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基础

2024-05-05

资源环境基础(精选十篇)

资源环境基础 篇1

一、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矛盾

随着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增长, 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基础的协调状态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1]。当前, 我国在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仍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 形成诸多突出矛盾。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并正视这些矛盾, 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否则, 就可能影响到我国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 影响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 甚至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目前, 我国资源与环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

(一) 能源资源与大气污染的矛盾

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煤炭占商品能源总消费大约四分之三。工业燃料和动力、化工原料、以及城市民用燃料的绝大部分, 都是由煤炭提供的。我国是一个燃煤大国, 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消耗能源的水平很低, 不足1吨标准煤, 仅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燃煤是形成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其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碳。其次由于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的增加, 导致了酸雨的大量增加。在西南地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危害, 两广川贵四省每年因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逐年增加, 同时使我国的农牧渔业受到很大损害。目前, 酸雨已经延伸到江西、福建、山东等地。

(二) 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的矛盾

土地资源是各行各业发展的载体, 更是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其提供的食物资源直接关系到人口的容量。然而, 虽然我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位于世界前列, 但由于人口众多, 因此人均土地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口多耕地少, 这也是我国人口与资源矛盾的基本格局, 同时这一矛盾又直接衍化为另一矛盾, 即粮食需求迅速扩张与粮食生产增幅有限的矛盾, 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

(三) 水资源紧缺与水污染加剧的矛盾

水资源是人类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 在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不少, 但区域分布不均, 人均占有量很低。华北、胶东、辽中南、西北地区严重缺水。全国500多城市中有300多个缺水, 其中严重缺水的40多个。另一方面, 我国的水污染又非常严重。淮河、松花江、辽河污染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昆明的滇池、山西的汾河、湖南的湘江等湖泊水体污染都很严重, 有的甚至变黑发臭, 水污染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我国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又十分普遍, 各大城市中工业用水的重复使用率远远低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水污染、水浪费加剧了我国水资源危机, 这种危机将比能源危机更加严重, 对经济发展也存在着很大的潜在影响。

(四) 矿产资源相对不足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矛盾

虽然我国矿物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但分布不均, 加上矿产区域分布不平衡, 贫矿、南选矿、中小型矿多等原因, 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 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不足。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将有相当的一部分经济发展所必须大宗矿产品发生严重短缺, 如作为高效能源的油、气, 缺口将不断增大, 煤炭资源算是比较丰富的矿藏, 但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和使用, 也已经出现了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此外, 加上找矿难度增大、矿山建设周期长等客观因素, 我国的矿产资源将发生严重危机, 重要矿产品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大量进口矿产品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另一方面, 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 浪费十分严重。具体表现为资源回收率低, 综合利用水平低。此外一些地方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也很低,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方对矿产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 造成了资源大量浪费, 环境急剧恶化。

(五) 生态基础脆弱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矛盾

我国生态基础脆弱, 先天条件不足, 加上长期以来人为损害和破坏, 生态恶化已经相当严重。具体表现在:1) 森林覆盖率低, 植被破坏严重。森林采伐速度过快, 一些地方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成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2) 由于过度放牧, 重用轻养, 草原退化严重。3) 水土流失难以遏制, 由于开荒、采矿、修路等多种因素, 使得水土流失面积进一步扩大。水土流失导致耕地贫瘠, 河道淤塞, 水库使用寿命缩短。四是土地沙漠化不断扩大。5) 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 近五十年来, 我国约有200多种高等植物灭绝, 400种野生动物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

二、中国资源环境基础脆弱的应对对策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即无论人类文明发展到何等程度, 各国和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都必须建立在自然资源基础上。实际上, 随着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增长, 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基础的协调状态已经成为各国和地区持续发展的首演任务和基本目标。由上可知, 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所要面临的影响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两大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地关系最为紧张的国家之一, 资源环境基础脆弱, 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 21世纪又是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资源和环境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迎接和应对资源环境基础脆弱的挑战, 我认为以下几点十分关键:

(一)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迎接挑战的对策首先是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我国人口已近13亿, 到本世纪中可达16亿。根据我们国家的家底可知, 有限的国土和资源难以承受无限膨胀的人口。有专家估计, 每增加一个人, 就要多消耗0.985吨标准煤, 多排放15.2kg二氧化碳。所以, 今后要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 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目标。同时, 在控制人口绝对量的同时, 更要重视人口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人口素质的提高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但是我们更加重视它, 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二) 珍惜资源、合理利用资源

目前, 我国再生资源化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率很低, 每年因再生资源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50~300亿。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国, 不能完全依靠世界资源市场, 唯一的出路是寻找并合理有效利用不可再生的资源。资源综合利用与资源第二次利用是一片可以发挥的大文章。我们十六大提出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循环经济, 推广清洁生产, 节约能源资源。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国家对资源的重视程度, 由此可知, 珍惜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 加强环境治理保护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 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 从源头的控制环境污染。实施重大生态建设环境整治工程, 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统筹城乡环境建设, 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加快环境科技创新, 加强污染专项整治, 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重点搞好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 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 强化企业和全社会保护环境的责任。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 严格环境执法, 加强环境监测, 定期公布环境状况信息, 严肃处理违法行为。

(四)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实现人与资源的和谐发展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每一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选择。对我国来说, 首要的是把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目标明确列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之中, 列入工业、农业、水利、能源、交通等各项产业的发展目标当中。其次在资源方面, 我们应考虑资源的最优利用和持续利用, 然后从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5]这两个层面来考虑资源的公平合理配置。在人口问题上, 把人口和发展联系起来, 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再次就是在制定经济发展速度同时, 要量力而行, 充分考虑到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 不要不切实际的追求高指标、低效益。通过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 有效防止各种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等政策措施, 我国的经济社会将会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新世纪新阶段, 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虽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但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又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通过上述对策, 使我们在实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时, 能够妥善处理好这些矛盾, 以从根本上遏制和扭转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在迎接21世纪资源和环境面临的资源环境基础脆弱的挑战中, 真正做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相结合, 才能促进我国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人与资源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雷等.中国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协调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曲格平.中国环境与资源的形势和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4.

[3]姜巍, 张雷.21世纪初西北地区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J].资源科学, 2005.

[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5]杜丽群.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 2003.

[6]项仁杰, 倪集众.资源与环境:中国面临的挑战[J].自然杂志, 1998.

建筑环境设备基础大范围 篇2

1.晶胞原子数,原子半径,配位数,致密度概念。

2.金属的晶体结构 ,计算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晶格的致密度和原子半径,晶胞原子数。

3.晶体与非晶体,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中缺陷,晶体缺陷,晶格畸变,位错以及位错对金属性能影响

4.晶体扩散以及与那些因素

5.合金,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的特点,及性能。固溶强化。

6.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衡量的指标,工艺性能及影响因素,铸件缺陷。

--纯金属结晶过程,冷却曲线和过冷现象,过冷度,控制金属晶粒大小的途径

--二元合金相图类型及特点,二元合金相图与性能的关系举例,铁碳合金相图中组元和相及性能

--钢热处理及处理目的--工业用钢分类及牌号

--铸铁性能,分类及牌号

--有色金属牌号及性能

--非金属材料及性能

--金属腐蚀及形式与防护途径

第八章 压力容器

1.什么是压力容器;(大题)

第九章 制冷空调设备常用标准件(填空选择题)

公称压力、公称直径、筒体、封头(分类,如何选择<从哪几方面考虑>)、标准联接紧固件、设备的支座(类型、应用)、标准联接、螺纹联接。

第十章 公差与配合基础

尺寸分类、公差定义、偏差、极限偏差概念、配合(哪几类)

第十一章 压力管道(分值小)

管道管件(分类)、管件作用、管道支吊架作用与分类、管道应力分类

第十二章 机械传动(大题)

资源环境基础 篇3

近年来,虽然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是很突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极大地阻碍了教育活动的进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怎样合理利用当前的教育资源是当今教育管理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外控管理”的管理模式。即用“校本管理”,就是指重视人的积极性和内部管理过程的改进,要求学校树立鲜明的办学思想,办出个性和特色,要求管理者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实施多元化评估体系。在发展单个学校的同时,优化利用整个基础教育资源,即“基础教育资源整合”,就是指通过撤、并、联等多种方式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布和优化组合的过程。这样可以缓解教育经费紧张,避免教育资源浪费。教育基础资源利用率低下的表现

