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饲养奶牛

2024-05-10

科学饲养奶牛(精选八篇)

科学饲养奶牛 篇1

1 御寒保暖

搞好牛舍的保温工作是奶牛冬季生产的主要工作之一。保温好的牛舍, 能有效减少奶牛体热的损失, 利于奶牛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

要及早动手堵塞好牛舍墙四周的漏洞, 防止寒风侵入, 牛舍内的门窗要装好玻璃或糊好纸, 特别要注意对门窗、墙壁及排尿沟、通风换气装置的检修。饲料加工设备、粪道与粪场等也要全面检查与维修, 牛舍门加设门斗、棉门帘等。圈内铺厚褥草, 没有条件可铺干土, 防止冻坏乳房。要做到牛舍、饲料、饮水“三暖”。注意牛舍保温的同时, 要注意牛舍的通风换气, 给奶牛创造一个适宜的生产环境。

2 延长光照

冬季饲养奶牛, 应尽量延长光照时间, 擦净牛舍玻璃, 以保证充分采光保温。自然光不足时可采用人工光照手段模拟夏季自然环境, 可以大大提高催乳激素的分泌, 增加产奶量, 以促进奶牛的新陈代谢, 增加产奶量。

在中午阳光充足, 气温高时, 可以把牛赶出牛舍, 让其在运动场运动、休息, 享受冬天的太阳。奶牛晒太阳可以利用紫外线杀死奶牛体表的病原菌, 还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产生, 增加钙的吸收并促进骨骼强壮。

3 营养需求

冬季奶牛为了御寒, 其基础代谢增强, 有一部分能量被转用到维持体温, 使能量的消耗增多。因此, 要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 必须提高奶牛维持和产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保证产奶性的正常发挥。

及时调整饲料配比, 力求多样化, 在精饲料的供给方面, 蛋白质饲料不变, 玉米的供给量要增加20%~50%, 从而增加能量饲料的比重。在粗饲料方面, 最好饲喂青贮、微贮饲料或啤酒糟等, 以此代替夏秋季奶牛采食的青绿多汁饲料。

冬季, 奶牛的草料成分比较单一, 在其饲料中必须按配方加入适量的钙和磷, 一般每天喂5~15g。给奶牛补充盐时, 尽量不要加入饲料中, 可以购置盐砖或设置盐槽让奶牛自由舔食, 以防奶牛由于吃盐过多而引发其他不良病症。

4 饮水质量

冬季奶牛多采食干草, 若不能充分饮水, 奶牛食欲就会下降。奶牛每食1kg干饲料需水5kg。因此奶牛冬季饮水次数不能低于夏季。要求每天早、午、晚间各饮水一次。

饮水温度应接近奶牛体温 (38℃~40℃) , 严禁饲喂冷冻饲料和冷水, 以免引发胃肠疾病。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 给奶牛饮温水。如果向温水中加点食盐和豆末, 不仅增强牛的饮欲, 而且有降火、消炎的作用。

5 特殊护理

冬季寒冷, 牛表皮血管收缩, 经常刷拭牛体, 可促进血液循环, 对提高奶牛产奶量有明显效果。因此, 每天应早晚2次刷拭, 每次3~6min, 周密刷拭全身各部位, 不可疏漏。

寒冷冰冻季节乳房容易冻伤和乳头皲裂, 可在药浴液中添加防冻的润肤剂, 并减少湿润乳房在寒冷环境中暴露的时间。擦洗或药浴时, 只触及乳头即可;药浴后让牛只在舍内滞留, 乳头干燥后离开;如外界温度太低时, 可暂时停止药浴。

冬季要满足孕牛的营养需要, 尤其是保证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 防止奶牛采食腐败或冰冻的饲料;进行精细化管理, 严禁惊吓、滑跌及挤撞。

