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形心理美学

2024-05-02

完形心理美学(精选三篇)

完形心理美学 篇1

由孔子创立的这一套文化思想,在长久的中国社会中,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在广大人们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务、关系和生活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针……它由思想理论已积淀和转化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1]

由此可见,儒家对于文艺和美的相关思想理论已积淀和转化为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结构,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传统价值内核,潜涵于民族的深层心理和深层意识中。儒家美学思想在塑造民族心理结构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美善相乐”的美学内涵与“君子比德”的民族心理

在儒家的美学原则上,主张“化”的审美教育作用,认为“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荀子·乐论》),审美能“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毛诗序》),能够陶冶情操,纯洁情感,感化心灵,净化灵魂。因而历来就强调“美善相乐”(《荀子·乐论》),要求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相辅相成,相愉相乐。文艺创作应“寓教于乐”,寄伦理教育于审美教育之中。故孔子说: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儒家美学的艺术是道的充分实现强调艺术鉴赏合审美活动对审美个体心理的感化和影响,以增强其认识能力和道德理性能力,完美其人格,使其成为高尚的人”[2]。艺术包含了道德内容才能引起美感,所以孔子强调“美”与“善”的统一,而这“善”的核心即“仁”,“仁”是一种天赋的道德属性。孔子认为,审美和艺术在人们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修养中能起到一种特殊的作用,为了使艺术在社会生活中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必须对艺术本身进行规范,艺术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包含道德的内容。《论语》中有言: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矣”;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

孔子认为韶乐“尽美”又“尽善”是因为尧舜出于天下为公之心而禅让的“仁”的精神融汇到《韶》乐中去,形成了与乐的形式完全融合统一的内容和精神,只有“美善相乐”的音乐才是最完美的音乐。受教育者可以透过乐的形式,把握乐章后面的人格精神,以培养自己的人格。后来的荀子表述的更加明确:

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荀子·乐论》)

孔子认为,人们之所以欣赏自然美,乃是因为自然物的形象表现出与人的美德类似的特征: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可以说,这是一种审美心理定势,实际上是对一种人格的欣赏,由此形塑了中华民族“君子比德”的心理结构。到荀子,正式提出了“比德”说:

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荀子·法行》)

这里列举了玉的种种形态特征,如“温润而泽”、“栗而理”、“坚刚而不屈”等,并一一落实为儒家提倡的道德,如“仁”、“知”、“义”之类,以次说明君子之贵玉是用以“比德”。玉之所以收到士大夫的重视,在中国古代获得了很高的审美价值,主要原因就在此。后来汉代的刘向在《说苑》中又根据儒家道德对此做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实际上,孔子所讲的君子“里仁为美”也是“君子比德”的一种体现,具体地说,就是君子具有五种美德: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儒家强调美善统一的美学价值原则形塑了这种“君子比德”的民族心理,培育了讲道德重教化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心理的形成要求我们作一个“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的正人君子。儒学对于中国人树立道德观念、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起到根本的指导作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诸葛亮、关羽、范仲淹、岳飞、文天祥、史可法、顾炎武、孙中山等一大批志士仁人,作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充分展现着“君子比德”的民族心理。

二、“文质彬彬”的美学形态与“仁礼两合”的民族心理

儒家十分注重文化实践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质’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文’指人的文饰”[3]。丧失了质的文不过是毫无生气的、无根的“文化化石”;丧失了文的质乃是粗野而愚顽的,不可能形成一种追寻与创造“意义”的生命形态。历代的美学家、艺术家在处理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上,多数人都主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反对“质胜文”和“文胜质”这两种偏向,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很少能发现文质不符的例子。

到汉魏六朝,“文质彬彬”的美学观成为文艺理论上的一种共识。陆机《文赋》认为“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以结繁”,沈约推崇“以情纬文,以文被质”(《宋书·谢灵运传论》)。清代王夫之进一步说明“文因质立,质资文宣”(《古诗评选》)。

儒家的“质”显现了价值理性的情感,“文”就是用形式显现和实现价值理性,包含深刻社会思想。“质”的价值理性内在的对应于“仁”,“文”的感性表现外在的对应于“礼”,于是,中华民族“仁礼两合”的心理结构也根深蒂固地形塑而成。

一方面,儒家的“质”是兼善天下的“质”,与道家、佛家那种独善其身的“质”是不同的,因此,儒家塑造了中华民族心理积淀中很关键的仁义观。所谓“仁者爱人,厚德天下”、“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子路》),“仁”就是“爱人”之心。另一方面,要给“仁”配以“礼”的形式,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仁”在儒家那里从来就是“礼”的价值自觉,这一理趣乃昭示在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之说中。有了“礼”这个价值自觉,朴性便获得了生命的定慧,不再是无价值定向的“野”。反过来,“礼”也以“仁”为内容,不能蜕变为徒有其表的空洞形式:“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侑》)。

