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观念

2024-05-11

传统教育观念(精选十篇)

传统教育观念 篇1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和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现在一些老师的观念还很陈旧, 穿新鞋走老路事情时有发生比如:不懂“启发”的真正含义, 以为多提问即为启发。把传统的一言堂变为“满堂问”“知不知道”、“是不是啊”、“对不对啊”、“怎么样”、“好不好”、“会不会”之类的毫无启发性的问题不绝于耳, 把整体性教学内容搞得支离破碎, 从而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课堂上表面看师生、生生在互动, 实质上是以提问为幌子, 引学生入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框框里。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采取恰当的互动教学策略是实现有效互动课堂教学的关键, 在课堂气氛过于沉闷时, 要善于运用活动、问题、情景、幽默等手段打破冷场。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措施, 使用合理有效、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例如在“探究环境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活动中作出假设时, 可以从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启发: (1) 冬天和夏天的食物, 哪个季节的食物易变质、发霉? (2) 雨天和干燥的天气, 哪种气候条件下的食物会先发霉 (3) 我们到超市买东西时, 会发现很多食物是密封的, 这是为什么呢?这样, 学生很容易想到在温暖、潮湿、暴露于空气的食物易发霉, 并由此作出这样的假设:霉菌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空气充足的环境中。在学生完成探究活动, 得出上述结论时,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我们应如何保存好食品吗?这时, 学生很快总结出保存食品的方法:低温、干燥、密封。另外, 运用启发式教学, 设计的着眼点落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上, 例如在《合理膳食》一节的教学中设计如下: (1) 多媒体展示能体现合理膳食重要意义的材料, 以此帮助学生明白:“吃什么”、“怎样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完成“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活动, 然后讨论“如何改善自身的营养状况”。 (3) 组织学生完成“调查自己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活动, 并交流设计的问卷调查表, 然后讨论“如何纠正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以上将教学设计成一个个活动单元, 明确活动的目的、过程、关注点学生体验等等, 通过展开活动让课堂散发生活的气息, 反映生命的价值, 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

新课标中探究性学习也是我们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环节。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 从心里认识生物学课程中的教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形成的, 这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泌尿系统、人体骨骼和肌肉、眼球的结构、耳的结构等, 假如只是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一下模型, 部分学生当时可能懂了, 但也有一些学生似懂非懂, 我的做法是在让生物科代表负责的前提下, 把教具放在教室一段时间, 让感兴趣的学生, 弄个明白。又如显微镜是较贵重的生物学仪器, 要使学生熟练地使用它, 光凭几节实验课上的练习, 学生还是不能达到熟练, 更不用说是用它来进行其他科学探究了, 这时只能在加强管理的前提下, 尽量让学生多使用它, 有的学生不满足于用显微镜观察书上提到的几样东西, 学生们往往有很多想用显微镜观察东西, 我总是尽量满足他们的这种探究欲望。

还有, 突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 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标中的体现。但是, 这不意味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可以孤立进行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与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融为一体, 才是有生命力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一门学科而言, 是伴随着对该学科的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所实现的学生个性倾向性的提升。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 孤立地、人为地、机械地、甚至是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这种教育显然是无效的。从教育的机制来看,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 它应该是通过学生的无意识的心理机制而发生作用的, 这才是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例如, 在七年级上册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材从几个常见的生态系统入手, 在教材书中有七幅插图, 介绍了各个生态系统。我利用电脑向学生展示了这些图片。这些图片利用电脑展现在学生面前时, 学生们不由得大叫起来:“真好看”!这是学生们心底的感叹。大自然美丽的风景从心灵深处震撼着孩子们的心, 使他们在共享自然环境美的同时, 能积极参与环境的保护, 并在广泛的生态情景中认识生物的特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生物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传统教育观念 篇2

屯脚小学 李兰

在知识快速发展的信息世界中,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轰轰烈

烈的教育体制改革在我国已经全面展开,不难发现这场改革不仅仅是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变革,更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变革,既力求突破传统教育的弊端,又在已有教改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发展和

创新,从而实现课程的现代化。我们小学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主体,责无旁

贷, 必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更新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改新要求。主要做法是:在课堂教学中,更新教

学观念,加强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改变教学策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

就要求教师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作用,适应学生的学习,使数学教育面向全

体学生,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世

界各国的共同呼声。高质量的人材,来源于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则取决

于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一、精心策划和组织教学活动

1.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这就

是说,我们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

构。

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活动,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

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两部分组成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着想,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

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体。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漠视学生

做人的尊严,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特别是要正确对待那些智力发展迟缓、不听话的学生,要做到不体罚,不当众批评,乃至打击报复。顾明远教授讲过一句话:

“中小学生个个是嫩芽。嫩芽就要进行保护,嫩芽就来不得半点伤害,一旦伤害

可能会造成终身残疾。”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因材施教,突出教育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争取

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人成才。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第一,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生物学科的教育目标应放在人与自然的开放

系统中,从生物科学自身发展、生物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以及社会与自

然和谐发展等角度,提出体现当代社会需要的生物学科教育的知识、能力、技能、德育等目标。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活动才是有用的付出,有意义的劳动。

第二,树立教学本质观。以往的教学只是老师讲,学生听,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互动,无法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不把教与学的知识、内容融入自然、融入

社会,不把运动的、变化的、活生生的生命及生命现象,尽可能多地直接或间接

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触摸”,生物课将不是真正意义的生物课,其本身亦将

缺乏生命力。

第三,树立教学开放观。新课程强调,教学应是开放的学习过程,打破传统

封闭保守的教学模式。首先我们要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

短,其次还应加强教学双方、教学与社会、教学与环境的交流,以各种生物兴趣

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到大自然、到大社会中去观察、调查、实验,从

爱护一 草一木,饲养小动物到参与生物科技活动,使其体验到生物科学知识、技能之于人、自然、社会的价值。

第四,转变课程观,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以往的课程只是教学计划、教

材、教参等文本,而现代的课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在新课

程理念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了课程的开发与创造。这一切皆由教师来把握并

加以整合,从而形成现实的课程,即教学过程。可见,教师起主导和桥梁作用,是实施课程的关键因素,学生起主体和参与作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

第五,树立轻教重学观。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教轻学,而新的课程方案强调

重学轻教,要求教学中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相长。为从根本上转变

重教轻学的倾向,新课程把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主流学习方式而加以提倡。纷繁

复杂的生物世界,有着太多的神奇和奥秘。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发

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探究的历史。

第六,摈斥棍棒教育,树立人文教育。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棍棒教育

根深蒂固,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也发人深思。难怪大教育家陶行知说: “棍棒之下

出孝子,但你的棍棒可能打掉一个爱迪生,可能打掉一个瓦特,打掉一个牛顿!”我们应该树立新的人文观念,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争取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人才。

三、更新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师能够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的根本保障,它包括教师

对于学生学习观念的更新和教师自身学习观念的更新。

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教学的至心转移到教学生“学会学习。”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主宰人类发展的领头科

学, 在基础教育阶段,生命科学又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掌握扎实的生物基础

知识是生物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

及生物科学素养更是新世纪的要求。改变传统教育观念,积极构建多维课堂教学

模式,做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教师。教师教学观念更新同时也包括教师自身学习观

念的更新。教师在信息社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基础教育时期是促成或扼杀儿童好奇心的关键时期。如

