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双轨制被指不公

2024-05-06

养老金双轨制被指不公(共5篇)

篇1:养老金双轨制被指不公

养老金双轨制被指不公 企退养老金仅公务员1/3 2012年03月04日06:23中国广播网

导读:企业退休人员连涨七年养老金才是同等条件的公务员三分之一,“养老金双轨制”被指是当今社会最大不公,两会代表委员呼吁“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经济改革纵横谈》,2008年就启动的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为何一直停滞不前?

中广网北京3月4日消息(记者丁华艳)据经济之声报道,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养老金双轨制”的退休制度: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这使得两者之间的差距可以达到3倍之多。在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看来,“双轨制”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

宗庆后:现在国家公务员,包括事业单位职工,是不交五金的,养老保险是财政在支持的。而且他退休之后,退休金还比企业更高。

随着养老双轨制的运行,它所造成的社会不公以及对社会就业平衡和人才合理流动的严重影响逐渐显现。宗庆后认为,改革已经很急迫。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也认为,晚改不如早改。

郑秉文:因为现在社会的这种舆论,双轨制这种待遇的差距,已经影响到了政府的公信力。

实际上,2008年就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地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大致思路是: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有行政职能的纳入公务员的劳动保障体系,具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将参照企业职工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然而,改革一直停滞不前。

郑秉文认为,对改革抵触情绪最大的是以学校和医院为主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郑秉文:2008年年底,在广东省高校造成了普遍的恐慌。根据南方周末报道,几个高校人事处的门槛都要踏平了,50多岁的教师、教授,纷纷去申请提前退休,想退到旧体制里来。

四年过去,这一改革几乎流产的原因,首先是在制度上缺少顶层设计,将事业单位分类,让人感觉被区别对待;同时,没让公务员参与也使很多人不满。当然还有担心利益受损。那么要改的话,现在该从哪里下手?郑秉文的建议是,不要再做试点,直接启动改革,可以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来过渡: 郑秉文:第一,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职业年金的制度设计,要一起宣布,让这些人感觉到待遇水平没有下降;第二个联动,事业单位不要分出三六九等,一起参加改革。第三个联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一起联动参加改革。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不宜一拖再拖,而应“一步到位”基本已成共识,但是,养老保险制度的割裂、分化不仅体现在企事业机关单位之间,目前全国城市居民、农民、公务员、事业单位、城镇职工是各自为政,到底该怎么整合?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借鉴国外经验,设计了一个模式。

杨燕绥:第一部分就是社会统筹,应该实现中央统筹,按照各地消费支出的40-50%,支付吃饭的基础养老金。另外一部分,个人账户,可以包括个人缴费、企业的员工福利、甚至现在商家消费的积分转化养老金的让利,都进来,都是养老金,交给安全的受托人,有很好的投资机制,将来保证老年人改善生活。中央台记者丁华艳张奥实习记者张泽庭报道。

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1年要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通过改革现行单位保障制度,统一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同时,人保部也就此做出回应,表示将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篇2:养老金双轨制被指不公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19名同学与校长共进晚餐晚宴现场

日前,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有19名同学受到邀请,在某酒店最大的“总套-B”包间内,身着小西服与校长共进晚餐。之所以受到这样的优待,是因为他们都是全年级排名靠前的同学。部分同学和家长对学校此举并不反对,甚至在晚宴上有学生激动得哭了起来。(《东方今报》)

同样是饭局,甚至同样的菜肴,同样的环境,就餐的人不一样,就餐时的心态有差异,往往吃出来的味道,乃至吃饭的兴致也会迥然不同。比如“鸿门宴”那顿饭局,档次应该不会差,但怎奈餐桌上的人醉翁之意不在饭,自然不可能大快朵颐,甚至难免会消化不良。再如,亲密朋友之间的聚餐,大约不会和陪客户吃饭一个心情;同事之间的饭局,多半也和领导请客不会是一个滋味。可见,同样一顿饭局,和谁吃,怎么吃,其实大有讲究校长这顿饭,大家吃出了啥滋味?

质疑

理应消弭教育不公

岂能人为刻意扩大

生活中,老师爱优秀生容易,爱后进生就比较难。好学生让人高看一眼,一个学校素质教育搞得再好,如果在中考、高考中没有出尖子生,没有升学率,一切也基本上等于零。如果每年都能出几个名牌大学生,那这个学校的名气自然就大,随之而来就会给这所学校带来额外收益。因此,校长宴请“尖子生”也就不难理解。

“尖子生”本来就“尖”,再受到如此激励,那就能更好更快地出成绩,来为学校争脸。校长说宴请“尖子生”不等于冷落“后进生”。可是“后进生”已经被冷落了啊!在校长眼里,哪个出成绩快,哪个就优先得到关注,“后进生”自然就要靠边站!

