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增加的路径

2024-05-12

收入增加的路径(精选六篇)

收入增加的路径 篇1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经济总量连续13年位居福建省首位,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列于厦门之后处于全省第二的位置。2011年泉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8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同比增加1282元,增长13.8%,增幅为1997年以来最高。但是,农民的收入渠道依然狭窄,主要是以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为主。2011年农民工资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合计达到91.9%,而财产性收入比重仅为3.9%,只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不到1个百分点。与同是我国最早开放地区之一的广州相比有较大的差距,2010年广州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超过家庭经营收入成为了第二大收入来源,比重达到17.5%(孟召将,2011)。财产性收入低已成为制约泉州农民收入增长的短板。农民财产性收入是衡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笔者通过深入分析提高泉州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阻碍因素,提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以优化农民收入形态,缓解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基于各地区农民财产性收入具有相似的情况,这对于其他地区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也不乏借鉴意义。

二、泉州市农民财产性收入变动的统计描述

所谓“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根据这一解释,泉州农民财产性收入从动产角度主要体现通过储蓄、民间借贷和投资股票、债券、证券等渠道获得的收入。有些农民还拥有集体财产经营收益分配带来的财产性收入,如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等。从不动产角度主要来自土地的财产性收入和住房的财产性收入。土地的财产性收入主要是通过土地征用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获得的收入;住房的财产性收入主要是通过房屋出租、出售和拆迁补偿等方式获得的收入。

(一)农民收入变动情况分析

目前,泉州市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组成,笔者利用统计数据对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分析,可以清楚认识财产性收入与其他收入之间的关系。

表1表明,从2004-2011年泉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呈快速增长态势,从2004年的5680元增加至2011年的10578元,增长86.2%。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呈强势上升趋势,是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在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到了2011年占比已经达到60.2%,对农民增收贡献达94.5%,这主要是泉州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保障。家庭性经营收入的比重在不断下降。其主因是泉州农民从农业方面的经营性收入不断下降,而在第二产业方面的经营性收入不断上升,成为农民家庭经营增收的亮点。转移性收入虽有增长,但是处于小幅波动状态,相对较为平稳。而财产性收入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是增幅在不断下降,且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占比从2008年开始处于小幅下降的趋势。从财产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呈较大幅度波动态势。特别是2011年,财产收入的贡献率只是0.3%,这与泉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极不相称的。

数据来源:根据《泉州统计手册》(2005—2012年)及《泉州晚报》刊登的泉州市农调队调查的相关数据整理。注:其中*为推断数据。

(二)农民财产性收入情况分析

表2表明,泉州市城乡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存在着较大差距。2004-2011年有5年城乡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比都超过4倍以上,到2010年已达到5.6倍。由于城镇居民拥有比农村居民高得多的房产价值、金融资产等动产和不动产,若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得不到有效增长,则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将呈进一步扩大趋势。此外泉州农民财产性收入来源渠道较少。从泉州农民财产性收入(包括利息、集体分配股息红利、其他股息和红利、租金、无形资产出让净收入、储蓄性保险投资收益、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收入、其他9个项目)来看,2010年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以租金(包括农业机械租赁)收入为主,为298.88元,占财产性收入的73.16%;其次是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收入, 为47.53元,占11.63%,比2008年、2009年有较为显著的提升。

数据来源:根据《泉州统计手册》(2005—2012年)及《泉州晚报》刊登的泉州市农调队调查的相关数据整理。注:其中*为推断数据。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统计口径变动不具可比性。

三、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产权理论的角度来看,农民财产性收入就是农民以其财产为基础,通过产权确定转变资产,农民将依附于资产的财产权中的一项或多项通过市场进行交易。可见,财产性收入是“收入一财产一资产一资本一收入”的一连串循环的事件(吕可,2012)。也就是说,财产只有流动才能实现其价值,在某个节点上出现问题,都将造成财产性收入的扭曲而影响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农民财产性收入主要从其动产和不动产这两个层面获得的收入。因此,从动产和不动产流动过程中影响其价值实现的因素入手,为破除增加泉州市农民财产性收入存在的障碍提供依据。

(一)从动产层面分析

从动产层面看,由于其产权归属一般比较明确,在农民财产收入增长过程中,容易产生基于因素的扭曲。也就是由于资本、市场、信息这三类个体因素出现的扭曲而影响泉州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因素扭曲有可能是单个因素出现的扭曲而造成的结果的扭曲,也可能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三种因素的组合配置所造成的结果的扭曲。

1. 动产规模偏小。

动产规模是指农民全部现金收入扣除全部现金支出后的剩余资金。根据2012年《泉州统计手册》,2011年泉州农民人均总收入,为10578元,而泉州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7701元,就按此平均数计算,农民所剩资金为2887元。如果中低收入农民家庭考虑到子女的教育费用或应对疾病等突发事件,考虑到资本的安全性,也只能将钱存入银行类金融机构,而不会冒更大的风险进行更高收益的投资。

2. 农村理财市场少。

随着泉州市农民手中的财富的不断增加,渴望财富增值的愿望也日益趋强。但是跟我国银行类理财产品不断创新、品种不断丰富相比,泉州市针对农村市场的银行理财产品却很少。证券服务机构只在晋江等一些沿海县市的大镇有设点,而在大多数农村地区还没有提供相关的证券服务。已经开展起来的保险业务也只是以人身意外险和健康险为主。再加上大多数农村信息化水平依然较低,使农民对于理财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对泉州市农村地区进行问卷调查的830有效问卷中,75%的被调查者对理财产品的了解不够充分。在一些山区县甚至有超过90%的农民对理财知之甚少,导致农村居民选择的理财产品只能停留在传统的储蓄和民间借贷,不利于实现资产增值和投资风险分散。

(二)从不动产层面分析

从不动产层面看,土地和房屋是泉州农民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财产。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住房制度以及交易市场的不完善,使农民的土地和房屋不能充分发挥财产性作用,从而无法从土地和房屋上获取最大化的资产收益,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制度障碍。

1. 农民土地产权主体虚置问题。

《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这表明代表农民承包地所有权的是“村集体”,这种产权主体“虚化”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土地资产性功能的发挥,致使农民财产性收入水平低下。

