,它直接反映着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深层民俗通常以仪式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因此容易被镜头捕捉,少数民族影视作品利用一些反映精神民俗的仪式以增强作品的可视性,但对形式的摄取不意味着就抓住和把握了仪式背后的深层意义。要把握精神民俗的内核,才能对作品主题的烘托和人物塑造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电影《可可西里》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故事发生地可可西里,位于中国版图的西部、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带。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着大约一百万只珍贵的高原动物藏羚羊,不过随着欧洲和美洲市场对莎图什(发音shahtoosh,它的发音来自于波斯语,“shah”意为皇帝,“toosh”则是羊绒,“shahtoosh”意为“羊绒之王”。 莎图什通常来说,是指所有由藏羚羊绒加工的产品,但主要是指一种用藏羚羊绒毛织成的披肩。)披肩的需求增加,导致了其原料藏羚羊绒价格暴涨,中国境内的可可西里无人区爆发了对藏羚羊的血腥屠杀,各地盗猎分子纷纷涌入可可西里猎杀羚羊。短短几年间,数百万藏羚羊几乎被杀戮殆尽,现在可可西里大约只残存有不到两万只藏羚羊。影片通过猎杀藏羚羊和阻止猎杀藏羚羊这个载体,体现了藏民族价值观念中的生命观。藏民族的生命观受到佛教的影响,认为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要以怜悯和仁慈的心来对待万事万物。这些民间性质的巡山队员正是基于“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珍贵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依存的”的生命信仰,当一种生命处于濒临绝境,其它生命也将会遭受灾难和不幸这样一种理性和富有人道精神的生命观而主动担当起保护藏羚羊的角色,甚至愿意为此牺牲自己的生命。《可可西里》震撼人心之处就是在于它把探讨人类自我生存状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这一世界性的话题和藏民族的精神民俗有机的统一起来。藏民族的生命轮回观是以一种彻悟的、清醒的姿态对待生与死,这种观念反而使藏民族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里更显冷静与平和,电影把传达这一健康和更具普世价值的生命观,以及呼吁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愿望融入一个具有悲剧意义的故事中。

少数民族影视作品要有民族特性,就要准确把握民族的文化内核并以影视语言进行展现,把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精神民俗有机融合到影视作品中,才能赋予作品民族特质。相反,一个不具少数民族文化特质的影视作品,少了民族的魂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少数民族影视作品。因此,少数民族影视工作者要把对民俗的把握和表现往深层挖掘,而不做表面修饰的文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以人文精神对待少数民族和他们五彩缤纷的文化。

三、结语

“对于少数民族而言,民俗是其民族成员共同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群体规范,是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随着民族的形成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往往在较大程度上发挥着规范社会、维护民族传统道德的功用,具有相对稳定性。”④藏族题材影视作品中表现的民俗文化,一方面,丰富了影视作品的主题内容,拓展了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视觉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并激发了观众“看”和“听”的快感,从而使它更接近电影(视)作为一门视听艺术的本质要求,增强了藏族题材影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随着新时代传媒力量的扩大与普及,影视剧已成为社会获取信息最直接与最直观的渠道。一部好的藏族题材影视剧,必然成为外界了解藏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主要方式,这有利于藏族民俗文化的传播,更是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文化窗口。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P17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P23

[3]王春丽.电视剧《茶马古道》阐释的文化价值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2007年第一期

题材影视作品管理 篇4

一、“美食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理念

首先, 影视作品若想发挥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作用, 应具有平民化的创作理念。这种理念强调受众意识, 要求影视作品的创作者站在受众的角度上, 以平等的心态面对社会群众, 并创作出为大众所接受的作品。以《一城一味》为例, 片中选取了中国美食文化各不相同的7个城市作为拍摄地, 以当地最普通的食材和当地人最为常见的餐饮习俗作为表达对象, 通过平民化的叙述方式, 以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姿态表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中国文化。这种创作意识上的平民化, 更有利于增加受众的认同度, 从而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其次, “美食题材”影视作品的纪实性与艺术性应进行有机结合。以纪录片为例, 记录真实是纪录片拍摄及制作过程中不可违背的原则, 但是若要制作出有记忆点、有传播效用的纪录片, 就需要在保证记录真实的前提下, 融入创作人员的艺术想象力。此外, 对拍摄对象自身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在这一环节中是必要的。英国电影导演约翰·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要从日常生活中拍出一部戏剧, 从一个问题中写出一首诗。”所以, 如果专题纪录片想达到传播文化的效果, 就要合理运用这一创作理念, 在叙述客观事实的同时, 采取艺术的语言和表现手法, 不仅要向受众展现客观现实, 还要给受众以艺术层面的审美享受, 从而引发受众对纪录片所要表达的主旨的思考。

