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经验初中数学

2024-05-05

学生经验初中数学(精选十篇)

学生经验初中数学 篇1

一、数学与生活联系

课标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主要是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依据,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把数学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根据生活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体现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会遇到很多需要解决的难题,此过程必然要用到数学。因此,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生活中数学的作用。

二、生活经验与教学课堂生活化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源于生活经验,平常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现实世界就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能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一系列内容,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使学生明确数学的作用。

1. 例题设计生活化。

让学生感知数学的作用,数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数学通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挥自己的魅力和作用。因此例题设计需要从生活中进行提炼,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让数学为实际生活服务,培养学生用带着问题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感悟获得知识,通过学生的直接经验,从认知、理性范畴,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相关领域,会使学生拥有更高层次的聪明才智。

2. 数学素材生活化。

通过选用生活化的数学素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完美。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特别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在学生的生活经历方面缺乏关注,偏向于从抽象到抽象,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性。因此,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选取素材:

(1)就地取材。数学素材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可以发现我们身边的数学素材。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角》这一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在教室里,寻找到各种角,比如黑板、桌子、铅笔盒、黑板擦等都可以找到我们生活中的角。

(2)化静为动。数学不仅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的,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将静止的图形通过动画等方式呈现给同学们,比如旋转、平移、对称、折叠涉及到的一些变换方式,会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简洁,学生易于接受,学习也会更加轻松,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3)数学故事。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数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应牢记历史以及对数学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比如八年级上册,教师讲述到完全平方公式,其系数关系属于是杨辉三角的一种最简形式,其中包括一些公式在数形结合中的证明,这些知识都是古代数学家聪明才智的结晶。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网上找一些与课堂知识相关的故事或趣闻,开拓同学们的视野,同时让学生体味数学的魅力,提高课堂趣味性。

3. 作业设计生活化。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从网上找一些模板,设计一些图画等新鲜素材,使知识具有新鲜感。并且找寻一些数学历史或经典例题供学生探索研究,同时,教师应亲自做一下所设计的作业,精选习题,先易后难,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情况,可对作业进行人性化的分类处理,如对成绩好的学生可全部完成,而对成绩不甚理想的学生要求适当完成即可,这样所有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把生活经验与初中数学知识相结合,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体会数学的巨大作用和魅力。

参考文献

[1]尹海涛.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2):25-25

[2]谷新婷.基于学生发展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5.22(6):25-26

[3]李晓菊.学生生活经验的分析运用与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经验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5(2):113-113

学生经验初中数学 篇2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尤其重要,这对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更要着重培养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以此提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为了更好的管理学生,教师还应该积极与学生交流,随时了解他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本文具体谈谈初中数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应该如何管理学生[1]。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管理

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许多学生都存在懒散的心态,对学习也不认真,没有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这不利于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水平,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2]。可以说,教师积极对学生进行管理,是目前数学教学的形式所迫。根据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不能将教学孤立,而是应该将它与学生的感情、生活紧密结合。这就表明,教师要将教学方法作为研究方向,发掘能够发展学生潜力和智力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在自身的教学风格中贯穿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一、教会学生数学的学习方法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师往往纯粹地教学生解题的方法,学生听得也懵懵懂懂,没有真正地体会。在初中阶段,学生真正接触到更加深刻的知识,在很多时候都不能按照小学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各种数学解题方法、数学思维方法之前,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学好数学[3]。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心里意识到该如何学习,才能真正吸收教师所讲的知识和培养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在传授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对学生学习数学有帮助,还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有帮助,甚至在学生以后的工作中也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要教会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为他们提高听课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教师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听课并不是简单地听,而是要做好预习准备。很多学生在课堂中,都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课,会比较容易开小差。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课堂中知识的重要性,要让学生知道教师所讲的知识都是重点、经典。其次,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学习。学习具有深刻的内涵,也不是学生能够简单地领悟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要学会仔细观察,善于总结所学的内容,并且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不懂就问。现在很多学生,遇到不懂的题目,不好意思问老师,也不好意思问其他学生,这种心态是不对的,不利于学生长期地学习。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多向书本学习,多向其他学生学习,多从生活中获取经验。最后,教师要教会学生做作业。做作业也是讲究一定方法的,学生需要先复习再做题目,而不是一拿到题目就开始做。学生应该回忆在课堂中所讲的内容,一边回忆内容,一边总结自己不懂的知识。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通常会想着看答案,做不出就看答案,根据答案去想题目该如何让做。显然,这种做作业的方式是不正确的,会阻碍学生做题目的思路。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管理学生,应该从听课、学习、作业三个方面帮助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