1.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学校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拨款,社会捐助和自筹的经费微乎其微。学校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必须加大对学校建设的投入,以改善学校的教学设备,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改善职工待遇等等,但是目前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所以学校发展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资金是靠银行贷款取得的。适度的贷款能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但当学校为谋求发展而向银行贷款达到一定数额时,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

2.基础教育硬件设施盲目建设,质量差。近些年来随着“普九”教育的展开,大多数学校为了达标,纷纷兴建教学楼、操场、微机房等,硬件设施的大量投入使得学校负债累累,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这使得基层财政根本无力支付,社会捐助难以求得,不是加重农民负担就是欠债。不能有效利用周围社区的资源为学校发展服务也是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的表现。

3.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学人员庞杂。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现有的教师队伍中第一学历普遍偏低,第二学历大多数是通过函授、夜大、远程教育等形式获得的;数学、物理、艺术、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缺编现象严重。更有个奇怪的现象,在原本就不缺教师的情况下,许多学校使用低素质的代课教师,在这些代课教师中,有些是师范类毕业生没有经过编制临时上岗的,有些是未受任何教师职业训练的初、高中毕业生或是肄业者,原因由于是国家的财政紧张、没钱发工资,用不起正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还有部分教师在接受工作时拈轻怕重,讨价还价,上课不写教案,批改作业不及时不认真。因此,教师素质低必然造成教学质量差;教学质量低,又必然造成学生流失,引起教育资源浪费。非教学人员增多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困扰,这些人或者有权力。或者工作轻松,既不搞教研也不搞教学,平时上班报个到就完事,但学校同样要养着这一帮闲人,因此,非教学人员过多不仅仅是提高办学成本、加重财政负担的问题。而且有的学校形成了不向学生收费学校就办不下去的局面。

4.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与资源管理不善有直接关系,由于学校在“普九”过程中盲目地进行大面积的校舍建设,扩张性地购置教学设备,结果造成了很多的设施、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教育设施的设置不合理,给基础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阻碍。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使农村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再加上大量农民迁居城镇,农村的学龄儿童逐年减少。中小学普遍存在规模萎缩、校舍空闲,又加上农村学校设点不均、不合理,给基础教育资源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5.学校领导认识的局限性。教学管理者有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教学管理是把学校中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工作搞好就万事大吉了。对于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常抓不懈,忙着建章立制,对上汇报工作,对下指手画脚,忽视对学校教职员工教学思想等工作的管理。领导者认识偏差,管理不力造成了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

优化资源整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1.可以实施财务自主,对国拨经费与校内创收允许学校自主合理安排,经费包干,超支不补,结余留用,自求平衡。我国的国情是穷国办大教育,一方面,国家经费不能满足学校的需求和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上蕴藏着部分可供吸纳和利用的资源,这部分资源不能由政府下达行政命令的方式去提取,而是要由学校以一定的合法手段去吸纳和利用。校本管理的实施将使学校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学校将释放更大的潜能,来补充政府某些能力的不足。可以利用联合办学、股份制办学自主筹集日常经费,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相关的监督体系,这样才能保证其良好的运行。优化学校的各种组织系统和非组织系统的结构,挖掘各种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潜力,营造学校自己发展的“生长圈”。

2.学校设施的建设应当合理化,避免教学设施浪费。在进行校舍建设之前,可通过非政府机构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一次较全面的调查评估,弄清现有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分布情况和利用率,为适当地进行学校设施建设提供依据。应该充分认识到,学校是教育最真实也是最基本的场所,资源的稀缺性、有限性永远是绝对的。学校资源既包括校内资源,也包括校外资源,如兄弟学校资源、社区资源、专家队伍资源等等。在整个基础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可以积极主动地利用这些资源,减少教育经费的开支,来满足学校的发展。有的学校为主动争取社会资源,还建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和校友会,通过固定的组织形式加强资源的开发,学校在利用社会资源的同时还要服务社会,加强与社会的融合。教育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通过服务社会来获取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工程,坚持因地适宜地发展,实现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学校的规模建设。

3.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精简行政管理人员和学校非管理人员,取消因人而设的岗位,减少教育经费的支出,清理超编的和不合格的人员是当前教育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当前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不合格教师、素质不高的教师占据着岗位,合格教师、好的教师进不来。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推进基础教育发展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学校间质量的差距归根到底是教师质量的差距,根据学校自身条件扎实开展教师校本培训,校本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资金短缺的问题。解决工学矛盾,更适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应该搭建平台使教师有交流沟通的机会,并使之常规化,使本校教师培训成为校本培训的主导。提高教师素质需要政府建立有效的机制,以教研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建立校际间教师支教和交流制度,加快地区间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优势对教师进行培训等等。引入竞争机制,竞争上岗,实行聘任制,进行师资轮换调

整,保证各校间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相对平衡,实行统一的教师福利待遇标准,促进师资流通顺畅。保证学校师资均衡发展。

4.整个基础教学设施管理亟需规范化。我国目前教育现状是整体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但个别学校教育资源却利用不充分,并存在教育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因此有关上级行政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发挥教育资源的整体效益。从宏观上进行协调和指导,这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搞好统筹规划,提高教育的结构效益。多个学校合用,提高学校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有些学校可将现有校舍和教学设施与农民文化技术夜校共用,使之成为农民学文化、学技术、开展扫盲活动的重要场所。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5.校长要提高自己的资源开发意识,加强自己的能力建设,进行学校的组织建设和管理。校长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面对历史、面对未来,应该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高度负责,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义务感。应该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站在历史和未来的高度,确立好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校长还应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教研能力,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全面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能够深入一线,了解教学,驾驭和指导教学。此外,还要坚持不断学习新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计算机和现代教育手段,做到知识面广、信息量大,使自己永远站在现代科学知识的前沿,还应具有知识处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环境权的理论基础 篇4

权利和义务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文化现象, 是与法和国家一同出现于人类社会的。权利不是关于人如何开发利用自然的技术, 而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观念、要求或者制度。[1]权利产生于社会并且应用于社会,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人们提出的权利内容也不同, 这些权利的产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并且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 在发展经济和改造自然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但由于经济增长的方式偏重于粗放型, 所以必然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这也是工业化国家的共同经历, 于是人们开始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新办法, 继而产生了环境权。蔡守秋在《环境权初探》一文中介绍了环境权的来源, 1960年联邦德国的一位医生认为, 向北海倾倒放射性废弃物的做法违反了《欧洲人权条约》中关于保障清洁卫生的环境的条款, 于是他向欧洲人权委员会提出控告, 引发了关于环境权的讨论。环境权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萨克斯在针对美国政府进行行政活动的过程中, 对于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程度低等问题根据公共信托理论首次提出的理论。1970年在日本东京召开了公害问题国际座谈会, 会后发表的《东京宣言》提出了环境权, 即把每个人享有其健康和福利等要素不受侵害环境的权利和当代传给后代的遗产应当是一种富有自然美的自然资源的权利, 作为一种基本人权, 在法律体系中确定下来。[2]

2 环境权的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观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也要保障后代人的需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继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生态危机,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心的新思维, 是对人类自身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3]。可持续发展理论自提出以来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们已经广泛认识到,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保证整体环境要素的可持续性。要想做好这一点, 只有政策号召是不够的, 必须还要依靠法律手段, 赋予公民保护环境的权利, 即环境权。

2.2 环境公平理论。

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理论是环境公平理论, 其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公平与正义始终贯穿于环境公平理论中。环境公平理论正是用正义的原则来规范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不仅表现在代内公平, 还表现在代际公平。代际公平的观点最早由美国学者魏伊丝教授提出, 她从国际法角度提出的“环境的世代间衡平”理论, 是指“作为物的一种, 我们与现代的其他成员以及过去和将来的世代一道共有地球的自然、文化的环境。在任何时候各世代既是地球恩惠的受益人, 同时也是将来世代地球的管理人或委托人。为此, 我们负有保护地球的义务和利用地球的权利”[3]由代际公平引申出来的另一个理论是种际公平, 自然界的各个物种之间是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的, 作为世间物种之一的人类, 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其他物种的利益, 尊重其他物种生存权利。