果有一个适合的环境,好奇心就会自然的继续发展,从而进一步形成旺盛的求知

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创造型人才所必需的。小学生在真实的事物面前会有许

多的不理解,但是,不理解的东西越多,不理解的思想越能使小学生深感惊奇或

诧异,由此出现的激奋、惊奇、诧异就越能够纠正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衰弱、萎

缩状态,唤醒正在沉睡的脑细胞,迫使大脑加紧工作,积极活动。如此,在学生

大脑里产生许多“为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恢复学生高度的求知欲和好

学精神,使学生主动去探索求数学知识的奥秘。新奇和惊讶之感是思考的开端。

例如,同样在教学路程应用题这一块内容时,在编排应用题的内容上,我适

当地编一些有关学生(或小组)干活、开车、走路、做练习题比赛等等内容,把

自己完全进入到应用题实际生活中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更能帮助学生解决一

些实际问题。

2.能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

有人曾经说过:听了,一会儿就忘了;看了,就记住了;动手操作了,就理解了。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手是脑的老师,听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手上有丰富的神经,每一根神经都与大脑相通相应。手在大脑的指挥下活动,大脑在手的活动过程中直接认识事物,认识得快,认识得深,有时会起到眼耳等器官起不到的作用。所以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某些知识是必要的,是高效的。喜获动手也是儿童的天性之一。

3.要不断地改变教学形式,使其丰富多彩。

如果每天重复做同一件事情,会很不情愿。学习也一样,每天总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也会厌倦,导致厌学、学习成绩大大降低,同样的知识,教学方法经常改变,小孩喜欢新鲜,学习兴趣就会明显提高,有了兴趣,就有了力量,学生的主动性就能得以发挥,效果事半功倍。

四、总结

转变对传统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 篇3

[关键词]转变 职业技术教育 观念

我们深知,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是牵引中国走进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动机,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曾起过重要作用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力、能源等不再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教育本身作为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阵地,必然是未来增长经济的主要因素,因此,教育是牵引推动中国走进知识经济的发动机,是知识经济的基动力。纵观发达国家,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证明,国家要想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并保持国际竞争能力,不仅需要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际信息网络和一个运作模式同国际经济发展主流接轨的文化知识产业体系,而且需要使知识有所创造、加工、传播和职业性知识与技术应用有机结合起来。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今天,我们分析其中含义,倍感邓小平同志的高瞻远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职业技术教育是跨入新世纪之后的主流,面对着机遇和挑战,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由此可见,要建立新的经济体系结构同国际经济体系的接轨,在新世纪内就急不可待地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转变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观念,以下五个方面将谈谈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需转变的观念性问题及提出的一些建议。

一、 职业教育要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现代化教育模式转变

职业技木教育是中国进入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它在推动生产力进步及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因是:现阶段,我国资源的特征有:教育、信息这两大知识经济支撑发展的新资源,所以,我们一定要确定新的教育资源观。第一,知识经济时期生产力主要依靠知识,知识将是决定或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知识是生产力,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的再生产,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第二,知识经济时期的劳动价值论变为知识价值论。注重商品中的知识含量,这主要依靠劳动者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这一切是依靠教育来培养的。第三,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作为资本的,是有不可消失性和不断复制性,那么教育是探索知识、传播知识的源泉。因此,教育是社会前进中十分重要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好教育资源,是中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目前,纵观我国的经济形势,一方面由于工业经济未能得到充分发展,未能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约束,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挑战又悄然而至,对于行业或企业来说,不仅要建立现代行业或企业制度,还必须有前瞻性,要从根本上提高行业或企业的文化内涵和知识含量,提高行业或企业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这就需要行业或企业加强职工的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现今,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前进中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而,我们一方面要面对挑战,另一方面又要寻求发展的机遇和途径,必须转变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大力发展各种各样的职业技术教育,使职业技术教育全面适应当前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的需要,从而造就更加灵活的教育机制,更加开放的教育体系,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打破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终结性”思想观念,拥有“终身教育”观念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必须承担终身教育的历史责任。人们希望的在青春期积累一生享用的知识或技能的传统观念已经不适应了,据统计,知识的半衰期现在仅为5年,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国际贸易关系密切,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知识的剧增,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一个人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成人职业教育是传统学校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因此,要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弥补人们接受教育不足的缺憾,在个人需要的任何时代都能接受再教育,推动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可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进一步扩大职业技术教育规模,使全国高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的招生人数与普通高中的规模大体相当。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初、中、高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体制,构筑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建立起具有本地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使人们随时有返校进修学习的机会。这样,就需职业技术教育作一些调整:第一,对于职前教育,在教学上采取“直达车”的设计,使学生毕业直接升学或就业;对于在职培训,在教学上采取“区间车”的设计,为公民个人随时返校进修创造条件。第二,在入学方案上做到多元化。第三,规定在职人员的入学考试,依据其职业证照及毕业后工作年限的不同,享有不同的加分优待。如上述条件具备之后,会逐步推动人们的发展与进步,加强其对终身教育的信念和动力。

三、确信普通教育文凭与职业技术教育文凭的等值关系

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虽然它们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同属于我国的教育体系,只是由于现今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传统教育政策、制度的影响而暂时不能使这种等值关系体现出来,然而我们可以确信这种情况的实现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诸如会考是高中阶段的教育考试,会考内容为高中阶段的文化课,会考参加对象为上述高中阶段的毕业生,如果通过举行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参加高中阶段毕业会考,即可取得高中毕业资格证,从而建立起中等职业学校文凭与普通高中文凭之间的等值关系。规定只有取得高中毕业资格,才能参加当

年或以后各年的高考,从而实现高考报名的社会化。这样,顺其自然地使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贯通和衔接起来了。

四、转变对改革、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看法

改革、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着眼于与终身教育的衔接和融合,终身教育将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视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现代的终身教育可考虑:第一,把职业教育与职前教育与在职进修、培训结合

起来,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起来。第二,在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实施自学考试制度和成人高考制度。第三,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毕业文凭之间建立一种等值互换关系,在社会上树立多元文凭价值体系。如规定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加上若干年的工作年限,即相当于取得相应层次的毕业文凭,也就是获得同等学历。第四,规划多元入学方案,规定只要取得相应的毕业文凭,不管是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抑或是同等学历者,都可以参加高一级学校的入学考试,根据不同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工作年限,在入学时享有不同的加分优待。这样,人们个人无论在任何时间、地点,以任何形式取得的毕业文凭、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从业年限都能得到承认,并作为公民在终身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或取得新职业的起点。

而且,我们要转变人们那种认为职业教育主要是岗位培训,岗位培训以及转岗普职,普级培训等,是对从业人员实施以提高本岗位需要工作能力和生产技能为重点的一种教育和培训活动的观念,同时也要认识到现代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必须:第一,从决策层、管理层到操作层都要全身的投入学习,成为知识型、智能型的高素质人才即教育的全员性。第二,在行业生产、经营管理进行中的准备、计划和实施的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教育、培训和学习即培训的全程性,同行业或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建立全国性的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领域的对话机制,在学校、行业或企业中建立协作办公室,制订与行业或中、小型企业加强联系的政策。第三,不仅重视个人学习和智力开发,而且更重视团队学习和群众智力开发,更重视快作、团结精神的教育、培养即学习的团队性。如今,中国加入wto,我国经济即将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经济行列中,只能是面对改变,善于改变,寻求改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有行业特色的教育。

五、消除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偏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即将到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是要与改革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内容和形式,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要求,确定新时期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的。如职工行业培训不仅是应知和应会培训,以适应岗位的要求。现代行业和企业制度要求培训知识型劳动者和智能型人才高技能操作人员,提高行业全员素质,懂外语,还要掌握网上技术以及创新能力的开发。在教学方法上,要用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激发职工的创造力。也可以加强交替式教学,鼓励接收青年完善行业或企业培训制度,促进青年在行业或企业中融合,保证学校教育与行业或企业培训和交替培训教学的研究,引导职工在本岗位上发挥发明创造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推进学校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应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仿真技术等教学手段,让职工根据需要在国内外互联网上自立地学习,同时要推进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加强新颖课程和现代化教材建设。

所以,职业技术教育也正以其暂新的面貌展露在教育的舞台上,我们应当消除那种认为职业技术教育是单一型、片面型教育的偏见,那种认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多数的弱势”及 “弱势的团体”的思想,转变对传统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以全新的理念认识职业技术教育 。我们相信:职业技术教育会在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下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的。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张凤莲.亚洲“四小龙”教育制度与管理体制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194.