二、将学生带领到正确的数学方向上

教师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应该做好学生的工作准备。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带领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教学准备是将学生带向哪里的阶段。这一阶段是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学准备是指教师要研究、吃透新课标数学要求,从中挖掘出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除此之外,还要调研学生的学习情况,自身的教学资源以及数学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借助教材大纲,拓宽学生的知识技能,以此激发他们智力因子和非智力因子。教学实施主要是在实践中探索,教师在借鉴中感悟,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升华,在不断地反思中进步。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应该注重每一个细节,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与此同时,针对性、层次性地设计例题和练习,使得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收获,也使课堂教学质量获得最大的效果。最后,教学评估阶段,就是最终确定学生学到多少东西。这是对学生一阶段的检验,也是对教师自身教学成果的检验。每一位学生都期望被表扬和肯定。因此,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及时肯定、赞扬学生。教师还应该公正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不偏不倚,这对管理学生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总结

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教学工作,还有管理工作。管理工作主要是管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事情。这可以帮助学生改正不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学习数学做好准备工作。总而言之,初中数学在管理学生工作中,首先应该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加强对自身的管理,加强对自身教学工作、教学方法的管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

参考文献:

学生经验初中数学 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经验;学生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呈现数学知识以及技能时,要重视学生已经具备的经验。教师在数学的授课过程中,要以学生已经具备的数学经验为基础,使教学的成果更加有效。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以及学习经验这三大方面进行研究。

一、唤醒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譬如,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折扣”这一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清仓大甩卖,全场七折起”“洗衣液原价29.8元,现价19.8元,数量有限,速来抢购”“春节大优惠,全场部分商品满三百赠三十”为教学场景展示,这样的场景设置与学生的生活贴近,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时候,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了激活,以往的生活画面浮现眼前。这时,教师再抛出相应的问题,给出课堂导入语,能更加容易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在这个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激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师抛出问题时,学生将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这就使数学教学更加有趣,且更加轻松。

二、以教材为基点,充分调动学生知识经验

数学的逻辑性很强,而且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经验,用以往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这样做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经验充分进行利用,让学生了解到知识经验的应用价值。譬如,教师在传授“月份”这一数学知识的时候,让学生对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充分的运用,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对例题进行解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运用相关的知识经验,譬如最大公约数的运用以及最小公倍数的运用。教师通过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调动,为学生创建一个自主探究的情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对以往的知识经验加深了理解,也丰富了知识经验,最终将知识经验转变为学习新知识的着眼点,将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的数学能力。学生的知识经验得到了成分的调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利用恰当的时机,激活学习经验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点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在某些问题的解决上,一些学生甚至已经有了自己的学习经验。正因如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选取恰当的时机对学生的学习经验进行激活,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办法并不是唯一的,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自主构建,自动获取学习经验,这种教学手法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数学解决方法的迁移,对知识的拓展,这也提升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如何通过课堂练习的设计让学生积累经验

(一)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获取经验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尝试,学生通过对自己尝试的结果进行思考,并逐渐对问题进行分析,形成分析能力,从整个过程中获取更加有益的数学经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与思考时间,给予学生更多探索的机会,并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探究与思考。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获得自己所理解的经验。

(二)通过实践,加深认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经验,要经过实践才可以加深认识。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设置,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将其解决。在教学过程中要教师根据课本知识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以往的经验反复利用,使经验得到不断丰富,加强学生对于经验深层次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一味地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沿用,要进行一些适当的改变。教师要适当地抛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根据个人经验找到解决方法,让每一位学生切身体会到结合经验解决问题的乐趣,这样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更加轻松。课堂上为学生留一些时间,让学生对自己已经获得的经验进行整理,吸收新经验并与自身已有的经验相结合,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加明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遵循新课标理论的引导,以学生的经验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点,充分运用经验,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更加轻松,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另外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吴荣安.基于学生经验的数学课堂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J].江苏教育,2012(25):36-38.

[2]刘海林.构建基于学生经验生长的数学课堂[J].江苏教育,2012(31):40-42.

[3]宗芝岑.基于学生经验积累的数学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3(27):41.