2.3 公共信托理论。

公共信托理论源于罗马法, 最早将公共信托理论引入环境保护领域是美国密执安大学的约瑟夫·萨克斯教授, 公共信托理论的基本内容就是空气、水、河流及其他自然资源本质上属于公民的共同财产, 公民和政府之间形成了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 公民作为公共财产所有者是委托人, 政府作为公共财产维护者是被委托人, 享有对作为公共财产的自然资源的管理权和使用权, 未经委托人的同意不得擅自处分委托人的财产, 政府行使权力的宗旨是为了公共利益, 即委托人的利益, 如果政府不履行义务或者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公民可以请求国家履行受托人的义务。

2.4 人权理论。

人权是与生俱来的, 与人身属性不可分割。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是每个人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权利。人权的享有不因为社会身份和实际能力的不同而不同。人权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内容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的。当今社会的人类文明离不开人权理论。依据国际人权公约和宣言以及我国关于人权的宣言和规定, 人权的实体内容答题包括三类:生存权利、人身人格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这三类权利中生存权利和人身人格权利是最低限度或首要的权利, 是因为它是人作为一个自然机体和社会成员所不能缺少的[4]。环境权作为人生存的基本权利, 应当得到人权理论的支持。

2.5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唯物辩证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发展的观点。它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所以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部好的法律是正确的理论和有效实践的相结合的产物。理论是由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正确的理论又是通过人们有效指导实践的, 理论和实践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这种辩证的关系正是通过赋予公民环境权, 使公民参加到环境保护中来实现的。

2.6 社会学理论。

环境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环境社会学是从社会学的观点来讨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2]通过法律调整社会上的每个成员, 使得每个个体都按照合法的方式行动, 作出法律所要求和期待的行为, 从而创造良好的法律秩序, 赋予公民环境权正是要通过这种鼓励的方式来激发公民的环保意识, 使公民积极的参加到环境保护中来,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以取得预期的法律效果, 形成理想的法律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

小结

在民主和法治的社会里, 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真正的民主, 需要通过‘公民不断的参与’。方能领略什么是民主, 在心理上融会和建立民主作风, 在行为上获取民主办事的技巧和方法, 这样才可以保证社会运作是真正由人民主宰[5]”权利作为现代法哲学的基石范畴, 引导了人文精神的回归, 体现在环境法律关系中就是要赋予公民环境权。

参考文献

[1]徐祥民, 田其云.环境权———环境法学的基础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姬振海.环境权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3]邓一峰.环境诉讼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8.

[4]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 篇5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一)劳动力和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l00%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首先,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其次,女性劳参率呈上升趋势。形成这种变动趋势的主要原因是:①女性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与此相应的工资率普遍提高;②制度劳动时间缩短,灵活工时制度普遍推行;③人口出生率下降对家务劳动的全面影响;④科学技术进步对产业技术状况、家务劳动效率的全面影响。再次,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保障制度以及各种形式的企业养老保险计划的完善和推广。

最后,25~55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观察不到因经济周期循环产生的变动,也不存在显著的趋势性变化。(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

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研究者们提出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与悲观性劳动力假说。两种假说的前提观点是相同的,即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性。劳动力需求

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存在着如下的关系:

工资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工资率降低,劳动力需求增加。这是分析劳动力需求的一个重要前提。

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劳动力市场的主体由相互对立的两极构成:其一为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 其二为使用劳动力的企业。

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即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一劳动能力。

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指劳动力市场所维护、反映和调节的经济利益的性质,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劳动力市场是在产权边界界定清晰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第二,劳动力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调节劳动力的配置,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相结合的最有效率的最佳途径。

第三,劳动力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后,所开始的劳动过程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过程。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价值在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工资形式 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按要素类别分配社会总产品或收入,称为功能性收入分配。(一)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1.工资率

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根据单位时间的标准不同,可分为小时工资率、日工资率等。

2.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受到三个主要因素影响: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度和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

实际工资是经过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计算公式: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3.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根据计算的时间单位的不同,计时工资的具体形式有:(1)小时工资制: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2)日工资制:货币工资=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小时数(3)周工资制:货币工资=日工资率×标准工作日小时数 计时工资是最为传统的工资形式。

计件工资是依据工人合格产品数量(作业量)和计件工资率计算工资报酬的工资支付形式,计算公式如下:

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

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两种工资形式的区别在于计量劳动的方式不同。(二)福利

福利是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

福利的支付方式划分为两类:其一为实物支付,包括各种免费或折价的工作餐、折价或优惠的商品和服务。其二为延期支付,包括各类保险支付,如退休金、失业保险等。

福利具有以下特征:

(1)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但并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2)法定性。企业自定性和灵活性。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特征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内容与性质直接决定了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内容与性质。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以下特点:

第一,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而不是调整劳动关系运行中的特定事项或劳动关系当事人某一特定行为的具体规定。第二,不同的法律部门有着不同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

第三,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只要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基本原则是不会改变的。

第四,基本原则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对各项劳动法律制度均具有约束力。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

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具体表现为基本保护、全面保护和优先保护等方面。基本保护是对劳动者的劳动权的最低限度的保护,即基本权益的保障。全面保护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法定权益和约定权益。

优先保护是劳动法对劳动关系当事人的利益都给予合法保护的同时,优先保护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劳动者。

劳动法开宗明义地规定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就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三方原则”,即政府、工会和企业家协会(雇主协会)共同参与决定或听取工会和企业家协会(雇主协会)的意见。3.物质帮助权原则

物质帮助权是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业就业机会时有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物质帮助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就劳动者而言,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

社会保险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具有以下特征:①社会性;②互济性;③补偿性。劳动法律渊源

1.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劳动法律

劳动法律是劳动法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其主要内容分为劳动关系法和劳动标准法。

3.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规范性文件数量最多,覆盖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如《工伤保险条例》《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职工奖惩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等。4.劳动规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劳动规章。5.地方性劳动法规

6.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 7.正式解释

律师、语文学家、法学家、公民个人的解释属于任意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现代企业管理

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企业战略的实质是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和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的特征。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 1.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 包括:①对手数目;②对手经营战略;③对手的产品差异化;④固定成本的高低;⑤行业成长过剩。2.潜在竞争对手分析

包括:①产品差异化;②规模经济;③绝对成本优势;④进入分销渠道;⑤资本需求;⑥现有企业的反应。3.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的分析 根据波特的理论,“替代产品通过规定某个行业内各企业可能获利的最高限价来限制该行业的潜在收益率”。

4.顾客力量的分析

包括企业产品消费群体分析、顾客购买动机分析等,有时还要分析顾客消费承受能力。

5.供应商力量的分析 企业的战略选择 1.总体战略

企业的总体战略有进入战略、发展战略、稳定战略和撤退战略。(1)进入战略:①购并战略;②内部创业战略;③合资战略。

(2)发展战略:①单一或服务的发展战略;②横向发展战略;③纵向发展战略;④多样化发展战略。(3)稳定战略。

企业不需要改变自己的宗旨和目标,只需要集中资源于原有的经营范围和产品,以增加其竞争优势。(4)撤退战略。

方式包括:①特许经营;②分包;③卖断;④管理层与杠杆收购;⑤拆产为股/分拆;⑥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2.一般竞争战略

包括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重点战略。3.不同行业阶段的战略

包括新兴行业的战略、成熟行业的战略、衰退行业的战略。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一)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

为贯彻已定的战略所必须从事的工作包括:建立相应的组织、配置战略资源、调动群体力量实现战略计划、设置行政支持系统和实行战略控制。(二)企业经营战略的控制(三)1.企业战略控制的特点

企业战略控制由企业最高领导层执行的控制。

一般战略控制标准有两类:一类是成效标准,另一类是废弃标准。2.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

包括:①战略评价标准;②实际成效;③绩效评价。

3.战略控制的方法

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企业经营计划(一)企业计划职能的作用和特点 作用:①使决策目标具体化;②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③为控制提供标准。(二)制定企业经营计划的原则

