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准备

2024-05-05

施工准备(精选十篇)

施工准备 篇1

1 施工准备阶段合同管理的必要性

在我国多数的施工企业中投标和施工是由两个部门分别完成的,一般由营业部进行投标取得项目,由工程部来完成工程的施工。这种组织功能划分有利于提高各部门的效率,但是对于需要合作完成的工作来说也造成了责任的不连续和工作的重复。合同管理就是这样一种在投标阶段以营业部门为主的工作,虽然这个阶段工程部门也要参与投标工作如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等,但对于商务标部分,工程部门所知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投标阶段施工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来研究招标文件,设计投标文件,制定投标策略等,这些工作都是由营业部门完成的。而在施工阶段项目经理或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来研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和合同,这样就导致了项目经理或合同管理人员大量的重复工作。

2 施工准备阶段合同管理的主要工作

合同管理作为影响承包商盈利能力和水平的一项工作,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需要施工企业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施工准备阶段不仅要做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的准备,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合同管理的准备。在施工准备阶段合同管理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1)检查合同的完备性。合同的完备性检查一般情况下应该在投标阶段完成,但是通常情况下由于投标时间短,承包商可能来不及开展这项工作或者详细核查各个合同条款,因此在施工准备阶段开展这项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般的合同应包括:工程范围,业主(监理)的主要责任和权利,合同价格,计价方法和价格补偿条件,工程款的支付条件和支付方法,工期要求和顺延条件,合同双方的违约责任,合同变更方式和变更程序及工程验收方法,争执的解决方法等。这些内容制约着承包商的盈利水平,如果合同中缺少某些关键性的条款,会对承包商的盈利有直接的影响,例如:没有关于工程范围的具体规定,则承包商可能会面临业主增加工程量的局面,而工程量增加的部分可能会因为苛刻的支付条件使得承包商无法得到任何补偿,进而影响承包商的盈利能力。

2)进行合同分析,对合同的解释达成一致,特别是国际工程的情况下,合同和招标文件的翻译直接影响对合同的解释。在施工准备阶段合同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和熟悉合同,并对合同解释取得共识。由于合同中大多采用法律语言,不容易理解,只有在合同实施前进行合同分析,将合同规定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来,使人一目了然,这样才能方便日常管理工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业主和承包商对合同条款的不同解释是引起合同争端的主要原因。对于承包商来说,对合同条款的正确理解和执行是确保利益的一种方法。为了取得合同解释的一致,参加投标的人员应就投标中业主对招标文件的解释及其注意事项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说明。特别是对工程变更、支付、价格调整等重要条款取得共识。结合合同管理人员或项目经理的合同管理经验,对容易发生歧义的条款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以取得一致的解释。

3)参与各方熟悉合同的主要内容[1],建立合同事件表[2](见表1)。在施工准备阶段,合同管理人员应该了解合同的主要内容。合同规定着承包商的权力和义务,规定着应该如何完成项目。整个项目由许多具体的工程活动组成,合同的实施也就是完成这些工程活动,这些工程活动对于合同管理来说可以称为合同事件。各个工程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技术上、时间和空间的逻辑关系。因此合同事件之间也存在同样的技术,时间和空间上的逻辑关系,这种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相互联系形成网络,这种网络又被称为合同事件网络[3]。每一个合同事件都规定着业主和承包商的权力和责任。合同双方的权力和义务是互换的,即业主的权力是承包商的义务,业主的义务是承包商的权利;反之,承包商的权力是业主的义务,承包商的义务是业主的权力。合同事件的网络关系使得合同双方的权力和义务也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一方权力的行使受另一方义务履行状况的制约。因此熟悉和了解合同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的准备工作。

4)进行合同交底。为了减少投标人与施工阶段合同管理人员之间的重复性的工作,如熟悉招标文件、标书及合同文本,投标人员应对该项目的合同管理人员或项目经理进行合同交底。即向合同管理人员介绍该合同的特殊点,也即与标准合同文本之间的差异。

5)投标策略的交底。在施工准备阶段,投标人应该将投标过程中的重要事项进行交底[4]。特别是就投标策略等向施工项目经理及其他现场管理人员作出解释和说明,主要介绍针对招标文件中的“陷阱”所采取的投标策略。以便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和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投标策略的成功。在招标文件上对某种材料报价的规定是“推荐品牌,待定。同一材料的参考品牌不少于三个品牌/规格,投标人投标报价时必须按确定的参考品牌范围进行报价,业主有权在三个参考品牌/规格中指定最终选择的材料规格”。而在合同实施的过程中,业主最初选择了三个品牌/规格中价格最高的材料,由于在施工准备阶段该投标负责人进行了投标策略交底,在合同实施的过程中,项目经理通过谈判最终说服业主选择了该公司报价依据的那种品牌/规格的材料,减少了损失。

6)进行风险分析,形成风险事件表,见表2。在投标阶段由于投标时间很短,施工企业在投标的过程中可能来不及对合同的风险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为了确保合同的顺利实施保证承包商的利益,在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对相关的风险进行分析。这些风险包括:合同风险、项目风险和管理风险。

a.合同风险是指由于合同中特殊的规定所带来的风险。合同风险分析可以通过对合同文本、招标文件等的分析,确定潜在的风险。合同风险对项目的影响是全局性的,直接决定了施工企业的成本和效益。合同风险的识别可以将项目所签订的合同、招标文件及其他合同补充文件与标准合同文本如各种《FIDIC合同》或《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此差异带来的可能的风险,特别需要注意工程变更、计价、支付条件,合同中明确的风险分担,工程范围,合同中的特殊条款和补充条款,合同中各项工作的时限,承包商对业主风险的预警要求等合同条款。

b.项目风险,即项目实施过程中与项目相关的风险,如工程变更、气候、地质等条件的变化带来的风险。这类风险是由项目的特殊性和唯一性决定的。项目风险的识别主要依赖于承包商的经验,特别是对该类项目、同地区项目施工的经验、同一业主或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业主的其他项目的实施信息或经验,这些经验可以帮助承包商识别气候、地质条件或与业主相关的风险(如支付能力、信用、管理水平和管理风格、文化习俗等)。

c.管理风险,是指由于管理不善导致的风险事件。管理风险可以通过分析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网络图,找出关键线路及关键线路上的相关工作的关键点来识别潜在的风险事件,特别是稀有资源的配置和保障。并分析该风险事件对整个项目的影响及风险发生时应采取的对策。

3 结语

市场经济被认为是契约经济,在这种条件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建筑行业作为一个多风险的行业,合同管理更是影响承包商的盈利水平的关键。但是在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合同管理工作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而在施工准备阶段承包商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于机械、设备、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准备,合同管理被束之高阁了。这就造成了施工中遇到问题时承包商处于被动的局面,严重时甚至造成拖延。因此只有承包商在施工准备阶段充分地熟悉合同,对风险做到心中有数,对风险措施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保证合同顺利实施,确保承包商的效益。

摘要:分析了施工准备阶段合同管理准备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在施工准备阶段合同管理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以期帮助承包商在施工准备阶段充分熟悉合同;对风险做到心中有数,从而确保合同顺利实施。

关键词:合同管理,施工准备阶段,承包商,风险

参考文献

[1]郑芸.浅谈承包商的施工合同管理[J].人民长江,2008,39(10):81-83.

