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的珍贵品质

2024-05-13

培养幼儿的珍贵品质(精选七篇)

培养幼儿的珍贵品质 篇1

一、幼儿学习品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 家庭方面

家长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力量, 家庭环境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影响很大。当前多数幼儿都由祖父母带大, 他们有抚养幼儿的经验, 能照顾好幼儿的生活起居, 但他们的价值观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与现代社会相脱节, 对幼儿过分溺爱, 幼儿的独立性、创造性等得不到很好的发展[1]。一些幼儿的父母, 由于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存在差异, 且他们对幼儿成长存在很高的期望, 但这些家长对幼儿的关注其实并不多,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 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很难得到有效地培养。

2. 幼儿园方面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重要场所, 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效果。《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 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有害的。

二、利用艺术教育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幼儿活动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通过艺术教育指导幼儿开展活动需要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注重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平等、亲密的关系, 营造宽松、和谐、开放的氛围,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1. 美术教育激发幼儿创造意识

在艺术教育中, 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实现独立的构思与创造, 能自由进行创作。教师可鼓励幼儿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对事物进行描绘, 使幼儿的表现风格能被发现、对幼儿的创意, 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使幼儿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 发挥自己的想象;如小班拓印活动, 变换绘画工具和方法, 让幼儿通过拓印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并能积极参与活动, 乐于表现的能力;帮助幼儿打破原有思维定势, 同时极大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通过对拓印的反复探究, 自己去发现探索拓印的奥秘。激发了幼儿的情趣并与材料接触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体验审美愉悦和体现成就感。因此引导幼儿独立构思与创造, 运用新颖、独特的绘画工具、采用形式多样的绘画方法和题材, 让绘画活动充满乐趣更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创造力。教师应及时发现幼儿的新奇想法, 并对幼儿的新奇想法给予赞扬和肯定, 让幼儿认识到自己是优秀的, 在这种艺术教育氛围中, 教师多肯定、认同、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使幼儿的学习品质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

再如, 以绘本《小黄和小蓝》为载体, 组织系列活动:小班美术泥塑活动———《小蓝和小黄》以亲子情感为纽带, 以面团为材料, 以亲子合作为手段, 以手工作品形象生动直观特点来展示提升幼儿自信。小班水粉印画活动———《有趣的小黄和小蓝》研究重点是根据幼儿兴趣和已有经验, 体验大胆玩色, 增强幼儿绘画自信。小班玩色活动———《毛毛虫》从多角度评析幼儿绘画, 改变以往重结果的方式能否让幼儿对自己更有信心。美术活动运用科学有效的策略, 对幼儿自信心培养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促进其创造性能力的提升。

2. 音乐教育培养幼儿合作精神

幼儿艺术教育活动中, 音乐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对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 我国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多以自我为中心, 骄纵, 交往能力差, 这是幼儿普遍存在的个性心理障碍。艺术教育活动相互关联和渗透, 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音乐活动中自然融入让幼儿共同合作, 强化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使他们能够团结友爱, 共享合作的乐趣, 改掉以自我为中心, 骄纵的行为, 强化自身的交往合作能力, 使幼儿的学习品质能够得到有效地提升。

3. 舞蹈艺术培养幼儿意志品质

当今社会中, 很多幼儿都存在害怕困难, 遇到问题就放弃的现象, 教师充分发挥艺术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让幼儿逐渐形成克服困难、遇到问题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等优秀的品质。如我们开展《遥远的星空》集体舞, 进行探索活动《星星的秘密》, 美术活动《星星的轨迹》音乐游戏《星星变奏曲》《传星星》到最后的集体舞《遥远的星空》, 每一个活动都给幼儿清晰的要求, 使幼儿在活动中有序地对自我经验进行整理和迁移, 从而明白完整有趣的集体舞是怎么形成的, 每个活动都帮助幼儿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自己在做什么”“如何做的更好”等问题, 由浅入深带领幼儿坚持不懈地玩中学。