只要是一个群体,就不可避免地会有好中差之别,孩子们更不例外。可是我们的教育到现在弄得只关注成绩,老师眼里只有好学生,不能容忍差生,于是就有了“绿领巾”、“红校服”、“三色作业本”,名义上是激励,实则是歧视。须知,对于孩子来说,任何不公都可能对其幼小心灵造成伤害,教育者的许多不当行为也容易给他们造成误导。

或许,在应试教育这个体制沉疴无法根治的前提下,“尖子生”和“后进生”的身份鸿沟难以逾越。但作为学校,至少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消弭这种教育不公,而不是去扩大。校长能邀19位“尖子生”共进晚餐,对激励优秀生将起到莫大的作用。那么,对于后进生,他们能享有如此待遇吗?

马龙华

理解

应有宽松环境

何必过度敏感

同学和家长对学校遴选“尖子生”与校长共进晚餐不感冒,却有人认为这是把学生分为优生与差生,有歧视之嫌。但在笔者看来,我们对学校的教育不要过于敏感,动辄以损害人格、挫伤学生心灵加以指责,也需要给学校教育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也该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但是,这不等于不需要鼓励优生,也并不等于不需要教育、惩罚那些不求上进、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我们心中都有一个梦想,那是众生平等。但现实中,除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生活中不同的人总会有不同的生活状态,有不同的追求。更何况,人在很多时候会有惰性,需要一些激励。学校请优秀学生与校长一起共进晚餐,其象征意义多于实际吃饭,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当然,不必每个学校都鹦鹉学舌,都由校长请尖子生去吃一顿,可以有更多的方式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以身边的榜样来引导更多的学生积极上进。

另外,有关挫折教育,在不少年轻人身上表现得十分欠缺。这不但与家庭教育有关,也与学校过分迁就学生,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有一定的关系。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挫折的教育。百炼方能成钢,以适当的方式让孩子们吃点苦,受点挫折,会对他们的未来成长更有益。

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社会,对学校教育都有很高的期待。可学校教育只是对一个人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中的一环,尽管它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不要指望把孩子送进了学校就可一劳永逸。对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共同关注,但不必对一些细小的事情过于敏感,毕竟人们都不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温室的花朵。

评判

唯分数论的极致盛宴

这次晚宴的目的是激励“做人品位高雅,做事追求卓越”的优秀学子,其主题则为“庆贺、分享、期许”。何为优秀?在校长看来,也许学习成绩好就是优秀,因为参加晚宴的选拔标准是“以半学期考试为准的初中年级前三名学生;高中文理分科后为理科前二名、文科第一名;成绩并列也在邀约之中”。成绩代表一切,所谓“品位高雅”、“追求卓越”都只不过是个“唯分数论”的幌子罢了!

从晚宴的排座次上也可窥见一斑,高三文科第一名、高一年级第一名紧靠着校长坐,其次按由高到低的年级就座,其他几名校长分坐在学生中间。典型的唯成绩是图。

民办学校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也有着比其他公办学校更大的升学压力。在生存面前,学校确实思考得更多。但这并不代表就能不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只追求升学率。表扬先进,鼓励优秀本无可厚非,但须有节制,不能过度,因为过犹不及。如此高规格的待遇在笔者看来实在大可不必。

只有学习优异者才有资格参加,这简直是几百里挑一,难度很大。试想,以后的晚宴中还会不会依旧是这些学子。如果是,则代表激励措施效果不大,毫无实质意义,只不过是他们的期中期末的又一次聚会;如果不是,则代表有人成绩下降,被后来者取代。固然,有人成绩提升令人高兴,可谁能保证被取代者会不会受到打击而一蹶不振?这与初衷可能事与愿违。

佘运登

借鉴

看看美国版与校长共进晚餐

从4000余名学生中遴选出了19名“尖子生”,入围标准是年级前三名,而且只有第一名才能挨着校长坐。据说这样一顿“与校长共进晚餐”,目的只是为了激励学生,的确,能受到校长的如此礼遇,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还真是并不多见,能有机会和校长共同进餐,坐在校长身边,甚至有校长夹菜,更是莫大的荣誉,与校长亲密接触的.机会,没准要比奖状和奖金更有激励效用。