奶牛的饲养与管理 篇2

【关键词】 奶牛 饲养 管理

1.犢牛的饲养管理

1.1出生犊牛的护理

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是预防疾病和促进机体的防御机制的发育,因此对犊牛必须细心护理,提高其成活率。犊牛应该生在预先准备好的清洁、干燥、柔软的垫草上,用清洁的软布擦净口鼻腔及其周围的黏液。用干草把犊牛被毛上的黏液清除干净。剥去蹄黄,以利于犊牛站立。犊牛出生后必须在30~60分钟(最晚不超过2小时)喂给初乳,其温度应保持在35℃~38℃,初乳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供犊牛利用。要认真细心,做到“三勤”即勤打扫,勤换垫草,勤观察。随时观察犊牛的精神状况、粪便状态以及脐带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1.2哺乳期犊牛的饲养

在3~5天的初乳期过后,即可开始以常乳或混合初乳喂犊牛。常乳也以其母乳为佳,可从10~15日龄开始,逐渐由母乳改为混合乳或代乳品,哺乳量要随日龄增加逐渐减少,直至断乳。2周龄开始应让其逐渐采食嫩草和营养价值高的精饲料,同时添加粗饲料(以优质干草为宜)。给犊牛以品质好的干草、嫩叶,有利于瘤胃生理机能的发育和锻炼,一般1.5~2月龄已能利用植物性饲料,3~6月龄可喂给较多的品质好的饲草,以使消化系统得到更充分的发育。

1.3犊牛的管理

一般采用单栏培育即移动式牛栏,独舍、单栏、露天半开放式简易棚舍,建于冬季背风向阳、夏天通风良好且排水流畅的地方,做北朝南。围栏设一出入门、一饮奶口和补料槽。犊牛在牛栏中一般饲养2~3个月,然后转入犊牛舍定位饲养。

饲养期间要保证犊牛充足的运动以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饲喂抗生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每日喂250mg金霉素,连续1周预防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以及营养不良,减少肺炎和下痢的发生率。定期对犊牛全身进行刷拭,促进皮肤血液循环,保持体表干净,减少体内外寄生虫病。2~3周龄去角,去角后的犊牛要单独饲养,以免被别的犊牛舔舐。乳房上若有副乳,应在4~6周龄时剪除,这有利于成年后清洗乳房和预防乳房炎。20日龄时减少喂奶量,30日龄停止喂奶。8日龄开始调教吃代乳料,不定量,待其日采食量超过0.5kg后改为定量。

2.青年母牛的饲养

对1~2产母牛,由于本身发育尚不完全,在产奶的同时,还要增加体重,因此在饲养上给以的标准,要高于相同产奶量的成年母牛饲养标准。

3.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通常将7月龄至初次配种期称为育成牛阶段。这个期间是育成牛生命旺盛时期;消化器官虽然初步发育,但还没有得到充分发育,需继续得到锻炼;进入育成期,食物有很大变化,由原来吃奶加部分植物性饲料,改为青粗饲料为主。根据以上情况,育成牛的日粮不要突然改变,在一周岁以内要给以优质的禾本科和豆科干草,青粗饲料为主,每天补喂1.5~2.5kg精料;食盐、骨粉每头每天各给25~30g(混在精料中)。日饲喂3次,饲料饲喂顺序是:首先喂精料,其次是多汁饲料,最后是粗料。满周岁以后,可以日给精料1~1.5kg,青贮和块根饲料15kg左右、干草8~9kg和适量的食盐和骨粉。

当母牛长到16~18月龄,体重达到375kg以上时就可以配种。妊娠后由于胎儿发育的需要及青年母牛本身发育的需要,一定要按饲养标准饲养,营养要全面,数量要满足需要。每天只少给精料2~3kg;在管理上要栓系饲养,固定槽位、充分运动、经常刷拭,每日至少二次,合理调教,达到人牛亲和;妊娠后每天二次温水按摩(但不得试挤奶),但在产前1~2个月,乳房膨胀有乳汁时,就应停止按摩。

