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及价格政策

2024-05-06

收费及价格政策(精选六篇)

收费及价格政策 篇1

该《通知》指出, 此次对涉农价格和收费进行清理整顿的原则是: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 各级价格、财政部门要对现行涉农价格和收费政策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凡不利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的收费政策, 要予以取消或废止;价格或收费标准过高的要予以降低。提供经营性服务必须坚持自愿原则, 严禁强制服务并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的行为。要清理规范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收费项目和标准, 严禁有关部门和单位借新农村建设之名加重农民负担。

该《通知》明确, 对涉农价格和收费进行清理整顿的政策界限是:

一、农村用水收费

清理整顿农业灌溉末级渠系水费收费秩序, 严禁在国家规定的水价之外摊派或搭车收取其他不合理费用。进一步完善农业用水价格机制, 逐步推行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和面向农民的终端水价制度。农民使用本集体的水塘、水库中的水, 家庭生活和畜禽饮用等少量取水, 为农业抗旱等临时应急取水, 以及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从事农业生产并符合省 (区、市) 规定的农业生产用水限额的, 不缴纳水资源费。

二、农村用电价格

已实行城乡用电同价的地区, 农村用电与城市用电执行同一价格标准;未实行城乡用电同价的地区, 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城乡同价。在实施城乡用电同价前, 省级价格主管部门要从严核定农村用电价格, 防止分摊不合理成本并挤入农村电价。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收费

严格执行国务院有关规定, 在全面免除学杂费的基础上, 从2008年春季开学起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除按规定收取作业本费、寄宿生住宿费和向自愿在校就餐学生收取伙食费外,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收取其他任何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对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用电、用水、用气价格分别按居民用电、用水、用气价格执行, 现行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用电、用水、用气价格低于居民类价格的, 维持现行价格不变。严禁学校强制学生寄宿并收取寄宿费, 严禁学校强制学生在校就餐并收取伙食费, 严禁学校、教师举办或与社会办学机构合作举办向学生收费的各种培训班、补习班、提高班等有偿培训。

四、办理身份证收费

公安机关对首次申领、换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居民收取工本费每证20元, 向遗失补领或损坏换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居民收取工本费每证40元, 向办理临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居民收取工本费每证10元。除此之外, 一律不得收取涉及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快证费、加急费、照相费和邮寄费等收费项目。

五、农民建房收费

农民利用集体土地新建、翻建自用住房时, 除国土资源部门可以收取土地证书工本费和建设部门可以收取《房屋所有权登记证书》工本费外, 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取消。在办理建房手续时, 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建房人接受咨询、设计、评估、代办等服务并收取费用。

六、婚姻登记收费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在办理结婚登记过程中只能收取结婚证书工本费。离婚、解除夫妻关系证明书的收费标准按省级价格、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严禁在办理婚姻登记过程中推介保险, 搭售物品, 收取押金、保证金, 强行服务并收费等。

七、计划生育收费

除按省级人民政府规定收取社会抚养费, 按省级以上财政、价格部门规定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外, 不得强制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对实施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提供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行免费政策。严禁有关部门和单位借开具准生 (准育) 证明、出生证明和办理新生儿入户登记等手续搭车收费或强制服务并收费。

八、殡葬服务收费

对遗体接运、存放、火化、骨灰寄存等基本服务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要明确相应的服务内容, 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对其他非基本殡葬服务收费既要坚持自愿有偿原则, 又必须严格控制成本加成, 公开进价等成本资料, 并事前提供包括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在内的服务清单, 由丧属自愿选择, 严禁强制服务并收费或不服务也收费行为。

九、有线电视收费

严格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管理暂行办法》, 强化成本监审、严格听证程序、合理制定或调整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标准。对农村有线电视用户的收费标准不得高于城市用户, 同时要对低收入用户实行收费减免政策。

十、畜禽防疫收费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 (国发[2007]22号) 规定, 对列入国家一类动物疫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行免费强制免疫, 对国家规定强制免疫以外的其他畜禽疾病防疫服务坚持自愿有偿原则。严禁强制服务并收费或不服务也收费行为。

清理整顿其他涉农价格和收费的政策界限,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财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确定。

(通联:山东省宁阳县农业局

收费及价格政策 篇2

当前,企业和群众在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中缴纳的费用,除国家行政机关及有关单位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外,还有大量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提供场所、设施、技术、信息、中介、劳务、传递等有偿服务的收费,这些按自愿有偿原则提供的服务,不体现政府 职能,其收费通常称为经营服务性收费,按照《价格法》的规定,作为服务价格管理。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行政机关收费比较规范,但经营服务性收费总体上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收费行为不规范等问题,特别是一些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垄断行业组织借用行政权力、垄断地位实施强制服务并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加重企业和群众负担的问题比较突出,社会反映强烈。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对经营服务性收费进行清理规范。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借用行政权力乱收费

随着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一大批行政审批项目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被取消。为提高行政效率,一些行政机关将行政管理的部分事务性工作交由相关事业单位、协会办理,这些单位直接或间接利用行政权力以经营服务性收费名义乱收费。主要表现在:一是违规自立项目乱收费。如某市土地信息中心借办理土地证之机,自立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收取土地信息服务费;某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擅自向高校毕业生收取改派服务费。

二是擅自设立行政许可前置条件乱收费。如某市商检部门审批卫生许可,要求当事人必须进行生物媒介测试,测试单位向每家企业每年收费3—4万元;某市房管局要求申请住房贷款 必须办理贷款抵押手续,其下属房地产抵押中心在办理手续时,按贷款额0.1%或0.08% 的标准向贷款人收取抵押服务费。

