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淀粉废水

2024-05-01

玉米淀粉废水(精选十篇)

玉米淀粉废水 篇1

玉米淀粉废水中COD和SS的含量很高[1], 试验主要从COD和SS 2个指标出发考察玉米淀粉过滤后的水质指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滤料

过滤试验中采用山东铝业公司研制的新型陶瓷滤料, 该新型陶瓷滤料是由赤泥、粉煤灰、煤矸石、劣质粘土等固体废物以及成孔剂、成型助剂和烧成助剂按比例配料、混料、成球、干燥及烧成制得的陶瓷滤球样品[2], 具有耐腐蚀、抗氧化、无毒性、硬度高、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大等特点。陶瓷滤料的主要组分如表1所示, 其性能如表2所示。

1.1.2 COD测试器材

COD测试采用重铬酸钾法。实验器材为带250 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加热电炉及50 mL酸式滴定管等。

1.1.3 SS测试器材

SS测试采用滤膜法。实验器材为布氏漏斗、抽滤器、称量瓶、干燥器及0.45 μm尼龙滤膜等。

1.1.4 过滤装置

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

试验装置依据直接过滤工艺的特点设计。配制好的原水经过人工搅拌混合均匀后直接进入滤柱。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注:陶瓷滤料性能经过中南市政设计院中国滤料检测中心测定。

实验装置图中采用:

1) 模型滤柱:采用内径44 mm, 高2 m顶端开口的透明有机玻璃柱。整体固定于支架上, 滤柱上设有进水管、出水管和反冲洗出水管。

2) 滤层:滤柱中滤料均采用陶瓷滤料, 滤料粒径为1.0~1.25 mm, 滤层厚700 mm。

3) 承托层:承托层的作用主要是防止过滤时滤料通过配水系统的孔眼进入滤出水中。同时对均布冲洗水也有一定的作用[3]。试验采用卵石作为承托层, 从上到下粒径逐渐增大, 总厚度150 mm。

4) 原水水箱:体积约为150 L的方形透明有机玻璃水箱。

5) 原水泵:杭州西湖潜水泵厂制造的三潭牌IZDB-35型单相自吸泵。

1.2 试验方法

本试验过滤的进水为玉米淀粉废水经生化处理后的出水, 试验采用的过滤进水为模拟废水。试验采用可溶性玉米淀粉配制所需废水, 将玉米淀粉溶入自来水中, 得到所需模拟废水, 控制废水SS值控制在100~200 mg/L, 使其与经生化处理后的出水SS基本一致。本试验配制原水经测定为171 mg/L。同时测定其COD值为229.34 mg/L。

待滤水经原水泵提升至滤柱上部, 自上而下过滤。原水泵出水分2路, 一路进入滤柱, 另一路则进入有机玻璃水箱中, 这样可以通过回流的水的扰动使水箱中的水基本处于均匀状态。在水的过滤过程中, 通过调节进出水阀门来调节流量和流速, 通过调节流速可以调整出水水质和过滤周期, 过滤周期以滤层被穿透, 出水水质明显变坏为止。过滤开始后每隔20 min分钟取一次样, 直至周期结束。

2 实验数据及分析

2.1 温度

过滤过程中, 测定水温为10.8 ℃。

2.2 滤速

实验过程中, 通过调节滤速, 尽可能使其出水SS值达到预期目标。经调整后滤速约为6.55 m/h。在实验中用量筒量得其30 s内的出水约为83 mL。滤柱横截面积为πr2=3.14×0.022=0.001 519 76 m2, 故滤速undefined

2.3 进出水COD

进出水COD实验数据如表3所示。

注:表3中编号0表示原水水样, 编号8表示空白试验水样。

2.4 进出水SS

从上述实验数据来看, 玉米淀粉废水过滤经陶瓷滤料过滤后, 其出水水质得到了明显了的改善, 基本达到预期的目标。其有效过滤周期较短, 只有2~3 h, 约2 h后, 水质开始慢慢变坏, 3 h后出水水质明显很差, 过滤周期结束。同时从过滤开始后调节滤速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当滤速较大时, 出水水质较差, 滤速较小时, 出水水质较好。

3 结 论

通过过滤后的试验结果,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淀粉废水经陶瓷滤料过滤后, 其出水SS及COD值有明显的改善, 通过改变过滤条件, 其出水指标能达到预期目标。

b.在过滤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到, 当滤速变化较大时, 其出水水质也会出现较大的变化, 当滤速较大时, 出水水质较差, 滤速较小时, 出水水质较好。据此可以预测滤速对整个过滤过程有非常大的影响。

c.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 在滤速约6.55 m/h时, 其过滤周期较短, 有效过滤周期约为2 h, 此后水质开始慢慢变坏, 约3 h后, 其出水指标明显要高于原水。

d.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 滤速约为6.55 m/h时, 在有效过滤周期内, 其出水水质刚好在控制目标范围之内, 由此可以预测当滤速增大时, 其过滤后出水水质估计难以达标。故淀粉废水经陶瓷滤料过滤时的滤速应该控制在该值范围之内。

4 问题与建议

a.原水采用往自来水中加可溶性玉米淀粉配制而成, 其水质与实际处理过程中的废水水质有一定的差别, 建议采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做实验。

b.因时间与条件的限制, 本实验未能就常规过滤工艺中反冲洗这一环节进行深入研究, 究竟采用何种冲洗方式, 多大的冲洗强度更适合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c.滤料的粒径和级配是影响过滤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时间限制, 未能就多种径做进一步的试验。建议采用不同粒径滤料作对比实验。

d.本实验过程中水温为10.8 ℃,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其实验结果怎样难以断定, 故建议在不同温度下做对比实验。

参考文献

[1]蔡晶, 柴社立, 芮铭先, 等.玉米淀粉废水的处理技术[J].环境工程, 2007, 25 (2) :72-73.