比如在集体舞《理发师》活动中, 一开始幼儿单纯模仿和顾客间无交流的洗发理发过程, 缺少情感和趣味, 教师提出两两组合的动作怎么做才有趣, 激发幼儿进行动作组合互动, 幼儿产生了随着音乐轮流来扮演理发师和顾客, 随着音乐的要求变换动作, 有的幼儿给顾客刮胡子、有的按摩、有的烫发、有的剪发、有的掏耳朵, “一个静一个动”进行有趣的交流和组合。当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希望把这韵律活动编成围成圈集体舞蹈时, 幼儿们因为队形的变化和更频繁的变换同伴而增加了难度, 进一步挑战了幼儿学习的难度。循序渐进地引导和递进式的学习内容安排, 教师和幼儿在共同商讨中获得一致的解决办法, 使幼儿在集体舞学习中能更好地明确自己“想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的更好”的坚持学习能力, 让幼儿感受和体验乐趣, 获得真善美的熏陶, 促进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4. 开展亲子表演活动共育幼儿良好学习品质

适时邀请有音乐、美术专长的家长或本园教师当“家长助教”, 协助老师开展亲子艺术活动, 教师先与“家长助教”沟通艺术活动的目的, 他们在活动中大胆表现, 配合老师观察、关注自己的幼儿, 在活动中完成任务是否认真负责、大胆与同伴交往;对待困难是否有畏难情绪还是勇于挑战困难?是否喜欢表现或是喜欢独来独往, 不爱表现等现象。开展亲子表演活动, 让每个幼儿和家长都有自己的角色任务, 通过行动、想象等进行表演, 需要角色之间相互合作、配合, 突出集体的存在, 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促进幼儿实现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家长们通过大胆参与亲子艺术活动, 认真、细致观察幼儿的学习品质, 真切感受到幼儿在亲子艺术活动中所获得的愉快情感体验以及良好学习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非常乐意配合和参与家园共育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培养的活动, 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养成。

在幼儿艺术教育中能够促进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提升, 使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幼儿教育中, 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开发艺术教育的魅力, 注重开展多样化的艺术教育活动, 通过美术、音乐、舞蹈、表演等多渠道引导和启发幼儿, 灵活地运用教学方式方法, 使艺术教育与幼儿的健康发展有效地衔接, 使幼儿学习品质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

摘要: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艺术教育以人的整体性为出发点, 利用素质教育的手段使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 与物质文明能够实现同步发展和进步。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能促进幼儿理解、鉴赏以及创造美的能力, 使幼儿情操得到提升, 促进幼儿智力的提升, 实现个性全面发展。本文从幼儿艺术教育为切入口, 开展幼儿学习品质发展与培养的研究。

关键词:幼儿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

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篇2

一、开放游戏环境,让幼儿根据需要进行自主选择

户外锻炼活动根据走、跑、跳、攀爬、骑行区等游戏内容划分开放式的游戏活动场地。大型器械按区域摆放,中、小型体育器械均放入开放式玩具架。幼儿按标记自主使用、取放,幼儿不受活动场地、种类等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器械、选择同伴,到各区域自主游戏、参加锻炼;自由选择的区域游戏活动,各班级确定游戏互动区,并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社会性游戏区域向本年龄段或跨年龄段幼儿开放,在区域游戏活动时间,幼儿不受班级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自主参与各个班级的区域游戏。自由自主的户外游戏活动,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到建构区、沙水区、木工区、草地等参加游戏,不受场地、班级限制;功能室活动幼儿同样不受限制,可以根据需要自选到剪纸、编结、科学探索等各功能室参与游戏。

开放式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了自主选择的最大空间,根据自己需要自主选择游戏是培养幼儿自主意识、尊重幼儿自身差异的前提。

二、自主游戏中培养学习品质

1. 自主、自信、勇敢。

玩什么,到哪里玩、和谁一起玩都由孩子自己决定。幼儿在自主选择、自己计划、设计游戏的过程中越来越自信,会乐于尝试和挑战,在小伙伴的带动下更加勇敢地参与各项活动。

2. 专注、认真、努力。

自主选择能够激发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实践证明,幼儿在参与自己喜欢和想要参加的游戏活动中表现得更专注、更投入。幼儿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向同伴学习,自己找到差距,努力参与某项自己感兴趣或是感觉自己需要提高的活动,比在参与教师安排、控制下的游戏更开心、更专注、更认真、更努力。