2. 农民土地征收补偿问题。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提速,以及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政府不可避免需要征用农民土地。但是目前我国土地管理法某些法律条文已经不能适应现实情况,无法调整征地各方的利益矛盾。对农民来说,最突出的就是征地价格低,出让价格却很高,无法充分分享土地升值带来的收益。而且越是经济发展速度慢的地区,土地征收补偿越与农民的预期低得多。

3. 农村居民对其所拥有的宅基地及住房却不拥有完全的产权功能。

这主要体现在农民宅基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非农民个人所有,所建房屋没有房产证。这使得农村住房价值严重缩水。如果农民因迁移至城镇定居需变卖房屋,也只能极低的价格卖给村民而不能卖给市民。至于农民的房屋的出租的租金收入,在泉州市各地也有较大的差距。晋江、石狮由于其县域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多,所以租金收入成为财产性收入的主要的来源,占比超过60%。晋江市池店镇华洲村农村居民人均租金收入达600元左右,而安溪县湖上乡黄武村农民基本无租金收入。

四、建议

(一)扩大农民的动产规模

1. 积极开发农村理财产品,扩展农民投资渠道。

一要提高农民的理财意识。虽然泉州属于经济最早开放的地区之一,黄怡、孙思惟在对泉州地区进行调查显示,农村居民理财意识和知识都相对匮乏。56%的被调查者理财目标倾向于生活理财,选择家庭储蓄。72.5%的被调查者对理财产品选择“不了解”和“一般了解”。因此,金融机构、广播电视媒体及社会团体应深入广大农村帮助农民普及金融理财知识,提高理财能力。二要设计更多“亲农”的理财产品。如可针对农民子女教育、养老问题,开发对应的金融理财产品,拓展农民参与交易的金融产品范围。三要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到农村地区增设服务网点,并为农民提供个人理财服务,促进农民金融资产的合理配置。

2. 规范农村民间借贷的发展。

泉州市是东南沿海民间借贷最活跃的地区,农民财产性收入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民间之间的借贷。据黄怡、孙思惟调查,泉州农村地区农民选择民间借贷这种获取收益的方式的比例要高于城镇居民,甚至排在储蓄之后,处于第二的位置。而且在泉州甚至每个村都有“标会”这种民间借贷形式。但是泉州地区的民间借贷也隐藏较大的风险,泉州安溪县城厢镇公德村的村委主任许火从民间借贷崩盘事件就是深刻的教训。因此,应当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将民间借贷纳入正常监管与规范发展轨道,降低民间借贷潜藏的巨大信用风险,使之从地下无序的“灰色地带”走向地上“阳光”规范运作。这样既有利于保障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又利于民间资金成为泉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股持续的力量。

3. 对农村集体产权进行股份化改造。

这可以将虚化的产权量化到户、到人,农民就可按股权来分享经营收益,获得股息和红利,使集体资产增值收益成为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积极推进农民相关的不动产制度变革

泉州农村居民跟中国其他地方的农民一样其实并不缺少不动产,其最主要的不动产就是土地和房屋。但是由于现行的农村土地和住房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农民的土地和住房财产的收入功能很差。因此,应努力探索农村土地和住房制度变革,给予农民对其财产的处置权及收益权以合法的制度保障,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1. 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

要大幅度提高泉州农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就必须要在农村土地制度和住房改革上率先取得突破。首先、从法律上确定农民作为土地和住房产权主体相应的权能。萨缪尔森认为:“收入差别最重要是拥有财富多寡造成的,和财产差别相比的个人能力差别是微不足道的;财产所有制是收入差别的第一位原因,往下的依次是个人能力、教育、训练、机会和健康等。”因此,通过法律肯定了农民土地承包权和住房的物权性质,才能实现农民财产性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其次,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宅基地退出机制,加大宅基地复垦和集体建设用地整理力度,开展土地利用指标跨地区交易试点,最大限度盘活农村土地资产(涂圣伟,2010)。

2. 扩大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

泉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试水多年,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加速盘活土地资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2008年中国利农集团在泉州泉港区界山镇开始建立利农现代设施农业基地,以泉港区界山镇东张村的一个600多亩的种植基地为基础,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把上千村民分散的小块土地连成一片,现已达3000多亩。出租土地的农民每年除可得到每亩600元的租金收入,还能被基地优先雇用,月收入平均1500元。近年来,泉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力度不断加大,到2012年上半年泉州市所有涉农乡镇基本建成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依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晋江市深沪镇运伙村土地流转后实现规模经营,每亩耕地租金三四百元,等到了农作物收成,农民的工钱一天也有一百多元。

3. 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安置机制。

首先,引入市场机制尽快完善农村土地市场。明确政府的权限和保障农民的权力,构建基于市场价格的征地补偿标准体系,提高农民的土地财产性收益。其次,采取多样化的征地补偿安置。泉州在征地补偿安置方面也探索出许多富有成效的做法。一是土地入股安置。将土地资本化后,折价入股,被征地农民通过分红的形式分享被征用土地深度开发带来的利益成果。泉州市德化县在大中型水电站建设用地征用补偿中,主要采取把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费加入电站股份,每个水电站涉及的村被征地农民根据股份大小和电站不同季节发电效益,每月能够从电站分红中获取500~1000元不等的收入,保证了基本生活需求。二是留地开发安置。就是政府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给被征地农民集体和农户留出一定数量土地,由其开发经营。三是异地集中安置。泉州市泉港区在炼化一体化国家重点项目征地时,其中泉港区南埔镇外厝、西枫两个村需整体搬迁,除了适当提高货币补偿标准让被征地农民自行安置外,还采用在城市中心集中建设居民小区统一安置、替代地补偿整体搬迁异地集中安置、免费提供再就业培训以及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建立最低居住、生活和教育保障相配套的综合性安置政策,得到广大被征地农民的支持。通过这些多种形式的补偿安置,切实保护了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也能够使农民得到更多财产性收入。

参考文献

[1]泉州市统计局.泉州市统计手册[M].2005-2012.

[2]吕可.财产性收入形成机理研究[J].财会通讯,2012(3).

[3]王文烂.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制度障碍及其化解[J]. 技术经济,2010(12).

[4]陈晓君.土地资产化与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关联性分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2(1).