[2]成虎.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M].第4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张双甜,罗晓庚.团队在合同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8(3):75-77.

施工准备安全交底 篇2

1施工前应对当地地形、地物、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水电供应、交通运输、施工环境及地下隐蔽物等作好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应对运输道路、材料堆放、生产生活设施及环境保护作全面安排,并绘制场地平面布置图。

2临时工程及附属生产设施应避开不良地质处所,并应符合防洪、防火、防雷、防风以及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3临时房屋应修建在常年洪水位以上,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房基应稳固,填方应夯实,高堑坡应有防塌措施;

屋面施工等高处作业,应有防坠落措施;

非承重结构上不得站人和堆放材料。

4临时油库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规定。库区应设围栏,使用中应配足消防设备并设专人看守,严禁在库区内存放易燃物品。

5爆破器材库必须符合防爆、防雷、防潮、防火、防鼠等要求,并应有良好的通风和防爆照明设备。库房距厂矿、村镇、人口稠密处所、交通要道及其他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有关规定o

6临时房屋及其他建筑物应安装避雷设施,并定期检查测试,不合格者应修理或更换。避雷设施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屋面建筑材料为油毡、草等易燃物时,在屋脊上的避雷带应支起高60cm,斜脊及屋檐上的避雷带应支起高40cm,防雷装置不得直接穿过易燃物;

由架空线引入室内的接人线,应在进入房屋处装设接地等防雷装置;

临时爆破器材库、油库等易爆、易燃物品仓库,应安装独立的避雷针。

7各种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应分库存放。需临时存放在施工现场时,相互间距不得小于30

m,距其他建筑不得小于25m。永久性、半永久性库房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的安全规定。

8现场道路应保持畅通。主要干道不应低于四级公路的标准。险峻地段应设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栏杆及路缘石墩。便桥应按设计允许荷载挂牌提示,严禁超载。

9临时道路养护维修,应在施工地段两端设立警示标志,必要时设专人防护。

10临时渡口应设在河面开阔、河床稳定、水流较缓的安全地段。人员、车辆过渡必须符合渡口有关安全规定。

11施工现场应有安全标志。在悬崖、陡坎、沟、槽、坑、井等危险部位必须设有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

建筑施工准备与管理 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 施工准备 管理

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做好各项准备保证施工质量的保证,建立高效的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在管理中保证进度措施、加强计划管理、搞好质量管理、落实资金管理,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外围保障工作,其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1建筑施工

1.1施工条件

本工程已具备“三通一平”的施工条件,施工用水、用电利用城市现有管网接至工地,基本上满足施工要求。消防用水,安装临时加压泵,敷设钢管供各层消防。施工排水经沉淀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1.2搭设临时设施

按有关文明施工规定进行临时设施的报建工作,得到城市规划、市政、环保等部门审批后方可搭建,按在施工平面布置图搭设办公室、食堂、材料仓、水泥仓、监理办公室及会议室,厕所各种临时设施。另外,根据公司文明施工的规定在相应位置设立各种标志牌。

2 建筑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由生产技术部门协助项目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并进行自审、会审工作,以便正确无误地施工。通过学习,熟悉图纸内容,了解设计上要求施工达到的技术标准,明确工艺流程,进一步了解设计意图和要求,必要时根据设计意图修正或提出新的施工实施方案。

2.1.1进行自审,组织各工种的施工管理人员对本工种的有关图纸进行审查,掌握和了解图纸中的细节。组织各专业施工队伍共同学习施工图纸,商定施工配合事宜。组织图纸会审,由设计方进行交底,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质量标准、准确掌握设计图纸中的细节。

2.1.2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由预算部门根据施工图、预算定额、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定额等文件,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以便为施工作业的计划的编制、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签发提供依据。

2.2建筑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的材料用量计划,作好备料、供料工作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

其他建筑材料要早日提供样板给建设单位和监理认可,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并作好保管工作。

2.3施工机械准备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设备的要求和数量以及施工进度的安排,编制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组织施工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的落实,必须预早做好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按期进场。详见各项需用量计划。

2.4施工队伍准备

2.4.1根据确定的现场管理机构建立施工管理层,选择高素质的施工作业队伍进行该工程的施工。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进度计划地要求,确定各施工阶段的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2.4.2对进场工人进行必要的技术、安全、思想和法制教育工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正确思想;遵守有关施工和安全的技术法规;遵守地方治安法规。向班组进行计划和技术交底,使班组明确自己的任务、质量安全和进度要求。

3 建立高效的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层,推行项目法施工,承担整个工程项目过程中的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在施工进度控制上,着重将责任分解,落实到人,促使项目管理人员优质,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同时做好与各有关单位及施工队伍的协调配合工作,避免互相拉扯,保证各工期控制点目标的实现。

3.1 保证进度措施

3.1.1制定奖罚措施

为充分调动项目全体员工的积极性,针对各项目控制点的实现制定奖罚措施,对按期完成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否则予以罚款,以带动整个工程施工健康、顺利地按期完成。

3.1.2选择和配备精良的施工机械

根据本工程的需要选择性能优良的施工机械,合理布置,以保证各种物质材料的加工,运输能及时到位,使现场施工按正常的施工程序进行,特别要加强使用中的设备维修保养,使机械处于良好状态,为施工进度作出可靠保证。

3.1.3编制人、财、物计划,确保目标的实现

根据施工图纸编制工程预算,并进行工料分析,然后按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相应的劳动力计划,材料计划、机械设备计划、资金计划等,以保证各种资源能满足工程计划周期内需要。物资材料计划应明确材料的数量、规格和进场时间。现场材料储备应有一定的库存量,以保证工程提前或节假日运输困难时,工程对物质材料的需要,确保现场施工正常进行。劳动力进场要保证质量。除保证数量外,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工人进场必须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按计划进场的机具,进场前必须进行维护、保养和试运转工作,保证所有机具进场后能够投入正常的使用。

3.2 加强计划管理

3.2.1根据总工期和每个工期目标控制點,按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切实可行的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确保施工计划的进一步落实。

3.2.2根据阶段性控制目标,每周召开生产协调会,解决施工生产过程中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如实际施工进度与进度计划有超前或拖后时,应对施工进度计划作适当调整,以适应总进度计划的要求。

3.2.3实行“日报表”制,对每天的施工进度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记录,并对照周计划随时调整,确保各控制点目标的实现。

3.2.4做好施工协调配合工作,保证按正常的施工程序进行施工,确保各控制点目标的实现。

在施工中不但要按计划施工,而且要严格按照正常的施工程序进行施工,切不可为赶施工进度而违背施工程序打乱仗,影响整体工程施工进度。因此,施工中要认真做好土建工程各工种之间以及土建与安装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特别是土建与安装的预埋预留工程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由于该工程的预埋预留工作量较大,因此,在土建各施工工序之间要留出时间给予安装预埋预留施工,在砼浇筑前要认真逐一检查预埋标高是否准确。保证预埋预留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以免造成漏埋漏留或留设位置不正确而导致返工,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3.3 搞好质量管理