[2]李孟, 黄功洛, 吴珍珍.新型陶瓷滤料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5, 27 (7) :30-31.

玉米淀粉废水 篇2

研究了厌氧膨胀颗粒(EGSB)反应器处理玉米生产废水的运行过程现象,结果表明,液体表面上升流速是影响EGSB反应器效能的重要参数,当进水CODCr为3 500~6 500 mg/L时,液体表面上升流速为1~3.5 m/h时,EGSB反应器处理始终保持在85%以上,污泥经过选择后能够适应EGSB反应器的运行条件.

作 者:石宪奎 倪文 王凯军  作者单位:石宪奎(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北京,100083;黑龙江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系,哈尔滨,150027)

倪文(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北京,100083)

高淀粉玉米的开发前景 篇3

1.高淀粉玉米的特性

1.1籽粒营养成分

普通玉米籽粒中淀粉含量在 65%左右,高淀粉玉米提高了籽粒中的淀粉含量,其籽粒的物理性状和营养成分也发生了变化。高淀粉玉米的籽粒粒重、胚乳重比普通玉米高,而胚重则较低;胚乳与胚占籽粒的比例高,胚乳较大,占籽粒的比例也最大,而胚所占比例较小,胚/胚乳比值最小;籽粒淀粉含量达到 72%以上,显著高于普通玉米;淀粉成分中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均比普通玉米高;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普通玉米差异不大,但籽粒粗脂肪的含量低于普通玉米。

1.2玉米籽粒高淀粉成因

据报道,位于玉米第5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e及其修饰基因共同作用可使玉米籽粒中直链淀粉的含量提高50%~80%。普通玉米平均含有大约27%直链淀粉和73%的枝链淀粉。隐性突变基因ae可把直链淀粉提高到55%~65%。有试验表明,通过积累ae修饰基因的轮回选择技术,可使直链淀粉含量提高到80%以上。

1.3主要农艺性状

目前生产上用的高淀粉玉米品种大多是单交种,其植株形态、果穗外型、生育期等与普通玉米差别不大,常见的高淀粉玉米品种都是晚熟的马齿型。但高直链淀粉玉米品种中直链淀粉合成受复杂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影响。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则要降低产量和其它农艺性状。高直链淀粉玉米育种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淀粉总含量的减少、较高的水分含量和最终减产。目前,高直链淀粉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低于普通玉米和糯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仅为普通玉米的65%~75%。混合型高淀粉玉米在产量水平与普通玉米相当。

1.4高淀粉玉米的经济价值

玉米是制造淀粉的重要原料之一,高淀粉玉米具有下述特点:(1)玉米淀粉的质量好;(2)玉米籽粒中淀粉含量高,在相同的加工条件下,出粉率可高2%~4%;(3)玉米综合利用的潜力较大,加工玉米淀粉后的废料可提取玉米油、玉米蛋白粉、胚芽饼和粗饲料,几乎玉米产品的 99%都可以得到利用。玉米淀粉是世界淀粉产量最高的一种,全世界淀粉产量约1100万吨,而玉米淀粉高达900万吨左右,占淀粉总产量的82%。

2.国内外高淀粉玉米应用概况

玉米淀粉是玉米加工的初级产品,是淀粉中最主要的品种。玉米原料丰富、价格便宜,而且100公斤玉米除可制得淀粉66公斤外,还可得到副产品:含60%蛋白质的玉米蛋白粉6.3公斤、玉米油2.7公斤、含21%蛋白质的纤维饲料23公斤。目前世界玉米淀粉产量约为3700万吨,占淀粉总产量的81%。其余900万吨为木薯、小麦、土豆等淀粉。淀粉的用途十分广泛。除可直接使用外,还可加工成各种变性淀粉、水解产品等。淀粉制成的食品如粉丝、粉条等可以直接食用。淀粉作为原料可应用于方便面、火腿肠、冰淇淋等食品和可降解塑料制品中。作为发酵原料用于淀粉糖、氨基酸、酒精、抗菌素、味精等产品的生产。淀粉也可以加工成变性淀粉,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铸造、医药、建筑、石油钻井、选矿等领域。据调查,全球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的工业制品达1000余种。美国称淀粉业为“朝阳工业”,其地位仅次于电子、汽车和冶金,其广泛用途与石油类产品相提并论。美国淀粉加工业95%的淀粉都是玉米淀粉。我国淀粉行业中90%的淀粉来自玉米。

玉米淀粉是玉米的初级产品,玉米淀粉在加工过程中可获得丰富的副产品,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很广,涉及到30多个领域,如食品、医疗、纺织、造纸、包装、石油、环保、光纤、高精度印刷线路板、电子芯片等行业。据分析每100kg玉米除可得到66kg玉米淀粉外,还可得到含60%蛋白质的玉米蛋白粉6.3kg、玉米油2.7kg和含21%蛋白质的纤维饲料23kg,其价格远远高于其主产品淀粉的价格。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淀粉的深加工快速发展,全国淀粉糖(包括山梨醇)总量从1995年的36.19万吨发展到1999年的101.84万吨,年递增率为29.52%;变性淀粉总产量从1995年的8.08万吨发展到1999年的16.45万吨,年递增率为19.45%;味精从1994年的39.7万吨发展到1999年的65万吨,年增长率为10.3%;酒精从1994年的170万吨发展到1999年的200万吨,年增长率为3.3%。因此,玉米淀粉生产工业在整个玉米加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搞好玉米深加工、转化和链式增值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混合型高淀粉玉米的选育工作目前已经取得明显进展,各地区都选育和审定了一批高淀粉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如吉林省四平农科所(1984)选育的高淀粉玉米杂交种四丹19号,粗淀粉含量为74.52%;长春市农科院(1986)选育的高淀粉长单26号,粗淀粉含量为76.8%;河南省农科院(1996)选育的豫玉19号,粗淀粉含量为74.2%;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农业科学研究所(1991)育成的高淀粉玉米品种哲单14,粗淀粉含量为74.02%;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与四川省达州市农科所(2000)联合选育的达玉1号玉米单交种,粗淀粉含量达77.2%;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与杨凌秦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2)合作选育的玉米单交种秦单5号,粗淀粉含量达75.98%;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2001)育成的郑单18号品种,粗淀粉含量为74.2%;2002年通过该省审定的郑单21号,粗淀粉含量为75.87%;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997年组配的玉米杂交种正大199,2003 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粗淀粉含量76.13 %。此外还有2003年通过国审的河北承德花泰专用玉米种子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长城淀等等。这些高淀粉品种的育成,为高淀粉玉米实现产业化、专业化、优质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3.高淀粉玉米开发应用前景