包括:①可行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②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相结合的原则;③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三)编制经营计划的方法 1.滚动计划法 2.PDCA循环法

就是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的顺序,周而复始地循环进行计划管理的一种工作方法。3.综合平衡法

(四)企业经营计划的目标管理 1.目标管理的含义

围绕企业一定时期的总目标,企业各部门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各自制定自己的分目标,经过调整、平衡,使它们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目标系统。2.目标管理的五大特点

包括:①系统化的管理模式;②有明确完整的目标体系;③更富于参与性;④强调自我控制;⑤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能力开发。3.企业目标管理的实施

(1)目标体系的建立。建立合理有效的目标体系或目标网络是企业完成计划任务的关键。

(2)经营目标的实施。(3)经营目标的控制。个体差异

(一)员工的能力与人格

1.能力差异。关于能力和绩效之间的关系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所关注的。2.人格差异。人格更为复杂,包括了动机、情绪、态度、价值观、自我观念等多方面的内容。

3.大五人格特质与工作绩效。

责任感与工作绩效有最强的正相关。个人能力和工作的满意度在责任心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二)员工的态度 1.态度的分析

态度是人对某种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2.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3.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员工工作满意度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富有挑战性的工作;②公平的报酬;③支持性的工作环境;④融洽的人际关系;⑤个人特征与工作的匹配。4.组织承诺

最早提出组织承诺的是贝克尔·阿伦和梅耶所进行的综合研究提出三种形式的承诺:感情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三)员工的知觉和归因 1.知觉及其意义

知觉:对人的感官等基本刺激被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2.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其他个体的知觉,即我们如何认识他人。人们在知觉和判断时的某些习惯和方式也会产生失真的现象。(1)首因效应。即最先的印象,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产生的强烈影响。如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也是常说的“第一印象作用”。(2)光环效应。

对一个人的某些特征形成好或者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

(3)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在知觉他人时,知觉者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这种把自己的特点归因到他人身上的倾向称为投射。(4)对比效应。

对比效应是指在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进行知觉时,人们会不自觉地在他们之间进行对比。(5)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对某个群体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后,会据此去推断这个群体的每个成员的特征。3.归因

归因是指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归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也可分为稳因和非稳因。

(1)内因,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行为者本身可控制的因素。外因,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外部因素,包括行为者所处的各种环境和机遇、所从事工作的特点和难度,以及工作与人的相互作用,他人对行为者的强制或约束、激励的作用等。

(2)稳因即稳定原因,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相对不容易变化的因素。非稳因即非稳定原因,如行为者的情绪、努力程度、机遇、多变的环境等。团队有效性的构成要素 1.绩效

指团队的产出。可按质量、数量、及时性、效率和创新等方面加以测定。2.成员满意度

指团队成员如何通过承诺、信任和满足个人需要而产生某种正面态度和体验。3.团队学习

指团队生存、改进和适应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4.外人的满意度

指团队怎样满足顾客、供应商等外部委托人的需要并使他们高兴。群体决策

1.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优点:①能够提供比个体更为丰富的和全面的信息;②能够提供比个体更多的不同的决策方案;③能够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④能增加决策过程的民主性。不足:①要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多的时间,甚至会因难以达成一致观点而浪费时间;②由于从众心理会妨碍不同意见的表达;③如果群体由少数人控制,群体讨论时易产生个人倾向;④对决策结果的责任不清。2.影响群体决策的群体因素

包括:①群体多样性;②群体熟悉度;③群体的认知能力;④群体成员的决策能力;⑤参与决策的平等性;⑥群体规模;⑦群体决策规则。人的管理哲学一人性假设(一)人性内容及特征 1.人性内容(1)自然属性。

又称生物属性,指人生来就具有的先天之性。(2)心理属性。

即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意志、需要、动机等一切心理现象的总和。这是人性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人性的本质。

人的心理属性或心理现象总括为四方面: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人心理特征;个性意识倾向。2.人性特征

包括:能动性;社会性;整体性;两面性;可变性;个体差异性。(二)人性假设一对人的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1.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即管理中的人性观 2.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1)“经济人”的假设及其管理。

“经济人”又称“唯利人”“实利人”,认为人的行为是为了追求自身最大经济利益,由此经济诱因才引发了人的工作动机,即人们的工作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

(2)“社会人”的假设及其管理。

“社会人”又称“社交人”,假设建立在人性是善良的基础之上,人不只为经济利益而生存,人们工作的动机不仅在于物质利益,更在于工作中的社会关系。(3)“自我实现人”的假设及其管理。

“自我实现人”又称“自动人”,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充分展示和发挥个人才能,实现个人理想与抱负,以及人格趋于完善的一种人性假设。

智慧城市信息基础和应用环境 篇6

智慧城市的内涵及发展

据联合国报告,全球人口中有一半生活在城市,在2025年前,将新增8个千万人口城市,到2050年,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将从当前的33亿增长到64亿,全球城市化进程急剧加快。城市化进程意味着更大的资源需求、更复杂的城市管理和社会关系,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交通阻塞等已逐渐成为制约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云计算、物联网、3G等新兴技术逐渐成熟并开始投入商用,对推动城市信息化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让城市更加智慧。面对城市发展挑战和信息技术变革,实施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共识。据统计,全球超过1D0个城市正在进行智慧城市的试点和实验,其中欧洲和亚洲是智慧城市开展较为积极的地区。

智慧城市的概念、目标与价值

“智慧城市”是指按照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泛在信息全面感知和互联的基础上,实现人、物、城市功能系统之间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的智能自感知、自适应、自优化,从而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商务活动等多种城市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形成具备可持续内生动力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带来的改变不仅限于理念范畴,它将使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换方式、公共服务、政府决策、市政管理、社会民生等方面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变革。为此,中国电信建立了智慧城市架构全视图(见图1),安全、便捷、高效、绿色是我们要实现的智慧城市目标,其中最关键是要有高效的政府管理,否则智慧城市无从谈起。

信息泛在基础是构建智慧城市的基石

信息泛在基础是通过在传统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上,增加感知、交互、智能判断、协同运作等能力,使得原有城市基础设施具备信息化能力,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必要条件。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下,信息泛在基础包括四个层面,从下至上分别是感知平面、网络平面、信息平面和交互平面。

智慧城市在技术层面可以概括地看成是由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这三大技术为主。物联网当中也谈及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没有基础的感知绝对不可能做到顶端的智能。智能的另一个前提是必须要有有序的管理和规范,感知体验逐渐成为智慧城市的新概念之一。同时,网络平面和信息平面必须要和感知平面结合起来。无论感知、信息网络还是应用,现在都要通过手机、PC等终端设备,以多种多媒体手段呈现出来,这就体现了交互平面的重要性。在以往各界所提出的构架系统基础之上,我们综合了这四个平面,布置出一个更为全面、适用性更强的新平台(见图2)。

我国政府关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应用,各级政府对“十二五”期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要求建设由传感网络、通信设施、网络超算、智能软件构成的智能基础设施,按照可靠、低成本信息化的要求,构建泛在的信息网络体系。在上海,要构建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成为国内带宽和服务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在广东,在无线城市、区域物流信息交换枢纽、智能传感网等领域建成国内先进的物联网基础设施,实现城乡网络全覆盖;在深圳,建设六大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无线城市、三网融合、全面覆盖的感知网络、智慧应用集成平台、以超算中心为基础的基础设施共享服务平台、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2010年以来,在IBM“智慧地球”和各地物联网发展的推动下,以“智慧城市”为主题,国内大中城市相关规划、项目和活动渐次推出,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市服务、完善城市功能,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中国已超300个城市计划建设智慧城市。截至2012年6月底,三大运营商已在全国320多个城市,与当地政府合作建设智慧城市,“十二五”期间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启动2万亿元的产业机会。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共性与特性

