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制高考

2024-05-17

双轨制高考(精选十篇)

双轨制高考 篇1

1.借鉴德国教育体制,探路高考改革双轨

《光明日报》 就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发言进行过报道,鲁昕表示,我国将要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保证两类人才和两种模式高考的实现: 一是技术型人才的高考,文化知识和技能是考试内容; 二是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即现在的高考。将这两种高考区分开来是实施 “双轨制” 的主要目的。

德国是最早采用 “双轨制” 的国家之一。以德国学生为例,约有26% 的人在中学毕业后选择读大学以继续学术研究,而其余的多数人则会选择职业学校或专科学校。有时这种双向分流也会出现交叉现象,例如有些学生读到高中后发现跟不上课程,他们就会转到职业学校就读。在德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就业和职业教育发展中,这种灵活的体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双轨制”高考改革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 1) 有利于缓解社会对高职教育的 “低视” 现象。我国职业教育的声誉长期以来都比较低,在高考招生上,高职院校一直处于末位的选择状态。在国家教育发 展的顶层 设计中,“双轨制”的出现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在高考招生中的 “末位” 情况会由于独立招考模式的产生而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这在社会意识层面有利于改变人们对高职教育的看法,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形象。

( 2) 有利于高职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实施 “双轨制” 高考模式后,两类高等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和需求制订不同的人才培养计划,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进行就读。这使得不同院校培养不同类型人才的目标得以实现,学生在两种不同的选拔和培养模式中也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 3) 有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高考招生体系便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实施 “双轨制” 的高考模式可以从高考招生制度这一层面上摆脱普通高等教育所建立的框架,形成并促进一种新的、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体系,同时丰富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3.“双轨制”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发展对策

( 1) 实现自身完善,提升学生职业发展前景。要想完善和提升自己,高职教育应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声誉,并提升服务学生和社会的能力。人们的选择是职业教育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重要体现,而高职教育中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预期是最重要的因素。

在职业发展方面要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高职教育能为学生的成才和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要使他们对在高职院校的学习有美好的憧憬,让他们感受到读高职院校能够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促进考生和家长的求学希冀同高职院校招生意愿共识的达成。从契合大众接受心理入手,唤起社会的认同,使其逐渐被大众接受,这可以使高职教育高考对学生和家长更具吸引力。

新时期双轨制高考的改革路径 篇2

双轨制高考是新时期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事关高考改革的成败和高校分类培养人才的实效性,理应受到高度重视。但是环视我国高考改革现状,双轨制高考的完善工作与高考制度变迁理论的要求还相差很长一段距离。鉴于此,新时期我国推行双轨制高考改革发展时,务必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人才的健康培育为目标,大力推动这项工作的内容、方式与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

高考制度变迁 双轨制高考

高考制度是一项关乎国家安定、国民素质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情。建国以来,高考制度在不断的变迁,目前双轨制高考的出现与改革发展就是其有力的见证[1]。但是,由于国家、社会及学生层面的因素,我国双轨制高考改革发展行进途中还存在很多的瓶颈,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极大影响了高考制度的科学变迁。因此,从高考制度变迁视角来探究新时期双轨制高考的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价值。

一、高考制度变迁与双轨制高考的逻辑关联

1.高考制度变迁与双轨制高考的内涵与价值

高考制度变迁是指向高考制度的改革发展,展现的是高考发展的历程。这种制度变迁对于高考、高考改革具有诸多的推动与规范作用,一是能够推动高考改革制度化运行,极大推动高校招生制度化发展;二是能够极大提升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制度文明程度,也能促进一个国家人才选拔制度文明的发展。

双轨制高考是高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重视学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选拔的改革发展制度,具有诸多的价值与功能[2]。一方面能够及时将人才培养进行分类开展,有利于人才个性与特长的发挥;另一方面能够及时推动高考改革走上更加符合人性化发展的轨道,能够更好地完善现有高考制度体系。

2.高考制度变迁与双轨制高考的逻辑关联

高考制度变迁侧重从制度上探究高考的变化,双轨制高考侧重从考试模式视角研讨高考的改革发展,两者具有诸多的关联性。

一方面,高考制度变迁是双轨制高考发展的理念与价值取向。双轨制高考作为高考改革重要方向与举措,具有诸多的价值诉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来推动整个高考制度的改革发展;要求坚持科学化的发展理念,遵循高考改革发展的规律与人才培养的规律而进行;要求坚持系统化的发展理念,力求将高考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层面都纳入到双轨制高考发展的视域,力求高考改革的各个要素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双轨制高考的推行是高考制度变迁的重要表现。高考制度变迁具有多种表现,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录取的方式与人数、考试科目、考试的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是高考制度变迁的重要内容。其中多样化的高考形式就是高考制度变迁的重要体现,双轨制高考的推行就是多样化高考改革发展与制度变迁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双轨制高考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1.当前双轨制高考改革存在的问题[3]

(1)改革的理念问题影响了双轨制高考改革的健康发展

理念是双轨制高考改革发展的先导,理应受到重视,但环视我国双轨制高考的改革现场,科学化理念坚持不足,没有很好地分析和把握高中生成才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高考发展的规律;系统性理念坚持不足,没有很好地对高考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与各个要素进行整体性处理;人性化理念坚持不足,没有很好地围绕学生的需要、诉求、特点来完善好高考的考试内容、考试题型、考试模式与方式;服务性理念坚持不足,管理、选拨的理念至上,没有很好地将服务理念融入到高考改革过程之中。我们要从理念上为双轨制高考改革发展构建好理念体系,以便引领双轨制高考健康发展。

(2)改革的内容问题影响了双轨制高考改革的视域拓展

理念是双轨制高考改革发展的先导,理应受到重视,但环视我国双轨制高考的改革现场,注重高考内容的改革,注重考试题目难易度的改革,没有将高考的各个环节、各个系统纳入改革的视域,凸显高考改革的完整性不够;注重分类高考的改革,至于高考的目标指向、人才的就业发展与保障等方面做得不够,凸显高考改革的后续问题处理不理想。我们要从理念上为双轨制高考改革发展构建好内容与项目体系,以便不断拓展双轨制高考改革发展的视域。

(3)改革的方式问题影响了双轨制高考改革的吸引力

方式途径是双轨制高考改革发展的有力手段,理应受到重视,但环视我国双轨制高考的改革现场,目前高考的形式还是笔试为主,自主招生也只限于少数高校,职业院校没有得到招生考试的自主权利,致使高考的方式还是一种理论知识考试为主的发展态势,学生真正的个性、特长、才华、语言表达等方面没有得到检验与考试,很难保障学生对自己录取的专业有多大兴趣,也很难真正促使高职院校录取到真正适合做技术性人才的高考学生群体。我们要从平台与方式上为双轨制高考改革发展整合创新好改革的手段途径,以便有效推动双轨制高考顺利发展。

(4)改革的主体素质问题影响了双轨制高考改革的主体力量

改革者的素质是双轨制高考改革发展的主体力量,理应受到重视,但环视我国双轨制高考的改革现场,主持高考改革的工作人员的教育视域、教育理论、教育知识等方面提升不够,尤其是这些人员的道德素质、思想素质等方面非常有必要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轨制高考改革发展的顺利推进。我们要从主体素质上为双轨制高考改革发展构建好高考改革主体的素质,以便不断增强双轨制高考的主体力量。