“仁义”与“礼乐”的关系好比是“白色底子”与“画图”的关系,“绘事后素”(《论语·八侑》),“礼乐”产生在“仁义”之后并以“仁义”为基础,这样,“仁”与“礼”遥相呼应,“仁礼两合”。正所谓:“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即是如此,讲究爱人之心、与人为善、彬彬有礼、礼节有数,从而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一个约定俗成、内外兼修的仁义之邦”。[4]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尽管社会变化飞速,但是今天,不少学校重新将礼仪教育和做人教育提到日程上来,就是告诉学生“不学礼,无以立”,要继承儒家优良传统,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修养,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

三、“中和之美”的美学原则与“中庸之道”的民族心理

以和为美的思想可以溯源于殷周。《尚书·尧典》中就提出“八音克谐,人神以和”的思想。先秦儒家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一“和”字: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诗三百,描述对象各异,但之所以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概在它们都具有“思无邪”这一共同的特质,不流于“邪”,即合于“和”,故而孔子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俏》),即欢快愉悦但不放荡而至淫的地步,悲哀但并不过度而至伤痛的境地;又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阳货》),可见其要求“正色”和“正乐”。对于艺术“和”的本质,荀子讲得更为明确和彻底:

乐之中和也。(《荀子·劝学篇》)

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荀子·乐论》)

因此,儒家美学的中心原则即是“中和”之美。儒家经典《中庸》把“中和”提升到形而上学的高度: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和之美”的第一层含义即不偏不倚、中正平和。首先,儒家认为宇宙是一个以“家”即父权政治体制为中心的结构。天地为庐,四极为四根天柱,而中国位居中央。其次,它又强调以父权体制为中心的宇宙间的一切(尤其是人际关系)的普遍和谐,它作为儒家文化的理想是美的极致。中国的宫殿建筑(比如故宫)以中轴线为中心而向两边对称展开的形式,集中地体现了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和”之美。而对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视,也把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引向“吟咏情性”方面,导致中国诗画的抒情达意的倾向。因此,在古代工艺产品中讲究和谐、节制,过分强调设计中的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和”。

“中和之美”的第二层含义是区别于“同”,所谓“和而不同”即在丰富多样的整体构成中寻找“和”之美感,而非万物皆同。春秋时,史伯和晏子区别了“同”与“和”这两个概念,指出,单纯的“同”不能构成音乐,只有高低、长短多种声音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和律以聪耳”,才能产生美。[5]所谓“正六律,和五声”,达到了这种和的标准,即儒家所要求的形式美的乐。中国艺术所注重的,并不像希腊的静态雕刻一样只是孤立的个人生命,而是注重全体生命之流所弥漫的灿然仁心与畅然生机,是“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和”是具有包容性的,是丰富的,以和为美也是以丰富为美,以多样性为美。

儒家美学的美学原则是“中和之美”,反映在民族心理结构上就是讲求“中庸之道”。朱熹在《中庸章句》中说“中庸之中实兼中和之义”,中庸是中和在伦理上的规范,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特质之一。孔子说: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中庸”在孔子那儿,不仅是一种处世哲学,而且是一种方法论。儒家美学非常注重情感在人的心灵结构中的重要性,但又强调它必须保持一个度,这个度就是中庸。人们一般会认为中庸是平庸,是折中,是对于对立立场的逃避。但儒家所主张的中庸是事物自身的度以及人们对于度的把握。正是在度内,一个事物才能成为其自身,也正是人们对于度的把握,才能理解事物本身。朱熹在《中庸》注中释: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庸章句集注》)

又曰:

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中庸章句集注》)

“中庸之道”形塑了中华民族人民以和为贵、执两用中、叩其两端、过犹不及、择中而行的心理结构。要以和为贵,和谐处理人际关系,这是最高明的处世哲学;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对立两端相统一、结合而组成的,所以在处理和解决矛盾时,要采取“执两用中”、“允执厥中”的方法,不激化矛盾。“中庸之道”告诉大家处身立世、教书育人,都能因人、因事而异,因材施教,随时而中,择中而行,事事得中,具备谦和的风度,但是不失大气,正如《礼记·经解》所言:“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这深于诗者也。”持中庸之道的谦谦君子要求有独立的认识和精神,风度和柔温婉,但不是小家子气,而颇有大家风范。苏轼在《留侯论》中就指出张良要成大事,必有谦谦君子的风度。中国外交政治很多时候也正是采用了“中庸之道”的谦和之风。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和联系儒家美学相关思想理论与中华民族心理结构之间相对应的关系,说明儒家美学思想对中华民族心理结构塑造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儒家美学,民族心理,塑造

参考文献

⑴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⑵祁志祥《中国美学的文化精神》,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32页