[2] 高教信息[N].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传统教育观念 篇4

一、传统造型观念与现代高校绘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传统造型观念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的现代高校在教学中只是实行传统的写实主义模式, 它具有单调性、人性化不强烈等特征, 传统的造型比较单一化, 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使得教育模式趋于格式化和简单化, 而且高校对于西方传统造型观的研究始终处于一种模仿和追求的状况, 没有进行很好的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 逐渐地研究属于自身独特的教育新路子。

2. 现代绘画教育中潜藏的危害

现代高校对于学生的发展要求很高, 希望培养出一大批对社会和国家有作为、有用的高素质的、实战性的人才, 从而为社会所服务, 因此主要针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间接地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的专业素养的提高, 举个例子:学生在素描写作的时候, 注重的是在不一样的光线下对抽象事物的具体形态、动作、体征、比例、明暗和虚实程度等各个方面的描写, 而不是发挥个人的优势进行创新,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索知识的兴趣, 不利于教育的实施;另外, 高校都在加大对学生的招收量, 而后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比如说人数的增加, 教学秩序相对的松弛, 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 那些所谓的高级院校逐渐地走向下坡路, 这些因素都从侧面影响了现代绘画教育的发展。

对于这些发展的诸多问题, 高校需要勇于面对, 敢于挑战, 从而不断创新与探索新知, 逐渐地改善我们高校的教育体系与整体的理念。

二、把传统造型观念和现代绘画教育结合起来

传统造型艺术因其独特、深厚的魅力而成为了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方式, 那么只有将传统造型观念与现代绘画教育相统一起来, 才能创造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打破传统、单一艺术观念的旧局面, 从而形成一种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风格形式多样化的新格局。

现代绘画教育风格无论从形态、形式上以及艺术发展的角度来说, 都与传统的造型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者不可以分裂开来。现代绘画的技术指导多来源于对传统的写实主义、主体主义、构成主义, 还有一些整体化主义的吸收与传承, 这其中有中国的传统造型观念也有西方的绘画风格。中国的传统造型观念主要表达的是以意境来描绘实物, 创造出许许多多的艺术作品, 用来为人们欣赏与参考。中国传统造型观念注重用美的形象来抽象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达到一种心情的美感, 也就是说用绘画的作品来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 并不是真正的为了与客观事物的具体描述, 而重在用描绘的事物来表意, 实际的物体只是作为一种媒介来为艺术而服务。而西方的传统造型观念就比较多样化、开放性、抽象化, 给我们许多想象的空间, 可以融入我们高校的教学之中, 汲取其中值得我们借鉴的传统造型元素为现代绘画教育增光添彩, 以此来取得实质性的飞跃。

艺术表现在简单的层面, 与多元化发展的现代绘画教育要求有着不同。但是同样有着许多丰富的美学思想 (绘画设计的巧妙、绘画所表达的意境优美) 值得我们去学习并且运用。那么作为民族的艺术文化, 我们想要站在艺术的巅峰, 就需要高瞻远瞩, 敢于吸收, 敢于继承旧的传统模式, 彼此交错相容在一起。

高校教育的发展中, 素描、色彩等课程一直采用的是以写实主义为主, 单一的写实方式使得学生的思维模式比较固定化, 没有很好的开发学生的优势, 影响了他们创造力的发挥。而对于传统造型观念中以意传神的这种优秀的理念, 确实值得我们高校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延用并且积极地宣扬。还有西方的造型观念由过去的具体向抽象化转变, 由模仿具体的表象到深层次的探究其内在的美转变, 逐渐地向视觉化的教育模式摸索前行。相对于西方绘画教育而言, 中国现代高校绘画教育仍然很薄弱, 语言的匮乏、形象的简单、写实主义等形式依然是主导, 很显然并不是高校教育的目标, 我们应该在写实主义的基础上, 慢慢地把其它的有利于绘画教育的方法都提到教育的日程上, 达到高校教育的目的。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也应该有所创新, 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不要对他们实行简单的教的模式, 那样会束缚学生的想象, 影响学生绘画的发挥, 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绘画基础课程教育作为各个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为了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现代高校在进行教育时, 需要承袭传统造型观念中写实主义、现实主义、表象主义、视觉化的教学方式等一些优良部分, 把教育打造成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要注重对学生的创造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不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 摈弃一些不正确的 (大量的扩招、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亲戚路线等) 教育措施, 使得现代绘画教育与传统造型观念相辅相成, 真正地成为一个整体, 从而不断地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相容并重, 打造现代绘画教育的新时代和新局面。

摘要:高校绘画基础课程指的是各个学校的艺术专业普遍开设的素描、色彩等课程, 绘画基础课程是艺术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也是一切造型专业的基础课程, 对造型与创造力有很深的影响, 在所有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如今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 传统造型逐渐地显示出简单化, 不能跟上教育发展的需求, 因此我们在运用传统造型观念教育对现代教育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 还需要逐步地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从而提高现代高校绘画的基础, 寻求优化绘画专业教学的真正出路。

关键词:传统造型,现代绘画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顾方松.《工艺美术简史》[J].新美术, 1998 (01) .

[2]常芳.《艺术设计教育面面归》[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 2003.

[3]蔡伟.《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 2003.

[4]刘连.《新时期高校绘画价值观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08) .

道德是人们借助传统观念 篇5

一、当代加强青年道德建设的意义

1.加强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强有力的道德支撑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道德 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良好的道德基础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和谐社会不仅是指一个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平安,而且是指社会成员精神心理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宁静。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和谐宁静的精神心理秩序,就不可能有真正持久、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社会成员的精神心理和谐最终会成为影响秩序和谐更为复杂、长远、根本的内在因素。

2.加强道德建设是改变青年道德现状的迫切任务近些年,随着

外来思想文化的大量涌人,社会环境的急剧转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正在冲击着我们优秀的传统道德和高尚的价值观念,使广大青年的道德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模糊,一小部分人表现出美丑莫辨、善恶不分、是非混淆的倾向。许多青年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和家庭生活,不能正确地对待职业、个人生活和政治,他们在寻求自我实现、个性张扬之中获得的只是感官的刺激、物质的享受和性的满足。一时间,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相对主义、道德虚无主义等喧嚣并呈。当代青年在尊重和服从国家、集体利益的同时,并不希望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在注重情感交流的同时,注重自身利益的务实性。在现代经济冲击下,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力大为削弱,与价值取向的自我化和价值标准的实用化倾向相矛盾。善与恶标准界限不清是当代青年道德现状中最突出的问题。善作为最重要的道德概念,在当代青年当中产生了许多茫然,许多社会现象深深困扰着他们,不是随波逐流,便是难以选择。做人讲道德、讲诚信这千百年来形成的做人的根本信念在一些青年心里产生了动摇,成了一种疑惑。一系列失信、败德现象同当代青年追求真理、文明向上的形象形成强烈的反差。青年不诚信等现象已危及青年的伦理道德底线,加强道德建设已经成为改变青年道德现状的迫切任务。

二、当代青年道德建设的措施探析社会转型时期,青年道德建设的内容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它改变了青年原有的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客观上要求面向青年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途径进行全

方位地转型。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和青年德育肩负使命的战略高度,针对我国青年道德素质的现状,我们应该采取如下积极的应对措施,以促进青年道德建设的健康发展。

