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潜力

2024-05-12

投资潜力(精选八篇)

投资潜力 篇1

衡水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

传说轩辕黄帝划野分州, “天下九州、冀州为首”。衡水处在古冀州的核心地带, 现在保留“冀州”这个名称的是衡水的一个县级市, 河北简称“冀”也源于此。西汉时衡水称桃县, 隋开皇16年 (公元596年) 设衡水县, 定名衡水是取“水路通达, 风水衡存”之义。衡水历史上曾涌现出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名相窦婴, 北魏著名女政治家冯太后, 唐代著名经学家孔颖达, 边塞诗人高适等一大批历史名人。“头悬梁”、“座右铭”等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都出自衡水。近现代涌现出京剧大师荀慧生、京韵大鼓创始人刘宝全、“荷花淀派”代表人物孙犁等一批文学家、艺术家。衡水是革命老区, 具有光荣传统。在这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和中共河北省第一个县委—安平县委。合作化时期, 全国劳模耿长锁创办的饶阳五公农业合作社, 被誉为“社会主义之花”;全国劳模王玉坤等三户贫农创办的南王庄合作社, 被毛泽东同志誉为中国“五亿农民的方向”。

区位交通优越, 生态环境优美

衡水距北京248公里, 天津230公里, 石家庄120公里, 济南150公里, 位于京、津、济、石4大都市中心位置, 且都在2小时车程以内, 未来轨道连通后, 均将实现1小时直达, 是4大城市经济圈交汇的中心枢纽, 使衡水成为东出西联、南下北上的战略节点城市。市区南部的衡水湖距衡水市区5公里, 相传曾是当年曹操训练水兵的地方。衡水湖是国家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 是华北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在华北地区具有“三个唯一”特性。第一, 是华北平原唯一单体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总面积达到188平方公里的最大淡水湖泊;第二, 衡水湖北倚中心城区, 南临冀州古城, 是唯一一个紧邻两座城市的内陆湖泊;第三, 风景秀丽, 物种丰富, 是华北平原唯一保持完整生态系统的内陆淡水湿地, 湖区有植物340种, 鸟类314种, 包括7种国家Ⅰ级、46种国家Ⅱ级珍稀鸟类, 是亚欧大陆不同候鸟迁飞的密集交汇区, 是众多珍稀鸟类在华北平原最理想的繁衍栖息地, 享有“京南第一湖”、京津冀最美湿地和东亚地区“蓝宝石”的佳誉。

区域经济发达, 特色产业鲜明

衡水是京九产业带上的重要城市, 工业特色鲜明, 丝网、皮毛、工程橡胶、玻璃钢等十大特色产业都在全国行业细分市场上占有主要位置。衡水与京津产业结构级差适中、互补性强, 产品40%以上融入京津产业体系或进入京津市场, 已成为京津产业重要的配套聚集地。安平丝网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5%, 占全国出口量的80%以上;桃城区工程橡胶占到国内市场的60%以上;枣强、冀州、故城的玻璃钢占到国内市场的15%以上, 是全国四大玻璃钢生产基地之一;景县橡塑制品占到国内市场的40%, 铁塔钢构占到国内市场的35%。此外, 文化产业基础较好, 内画鼻烟壶、宫廷金鱼、侯店毛笔, 号称“衡水三绝”。武强年画、阜城剪纸、深州黑陶、武强西洋乐器和饶阳民族乐器都有一定的影响。

经济成本优势, 最具投资潜力

衡水具备“中心之中心”独特枢纽优势, 是打造京津冀重要节点城市。衡水地处北京、天津、济南、郑州、石家庄五大华北城市群空间地理中心, 从投资经济学角度分析, 具有“四低”的比较优势:运输成本低。衡水距周边五大终端消费市场车程都在3小时之内, 位于产品分销最合理最经济位置。衡水是华北东出西联、北上南下、呼应沿海的综合交通枢纽, 境内京九铁路、大广高速纵贯南北, 石德铁路、石黄高速、邢衡高速和正在建设的太青客专、邯黄铁路横穿东西, 被经济学家称为“黄金十字交叉处”。生产成本低。土地基准价格最高为8类, 一般在12类到13类, 明显低于周边城市土地价格;用工、用水、用电价格比周边地区低30%左右。生活成本低。衡水环境优美, 生活便宜, 是河北省三个连年达到国家二级空气质量的城市之一, 生活必需品价格比周边低20%以上。行政成本低。衡水是全国中小城市改革试点、全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市。具有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优势。围绕打造全省最优、全国一流发展环境, 以行政审批改革为“先手棋”, 强力推进“放管服”工作, 市本级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比例达75.8%, 做到了全省保留审批事项最少。在2013年就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

投资潜力 篇2

陈是东方高圣投资顾问公司总裁、中国收购兼并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成立于的东方高圣据称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专业从事并购的队伍。

陈明键首先从股利回报价值、资本增值价值和全流通所带来的超额资本增值三方面分析了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投资价值。

股利回报价值方面,他说,目前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价格通常以每股净资产值为基础,而流通股的市价则远远高于非流通股的价格。根据- 对深沪两市连续5年进行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群进行的资料统计,东方高圣得出股利回报价值在5.78%-6.355%之间,而银行存款利率和国债平均利率分别从19的5.03%、6.80%降至20的2.035、2.49%。陈明键表示,在银行存款利率和国债利率不断下调的情况下,投资者购买连续5年进行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权,其年平均投资分红率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和国债利率。

资本增值价值方面,陈明键认为投资非流通股带来的资本增值主要体现在年均股东权益增长率、增发配股带来的资本增值、综合投资回报率三个方面。

根据东方高圣的测算,年均股东权益增长率,沪市样本为12.78%、深市样本为10.78%。

由于上市公司的增发配股价格一般以流通股市价为参考,增发和配股后,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将迅速增加,从而增加了以每股净资产为参考的非流通股的价值。陈明键以增发为例对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投资价值进行了分析。他说,假设非流通价格为每股净资产a,流通股价格为4a,增发价格为3a,增发比例为原股本的 50%,则增发后每股净资产为(a+3a×0.5)÷1.5=1.67a,每股净资产上涨67%。

据东方高圣研究,综合考虑现金分红回报和股东权益增长因素,即:年综合投资回报率=年投资分红率+年股东权益增长率,样本群中34家深市上市公司5年年均综合投资回报率为17.13%,33家沪市上市公司的年均综合投资回报率为18.56%,