三是强制行政相对人接受指定服务乱收费。如申请商标注册时,工商部门要求申请人先到指定的商标服务中心进行商标查询并缴纳查询费;申办产品生产许可证时,有的质检部门要求企业到其下属的职工技术协会接受咨询服务并缴纳技术服务费。某市药监部门规定所有药店实行电子监控,要求企业安装摄像头、并入指定监管网,每年向网络服务商缴纳网通费用2000多元。

四是将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继续收取。如某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高速清障服务费被取消后,将清障服务交由社会公司承担并以“协议”方式收费,而且收费标准比以前更高;某市建设部门在国家取消有关收费项目后,将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转交其下属的设计审查管理中心审批,并按照经营服务性收费收取施工图及抗震设计审查费。五是行政机关以经营服务性收费

名义乱收费。如有的部门以培训相关业务法律政策的名义,强制有关单位参加培训,并收取高额费用;某县质检部门以“协议”方式向商店收取技术服务费,承诺收费后不再对其销售的商品进行质量监督检查。

(二)利用垄断地位高收费

一些企业和组织利用垄断地位,强制向其他企业和个人高收费。如在金融服务领域,有的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以贷款承诺费、现金管理费、财务顾问费、融资顾问费等名义、或以签订协议方式向企业收取高额费用,否则不予发放贷款。在供电、供水、供气、供暖等公用事业领域,有的单位在提供涉及水电气暖的设备安装、管线改造、配件更换等延伸服务时,强制收取高额的初装费、改管费、改线费、电表费等费用,或者要求用户必须使用其指定的商品或接受其指定的服务,价格往往明显高于市场。在邮政通信领域,邮政公司强制收取“包裹统一包装费”,电信运营商将居民ADSL上网服务与固定电话服务捆绑销售等。在二手车交易领域,交易市场凭借垄断地位,向二手车交易双方收取高额的服务费。

(三)行业协会乱收费问题突出据了解,目前全国共有社团组织234000多个,其中国家级有

1800多个,地方有232000多个。这些社团组织大多是挂靠在行政机关下的行业协会、学会,本着自律、中介、服务的宗旨,为规范行业内部竞争行为,规划行业发展,维护企业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一些行业协会乱收费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强制入会收取高额会费。如某县一制药企业被要求加入空心胶囊协会、药学会等8个协会,年缴会费2万多元;某市一小型化工企业被要求加入了20多家协会,每年会费达10多万元;工商“两费”取消后,某市将是否加入个体私营协会与个体工商户年检挂钩,并将会费标准大幅上调至每年11300元。

二是违规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并收费。一些协会、学会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自行设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组织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市场营销资格证书考试、餐饮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考试、电子商务职业证书考试等考试认证,从中牟利。

三是以培训、考察、评比为名乱收费。有的行业协会以组织会议、培训、考察、评比等名义向企业收取会议费、__册费、培训费、继续教育费、资料费、考察费、赞助费、广告费、评比达标费等,加重了企业负担。

二、清理规范的政策建议

针对当前经营服务性收费中存在的问题,应对经营服务性收费进行全面清理规范。清理规范的目标是,通过明确政策界限、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监督检查,使收费行为规范有序、经济发展环境优化、社会负担明显减轻。主要做

好以下工作:

(一)明确清理规范的政策界限根据《价格法》和国务院有关收费管理规定,下列收费行为应一律取缔,并按乱收费行为查处:将已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继续 收取的;行政机关以经营服务性收费名义收费的;行政机关将职责范围内的事务交由其他机构办理,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的;利用行政权力和垄断地位强制服务并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的;强制企业和个人到指定机构接受检测、代理、查询等服务并收费的;强制企业加 入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并收费的;违反法律法规的其他收费行为。

(二)突出清理规范的工作重点

经营服务性收费总体上应实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管理机制。目前,对少数垄断的经营服务性收费,政府应实施必要的干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介机构和垄断行业提供下列服务并收费的,应经价格主管部门审核,明确其收费的性质和管理形式:提供涉及行政管理前置条件的检验、检测、评估(或评价、评审)、审计、鉴证等服务的;根据法律规定,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向委托人提供公证性、代理性和技术服务性中介服务的;利用场所、设施、劳务、信息等向消费者提供垄断服务及其延伸服务的。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应对这些服务收费进行重点清理。要按照《价格法》和《定价目录》规定,明确上述收费的性质和管理形式。其中,对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提供强制性或垄断性服务,中介机构提供具有行业和技术垄断、市场竞争不充分的中介服务,垄断行业提供延伸服务等服务收费,应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价格主管部门要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明确规定收费项目、收费范围和收费标准;对其他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对涉及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的收费,应按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会同财政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为推进依法行政,从法律法规层面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行为,应尽快建立健全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制度。一是制定管理办法。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根据清理规范情况,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办法,规范收费行为,维护企业和群众利益。

二是实行目录管理。根据中央和省级《定价目录》,分别由中央和省级价格

主管部门明确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目录,并向社会公布。要明

确纳入政府监管的收费项目的收费主体、收费内容、定价形式、定价部门和收费范围等,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加强成本监审。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或调整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应加强成本监审工作,严格核定服务成本,充分听取有关方面意见。

四是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有关单位实施经营服务性收费应遵循公开、公正的原则,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承诺以及监督举报电话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四)强化收费监管

