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水资源论证

2024-05-18

规划水资源论证(精选九篇)

规划水资源论证 篇1

在全球资源紧缺、人口增长日趋加快的大背景下, 可持续发展与低能耗等发展模式已达到全人类的高度共识。水是万物生命之源, 且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目前中国水资源紧缺现象呈直线上升趋势, 水质污染情况严重, 如何降低用水消耗、做好水资源节约工作和使其更合理地使用对当代乃至未来的发展都有深远意义。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需水量预测及其创新技术的研究意义更加凸显。文中规划水资源论证包括的内容主要是根据中国《水法》中的规定, 指重大建设项目布局规划、行业专项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三个方面。

1 规划需水量预测概述

1.1 规划需水量预测内容

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从规划工作初期参与其中并贯穿整个过程, 从中分析总结项目建设为所在地区域、河流及行业发展等源头问题带来的影响, 可以指导项目的改进和水资源的合理使用, 兼顾统筹水资源分配、国家经济规模与规划布局之间的关系。规划需水量预测是规划水资源论证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准确的需水量预测是做好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重要保障。目前中国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尚有诸多不足, 有关部门的重视程度较低, 相关规章制度、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技术方法与经验不足等, 其中在规划需水量预测方面体现的较为突出。

规划需水量预测包括短期蓄水量预测和长期需水量预测两部分, 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为城市供水系统规划合理分配用水量、优化供水设施提供依据和保障。中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出发点, 对城市规划中需水量预测进行研究, 目前已有许多预测需水量的方法, 具有较高的准确性[1]。

1.2 规划需水量预测现存问题

规划需水量预测涉及和涵盖的方面较广, 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且中国关于水资源论证的制度和体系建立时间较短, 仍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如需水量预测的个别方法在计算对象上具有模糊性, 使计算结果不够严谨, 预测结果在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预测体系不完善等。

2 规划需水量预测方法与创新技术

2.1 规划需水量预测方法分类

规划需水量预测的复杂性决定其预测方法的数据需来自历史资料的数据统计, 结合现在的计算方式。在这种计算方式下, 规划需水量预测方法可分为时间序列法、结构分析法、系统方法, 这三种方法中又按具体因素分为若干分类;从描述周期的能力来看, 规划需水量预测又可根据预测周期的长短分为单位周期预测和多周期预测, 分别指可以预测一个单位时间和未来两个单位时间及以上的需水量。

以“周期”为单位的划分方法要比“长期”和“短期”的划分更准确, 后者模糊性较强, 且时间越远, 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相应会降低。当然, 一切方法都有其一定的误差存在, 以上方法也如此。

2.2 规划需水量预测的典型方法

在诸多的规划需水量预测方法中, 有几种典型的预测方法, 分别为:a) 指标分析法。该法归属于结构分析法, 是根据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指定用水指标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结合长期的人口数、工业产值等情况, 通过计算得出长期规划需水量;b) 回归分析法。这种方法与指标分析法相似, 不同之处是前者比后者更具针对性。回归分析法根据回归模型对需水量进行预测, 建立模型的主要依据来自预测对象自身相关因素的因果关系, 此种方法适用于长期需水量的预测;c) 人工神经网络法。属于系统方法的范畴, 主要工作原理是模仿人脑的神经系统进行预测工作。此法不需建模过程, 计算机可以向人脑一样通过计算得出“答案”, 适用于短期需水量预测。

3 巩留工业园区项目中对规划需水量预测创新技术的应用

3.1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水资源稀缺的干旱地区新疆, 园区内用地分为工业、行政办公、绿化、商业、市政设施、仓储, 其中仓储用地为主要用地, 市政设施和商业用地占较少部分。

项目中对需水量的预测分别通过常规方法和创新方法进行计算, 结果表明, 后一种方法计算出的数值更准确, 对水资源的节约量更客观, 通过新方法的突破不仅成为规划需水量预测成功的个例, 更能带动区域内其它产业布局及合理分配供水量, 促进地区经济等资源均衡发展[2]。

3.2 需水量用水量预测常规方法

项目的主要依据为:《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要求 (实行) 》 (2010年11月) 、GB 50282—9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巩留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2012-2020) 》、单位用地法。

根据相关依据、园区内各功能分布及用地指标, 通过常规算法算出的数据如表1所示。

3.3 项目需水预测创新技术应用

巩留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出台后, 对比之前的规划需水量论证工作, 出台后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 大概可以确定今后5 a的发展方向, 即可以看清5 a内规划发展、工业发展及相关项目的布局, 关于需水量预测的相关工作可以依据此条文的颁布计算更加精准。

依据园区内重点项目的部署与布局和行业用水定额的有关规定对工业需水量进行计算, 其它依据还有《规划》成果资料, 按照现状入驻企业、即将入住企业及规划入驻企业性质及概况对巩留工业园区远期工业需水总量进行预测。参照已入驻和即将入住企业、企业性质及概况对巩留工业园区近期工业需水总量进行预测。

a) 预测方法。工业用水预测按照生产规模与产品定额相结合的办法, 用水定额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用水定额 (2007) 》、GBT 18916.1—2002取水定额。生活用水需水预测根据本地人口用水定额标准, 短期为100 L/ (人·d) 。辅助用水定额依据GB 50282—9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b) 需水预测。近期规划工业需水总量预测、近期规划生活需水总量预测、规划辅助设施需水总量预测、规划新水需水总量预测汇总见表2。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后一种规划需水量预测方法更为精确, 创新方法的应用可以从表格的数据中看到对节约用水的有利推动作用, 使水资源分配和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4 结语

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 人口和城镇、国内生产总值、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需水趋势都呈越来越快的上涨趋势, 这些都在为规划需水量预测工作带来紧迫性和新的挑战。目前, 中国水资源论证工作还处于尚未发展成熟的阶段, 关于规划需水预测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应不断提高预测技术, 完善论证方法, 提高方案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何春梅.城市需水量预测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997.

规划水资源论证 篇2

大型煤电基地开发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要求

(试 行)

为规范大型煤电基地开发规划水资源论证编制工作,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和《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要求(试行)》,结合大型煤电基地开发规划项目布局的特点,编制《大型煤电基地开发规划水资源论证技术要求》。

一、规划基本情况

以大型煤电基地开发规划(以下简称煤电规划)为基础,重点概述与水资源密切相关的规划内容,主要包括煤电规划的性质及范围,煤电规划布局、规模和实施计划,煤电规划取水规模和水源方案,规划的退水方案,分析煤电规划与国家产业政策、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能源化工基地总体规划以及水资源综合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和协调性。

二、水资源论证范围及水平年

1.煤电规划水资源论证范围包括分析范围、水源论证范围和影响范围。

2.分析范围的划定应以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指标考核单元为基础,统筹考虑流域与行政区域,原则上应以水资源三级区套地(市)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确定分析范围;大型煤电基地跨多个地(市)级行政区的,应以所涉及的地(市)级行政区为分析范围。

3.水源论证范围应根据水源配置方案、水源类型与性质,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有关技术标准规定的原则与方法分别确定。

