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分析

2024-05-05

国内外分析(精选十篇)

国内外分析 篇1

(一) 国外审体模式分析

由于西方各国在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发展程度上存在巨大差异, 这些国家审计机构的性质是不同的, 比较流行的有两种:

第一种是将现代国家审计体制分成六种模式。一是盎格鲁撤克逊模式 (包括美国、英国、爱尔兰等) , 其特点是:设置统一的审计组织。无论审计组织是否由议会组建, 均与议会保持密切联系, 审计结果对议会负责。二是拉丁模式 (包括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等) , 其特点是:属于社团性组织, 除西班牙外, 一般不依附与议会, 亦不与议会产生直接联系。三是日耳曼模式 (包括德国、奥地利) , 其特点是:虽然设置统一的审计管理组织, 但以社团方式开展工作。审计组织是否隶属于议会, 其拥有审计决策权的官员, 都受法律规定的制约, 审计和咨询工作对议会和政府负责。四是斯堪的那维亚模式, 其特点与日尔曼模式相类似, 所不同的是审计机构各司其职, 互相协作。五是拉美模式, 其特点是:审计工作在一般情况下不由一个专门机构负责, 但有时在一个国家里也可以有审计部门同时存在, 其中一个部门负责审计工作, 另一个部门负责司法监督工作。六是集中民主和集中经济国家的审计模式。其特点是:在一般情况下, 审计工作由政府设立, 该机构既可以是部级单位 (如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 也可以是隶属于国家中央银行的司局级单位。

第二种是根据国家的机构组织的分权制, 将国家审计机关分成具有立法性质、司法性质、行政性质、独立性质的四种模式。立法模式国家审计的思想和实践最早出现于英国, 但它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 则是在美国。美国国家审计的历史可追溯到18世纪末, 在从1800年到1920年的120年间, 美国国家审计一直隶属于政府。由于这一体制缺乏权力制衡机制, 于1921年进行了立法改革。理查德布朗教授 (Professor Richard Brown) 指出:根据1921年 ( (预算和会计法案) 建立的美国审计总署, 作为国家的公共审计机构是两百多年来对公共审计必要性一贯考虑的明显结果和具体体现。美国将崭新的审计主题和题材带进国家审计领域。经济性审计、效率性审计和项目效果审计的兴起, 逐渐改变了传统上一直采用财务审计的倾向, 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对于绩效审计的探索。美国特色的实践, 不仅显示了新阶段的特色, 而且使美国取代英国, 成为新历史条件下领导立法模式国家审计派别走向新世纪的领袖。

二、国内对审计体制的研究

由于对中国审计体制含义理解不同, 研究者所以对其包括内容就有不同的看法, 从研究情况看, 大体分为三种主张:一是认为审计体制是审计的组织形式;二是认为审计体制不仅包括审计组织形式, 还应该包括工作系统及领导关系;三是认为审计体制是指审计的整体, 应该是审计组织和领导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总和。

国内学者早期对于审计体制的研究源于以下两点需要:一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 二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审计工作的新路子。他们认为, 审计是一种上层建筑, 处于不同的社会经济阶段, 就有不同的特点和模式。中国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国家采取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审计组织体系的特点及其模式。由此可得出以下基本观点。

第一, 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之间是相互密切结合的, 而国家审计是主导力量, 内部审计是国家审计的基础, 民间审计是国家审计的补充。

第二, 国家审计机关从中央到地方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除审计署受国务院直接领导外, 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 对上一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三, 国民经济各部门、大中型企业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根据国家法令建立, 同时, 各部门和企业的审计业务要受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

第四, 民间审计组织受国家机关委托可以代表国家进行审计, 其审计报告要报送国家审计机关。

三、审计体制分析

(一) 国外审计体制的分析

1. 立法体制。

又称英美模式。立法体制的审计机关隶属于议会, 依照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力, 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其主要职责是代表国会或议会, 独立于国家行政机构以外, 在国会或议会直接领导下, 对各级政府机关的财政经济活动, 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等内容进行审计, 并向国会或议会报告工作。这种模式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之权分立的制度, 将国家审计机关隶属于立法部门, 如美国总会计局、英国国家审计署, 加拿大审计长公署等, 它们独立行使职权, 对议会或国会负责, 不受行政当局的控制和干扰, 其地位较高, 独立性较强。

2. 司法体制。

司法体制的国家审计机关介于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之间, 具有司法权, 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审计法院等, 具有审计和经济审判的职能, 有很高的权威性。与立法体制相比, 司法体制特别强调审计机关的权威性, 并以法律形式来强化这种权威性, 审计人员大多享有司法职权。

3. 行政体制。

政府行政体制的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法律赋予的权限, 对政府所属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财政预算和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审计, 它们对政府行政机构负责, 保证政府财经政策、法会、计划、预算的正常实施, 如泰王国审计长公署, 瑞典审计局等。它们向政府、内阁总理负责。我国国家审计署就是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工作, 并对国务院负责。

4. 财政体制。

财政部门领导体制的国家审计机关隶属于财政部, 如瑞士的国家审计机关就是财政部的特别机构。不过, 国家法律规定它必须向议会报告工作, 这样就提高了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一般来说, 财政部门领导体制下审计机关的独立与地位相对较低。

5. 独立体制。

审计机关的设置独立于立法、司法、行政权之外, 如日本的会计检查院, 是既不属于议会、内阁, 也不属于司法, 而是独立于内阁且与内阁平行的行政机构。它的使命是检查监督国家财政的执行情况, 并定期向国会报告工作, 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二) 国内审计体制分析

我国现行的审计体制是上世纪80年代初创建的, 它的主要内容是:审计机关直接受本级政府行政首长领导;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 即同时受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

我国设置中央审计机关和地方审计机关。1983年, 按宪法规定, 我国成立了最高审计机关——中央审计机关, 即审计署, 是在国务院总理直接领导下的, 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同时, 审计署又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 要接受国务院的领导。地方各级审计机关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设立的审计机关。审计署审计长和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人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审计署审计长的任免是由国务院总理提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审计署副审计长由国务院任免。地方各级审计机关正职和副职负责人的任免, 应当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同意。中央审计机关按宪法规定, 依照法律规定, 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不受其他行政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

我国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 在行政上受政府部门领导, 在业务上受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 审计机关对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 国家审计机关根据需要, 可在重点地区、部门设置派出机构进行审计监督, 可以将其审计范围内的审计事项委托内部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进行审计。

在建立国家审计制度的初期, 我国选择了隶属于国务院的行政型模式。上世纪80代初,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刚刚开始, 新旧体制转轨, 财经领域中违纪和有法不依的情况还很严重, 弄虚作假和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较普遍。在这种情况下, 立法型、司法型和独立型的审计模式尚缺乏生存环境, 故实行政府领导下的行政型审计模式, 这是符合那一时期的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的。

我国现行的审计体制是符合现行经济体制的。我国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 这些企业是在政府指导和监督下从事经济活动的, 他们是国家审计的重要对象。行政模式在“大政府, 小社会”的体制下, 具有较好的社会基础, 适应范围广, 能解决人们对审计认知程度不一的问题, 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国内外公司治理分析 篇2

什么是公司治理(corporate gvernance)呢?为什么经济学家放着一个现成的“管理”概念不用,偏偏又创造一个新词,叫“治理”呢?公司治理就是“法人治理结构”吗?公司治理机制真的就像中国某些大牌经济学家所谓的是处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班子的责任、权利和关系问题”吗?这些问题不讨论清楚,申国的公司治理实践就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

其实,“治理”从最本质的意义上讲,就是约束经理的“招”。在代理经营的情况下,股东拿出钱来投资,但企业通常是交给职业经理经营的。而经理的利益又与股东的利益不一致,他们之间的信息也不对称,没办法及时监督,怎么办呢?股东就要想出“招”来约束和监督经理。可以说,这个“招”,就是“公司治理”最基本的含义。

现代公司是个法人实体,是广大的股东拿出钱来投资到一起,按照事先约定的公司章程来独立运作的盈利性组织。对于公司法人而言,股东是出资人,但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不直接参与经营,只是依法享有企业经营成果的收益权、剩余财产索取权和重大经营活动知情权。公司的经营活动由职业经理班子来组织进行,并且关于经营活动的细节,经营班子没有向大股东事前征求意见的必要。

经理班子有其自己的利益,他们的利益与公司法人的利益(实际上就是股东的利益)是不一致的。股东希望的是:通过经营班子的工作,企业法人可以长期存续经营,并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经济学家证明,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与我们平时所讲的利润最大化是一致的。但是,经理们的利益却不是这样,企业价值最大化并不一定是经理们想要的。经理们需要的是他们个人收益的最大化,是他们在职支配资源满足个人需要、获得效用的最大化,是他们借助于运作公司,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是他们营造个人帝国,身价的最大化。经理们如果在这些最大化的驱动下,可能就不再尽职地为股东的利益工作了,他们或直接、或间接地要为自己服务。而且,经理们的活动是没有办法监督的,他们的行动是隐蔽行动。当他们大肆花费公司的钱财进行某种活动时,你常常很难说的清他是为自己的利益服务,还是为公司的利益效劳。这就叫做信息不对称。

显然,如果经理们的上述行为不能得到控制,现代股份公司制度就不可能存在了。股东们不是傻子,决不会白白拿出钱来,交给经理们挥霍。于是,股东们就想出各种各样的控制办法来激励和约束职业经理,这些机制的总称就叫做“公司治理”,英文原文为Corporate governance。按照美国大经济学家威廉姆森用学术性的语言进行的权威定义,“公司治理就是限制针对事后产生的准租金分配的种种约束方式的总和,包括:所有权的配置、企业的资本结构、对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公司接管,董事会制度,来自机构投资者的压力,产品市场的竞争,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组织结构等等”。1997年,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石雷佛(Shleifer)和魏施尼(Vishny)进一步把公司治理定义为“是要研究如何保证公司的出资人可以获得他们投资所带来的收益,研究出资人怎样可以使经理将资本收益的一部分作为红利返还给他 们,研究怎样可以保证经理不吞掉他们所提供的资金、不将资金投资于坏项目。一句话,公司治理就是要解决出资者应该怎样控制经理、以使他们为自已的利益服务”。[!--empirenews.page--]

二、为什么各国的公司治理机制不一样? 我研究公司治理问题10余年,越研究越觉得自己无知,因为我在比较各国的治理机制时,总会发现很多差异、甚至矛盾的现象。比如,在大型公司处理董事长和最高执行者的关系时,美国公司里董事长兼任CEO的超过70%;而英国的公司董事长和CEO合二为一的却不到10%。在经理报酬的设置上,美国的上市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期权等长期形式,而在日本绝大多数企业中用期权来做报酬的几乎闻所未闻。在美国的上市公司中,大量的董事是外部董事,一份调查显示,在标准普尔500家企业中,董事会的平均人数是13人,外部董事约10人,而在日本同种规模的企业,董事会几乎全部是内部董事,最多的可以达到50人。同样是现代公司,同样是代理经营,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异呢? 这是由于治理机制的使用是有收益和成本比较问题的。也就是说,既然是“招”,不同的人用起来,可能觉得“顺手”、好用的招就会不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可以有效使用的招也可能不一样。所以,公司治理机制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而应该是权变的、是有选择的。我过去在读威廉姆森的“合同关系的治理”一文时,对他的有效率治理的概念缺乏认识,直到后来一个意想不到的经历,才突然使我明白了治理机制为什么会存在差异、以及治理机制绝对不可以复制的道理。