学生经验初中数学 篇4

一、基于学生经验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可行性

数学教学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合理的运算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望借助此来推动学生于生活中更好地应用逻辑思维能力与运算能力来处理日常生活、专业技能上的各个问题。可以说,肤浅地认知数学教育,其只是简单的算式加减,但深化了解数学教育,其是人类思想构筑与意识打造的基础,对人类发挥自身良好的各项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就数学教育的教学作用而论,实现其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具有可行性,特别是基于学生经验这一点出发,保证初中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使其内化成为知识经验,对今后发挥数学知识作用,协助受教群体应用知识,完成社会活动而言效果显著。

二、基于学生经验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课堂设计

1. 注重教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保证初中数学知识可内化为学生经验的基础应注重教学知识与实际的相互结合,其不仅是确保学生经验更具实际性,同时也可保证学生经验,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对此,本文认为,初中数学应用题与几何教学应更注重实际案例的列举,将最近的时事新闻、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地域性代表建筑、学生经常出入的场所作为出题内容,保证学生在阅读、学习相关数学知识,解答相应数学难题的过程中加强与实际情况间的结合,从而在传授其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其空间感、距离感等实际经验,便于其在未来应用数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时更得法、更合理、更科学。

2. 优化数学知识的现实渗透

数学知识虽然于课堂中传授,但是其真正回归应用应着眼于实际生活。因此,在数学知识教学中,对现实信息的渗透十分必要。教师在传统数学知识讲解与数学知识解读的基础上,应引入现实案例,讲明数学知识应用的重要性。对此,本文认为,说明知识重要但靠口头强调并不可取。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化手段,以数字软件模拟现实情况,以高楼为例,让学生计算设计高楼需要的各项数值,当数值有所偏差,模型中的大楼便会倒塌。在这个过程中,倒塌的模拟大楼可由真实大楼倒塌的画面替换,令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毫厘偏差的惨痛后果,从而在潜意识中培养学生经验,令其注重数学知识应用的科学。

3. 促进阅读理解的实际关联

初中数学并非是单独存在的科目,在其题目的表述过程中,文字的理解能力将促使该题的解题思路天差地别。举例来说,应用经典题目火车追汽车,对于结果的需求可包括:二者到达某站的时间;二者到达某站相差的时间;二者同时到达某站汽车要先出发多长时间等,这需要学生拥有足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有效分析出题目的最终需求,并得出正确答案。对此,初中学生的阅读往往容易过于信赖经验而导致偏差,教师应在课题讲解时结合数字媒体与现实影响,积极将课题与现实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解到达时间、到达时差等词句间的差异,令其形成全新的经验知识,保证其在做题时心中存在画面感,并有助于未来实际应用中更准确地计算出需要的答案。

综合而论,学生经验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培养,将促进学生有效提升应用能力,发挥数学知识作用,协助受教群体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因此,认知基于学生经验的初中数学课堂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教学的可行性,并拟定科学的教育设计,确保从重视实际、优化知识渗透、促进阅读理解等三方面出发,实现学生经验基础上的初中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吴燕萍,高飞.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电大理工,2014(1):74-75.

初中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下午好!很荣幸能有机会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教学经验,从工作到现在工作不到三年的我,在教学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承蒙大家的关照,才让我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大家以后能继续对我的工作多多给予帮助和建议,我的成长离不开大家的帮助,所以在这里首先感谢帮助过我的那些老教师们。下面我就个人的一点教学的小经验和大家交流一下,有什么不当的地方,还请大家多题意见。

一、赏识学生可以无限地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赏识教育就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人的闪光点,使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和成长。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获得尊重、肯定、信任、和关怀。老师希望学生具有哪些品质,那么,你就说他已经具备哪些品质,不断地被赏识和被肯定,学生就会越来越优秀。

二、多种多样的兴趣激励法进行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首先教师要改变观念,研究教材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学校特点,发挥优势,数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还要更加深入地探索、研究,逐步形成自我教学特色。

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习的潜在力量。在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知识发生兴趣时,就会调动自己的一切潜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对此,我采取了这样几点做法:

(1)从现实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简化复杂问题。

(2)用生动有趣的图案和实物来代替抽象的理论知识,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对于数学的推理计算,学生更容易对直观有趣的图案和实物产生兴趣。在讲解第一章“生活中的图形”时,我将大量有趣的图画、实物带入教室,让学生感悟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几何图形,数学就存在于生活之中,学习数学能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供很大的帮助,从而调动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讲解第四章“图案设计”一节时,我在上课时向学生展示了大量生动的几何图案,如仙人掌、帆船、房屋、桥梁等等,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理解了对称的意义及用途,体会到数学王国的瑰丽。(3)用精彩的问题设置吸引学生。