如今,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已有许多典型实践案例值得借鉴。台湾,通过泛在、高速的网络基础设施构建,发展优质网络化社会。新加坡,从无缝政府到智慧国家,全民参与信息化战略从制定到实施的整个过程。首尔,智慧城市建设全力支撑首尔清洁且充满魅力的国际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香港,政府以身作则,鼓励全民参与,结合香港特点,推进信息化持续发展。总而言之,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智慧城市建设都有一些共性特征可循,第一,数字化向智能化演进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趋势;第二,围绕城市发展战略和总体发展目标展开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第三,网络、终端、数据中心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不可跨越;第四,以城市为视角的基础数据的完备与共享是信息创造价值的突破口;第五,围绕政府关切、公众关心的核心诉求部署应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核心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要做到缓解城市持续发展矛盾,增强城市国际竞争能力;在二线城市,要突破传统经济增长瓶颈,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新兴城市,则要加速优势资源转换,推动区域跨越式发展。

中国电信助力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智慧城市首先要建设好由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组合而成的宽带城市。中国电信目前在全国WiFi的覆盖点,到上个月为止突破了100万个AP,而光网更大,现在已经覆盖到600万用户,70%的用户接入了20兆网速,光纤到户很快将会实现。在光纤和无线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搭建宽带、泛在、协同、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信息化应用。

网络发展——推动网络由传统管道向智能管道转变

无线网络能有效地扩大3G覆盖和WiFi热点地段部署,通过网络优化、C+W协同、增强型技术引入等提升网络容量和频率的使用效率,同时可对网络进行全IP化改造。

nlc202309022220

有线网络将会完善新一代宽带网络,提供差异化的端到端网络质量保障,全面实施光网络演进,部署业务感知和策略控制系统,提高全业务综合化、智能化承载能力,推进IPV6的试点和推广,协调发展传输网与IP网,推动100G波分技术试点和商用,加快FTTH的进度。

物联网能力平台——传感层的智能管道平台

物联网基础构架已被业内认可并得到大力推广,但在国外,处于传输层面关键环节的运营商们是联手的,他们统一建立一个公共平台,共同提供传输智能管道。我们要借鉴的也是这样的内涵,而不是把传感器简单地联系起来就可以的,物联网时代对协同性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只有联合,才能打通关节。

云计算——提供公共服务的计算能力

在建立物联网平台的同时,云计算平台也被建立起来。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问题和当前的迫切需求,催生了云计算,云计算也是避免智慧城市建设空谈化的保障。因此要构建包括应用云、平台云、资源云的整体云服务体系,打造智慧城市综合平台,开放四大能力域,形成产业生态环境(见图3)。

IPV6——有效解决互联网地址不足的困扰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IP地址。互联网业务流量每年以60%的速度在增长,省际带宽已超过11T,宽带用户数超过6000万,全部具备8M以上接入带宽,20M以上支持能力超过70%。而它不仅仅是个简单的IP地址,还应该包括标识层面的管理,智慧城市的建设,物联网建设,如果没有标识层面的管理也很难行得通。

中国电信助力智慧城市应用

智慧城市的根本目标在于使城市运行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其功能范围覆盖了城市的政务、经济、民生三大领域。国内智慧城市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家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出台扶持政策,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源动力,主管部门牵头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地方城市纷纷出台智慧城市规划,扶持智慧城市建设,同时智慧城市相关专业机构出现。在国家引导下,地方政府推动下,产业链各方蜂拥而动,但在智慧城市发展初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政府期望值过高,存在过热风险和忽悠成分,缺乏有效的指标体系指引等,需要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得以改正与提高。

目前中国的智慧城市主要体现在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智慧城市应用在各地百花齐放,主要集中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工业,智慧农业等领域。智慧城市应用相对集中,缺乏创新性与广泛性。智慧城市需要构筑足够丰富的应用,以规划为先导,要以需求为导向,并且要创新应用,创新模式。中国电信以自身优势和资源为基础,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

智慧安全,打造平安、和谐的城市生活。保障城市中人、财产、城市生命线和其他重要系统的安全,涉及到社会多个领域,如公共卫生、基础设施、通讯、环境、商品供应、社会稳定、灾害防控等;智慧的公共安全解决方案有助于打造平安、和谐的城市生活。

智慧交通,打造便捷的城市交通。以交通信息中心为核心,连接公共汽车系统、城市出租车系统、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电子收费系统、道路信息管理系统、交通信号系统、汽车电子系统等的综合性协同运作,让人、车、路和交通系统融为一体,为出行者和交通监管部门提供实时交通信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快速响应突发状况,为城市大动脉的良性运转提供科学决策。

智慧政务,打造高效的服务政府。政府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其管辖的环境、公用事业、城市服务、公民和本地产业发展中,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其在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职能过程中的相关活动与需求,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满意度和美好生活感知度。

智慧环境,打造绿色的城市生态。实现集空气质量、环境噪声、烟气排放、水污染、放射源、城市积水、城市雨量、河道湖泊水位、气象参数、污染事故应急响应和环境综合管理、网络办公为一体的综合监测与监管协同。

智慧健康,协助医疗保健服务。利用RFID、无线通信、互联网等技术,通过智能化的集中、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平台、电子处方、电子病历,加强对医务人员、患者和医疗物品进行管理,实现诊疗信息的无纸化、语义信息的统一化,医药术语的标准化等,解决医疗信息不能共享、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服务的便利性和服务水平等比较突出的问题。

智慧教育,打造轻松互联的学习方式。在文化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文化、教育、旅游、媒体等资源,促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与创新成果的共享,提高文化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环境条件复杂的基础设计选型 篇7

在房屋建筑基础设计中, 常受环境条件的制约。不同的基础型式会影响到施工进程与质量、建设工期和资金的投入。详细研究环境条件, 把握各种基础型式的使用情况, 进行精心基础设计选型, 才能使新建房屋的基础适宜环境, 实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某住宅小区工程座落在天水市秦州城区的籍河南岸, 位于南部山体坡脚处, 占地3 653.75m2。规划为五栋六跃七层框架结构住宅楼, 建筑面积23 506.4m2。东西向三栋, 南北向一栋, 自北向南再向东的“L”型一栋, 四面合围形成四合院式的建筑楼群, 使建筑容积率达到最大值, 造成施工场地十分狭小。业主受资金制约, 要求设计单位采用浅基础以减少投资, 尽快建成使用。

接受任务后, 笔者亲临场地仔细查看地形地物和出露地层, 与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相对照, 查阅了《天水地区黄土滑坡机制与防治措施刍议》等科技文献, 掌握了拟建楼场地座落在相对稳定的滑坡体舌部, 属建筑抗震不利地段等特殊情况, 地基土由薄层填土、粉质粘土、圆砾和泥岩组成。上部的粘性土分三个亚层, 可塑~软塑, 疏松, 不均质, 具高压缩性, 无湿陷性, 承载力仅70kPa;圆砾层厚度仅1.0~3.0m, 层面埋深在20.0m左右, 密实, 含水, 承载力300kPa。泥岩面埋深在23.0m左右, 表部强风化呈泥状。

2 基础设计选型思路

2.1 满足建筑物需求

应满足不同建筑物对基础型式的埋深和变形的不同需求, 保证建筑物稳定不滑移和正常使用;要便于地下各种管线设施的布置, 还要抗御冻融作用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等等。

2.2 能适宜环境条件

保证与地基土承载力相适应, 尽量利用天然持力层, 使其造价最经济;选用的基础型式在实施和使用过程不恶化自然环境, 对相邻建筑物基础不发生不良作用而影响正常使用。不损坏地下的水、电、气。通信设施。例如, 采用不合理的基础型式, 可造成边坡失稳, 使邻近的建筑物基础有较大的变形等;又如不合理的基础会改变地下水的迳流条件, 出现地层湿陷、建筑物进水等次生灾害。

2.3 适合施工场地

必须考虑到场地有无堆放建筑材料、废弃土体的空间;能否出进、安放施工器械;可否排放泥浆、废渣;施工产生的震动、噪音对周围的影响等。如果没有空间条件, 就需要增加外存、外运的费用。如近临有精密仪器的单位、学校、稠密居民区时, 就不能选用通过强夯才能实现的基础型式。

2.4 估算建筑成本

不同的基础型式所消耗的建筑材料、所需的施工队伍和机械、建筑工期常常差别很大。应选择用材便宜、本地有施工队伍和施工机械的基础型式, 可节约调遣费、运杂费, 缩短施工期, 减少基础投资。造价基本相同的, 宜选择施工较易, 进度较快的基础型式。