不过,“与校长共进晚餐”的资格居然成了对学生的激励,骨子里其实并没有真想赋予学生“与校长吃饭”的权利,甚至是把这一权利特权化了,而与此同时,更是在有意无意中暗示了校长本人的特权身份。当学习好,分数高,成为接近权力人物的一道桥梁时,与其说是激励,毋宁说是误导。还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特殊权利,“尖子生”们看来也并不是天然适应。这不,尽管就餐时校长尽量显得随意自然,甚至给学生夹菜,聊家常,但如尖子生们仍然显得拘谨,甚至不乏激动得哭出来的,不知道尖子生激动的泪水,是不是就是所谓的激励效果。

相形之下,同样是“与校长吃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不仅每月有和校长共进晚餐的机会,每次10到20人左右,地点就在校内的食堂,有什么吃什么,学校事先会贴出通知,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美国版“与校长共进晚餐”居然如此不讲究,如此没有品位,身为麻省理工的校长,都这么不注重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居然随便就在学校食堂用餐,而且还丝毫不在乎身边的餐位会不会被差生给坐了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负面激励。看来,在“与校长共进晚餐”究竟该怎么吃这事儿上,美国的校长们还真有必要向中国的同行虚心求教。

吴江

三言两语

●相比社会上的复杂饭局,校园里应该说单纯得多,不仅参加的人员简单,不是学生就是老师,地点场合最容易想到的大约也是食堂。相形之下,“与校长共进晚餐”既然多少突破了传统校园饭局的模式,自然也就让人眼前一亮。

马金伟

●客观地说,相比校长们个个神龙见首不见尾,学生想要见上一面都难,能有和校长共进晚餐的机会,无论如何都应当算是一种进步。

游艾声

●从跑了5家才最终选中的酒店和最大的“总套”包间,到依次上桌的9个凉菜、21道热菜、1份例汤和2种小吃。成都这所中学对于“与校长共进晚餐”的重视其实不难从考究的细节中感知。真有点过分了。

梁银普

●小的时候,我很是淘气。到学校读书时,母亲没少跟老师说,“请严加管教,不听话你就打他,我不会怪你们的。”尽管老师也没怎么打我,但罚站、到操场跑圈的惩罚是有过的。可这样的惩罚,没有让我破罐子破摔,倒是激起了我的自尊心,懂得了要努力学习。

谢冰峰

●如果老师放任错误行为,恐怕也不行吧?适当的惩戒是必要的,家长和社会都无须对之过于敏感。

柳晶莹

●从参宴的学生身份上,我们可看出分数至上的无趣,这是校长宴的误区。

篇3:中国养老金“双轨制”的思考

养老金“双轨制”下的资金来源的不同和收益差异引发了企业职工和自由职业者的不满, 这不仅会引发社会不同阶层的矛盾, 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一个负面因素。因此, 研究养老金“双轨制”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养老金“双轨制”的形成

我国的养老金“双轨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理性的演进过程。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政府直接控制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切都按照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运行, 企业和事业单位都是行政系统的所属单位, 养老金的筹集、发放、待遇水平由政府统一安排。截止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 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企业职工的退休金由国家和企业全额负担, 个人不需缴费, 且待遇水平大体相同。

改革开放以后, 增强国企的活力就成为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政府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试验, 使得国有企业逐步从“独立收支, 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最终演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经济实体。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方案, 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制度也进行了改革。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理念, 确立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根据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个人按工资的8%缴费, 划入个人账户;国企按职工工资的22%, 私企按职工工资的20%缴费, 划入社会统筹账户;企业职工退休后根据国家规定领取养老金[2]。

相对于企业养老金制度, 目前我国公务员的养老金制度基本维持原状。绝大多数省份的事业单位虽然也进行了改革, 但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发放方式没有改变。2005年以来, 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一直低于50%, 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连年保持在100%左右。这就形成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双轨”并行的局面。

养老金“双轨制”的弊端

目前存在的养老金“双轨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 在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 其问题也逐步显现。养老金“双轨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养老金“双轨制”是对社会保障原则的背离。根据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 筹集公民的养老保障基金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内容。因此, 国家应该为公民养老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 为公民提供养老保障的财政支出应该惠及到全体公民。