[5]郭俊敏.增加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途径分析[J].农业经济,2011(10).

[6]廖小军.泉州市土地征用补偿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1).

[7]张乃文.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现状及原因探析[J].农业经济,2010(4).

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篇2

个重要问题。那么,近年来农民收入的现状如何?导致农民收入增幅缓慢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对此,本文作些粗浅的分析和思考。

一、目前农民收入的现状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我县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成为当前我县经济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我县农民收入变化大体如下:“八五期间”,1990—1995年,为收入增长快速阶段,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486元增加到1203元,平均每年增长19.9;而1996年,年增长率下降至4.24;1997—199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516元增加到2058元,为收入增长较快阶段,平均每年增长16.5;2000年到现在,为收入增长迟缓阶段,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526元增加到2001年的2690元,年均增长率仅6.5。

二、农民收入少增收难的主要原因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直接原因:

1、由于农产品价格不断走低。1996年以来,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总量相对过剩和农业结构调整缓慢造成的有效供给不足,使农产品价格连续三年持续走低。由于价格下降,特别是粮食价格的下降,农民从农业生产得到的逐年减少,而使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减少。

2、由于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低,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比较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下降。这些年来,单从粮食和其它作物的产量来看是增加了,农民的其它直观收入也是增加的,但是生产成本却在大幅度提高,合同外的各种收费屡禁不止,致使农民的实际收入难以增长。

3、农民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增长不快。随着近年来产业政策的调整、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乡镇企业被淘汰出局,部分农民工失去了相对稳定的二产收入。而农民进城务工又遇到城市下岗职工的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减少了农民的收入。

4、农业结构调整进展较慢。市场需求的约束,技术和信息缺乏,使得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快。而农业结构调整本身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于初始阶段,龙头企业和农民经纪人不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也较少,受耕地面积、粮食安全、价格调节机制等因素的影响,近期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不能高估。

5、农产品加工增值链条短。据不完全统计测算,我县的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值之比为3:1,而发达国家为3:1,全省为1:1.5。农业加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少,严重制约了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能力。

6、农业融资能力差,资金流入少。(1)我县对农业资金支持水平低。(2)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缺乏向农村的“输血”机制。(3)农户新增投资中,用于农业的比重也明显偏低,表现出强烈的非农化倾向。(4)通过财政和银行系统,大量资金由农村流入城镇。

7、农村税费负担重。近年来,农民承担的各项农业税、提留统筹费、社会负担和两工(积累工和义务工)有增无减。此外,农民负担还出现了越来越复杂化、隐性化的趋势。

8、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农村第三产业不能正常发展,无法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造成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9、农业人口太多。目前我县有农业人口20.2万人,人均耕地仅0.74亩,以此解决温饱是可以的,但不能满足农民大幅增收的需要,想以此致富是很难的。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原因:第一、我县现有农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我县现有农业组织结构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以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二是规模小,农民平均每人占耕地仅0.74亩。这种农业组织结构,主要弊端在于:

1、小规模农户之间的同步调整行为,极易产生对市场波动的放大效应,导致市场的同步震荡、大起大落,并由此引起资源利用的浪费。

2、由于每个农户生产规模太小,无法实现规模经营,农产品生产成本难以降低。

3、为数众多的分散农户直接进入市场,不仅难以回避农业交易成本高的问题,也难以协调农户与市场的矛盾,增加市场风险。

4、由于农户众多分散,生产规模小,农民无法在市场流通中占据主导地位,如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提高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等。

5、由于农业经营和纳税主体高度分散,导致农村税费的收取和监督难度增加,这也是导致当前农村税费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6、由于农户众多分散,生产规模小,难以有效地组织起来,与其他产业和企业相比,处于极为不利的融资地位。第二,是因为产业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生产关系落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一家一户分散生产,规模小,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

2、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农业仍然没有走

上良性循环。

3、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低,其他待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差。

4、农民收入有限,支出却有增无减,加重了困难程度。

(三)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1、自然环境较差,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县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山区乡镇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山高坡陡,山体滑坡、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民“靠天吃饭”问题十分突出。资源相对短缺,据1996年我县第一次农普资料显示,农民所拥有的耕地面积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明显较差,耕地面积15.05万亩,仅占用地的18.5,加之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差,防灾抗灾能力不强,自然因素对农民增加收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2、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因素。我县农村农业机械化水平落后,连平原乡镇都基本上没有实现机械化。同时,通公路的村占8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仅表现在量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质”上,特别在公路设施的等级上有较大的差距。

3、人口素质较差,高文化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是制约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因素。目前农村中专以上科技人才仅占总人口0.8,普遍存在人才留不住引不进的尴尬局面。2000年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劳动力占11.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将近一倍;小学文化程度占55.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1个百分点;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3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2个百分点。特别是劳动力后备力量的素质也不容乐观,7-15岁少年儿童入学率农户比城镇户低115个百分点。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全国平均水平低,观念、思维方式落后,导致农村处于低水平经济状态,对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4、市场信息滞后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引导,农民对生产仍缺乏预见性。在农产品生产上,不少农民仍满足于听从政府号召,叫种什么就种什么,看见什么效益好就种什么,往往造成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局面,农民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的过程中,显得束手无策。政府部门在指导农产品生产时,对农民也缺乏有效的信息引导,预测性、定量分析的信息偏少,导致农民决策缺乏依据,最终造成农产品供求的失衡,从而影响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同时,从客观上讲,要求众多小规模经营、素质不高的农民根据市场信息指导生产,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也不太现实,因此,信息滞后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将长期存在。