收费及价格政策 篇3

[关键词] 公立高校 收费政策 变化

一、近年来美国公立高校收费政策的变化

美国高校的经费投入体制在世界各国中应该说是最接近市场化的。从传统上来讲,公立高等教育的经费虽然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学费的收入,而私立高等院校的经费主要是依靠学费。二战结束后,美国公立高校的学费较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强调社会平等的改革运动中,由于政府强大的财力支持和庞大的学生资助计划,教育不平等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高校收费问题并非社会上的一个突出问题。然而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极力推行高校市场化和私立化取向的政策,开始逐渐减少政府对于公立高校的财政拨款,比如1988~1998年政府投入占公立学校总收入的比重为32%,在1999-2000年则下降为29%。据美国教育部1996年教育统计摘要显示,1993-1994年,美国州政府对于公立高校的拨款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比例上都大幅下降,州政府拨款占总经费的比例由原来的46%下降到36%。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资助也下降了13%。

造成政府拨款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经济不景气,导致州政府财政状况不理想而无力加大公立高校投入;联邦政府面临许多经费需求,如为贫困人口提高医疗保险、基础教育等投资也使政府相对减少了对公立高校的拨款;美国政府更倾向于对学生的直接资助而不是对高校的资助等。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政府近些年来对于公立高等教育的态度才是导致政府减少拨款的主要原因。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不断强调高等学校的市场责任,强调高等教育是一种私人产品而逐渐放弃了大包大揽的做法,以让市场在高校经费体制中发挥主要作用。而这一做法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公立高校的学费呈猛增的趋势。各州公立大学的学费收入从1980年到1998年增长了107%,平均由每年1 697美元上升到3 512美元。在过去20多年里(截止到2004年),四年制公立大学的学费增长了202%。《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2005年4月18日报道,从2003-2004年度到2004-2005年度,四年制公立大学的学费增长了10.5%,达到5 132美元;四年制私立大学的学费增加了6%,达到18 950美元。下页表列出了美国各公立大学2002-2003和2003-2004两个学年的学费增长情况。

除了政府拨款不断减少这个主要因素外,公立高校学费不断增长的原因还有以下几条:①为了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求,学校需要增添新的教学设备和仪器,教学资源如图书馆馆藏资料、学术期刊、实验设施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这些也导致了教育成本的增加。②大学不断增加对学生的各种资助。2002-2003学年高校提供的资助已经占到了学生受资助总额的20%。③联邦政府各种规定的项目负担较重——美国许多联邦机构都对大学某个方面实施管理,比如对额外编制的要求、人员培训的要求、创立电脑和软件系统以便录入学生数据的要求以及高额的法律费用等。而这些因素所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美国公立高校的学费增长过快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公平和教育质量问题。

二、公立高校学费增长的负面影响

1. 公立高校学费增长过快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

一般来讲,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政府有责任保证每个有能力的公民接受高等教育,当政府投入不足时,会加剧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程度。因此,可以利用人们有能力支付一定费用来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通过收费来解决教育资源紧缺的现象以扩大高等教育的供给。但是,收取学费对于家庭收入水平不同的学生来说产生的边际效应是不同的。高校收取学费可能会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这也可能导致一些社会低收入成员丧失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代替他们的人将是那些有能力支付学费的社会成员,这会导致接受高等教育人群的社会经济地位发生结构性变化,从而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卡恩的研究结果,学费上涨虽然会使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入学的可能性大幅下降,但是对于高收入家庭来讲,这种影响较小。另外根据曼帕的研究,高等教育的学费政策不仅会影响到民众对于高等教育入学的选择,而且会成为他们考虑如何参与初等与中等教育的依据,来自低收入的家庭往往接受非学术性的中等教育或者无法接受中等教育。

2. 学费增长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美国教育部“全国中学后教育学生资助调查”的结果显示,近一半的全日制学生每周工作25小时以上,本科生完成学业的时间不断延长,只有43%的学生能在6年内获得学位。

高收费使得高校不断迎合学生的需要,而逐渐丧失了高校的独立性,降低了教育的质量,同时,使高校的尊严面临挑战。克拉克(B.R. Clark)指出:“美国允许各高校互相竞争,争取学生,提出‘产品分化’主张作为吸引消费者的方法, 从而在市场的一部分建立可靠的资助基础……所以在各校内部和各校之间产生用户第一主义。”威廉姆斯(G. Williams)指出:“市场调节模式最突出的弱点是它对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当院校沉溺于招生工作的价格竞争和强行推销政策时,这种无限制的竞争就会导致高等教育质量的降低。”

美国高校出现了分数膨胀现象和转门现象。学费快速增长导致各个高校竞争激烈,美国的一些高校和院系为了避免因为招生人数不足而受到行政制裁或者削减经费,就以分数膨胀来降低要求和标准招揽学生。转门现象是指一些院校为了招到学生,降低标准,结果进入学校的这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因为考试等原因中途退学,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美国高校收费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从各国的历史和现状来看, 国家拨款是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事实上, 国家才是高等教育的最大受益者,一个国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越多,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才有可能越大。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 政府理应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投资者。当然,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仅仅依靠政府来发展高等教育是不可能的, 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的能力。因此,实行合理的高校收费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校办学条件,缓解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收费是为了弥补高校发展之不足,决不是为了减轻政府负担。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从整个教育资源来讲,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呈逐年递减的态势,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90年所占的93.5%降到了2001年的55%。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发展经费投入的短缺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财政投资不足,在教育部统计的5项基本办学指标中,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因此 ,政府必须要承担起它的责任,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以保障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学费水平不仅要考虑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要照顾不同收入阶层受教育机会的公平。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学费增长比例极快。2001年,我国普通高校学费收入已经占学校收入的26.5%,超过了1999-2000年度美国高校24.8%的平均水平,更远远超过了美国公立高校18.5%和19.5%的平均水平,与美国私立研究性大学的标准基本持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且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东部与西部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在充分考虑我国目前城乡居民收入的基础上,今后若干年,高校收费不宜再增加。同时,也要逐步完善学生贷款和奖学金制度,帮助低收入阶层子女完成学业。