1993年,在全民经商的热潮中,我的一个朋友有了一个不错的发明,估计一旦商品化,可能潜在的市场会不错,但他没有钱投资。这个项目的总投资量不算太大,大约两千万左右就可以达到生产上比较经济的规模,可是前期投资还是不少,大约需要1000万多一点,而且是一次性投资。我的朋友找到我,说你在企业界的朋友不少,能不能在民营企业这个圈子里帮我找一个肯投资的人,将来我们把事情做出来,大家三七分帐,我拿三,投资者拿七。

当时还不流行爆炒高科技概念,市场经济主要处于跑马圈地的状况,常规性的投资项目不少,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找民营资本家进行风险投资还是很有难度的。费了一些周折,总算找到一个企业家有兴趣,我陪着他们谈了一天。当其它问题几乎都得到解决的时候,企业家提出了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他说,在我投资之后,我的钱都变成了设备和产品,这个企业又是个高科技企业,在你没有进入到规范运营阶段,我不仅管不了,而且你的经营决策我都没有办法发表意见,我怎么知道你是为了我们两个人的利益服务呢?为此,我们讨论了很多机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甚至提出找一些专家来做董事会成员,也就是聘请外部董事。但那位企业家还是觉得放心不下。最后他对我的朋友说,其实也没有必要太复杂了,你有一个女儿,我也有一个女儿,千脆你把女儿送到我这里来,我供她吃,供她上学,你踏踏实实地搞你的经营,别的你就不用操心了。

对于这个“人质”方案,我开始一直当个笑话来讲。后来,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种治理机制,一个经济学上讲的“筛选”过程(通过你是否有胆量把女儿送来,判断我的朋友对项目最后能否开发成功的信心和把握);一种这位企业家认为效率最高,收益和成本比较最划算的治理机制。我当时提出的设置董事会的方式固然最规范,但是,无论从董事会成员的聘请、还是从董事会的运作上,这位企业家能够掌控的东西都会很有限,内部人控制都会不可避免。对他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方式。[!--empirenews.page--] 从这个例子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天下从来就没有一个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这回事。不同的公司要根据自己国家的企业文化和人们习惯的行为方式来寻找对其最为有效、也最为划算的治理机制,也就是在特定约束条件下的最优治理机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司治理模式历史上不存在,未来也不会有。这里,有两点含义是耍紧的。第一,公司治理机制是路径依赖的,企业管理的实践和历史传统在公司治理机制的确立和演进中是至关重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各国的公司治理机制非常的不同,有些甚至看上去根本不“现代”的原因[1][2][3]下一页。比如,在华人社会的公司里、在像意大利这样的欧洲国家的公司里,治理机制非常独特。尽管从外面看,公司法所规定的治理结构都存在,但公司实际的治理机制是完全另外的一回事。第二,治理机制的选择是要进行成本和收益比较的,一个好的治理机制组合,一定是在特定环境下净收益最大的组合。不过,对于如何判断治理机制的净收益、以及如何进行不同治理机制的组合,按照权威的Palgrave词典在2000年综述性词条中的说法,我们还知之甚少。

三、美式公司治理的五道防线

国内现在作为规范公司治理模式来推行的,或者说在我们的改革设计中有意无意中作为参照的,实际上是美国式的一套公司治理机制。美式公司治理机制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发展成相当复杂的一套体系。根据防御经理损害股东利益这个最狭义、但也是最基本的动因,我把美式公司治理体系概括成“五道防线”。我们常常抱怨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不健全,并不断下决心要建立好的申国的公司治理机制。其实,一一比较中国和美国在这五道防线上的现状,至少可以让我们在两方面进行思考:第一,美式机制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学得来;第二,如果学,什么是必要的前提条件。

美式公司治理体系的第一道防线是经理报酬。中国有句古话,叫“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的是人们的一切经济活动本质上是为自己利益服务的道理。对这样简单的道理,美国人焉能不知。美国的股东们非常清楚经理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是不一致的,于是,他们想出的最简单的招法就是通过巧妙的经理报酬设计,把经理的个人利益与股东的利益(也就是公司价值)挂起钩来,让经理在追求他个人经济利益的同时,为公司和股东创造财富。开始的时候,股东主要给经理奖金。公司业绩越好,经理按一定规则得到的奖励就越多,股东的收益也就越大。但是,股东随后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光是把报酬与短期的业绩挂钩还不行。经理们会通过短期行为在支配资源的过程中占尽好处,而使公司的长远发展受到损害。于是,股东们又创造了种种形式的长期激励性报酬,从而使经理报酬不仅与公司短期业绩相关,而且也要有与公司的长期业绩挂钩。现在被炒的沸沸扬扬的股票认购期权,就是经理长期激励性报酬的一种形式。可以说,经理报酬是公司治理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具有积极意义的防线,是整个公司激励机制的核心。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监督固然重要,但如果能通过适当的激励手段让经理自己就把屁股坐到股东一边来,那才是上策。[!--empirenews.page--] 不过,激励和约束总是彼此相关的,光有激励,没有约束,是行不通的,激励的效果也要大打折扣。膛蜘捕蝉,黄雀在后。在现代公司中,当经理为了业绩目标而努力的时候,在后面监督和约束着他的,就是公司的董事会。所以,董事会制度,我称之为美式公司治理体系的第二道防线。

美国公司的董事会是在股东大会上选出来的,其主要工作就是受股东之托,对公司大政方针进行决策,对公司的经营过程进行监督。董事会是股东的信任托管机构,因为股东不直接参加经营,所以,他们要选举自己信得过的人代表自己管理公司。最初,他们选举大股东来参加董事会,他们认为,大股东股份多,如果公司经营成功,他们得到的就多,所以,在绝大多数股东看来,大股东不会拿自己的利益开玩笑,所以,在同股同权的制度下,大股东是可以信赖的。但是后来股东们逐渐认识到,大股东在控制公司的过程中可能会损害小股东的利益,所以,建立一个独立、公正的董事会,成了董事会改革的方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开始聘任外部董事。他们中绝大多数是与企业没有任何关系的独立董事。独立董事被认为是最中立的,他们在企业里面没有任何利益,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 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因此被认为不会被经理班子收买,可以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美国 公司的董事会下设若干委员会,执行着不同的功能。比如,完全有独立董事组成的薪酬委员会,决定着经理报酬的水平相结构,力求最大限度地激发经理人的工作动机。

然而,董事会毕竟只是受托机构、而不是公司的所有者,他们可能会不尽职。在这种情况下,股东会怎么办呢?他们就会亲自出马,在股东大会上行使自己的表决权,提出更换、或者投票改选董事会。这是美国公司治理体系的第三道防线。股东大会的斗争、股东之间对于表决权的争夺,在很大程度上会对董事会和经理形成压力,如果由于董事会的懈怠和经理人员的渎职而使公司业绩下降,有关当事人往往会被股东大会赶走,他们的声誉会一落千丈。在美国社会非常注重信誉、注重职业记录的环境下,被赶走是个人价值的最大贬值。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股东的压力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原动力,企业价值、公司业绩和分红是股东衡量所有问题的基础,也是企业运作的最终动力。

那么,这样一条防线是否永远守得住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公司里的小股东多了,股东大会表决的时候就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每个人都不愿意出头,都希望沾别人努力的光。当然,也可能出现公司里大股东一手遮天的情况,这都会导致正确的意见在企业内部不能被通过,经理人员败德行为不能及时得到纠正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在资本市场上出售股票走人。当股东大量出售股票的时候,公司的股价下跌,这就可能会引起资本市场上战略投资者的注意,引发一个购并过程。购并和接管活动,以及随之而来的董事会改组和经理班子变动,是美式公司治理机制的第四道防线。

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上,存在着一批投资银行家和战略投资者,他们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纠正市场中各种无效率的情况,并从套利活动中获取利润。这批人每天都在寻找着价值被低估的东西。当一个企业因为经营过程效率低下、或者是经理人员败德行为过多时,股东一定会因为不满而“用脚投票”,这必然会导致企业价值的低估。于是,对于这批人来说,这就是获利机会。他们会着手收购公司,然后,通过改组董事会或经理班子对企业的经营方向和格局进行调整,使企业的低效率情况得到矫正。之后,公司的价值一定会出现增加,他们就在这个价值增加的过程中分一杯羹。无疑,对于不称职的董事会和经理来说,这就是可能会危及他们饭碗和声誉的“接管威胁”。对于股东来说,这是保证他们利益不受侵犯的有效机制。[!--empirenews.page--] 除了上述四道防线之外,整个社会舆论的监督和证券监管机构的规制,也构成了保证股东利益的一条防线,我们把它排在第五。美国证券市场有很多法律,美国证券监管委员会(SEC)也有很多规制上市公司的规则,这些内容都有效地约束了经理行为,保护了股东的利益。我们这里只通过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到美国公众巨大的社会约束力量,看出第五道防线的力量。按照美国证监会的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必须披露它在每个收入水平列前五名的经理人员的详细资料。披露出来的资料对于纠正公司治理上的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依靠这些数据,经济学家或金融学家就可以比较出公司业绩和经理报酬之间的关系,揭示其中的问题和不合理之处。这就为董事会、股东、甚至是战略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了必要的依据。为前面四条防线的工作提供坚实的支持。总之,上面五条防线浑然一体,共同发挥着保证股东利益、激励和约束经理人员的作用。

四、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症结

在美式治理体系中,股东很显然是一个中心环节,股东的努力是一切机制作用的基础。没有股东关键性的努力,治理机制的有效作用是不可想象的。对比国外的经验,我认为,中国上市公司不是在治理机制上有问题,而是治理动力根本就不足。换句话说,中国上上一页[1][2][3]下一页 市公司的治理机制不健全,尽管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有,但核心问题还是出在股东层面,在于国有股东无法有效维护自己的利益,在于国有产权的特殊关系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我经常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国有资产是否可以通过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那种公司治理机制来保证使用效率;第二,如果不行,什么是在国有财产占公司财产很大比例的情况下的最佳治理机制。坦率地讲,在这些问题上,我还没有找到答案。我也发现,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对这些问题都是持回避态度的。

企业就像是一个机器,它运转得是否有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它的动力系统是否能够有效工作。一部机器设计得再巧妙,制作得再精良,只要它的动力系统有问题,这个机器就不可能有效工作。企业股东为了财产增值而进行的种种努力,就像机器中的动力,而治理机制,则是动力传导和带动机器运转的部件。私营经济之所以能有效率,与总是有人关心企业价值的增加、并有一个机制保证企业员工努力的投入直接相关。而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就是一个动力有问题的机器。在动力问题不解决的前提下,任何形式的治理机制都是无法有效工作的。