三、解决农民增收的途径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增加农民收入绝不是在特定情况下所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关系我县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件大事抓,要紧紧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根本点,使农民切实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努力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我县“十五”计划纲要提出,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3300元,年均增长5,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实现这一预期目标,既需要继续扎扎实实地工作,又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措施。一是大力推进农业区域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农业收入,二是非农业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合我县实际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业收入,必须做到:一是要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二是要着力引导农民以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以及休闲观光农业;三是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的需要,结合本县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四是通过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和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增加非农业收入,就是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农村非农领域和城镇转移,扩大农村的就业门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收入提高。产业化经营是我县农业发展的关键和方向。要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就必须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农村的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从我县实际来看,最关键的环节是必须大力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一是要促进现有的一批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二是要确定一批有基础、有特色、有优势、有前景的项目,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工商资本,实行业主开发,加快发展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三是要把同时,我县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广阔,余地很大,潜力很大。我县要选择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产品进行重点扶持,如我县希得蔬菜加工厂、绿色食品厂的竹笋加工,西屏镇、古市镇的火煺加工和优质米加工及饲料加工等。同时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创名牌产品,推进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发展。我县还要依托当地资源开发新产品,以提高产品竞争力度。只要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逐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市场机制,使农民不仅从生产环节获益和创收,而且也要从加工和流通环节中获益和创收。三是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农产品在加工转化中增值,促进农民增收。四是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目前,我县已建了涉农科技协会11个,涉及了食用菌、高山蔬菜、名茶、脐橙、笋竹、烟叶等方面。要在项目安排、资金支持、信息服务等方面予以倾斜。二是建立覆盖面广、灵敏度高的市场信息网络,以农技110为依托。为农民提供及时、有用的科技信息,以科技促农增收。三是要向农民提供科技服务,通过调查研究,专题队伍、示范推广、科普培训,参与行业决策等开展科技活动,为农举办各类农技培训,便其掌握一技之长,开辟一条广阔的道路。四是引导农民走标准化无公害生产之路,打好特色品牌如端午茶、野山菜、黄粘果、本鸡、靖居油豆腐、玉岩马苓薯及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促农增收。加入WTO后,我县农业要进一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将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引入国际市场,如:这样既能为国家增加创汇又能为农民自身增加收入。五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把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培训教育体系,以便更好地发挥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对于我县来说,一是要加大对民营科技组织的扶持力度。受一市场、政策的约束,更主要受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制约,以长远来看,单线性依靠农业增上难度很大。同时,若农业的优势得不到保障,将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因此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特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农民增收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更要加大支持和保护的力度,并把精力放在服务上。支持和保护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增加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以扶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使农民能够分享加工增值收益;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支持,使农民能够扩大再生产,开辟新的增收来源;制定合理的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等等。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使农民利益得到保护,使农民收入不断得到增加。六是,加快城镇化过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的利益,还必须努力减少农民,转移农村人口,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施。当前,我县最根本的举措施是加愉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实践证明,没有经济的较快增长,小城镇是秀难发展起来的。为了繁荣小城镇经济,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聚。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把新办的企业建在镇上。对已办村里的乡镇企业,可以分别情况,创造条件,逐步搬迁到镇上来。二是把发展小城镇与农村市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发展小城镇过程中,要注意把发育市场、完善市场功能结合起来,通过健全的市场功能,吸引人流、物流。三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植以农产品加工、包装、运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我县经济的发展。四是搞好社会服务。要搞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供水、供电、交通、通讯以及住宅、学校、文体场所、商业网点等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好。五是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凡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及县以下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对在小城镇落户的农民,可根据本意愿,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也允许依法有偿转让。七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收入增加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减轻农民负担能够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减负就意味着增收。现在,农民负担仍然很重,尤其是“三提五统”以外的乱集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屡禁不止,农民意见很大。为此,我县必须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文件,坚决制止一切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要取消一切必须靠增加农民负担才能实现的各种活动,特别是要制止名目繁多的达标千级活动和“三乱”行为。各乡镇、各部门要把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一手抓增收,一手抓减负,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近几年有的乡村干部在追缴“三提五统”和各种集资款的过程中,作风粗暴,往往因为几十元、一二百元欠款就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对这种恶性事件,发生一起,要严肃查处一起,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予以通报。同时,我县要积极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探寻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把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切实落实到实处,力争从制度上解决好这个问题。

四、解决农民增收的要素:

1、政府的任务是服务虽然政府在农民增收过程中起到不定期的推动作用,可是政府要明白自己不能为农户承担利益风险,所以政府就不要对农民指手划脚,干预农民的生产经营,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服务上。一是出台政策,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政府要制定出具有预见性、能够贴近农村实际并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打破行业垄断,减少垄断对农民利益的剥夺与侵害,维护农民的自身收入,稳定农民的生产情绪,增强农民增收的积极性。政府还应大力发展保险业,制定出能够保农民收入稳定的险种。同时要出台一些减轻农民负担的条文,减轻农民的不合理负担。二是加大投入,为农民增收提供保证。政府要尽可能地增加农业的投入,特别是要在农田水平基础设施、品种改良、引导乡镇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等方面。还要加大投入力度,推广农业新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的保护制度,大力发展本乡镇的非农产业,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为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好环境。三加强组织协调,为农民增收服务。政府要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劳务信息、销售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在进行经营上提供参考意见,引导农民利用自身优势闯市场。有计划地发展一些中介性服务组织和社区性的合作组织,协调农户与农户,农衣与市场间的关系,同时要对农民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2、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农民增收首先要有增收的本事。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具备起码的科学文化,就川不好“市场田”,增收的路子了会越走越窄。农民素质不高在各地普遍存在,如何解决,需要从长计议。若要短期内就有个说法,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有个较大的转变。传授或引导群众学习知识不能光讲理论,应该琢磨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群众往往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印象深。实践证明“科技之冬”、“科技之春”等活动都没有现场观摩讲解效果好。同时,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知识也必须及进更机关报换代,注意跟上时代的节拍,否则几十年一个本子,一套路子,与实际严重脱节,实践中不会有用武之地。我相信,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如何增收就不必再让别人操心了。

3、发展农民流通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途径。但它也应体现农民能因此而分享逐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而要实现货畅其流,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关键还在于发挥贸工农一体化中“贸”字当头的作用,根据市场搞加工,真正做到在顺应市场要求的基础上,发展产地农民自发的流通组织,一乡一县自己生产和加工,集中销售,通过合作、股份或运销大户等形式,形成以农民自发的流通组织,一乡一县自己生产和加工,集中销售,通过合作、股份或运销大户等形式,形成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产品流通主渠道,促使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加强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使农民能最大限度地分离流通利润,从而解决“丰产不丰收”的难题,达到使农民增收的目的。