3. 交流、交往、合作。

幼儿加入、发起游戏时需要主动交往,要介绍自己,友好地请求,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与同伴友好相处等,扩大了幼儿的交往群体,增加了交流、交往、合作的机会,结交新朋友的能力也逐渐提高。

游戏中遇到困难需要与他人交流、与同伴分工合作和商讨等。在游戏中幼儿要根据自己担任角色,结合自己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进行交往,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不同社会性角色人员如何工作、如何与人交往、合作,从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知道尊重他人、珍惜劳动成果,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

幼儿在自主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自信、勇敢、专注、认真、努力,这些优良学习品质的培养是孩子们将来长久学习的基础。

三、观察游戏,生成教育,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

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设计游戏、控制游戏、引导游戏转变为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提供丰富多元的游戏材料、支持幼儿游戏,也就是由教师发起的游戏转向由幼儿发起的游戏。这一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要更尊重幼儿、细心观察幼儿、善于思考、在游戏中生成贴近幼儿的学习与教育活动,由设计学习活动转变为源于幼儿需要而生成的学习。

幼儿的自主游戏需要教师的支持,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以游戏者的角色靠近幼儿、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在游戏中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其中,对幼儿提出的话题和活动给予一定的陈述,支持幼儿讨论、描述自己提出的话题,不断挖掘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不断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教师在观察中发现建构幼儿游戏中可以生成的学习活动,才能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

例如:幼儿在户外建构游戏中,搭建的立交桥总是倒塌。幼儿一边搭建一边念叨:“怎么倒了呢?”在旁边观察的教师以伙伴身份帮幼儿递积木参与到幼儿活动中,同时反复陈述幼儿提出的话题,“就是,为什么会倒呢?怎么老是倒呢?”参与游戏的教师支持这位“小老师”带同伴进行示范和尝试,运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帮助大家解决了这个数学领域中的对称与平衡问题,教师———游戏中的一员则可以和幼儿一起尝试搭建,并适时提出:“这样行不行?真的可以吗?为什么这样就不倒了呢?”……帮助幼儿边思索边动手尝试与操作,在实践中理解数学知识。教师支持幼儿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大胆尝试,吸引更多的小朋友参与,挖掘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支持幼儿自己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顺应孩子们在游戏中需要的学习。

四、关注游戏过程,满足评价需要

自主游戏活动结束时,教师应给幼儿一定的时间,各游戏场地负责教师引导幼儿及时整理活动材料,根据材料标记做好收拾整理。幼儿互相交流今天活动的配合、发现的问题等,根据今天的游戏活动提出明天的活动建议或计划以及是否约定继续合作等。班级教师组织本班幼儿交流:我玩了什么游戏,认识了哪些新朋友?玩得怎么样?明天有什么打算?……通过游戏材料的整理、活动过程的交流评价,培养幼儿评价他人与自我评价的能力,满足幼儿学习评价他人、评价自己、被他人评价的需要,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有利于幼儿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欣赏、共同进步。

自主游戏是幼儿自己发起、自己做主的游戏,自主是尊重差异的前提,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就是孩子们需要的学习,幼儿的学习应为满足幼儿的发展而不断生成。观察幼儿游戏,善于发现幼儿游戏活动中生成的教育活动,抓住幼儿需要学习的最佳时机满足幼儿发展,顺应个体发展自然的、流淌式的学习,在游戏与学习中培养幼儿专注、细心、认真、交往、合作、努力探索等优良的学习品质,才能真正满足每一位幼儿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濮丽娟.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16.