再生水取水水源论证范围应为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范围,矿坑排水取水水源论证范围应为煤矿井田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地表水取水水源论证范围应根据区域水文条件、取水水源来水情况、现有供水工程及运行情况等因素确定。

4.取水影响论证范围的划定应根据选定的水源,综合考虑水源供水范围、对象和可能影响的第三方等因素确定。按照煤电规划项目废污水全部处理回用不外排的要求,煤电规划不涉及退水影响范围。

5.现状水平年和规划水平年应结合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煤电规划实施计划确定,原则上保持与煤电规划的水平年一致。

应附具规划区位置图、规划水资源论证分析范围图、水源论证范围图、影响范围图。

三、水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现状

1.根据分析范围内已发布或经过技术审查的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综合规划等,结合调查和收集的资料,分析水资源状况。

主要包括: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地表水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水功能区水质及变化情况,应附具区域水文地质图、水功能区图等。

2.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近10年分析范围内的实际供水量、各行业的实际用水量、耗水量资料,分析现状开发利用程度、用水结构和用水水平。根据水质和入河排污口实测资料,评价水功能区水质和达标率情况。

3.根据分析范围内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用水效率控制指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控制指标与实施方案,结合供水工程的供水能力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现状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提出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4.针对分析范围的水资源条件,结合规划的取水、用水、耗水和退水要求,开展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论证规划项目实施的水资源条件,提出规划项目实施后满足分析范围内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用水效率控制指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控制指标要求的对策措施。

四、规划需水规模合理性 1.取水合理性分析

从煤电基地规模、区域水资源相关规划、水资源配置、水资源管理要求(用水总量控制、分水方案(协议)、超采区管理、水功能区管理等要求)等方面论证取水合理性,分析 取水与水资源管理相关政策、国家产业政策的相符性。

对已达到或超过国务院颁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及省级行政区细化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含分水方案或协议)的地区,不得新增取水;对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新增取水。

2、规划需水规模的合理性分析

(1)应从机组选型合理性、用水技术和用水工艺先进性、废污水处理回收利用、加强用水管理和节水减排等方面,分析规划项目需水合理性。

(2)应以定额法进行需水规模的合理性分析,定额选取应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基地燃煤电厂的主要用水指标应执行《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660-2011)的要求,机组设计耗水指标不高于0.1立方米/(秒〃百万千瓦)。基地配套煤矿的主要用水指标应按照《清洁生产标准 煤炭采选业》(HJ446-2008)一级标准从严控制。基地生活用水指标满足所在地的用水定额标准要求。

(3)选择典型建设项目,按照优水优用、分质供水的原则,开展水平衡分析,绘制水平衡图,提出废污水处理回用的水量水质要求。通过典型建设项目的分析,评估论证煤电基地废污水全部处理回用的可行性。

(4)煤电规划项目涉及分期建设的,应结合项目分期建设实施计划,分析预测项目需水规模。

五、规划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源选择

1.在对规划区水资源条件、现状各行业用水统计的基础上,结合能源基地总体规划的要求,分析预测能源基地的生产、生活、生态需水要求,根据水源条件统筹协调论证提出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

2.煤电基地生产用水水源应按照优先采用再生水和矿井排水,合理利用地表水,严禁取用地下水的原则,进行水源比选分析,提出水源布局方案。煤电规划项目分期建设的,应提出分期水源布局方案。

3.以再生水作为取水水源的,应以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资料或设计资料为依据,从水量和水质两方面进行再生水可供水量的可靠性分析。水量方面,应分析特枯和连续干旱年份的出水量和日变化系数,原则上以污水处理厂日出水量监测资料为依据分析水量的可靠性;水质方面,应以出水水质的监测资料为依据分析水质的稳定性。

4.以矿坑排水作为取水水源的,应以煤矿开采实测的排水量和预测的涌水量为依据,从水文地质条件、采煤水防治措施以及估算涌水量的水文要素和含水层参数等的不确定性,分析供水的保障程度和可靠性。

5.拟利用水权转让、用水结构调整等方式获得取水指标的,应提出相关的方案,并论证取水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六、影响分析 1.分析规划水平年煤电基地取水产生的影响。结合水资源综合规划等确定的水资源配置格局,综合分析规划项目取水对于上下游、左右岸、周边地区(行业)之间已有及未来发展所需水量、水质以及生态保护目标等影响。论证规划实施对于重要和敏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2.煤电规划涉及配套煤矿项目建设的,应开展煤矿开采对区域水资源系统影响的专题论证,分析采煤对地下水系统和地表水的影响,论证规划实施后对水资源系统构成的影响。

3.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针对规划实施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出减缓或消除影响的补救、补偿和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建议。

4.应依据有关法规、规划和水资源管理要求,分析规划取水与流域和区域水资源配置、管理与保护的协调一致性,论证规划取水后的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

七、结论与建议

1.在上述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形成规划水资源论证结论:(1)规划与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控制目标相符,规划可行。

(2)规划实施与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控制目标不够协调的,应结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管理的要求,对规划目标、规模与布局提出调整的建议。(3)规划实施与水资源条件严重不匹配,不符合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控制目标要求的,应对规划目标、规模与布局提出重大调整的建议。

2.针对论证中发现的问题,应以水资源为约束条件提出规划方案调整和优化的具体意见或提出规划调整和修改的方向,为规划审批提供决策参考。附:

大型煤电基地开发规划水资源

论证报告书编写提纲 总论 1.1 概述

规划编制背景、缘由、重要意义以及编制过程与进展情况等 1.2 项目来源 1.2.1委托单位

1.2.2承担单位与工作过程 1.3 规划水资源论证目的和任务 1.4 编制依据 1.4.1 法律法规 1.4.2 规程规范 1.4.3 采用标准 1.4.4 参考文献 1.5 论证范围及水平年 1.5.1分析范围 1.5.2水源论证范围 1.5.3影响范围 1.5.4水平年

附规划区位置图、规划水资源论证分析范围图、水源论证范围图、影响范围图 煤电基地规划概述 2.1规划性质及范围

2.2规划布局、规模和实施计划 2.3规划取水规模和水源方案 2.4规划的退水方案 2.5规划符合性和协调性分析

附规划范围图、已有和规划项目分布图 3 水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现状 3.1基本情况

3.1.1自然地理与经济社会 3.1.2水文气象

3.1.3河流水系与水利工程 3.1.4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3.2 水资源状况 3.2.1水资源量

3.2.2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3.2.3水功能区水质及变化情况 3.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3.1供水工程与供水量 3.3.2用水量与用水结构 3.3.3耗水量及结构 3.3.4用水水平3.3.5现状评价

3.4 水资源供需分析(分析范围)3.4.1现状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分析 3.4.2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分析 3.4.3规划实施的水资源条件

附分析范围内主要供水工程、取用水户分布图、水功能区示意图(标注入河排污口和监测断面位置)、规划的水资源工程位置图 规划项目需水规模合理性 4.1用水工艺与节水技术要求 4.2计算方法和采用标准

4.3污废水的处理与回用的要求(做典型分析)4.4需水规模预测 规划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源选择