4.妊娠干奶母牛的饲养管理

通常在产犊前2个月应该使泌乳牛停止泌乳,也就是干奶期。干奶是指从停奶到产犊前15天的经产牛和妊娠7个月以上到产犊前15天的初孕牛。

加强奶牛冬季科学饲养管理的要点 篇3

1 暴雪和低温冰冻对奶牛生产的危害

1.1 奶牛棚舍倒塌

突如其来的暴雪会造成奶牛棚舍的倒塌, 直接危及人和奶牛的安全, 给奶牛的生命带来危险。

1.2 造成奶牛冷应激

牛舍内最适宜温度是16~20℃, 奶牛若长期处于低温情况下, 牛体大量散失热量, 抵抗力降低, 容易患病。长时间低温作用下, 极易引起奶牛冻伤害。如果环境潮湿阴冷, 冷风侵袭和喂不饱而饥饿的牛, 也会使牛肢体发生冻伤, 特别裸露在外的牛耳、鼻、尾、四肢、乳房、奶头、阴门、阴囊、包皮等末梢部位, 更易遭受冻伤害。

1.3 饲料补给困难

由于今年暴雪来的急来的早, 很多养殖户没来得及储备充足的饲草饲料, 奶牛每天粗饲料消耗很大, 一般成年泌乳期奶牛每日每头喂青贮15~25千克, 同时加喂2.5~4.5千克羊草或野草;干奶牛每日每头约喂10~15千克青贮, 另外加2~3千克干草。如果是生长期的奶牛, 3~6月龄每日每头喂青贮5~10千克, 6~12月龄奶牛喂10~15千克, 12~18月龄生长母牛喂20~25千克, 同时, 喂给一定量的干草和精料以达到营养平衡。很多秸秆都被大雪覆盖在地里, 加之大雪造成道路阻塞, 导致饲料补给困难。

2 加强奶牛冬季科学饲养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灾害监测预警

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 密切关注雨雪天气发展动态, 适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应急值守, 强化灾情监测和核实评估, 适时启动应急预案, 指导养殖户落实灾害防御措施。

2.2 加固牛舍和牛棚, 及时清扫确保牛只安全

如遇雨雪, 增加棚舍顶积雪的清扫次数, 保证屋顶没有积雪, 防止牛舍和牛棚倒塌。要加强检修圈舍, 做到顶不漏雨、四壁无缝隙、地面铺垫草。及时清除牛床、运动场和道路上的积雪, 避免牛只滑到。

2.3 多方筹措草料, 保证饲料供应

利用晴好天气多方筹措草料, 保障牛只需要, 避免牛只挨饿, 至少能满足一周的草料需求。

2.4 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

2.4.1 增加精料饲喂量, 精心饲养

寒冷使奶牛热能维持需要增加, 环境温度18℃以下时, 每下降1℃, 奶牛每千克代谢体重增加维持需要0.64Kcal。必须提高饲料营养标准, 日粮的蛋白质水平一般比饲养标准高15~20%, 可增加20%的混合精料。饲料种类要多样化, 喂给足量的优质干草和一定数量的酒糟、胡萝卜、玉米糖渣等多汁辅料, 如有青贮饲料, 则以此为主, 喂量由少渐多, 不喂冰冻饲料。

2.4.2 饲喂温水

饮用9~15℃的水比饮0~2℃水的奶牛每天多产奶0.57L, 提高8.7%。产奶牛每天喝到充足的水, 最好将水加热到30℃以上, 可向温水中加点食盐。可采用饮水池中电加热、外火加热、加入热水或设置保温水槽, 从而避免奶牛饮用凉水或冰冻的水引起妊娠牛流产、早产或引起胃肠痉挛、腹痛、食欲废绝等消化系统疾病。应饮用温水 (8~16℃) , 每天早、午、晚3次, 平均每头每天饮水在45kg左右, 促进奶牛食欲, 一般提高产奶量10%以上。