除此之外, 理想的文化传播过程必须要是真、善、美的结合。这里提到的“真”, 不仅指尊重客观事实、展现饮食文化的真实面貌, 更指真诚的创作态度。以《舌尖上的中国》 (第一季) 为例, 参与拍摄的15个摄影师都是“70后”, 他们都有着良好的学习能力、前卫的思想和坚韧的品格。拍摄过程中整个团队辗转了大半个中国, 他们怀揣着对食物、对饮食文化的敬意, 把这些饱含历史情感的美食通过优美的镜头语言完美地表达出来。“善”指在中国饮食文化的经营和推广活动中, 要追寻对大众有益的功利价值。尤其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生态遭到破坏的21世纪, 影视作品必须呈现出以“仁爱”为核心的人文关怀。“美食题材”影视作品得到的支持与当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食品安全频发危机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因此此类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应着力呈现人与人、人与食物乃至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这也是当今社会中人们所期望看到并必须付诸实施的。至于“美”, 影视作品的美应包括美的客观事物以及美的镜头语言。例如, 《中国美食探秘》系列纪录片, 采用高清设备拍摄, 展现出中华民族悠久丰富的美食文化传统。片中对于美食技巧、食材食器的展示, 可以帮助观众进一步理解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其优美的美食呈现不仅吸引了大批观众, 还升华了民族情感, 这些都是利用“美食题材”影视作品进行饮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二、“美食题材”影视作品的传播渠道

影视作品要想传达其创作理念, 除了文本本身的价值外, 还需要凭借有效的传播手段。“美食题材”影视作品中深厚的文化内涵不能局限于在小众群体中传播, 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为其汇聚人气, 并实现品牌化。在这里, 传播媒介的选择对传播效果的好坏就显得至关重要。

以《一城一味》为例, 它依靠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时代》《真相》一类成熟的纪录片播出平台, 在未播出时就有了一批相对固定的受众群, 因而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这也给中国文化的经营管理者和推广人员以启示:想要依靠影视作品传播中国文化, 就要给予影视作品创作者以技术和政策的支持, 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视线, 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除了依靠传统的电影院线、电视媒体外, 借势网络媒体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使用传统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同时, 借助网络媒体进行再度推广, 可以得到传播速度和传播质量的双重保证。互联网聚集了大量的高文化素质、高消费能力的目标受众, 所以网络理应成为营销传播的终端阵地。传统媒体涉足新媒体产业, 也是其自身资源优势的延伸。

再者就是制造社会话题。在食品安全遭受威胁的今天, “美食题材”影视作品可以唤醒我们对于传统食物的美好记忆, 随之而来的关于食品安全的大规模讨论, 也会成为作品走红的推动力量。同时要注意的是, 想要真正体现出影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就必须摒弃其泛娱乐化的倾向, 利用事物的本真和现实去引起公众反思, 不能为了制造社会话题而片面追求故事悬念, 赚取廉价的关注。

三、结语

“民以食为天, 食以味为先”, 食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在物质生活日益得到满足的今天, 精神需要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影视作品中将“食欲”这种需要和谐地体现出来, 才能够成功引起人们的共鸣, 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美食题材”影视作品有自身独特的优点, 它既能满足人们对“食欲”的渴望, 亦可为饮食文化的传播提供助力。如果能够坚持正确的创作理念, 并为其选择适当的传播渠道, 那么既可以创作出优秀的“美食题材”影视作品, 又可以将中国的饮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何苏六.纪录片的责任与影响力[J].现代传播, 2005 (01) :83-86.

[2]常纾涵.从“舌尖”到“中国”——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J].新闻爱好者, 2013 (10) :22-24.

[3]李萍, 张涛.创新美食文化传播思维实践多模态国际传播媒介策略——以成都美食文化国际传播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5) :23-26.

上一篇:我国农村空间结构下一篇:控制室监控系统的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