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提取液

2024-05-17

水提取液(精选七篇)

水提取液 篇1

抗氧化剂按来源可以分为合成抗氧化剂和天然抗氧化剂两类。合成抗氧化剂如BHA (丁基羟基茴香醚) 、BHT (二丁基羟基甲苯) 和PG (没食子酸丙酯) 等。它们用于许多食品中以防止酸败和油脂类的氧化。由于合成抗氧化剂对健康的潜在危害, 如BHA在动物试验中是致癌的。因此, 在植物中找到安全的天然抗氧化物质及其应用是研究的趋势。不仅在食品领域, 在预防医学领域也很关注从植物材料中找到天然的抗氧化物。

许多植物长久以来一直作为中药材使用, 近来研究发现它们含有各种抗氧化成分, 大致可归纳为:黄酮类、花青甙、苯酚类、皂苷类、鞣质类、生物碱类和其他类。我国的植物资源, 位居世界第三, 充分利用资源, 将天然原料直接加入食品中, 并研究天然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是众望所归。众所周知, 从茶叶中提取的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常喝绿茶可以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还有抗坏血酸 (VC) 、维生素E也能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因此, 从植物中提取抗氧化物质, 找到安全、经济的抗氧化物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目前, 国内外对中草药抗氧化性的研究很多, 本文以相关文献的记载, 选用大黄、红景天、甘草、绞股蓝、菊花和田七这6种中草药为研究对象, 来分别研究其水提液和醇提液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通过对6种中草药水提液和醇提液对油脂的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将提取的有效成分根据一定的比例加入猪油中, 每天定时测定油脂的过氧化值, 研究其作用效果, 并与VC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药品:大黄、红景天、甘草、绞股蓝、菊花和田七, 西安怡康大药房;抗坏血酸 (VC) , 天津市河东区红岩试剂厂;猪油, 市售猪板油熬制。

试剂:硫代硫酸钠, 分析纯, 西安化学试剂厂;碘化钾, 分析纯, 西安富力化学厂;可溶性淀粉, 分析纯, 西安延河化工厂;冰乙酸, 分析纯, 天津市天大化工试验厂;无水乙醇, 分析纯, 天津市红岩化学试剂厂。

1.2 仪器

YP202N电子天平,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2数显恒温水浴锅, 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超声波清洗机, 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0-2B型离心机, 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制造;粉碎机, 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干燥箱, 中国重庆试验设备厂制造。

1.3 试验方法

1.3.1 油脂过氧化值 (POV值) 的测定

采用GB/T 5538-2005测定。在15mL乙酸和10mL异辛烷溶液中溶解试样2.0g, 用0.5mL的饱和碘化钾与试样反应, 然后立即加入30mL蒸馏水, 反应完成后加0.5%的淀粉指示剂1.5mL, 用0.002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试样, 用0.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空白样。

式中:V1为用于测定试样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mL;V0为用于空白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mL;C为硫代硫酸钠的滴定浓度, mol/L;m为试样的质量, g。

1.3.2 溶液的配制

(1)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配制。配制0.10mol/L Na2S2O3溶液500mL:称取12.4g Na2S2O3·5H2O, 溶于500mL新煮沸的冷蒸馏水中, 保存于棕色瓶中, 放置一周后进行标定。标定后, 稀释至所需浓度 (0.01和0.002mol/L) 。

(2)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配制0.017mol/L K2Cr2O7标准溶液:精确称取2.499g K2Cr2O7固体于小烧杯中, 加入30mL蒸馏水溶解, 后定容至500mL。

(3) Na2S2O3溶液的标定。用移液管吸取20mL K2Cr2O7标准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 加5mL, 6mol/L HCl, 加入10mL, 100g/L KI。摇匀后盖上表面皿, 于暗处放置5min。然后用100mL水稀释, 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浅黄绿色后加入2mL淀粉指示剂, 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并变为绿色即为终点 (平行测定3次, 求平均数) 。

1.3.3 提取方法 (水提取和醇提取)

将中草药置于干燥箱中, 60℃干燥8h, 干燥后的药材置于粉碎机中粉碎, 保证粉末均匀一致, 备用。

(1) 水提取。采用水煎法, 称取药品5.0g, 加水50mL, 浸泡30min后文火煎煮, 煮沸后用4层纱布过滤后取水提取液, 残渣再加水20mL, 按上述方法进行再次操作后过滤提取液合并2次提取液, 文火蒸发浓缩后定容到25mL容量瓶。

(2) 醇提取。将药品称取5.0g, 取50mL无水乙醇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超声振荡提取药品30min, 过滤除杂, 3 500r/min离心, 取清液为中药提取液, 置电热恒温水浴锅中, 蒸发回收大部分溶剂后定溶至25mL容量瓶。