严格按照质量体系要求,执行施工程序,保证各分项工程质量一次成活,避免返工,耗时费工。搞好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配合,在多边的条件下尽早把变更修改的内容决定下来;认真细致组织图纸会审,及时解决图纸中所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样板间、样板层等要早做,以便能够早日把作法和标准定下,以便能够提早进入大面积施工。加强质量检查和成品保护工作,尤其是样板间的贯彻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各道工序顺利一次成功,减少返工、窝工造成的时间浪费和对其他工序工程的延误、压缩和对整体工程的拖延。

3.4 落实资金管理,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以工程合同为准则,搞好资金的管理、督促、检查工程总包合同和各专业单位分包合同的执行情况,使财力能够准时投入,专款专用。

3.5外围保障工作

加强施工安全及消防、文明施工、现场与环保、治安保卫工作以及政府各部门的联系,提供完善的总承包管理和服务,减少由于外围保障不周或事故而对施工造成的干扰,从而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条件,使施工人员能够集中精力搞施工,施工过程能够不间断的快速进

4.结语:

桥梁灌注桩施工准备 篇4

1.1 人员配置为满足桩基施工需要, 配置足够的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劳动力, 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健全的管理制度。

1.2 材料准备情况材料准备充分, 且进场材料都严格按要求进行检验和试验工作, 不合格材料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1.3 机械设备为保证施工能顺利进行, 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 能满足工程的全面开展。

1.4 技术准备由项目部施工技术科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编制技

术交底书, 书面及现场交给施工队, 施工队落实到各班组, 班组落实到个人。

1.5 场地准备在现场范围进行清理掘除、碾压。

设立混凝土集中拌和站, 对于砂石料场及钢筋加工场地用砼进行硬化。水泥存放在散装水泥罐里, 钢筋存放采用上盖下垫, 上用彩条布覆盖。搭建钢筋加工棚, 钢筋制作、焊接、成型均在棚中操作。根据现场地形条件在桥梁两侧临时征地设置泥浆池和沉淀池。

2 灌注桩施工

2.1 钻孔、制浆:

钻孔时采用泥浆护壁, 开始钻孔时, 稍提钻杆, 在护筒内造浆, 并开动泥浆泵进行循环, 待泥浆均匀后方开始钻进。适当控制进尺, 在护筒底部, 低档慢速钻进, 使底脚处有较坚固的泥皮护壁。钻至护筒以下1m后, 按土质情况决定钻进速度。

2.2 清孔:

采用换浆法清孔, 首先用大比重的泥浆将孔内沉渣浮出, 再往孔内注入稀浆稀释泥浆, 并把从钻孔内流入泥浆池中的泥浆泵出, 直到各项指标符合验收标准。经监理验收签认后, 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3 钢筋制作与安装:

2.3.1 钢筋材质各种钢筋均采用业主及总监理认可的厂家产

品, 有出厂合格证和产品材质证明, 进场使用之前, 还要按照规范现场取样进行产品材质性能试验和可焊性能试验。取样试验的频率是:同批钢筋每20t应作一组抗拉试验, 一组抗弯试验, 有焊接要求的还需作一组可焊性能试验。

2.3.2 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

(1) 根据钢筋笼的设计结构和技术要求, 采取加强筋成型的方法制作。因桩基较长, 钢筋笼采用分节加工及吊装, 井口焊接接长的方法。加工之前对钢筋进行调直并进行除锈, 除泥等工作, 以确保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 (2) 钢筋的加工:根据钢筋笼的整体长度和施工要求, 确定分节加工钢筋笼, 对于主筋采取电弧焊搭接接长, 搭接后轴线重合, 搭接长度单面焊不小于10D (D为钢筋直径) , 钢筋笼同一截面内钢筋搭接接头数量不超过钢筋总量的50%, 主筋连接所用焊条采用500以上的规格。 (3) 对于焊接接头, 现场抽样, 从焊好的钢筋中截取焊接接头进行试验, 以检验焊接质量, 每100个接头取样试验一组。 (4) 钢筋笼成型:在加强箍外按主筋数量画好均分位置, 扶正点焊, 焊接时避免烧伤主筋, 笼子骨架焊好后, 再按设计要求布绕箍筋, 箍筋与主筋按梅花形点焊固定。

2.4 下导管:

下导管前, 对导管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 严禁用压气试压。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小深1.3倍的压力, 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砼时最大内压力的1.3倍。

2.5 水下混凝土的生产及灌注

2.5.1 混凝土的配置 (1) 混凝土的标号需由试验室根据现场材料等情况出具经监理审批的实际施工配合比, 然后按要求计量搅拌。

(2) 材料的选择各种材料都应经总监办及驻地办考察认可后方可采用。按有关规定选用。

2.5.2 拌制及运输机械的选择由拌和站统一拌和, 采用砼运输车运输到施工现场。

2.5.3 灌注开始后, 砼紧凑、连续的进行灌注, 直至整根桩灌注完毕。

灌注时, 将孔口盖住, 防止砼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中, 影响测深的准确性。灌注过程中, 注意观察管内砼下降和孔内水位上升情况, 及时测量孔内砼面高度, 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

2.5.4 在灌注过程中, 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 含有空气时, 后续

的混凝土徐徐灌入, 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 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 而使导管漏水。

3技术及安全措施

3.1 测量定位测量定位关系到孔位的准确性, 是钻孔的垂直度以及控制基准面标高准确与否的关键。

在具体操作中, 采取施工单位自检与监理复检验收相结合的措施。定位应分两次进行控制, 第一次挖井口埋设护筒, 第二次安装钻机就位, 严格控制其偏差在设计和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3.2 桩径及垂直度控制桩径是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又一关键, 也是评价桩基施工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

施工前, 严格检查钻头直径大小, 保证钻头直径不小于桩径, 并作好记录。钻孔垂直度也是影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偏差应≤1%, 在钻孔过程中, 经常检查钻杆垂直度, 始终保持钻杆能垂直钻进。

3.3 泥浆质量泥浆由粘土、水和添加剂组成, 在钻孔灌注桩成桩的过程中, 泥浆的主要作用一是护壁, 防止孔壁坍塌;

二是携渣, 钻头将孔内土体或岩体切削成渣, 通过泥浆循环将其带出孔外, 因而泥浆质量的控制非常重要。泥浆质量的主要性能指标, 有密度、粘度、含水率等。泥浆过稀, 则携渣能力不够;泥浆过稠, 则孔壁会开成一层厚厚的泥壁, 无形中减少了桩径。如场地土层不能满足造浆要求, 则造浆粘土必须从外地运进, 以保证泥浆质量。

3.4 岩面高程及径孔深度的制定持力层直接影响到桩的承载力,

特别是端承桩, 更是提供桩基承载力的重要基础, 因此, 持力层及终孔深度的正确判定, 是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许多工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地质钻探资料不够详细, 设计无法给出具体的桩底岩面标高, 而各桩入桩深度又因桩位及地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 因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进行判定: (1) 利用已有工程地质资料及设计资料, 预先估计岩面高程。 (2) 根据钻机进入岩面前后钻机振动的差异情况作出初步判定。 (3) 根据钻机进尺速度在岩层顶面上下的差异作出进一步判定。 (4) 根据岩层顶面上下的不同岩土渣样和泥浆颜色进行确定。 (5) 岩层顶面高程确定后, 再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终孔深度。