4、科技是增收的法宝笔者认为,引导农民树立科技意识,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种田的本领,是解决增收难问题的关键。比如我县农村信用社,在配合政府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过程中,及时和有针对性地为农民提供含量高、易操作、投入少、见效快、前景广阔的种养项目,同时投入贴息贷款700多元,并请农技人员对其所扶持的项目进行具体指导,大大缓解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据统计,受信用社扶持的农户,年人均收入提高了60。

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篇3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一个突出矛盾是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扩大。究其根本原因是农民财产性产权制度供给缺失,交易流转机制失灵。

财产性收入是指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

如何破解农民财产性收入难题?如何创造条件让农民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这对于加快农民富裕奔小康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有学者对1990-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由2.2倍扩大到3.5倍,其中财产性收入的差距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形成的主要原因,还出现了快速而且明显扩大的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严重受损。一些学者调查发现,1952-2002年,中国农民向工业社会无偿贡献的土地收益约为51535亿元;农民被无偿剥夺了土地财产权价值相当于26万亿,而我国自改革开放实行土地征用补偿政策以来,累计支付的土地征用费不超过1000亿元。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2008年农村入户调查证实,农民从土地用途改变的增值中获益甚微:被征地农户中,近70%的农民每亩只领到1~2万元补偿款,27.4%的农民领到的土地征用补偿款不足1万元,实际领到补偿款超过2万元的农民仅占2.9%。

究其原因,是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缺陷几乎使农民与土地财产性收入“绝缘”。而农民土地的财产化,恰恰是农民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前提条件和瓶颈因素。农民财产性收入比例较少,是因为农民家庭所拥有的财产缺乏合法所有权制度的保障,这使得农民家庭拥有的资源是一种“死资产”,无法转化为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资本。

怎么才能增加农民拥有的资源成为“活资产”呢?可尝试推进农村新一轮改革:国家通过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一定年期的农民土地持有产权,禀赋农民一定年期的类似国有民营改革的法人产权相协调的恒定资本产权,使土地要素资本成为农民恒定的资本投入(入股、合作、转包、出租、抵押等)获得的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对农民而言,土地是重要的资源,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有社会保障功能,创造条件使农民获得更多收入的关键在于,一方面要坚持土地公有制及公有产权的性质不变;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土地要素资本产权制度的改革,进行产权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的探索,大胆推行股份合作制的经营模式,建立统一、规范、公平的要素产权交易流转市场,充分发挥土地的增值保值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要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征地补偿机制。这是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重要保障。按照当前的征地补偿规定,农民在征地过程中产权主体地位缺失,维护相关产权权益没有发言权,不能充分的行使自己的权利,补偿标准普遍较低,农民的权益受到极大的损害。

要改变当前这种状况,首先需要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允许以农民集体土地保有权主体与农民土地持有权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谈判、协议等;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赋予农民更多征地谈判时的发言权,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土地增值收入的分配。

其次,法律必须缩小并明确公益性用地范围,限制地方政府以公益性用地为目的盲目征地。探索建立对公共部门用地的冻结制度,纠正和防止与民争地形成的涉地方面的不正之风,调减公益划拨用地的对象与范围,纠正和防止新一轮垄断行业涉地收益初次分配不公、再分配秩序。

再次,要建立基于市场价格的征地补偿标准体系。市场机制是最公平的价格形成机制,只有依据公开市场价格确定的补偿标准才能得到各方的认同,避免无必要的损失。

如此,通过不断完善以农民集体土地保有权与农民土地持有权为核心的公有土地产权新的形式,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篇4

刘福垣

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二律背反的难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再次扩大,已成为内需不足、外向度高的重要原因。再不采取措施提高农民收入,城市工人失业将继续增多,国内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上也将更加被动;如果我们真有本事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其后果是使农业小生产方式凝固化,延缓城市化进程,使国民经济主要矛盾逆转。其实,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城市化滞后的必然反映,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城市化的动力。因此,要破解这个二律背反的难题,必须跳出三农论三农,对整个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把增加农民收入和城市化结合起来,使农民收入提高不产生逆调节效应。

盘活城市土地资产

今后城市建设用地应该停止批租,改收年租,降低用地成本。把土地经营权留在政府手里,保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级差地租归全民所有,用地租办几件大事。

国有资产必须有偿使用。任何单位、个人占地必须交租。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明确地租范畴是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殖的战略措施。目前城市建成区的土地几乎是无偿使用,随着城市扩容,城市经济发社会进步的成果,通过级差地租的形式大多转归集团和个人物质利益。这是一笔相当大的国有资产流失,是少数人对大多数人的剥夺。市场经济要求全要素核算,党、政、事、企各类单位团体和个人占用土地必须交租,地租是单位经费和企业成本的组成部分,必须明确这一核算内容。

当前社会保障、保险基金缺口很大,实际上是因观念误区记错了帐号。包括土地资产在内的全部国有资产,就是全中国人民安身立命的社会保障、保险基金。只要理顺产权关系、分配关系,明确地租范畴,政府行使社会保障功能的全部费用都可以解决。

鉴于目前国拨、批租两种产权体制并存,建议采取把级差地租变为土地占用税的形式征收,适当提高税率。对全国668个城市建成区的土地,每年平均每平米增收2角钱地税,一年可筹集2800亿元以上的资金。用这笔国有资产收入当前可办几件大事,并逐步取代国债。例如:

用500亿补充城市当年社会保障基金;

用300亿补交举家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

用1000亿加速中小城市扩容和政府廉租房建设;

用500亿把不利于人类生存、人和自然矛盾尖锐地区的居民移到中等城市;

用500亿投资万人以上居民点的教育事业。真正落实9年义务教育,扩大高校招生。

这2800亿地税的征收,肯定加大企业成本、机关、事业单位的负担,但理顺了产权分配关系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如能按上述方向投入,必将对内需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自己有钱何必举债。以租税代替国债,既实现自己应有的权利,又保证了财政安全。土地低租低税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在国内是多数人向少数占地多的人让利,在国际上是我们通过出口产品向外国消费者和政府让利让税。为了启动某项战略,有目标的让利,是必要的,但不能笼统地过分地让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全要素核算的程度应该逐步提高,让也让到明处。提高土地租税,哪怕提得再低,也必然触动既得利益结构,但目前已到了不动存量结构,改革迈不动步的时候了,必须痛下决心触动不合理的既得利益,否则为了少数人的利益,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影响发展的大局。