简议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篇3

强化家庭教育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家庭教育离不开家庭成员的身传言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作为家长, 必须要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在生活中无形的为孩子做出榜样。常言说得好,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家庭教育的显著特征, 就是潜移默化的熏陶。父母应从家庭实际出发, 根据孩子身心发育的特点和品德形成的规律, 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抓起, 从点滴抓起, 循循善诱, 以情导行, 以事明理, 寓教于乐, 对孩子进行生动的渗透性的道德启蒙教育。有这样一个事例:孩子对妈妈说:“爸爸和我一样, 也喜欢看动画片。”妈妈笑着对孩子说:“你爸爸本来不喜欢看动画片, 但为了让你高高兴兴看动画片, 他就不看其他节目了, 你爸爸就是这样, 遇到事情总是先替别人着想, 然后才考虑自己, 你可要向爸爸学习啊!”我想, 这就是自然生动的道德启蒙教育。

另外, 家庭成员间在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谦让, 与邻里友好相处、关心别人, 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 为幼儿做出榜样。其次, 父母在生活中对幼儿的做法做出正确的评价。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什么是应该做、什么是不应该做, 为孩子指明方向。

而今, 我们一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喜欢打牌和麻将。平时在家里打牌或麻将不注意影响, 而无节制。而要求孩子要认真学习。这种行为的不一致性, 使孩子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和疑惑。容易使孩子对大人的行为进行模仿或产生逆反心理。作为家长在生活习惯上, 应该以身作则。不要使自身一些不良的习惯和行为, 引起孩子的效仿和教育的迷失。带坏了孩子。因此, 家庭环境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基础教育, 也是最关键的教育。

其次, 道德教育要渗透于幼儿园教育的各个环节。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利用各教学领域教学和游戏进行德育教育。在幼儿园里, 作为老师要教育孩子的平等意识。不能因为个人的爱好, 对孩子有歧视教育。西方国家文明程度较高, 这与他们在幼儿时候的平等、民主、自由的思想教育分不开。不管是总统的孩子还是普通老百姓, 一律提倡平等。没有特权思想, 等级观念。这样一来, 孩子长大了就会意识到, 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爱心。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我们一些老师常常不知不觉中, 对待幼儿带有较严重的成人世故。世俗观念经常引导幼儿幼小的心灵。

在同一个班级里, 由于家境的不同, 一些孩子的穿着可能时尚, 而另一些可能较朴素;作为老师, 应该倡导爱清洁, 讲卫生的正面教育。而不是对幼儿进行谁的衣服好看, 谁的不好看的外表教育。让幼儿知道, 爱美的标准不是外表的东西, 而是一种纯真的、朴素的自然之美。

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少有照顾别人的经历和珍爱生命的经历。开学的时候, 我们园里举行了一个仪式——各幼儿认养学校教室里的花木。看看谁认养的花木最茂盛。这无形中培养了孩子对自然界生命的认识。可能我们家长和老师不觉得这件事情有多大的意义。但是实际上关于这种主体的活动是真正培养人和自然之间相互珍惜的一种感情。在照顾小花小草的过程中, 幼儿体验到了付出爱的快乐情绪。

此外, 我觉得注重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有助于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 使幼儿间养成互相帮助、互相团结的良好习惯。早晨来园我会带领幼儿一起搞卫生;午睡后请较大的幼儿给较小的幼儿穿衣叠被;吃点心前让幼儿分发碗、勺;放学前让幼儿和老师一起整理活动室, 培养幼儿爱劳动, 主动参与劳动的习惯。作为教师, 我就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 把道德教育的内容纳入各教学领域中进行, 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最后, 社会大环境要给幼儿一个净化的天空。家庭、幼儿园、社会教育要有一致性。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 作为成年人, 要注重社会的价值取向, 不要只是一味的物质化、理性化;使幼儿在这个真实的生活中, 引起他们行为和认知上的冲突。如作为成人开车, 看见行人过马路, 就要主动的停车让行人先走。上下车就要让妇女儿童先上。更甚者如大街上, 经常出现一群人围着看几个流氓殴打一个弱者, 作为大人, 就不能熟视无睹, 应该及时拨打“110”并要主动的去制止。哪怕是要付出代价, 但这种行为无形中给孩子上了一堂生动对道德和生命的尊重课。这种无言的行动, 会不断使幼小的心灵获得体验, 并获得道德的发展。如果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 而社会则相反, 孩子就会迷失方向, 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可见, 道德教育的根本策略就是为幼儿提供一些真实的生活背景, 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去活动、去亲近, 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良好的行为模式。