4 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

4.1 制定钻孔灌注桩监理方案, 强调监理工作程序, 明确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的重要工作内容, 特别是重点检查的工序, 并责任到人。

4.2 帮助施工单位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落实质量责任制, 使工程质量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处于受控制状态。

4.3 检查施工单位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书, 重点

检查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使工程施工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

4.4 向施工单位宣布监理工作程序, 强调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必须检查的工序内容:

(1) 护筒埋设; (2) 泥浆配制; (3) 钻机安装; (4) 孔底标高检查; (5) 沉渣厚度测量; (6) 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7) 灌注水下混凝土。

5 结论

在桥梁灌注桩施工过程中, 不论哪个环节出现疏忽, 都会引发缩颈、断桩等质量问题, 轻则埋下质量隐患、影响进度, 重则将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 必须严格按规范和操作规程施工, 对施工工艺严格控制,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摘要:灌注桩是在施工现场桩位直接制作而成的桩, 它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机械化程度高、及降低成本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 影响桩基工程的主要环节有测量定位、泥浆质量、桩径及垂直控制, 持力层及终孔深度, 沉渣厚度的控制, 混凝土浇注等。本文对桥梁灌注桩的施工准备进行了简述。

施工准备汇报材料 篇5

代县公路段 2013年6月8日

我段承建省道繁五线薄弱路段路面改造工程第一合段的施工任务,现将施工准备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程量 1、20CM水稳底基层、基层各51540M22、挖除旧路面2845M

3/1448M

3、盖板边沟2398M,盖板排水沟30M

4、新建涵洞1道

5、平交道处治20处

6、安保工程950M

二、人员、机械、材料进场情况

施工项目部设于108线段村道班,施工质量、进度、安全制度已建立,各项工作现已准备就绪。

1、主要人员组成: 项目经理:柳夺奎 项目技术负责人:邢草原

试验检测人员:乔红日 宫伟 邢建云 质检人员:申晓丽 贾凤霞 测量人员:梁海平领工员: 张三平水稳拌和厂:张虎毛 专职安全员:常平山

2、机械设备情况: 装载机三台,洒水车二辆,振动压路机1辆、双钢轮压路机1辆、轮胎压路机1辆,压实吨位均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设备完好率达到100%以上。摊铺机一台,租赁合同已签定。500型水稳拌和设备基座已完成,现在处于安装阶段。

3、材料进场情况

施工用水泥采用大同冀东水泥,同时已于两家石料厂达成购料协议,1-3CM、0.5-1CM、石粉分别进场2000多方。

三、工地试验室准备情况

试验室设于段机关,试验仪器能够满足施工需要。近期进行试验仪器标定工作。施工用材料已送样检验。

四、施工计划安排

路缘带、边沟:计划6月16日开工,施工队伍已组织。水稳底基层:计划6月25日开工

水稳基层:计划7月15日开工

五、存在问题

1、设计文件中:K2+950-K3+100下穿京原铁路,设计下挖150米,由于过铁路后两侧住房紧邻路面,又是多年旧房,不宜破碎或加高,预计下挖长度需增加400米,下挖至K3+500。K4+800-K6+800峨口过村段长2KM,设计下挖1500米,其中K6+050-K6+550不下挖,预计施工时较困难,仍需下挖。

2、繁五线开工后虽然会实行交通管制,但由于沿线村落多,生活车辆和当地拉矿车辆不可避免,为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急需利用峨河修建绕行便道。G108线文明路创建准备情况:

施工准备 篇6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准备;施工工艺;研究

引言

道路作为车辆通行的载体,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施工中所采用的技术及工艺直接影响着其质量,经过反复的论证实施,新兴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与传统的混凝土路面对比之下,更能满足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其施工技术被广泛的采用。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将会保证路面的整体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规范,满足道路的耐久性要求。对于道路的磨损及裂缝等问题都能尽可能的减少。

1、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简介及特点

观察城市的各条路况我们不难看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已经占绝大部分的道路,沥青作为主要的粘结材料,将碎石进行粘结。二者充分的混合搅拌,从而得到混合物的材料进行路面的铺筑。沥青具有十分多的特点,比如具有较强的粘结力,这样能保证粒料之间的粘结力更充分,保证二者混合而成的混合材料的性能更加的稳定,从而使道路的整体质量水平大大的提高,满足规范的耐久性要求,从而节省因维修而额外的附加费用输出。仔细的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研究,其优势十分的明显,与混凝土路面相比,在铺筑完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节省了需要硬化及保养的时间,缓解交通压力;因其路面的性质不会出现尘土飞扬的现象,路面整体耐磨度提升,相应的硬度减少将会使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噪声降低。符合现今社会的环保理念的要求,维修成本低,经济造价也不高。

2、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特点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很多大型的机械进行施工,不如压路机、摊铺机等等,还需要配备专门的机械操作人员及施工人员,因此现场在进行路面施工的时候,很多道工序需要同时进行,人力跟物力的投入也比传统的工艺增加很多。所有好的现场管理者将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团结有序的施工队伍也将会加快施工的进度,保证施工的质量等。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高是进行摊铺前所需保证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保证材料进场、施工、摊铺等工序一气呵成,否则将会影响道路的整体质量。沥青混合料对温度的要求极高导致路面摊铺的选择一般是夏季,与此同时,沥青混合料的在高温刺激下会散发毒性,施工人员要做好防护措施及自我心理调节。路面的施工是不被隐蔽的,暴漏在空气中对的最后一层,直接为人民提供服务,因此,施工的外观标准及质量标准都应该符合国家规范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一项环境十分艰苦,所需要劳动力很大,时间控制十分严密的工作。

3、沥青混凝土施工所需要的准备工作

3.1充分的熟悉施工资料

在进入项目施工前,项目的负责人应该将施工资料全部进行统一整理,详细的熟悉施工图纸、技术文件及所签署的合同中内容等。将设计图纸结合施工实际环境及条件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将工程的整体预算及计划初步的制定出来。

3.2施工方案的制定

我们要结合实际的现场条件进行施工方案的制定,结合实际情况以及过往相似的成功案例进行充分的结合,找出满足于现场的施工机械使用及人员的配备,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运距及到场温度符合施工要求,确定施工透油层和洒布的数量,保证整个路面铺设能够顺利的进行。综合以上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整合,从而制定出满足于施工现状的施工方案,从而将整个工程的工序计划具有一定的提前量及应对措施。

3.3人员设备准备

在施工前,要根据制定的施工方案确定需要的工作人数,并对所有人员进行分组,每个施工阶段的人数及相应的职责都要很明确,方便管理,分工的精细化使工作更具专业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确定工作人员的同时,也要确定仪器设备的数量和型号组合等,以故障率低、性能好的设备优先。