禁止并清理用国有资金超前建设

把超过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度,超过为纳税人服务需要,超过企业经营需要的部分楼、堂、馆、所剥离出来,划归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把这部分资产变现,用于回收已批租出去的城市建成区土地的经营权。改批租为年租,从而大幅度降低城市住宅价格,大幅度降低房租,降低城市化的门槛。这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跨过住的阶段具有战略意义;对化农民为市民,加速城市化,提高包括现有农民在内的全体公民的收入水平更是立竿见影。

清理的主要对象是银行。从遍布全国大大小小城市的金融大厦来看,我国俨如一个金融强国。该行业的业绩和巍峨壮观的高楼是多么的不相称。全行业亏损,亏在哪里?就亏在这些堂皇的建筑上,就亏在这些摆花架子的人身上。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必须痛下决心理顺财产分配关系。

全国各级城市暂缓率先现代化,停止制造城市盆景的任何超前建设。把非经济性投资转化为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消费基金,把最低生活保障线再提高200元左右。把美化城市的资金用于民生方面,让人民先得实惠。不解决三农问题,不实现城乡一体化、农业企业化,这种超前建设就应该冻结。当人民消费结构升级度过住宅关、教育关、社会保障关再

谈城市现代化问题。这恐怕是最快最有效的现代化战略。

现代化的目的是什么?是人的生活质量、精神素质的提高。这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目前9亿农民和城市产业工人这个大本收入增长缓慢,社会分化过大,黄、赌、毒、黑等负发展现象日益严重,却奢谈什么率先现代化,必然落入现代化陷阱。除非特别关税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是不能率先现代化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要素是流通的,城市政府执着于现代化指标,必然对要素流通采取种种限制措施。某些大城市对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已使人们感到,这种决策是独善式的现代化,不合共产党宗旨,这样的现代化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们的城市对农民设置种种障碍,怕城市病,想率先现代化,而我们浙江农民却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城市里大显商业才干,加速外国城市化。这不值得我们反思吗?某些城市的人均GDP统计指标达到数千美圆,令人振奋。然而这些GDP是有户口的人自己创造的吗?那些数以百万计打工仔打工妹没有创造价值吗?创造GDP的人口都计入分母了吗?如果统计准确,某些城市人均GDP可能降为目前的一半还不到。

中国目前面对五化联珠的局面: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有人要顺向发展,有人要逆向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代表大多数人利益,必然是顺向发展,努力加速工业化、城市化,为市场化创造条件,为现代化准备坚实的基础,在此前提下全方位开放,跟上全球一体化的潮流。一个天体,如果没有自转,不仅当不了恒星、行星,连当卫星的资格都没有,必然落到其他星体上,粉身碎骨。一个大国,不紧跟国际潮流,就要落后,但不了解自己的国情,不保持自己的特色,不和潮流保持距离,干现阶段自己该干的事,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农民问题实质是就业问题。我们的优势和劣势都在于我们还有3亿左右价格低廉、素质低下的城乡劳动力就业不足。资金、科技、劳动力三大要素的结合、替代是要讲机会成本的,不仅有经济成本,还有社会成本、政治成本、历史成本。资金、科技替代劳动力,对一个国家而言,是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时候。一个企业可以把剩余劳动力交给社会,一个独立的国家你交给谁?人不就业,再完善的社会保障,再高的社会福利,也会养出事来。现代化陷阱就是发展中国家盲目跟美国的风。美国不断放出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新经济、生物经济的令人着迷的风来。如果发展中国家把可以动员的财力、硬通货和吸引的外资都用于不断跟风,无异于用高密度资金、高科技排挤低素质劳动力,制造更多的失业人口贫穷人口。我们的财力应该七、三开。用七分的力量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就业问题、城市化问题、教育普及问题;用三分力量解决信息化问题、国际化问题。

农业企业应免征五年农业税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农户不是一般纳税人。中国封建社会征收赋税,一直以民众的财产特别是土地为依据。因此,一般而言,民佃不直接向国家缴赋税。民佃即无地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农民不是纳税人,地主是纳税人,实际上农民向地主交的地租是含税地租。只有官佃才按私租亩数向国家缴纳地租,赋税、地租也是合一的。不管民佃、官佃农民都不是纳税人,只是交租人。虽然负担都是农民的,但对国家而言,纳税人多少,单体规模大小,税收成本是不同的。

新中国成立后,消灭了地主、富农,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地租消亡了,农民成了土地税、产品税合一的农业税纳税人。在集体经济时期,没有农户,集体是农业税的纳税人。1981年全面实现大包干之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完全分离,农户成为经营实体,政府直接向农户征税。把农户当纳税人收税成本、社会成本都很高,成为农户负担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本应该由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法人代表当纳税人,农户承包费或地租内包括税。国家和农民少养税务人员,大大降低国家和农户的交易成本。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农户平均规模只有8亩耕地,农业剩余很少,是一个生活生产统一体。在市场经济意义上,这种小农户缺乏生产性,自给自足、简单再生产是其基本特征。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月收入800元。绝大多数农民都不具备纳税人资格。以农户为纳税人,从理论到实践都有问题。

从农产品成本核算来考察,农产品的成本利润率是农、工、商、建、运、服各行业只最高的,扣除租、税、息之后,甚至还有超额利润。但纳税人是农户,不是农产品。农户作为一个核算主体,它一年耗费在农产品生产上的劳动量,全国劳均不足80天,大量活劳动对农产品生产是虚费的,但对农户经营成本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支持。作为经营单位的所得税是剩余价值M的分割,是利润的社会扣除。农户的所谓纯收入V+M中M占的比重极小,扣出地租之后还常常出现负值。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农户都不宜当纳税人。农民目前已无税可纳了。农业劳动在现实的中国已不是简单劳动,而是相当复杂的劳动。同是一个人,在城市打工一个月收入可以比种地一年收入还高,这是不正常的。这说明目前相当多的农业劳动力是在萎缩条件下再生产的。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尖锐,两个人的活,六个人干,必然是六个人吃两个人的饭。所以,只要农户没有转化为企业,就不应该是纳税人。