幼儿道德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只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道德修养, 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国家未来人才。作为我们幼儿园、家庭、社会各方面要步调一致, 使祖国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茁壮成长。祖国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摘要: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 是一项有连续性、一致性的系统工程, 幼儿德育则是这个工程的起点, 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响。幼儿道德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只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道德修养, 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国家未来人才。

培养幼儿的珍贵品质 篇4

一、道德品质的培养前提是激发道德情感

不同环境和接受的教育影响下就形成了道德情感。幼儿在接受教师的传授知识和养成良好的素质下, 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间接地影响幼儿的后期发展?这也是关键之处。也就是说幼儿良好的素质的形成也是与教师有密切的关联的。刚进入学校的幼儿以前都是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习, 但进入学校后对很多行为都很好奇, 一是幼儿年龄小, 性格活泼, 对某些事有较好的学习模仿能力, 分辨能力弱,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所以, 教师一定要有良好的素质。

曾记得我和一位年轻爱美的女教师带大班, 她很讲究穿着, 每天换衣服。她经常当着幼儿的面向我炫耀裙子是美国货, 皮鞋是日本带来的, 化妆品是法国的……我也说:“确实不错。”并没有在意它的后果。时隔不久, 在一次以《我长大了以后》为主题班会上, 竟有幼儿说:“我长大要去美国, 美国的衣服漂亮。”有的说:“我长大要出国到日本挣钱买衣服, 一天换十次, 比某老师要好多了……”听完幼儿的话, 我深感内疚, 这难道不是教师道德情感的偏差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吗?事实证明, 教师自身必须要有健康的道德情感, 才能成为幼儿的偶像, 才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才能影响促进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

二、道德品质的培养源泉是教师的爱心

教师的“爱心”不仅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源泉, 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乳汁, 也是推动幼儿消极道德情感转变为积极道德品质的催化剂。也就是说“爱”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动力。在工作中, 我体会到教师的爱能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从而转化成他们接受教育的内在力量。尤其是对那些“病苗”, 教师更应该倾注全部的爱, 用自己的心去温暖他们的心。

班里吴昊的父母离异, 各自到外地谋生, 他与奶奶相依为命。由于缺乏正常的母爱和父爱, 道德情感发生了异常, 他孤独、散漫、不爱讲话, 当他看到别人的妈妈来接他们时, 他就歪着头小嘴直嘟囔:“讨厌, 真讨厌!”我问他为什么?他不理我, 还向我翻白眼, 后来我和他约定做好朋友, 我亲近他、关心他, 用温暖的爱照顾他, 不久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再次问他为什么说讨厌时, 他抱住我哭了, 哭得很伤心, 他说:“我看见别的小朋友妈妈来接时我生气, 所以说‘讨厌’, 我妈妈为什么不来接我呢?”听了他的话, 我没有批评他, 而是对他说:“我当你妈妈好吗?”他紧紧地抱住我直喊妈妈。这对他来讲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也是情感上的满足, 这种情感是道德品质的萌发和基础。因而教师的道德情感直接影响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如果对吴昊无缘无故地骂别人“讨厌”不加分析地斥责或置之不理, 甚至反感他, 那会导致他产生不健康的道德情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 其后果不堪设想。

三、道德品质培养的催化剂是家长的密切配合

家长的道德情感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幼儿。如果父母具有热情、关心他人的良好道德情感, 幼儿在耳濡目染中也会有热情积极向上的情感。

班里淼淼第一周没评上小星星, 她的眼里就泪汪汪的, 可嘴里却愤愤地说:“不要臭星星, 让我爸爸给我做一颗。”看到她的样子我又气又好笑, 在对她进行教育后请家长密切配合。

可是第二周, 她仍没评上星星, 原因是和同桌的小朋友抢椅子而发生争执, 家长再次配合进行了教育, 在回家的路上, 淼淼低头不语, 泪水直流, 家长对她说:“你的优点挺多, 学习好, 爱画画儿、爱劳动, 但是和小朋友却总是不能友好相处……”