3.4材料准备

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其采购工作非常重要。而且路面的施工需要大量的碎石、砂、沥青以及燃油等,一般在施工前半年就要开始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在施工工作进行时有足够的材料。在施工现场,要对材料加大检测力度,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3.5测量和放样

在施工之前,要对路面基层进行平面和高程测量,确定每层钢丝绳的高度。平面测量放样的工作主要是在路面两侧设立方木,為摊铺工作确定导向线,控制面层的平面位置。有了方木的阻挡,摊铺时面层便不会向侧边推移,避免了一定的浪费。

3.6洒布透油层

洒布透油层之前需要甲方对基层的质量进行验收,保证其表面清扫干净、平整密实,方可进行。洒布要避免不良天气的影响,沥青温度要保持在40℃~60℃。针对透层油会使摊铺机履带出现打滑现象,从而使铺层不平整的问题,可以再下承层面放一张纸,再进行洒布并实时测量透层油的重量。

4、施工工艺

4.1沥青混凝土拌制

沥青混凝土必须在专业的沥青拌合厂拌制。拌制过程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定进行,拌制时的温度要控制在150℃~165℃,定期测温。拌合的时间根据试拌结果确定。如果拌合时,混合料不均匀等异常现象,要及时分析原因处理。

4.2沥青混合料运输

由于沥青混合料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运料汽车要有保温防雨功能。车斗内壁要抹上一层柴油与水比例为一比三的混合液,防止沥青粘结到车厢内壁。运料车到达现场后,要有专职的卸料人员指挥车辆按照顺序和指定位置卸料,并办理收料手续。

4.3沥青混合料摊铺

采用机械摊铺,摊铺机的摊铺宽度要能够根据实际要求调整,还要有可以加热的熨平板。摊铺时要保证平整、均匀、没有断层和拖痕。摊铺结束后要及时清理摊铺机上残留的混合料。

4.4沥青混合料压实成型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工作是确保路面质量的重要因素。尽量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减少混合料的推移和开裂。同时压路机的速度要均匀,复压次数不能少于4次,保证路面的平整和压实密度。

4.5接缝处理

整幅摊铺时基本上没有纵向接缝,只有在路面加宽后才会出现,可以采用半幅摊铺的方法接缝。有横向施工缝时,上面层采用平接缝方法处理,中下层则采用斜接缝。

5、结语

道路的质量安全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容小觑。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技术应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路面的整体质量,无论是满足于环保的要求,是将道路的维修投入资金降低,都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因此,工作人员应该尽最大可能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提升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以保证我们的道路施工发展迈入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肖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J].公路,2005(2).

[2]刘向荣.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要点及控制[J].公路,2004(7).

施工准备 篇7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将地面点的实际位置用坐标和高程表示出来;另一方面是根据点位的设计坐标和高程将其在实地上的位置标定出来。要完成上述任务, 必须用测量仪器通过一定的观测方法和手段测出已知点与未知点之间所构成的几何元素, 才能由已知点导出未知点的位置。

点与点之间构成的几何元素有:距离、角度和高差, 这三个基本元素称之为测量三要素。

2 测量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在进行某项测量工作时, 往往需要确定许多地面点的位置。假如从一个已知点出发, 逐点进行测量和推导, 最后虽可得到欲测各点的位置, 但这些点很可能是不正确的, 因为前一点的测量误差将会传递到下一点。这样积累起来, 最后可能达到不可允许的程度。因此测量工作必须依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来防止测量误差的积累。

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是:在测量布局上要“从整体到局部”;在测量精度上要“由高级到低级”;在测量程序上要“先控制后碎部”, 也就是在测区整体范围内选择一些有“控制”意义的点, 首先把它们的坐标和高程精确地测定出来, 然后以这些点作为已知点来确定其他地面点的位置。这些有控制意义的点子组成了测区的测量骨干, 称之为控制点。

采用上述原则和方法进行测量, 可以有效的控制误差的传递和积累, 使整个测区的精度较为均匀和统一。

3 水准测量的实施方法

在水准仪的使用过程中, 应首先打开三脚架, 把架头大致水平, 高度适中, 踏实脚架尖后, 将水准仪安放在架头上并拧紧中心螺旋。

水准仪的技术操作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粗平—照准—精平—读数。

3.1 粗平

粗平就是通过调整脚螺旋, 将圆水准气泡居中, 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 视线概略水平。具体做法是:用两手同时以相对方向分别转动任意两个脚螺旋, 此时气泡移动的方向和左手大拇指旋转方向相同。然后再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如此反复进行, 直至在任何位置水准气泡均位于分划圆圈内为止。

在操作熟练后, 不必将气泡的移动分解为两步, 视气泡的具体位置而转动任两个脚螺旋直接使气泡居中。

3.2 照准

照准就是用望远镜照准水准尺, 清晰地看清目标和十字丝。其做法是:首先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然后利用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 瞄准后要旋紧制动螺旋, 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尺像清晰;再转动微动螺旋, 使十字丝的竖丝照准尺面中央。在上述操作过程中, 由于目镜、物镜对光不精细, 目标影像平面与十字丝平面未重合好, 当眼睛靠近目镜上下微微晃动时, 物像随着眼睛的晃动也上下移动, 这就表明存在着视差。有视差就会影响照准和读数精度。消除视差的方法是仔细且反复交替地调节目镜和物镜对光螺旋, 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共平面, 且同时都十分清晰。

3.3 精平

精平就是转动微倾螺旋将水准管气泡居中, 使视线精确水平, 其做法是:慢慢转动微倾螺旋, 使观察窗中符合水准气泡的影像符合。左侧影像移动的方向与右手大拇指转动方向相同。由于气泡影像移动有惯性, 在转动微倾螺旋时要慢、稳、轻, 速度不宜太快。

必须指出的是:具有微倾螺旋的水准仪粗平后, 竖轴不是严格铅垂的, 当望远境由一个目标 (后视) 转瞄另一日标 (前视) 时, 气泡不一定完全符合, 还必须注意重新再精平, 直到水准管气泡完全符合, 才能读数。

4 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1) 仪器误差有视准轴与管水准轴不平行误差、水准标尺的误差和望远镜调焦机构隙动差;

2) 操作误差有管水准器气泡居中误差、标尺瞄准误差、水准标尺的倾斜误差;

3) 外界环境影响有地球曲率的影响、大气折射的影响、温度的影响、仪器标尺升沉的影响;

4) 注意事项:

(1) 检验校正水准仪, i角小 (DS3少于20“) , 摈弃不合格标尺;

(2) 一测站前、后视距尽量相等, 视距差符合规定;

(3) 测站观测只一次对光;

(4) 做好精平;

(5) 限制视距长度;

(6) 立尺直、稳;

(7) 避阳光直晒, 最宜阴天观测, 视线高出地面0.3m;

(8) 往返测。

5 光学经纬仪基本操作

5.1 经纬仪的安置

1) 三脚架对中

要求:高度适当, 架头概平, 大致对中, 稳固可靠;

2) 经纬仪对中

(1) 光学对中器对光。看清光学对中器的分划板和地面, 辨明地面点的大致方位;