2.4.3 加强运动

奶牛白天在运动场内活动的时间不宜超过6个小时, 在天气好转的时间上、下午各活动3个小时。奶牛多运动能减少在冰冷地面躺卧时间, 增强新陈代谢提高御寒能力。

2.4.4 保证牛舍温度

确保舍内温度在0℃以上, 避免因感冒而引发肺炎, 尤其犊牛抵抗力差更应保暖。牛舍每天铺褥草, 将临产牛睡前赶到暖和的屋中或产房, 产房的温度达10℃左右, 以免初生犊牛冻死。为了提高牛舍冬季温度, 将牛舍迎风面 (北面或西北面) 的门窗、墙缝堵严, 防止贼风侵袭。有条件的可通过设置天棚、挂门帘、设挡风障、建塑料暖棚等措施来提高圈舍的防寒保温性能。同时, 充分利用烟道、土暖气、沼气炉、煤炉等设施向舍内供暖。采用煤炉供暖时, 注意防止煤气中毒, 舍内供暖设备周围要设置防护装置, 防止烫伤奶牛。

2.4.5 防湿防滑处理

奶牛全部进入圈舍后, 要注意保证牛舍内适度通风, 相对湿度不宜超过55%。湿度过大, 容易引发奶牛乳房炎、肢蹄病等疾病, 影响其产奶量, 严重者还会感染真菌类疾病。牛舍尽可能的少用水冲洗地面或者不用, 及时清理粪便, 定期在牛床上铺垫干的锯末和垫草。适当增加光照, 可以大大提高催乳激素的分泌, 增加产奶量。

2.4.6 加强保胎工作

奶牛食入腐败或冰冻的饲料、长期营养不良、滑倒摔跤等都是流产的因素。防止奶牛突然过食大量泔水, 防止吃带雪或霜冻的草, 以免引起消化不良或拉稀, 严重者引起流产, 作好临产牛的接产准备工作。细心护理产前、产后母牛和初生犊牛。奶牛保胎要注意两点:满足孕牛的营养需要, 尤其是保证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保证孕牛充足的优质干草。

2.4.7 加强刷拭

经常刷拭可使牛体清洁, 消灭寄生虫病, 促进新陈代谢和改善血液循环, 提高饲料利用率, 实践证明搞好刷拭可提高产奶量8~10%。

2.4.8 搞好卫生严格消毒

科学饲养奶牛 篇4

一、繁殖

1. 母牛保胎。

奶牛食入腐败或冰冻的饲料, 长期营养不良, 滑倒摔跤等都会导致流产。为此, 冬季奶牛保胎要注意满足孕牛的营养需要, 尤其是保证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 每天要补饲1~2千克精料。条件好的要饲喂混合精料, 还要保证定时定量, 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饮水要卫生, 最好不要空腹饮水和饮用冰水。在晴天有太阳时, 要将奶牛赶到室外适当运动, 增强体质, 防止难产。

2. 注意接产。

冬季气候严寒, 要根据配种记录确定产犊日期, 做好接产准备;产房要消毒, 牛床要铺垫草, 最好有取暖设备, 防止冻伤幼犊;要增加青绿饲料的供应, 防止因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缺乏而造成发情延迟或配种难, 降低了经济效益。

二、饲料营养

1. 满足营养需求。

冬季奶牛需要较多的能量来保持体温, 因此, 要相应地增加奶牛营养, 一般比饲养标准提高10%~15%, 即增加15%的混合精料。提高饲料标准有助于保证奶牛好的营养水平, 对于适配牛有利于子宫的恢复和正常的发情等。试验表明, 当温度下降到5℃时, 饲料消耗量增加7%;当温度继续下降到-10℃时, 饲料消耗量增加22%。从入冬开始, 就要逐步增加精饲料的喂量。