1.培育健全的道德人格所谓道德人格就是个体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体特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重视发展青年的道德思维,培养其道德实践能力,使当代青年具有健全的道德人格,已成为道德建设的目标方向。道德人格的培育,一方面依赖于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即青年自身的道德自律;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外部社会环境的优化。这两方面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缺一不可。青年自身的道德自律有四种方法值得借鉴和参 考:第一,知行统一。当代青年中知行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是造成道德失范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青年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知行统一。第二,自我磨炼。所谓自我磨炼就是要通过善 的积累,不断巩固强化,逐渐凝固成优良的品德。这种道德修养方法,实际上就是强调对人的道德意志的磨炼,只有不断加强对自我的磨炼,人才能步入更高的道德境界。第三,内省。所谓“内省”,指自己在内心反省自己的言行,扫除邪恶不好的东西,保留善的东西,就是要去恶存善。内省的修养方法,是一种自我锻炼的修养方法。

2.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加强青年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加强青年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现代社会的特性,提出了鲜明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凝集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髓,确立了

传统教育观念 篇6

1.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1.1职业技术人才的严重缺失和职校生源的极度匮乏 目前,我国技术工人总量求大于供,各类技术人才明显供不应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技校的招生不容乐观。许多学校每年暑假都要派出招生教师到学生家里做工作,甚至开专车接学生和家长到学校参观,先考察后报名,但仍有很多学生和家长表示没有兴趣。为完成招生计划,不少学校还出台了奖励政策,但就读学生依然很少。

1.2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基础设施跟不上,许多农村职业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学生产实习基地,农作物优质品种的开发,试验、示范和推广等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不高,专业师资队伍严重缺乏,大多数专业教师从学校毕业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没有实践经验,而一些老的专业教师又无法适应新专业的教学要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1.3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 农村职业学校普遍成立毕业生就业专门机构,通过联合办学,与用人单位签订安置协议等办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但效果并不理想。从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看,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回乡务农比例呈下降趋势。农民基本上是“种田管温饱,致富往外跑”,职业学校许多毕业生走上外出务工经商的路子。

1.4科技培训开展难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教育部把农村教育工作的“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重中之重”。各个乡镇均兴办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各地大力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开展乡、村两级应用技术培训,对普及农村科技知识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两基”目标的实现,目前扫除剩余青壮年文盲和脱盲巩固提高工作基本停顿,大规模的应用技术培训也无人组织,不少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已改作他用,教育资源严重流失。

2.农村职业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

2.1我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人们重视普通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校被视为二流学校。许多家长都不愿送自己的孩子进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同时,传统应试教育使许多教师、家长把与考试、分数无关的都归为不务正业,使许多学生及家长轻视职业教育。

2.2“两高”扩招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即通常所说的“两高”(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扩招。“两高”扩招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其中应当包括城乡职业高中的扩招。但实际上很多地方忽视了职业教育学校的扩招需求,不少地方的职业教育滑入低谷。

2.3政府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能不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力图改变职业教育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种种弊端,试图借助市场的力量搞活职业技术教育。但是,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职业教育的所有问题,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仍需承担主要责任。尤其在财政投入方面,政府不增加甚至减少投入的做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简直是雪上加霜。中等职业教育成本一般是普通高中的2~3倍,市场无法代替政府对职业教育进行投入。职业教育实施的是专业教育,需要比普通教育有更多的设备、场地和专业技术人员,这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没有政府的高投入,职业教育很难实现专业化教育目标。据统计,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只占职教事业经费的20%左右,这种理论重视而实际忽视的做法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依然困难重重。

3.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摆脱困境的几点建议

3.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进一步明确农村教育的目的,加大职业教育比重 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思想障碍是人们追求上高中、升大学,鄙薄职业教育,认为普通教育是一流的正规教育,职业教育是二流的非正规教育。这些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必须消除,应该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两类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进一步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目的,改革农村教育结构。农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各级实用人才,要改革农村教育结构,加大职业教育比重,无论是高中阶段还是义务教育阶段,都应当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在小学阶段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在中学阶段设置职业技术课程,培养适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乡土人才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根本。高等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培养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中高级人才。

3.2政府要适当加大对职校生教育经费的投入,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政府应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对职校的经费支持。鉴于许多职校的资金利用效率低,政府可以改变投入方式,根据每年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拿出应当投入的职业教育经费,在对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进行科学评估和认证的基础上从优选择,并在验收合格后直接将职业教育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投入资金的使用效效,而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将增强政府加大对职校财政支持的自信心。政府可以把行业、企业作为职校的合作伙伴,将其纳入职业教育管理的组织协调机构,以优惠政策为职校与企业合作牵线搭桥。

3.3改进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为农民学习和培训提供良好的平台 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关门办学”和“单一办学”,学校只注重对在校生的学历教育和培养,办学形式单一,这种办学形式和培养方式显然不利于农民的学习和培训,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改进办学形式。在办学体制上,要建立健全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普教、职教、成教相互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农民终身教育和培训的体制;在办学形式上,加强对初中和高中毕业的回乡青年进行学历教育,有规划分步骤地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科技的致富领路人。同时,定期吸收农民参加专业进修,为农民开设与农业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大专专科课程,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在教学方式上,实行产、教、研相结合,把学校的实验场所建立在农民的试验田上,把学校已有的农业科技园区、生物科技园区建设与对农民的示范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现场指导和示范,使学校的教学实验场所也成为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园地,为农民提供一个学习、进修、培训的良好阵地。

3.4要适应市场需求 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要与市场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形式应该灵活多样,如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和制作光盘,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戶授课讲解,现场回答问题,培养科技示范户。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如家政、建设、服务、修理、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运用等,但所有内容都必须有针对性,要根据自身的特长,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使其尽快掌握1~2门实用技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3.5要多方扶持 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而快捷的途径,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要真正从农民利益出发,为他们做好技术和信息等多项服务。农业、教育、卫生、劳动等各部门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把此项工作做好。

中国传统法观念的透视 篇7

1 中国传统法观念形成的制度性基础

1.1 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自然经济

从整体上看, 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是农耕社会, 以自然经济为经济基础。自然经济有其特点:首先, 农业生产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在很大程度上它依赖的是对天时节气的准确把握, 并且这种对时令的摸索、耕作技术的总结等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传递过程。其次,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 生产本身的特点要求人们在极短的时间把所有劳动人口都集中起来, 统一支配。第三, 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最后, 农业社会的生产力低下, 粮食就成为最重要的财富, 积蓄粮食就是积累财富。这一切决定了自然经济的内在、封闭的特性。

1.2 宗法家族的社会组织结构

传统社会的组织结构是宗法社会。“宗法”, 即以血缘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 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这样在整个社会上就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树状枝杈的宗法式的社会图景。与宗法制紧密相连的分封制也是按宗法关系进行的。“宗法血缘纽带已获得空前的社会价值, 它是划分统治与被统治阶级, 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权力再分配的标准”。这种宗法社会组织结构一直贯穿于整个封建时间, 并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角色与权利分配。

1.3 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这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最好诠释。自秦以来, 中国就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秦统一六国奠定了中国封建时期大一统的格局, 也奠定了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有学者将君主专制政体的内涵概括为: (1) 君主的终身制和世袭制; (2) 君主地位至高无上; (3) 君主独揽国家权力。前两项非君主专制政体所独有, 而真正体现出君主专制政体的就在于君权不受法律制约, 不对任何机构负责, 不受任何机构和权力的合法反对与制约监督。