5.1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指标情况、不同行业)

5.2水源比选分析(从经济、政策等方面提出水源比选原则,并比较分析每个水源利弊)

5.3水源布局方案(再生水、矿井排水、地表水)5.4规划布局和水资源适应性分析

根据水源布局方案,附具相关图件(包括:论证范围内地表水、水文地质图及相应的水文地质剖面图,取水水源论证范围内矿床地质图及相应的矿床地质剖面图、水文地质图及相应的水文地质剖面图,论证范围内地下水水位、地下水水质监测站点分布图等)规划实施对区域水资源及第三方可能产生的影响 6.1对区域水资源配置的影响 6.2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 6.2.1对区域地表水的影响 6.2.2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 6.3对水生态的影响

6.4对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的影响 6.5对第三方的影响

6.5.1对其他用户取用水条件的影响 6.5.2对其他用户权益的影响 7 规划实施对水资源影响的对策措施 7.1 影响补救和补偿 7.1.1基本原则 7.1.2补偿建议方案

7.2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措施 7.2.1工程措施(水量、水质监测)7.2.2非工程措施 7.2.3 节水与管理措施 8 结论和建议 8.1结论

8.1.1国家规划的相符性 8.1.2规划实施的水资源条件 8.1.3需水规模预测

8.1.4规划布局和水资源适应性

8.1.5规划实施对区域水资源及第三方产生的影响 8.1.6规划实施的影响及其对策措施

8.1.7综合提出规划实施的水资源支撑条件的结论 8.2 建议

某焦化项目水资源论证研究 篇3

关键词:焦化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再加上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造成了地下水含水层的破坏,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和水质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加强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对建设项目进行水资源论证是保障该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1]。

山西省作为全国缺水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根据山西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山西省的人均占有水量(381 m3/人)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下水的严重超采和日益加剧的水污染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2],焦化项目作为山西省重要的能源项目,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了焦化项目的发展。浩溢焦化项目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工业园区内,为了确保该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建设项目的取用水和退水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进行该项目水资源论证对于该地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1建设项目概况

浩溢焦化项目的建设规模为年产120万t焦炭、10万t粗苯精制和4万t顺酐的焦化企业,工程内容有备煤、筛焦、炼焦、化产回收等设施,以及相应的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对促进洪洞县经济发展和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3]。该项目拟设计总取水量为238.3万m3/a,其中120万t/a捣固焦工程项目生产取水量141万m3/a,生活取水量3.5万m3/a;10万t/a粗苯精制项目生产取水量为21.5万m3/a,生活取水量0.2万m3/a;4万t/a顺酐项目生产取水量71.8万m3/a,生活取水量0.3万m3/a。

根据该区域的水资源状况,该项目生产用水主要由山西三维(集团)生化车间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供给,不足部分采用浩溢汾河水源地地下水,生活用水由厂区内现有的水井解决。其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不外排,不设排污口。

2论证工作等级与论证范围

为促进焦化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引导和规范焦化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标准规范,按照“总量控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能(资)源、保护环境、技术进步、创新转型”的原则,根据国家《焦化行业准入条件》和《山西省焦炭工业“十一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纲要》,以及该项目生产和生活取水水源类型、取水量及取退水影响分析,参照SL/Z322—2013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确定该项目论证工作等级为三级。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范围为项目所在地洪洞县,面积1 494 km2。论证范围为该项目三维(集团)生化车间污水处理厂受水范围,以及浩溢汾河河谷松散层孔隙水水源井,面积1.2 km2,

3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1)取水合理性分析。洪洞县境内汾河由于上游多处拦蓄,枯水期河道内多为上游工矿企业排放的污废水,无法满足该项目的用水要求。工业园区内的山西三维(集团)公司生化车间污水处理厂于2002年6月改造完成投入运行,其废水处理规模为600~700 m3/h。目前山西三维(集团)生化车间处理后的再生水达标后排入汾河,且没有其他用水户,结合当地的水资源情况,该水源可作为该项目的供水水源之一。由于拟建浩溢焦化项目属于搬迁项目,而原浩溢公司水源工程仍然保留,即浩溢汾河水源井,该项目获得批复取水量98万m3/a(取水(晋临洪)字〔2006〕第00049号),因此可作为该项目的供水水源之一。

2)用水合理性分析。该项目用水主要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根据建设项目用水情况,将主要取水定额、新水利用系数、重复利用率和职工生活用水指标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见表1。

综合以上分析,项目用水工艺合理,取水定额,重复利用率和生活取水量等指标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项目总体用水合理。

4取水水源地论证

该项目生产用水一部分取自山西三维(集团)生化车间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不足部分取自浩溢汾河水源地下水,生活用水由厂区内现有的水井解决。根据山西三维(集团)生化车间污水处理实测资料,该污水处理厂2006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连续4年1 460天污水逐日处理量月平均最大值为178.3 m3/h,最小值为170.3 m3/h,最大与最小值之差为8 m3/h,说明山西三维(集团)生化车间日处理量比较均匀,为保证生产安全供水,采用最小值170.3 m3/h(合149.2万m3/a),山西三维(集团)生化车间污水处理没有其他用水户,且设计出水水质达到GB 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时段一级标准,根据锅炉用水水质评价,水为非腐蚀性水。因此,从水量和水质两方面考虑是有保证的。

浩溢汾河水源井单井涌水量为50 m3/h,水位降深为1.48 m,富水性较好。水井已有8年的开采历史,未出现掉泵现象,且水源地水质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说明该水源供水是有保证的。

厂区内灌溉井,单井涌水量50 m3/h,可以满足该项目生活取水量为4.0万m3/a的要求。完全可以满足厂区职工生活供水。

5建设项目取退水影响分析

1)取水影响分析。山西洪洞县浩溢煤焦化项目生产用水为再生水,且该再生水没有其他用水户,浩溢汾河水源井已批复该项目用水98万m3/a,不会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户造成影响;厂区职工生活用水为工业园区内原有的农业灌溉水井,在项目业主收购后完全用于职工生活用水。因此不会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水户造成影响。

2)退水影响分析。顺酐项目生产废水蒸馏冷凝回收利用,循环使用不外排;其他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合格后作为熄焦的补充水,不外排。事故水或初期雨水排入山西三维(集团)生化车间污水处理厂管网进行处理。因此,浩溢煤焦化项目不设入河排污口,不会对生产区域的水体产生影响。

6结论

1)该项目取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生产用水取用污水处理站的再生水及浩溢汾河水源井地下水,生活用水为工业园区现有水井,符合取水水源遵循“先污水、后地表水、再地下水”的取水次序,且符合当地水资源条件,项目取水合理可行。

2)从再生水和地下水的供水水量和供水水质来看,水量稳定可靠,水质满足相关标准,因此水源地供水可靠。

3)该项目顺酐生产废水不外排,其他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不外排,该项目不设污水排放口,不会对区域水环境和其他用户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毕先允.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2):232-233.