我们应该通过明租、正税、除费理顺农业分配关系,明确农业税的纳税人。明租,农户种社区土地只交地租,不是纳税人,不向政府交税,也不向社区交义务性、强制性的费;正税,政府及其下伸机构为纳税人服务的一切费用都堂堂正正通过由法律规定的税来获得。税外停止一切收费。收税是政府行为,收费是商业行为。社区土地产权法定代表机构是土地资产税的纳税人;农业企业是农业税的纳税人。改革后的农业税不再含土地资产税,只是企业所得税,城乡应该统一税制。什么时候农

民和市民可比月收入达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再讨论对农民收税问题。

鉴于目前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农业企业化困难较大,我们建议免征农业税五年,县、乡、村行政费用由中央财政拨付。为了强化土地管理,土地资产税不免。在这种条件下免税,对小农户影响不会很大,不会产生逆调节效应。当前免税主要是鼓励企业化农场的发展,特别是城里企业到农村去办大农场、办农产品加工厂将受到巨大鼓舞。企业化农场象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样,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期的经济性特区,吸引内外商到农村去投资建场(厂)。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大,两免三减半力度不够,五年是比较适宜的。

国家投资大规模兴修农田水利

我们应该承认80年代农业的好形势,除了价格推动之外,公社时期大型水利建设的遗产起了巨大作用。近些年旱涝成灾面积不断扩大,说明我们在水利建设上投入不足、遗产耗费破坏得比较严重。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观的转变,粮食安全观也应该转变。把产量安全观转变为产能安全观。国家应该把补贴粮食流通的资金投入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上去,储粮于土、储粮于水、储粮于科技。目前国际粮食价格便宜,我们应该全面放开粮食市场,让市场调节生产和消费,放宽进口粮食的限制,借地种粮,用节省的政府财政补贴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科技的投入,把相当数量种粮农民转化为工程大军,通过转业增加收入。

有人说,21世纪的战争是争夺水资源的战争。这话不无道理。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但又常常受洪水威胁。水利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建立排蓄结合,明暗结合、地上与地下结合,能够调节水的时空分布的水网体系。关键是把水留在境内,变洪灾为水利。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需要几代人来完成,我国城乡剩余劳动力全部投入这一工程,本世纪也难以完成。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和国力,采取以活劳动投入为主,以工代赈的办法,兴修水利是可行的,一年动用一千万个‘河工’,也是可能的。一个劳动力一年3600元工资,1000万劳动力耗费360亿元。按物耗、人耗比一比一计,物耗也是360亿元。一年下决心拿出720亿元大兴水利,是十分值得的。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缓和了城市化的压力,又以大量的劳动积累改善了水土资源环境,形成大量固定资产,使土地资本迅速升值。这比多修几条车少人稀、效益不佳的公路要划算多了。

只要有足够的优质的水、土资源、良种等科技要素,粮食安全就有保证。粮食生产周期半年左右,一旦买粮不如种粮划算,本国的粮食很快就会生产出来。况且我们有国家储备,有一定数量的效益高的正常粮食产量,粮食安全是不成问题的。采取这样的粮食安全战略,就可以使农民把农业真正当做一个产业来经营,农业不再是任务农业口粮农业,而是赢利农业。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市场基础就形成了。有利则干,无利不干,小利小干,大利大干,一切按经济规律、经济利益运行。农民才真正摆脱土地、粮食的奴役,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从自在走向自为。

可见粮食观念、政策改变的意义是何等的巨大。

加速中等城市扩容和政府廉租房建设

我国小城镇偏多,大、中城市偏少。目前全国有两万左右小城镇,如果一个小城镇每年能吸收1000个农业劳动力,一年就是2000万个,我们还愁什么?但实际上,小城镇吸纳的劳动力十分有限,农民在小城镇难于找到工作,农工潮连中、小城市都越过,直涌大城市,其中特大城市压力最大。这说明中等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很弱。我们应该优先加速中等城市扩容,为特大城市设置保护带减轻压力。

中等城市主要是指20万到50万之间的地区性中心城市。这种城市积聚了相当的经济能量,人气、市气、辐射力都已开始显现,但由于它们尚处于从小到大的转换阶段。上述两气一力积聚得十分缓慢,城市扩容能力低,吸纳能力差。在这关键时刻,上级政府在财政上给予支持,帮助中等城市加速扩容,对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具有战略意义。

投资主要用于城市基础结构建设和居民住宅建设,吸引农民进城、建城、打工、定居。我们应该大量建设政府廉租房,以劳动寿命40年为住宅回收期、定月房租(R=P/40X12),使城市广大工薪阶层和进城农民都能租得起住得起。我国目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卡在了住的问题上,发展住宅建设,顺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并将带动50多个行业的发展,其创造的就业岗位是相当可观的。

平抑物价不如增加收入 篇5

我国CPI指数今年来屡创新高。看情形,似乎通货膨胀,不,应该是恶性通货膨胀正在逼近,似乎人民生活将迅速跌入“水深火热”之中。

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高速增长,而物价指数则持续平稳增长。这意味着,中国商品一直靠着低价格,艰难地拓展着市场空间。而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长,并没有体现在消费指数的增长上。这种情况折射出的市场怪象,就是在很大一部分国人还生存于温饱线附近的情况下,中国却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这与我国目前以生产制造普通日用消费品为工业基础的现状并不协调。

这种现状正说明了国产日用消费品低利润、低成本的现状。中国日用消费品生产企业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它们就是一些无法度过初霜的嫩苗,却要在刺骨严寒中的世界企业丛林中寻找生存的缝隙。这样的企业长不大,长不大的企业无法给工人更好的收入,国民没有良好收入的国家不能富强,不能富强的国家保护不了自己的企业。

物价与收入,是天平的两头。只要保持天平两头的平衡,物价与收入成一定比例同时上涨,在国际贸易差额允许的情况下,是不会造成通胀危机的。因此,抑制物价增长和增加国民收入,是解决这次“猪肉危机”的两种思路,运用哪种思路,是政府应对金融问题的策略高低的看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人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从67%降至现在的56%。世界银行发现,自1998年以来,这一比例的下降幅度更高,为9%。这说明,国民并没有在高速的经济增长中获得应该获得的利益,甚至还有所下降。从这个角度看,提高国民收入是比抑制物价上涨更好的办法。