全流通带来的远期资本增值,陈明键予以强调。他说,由于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之间巨大价差的存在,如果非流通股能够在未来5-与流通股并轨并实现全流通,将产生较大的升值空间。根据8月23日收盘价计算的上市公司平均市净率为4.71倍(统计剔除负资产的ST公司)作为价差的参考,并假设二级市场价值回归已经基本到位,他指出,如果15年内实现全流通,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70%,如果实现全流通,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8.8%,如果5年实现全流通,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7.3%。他还说,作为一个房地产公司连续收购了5家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泰跃集团跑马圈地的意图不言而喻。

据陈明键介绍,协议受让是当前比较常见的外资受让非流通股的方式,要约收购、司法拍卖也正在兴起。207月13日,新加坡佳通轮胎就在ST桦林的第三次拍卖会上,以0.648元的最低价获得ST桦林股权。该价格仅为截至年底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的62%、年一季末未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的80%。同时这也成为了首家外企通过司法拍卖入主上市公司的案例。

当然,转让价格是买卖双方谈判的核心问题。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对目标股权的定价一般会采用现金流贴现法、模拟估值法等标准进行评估,评估时更注重市场价值。而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协议转让非流通股则是以每股净资产值作为定价依据,评估时更加看重企业的账面价值。陈明键认为,外商购买非流通股还是着眼于目标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

“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是目前非流通股投资最大的非系统性风险”,分析了优势之后的陈明键也指出了投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潜在风险,当然,还有诸如退出机制、国家经济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工业地产凸显投资潜力 篇3

见到王红兵是在一个不太炎热的下午。但此时的楼市因为万科“率先发难”降价促销而愈发引人注意,于是我们的谈话内容从万科开始。记者想通过一个房地产从业者的眼睛,来研判当前市场到底怎么了,房价还会继续调整吗?调整幅度会有多大?调整时间会有多长?……

房地产市场面临调整

“房地产市场正经历调整时期,在这个阶段,房价会回调。”王红兵快人快语,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在他看来,房地产市场之所以会在今年迎来一轮调整行情,主要是由于国家对楼市的宏观调控政策已完全发挥了效果,购房者的持续观望,以及银根紧缩政策使得开发商受到前后夹击,为了摆脱困境,唯有降价促销才是上策。

在一般人看来,大开发商资金实力更为雄厚,它们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更强,但缘何大开发商却率先出招降价呢?在王红兵看来,大开发商抵抗风险能力是要强于中小开发商,但是他们对资金的渴望更为强烈,由此看来万科、金地在上海纷纷祭起降价促销大旗,其实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他分析指出,自从2005年以来,包括万科、金地等大型品牌公司纷纷走快速扩张之道,储备了很多土地,因此在后续开发过程中肯定需要更多的资金,它们更加讲究资金运作的效率。

明年9月市场重新启动?

目前楼市处于盘整阶段,在王红兵看来是很正常的,因为经历了去年一轮较大幅度上涨阶段时候,国家对楼市加大了调控力度,这必然会使上涨势头放缓。

而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哪些区域调整幅度会更大?王红兵表示,随着上海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启动,位于外环线以外区域的低端商品住宅必将受到影响,因为经济适用房的出现,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域的房价起到“指导作用”,而目前外环线以外区域的房价泡沫成分很大,因此挤破泡沫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房地产市场调整时间有多长呢?在王红兵看来,上海楼市不会一直维持调整状态,下一波行情肯定会到来。具体在何时呢?他的判断是在明年的9月开始真正启动。他表示,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会成为房价再次上涨的“启动器”。

盘整阶段对于购房者来说是个好时机,王红兵建议购房者在此阶段可关注楼市的变化,等待合适的机会进场,而不是一味等待,以至于错过购房良机。

工业地产有投资机会

在王红兵看来,随着长三角制造业的发展,工业地产有不小的投资机会。

王红兵表示,整个长三角仅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南京六大城市的工业总产值即达到8万亿元,而上海达到2万亿元,这意味着上海的工业地产依然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在他看来,工业地产是房地产市场上的“潜力股”,有着不小的投资价值。

当然,工业地产也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如怎样区别于以前的温州模式,将这种低端的产业集群模式进行升级,进行产业创新,来满足新的发展需要。在他看来,现在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将生产、研发和市场分离,比如将生产基地放在江浙,而研发和市场则可以放在上海,这样便可以用最低的商务成本,充分利用上海人才、市场优势,跟全球轨道进行对接。

穆尼河盆地油气勘探潜力及投资建议 篇4

1 盆地地质背景

穆尼河盆地位于赤道附近、大西洋大陆边缘的主转换带与阿普第盐盆之间, 阿普第盐盆的最北端。盆地的形成受控于卡里比和阿森松两条转换断裂带。这样的构造背景致使穆尼河盆地的构造和地层既具有西非被动大陆边缘型特点, 又具有几内亚湾北部转换带类型特征[8]。

盆地的构造演化可分为裂谷期、过渡期和被动陆缘期三个阶段[2,3,4]。

裂谷期 (早白垩世纽康姆期-阿普第早期) 受裂谷作用影响, 盆地内产生了一系列平行于现代海岸线的向海倾斜的阶梯状大断层, 并形成了基底隆起、半地堑和倾斜断块等构造。这个时期的裂陷, 无论是地层还是圈闭与毗邻的西非含油气盆地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尤其是与刚果盆地北部。但持续的时间比较短。

过渡期 (早白垩世阿普第中-晚期) 西非沿海盆地普遍发育一套蒸发岩沉积。在穆尼河盆地局部有盐。和其他盐盆一样, 盐的沉积对盐下和盐上层序均具有重要作用, 它们既可以成为盐下储层的良好盖层, 又对盐上圈闭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

被动陆缘期 (早白垩世阿尔布阶-现在) 从阿尔布期开始, 受塑性泥岩和盐层发育的影响, 陆架边缘区和陆坡区发育一系列重力变形构造, 且其离岸近端 (东部) 具有旋转断块特点, 远端 (西部) 受盐运动影响形成盐隆、盐底辟、盐刺穿等构造。从桑托斯开始, 区域构造运动导致了断层的复活和盆地反转, 盆地内沉积地层发生原地褶皱, 裂谷期构造也发生反转。从古近纪开始, 受区域构造抬升的影响, 盆地内发生了晚期重力变形作用[4,5]。在整个被动陆缘期, 受盆地东部构造抬升的影响, 陆架斜坡和盆地沉降中心逐渐由东向西迁移。