(5)改革的保障机制问题影响了双轨制高考改革的基础性条件配置

保障机制是双轨制高考改革发展的基础性条件,理应受到重视,但环视我国双轨制高考的改革现场,从政策上看,国家层面到职业院校对于高考双轨制行进还处于探索之中,还没有真正从制度与政策视角去好好规划设计,致使政策制度体系的建构不足,影响了高考双轨制高考的制度化运行;从经费视角上看,国家对于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投入不一样,尤其是对一般职业院校的投入非常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考生报考职业院校。我们要从保障机制视角上为双轨制高考改革发展构建需要的各种基础性条件,以便夯实双轨制高考的资源配置。

2.引发当前双轨制高考改革问题的原因

(1)理论体系的不成熟

主要体现在国家对双轨制高考改革发展的行进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对其中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要素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还没有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支撑正在行进的双轨制高考改革发展。

(2)实践运行的不成熟

主要体现在国家推行双轨制高考的实践运行中,还存在很多考虑不周到的地方,比如考试内容、招生录取的标准、主考人员的配置、高考的形式、就业方面的保障等方面都做得不是很理想。

(3)社会观念层面的不成熟

主要体现在全社会对于双轨制高考了解不够,知道不够,势必导致支持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等方面都非常不够,以至于全社会还没有形成一种双轨制高考的文化氛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考分类改革的行进。

(4)国家就业配套与保障体系的不到位

主要体现在国家层面对于高考学生的就业保障体系不健全,没有很好地分类健全不同类别学生的就业保障体系,尤其是社会保障的安排没有真正实现均等化的体现与设计,致使很多高考学生对双轨制高考敬而远之,最后还是选择还是了普通高考。

三、双轨制高考改革的路径探讨

针对高考双轨制出现的问题,我国在推动双轨制高考改革发展时,务必要主动以制度变迁理论为指导,主动把握高考制度发展的大趋势[4],主动适应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分类发展,重点做好双轨制高考改革的理念构建、内容设计、方式整合、主体素质提升、保障机制的健全与评价机制的构建等,以此不断完善双轨制高考的运行机制。

1.以人才培养为主,不断完善双轨制高考改革的理念体系

首先,坚持科学化的发展理念,在双轨制高考改革过程中务必要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国家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规律、高考本身发展的规律,将双轨制高考改革纳入科学化发展轨道,不断增强其规律性。其次,坚持系统性的发展理念,在双轨制高考改革发展过程中务必要注重分析高考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与各个要素,注重这些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将双轨制高考改革纳入系统化发展的轨道。最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双轨制高考改革发展过程中务必要注重分析把握高中学生的心态、心理诉求、个人理想等,改掉过去单纯的选拔性理念,推动双轨制高考改革朝着服务高考考生的轨道发展。

2.以考试内容的改革为主,不断完善双轨制高考改革的内容体系

考试内容的设计与规划是双轨制高考改革的重要支撑,因此我国推动双轨制高考改革发展时,务必要做好高考内容的设计与改革,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院校的要求,在试题难易度、类型安排、考试的范围、考试的科目等方面尽量做出相应的调整,尽量考查符合学生个性发展、专业意向的学科内容,比如针对报考艺术类职业院校的学生群体尽量考查学生艺术方面的学科知识和能力,针对报考工科职业院校的学生群体尽量考查学生理工学科的知识与能力。采取这样的考试内容设计办法,才能真正做到双轨制高考改革分类行进,才能真正做到不同类别、不同特长的学生进入到不同的学校就读深造。

3.以渐进改革为主,不断完善双轨制高考改革的方式与途径

改革的方式与途径是双轨制高考完善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我国推进双轨制高考改革时务必要注重改革的方式与途径的选择与整合,采取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方式行进。首先突破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然后带动双轨制高考的各个环节相应的改革;注重渐进式改革,根据高考本身的发展与社会适应与接受的程度,一步一步将双轨制高考改革向纵深方面推进。

4.以地方改革为主,国家指导为辅,不断提升双轨制高考改革的主体力量

改革的推动者与主导者是推动双轨制高考改革的重要力量,因此我国推动双轨制高考改革时,应该注重对领导与推动双轨制高考改革的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与提升。考试学、人才学、社会学、计算机、心理学以及国家教育政策都应该纳入高考改革者的学习视域之中,以避免由外行来推动双轨制高考改革,以此夯实双轨制高考改革者的工作素质与能力。注重培养其大局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其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

5.以经费、政策与就业保障等为主,不断完善双轨制高考改革的保障体系

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撑和政策供给,双轨制高考改革一样需要这些资源配置与支撑。为此,我国在完善双轨制高考改革时,首先,应该针对双轨制高考发展涉及到的各个要素与环节,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政策与制度,形成与双轨制高考改革配套的制度体系与政策体系,以便推动双轨制高考有序运行;其次,应该从国家层面上出发,做好双轨制高考改革的经费安排与支持,配套好双轨制高考需要的软件、硬件设施,以便做好双轨制高考改革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供给;最后,国家层面还应该做好双轨制高考所需要的人才待遇保障、社会就业保障等方面的保障体系,以此破解双轨制高考推行的一些负面影响与隐含的群体担忧。

总之,我国在推行双轨制高考的改革发展时,务必要主动适应高考制度变迁的新常态,以培养人才为主旨,重点做好双轨制高考改革的内容、方式与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构建工作,努力破解各个层面的挑战[5],才能真正推动新时期双轨制高考改革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宝富.双轨制高考:问题透视与前瞻[J].中国教育学刊,2014(11).

[2] 唐高华,湛邵斌.双轨制高考改革的意义、影响与对策——基于高职教育发展的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4(28).

[3] 王璞,傅慧慧.高考双轨制的双层隐忧[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5(1).

[4] 柳博.我国高考制度变迁及改革路径[J].重庆社会科学,2010(4).

[5] 高芳苇,董向宇.信号理论视角下双轨制高考改革的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15(1).

养老“双轨制”:落差之痛 篇3

而早在多年前, 就有不少人反映这种“双轨制”之下的养老待遇落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薪酬分配室主任何凤秋2010年就曾透露, “目前我国企业单位、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养老金数额比是1:1.8:2.1”, 有些地方的落差甚至要远远高于这个比例。

存在已久的养老“双轨制”不仅造成了社会不公, 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就业平衡和人才的合理流动。虽然国家已经从2005年起连续六年七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然而由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涨幅远小于公务员养老金, 两者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因“七连涨”而缩小, 反而呈现出越拉越大的趋势。

颐养天年的资本

每周六, 陈珂铃 (化名) 的女儿一家都会过来聚聚。这天一大早, 陈珂铃就会上街为心爱的外孙买来他爱吃的零食, 陈珂铃的老伴儿则会把一上午的时间全都贡献给厨房, 为一家人的团聚准备着丰盛的饭菜。中午,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边吃边聊, 高兴的时候, 陈珂铃还会喝上一点儿小酒助助兴。

陈珂铃说自己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女儿一家的到来, 给我们老两口增添了许多欢笑。如果他们不来的话, 就会跟一些老友到小区门口聚聚, 下下象棋、打打扑克, 有时还会到附近的菜市场买自己喜欢的新鲜蔬菜和肉食, 让老伴儿尽情展示她的‘高超厨艺’, 然后美美地享受一番。我不像有些老人, 整天窝在家里, 那不挺憋得慌!趁现在腿脚还好, 肯定要多出去遛遛。”

自从1995年从福建省文化厅退休之后, 陈珂铃便一直过着这样衣食无忧的日子。问到有无经济困难, 陈珂铃笑着说:“我们老两口的退休金都不低, 我现在每个月5800元, 老伴儿以前在石化公司, 是国企员工, 虽然以前少一点, 不过这几年涨了一些, 也有3500元了。再加上我们没有什么负担, 几乎没有多少开支。”