美国高校利用科研和专利来筹措经费是一种很普遍的做法,而且科研经费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在高水平的研究性大学。如2001-2002年度麻省理工学院为50.9%,2002-2003年度斯坦福大学为36%。但我国高校目前开拓这个经费来源的力度很不够。作为研究性大学,应该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注重产学研三者的有机结合,加强高校科研创新能力。

费兰斯·F·范富格特在《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一书中说道:“高等教育机构通过申请研究基金、接受私人捐款和捐赠以及发展附属机构筹措教育经费的行为应受到鼓励。”教育捐赠是高等教育经费中不可忽略的来源。在1999-2000年度,美国公立大学捐赠和基金收入超过5%,而私立大学则超过14%。但多年来,我国捐赠收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社会机构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捐资助学占整个教育经费的比重一直在2%左右徘徊,近几年还连续下降。如果想使社会和个人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捐赠与投资,那么我国现行的捐赠法和个人所得税的有关政策就该重新予以审视。政府除可以对热心于高等教育事业的个人实行税前从所得中全额扣除捐赠款外,也可以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同时,高校也应该建立与毕业校友的广泛联系,加强双方的沟通,激励校友为学校做出贡献。

我们可以考虑将那些国家扶持下的在师资、设备、科研能力方面很强的一流大学进行改制。比如将一批名牌高校推入市场,实行国有民办,或者转让经营权,实行国有资产经营,并使其逐步成为真正的民办高校法人实体。这样,可以使名牌高校真正实行自主办学,参与市场竞争,培养市场竞争中所需要的具有不同个性和特色的人才。同时,这也缓解了政府的压力,使国家将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到更具有“公共品”特征的高等教育事业中去。

总之,在高等教育经费投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参考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体制,对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拓宽高校经费来源渠道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资料

1 布鲁斯·约翰斯通.高等教育财政与管理:世界改革现状报告[J].陈运超,沈红译.高等教育研究,1999(6)

2 蔡克勇.大学管理改革趋势:“横向管理纵向化”与经费来源多样化[R],2005.5

3 徐玉斌.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浅析[J]教育与经济,2000(2)

4 D.R.约翰斯通.高等教育财政:问题与出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 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6 Lee. S. Shulman. The Carnegie Classification of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C],2000

7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R],1996

8 Allan R. Odden Lawrence. O.Picus,2000:School Finance: a Policy Perspective,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收费及价格政策 篇4

年审年检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服务价格管理,优化我区经济发展环境,根据《湖南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条例》、《湖南省服务价格管理条例》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决定从今年5月1日起对我区各行政事业性单位及执行服务价格单位2008年度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服务价格进行年度检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年检内容

1、是否严格按物价、财政部门发布的收费文件规定的范围、标准收费,有无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延长收费时限、提高收费频次等违规行为。

2、是否按规定使用由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非税收入票据或税务部门监制的正式发票,有无自制票据或使用不正规票据、错用票据、收费不开票据现象。

3、是否继续执行省、市已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和降低的收费标准,重新确定新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的,执收单位是否按规定及时办理了《收费许可证》注销或变更手续,注销

后是否仍在继续收费。

4、收费单位是否向社会公示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公示内容是否准确完整,符合公示制度。

5、收费单位是否擅自将本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作服务性收费、自立项目或利用年审年检收取学会、协会会费。

二、收费单位接受检审时须准备以下材料

1、区物价局核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服务价格登记证》(副本)和相关批文;

2、区财政局核发的《长沙市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款收据购领证》或税务部门核发的发票领购登记本;

3、行政事业性收费或服务价格自查表(见附表一);

4、2008年度涉及收费的有关报表、财务帐薄、会计凭证、票据、收费公示资料(或收费公示样表)

三、年检采取送审和上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送审定点地址为:区政府二号楼B542价格科办公室,时间集中在2009年5月1日至7月1日,具体时间见附表二。各收费单位接此通知后,要按本通知规定的年检内容进行认真清理。

四、各收费单位应高度重视本次年检年审工作,认真搞好自检,按时参加年检。凡有乱收费的单位以及弄虚作假或不按时接受年审的,将依据《湖南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条例》、《湖南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湖南省服务价格管理条例》和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颁布的《收费许可证

管理办法》的规定处理,年审结束后,在全区范围内通报年审情况。

五、年审年检联系电话

区政务中心物价窗口5880970

区发展和改革局价格科5880334

长沙市雨花区发展和改革局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日

附表一:行政事业性收费(服务价格)自查表

收费及价格政策 篇5

李盛霖部长的表态让众多有车族的心凉了一半。李部长没给出坚持多久的时间袁,不过从他所列的三个坚持条件中可推知得很长时间。这三个条件是:一是自1984年实施以来,有效缓解了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加快了我国公路建设步伐;二是当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采取收费公路的方式建设和发展高速公路,吸收社会资本投资公路建设;三是取决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应该承认,自1984年实施“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以来,我国的公路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绩有目共睹;同时其所说目前有60多个国家采取收费公路的方式建设和发展高速公路也是事实,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李部长不能只看到成绩,无视该政策造成的负面效应。