自然经济、宗法社会和专制政体作为中国传统法观念产生的制度基础, 三者是相辅相成具有内在的联系。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自然经济自然会产生宗法的社会结构, 而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又必然导致专制政体的出现。所有行之有效的行政行为、法律制度、道德教化等等, 都从不同方向将个人固定在土地上, 束缚在家族中, 把个人融化在农业生产过程里, 并把个人镶嵌在宗法血缘的网络间。在这样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传统法观念必然是压抑人、束缚人的, 必然是义务多余权利, 必然是集体本位高于个人本位, 官本位大于权利本位的。

2 中国传统法观念形成的思想性基础

与自然经济、宗法组织结构、专制政体制度性基础相对的是传统法观念的思想性基础。这种思想性基础是对制度性基础的总结、抽象, 从而形成了影响人们的法的看法的思想系统。如儒教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等, 这些思想在传统上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法观念。

2.1 儒教意识形态与蔑视法的思想

儒教思想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一直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儒家思想涉及的方面很多, 但主要是围绕着宗法社会的组织结构来进行展开的, 由于他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 主张贤人治国, 因此产生了重人治轻法治的思想。《礼记·中庸》记载:鲁哀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说:“为政在人”, “其人存, 则其政举, 其人亡, 则其政息。”认为国家的治乱, 全系于当权者是否贤明, 而不在于法律制度的好坏和有无。并且, 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的“人”, 并不是指一般的人。他说:“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显然, 孔子的心目中能够为政的人是那些具有贤能的统治者, 而不是一般的无知的“小人”, 他们只能作为被统治者。他还说:“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用政令和刑罚这种强制手段来治民, 只能使人民暂时免于犯罪, 却不能使人民感到犯罪可耻;只有以礼德为治, 才能使人民有羞耻之心, 而从内心归服。这说明虽然儒家思想并没有完全忽视法律的作用, 但法律与道德教化相比只不过是次要的手段。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 孔子不仅把当权者个人置于“法”之上, 而且也把礼德置于“法”之上。

在孔子之后, 随着社会生活和学术思想的变化, 儒家法律传统也发生某些局部的修正和总体的完善。孟子是孔子学术的继承人, 此外他还提出了“人性善”的理论, 这则进一步为实施教化提供了依据。荀子虽然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但他的思想已经跨出了儒家思想的原有领域。他的主要贡献是提出儒法合流、礼法统一的理论, 并且在“人治”理论方面别有建树。董仲舒是研究公羊学的大儒, 他继承了儒法合流的荀子的学说, 并采纳了阴阳五刑的神秘理论, 缔造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础。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贡献是在董仲舒思想体系的基础上, 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某些思想因素, 完成了儒家法律思想的哲理化。

在儒教的思想体系中, 孔子和孟子是排斥“以法治国”的“法治”, 强调统治者个人素质的优劣和道德教化的重要作用。荀子以及董仲舒、朱熹虽然都坚持“法治”, 但他们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坚持法家的“法治”, 而只是坚持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 同时主张用法律和刑罚来维护“德治”、“礼治”。因此从整体上看, 儒家对法律的态度是蔑视的, 法律这种工具性的作用远远比不上道德教化的精神追求上的意义。

2.2 “法治”:法观念的初醒

春秋战国时期, 以商鞅、申不害、韩非所代表的法家思想在西北的晋国初露端倪, 并最终在秦国付诸实践。法家的代表人物从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出发, 针对“为国以礼”的“礼治”, 要求用后天的人为功利代替先天的血缘身份, 并主张将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制订为“法”, 以“法”作为治国和统一天下的主要方法, 所谓“以法治国”、“垂法而治”。“法治”的提出, 实质就在于用地主阶级的新“法”取代贵族的旧“礼”, 剥夺旧贵族的特权, 维护本阶级的利益, 以适应封建制度的需要。

法家“法治”思想的提出就产生的根源来说只是作为一种治国的理论主张, 与我们当下所宣扬的法治思想是完全两回事, 它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法律意义。就其所处的特定的历史阶段和所服务的政治目的来说, 本着打破宗法等级特权、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地主阶级统治的目的, 积极地参与国家的管理活动、法制建设, 对于秦朝统一中国以及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国, 都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法家的法治思想而且影响了秦朝以后的各朝各代, 对中国传统法观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法治思想打破了儒家礼治思想的一些弊端, 展现出封建时期法观念的初醒。

2.3 礼法融合:法的双重性格

秦朝以法家的法治思想建立中国大一统的封建格局, 但它的传万世的美好想法, 在传二世的时候就被农民起义所推翻。归其原因在于法家的思想理论虽帮助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的愿望, 但其所建立的封建王权却太过激进。帝王的专制权力过于强大, 忽视了长期以来的由礼所建立起来的传统思想, 加之残酷的统治方式背离了社会的发展模式。汉以后吸收了这种教训, 礼治与法治的对立局面逐渐的走向融合。礼法融合所造就出的法就具有了双重的性格, 它既要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又要维护封建集权政体。在这种法的制约下, 形成了个人-家族-国家三个层面, 个人既要履行对家族的义务又要履行对国家的义务。

3 中国传统法观念所带来的影响

通过对中国传统法观念制度性基础与观念基础的分析, 中国传统法观念的轮廓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对此, 武树臣先生曾给出过细致的描述,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 泛神主义的差等意识; (2) “亲亲”的宗法意识; (3) “尊尊”的权力意识; (4) 静止的私有权意识; (5) 轻法贱讼意识; (6) “混合法”意识。这些就构成中国传统法观念, 笔者十分赞同这些对传统法观念的精辟总结。问题的关键不在中国传统的法观念是什么, 而在于这些观念给中国法律思想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最大的影响就在于对个人自由与平等的极度抹杀, 个人权利的极度忽视。

3.1 集体本位取代个人本位

由于受到宗法社会结构和专制政体的影响, 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始终是被压抑和摧残的。在宗法的社会组织结构中, 强调的是孝、悌、忠、信, 强调的是对父系族长的绝对服从。个人完全禁锢在宗法体系之中, 维护的是宗法家族的整体安宁。中央集权式的政体的确立无疑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它打破了宗法血缘关系的格局, 在个人和国家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但是, 个人的权利始终是以国家的利益为前提的, 个人的存在与发展绝对不能违背专制国家的根本方向。这就使得个人似乎刚刚脱离的宗法血缘的束缚但同时又陷入到国家集权的禁锢中。

3.2 义务本位大于权利本位

在我们传统的礼法文化中, 法律是孕育于礼的大环境之中的。有道是“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如果一个人抱着为权利而斗争的态度去寻求权利上的保障, 那会认为是扰乱社会的不安定分子, 会认为是刁民。当然, 中国人也并非没有权利意识, 趋利弊害是人的本性, 但这中追逐权利的行为要符合基本的礼法即是说符合义的约束。权利的能指只是国家权利、社会权利, 为了保证国家权力至高无上, 必然要禁止个人权利, 民众只有服从于法律, 服从于整体, 国家才能安宁、富强, 正所谓国泰则民安, 国富则民强。在国家利益、君主权力面前, 个人是从无权利可言的, 只有永无休止的义务付出。

3.3 体制性的束缚限制创造性的突破

由于长期受到自然经济、宗法社会、专制政体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时期形成了非常稳定的体制性结构。上自天子皇帝下自平民百姓都受封建礼法的约束而无一例外。任何改革和创新都被这种稳定的态势所埋没, 普通的民众也安于这种状况, 除非是遇到灾荒之年苛捐杂税实在压的人民除了奋起一搏别无他路的时候, 这种状况会长时期的保持下去。

任何创造和革新在这种状态结构中来都会非常的缓慢。即使是像黄宗曦那样具有锐意进取, 提出多项近似西方近代民主革命主张的人, 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秩序的稳定压倒了一切创造性的动力, 而在这种体制下的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被压缩, 创造的思维被体制性的束缚所压抑也就在正常不过了。

摘要:中国的传统法观念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 它的产生有其必然性。通过对中国传统法观念产生的制度性基础和思想性基础进行分析, 在肯定中国传统法观念所具备的借鉴意义和精华内容的同时, 更加侧重于对它带给我们的消极影响的分析, 以期能更加全面的认识中国的传统法观念。

关键词:法观念,宗法,权利本位,义务

参考文献

[1]大木雅夫原.东西方法观念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165.