1.3.4 试验方法

(1) 水提取。称取20g猪油各8份, 置于8个100mL具塞锥形瓶中, 其中1份加入5mL水作为空白, 其余6份分别添加各药品的水提取液5mL, 另1份加入5mL 0.1%的VC, 充分振荡, 置于65℃恒温干燥箱中, 在每隔24h做POV测定。

(2) 醇提取。称取20g猪油各8份, 置于8个100mL具塞锥形瓶中, 其中1份加入5mL无水乙醇作为空白, 其余6份分别添加各药品的醇提取液5mL, 另1份加入5mL 0.1%的VC, 充分振荡, 置于65℃恒温干燥箱中, 在每隔24h做POV测定。

1.3.5 测定方法

(1) 试样测定。将试样从干燥箱中取出, 称取油样约2g, 放入碘量瓶中。将10mL异辛烷溶液加入碘量瓶中, 盖上塞子摇动至样品溶解, 再加入15mL冰乙酸和0.5mL的饱和碘化钾溶液, 迅速盖好瓶塞, 混匀溶液1min, 在15~20℃避光静置5min。

加入30mL蒸馏水, 以0.5%淀粉溶液为指示剂, 用0.002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试样, 用0.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空白样。

(2) 空白试验。将10mL异辛烷和15mL冰乙酸加入碘量瓶中, 再加入0.5mL的饱和碘化钾溶液, 迅速盖好瓶塞, 混匀溶液1min, 在15~20℃避光静置5min。

加入30mL蒸馏水, 以0.5%淀粉溶液为指示剂, 用0.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空白。当空白试验消耗0.01mol/L硫代硫酸钠标溶液超过0.1mL, 应更换不纯的Na2S2O3试剂, 重新对样品进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提取液对油脂的抗氧化研究

由图1可知:空白的POV值大于各个中草药, 说明这6种中草药的水提取液均对猪油有一定的抗氧化性。

各个试样的过氧化值交替上升。大黄和红景天的曲线变化最平缓, 它们的放置时间越长, 其抗氧化效果越优于VC, 说明它们抑制游离脂肪酸能力强其抗氧化活性稳定;菊花的曲线波动最大, 说明它抑制游离脂肪酸能力较弱, 抗氧化活性最不稳定。绞股蓝、甘草和田七的抗氧化性相比较差一些。

观察图1还可以发现, 大黄和红景天的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在前4天时很好, 到第5天以后, 曲线上升幅度变大, 可能是由于蒽类衍生物、苷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及挥发油类等成分不同程度的被氧化和破坏, 导致抗氧化性下降。而绞股蓝、甘草和田七的曲线显示, 随时间的延长其过氧化值持续大幅升高, 可能是由于受空气, 光和热的作用与影响, 使三萜类化合物、黄铜类化合物和甾醇类等成分不同程度的被氧化和破坏, 导致抗氧化性下降。在试验开始阶段, 菊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较好, POV值很低, 到了五六天之后, 曲线则上升较快, POV值明显上升。可能是5天后, 受环境影响, 黄铜类化合物、菊甙和挥发油类等成分不同程度的被氧化和破坏, 导致抗氧化性下降。

它们的抗氧化能力顺序为:大黄>红景天>田七>甘草>绞股蓝>菊花。由此可见, 大黄和红景天的水提取物在短时间内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可以与VC相媲美。

2.2 醇提取液对油脂的抗氧化研究

由图2可知:空白的POV值大于各个中草药, 说明这6种中草药的醇提取液均对猪油有一定的抗氧化性。

各个试样的过氧化值交替上升。红景天、大黄和甘草的抗氧化性很好, 曲线变化最平缓, 它们的放置时间越长, 其抗氧化效果越优于VC, 说明它们抑制游离脂肪酸能力强其抗氧化活性稳定;田七的抗氧化性最差, 曲线变化波动较大。这6种中草药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性曲线均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上升。

前4天, VC的曲线处于最下方, 说明VC的抗氧化活性最好。从第4天以后, 大黄、红景天和甘草的曲线处于VC曲线的下方, 说明这3种中草药提取物的抗氧化性随时间的延长, 其抗氧化效果越优于VC。田七、菊花和绞股蓝提取物的曲线上升较快, 可能是由于受空气、光和热的作用和影响, 使三萜类化合物、黄铜类化合物、甾醇类和皂甙等成分不同程度的被氧化和破坏, 导致抗氧化性下降。

它们的抗氧化能力顺序为:大黄>甘草>红景天>绞股蓝>菊花>田七。由此可见, 大黄、甘草和红景天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较好, 但是, 随时间的推移, 这6种中草药的抗氧化活性, 都受环境的影响而大幅下降。