[2]范堆相,李英明,潘军峰,等.山西省水资源评价[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发展规划及论证报告 篇4

无锡市港下中心幼儿园位于无锡、常熟、江阴三市交汇之处,占地面积32000㎡,建筑面积18000㎡,户外活动场地8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8000平方米,总投资2000多万元。园内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户外场地宽敞。有多功能活动厅、电脑房、蒙台梭利室、科学发现室,还有舞蹈房、建构游戏室、美术室、图书室;有占地3000 m²的塑胶操场、玩水玩沙池、小山坡、种植园地等户外活动场所,是无锡市目前规模较大的省示范性实验的幼儿园。

目前,全园有30个班级,在园幼儿1020名。全镇3-5周岁幼儿952名,入园幼儿947名,入园率为99.5%。全园有教职员工108名,其中教师 67名,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大专学历以上有32人达48%,有30位教师在大专进修,13位教师在本科进修。有保育员17名、炊事员9名、保健老师5名、保安3名、清洁工等后勤人员7名。幼儿园设园长1人,副园长2人,下设保教主任、教科主任、总务室主任,大、中、小各年级分别有2位教师兼任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基本形成了层级管理网络。依据《纲要》精神,幼儿园切实加强内部管理,认真推行层级管理,坚持科研为先导,注重队伍建设,2006年被评为无锡市示范家长学校、锡山区文明单位、锡山区卫生保健先进幼儿园、锡山区平安校园、无锡市A级食堂等荣誉称号。

本着一切为了发展的硬道理,反思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必须注重现实,探索一种适合自己的、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校园文化,促使保教工作在规范中求发展,在有序中得提高,力争通过内涵建设,提升办园理念,提高办园品位,推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1、取得的成绩

⑴营造了“温馨怡人”的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是小朋友活动和教职工工作的重要场所,营造安全健康、温馨和睦的幼儿园环境是对全园师生最基本的呵护与关怀。我们在加强物质环境建设的同时,注重营造平等、和谐、温情的“大家庭”氛围,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一种女性特有的细心、认真、朴实的团队意识和精神正在逐步形成。

⑵增强了“质量强园”的管理意识

质量是幼儿园生存之本。我们从教师日常行为入手,抓好计划的制定,抓好活动的落实,抓好情况的反馈,抓好考核的公开。我们从孩子的日常行为入手,抓好一日活动的安排,抓好规范操作的实施,抓好发展水平的检测。基本做到保教紧密结合,将“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的观念具体地体现在日常保教行为中。

教科研工作是幼儿园成长的生命力。2000年,区级“九五”规划课题《指导家长正确选购玩具的研究》的实施,2002年区级课题《农村幼儿园区域化学习活动的研究》,2003年省“十五”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农村幼儿园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的开题,2004年全国级家教课题《农村幼儿园指导家长培养子女探究能力的研究》的立项,全体教师走过了怕科研——被动搞科研——主动搞科研的心路历程,在各级各类评优活动、论文评比中品味着付出劳动后的收获与甘甜,感受着科研带来的喜人变化,“科研兴园”的氛围已经形成,一支研究型的教师群体正在打造。

⑷奠定了“层级管理”的管理模式

幼儿园各项管理工作日渐规范,基本奠定了“缩小管理模块,下移管理重心”的层级管理的基本模式。实行层级责任制,层层落实到位,从纵向体系确保全园管理通畅,在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中不断纠正,适时定位。幼儿园基本建立了一套符合本园实际、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并日趋完善和成熟。

2、存在问题

⑴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够理想

教师队伍比较年轻,30岁以下的教师占80%,区市级骨干教师明显不足,缺少一定比例的教学能手。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不够理想,对教育理论缺乏深刻的理解,对教育行为缺乏跟进研究的自觉性,教师个体自身提升不够,各自的优势张显不够。

⑵园本培训运行模式不够充分

园本培训的内容不够深入,对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工作实践、保教工作中的困惑和困难研究探讨不够;培训的形式比较单一,对集体研讨、小组沙龙、学习交流、随堂听课等培训途径的效率问题重视不够。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任务意识不强,培训后的学习汇报制度不够健全,园本培训的作用呈现不够。

⑶园本课程运用整合不够完善

园本课程的内容框架基本形成,课程的目标意识有所加强。但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每个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性、递进性不够,显得比较散乱;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常常不一致;班级环境不能紧紧围绕主题活动设置,不够精致,区域活动材料很少变动、利用率不高;幼儿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标准不够规范。

⑷校园文化建设培育不够体现

幼教发展形势与镇、区内幼儿园体制现状之间的矛盾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发展“滞后效应”,许多迫在眉睫的事项不是幼儿园能够解决的。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存在着差距,在人事、经费、事业的发展方面必须进一步走向规范。幼儿园办园理念逐渐清晰,底蕴还比较浅显,校园文化积淀不够,尚不能比较个性化地表述与表现。⑸特色项目开发创建不够成熟

全体教师对“特色”的理解程度不一致,幼儿园能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通过三年的省“十五”规划课题《农村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的探讨,基本形成了“幼儿探究学习”的教育特色。但是特色项目显性不足,优势体现不突出,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创建。

二、三年发展总体目标:

“管理科学、师资优化、特色张扬”的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

“管理科学”:管理机制高效,管理手段先进,管理信息畅通,管理决策民主,以开放式、动态式的层级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法制化、民主化。

“师资优化”:专任教师大专学历达100%,教师资格证书达100%,本科学历达20%。

市、区级骨干教师达20%。80%的教师具有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个人教学特色。60%的教师能独立进行课题研究,撰写较高质量的教育论文。

“特色张扬”:园本课程体系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优化,特色项目呈现显著,环境创设和谐宜人,幼儿发展积极主动。

三、三年发展具体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行政管理目标

1、积极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创建良好的园风、教风、学风。

2、完善园长负责制,实行民主监督,实行层级管理,探索科学的管理模式。

措施:

1、加强园风、教风、学风“三风”建设,树立“自信、平等、进取、奉献”的园风,“爱心、热心、细心、耐心”的教风及“好问、乐学、多思、勤练”的学风,注重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我为港幼添光彩”的主题活动,通过征文、演讲等多种途径,强化教职工主人翁意识,激发教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和谐·健康”校园文化。

2、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与教代会民主管理作用,实行园务公开,建立“决策--执行--•评价--监督--反馈”的良性循环机制。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岗位优化竞争制、中层干部上岗竞聘制。

3、坚持依法治园,完善《港下中心幼儿园管理手册》,实行层级管理,保证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层次清楚、责任明确、管理严谨,通过计划、执行、监督、总结等过程,确保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4、确实保证幼儿园保育教育经费的合理运用,切实提高教工待遇,保障教工利益,进一步完善幼儿园办园条件,创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真正做到“让孩子开心每一天,让家长放心每一天,让教工舒心每一天”。

(二)队伍建设目标

1、建立一支敬业、精干的教师队伍。

2、形成一支合格、高效的后勤队伍。

措施:

1、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读书活动,把学习和读书成为教师的职业需要,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骨干教师要做到“五”精:精读一、二本专业书籍;精写一、二篇有质量的教育论文;精上一次示范活动课;精心带教1名以上园内青年教师;精研一个园级以上科研课题。一般教师要做到“四要”:要有本人学习计划;要有一本学习记录本;要有一本观察记录分析本;要有结合实践的研究小课题。

2、制订园本培训计划,加大园本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参加高一层学历进修,3年内专任教师大专学历达100%,本科学历达20%。构建幼儿园教师三年自培发展目标框架:三年内力争培养市级、区级骨干教师10名,园级骨干教师20名。

3、扎实开展幼儿园自培基地建设,成立自培建设领导小组,积极实施园内全员培训工程,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开展以优化师资结构为中心的名师建设、骨干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培训,形成合理的师资结构。

4、加强后勤队伍建设,鼓励各部门的职工参加高一层次的职级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技能与操作规范的竞赛、评比活动,规范岗位行为。

(三)保教工作目标

1、加强保教研究,全面落实育人目标。

2、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个性化园本课程。

措施:

1、开展多种活动,转变教育观念。科学、系统地学习有关保教理论及经验文章,积极开展自学、讨论、辨析、心得交流等活动。要求每位教师一学期学习1—2本保教理论书籍,撰写4篇教育实践随笔,骨干教师一学年发表一篇论文。

2、加强保教管理,全面提高质量。落实教师、保育员一日活动操作规范,注重教育活动过程,实现一日活动皆教育的理念。重视对保教常规工作的多元性评价,加强保教工作的考核,严格执行“计划--落实--检查--反馈”的四环运行方法。加强教研组、年级组的建设,根据幼儿园保教工作实际,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评比活动,使层级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深化课程改革,构建园本课程。继续开展“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充分体现“探究学习、快乐成长”课程理念,提高幼儿一日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努力探索区角活动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的实践,对幼儿园活动区的目标定位、内容的确立、环境与材料的配备、教师的指导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系统研究。成立园本课程编写小组,收集整理优秀主题活动素材,初步形成“探究学习”的园本课程体系。

(四)科研管理目标

1、完善科研网络,营造科研氛围。

2、开展课题研究,注重过程管理。

措施:

1、制订《无锡市港下中心幼儿园教科研管理办法》,明确科研的选题申请、立项、过程、管理、成果验收、奖励等环节的管理目标和方法。制订幼儿园教科研总体规划,对全园的课题研究进行调控和指导,加强过程管理,做好教科研工作的考核评价及奖励。

2、完善教科室——教研组——教师三级科研网络,园长亲自抓幼儿园科研工作,教科室发挥应有的作用。教科室有研究总课题,各教研组有研究子课题,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

3、积极申报省、市、区级课题,注重研究过程,力争通过三年的研究,凸现幼儿园办园特色。开展《幼儿体育运动与幼儿健康成长》的专题研究,探索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五)开放教育目标

1、转变家教观念,实行家园共育,提高家长满意率。

2、开展家教课题研究,努力探索社会、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的大教育体系。

措施:

1、认真制订家长学校工作计划,研讨家教工作新举措,探索家长工作新模式,充分发挥社区教育资源,实行开放教育,进一步完善幼儿园为家长服务的制度及措施,满足家长的要求,提高家长满意率。

2、加强《幼儿体质发展与家庭体育活动的研究》的家教课题研究,拓展家庭教育的新内容、新方法、新途径,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发挥家长主体作用。

3、以“小海豚亲子园”为窗口,实现幼儿园教育资源与社区教育资源的双向开放,提高教师0—3岁婴幼儿的家教指导能力,开拓新型、多元的家教指导模式,推进托幼一体化进程。

(六)特色创建目标

1、整合园所教育资源,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2、明确特色兴园方向,加强特色项目培育。

措施:

1、把探究学习的教育理念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形成本园教育特色。

2、深入开展《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的研究工作,初步形成幼儿探究性学习的园本课程体系,并逐步形成本园的特色。

3、通过课题《幼儿体育运动与幼儿健康成长》的研究,初步体现特色经营策略,加强特色项目的培训,逐步凸现办园特色。

四、各年度工作目标具体安排:

内容2007、9——2008、82008、9——2009、82009、9——2010、8

行政管理

1、重新梳理并确立幼儿园“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

2、完善党建工作,发展1名新党员。

3、各活动室安装空调,平安校园技防到位,专用教室设备配齐,亲子园设备配齐。

4、争创无锡市绿色校园、常规管理先进园。

1、努力打造“人文和谐、健康快乐”的精神环境。

2、发展1-2名新党员,壮大党员队伍。

3、各活动室电脑配齐,开心乐园、走道封闭,改建内花园。

4、争创锡山区平安校园、市卫生保健先进园。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办园品位。

2、发展1-2名新党员,争创先进基层党支部。

3、各教室阳台封闭,房屋外墙维修见新,成人厕所改建,完善校园文化相关设施。

4、争创依法办园先进园、省安全文明校园。

队伍建设

1、完善学习制度,制订园本培训计划。

2、争取有3--5名教师成为区、市级骨干教师

3、教师大专学历达50%,教师资格证达70%。

4、保育员人人参加岗前培训。

1、选送5名教师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培训。

2、50%的教师成为园级特色教师。

3、教师大专学历达60%,教师资格证达80%。

4、保育员合格率达80%。

1、争取有3--5名教师成为区、市级骨干教师。

2、80%的教师有个人教学特色。

3、教师大专学历达100%,教师资格证达90%。

4、保育员合格率达100%。

保教工作

1、细化幼儿园层级管理网络,完善幼儿园管理制度。

2、添置有关学习书籍,开展“读好书”系列活动。

3、规范一日活动的常规操作要求。

1、优秀教研组、年级组创建、评比工作。

2、完善保教工作的考核评比,做到科学规范。

3、完成幼儿探究学习园本课程的编写工作。

1、教育现代化技术运用考核工作。

2、充分利用园内教育资源,创设孩子成长环境。

3、保育、教育工作全面考评,形成相关考评条例。

科研工作

1、制订《幼儿园教科研管理办法》。

2、调整、完善幼儿园教科室-教研组-教师个体三级科研网络。

3、申报市级课题《体育运动与幼儿健康成长的研究》,制订研究方案。

4、教师论文有15篇发表或获奖。

1、做好课题《体育运动与幼儿健康成长的研究》中期评估工作。

2、争取申报省“十一五”规划课题。

3、完善课题研究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4、教师论文有15篇发表或获奖。

1、做好《体育运动与幼儿健康成长的研究》的结题工作。

2、做好省级“十一五”课题开题工作。

3、编写课题《体育运动与幼儿健康成长的研究》论文集。

4、教师论文有30篇发表或获奖。

开放教育

1、亲子园登记注册。

2、启动家教课题研究。

2、家长满意率达80%。

1、整合社区资源,探索家教工作新举措。

2、创建市示范家长学校。

3、家长满意率达85%。

1、家教课题结题。

2、开辟多元的家教模式。

3、家长满意率达90%。

特色教育

1、确立新的办园特色项目。

2、显现“探究学习”的教育特色。

1、“以体启智、以体育德、以体健美“的特色初步凸现。

2、形成幼儿探究学习的园本课程特色。形成“我探究、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的幼儿园特色。