就以与国际接轨为例来说。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采取收费公路方式建设高速公路。1不能说多,也不能说少,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有这种收费公路政策不等于有像中国这样多的收费公路。有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收费公路达14万公里,其中10万公里在中国。比利时诗人几尔哈伦有言,“所有的道路都通向城市”,而咱们所有的道路都通向收费站。河南禹州市农民时建峰,因在8个月内套用假军车牌照免费通行高速公路2361次,偷逃过路费368万余元,而被判无期徒刑。明明到了收费截止期限,换一种经营方式,即将“政府还贷公路”变为“经营性修路”,加收10年,20年——典型的当属京石高速,在建成后的二十多年中,京石高速的收费权、经营权在暗地里几度易手,本应2000年还清本息后停止收费,这样一来,重新计算后的经营期限已延续到2029年年底。涉及高速公路建设的腐败也呈高发现象。

以上种种均表明,单是拿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在采取收费公路方式建设高速公路来证明中国还要继续坚持“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只能忽悠脑残者;而拿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支撑这一观点更加站不住脚:中国的经济实力早已今非昔比,如说84年,中国政府还很穷,时到今天,中国已经富得流油了。财政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前8个月全国财政收入74286.29亿元,同比增长30.9‰由此测算,今年财政收入将突破10万亿。这么多钱,百姓还担心用不完呢!政府难道不好拿出其中的一部分用于修路吗?难道还用得着沿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老套套吗?

如照部长所说,那中国的“公路”仍将是“私路”,恢复其公益性质还遥遥无期,民众还得承受高价公路之痛。据有关数据显示,受高通行费的影响,中国成为了全球物流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在中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的21.3%左右,而发达国家则是10%左右。照此下去,交通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会处于高发状态,政府在交通领域与民争利的现象还将持续下去,时建峰之类的悲剧还将不断上演下去。

近30年的实践证明,收费公路政策作为中国“摸着石头过河”式的发展模式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存在着种种弊病。问题是,在交通发展已经“过河”之后,该模式暴露出来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如仍然坚持这样的“带病”模式去“摸石头”,前景不会很妙,也很危险。

楼市黄金如黄鹤一去不复返朱大鸣

黄金周是传统房地产的旺季,但如今十一黄金周楼市惨淡收场,成交量大幅度降低自是不必言说,价格也略有调整。很多人分析说,要让开发商挺不住乖乖地降价,房价还会扩大下降的幅度。如果从表面的关系来说,的确如此,开发商挺不住资金链断裂很可能会继续降价,但也有的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而非降价的方式解决问题。

从现象层面上来说,今年黄金周期间,楼市明显处于休假状态。不仅购房者少,连一手楼盘、二手中介大多也暂离楼市,有媒体走访中发现,有些售楼处大门紧闭,屋内的灯都关着,见到有人来看房,里面的售楼人员才慌一忙打开灯。这一连串景象造就了黄金周楼市惨淡的成交数据。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楼市成交量连日来均处于谷底状态。

从实质上来说,降房价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扼住印钞主义的潘多拉魔盒,如果钞票泡沫不得到遏制,房价、地价和物价都很难真正的回调,牺牲的是未购房者和储蓄者的利益。收益能够跑过印钞机的投资似乎并不多,房地产仿佛能够超过印钞机的印钞速度,比如说有老板称做千人大厂还不如老婆炒房的三分之一的利润多。但是,即使如此,房地产的价值回报速度与M2的增速还是小巫见大巫。房价只涨不跌的主要原因在于货币超发,在纸币泡沫的掩盖下,已经看不到绝对价格的调整了。

其次,如同要菜农降价,而不降低种菜成本一样,土地成本如果不降低,最终还得转到价格上来。因此,中国要降低房价,必先降低地价,而且严格监督土地和印钞机互动诱发的各种虚假信贷需求,唯有如此,降低房价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才能彻底斩断地方政府吸食土地鸦片的痼疾。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就全国9城市“房地产企业开发费用”的调查显示,在总费用支出中,流入政府的共有二部分,一是土地成本,二是总税收,合计占到了49.42%。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土地成本占直接成本的比例最高,达到58.2%。事实上,去年全国卖地收入高迭2.7万亿,过去21年卖地增长4000多倍。我们相信,控制着银根和地根的政府,要真想降低地价和房价,并非是一件难事。

第三,降低房价还要降低税费,如果说多如牛毛的税费不降低,想降低房价,也如同缘木求鱼。税费成本是房地产价格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房地产产业链上62项税费让税务、地方和银行形成铁三角联盟,这是楼市调控这么多年从来都降低不了的最重要的阻力。房地产这条链条上,绑着太多的利益,牵连的太多的财富,所以,降低房价才会那么难。

黄金周过去了,中国楼市是否迎来了拐点,还不好说,但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房地产市场需要进行有效调整,这种有效调整指的是就算是国有的房地产公司也应当根据市场平等风险进行调整,而不能通过印钞和增加信贷再来一轮新的对冲。房地产市场最大的不公是身份的差异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公,特别是信贷政策最为明显。