国内外资信评级技术比较分析 篇3

关键词:评级技术 差距 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103-03

一、引言

随着国际资本市场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新的融资工具不断涌现,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对资信评级的依赖日益加强,资信评级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评级机构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评级技术,以确保自己的揭示信用风险的准确性。近十几年来,是资信评级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不断推陈出新,管理技术正日臻完善,许多定量技术、支持工具和软件已付诸商业应用。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尚处转轨和新兴发展阶段,我国的资信评级机构建立的时间尚短,在评级技术方面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并与国际上知名的评级机构操作有明显的差距,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较为落后。本文将分析国内外在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上的差距及其原因,并提出缩小差距的办法,为我国的相关部门提供借鉴。

二、国际资信评级技术简介

信用评级没有固定的公式,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技术体系,能够兼容各种定量分析技术。20世纪70年代以前,度量信用风险的方法和模型主要是借助于各种报表提供的静态财务数据,进而通过分析经济体的各种信息来相对主观地评价其信用质量。80年代以来,信用市场的发展和信用风险的变化使得风险度量研究领域开始出现了许多新的量化分析方法和度量模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较为流行的模型和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即因素法和模型法。

1.因素法。因素法是金融机构对客户作信用风险分析时所采用的专家分析法之一。这类方法的主要代表有“5C"要素分析法、“5W"要素分析法和骆驼评估体系。

“5C"要素分析法主要集中在借款人的道德品质(Character)、还款能力(Capacity)、资本实力(Capital)、担保(Collateral)和经营环境条件(Condition)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定性分析,以判别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5W"要素分析法,即借款人(Who)、借款用途(Why)、还款期限(When)、担保物(What)及如何还款(How)。也有的银行将其归纳为“5P"因素,即个人因素(Personal)、借款目的(Purpose)、偿还(Payment)、保障(Protection)和前景(Perspective);骆驼评估体系包括的五个部份为: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分析、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分析、管理水平(Management)分析、收益状况(Earnings)分析、流动性(Liquidity)分析,其英文第一个字母组合在一起为“CAMEL",正好与“骆驼"的英文名字相同而得名。

2.模型法。在信用风险分析的高级阶段,人们通常采用信用风险模型来度量相关的信用风险。这些模型又分为针对评估主体的模型和针对组合风险的模型。前者主要有线性概率模型、Logit、Probit模型和判别分析模型。其中多元判别分析法最受青睐,Logit模型次之。后者主要包括J.P.摩根的信用度量制模型(Credit Metrics Model)、KMV公司的信用监测模型(Credit Monitor Model)、瑞士信贷银行的Credit Risk+模型以及麦肯锡公司的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等。

多元判别分析法是研究对象所属类别进行判别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判别分析就是要从若干表明观测对象特征的变量值(财务比率)中筛选出能提供较多信息的变量并建立判别函数,使推导出的判别函数对观测样本分类时的错判率最小。

Logit模型是采用一系列财务比率变量来预测公司破产或违约的概率,然后根据银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程度设定风险警界线、以此对分析对象进行风险定位和决策。Logit模型与多元判别分析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不要求满足正态分布,其模型采用Logistic函数。由于Logistic回归不假定任何概率分布,不满足正态情况下其判别正确率高于判别分析法的结果。

J.P.摩根的信用度量制模型的核心思想是组合价值,不仅受到资产违约的影响,而且资产的信用等级发生变化也会对它发生影响,而违约仅是信用等级变迁的一个特例。

KMV公司的信用监测模型是估算公司违约概率的方法。Credit Risk+模型将违约率处理为一个连续的随机变量,还考虑了违约率的波动性,目的是表示出违约率水平的不确定性。

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是以历史的宏观经济变量数据和平均违约率时间序列数据,对不同国家和行业板块构建一个多因素模型。

三、我国资信评级技术发展特点

我国的资信评级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发展推动了资信评级的诞生。与国外靠债券市场推动评级机构的发展历程不同,我国债券发行数量很少。目前评级机构的主要业务来源是贷款企业评级和短期融资券,其他方面的评级业务也在开展,但数量和规模都非常有限,评级方法也很大程度上从企业信用分析衍生而来。受制于业务品种的匮乏,我国的评级机构采用的评级技术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目前采用的评级方法主要是因素法。

随着行业成熟度不断的提高,行业的竞争也日益加剧,国际上著名的评级机构采用设立办事处、子公司等方式陆续登陆我国的评级市场,以期在我国的评级市场占一席之地。对我国的评级机构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先进的评级技术是关键。从目前看,有些评级机构已经意识到评级技术的开发及建立并维护评级数据库的重要性,并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技术开发、数据库建设和维护以及产品创新,但受制于市场发展的不完备、评级业务规模的不足和专业人才的匮乏,评级模型的应用还处于研究阶段,如何开发出适合我国评级市场的信用模型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国的评级技术的发展与商业银行风险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为了满足国际清算银行(BIS)提出的新资本协议中对内部评级法的要求,正进行数据的积累和模型的建立,外部评级机构可以考虑与商业银行合作,开发并使用有效的信用判别模型,从而加快评级技术从因素法向其他较先进的方法过渡。

四、国内外评级技术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1.发展时间的差异。从穆迪公司1909年出版铁路公司投资分析手册中首次发布了美国公司的评级情况以来,国际知名的评级机构已经经过了近100年的发展,其中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的经济危机,更是促进了评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波动性的加剧,这些评级机构需要不断开发出新的评级技术,来应对行业的竞争和业务的拓展。与此同时,由于业务品种的增加,不同评级机构开发出的新的评级技术,也在市场的检验下日益成熟,得到了投资者和监管者的认可。而我国的评级机构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经过是10余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和国际著名的评级机构相比,差距还是太大,特别是评级技术方面,由于业务品种匮乏,使得我国评级机构的评级技术还远远落后于海外发达国家。

2.数据库资源不同。从理论上说,建立一个准确适用的评级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源的支持。从海外发达的评级市场看,其债券市场十分发达,为评级机构提供了大量的评级业务,通过评级实践,评级机构建立了丰富的数据库,从而为评级技术的开发提供了足够的数据资源;随着海外知名评级机构收入的增加,他们除了意识到评级的评级技术的重要性外,也有实力建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门的人才进行技术研发。因此不管是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他们都具备了开发先进评级技术的条件。

相对而言,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发达,债券市场更不发达,每年发行的各类债券还太少,而我国的评级机构比海外还多,致使每个评级机构业务量都很小,根本不可能积累丰富的数据库。大部分评级机构都是在为生存而进行业务的竞争,他们还没有精力来考虑发展评级技术的问题,他们在思想上还未对开发评级技术给予足够的重视,当然,即使重视,受制于财力的限制,也不可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新的评级技术。因此不管是在主观上,还是客观上,我国的评级机构还不具备开发先进评级技术的条件。

3.评级市场的重心不一。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上,债券等金融工具和资产证券化等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评级机构的业务也主要集中在资本市场,为揭示资本市场上的交易风险,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丰富的交易工具使得投资者对评级产品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在客观上进一步推动了评级机构对评级技术的开发和业务产品的创新。与海外发达的资本市场不同,我国的资信评级业务的重心还是借贷市场,企业的融资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的借款来解决的,虽然债券市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每年几百亿元的规模还太小,不足以支撑评级机构的发展。从而造成我国资信评级的对象还仅局限于借贷双方,而且我国的商业银行还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信用评级的重要性,导致信贷市场的评级业务也很小,评级产品的单一和规模的狭小限制了评级技术的发展。随着短期融资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今年公司债的推出,会推动评级业务的快速发展,相信我国的评级技术将会进一步提升。

4.评级功能的发挥不同。评级产品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必须在市场上建立良好的公信力,从而真正发挥揭示信用风险,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功能,为投资者进行投资组合服务,为投资者、监管者提供决策依据服务。从海外发达市场看,评级行业的竞争性虽然不强,但评级业务的分工非常明确,如穆迪、标普的主要业务是对资本市场上发行的债券评级,Fitch旗下的Thomson Bankwatch 和IBCA的评级业务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的评级;A.M.Best的评级业务主要集中在保险公司评级。明确的专业化分工使得这些机构在评级业务上各有所长,在评级技术的开发上也有鲜明的特色,特别是资本市场上广泛的参与者对评级报告的认可和使用,也为评级机构带来了大量的收入,穆迪等知名评级机构每年的报告收入就达数十亿美元。

我国的评级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评级产品还没有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造成业务量不足,对每家评级机构而言,纯粹市场性质的评级业务比例不高,如此小的业务规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评级机构在评级技术上开发的积极性。评级业务主要集中在借贷市场上,造成评级技术的专业性不强,评级技术的开发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了评级指标体系重复的情况。

5.从业人员素质不同。评级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在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由于资信评级行业比较成熟,投资者对其认知度较高,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很高,同时收入也较高,因此能够吸引高水平的人才加入到评级行业,这些确保了评级行业在技术研发上的人力投入。

我国评级行业从其诞生到现在仅仅10多年的时间,投资者对其认知度较低,评级人员的社会地位不高,由于评级机构收入较低,因此评级人员的收入也不高,致使我国评级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评级行业很难吸引高水平从业人员。同时,我国在评级领域,对从业人员没有资格限制,不象会计师行业有从业资格考试制度,致使我国评级机构的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另外,我国的评级领域人才流动过于频繁,评级机构中从业时间超过3年的从业人员比例不足10%,而评级行业是对知识结构、评级经验要求相当高的行业,从业时间短,评级人员没有办法掌握评级技术,更没有能力开发新的评级技术。

当然我国评级行业监管分散、大多数债券类工具需要强制担保、利率与评级结果未挂钩等因素也影响了对评级产品的需求,这些也严重的限制了评级机构对评级技术的投入和开发。

五、我国评级机构提高资信评级技术的措施

1.在主观上重视评级技术。评级机构的分析师,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要在思想上认识到评级技术的重要性,并想方设法为提高评级技术创造条件。

2.评级机构在内部设立专门部门进行技术研究。目前,我国的评级机构中,专门设立研发部门的还不多,即使设立了研发部门,其工作也不能够完全进行研发工作,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评级行业的业务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尤其是借款企业评级业务集中的5~9月份,几乎所有的分析师都在做业务,这段时间很难进行研发工作,而研发工作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够出成绩,我国的评级机构应该立即改变这种短期行为的做法,尽快成立研发部门,并且让其部门人员真正从事研发工作,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不断提高评级技术。

3.评级机构应该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训工作对于提高评级机构的技术能力非常关键。培训既可以在企业内部进行完成,有条件的,尽可能聘请国际知名机构的高级分析师为评级机构培训。尤其是目前我国的一些评级机构已经有与穆迪、惠誉等机构合资的公司,这些机构更应该抓住这些有利条件,向外方学习评级技术,尽快提高本机构的评级技术。

4.由评级行业协会组织技术交流。对于成立评级行业协会的地区,可以由行业协会组织各评级机构进行技术交流与探讨,通过交流提高我国评级机构的技术水平。

5.尽快建立评级数据库。评级数据库是检验评级结果的惟一途径,没有评级数据库就没有办法建立违约率模型,也没有办法建立转移矩阵,因此评级机构应该注意通过平时的业务积累,尽快完善自己的数据库。