我国现行的养老金制度下, 公民被分割在不同的制度内: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制度延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保障原则, 资金全部来源于国民收入再分配;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则依据自我保障原则, 资金由企业职工和所属企业自行筹集, 自由职业者的养老金完全由个人支付。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完全没有体现社会保障的公平原则。这既导致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人均离退休金差距过大的问题, 也影响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3]。

其次, 养老金“双轨制”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养老金“双轨制”下,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实行的两种不同制度, 两种制度下的养老金不能相互转换, 因而成为人才自由流动的一个藩篱。公务员辞职到企业工作, 须放弃其在政府机关任职期间所应得的养老金, 进入企业工作后重新缴纳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到政府机关工作, 虽然能享受退休金, 却必须放弃过去在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同时,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的落差, 使得我国目前的人才流动主要是从企业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单向流动。大批优秀人才集中进入某个行业, 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人力资源配置的失衡, 甚至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再次, 养老金“双轨制”阻碍了我国养老金制度的修正和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 我国养老金制度也面临着修正和完善的客观要求。长期的“双轨”制度的沿袭决定了既得利益者不会积极参与改革, 改革容易陷入僵局。例如, 2008年出台的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方案, 要求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制度向企业靠拢, 部分省市的事业单位职工出现了提前退休等行为。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过去属于同一制度, 同属既得利益者, 谁都没有率先改革的动力, 无论中央决定谁先改革, 都会出现相互观望、相互攀比的情况。

养老金“双轨制”的改革

养老金“双轨制”的改革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改革养老金“双轨制”就是要实现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制度的转轨, 建立统一的养老金制度。为此, 必须解决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明确养老金制度中各个主体的责任和权力。养老金制度的主体是政府和公民, 厘清其责任和权力内涵, 是构建养老金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从政府角度来看, 它具有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的职责, 养老保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范畴。因此, 应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养老保险体系:首先, 政府应把公民的养老保险列入财政预算, 其标准可以参照各地最低工资水平的一定比例来确定, 以保证公民退休后最基本生活需要为尺度, 该项资金必须单独管理、专款专用;其次, 政府须责成用人单位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 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职工的养老保险;其三, 要求公民在从业期间, 在一定期限内 (20~30年) , 以工资的固定比例按月缴纳养老金。用人单位及公民个人缴纳的养老金分别纳入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

从公民角度来看, 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 公民不仅应该享受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保障, 也应承担缴费的义务。公民对国家的社会统筹账户的运行应该有监督权、知情权, 对自己个人账户, 在符合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的前提下享有支配权。

政府和公民的责任和权利关系必须依靠法律来规范和保证。在我国现行体制下, 对政府权力的监督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 应充分发挥人大的作用, 为公民养老立法, 使得养老保险制度日趋完善。人大应强化对管理养老金的政府机关的监督, 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方案必须经过人大的审阅和批准, 养老金管理机构要依法向人大提交报告并将审阅合格的报告向公民公布, 从而使相关政府机构规范其管理, 杜绝其越权行为。

第二, 妥善解决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问题。目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是由财政拨付的, 要转变成为个人缴费的积累型制度必然存在“社会成本”。所谓社会成本是指,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后, 政府对“老人”和“中人”的隐性负债问题。“老人”和“中人”分别是指, 实行新的养老金制度时业已退休的老年人和即将退休的中年职工。“老人”和“中人”的账户中没有资金积累, 需由国家出资补偿对他们养老金积累的隐性负债。我国国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社会成本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而是将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统一管理, 通过透支个人账户以及国家财政补贴来满足当期养老金的需求, 由此形成了“空账”问题。要实现养老金“双轨制”的并轨, 使得全体公民能够公平地享受养老金制度带来的益处, 在妥善解决机关事业单位的“老人”和“中人”的隐性负债问题的同时, 必须一并解决国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空账”问题。

我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三条规定,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 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这是对过去透支个人账户, 将“老人”和“中人”的养老责任强加于公民和社会的做法的彻底否定。