“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运用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讲解“日历中的方程”一节时,我让学生随便圈出某月日历上一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将这三个数的和告诉我,我就能猜出这三个数是多少。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调动了起来,学生迫切的想知道我是如何猜出这三个数的,学习热情高涨。这时,我告诉学生,我们只需要列一个简单的方程即可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自然对列方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心情愉快的接受了新知识,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4)用数学实验和游戏吸引学生。

在新的实验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实验和游戏,我对这些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利用。这些实验和游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从中发现数学的一些内在规律并能熟练加以运用,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寓教于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解概率的有关知识时,教材中设置了摸球游戏,让学生通过摸球游戏感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但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实验次数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我在课后又组织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对概率有了较为清晰的初步认识,并对进一步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将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的很到位。(5)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事例吸引学生。

在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个笑话、一句生动的话、一个有趣的事例能给人以美的遐想,更重要的是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克服困难,奋发进取的信心。比如,在讲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时,我拿出一个乒乓球向空中一扔,乒乓球划出了一道弧线;然后我又打开了教室中的吊扇,吊扇徐徐转动,逐渐形成了一个面。然后我告诉学生,这分别就是“点动成线”和“线动成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我调动了起来。

学生经验初中数学 篇6

关键词:学生经验;初中数学;课堂参与;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学生经验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吸收总结而来的生活经验,其作为人类生存学习的本能反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然而,现阶段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发现,学生经验在有助于人类更好吸收知识文化的同时,也有可能阻碍学生部分的学习认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初中生接触网络的几率增大,正面知识的吸收与错误知识的获取同样轻而易举。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获取正确的知识经验,并纠正其错误经验形成,对于现代教育教学而言意义重大,是本次教学设计研究的基础背景。

一、基于学生经验的初中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重点

初中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的侧重点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参与,其是展现学生自主性的关键。分析小学数学教育,数学教学往往并未全然脱离实际,在教学应用题中,无论是火车与汽车竞速,还是水池开放水,都是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学题目,这些题目生动而富有趣味性,可有效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然而随着数学教学步入初中课堂,二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令数学教学的逻辑性逐步增强,数学教学也由注重智力开发倾向于注重理论知识深化,使学生在课堂参与性上大大降低。对此,本文认为,初中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作为小学与高中之间的衔接教学,其教学内容将越发深化,因此,在这一阶段中有效引导小学生从固有经验中解脱出来,挖掘数学教学的简便算法,并参与到日常教学中,可有效促进其深化了解数学知识,并最终成为自身知识理念中的一部分。

二、基于学生经验的初中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思路

基于学生经验的初中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的打造首先应确定教学思路的设计。对此,针对现阶段数学课堂的教育模式,认知学生的学习误区与学习盲点非常重要。根据地域性差异、教学理解差异、基础教育差异,学生在以往教学中所获得的教学经验也拥有极大的差异。部分学生根深蒂固的传统解题方法无法很好地融入方程式之中,部分学生的文字思维也无法与初中数学中的图形思维相结合。但可以肯定的是,方程式是传统思维的捷径,几何教学是文字教学的深化。因此,教师在打造学生参与式教学的过程中可从学生学习的经验角度出发,令学生自我强调自己的学习经验,并与全新的教育思维之间相互博弈,在经历惨痛的失败后认识到全新的教学思维的重要性,并逐步接受、认同、学习与内化全新的教学思维。

三、基于学生经验的初中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实践

基于学生经验的初中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课程设计应遵循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促进学生强调经验知识,并在不断地博弈中认识原有知识的不足。举例来说,在进行方程式教学中,率先鼓励学生借助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答二元一次方程,看看在方程解答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问题是否影响解答过程与解答结果。这种凭借学生经验去解答数学的过程,可促进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解答之中,悄无声息地形成学习意识,有助于其今后在数学中不断强调主体地位,并不断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中。

其次,在固有经验的解答中一元一次方程显然满足不了二元一次方程,学生在参与教学中只会不断碰壁,不断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这固有经验已经不适合解答二元一次方程。当学生存在一元一次方程满足不了学习现状的意识的那一刻,教师的科学引导将促进二元一次方程相关知识深化与内化到学生的学习思想中,在此刻开展二元一次方程的全新经验教育是最佳的时机。

最后,面对传统经验的碰壁,吸收全新经验的解惑,初中生将在参与解答数学题的过程中真正验证经验补充的重要性,并可深刻地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机、应用方法与应用科学。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不断掌握与熟练二元一次方程,进行更多类似题目的解答,从而促进其进一步参与到解答教学中,将二元一次方程的经验吸收为全新的学生经验,并辅助其解答更多的数学难题。

综合而论,学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将引导学生知识的科学发展,但其本身也有桎梏性,面对学生经验的桎梏现象,教师科学认知参与教学及解惑教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传统经验,了解传统经验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引入全新的经验,促使其深化并内化成为学生的全新认知,这样才能实现数学教育的科学发展,并保证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掌握吸收。

参考文献:

[1]邵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准实验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3).