玉米淀粉广泛用于食品、医药、造纸、化学和纺织工业。玉米淀粉制取的葡萄糖是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可制出青霉素、红霉素、金霉素、氯霉素、维生素C,消毒剂和麻醉剂等医药品。玉米高果糖浆是以玉米淀粉作为原料深加工而成。玉米高果糖浆质地纯正透明,比蔗糖甜度高1.2~1.6倍,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是制作糖果、糕点、饮料和罐头的优良甜味剂,也是预防高血压、搪尿病及心血管病的理想食品,预测,玉米高果糖工业可占据未来世界50%的甜味剂市场。不难看出,玉米淀粉深层加工利用,不仅提高玉米原料利用率,而且,国内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综合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淀粉企业废水治理工程实例分析 篇4

一、设计规模及进出水水质

该项目企业年产1万吨马铃薯休闲薯条, 加工废水主要由马铃薯清洗废水、生活废水和加工工艺废水构成, 其中清洗废水占70%以上。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固态或溶解态的纤维素、蛋白质、有机酸、糖、盐和碳水化合物以及果胶等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 使废水具有很高的BOD5、COD、SS等, p H值偏酸性。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 本废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100m3/d, 计4.17m3/h, 本次按4.5m3/h设计。处理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9878-96) 的三级。

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废水经过格栅过滤后进入调节池、水解酸化池进行预处理, 然后由泵提升进入UASB厌氧反应器, 控制反应温度为35±1℃, 在UASB反应器中厌氧菌群将废水中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CH4、CO2等, 出水经厌氧沉淀池沉淀后进入SBR池。在SBR池中, 废水中的有机物被进一步降解, SBR出水流入清水池。清水池出水即可达标排放。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经板框压滤机处理后外运填埋或堆肥处置。

三、工艺流程说明

(一) 格栅。

安放在废水处理工艺的前端, 用以去除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从而保证后续处理工艺的正常运行。

(二) 调节池。

因为原水的水质水量波动较大, 在进行处理前必须对其进行调节, 保证后续单元的稳定处理。在配水池内进行水质、水量调节。

(三) 水解酸化池。

原水中含有大量难分解的物质, 通过水解酸化后使得难分解的物质进行分解, 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处理创造有利条件。

(四) 换热器。

废水经泵提升, 进入换热器调节温度, 使温度控制为35±1℃, 然后进入UASB反应器。

(五) UASB反应器。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UASB) :由反应区和三相分离区组成, 反应区下部是高活性、易沉降的厌氧污泥床, 废水从污泥床底部进入与污泥接触, 通过污泥消化, 消化液从上部溢流管排出, 三相分离器使污泥自动回流。UASB反应器作为废水处理的单元, 下部设有的布水系统, 布水均匀、不堵塞, 废水以一定的流速向上流动, 在此过程中, 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与其中的厌氧菌充分接触, 厌氧微生物在厌氧的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 并产生沼气, 废水得到净化。上部安装三相分离器, 水、污泥和沼气分离效果好, 可有效地防止污泥流失, 从而保证厌氧反应器中具有较大的污泥存有量;在反应器中可培养、驯化出大量的高活性厌氧颗粒污泥, 实现厌氧反应器的稳定、高效运行, 并能实现高活性厌氧颗粒污泥的工业化生产, 生成的沼气经收集处理后综合利用。

(六) 厌氧沉淀池。

废水经过UASB反应器进入厌氧沉淀池, 在重力沉降的作用下, 将UASB反应器的出水进行固液分离, 上清液自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 进行后续深度处理, 沉降下来的颗粒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

(七) SBR池。

污水在SBR反应池经过反应、沉淀、排水及排除剩余污泥等操作, 简化了处理过程。因此, 间歇曝气在我国废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经预处理的污水连续不断地进入SBR池前部的预反应池, 在该区内污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BOD被活性污泥微生物吸附, 并一起从主、预反应区隔墙下部的孔眼以低流速进入反应区。在主反应区内依照“曝气、沉淀、排水、闲置”程序周期运行, 使污水在“好氧—缺氧”的反复中完成去除有机物、脱氮, 和在“好氧—缺氧”的反复中完成除磷。

(八) 清水池。

SBR池出水进入清水池进行收集后达标排放。

(九) 污泥浓缩池。

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经板框压滤机处理后外运填埋或堆肥处置。

(十) 污泥脱水系统。

污泥脱水有多种形式, 如离心脱水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等。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处理机械为板框脱水机和带式压滤机。在本技术方案中, 考虑到污泥的属性、污泥量、及企业投资情况, 拟采用板框压滤机进行污泥的脱水处理。