目前,政府也在动用收入杠杆来调节居高不下的消费价格指数。但是,调高银行利率对于普通公民来说,却是在重演“马太效应”的悲剧。其实,提高收入,应该从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收入标准开始。让大多数民众获得利益,才能提高国民平均收入水平,进而调整物价指数,避免通货膨胀的危机。

同时,增加了收入的国民,也可以提高国民购买能力,做大中国市场这个盘子。实际上,对于国外投资者来说,将资本投入到中国真正看重的是什么?不仅仅是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也不仅仅是中国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链,而是中国这个市场,是中国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而中国市场和消费潜力的支撑者,是每一个公民兜里叮当作响的银子。只要这个市场在,国外资本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多年经验表明,中国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并没有减缓国际资本投资中国的步伐,相反还有所加快,就是这个道理。有了这个巨大的市场,中国就不怕越南、印度抢走中国制造业的饭碗。毕竟,资本的个性就是锦上添花,让他们雪中送炭,比登天还难。

发展精致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 篇6

【摘 要】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市场经济竞争的不断增加,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出现了巨大的商机,于是依托传统农业,发展综合性、有特色、商品化的精致农业应时而出。它不仅改变了农业经济增长的模式,解决了农业发展面临的许多问题,而且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本文从精致农业的定义、必要性、措施、意义入手,对精致农业发展进行阐述,以期促进精致农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精致农业;农民增收;传统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基础不劳不足以稳定发展,基础不丰不足以带动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人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人们不在停留于解决温饱,而是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物质的档次、精神的享受以及亲临的感觉。传统农业走入市场经济,虽然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但是远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于是精致农业应时而出。

1.精致农业的定义

精致农业是综合性、有特色、商品化的农业产业体系,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新模式的运营管理模式,凭借新市场发展需求,以生产高品质、高标准、高科技、无污染、无公害的农产品为依托,向加工、包装、销售等领域横向发展或旅游、观光、采摘、种植等领域纵向发展的现代农业形式。精致农业不仅可以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农业效益,扩大发展空间,优化生产要素,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农产品的附加值,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2.发展精致农业的必要性

(1)随着农业耕地的不断减少,传统农业由于过度依赖化学药品、种植技术不科学对土地、水文、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与污染。有的长期耕作使得原本适宜务农的地区不再适合,需要改变原有作物种植的方向。粗放式的农业经营模式限制了农民经济的收入,拉大了城乡差距,大量青年劳动力进城打工,务农劳动者的新生力量出现断层,一系列的三农问题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农业市场经济的竞争也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不能仅依靠简单的、传统的劳动耕作作为农业发展的出路。

(2)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农民或是农业工作者、投资者将农业与科技联系起来,不仅省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节约了人力资源,还将农业资金集中运用,结合高科技,从农业生产过程入手增加农产品以及农业产业链条的高附加值。

(3)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却不断被曝光,人们开始追求生活品味与食品安全,绿色无污染、有机的农产品出现了较大的购买市场。于是,促进农产品良性循环,保障环境生态,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卫生标准,绿色食品开发的精致农业则成为必经之路。

(4)农产品供给大于市场需求、加工产品与原料农产品价格的收入差额,促使减少丰产滞销,高附加价值的农业加工品出现了广阔的天地。

(5)精致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不仅为农村青年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还促进人才能力的发挥。走精致农业道路可以留住务农年轻人,让他们专心推动家乡经济发展,活化乡村农业经济,还可以带动人潮流动,促进消费,同时还能保留乡村中的传统工艺,将我国的精神文化瑰宝代代相传。因此新时代农民必须走新型农业道路,促进农业、农民、农村的生存与发展。

3.发展精致农业的措施

3.1旅游休闲农业

精致农业中的旅游休闲农业是将农业发展成为集果品采摘、花季欣赏、乡间情趣、民俗度假、渔场垂钓、农村文化体验于一身的观光、考察、采摘、体验、休闲、疗养、餐饮、娱乐的旅游休闲农业。发展旅游休闲农业不仅是体现优势、规模种植、合理布局、优化品种、产销一体、生态环保的生产经营模式,而且还是使农业转身成为第三产业中发展极具特色的服务旅游项目。

3.2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就是依靠管理与品牌,建立品牌开发方便、卫生、快捷的食品加工等相关业务,依托安全种植,推行不用化肥、不施农药的农业标准化生产,以品牌农业带动农业升级、延伸精致农业与品牌农业的产业链条。在生产过程中引进先进的技术、精良的设备如分子层级基因选种,机能性益生菌与活化抑菌素、生物性农药与肥料开发、疫苗开发与筛检技术;在管理过程中注意无毒有机农业的宣传,推动农业专区扩展群聚效益、加强农产品认验证管理。推进现代农业交流与合作、推动小地主大佃农扩大规模效益。强化农业科技研发成果管理制度,建构产学研合作环境及配套措施。进行农业科技研发成果盘点分析与专利布局。在市场销售过程中,利用农场及大面积休耕地建立专区,成立物流中心系统。通过产品理货、配销、提升经营效率,建立品牌。拓展安全农产品行销通路,运用资通技术推动远端服务行销,辅导农夫市集,企业认购及电子商务、便利市场、建构多元化销售通道,开发特定人群市场。在研发过程中注重非化学性防治技术、资财及肥料放入研究,开发环控调节、绿能及高效率生产体系导入自动化、遥控技术及技能等系统。

4.发展精致农业的意义

发展精致农业不仅可以促使农民职业专业化发展,把农民变成一项职业,而且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拉动我国第二、三产业经济的增长。精致农业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改变和农业产业多元化,减少了农民老龄化以及新农民培养断层等现象,解决了农业安全和农民收益的矛盾,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精致农业还可以增加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节能减碳、发展绿色能源、保护生态。根据不同的客源需求,开发多元主题的精致农业,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还增加一个修身养性、愉悦身心、沟通感情、体验学习、享受美食、缓解压力的休闲度假场所。

【参考文献】

[1]刘晓.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11).

[2]于艳红,赵淑华.如何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农民收入[J].科技致富向导,2012,(2).

上一篇:本科专业教学下一篇:家庭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