3 小区的基础选型与设计

3.1 基础型式比选

从上述思路出发, 制约本小区基础选型的主要因素是保护坡体稳定, 上部地基土软弱及施工场地窄小。现将建设单位要求的和比较适合于本项目的基础型式列于表1。结合笔者掌握的环境条件, 从工程量、工期、造价、有利与不利因素等进行对比, 确定出最佳方案。

从上表可知, 与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相比, 复合载体夯扩桩不影响坡体稳定, 不受施工场地窄小制约。与另外两种桩基础对照, 没有花钱排水, 浪费水资源的缺憾, 具有桩身短、质量易控制、快捷安全、工艺先进的优势, 加之基础投资较低廉, 应被选用。

3.2 设计与施工

依据楼房的上部荷载需要, 每一柱体下设置了两根 (个别三根) 夯扩桩。桩径0.45m, 桩长9.0m, 单桩承载力700kPa。在拟建楼场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3处, 进行试验性施工, 获取了夯扩球的填料量、三击贯入度等施工参数, 载荷试验证实, 单桩承载力均略高于700kPa。并于2007年4月8日开始全面施工, 41天后基础竣工, 验收合格。经结算, 基础投资共花费108.6万元, 比预计费用少10.4万元, 和业主要求的浅基础相比节约64.4万元, 使之非常满意。在上部楼体施工过程和封顶后, 对其进行了沉降观测, 总沉降量在2.0~4.0mm之间, 完全满足规范要求。主体完成后, 已完全稳定。

应该说明的是, 不管小区楼房采用什么基础型式, 建筑场地都需整平, 山体坡脚均需砌护。我们在小区基础设计过程中, 向业主提出了保护坡体的生物和工程措施及加强管理的建议, 确保住宅小区安全使用。

4 结语

认真调查、多方收集、仔细研究拟建场地的环境条件资料, 是做好基础选型的根本;深入解析不同基础型式的使用功能、适宜条件、施工技术、建筑投资等, 才能做到因地制宜、避害趋利, 保证基础设施选型合理。

基础选型是进行优化基础设计的核心, 也是实现基础工程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的关键工作。

设计者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多动腿, 多用脑, 大胆探索, 精心策划, 细致计算, 缜密构图, 才能产生出业主和用户都满意的作品, 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以某环境条件复杂的小区工程为例, 阐述了基础设计选型的思路, 比选出适宜复杂环境条件的基础形式, 实现基础设计与环境和谐、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和经济合理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条件,基础选型,复合载体夯扩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林宗元.岩土工程治理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基础教育经过多年的努力, 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 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可以说已基本解决了基础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长期以来,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 各级层层设置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窗口学校, 人为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 加剧了基础教育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由于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造成学校之间的差距日益明显, “择校”之风的现象在我国十分普遍。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是不言而喻的, 可是由于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造成教育的不公平, 学生受教育权的实现, 往往演变成学生家庭经济与社会关系的实力比拼。一方面, 由于教育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 优秀教师的配置等因素使得优质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 在“择校”中必然会出现部分学生享受到比较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同时, 其他的学生则不能得到同等的权利。很明显这有悖于教育公平性的原则。另一方面, “择校”之风还会加剧基础教育资源的非均衡配置。薄弱学校因生源不足, 教师的流失, 影响到这些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导致部分教育资源被闲置;而具有市场吸引力的好学校, 却在不断扩大, 引进优秀教师, 招收大批学生.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分析

1、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近年来, 为解决基础教育教师资源均衡发展问题, 各级政府采取了诸多对策, 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师资源均衡发展还面临着如下一些困境。

(1) 教师资源数量上分布不均衡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在数量上呈现出教师资源的聚集与短缺的不均衡的发展态势。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中, 教师岗位基本饱和甚至出现超编现象。而在西部不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地区, 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公办教师却严重不足。贫困地区、农村地区中小学的教师还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短缺, 即严重缺乏语文、数学、英语以及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师。

(2) 教师资源质量上分布不均衡

当前基础教育师资资源在质量上分布也不均衡。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中, 教师学历比较高, 一些条件好的小学, 教师本科学历已达30%-50%以上, 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硕士、博士任教中小学的情况。而在西部不发达地区和某些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 教师队伍中相当一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为正式教师的, 甚至还存在着大量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这些地区学校的教师普遍学历达标率较低、职称较低, 而且观念陈旧, 知识结构比较单一, 教育教学方式相对落后等。

(3) 优质教师资源流向上不均衡

在不同区域及同一区域的不同学校之间, 从事基础教育教师的收入差距很大。例如, 在一些大中城市中, 很多教师的收入水平已超过一般白领。而在贫困落后地区, 由于受到当地政府财政的制约, 教师不但工资水平较低, 有时用基本工资也不能及时全额发放到手。即使在同一地区, 教师收入也相距悬殊, 相同级别学校的教师收入竟相差一两倍。农村教师不仅工资低、工作与生活条件差、工作任务重、学习培训机会少, 而且评职称的名额少、难度大。这就必然导致一些优质教师千方百计的涌进发达地区、城市、重点学校, 形成了优质教师资源的单向流动, 即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 农村向城市流动, 非重点学校向重点学校流动, 从而导致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2、教育资金的均衡配置

我国幅员广大, 各地发展很不平衡。这主要表现在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城乡发展和阶层发展的不平衡上, 导致了基础教育及其教师资源的非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供给实行的是中央与地方共同承担的制度, 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负担, 其中78%由乡镇负担, 9%左右由县财政负担, 省里负责11%, 中央财政负担甚少。费税改革后, 原来由乡镇负担的部分上划到县, 而省和中央政府的负担比重未发生改变。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 地方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供给能力也有很大差异。而且, 由于没有建立起扶持贫困落后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没有从制度上加以解决, 致使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贫弱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三、积极引导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教育资源是教育活动的展开所涉及到的所有要素, 也就是教育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要使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能够真正实现, 应当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人力资源是能动的教育资源, 因而也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 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最重要的群体。

为了保证广大农村学校得到同等的教师资源, 除了政策引导, 要求教师轮岗到农村执教外, 最为根本的是要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 彻底消除城乡教师的待遇差别。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为他们扎根农村提供条件保障。适当提高乡村教师岗位津补贴标准, 切实保障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到位, 建立和完善针对农村教师的各项社会保障机制, 尤其是在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等方面, 给予农村教师一定的政策倾斜。把教师住房建设纳入学校建设规划, 解决好农村教师住房问题, 为他们扎根农村、安心执教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为了保证学生资源的均衡, 在义务教育阶段采取划片就近入学的举措是正确的;而在高中阶段, 其招生名额进行定向切块分配。既可以保证所谓的“重点高中”与一般高中在生源上的平等权, 又可以有效地遏制“应试教育”而推动素质教育。

2、资源说到底就是一个经费的投入问题, 它是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经济基础。

作为西部地区, 中央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与地方的投入之比已达8∶2 (中部地区为6∶4) , 应该说, 中央的投入力度是很大的。西部省份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分担机制应该由过去的“以县为主”改为“以省为主”。这样才能保证让义务教育不因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劣而失去均衡发展的社会基础。这一建议是有教育经济学上的合理解释的:因为义务教育具有很强的“外溢性”收益, 它所带来的利益是全社会的而非地区性的。

3、资源是保障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目前西部省份不同学校间的物力资源可以说是有天壤之别。一方面, 许多所谓的“示范学校”教育设施之先进, 装备之豪华, 即使是许多欧美国家也是难以相比的。“示范学校”等的过度包装造成了许多

物力资源的闲置与惊人的浪费。另一方面, 一些物力资源很差的农村学校, 设备简陋, 狭窄的场地不堪拥挤, 甚至连教学的场所———教室因年久失修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解决的办法是,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各方人士讨论制订科学合理的学校评估指标体系, 并严格按此下决心投入巨大的物力改建或重组农村薄弱学校, 使它们与城市学校的物力资源的差距逐渐缩小, 直至最终消除。