上一轮银行坏账通过“利润增长的方式”即通胀的方式对冲了,这一轮地方形成那么多浪费和无效的投资恐怕又只能通过印钞的方式解决,我们为地方债务担忧,为卖地财政担忧。通过印钞对冲坏账是一个危险的方式,它将绑架整个房地产市场走向畸形和极端。从而在极度疯狂中崩溃。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相信也不是与房地产相关的各个产业从业者所看到的。中国房地产需要健康的发展,理性的成长,而非一头尾巴上响着鞭炮的野牛,疯狂地吞噬着财富和创造力,疯狂地跑向悬崖。

投资基金怕什么皮海洲

时下行情的低迷,不仅导致新股的大量破发,而且也引发了定向增发股票的大面积破发。据统计,截止9月16日收盘,今年共有105家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其中跌破定向增发价格的就达到43只,占比41%。参与定向增发成了时下一项“冒险行动”。

但投资基金似乎并不惧怕“冒险”。尽管今年投资基金参与定向增发同样损失惨重,在基金参与的39只定向增发个股中,跌破增发价格的有20只,占比高达51%,受伤基金累计浮亏达到了3.51亿元。但投资基金参与定向增发的热情依旧。今年三季度以来已有26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募资,总募集36.58亿股,基金获配1.69亿股,占比4.62%,较去年同期提高了72.39%。近日有媒体称,投资基金不惧近半“破发”,参与定增规模扩大七成。

当然,对于投资基金参与定向增发的行为不应该一概否定。由于定向增发价格通常低于二级市场价格,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定向增发比参与二级市场更划算。而且,在行情低迷的情况下,参与定向增发,长线获利的机会较大。但即便如此,也不排除某些投资基金参与定向增发,确实是因为不惧“破发”的缘故。毕竟对于投资基金来说,“破发”确实算不了什么,基金经理不需要为此承担任何责任,基金公司也不会因此减少管理费收入,即便“破发”,那损失也是基民的。君不见,今年上半年尽管投资基金亏损了1254亿元,但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仍然高达149.22亿元。因此,只要投资基金保持一定的规模,其管理费就会源源不断。至于投资亏损,至于定增“破发”,对于投资基金而言,确实没有什么值得惧怕的。

也正因为投资基金不惧怕定增“破发”,不惧怕投资亏损,所以,放眼投资基金的系列投资行为,投资者不能看到投资基金一系列的大无畏行动。比如,在新股询价中,投资基金成了“基金贵族”。曾有统计显示,在新股询价环节报出最高报价的,超过半数出自投资基金的报价。又如,在股票投资的过程中,投资基金又成了“探雷高手”,一些地雷股纷纷被投资基金搂进自己的怀里,有的基金甚至成了“踩雷专业户”,几乎踩中所有的“地雷股”。不仅如此,即便是为社保基金理财,投资基金同样“大无畏”。如由博时基金、嘉实基金打理的社保108组合和社保602组合对贝因美的投资,尽管投入资金3~4亿元,但两家基金公司都没有对贝因美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导致该笔投资损失超过7000万元。如此一来,投资基金不惧怕定增“破发”,就更加不难理解了。

只是面对投资基金的不惧怕。基民们却要害怕了。投资基金不惧怕,是因为基金亏损的不是基金公司的钱,不影响基金管理费的提取。但这亏损的却是基民的钱。基民们把钱交给基金来打理,不料却被投资基金拿去亏了,而且还表现得毫无惧色,如此一来,基民们就不能不害怕了。惹不起,咱还躲不起么?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于是,我们看到,从去年中期到今年中期的一年中,有1140万基金客户离基金而去。与此对应的是,尽管今年上半年共有105只新基金宣告成立,募集资金1737.61亿元,但6月底公募基金2.36万亿元的总值较去年末的2.52万亿元减少了1600亿元,新基金发行明显陷入只增基金数量,难增基金规模的困境。

因此,面对基民的离去,面对新基金发行的困境,天不怕地不怕的投资基金会不会有所惧色呢?

中国自主品牌车输给自己卫金桥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8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40.74万辆,同比下降2.86%,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7.2%,同比下降3.96%

主要几家本土汽车公司的销量都不乐观。比亚迪汽车下滑8.4%,同比连续第十个月下滑,奇瑞汽车下滑15.9%,上汽乘用车1-8月份下滑1.4%,除了吉利和长城等有限几家之外,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节节败退。

今年以来,购置税减免、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车市刺激政策的退出,以及10月份“节能惠民补贴”油耗标准的提高,这些因素,倒的确是导致自主品牌失去份额的理由。

除此之外,一个有趣的话题是:是合资公司在抢夺自主品牌的份额吗?这似乎是合情合理。从市场份额看,合资公司今年总体份额逆势上扬,大众、通用更是锐不可档。

但是,如果把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直线下滑简单地归结为合资公司的咄咄逼人,不免要为合资公司鸣一下冤。是的,自主品牌的份额丧失在合资公司的挤压战下,但把自己的无力归因于外来的压力并不是正确的态度。

自主品牌到底输在哪里?抛开客观因素,还得回归本源。自主品牌首先是输给了自己。发轫于上世纪末的自主品牌,一不小心赶上了中国车市史无前例的井喷,资本的逐利使得扛着本土和民族旗号的自主品牌雨后春笋,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路上扬的销量让嗜血的资本逐渐丧失基本的理性,胡乱拼凑和草草上阵的自主品牌如过江之鲫。

鱼目混珠的本土品牌难免出现类似双环汽车、通田汽车之流,前者粗暴地破坏汽车制造的基本原则,后者纯粹昙花一现,授人笑柄。

本土品牌的麻烦在于:不同于历史悠久的外资品牌,由于创始时间不久,自主品牌并无鲜明的品牌个性特征,所以,某一个品牌的粗糙和滥造很容易被愤怒的消费者赋予全体自主品牌负面的信号。这种放大的信号,即便对老老实实造车的本土品牌同样是巨大的打击。