2. 供给青贮饲料。

冬季饲草和青绿多汁饲料匮乏, 应该给奶牛多喂青贮、微贮或啤酒糟等饲料。同时, 应喂给足量的优质干草和一定数量的酒糟、胡萝卜、玉米糖渣等多汁辅料。冬季要防止饲料冰冻, 尤其是辅料等, 以防止牛只采食冰冻饲料造成消化不良等。

3. 补喂热粥料。

热粥料就是从奶牛每天的精料中拿出部分精料, 用开水调拌而成, 可保温、增加产奶量。在每次喂料时, 单喂或拌草喂均可, 但粥料要现喂现调, 在温度适宜时喂给。

4. 补充矿物质。

随着冬季奶牛胃液分泌量增加, 食盐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食盐摄入量不足, 会导致奶牛食欲降低, 产奶量下降。食盐的供给量, 应视奶牛的体重和产奶量而定, 每天给奶牛喂食盐30~50克。为防止奶牛食盐中毒或由于食盐过多而带来其它不良病症, 在补盐时尽量购盐砖让奶牛自由舔食。每天还应在其饲料中添加5~15克的钙和磷。

5. 加温饮用水。

冬季奶牛多采食干草, 消化液分泌量增加, 若不能充分饮水, 食欲就会下降, 致使产奶量下降。水温过低, 不但消耗奶牛体内的热能, 更主要的是会使奶牛体温骤降2~3℃, 常会引起感冒发烧、消化不良等疾病, 同时还能引起乳腺收缩和抑制泌乳, 影响产奶量。水温过高, 反而使奶牛胃的消化能力降低。奶牛冬季饮水的适宜温度为:成年母牛12~14℃, 产奶、怀孕母牛15~16℃, 犊牛35~38℃。

三、牛舍环境调控

1. 保温。

首先彻底检修牛舍, 重点是门窗、墙壁、天棚及气窗等的封闭, 并在牛舍的北面设置放风屏障, 必要时, 夜间加棉帘, 做到棚不跑气, 墙不透气, 屋不挂霜, 地不上冻, 以保证牛安全过冬, 不受冻害。实践表明, 10~15℃是奶牛最适宜的温度。

2. 防湿。

冬季饲养要减少洒水, 及时清理粪便, 在牛床上可铺一些作物的秸秆和垫草, 使畜体周围形成温暖的小气候, 起到保温保湿的效果, 相对湿度不能超过55%。

3. 消毒。

每天打扫完牛舍之后, 必须用生石灰水喷洒牛舍过道走廊, 进行彻底消毒, 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每周对牛舍用10%~20%的漂白粉全面消毒一次, 禁止外来人员出入。

四、疾病防治

入冬后对牛群必须接种口蹄疫疫苗以及其它预防奶牛传染病的疫苗, 要求免疫率达到100%。奶牛经过夏秋季节的饲养, 最容易感染寄生虫病, 特别是消化道疾病最多, 而且危害较大, 既影响奶牛健康, 又影响产奶量, 因此在奶牛入冬后要采取驱虫措施。一般驱虫可选用广谱、高效、低毒的阿维菌素或噻苯咪唑等药物, 给牛空腹拌料一次喂给。

寒冷季节要加强牛体防护, 在易受冻伤的末梢部位, 耳、乳房、奶头等部位涂以凡士林、猪油等保护。对泌乳奶牛及干奶母牛, 最好戴棉乳罩, 效果极好。冬天奶牛外出时, 都应有适当的活动, 以保温活血, 不可久立不动。当人的手或者嘴唇开始感到干燥的时候, 就是检查奶牛乳头状况的时候。轻微的皲裂应当引起重视, 挤奶后要用足量的含有润肤剂的药浴。