3 讨论

3.1 油脂的氧化机理

油脂在储存或使用日久后受到空气中的氧气、水分、酶、金属离子和日照等因素影响会发生自动氧化, 油脂以RH表示不饱和成分, 受活性氧的作用生成游离基R·, 此游离基与氧分子作用, 生成过氧游离基ROO·, 过氧游离基在夺去不饱和油脂中氢后, 生成氢过氧化合物ROOH。氢过氧化物再受活性氧作用, 生成几种游离基。当游离基相互结合成各种聚合物时, 反应便告停止。

反应式为:

油脂发生过氧化反应从其化学本质来讲, 主要是油脂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 尤其是亚油酸和亚麻酸上含有1, 4—戊二烯结构是他们对氧化的敏感性远远超过油酸中丙烯体系, 油脂一旦发生过氧化反应, 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 并形成链式反应, 加速油脂的氧化酸败。

3.2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

其一是借助还原反应, 降低油脂内部及其周围氧的含量;其二是释放出氢离子, 使油脂在自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分解破坏, 从而不能产生醛或酮酸等产物;其三是与油脂氧化产生的过氧化物结合, 使油脂在自动氧化过程中的连锁反应中断, 从而阻止氧化过程进行;其四是阻止或减弱氧化酶类的活动, 阻止延缓了油脂的氧化。

3.3 中草药的抗油脂氧化机理

抗脂质过氧化, 维持细胞膜稳定性细胞中自由基对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主要是攻击细胞膜上的脂质, 自由基先和细胞膜上的磷脂或低密度脂蛋白 (LDL) 的不饱和脂肪酸反应, 该反应产物又攻击附近的不饱和脂肪酸, 最终导致链式反应的产生。过氧化程度多以其最终产物中丙二醛 (MDA) 为评价指标。近来有研究认为, 部分黄酮类化合物以氢键形式与细胞膜结合, 保护细胞膜上的不饱和键不与自由基接触, 抗脂质过氧化。

4 结论

食用油脂长时间储藏过程中, 由于光、热、空气中的氧以及油脂中的水和酶的作用常会发生变质腐败的复杂变化, 在氧化过程中生成氧化物和氢过氧化物等中间产物, 它们很容易分解而产生挥发性和非挥发性脂肪酸、醛、酮和醇。为防止氧化可添加一些抗氧化剂。

大黄、红景天、甘草、绞股蓝、菊花和田七的提取物与VC均为天然抗氧化剂, 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比于一些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 更具有安全、无毒的优势。

在试验过程中, 利用水煮法和醇提法对中草药中的抗氧化物进行提取, 选取水和无水乙醇作为溶剂具有安全、无污染和廉价等优点。

威灵仙水提取液的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篇2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昆明种小鼠,体重18~24 g,雌雄兼用;Wistar大鼠,体重180~230 g,雌雄兼用,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试药

100%威灵仙水提取液,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1 g,用时以蒸馏水稀释到所需浓度,由本研究组制备;盐酸曲马朵注射液(黑龙江佳木斯晨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为20060725);地塞米松(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为20060426);二甲苯、伊文蓝、冰醋酸、均为分析纯。

1.3 仪器

721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2 方法与结果

2.1 镇痛作用

2.1.1 热板法

小鼠40只,随机分成4组,用热板测痛仪调节温度为(55.0±0.5)℃,以小鼠舔后足为疼痛指标。给药前隔5 min测定痛阈2次,取均值,每组分别ip生理盐水、50%与25%的威灵仙提取液、5%盐酸曲马多注射液,0.1 ml/10 g。给药后0.5、1、2 h分别测定各组的痛阈,同样隔5 min测2次,取均值。结果见表1。

结果表明,威灵仙水提取液ip能提高小鼠热板法致痛的痛阈,尤其是50%威灵仙水溶液镇痛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效果非常显著。

2.1.2 小鼠扭体法

小白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分别ip生理盐水,50%与25%的威灵仙提取液0.1 ml/10 g,半小时后每只小鼠ip新配制0.6%醋酸溶液0.2 ml,计算15 min内小鼠扭体反应(腹部凹陷、伸展后肢、臀部抬高)次数,结果见表2。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50%与25%的威灵仙溶液能显著减少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

2.2 威灵仙的抗炎作用

2.2.1 小鼠耳肿胀法

小白鼠30只,雌雄兼用,分为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2.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10 g),威灵仙组(腹腔注射50%威灵仙液0.1 ml/10 g),每天给药1次,共3 d。于末次给药后半小时,给小鼠右耳涂二甲苯0.05ml/耳,左耳作对照。30 min后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剪下小鼠左右耳,用8 mm直径打孔器在同一部位取下圆耳片,分别天平称重,以每耳的右耳片减去左耳片的重量作为肿胀度进行比较,结果见表3。

结果表明,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右耳接触二甲苯后肿胀明显,而威灵仙组及地塞米松组则肿胀较轻,肿胀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2.2.2 对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实验