不过, 聊到这几年最大的一笔开支, 则是现在的这套融侨锦江内的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陈珂铃说:“前些年, 老伴儿一直嫌弃原先单位分配的房子这不好那不好的, 所以呢, 我们就把积攒下来的退休金拿出一部分来, 买了这套房子。”

每个人都有安享晚年的权利和愿望, 但是要过上这悠闲生活的前提条件则是——你得有足够的退休金, 否则一切关于它的设想都只能是“镜花水月”。就像一位人大代表所说的那样:“像我这样得到了40岁之后, 肯定会考虑今后的退休生活。平时工作忙, 退休后想出去旅游, 但如果退休后你的收入捉襟见肘, 那想去旅游简直是不可能的。”

生存与面子

陈珂铃退休后有了一个安稳的生活, 但同为退休老人的江华艺, 说起这些年的生活, 则很感慨。

江华艺说:“我1983年转业, 当时被安排到福州的一家国企, 它下面还有一所中学、一所技校, 我呢, 则是在技校。2002年, 企业破产整顿, 小学被划归福州市教育行政部门, 所属教职员工也全部转为事业单位编制, 技工学校的职工则没有了。当时呢, 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拿的工资跟企业没有破产前也差不了多少, 可是, 等退休之后才发现, 这中间的差别实在太大了, 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那些事业编制内的教师, 现在的退休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 我的呢, 前段时间才涨到1800元。这几年, 我也找过很多个政府部门, 希望能获得一个事业单位身份, 可都没成。”养老金不多, 再加上江华艺家里有六口人, 儿子儿媳工资都不高, 生活有些拮据。刚退休的时候, 江华艺不喜欢出门, 就是怕见到老同事, 可是, 时间久了, 为了改善一大家子的生活, 江华艺不得不重新操起厨师手艺, 赚些外快贴补家用。“虽然年纪大了点, 但是我的手艺好, 找我的人还是蛮多的。”如今, 为了“生存”, 江华艺已经不再顾忌所谓的“面子”问题。

“有时候, 老同事找我帮忙, 我反而觉得特自豪。你想想啊, 他们已经退休在家, 我还能靠自己的能力挣些钱, 光这点啊, 可比他们强多了!”不过, 说这话的时候, 江华艺老人显得有些无奈。

在面对记者采访时, 虽然江华艺一直都在抱怨着养老“双轨制”的诸多不合理之处, 但是江华艺也会不时地用阿Q精神来安慰自己。“我们这边的老人家会经常聚聚, 我也问过, 很多人的养老金比我的还少。”住在江华艺隔壁的陈雪芬就是其中一个。

陈雪芬说:“我是2003年从企业退休的。上班时按标准缴纳养老个人账户部分, 刚开始退休后领到的养老金只有六七百元, 现在有一千三百多元。女儿大专毕业之后也进了我原先在的企业做会计, 听她说现在的效益不是很好。前段时间, 女儿回家说她给几名职工办理了退休事宜, 她粗略算了一下, 即使缴费年限最长的一名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也没有超过2000元, 而最低的只有800元左右。800元, 想想都可怜, 又不是十几年前, 现在的物价那么高, 这点钱怎么够花呢?”

陈雪芬还有一个好姐妹, 十多年前, 为了照顾孩子以及病重的母亲, 申请从福州市调回闽侯县。“她在福州的时候, 还是一个正科级干部, 后来就跳到电力公司去了。刚到的时候, 单位效益比较好, 每个月都有奖金, 加上工资、补贴, 每月拿的也超过七八百元。那可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比政府机关高多了。不过后来, 听她讲, 企业效益下滑, 常年拖欠工资、奖金, 到她退休时公司还欠她不少钱呢。退休的时候, 她原以为自己的养老金蛮高的, 可实际上只有五百元左右。”

刚退休的那几年, 陈雪芬的这位好姐妹常常以泪洗面, 眼看着当初从政府单位退休的同事拿的比自己高出很多的养老金, 她总为当初自己的那个决定后悔不已。“因为养老金太少, 原先存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 生活很是紧张, 年久失修的房子也因经费问题搁置修理。如今, 她们家每天的吃饭钱都控制在三十元左右。前段时间呢, 我去她那里, 说起这几年的日子, 她很哽咽。她还告诉我, 自己还‘沦落’到靠捡瓶子贴补一下家用。”

不过, 这些年, 各级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 来改善企业老职工的养老生活水平。不仅如此, 政府也正在努力, 逐步解决养老难题。这点呢, 陈雪芬和她的好姐妹能明显感觉得到, 她高兴地说:“现在养老金提高了很多, 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

努力与欣慰

在福州市晋安区的某处小区, 住了很多退休的高工。虽然小区大院并不小, 可是却很难看到在楼下溜达散步的老人。一经打听才知道, 很多老人都因养老金太少而出去打工赚外快了。在社区相关人员的带领下, 记者找到了如今退养在家的李大爷。

据李大爷说, 自己退休之前是某电化公司的高级工程师。1996年, 工作36年的他退休, 妻子呢, 则是隔年退休。1997年, 两个人的养老金加在一起只有1100元。由于李大爷的父亲常年卧病在床, 每月需要一大笔的医药费, 妻子在退休之后的第四年也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每月花费那么多, 能报销的医药费又少得可怜, 这一来, 1100元的养老金根本没有办法维持我们一家人的生活。”

不只李大爷, 很多退休老人也为此犯愁, 他们从企业退休能报销的医药费很少。李大爷说:“一般情况下, 都不能病的。只是随随便便去下医院, 养老金就花得差不多了。虽然我们这些老知识分子都是过过苦日子的人, 但是养老金太少了, 为了生活, 即便是退休了, 也得谋求一份工作, 不然的话, 生活便会拮据不堪。”

于是, 退休之后的第二年, 李大爷便跑到了杭州的一家小厂子打工, 干起了原先的老本行。“虽然只是帮忙设计一下图纸, 可每月的报酬也有两三千元。”不过, 在杭州没干几年, 由于父亲病重, 李大爷便不得已返回福州照料。2004年, 办理完父亲丧事之后, 倍感生活压力太大的李大爷又在福州市某器材厂做起了每月四千多元报酬的技术员。不过, 李大爷也只干到了2007年。“本来还想再做几年的, 可是那时我已经66岁了, 年龄不饶人啊!”

不过, 令李大爷倍感欣慰的是, 自己和老伴儿的养老金涨了不少。“这几年, 我的养老金涨到了2600元左右, 再加上原先厂子的效益还不错, 每年也会发几千元的生活补贴。老伴儿的病情也好转了很多, 如果没有什么大病的话, 生活过得还算不错。”

当问及养老“双轨制”时, 李大爷倒是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个嘛, 确实有些不公平, 你看呢, 虽然这几年养老金提了很多, 但是还是赶不上物价的上涨速度, 更无法与机关干部相比。不过, 我们能体谅国家的难处, 国家也不容易啊, 你想想, 上千万的退休职工, 这几年算是不错了!”

“我暂时保持沉默!”

提起养老“双轨制”, 很多人仍有话要说。陈珏老人说, 与他一起参加工作的大学同学, 只要是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制内的, 养老金都比他多好几倍。“我大学读的无线电专业, 毕业时很抢手。即便是参加工作之后, 一些政府部门也抢着要我过去。可是为了‘技术骨干’这个所谓的‘虚名’, 我一直在厂子里待到退休。可现在呢, 我就很后悔啊, 为什么当初不从企业调回政府部门搞技术呢?”