五、结语

过渡期奶牛的科学化饲养管理 篇5

1 过渡期奶牛的变化

1.1 过渡期奶牛瘤胃机能的变化

高产奶牛在泌乳期前100天内每天消耗约22千克干物质,而且一半以上为精饲料。如果日粮营养平衡,此时奶牛不会表现出任何特殊问题。如果同样的饲料供应给初产牛,将导致严重的瘤胃酸中毒。瘤胃功能在这两个阶段的主要区别是干奶期日粮通常主要由青贮组成,并且比泌乳期含有更多纤维。这个细微差别会通过两种方式对瘤胃产生影响。在干奶期,瘤胃微生物已适应非纤维碳水化合物(NFC)水平低的日粮,此时会存在大量纤维素降解菌和少量淀粉降解菌。淀粉降解菌能够产生乳酸,因此它们的减少将伴随着乳酸利用菌的减少。如果产犊时日粮突然改变,那么,泌乳早期的瘤胃微生物的乳酸代谢能力会非常差,而乳酸是导致瘤胃急性酸中毒的主因。随着日粮中NFC含量的迅速增加,产生乳酸的细菌会急剧增加,但是乳酸利用菌对此的适应比较慢(约3~4周)。因此,日粮从高纤维水平向低纤维水平的突然变化,会增加瘤胃乳酸堆积的风险。随着干物质采食量的增加,饲料过瘤胃的速率也会增加。奶牛产犊后随着干物质采食量的相对减少,饲料过瘤胃的速率也会减缓,那么瘤胃中会有更多的发酵和酸堆积。产犊时日粮NFC含量的突然增加,伴随着高水平的可发酵碳水化合物,进而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最后导致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超出瘤胃的吸收能力。这会导致亚急性瘤胃酸中毒,进而导致干物质摄入量和饲料消化率的降低,还有产后早期的蹄叶炎。

1.2 过渡期奶牛荷尔蒙的变化

过渡期奶牛以荷尔蒙的剧烈变化为标志。当荷尔蒙激素导致干物质摄入量减少时,奶牛的营养需求会加大以支持胎儿的生长、乳腺发育和乳生成。营养需求的增加,一部分由干物质采食满足,另一部分则由体组织的动员满足。荷尔蒙环境的改变会动员相当数量的体组织,然而过多的体组织动员不利于奶牛的健康、繁殖和生产。因此,在过渡期关注产犊前后的日粮配方显得非常重要。在怀孕末期,奶牛的能量需要达到维持需要量的1.3~1.5倍。胎儿组织的生长从怀孕末期开始呈现指数增长。在过渡期,产犊前后的奶牛需要的能量超过其摄入能力,因此会导致能量负平衡,即使健康奶牛也会通过消耗体况供应必需的能量。因此在过渡期要防止奶牛产犊前干物质采食量下降,以及产犊后迅速增加,并尽可能的提高日粮能量浓度。

2 过渡期奶牛的科学化饲养管理

2.1 可代谢蛋白质的补充

过渡前期的奶牛每天需要1100~1200克的可代谢蛋白, 而第一和第二胎的过渡前期奶牛每天需要1200~1400克可代谢蛋白。蛋白摄入量不足将导致初始产奶量低和泌乳高峰降低, 还会影响免疫系统, 因此过渡期奶牛及时补充可代谢蛋白是非常必要的, 可发酵碳水化合物 (淀粉) 是很好的过瘤胃可代谢蛋白。过渡前期为了减轻产犊前干物质摄入量的减少, 淀粉水平应该低于22%。由于瘤胃发酵的减少, 淀粉含量越低, 过瘤胃可代谢蛋白的作用越重要。初产牛淀粉不应饲喂25%以上, 因为初产牛过瘤胃速率相对更慢, 更易导致酸中毒。这一阶段保持淀粉含量低于25%, 并且全部NFC含量在35%~38%之间。