五、幼儿园三年发展目标保障实施措施:

(一)健全监控与评价组织机构

监控与评价是现代化教育管理的有效手段,幼儿园建立以园长为中心的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建立计划实施的组织机构,全面负责计划的实施、检查和评估工作。

组 长:(略)

组 员:(略)

(二)规范监控与评价运行机制

1、建立适合幼儿园自身特点的目标评价体系

幼儿自主发展:班级幼儿整体发展水平评估;幼儿活动质量评估;幼儿个体发展性评价。

教师自我成长:教师教育活动质量评估;教师专业化水平评估;教师岗位工作评价。

2、健全并规范幼儿园的各岗位的监控、评价制度。

每月一次以“量”为主的考核;

每学期一次以“质”为主的考核;

年初一次形成性评价,年末一次终结性评价。

3、优化评价方法手段和激励机制

采取自评、他评、组评、互评、查评等多元评价方法和手段。

(三)完善实施过程中的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明确各职责部门的负责人,分层管理,确保落实。

2、政治保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优良师德,发扬奉献精神。

3、制度保障:建立激励、计划、检查、评价、考核、反馈与监督制度。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研究应用 篇5

(一) 提出论证的时间和方法不同, 从而导致论证内容的深度不同

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程序, 在我国主要是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中规定的, 这项办法中明确规, 建设项目在实施前要进行水资源的综合论证, 这个办法只是说明了论证的时间和程序, 但是没有说明论证的范围和内容及深度。所以, 出现很多建设单位在可研阶段进行论证, 还有的在仅有项目可研批复的情况下论证。这样水资源论证就变成整个建设项目的第一个实施程序了, 在项目综合方案不完整的情况下, 连项目建设在什么地方都不确定的情况下, 用水地点不明, 环境评估都没开始, 就开始进行水资源综合论证, 将水资源综合论证作为建设项目立项的第一个程序。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展论证工作是很盲目和很不负责任的的, 在资料缺乏, 论证盲目的情况下, 是不可能实现预期效果的。

(二) 论证河段范围没有规定及用水定额和用水平衡

由于在办法中没有规定论证范围, 所以论证的水资源范围从方圆几公里甚至到上百公里, 最后出现水资源的论证效果基本是无效的。这样也就无法对该段区域的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综合分析, 而仅仅局限在该项目是否有水可用, 这样做只能解决项目暂时的建设问题, 无法解决项目长期的水资源安全使用问题和公共用水安全问题。另外全国各省的水定额度不统一, 取定额标准也不一直, 这样就造成论证部门对用水项目用水定额审核不科学。认为只要满足用水要求就行了, 核定水量就高不就低, 使出现批准用水数量过多。很多单位都是因季节不同用水量变化很大, 但是在论证中都是取最大数量应用, 出现批准的水量往往大于真正的用水量。

(三) 对节水和水资源保护措施不具体, 结论不留余地

在我国的南方水资源是相对丰富的, 在向长江这样的河流干流取水用水是可以满足用水要求的, 目前我们看大部分的报告对于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手段和内容分析的是不透彻的。大家普遍认为在一些单位的排放的污水和温排水都是经过内部处理后达标的, 这样就造成水资源的环保手段是笼统范范的, 而没有正真的内容, 不能有效结合单位所处的地区的排污总体目标进行总体控制。而实际上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污染的严重程度已经造成地表水基本不能用于民用, 我们知道一个地区的水资源环境污染是有限度的, 就目前情况应该尽快开始地区的排污总体目标总体控制措施来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另外就项目论证工作来看论证内容深度不够, 论据不充分, 论证内容无法量化是很严重的问题, 如“没有影响”“基本没有影响”“影响很小”等说法不能很确切的说明影响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同时, 还有很大一部分的项目报告根本没有实质性质的建议, 无论是从项目本身或是项目的有效实施还是水资源的利用上看, 作用都是没有的,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为了项目能够立项而进行论证。

(四) 对用水部门的认识程度的不统一

社会上有一种看法, 大都认为只有自来水和一些工矿或公共服务单位是用水单位, 而把农、林、牧、航道运输等单位的用水或相关用水单位忽略掉。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报告仅仅是把发改委和土地部门批复的红头文件当作报告的论证依据, 而无法征询附近相关用水单位对建设相目的意见。就是征询了意见, 大都是断章取义的引用有利于建设项目的意见形成报告内容。

二、关于水资源论证研究的建议

(一) 确定三层次评价区间或范围

应该根据论证内容的要求制定统一的评价范围, 建议设定三个层次评价区间或范围, 即水文评价区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状态评价区间和建设项目与其他用户相互影响区间, 分别作为水文评价、取水评价和排水评价范围。三个层次评价区间为:首先水文评价区间。在评价河段的上游, 从具有较长系列水文资料 (建议最少二十五年以上) 的水文站到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区间。其次水资源开发利用状态评价区间。分析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区域用水累积影响。如果项目所在流域或区域已经有水量统一分配或调度方案, 则应该按统一分水方案进行取水评价。如果尚没有建立流域或区域水量统一分配方案, 建议以建设项目为中心, 上下游各取一个水资源三级分区或上下游各一百公里左右范围作为用水参考评价区间。最后建设项目与其他用户相互影响区。建议以建设项目水功能二级区为中心, 上下游各取一个二级区或上下游取十公里范围作为水环境和退水影响评价区间。

(二) 对建设项目的设计报告要建立综合评价标准

佟二堡新城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论证 篇6

2013年6月8日, 中国皮装裘皮产业基地佟二堡新城镇的产业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论证。中国皮革协会名誉会长、毛皮专业委员会执行主席张淑华, 副秘书长陈占光, 陕西科技大学教授章川波,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高忠柏、河北省保定白沟新城市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段新成, 桐乡市民政局副局长魏娟美, 百荣集团商品发展部副总经理许鹏飞等专家受佟二堡新政镇政府的邀请, 对新城镇城市和产业规划进行了论证。

规划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对规划做了详细的介绍。专家组从佟二堡的现状和优势、产业链发展、市场建设、生态环保、物流运输、人才培养、企业培育、品牌塑造、城镇扩容及发展愿景等多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佟二堡提出的发展“十大方略”在专家们的建议下进一步得到修改完善, 大好的发展前景雏形初现。规划单位在吸取专家意见并进行修改之后, 将进一步进行论证。

这次论证会期间, 6月6日到9日中国皮革协会真皮标志办公室副主任李燕萍、毛皮办公室副主任黄彦杰、陕西科技大学教授章川波、沈阳市皮革协会宁春荣对6家“真皮标志”申请企业进行了考核。6月9日上午, 在佟二堡新城镇镇政府召开了真皮标志培训会, 中国皮革协会为近50家佟二堡皮装、裘皮企业做了“真皮标志”的培训, 张淑华名誉会长通报了行业发展情况, 陈占光副秘书长就有关的行业标准进行了讲解, 李燕萍副主任介绍了申请“真皮标志”的相关事项和流程等。