四、工艺流程设计参数

格栅井:有效容积4m3;格栅1台, 性能参数:B=500mm, b=5mm。调节池:有效容积50m3, HRT (h) 12h, 溶加药系统1套。水解酸化池:有效容积50m3, HRT (h) 12h, 生态基填料1批, 污水提升泵1台, 型号Q=10m3/h, H=35m, N=3k W。换热器1台。UASB反应器:有效容积100m3, HRT (h) 24h, 温控仪表1套。厌氧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 HRT (h) 1.5h, 有效容积7.5m3, 中心筒1套, 厌氧污泥泵1台, 性能参数:Q=10m3/h, H=30m, N=3k W。SBR池:有效容积100m3, HRT (h) 24h, 运行周期T (h) 12h, 1#罗茨鼓风机1台, 性能参数:QS=2.55m3/min, △P=49KPa, N=4k W;曝气系统1组, 滗水器1套, 混合液回流泵1台, 性能参数:Q=10m3/h, H=10m, N=0.75k W。清水池:有效容积50m3。污泥浓缩池:有效容积20m3。污泥脱水系统:污泥螺杆泵1台, 性能参数:Q=5m3/h, H=60m, N=2.2k W;板框压滤机1台, 性能参数:S=15m2。

五、运行费用估算

运行费用估算如表2所示。

六、运行效果

废水经过3个多月的调试, 各项出水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标准要求。各处构筑物处理情况见表3。

七、讨论

第一, 本废水处理工程充分考虑了淀粉废水的特点, 针对性地对高浓度有机物进行处理, 采用UASB厌氧反应器为主体工艺, 处理效率高, 运行稳定。第二, 采用厌氧沉淀池作为厌氧与好氧的过度工艺, 避免了厌氧污泥的流失, 同时对厌氧、好氧工艺起到良好的衔接作用;第三, 好氧系统采用SBR工艺, 具有操作简单, 灵活性好的特点, 对于企业工业废水的多变性更具有适应能力。第四, 淀粉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 采用厌氧与好氧相结合的工艺, 对本废水的治理具有稳定性和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郭静, 林贯洲.负荷条件下两级厌氧法处理马铃薯加工废水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 1994

[2] .李燕, 韩卫清, 曹恩伟.UASB处理淀粉废水的工艺实验[J].江苏环境科技, 1996

HCR工艺处理木薯淀粉废水 篇5

采用以HCR为核心的.好氧生物工艺去除木薯淀粉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处理前废水的CODCr、SS和BOD5分别在10 000、1 800和6 000 mg/L以上,氰化物平均含量为13.8 mg/L.根据生产工艺和废水特点,HCR主要设计参数选定为:SV 94%~98%,SVI100 mL/g±,p(MLSS)7.0~11.0g/L,DO 3.0~5.0 mg/L,HRT 6~10 h;容积负荷和HCR内温度分别为25.0~45.5 kg COD/(m3・d)和20~35℃(一次分离废水),35.0~82.0 kg COD/(m3・d)和27~33℃(二次分离废水).该工艺的CODCr去除率在90%以上,处理后出水的平均BOD5为36 mg/L,SS低于30 mg/L,氰化物含量低于0.5 mg/L,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的二级标准.

作 者:伍婵翠 王燕舞 刘康怀 WU Chan-cui WANG Yan-wu LIU Kang-huai  作者单位:伍婵翠,WU Chan-cui(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广西,桂林,541004)

王燕舞,刘康怀,WANG Yan-wu,LIU Kang-huai(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广西,桂林,541004)

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工艺探讨 篇6

马铃薯淀粉废水所造成的危害性主要与废水中所含的大量有机物有关, 未经处理的马铃薯淀粉废水一旦随意排放, 其中所含的有机物就会成为各类好氧菌类微生物生长的主要营养来源, 尤其是当废水流入周边自然水体中后, 随着马铃薯淀粉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好氧微生物降解的过程, 会造成自然水体中原有的溶解氧被大量消耗, 大幅降低水体的含氧量, 导致水体中原有动植物生存环境恶化, 甚至出现大量缺氧死亡的情况。与此同时, 厌氧微生物对于部分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又会一定程度上造成对水质的影响, 导致水质恶化, 甚至会通过多种渠道对饮用水造成污染, 进而威胁人体健康。而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 这种污染也会导致可利用淡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理。

2 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物化处理工艺技术

2.1 自然沉淀法

马铃薯淀粉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可以通过静置的方式发生自然沉淀, 利用这一特性, 可以采取自然沉淀法, 即通过将所产生的废水在统一的储浆池中进行静置, 在充分自然沉淀后, 排出处于上层的清液, 并将底部蛋白质沉淀物回收, 来实现对废水的有效处理。这一方法操作简单, 但相对的也存在沉淀时间长, 储浆池占地面积达、夏季废水易酸败、处理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2.2 絮凝沉淀法

这一处理工艺方法主要是通过将一定量的絮凝剂加入到废水当中, 促使废水当中的有机物发生凝聚, 形成较大粗颗粒结构絮凝沉淀物, 再通过相应的分离措施, 将沉淀物与水分离开来, 以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这一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着成本低、处理时间短、操作方便等特点, 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

2.3 物理吸附法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等一系列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加入到废水中, 将废水中所含的有机污染物吸附分离, 较为常用的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粉煤灰、活化煤矸石等, 能够达到相对较好的吸附处理效果, 因而广受中小型企业的青睐。但同时吸附法的实际应用效果也有一定的限制, 当需要处理大批量的废水时, 往往效果并不理想, 加之使用活性炭成本相对较高, 需要加紧开发新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物理吸附剂来加强废水处理的有效性。