2.2 脂肪的补充

奶牛在产犊前增加到肠道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会对新陈代谢产生好处,因此可以使用一定量的脂肪。对于瘤胃惰性或者过瘤胃不饱和脂肪酸,每头牛每天添加不超过0.11千克将有助于免疫系统和产后的能量代谢。初产奶牛产后肠内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提高免疫和繁殖性能,每头牛每天保持0.11千克摄入量,但使用油籽和玉米副产品时要注意其中的瘤胃活性脂肪,从而避免乳脂下降。

2.3 矿物质的补充

奶牛在产犊前后日粮中镁的添加量应占干物质的0.4%。如果是21天的过渡前期奶牛管理,则产前钙含量应该比正常情况低0.6%左右,在产后增加到0.8%-1%。在过渡前期,阴阳离子差DCAD=(Na++K+)-(Cl-+S2-)应该低于零,考虑粗饲料钾含量的不同。在产犊后DCAD应该保持正值,保持最低水平的氯、硫含量,同时去掉日粮中过多的盐,将钠的添加量增加到0.23千克/头,但不应超过0.8%。

3 结语

奶牛夏季饲养技法 篇6

一、调整日粮。

夏季奶牛的日粮配合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增加高能高蛋白质饲料,减少日粮饲喂量,选择质量优、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以优质粗饲料为主(优质干草3kg,优质玉米青贮20kg,新鲜啤酒糟约10kg)。不喂劣质粗饲料。适当增加精料比例,适当拌些水,以便于奶牛采食。增加日粮中缓冲物质的添加量,小苏打由日常的0.4%增加至0.7%、钾增加至1.3%~1.6%,钠占0.4%~0.6%,氧化镁占0.7%~1.1%。如有条件,可喂些甜菜粕、甜菜、胡萝卜、土豆、菜类、瓜类等多汁饲料,可促进消化,提高牛奶产量。

二、饲喂比例。

更多的干物质在凉爽时饲喂,提前早槽的饲喂时间,加大早槽与晚槽的饲喂比例,把日粮的2/3放在早晨7时前和晚上21时后饲喂,夜间在运动场饲槽中加喂青贮和糟渣类饲料,延长饲喂时间。

三、饮水充足。

夏季奶牛需水量增加,成年奶牛每天5~6次,一般饮水量达到50~70L,个别泌乳奶牛可达100L,必须保证奶牛有足够的饮水。据测定,泌乳牛每产1kg奶需饮水4L。如果饲喂的日粮太干,可以用水拌料,使饲料的含水量达到45%~50%,以提高采食量。在饮水中放入0.5%的食盐,补充盐分消耗,保证牛体正常代谢,并促进奶牛消化。除饲喂时饮水外,休息时在运动场也应设置水槽让奶牛自由饮水。为防止饮水腐败,每天要刷洗水槽1次,更换饮水。增加饮水器具,保证充足的饮水,增加饮水次数和饮水时间。有条件的可安装自动饮水器,随渴随饮。

四、喂添加剂。

夏季应在奶牛的日粮中添加钾、钙、钠、镁、磷等矿物质。钾可增加到占日粮干物质的0.8%~1.3%,钠占0.5%,镁0.3%。试验证明,夏季每头奶牛每天添喂碘化钾5mg,可大大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并可使产奶量提高24%。另外,如在日粮中添加0.1%~0.2%蛋氨酸,能使产奶量提高15%~24%,饲料转化率提高100%以上,即1000kg饲料添加1~2kg蛋氨酸,可节省100kg配合饲料。

五、喂绿豆汤。

绿豆汤具有清热解毒、防暑降温的作用。有条件的养殖场户夏季应该给奶牛饮绿豆汤。用新鲜绿豆1~1.5kg,加水4~5kg,煮沸1~2小时,加入40kg清洁饮水中,给奶牛一次饮服,每天一次为宜。