我国政府作为承担养老金制度转轨成本的责任主体, 其资金来源主要有国有资产和财政收入两大块。根据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的估算, 中国养老金“空账”规模大约为1.3万亿元。在预期转制过程为60年的前提下, 事业单位的转制成本约为4.8万亿元, 此外, 公务员养老金制度转轨也需要的数目庞大的资金。2012年我国全部财政收入为11.7万亿元, 财政支出约为12.6万亿元, 赤字为9 000亿元人民币, 可见, 财政收入对解决“空账”问题需要的资金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转制成本是难以负担的。因此, 必须通过变现国有资产和划拨国有股份等方式来解决上述的资金问题。根据国资委统计, 2010年我国非金融类国有企业的净资产已经达到了40.64万亿元, 将国有资产变现作为解决“空账”问题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转制成本的资金来源是可行的。而且,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将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的工资中应当用于个人养老的部分用于了生产的积累。事实上, 无论是解决“空账”问题需要的资金, 还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转制成本, 都是政府对公民的负债, 由政府承担具有合理性。

综上所述,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双轨制”的形成是经济转型的产物, 为了推进我国经济的深入改革和持续发展, 必须废除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 建立统一、公平、透明的养老保险制度。

摘要:针对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双轨制”是经济体制转型的产物, 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弊端。提出了废除养老“双轨制”, 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平的养老保险制度, 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提供有利条件的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双轨制”,隐性负债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10.

[2]蔡昉.重新思考中国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兼论国际经验的相关性[J].经济学动态, 2008 (7) :3-7.

篇4:养老金“双轨制”合并难在哪

“双轨制”的前世今生

所谓的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实行国家和企业大包大揽的养老保险制度,社保基金作为“必要扣除”已经包含在企业利润中被国家全部拿走了,因此从账面上看个人无需为自己将来的养老缴纳养老保险金。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这种社保模式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政府也无力继续大包大揽,因此作为一种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1992年中国养老保险改革时规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实行由财政统一支付的退休养老金制度,个人不缴纳或很少缴纳社会保险;而企业职工则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

自1992年规定实施后,当初微小的养老金差距在不同的轨道上越滑越远,到如今,两种制度下的养老金形成了巨大的鸿沟,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退休金也不同,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比企业的养老金高两三倍。随着养老金“双轨制”的运行,它所造成的社会不公以及对社会就业平衡和人才合理流动的严重影响逐渐显现,这些年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报考公务员,与公务员享有的这种社保特权也有密切关系。

近几年,国家逐渐意识到了双轨制导致养老金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因此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然而7次连调的总和尚不足机关事业单位一次调整的幅度,从而导致两者之间的差距反而越拉越大。

“双轨制”并轨路不平坦

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局面,2008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

然而4年多过去了,“双轨制”试点改革却进行得并不顺利。由于只是“试点”,中央只有一个原则意见,制度上缺少顶层设计,尤其是将事业单位分类,“拣好啃的骨头先啃”的做法,让不同事业单位的员工感觉被区别对待,抵触情绪较重——凭什么同样是事业编制,我单位要改革而其他单位不要改革?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调查后指出,2008年以来,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抵触情绪最大的是以学校和医院为主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正是由于这些事业单位的“大头”的抵制情绪,改革始终难有突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目前所有试点省市中,尚没有一个省市出台正式实施方案。而更让民众不满的是,2008年以来的试点改革只拿事业单位开刀,却没有让公务员同步改革。此前虽说深圳市对公务员群体的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已经先行先试,但改革仍局限于“增量”改革,即对新增公务员队伍实行这一改革,且有多个例外规定,改革不够彻底。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近日表示,无论是养老还是医疗,很多事业单位包括机关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其人员与企业职工一样逐步参加了各类社会保险。随着社保标准的提高和改革的不断推进,“双轨制”终将合并统一。

“下一步,我们将改革与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在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上,同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胡晓义说,“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实现新老制度的平稳过渡。”

空账倒逼“双轨制”加速改革

此前有观点提出,今后“双轨制”改革不得不要由虚入实,由点及面,尽快推行,也是日益严重的养老金空账倒逼的。就在胡晓义副部长讲话的前几天,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了由郑秉文教授主编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报告显示,2011年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个,收支缺口达767亿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空账规模继200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后,再次突破2万亿元,达2.2万亿元,而且空账规模从有权威记载的2006年以来一直在快速增加。

有人认为,正是由于数千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长期享受这种“不缴费,高标准”养老金超国民待遇,加速了养老金缺口的扩大。对此,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解释说,在目前的“双轨制”模式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拿的退休金并没有占用企业职工缴费的养老金,其中,公务员的养老金直接由财政拨付;事业单位情况比较复杂,全国3000多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大约有2000万人在上世纪90年代参加了改革,他们也缴费了,剩下1000万人没有参加改革,则依然由财政拨付。因此,“双轨制”与日益扩大的养老金空账没有关系。