六、结束语

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的评级技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并不是说评级技术中的模型法一定比因素法先进。评级技术的好坏,关键是需要通过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加以检验。对各种流行模型,我们要客观对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每种模型各有优缺点,具有各自的特点,不能相互替代,国外学者对这些模型所做的有效性检验证实了这一点。有鉴于此,人们在使用某种模型时可将另外一种可配套使用的模型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2.没有一个模型已经达到成熟完美的程度,它们均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尚须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同时,再完美的信用风险模型也仅仅是信用风险分析的工具,任何复杂的数量分析都不能代替信用评级中的经验判断,况且现有的信用风险模型还未达到完美的程度,人们还将面临着模型风险。

3.现代信用风险模型的建立需要大量的参数估计,例如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信用等级转换概率等等,这些参数的估计是以历史经验数据为基础的。所以,上述模型的建立基础是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有关信用资产和信用评级的历史数据库。由于信用分析的本质在于揭示信用风险,一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工业化程度以及社会和文化背景等不同,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信用分析的具体内容和侧重点必然也有所不同。因此,信用风险模型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对象,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随着我国评级业务规模的日益扩张和评级机构的发展壮大,以及投资者和监管当局对评级结果认可度的逐渐增加,评级机构将有能力去开发新的、有效的评级技术,我国的评级技术也必将取得长足的进步。

[本文为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T0602,06FS052]

参考文献:

1.江涌 .国际三大信用评级公司透视〔J〕 . 求是, 2006(19)

2.杨国宁. 探寻资信评级机构生存与发展之道. 集团经济研究〔J〕, 2006(4)

3.宾卫莲 .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8)

4.王周伟 .国际信用评级业的规范化发展及启示〔J〕 .特区经济 ,2005(9)

5.约翰.B.考埃特等著. 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国内外采煤技术比较分析 篇4

1.1 地质条件限制

我国井工开发矿山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体现为煤层埋藏深度大、构造和不安全因素多。综采生产工艺主要应用于开采条件较好的缓倾斜煤层中, 根据开采煤层厚度可分为厚煤层长壁综采工艺、薄及中厚煤层长壁综采工艺两种, 厚煤层长壁综采工艺又可分为倾斜分层综采工艺、大采高综采工艺和放顶煤综采工艺三种。因此应用综采工艺对煤层倾角、煤层厚度等资源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增加工作面的推进长度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工作面设备的搬家和缩短停产时间, 地质构造的出现是制约工作面推进长度重要因素, 而且已有工作面区段内出现预料外构造 (如断层、火成岩侵入等) 足以影响采煤机的正常推进时需要重新开切, 增加了工作面搬家次数和停产时间。瓦斯、水等威胁生产安全的因素也是制约综采工作面的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 如对高瓦斯矿井而言, 瓦斯涌出量随着开采轻度的增大而增大, 因此工作面生产强度又受到瓦斯抽放力度和通风能力限制。

1.2 装备可靠性低

机组可靠程度是制约综采工作面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由于国外一般采用美国或德国制造的设备, 可靠度高, 设备下井后整套综采机组在大修前能采完一个或几个采区。目前综采设备制造商已经生产出在第一次大修以前可连续回采1000万t以上煤炭的综采机组, 设备制造商生产的工作面输送机减速器和耦合器都能满足这些要求。国外设备的系统综合可靠度高, 采、装、运和支护设备综合开机率达90%以上。受机械制造和材料水平的限制, 我国生产的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的大修周期一般为200万t, 因此大大限制了工作面布置和生产的连续程度。另外我国生产设备在采煤机截深、走行速度及刮板输送机运输能力等方面与进口设备也有很大差距。我国生产效率较高的矿山也大多采用进口设备。近年来国外综采设备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1.2.1 刮板输送机:

久益采矿机械公司研究生产的矮断面刮板输送机链替代普通圆环链, 可在输送机上安装更大功率的电动机、减速器和耦合器, 大幅度提高输送机输送能力。该改造增加了输送机链的耐磨性能, 延长了输送机的检修、更换间隔;同时具有更高强度和刚性, 既改善了输送机运转性能, 又改善了输送机链弹性振荡、自动张紧和启动等性能。

1.2.2 采煤机:

采煤机的走行路程随着采煤区段宽度和推进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对采煤机的结构、牵引机构、行走机构、摇臂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很高的要求。国外采煤机采用交流拖动装置, 牵引装置为带有锻造齿条的U-tra-track2000型牵引装置。采煤机已经实现自动化控制, 操作非常简单, 可实现记忆截煤和液压支架联动控制。

1.2.3 液压支架:

国外大型综采工作面一般使用宽液压支架, 可达1.9m。使用较宽的液压支架可减少工作面中的液压支架总数, 提高生产中移动液压支架的安全程度。如在400m宽的工作面中, 使用支架中心距为2.05m的液压支架比使用1.75m的液压支架少32架;宽液压支架使用的液压阀、液压胶管、液压千斤顶控制装置的数量少, 因此使用宽液压支架的工作面总投资可减少5%。

1.3 搬家占用时间长

在煤矿生产中, 机械化综采工作面的搬迁工作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产环节。综采工作面设备多, 体积大, 一个用重型支架装备的工作面装备总重一般在1800t-3000t。我国传统的综采工作面搬迁, 从设备的拆除、运输, 到新工作面的设备安装, 通常需要35-45天, 严重影响矿井的产量提高和矿井均衡生产, 有时甚至由于搬家时间太长不得不增加工作面数量以保证矿井生产的连续性, 因此制约了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如果工作面每年搬家一次则每年有约10%的时间停产;如果采用另一套设备备用资源浪费严重, 不利于矿山生产的集约化。美国高产高效矿井多用单工作面生产, 没有备用工作面和备用设备, 工作面采完后停采搬迁, 搬迁时三班作业。工作面长度、设备数量不同, 所消耗的劳动量及时间各异。比如, 玛奇卡矿搬运190节支架及采煤机、输送机、转载机、移动变电站和泵站共用12d;岛溪6号矿搬运148节支架和所有其它综采设备共用7d;二十英里矿搬运128节支架和所有其它设备只用5.5d, 总用工220个。由此看出美国综采工作面搬家用工一般在10天左右。国内不少矿山也针对具体条件进行了综采工作面快速搬迁研究, 但一般也需2-3周才能完成, 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1.4 人员效率低

虽然我国有部分综采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单位工效超过500t/工, 如神华集团部分矿山, 但是多数综采面的生产效率远低于国外矿山。至2000年我国年产百万吨以上的综采队中放顶煤综采队产量占总产量的42.4%, 平均效率为114.7t/工;大采高综采队产量占21.6%, 平均效率为259.3t/工;薄及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产量占36.2%, 平均功效57.6t/工。我国综采工作面班组生产人员一般为25~40人, 甚至更多, 综采队人数一般在150人以上;而国外月产30万吨t以上的工作面生产班一般为7~9人, 全队在籍人数30~40人, 工作面效率高达300~400 t/工。因此工作面人员数量多是制约功效提高的主要因素。

2 结论

采煤工作面是矿井生产的核心, 其技术水平、单产水平的高低决定矿井的技术面貌、产量和效率。我国综采工艺的应用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受资源条件、国内材料工业和机械制

造水平的制约, 综采工作面区段规格小, 系统可靠度低, 设备连续工作时间短;

2.2 由于管理水平和辅助系统可靠性的限制, 工作面作业人员多, 单位工效低。

因此, 我国目前在管理、装备、培训等许多方面有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对管理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投入更大的财力、物力、精力, 真正能全面负责班组的生产、组织、管理、技术, 推广使用连续采煤机和掘锚联合机组加快掘进和采煤面推进速度, 加强适合我国综采设备的研发力度, 真正走一条高产高效集约化生产和发展的道路。

摘要:我国是世界第一大产煤国,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应用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至今已在大中型矿井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形成了一批单产、效率达国际先进水平的综采队。至2000年全国重点煤矿综采工作面平均单产达82.24万t/a, 其中年产超百万吨的综采队有78个, 最高年产量达803.4万t。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我国综采工作面在技术水平、单产水平及安全性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关键词:国内,国外,煤矿,综采工艺,工作面,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屠世浩.长壁综采系统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4.10:1-12.[1]屠世浩.长壁综采系统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4.10:1-12.

[2]汪建立, 林在康.加长综采工作面开采经济技术浅析[J].煤矿开采, 2005 (6) :12-15.[2]汪建立, 林在康.加长综采工作面开采经济技术浅析[J].煤矿开采, 2005 (6) :12-15.

[3]汪建立.提高综采工作面产量的途径[J].煤炭技术, 2005 (05) :52-56.[3]汪建立.提高综采工作面产量的途径[J].煤炭技术, 2005 (05) :52-56.

[4]张宝明, 徐永圻, 陈炎光.中国煤矿高产高效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1:90-93.[4]张宝明, 徐永圻, 陈炎光.中国煤矿高产高效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1:90-93.

[5]耿兆瑞.美国煤矿长壁综采生产技术发展述评 (一) ~ (四) [J].煤, 1996:2-5.[5]耿兆瑞.美国煤矿长壁综采生产技术发展述评 (一) ~ (四) [J].煤, 1996:2-5.

[6]刘志毅.综采工作面搬迁方法的改进[J].山西煤炭, 1999.9 (4) :67-69.[6]刘志毅.综采工作面搬迁方法的改进[J].山西煤炭, 1999.9 (4) :67-69.

[7]刘景林.特厚煤层倾斜分层采煤方法煤柱回收利用的探讨[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2004, (2) .[7]刘景林.特厚煤层倾斜分层采煤方法煤柱回收利用的探讨[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2004, (2) .