六、喂稀粥料。

将部分精料改为粥料。用精饲料1.5kg、胡萝卜1.25~2.5kg,加水58kg,煮成粥状,放凉后浇在青贮饲料上饲喂,可加大奶牛排尿量,带走更多的热量。

七、低密饲养。

奶牛舍的饲养不要过密,地方窄小养牛再多,牛和牛挨着拴,挤着热,更容易提高舍温,对奶牛危害大,应加大每头牛的占有面积,牛就凉快些。运动场上应搭设凉棚,以防奶牛遭到日晒雨淋,并用“风油精”擦抹奶牛额角,两侧太阳穴,以提神解暑。

八、防热应激。

奶牛秋季高产饲养法 篇7

增加饲料适口性。给奶牛调制适口性好的全价饲料, 以增强奶牛食欲。实践表明, 每天以140 kg饲料加入600 kg水煮成稀粥, 另加红糖9 kg, 分3次倒在剩料上, 可使剩料全部被吃光。

搞好疾病防治。搞好环境卫生, 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 可减少奶牛发病。对分娩和流产母牛, 及时灌服红糖麦麸汤, 以促进胎衣及时排出。中午不要挤奶, 挤奶前用温水擦洗乳房, 挤奶后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乳房, 以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

冬季奶牛饲养管理 篇8

1 保持牛舍温度

除牛舍排气孔外门窗都要封严, 牛舍温度保持在10~15℃, 冬季气温达到零下15℃时, 应将奶牛赶入舍内过夜, 以防冻伤乳头和体能消耗过多, 从而影响其产奶量。当奶牛进入牛舍以后, 要注意牛舍内的通风设施, 牛舍温度不宜过高, 其相对湿度不超过60%, 牛舍的粪尿要及时清理, 如果牛舍湿度过大, 易患由真菌引起的病症。有许多养殖户用塑料大棚做成的简易牛舍往往忽略通风设施, 使奶牛易患疥癣, 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

2 补充能量

奶牛进入冬季由于气温低, 必定导致奶牛体能的消耗。用来补充其能量的主要是玉米, 在蛋白饲料不变的情况下, 要增加玉米20%~50%。每日给高产奶牛 (日产奶35 kg以上) 供给的精料应达到6~8 kg, 给一般产奶的奶牛供给精料量每日不少于3~3.5 kg。冬季应该适当给奶牛增加青贮和糟粕类饲料, 可提高牛奶产量。

3 饮水要充足

冬季奶牛饮水是否充足是提高奶牛产量的关键, 牛运动场应24 h有水, 保证奶牛随时喝到水。冬季室外水槽水温应保持在10~15℃。忌饮冰碴水, 防止饮冰碴水引发消化不良、奶牛流产和吸收能量而影响奶产量。

4 补充钙、磷

冬季奶牛饲草饲料比较单一, 每日应在饲料中配入5~15 g的钙和磷。运动场应设补饲槽, 保证饲槽随时有草, 并设置盐砖盐槽。

5 驱虫

初冬季是疫病预防的重要季节, 应提前搞好预防注射, 尤其是寄生虫多发季节, 奶牛球虫也时有发生, 因此在初冬要对奶牛进行一次彻底的驱虫防病工作。

6 做好发情配种工作

抓好冬季奶牛发情配种工作是关系到明年奶牛生产的重要工作之一。初冬季节气温在–5~–10℃时, 奶牛在运动场, 发情时表现明显, 容易观察。如果到–10~–20℃时奶牛发情时表现不明显, 如果天气太冷, 牛在舍里就更难观察到, 这就需要饲养员和繁殖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做好发情预报和鉴定, 避免漏配。

7 围产期的管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科学饲养奶牛】相关文章:

科学饲养05-03

农户饲养奶牛技术05-18

奶牛饲养管理05-28

奶牛饲养部工作sop06-06

夏季奶牛的饲养管理05-17

奶牛饲养发展趋势及对策刍议09-10

肉鸡饲养05-04

土鸡饲养05-16

高效饲养06-06

小鸡饲养合同04-22

上一篇:中等师范下一篇:源信号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