根据盆地的构造演化将地层划分为裂谷期层序、过渡期层序和被动陆缘期层序。

裂谷期层序主要由河流相、三角洲相和湖泊相碎屑岩构成, 最大厚度超过4000m[5]过渡期层序总体由两套地层构成。下部为阿普第阶盐岩层序, 沉积于泻湖环境, 由薄层的块状蒸发岩夹暗色页岩构成, 最大厚度可达800m;上部为海侵期泥岩, 富含有机质, 最大厚度可达350m, 是盆地中主要的烃源岩之一[5]。

被动陆缘期层序由桑托斯不整合面将其分为海侵巨层序 (阿尔布阶-土伦阶) 和海退巨层序 (桑托阶-全新统) [5]。阿尔布早期发生大规模的海侵事件, 盆地内沉积了一套富含有机质的海相泥岩, 为良好的烃源岩, 之后随着海平面的进一步上升, 在研究区东部陆架沉积了一套碳酸盐岩, 最大厚度可达900m以上, 主要由鲕粒灰岩和微晶泥灰岩组成。赛诺曼阶-土伦阶由海相砂岩和页岩组成, 这套地层的几何形态由深水区到陆架区变化很大, 在陆架区这套地层变得非常薄, 在有些地方甚至完全消失。桑托斯早期的区域性剥蚀事件形成了桑托斯区域不整合面, 该不整合面上发育众多的深切谷, 它形成了海退巨层序的底面。海退巨层序的厚度在盆地内部变化显著, 盆地西部比东部厚。桑托斯-马斯特里赫特阶主要由海相泥岩与砂岩组成, 该套地层中发育的浊积砂岩是穆尼河盆地当前最主要的储层。古新统、始新统由海退期砂岩、粉砂岩和页岩组成。在渐新世, 全球范围的海平面下降导致了盆地的沉积间断和剥蚀。在中新世, 连续的漂移导致了西非大陆边缘盆地向西倾斜、下沉, 加重了大陆斜坡的剥蚀, 形成了中新世区域性不整合面。中新世之后的地层由分选差的海相地层 (包括局部水道充填砂岩和浊积岩) 组成[1, 6]。

2 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及油气分布规律

2.1 盆地石油地质条件

穆尼河盆地发育四套烃源岩, 其中盐下一套, 为下白垩统纽康姆阶-阿普第阶下部湖湘页岩 (SR1) ;盐上三套, 由下向上依次为下白垩统阿普第阶上部-阿尔布阶下部海相页岩和微晶灰岩 (SR2) 、上白垩统塞诺曼阶-土伦阶海相页岩 (SR3) 及古新统湖湘页岩 (SR4) 。除了SR4还处于未成熟阶段外[1], 其他3套烃源岩都已经成熟。因此, 该盆地有效烃源岩主要是前三套, 形成了三套含油气系统。而勘探证实白垩系SR2和SR3是最重要的2套烃源岩。

穆尼河盆地发育盐上和盐下多套储层。盐上最主要储层是桑托-坎佩尼-马斯特里赫特阶浊积砂岩, 是盆地主力产层。潜在的储层包括阿尔布阶高能碳酸盐岩沉积物 (主要包括鲕粒灰岩) 及台地内部的硅质碎屑岩、中新统浊积砂岩[6]。盐下潜在的储层主要为裂谷期巴列姆阶三角洲相和湖泊相砂岩。各时期发育的页岩可作为良好的盖层。

因此根据Aptian盐层划分为盐下裂谷期、盐上白垩系、第三系三套生储盖组合[8]。盐上白垩系组合包括SR2和SR3两套烃源岩, 储层是阿尔布阶和桑托阶-坎佩尼阶-马斯特里赫特浊积砂岩, 这套组合分布广, 保存好, 发现的油气田最多, 是最重要的一套组合。盐下裂谷期组合埋深大, 目前较少钻遇, 可以作为潜在的勘探目标。第三系组合生油岩未熟, 如果有深大断裂沟通下部油源, 则可聚集成藏, 这套组合近期也有勘探突破。

盐下圈闭类型以倾斜断块、半地堑等为主, 而盐上则以盐构造相关的圈闭、地层圈闭或复合圈闭为特征[7]。

2.2 油气分布规律

盆地油气勘探始于1968年, 截止到2011年底, 盆地共发现油气田13个, 油气2P可采储量共约6.73X108boe。

统计结果显示除了古近系有1个发现, 其余的油气田储层均是上白垩统桑托阶和坎佩尼阶浊积砂岩, 单个油气规模皆小。平面上分布在盐盆范围内。而没有盐分布的超深水地区至今还没有勘探发现, 盐对其上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显而易见。

结合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分析, 认为盐盆范围是成藏有利带。

3 盆地勘探潜力

3.1 盆地勘探历史分析

盆地海上共开展了2D地震15100k m和3D地震12950k m2, 完成探井67口, 勘探工作量集中在1998~2005年期间, 2005年之后投入的勘探工作量非常少, 油气储量增长也集中在这个期间, 油气发现全部位于盐盆范围1000米以内的水域, 05年之后穆尼河盆地一直没有新的油气发现。位于Block k的NEXEN K2井钻于2005年, 水深为1500米, 油显示, 是盆地目前唯一的超深水探井。总的来看, 海上勘探程度较低, 尤其是1000米以外的区域钻井非常少。这主要是超深水勘探风险大、勘探难度加大、若没有一定规模的储量发现很难有经济效益所致。

3.2 勘探潜力

USGS评价该盆地还有2267.99MMboe的未来潜力, 预测油气规模在1~5M M boe的油气田有924个, 5~10MMboe的油气田还有40个。结合盆地油气地质条件, 穆尼河盆地盐下裂谷期发育时间短, 裂谷期层序无论是沉积厚度和沉积范围都受限;第三纪沿西非海岸发育一系列三角洲﹑扇三角洲 (尼日尔三角洲和刚果扇盆地) , 同时期穆尼河盆地仅发育一些浊积砂体, 这些原因决定穆尼河盆地盐下的潜力一般和盐上不会有大规模的油气发现。且盐盆外超深水的广大地区由于缺乏圈闭和储层不发育, 勘探风险大。很明显, 穆尼河盆地还是有一定的油气勘探潜力, 但超深水勘探和盐下勘探, 技术的可行性和是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油气勘探的进程。