四、保障机制

基础教育在我国实行的是义务教育, 属于公共产品, 市场配置会出现失灵现象, 计划配置就成为必然选择。因此, 为了保证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制度供给是非常必要的。

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机制保障———制度创新

1、完善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制度, 明确政府在基础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2006年6月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六章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比例, 保证按照在校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第四十四条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由于各地区间、城乡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导致很多地方教育经费投入很难落实到位。因此, 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应加大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投入责任, 建立合理的义务教育财政分担体系, 平衡城乡间、地区间和地区内义务教育水平的差异, 打破城乡义务教育的二元体制。因此, 应尽快理顺管理体制, 明确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 加大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投入力度, 确保教育投入均衡配置。

2、完善基础教育师资源配置机制, 强教师的流动性管理。

在配置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时, 政府可以将教师资源的配置任务交给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 遵循规律, 教师置于配置的主体地位, 扬教师的主体法, 证教师资源的配置合理化。在实际工作中, 师资源配置往往不可能一次到位, 立和完善基础教育教师资源有序流动制度, 优化教师资源结构, 这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办法。教师的流动式管理, 采取支教、轮教、交流的办法, 派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有组织能力的城镇中心校教师到乡、村学校、教学点支教和轮教, 实行自愿与组织派遣相结合, 成定期交流制度。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内部管理, 不断完善教师激励考核机制和培训机制, 加大农村和城镇薄弱学校教师培训力度, 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师业务能力。

3、制度, 提高基础教育资源利用率。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因此, 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划片 (大多是以户口为依据) 招生, 使适龄儿童就近入学。这种规定的本意是出于平等的考虑。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 许多学校可能就会寻找各种借口拒绝适龄儿童入学, 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新的招生制度, 要求学校在招生时, 学校的师生比例未达到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和班额未饱合前, 不得拒收学生, 更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4、全监督制度。

一是强化教育督导的职能作用, 积极推进评价制度改革,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基础上, 强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估, 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考核机制, 深入推进教育督导评估工作。二是教师招聘制度、人事制度等改革力度, 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安全、德育等管理体系, 不断推进学校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管理进程, 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

[2]陈伟志:《集约办学校企一体化优化规模效应》, 《教育研究》, 1999年第8期。

[3]常万青、黄育云:《公平和效益;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 《教育经济》, 2004年第4期。

资源环境基础 篇9

1 购进贮存

以先进、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做好能源资源和主要耗能设备的选购, 完善物料贮存管理, 减少损耗, 从源头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削减污染。

1.1 能源资源的购进贮存管理

生产单位要参照消耗定额、结合实测数据, 准确把握购入能源资源的数量, 科学合理制定能源采购计划, 避免库存太少影响生产, 太多增加库存损耗, 积压企业流动资金。购入的能源资源品种、规格、质量要满足生产工艺、设备的需要, 在选择和评价能源供应方时要综合考虑供方产品质量稳定、能够保证连续供应、性价比较高、供应方式经济、运输环节损耗较少等因素。

能源资源购入后质检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方法进行质量化验和数量验收工作, 把好质量关;物料贮存管理单位要科学制定、严格执行能源物资储存管理制度, 分品种、按次序存放, 按照先进先出原则进行发放。针对煤、焦等能源, 要采取妥善措施降低风、雨、扬尘等造成的发热量及质量损失。

1.2 主要耗能设备的购进管理

生产、设备管理单位和设备采购部门应及时关注、掌握国家淘汰落后政策及节能设备产品推广应用情况, 尽量选用节能型设备, 禁止购入淘汰目录中的产品;在新设备选型时一定要与现有工况、设备合理匹配, 避免因设备选型过大、配套过剩, 使设备长期处于低负荷使用状态, 运行效率低, 造成投资和能源浪费。

2 加工转换

能源加工一般只是物理形态的变化, 如原煤经过洗选, 成为洗煤;能源转换是指能源能量形态以及物质化学形态的变化, 如原煤、天然气投入到锅炉中, 经过复杂的工艺过程转化为热力等。在现有工艺和设备条件下, 操作、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能源的加工转换率。

在能源加工环节:以燃煤入炉前的加工为例, 合适的水分含量、煤粒大小有利于提高煤的燃烧效率。从煤燃烧角度来讲, 燃煤中含有适量的水分时, 堆积比重可减少, 孔隙度增大, 便于均匀通风, 从而提高入炉煤的燃尽程度, 因此, 重视煤场闷水操作, 通过实践分析确定合适的水分含量对降低煤耗非常重要;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 入炉煤粒过大或过小都会给运行操作带来困难, 同时造成流化床锅炉飞灰损失及灰渣热损失增大, 降低锅炉热效率, 因此加强燃煤破碎、筛分系统管理, 保证原煤颗粒度在要求的范围内是降低锅炉煤耗及设备损耗的关键环节。

在能源转换环节:以蒸汽锅炉的操作管理为例, 加强锅炉系统水、汽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及排烟温度、排烟处空气系数、炉渣含碳量、炉体表面温度、用煤 (气) 量等指标的监测和数据统计分析管理, 技术人员能够及时准确掌握设备运行状况, 以确定合理的指标控制范围;加强绩效考核、岗位培训等管理力度和执行力度, 提高岗位操作人员责任心和操作技能, 做到精心操作、及时调整, 确保证设备高效、稳定运行, 以达到减少能源浪费及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3 输送分配

对于现有生产装置能源资源输送分配的管理, 主要是如何杜绝或减少损失和浪费, 下面主要强调以下几点:一是加强现场巡检维护, 减少设备、管线的跑冒滴漏;二是定期对设备、管线的保温 (冷) 效果进行实地测试、检查, 根据实测数据计算保温 (冷) 热损失, 参照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等标准规范及新型保温材料开发应用情况, 改进和完善现有保温材料和厚度, 减少管道设备的散热 (冷) 损失;三是采用无功就地补偿和提高负载自然功率因数, 减少无功电流, 降低输电线路损耗;四是按能源品质高低合理分配使用, 尽量避免高品低用, 减少能源变压减压等降低品质过程中的损耗;五是当能源出现短缺时应该合理调度, 优先满足能耗低效益好的生产装置使用;能源供应充足时应按照消耗定额科学分配, 充分满足装置生产需要并避免因分配过剩造成防空、排放情况发生。

4 最终使用

能源的最终使用管理主要是通过对生产工艺、运行设备的优化管理操作, 实现科学合理用能, 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

4.1 保证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做好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前提。装置开停车、系统波动、负荷调整以及设备检修过程中的气体放空、物料排放、清洗置换、设备效率下降、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都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物排放增加, 因此, 通过规范细化操作规程、加强岗位培训、提高隐患排查整改力度、落实岗位责任、完善考核检查管理制度及执行力度, 保证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4.2 优化生产操作

随着时代发展, 科技进步, 为了使企业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就要以创新和发展的态度对待生产管理, 不断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各单位工艺设备管理人员要通过开展技术交流学习, 借鉴同行业先进生产管理经验, 创新工作思路, 优化指标控制, 持续改进操作管理方法, 不断降低生产消耗水平。

4.3 能源物资的回收利用

做好能源和废旧物资的回收再利用, 不仅节约大量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又可为企业节省大量资金。生产管理人员应合理安排工艺过程, 实现能量梯级利用, 充分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可燃性放散尾气资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设备管理人员对废旧设备、零部件应进行回收、分类管理, 如未列入淘汰, 修理加工后, 可根据实际需要降级使用。

4.4 耗能设备的经济运行

每种设备都有其运行特性, 设备在最佳状态、最佳负荷下运行最经济。生产管理人员应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调度, 维持耗能设备在最佳负荷状况下运行;设备管理人员应加强设备监测、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管理, 及时消除设备隐患, 提高设备运转率;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设备特性,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空转、限流等浪费能源现象发生。

5 结束语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低迷, 企业面临生产经营资金压力, 通过管理途径实现节能减排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 从能源资源使用各环节着手, 最大限度减少浪费和污染物排放, 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实现最大的节能减排效益, 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摘要:抓好管理节能减排是企业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基础和关键, 本文从能源资源的购进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四个环节, 结合耗能设备的选购、使用维护等方面浅析企业如何做好节能减排基础管理工作。