国内外工业节能政策调研分析 篇5

一、国外工业节能政策调研分析

(一)、世界各国工业节能的管理政策与措施

回顾近30年的世界节能历史,各国对节能重要性的认识和节能工作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至80年代末。世界范围的节能运动,缘于石油危机引发的能源安全意识,主要目标是通过能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实现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确保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这一阶段的节能主要是“安全推动”。

第二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为标志)至今。世界范围节能运动的再次高涨,缘于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主要目标是通过能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减少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确保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这一阶段的节能主要是“环保推动”。

工业节能是节能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发达国家的工业用能已不是主要的能源消费部门,但节能和环保的管理政策仍然还是紧紧围绕工业企业,工业过程和工业产品来展开的。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过程当中,工业节能则是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通过收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比如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在工业节能政策与措施,进行比较发现,虽然各国政策都有其鲜明的特点,但也不难发现一些共性的东西和主流发展趋势,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与工业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

依法节能是目前国际通行的惯例。一些能源消费大国和能源短缺的发达国家非常注重节能的立法工作,目的在于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日本于1979年颁布《合理用能法》;1993年制定《合理用能及再生资源利用法》;1998年重又修订《合理用能法》。美国于1975年颁布《能源政策和节约法》,1978年颁布《国家节能政策法(NECPA)》,1992年制定《国家能源政策法》(EPACT)。国外节能的法律法规一般涵盖了节能的各个领域,工业节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具体内容包括规定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进行能源审计,向政府提交能源计划,开展节能监督检测,耗能设备执行严格的能效标准等。

2、制定合理的激励工业节能的财政税收奖罚的经济政策

国外促进工业节能的税收和财政经济政策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税费政策,目的是增加能源利用的成本。政策措施包括:能源或与能源有关的CO2税、污染罚款、公共效益收费等。目前开征能源及CO2排放税的国家有捷克、丹麦、芬兰、法国、的国、意大利、荷兰、挪威、瑞典、瑞士和英国等。税收一般用做引导节能和提高工业企业能效水平的工具;另一类是财政政策,目的是降低提高能效的成本。政策措施包括:赠款和补贴、补贴审计、贷款(包括公共贷款和创新基金)、特殊技术的税费减免等。如美国目前采取的财政激励政策有现金补贴、税收减免和低息贷款等。

3、加强重点耗能工业企业的能源管理和监督

国外有关工业节能方面的政策大多瞄准用能大户或高耗能行业。1998,日本修改后的《节能法》,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责任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年消耗燃料300万升标油或1200万千瓦时以上电力的为一类重点用能单位;年消耗150万升标油或600万千瓦时以上电力的为二类重点用能单位。要求重点用能企业必须配备专职能源管理士,每年向通产省及相关部门报告能耗状况。如不能按期完成节能目标,又提不出合理的改进计划,主管部门有权向社会公布,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处以一定的罚金。通产省(经济产业省)直接管理这4000多家一类和6000多家二类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情况。在法国,年耗能5000吨标准油以上的1500个用能单位被列为重点用能企业,要求企业向政府做出“自愿”节能保证,并通过中介组织向其推广节能措施。

4、广泛开展工业领域的节能环保的自愿协议活动

自愿协议是指工业界整体或单个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为提高能效与政府签订的一种协议。协议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单个企业或企业联盟承诺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某一能效目标,政府给予承诺方以某种形式的激励。1992年联合国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的自愿协议迅速为发达国家所采纳。很多高能耗企业将自愿协议视为提升企业自身形象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政府也把自愿协议作为推进节能环保工作、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到2000年,欧盟国家已有300多个这样的自愿协议,日本有30000个企业/行业与地方政府签订了防止污染的协议,美国也有40个行业/企业与州政府签订了自愿协议。

5、开展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基准分析与比对活动

工业行业基准分析与比对是指工业企业把自己的主要能耗指标与行业内公认的某一参考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对比的参考指标可以是同行业企业的最佳指标,也可以是行业内的一个平均指标。通过全行业比较,每个企业可以知道自己的能耗指标处于行业内的什么位置,了解如何进行改进,改进的潜力有多少等。行业内基准分析与比对节能活动,在英国和挪威等欧洲国家开展已有近16年历史,近几年工业企业内部自身基准比对活动慢慢形成。运用行业内大基准比对,能够激励企业采取积极行动,提高节能增效,能够使政府对该行业大能效状况有更清楚的把握,还能够把它作为行业能效水平评估的工具跟踪了解行业能效发展的状况;运用企业内的基础比对,能够让企业自身形成一套能效改进的方法,通过企业对自身能耗数据的详尽分析,改进工艺控制和能源管理,能大大促进企业能效水平的提高。实践经验证明:行业内和企业内基准比对两者相结合对帮助工业企业识别节能机会,对促进工业企业有很大的作用。

6、建立工业耗能设备和产品的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

由于工业过程的差异性,国外对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单位产品能耗大多没有给出严格的标准限定,但对企业用能设备和生产制造的终端用能产品制定了严格的强制性节能标准,要求企业严格执行。日本机电设备的能效标准、标识的制定采取的是“领先产品”能效基准制度,即对汽车和电器产品(包括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等)制定不低于市场上最优秀商品水平的能效标准,并明确实施的目标,1999年已开始对各种电器设备实行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以利于消费者进行比较。1980年,美国开始实施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1992年开始实施“能源之星”自愿性节能认证。美国的采购法以及多个总统令都规定政府部门必须采购“能源之星”产品,因此“能源之星”的采购间接地成为一项强制性行为,也是国外产品进入美国主流市场的“技术壁垒”。

7、加强节能宣传和信息咨询服务。

国外的节能信息传播和咨询服务往往由政府提供经费资助,中介机构组织实施,属非营利性质。比如在日本,为了切实加强对指定工厂的管理,帮助企业采取措施,节能降耗,日本经济产业省十分重视对指定工厂的节能诊断,并设立专项资金,委托日本节能中心负责具体实施。通过节能咨询专家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详细的能源审核,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预期效益和优先次序。同时,经济产业省定期发布节能产品目录,政府设立节能月、节能日,举办能源效率展览和各种大型活动,开展节能产品和技术评优和奖励活动。法国对节能信息的服务和宣传也具有相当规模,在全国共建立了100个信息宣传点,通过电视公益广告、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公用咨询电话等,广泛宣传节能知识,每年用于节能宣传的财政预算就达9000万法郎。

8、开展广泛的国际碳排放贸易活动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发达国家为实现减排承诺,在挖掘国内节能潜力的同时,积极开展多国或区域性的国际合作。京都议定书允许温室气体减排贸易可以采取几种机制来完成,但所有的机制都基于基准线和减排量的概念,其中减排量是可以进行贸易的。联合履约机制允许附件一国家、大的发达国家从其他附件一国家获得减排额度,而减排项目即可以是减少排放的项目也可以是碳沉降的项目。清洁发展机制允许附件一国家在非附件一国家投资减排项目或碳沉降项目以获得减排额度。国际减排贸易条例还允许附件一国家之间进行贸易以实现减排目标。

当前,国际间有关二氧化碳排放贸易的经济合作非常活跃,工业节能项目首当其中。2005年1月,作为最大的多国、多行业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贸易计划,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贸易计划(EUETS)开始运作,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间的二氧化碳排放贸易系统,覆盖了12000多个用能装置,贸易量接近欧洲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欧盟ETS计划包含了所有的电厂、石油冶炼厂、钢铁厂、焦炭厂、水泥厂、玻璃和陶瓷厂以及所有20MW以上的用能装置。

二、我国工业节能管理及政策体系演变过程

(一)、我国工业节能管理与政策体系发展回顾

新中国成立前30年,由于国家的物资供应极其匮乏,包括工业生产用能在内的各类物质,国家采取的是配给制方式予以管理和消费控制。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内能源需求急剧增长,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在20世纪8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全国能源供应长期、持续紧张,特别是石油、电力供应短缺,许多企业被迫“停三开四”。能源供应短缺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当时作为我国工业部门的主体的国有企业生产工艺落后,用能设备和设施陈旧,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节能潜力巨大。因此,工业节能成为政府节能管理的工作重心,中央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以下主要节能管理手段和措施:

.制定了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

.节约能源正式列入国民经济计划。

.实施能源定量供应、企业能源定额管理制度。

.国务院发布压缩烧油、节电、节油、节煤等五个“节能”指令。

.加强企业节能基础工作,建立能源三级管理网,实施能耗考核制度。

.建立节能服务中心。

.加大节能资金投入,制定实施节能优惠政策。

.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每年开展一次全国性“节能月”活动。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全国能源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能源供应短缺状况有所缓解,煤炭供应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但电力和油品仍然比较紧张。而我国工业部门绝大多数工业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能源管理水平也较差,能源效率远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基于这种情况,这一时期政府节能管理的工作重点是:促进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管理,进一步缓解国内能源供应紧缺,保障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以下主要节能管理手段和措施:

.1986年,国务院发布《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

.组织制定了主要的节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全面规范节能工作。

.制定和实施节能优惠政策:如对节能贷款给予低利率优惠,对节能效益实行“税前还贷”;对节能产品减免产品税和增值税3年;引进节能设备和技术减免关税等。

.继续对国有企业节能措施投入节能基建和技改资金。

.国有企业实行节能奖:奖金计入成本。

.开展国有企业节能管理升级活动,进入等级予以奖励。

.安排节能示范工程。

.推广节能先进技术。

.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欧共体和日本合作共同组织能源培训;与世界银行合作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战略研究》,开始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节能贷款等。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对工业企业的控制趋于放松。国内能源供需关系开始出现明显变化,除石油外,煤、电都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能源消费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始突显,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对节能管理有所调整,重点是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节能管理方法,以节能促环保。相应地,管理手段和措施也进行了重大调整,取消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建立的一些节能管理手段和措施。从1994年起,国家税收、金融体制改革,80年代以来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在节能方面建立的财政、税收、金融优惠政策全部取消;企业节能专项奖取消,节能奖纳入企业综合奖。

同时,政府节能管理职能部门探索和建立了若干新的节能管理手段和措施。积极组织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草案),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节能机制,开展能源服务公司(ESCO)试点,进行需求侧管理/综合资源规划(DSM/IRP)试点等。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出现新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初步确立,市场开始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买方市场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竞争战略成为国

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经营策略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经历新一轮战略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政府不再对国有企业进行直接控制。这一时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初步完善,全国能源市场基本形成,石油等能源价格基本上与国际接轨,供需关系总体上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煤炭和电力生产企业逐步转变观念,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来吸引用户。石油进口逐年加大,能源结构性矛盾突显,能源安全问题引起政府重视。能源消费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节能降耗”成为其自发要求,尤其生产能源费用占产品成本20%以上的企业,如钢铁、化工企业等,都十分重视节能工作。

由于能源生产和消费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密切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认真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作为环保的重要措施,与环保的结合更为密切。

基于上述背景,这一时期节能工作主要是加强节能法规建设和节能管理,引导和规范企业能源消费行为,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从节能的角度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有效缓解国内能源环境压力,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重要保障,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政府建立和实施了以下主要节能管理手段和措施:

.1997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年1月1日施行,节能工作开始步入法制化轨道。

.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的支持。

.组织节能科研项目:科技部将节能项目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加强节能信息传播。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节能工作的管理模式出现重大变化。一是以《节能法》实施为标志,节能工作的管理步入法治化轨道。二是改变了政府对企业节能的直接管理和财政补贴的做法,通过政策引导,运用价格机制和市场手段引导用户节能。三是有组织有系统地研究节能中面广量大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通过技术进步促进节能;四是加强节能信息的国际交流,资助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和社会提供节能的信息服务。五是进行能源服务公司、需求侧管理等市场手段推进企业节能。

(二)、当前形势下我国工业节能管理政策与措施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日趋旺盛,能源约束矛盾十分突出。能源消费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经济、环境、国际问题引发了全社会对节能工作的重新认识,政府进一步加大了节能工作的力度,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确定了节能的约束性指标后,因此全国上下节能形势高涨,节能不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要成为一项具体的行动。在工业节能方面,国家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包括:.提出了重点工业节能领域,和重点节能工程,并提出了具体的节能技术,措施和目标。

.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落实《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和《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加强对年耗能一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耗能单位的节能管理和监督。重点耗能企业应有专门的节能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节能管理人员,完善能源计量和统计工作。组织对重点耗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和主要耗能设备,工艺系统进行检测。

.开展千家工业企业节能活动,要求全国千家重点用能企业设定节能目标。

.组织重点耗能企业开展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对标活动,促进企业节能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的激励政策,下发了《节能设备(产品)目录》,对生产或使用《目录》所列节能产品实施鼓励政策;将节能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国家对一些重大节能工程项目和重大节能技术开发、示范项目给予投资和资金补助或贷款贴息支持。