在家长的配合教育下, 淼淼发生了变化, 不断地改正缺点。一次, 值日生忘了给同桌的小朋友发勺子, 她立即把自己的勺子让给了同桌的小朋友, 在游戏时她把新球让给了别人, 吃午点时她把大苹果留给别人, 她终于得到了小星星。她高兴极了, 家长对她的进步感到极大的欣慰。

四、道德品质的培养平台是节日的依托

利用国家的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教育的题材。像春夏秋冬每个时刻都有一些重要的节日, 把近期的节日作为活动教育的主题来开展讲述, 像“三八”妇女节、五月一日劳动节、建军节, 国庆节, 春节等等。每个节日的背后都蕴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也不仅仅是赞美国家, 对于身边的每一位亲人也有很好的意义。举个例子, “母亲节”这个节日, 很少有人能特别的记住, 却是每一个妈妈最荣幸的节日。在学校笔者会上跟小朋友讲解下母亲节的来历, 再提出问题:“是否知道妈妈的生日?”“每天与妈妈在一起的时候, 妈妈都为自己做过什么?”幼儿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妈妈为我洗脚”“为我做饭”“在我生病的时候一直陪在我身边”。后面就是间接地引导幼儿认识到妈妈是多么伟大, 为了庆祝母亲节需要他们为自己的妈妈做些什么。在母亲节的当天, 幼儿都亲自动手为妈妈做礼物, 为妈妈朗诵赞美妈妈的诗歌……整个活动的过程爱意满满, 也体现出幼儿对妈妈的爱, 知道妈妈的伟大, 也同时明白别人对自己好要学会感恩。

综上所述, 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从幼儿开始培养。幼儿的品德培养, 必须从情感教育入手, 良好的道德情感培养不仅需要教师自身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感素质和爱的无私奉献, 更为重要的是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不应是说教式, 而要通过实践交往、情绪体验、调动幼儿的内心感受而使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让我们家园携手、全社会共同参与, 各尽其责, 各司其职, 给下一代创造一个健康的情感世界。

摘要: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 首先要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 从而激发其道德情感, 其次要训练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也特别需要教师充满爱心的良好情感来感染, 更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以节日为依托, 进行情感教育, 通过实践交往、情绪体验、调动幼儿的内心感受而逐渐形成其良好的道德情感。

关键词:道德情感,充满爱心,家长配合,节日依托

参考文献

[1]陈德艳.国学启蒙教育对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作用及策略探究[J].山东师范大学, 2011.

[2]蔡艳.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版, 2009 (12) .

培养幼儿的珍贵品质 篇5

一、幼儿园活动中多元化策略

在幼儿园的众多活动中, 除了具有集体性的活动之外, 还有许多其他的活动, 早晨活动、户外活动都具有让幼儿开发潜能的作用, 中午午休的时候可以让幼儿进行不同类型的科学探索活动, 能够提升幼儿学习的兴趣, 拓展科学的延伸, 满足活动的需求, 甚至是幼儿获得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因为幼儿园内活动自由, 儿童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 对于科学知识的探索也更具有发散性。但幼儿此时在认知阶段, 不具有辨别能力, 而且专注程度也不够。因此幼儿教师应该抓住儿童自发进行的探索活动的契机, 开展多元化的科学活动。另外幼儿园在环境设置上也可以往帮助幼儿自主探索方面发展, 让孩子感知生活中的科学无处不在。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 善于发现幼儿突然出现的探究兴趣和关注的事物。

案例1:冬天天气是寒冷的, 在达到一定的温度时就会结冰, 孩子们对于冰块都是非常好奇的。幼儿园结冰的地方也是很多的, 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新奇的。

幼儿:老师老师, 这里有好多的冰块啊!真有意思!

老师:那你们能把不同形状的冰块找出来吗?看谁找的多哟!

幼儿:好啊好啊!

明明:谁能帮我一下, 这里有一个好大的冰块, 我抱不动了!