[2]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宗教 (前言)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3]崔永东.中西法律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113.

[4]邓正来, 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3-462.

[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1-123.

[6]公丕祥.中国的法制现代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1-125.

[7]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1-230.

[8]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1-351.

[9]马作武.中国法律思想史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8:1-78.

改变传统观念寻求有效评价 篇8

一、担当课改实验者,学习新理念

我们常说 “教学相长 ”,借助课程改革的契机, 一批优秀课改教师脱颖而出, 他们为什么能取得让人羡慕的成绩, 关键在于这些教师认识到位, 能不断学习课改新理念, 并能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因此,对于一名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 要认真学习发展性评价的相关知识, 为课题的实施打好坚实的基础。

1.认真研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 (试行 )》(以下简称 《纲要》), 准确把握发展性评价的定义。《纲要》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评价体系。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里强调的是评价要关注过程, 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种评价就是“发展性评价”。

2.拓宽学习渠道 ,在思想认识上有新的提高。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关于学生发展性评价的解读、实施经验等内容有很多, 教师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认真阅读、集思广益,遇到疑难问题还可 以通过名 师工作室 、陇原名师等网络互动平台, 零距离向名师请教。

3. 学思结合。 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应静下心来对课题的实施进行整体规划, 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特长等进行深入分析, 对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进行深入思考。

二、改变传统评价观,尝试新方法

1.营造班级评价新氛围。 (1)用心评价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做到以生为本, 发自内心地喜欢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教师做到了真心喜欢学生, 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给予的爱, 师生关系才会更加和谐, 学生才会喜欢教师所教的内容, 教育教学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这是营造良好评价氛围的前提。 (2)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评价氛围。教师一句鼓励或者赞扬的话可以成就学生的一生; 一句挖苦或者讽刺的话也可能毁掉学生的一生。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率先垂范, 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 注重引导学生也要用这样的语言进行互评。久而久之,课堂上的这种积极性的评价氛围才会形成,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才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建立量化评价新方法。 (1)对成绩实行能更改的评价。一学期能计入成绩册的平时成绩有四次,每次的成绩都是统一测试、统一登记的。教师可以给学生选择的机会, 当学生认为自己的成绩不理想时,可以提出申请,在记录成绩的时候用铅笔书写, 等下次的测试成绩有进步时可以更改成绩。如果连续两次测试成绩均不理想, 可以记录平时最好的口算成绩或课堂作业成绩。 (2)对课堂表现实行能选择的评价。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存在差异, 同一个学生在不同 的时期也 会出现差 异。因此, 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课堂表现分为听课态度、学习兴趣、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及课堂作业的完成程度等几个方面,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为自己打分, 每月结束后, 学生可以根据记录对自己进行反思。这种发展性的评价活动能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三、反思评价得与失,总结新经验

经常进行反思是一个教师进步的阶梯, 是一个教师成熟的重要途径, 对开展课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教师应该反思些什么呢? 最主要的是反思自己的收获和体验,总结新经验。首先,教师要勤动笔, 记录评价的点滴经验。比如,课堂上教师经常要对学生进行语言评价, 有些表扬的话说的次数多了, 学生表现得很麻木,这时就应该记录下来,尽量在课堂上少说; 有些评价语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就可以随时积累下来。其次,就是要勤动脑,反思制订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是否合适, 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到底有多大。最后, 教师要多学习。教师应经常阅读教育教学杂志,参加课题研讨,不断用先进的理念为自己“充电”。

浅析中国传统绘画的“写生”观念 篇9

中国传统绘画主张“心师造化”, 就是指画家进入自然, 以自然为师, 这种方式一直是我国历代画家身体力行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古代画论中, 有关写生的理论记载多如牛毛。早在唐贞观九年 (公元635年) , “写生”一词在绘画理论中就已经出现在彦悰所著《后画录》中, 彦悰在评唐代画家殷王府法曹王知慎时说:“ (王知慎) 受业阎家, 写生殆庶, 用笔爽利, 写生不凡。” (1)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以“诸黄画花, 妙在赋色, 用笔极新细, 殆不见墨迹, 但以轻色染成, 谓之写生” (2) 之句, 给“写生”下了应该说是最早的定义。另外, 中国画论中“以形写神”、“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师法自然”、“搜尽奇峰打草稿”等理论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绘画创作中的写生观念。那么, 传统“写生”的本意是什么?五代山水画家荆浩说:“似者得其形, 真者气质俱盛。” (3) 明代莫是龙说:“画品惟写生最难, 不特传其形似, 贵以神似。” (4) 清代方薰也说:“写生即写物之意。” (5) “生”即“意”, 乃生机﹑生意﹑生趣;“写生”就是写物之生趣, 为物传神。可见, 中国传统的写生并不停留在写实, 模仿的层面, 而是追求“传神”, 写的是旺盛的生命力, 蓬勃的生机。“生”是生机、生气、生动, 是生命和自然万物的活力。从而, 这使中国传统绘画的写生实践从一开始便打上物我统一、陶冶性情、不求形似的烙印, 表现出亲近自然又超越自然的特征。

据史载, 唐前期花鸟画家薛稷 (公元649—713年) 尤擅画鹤, 杜甫曾写诗咏叹其画鹤精妙, 有“薛公十一鹤, 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 苍然犹出尘。低昂各有意, 磊落似长人”之句。另一花鸟画家边鸾亦擅写生, 其画用笔虽然不多, 但形神全俱, 足见其已深得写生之妙。五代画坛显得虽较沉寂, 但也有坚持写生之画手, 如荆浩就常年定居太行山洪谷对古松“携笔复就写之, 凡数万本, 方如其真”, 而西蜀花鸟画家黄荃“家养鹰鹞, 以模写之”。到了宋代, “写生”一词更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认可。宋代赵昌“画花卉, 每于清晨朝露下, 时绕栏谛玩, 手中调彩写之”, 他自称“写生赵昌”, 所画花果, “写生逼真, 时未有其比” (6) , 因此“写生”一词亦随着“写生赵昌”的名声在宋代扩大开来。王伯敏在《中国绘画史》中这样评价宋代的写生:“北宋的花鸟画, 继五代传统, 进展较大,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就是多数画家特别重视写生。” (7) 因而, 一方面由于当时画家的勤奋努力, 另一方面也因为文人画在两宋时期得到了充分发展, 五代两宋时期写生作品特别多, 在写生过程中作品也更趋向于表达主体的思想感情。而到了元代, 文人画表现的热潮使“尚意”的画风兴起, 写生过程中更多地强调了作者个人胸臆的表现, 至此, 水墨山水画大盛, 画家们开始提倡笔墨, 讲究画的意境, 追求自我精神的表现, 传达艺术家的心灵感受。史称“元四家”的四位画家无一例外, 皆注重写生。王蒙隐居黄鹤山, 喜摹山中古树奇;黄公望隐居富春山, 每携纸笔入山对奇境面写之;倪瓒游太湖舟中摹景;而吴镇居钱塘临江作画。清代在重视写生方面, 值得一提的当推清初著名花鸟画大师恽寿平, 他作画全以写生为基础, 如果画花, 必折此花插到瓶中, 极力摹写, 直到把花画得鲜活生动才罢, 并认为“惟能极似, 才能与花传神”。