[2]祝一兰.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浅谈初中数学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J].学周刊,2015(28)134.

初中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经验数学化 篇7

一、在数学生活情境教学中容纳数学思想方法

文学家刘勰曾经说过:“惟境能白人,亦能皂人”,着意于强调环境给个体人格造成的影响. 同样道理, 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创造贴近生活的情境又何尝不具有对学生的深刻影响作用呢.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如能把有限的情境空间尽可能扩充,便会让学生接受数学知识与习得数学能力的效率迅速上升. 这种情境空间的扩充是教学目标实现的需要,也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所在. 另外, 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极有作用,学生日后可能接触到的物理学、统计学、金融学等领域, 皆需要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根基. 初中阶段能够接触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分类、比较、化归、方程、建模、数形结合等多种,兹仅以建模与数形结合两种方法为例.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可以进行一定深度的抽象思维,因此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进行初步培养,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有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转化成学过的数学模型来解决. 如投资决策、人口控制、保护资源、交通运输、规划生产、土地沙化等问题中涉及的有关数量问题,学习中可以通过建模把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或方程来求解,例如:从A、B两蔬菜基地向甲、乙两地调蔬菜,其中甲地需要蔬菜15吨,乙地需蔬菜13吨,两个蔬菜基地分别能够调运蔬菜的数量是14吨, 现在从A地到甲地路程为50千米,从A地到乙地路程为30千米; 从B地到甲地路程为60千米 ,从B地到乙地路程为45千米,请研究出一种调配方案,尽量让蔬菜调运量减少.

分析:假如从A基地向甲地调配的蔬菜是x吨,从两个蔬菜基地向甲乙两地进行调配的蔬菜里面总共包含4个量,它们分别是A—甲,A—乙,B—甲,B—乙各种方案的蔬菜量,借助等量关系能够形成数学模型.

则有y = 40x + 25(28 - x) + 45(30 - x) + 35(x - 2)化简得y = 5x + 1980.

∵ x ≥ 0,28 - x ≥ 0,30 - x ≥ 0,x - 2 ≥ 0

解出后为2≤x≤28,∴5>0,∴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求调运量最小 ,∴当x = 2时最小.

故5x + 1980 = 10 + 1980 = 1990吨 / 千米.

在初中阶段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建模的意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相应的数学模型来求解,即生活经验数学化的必要性.

数形结合思维方法指的是把数量同图形联系在一起给出研究,是解决初中数学问题的实用策略,它利用数形间的转化, 能够让抽象的数量关系迅速演化为形象的几何图形,这一生活情境教学的目标宗旨是相一致的. 从图形结构里面直接找到数量内在联系, 或者从图形结构研究其性质和特征, 对于学生来说无异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训练. 数形结合思维方法在函数部分表现的较为明显. 如学习 (九下)“二次函数的应用”我设计这样的练习:一网店销售一款学生雪地靴,已知进价为每双40元, 厂家要求每双售价在40~70元之间.市场调查发现:若每双以50元销售,平均每天可销售90双,价格每降低1元,平均每天多销售3双;价格每升高1元,平均每天少销售3双.

(1)求出该网店平均每天销售这种雪地靴的利润W(元 )与每双靴子的售价x(元)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式(每双的利润=售价-进价).

(2) 求出 (1) 中二次函 数图像的 顶点坐标 , 并求当x =40,70时W的值.在坐标系中画出函数图像的草图.

(3)观察函数图像 ,能否直接得出当靴子售价为多少时 ,平均每天的利润最大? 最大利润为多少?

这种极富生活化特点的问题将学生推到决策者位置,学生可以依靠函数关系处理之,通过函数与函数图像能够相互表示,根据计算结果作出推断,借以处理相关实际问题. 而反过来说,让实际问题进入到教学中来,达到课堂教学的情境化,同样是对函数部分知识数形结合思想渗入的一种帮助.

二、在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简化数学抽象概念

进行概念教学时通常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都能够让生活教学模式得到应用, 以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复杂概念简单化.