不过, 令陈珏老人头疼的倒不是这个, 而是儿女的教育问题。由于积极响应国家晚婚晚育的政策, 陈珏老人直到36岁才开始要孩子。由于陈珏老人的家教一直很严, 从小到大, 一双儿女倒是挺听话的。陈珏老人经常对他们说, 要他们上进, 多多为社会做贡献。要是搁在很多年前, 儿子肯定不会有任何异议。可是, 看到退休的父亲, 儿子便经常不耐烦地反驳。

陈珏老人也很无奈地说道:“就是因为养老金太低, 儿子很难信服。就像我儿子经常说的, 你堂堂一个高级工程师, 奉献了一辈子, 可退休之后呢, 拿的退休金还没有摆地摊的多呢。”说到正在读高二的女儿, 陈珏老人说:“她呢, 成绩很好, 则立志要考上名牌大学, 还想出国留学, 说是要在毕业之后考个公务员, 进政府机关上班。我也有说过, 让她去企业, 谁知一向乖巧的女儿对此问题非常敏感, 说打死也不会进企业的, 还反过来对我说, ‘爸, 你要认清现实’。听到女儿的话, 我便不再说什么。其实, 女儿有这个追求, 我倒是很支持她的。”

“还是机关好, 退休之后, 才发现待遇差距这么大!”陈珏老人无奈地说道。“不过还好, 孩子倒是挺踏实干的, 不像我一位老友的孩子, 活脱脱一个小混混。老友虽然经常教育他, 可是那孩子经常反唇相讥, 令老友哑口无言。想想也是, 我们这代人, 老老实实工作了一辈子, 可到头来, 很多人还只是个普通的技术人员, 现在拿着那么少的养老金, 有些人甚至还要给私人老板打工, 混口饭吃。想想都有点可怜!”

虽然陈珏老人的儿子对父亲的话不太认同, 但却很同情父亲的遭遇。“有时候想想, 父亲也怪可怜的。”经过多年的耳濡目染, 如今, 24岁的陈嘉宣很好地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并靠着它进入了一家效益还算不错的建筑企业工作。按说陈嘉宣这个年纪, 四千多元的工资待遇还是不错的, 不过, 陈嘉宣饶有不悦地说:“每个月的工资条发下来, 个人养老金那一栏里都有两百多元的扣款。”陈嘉宣说, 他现在很难确定36年之后, 自己退休了, 能领到手的养老金到底有多少。一想起父亲的状况, 陈嘉宣心里头便有些不太舒服。

不过, 聊到国家和政府正在努力提高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待遇时, 陈嘉宣则说:“政府是很努力的, 这些年我在父亲的身上都有看到, 可是, 将来到底会是什么样子, 我不知道。到时候的养老金水平会不会‘一碗水端平’, 谁都说不清楚, 我暂时保持沉默!”

铁路“双轨制”何时休 篇4

铁路"双轨制"何时休

据报道,在火车站买不到的车票,加付1 O元送票费后就能在商务信息服务社拿到。其实,铁老大根据不同旅客群体实施不同政策的“双轨制”,为旅客铸就的不平等路径远远不止这些。

买票权益的不平等。每到黄金周或春运高峰期,方寸大小的火车票就会成为数以亿计旅客瞩目的焦点。这个时候,你在车站很难买到紧俏路线的车票,但如果肯花一点手续费,让一些旅行社、宾馆替你买,买票并不难。

进站出站的不平等。国内大多数车站都设有贵宾室或茶座之类的休息室,这些休息室吸引顾客的最大招牌就是可以提前进站,免受排队拥挤之苦。

买票退票的不平等。有票,车站可以不卖;火车晚点,铁路部门一句道歉都不说;但旅客退票,却需要交纳相当于20%票款的退票手续费。福建、黑龙江等一些地方消协也对此专门点评,称这是垄断行业为自己制定的典型的“霸王条款”。

运输部门是企业,有权决定自己的经营行为。但是,铁路部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而是一种具有国家垄断性质的企业,利用这种非市场经济的特权为自己谋取经济利益,显然不合适。

(河南) 赵光瑞

规范教师资格当都是细化

9月50日,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山区深处的广宜乡中心小学发生一起校园惨案,该校新调入的青年教师刘红文,手持菜刀闯进一、二年级教室,4个孩子被砍死,12个孩子被砍伤,另有4名教师受伤。据悉,刘红文患有精神病。

精神病患者当然不宜当教师,然而这并无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涉及教师资格的所有五条内容,并未有精神病患者不能当教师的规定。对教师资格的要求主要有三点:一是学历要求,二是相应机关认定,三是被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者不能当教师。

过于简单的教师资格要求,不仅可能会给校园安全带来不利,而且妨碍了优化教师队伍,使一些不能当教师的人能够很轻易地混进教师队伍,这也是近年来不断发现不合格教师的一个重要原因。个别教师简直是“恶魔教师”、“禽兽教师”,这样的教师能给孩子什么良好的教育?

国家制定了专门的《教师法》,说明对教师这一职业非常重视。但是过于简化的教师资格要求,又使这项工作缺乏严格规范。应提升当教师的门槛,严把教师入口关;要加强任期考核,及时清理不合格教师;要强化各级责任,使优化教师队伍成为各级领导的自觉行动。

(辽宁)李坚

莫让危险运动成壮举

澳大利亚人罗兰德·辛普森1 0月5日上午在“上海金茂大厦国际跳伞表演”进行试跳时,出现事故,没能正常落地,严重摔伤。

高楼跳伞是低空跳伞一种形式,国外把此类跳伞运动称为极限跳伞。这项运动事实上从跳出到着陆,整个过程不足1分钟。由于这项活动有很大的风险性,一般参赛选手在报名时都要签署生死自负的保险弃权书。鉴于该项运动危险性极高且容易发生伤亡,在国外曾遭受广泛批评与反对,一些国家甚至禁止在本国举办该项运动。

近年来,类似的极限冒险活动在国内频频出现。在这些冒险事件中,已经发生了因骑自行车飞跃黄河而丧生的事情。

说穿了,所谓“挑战极限”其实就是一种个人行为,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这是个性多元化的一种正常表现,没有必要取缔,但也不是值得崇尚的壮举。

而尊重生命,在全世界范围内却已达成了共识,在国内也逐渐被国人重视和认知,不过对此国人认知程度显然还不够,还不能分清盲目的冒险和理性的活动在尊重生命中的差异。去年9月阿迪力欲在世界最宽瀑布尼亚加拉瀑布走钢丝的申请,被美国和加拿大有关方面拒绝,就值得我们深思。

据报道,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这次清理中,受到停止建设、暂停建设限期整改、取消立项处理的违规项目共41 50个,总投资规模8441亿元。

事实上,国家每隔几年就要进行一次固定资产清理,哪些项目能上,哪些项目不能上,也早有明确规定。令人吃惊的是,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全国仍然有4000多个违规项目上了马,其中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的项目就达553个。

既然这些项目的建设是错误的,已被“叫停”,那么,必然应该有人对这些项目的错误上马而承担责任。但是,也许是笔者孤陋寡闻,从4月底开始清理至今,笔者从相关的报道中,还没有读到地方官员对项目的错误建设承担了相应的责任的消息。

这样的结果,必然会让人产生许多的担心,那就是在这一轮的清理之后,那些个慷国家之慨、借上项目之名谋一已之利而没有得到应有处罚者,会不会继续无视有关规定,再次反弹,掀起新一轮盲目建设的“高潮”?更多的官员会不会以违规者相安无事的结果为依据而步其后尘?