大白鼠40只,随机分为4组:高剂量组(腹腔注射100%威灵仙液0.5 ml/100 g);低剂量组(腹腔注射50%威灵仙液0.5 ml/100 g);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2.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100 g)。各组每天给药1次,共3 d,于最末1 d给药前分别将大鼠左后爪踝关节上端腿毛下周围处以记号笔做一清晰标记后,然后用毛细管放大法[2],测定大鼠足体积,1 h后用注射器吸取1%新鲜蛋清0.2 ml注入大鼠左后足跖皮下致炎,于注射后0.5、1.0、2.0、4.0 h各测左足肿胀容积1次,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威灵仙水提取液能减轻大鼠足肿胀程度。

2.2.3 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影响[3]

小白鼠30只,分为高剂量组(腹腔注射50%威灵仙液0.1 ml/10 g),低剂量组(腹腔注射25%威灵仙液0.1 ml/10 g),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10 g)。每天给药1次,共3 d。最末一次给药半小时后,iv,1%的伊文蓝0.1 ml/10 g,继而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1 ml/10 g,30 min后脱臼处死动物,迅速剪开腹腔,用生理盐水5 ml冲洗腹腔,吸取腹腔液,离心5 min(1 000 r/min),取上清液用721光度计比色测定,在590 nm波长下测吸光度值(A值),结果见表5。

结果表明威灵仙水提取液能减少小鼠腹腔伊文蓝渗出量。

3 讨论

威灵仙历来为治疗风湿痹痛及痛风之要药,对腰痛及下肢疼痛更为显著。《本草纲目》中记载“威言其性猛也,灵仙言其功效”。本品辛散而通,性急善走,能宣通五脏、十二经络,故通络止痹痛效果强[4]。本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小鼠扭体法、大鼠蛋清致炎法、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分别观察了威灵仙水提取液的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威灵仙水提取液具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P<0.05),为临床治疗风湿痹痛提供了实验依据,但其抗炎镇痛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威灵仙水提取液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以威灵仙为研究对象,采用小鼠热板法、小鼠扭体法、耳肿胀法、足跖肿胀法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等方法。结果:威灵仙能明显延长热板所致的小鼠舔后肢的时间,显著减少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对小鼠耳肿胀及大鼠足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显著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炎症渗出。结论:威灵仙具有镇痛抗炎作用。

关键词:威灵仙,镇痛,抗炎

参考文献

[1]周效思,易德保,朱娇媛,等.威灵仙软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84.

[2]徐叔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716.

[3]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56.

复方秦皮提取液精制方法的研究 篇3

关键词:正交试验,醇沉工艺,紫外分光光度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药及仪器

秦皮等(西南民族大学动物药理实验室提供);秦皮乙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110741-200506,纯度为100%);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SHZ-D(Ⅲ)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生产);RE-3000A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生产);Eppendorf 5804高速离心机(德国生产)。

1.2 试验方法

1.2.1 药品前处理

供试品制备取原处方(复方秦皮)共450g,按水提工艺最佳条件进行处理后,高速离心10min, 6000r/min,把上清液合并后定容至450mL,以进行醇沉浓度的考察。

1.2.2 考察指标的确定

除杂目的是降低出膏率,最大程度地保留有效成分,因此将浸膏得率作为考察指标之一,在有效成分明显的前提下,浸膏得率越高则纯度越低。把浸膏得率设为负权重系数(-0.3),以方中君药———秦皮中秦皮乙素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均定为0.7,进行综合评价,筛选最佳精制工艺。

1.2.3醇沉浓度的考察

量取一定体积的提取液数份,分别浓缩至1∶2 (g/mL),加入规定量的乙醇,使醇浓度分别为50%、60%、70%、80%、90%,放置24 h,离心,上清液定容至100 mL,结果可见:60%、70%、80%的醇沉浓度可保留较多有效成分,澄明度较好,在放置48 h后没有明显的沉淀出现,故选择60%、70%、80%的醇沉浓度分别作为正交试验醇沉浓度的3个水平。

1.2.4 醇沉工艺条件正交试验设计

精制工艺中A、B、C是影响醇沉工艺的主要因素,因此采用这3个因素作为考察对象。选择药液/药材浓度(A)、醇浓度(B)、醇沉时间(C)作为影响因素进行L9 (34)正交试验。影响因素水平见表1。

1.2.5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将秦皮乙素置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器中干燥24 h,称取秦皮乙素约9.980 mg,用甲醇溶解后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配制成0.099 8 mg/mL的对照品溶液,摇匀,备用。

1.2.6 供试样品溶液的制备

取原处方量共450 g,按水提工艺最佳条件进行处理后,分成9份,按正交设计表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定容至100mL。取5m L定容至25mL,经0.45μm微孔滤膜,制成供试品溶液。