(2) 二手转动脚螺旋。眼睛在光学对中器目镜中观察分划板标志与地面点相对移动并重合为止。

3) 三脚架整平

(1) 转动照准部使管水准轴与所选二个脚腿地面支点连线平行, 升降一脚腿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

(2) 转动照准部使管水准轴转动90°, 升降第三脚腿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应重复一二次。

4) 精确整平

(1) 转动照准部使管水准轴与所选二个脚螺旋中心连线平行, 相对转动二个脚螺旋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管水准器气泡在整平中的移动方向与转动脚螺旋左手大拇指运动方向一致;

(2) 转动照准部90°, 转动第三脚螺旋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

5.2 瞄准

瞄准的实质:安置在地面点上的经纬仪的望远镜视准轴对准另一地面点的中心位置。一般地, 被瞄准的地面点上设有观测目标, 目标中心在地面点的垂线上, 目标是瞄准的主要对象。

瞄准的步骤:大致瞄准、对光、精确瞄准。

5.3读数

在经纬仪瞄准目标之后从读数窗中读水平方向值。读数与记录有呼有应, 有错即纠。纠错的原则“只能划改, 不能涂改”。最后的读数值应化为度、分、秒的单位。折线的转折点

6水平角观测技术方法边

方向法或称测回法, 用于测量二个方向或三个方向构成的角度。

1) 准备工作

(1) 选定起始方向;

(2) 在地面点安置经纬仪和树立目标;

(3) 做好望远镜的对光;是

(4) 根据需要进行水平度盘配置。

2) 观测方法

选定测量的角度是∠AOB (α) 。

(1) 盘左观测:

经纬仪的竖直度盘在望远镜瞄准视线左侧的位置, 该盘位称为盘左。8路线的横断

观测基本方法: (1) 按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的方向瞄准目标; (按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先瞄准A目标, 后瞄准B) ; (2) 在分别瞄准目标后立即读数, 记录。

(2) 盘右观测

经纬仪的竖直度盘在望远镜瞄准视线右侧的位置, 该盘位称为盘右。

盘左观测变盘右观测的基本方法: (1) 沿横轴纵转望远镜180°, 转动照准部使仪器处于盘右位置; (2) 按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的方向瞄准目标 (按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先瞄准B目标, 后瞄准A) ; (3) 在分别瞄准目标后立即读数, 记录。

7 导线的复测与加设

导线测量是平面控制测量的一种方法。所谓导线就是由测区内选定的控制点组成的连续折线, 详见图1所示。

折线的转折点A、B、C、E、F称为导线点;转折边DAB、DBC、DCE、DEF称为导线边;水平角B, C, E称为转折角, 其中B、E在导线前进方向的左侧, 叫做左角, C在导线前进方向的右侧, 叫做右角;AB称为起始边DAB的坐标方位角。导线测量主要是测定导线边长及其转折角, 然后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 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8路线的横断面测量

路线的横断面测量就是测绘各中桩垂直于路中线方向的地面起伏情况。首先要确定中桩点的横断面方向, 然后在此方向上测定地面变坡点或特征点间的距离和高差, 并按一定的比例绘制横断面图, 供路基断面设计、土石方计算和桥涵及挡土墙设计等用。

9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注意事项

1) 仪器要稳定:防止仪器的不均匀下沉, 测站应选在土质坚实的地方, 要踏实三脚架使其稳定, 观测时不要碰动三脚架;

2) 对中要准确:安置仪器时应仔细对中;当视线短时, 对中误差不应超过3mm;当水平角接近180°时, 在与短边垂直方向上, 对中尤其要严格;

3) 整平要仔细;一般规定在观测过程中水准管气泡偏离中央不应大于半格, 若偏离超过一格, 应重新整平;当观测目标的竖直角很大时, 更要注意仪器的整平;

4) 目标要照准:观测时应尽量照准标志中心或目标的底部;后视要选在长边上, 对光要仔细, 注意消除视差;

5) 操作要规范:用测微轮时要用同一方向进行符合;强光时要给仪器打伞, 选择在天气比较稳定和清晰的天气条件下进行观测;

6) 估读要准确:要记住所用仪器的度盘注记形式, 精确估读尾数;

7) 观测要校核:为了消除视准轴不垂直横轴以及横轴不垂直竖轴对测角的影响, 应采取盘左和盘右两次观测, 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取平均值作为观测成果。

10结论

总之, 施工测量贯彻于整个工程施工过程, 对测量成果质量实施有效的控制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如何施工中的测量工作值得广大行业测量技术人员继续关注和探讨。

摘要:测量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防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提高,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本文就公路工程施工进场准备阶段的施工测量常用的几种技术以及路线的横断面测量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阐述。

施工准备 篇8

近年来, 党和国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力度, 2009年住建部颁发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2010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 ;2011年住建部颁发了《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山西省随即制定颁发了《山西省〈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第465号) ;近来每年各地有关部门都统一部署开展安全生产百日大检查专项行动。但我们面临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笔者结合自己从事施工管理工作的经验, 对当前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抛砖引玉, 供同行们考量。

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要标本兼治, 重在治本, 治本就必须要遵循建筑施工本身的客观规律来管理施工。现在仍然有些企业基层领导喜欢沿用口号式、运动式管理方式, 喜欢引用一些时髦词句, 一开口就是“四控制四管理一协调”“十二个管理加五”, 笔者认为:“四控制四管理一协调”也好、“十二个管理加五”也好, 都是不同年代时概括地划分了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的各方面内容, 是高层领导梳理建筑业管理和发展方向时考虑的话题、或是建筑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梳理整顿企业各项管理时研究的话题, 对于我们做基层实际工作的人们, 概念太大、太广容易冲淡主题, 尤其容易误导基层项目经理、工长、安全员、质量员们的思维重点。我们强调安全生产百日大检查, 强调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 强调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 强调安全专项方案的编制和论证, 更有必要着重强调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和落实。

1 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1.1 施工准备工作的概念和内容

施工准备工作内容见图1。当前我们更需要面对实际问题突出针对性, 更需要提倡朴素扎实的工作作风, 进而营造一个摒弃口号式、运动式管理方式的氛围, 摒弃那些轰轰烈烈、事倍功半管理陋习的氛围。笔者从自身二十年从事施工管理的切身体会, 认为“施工准备”的概念和内容通俗、朴素、指向明确, 尤其利于提醒启发项目经理、工长、安全员经常自检互检自己负责或经手的各项工作是否准备充分, 是否保障到位, 抓施工准备工作是先辈们摸索出的、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的施工管理经验, 应当继续予以倡导。

1.2 各工序前的准备工作

各工序前的准备工作内容见图2。

笔者体会, 工程施工是按图、按规范标准、按照方案措施、有计划, 有章可循的, 可以说, 任何安全事故、质量缺陷, 乃至施工浪费、周折都可以归结为施工准备工作不到位。而施工准备工作这条线牵动联系着施工图, 牵系着施工组织设计、牵系着各个方案措施, 牵系着各项检查验收等等工作, 具有纲举目张的功效, 是不能淡出我们的视线和日常话题的。