⑶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7页

⑷陈炎《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7页

完形心理美学 篇2

Tucker Feller每年会有一段时间来到中国,在中国传播完形心理学,在中国NLP学院开坛授课。 10月,老头子在广州开展了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冲突解决之道工作坊》,一场充满着冒险和意外的心灵旅行。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工作坊中的一些实用心理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冲突。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协调员,不妨好好学习下面几条:

1、确保一个让冲突双方安全、都能获得支持的平台。

让双方放松、舒服,并能从过程中获得帮助,不要让解决冲突的过程变成审判大会,没有人乐意在批斗自己的大会上待上一分钟。

2、我们不可能一次解决所有的冲突,尝试从一个小的冲突做起。

如果你想一次对话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一天下来,你会发现你一个问题都解决不了。很多时候我们要对“冲突”抽丝剥茧,从一个小的冲突开始着手处理。

如:“好吧,凤姐,现在让我们来谈谈,你最想解决的冲突是哪一个?”

3、让冲突双方发言保持在60-90秒之间,别让一个人的诉苦将另一个人淹没

如果让冲突一方喋喋不休地诉苦,那么他(她)可能需要几百年的时间,而且在这过程中,冲突的另一方的心可能早已石化,失去解决冲突的欲望了。

4、对于重复发生的冲突,别选择在冲突进行时解决它

别尝试着去拥抱正在对你恶意相向的另一半,除非你家离医院足够的近。在双方理智无限接近零的时候,这显然不是解决冲突的最好时机。

5、让冲突双方直接交流,别让他们绕着圈子对话,

管理资料

大多数时候,即使冲突的另一半在自己眼前,冲突的一方都有能力把对方变成透明,而对调解员说,“他(她)怎么样怎么样……”,尝试着让他们直接对话,“你怎么样怎么样……”,毕竟,调解员不是最理想的传声装置。

6、处理冲突时,要放空自己,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意见参杂到冲突中去

调解员要放空自己,站在冲突的漩涡之外,并且保持中立。你是来解决冲突的,不是来仲裁的,如果你想去判断谁对谁错然后给他们开出一堆处理偏方,我想,菜场上随便一位大妈都可能比你更胜任这工作。

7、搞懂双方冲突背后的需要是什么

没有一个人是想为了冲突而冲突的,冲突之所以不能解决,很可能是冲突方的一些需求被忽略了,例如尊重、爱、关注等。如果你想一直纠缠在冲突的内容里,那这些内容可能会比任何一部琼瑶小说都要长,而且你可能永远也找不到它的中心思想。

8、确认冲突双方觉察到自己和对方的期待和认同。

恨的反面往往就是爱。在冲突的协调中,确保让双方都能了解到自己对另一半积极的一面和期待。

“所以小四,你觉得他还爱你吗?”、“那么他要怎样做,你才会满意?”

9、让冲突双方用具体的、可执行的语言表达对另一方的需求和请求。

你无法让每个人都认为“李嘉欣是最漂亮”的,因为每个人的认知、标准都不一样,所以如果你说,“给我来点好喝的!”,别人可能会给你一杯童子尿,因为有的人觉得,这就是好喝!

如果你不想别人端一杯童子尿给你,尝试着说些具体的。“给我来杯橙汁吧。”、“我想你下班后能直接回家。”……

10、如果冲突双方没有解决冲突的意愿、或者他们是疯子,请放弃协调工作

当冲突双方铁了心决定老死不相往来或者一定要斗个不死不休,你很难去协调这冲突,因为冲突已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了,试想下,你能改变别人的生活吗?

另外,如果他们是一些边缘性人格障碍,如偏执狂、自恋狂、反社会人格障碍等,同样的请放弃你的协调工作,你无法想象,如何把凤姐变得和你身边的朋友一样普通、正常。

愉快的“心理完形”之旅 篇3

寫这篇小文的时候,李安导演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已经热映近一个月了,从各路影评人、媒体记者、网络寫手直到普通观众都在各种不同的发布平台上表达了自己的观影感受,更有不少人试图从人性、宗教、普世价值、社会意义、电影艺术等各个角度对影片进行深度的分析,关于派叙述的两个故事孰真孰假、关于老虎是不是派的化身、关于三教合一之于人生的意义等等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解读的文章铺天盖地,而有意思的是,导演李安尽管接受过各种媒体的采访,但从未对这些解读进行过正面的回应和解释,始终没有给出一个“正解”。

一位大导演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说的都在我的电影里了,不需要其他的解释。相比《少年派》,国内一些导演的电影,要不看完电影还非得把小说找来看看才明白,要不导演还在各种场合拼命地解释自己的电影观念和剧情,要不看完之后什么都懒得说了,因为导演把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部说尽了,弄得电影像白开水一样,毫无回味。