4 勘探投资建议

目前穆尼河盆地进入的石油公司共有15家, GEPetrol (穆尼国家石油公司) 拥有的勘探区块最多, 面积最大, 其次是Petroliam Nasional Bhd (Petronas) 和DNO International ASA等, 除了GEPetrol外, 主要是一些美国的小石油公司。

穆尼河盆地每年的油气资源并购交易较少。2001-2010年期间发生油气上游的储量并购交易仅有10笔, 交易总价值共计128.38亿美元, 平均每年约发生1笔交易。最近的一笔交易发生在2006年, 交易区块Block M, 卖方是Fruiter, 买方CNPC (中石油) , 该区块横跨穆尼河盆地和加蓬-杜阿拉深海盆地2个盆地, 水深大于2000米, 面积1049k m2, 目前勘探一直没有获得突破。综合来看, 交易相对频繁的是一些包含油气田在内的区块及周边区块。为了规避高的勘探风险, 这些公司的交易主要针对油气田及周边的勘探区块。资产的交易活动中, 美国公司表现很突出。

从交易形式来看80%的上游油气交易是通过公司并购形式进入资产, 从交易特征来看, 基本都为陆架上的常规油气资源交易, 仅在2008年发生一笔深水区域的油气资产交易, 说明投资者看好该盆地的陆架油气资源, 而对超深水地区的勘探潜力石油公司相对保持谨慎的态度。近年来并购资产的资源量级别基本呈下降趋势, 说明购买的资源量上存在一定风险。

鉴于深水地区勘探风险大和盆地有限的勘探潜力, 建议慎重进入该区域投资。

5 结论

(1) 穆尼河盆地属于西非Aptian盐盆的一部分, 成藏主要受控于盐构造和储层, 盐分布区为有利成藏带。

(2) 穆尼河盆地盐下裂谷期发育时间短, 裂谷期层序无论是沉积厚度和沉积范围都受限;盐上穆尼河盆地仅发育一些浊积砂体;这些原因决定穆尼河盆地盐下的潜力一般和盐上不会有大规模的油气发现。

(3) 盐盆以外的超深水地区由于缺乏构造圈闭和储层不发育, 勘探风险大。

(4) 技术是否可行和是否具有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超深水和盐下油气勘探进程。

(5) 近10年油气资产交易反映投资方皆持谨慎态度, 尤其是超深水区域。建议慎重进入该区域投资。

参考文献

[1]Michael E.B.Ronald R C.Geology and Total Petroleum Systems of the West-Central Coastal Provine.West Africa<R>.U.S..Geological survey, Bulletin, 2207-B, 2006:1-60.

[2]Edwards J D, Santogrossi P A.离散或被动大陆边缘盆地[M].梁绍全, 梁红译。北京:工业出版社, 2000:115-193.

[3]熊利平, 王骏, 殷进垠等, 西非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26 (5) :641-645

[4]steve R.L, Munday S, Bray R.Regional geology and geophysics of the eastern Gulf of Guinea (Niger to Rio Muni) [J].The Leading Edge, , , 2002, 10:1112-1117.

[5]Jonathan P T.Gravity-Driven Structures and Rift Basin Evolution:Rio Basin, Offshore Aquatorial, west Africa[J>.AAPG Bulletin, 1995, 79 (8) :1138-1158.

[6]Katrina C, Gabor C T, Molnar J.Comparison of the west African deep-water frontiers of western Ivory Coast, southern Equatorial Guinea and northern Namibia[J].The Leading Edge, 2002.

[7]RPS Energy.Structure and Stereographic Development and Source Rock Maturation History[EB/OL]. (2007-07-30) [2010-03-05]

投资潜力 篇5

2013-2018年中国皮草市场投资潜力分析及

前景预测报告

第一章 皮草相关概述 第一节 皮草原料来源

第二节 皮草的分类

一、獭兔皮

二、貂皮

三、狐狸皮

四、水洗羊皮

第三节 皮草的加工工艺

第四节 皮草其它阐述

一、皮草的质地及保养

二、皮草购买流程

三、皮草辅料

第二章 2010-2013年世界皮草市场运行动态分析 第一节 2010-2013年世界皮草市场运行环境浅析

一、世界经济景气度分析

二、世界皮革产业及新法规

三、欧盟对皮革产品的关税政策

四、皮草制品遭动物保护协会猛烈抨击

第二节 2010-2013年世界皮草产业运行概况

一、世界皮革业现状

二、世界皮草消费、加工、皮草动物养殖中心转移到中国

三、世界皮草品牌市场动态分析

第三节 2010-2013年世界皮草市场透析

一、全球皮草等奢侈品销售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二、皮草购物团再现皮草“追风潮”

三、皮草经营中的品牌意识

四、全球气候变暖 皮草保温成衣热销

五、世界皮草贸易情况分析

六、世界皮草设计与流行趋势

第四节 2010-2013年世界皮草品牌主要国家分析

一、北欧四国(丹麦 芬兰 挪威 瑞典)

二、德国

三、美国

四、引领世界皮革工业发展的西班牙

五、土耳其

六、迅速崛起的印度的皮革业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五节 2013-2018年世界皮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章 2010-2013年世界顶级皮草品牌企业营运状况分析 第一节 巴黎春天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经营及市场销售分析

三、品牌竞争力及市场营销态势

四、未来国际化发展战略 第二节 丹尼斯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经营及市场销售分析

三、品牌竞争力及市场营销态势

四、未来国际化发展战略

第三节 意大利亨利世家(HENRY FISCHER)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经营及市场销售分析

三、品牌竞争力及市场营销态势

四、未来国际化发展战略

第四章 2010-2013年中国皮草行业市场运行环境解析 第一节 2010-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季度更新)

二、消费价格指数CPI、PPI(按月度更新)

三、全国居民收入情况(季度更新)

四、恩格尔系数(更新)

五、工业发展形势(季度更新)

六、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季度更新)

七、中国汇率调整(人民币升值)

八、对外贸易&进出口

九、中国皮革工业运行经济指标分析

第二节 2010-2013年中国皮草市场政策环境分析

一、《真皮标志生态皮革产品规范》

二、《皮革和毛皮有害物质限量》

三、皮草加工政策

四、受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及影响分析

五、中国皮革毛皮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体系比较分析 第三节 2010-2013年中国皮草市场社会环境分析

一、居民消费观念

二、消费观念

三、人口环境分析

四、文化环境分析

五、生态环境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五章 2010-2013年中国皮草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剖析 第一节 中国皮草产业链构成