在法治社会里,只有真正地让那些违法违规者承担他们必须承担的责任,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河南)朱四倍

改变对官员的人格期待

据报道,一名叫李宗发的律师,慎重地向四川省人大提交了一份《四川省父母子女家庭关系规定》的立法草案建议稿,呼吁能为“孝”立法,让子女尽“社会主义亲情孝敬、奉养”义务,其中突出的一条就是公务员录用“孝”为先。

把官员进行道德化,可能是律师建议公务员录用“孝”为先的原因所在吧。李宗发的想法很有代表性。但是,在笔者看来,公务员录用“孝”为先折射着公众对官员的道德人格期待,这种期待是无法用法律加以保证的。

历史经验和现实都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对官员进行的人格期待有时是靠不住的,只有把官员当作理性的经济人预设,才能提升官德。因为我们对官员的人格期待,不能对官员的行为产生决定性作用,价值和理想的期待不能作为制度制定的底线,而只能作为减少制度实施成本的一种投资,不能取代制度对人的行为的作用。

社保“双轨制”留住农民工 篇5

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人, 发展的重要目的是收入的均等化。樊纲认为, 中国70%的劳动者来自农民和农民工, 这70%中的一半又都是农民, 他们的收入仅是农民工的一半, 结果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实现收入均等化, 就要让农民从土地耕种上转移出来, 这就是必然走向城市化的命题。

樊纲表示, 城市化可以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能,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最终促使农民转移到工业化中, 最终消灭城乡收入差距。他提出, 经济学中的“刘易斯拐点”, 根本问题是农民转移的问题, 最终是收入差距缩小的问题。“像中国这样的国家, 农业人口减少到10%左右时, 至少可以实现农民同农民工的收入均等。”

樊纲分析说, 中国城镇化转型发展中, 出现“土地城市化”快过“人口城市化”, 包括近年频频发生的“民工荒”, 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他举例说, 农民到城市中打工, 但要回农村生孩子、就医、养老, 结果农民工进了城, 但在城市中住不下去。“为什么城市里没有老农民工?一部分人农民打完工就回去了, 女性务工者到27、28岁就回去生孩子, 男的到30多岁时就业竞争力就差了, 教育也不如新一代农民工好, 结果春节一回家就待下来了。”他认为, 进城农民工缺乏社会保障, 使他们过早退出了城市劳动力的供给, 这是造成“民工荒”的根本原因。

浅析英国广播电视双轨制 篇6

1、思想渊源:欧洲自由民主传统

欧洲是西方公共广播电视制度的发源地, 这与欧洲民主自由的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7世纪的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通过了《权利法案》, 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标志着民主政治的确立。1789年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颁布的《人权宣言》奠定了欧洲自由民主思想根基。19世纪欧洲爆发的大规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进一步为欧洲建立自由, 民主的共和政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欧洲自由民主革命的历史相呼应, 欧洲现正民主主义的思想自17世纪开始兴起和发展, 思想自由, 言论自由成为人的基本权利这种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因此, 公共广播电视被当成是一种社会福利事业存在。在英国, 公共广播电视是博物馆, 图书馆, 成人教育等公共文化机构从君主专制时代发展到民主政治时代的产物。

2、公共服务理念

BBC是世界公共广播的创始者和典范, 其首任总经理约翰·里思与BBC的命运息息相关。因为“里思有关公共广播电视组织的角色和责任的观点, 不只是影响了BBC, 而且影响了自公共广播电视组织诞生以来的所有广播组织。”他的一系列观点被后人称为“里思主义”。里思的广播理念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 娱乐不能作为广播的唯一目的;第二, 广播有责任将人类努力和成就的一切最美好的事情传传达给最多的家庭;第三, 广播应当引导大众趣味而不是迎合大众趣味;第四, 广播者可以和教育机构达成协议, 共同传播知识。里思之所以赋予广播这么多崇高的责任, 是因为他觉得:“极少有听众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更少有听众想要他们所需要的。”广播被当作一项公共服务事业, 其主导原则就是改善和提高大众的素质和能力。

3、BBC垄断地位的形成

按照英国学者的说法, BBC的起源有两种:其一是约翰·里思所强调的文化使命确立了BBC在英国广播电视史上的垄断地位;其二是当时的邮政总局因为视其为公共服务部门, 因此偶然性地赋予了BBC特殊的地位。

无论如何, 不争的事实是由私营公司变为公营机构是广播电视史上一次重大的突破。BBC在成立之时, 出于管理一家电台要比管理多家电台要方便得多的考虑, 邮政总局史BBC获得了垄断地位。接着, 由于在二战期间的突出表现, BBC在国内外的声望再次提升。然而战后, BBC因为长期垄断形成的一种自满的官僚作风以及低下的工作效率而遭到了质疑。随着保守党的上台, BBC垄断地位即刻受到了威胁。动摇BBC垄断地位的势力主要来自当时的执政党保守党。但是保守党提出的商业目标只包括电视, 不包括广播。当时广播被认为是重要的媒介, 是不容易被搬动的。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英国人的大多数人赞成广播事业仍由BBC独占, 但在电视问题上, 支持商业经营的人却是大多数。此时, 电视观众的人数已经超过广播听众。一时间, 开放商业电视与否的问题成为社会争议的焦点。

二、双轨制

1、探讨双重体制

在关于电视商业竞争的讨论中, 保守党上层, 工商界人士及劳工阶级赞成开放商业电视, 虽然他们各自的出发点不同:保守党认为BBC倾向于工党, 左倾, 激进, 希望对其有所制约;工商界人士希望利用商业媒介推销产品, 扩大市场;而劳工阶级则认为, BBC的节目过于严肃, 希望有更多的娱乐消遣。反对商业电视的主要是工党上层人士及知识分子, 因为工党倾向社会主义, 主张传播媒介的集中制和公有制;而知识分子则认为商业电视浅薄无聊, 毫无文化价值。

2、双轨制的形成

广播电视体制的任何变革事实上与政治力量息息相关, 1951年大选后保守党上台后即保护了商业团体。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 1954年实行商业电视体制的法案获得通过, 英国首家商业电视网——独立电视台ITV正式建立, 标志着英国从前公共广播电视的垄断局面被打破, 公共服务与商业经营并存的双轨制度确立。公营台基本按照原来的制度设计继续运营, 私营台则参照美国私营模式进行商业化运作。英国广播公司 (BBC) 和独立电视台 (ITV) 形成“双台鼎立”的局面。

3、双轨制的发展

1955年9月, ITV一成立, 立刻夺走了BBC的大部分观众。当伦敦独立电视台开播刚果5分钟, 观众的65%便转向了它。到1957年, 商营电视已经稳固地掌握了70%的观众。随着时间的流逝, 部分观众渐渐回流到BBC, 并稳定下来, 但ITV仍然稍微领先。尽管在游说建立商业电视的活动中, 院外团体已在宣称, 他们主张商营电视不是美国式的低俗节目, 但实际上, 追逐利润的竞争使得节目水平不断下降。为了寻找廉价而有吸引力的电视片, 私营台大量引进美国的电视剧, 这种做法与实行广播电视双轨制的初衷背道而驰。1956年, 议会文件披露了商业电视的惊人高额利润。在社会舆论对商营电视的批评声中, 1960年, 议会任命皮尔金顿委员会调查, 评估商营电视的影响, 并研究下一步政策。1963年建立的电视法, 加强了ITV的控制力度, 并建立了税捐制度。为了平衡商营倾斜的双重体制, 皮尔金顿委员会还建议, 由BBC尽快开办英国第三个电视频道。

4、双轨制的影响

英国公私并营的双轨制的意思在于, 两者在发展中互相竞争, 同时也受政府的协调制约。这样使得英国的广播电视在双轨制度下平稳健康发展多年。在笔者眼中, 这无疑是英国广播电视最好的时期, 在垄断与竞争之间展现出最具生命力的姿态。