1.3 工序前准备工作内容

必须具体做到:1) 明确责任人员及相关人员;2) 明确工作要求;3) 明确工作对象;4) 明确开始和完成时间;5) 针对复杂施工工艺或尚不熟练掌握的工艺以及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工序, 还需要明确由现场技术负责人牵头, 技术人员、工长、操作人员共同参加, 进行讨论和技术交底;6) 必要时还要制定操作规程、安排操作演练考核, 经考核合格者再上岗实际操作;7) 对特别重大一旦失误可能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分项工程和工序, 甚至需要公司主管生产经理或总工程师亲自监督工序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 施工安全管理

1) 要认真审阅消化施工图, 切不可浮躁草率。

施工单位接到施工图后, 要安排相关人员认真阅图, 并派有经验成熟人员参与和指导, 还应提倡讨论, 提出和甄别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具体分部分项及其高度、轴线位置区域和其性质。

建议设置一项审阅消化施工图奖项, 对于发现甄别出危险隐患因素的, 每项给予50元~200元不等的奖励。

2) 针对甄别出安全隐患的分部分项工程及其高度、轴线位置区域和其性质, 提出相应消除或防范措施草案。

3) 计算验证并且补充措施方案内容, 使之可行有效。

4) 将安全措施融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中, 渗透到施工总平面布置管理和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环节上。

5) 施工方案因为是要指导具体施工作业的, 所以其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具体详细的指导性, 尤其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必须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审核论证。

6) 专项方案是要按责任划分下发到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的人手上, 并向有关的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人员进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交底。a.要安排有相应级别技术主管领导主持、由方案编制人对施工管理人员及作业班组人员进行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和详细说明讲解;b.甚至更早一段时间就要组织上述人员进行三结合讨论, 再次对方案进行推敲, 要使得每一位操作者理解领会方案的有关步骤内容;c.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指定专人对安全设施、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跟踪检查和组织验收程序等。

7) 需要强调的是切不可理解为只要重视了 (建质[2009]87号)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重点强调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六方面, 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事故往往发生在不经意处, 越是涉及高新精尖技术工艺, 越是危险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相关工序, 普遍情况是:大家高度重视, 反复检查落实各项准备, 往往施工进展会十分顺利。反而是并不典型的工序、并不典型的部位、人们并不看重的犄角旮旯、人们自以为轻车熟路的环节, 往往大家放松了警惕, 松了口气不再刻意检查施工准备各项内容, 结果出了纰漏, 造成事故。

8) 前些年看到过 (或许是内部编撰) 分部分项工程操作规程, 每章开始第一节都先阐述对前工序检查验收和本工序施工准备内容, 对操作人员健康精神状态、工作面条件环境要求、使用工具设备、相关机械设备、相关材料等等与当前施工有关的所有各类环节进行检查。通俗简明、可操作性强, 应当推广。

3 出台的实施细则

2011年住建部出台了《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 不久我省即出台了《〈办法〉实施细则》, 《细则》规定:

1)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 企业负责人带班检查是指由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带队实施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生产状况及项目负责人带班生产情况的检查;对于有分公司 (非独立法人) 的企业集团, 集团负责人因故不能到现场的, 可书面委托工程所在地的分公司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带班检查。2) 笔者理解《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正是针对一些企业领导重市场、轻施工, 关注施工过程管理较少, 通过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向企业领导加压, 引导企业领导关注施工现场管理的方方面面。3) 作为企业领导其实还是通过带队检查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生产状况及项目负责人带班生产情况, 了解企业施工管理的态势, 从而结合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使企业管理由“人治”上升至“法治”的层次。4) 抓制度建设, 使得施工准备工作循序进行, 有章可循, 而不是百人百样, 准备工作疏漏百出, 只要施工准备工作细致到位, 安全隐患也就无处遁形了。

摘要:分析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介绍了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以及必要性, 探讨了落实施工准备工作的具体做法和施工安全管理方法, 以防施工安全隐患的出现。

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 篇9

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工作是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拟建工程目标、资源供应和施工方案的选择, 及其空间布置和时间排列等诸方面进行的施工决策。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对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 保证现场按其预定的目标, 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安全、文明的生产。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 也是建筑企业管理的落脚点。因此必须认真地做好技术准备工作。要优质高效的实现建筑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 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步骤:

1 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

1.1 熟悉、审查施工图纸的依据。

(1) 建设及设计单位所提供的各种原始数据资料; (2) 通过自己搜集的技术资料; (3) 各种技术施工规范。

1.2 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的目的。

这项工作有三个目的: (1) 为了能够尽快的了解施工图纸, 使得工程的施工尽善尽美的完成; (2) 通过对设计图纸的审查熟悉, 了解工程的技术特点, 图纸的设计意图, 与技术设计人员充分的交流; (3) 通过对设计图纸的认真审查, 发现设计中出现的纰漏和错误, 避免日后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和事故。

1.3 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的内容。

(1) 首先要仔细审查工程, 看看设计图纸的选址布局, 以及建筑物的整体设计风格、结构等等, 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划要求和城建要求; (2) 其次是技术上的问题, 要审查设计是否合理, 技术是否规范, 标准是否能符合国家制订的有关技术规范; (3) 除了以上需要准备审查的, 还需要检查设计总图和各个结构图之间, 其相关数据是否一致, 是否有矛盾的地方; (4) 审查工施工计划的主要形式有横道计划和网络计划。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使得图纸的要求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的技术规范要求以及行业标准, 按单位工程编制单项进度计划。要使得具体的技术工艺以及流程等都需要符合业已形成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1.4 审查图纸设计程序, 施工进度安排。

一般来说, 这大致上可以分为自审阶段、会审阶段和现场签证等三个阶段。 (1) 设计图纸的自审阶段。设计单位将建筑项目的设计图纸设计完毕以后, 要连同技术资料和原始数据交送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要会同自己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 根据实际情况, 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查和熟悉, 然后对有疑问或矛盾的地方进行核实, 如果还未能解决, 就要将其记录下来, 做成表格, 如果有其他的意见和建议, 也要以书面文件的形式保存下来, 以备下一阶段会审时使用。 (2) 设计图纸的会审阶段。在这一阶段, 需要建筑工程参与各方共同进行, 主要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三方。在这三方中, 建设单位担任主持工作, 在加上其余的两个单位, 一起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设计单位的图纸设计负责人需要向参与会审的的各方详细介绍施工项目设计图纸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和功能要求;施工单位要会同自己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 根据实际情况, 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查, 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达成统一意见之后, 对设计图纸做最后的修改并做好会议技术记录, 形成“图纸会议纪要”。 (3) 设计图纸的现场签证阶段。在项目的图纸现场签证过程中, 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随时修正图纸, 以使得图纸的要求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国家的技术规范要求。确认无问题后, 按单位工程编制单项进度计划。要使得具体的技术工艺以及流程等都需要符合业已形成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进行图纸的施工现场签证。以保证设计图纸设计的尽量万无一失。

2 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

对设计图纸和原始数据等书面材料的掌握只是建筑施工技术准备工作的第一步, 除此之外, 还需要亲临现场, 进行实地勘测, 进行拟建工程的调查, 获得有关数据的第一手资料, 这对于拟定一个先进合理、切合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查分析:

2.1 自然条件的调查分析。

建设地区自然条件的调查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地区水准点和绝对标高等情况;地质构造、土的性质和类别、地基土的承载力、地震级别和裂度等情况河流流量和水质、最高洪水和枯水期的水位等情况;地下水位的高低变化情况, 含水层的厚度、流向、流量和水质等情况;气温、雨、雪、风和雷电等情况;土的冻结深度和冬雨季的期限等情况。

2.2 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分析。

建设地区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地方建筑施工企业的状况, 施工现场的动迁状况, 当地可利用的地方材料状况, 国拨材料供应状况, 地方能源和交通运输状况, 地方劳动力和技术水平状况, 当地生活供应、教育和医疗卫生状况, 当地消防、治安状况和参加施工单位的力量状况。

3 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预算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是一项系统工程, 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 用以实现项目的既定目标, 所以我们需要在施工之前编制好施工图预算。

3.1 编制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预算是技术准备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是按照施工图确定的工程量、施工组织设计所拟定的施工方法、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其取费标准, 由施工单位编制的确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经济文件, 它是施工企业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工程结算、建设银行拨付工程价款、进行成本核算、加强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重要依据。

3.2 编制施工预算。

施工预算是根据施工图预算、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施工定额等文件进行编制的, 它直接受施工图预算的控制。它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各项成本支出、考核用工、“两算”对比、签发施工任务单、限额领料、基层进行经济核算的依据。

4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指导施工现场全部生产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建筑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物质财富再创造的过程, 为了正确处理人与物、主体与辅助、工艺与设备、专业与协作、供应与消耗、生产与储存、使用与维修以及它们在空间布置、时间排列之间的关系, 必须根据拟建工程的规模、结构特点和建设单位的要求, 在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编制出一份能切实指导该工程全部施工活动的科学方案。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建筑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只有认真地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才可以发挥企业优势、保障施工效果、优质高效的完成建筑施工工程项目。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效益

参考文献

[1]余强.浅谈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07. (15) .

[2]胡文强.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12) .

[3]冯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五要素[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06) .

谈电气施工准备及常见问题分析 篇10

1.1 按照施工程序详细制定施工计划

在安排施工作业计划时, 除了以土建施工项目、施工程序和工程量为依据外, 还必须考虑电气安装工程的作业时间。特别是在工程进行到装修、竣工阶段, 安装电气设备、器具的工程量大, 如果事先不考虑电气安装所必需的作业时间, 势必造成集中人力突击安装。为保证工程顺利竣工, 要注意先抓工程关键部位的施工。

1.2 做好施工前图纸审查和设计变更工作

在对图纸进行初审后, 要进行专业图纸会审。专业图纸会审的重点是:专业图内各图之间、图与表之间的规格、标号、材质、数量、坐标、标高等重要数据是否一致;是否有差错、遗漏、碰缺现象;预留孔洞和预埋件的规格、坐标、标高及数量与各有关专业图是否一致, 有无遗漏;各种外部管道、电缆、电线进出与建筑物内部各专业图纸是否衔接一致, 接头地点是否明确。

1.3 基础施工阶段的准备工作

在基础工程施工时, 应及时配合土建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及止水挡板的预留预埋工作。进户电缆穿墙管和预留预埋是不允许返工修理的, 返工后土建二次做防水处理很困难也不易, 所以电专业施工人员特别留意与土建的配合。对需要预埋的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及配电柜基础型钢等预埋件, 电气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 提前做好准备, 土建施工到位及时埋入, 不得遗漏。

2 电气专项施工中常见问题解决办法

2.1 等电位系统

等电位系统是为建筑使用者本身安全设计的保护系统, 联接良好的等电位系统能使建筑内的所有裸露导体处于零电位状态, 使人身不受电击伤害。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应对的措施是: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知识培训, 严格要求按图施工。在施工过程中, 要严格按每一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 在质量合格后才能进行土层的回填, 否则不能回填。

2.2 穿线施工作业

穿线施工作业中常容易出现导管细、导线多的现象, 造成管内空间余量小, 散热面不够。直径不够的不能上墙敷设。严格每一道工序, 在施工工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的验收规范施工, 特别是要做到事前控制, 避免把隐患留给下道工序, 为穿线施工打好基础。在穿线作业时, 操作人员特别要注意导线的颜色, 不能掉以轻心。笔者认为, 穿线作业技术含量不高, 一般情况下只要管理人员加大检查力度, 施工人员增强责任心, 这些问题的很容易避免的。

2.3 接线安装

笔者在多年的工程实践中发现一个具有普遍性, 同时又隐藏性强, 极易留下事故隐患的质量通病应引起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 那就是用扒皮钳子扒线皮时的伤线问题。一般建筑中常使用的电线多为独芯塑料胶质外皮线, 在安装插座、连接开关等部位时, 需要扒掉电线的外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笔者发现很多施工人员习惯用扒皮钳子操作, 由于用力大小不好掌握, 常常容易在线芯上留下深浅不一的横向伤痕, 这些伤痕在经过接线时弯过来拧过去的一番周折, 受损较大。在实际使用运行工程中, 当电路负荷稍大时, 这些受损的地方就达不到额定负荷要求, 其临界承载负荷事实上被人为降低。因此, 针对这一较为普遍和隐蔽的安全隐患, 笔者建议, 在操作过程中, 施工人员在扒线时应选用正规的工具, 使用电工刀的长刃削掉电线的外皮, 这样做既不会伤线芯又因为刀刃的作用刮掉了线头上的一层防腐蚀薄膜, 使接线时接触更加良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施工质量。

2.4 隐蔽导管敷设

隐蔽导管敷设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占到非常重要的比例, 也是极其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技术环节。不少施工人员容易产生麻痹心理。在导管敷设施工中, 金属材质导管的常见通病是管口不做处理, 裁剪下来的管口有许多毛刺, 这些金属毛刺锋利异常, 在穿线作业时极容易划开导线的绝缘层, 造成重大安全隐患。为杜绝这类质量问题的发生, 笔者认为首先应严格操作规程, 对金属导管管口剪裁完成后, 按相关规程要求, 管口的形状应当进行处理, 管口必须做成喇叭形或加保护套。在施工过程中, 要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 发现管口不符合技术要求的, 要坚决不准进行穿线施工作业。

2.5 避雷系统

避雷系统对楼房尤其是南方地区的高层建筑的保护作用非常重要。近年来, 随着建筑不断向高层发展, 在城市里40m以上高楼已属常见。避雷系统对这些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保护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避雷系统安装施工过程中, 比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是引下线部分。引下线的做法不一, 有的用镀锌圆钢, 有的利用构造柱的四根主筋沿墙体或柱内敷设。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是镀锌圆钢漏接或构造柱主筋接头漏焊。笔者建议, 遇到避雷系统的工程时,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严格现场管理, 加强技术监督, 提高对建筑避雷系统安全性的认识, 充分领会避雷系统的重要性, 遇技术难题要及时报技术人员处理, 杜绝粗心大意造成的质量问题。

3 结语

上一篇:安装回撤下一篇:大学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