第二节 2010-2013年中国皮草业现综述

一、中国皮草业国际地位分析

二、中国的皮草业正处于稳步发展时期

三、全国皮草基地规划建设新进展

四、产业支撑作用凸现

五、区域性皮革产业集群分析

第三节 2010-2013年中国皮草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问题

二、生产方式问题

三、外贸出口问题

四、行业发展周期性问题

第四节 2010-2013年加快中国皮草业发展的措施及策略

一、中国皮草行业发展策略

二、加快中国皮草业发展的建议

三、皮草行业发展新思路

第六章 2010-2013年中国毛皮服装加工行业数据监测分析(1932)第一节 2010-2013年中国毛皮服装加工行业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增长分析

二、从业人数增长分析

三、资产规模增长分析

第二节 2011年中国毛皮服装加工行业结构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二、销售收入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第三节 2010-2013年中国毛皮服装加工行业产值分析

一、产成品增长分析

二、工业销售产值分析

三、出口交货值分析

第四节 2010-2013年中国毛皮服装加工行业成本费用分析

一、销售成本统计

二、费用统计

第五节 2010-2013年中国毛皮服装加工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一、主要盈利指标分析

二、主要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七章 2010-2013年中国皮草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剖析 第一节 2010-2013年中国皮草行业动态分析

一、中国枣强大营第十九届国际皮草交易会聚焦

二、第二届“中国?阳原国际毛皮节 ”隆重开幕

第二节 2010-2013年中国皮草市场运行总况

一、内销市场迅速膨胀

二、市场升级蔚然成风

三、品牌运作初露端倪

四、应用领域逐步扩大

第三节 2010-2013年中国服装奢侈品市场透析

一、奢侈品消费主要群体分析

二、中国二线城市奢侈品消费分析

三、中国奢侈品消费现饱和迹象

四、奢侈品消费市场分析

五、国内各大城市服饰奢侈品品牌渗透分析

六、中国奢侈品消费城市排行榜

第四节 2010-2013年中国皮草消费探析

一、毛皮价格回落 皮草市场诞生新销售亮点

二、大型专业皮草市场交易时代来临

三、裘皮产品成国内消费市场的新宠

四、中国皮草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及影响分析

第八章 2010-2013年中国皮草集散地市场动态分析 第一节 北京 第二节 广州 第三节 青岛 第四节 深圳 第五节 浙江

一、海宁

二、崇福 第六节 河北

一、大营

二、尚村

第九章 2010-2013年中国天然毛皮服装产量数据统计分析 第一节 2010-2013年中国天然毛皮服装产量数据分析

一、2010-2013年天然毛皮服装产量数据分析

二、2010-2013年天然毛皮服装重点省市数据分析

第二节 2011-2013年中国天然毛皮服装产量增长性分析

一、产量增长

二、集中度变化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十章 2010-2013年中国皮草貂皮进出口贸易数据监测

第一节 2010-2013年中国整张生水貂皮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43011000)

一、整张生水貂皮进出口数量分析

二、整张生水貂皮进出口金额分析

三、整张生水貂皮进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第二节 2010-2013年中国已鞣未缝制的整张水貂皮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43021100)

一、已鞣未缝制的整张水貂皮进出口数量分析

二、已鞣未缝制的整张水貂皮进出口金额分析

三、已鞣未缝制的整张水貂皮进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第三节 2010-2013年中国已鞣已缝制貂皮、狐皮及其块、片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43023010)

一、已鞣已缝制貂皮、狐皮及其块、片进出口数量分析

二、已鞣已缝制貂皮、狐皮及其块、片进出口金额分析

三、已鞣已缝制貂皮、狐皮及其块、片进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第十一章 2010-2013年中国皮草市场竞争格局透析 第一节 2010-2013年中国皮草市场竞争总况

一、世界顶级品牌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二、皮草汹涌回潮:假皮草也能打造真奢华

三、中国皮草国际竞争力分析

第二节 2010-2013年中国皮草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生产企业的集中分布

第三节 2010-2013年中国皮草行业竞争中存的问题 第四节 2013-2018年中国皮草行业竞争趋势分析

第十二章 2013年中国皮草优势生产企业竞争力及关键性数据分析

第一节 A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二节 B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三节 C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四节 D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五节 E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略„„

第十三章 2010-2013年中国皮草产业上游原料供给情况分析 第一节 獭兔养殖业

一、中国獭兔养殖地域优势

二、中国獭兔饲养管理分析

1、獭兔饲养

2、獭兔繁殖

三、我国彩色獭兔养殖技术世界领先

四、广水市养殖户引进美国獭兔

五、獭兔养殖效益分析

六、獭兔皮市场上市场成交情况 第二节 貂养殖 第三节 狐狸养殖

第十四章 2010-2013年中国服装产业整体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 2010-2013年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情况

一、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四大特点

二、金融危机或成中国服装产业发展契机

三、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日趋成熟

四、中国纺织服装业正面临拐点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二节 2010-2013年中国服装业产业集群解析

一、中国服装产业集群概况及主要特征

二、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取得的进步

三、影响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建议

五、服装产业集群确保订单充足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2010-2013年中国服装行业品牌分析

一、中国服装品牌发展的主要特点

二、中国服装产业品牌建设分析

三、服装商业品牌成行业亮点

四、中国服装品牌兴起“外援”热

五、振兴规划提升服装产业自主品牌建设

六、剖析服装业品牌联盟突围战略

七、品牌资源经营将成为服装产业的第五种业态 第四节 2010-2013年中国服装行业库存分析

一、服装企业应保持适量库存

二、服装品牌库存清理方法比较分析

三、举办库存服装特买会的十个要点

四、服装经销商库存消化策略

第五节 2010-2013年中国服装行业信息化分析

一、中国服装行业信息化发展概况

二、服装企业信息管理主要对象及流程

三、服装业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四、中国服装产业信息化发展存在三大瓶颈

五、服装企业生产信息化存在的两个难点

六、浅析服装行业信息化发展策略

七、中小服装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要点

第六节 2010-2013年中国服装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一、中国服装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中国服装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三、中国服装品牌代理商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服装行业品牌价值提升的四大战略

五、服装零售企业应对金融风暴的对策

第十五章 2013-2018年中国皮草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第一节 2013-2018年中国皮草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一、中国毛皮加工业前景预测分析