水资源论证后评估指标体系及对策 篇7

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 是对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在实际建设项目相关落实情况的一种检验, 是对建设项目实际用水情况和水资源保护等有关措施执行情况的一种检验, 更是对取退水影响预测结果合理性的一种检验, 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取退水情况的掌握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就目前而言, 我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仍处于起步阶段, 其技术规程规范、制度体系以及其他管理措施仍旧存在不健全的地方, 且已经开展的部分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后评估报告也存在内容不够深刻、评估内容混乱以及与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脱节等情况, 本文主要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主要内容、评估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探讨, 希望能为编制水资源论证后评估报告书提供详实的参考。

2 水资源论证后评估主要内容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对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以及相关审批文件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并对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等方面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2) 对报告书中提到的取用水量、取退水的影响进行合理评估, 并对取退水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判断; (3) 对报告书分析、论证以及取退水影响等范围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4) 对项目实际建设情况与报告书提出的取用水量、退水量、退水水质等方面的设置情况进行重点评估, 针对那些有较大差别的, 需要详细说明原因。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 通过对水利工程后评价、水资源论证后评估案例以及环评后评价的深入分析、研究和比较, 不能看出水资源论证后评估的主要内容还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并对其质量、建设项目用水情况进行评估, 其中核心内容为建设项目取、退、耗、排水评估; (2) 选准后评估时机, 一般来说, 可以选择工程项目正式投产或稳定运行2~3a以上, 水平衡测试资料宜采用近2~3a的资料; (3) 对水资源节约、保护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结合建设工程特点及实际运行情况, 对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进行核查和评价, 对存在较大差异或者未予落实应分析原因, 并提出补救措施。

3 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发现的问题分析

3.1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以及相关行政审批要求未得到真正落实

当前, 建设项目业主尚未树立依法依规取用水资源的思想, 导致建设项目实际取用水情况与报告书及行政审批要求不符的情况出现。具体来说,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建设项目对取水水源、数量、用途以及退水方式等进行擅自修改, 且没有重新进行水资源论证, 并对取水进行重新申请; (2) 建设项目法定代表人及取水权人名称等发生变更, 没有向原取水审批机关及时提出变更申请, 并要求重新核发取水许可证; (3) 并未依据要求对水平衡测试进行定期开展, 给部分用水工艺比较复杂、用水量大的项目用水合理性评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 没有及时、有效的对施工期取退水情况进行监测记录, 且取用水资料管理的规范性和系统性严重不足; (5)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以及相关行政审批中提及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取用水在线监控等要求没有得到贯彻落实。

3.2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

当前, 很多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编制工作都完成的比较早, 与2014年3月颁发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SL322-2013) 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无法满足目前水资源管理的具体要求。具体来说,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改建、扩建以及分期的过程中, 没有对本项目与已建项目取水、用水、退水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并对建设项目的总取水量和用水量予以确定; (2) 没有对论证影响范围内已建、在建、已批准拟建项目取水和退水的累积与叠加影响进行分析,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减缓或者消除不利影响的方式和方法; (3) 没有对节水潜力进行深度分析, 且没有对建设项目可节水的用水过程或者环节加以明确; (4) 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分析的过程中, 仅仅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未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5) 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措施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也没有相应的提出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控制预案和应急处理预案。

4 水资源论证后评估的工作重点内容分析

4.1 加大后评估自查工作的力度

具体来说,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查: (1) 建设项目实际取水情况与报告书提出的取水水源、取水量、取水口设置情况是否一致; (2) 建设项目实际用水节水情况与报告书提到的重复利用率以及用水定额等指标是否一致; (3) 建设项目实际退水情况与报告书提及的退水水质、退水量、退水模式及排污口设置是否一致; (4) 建设项目实际运行与报告书提到的削减取退水影响程度及水资源节约保护方案的执行情况是否一致。

4.2 重视现场查验工作

具体来说, 现场查验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建设项目施工及其投产运行的具体情况, 主要内容有项目前期工作情况、实施情况以及验收投产情况; (2)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及运行过程中的取、退水情况, 主要内容有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取退水的起始时间, 正常运行期间的逐年取退水量以及年内变化情况, 并与取水许可批准的取水量进行对比分析; (3) 将建设项目实际用水效率与水资源论证确定用水效率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4) 建立健全建设项目取、退水监控设施及台账, 对取用水量计量及推算办法、计量设备日常运行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并通过现场查勘的方式, 可对建设项目取水口设置、取水水源、退水方式及退水水质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 为开展后评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3 对水平衡测试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众所周知, 水平衡测试是提升用水效率、实现节约用水目的的重要方式, 其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用水是否合理的重点环节, 对保障取用水合理性分析的精准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据水平衡图和规定的工艺流程对水平衡进行测试, 并对管网状况、各部位用水现状进行充分了解, 根据测定的水量数据, 对水量平衡关系以及合理用水程度进行分析, 同时对计算单位产品耗水量、循环水利用率、重复利用率等各项用水指标进行深入研究。

4.4 认真编制后评估报告

审查机关应按照《关于开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 委托社会信誉好、技术力量强的第三方水资源论证资质单位 (一般为甲级资质单位) 进行后评估。资质单位在自查报告、现场查验和水平衡测试的基础上编制后评估报告。后评估报告要重点把握取水的可靠性、用水的合理性、节水的针对性、退水的可行性, 仔细查找报告书编制、审查及后期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要求。

4.5 建立完善后评估规范和制度体系

目前,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刚刚起步, 还处于探索阶段, 缺少相关配套的技术规范和制度措施。随着水资源论证后评估范围扩大和深入开展, 应结合论证实践, 制订建设项目和规划水资源论证后评估相关技术要求和技术方法, 建立后评估相关的技术规程规范、制度体系和管理办法, 进一步规范后评估程序, 建立论证回访制度、责任考核及追究制度等, 为切实做好后评估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4.6 制订并落实整改措施

审查机关根据后评估报告结论, 结合后评估报告专家评审意见, 给出后评估报告审查意见, 并对后评估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对后评估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批评, 责成建设项目业主单位、资质单位采取补救措施, 并进行整改, 限期提交整改报告;情节严重或整改不力的, 按照取水许可有关规定, 对建设项目业主单位进行处罚, 或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有关规定对资质单位给予通报批评、降低资质等级、收缴资质证书的处罚。

参考文献

[1]李莎莎, 杨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主要问题探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5 (14) :29~30.

[2]程晓冰, 齐兵强.对强化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思考[J].中国水利, 2015 (19) :56~58.