1.2.7 线性范围的考察

精密吸取标准品溶液1、2、3、4、5 mL分别置于25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摇匀。以甲醇为空白对照,在349nm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作为纵坐标(Y),浓度作为横坐标(X)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为Y=0.099 8X-0.008 36, r=0.999 6。实验结果表明:药物有效成分———秦皮乙素在3.92~19.9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1.2.8 干膏收率的测定

取原处方量共450 g,按水提工艺最佳条件进行处理后,分成9份,按正交设计表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定容至100 mL,精密吸取20 mL,定容至一定体积后,再精密吸取20 mL置于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然后于10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3 h后冷却0.5 h,迅速称重,按下式计算干膏收率。

注:综合评分=(干膏收率/最大干膏收率)×30+(秦皮乙素含量/最大秦皮乙素含量)×70

注:F0.05 (2, 2)=19.00;F0.01 (2, 2)=99.00

式中:W′为干膏重量,V为定容的体积,V′为精密吸取的体积,W为药材的重量。

2 结果

2.1 精制工艺条件下所得干膏收率、秦皮乙素及综合评分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见表3。

由表3可知,因素C对有效成分损失的影响极显著,因素A、B对秦皮乙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结合极差可见:各因素对药物有效成分损失的影响程度依次为C>A>B,即醇沉时间(C)>药液/药材浓度(A)>醇浓度(B);最佳醇沉工艺条件为A3B1C3,即优选精制工艺为药液浓度1.1~1.2g/mL,醇浓度60%,放置时间24 h。

3 讨论

本样品为中药复方制剂,且药味较多,秦皮为主药,故采用秦皮的有效成分秦皮乙素作为含量测定的指标。本文先将主要成分给以合理的权重系数,以达到更加有效地控制该药质量的目的。由于注射剂型要求澄明度很高,故选用醇沉工艺,经本试验筛选出了合理的醇沉工艺参数。醇沉时间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决定药液里面有效成分的损失;其次,药液的密度也是很重要的。这些都给今后的试验做出了一定的参考。

青天葵提取液脱色工艺的研究 篇4

青天葵中总氨基酸成分为青天葵解热、抗炎、镇痛、止咳平喘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的有效成分[5,6]。因此, 对青天葵的氨基酸类成分进行研究, 对进一步研究其药理药效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验发现, 用水提取青天葵所含的氨基酸时, 常伴随有大量色素物质, 这些色素的存在, 影响氨基酸的进一步纯化, 使其在工业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 在提取过程中须将色素除去。活性炭是食品工业中广泛使用的吸附剂。本实验研究了活性炭对青天葵提取液脱色效果的影响, 并找到了较为理想的工艺参数。这一研究结果无论对提高青天葵氨基酸的品质, 还是为其提取液脱色的大规模应用都有一定的意义。

1 仪器与试药

青天葵药材为兰科植物毛唇芋兰青天葵Nervilia fordii (Hance) Schltr.的全草, 干燥、粉碎, 过二号筛;亮氨酸对照品;茚三酮 (分析纯) ;Sartorius BP110S电子天平 (德国) ;Sartorius CP225D电子天平 (德国) ;Thermo electron corporation紫外分光光度计 (英国) ;高速中药粉碎机;乙醇 (分析纯) ;活性炭 (分析纯)

2 脱色原理与分析方法

2.1 脱色原理

通常用于中药提取液脱色的是粉末状活性炭, 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可以将溶液中的有色物质吸附在表面, 从而达到脱色的目的。

2.2 分析方法

①色素含量的测定及色素除去率的计算:从脱色前液体和脱色后液体中各取1.00m L, 定容至5.00m L,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色素的最大光吸收处 (波长268nm) 测定其光吸收值。

色素除去率= (脱色前色素吸光度—脱色后色素吸光度) /脱色前色素吸光度 (%) 。②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及氨基酸损失率的计算:从脱色前溶液和脱色后溶液中, 分别取2.00m L溶液到25m L容量瓶, 再加1.00m Lp H 5.0醋酸钠缓冲液、1.00m L蒸馏水和2.00m L2%茚三酮, 100℃水浴加热19min,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氨基酸的最大光吸收处 (波长568nm) 测定其光吸收值。氨基酸损失率= (脱色前氨基酸含量—脱色后氨基酸含量) /脱色前氨基酸含量 (%) 。

3 结果与讨论

3.1 正交试验

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 选择脱色p H、活性炭用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4项为考察因素, 各取3个水平, 进行正交试验设计设定正交实验的水平和因素, 其因素和水平见表1。其中:A为p H;B为活性炭加入量, g;C为脱色时间, min;D为脱色温度, ℃。其实验结果见表2, 方差表见表3和4。