二、皮草行业走多元化发展路线前景预测

三、我国皮草产业消费市场潜力

第二节 2013-2018年中国皮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国皮草业“国际化、时尚化、品牌化”的大趋势已经形成

二、皮草服装时尚化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三、中国皮草设计与流行趋势

第三节 2013-2018年中国皮草行业市场预测分析

一、中国天然毛皮服装产量预测分析

二、中国皮草市场盈利预测分析

三、中国皮草进出口贸易数据预测

四、裘皮服装内销市场前景预测

第十六章 2013-2018年中国皮草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 2013-2018年中国皮草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秋冬皮草投资要点解析

二、低价带火“皮草投资热”

第二节 2013-2018年中国皮草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一、宏观调控政策风险

二、市场竞争风险

三、原料供给风险

四、市场运营机制风险

网 址:

调整让市场更具投资潜力 篇6

在关于估值与泡沫的争论之际,市场调整不期而至。上周上证综指下跌7.26%,沪深300指数下跌8.55%,均创出了半年来的最大跌幅。市场一度出现恐慌,个股下跌家数也明显放大。

市场存在担忧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本次调整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层开始关注股市过热迹象,控制资金加速进入股市。

那么,有哪些措施出台了呢?比如,证监会暂停新基金发行,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不得违规操作、严禁贷款资金流入股市,国资委加强对国有企业进出股市的监管,央行提高储备金率并加强对跨境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入管理,等等。管理层的种种措施透露出对股市指数上涨过快的担忧。

另外,从市场角度看,目前的市场估值水平也限制了短期内暴涨的空间,有一部分股票的市盈率超过50倍,公司业绩与股价上升明显不匹配,后续的市场预期不明确,解禁股票数增多和加息传言等进一步增大了市场担忧。

与去年6月市场相似

实际上,本次市场调整的迹象早已显现,但多数以日内调整的形式出现。中信证券认为,就目前市场看,当前的市场运行和去年6月份以后的那次调整有相似之处。

首先,当前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波动率再次明显放大。上一次指数波动率出现放大是在2006年的6月份左右,波动率放大说明当时市场的分歧开始加剧,此后市场出现了一轮幅度接近20%的调整,尽管中间曾出现反复。

其次,当前市场的换手率也再次明显放大。上一次市场换手率的放大也出现在2006年的6月份左右。换手率的持续放大不会长久持续下去,充分换手之后趋势动能就会衰减。尽管近期换手率放大有着一定的特殊原因,如基金分红和新资金进入等,但1月份的累积换手率已超过90%,出现短期调整也就在情理之中。

中信证券判断,虽然经历了短期快速下跌,但市场业绩增长和估值水平的矛盾依然存在,如果股指再度强力反弹,难免引发管理层的进一步调控,因此,短期看市场震荡下行的概率更大些。

只是需要休息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王成也认为,当前的状态和2006年6月份以后可能有点相像。当时投资者都觉得未来很好,但还是很担心调整,而事实上指数仅仅调整3个月就再次上涨了。不过仅就当前指数的走势,未来一段时间更可能出现的是震荡走势。

王成将下跌性质分为三类,一类是系统性下跌,是股市的资源配置出现大问题产生的,这对市场有很大的杀伤力,属于强烈纠错;一类是周期性下跌,与货币政策和经济周期,特别是固定资产周期变化相关度较高,属于平均下跌30%左右的调整;另外一类属于事件性下跌,更多是市场本身的心理因素在起作用,事件性因素可以是地区小冲突、流行性疾病,也可能是某些人士的言论恐吓了市场的心态。

王成认为目前的调整,第一,不是系统性的,并且宏观经济的系统性变化仍然没有扭转趋势,比如人民币升值;第二,连周期性的调整都算不上,尽管政府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对房地产的打压均对银行股和地产股有一定的中短期压力,但是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宏观背景,以及优质银行和地产股高速业绩增长的微观背景,均支持这两个板块长期走牛,而现在的调整只是休息一下而已。

“很明显,现在的调整是事件性调整。也就是政府要降温股市的措施在影响投资者的心理。但这些也没有触及市场大的系统性和周期性背景,这种调整很难有大的幅度。”他相信未来指数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上升空间。

招商证券认为,十年牛市不可能、也不应该一年走完。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牛市中不断出现调整才能保证长期牛市健康持续发展。

中国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经济长期繁荣的意义日益重要,这也需要A股市场保持在一个合理估值水平之上稳定发展。

长期牛市将进入强势震荡阶段,走势可参照去年5~8月份的市场运行格局。而与未来巨大的上升空间相比,现阶段的任何调整都只是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牛市中的一个小波折,都只是给投资者提供逢低增持优质资产的机会。快速下跌可以认为是对理性泡沫的修正,供需关系的变化将在短期内抑制估值,使优质资产可能仍存在10%的下跌空间,但这可认为是进入了具备投资价值的区域中,投资者可在调整中逐步逢低增持。

调整中寻找机会

分析师均表示,牛市中的调整不意味着投资机会消失。

“毕竟2006年第四季度的上涨主要是银行和地产股以及一些大盘股带动指数,很多其他股票涨幅也并不大。也就是说,很多股票未来的走势更多和其自身基本面因素有关而和指数本身无关。”王成表示。

从近期市场表现看,对于普通投资者,这个震荡主要是由于心态不稳、买进卖出导致。而对于机构投资者,出现这个震荡更主要的原因是机构投资者对未来一段时间最有机会的主流板块是什么的认知出现了分歧,特别是在前期主流板块上减仓迹象明显,因此开始主动调整自己的战术资产配置。

牛市中大盘的回调是一个发掘新的投资品种的过程,后市个股和板块的表现仍将活跃,市场的机会也并不少。

投资潜力 篇7

外国直接投资 (FDI) 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处于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探索阶段的中国,引起了广泛关注。2007年6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成都市和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中西部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同时也是成都在新时期面临的历史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旨在此新的历史发展大背景下, 通过分析FDI对中国与成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未来发展潜力,提出对中国以及成都地区引进F D I有用的意见与建议。

二、文献综述

关于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并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国外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FDI对东道国产业经济产生积极影响。跨国直接投资通过提供就业、资本流入以及对本土企业产生溢出效应,能够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这一观点,已达成广泛共识 (Acs et al., 2006;Blomstrom&Kokko, 1998)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与转型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Blomstrom&Kokko, 1998;Haddad&Harrison, 1993;Nevin&Siotis, 1996) 。但同时外国直接投资也会对东道国产生消积影响。外国分司可能会通过生产差异性产品与能够带来价格下降的技术创新而侵占当地企业的一部份市场份额即产生“挤出效应” (Aitken and Harrison, 1999) 。另外最近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消极溢出效应的存在 (Haddad and Harrison, 1991;Singh, 1992;Aitken and Harrison, 1999) 。尽管如此,大多数国外经济学家还是认为FDI的利大于弊。