关键词:管理节能减排,购进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

参考文献

资源环境基础 篇10

一、以资源基础观为根本的人力资源柔性内涵

酌量到组织及内外部情况的持续成长和多变性,为更好地积极顺应这类成长需求和变动,人力资源管理也经过了不断的改革及创新,从刚开始的简单的管理人员,成长到如今的人力资源管理高度。想让人资管理更好地顺应这些变动,内外能否有效配合这个棘手问题必须首先妥善处理。这个问题在战略人力资源控制方面,已经化作探求能否实现目标及提升竞争优越性的重要手段。人力成本管理跟组织策略的契合水平,与各个部门在多项任务之间的协作水平,往往都是由其柔性水平所决定的。在20世纪90年代,对其做的战略计划就已经将其理论研究当作了首要目标,新构建的解析架构打破了之前以人事解析为根本的策略方式。在资源基础概念中,“基于企业的资本及能力是异质的”这一主张,着重申述组织若想长期保持稳定的竞争上风形势,组织内部的一些重要性资本是其保持优势的主要因素,这些资本一定是具备价值性、罕有性、特殊性,较难被取代或抄袭等特点。由系统的人资管理实行而形成的人力资源柔性,是组织的关键竞争能力所在。人力资本柔性客观上体现了人力资源所具备的有效机能的多少,也是人力资源系统的一种能力展现[2]。

二、高校人力资源柔性的特点

(一)价值性

高等院校要在21世纪的今天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健康发展,就要关注自身价值的人力资源柔性。一般情况下,高等院校面对的是相对稳定、可控的发展环境,高等院校设定的战略目标,对各种人力资源方面调控目标比较容易实现。要在当代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战略目标往往会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健康发展,就需要高等院校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和高等院校发展战略的协调发展。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和高等院校发展能否协调发展,柔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稀缺性

显而易见高等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柔性不是在高等院校自身成长过程中就自然而然产生的。在高等院校相对稳定、可控的发展环境中,人力资源柔性往往依附于高等院校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管理性。如果一个高等院校,自身管理体制墨守成规、故步自封的话,高等院校的教职员工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也将生硬,缺乏柔性,那么适应新的多变的环境中将会手足无措。人力资源管理柔性不仅和高等院校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管理性有关,还会受到外部复杂多变的环境影响。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高等院校必须对内审视自己,对外认清形势,积极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柔性时不我待。

(三)难以模仿性

国内的高等院校在长期的发展进步过程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校组织文化和规范管理系统。高等院校要取得和发展自己的人力资源柔性,就要立足自身,首先挖掘和探索自身的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优势,不断发展和创新;其次还有审时度势,学会借鉴兄弟高等院校的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经验,甚至可以向一些知名的企业取经,以发展自己,提高自己。但是,必须要意识到保持自己高等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柔性特色是至关重要的,一味脱离自身实际的模仿,是不可能成功,也是终将失败的。

(四)难以替代性

作为高等院校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中健康发展的必备要素———人力资源柔性,在高等院校的竞争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地位具有难以替代性。增强高等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柔性,有利于激励高等院校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适应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有利于达到高校对所有成员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有利于发挥出学校更好的优势,使其整体水平更上一层楼,从而促进学校健康持续的发展与进步[3]。

三、高校人力资源系统柔性利于组织取得竞争优势

(一)高校人力资源系统柔性

从人资系统中开展深入探究,才可以从整体上认识到高校人力资源柔性的内涵和结构。所持有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行径及人力资源实行是高校人力资源系统不可缺少组成部分。莱特指出,成为组织竞争优势人力资源的本源,基本体现在三个地方:一是人力资源所具备的学识、技巧和能力,也叫人力资源的根源;二是人资行为,具备学识、技巧和才干的员工最终能否可以为企业赢得利润,员工的行为起到决定性作用;三是企业的人资管理践行。

(二)高校人资柔性管理机制和组织竞争优势存在的关联

国内外专业人士认定人力资源践行对组织成败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这无形的作用还是个不明朗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恰恰是战略人资管理探究的核心。从资源基础观出发,高校人资柔性体系分为机能柔性、活动柔性和人资践行柔性。人力资源柔性是高校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践行中而产生的。高校人资机能柔性则是从教师的学习与研发中得到的。高校考核组织内外部环境,对教职工做正确的评估,弥补其不足发扬其长处,在培训中不断改善和进步,使教职员工的能力水平在质上和量上都有不断飞跃,从而获得技能柔性。技能柔性是行为柔性的决定性因素,所以需要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技能,完美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柔性转变,从而顺应高校人力资源研发与管理的合理化条件,巩固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地位[4]。

四、基于资源基础观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一)柔性战略系统

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传统的刚性战略系统往往会给高校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并不能更好地帮助高校迎接复杂多变的环境挑战。然而柔性的战略系统相反,它能更好地使高校在恶劣环境中不断成长且立于不败之地。应柔性战略体系需求,人资管理机能之间产生对调,人资管理机能与高校的战略产生是动态互变的关联,须要由通常的施行者身份向计划者改变。高校的人资管理把对人员的管控动作与自身的成长策略密切相融合,只有提升自身施行计划的实力,才能确保自身持续进步,健康发展。所谓战略性互动替换,就是让高校把单独的人资与总体的发展计划之间柔性结合,使人资的发展和总体的发展朝向一致,使之协同发展,共同促进。

(二)柔性组织系统

在繁杂多变的环境中,柔性组织体系可以说是最好的组织体系。高校柔性组织应该由平面的、树枝分叉状的。这种系统层层递阶,有较大独立性和机动性,对学校内外部情况改动能实时做出正确调整。有利于结合差异的技巧、差异文化水平的人力资源,完成人员分配架构的很好的改善和提升,这就是柔性战略系统的精髓所在。

(三)人力资源柔性实践系统

人力资源柔性是从人力资源长期的管理经验总结出来的成果,高校人资柔性程度与其人力资源实行水平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柔性的人才更替机制、培养机制、绩效考核机制、薪资提升机制等是构建高校人资柔性实践体系的基本实践活动。人力资源实践系统向柔性的发展,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成效。它需要脚踏实地长期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改善和进步,从而推动整体达到最高点[5]。

(四)柔性组织学习系统

一个柔性管理的组织起初应该是学习型组织,利用组织学习可以丰富高校所掌握的知识,并且拓宽各项技能水平,从而提高人员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是高校所具备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对于高校来说,其能够结合递阶结构来组建一个学习体系。这种组织与传统型的刚性系统相比,其重点在于强调不断学习与创新,利于高校灵活地面对内外部不断变化的环境,这是复杂多变的环境所逼迫形成的。

五、结论

从以上得出,资源基础理念下的高校人力资源柔性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手段,这种手段的优点在于能够将单独的人员管控与总体的发展目标相契合。一方面,通过这种管理手段,可以提高对外界环境的应变能力;另一方面,这种手段是在刚性管理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得到的,可以说是刚柔并进。这里面,技能柔性是行为柔性的决定性因素,所以需要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技能,完美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柔性转变,从而顺应高校人力资源研发与管理的合理化条件,巩固学校的核心竞争地位。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本质上来看,高校之间的竞争,最终归结于人才的竞争。由于高校内外部环境越来越多变及复杂,为保证自身的竞争优势,柔性化管理对于高校来说越来越有必要,是高校管理及开发人力资源的有力保障。柔性管理研究立足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资源基础观,为其提供新的观察角度。以资源基础观为理论指导,对高校人力资源柔性的内在进行细致探讨,介绍其主要特点和其与提高高校的竞争力的关联,为高校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柔性管理新构架出谋划策。

关键词:柔性管理,人才竞争,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邓远,董维春.基于资源基础观的高校人力资源柔性管理[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9):46-50.

[2]汪晓明.资源基础理念对高等院校人力资源柔性管理影响[J].武夷学院学报,2015,(6):105-109.

[3]柏祝玲.构建基于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J].前沿,2012,(19):150-152.

[4]赵丰萍,王仲浩.探讨人力资源管理柔性化——柔性管理的关键[J].科研,2015,(28):33-36.

上一篇:秦汉三国时期下一篇:北方园林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