除此之外,过于繁荣的车市,让涉世不深的自主品牌很快沉迷其中。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沈阳认为,近几年中国汽车的发展太快,市场的发展速度超过一般规律,对消费者基础需求做得不够,导致自主品牌失去学习的动力。

他以上汽通用五菱自身的遭遇为例,在以前,上汽五菱汽车只是排名第四的时候,那时候公司上下瞄着对手和市场,个个奋勇争先“那是一个火红的时代,那时候的学习精神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自己的市场份额上来了,公司管理层反而失去对市场的敬畏,也失去对市场的解读。”沈阳丝毫不顾及自揭家丑

自主品牌可以向政府要支持政策,也可以向消费者灌以民族情怀,但是事实告诉我们,政策就像学历一样,顶多管用一阵子;民族情怀不能当饭吃——你能要求一个消费者买一款一身毛病的车型回家之后,还会成为你的回头客吗?

合资公司不断扩大的营销力似乎是自主品牌的成长拦路虎,但是,在共同市场的合理竞争,这不是阻碍本土品牌壮大的惟一理由自主品牌必须从自身寻找解开突破瓶颈的枷锁

丰田汽车2010年遭遇几十年不遇的召回门打击,决定回到创业原点去收复失去的山河,自主品牌是不是也该来一场回到原点的運动?

自主品牌的原点在哪里?也许是技术积累和品牌知名度不足,但是本土的品牌最大的优势在于解读中国市场的能力,了解客户的需求。他们这样做了吗?

中国的富豪们该行动了大民

美国经济危机之后,不少超级富豪主动表态愿意增加税收,支援国家。终于由巴菲特牵

头,奥巴马总统首肯,让这个潜在民意成为一项美国政府的新税种:“巴菲特税”。据说,奥巴马政府新增3万亿刺激经济的联邦拨款,就有1.5万亿来自这个巴菲特税,还有1.5万亿则来自从伊拉克撤军节省下来的军费,

新闻还说,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富豪们,也开始行动了。就有几百个德国的超级亿万富豪表达了愿意向国家缴纳更多税收,为解决欧债危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其实就是个数字。希望集团的刘永好曾说,个人财富达到一个亿就失去意义了,在满足人的各种欲望方面,基本上是花不完的。这是几年前说的,现在已经有多人谋划太空旅游,如果对这项目有兴趣,1个亿可能就不太够花了。但是对常态下正常人的物质欲望来说,其实是有限度的,总有满足或接近满足的状态出现。这个时候,谋求财富带采的快乐主要不是体现在财富本身,而是财富给人的精神满足,是成就感。

而让人得到精神满足和成就感的东西就不仅仅是财富了。比如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甚至主动多交税。都能得到美妙的社会责任心的满足。比尔•盖茨是世界上物质财富最多的人,但是他捐出了自己创造的几乎全部的财富。他获得了比财富更大的成就和幸福,他超越了财富本身,获得了升华。他不仅仅自己快乐满足,子孙后代因为得到了自食其力的发展空间得以健康发展。这是真正活明白了高人、圣人,这是真正的财富英雄。

中国的超级富豪们为什么也要行动呢?

一,能力大,责任就大。这是人类公理。在创富方面表现出卓越能力,就理所当然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人是社会的,地球是一个家国。没有芸芸众生的支持,那些云端之上的精英是没有生存土壤的。

二,有助于消除仇富心理。我们总是抱怨仇富心理普遍、严重,总是抱怨穷人们没有度量和宽容。但是富人也是有责任的,因为他们经常处于社会上层的位置,一举一动都会产生全局性影响。好的影响,坏的影响。做慈善可以树立自己良好公众形象,多交税则可以消除贫富差别。尽管实际上这点税收对消除贫富差别起不了多大实际作用,但是“心理作用”会很大。整个社会都会因为富人的慷慨变得温暖。

三,我们正前进在由经济大国变强国的道路上,整个世界都在为这个东方巨龙的腾飞震撼。硬实力很重要,那些体现人类先进理念的软实力,比如公德心和社会责任,像巴菲特这样的“高觉悟”富豪的比例,也是个重要指标呢。如果富豪们都是些守财奴,都宁可财富烂掉也不舍得给别人和社会,那是永远也成不了“富而强”的国家的。

四,我甚至建议,中国版的“巴菲特税”可以“专款专用”,专门用来救助最贫困的人群。让“最富的”和“最穷的”两个极端群体,神奇的结合在一起,会很美妙。因为,这两个群体的问题解决了,因他们而起的无数次生问题就都迎刃而解。若真如此,我们的社会不和谐都不可能。

资源税改革还是转嫁成本马光远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进行修改,在现有资源税从量定额计征基础上增加从价定率的计征办法,调整原油、天然气等品目资源税税率。这意味着,在新疆、甘肃、内蒙等西部12个省份试点一年之后,资源税改革正式向全国开始推广。

对于资源税改革的意义及具体思路,早已无需赘言。从转变发展经济发展模式而言,资源税的改革也可倒逼资源耗竭型的模式转型。在目前的模式下,中国GDP只有美国的大约四分之一不到,资源消耗却仅次于美国,中国消耗的资源,比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起来的总和还大。随着中国经济规模总量在全球地位的进一步提升,这种资源耗竭型的发展方式不仅中国自身无法承受,全球也难以承受。