国内关于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还有形成一定的学术系统,各学者观点冲突,争鸣性较强。在定性分析方面,江小涓(2002)通过论证外资对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贡献,得出外资的进入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而罗长远(2005)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提出FDI对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不在于它对于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而在于它对中国生产效率的提升;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作用渠道是,带动了中国国内的自身投资,但是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国有部门的投资来实现的。周春应、王波(2006)应用实证分析证明FDI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FDI直接推动了中国的资本积累,促进了国内资本的形成,并对我国对外贸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指出FDI对我国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较小,并对我国就业产生了负效应。杜江(2002)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发现FDI对资本形成和积累具有积极的作用, 推动了中国的对外经济活动, 带动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三、研究方法及“外国直接投资潜力指数”的引入

从现有文献来看,大部分研究者都是从外商对华投资的总体情况出发,分析其对我国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少有人研究FDI对中国单个地区的贡献度以及未来吸纳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潜力。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并创造性地构建“外国直接投资潜力指数”,分析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与成都地区的影响及其未来的发展潜力。

“外国直接投资潜力指数”是基于分析一国或一个地区吸纳外国直接投资的未来发展潜力的需要而提出的,其基本假设是GDP对F D I的短期弹性会逐渐趋于长期弹性;测算方法是:(长期弹性-短期弹性)/长期弹性。从实际情况分析可得出:虽然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促进作用是随着FDI进入而逐步显现出来的。

所以,在引入外国直接投资初期,FDI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弹性较小,外国直接投资潜力指数较大。随着外国直接投资的引进,FDI对GDP增长的贡献度即短期弹性逐渐增大,FDI投资潜力指数相应会随之减小。当短期弹性等于该国家或地区的长期弹性时,FDI的投资潜力指数在数值上则表现为为0,此时增加FDI投资额对GDP增长的贡献很小,政府此时应该特别注重FDI的提升及其对本国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

四、实证分析

1、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主要变量说明:GDP是以人民币计的当年国内生产总值,FDI是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金额。为消除异方差,该模型采用上述变量的对数进行具体模型的建立。由Eviws软件得出FDI与GDP两变量都是非平稳的,所以本文采用误差修正模型进行改进与补充。基于Granger定理建立如下模型:

(1)首先检验变量的平稳性。表1是使用计量经济分析软件Eviews对各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1的检验结果表明,时间序列△2lnGDP与△2 lnFDI在1%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的,因此lnGDP与lnFDI都是2阶单整的。(见表1)各变量单位根检验

适合的检验模型:

注:(C, T, K)分析表示有无截距项、有无时间趋势以及滞后几阶。其中N表示无截距项或无趋势项,Y表示有截距项或无趋势项,数字0表示无滞后变量,1表示滞后一阶。本模型采用数据都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得到。

(2)表1表示变量符合进行协整检验的条件,于是根据Engle-Granger两步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由于两变量存在较强的一阶相关性,考虑加入适当的滞后项,得:

自相关性消除,因此可初步认为是lnGDP与lnFDI的长期稳定关系。对残差项作A D F检验,检验模型为:

ADF=-3.9926,而5%的临界值为-1.9614, 1%的临界值为-2.7057,由于ADF小于1%的临界值,所以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即et~I (0) ,因此lnGDP与lnFD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3)将et作为非均衡误差项进入误差修正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建立如下误差修正模型:

误差修正系数为负,调整方向符合误差修正机制。lnGDP关于lnFDI的弹性可分为长期弹性与短期弹性。由2.1式可知lnGDP关于lnFDI的长期弹性: (0.0849-0.0871) / (1+0.3234-1.3307) =0.3014,由3.1式可知lnGDP关于lnFDI的短期弹性:0.115。

(4)检验与预测

由2.1式给出的长期均衡点的偏差: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数据知2006年实际GDP (GDP2006) 为210665亿元, 相对误差为 (210665-206081.4) /210665=2.s176%

(5)由上述结果可得外国直接投资潜力指数=(0.3014-0.115) /0.3014=61.8%。

2、成都地区外国直接投资对成都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1)由于成都地区数据不完全,只有1998-2005年数据,且采用简单回归模型得出的结果相当不错,所以先对成都地区lnGDP与lnFDI的关系作简单回归模型:

初步认为是lnGDP与lnFDI的长期稳定关系

(2)为求出其短期弹性,建立一个差分模型,由于存在一阶相关,加入适当的滞后变量后,得出:

于是也可由以上两式得出成都地区lnGDP关于lnFDI的长期弹性:0.594;lnGDP关于lnFDI的短期弹性:0.0786

(3)由上述结果可得出成都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潜力指数=(0.594-0.0786)/0.594=86.77%

五、结论

FDI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能很好地解释跨区域经济运行的显著差异,这也为中国整体经济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政策依据 (Berthélemy and Démurger, 2000;Zhang and Felmingham, 2002) 。通过本文的实证分析,结合中国整体经济与成都市区域经济实际发展状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FDI与GDP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无论是在中国整体经济与成都区域经济中,FDI与GDP之间均呈现正相关关系,GDP增长对FDI的增长有显著依赖性。

2、由lnGDP关于lnFDI的长期弹性与短期弹性来看,中国整体经济增长与成都地区区域经济增长对外国直接投资的的依赖性都是显著的。说明目前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整体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仍旧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3、从长期来看,FDI对成都地区经济比对中国整体经济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同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对FDI的长期弹性的比较得出,成都地区lnGDP关于lnFDI的长期弹性大于中国整体经济的l n G D P关于lnFDI的长期弹性。这一结果是符合实际情况的,1987年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得到了国家大部分投资,这部分投资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对而言西部地区资金较为短缺,对资金引入的需求较大(花俊,顾朝林,庄林德,2001),所以外国直接投资对成都地区经济的促时作用就会大于国内平均水平,表现在该模型中就是其长期弹性大于中国整体经济的lnGDP关于lnFDI的长期弹性。