但每一个制度不可能是完全完善的, 英国实行的公共服务与商业经营并存的双轨制度, 有其积极的影响也有其消极的影响:一方面, 这种公私并存的制度体现了制度均衡的一面, 私营的商业电视台通过提供娱乐性节目, 满足了不同层次的观众需求, 弥补了公共广播电视台以严肃节目为主的空缺;通过公营和私营电视之间的相互竞争, 保持了欧洲广播电视市场的活力。另一方面, 私营台的商业化操作使电视节目出现了过分的娱乐化倾向。

在管理媒介的政策上, 英国鼓励创办私营电视台, 同时又保留公共广播电台这种做法, 有其独到的考虑:政治上, 旨在防止集团垄断的形成, 控制全国舆论。双轨制能保持政治上西方的民主制度;在经济上, 公私并存相互竞争, 但规定了不同的财政来源和收益渠道, 也避免了在单一的市场上恶性竞争, 相互残杀;在文化上, 旨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传统, 尤其是公共广播电台的存在, 对传播欧洲历史文化, 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英国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 在其传统的自由民主思想的下诞生了以公共服务为理念的——公营广播制和体系。随着电视时代的到来, 该体系顺应时代的发展, 形成了公共服务与商业经营并存的双轨制度。20世纪80年代, 卫星, 有线电视地崛起, 打破了“双峰对峙”的局面。公共服务与商业经营电视体制的竞争以及政府在期间的协调与修补, 使得英国广播电视有条不紊地发展多年。笔者对英国公私并举的双轨制度进行了研究, 对双轨制形成的历史渊源, 发展, 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共广播制度,英国广播电视双轨制

参考文献

[1][瑞士]露西·尚克尔曼.透视BBC与CNN:媒介组织管理[M].彭泰权,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76.

[2]丁俊杰.现代广告通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

会计研究方法体系的“双轨制”改革 篇7

一、两种研究方法的特点互补分析

(一) 研究资料的文字性和数量性的对比

首先, 相比规范法通过价值判断得出文字性的研究成果的特点, 实证法研究资料的数量性决定了研究过程的精确性。事物具有量和质两方面的特征, 缺一不可。质是区别于他物的根本, 忽视对质的研究, 使人容易忘却被数量掩盖起来的

会计客体的实质内容, 也就是忽视对事物的根本矛盾的研究, 只有达到一定的质变, 方能促进会计研究的根本性的发展;但没有量的一定积累, 质的存在只能是海市蜃楼, 而实证性的研究为会计理论质的突破奠定了基础。另外, 这种文字性和数量性在另一种程度上也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互补。

(二) 研究观点的系统性和研究结论的概括性

规范法充分的利用了系统论的观点, 承认会计科研客体是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的, 要研究会计活动, 就必须把会计科研客体放到社会诸环境中进行考虑, 这样, 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掌握会计科研客体的全貌;而实证法研究结论非常具有概括性,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 实证研究能够对科研客体已有的量化资料进行高度的概括, 为价值判断提供了有力的历史依据。

(三) 研究方法的传统性和数量科学性

会计科研规范法是会计科研主体长期以来使用的方法。我们称规范法具有传统性, 并不是指它是一成不变的, 相反, 规范法正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也只有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规范法才有可能在会计长期的科研过程中处于基础方法体系地位而不动摇。而实证法沿袭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思路, 具体研究对象是符合统计资料的数量较大的随机样本, 资料收集方法是具有统计科学意义的问卷调查、统计抽样, 具体研究程序是符合逻辑的实证科学程序, 整个运算过程都有相当大的精确性和可信度, 可以说, 实证法的引入为会计理论的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二、两种研究方法的优势互补分析

(一) 规范法研究成果的实践指导性和实证法研究结果的精确性

规范法通过揭示规律, 充足完善会计理论和经济秩序, 并进行价值判断制定出的规范准则制度等可以很好的指导会计实践并接受会计实践的检验;实证法以数学模型为主要研究手段, 以统计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 借助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处理, 有助于精确描述会计研究对象, 符合会计研究的基本任务和内在要求。

(二) 规范法的深层次了解性和实证法的会计预测性

规范研究者通过深入现场, 进行现场考察访谈和记录, 可以了解到科研客体表面上未表现出来的内涵, 有助于了解会计科研客体的深层次内涵和特征;而实证法能够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仅凭直觉感悟和经验判断所难于发现或不能发现的会计规律, 有助于实施有效的会计预测。

(三) 规范法研究结论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证法的研究对象的简化性

规范法的研究起点不同于实证法, 不是事先提出有利于研究的假设条件, 而是从现实出发, 提出问题 (也即确立课题) , 然后再搜集资料整理分析, 这更加符合当期的实际情况, 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较强的针对性;而实证研究简化研究对象的复杂因果关系, 把探求因果关系作为理论推演的必要条件, 就是说, 在研究未展开之前, 要求研究者事先确定研究对象中某些自变量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程度和变化取向, 该种方法仍然要求研究者制造一种环境, 将那些无关的因素用控制手段加以排除, 从而把所认定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显示出来, 它这种人为构筑研究环境直接干预客观实在的做法对研究结果容易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 研究中难免出现过于简化会计研究对象背后隐藏的复杂因果关系, 这就需要后期运用规范法对其进行价值判断。

(四) 规范法和实证法的认识继承性

规范法所强调的是世界应该是如何运行的, 相应的, 实证法强调世界是如何运行的, 规范理论能帮助我们在实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判断。认识论认为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世界一个层次的认识、一个方面的认识、一个发展阶段的认识。因此, 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因此有必要将两法结合, 运用规范法将实证法的具体认识进行深化扩展, 由具体到抽象, 达到认识的高级阶段。当然, 如果“是如何”不能为“应如何”的会计研究进行价值判断, 则该会计研究要么是在玩“数字游戏”, 要么是在“哗众取宠”, 这种所谓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就只能束之高阁。

三、会计研究方法体系的“双轨制”改革

长期以来,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大部分是运用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很少, 使得会计理论容易走向纯粹逻辑演绎推理的道路, 并非从实践中来并接受实践经验的检验。而现阶段中国实证会计研究的趋势, 只是以模仿英美实证研究的模型和文章格式为主, 创新性很少, 能够捕捉中国自己独特环境因素的研究也不多。纵观历史, 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实际上是走了两个极端:20世纪90年代以前, 以规范研究为主, 将对数学模型定量分析的方法排斥在主流研究之外;90年代之后, 受西方会计学者的影响, 会计研究走向另一个极端, 会计研究者盲目地模仿西方实证研究方法, 直接套用西方的成熟的实证方法来解决我国的现实, 根本没有结合我国的社会现实, 做出不符合我国社会现实的假设, 得出与我国现实没有联系的“成果”, 最终导致“只见枝叶, 不见树木”。

本文认为, 应该对现行会计研究方法体系进行必要的双轨制改革。所谓“双轨制”改革 (“双轨制改革”一词借鉴于杨素昌, 肖泽忠的研究成果《试论中国国家审计双轨制体制改革》, 文中针对我国国家审计改革现状提出了双轨制的思想, 本文将此思想应用于会计领域) , 即在会计理论的初级研究阶段, 侧重于实证性, 力求客观与精确, 而在第二阶段—制定和指导会计准则阶段, 侧重于运用规范法进行价值判断, 以求被社会接受和认可, 进而接受实践的检验, 得到新的完善和发展。