2.4 膜过滤法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密度可达分子级的透水超滤膜, 对马铃薯淀粉废水进行纯物理的过滤, 利用该技术能够实现水体与有机污染物的有效分离, 实现废水的纯化, 而由于不使用化学试剂, 还能够有效的避免对水体的二次污染, 具有着节能、环保、高效、易操作等优势, 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废水物理处理工艺。该技术的应用需要重点注意膜阻塞的问题, 目前主要采取膜清洗的方式予以处理, 阻塞严重情况下则需要对滤膜进行更换。

3 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微生物处理工艺技术

3.1 厌氧微生物处理法

厌氧微生物在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中的利用不仅能有效降低处理成本, 同时废水处理的效果也相对较为理想, 厌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还能够产生可利用的甲烷气体, 通过厌氧发酵处理能够在消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同时, 减少所剩余的污泥量, 经脱水浓缩后还能生产出有机肥, 从而实现废水的资源化转换, 目前较为常用的厌氧发酵废水处理方法有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填料床、垂直折流厌氧污泥床等, 是目前广受关注的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

3.2 好氧微生物处理法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好氧微生物来进行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但好氧微生物的应用效果相对于厌氧微生物而言, 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目前较为主要的好氧微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接触氧化法、生物氧化塘法以及SBR法, 实验证明, 经过改良的加压SBR法能够发挥出相对更好的效果。

3.3 厌氧、好氧微生物的结合运用

这一方法主要是通过将厌氧与好氧两种微生物结合进行利用, 从而弥补单一一种微生物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局限性, 通常做法是先经厌氧微生物对高浓度淀粉废水进行处理, 在大幅降低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后, 再通过好氧微生物进行处理, 使经处理后的水体水质满足国家相关的污水排放标准要求, 最终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

3.4 光合细菌处理法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光和细菌来对马铃薯淀粉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处理, 由于光合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能源可以通过阳光来提供, 其对于废水处理的能耗能够有效的予以控制, 同时光合细菌对于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能力也相对较为理想, 是一种经济、清洁、高效、节能的废水处理工艺技术, 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摘要:马铃薯淀粉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一种食品辅料, 其在很多菜品制作中都有所应用, 因此, 对于马铃薯淀粉的市场需求也往往较大, 在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 很多环节都可能会产生废水, 这些废水如不经有效处理而随意排放, 很容易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 为实现对此类污染的有效防控, 加强对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与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工艺技术

参考文献

[1]张昊, 王三反, 李广, 周键.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4 (06) .

木薯淀粉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篇7

木薯淀粉生产过程中, 产生大量的废水, 每生产1吨木薯淀粉需要耗水16吨左右, 并且由于木薯淀粉废水成分复杂, 有机物含量高, CODCr达10000mg/L左右, 处理难度较大, 费用高, 一直是制约木薯淀粉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2010年10月, 国家颁布实施了《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5461-2010) , 该标准明确规定了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的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及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的限值, 排放限值要求相当严格。这更是对木薯淀粉行业一个严峻的考验。笔者就目前国内对木薯淀粉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介绍。

2 木薯淀粉废水处理技术

木薯淀粉废水治理技术方法有氧化塘工艺、厌氧+氧化塘工艺、厌氧+好氧生化处理工艺等, 由于环保局明确氧化塘工艺不能作为木薯淀粉废水处理工艺, 大部分木薯淀粉企业进行了整改, 基本上都采用了厌氧+好氧生化处理工艺, 并且厌氧-好氧处理工艺能充分发挥厌氧微生物抗冲击负荷能力并可提高污水可生化性, 兼有利用好氧微生物生长速度快、出水水质好、运行费用低的优点, 同时通过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回用于锅炉燃烧等, 达到节能减排效果, 在有机废水处理中获得广泛应用。广西所有在生产的木薯淀粉企业都采用该废水处理工艺。厌氧+好氧生化处理工艺流程图见图1。

目前, 采用的厌氧处理工艺主要有: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UASB) ;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 (EGSB) ;上流式多级厌氧反应器 (UMAR) 。

(1)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 :属滞留型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是在反应器底部集有大量高效颗粒化的厌氧污泥, 形成污泥床, 污水进入污泥床与污泥接触, 其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厌氧条件下经污泥中的微生物降解, 转化成甲烷、二氧化碳等, 所产生的气体 (沼气) 含甲烷大于70%, 可作为能源再次利用。因其生物污泥停留时间长, 处理效率高, 具有较高的CODCr负荷[1]。UASB反应器对悬浮物浓度比较敏感, 一般要求处理悬浮物的浓度低于5000mg/L, 不适合悬浮物浓度过高的情况。

(2) 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反应器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 :EGSB高效厌氧反应器, 是在UASB厌氧反应装置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厌氧设备[2]。其优点是增加污水与污泥的接触面, 加快反应进程;厌氧颗粒污泥活性高, 增加反应器对有机物特别是毒性物质的承受能力,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较高浓度悬浮物的废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对于木薯淀粉废水可采用全渣厌氧方式进水。其缺点是投资较大, 技术复杂。

(3) 上流式多级厌氧反应器 (Up-flow Multistage Anaerobic Reactor) :是根据内循环和分级处理原理研制的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特点是:基建投资省、占地面积少;有机负荷高, 水力停留时间短;可缓冲低p H冲击;对进水负荷提高、进水水质改变表现出良好的耐受能力;同样适合于处理浓度较低和温度较低的有机废水。

目前, 采用的好氧处理工艺主要有:生物接触氧化法;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SBR) ;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 (CASS) 。