.加大了依法节能的管理力度,建立和完善节能监督机制。组织对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石化等高耗能行业用能情况、节能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明确执法主体,加大执法力度;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的规定进行监督检查。

.加快节能技术开发,示范推广,组织对关键节能技术科研开发,促进节能技术产业化。

.加大对企业节能的投入,在政府加大对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重点行业节能示范工程投入的同时,鼓励企业通过市场直接融资加大节能减耗技术改造。

国内外网络招聘行业现状分析 篇6

关键词:就业网络求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网站

0 引言

2008年10月金融危机对就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也为职业生涯指导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招聘的概况进行初步分析,特别地研究了国内高校就业指导网站发展现状,为更加有效的利用网络求职提供建议,促进大学生就业。

1 国外网络招聘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1993年美国实施NII 计划(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以后,网络普及率大大提高,网络用户数量迅速增加,专业招聘网站应运而生。这些专业招聘网站通过提供网络招聘求职信息和服务,赚取利润,主要包括门户型招聘网站、门户型网站的网络招聘频道及行业型招聘网站。

如表1所示,1997年专业招聘网站出现初期,职位列表只提供技术类职位,聚焦于高科技产业和投资银行。网络的普及与web2.0的运用使得招聘网站发展越来越成熟并形成大型招聘网站如Monster.com,Careerbuilder和雅虎。随着博客、协作网络和社区的发展,小型的网站和社区(所谓长尾)兴起,通过搭建专业内人才的双向选择渠道,使招聘者和求职者倾向这类专业化平台,vault.com和Linkedin.com就是好例子,形成了今天门户型招聘网站、门户型网站的网络招聘频道以及行业型招聘网站激烈竞争的局面。

2 中国网络求职概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web2.0的应用,1997年中国产生了第一批招聘网站。1999年人才招聘网站迅速切入人才市场,拓展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如表2:

2003年非典时期,大型招聘会及人才市场现场招聘都暂时停止,网上求职却火爆起来。从2003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使用网络招聘的服务。截至到2005年底,中国已建成人才招聘网站近2000家,PV总量达30亿以上,招聘网站的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在这些网站中,除了极少数的网站是政府性质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基本上都是盈利性质网站,全国性平台与地方性平台、综合性平台与专业性平台的竞争激烈。 但由于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差距、人才素质的差别、人才观念的差异使中国人才市场对人才服务的需求不尽相同,现场招聘会(人才交流市场)、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人才猎头、熟人推荐、网络招聘等多种招聘形式长时间共存。

3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网站

3.1 高校就业指导网站的概念界定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网又称就业信息网、就业资讯网,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统一指导管理,主要有三个部分——75个教育部直属高校就业网,27个其他部属院校就业网以及地方院校就业网。就业指导主要包含就业政策指导、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技巧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关于“走向社会”的指导等。

3.2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网站发展概况 90年代国外大学就业服务部门都开始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国内大学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几乎都建成了大学生就业网站,但是大多数仅停留在信息提供的单一功能上,在就业指导方面尚未充分开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①缺乏统一指导。200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正式开通后,教育部要求各地方、各高校加快各自就业服务网的建设,尽快形成国家、省和高校三级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各高校就业指导网站是在在教育主管部门的不断推动下进行的,是直线性思维、行政性实践,除了政策性倡导以外,没有对建站后期进行统一指导与管理,各学校建站情况参差不齐,没有发挥整体效益。②就业机构不完善。学校就业机构不齐、人员不足、职能不完善,工作量大,被动地依赖用人单位或人才市场传递信息。并且就业指导人员对就业市场仅是有所了解,缺乏对就业现象的深入分析,很少关注用人单位的数据更新与开发,进行信息筛选、信息加工与数据分析。③服务对象的局限性。仅停留在毕业阶段的择业指导上,与传统就业指导一样处于安置就业阶段。就业指导的对象仅局限于毕业生,缺乏对低年级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关注。④信息安全问题。各就业指导网站普遍缺乏企业发布信息的注册制度和严格的资格审查制度,基本上企业传递的信息由一两名就业指导人员输入电脑,发布到网站上。如何既能让企业全面详细地了解学生情况,又保护学生的信息,保障学生的隐私权还没有更好地解决办法。⑤缺乏对职业生涯的关注。对于如何系统发展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和测评没有细致、有效的深入辅导,较国外的就业指导网站有很大差距。忽略对学生职业理解和基本职业能力培养,仅限于毕业生择业指导这一环节。⑥缺乏个性和特色。各高校就业指导网站从页面设计、栏目频道设置、网站内容都大同小异,千篇一律,缺少网站营销与宣传,普遍知名度低。

3.3 结论 建议金融危机背景下建设好高校就业指导网站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人才选择机制,进一步完善高校就业指导网站,促进大学生就业。①落实就业指导。一方面可以针对就业指导网站缺乏专业的职业指导师的现状,邀请学校的心理指导中心的老师与职业发展的老师共同参与,对其进行培训,并定期交流就业形势等,形成互动机制。另一方面提供違约、签约常识、考研就业等、人事制度、市场供求等为学生有实用价值的就业指导、就业信息,提高择业技能,尽量避免简单转载就业政策与就业信息。②增加社区板块。如校友辅导、沙龙活动、就业实习论坛等板块。一些专业校友推荐很重要,真实及时,且是双方的见证人,沟通的桥梁,促使在校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了解就业形势专业发展前景,弥补老师理论与工作实践的差距,过去与现实的脱节。而就业沙龙、论坛促进本校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提供更多隐性信息与择业经验。③建设特色网站。相对于社会上赢利性的专业招聘网站以及全国性、地区性的就业指导网站,高校指导网站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提供本校学生的针对性就业服务,建设基于专业特点、地区特点、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网站。④提高网站知名度。如上海交大、复旦等,进行与各大搜索引擎网站连接、竞价排行等网站营销,及时公布就业供需的信息,也可以吸引更多企业的关注。⑤加强就业数据管理。实现数据实时统计、数据处理与数据对接。与院系的就业工作指导老师合作,根据学校院系设置特点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另外与教育部的就业数据信息管理实现对接。另外还可以增加在线投票或者调查,实时了解本校毕业生求职意向、求职情况,有助于不同阶段就业有关重要数据统计分析工作,最终为学生择业选择提供依据。⑥与企业实现长期合作。建立重点合作企业数据库,实现信息互通,还可以实现低年级学生实习的长期合作关系。⑦毕业生跟踪管理。目前的高校就业指导网站时间上局限于双选期间,不管之前素质培养以及手续办完后毕业生发展情况。可以直接利用就业指导网站学生管理、学生数据库等进一步追踪学生毕业后两年内工作情况,了解跳槽率、失业率、职业发展前景等。

参考文献:

[1]吴昊,张东.大学生利用网络求职的调查与分析——基于全国42所高校大样本的实证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8).

[2]赵有强.毕业生就业网站的构建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5.

[3]吴昊,张东.大学生利用网络求职的调查与分析——基于全国42所高校大样本的实证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8):43-44.51.

[4]肖建彬,杨帆.关于我国高校利用网络进行就业指导的调查研究.高教探索.2005(5).

[5]邓一飞.中国网络招聘行业现状研究及发展分析.天津大学.2006(1).

国内外阀门开发现状比较分析 篇7

1.1 国内阀门制造业

据报道, 中国的阀门制造企业总数居世界第一, 各种大中小阀门企业已达6000余家, 其中产值超亿元的近百家。2008年1-8月, 中国阀门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733亿人民币。多数企业已取得ISO9001质保体系认证, 少数企业取得了AP、CE认证和国内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涵盖3000余种型号, 40000多种规格。现有184项“国际”和“行标”构成技术标准体系。

1.2 国际阀门制造业

国际阀门制造企业总数约为:日本1500家;美国900家;英国490家;德国450家;法国400家。阀门总产值 (以1990年为例) 美国约107亿美元, 德国约79亿马克, 日本约4841亿日元。国际阀门贸易市场在最近几年来十分活跃, 竞争也相当激烈。制造能力较强的是德国和美国。德国是世界最大的阀门出口国。从规格上看, 日本约有8000种规格, 前苏联有28000种规格。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生产的阀门材料多达百种, 铸钢件的品种有五、六十种之多, 尤其是超低碳钢系列很多, 发展很快, 国外阀门产品适应能力很强。为此, 与之相适应的阀门标准也很多, 仅前苏联有355项, 德国有177项, 法国有117项等。

1.3 国内外阀门制造业经营状况概要比较

国内阀门企业总数超过日、美、英、德、法国总数, 工业总产值低于美国1990年水平。国内采用阀门标准数量超过德、法两国, 少于前苏联。国内生产阀门规格数量超过日本和前苏联。另从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阀门分会了解到, 我国每年阀门市场成交额高达500亿元左右, 但其中100多亿元的市场份额被国外阀门企业占领。

2. 制造工艺与新产品开发

2.1 国内阀门制造业

国内阀门行业通过引进技术提高了阀门制造能力与水平。如:大连大搞阀门有限公司引进加拿大维兰公司金属疏水阀制造技术, 与日本岗野阀门株式会合作建成国内第一条热锻模阀门生产线;上海阀门厂引进德国巴布考克公司安全阀技术;自贡高压阀门有限公司于2001年6月与美国通用电气新比隆公司签署了引进GE新比隆阀门产品, 其引进技术包括:分体式、焊接式、顶装式球阀及通用阀、自动调节阀、止回阀等所有的全套阀门技术等等。国内许多企业采用了树脂砂脱箱造型生产铸件毛坯;铸件化学成分采用直读光谱仪进行快速分析;钴60γ射线对铸件进行探伤;锻件采用胎模锻和多向模锻;摩擦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喷焊等焊接工艺。阀门焊接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组合机床、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也被越来越多的使用。目前, 国内企业已自主开发了为火电站配套的亚临界和超临界高温高压截止阀;石油化工大型吸附分子装置用24通旋转阀;固体物料气力输送用换向阀和滑板阀;新一代高性能单双向密封三偏心复合圈金属密封蝶阀 (公称直径2000mm) ;1200℃高温蝶阀;核工业用上装式核电球阀和软硬密封高真空电磁耐压阀;常熟管线GK型管线球阀 (PN5-6.4MPa DN28〃-32〃) ;电站用陶瓷密封闸阀、球阀和调节阀;高温高压Y型波纹管截止阀、低温波纹管氯气阀、生物抗菌隔膜阀等等。一些新产品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于电力石化工业用阀, 除个别高参数安全阀和调节阀尚需进口外, 其他产品国内均能制造。阀门分会发布的《阀门行业概况及“十一五”发展建议》中明确建议重点开发的阀门产品中包括为石油天然气集输管线工程配套阀门:长输管线用高压球阀 (PN10MPa, DN50〃~1400〃) 、液化天然气用低温阀门 (PN1.6-6.4MPa, DN25〃-400〃, 工作温度-162℃) ;建议开发的新工艺中包括:长输管线大口径整体球阀整体焊接技术。