首先是引介概念,引介过程能够让学生产生对概念的初始印象,因此利用何种方法引介便会首先影响到学生的接受程度. 概念的引入一般可以采取两种办法, 分别是实物法和媒介法,而这两种方法无疑都是指向生活化最终归宿的不同路径而已. 比如在讲解到与四边形有关的知识时, 教师可以在指出概念之后,取出不同类型的四边形模型,并且提示学生各种模型间的不同点,平行四边形有何特点,长方形有何特点,菱形有何特点,等等. 在概念与实物的联系之下,学生很快便能分清各种概念的异同. 这是将生活化代入实物的典型例子, 对学生形成对概念的初步印象极有帮助. 媒介法的作用同样如此,如果实物不便带到课堂中来,便可以多媒体的途径取而代之,比如三角函数定义教学的时候,我用了一小段吉普车攀爬陡坡,到达坡顶的视频导入,这是一位技艺高超的驾驶员征服一段陡坡,同学们在佩服之余会想这坡有多高呢? 教师实时引入坡面、坡角怎么求高的问题,最后再利用几何画板探讨边角关系,引入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学习就水到渠成了,达到直观化概念的效果.

其次是强化概念,是实现对概念的思维拓展的一种教学形式,意在促进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概念,并且可以站在不同角度应用之. 如果想强化概念,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必然是不二选择. 介于初二学生的思维水平考虑, 理解函数的概念存在极大的困难,(八上)“函数”的定义为,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在讲解概念时学生存在纳闷,我思忖了一下,把一串钥匙递给一名学生,叫他上台帮我打开讲台桌的抽屉,他开了好几次终于打开了一个抽屉,我不失时机地问学生开抽屉的道理,学生略有所悟,这时我点到:一把钥匙一把锁就是函数,一个萝卜一个坑也是函数,并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一步一个脚印”. 此时同学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他们结合实际问题,理解了抽象的函数概念,这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几个表达式和画了几个图像让学生判断是否为函数,进而强化函数概念的理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强化概念和深化概念有相通之处,教师要善于裁剪抉择,力争用最短的时间使学生得到更深层次的思维训练. 接下来是对概念的巩固,让概念直接和生活实际发生联系,以求解习题为直接表现. 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不同手段处理同一个问题.

三、在生活经验教学中渗入有关几何问题

在初中数学中强调数学问题生活化与生活经验的数学化,几乎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之势,而几何知识因为具有形象化的表征,更是能够极其自然地走生活化教育发展之路,最常用的有两种利用趋向.

首先是使学生在生活化环境里理解几何定理,背诵定理的效果不如理解定理, 而理解定理则非生活化介入不可. 比如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时,由于本节课的知识较复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要求学生准备两个圆,材料随意,一个圆的半径是10 cm,另一个圆的半径是18 cm,接下来把其中某个圆予以固定,同时把另一圆从远到近按照两圆心所在直线位置统一方向进行移动. 在学生亲身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很容易按照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形象特点寻求得到圆和圆位置关系,并利用后期的分组讨论,归纳得到两圆位置关系特征. 在上述概念的产生过程中, 学生依靠实践中的图形启发,逐渐达到完善本质特征的目的,真正显现出了“融知识入活动 ,置抽象于形象”的突出效果.

其次是使学生在生活化环境里锻造几何思维,而几何知识里面的几何所有推理都是真实的,都和现实生活的客观存在相互呼应,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带动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让多种思想方法在同一个问题中得到渗透.比如下题:一条公路修到一个山村边时,需拐弯绕道而过,如果第一次拐的∠A是85度,第二次拐的∠B是135度,第三次拐的角是∠C,这时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道之前道路平行,且请说明∠C度数的计算过程.

本题用于考察平行线性质、判定及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对几何推理过程书写的要求较为严格,对于学生思维无异于巨大挑战. 实际解决过程中, 有些学生会这样书写:∵AF∥CD,∴∠A = ∠C,∵∠A = 85°,∴∠C = 85°,这样就错误理解内错角的定义,此题应通过添加辅助,过B点作BE平行于AF,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由线平行得到内错角∠A = ∠ABE = 85°,所以∠BEC = 50°,再利用平行线具有传递性等到BE也平行于CD,由平行的性质得到∠BEC + ∠C = 180°,进而求出∠C的度数. 此题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来求解, 培养了几何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经验谈 篇8

中学数学的教育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所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首先要明确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1) 升学压力.中考中数学成绩占很大比例, 要想在激烈的中考中脱颖而出, 取得好成绩, 必须在数学上下苦工夫. (2)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 它和其他很多重要学科都有联系, 比如化学、物理、生物等.数学学不好, 其他科目会受影响.