“啪”的一声, 冰块掉到了地方, 碎了一片, 好几个小朋友过去拿了不同形状的冰块。

妞妞:老师, 为什么冰块里面还有小气泡啊?

孩子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老师也一一地解答了, 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 在幼儿园生活中, 老师可以抓住教育的良好机会, 支持幼儿的自动探究活动, 帮助幼儿提高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自信心。

二、科学活动中反思品质的试误策略

爱迪生发明了灯丝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对于这件事情有两种认识:1.经过成千上万次失败找到了合适的灯丝;2.经过成千上万次尝试找到了合适的灯丝。不管是哪种认识, 发现了灯丝是最大的成果, 儿童科学活动也是这样, 在允许幼儿犯错的情况下将正确的知识灌输给他们, 才能让幼儿领悟科学的内涵。

案例2:植树节到了, 为了孩子懂得劳动的辛苦, 学校组织让孩子们去植树, 那么在植树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一位老师是这样做的:

飞飞:老师老师, 我们的瓶盖子呢?

老师:你要瓶盖子干什么呢?

飞飞:我要把瓶盖盖上, 不让别人把我的树苗给摘了。

老师并没有说什么, 只是帮助飞飞找到了他的瓶盖子。过了几天之后, 又来到了植树的小树林。

飞飞:为什么我的树苗没有发芽, 大家的都发芽了, 会不会是树苗不好啊?老师再给我一颗种子!要好的, 能发芽的好种子!

很显然这不是一个正确的答案, 老师却还是给了飞飞一颗新的种子和新的瓶子。又过了一个星期之后, 再次来到了小树林。

飞飞:大家快看, 我的种子发芽了!发芽了!

老师:飞飞, 你过来, 你看看这次的瓶子和上次的瓶子有什么不一样呢?

飞飞:我知道了, 上次的瓶子我把盖子给盖上了, 树苗呼吸不到空气所以就死了, 这次瓶子是开着的, 所以树苗活了, 原来是这样的道理呀!

一直以来, 老师往往是直接纠正孩子的错误, 然后马上教给孩子正确的方式方法, 忽略了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便会认为老师说的就是真理, 老师说的才是正确的, 压抑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所以, 不要害怕幼儿犯错误, 也不要马上纠正, 以辅佐的形式给幼儿尝试的机会。在不断尝试和失败的过程中幼儿自然会对自己的操作方式进行反思, 从而构建起对事物新的认识。

三、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游戏参与策略

幼儿的自身发展有其明显特点, 对周围事物开始有浓厚的兴趣, 喜欢观察和实际动手来体验新的事物。在实践活动和操作过程中, 幼儿很容易因为兴趣减退与遇到困难而轻易放弃了。教师应了解这个特点, 在幼儿活动过程中进行正确引导, 帮助幼儿建立好的心态, 从而让幼儿能完整地认知事物。

案例3:老师头上戴着喜洋洋的面具, 装扮成喜洋洋的样子, 将孩子们带到户外来, 问孩子们:你们看今天老师像谁呀?大家能猜得到吗?

幼儿:喜洋洋, 老师今天是喜洋洋。

老师:那么喜洋洋喜欢吃什么呀?

幼儿:饼干、甜筒、青菜、青草。

老师:大家真棒, 现在喜洋洋肚子饿了, 非常的想吃青草, 大家愿意帮我吗?

幼儿:愿意!

如果直接让幼儿去拔野草和观察其形态, 幼儿会有劳动的成就感。通过童话故事类的对话, 幼儿年纪小, 不自觉会把自己当成童话故事中的人物, 这样拔草和观察就成为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了。教师通过把自然活动用幼儿喜爱的童话故事的方式表达出来, 让幼儿有个好的学习心态, 让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有趣。