规划水资源论证 篇8

近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部门获悉, 灾后城镇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已初步完成调研阶段, 转入起草论证阶段。

据了解, 灾后住房规划编制共分为调研、起草论证、送审三个阶段。在调研阶段, 有关部门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筹资方案三项核心内容采取了同时推进、并行研究的办法, 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制定了建设规模测算依据和标准, 地方住房灾损情况统计出来后, 即可测算出新建和加固的总体规模。二是初步完成了重建住房的规划标准、面积标准、质量标准、配套设施标准的制定工作, 提出了住房加固方法草案。三是依据《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条例》及国家相关政策, 初步提出了筹资的原则意见。下一步, 编制组将力争在6月25日前, 完成调研成果的汇总分析和专家论证, 并形成规划方案初稿。

据了解, 当前编制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急需有关部门提供或明确住房规划涉及的相关内容:一是城镇住房的灾损情况, 二是规划编制的范围, 三是异地迁建和异地重建的初步规划。这些问题将涉及到准确提出建设规模和科学测算建设资金, 并影响规划编制工作的整体进度。

新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解读 篇9

根据2009年国务院和水利部提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切实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根据水利改革发展的要求,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即:1) 开发利用红线, 控制了用水总量。2)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控制了入河排污总量。3) 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遏制了用水浪费。严格控制区域用水总量, 全面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严格控制入河湖污染物总量, 新导则很明确贯穿了这三条红线。

1 新旧导则在编制论证报告书章节上的改变

首先, 在报告章节的编排上有所改变, 旧的水资源论证导则共分为10章节, 而新导则分成了8章节, 新导则的第一章总论把旧导则的第一章总论和第二章的建设项目概况同时容纳在内了。且新导则的第一章中在工作等级划分时有了很大的变动, 如:

1) 在退水量等级的划分中新导则明确提出了根据缺水地区退水量的多少就划为一级或二级论证, 而在旧的导则中是没有明确提出此量的, 还有退水量的多少在新旧导则的划分上也是不同的, 新导则为不大于0.01 m3/s为三级论证, 不小于0.05 m3/s为一级论证, 其余为二级论证;而旧导则中不大于0.05 m3/s为三级论证, 不小于0.1 m3/s为一级论证, 其余为二级论证。从这点上可以看出, 新导则更注重环保, 对退水量的多少更加重视。

2) 新导则明确提出了按水功能区来划分等级, 且划分方法更为具体。

3) 新的导则增加了按用水合理性来划分等级, 更加强调了按生产用水比例来划分等级。

4) 在地下取水分类中增加了按农业用水水量来划分等级。

5) 在地表水取水水源分类中新导则增加了按取水水源个数或者类型来划分等级, 而旧的导则没有这些内容。且在第一章的附图中也增加了取水影响范围图和退水影响范围图。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 新导则的要求更加明确具体, 反映导则实施以来的实践成果, 加强了指导和可操作性。

新导则的第二章即为旧导则的第三章, 增加了区域的河流水系工程的介绍及水功能区水质及变化情况, 这些是原导则没有的东西, 可以看出新导则更加强了对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的管理要求, 强化水功能区达标和区域用水水平内容。新导则的第三章也就是旧导则的第四章, 这是水资源论证报告的核心内容也是新导则改动较大的一个部分。在新导则中这部分增加了许多内容, 比如增加了水资源条件、规划的相符性、工艺技术的合理性与污废水处理及回用这些内容。从增加的这些内容可以清晰的看到其一, 新的论证导则要求取水必须符合水资源整体规划, 不能违背水资源的整体规划来取水。其二, 增加的工艺技术的合理性与污废水处理及回用这些内容更加强调了节水与水的重复利用的重要性, 这也又一次强调了新导则对节水意识的重视程度。新导则的第四章也就是旧导则的第五章节的内容, 取水水源论证一章, 新旧导则变化不大, 但细化了“地下取水分级论证技术要求表”, 对测绘的精度、资料的要求、监测方案等做了详细的技术规定和深度要求。新导则的第五章, 也就是旧导则的第六章, 新导则在这个章节更具体的指出了要从哪些方面来表述对水资源的影响, 同时又一次强调了项目取水对区域配置方案的影响及增加了项目取水对生态的影响与项目取水对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的影响。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中更加强调了对用水户取水条件的影响和对其他用户权益的影响, 分开来论述更加具体的强调了对人文的影响。新导则的第六章即旧导则的第七章, 退水影响论证, 新导则对退水对水功能区的影响更加具体的提出了退水对使用功能、纳污能力和水生态这三个方面的影响。还增加了需画出退水口位置图。第七章即旧论证导则的第七章和第八章的内容, 在这一章节中增加了节水与管理措施这一小节的内容, 同样可以表明新论证导则强调的重点是节水与环境保护。第八章即旧论证导则的第十节内容, 主要是总结了一下本报告在做的过程中得出的各种结论, 新旧论证导则在这一章节没有太大的变化。

2 新旧导则在编制论证报告书内容上的改变

新导则的应用突出了新形势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重点论证的内容。

1) 在新导则的第三章取水的合理性里增加了对水资源规划的相符性一节, 这一调整, 突出了水资源规划的重要性。

从而可以看出, 水资源论证导则在施行9年以来水资源配置的指导思想由“以需定供”“以供定需”“基于宏观经济”“面向可持续发展”到目前的“遵循科学发展观”, 配置目标从单方面追求经济效益发展到追求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的过程。配置内容从单纯的水量分配逐步发展到水量、水质的统一调配, 从地表水的分配调度发展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 同时开始考虑雨洪资源的综合利用。配置方法和技术由单一的数学规划模型发展为数学规划与模拟技术、向量优化理论等几种方法的组合, 对问题的描述由单目标发展为多目标, 突出了水资源规划的重要性, 同时新的论证导则融入该项内容。从而可以验证论证后的用水量及用水水质是否符合规划水资源提的用水方案、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入河排污总量等要求。

2) 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建设项目取水不仅要考虑到项目自身取水、用水要求, 还要符合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 同时还得兼顾项目取水对其他用水户和其他用水户权益的影响, 还得考虑到项目取水对环境与生态的保护。通过分析项目的用水水平, 论证与用水效率控制指标的符合性;通过分析项目废污水退至地表水域后, 对论证范围内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水生态的影响, 分析项目退水与水功能区管理规定的符合性。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在编制过程中增加了项目取用水与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符合性分析, 通过分析建设项目取水与水量分配方案的符合性, 论证建设项目取水水量是否在区域用水总量控制范围内;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融入新导则中, 将对编写新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过程中, 为“三条红线”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3) 节水措施和管理。

新的论证导则单独为节水措施与管理增加了一节。许多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认为, 根据业主提出的取用水量所做的用水水平分析, 如果在相关标准范围之内, 且也是符合《用水定额》的, 就认为该项目用水是合理的, 并没有根据每个项目的具体生产工艺和用水工艺详细地分析节水潜力。新导则规定, 每个报告书均应该根据建设项目本身的用水特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用水指标, 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 综合分析项目的用水水平, 以最经济合理和节约水资源为原则, 提出具体的节水措施与相应的节水潜力, 从而确定项目的合理用水量。

4) 退水影响论证。

新导则规定, 加强建设项目取退水对区域水资源、其他用水户的分析, 特别强调了退水对水生态和水功能区及纳污能力的影响分析。

总之, 新导则的规定更加具体且可操作性更强, 更符合水资源发展规划的要求。

参考文献

[1]SL/Z 322-2005,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试行) [S].

[2]SL 322-2013,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

上一篇:佛教旅游开发下一篇:建筑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