4、从“外国直接投资潜力指数”分析来看,成都地区该指数为86.77%>61.8%,说明外国直接投资在成都地区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所以成都市政府应该创造更加开放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一方面可以填补成都经济快速发展对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经验等的需求,一方面尽可能引进更多拥有高新技术、经营管理经验丰富的技术转让型外国直接投资,充分重视外国直接投资的经济利益,尤其是长远经济利益,要加大制度“供给”,加强与外国直接投资交易成本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政府观念和提高运行效率(杜江,蒋瑛,董天伟,2004),尤其是要注重提高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成都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摘要: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 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和差分模型, 并创造性地构建“外国直接投资潜力指数”, 分析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与成都地区的影响及其未来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FDI,经济增长,FDI发展潜力指数

参考文献

[1]、马明申.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国际贸易问题, 2007 (4) :92-99

[2]、花俊, 顾朝林, 庄林德.外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地理, 2001 (11) :696-698

[3]、周春应, 王波.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和动态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6 (3) :8-16

[4]、张洪峰.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统计与咨询, 2006 (5) :30-31

[5]、杜江.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 2002 (8) :27-30

[6]、杜江, 蒋瑛, 董天伟.外国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四川大学学报, 2004 (2) :27-31

[7]、Aitken, B.J.and A.E.Harrison (1999) ‘, Do Domestic Firms Benefit from Direct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Venezuel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9, 605-18

[8]、Singh, R.Government Introduced Price Distortion and Growth, Evidence from Twenty Nine Developing Countries[J].Public Choice, 1992. (73) :83-99.

[9]、Haddad, M and Harrison, A.1991.Are There Dynamic Externalities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Evidence for Morocco, Industry and Energy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 No.48,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pp.1-28.

物流园区潜力巨大的地产投资 篇8

全球态势

物流园区是政府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为解决城市功能紊乱,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减轻环境压力,实现“货畅其流”,而在城市边缘地带的主要交通干道附近建成的专门区域。它通常是一个大型配送或多个配送中心的聚集地,一般以仓储、运输、加工等用地为主,同时还包括配套的信息、咨询、综合服务等设施用地。

物流园区最早出现在日本东京,目前全球的物流园区发展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国外物流园区发展呈现不均衡发展态势,物流园区主要集中在物流业发展迅猛、交通和区位优势显著的发达国家,包括德国、荷兰、法国、日本和美国;第二、目前全球的物流园区的发展模式各异,但大体可分为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模式和日本模式;第三、全球的物流园区经营模式,日益呈现集团化和连锁发展趋势。以美国的普洛斯为例,普洛斯在美国、新加坡等地有多家上市公司,在全球管理超过3700万平方米的全球分销设施网络。除此以外,还有UPS、马士基等物流服务商也在世界各地攻城掠地。

中国现状

近年来,物流园区在我国发展迅速,大有星火燎原之势。目前中国物流园区的发展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从分布上看,中国的物流园区呈现东、中、西不均衡发展态势。目前已逐渐形成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等物流园区密集区域,并迅速向中西部地区蔓延。

第二、从建设模式上看,中国的物流园区建设模式呈现其独特的中国园区特征。在中国,物流园区的规划大体有三种模式:政府统一规划投资的政府主导模式;政府指导、企业自行投资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的政企共同开发模式;企业主导模式。由于中国的物流园区的建设主体以政府和企业为主,导致中国的物流园区资金来源和管理机构也以政府和企业通道为主,政府主导特色浓厚。不过,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普洛斯等物流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在它们带来全新的思维理念的同时,也会进一步冲击市场,加剧竞争。

投资前景

虽然中国的物流园区出现的时间不长,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未来中国物流园区的发展将呈现爆炸式增长。其发展步伐和发展速度将不断加快。主要的原因有:

第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推动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速,而物流行业的发展必然催生物流园区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物流行业主要依托两个因素:经济与交通。从中国经济来看,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关键阶段,加上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必然对物流行业产生极大的带动效应。从中国交通来看,中国水陆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系统的日益完善和发展,对物流业的带动作用非常显著,也必将催生更多的物流园区。

第二、城市新布局让物流企业“退城进园”。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的爆发式增长,城市面积和城市格局不断变化。传统郊区迅速被城市包围,最终成为城市的一个整体。与此同时,原有零散分布的物流企业因运输和时间成本不断上升,逐步退出核心区域,向远郊聚集。于是,位于某些交通节点、具有地理优势的地方,逐步形成物流园区的聚集区域。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已超过30%,按照国际规律,城市化率超过30%,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加速上升通道。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促使物流企业“退城进园”,当物流企业的行动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时,物流园区的如火如荼发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三、工业园的发展为物流园区建设提供了机遇。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工业园区内部必然要发展一定体量的物流园区,对整个工业园进行统筹安排,最终达到工业园区各个环节、各个要素之间的人员、货物有序流动;二、物流园区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传统的物流园区主要以仓储和运输为主导,现在物流园区的概念不断衍生,所涵盖的领域更加广泛,不仅包括仓储、运输和加工制造等用地,同时还囊括了与之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用地。物流园区越来越外化成一个小型的工业园区,与工业园区的概念界限已不像过去那么明显。

第四、投资物流园区有较大的盈利空间,而且收益比较稳定。首先,投资物流园区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由于物流园区一般位于城市的远郊,土地获得相比市中心廉价。另外,由于物流园区主要由厂房和仓库构成,建设材料主要以轻钢为主,成本相对较少。部分园区还可享受很多诸如税收和土地政策上的优惠。对开发主体而言,成本优势对投资物流园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其次,物流园区一般有部分储备土地,作为物流园区的配套设施用地,可建设写字楼、商业或者酒店物业,这类经营性物业虽然对投资的现金流要求高,但能获取长期的收益。对于资金比较充实的开发主体而言,具有较高的投资收益回报;再次,园区经营比较灵活,根据园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可有所侧重。一般而言,对于初创期的物流园区,厂房出租和仓储为主要的盈利模式,但越到后期,物流产业的衍生链条越来越庞杂,物流园区的盈利模式将日趋多元化。分拣、物流配送、专业市场交易、特许经营、流通加工、物流培训等增值服务都是可参考的选项。

虽然物流园区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发展相对国外滞后,但这也意味着这种物业存在着巨大的真空地带。未来,物流园区在中国的发展将不断从广度和深度延伸,在中国投资物流园区的潜力巨大,值得期待。

作者:

邹 毅 洲联集团上海五合智库总经理

上一篇:拍卖你的生涯下一篇: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