尽管有此共识,资源税改革的历史告诉我们,资源税的改革本身就是一个多方利益的艰难博弈,在目前我国资源价格的机制受制于多重因素的情况下,最担心的结果是在缺乏民众参与的情况下,资源税的改革导致的上涨成本最终转嫁到民众的头上,民众成为最后的买单者。

从现实看,无论是水、电、油、煤价格的提高,还是燃油税的改革,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由于民众缺乏知情权和参与权,改革最终的结果就是涨价,资源价格和资源税改革成了名副其实的“涨价改革”,而最终的“改革成果”,就是民众为这些涨价买单。这次,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推广资源税从价计征的改革,初衷是好的。但由于目前资源生产垄断的现实,以及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在目前的情况下,推动资源税改革,如果没有系统和整体的设计,不考虑民众和中小企业的承受能力,一方面可能使得改革的成本完全由民众和中小企业承担,另一方面,有可能推动物价的全局性上涨。就此而论,资源税改革的关键,除了提高税率,实行从量征收之外,恐怕还有更重要的制度命题:一是资源税的用途何在,也就是必须建立一套资源的保护和补偿机制,不能一头收税。一头又通过别的途径让民众支付资源补偿的费用;二是防止转嫁成本,资源税改革的成本应该由国家、地方、企业和民众一起承担。

特别是,在我国收入分配改革停滞不前,结构调整迟缓,国内深层领域的改革难以推动的情况下,由于垄断巨头的阻挠,一些改革的举措不仅未能扭转利益失衡的局面,反而更加剧了利益博弈的失衡。以油价为例,国际油价已经从100美元下跌至80美元之下,但由于成品油价格不到位,国内油价却迟迟下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推行资源税改革,则势必使得国内扭曲的油价更加扭曲。如果资源税改革最终成为一个利益博弈和成本转嫁的制度游戏,则会和许多已经丧失民意基础的改革一样,既保护不了资源,又承担不了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重大使命,同时,对于推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和能耗作用甚微,这样的改革对于民众而言,其影响无疑是负面和反民生的。

因此,资源税的改革要有系统和整体的设计,要有配套的改革,而不是一涨了之。站在民生的角度评判资源税改革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对民众的生活带来实惠而不是增加成本,就是是否建立一套防止改革成本转嫁和合理使用资源税的制度框架。

收费及价格政策 篇6

虽然深高速按2011年实际车流量为基础进行估算,称此举影响“整体路费收入会减少约9%-10%,并影响盈利”;但中金公司的预测显然比公司自身要更为悲观,中金公司在最新报告中称,“按照测算,收费系数的统计将导致其通行费收入下滑11%-33%,使公司2012和2013年盈利分别下滑12%和19%。”

收费标准下调

6月1日,深高速发布公告称,公司接获广东省物价局及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统一全省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的通知》。根据通知,公司位于广东省内的高速公路项目将自6月1日起实施统一的高速公路收费标准。

收费统一方案为:四车道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的基本费率为人民币0.45元/标准车公里,六车道以上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的基本费率为人民币0.60元/标准车公里,一至五类车收费系数分别为1、1.5、2、3、3.5;互通立交匝道按平均长度折半计入收费里程;收费金额以1元为最小计费单位,四舍五入取整。深高速及其子公司拥有的梅观高速、机荷高速、盐坝高速、盐排高速、南光高速及清连高速,以及联营企业拥有的水官高速、水官延长段、阳茂高速、广梧项目、江中项目及广州西二环均适用于上述统一方案。

深高速以2011年公司实际车流量为基础进行估算,在不考虑统一方案实施后可能对路网内车流量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将使公司2011年的整体路费收入减少约9%-10%,并影响盈利。就2012年而言,上述方案自6月1日起实施,影响期仅为7个月。

中金公司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假设梅观、机荷和盐排高速三条高速公路一至五类车车流量比例维持2011年的水平,按照测算,收费系数的统计将导致其通行费收入下滑11%-33%,使公司2012和2013年盈利分别下滑12%和19%。”

面临巨大经营压力

深高速主要从事收费公路和道路的投资、建设及经营管理。公司的收入和盈利也主要来源于收费公路的经营和投资。在当前大环境下,收费公路项目的自然增长率普遍减缓,这对公司的业绩增长造成重大的影响。

从公司披露的2011年年报来看,公司实现总营收29.52亿元,同比增长6.74%;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5亿元,同比增长17.34%,但从增速上来看,均较2010年增速出现大幅下滑。公司自2011年7月1日起,根据对公路养护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复核结果调整了主要收费公路的养护责任拨备,对公司2011年的盈利水平产生一定正面影响,该事项属会计估计变更,增加2011年度净利润3.25亿元。由此不难看出,公司2011年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会计估计变更,公司的实际经营压力较大。

有券商早在年初对公司2012年业绩展望时即下了“综合来看,2012年公司的经营表现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的结论。这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利因素:2012年深惠路、松白路、丹平快速一期等继续会对公司相关路网段带来分流影响,与武黄高速平行的汉鄂高速(武汉-鄂州)将建成通车,也会给武黄高速带来分流;在深圳地区,新建或改建城市道路和地方道路取消收费对公司项目的影响预期在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另外,梅观高速南段收费方式调整的方案对公司投资收益和管理目标的实现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广东省若正式实施调整方案,也可能会对路网内的车流分布带来一定的影响。

上一篇:古代的家训下一篇:经济危机下的创业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