二、我国教育的基本情况

数学的学习能力分两种, 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 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 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但也应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 也正是在于这一点, 长期以来, 我国的数学教学方式, 采取的方法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 结果可想而知, 教出的学生是“记忆型”的“人才”, 缺乏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的能力我认为, 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其原因有三:一是教师的思想观念陈旧, 跟不上形势发展, 接受不了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二是教师关注教材比关注学生多的情况还存在, 忽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环境, 忽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情况比比皆是;三是由于教师素质上不去,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停留在纸上者居多, 教育的信息技术手段培训 (计算机培训) 也常常走过场.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我国政府不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 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 编写了新教材, 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改变数学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包含了许多方面, 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几点方法, 它包括培养兴趣、指导方法、鼓励质疑、鼓励创新等四个方面.

(一) 培养数学兴趣, 让学生学有动力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使学生能接近数学.

数学并不神秘, 数学就在我们周围, 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

2. 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新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 教学中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 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 从而热爱数学.

3. 引入数学实验,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直观.

在我平时的教学中, 常常教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数学模型, 使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 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 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 指导学习方法, 给学生学习的钥匙

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 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 改进课堂教学, 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 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

1. 鼓励学生提前预习.

培养学生在老师讲课前提前预习课本的习惯, 这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在预习的过程中, 往往就能发现问题, 并将问题记录下来, 在上课中带着问题上课, 学习就很有针对性, 在理解新知识的时候, 你要做的就是把新知识与过去学过的知识点融会贯通, 知识的理解上自然比其他人高一筹.

2. 引导学生参加课堂讨论.

在教学中, 鼓励学生发言, 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 积极引导学生互相之间讨论.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不足, 老师要耐心引导, 帮助他们逐步得到正确的结论.

3. 思考是学习数学最重要的环节.

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在记忆所学知识点的同时, 关键要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总结各种解题技巧, 可以说数学也像语文、英语等科目一样依赖记忆.有些人认为数学只要理解知识点就可以了, 而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 记忆做过习题中的条件及推导出的各种结论也非常重要, 这对于今后解决数学难题非常有用.

(三) 鼓励学习创新, 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教学中, 我对学生提出的新方法、巧思妙解及时褒奖, 推广, 激发他们不断进取, 努力钻研的热情.在数学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创新, 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1.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同时采用多种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 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 引导学生重视发散思维,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大胆探索.

平时我在教学中, 对每一道数学题目, 总是强调发散思维, 训练学生们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想解题方法, 尤其在几何中, 我要求每名学生建立文字公式与几何图形的对应关系, 经常给他们总结, 不断积累, 鼓励学生创新, 对有创造性想法的同学还经常表扬,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数学的教学领域是无止境的,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 理论联系实际, 不断总结经验, 只要我们不懈努力, 认真研究和解决碰到的教学难题, 我们的教学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 学校的教育质量会明显提高, 学生的学习能力会不断增强, 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宏伟大业, 教育改革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摘要:初中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 需要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本人从事教育事业已经三十多年了, 积累了很多教学经验.本文首先谈了初中数学的重要性, 总结了几点教学方法, 最后提出:学无止境, 教育同样无止境, 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发展我国教育事业.

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转差”经验 篇9

一、认真分析, 全面了解, 掌握数学“差生”的主要特征

1.基础差 , 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小学数学学习, 偏重单向思维, 只问结果, 少问原因。进入初中阶段, 学习内容发生变化, 学习方法没能及时转变, 造成学习吃力。

2.学习方法不 科 学 。

不少学生平时根本不看书或“死读书”。不看书的学生平时除了听课, 做作业外, 从来不看课本, 上课听懂多少算多少要记的知识没有记住。这些学生在小学里, 数学成绩可能还不错, 但到了中学就不行了。“死读书”的学生什么都记, 连课本上例题都记, 这类学生初一成绩还可以, 但到了初二就不行了。

3.兴趣 转 移 。

由于上述两点的影响, 数学成绩长期上不去, 经不起心理挫折, 再加之部分教师教育思想欠佳, 常埋怨学生不努力, 又不注意批评方式, 因而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使学生产生了自卑感, 出现了兴趣转移。