(一) 双轨制改革的思想基础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初具规模, 资本市场不完善, 实体经济占主流, 这就需要国家会计研究人员制定出适合我国各方面发展不完善这一特点的研究方法体系, 找到适应我国环境的平衡点, 而不是简单的照搬或摒弃, 更不能直接由规范研究突兀的过渡到实证研究阶段。当然这种平衡也不是简单的对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中立或者组合, 而应是一种深入的融合。虽然现阶段能真正建立在中国经济、政治、人文环境下的实证研究不多, 但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谈论去留哪种研究方法还为时过早, 所以有必要让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齐头并进, 为中国的会计理论共同做出贡献。“双轨制”的改革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将研究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 另一方面充分的发挥了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点, 没有偏颇, 既保证了客观精确性, 又保证了价值主观性, 在传统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加入实证研究方法, 不再存在理论和实务的脱节现象, 为整个会计理论大厦奠定了实践经验的基石。

(二) 双轨制改革的现实可行性

虽然我国的资本市场不很完善, 但是它的迅猛发展也是不能忽视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实证法的运用提供的生存的土壤, 在认识的初级阶段, 主张运用实证研究, 而现实中数据库的建立为实证研究提供了资料保证, 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运用和普及为实证会计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然而, 由于法规不健全, 可利用的资料较为匮乏, 只能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和实地研究等方法进行初步的研究, 具体其他实证方法的运用还有待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在认识的高级阶段, 需要加入规范研究的价值判断, 从道德的、文化的或者其他立场、观点对社会事实的可接受性或不可接受性做出实际的评价, 从而才能为社会所认可, 达到所研究的会计理论结果更具有现实可行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R L瓦茨, J L齐默尔曼, 陈少华.实证会计理论[M].黄世忠, 等, 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2]威廉R斯科特.财务会计理论[M].陈汉文, 夏文贤, 陈靖, 等,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葛家澍, 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4]周忠惠.会计研究方法论[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4.

[5]李孝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7.

[6]于玉林, 李端生.会计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7]万晓文.现代会计理论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

[8]吴水澎, 等.中国会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中国养老金“双轨制”的思考 篇8

养老金“双轨制”下的资金来源的不同和收益差异引发了企业职工和自由职业者的不满, 这不仅会引发社会不同阶层的矛盾, 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一个负面因素。因此, 研究养老金“双轨制”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养老金“双轨制”的形成

我国的养老金“双轨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理性的演进过程。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政府直接控制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切都按照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运行, 企业和事业单位都是行政系统的所属单位, 养老金的筹集、发放、待遇水平由政府统一安排。截止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 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企业职工的退休金由国家和企业全额负担, 个人不需缴费, 且待遇水平大体相同。

改革开放以后, 增强国企的活力就成为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政府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试验, 使得国有企业逐步从“独立收支, 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最终演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经济实体。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方案, 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制度也进行了改革。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理念, 确立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根据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个人按工资的8%缴费, 划入个人账户;国企按职工工资的22%, 私企按职工工资的20%缴费, 划入社会统筹账户;企业职工退休后根据国家规定领取养老金[2]。

相对于企业养老金制度, 目前我国公务员的养老金制度基本维持原状。绝大多数省份的事业单位虽然也进行了改革, 但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发放方式没有改变。2005年以来, 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一直低于50%, 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连年保持在100%左右。这就形成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双轨”并行的局面。

养老金“双轨制”的弊端

目前存在的养老金“双轨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 在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 其问题也逐步显现。养老金“双轨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养老金“双轨制”是对社会保障原则的背离。根据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 筹集公民的养老保障基金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内容。因此, 国家应该为公民养老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 为公民提供养老保障的财政支出应该惠及到全体公民。

我国现行的养老金制度下, 公民被分割在不同的制度内: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制度延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保障原则, 资金全部来源于国民收入再分配;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则依据自我保障原则, 资金由企业职工和所属企业自行筹集, 自由职业者的养老金完全由个人支付。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完全没有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原则。这既导致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人均离退休金差距过大的问题, 也影响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3]。

其次, 养老金“双轨制”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养老金“双轨制”下,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实行的两种不同制度, 两种制度下的养老金不能相互转换, 因而成为人才自由流动的一个藩篱。公务员辞职到企业工作, 须放弃其在政府机关任职期间所应得的养老金, 进入企业工作后重新缴纳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到政府机关工作, 虽然能享受退休金, 却必须放弃过去在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同时,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的落差, 使得我国目前的人才流动主要是从企业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单向流动。大批优秀人才集中进入某个行业, 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人力资源配置的失衡, 甚至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再次, 养老金“双轨制”阻碍了我国养老金制度的修正和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我国养老金制度也面临着修正和完善的客观要求。长期的“双轨”制度的沿袭决定了既得利益者不会积极参与改革, 改革容易陷入僵局。例如, 2008年出台的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方案, 要求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制度向企业靠拢, 部分省市的事业单位职工出现了提前退休等行为。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过去属于同一制度, 同属既得利益者, 谁都没有率先改革的动力, 无论中央决定谁先改革, 都会出现相互观望、相互攀比的情况。

养老金“双轨制”的改革

养老金“双轨制”的改革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改革养老金“双轨制”就是要实现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制度的转轨, 建立统一的养老金制度。为此, 必须解决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明确养老金制度中各个主体的责任和权力。养老金制度的主体是政府和公民, 厘清其责任和权力内涵, 是构建养老金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从政府角度来看, 它具有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的职责, 养老保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范畴。因此, 应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养老保险体系:首先, 政府应把公民的养老保险列入财政预算, 其标准可以参照各地最低工资水平的一定比例来确定, 以保证公民退休后最基本生活需要为尺度, 该项资金必须单独管理、专款专用;其次, 政府须责成用人单位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 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职工的养老保险;其三, 要求公民在从业期间, 在一定期限内 (20~30年) , 以工资的固定比例按月缴纳养老金。用人单位及公民个人缴纳的养老金分别纳入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

从公民角度来看, 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 公民不仅应该享受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保障, 也应承担缴费的义务。公民对国家的社会统筹账户的运行应该有监督权、知情权, 对自己个人账户, 在符合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的前提下享有支配权。

政府和公民的责任和权利关系必须依靠法律来规范和保证。在我国现行体制下, 对政府权力的监督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 应充分发挥人大的作用, 为公民养老立法, 使得养老保险制度日趋完善。人大应强化对管理养老金的政府机关的监督, 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方案必须经过人大的审阅和批准, 养老金管理机构要依法向人大提交报告并将审阅合格的报告向公民公布, 从而使相关政府机构规范其管理, 杜绝其越权行为。

第二, 妥善解决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问题。目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是由财政拨付的, 要转变成为个人缴费的积累型制度必然存在“社会成本”。所谓社会成本是指,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后, 政府对“老人”和“中人”的隐性负债问题。“老人”和“中人”分别是指, 实行新的养老金制度时业已退休的老年人和即将退休的中年职工。“老人”和“中人”的账户中没有资金积累, 需由国家出资补偿对他们养老金积累的隐性负债。我国国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社会成本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而是将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统一管理, 通过透支个人账户以及国家财政补贴来满足当期养老金的需求, 由此形成了“空账”问题。要实现养老金“双轨制”的并轨, 使得全体公民能够公平地享受养老金制度带来的益处, 在妥善解决机关事业单位的“老人”和“中人”的隐性负债问题的同时, 必须一并解决国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空账”问题。

我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三条规定,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 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这是对过去透支个人账户, 将“老人”和“中人”的养老责任强加于公民和社会的做法的彻底否定。