(1) 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 是在传统的好氧活性污泥法工艺基础上的改进, 反应装置内布置生物填料, 为生物载体, 微生物依附填料载体生长, 形成固定化生物系统, 增大了微生物与废水接触的比表面积, 去除效率高。主要优点和特点:污泥生物量大, BOD5容积负荷高, 处理效率较高;处理时间短, 对进水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强;能够克服污泥膨胀问题, 且能充分发挥其分解氧化能力强的优点;可间歇运行, 生物膜对间歇运行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维护管理方便, 同时利用低氧、高氧的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 也具生物脱氮的功能, 能较好的解决废水中偏高的NH3-N。

(2)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水处理技术, 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 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 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定生化反应, 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有序和间歇操作。其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 占地面积小、造价低, 沉淀性能好, 有机物去除效率高, 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不需污泥回流系统, 可除磷或者脱氮。传统的SBR反应池存在的主要缺点是:出水系统检修率高, 出水水位随排水时间而降低, 造成水位位差上的浪费。

(3) 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是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SBR) 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具有高效和经济性。其流程由进水反应、沉淀、排水等基本过程组成, 各阶段形成一个循环。该工艺的独特之处在于污染物的降解在时间上是一个推流的过程, 而微生物则处于好氧、缺氧、厌氧周期性变化之中, 从而达到对污染物去除的作用。其特点是:沉降性能好, 分离效果佳;耐水质冲击负荷高;污泥活性高, 降解基质速率快, 具有更高的去除率和适应能力;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的功能。

目前厌氧+好氧生化处理工艺存在出水浓度不稳定的问题, 除了管理上的原因外, 处理工艺本身也存在问题, 技术不够匹配, 因此木薯淀粉废水要做到达标排放, 仍需要对工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韩彪等[3]研究在厌氧好氧处理后增加混凝工艺处理木薯淀粉废水, 进一步去除废水中残余的有机物, 系统CODCr、BOD5及SS的去除率均在99%以上, 总排口出水CODCr浓度小于100mg/L, 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姚毅[4]采用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EGSB-CASS) 处理木薯淀粉废水, CODCr、BOD5、SS去除率分别大于99.6%、99.7%、97.7%, CODCr出水稳定小于100mg/L, 达到排放标准要求。黎洪等[5]对UASB-SBR联合工艺处理木薯淀粉废水进行研究, 规模100t/d的淀粉企业, UASB停留5h, SBR为8h, 出水CODCr浓度为59~93 mg/L, BOD5为11~14 mg/L, SS为27~28 mg/L。他们还对物化-EGSB-接触氧化法三段工艺处理木薯淀粉废水进行研究[6], 出水CODCr浓度为31~33 mg/L, BOD5为6.9~7.7mg/L, SS为24~32 mg/L, 氨氮为0.15~0.19 mg/L, 氰化物为0.01~0.014 mg/L, 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3 结语

由于木薯淀粉废水排放量大, 对环境污染较大, 而国家新排放标准对废水排放要求又非常严格, 因此, 木薯淀粉废水环境问题就成为制约木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成为木薯淀粉行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木薯淀粉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将是木薯淀粉行业发展的环境技术支撑, 寻求一种有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将是企业的一个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晓林.木薯淀粉废水治理工程实例分析[J].木薯精细化工, 2001, 4:9.

[2]李广, 李晶等.EGSB工艺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辽宁化工, 2008, 37 (4) :262-265.

[3]韩彪, 张萍等.UASB-CASS-混凝工艺处理木薯淀粉废水[J].工业水处理, 2010, 30 (8) :75-77.

[4]姚毅.淀粉废水处理的工程设计及研究[J].科园月刊, 2011, 01:39-40.

[5]黎洪, 黄伟等.UASB-SBR联合工艺处理木薯淀粉废水[J].大众科技, 2011, 6:85-86.

淀粉专用玉米——洛玉863 篇8

豫审玉2011005

选育单位

河南省洛阳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

L58673-1×KAC4-1

特征特性

“洛玉863”夏播生育期95~102天;株型半紧凑, 叶片数18~19片, 株高265~284厘米, 穗位高115~118厘米;幼苗芽鞘浅紫色, 第1叶尖端形状圆到匙形, 叶色深绿;雄穗分枝偏多, 雄穗颖片绿色, 花药黄绿色, 花丝绿色微红, 雌穗苞叶长度适中;果穗中间型, 穗长16.8~17.9厘米, 穗粗5.0~5.2厘米, 穗行数12~16行, 行粒数34.8~37.8粒, 穗轴白色;籽粒黄色, 半硬粒型, 千粒重326.8~363.7克, 出籽率87.9%~88.2%;籽粒品质达到普通玉米1等级国标, 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1等级国标, 饲料用玉米2等级国标, 高淀粉玉米2等级部标, 属于淀粉专用品种。经鉴定, 该品种抗大斑病、矮花叶病、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瘤黑粉病, 中抗小斑病, 感玉米螟。

产量表现

“洛玉863”于2009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品种区试, 平均667平方米 (3 500株) 产量为596.6千克, 比对照品种“浚单18”增产13.9%, 居19个参试品种第1位;2010年参加续试, 平均667平方米 (4 000株) 产量为614.8千克, 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2.6%, 居20个参试品种第1位;2010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品种生产试验, 平均667平方米 (4 000株) 产量为585.2千克, 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9.7%, 居10个参试品种第1位。

适宜地区

玉米淀粉废水 篇9

1.1 木薯淀粉废水特征

对多个木薯淀粉废水的监测表明, 每生产1吨原木薯和变性淀粉会产生25m3左右废水, 其中木薯清洗水为15m3, 一次和二次洗涤废水为10m3 (表1) [1,2,3]。从表1可看出, 木薯清洗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氨基酸和蛋白含量少, 悬浮物多, BOD/COD较低, 可生化性差;一次和二次洗涤废水 (或黄浆水) 中有机物和蛋白、淀粉及氰化物含量高, BOD/COD较高, 可生化性强;变性淀粉废水有机物相对一次和二次洗涤废水明显减少, 主要是残余木薯淀粉和氨基酸;木薯淀粉生产混合废水有机物、悬浮物、氨基酸含量较高, BOD/COD在0.6以上, 可生化性强。