各因素的极差R值如表2所示, 对于氨基酸损失率正交表, 通过比较R值的大小可以得出影响氨基酸损失率的因素顺序为:p H, 活性炭用量, 脱色温度, 脱色时间。经方差分析得, 因素A和B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明p H和活性炭用量对青天葵中氨基酸损失率有显著影响;对于脱色率正交表, 影响色素除去率的因素的顺序为:p H, 脱色时间, 活性炭用量, 脱色温度。经方差分析得, 因素A、B和C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明p H、活性炭用量和脱色时间对青天葵中氨基酸的提取液的脱色温度有显著性影响。

3.2 印证试验

上述各因素水平对脱色率和氨基酸损失率的影响趋势, 从直观分析我们确定脱色最佳工艺条件为A2B2C2D1, 即在p H 3.0的条件下, 活性炭用量为1.0g/100m L, 在40℃脱色30min。按照此实验条件进行脱色实验, 考察脱色条件。活性炭脱色印证实验结果如表5所示。

3.3 讨论与小结

实验分析了脱色溶液p H、活性炭用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对青天葵提取液脱色效果的影响, 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出影响氨基酸损失率的因素顺序为:p H, 活性炭用量, 脱色温度, 脱色时间;色素除去率的因素的顺序为:p H, 脱色时间, 活性炭用量, 脱色温度;综合考虑二因素, 最佳的脱色工艺为:脱色p H3.0, 活性炭用量1.0g/100m L, 脱色温度40℃, 脱色时间30min。

注:F0.05 (2, 2) =19.00

注:F0.05 (2, 2) =19.00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 第8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740.

[2]陈蔚文, 徐鸿华.岭南道地药材研究[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7:326-351.

[3]毕殿洲.药剂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4]谢月英, 谭小明, 吴庆华, 等.广西青天葵野生资源现状[J].广西植物, 2009, 29 (6) :783-787.

[5]杜勤, 叶木荣, 王振华, 等.青天葵镇咳、平喘药理作用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23 (1) :45-47.

苦参提取液对鸡白痢的体外抑菌试验 篇5

苦参能解热燥湿、祛风杀虫,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多种皮肤癣菌有明显的抑菌、杀灭作用, 中医用其治疗湿热久痢。用苦参防治鸡白痢病尚未见报道, 笔者采用苦参提取液做了对鸡白痢的体外抑菌试验, 并用土霉素、庆大霉素、黄连素等作对照, 效果显著。

1 试验材料

鸡白痢沙门杆菌由湟中县永青鸡场提供;苦参、土霉素、庆大霉素、盐酸黄连素均从药店购得;培养基用普通肉汤作增菌培养, 麦康凯培养基作平皿培养;打孔器、微量滴管均为自制, 另备有精密酸度计。

2 试验方法

2.1 菌液制备

将鸡白痢沙门杆菌接种于普通肉汤中, 置37℃恒温箱中培养24~48 h后备用。

2.2 药液制备

称取苦参500 g, 研为粉末, 置2 000 m L的广口瓶中, 加入85%的乙醇1 500 m L, 浸泡48 h后用脱脂棉将浸出液过滤, 然后回收乙醇, 用回收的乙醇再浸泡提取, 如此反复3次, 最后将乙醇回收, 提取液浓缩:用0.1 mol/L的盐酸稀释溶解, 然后用生理盐水作10倍、20倍、25倍稀释, 调pH值为7.6备用。

2.3 抑菌试验

试验采取打孔法。在每个直径9 cm装有15 m L培养基的平皿中, 加0.1 m L鸡白痢沙门杆菌液, 用曲玻璃棒将菌液涂抹均匀, 稍干后, 每个平皿用直径6 mm的铜管打3个孔, 孔间距离5 cm, 将10倍、20倍、25倍稀释度的苦参液和土霉素、氯霉素、黄连素等4种药各做1个平皿, 37℃恒温培养24~48 h, 取出后用圆摆、直尺准确测量各孔抑菌圈直径, 求出每个平皿相同药物的平均值, 如此反复做3次, 最后求出相同药物 (浓度) 平皿的抑菌圈直径平均值。

3 试验结果

通过预备试验和正式试验, 以正式试验的抑菌效果计算, 结果见表1。

mm

由表1可以看出, 苦参提取液对鸡白痢沙门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抑菌效果以苦参提取液作稀释10倍、20倍时为最好, 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45 mm、20.40 mm, 比土霉素、庆大霉素的抑菌效果都好。

4 小结

水提取液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研究要求,选取该院所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9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45例。研究组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分布为50~68岁,平均年龄为(52.40±14.40)岁;糖尿病史范围为3~15年,平均(9.36±2.07)年;1级患者27例,2级18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分布为51-67岁,平均年龄为(53.04±14.08)岁;糖尿病史范围为3~14年,平均(9.10±1.99)年;1级患者26例,2级19例。