我国政府作为承担养老金制度转轨成本的责任主体, 其资金来源主要有国有资产和财政收入两大块。根据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的估算, 中国养老金“空账”规模大约为1.3万亿元。在预期转制过程为60年的前提下, 事业单位的转制成本约为4.8万亿元, 此外, 公务员养老金制度转轨也需要的数目庞大的资金。2012年我国全部财政收入为11.7万亿元, 财政支出约为12.6万亿元, 赤字为9 000亿元人民币, 可见, 财政收入对解决“空账”问题需要的资金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转制成本是难以负担的。因此, 必须通过变现国有资产和划拨国有股份等方式来解决上述的资金问题。根据国资委统计, 2010年我国非金融类国有企业的净资产已经达到了40.64万亿元, 将国有资产变现作为解决“空账”问题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转制成本的资金来源是可行的。而且,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将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的工资中应当用于个人养老的部分用于了生产的积累。事实上, 无论是解决“空账”问题需要的资金, 还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转制成本, 都是政府对公民的负债, 由政府承担具有合理性。

综上所述,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双轨制”的形成是经济转型的产物, 为了推进我国经济的深入改革和持续发展, 必须废除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 建立统一、公平、透明的养老保险制度。

摘要:针对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双轨制”是经济体制转型的产物, 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弊端。提出了废除养老“双轨制”, 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平的养老保险制度, 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提供有利条件的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双轨制”,隐性负债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10.

[2]蔡昉.重新思考中国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兼论国际经验的相关性[J].经济学动态, 2008 (7) :3-7.

“双轨制”下的退休生活 篇9

由于需要长期服用的降压药。史志彤每个月需要为这些药自费支付100余元。而她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同学,在购买这些药品的时候,却能享受到单位的二次报销,自费部分仅不到几块钱。

相比于企业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在退休方面的待遇明显要上一个档次。原就职于农业部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曹凯德退休后,每个月的养老金能拿到五六千元。除了发挥余热兼职外,曹凯德和妻子有时一起去旅游。他说,如果不算健身、购买大件物品、旅游和大病的开销,他与妻子每个月的生活支出大概在4000元左右,养老金可以做到略有结余。

曾在北京市多家知名摄影俱乐部担任客座講师的摄影师张宁说,曾经遇到过许多持有高端单反相机和镜头的影友前来参加付费的外拍活动和摄影讲座。其中很多人都是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后才开始钻研摄影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退休人员跟记者开玩笑说:“企业退休和事业退休哪里是双轨呀?简直就是两制嘛。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生活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里,企业退休人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论土地经济的双轨制与改革 篇10

一套完整的土地制度,能够保持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自1911 年辛亥革命至今也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土地制度,但到今天为止,在土地供应机制方面,仍然存在着土地市场供应与划拨并行的制度。本文通过对其的分析,初步得出其不足之处并对后期土地供应改革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二、我国土地制度概述

(一)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就把土地问题作为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大革命失败后曾在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消灭封建地主所有制的土地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时期提出农民土地所有制的主张;抗日战争时期以土地制度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1949—1952,用三年的时间废除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1953—1977 年,土地制度的重点在于确立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和建立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制度;1978—今天,国家改革重点在于形成和完善中国的现代土地管理制度,近年来又提出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

综合以上所述,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土地法律体系,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基本国情,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一体系也显露出不足,需要我们立足于中国现阶段发展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其体系。

(二)主要特点

1、独特的土地权利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国家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形成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两种所有制并存、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土地权利制度,其中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侵占、非法转让土地。两种所有制即土地国有制和土地集体所有制并存。

2、耕地保护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面积不足等基本情况的存在,使得我国在工业化发展阶段始终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问题放在重要位置。至今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法规,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土地、保护珍惜耕地等主张,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政策、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并在2008 年提出了2020 年以前全国耕地总量不得低于18亿亩的红线目标。

3、较为先进的土地管理体系

我国建立的土地管理体系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通过编制总体规划、规定其具体实施方略、限制农地转建设用地以及明确可转的批准权限。这一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体系的缺陷和不足,能够较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三、土地供应双轨制的形成

计划经济时期,土地无偿划拨是土地供应的唯一方式,即各单位或者个人用地均需国家无偿划拨。1990 年《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通过各种方式依法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这是第一次以立法的方式对“划拨土地使用权”进行规定。1994 年法律正式确认划拨土地行政立法的合法性,颁布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这一法律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特征。这表明土地划拨已经正式进入我国土地供应制度体系。

1988 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绝对土地划拨的弊端日益显露,开始逐步改革完善这一制度,并于同年通过宪法修正案确立了“土地使用权可依法转让”;上世纪90 年代,修订版《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这一规定意味着我国将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作为土地使用的基本制度,但在有些情况下,国有土地划拨也作为土地使用权获得的一种方式予以肯定;2002 年起,国土资源部开始明确商业用地等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制度,但政府机关、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事业单位以及一些工业用地仍然通过划拨、协商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然而即使土地供应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由于我国原划拨土地仍然由原产权单位继续使用,这一问题还未得到完全的解决,而且由于我国土地供应制度的不完善性及部分不合理性,使得我国现有土地供应制度分为两种方式:一是政府无偿划拨国有土地给使用单位,二是通过市场化手段有偿出让国有土地,目前主要是通过招标、拍卖、挂牌三种方式,即土地供应双轨制。

四、土地改革

由以上分析,我国土地供应制度发展到市场经济一定程度下的双轨供应制度,依然未能实现土地的完全市场化供应。

(一)双轨制不足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下列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确属必需的,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划拨:

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三四点规定中,存在制度的不合理性。第三点中,国家对一些垄断企业进行重点扶植,无偿划拨土地,导致土地资源分配存在区别对待,加剧了企业间竞争的不平等,不利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而第四点规定较模糊,实施起来灵活性较大,使得胡乱划拨土地成为可能,导致土地利用的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由此,国有土地划拨政策在我国相关制度不完善的大背景下,不仅破坏了市场的正常规律,而且使得地方土地规划粗放,资源浪费严重。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土地应该是引致性的。但现在由于土地供应非市场制度的一部分原因,使得土地实质上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拉动者。人地资源少,土地稀缺的基本国情被抛在一边。靠着土地的宽供应政策,我国避开了土地稀缺导致土地高价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的局面,从而使得经济不断发展。

(二)改革

1、首先使土地回归常态,从发动机回归为引致型

改变现在地方政府的卖地模式,使政府退回到服务者。在当前依靠土地的宽供应政策来拉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没有可持续性,如果继续延续这一模式,现代土地制度不可能建立起来,经济社会便难以继续向前发展。

2、其次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晰法律章程制度

我国现有土地供应双轨制缺乏效率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性:对以前已划拨土地现有流转制度立法的缺失使得执行体系难以统一规范;对转让主体规定不明晰、限制过严格;对转让价格未能合理标定,这些都不利于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都阻碍了国家土地的合理化发展。

3、最后应加强机构制度建设,增强政府执行透明度

如果只是单纯终结土地供应双轨制,而不推行有效的土地有偿出让监督管理约束体系,势必要引起房价高涨、囤地欲望激增。如国有资源部最新说法:未来除军事、保障性住房、特殊用地可以继续划拨使用外,其他用地均实行有偿使用。这样一来,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政府更多地将收入用于民生建设,同时如何有效地防止经营性公益单位将其将营业成本转移到消费者头上,这些都是需要在改革之后考虑的问题。并非土地供应双轨制改为市场单轨制之后就可一劳永逸,后期长久的监督管理体系也是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杜晓,本报实习生李媛.取消土地供应双轨制能否遏制国土腐败[N].法制日报,2011-09-23004

[2]规划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Z]、城市房地产管理法[Z]、土地管理法[Z]

[3]聚焦国有土地供应双轨制[J].晚霞,2011,20:19

上一篇:当归补血口服液下一篇:追求和谐教育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