但换个角度看,“双轨制”的存在却有可能占用国家可动用的财务资源,如果今后国家不必再为这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进行拨款,则这笔巨额资金可以用以充实企业职工的养老金缺口。因此“双轨制”的并轨对解决养老金空账问题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养老金“双轨制”越晚并轨,未来改革的压力和成本就会越拖越大。以业已开始试点的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为例,改革后,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会被纳入社会保险,但由于事业单位人员过去没有缴纳过社保却被视为已缴纳,没有缴费的个人账户里没有积累,却要按照积累形式发放养老金,这就与上世纪90年代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时,“老人”和“中人”虚账实记造成巨大的改革成本进而引发养老金空账问题的情况一样,越晚改革,这部分“虚账实记”的年份和规模就会越大,将来政府需要弥补的这个窟窿就越大,改革的难度也就越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郑秉文提出,不要再做试点,直接启动全面改革,可以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来过渡,即改革从新入职的年轻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入手,减少改革阻力。

篇5:养老金双轨制的是与非

如今双轨制已成为养老金改革的焦点和死结,似乎此结不解开,所有的改革努力都失去了正当性。《中国青年报》9月11日的文章直言:“只要机关养老金不并轨,任何改革似耍流氓。”然而,公共部门的高养老金问题是我国独有的现象吗?难道双轨制真的毫无道理吗?

实际上,美国、英国等也为公共部门雇员提供了丰厚的养老金待遇。德国迄今仍然采用类似于我国的两套分离的养老金体系,公务员无需交费,而退休金待遇远优于一般国民。中国虽然是两者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但仍略小于加拿大、德国、英国等国家。所以,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各国都普遍存在这种养老金待遇差异现象呢?而且更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国家没有出现普遍的“不公平”、“涌向体制内”等问题呢?

要揭示这种现象就必须回到公共和私营部门不同的员工个性需求以及员工职业选择的倾向性上来。公共部门的工作具有三个特性:其一,多为同一岗位长期的重复劳动,对员工耐心要求较高;其二,拥有稳定科层结构,对员工职业忠诚度要求较高;其三,强调遵章守规而非冒险激进,故需要员工具备风险规避特征。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员工是否能满足这些特性呢?养老金计划就是一个重要的信息筛选机制:养老金是退休后才能领取的,因此只有具有更高耐心的人才会看中它的价值;员工一旦离职,养老金待遇难以携带,因此对职业忠诚度高的员工更有价值;养老金使个人免于退休后收入丧失的风险,故而对风险规避者更有意义。这就是为什么各国公共部门普遍采用这种以高养老金待遇为特征的薪酬制度的原因。如此说来,双轨制也具有一定合理性。

如果追溯我国养老金双轨制的历史渊源也不难验证这一点。在1991年企业养老保险改革启动后,人事部随即于次年初下发了“人退发[1992]2号”文件,解释了没有立即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原因。文件称:“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改革要充分体现机关、事业单位的特点……特别要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资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这表明当初此项改革之所以延宕,并不是有心袒护公职人员,而是因为政府意识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特点以及养老金体系在公共部门人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双轨制走到今天,笔者并无意为之辩护,因为双轨制合理性的所有前提是总体薪酬公平。如果公共和私营部门总体薪酬一致,只是薪酬中工资和福利的比例不同,自然不会引发“不公平”、“涌向体制内”的问题,这正是我们从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看到的现象。但大量统计研究表明,我国公共部门以工资为主的当期收入水平也高于企业,如果考虑隐性收入,这种差异就更为惊人。

因此在总体薪酬显失公平之时,双轨制也就只能和收入差异一同成为众矢之的了。所以,笔者认为当前改革的目标应当是控制总体薪酬公平,而非单纯强调养老金并轨。

还有一点,在计划经济时期,个人没有职业选择权,企业员工也从未得到高工资,而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多次养老保险改革,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待遇差异越来越大,这当然是企业员工所无法接受的,所以我们目前看到的双轨制引发的争议实际上更多是历史遗留问题,这需要政府对历史上计划经济时代个人选择权被剥夺提供补偿,而未来当市场经济完善且总体薪酬公平时,双轨制并不是一个多么可怕的问题。

如今,双轨制改革希望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老员工的短期过渡性补偿来换取长期的制度并轨,恰与经济学原理背道而驰。

上一篇:高一作文梦想下一篇:企业并购尽职调查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