电影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导演把他该说的说了,其他都让观众去说。一部好的电影,就是一把开启观众“心理完形”之旅的大门钥匙,在这里,导演给观众创造了参与创作的机会,而银幕上出现的一切成为观众创作的素材,观众利用自己的修养、想象和知识的积累去补充、发展、完善影片,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一部属于自己的新电影,银幕上那部电影是属于导演的,而观众心中的电影则是属于自己的,这就是电影的妙趣所在,而产生这种妙趣的源泉就是上帝给了人类一颗具有“心理完形”能力的心。

早就有西方的电影理论家发现,出自于格式塔心理学说的“心理完形”理论,和“视觉暂留”现象,是构成电影艺术最为本质的两个重要因素,简单的说,如果将两个毫不相干的画面剪辑在一起,观众会在心理上将它们进行联想,从而产生一个完整的意义,比如说将一个女人朝外张望的镜头,和一个大海的空镜头剪辑在一起,观众会得出“这个女人在看大海”的结论,当然,这是“心理完形”在电影艺术发展初级阶段的应用。

电影艺术已经走过了100年,人类在电影艺术的熏陶和训练下,“心理完形”能力已经大大的提高,现在较为高级的形式就是,观众对电影进行全方位的心理介入,和导演共同完成更具有个人化的电影作品,就是达到所谓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审美效果,为观众提供介入创作的机会,已经成为西方电影的一个主流,我们看到的众多优秀电影《盗梦空间》,《低俗小说》,《禁闭岛》等等莫不如此,同样,李安的《少年派》也加入了这个潮流。

看上去,《少年派》讲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一个遇到海难的印度少年和一只鬣狗、一匹斑马、一个猩猩加上一只老虎登上“诺亚方舟”,开展一段奇幻的漂流之旅。如果,李安就这么简单的来讲述这个故事,我们可能除了看到壮阔的自然景观和残酷的生存游戏,享受到3D带来的视听觉的冲击之外,并不能得到更多的审美愉悦,因为李安把“该说的都说完了”。但是,李安没有这么做。首先,他让成年派来叙述这个故事,这就使故事本身带有成年派的主观视点,并将观众带入成年派的角色世界之中,在这里观众成为成年派家中那个采访的作家。

在将观众带入角色这一点上,李安导演是高手,在《色戒》中,他开场用一台麻将让观众迅速找到了自己“移情”的对象,就是汤唯饰演的王佳芝这个“观局者”,而在《饮食男女》中,则用郎雄饰演的父亲在展示厨艺来让观众接近父亲这个角色,这一次,李安在利用成年派家里的客厅这一普通生活场景,让观众迅速的向作家靠拢,成为成年派的倾听者。

成年派娓娓道来,先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奇幻漂流之旅,在任何人看来,这个故事都非常刺激、传奇和美妙,问题是,人生真的是如此吗?在奇幻故事结束之后,成年派又讲述了另外一个故事,而这时,就像成年派问作家“你更愿意相信哪一个故事?”这是成年派也是李安在向观众的发问,是啊,我们该相信哪一个故事呢?本来,老虎归山,故事的结尾已经闭合了,但是,李安却在这里又开了个口子,让本来是封闭性结局的故事变成了开放式的结尾,给商业性的电影增加了一种艺术电影的气质,也让观众一下子陷入了回味和思索之中,让观众的“心理完形”之门洞开。

说到底,《少年派》只不过是一场好看的电影,大海、老虎、少年,故事几乎老少咸宜,人人都可以从这电影中得到自己的愉快,小孩看老虎,青年人欣赏视听、男人看生存,女人看美景,但是,李安不满足于此,他还要把所有具有人文性情怀、艺术气质甚至遇到什么电影都要解读一番的影迷一网打尽,这个开放性的结尾,满足了这部分影迷的愿望,就像是在一顿大餐快结束的时候,最后上来一道“心灵鸡汤”,观众咂吧这汤的味道,又从头到尾将故事“反刍”一遍,调动起自己所有的知识、想象和积累,审视着自己的内心,依照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对两个故事进行着甄别与选择,“更愿意相信哪一个故事”成为一次心灵的发问,而不同的人会对故事进行不同的选择,李安此时变成成年派,眼睛中露出狡黠的目光,注视着你,似乎他可以通过你的答案洞悉你的内心。

一部好的电影,要给观众调动和运用“心理完形”的机会,经常有人问电影和电视剧到底有什么区别?也经常有人说某电影拍的像电视剧,其实,差异化就在于电视剧是不具备影感的,而影感主要就来自于导演是否调动了观众的“心理完形”能力。《少年派》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少年派在海上漂流,而我们则扬着“心理完形”之帆一直愉快的陪伴着他,直到我们心中有了一部属于自己的《少年派》。1

上一篇:弱处理下一篇:油膜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