2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2.1 处理工艺设计

对木薯淀粉各生产阶段废水水质, 可采用絮凝池+EGSB+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处理[4,5,6]图1为木薯淀粉废水处理工艺示意图。

2.2 工艺设计说明

生产过程产生的木薯清洗废水经过预沉池后, 直接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一次和二次洗涤废水经絮凝沉淀后进入调节池, 调节池调节水质和水量, 用泵压入EGSB进行厌氧生物处理, 废水中大部分复杂的有机物在EGSB反应器中水解菌和产甲烷菌作用下分解成无机物, 最终产物为CH4、CO2以及少量的H2S、NH3、H2等,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沼气 (CH4) 经水封罐气水分离器, 进入锅炉燃烧。EGSB出水进入中沉池, 中沉池功能主要为去除部分厌氧活性絮状颗粒。中沉池上清液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装生物挂膜填料, 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 在不断供氧的环境中, 利用经培养驯化的微生物菌群氧化有机物, 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得以去除, 经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后的出水中, 含有大量的好氧污泥和其他悬浮物, 经过沉淀池沉淀后达标排放。

絮凝沉淀池、EGSB罐、中沉池、二沉池产生的污泥返回到生物接触氧化池回用, 预沉池的污泥用做农作物肥料。

2.3 各主要构筑物

格栅:去除进水中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漂浮纤维素。

絮凝池:絮凝总容积为200m3, 调节池为300m3, 停留时间为6h。絮凝沉淀去除废水中淀粉、蛋白质等高分子物质, 减轻后续处理负荷。

EGSB厌氧罐:Q19m×21m (钢制) , 容积为5900m3, 设计流量为240m3/d, COD容积负荷6.0kg/m3.d, 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

中沉池:总容积为500 m3, 对EGSB出水进行沉淀, 进一步降低废水有的机负荷, 并将沉淀的部分污泥回流, 以保持EGSB厌氧罐微生物稳定。

接触氧化池:总容积为3600 m3, 分五格, 设计流量240m3/d, 内设半生物挂膜性填料, 采用罗茨风机进行鼓风曝气。

调节池: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调节池, 进行固液分离后, 上清液达标排放。

3 工程运行结果

经过几个月调试运行, 对各单元进行监测。结果表明 (表2) , 进水氨氮为215-224mgL-1、氰化物为0.086mgL-1、COD为7810-7900 mgL-1、BOD为6110-6220 mgL-1、SS为316-330mgL-1、pH值为4.9;出水COD为31~33mgL-1、BOD为6.9~7.7mgL-1、SS为24~32 mgL-1、pH值为8.3、氨氮为0.15~0.19 mgL-1、氰化物为0.01~0.014, 主要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一级排放标准。

4 运行结果结论

(1) 由于淀粉废水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等高分子物质, 直接进行生化处理难以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采用物化预处理去除这些高分子物质, 可以大大降低废水的有机负荷。

(2) EGSB反应器中pH值稳定非常重要, 产甲烷菌最适宜pH值范围为6.8~7.2, 如果pH低于6.3或高于7.8, 甲烷化速率降低。产酸菌的pH范围为4.0~7.0, 超过甲烷菌最佳pH范围, 酸性发酵可能超过甲烷发酵, 结果反应器内将发生“酸化”。因此, 控制系统pH值和停留时是关键。

(3) 接触氧化池具有比表面积较大的填料和较好的充氧条件, 使得池体内具有大量的生物固体和较高的容积负荷, 对水质水量都有较强的耐冲击能力和较好的处理效果, 同时, 接触氧化池不需要污泥回流, 只存在污泥膨胀, 运行管理方便。在实际操作中, 调试和运行初要控制好曝气量, 必要时还要进行适当的污泥回流。

5 结论

(1) 絮凝剂投加比例及投加量对各单元COD去除率有较大影响, 在工程运行实践中, 需研究最优投加比和投加量。

(2) EGSB运行过程, 在保证pH值适宜甲烷菌的范围内, 也需考虑控制温度, 在温度低时, 厌氧菌活性降低甚至发生死亡。因此在冬季运行时需控制EGSB反应器的温度。

(3) EGSB-BCO联合工艺可处理木薯淀粉生产废水, 使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一级排放标准。

参考文献

[1]杨启峰, 张萍, 赵永志.淀粉废水的处理技术[J].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0, 24 (2) :55-56.

[2]李善于, 甘海南.淀粉生产废水处理的运行与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0.

[3]任婵翠, 刘康怀.淀粉废水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和前景[J].矿产与地质.2004, 18 (2) :179-182.

[4]冯世骥, 刘小兵.木薯淀粉厂污水处理工艺研究及工程实践[J].淀粉与淀粉糖, 2001, (1) :44-50.

[5]史结威, 王德涛.UASB反应器--接触氧化法处理淀粉废[J].西南给排水, 2004, 26 (3) :19-20.