二、对症下药、分类辅导, 全面提高数学“差生”的成绩

针对数学“差生”存在的问题, 我采取了如下对策。

1.设 法 唤 起 学生学 好 数 学 的 热 情 。

学生学不好数学, 不能全怪学生, 教师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学生从不懂教懂, 从不会教会。学生答不出教师的问题, 教师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没有漏洞。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普遍性错误, 先要自我检查, 这样会使学生受到感动, 自觉纠正错误。学生出错时, 如果教师一味地批评、责怪学生, 就会使师生情感破裂, 产生隔阂, 他们就会讨厌你, 远离你, 这样要学生学好你教的学科是不可能的。当然, 教师对学生也应严格要求, 要让学生认识到, 搞好学习必须靠师生共同努力。对一时学不好的学生, 教师应付出更多的关心、爱护, 尊重他们的人格, 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2.让 学生 获 取成 功 的 快乐 。

(1) 激发兴趣 , 创设情境 , 让学生享受学习之乐。

“差生”往往有一些坏习惯 , 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 爱交头接耳, 开小会, 有时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 课后东抄西抄。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弱点, 不是压制“交头接耳、不让说”, 而是尽量创造条件, 让他们说, 让学生讨论。通过巧妙提问激起学生思考、讨论的兴趣;创设情境, 引出知识的讲授, 或作为各种能力训练之先导, 在数学学习中, 让学生既是演员、导演, 又是观众, 有时还是评论家, 乐在其中。

(2) 铺设台阶 , 引导探索 , 让学生享受攀登之乐。

教学中适当地分解知识难点, 合理划分教学层次,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登, 让学生尝到探索之乐、成功之乐。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课堂练习时, 首先创造使每个学生在解题中都有把握获得成功的条件, 即给他们提一些铺垫性的容易解答的问题。然后预先告诉学生, 将要给他们一些难题, 而实际上还是他们力所能及的题, 事后, 当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信心有所增强, 从成功中感受到喜悦, 从而产生再想解题的愿望后, 教师再给他们提一些稍有难度的题, 有时可做适当铺垫, 使大部分同学再次获得成功, 这种做法对增强学生自信心起到很好的作用。

(3) 抓好测试 , 善于训练 , 让学生享受成功之乐。

学生对学习成绩是很敏感的, 分数对情绪的刺激亦是很大的。特别是“差生”, 他们因各种原因每次考试成绩普遍低, 心理上受到的打击, 为此, 我对训练和测试大胆进行了改革。训练时, 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性格和学习的基础等诸方面因素, 将学生分成A、B、C、D四个程度组:A组独立练 , B组指导练 , C组讨论练 , D组扶着练 , 并辅以激励的评价方法, 让学生体验成功之乐。测试时, 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 分类要求, 分类评价, 发挥测试的反馈功能作用。

考试命题时, 试题分层次提出考试目标, 设立做题, 选做题, 拔尖题等几个层次, 在题目序号前用符号标记, 必做题按最低要求命题, 一般不超出现行教材中“练习”的要求, 面向中等水平学生。必做题形成一份完整试卷, 满分100分, 其他层次另定分, 这样有利于调动“差生”的积极性。

试卷讲评是矫正学生错误的重要环节, 实行:1学生自评和互评;2教师导评。评共同性问题, 评典型性问题, 评一题多解, 评怎样矫正;3面评。对问题较多的学生, 导评后必须面批面改, 这样针对性强。

3.进行学法 指 导 , 让 学生 掌握 学习 的 主动 权 。

浅谈初中数学的几点教学经验 篇10

一、具备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要让这些十几岁的青少年喜欢上数学课,教师首先要有个人魅力,也就是说外表一定要整洁大方,这是外在的要求。其次就是板书整齐工整,画图要好看规范。

二、将数学生活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来我们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将数学生活化;二来要善于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融入到数学中来,教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首先,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预习。教师应教会他们先熟悉课本的知识,记住简单的容易理解的内容。有困惑的问题勾画出来,以便在上课时重点听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些有困难的内容。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听课时专心听讲,把上课时老师强调的重要问题记录下来,公式定理及方法上课的时候能记住就记住。自己预习时作上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能听懂。上课的时候认真听,积极思考,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课后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类,同以往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对照、比较其异同点。最后,还要及时复习总结,整理纠错,课后认真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四、创建师生平等的课堂学习环境

教育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和完成的实践活动,要有效地完成教育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主体,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地学。教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课堂教学中,实行民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营造充满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求异、创新。

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教师在教育中应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讽刺,不歧视,多引导,对待学生要有耐心,有爱心。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注意难易程度,照顾每一位学生。平时多和学生交流,比如可以一起聊天,一起玩游戏,培养感情。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和谆谆诱导的方法,从基础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上一篇:温氏食品集团下一篇:防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