1.2 方法

按照研究目的,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地龙提取液进行治疗。具体细节如下。

1.2.1 对照组治疗方案

根据标准西医治疗方案,首先对患者进行相关糖尿病知识教育,对患者生活习惯进行调整,包括禁烟禁酒、控制饮食、调整体重、限制日常活动等。于此同时,采取一系列医疗措施,包括:减轻足部符合,消除所有施加于患肢上的机械压力;根据病人情况,采用药物和胰岛素,对血糖进行严格控制;对高血压、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进行积极应对;对于足部创面进行清创和引流,并用碘伏换药治疗,严重情况则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采用利尿剂治疗水肿情况等。合计持续4周。

1.2.2 研究组治疗方案

研究组首先采用和对照组一样的西医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采用地龙提取液进行治疗。对于研究组所使用的地龙提取液,首先将在自然环境下养殖3 d的断体地龙进行低温匀浆,在4℃情况下抽提24 h。然后在该温度环境下离心30 min,去上层清液。在使用时,涂抹于创面,合计持续4周。

1.3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4.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治疗有效率是指医院治疗方案对患者病情起到了治疗作用,其衡量标识为:创面愈合达到80%以上,患者感觉症状消失或者减轻,则认为治疗达到显效;创面愈合达到40%以上,患者感觉症状明显减轻,则认为治疗有效;其余情况则认为无效。根据统计,研究组有效率达到91.1%,而对照组则为82.2%。见表1。

2.2 创面情况

创面可以直接反应患者恢复情况。两组创面比较项目包括:溃疡面积、创面肉芽组织、脓性分泌物。见表2。

2.3 VEGF情况

按照研究计划,从患者接受治疗第7天起,将两组患者血清VEGF数值,按照治疗时间点,进行比较,见表3。

2.4 CRP、IGF-1、愈合时间情况

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CRP数值低于对照组,且IGF-1高于对照组,愈合情况明显快于对照组。见表4。

3 讨论

该次研究中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糖尿病足患者,本病属中医学“脱疽”范畴,络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共同的病理基础,络脉瘀阻是其病机的关键环节,当以化瘀通络为主要治则。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药物为地龙提取液,地龙具有清热、平肝、通络之功,《会约医镜》谓其“治跌打损伤,痘疮紫黑”。地龙在我国中医领域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根据《会约医镜》记载,地龙可以“治跌打损伤,痘疮紫黑”[2]。而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地龙提取物具有纤溶和抗凝血作用,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免疫活性,缩短炎症周期,促进肉芽组织中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促进表皮生长,进而有利于伤口收缩愈合因此对于治疗糖尿病足有着明显效果[3]。根据此次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在采用地龙提取物进行治疗后,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地龙提取液可降低患者CRP水平,说明其有抗炎作用;可升高患者IGF-1水平,而IGF能诱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的表达,促进聚葡萄糖胺等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分泌,对创面损伤修复有重要促进作用;并可升高患者血清VEGF水平,而VEGF可促进内皮细胞增生和新生毛细血管形成,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的合成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从而促进创面愈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2.2%。

未来,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变化,使得糖尿病患者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因此通过研究地龙提取液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提升我国糖尿病综合治疗水平,从而加快我国医疗发展。

摘要:目的 研究地龙提取液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90例糖尿病足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地龙提取液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包括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以及患者创面愈合情况以及相应症状。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82.2%,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脓性分泌物、创面肉芽组织以及溃疡面积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RP数值低于对照组,且IGF-1高于对照组,愈合情况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 地龙提取液对于糖尿病足治疗有明显的;in创疗效。

关键词:地龙,提取液,糖尿病足,治疗

参考文献

[1]于兴兵,张贤春,谢振年,等.地龙提取液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4(2):196-198.

[2]凌冰,易吉秀.水蛭地龙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2下旬刊):5241-5242.

水提取液 篇7

1 回收方法

EDTA在水中溶解度小, 难溶于酸和有机溶剂。易溶于氢氧化钠或氨水。要想从EDTA洗炉液中回收EDTA, 主要有碱酸法和直接法两种方法。

碱酸法是先在溶液中加入强碱, 调节PH, Fe3+离子形成Fe (OH) 3沉淀;Fe2+离子形成Fe (OH) 2形式沉淀后再被氧化成Fe (OH) 3沉淀。再把沉淀过滤分离后, 加酸酸化, EDTA以H4Y沉淀分离回收。

直接酸化法是直接在洗炉废液中加入盐酸或硫酸, 利用EDTA结合物的酸效应, 直接从废液中沉淀分离出EDTA (H4Y) 。直接酸化法中有硫酸法和盐酸法二种, 盐酸法引入大量C1-。由于盐酸法步骤复杂, 所以还是硫酸法好。