高淀粉玉米优质栽培技术 篇10

淀粉是国民生计的重要工业原料, 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玉米淀粉是各种作物中化学成分最佳的淀粉之一, 有着提取率高、纯度高、用途广泛等等特点。高淀粉玉米要比普通玉米淀粉含量高出5~10%, 将高淀粉玉米应用于生产淀粉的专用品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年, 黑龙江省的高淀粉玉米研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继育成一批高淀粉玉米品种, 如海伦市种子公司育成了玉米杂交种海玉10, 淀粉含量就高达为76%。鉴于此, 本文对三积温区高淀粉玉米优质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 为今后我市高淀粉玉米推广栽培提供参考和借鉴。

2 高淀粉玉米优质栽培技术

2.1 良种选育, 合理密植

玉米栽培过程中, 要是现实高产最好是选择优质、高产、多抗、耐密的紧凑型品种。从目前黑龙江省种植实际情况来看, 可用的高淀粉玉米种类不是很多, 品种也着实有限, 以绿单1和海育品种为主。此外, 一些高淀粉含量的玉米品种也可用来选择, 像是龙单7 (淀粉含量为74%) 、丰禾10 (淀粉含量为72.3%) 、红玉7 (淀粉含量为72.28%) 等等。这些品种株型多数较平展, 种植密度不要过大, 一般控制在45000~52500株/hm2为最好, 肥力较好的土地, 可扩大到每公顷60000株。

2.2 播种技术

高淀粉玉米与普通玉米地力要求没有很大的出入, 但是考虑到其不适宜高密度种植, 为了高产的需要, 要尽量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轻或者是中等的土壤。这样的土壤透气性好、肥力高, 可以满足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在实地种植过程中, 要先进行种子精选, 剔除病粒、小粒等, 最好采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

2.3 严格田间管理

玉米种植田间管理具体包括苗期管理、中耕除草、肥料管理、水分管理这几个环节。

第一阶段为苗期管理, 进行苗期管理的目的在于保证秧苗壮、实、均, 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和叶面积的形成, 为今后的高产做好准备。苗期管理中, 尤其是在出苗前如果碰到雨水天气, 一定要及时进行松土浅耙, 清除土壤板结层, 促进秧苗的出土生长。待到秧苗真叶在2~3片时, 此期正是玉米离乳期, 要喷施氨基酸类叶面肥, 促长调苗。

第二阶段为中耕除草, 合理有效地中耕除草, 一方面可起到疏松土壤, 改善土壤通透情况, 提高地温, 促进玉米根系发育的目的;另一方面能够去除杂草, 减少地力消耗, 促进幼苗的茁壮生长。一般中耕深度控制在3~4cm为最好, 不至于压伤幼苗。中耕期间, 如果发现有地下害虫出现, 可立即喷施浓度为40%的果乐乳剂或者用毒饵进行防治, 除虫效果较好。

第三阶段为肥料管理, 施肥目的在于促叶、促秆、攻穗, 玉米高产理想长势为植株粗壮、茎基部扁圆短粗, 叶子大而挺拔, 整体生长协调匀称。玉米雌穗分化期, 应追施氮肥。根据土壤肥力条件, 每公顷施五氧化二磷75~150kg, 氧化钾75~150kg, 磷肥和钾肥混匀, 作为底肥一次施人。作为底肥的氮肥施用量为90~150kg纯氮, 施在行内穴间。有条件的地区可增施30000kg有机肥, 不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而且保证玉米早发稳长, 防止后期早衰和提高速效氮、磷、钾的利用效率。对于土壤缺锌的地区, 基肥中每公顷应施15kg硫酸锌, 并注意不要与磷肥混用, 防止锌磷拮抗。

追肥的施用应掌握运用速效氮肥调节平衡, 主攻大穗、防止早衰、提高粒重的原则。在3~4叶期, 根据玉米苗的平衡状况, 偏施氮肥, 促平衡生长, 肥量为每45~90kg纯氮/hm2;7~8叶展开时, 基部节间开始伸长, 需氮进入高峰期, 此时应重施氮肥, 主攻大穗, 一般每1hm2施135~180kg纯氮, 在追肥的同时, 结合中饼可以控制基部节间的伸长和田间杂草, 肥效的发挥促进了雌穗的分化、根系的生长和穗大粒多的形成;吐丝期应适当补充粒肥, 一般每1hm2用45~75kg纯氮, 防止植株早衰和提高粒重。

第四阶段为水分管理, 高淀粉玉米栽培需水规律与普通玉米基本上相同。田间栽培期间, 如遇到墒情不好的状况, 可适时适量结合秧苗生长情况配合施肥灌溉浇水, 一般以沟灌为主。如果雨水充盈, 田间积水明显, 要及时进行排水, 为秧苗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4 收获

收获饱满籽粒为高淀粉玉米高产目的, 所以, 收获时应待到玉米完全成熟时方可进行, 因为只有成熟充分的高淀粉玉米, 才能达到预定的淀粉含量, 提高籽粒的质量和产量。根据收割经验, 玉米充分成熟的标志为——苞叶枯黄, 籽粒坚硬, 乳线消失, 黑层出现, 籽粒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

3 结论

综上所述, 高淀粉玉米优质栽培技术可从良种选育、播种技术、严格田间管理、收获四个环节进行分析。适合黑龙江省种植的高淀粉玉米良种有第1和第2积温带主要以长单26为主, 第2和第3积温带以海玉为主。播种尽量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轻或者是中等的土壤, 保证每穴有一株壮苗, 下种量为三粒或者是经催产种子两粒为好。玉米种植田间管理具体包括苗期管理、中耕除草、肥料管理、水分管理这几个环节。苗期管理目的在于保证秧苗壮、实、均, 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和叶面积的形成;中耕控制在3~4cm为最好, 可配合中耕喷施浓度为40%的果乐乳剂或者用毒饵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防治效果较好;肥料管理目的在于促叶、促秆、攻穗;水分管理, 根据田间实际情况, 适时施肥灌溉或者是进行排水处理。收获以饱满籽粒为高淀粉玉米为高产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照先.高淀粉玉米高产优质节本增效技术试验总结[J].发现, 2007, (S1) :432-434.

上一篇:干扰项下一篇:产品竞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