2.2 国际阀门制造业

2.2.1 研发现状

目前国外阀门的科研特点为:试验研究与新产品开发密切结合;内部研究与引进技术密切结合;重视高新技术在阀门上的应用研究, 既重视高参数和特殊工况用阀门的试验和阀门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 也重视现场试验与改进工作。

2.2.2 产品质量

密封可靠性。按关闭件密封程度规定用途和选择产品, 并对密封程度进行分类, 一般分为三个等级。一、二级用于密封性要求高的地方, 三级用于通用的中低压工业阀门。

阀门一次开关时间。某些阀门要求在很短时间内开启或关闭。一次开关时间长短标志着阀门性能的优劣。

阀门使用寿命。阀门使用寿命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使用年限, 一种是以开关次数表示。核工业用阀是采用使用年限表示, 一般寿命为30~40年。

2.2.3 制造工艺

铸造方面:铸件采用冲天炉加电炉双联铸造, 铸钢为电炉加精炼炼就。金属液质量高, 化学成分稳定, 造型为树脂砂, 潮膜自动线或机械造型, 多数为微机控制。

锻造方面:大多数采用模锻, 并已经采用多向模锻和闭合膜锻。锻件质量高, 材料利用率最高可达95%。最大锻造通径可达DN500。

热处理方面:大部分已经采用可控热处理。如日本可控热处理已占70%-~80%, 还有的采用真空热处理。氮化也采用了离子氮化、软氮化、化学处理等新工艺。

机械加工方面:加工设备已经自动化、数控化并已经采用了加工中心, 还有的应用群控设备进行加工, 普遍采用了成组技术及机夹式刀具、数字式量具, 配备有专用清洁装配车间, 试验装置先进、齐全, 渗漏量检测手段先进。

2.2.4 新材料

近年来, 阀门材料除无机材料之外, 已经开始使用有机材料和合成材料。使用新材料已经开发出大批具有高性能的阀门新产品, 如:用工程塑料代替金属材料制造的塑料阀门, 这种阀门具有低成本和耐蚀的特点;陶瓷阀门具有耐蚀性、耐磨损性和电绝缘性等优点。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复合材料阀门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等优点;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或温度记忆合金的可逆性和高弹性制造的记忆阀门可以用来代替恒温器、不冻水栓和安全防火阀门;近些年来开发的钛阀和钛合金阀门, 在提高性能的基础上, 大幅度地降低了成本, 使其应用前景广阔。

2.2.5 重视环境保护

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 对阀门行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近些年来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许多阀门厂商致力于开发用于环境保护的阀门新产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各国相继开发了纯石墨填料并大力推广波纹管密封阀门,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阀门密封的可靠性, 有效地防止了有毒介质外泄。同时采用多级减压和分级分解射流的阀门新结构, 用以减少或消除噪音。日本的给水系统也更多地使用了不锈钢阀门和塑料涂层阀门。为有效地保护环境, 德国已经立法, 禁止在阀门上使用石棉材料制造的填料或垫圈等。

2.2.6 管线球阀试验

针对管线球阀对安全可靠的重要性, 一些制造企业做了大量试验, 主要包括:耐火、吹风、吹入异物、异物磨损、紧急密封注脂、抗震、耐腐蚀、承载密封、寿命试验 (全压差下开关数次后测泄漏) 和拉、压等试验。这些试验对提高产品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2.2.7 大规格阀门产品

最大平板闸阀通径1620mm, 2000和3050 roll (美国、日本) ;最大蝶阀通径9750mm (英国包文公司设计, 瑞士制造) ;最大球阀通径3050mm, 不算驱动装置的重量184 t (瑞士) :最大水用闸阀通径2750mm, 9 MPa (日本) 。

2.3 小结

综上所述, 国内阀门制造工艺与新产品开发虽有了长足发展, 但与国外先进制造技术、研发水平尚存在差距。在较大规格品种和重要制造工艺方面, 国内企业还须重视加大研发。

3. 认识与建议

3.1 国内阀门参与更多国际竞争

尽管目前国内阀门制造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所占有的份额还很少, 但从技术进步, 企业发展前景来看, 国内阀门将参与更多的国际竞争。

有资料表明, 今后几年内, 国内新建长输油气管线和支线2万多公里, 预计需要2万多只大口径管线球阀和中小径球阀、平板阀。国内阀门制造企业将会争取更多市场份额。

油气管道阀门制造企业规模、产能基本稳定, 国内油气管道阀门制造企业的成熟还有较长的发展空间。

3.2 构建阀门招标采购评价体系

对于国际公开招标采购, 不应该排斥任何地区的供应商参加, 因国内企业有极大的参与欲望和价格优势。但国内阀门制造总体水平较国际先进还有一定差距, 并且阀门企业竞争日臻激烈, 市场鱼龙混杂, 正处在竞争、淘汰、整合阶段, 特别是近些年的无序竞争状况, 这些对采购活动中如何评价制造商及其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些年的采购活动中, 阀门的采购技术规格书中, 反映设计、制造工艺、检测、质量控制等要求和评价条款非常少, 不利于客观评价和选择良好的企业以及优质的产品。管道设计单位是管道工艺设计专业机构, 但未必是阀门或其他机电设备的专业机构, 由其单独编写技术规格书的方式已不适应客观评价阀门技术水平的需要, 因此编写技术规格书时必须聘请其他专家。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才能保证公正地、客观地评价制造商及其产品, 摆脱以价格竞争为主状态, 推动实现产品品质及价格的竞争局面。由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负责起草的国家标准GB/T 19672《管线阀门技术条件》已经开始实施, 这将成为建立阀门评价体系的基本依据。

参考文献

[1]孙晓霞.阀门行业概况及“十一五”发展建议.山东机械[J].2005, (5) .

国内外完井方式分析 篇8

关键词:完井方法,技术研究,油气井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 气井完井的方式大致可分为:套管射孔完井、套管砾石填充完井、裸眼完井、筛管/割缝衬管完井、尾管射孔完井、裸眼砾石充填完井、带ECP的筛管割缝衬管完井、选择性注水泥完井。各种完井方式都有相应气井地质条件, 以及个自己的优缺点。

1 裸眼完井

裸眼完井是油气井套管下至到生产层顶部然后固井, 生产层段完全裸露, 油气流动效率高, 一般分为先期裸眼完井、后期裸眼完井。

优点油层完全裸露;成本预算低;气井完善系数高;储层不受水泥浆侵蚀伤害。

缺点:生产过程时容易产生井壁坍塌、堵塞、埋没或者部分埋没生产层;气井后期的修井工作艰难;不利于分层测试和开采;增产措施效率低长裸眼井段不利于实施分段酸化、分段注水。

适应地质条件:岩性坚硬、致密, 井壁稳定不易坍塌;单层开采的储层或岩性一致的多层储层;

2 筛管割缝衬管完井

筛管完井是完井后目的层位下筛管, 其余层段下套管以及在筛管以上的井段、管外注水泥封闭的完井方法。割缝衬管完井是将割缝衬管悬挂在技术套管上, 依靠悬挂封隔器封隔管外的环形空间。

优点:成本低廉;储层产层段裸露, 渗流面积大, 油气流动阻力小;可防止井眼坍塌以及控制油气井出砂;避免水泥浆污染油层, 井底完善程度高。

缺点:衬管与井眼之间的环空注水泥完井质量不高;选择性增产措施效果不高;不能进行层段分离、实施分层开采;气井生产时容易产生层间干扰;在深度超过4000m的井中用小钻杆钻水泥塞得施工难度非常大;钻杆震动容易造成水泥环破坏, 同事加剧钻柱对尾管的摩擦, 影响油井寿命。

适应地质条件:有天然裂缝的硬质砂岩或碳酸盐岩产层;单层开采的储层或岩性一致的多层储层;出砂不严重的疏松岩层。

3 射孔完井

射孔完井是将油层井段分隔开进行增产和注水作业, 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完井方法。技术套管下过直井段注水泥固井后, 在水平井段内下入完井尾管并注水泥固井, 并进行射孔, 一般分为套管射孔完井, 尾管射孔完井。

优点:在生产井段能进行选择性修井作业;可实施层段分隔;可进行各种井下增产措施。

缺点:固井完井质量难以保证和防止水泥浆污染上部油层的矛盾;容易伤害气井储层;对射孔操作技术要求高;气井完善程度低;成本高昂, 工艺复杂;。

适应地质条件:大规模高排量水力压裂的低渗储层;存在边底水层, 易坍塌层等地质条件;砂岩、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

4 裸眼砾石充填完井

裸眼砾石充填完井是用充填液将选好的砾石泵送至绕丝筛管与井眼之间的环空空间, 构成一个砾石充填层的完井方式。

优点:在完井过程中储层不受水泥浆的伤害;能预防疏松储层出砂和井眼坍塌。

缺点:油气井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控制;油气井后期增产措施效果不佳;油气井生产过程中太容易发生层段间窜流。

适应地质条件:储层无天然的底水, 无含水夹层;单层开采的储层或岩性一致的多层储层;岩性疏松出砂严重的中、粗、细砂粒储层。

5 套管砾石填充完井

套管砾石填充完井是将绕丝筛管下入油层, 用充填液将选好的砾石泵送至绕丝筛管与套管之间的环空空间, 构成一个砾石充填层的完井方式。

优点:在完井过程中储层不受水泥浆的伤害;能预防疏松储层出砂和井眼坍塌;可进行层段分隔。

缺点:完井成本高, 工艺复杂;后期很难进行增产作业;

适应地质条件:储层无天然的底水, 无含水夹层;岩性疏松出砂严重的中、粗、细砂粒储层;各分层存在压力, 岩性差异, 因而要求实施选择性处理的储层。

6 带ECP的筛管割缝衬管完井

带ECP的筛管/割缝衬管完井一般分为带ECP的筛管完井、带ECP的割缝衬管完井。

优点:相对中等程度的完井成本;在完井过程中储层不受水泥浆的伤害;依靠管外封隔器实施层段分隔, 可以避免一定程度的窜通;油气井后期增产措施效果比较好。

缺点:管外封隔器实施层段的有效程度取决于封隔器的密封件的耐压、耐温, 井眼的规则程度等因素。

适应地质条件:要求不实施注水泥层段分隔;井壁不稳定, 有可能发生的井眼坍塌的储层;天然裂缝性或横向非均值的硬质砂岩储层。

7 选择性注水泥完井

选择性注水泥完井是在钻穿的长井段碳酸盐油藏中, 选择条件较差的油层进行选择性注水泥的施工。选择性注水泥完井可以实现对单一层段进行针对性的酸压, 进而降低酸压施工费用, 提高酸压效果。一般适用于潜山油藏。

优点:由于封隔器的作用水泥浆不会污染上部油层, 水泥浆直接触固井井段;能保证水泥环质量, 实现固井和保护油层的统一;简化施工程序, 缩短了施工时间;可以实现一次管柱多次注水泥;能够实施分段酸压, 提高酸压效果。

缺点:油气井生产后期不利于分层酸化等增产措施的实施;不利于分层采油采气。

8 总结

国外油藏开发统计中, 套管射孔完井应用最为广泛, 国内以套管射孔完井为主, 个别岩层采用裸眼完井, 砾石填充完井。各个油田岩性差异巨大, 选择合理完井方式对油田开发和后期修井有很大益处。

参考文献

[1]杨淑珍;向文刚.克拉2油田完井工程方案和应用[J].油气井测试.