从种种绘画历史记载来看, 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写生观念, 各家有各家的解释, 而且在古代不同的时期, 写生的实践方式亦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所发展。但是, 总体来说, 中国传统绘画写生的重点都在处理写生中笔墨语言与自然的关系。画家通过把大自然“物化”, 而后“迁想妙得”, 最后写其“生意”。所以传统的绘画写生从不追求真正的写实主义, 它的实质乃是“遗去技巧, 意冥玄化”的写意形式。基于此, 中国古代画家在写生时, 便形成了特有的观察方式﹑造型观念以及审美取向。

在观察方式上, 中国画在写生过程中讲究“山行面面观”“山形步步移”采取“以大观小”的散点透视法, 无一固定之视点, 总体是运动的, 像庄子所说的“游心”, 处在移动的空间中, 要求整体全面地把握对象;写生对象的位置往往也是非确定的, 而是根据画面形式的需要重新取舍组织, 用艺术的手段将不同视域之内的对象安排在同一画幅之内。清代著名画家石涛游遍名山大川, 以山川为师, 终日写生, 提出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名句。这种独特的观察方式也创造了著名的山水画, 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气势恢弘的画卷。

在造型观念上, 中国传统绘画写生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 把“意”作为最高境界, 意是笔墨的灵魂, 失去灵魂意味着失去生命力。因而, 传统中国画的写生是视觉意象的过程, 注重对象的“意似”, 是一种文人画的“重表现”的造型方式。另外, 中国传统绘画写生不光靠眼的观察, 更重要的是用心体验“经营”, 用心造型, 以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正因为中国传统绘画较早地在理论上系统地、自觉地认识到了写生的这些要求, 并且在长期发展中不断沿着这些方面去开拓和加深认识, 才使得中国画形成了既非纯客观写实又非凭空想臆造的“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特征。以“元四家”为例, 他们都是在对景作画的写生过程中, 一方面创造出众多的皴、擦、点、染等技巧, 另一方面也更加注意寻找自然状态下客观对象最佳表现的主观感受, 使对象的造型更能表现自己的感情和气质。

在审美取向上, 中国传统艺术创作中有所谓“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内在的融为一体”的审美观念 (8) 。因而, 中国传统绘画的写生是视觉意象、视觉经验的心理整合过程, 注重事物的“意似”和“神韵”, 贵在“遗貌取神”。在中国传统绘画色彩理论中, 谢赫“六法论”中随类赋彩的理论也是在实践写生过程中的经验所得。自从文人参与了绘画, 并完成了水墨画的笔墨体系后, 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理论中, 色彩不再担当画面的主角, 而是具有了一定的装饰性。画家在作画过程中往往在水墨完成的情况下, 略施色彩, 目的是为了让画作的笔墨韵致更富情调, 水墨的运用, 也不是用水墨去画素描关系, 而是追求黑白分布、虚实相生的美以及笔墨的趣味, 可以借物抒情, 还可以寄情于物, 这正符合了中国传统绘画写生的终极目标:写意、写心, 也吻合了中国画的审美标准, 这样才能达到“气韵生动”的中国画的最高境界。

从以上的概述我们可以看到, 中国传统绘画的写生更加注重实现我与物的沟通和契合, 不受束缚, 有着更多的绘画自由。这与西方的写生观念相比, 具有很大的相异性。中国绘画大师潘天寿先生说:“中国绘画如果和西洋画差不多了, 实无异于中国绘画的自我消亡。”因而, 我们必须对中国传统的绘画写生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并要长期保持着这种自成一格而又具中国特色的写生观念, 保持我们这种富有民族个性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中国历代美学文库.隋唐五代卷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宋辽金卷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清]方薰.山静居画论.历代论画名著汇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2.

[4][明]莫世龙.画说.中国画论辑要.[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7.

[5][五代]荆浩.笔法记.中国美学名著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6]朱晓红.从中国传统画学“品第”观看审美理想的重建[J].美术, 2002, (8) .

传统和谐观念的当代价值转换 篇10

一、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念

我国传统的和谐文化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 并经过历史的长流而逐渐发展沉淀形成的。和谐文化对于个人的发展, 他人与个人的关系、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念非常重视和谐、重视整体、重视人的价值, 通过冲突、矛盾, 使得人、自然、社会实现共存共生, 实现双赢。[1]

在春秋战国时期, 和谐文化开始萌芽。那时诸侯之间出现战争, 礼崩乐坏, 但是人们都渴望安定和谐, 因此先秦各家都主张并共同追求和谐。公元前774年, 《国语·郑语》中记载了太史和郑桓公之间关于“夏商周取得胜利的原因”的谈话, 在文章中记录了人事和天地是夏商周取得战绩的重要原因。而《周易·乾·彖》中也对和谐文化进行了相关的记载。总之, 注重和谐、注重整体、重视人的价值, 这三个方面成为传统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首先, 人的价值是传统和谐文化最看重的内容。人本传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这种说法在道家和儒家的学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道家和儒家的学说把人当做研究对象, 研究“名、心、理、性、道”等方面的问题。比如:《尚书》中说了“知人则哲”, 《荀子》中记录了“道者人之道也”, 这些都反映出, 以前人们在研究天理的时候, 都习惯用人文, 也就是说想通过天道来表达人们在价值上的追求。

其次, 传统的和谐文化非常重视实物之间的关联性, 重视整体性。也就是说, 传统和谐文化是把世界万物和人类都当成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思考, 在对对象进行把握的时候, 是从整体出发, 同时还重视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周易》中记录的观点都是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宇宙进行理解。总之, 我国传统的和谐文化在对人生价值目标进行阐述的时候, 具有非常明显的整体性特征, 不仅仅强调在整个社会群体中个体具有自己的责任, 更提倡当自己和整体之间的利益存在冲突的时候, 个人的“听、视、行、言”都要从整体利益出发, 根据这种传统文化, 才逐渐形成了民族精神, 而且该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2]

再次, 传统的和谐文化强调把“人、地、天”看作一个和谐、平衡而统一的整体。有序和谐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 这种和谐思想最终形成了以礼为规范、以德为基础、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该思想体系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和谐文化强调的人与自然协调统一, 使人们不仅仅要回归自然、顺应自然, 更加要减少惩罚和报复大自然, 最大限度地保护大自然, 从而最低限度地减少对大自然的伤害, 以给人们留下更多的生存空间。

二、传统和谐文化的当代价值

五千年前, 和谐文化就在中华民族深深的扎根, 根深蒂固于每个人的心中, 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但是经过五千年的发展, 传统和谐文化不仅没有消亡, 反而在跨越时空之后留下了恒久的价值和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来说, 传统和谐文化将会对我们产生重要的影响, 可以帮助我们化解各种危机和种种冲突, 因此, 继承和发扬传统和谐文化, 在当代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一) 促进市场经济稳健发展

我国经济要想实现稳健发展, 就必须掌握好微观和宏观上的协调统一, 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和谐文化。微观上, 市场上的各个主体之间一定要遵守规则, 在诚信交易的基础上, 才能实现互惠互利, 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从宏观上, 要对国内外市场进行完善, 让经济交易有一个完善的市场, 从而保证经济的稳健发展。每一个成功的企业, 都必然有和谐的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公司的时候, 也是把和谐作为管理的首要工作。[3]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一直都是我国传统和谐文化的主张, 这不仅仅体现出了仁德, 更体现出了义利。我国传统和谐文化中强调的仁德, 要求人们要推己及人、仁民爱物、修身立德, 而且在从事经济活动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和睦, 讲究童叟无欺。人民的信任比国家军队和粮食更加重要, 获取人民的信任是万万不能舍弃的。当前的市场经济都讲究诚信, 是一种诚信经济, 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诺言、履行合同、遵守道德和保持诚信。而我国传统和谐文化中强调的“义利”是指, 在当前的经济活动中, 一定要用“义”来克制“利”, 即强调:在经济活动中, 一定要讲究恰当好处, 对于冲突和矛盾, 而且一定不能让“利”和“义”完全对立起来, 尽管经济活动中出现很多冲突和矛盾, 但是如果处理得好, 也能达到和谐的效果, 这样就能处理好“利”和“义”之间的关系, 从而实现互惠互利。因此, 传统和谐文化在当代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