直接硫酸法的处理方法是:将EDTA废液排入回收箱后, 对其进行冷却到理想温度后, 立即一次性加入预先计算好的硫酸的剂量, 加完酸后再搅拌半小时, 加入的速度以废液温度不超过140℃, 静置冷却将其沉淀洗涤五次, 过滤后再洗涤干燥, 留待下次酸洗时再次使用。经上述处理后EDTA的回收率一般可达到80%以上。

2 影响因素

2.1 温度对回收率的影响

温度的高低对化学反应速度影响较大, 如果反应温度过高, 洗炉废液中的EDTA将会发生分解, 这样不但不会提高回收率, 反而会使其降低。因此, 为防止洗炉中EDTA的分解, 最高温度控制在140℃, 最佳温度为135±5℃。

2.2 铁离子形态的影响

Fe3+离子和Fe2+离子在低PH值, 尤其是PH1-0时Fe3+离子的EDTA结合物稳定性远大于Fe2+离子, PHl-0时Fe2+离子已完全解离, 而Fe3+离子还未完全分解。因此要提高联胺的加人量, 除做缓蚀剂外, 还将Fe3+离子还原为Fe2+离子。不仅加速了反应, 而且可以提高Fe2+离子的含量, 增加回收率。联胺加入量应根据垢量的多少控制在1000~2000ppm之间。

2.3 PH值的影响

从EDTA各种存在形式分布图可知, 回收时PH为0.5~0时, H4Y的存在比为95%~99%。另一方面, 不同金属离子与EDTA结合能力的强弱也不同, 结合能力强的金属, 在高酸度时仍能结合, 而结合能力弱的, 只有在较低酸度下才能与EDTA作用。但是酸度太低时, 阳离子可能发生水解, 生成碱式盐或氢氧化物而沉淀。因此, PH值控制是EDTA回收率提高的关键;另外又考虑在低PH值下Fe3+离子的EDTA络合物还有一定的稳定性, 如使Fe3+离子与EDTA络台物尽可能酸化解离, 以控制在PH<0为好。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所以我们认为PH值控制在0.3~0为好。

3 从废液中回收EDTA的硫酸用量计算法:

根据降垢机理和回收原理, 整个除垢回收过程表示如下:

H4Y按全回收无损失考虑上式消H4Y后地如下方程式:

从上面示意方程看出, H2SO4的损失实际上包括 (1) 中将全部垢加H2SO4溶解成Fe SO4和Fe2 (SO4) 3以及 (2) 中加上H2SO4溶解EDTA调配PH值时加入的Na OH生成Na2SO4两项:

从 (4) 式中可知, 中和40Kg NaOH需49Kg H2SO4, 则中和1Kg NaOH需1.25Kg H2SO4 (纯) , 又从 (3) 式可知, 中和1Kg Fe3O4 (垢) 所用的H2SO4为1.65Kg。

结合以上三个因素合并考虑, 总结出硫酸的用量公式为:

上式中W垢为清除的Fe3O4 (垢) 垢量, WNa OH为EDTA加Na OH后溶解生成H2Y2-和HY3-的反应, 1吨EDTA配PH值至5.3-6.0所需Na OH的计算公式为:

所以要配W1吨EDTA需Na OH为:

WNaOH= (H2Y2-%*2+HY3-%*3) *1000*/292.4所以要配W1吨EDTA需NaOH为:

4 总结

4.1 回收酸洗废液中的EDTA应注意以下几点:

4.1.1 回收温度控制在135±5℃。

4.1.2 铁离子形态应以Fe2+离子为主, 为防止Fe2+离子被氧化应在回收废液中加入联胺。

4.1.3 回收时溶液的PH值应控制在0.3~0为好。

4.1.4 回收时硫酸的加入量直严格控制, 防止浪费。

4.2 存在的杂质

在多数垢中, 都含有一定碳酸钙, 但用硫酸法回收EDTA, 被络合的钙都以硫酸钙的形式与EDTA共沉淀下来, 用沉淀水洗硫酸钙是完全可行的。

4.3 泄漏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 若想进一步提高EDTA的回收率还应把实际中的药液泄漏等问题考虑进去, 只有全方位的考虑问题, 才能更进一步的提高回收率, 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摘要:EDTA作为一种主要化学清洗剂, 以其除污能力强、清洗后金属表面能形成良好的保护膜, 对金属的腐蚀性小;清洗后金属表面光洁, 具有耐腐蚀性, 无需进行钝化处理, 清洗系统简单、时间短, 对人身和环境污染少等优点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其货源短缺、价格昂贵, 对其清洗废液进行回收并提高其回收率已成为必然趋势。

上一篇: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下一篇:科学精神与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