[2]袁进平;齐秦中.国内完井技术现状及研究方向建议[J].钻采工艺

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分析 篇9

一、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分析

( 一) 美国全科医学教育

美国的全科医学教育是比较规范, 形成了医学院。通常美国的校内全科医学教育提倡学生毕业后全科住院进行医生培训, 此外大多数医学院校设有家庭医学院或家庭医, 并且开设有全科医学课程, 而且规定所有的医学生必须接受至少2周的家庭医学训练。对于毕业生而言, 毕业后需要全科住院培训长达3年, 其中前2年主要在大医院或社区医院接受培训, 除此之外每周还应该至少有2 - 3个半天到社区诊所进行实习, 两年实习完毕后, 在第3年主要在社区诊所进行培训, 培训期间需要参加每天的全国统一考试, 合格者则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培训3年, 当全部培训结束后, 在最后还需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 合格者获得全科医生资格证书。对于获得全科医生资格证书的人来说, 不是高枕无忧了, 这些全科医生每3年必须获得150学分的医学继续教育, 同时每6年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全科医生资格; 再次认证考试, 合格者方能再注册执业。

( 二) 英国全科医学教育

在英国, 45% 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会从事全科医生工作, 远高于其他专科。其中一流大学像剑桥、牛津和伯明翰大学平均都达到了30% 的毕业生从事全科医生工作。相较于国内的医学生源而言, 英国的医学生大部分是直接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 进行5年学制的学习, 教育开设全科医学必修课和选修课, 并且有8周的社区实习, 通过这种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使学生尽早了解全科医学。

( 三) 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

目前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不同于国外, 有多种教育方式, 呈现多层次, 多形式的特点, 这其中包括学历教育, 毕业后教育, 继续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以及转岗培训等5种模式与六部委《规划》的5种主要措施基本一致。我国现阶段全科医学教育以转岗培训为主, 后期将以毕业后教育为主, 这种教育模式主要是为了有利于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二、改善我国全科教育的策略

( 一) 构建合理的医学预科教育体系

在我国的医学教育预科阶段的教育中不仅是为了使学生具有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外语交流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也是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培养。因此围绕这一目标, 在预科教育时应该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特点, 尤其是要结合学校自身的教育优势, 通过建立良好的课程体系, 来达成这一目标。除此之外在加强理工科基础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开展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加深学生的多学科的知识背景、掌握多领域的实践技能、培养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 二) 改革教学方法, 重视学生临床技能及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

我国目前的医学生临床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一定临床工作和科研能力的人才, 争取达到医学博士水平的应用型临床医师, 所以八年制的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因此在八年制临床教育中应该加强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 同时还应该加大教学资金投入的力度。除此之外在医学生的实践过程中, 还应该严格筛选素质高的教员来从事八年制学生的教学任务, 以此保证八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的结果。这样通过改革教学方法, 进行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 使得学生不仅掌握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同时还熟悉了各种基本的临床操作技能。另外, 教育改革中还应该在注重对学生掌握基本的临床操作技能的同时, 特别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批判性临床思维能力、自学和终身学习能力以及人文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发展培养全方面的医学人才, 来满足我国医学方面的需求, 从而达到促进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目的。

三、小结

本文通过对几个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了解了各自的特点, 同时还制定了一些对我国医学教育提升的策略, 希望能促进我国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莉, 王华杭.全科医师培训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J].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0) .

[2]王甦平, 龚睿婕, 杨涛, 鲍勇.带教医生与学生对全科社区见习认知比较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 2014 (07) .

国内外分析 篇10

MCDA可以用于评估药物[11]、公共健康项目[12]、手术[13]以及筛查技术[14]等, 所得到的评估结果用于支持医疗保险报销项目、确定疾病干预措施、评估卫生许可、分配科研基金等。2014年, 国际药物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协会 (ISPOR) 成立了医疗保健决策的MCDA良好实践专案工作组, 用于在医疗保健决策领域定义MCDA, 并在该领域开发良好实践方法。在2015年5月举行的ISPOR大会上, 专案小组论述了MCDA应用于卫生保健项目评估的一般工作框架[15]:一是明确问题, 二是选择准则, 三是性能评价, 四是准则的评分和赋权;五是计算方案的总分, 六是不确定性分析;七是解释说明。本研究以此过程为主要研究脉络, 关注MCDA在医疗保险报销决策方面的应用, 总结分析医疗保险项目评估所考察的准则和用以描述准则的指标、准则权重的计算方法、决策方法和不确定分析方法, 为在我国应用MCDA进行医疗保险报销项目评估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准则

准则是衡量、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 可度量事物对主体的有效性, 是评价的基础。在MCDA中, 应在明确决策事件的基础上, 主要依据完整性、无冗余性、非重叠性、偏爱独立性原则确立考察准则[15], 并需制定评价准则具体指标。如在综合评估某个药物时, 将安全性作为准则之一, 就需要考虑用什么指标来描述安全性, 可能是不良反应发生的程度和频率、副作用的强度等。

确定准则和指标的方法主要有文献分析法和专家法。可以是先依据文献分析结果列出拟考察的准则和指标, 然后经专家筛选, 最终确定[16], 也可以直接由专家确定准则和指标[17]。有些研究则直接选用EVIDEM决策框架确立准则和指标[18]。EVIDEM决策框架是由非盈利组织EVIDEM合作组在2008年制定的医疗卫生决策框架结构, 其包括4个准则, 共计15项指标[19]:准则1是关于证据质量的, 包括3个指标——符合决策需求的程度、证据完整性和一致性、证据的相关性和有效性;准则2是关于疾病影响的, 包括2个指标——疾病严重程度、疾病影响人口数量;准则3是关于决策方案 (即参与评价的干预措施) 的, 包含7指标——现有医疗指南、现有干预措施的局限性、效益和效果改善、安全性和耐受性改善、报告的患者依从性、方便性以及用药结果改善、公共健康利益、医疗服务类型;准则4是关于经济性的, 包括3个指标——预算影响、决策方案的成本效果、对其他项目消费的影响。

在医疗卫生评估的MCDA有时也可以直接用指标作为准则 (这也正是多数研究的做法) , 所以为了叙述方便, 以下对准则和指标不做区分。

2准则的度量

准则确定后, 需对各个方案的每一项准则进行赋值。在一般的多准则决策中, 准则的值可能是确定的或不确定数字——如通过文献分析、经济模型、政府文件和试验得到的各类数据, 也可能是由专家意见得到的诸如“优、良、差”。由于语言参数在后续的决策中难以定量比较, 所以为了研究方便, 在卫生评估领域, 通常建议将这类不可量化描述的准则 (有时甚至是全部准则) 应用评分方法来计量。如对疾病重要程度这一准则进行量度时, 可以用3代表疾病重要程度最大, 用0代表疾病重要程度最小。

3准则权重的计算方法

由于各个准则对决策事件的贡献程度不同, 需要对各准则的相对价值进行判断, 其为赋权。在医疗保险报销项目评估方面使用的赋权方法有摆幅权重法 (Swing Weighting) [20]、层次分析法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21]、离散选择试验 (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 DCE) [16]。其中, 摆幅权重法和层次分析法属于主观赋权法, 可以反映决策者的主观偏好;离散选择试验属于客观赋权法, 具有客观性。

4多准则决策方法

多准则决策问题的核心就是要依据决策信息 (准则和权重) 对各方案进行择优或排序, 多准则决策方法就是各方案择优或排序的方法。美国学者Belton and Stewart概括的将多准则决策方法分为3类[22]:价值评价法 (Value Measurement) 、优序法 (Outranking, 也称级别不低于方法) 、目标规划和参照点模型方法 (Goal Programming and Reference Point Models) 。价值评价法的原理是将综合效益分数 (overall benefit score) 作为各个方案的最终值, 以此来进行排序, 包括线性加权法 (Weighted Sum Method) 、层次分析法等。价值评价法是目前MCDA在医疗保险报销项目评估研究中已广泛应用的方法, 也是MCDA在卫生评估领域受到多数研究者推荐的方法。优序法主要包括各类ELECTRE (Elimination Et Choix Traduisant la REalite) 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方案之间的两两比较, 逐步判断, 最终得到全部方案的顺序关系。目标规划和参照点模型方法的原理是预先确定各个指标的满意水平, 然后找出与这些指标水平最接近的理想方案。Praveen Thokala和Alejandra Duenas通过一个假设的案例分析了这3种方法的优势和劣势[23], 认为与优序法和目标规划法比较, 价值评价法得出的结论更易被理解和接受, 且较容易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5不确定性分析

在医疗保险报销项目评估MCDA中, 不确定分析主要是针对研究方法、准则值和权重的。

MCDA方法的不确定性分析是指研究准则、赋权法和决策方法等的变化对决策结果的影响。目前尚无针对这项内容系统的、全面的分析方法[24]。

由于用于描述各个方案准则值和准则的权重所依据的证据有可能存在不完备、不准确性, 所以需要对准则值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 所用到的方法有单向敏感性分析、概率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单向敏感性分析合并情景分析、模糊逻辑分析[25]。

6讨论和展望

多准则决策分析自1990年评估法国东南部血红蛋白病的筛选策略后[26], 特别是近十年间[24], 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卫生评估领域的许多专家学者也表现出了对MCDA的研究热情。其中许多研究一方面结果肯定了MCDA在医疗保险报销项目评估中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也显现出了在多准则决策理论方面认识和学习的不足。但这些研究中无论是准则赋权、决策方法还是不确定分析都主要应用传统的多准则决策理论, 与已经应用的模糊理论、粗糙理论、灰色理论、群决策等理论处理各类MCDA事件效果相比, 目前医疗保险报销项目评估MCDA方法略显基础, 同时也提示研究者在医疗保险报销项目评估中MCDA方法及应用研究方面还有较大空间。

我国也有应用MCDA方法进行卫生项目评估的研究, 如王健等[27]应用MCDA方法评估卫生适宜技术, 成刚等[28]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卫生技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梁丽军等[29]应用DCE与满意度函数研究了医患共同决策方法等, 但相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 MCDA方法并没有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的同时医疗资源需求并不低于发达国家,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 使得提高我国医药资源利用效率显得更为重要。MCDA可提高我国医疗保险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是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工具。

未来我国医疗保险报销项目评估的MCDA研究应在深入学习和认识各类多准则理论的基础上, 依据医疗卫生领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结合我国社会环境, 灵活运用MCDA方法, 探讨所考量的准则、准则的权重、决策方法以及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研究制定多准则决策指南, 为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目录的遴选建立严谨的、透明的、具有政策持续性的科学决策方法。

摘要:总结分析国内外医疗保险项目评估所考察的准则和用以描述准则的指标、准则权重的计算方法、决策方法和不确定分析方法, 为在我国应用多准则决策分析 (MCDA) 进行医疗保险报销项目评估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上一篇: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下一篇:碳会计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