(二) 创新制度

我国传统的和谐文化, 在强调和谐意义的同时, 还重视和谐的途径和条件, 这给制度设计带来了合理性和科学性, 更加重视创新在制度中的作用。比如《论语》中对和谐文化进行了叙述, 强调不管是哪个层面的人, 都必须恰到好处, 不能过火、过分、过头。而荀子也主张, 君臣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和谐。这就意味着, 当代社会要想实现和谐, 就必须进行制度建设, 制定好恰到好处的制度, 从而支撑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 为不同文化的融合和冲突开辟道路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融合的世界, 社会中充斥着多种文化, 并且文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见。因此, 如何处理当今社会中的文化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在处理不同文化的时候, 一定要以传统和谐文化的相关观念, 让各种文化不断冲突、碰撞和交流, 从而实现文化之间的融合。

从传统和谐文化的观点可以看出, 不管是借鉴还是吸取外国的文化, 都不是毫无原则的盲目附和, 而是要做到吸收好的部分, 舍弃不好的部分。当前很多外国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 也能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益处, 因此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 一定要取长补短, 相互学习, 在保留我国民族特色文化的基础上, 营造出与国际合作的和平氛围。世界文化丰富多彩, 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必然要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使之为本民族的发展做贡献, 而且在21世纪的今天, 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也是提倡和谐文化。

(四) 促进世界和谐

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 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沉淀, 成为了人类共同的财富, 虽然跨越了实践和空间, 但是仍然具有非常恒久的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 是多元化时代, 是经济全球化时代, 和平和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主题, 全国人民都希望能够在和平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自古以来, 追求和谐和爱好和平就是我国的优良传统, 在处理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关系上, 更是主张协和万邦、和谐共生, 这些思想都能在当下得到很好的运用和体现。[5]在解决国际争端、武装侵略的时候, 不能采用以怨抱怨、以暴制暴的方式, 这种方式只能带来更加严重的结局, 而不会有一点好处, 到最后, 还是人民大众蒙受损失。因此, 在当前冷战思维、强权政治、单边主义、霸权主义都是不行的, 必须发扬传统的和谐文化。

事物发展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和谐共生, 而且和谐还是当今世界的终极追求目标和普遍价值。因此, 在追求和平的年代, 我国传统的和谐文化观念是非常具有促进作用的, 我们在构建当前社会的时候, 一定要多从考虑传统和谐文化的观点。

三、传统和谐文化的当代转化

虽然传统和谐文化具有很大的价值, 但是当前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传统的和谐文化也已经不能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但是我国传统的和谐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财富, 可以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非常丰富的精神资源。对于我国传统的和谐文化一定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 但是与此同时, 还要重视传统文化与当代之间的重建与转化, 对于一部分已经不再适应当前人民现实生活的因素进行革除或者改变, 汲取和发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 从而让传统和谐文化更好地为现代和谐社会的建构服务。

(一) 注意事项

1. 现实与历史的关系

文化作为体现人们活动的方式, 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革而进行变迁, 传统的和谐文化虽然给当代提供了很多文化资源, 但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也不能把这些文化资源直接照搬过来, 我们在挖掘传统文化的时候, 一定要放到当代的环境中来, 对传统和谐文化进行转化, 把历史和现实进行结合, 从而焕发传统和谐文化的光彩。

2.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目前, 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这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继承的时候一定要有选择性, 不能不进行分析就照搬, 有害的文化要摒弃, 而有利的文化要坚决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 一定要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 历史的不断演进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对传统和谐文化进行继承的时候, 一定要立足当前时代的高度, 综合审视、选择和反思, 找到和谐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 并以此为出发点, 让传统和谐文化在当代焕发生机。

(二) 传统和谐文化的转化方向

1. 确立新的生态文明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 现代化无疑是一场革命, 涉及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 但是现代化步伐的加快, 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环境受到污染, 生态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当代世界中充满了工具的理性主义, 这种思想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弊端, 要想克服这种现象, 就必须大肆弘扬我国传统和谐文化。例如:人在进行社会活动的过程中, 一定要重视与自然和谐相处, 尤其要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怀, 要合理处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首先, 要彰显人的主体地位, 只有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 才能真正处理好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从而才能让人的自然价值得到体现。其次, 要改善人们的生活, 这是创建生态文明的终极目标, 我们之所以要让自然与人之间实现和谐共处, 就是想最大限度地改善人类的生活, 而不是说要牺牲人类的生活来建立生态文明。最后, 人在与自然相处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态, 这是根本的标准, 在当今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能单方面地为了追求经济发展, 而破坏我们的生态环境, 一定要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发展,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 传统的和谐观念在向当代转化的过程中, 一定要对传统的和谐文化进行重塑, 实现人和自然共同发展。

2. 拓展新的公共领域

当前我国社会是一个高度重视利益的时代, 影响人际和谐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利益矛盾。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能够促进个人私德的培养, 促进个人修养的培养, 尤其是传统文化中家庭和谐的相关思想观念。当前, 我国社会中出现很多家暴, 子女抛弃父母等社会现象, 这都是缺乏以家庭为核心的家庭和谐观念。因此, 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候, 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和谐观念, 更要结合当代社会的结构和特质, 从而挖掘传统和谐文化中可以挖掘和利用的资源, 促进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

近年来, 随着资本主义思想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中, 人们的思想逐渐被经济利益化, 人们的道德价值和人际和谐也受到了严重的扭曲, 而此时我国在培养公民社会公德意识的时候, 一定要对传统的私德向公德意识转化。如果仅仅强调人们的个人修养, 那么对于社会的整体道德则没有太大的效果, 在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不仅仅要懂得安排制度、讲法制、讲道德, 还要重视公平正义以及利益关系。

3. 构建新的心灵平衡家园

传统和谐文化观念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人身心的和谐, 和谐文化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理想性和适应性的文化, 让人根据当前的活动, 找到一种方式来实现身心的和谐, 从而让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传统社会中, 由于人的水平和思维习惯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 因此他们无法认清自己的矛盾。而当代社会中, 效率是人们生活的主导, 很多价值破坏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 而且很多人出现压抑、焦虑等情感, 因此, 人们一定要从自身出发, 丰富自己的文化内容, 对自己的生活认真地思考, 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生活, 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才能让自己的身心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 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平衡, 创建一个身心和谐的家园。

摘要:21世纪以来,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我国所一直倡导的。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和谐观念。“心和、人和、天和”是传统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西方文化进入中国,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在我国的地位显著下降, 但是传统和谐文化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我国当代所处的环境与以前的社会环境存在很明显的差异, 要想在当代合理运用和谐文化的观念, 就必须把和谐文化的价值观念进行转换, 使之适合当代的国情。本文从传统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出发, 叙述了传统的和谐观念在当代应该如何进行转化, 才能加快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步伐。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转化,和谐观念

参考文献

[1]吴天智.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中的和谐观念及其当代转换[D].南开大学, 2009:12-26.

[2]龙斧, 王今朝、边金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的和谐社会的理论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 2007 (01) :12-25.

[3]郑晶晶.传统孝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D].大连海事大学, 2014:2-13.

[4]肖蕾.中国传统孝文化对当代农村居家养老的作用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 (01) :123-125.

上一篇:纳米技术开发获得进展下一篇:消防工程施工监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