数学教学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 篇6

一、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同是一幅画, 不同思维品质的幼儿就会有不同的观察结果, 有的精细, 有的粗糙;同是一个等式一个算式, 也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 有的周全缜密, 有的丢三落四。前者是思维准确性好的表现, 后者的思维准确性较差。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就是提高幼儿对事物的精细观察, 对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运算过程的周密细致。如区别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这一课, 我首先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其次比较三个物体, 区别出不高不矮、不长不短、不大不小等“中间特征”的物体;最后在此基础上, 再比较四个物体的长短、高矮等, 让幼儿仔细观察, 得出谁最长, 谁比较长、谁比较短, 谁最短的结论, 让幼儿体会到物体的长短、粗细、大小是相对而言的, 不是绝对的, 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

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在认识事物过程中, 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学会综合、分析、概括、提炼, 发现规律,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 可以充分运用比较、分析、找规律等方法, 培养幼儿思维的深刻性。如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 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仅教幼儿认识理解单、双数的概念。我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革, 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寻找单数与双数之间的关系, 我有意识地出示如下算式:3-1=、5-1=、4-1=、6-1=、2+1=、1+1=, 让幼儿算出得数, 启发幼儿探究单数和双数的关系。幼儿通过仔细观察知道了单数+1=双数, 双数+1=单数, 单数-1=双数, 双数-1=单数这个规律。接下来, 我再出示如下算式3+5=、4+6=、6+3=, 让幼儿计算比较后, 发现了单数+单数=双数, 单数+双数=单数, 双数+双数=双数这个规律,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单双数的概念, 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灵活性也称通变性, 即举一反三。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就是让幼儿逐步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 学会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这种思维品质也靠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如学习排序这一课, 我逐一出示△□○△□○○△□, 请幼儿接下去排图形, 并说出为什么, 幼儿很快接下去排三个圆形, 并说出理由, 即△□不变, 圆形逐一增加。对此, 我并不满足现状, 我鼓励幼儿动脑说出不同的排法, 思考片刻后, 一幼儿站起来回答, 说出了另一种排序的方法, 即在老师排序的后面排一个○, 并说出了理由, 也就是按△□○△□○这个顺序排列。这时, 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幼儿思维活跃。接下来在给数字4 5 6 6 54 4 5 6 6 5 4排序中, 幼儿很快找出了几种排序的规律, 有的幼儿是按4 5 6、6 5 4这个规律排序的, 有的幼儿是按5 6 6、5 4 4这个规律排序的, 但不管怎样答案是一致的, 即在4的后面排4。幼儿通过这样的训练, 思维灵活多了, 他们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大大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亲子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品质 篇7

关键词:亲子活动,良好品质

一、幼儿良好品质培养的意义

幼儿教育阶段是个体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也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 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纲要》, 2001) , 幼儿良好品质的培养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教育中注重“培养幼儿自尊、自信、自理、自立;礼貌、分享、同情心;互助、合作;坚强、勇敢、不怕困难、乐观;爱劳动、爱家乡、爱祖国”等良好品质, 是落实《纲要》精神的体现。幼儿良好品质的培养在完善个体人格和增强其成长过程中抵御必然经历的人生逆境等意义深远。

二、亲子活动对幼儿良好品质培养的独特功能

狭义的晴子活动是指幼儿园或社会性教育机构组织的亲子活动, 广义上, 亲子活动则囊括一切有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 具体包括:亲子生活活动, 如做家务、就餐、散步、购物、串门、待客等;亲子游戏活动, 如纸工、泥工等;亲子教育活动, 如阅读、讲故事、美术等。融洽的亲子关系创造出的安全、愉快、和谐的亲子活动寓教于乐, 宽松、温馨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潜能, 在促进亲子间感情沟通的同时, 更体现出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核心价值:亲子一起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 家务劳动从小培养幼儿的勤劳、自立、合作、不怕困难;串门、接客待人、公共汽车上让座等亲子活动中, 孩子学会的是礼貌、分享、爱心和尊重;亲子一起将玩具、图书捐赠给福利院里的小朋友, 培养的是孩子的同情心;与孩子共同策划生日庆祝活动, 邀请同伴参与, 让孩子学会与人分享;读书、绘画、讲故事等教育性亲子活动, 培养的是幼儿的认真、耐心、善于思考的品质;竞技性体育比赛活动中, 通过亲子共同努力、坚持、战胜困难和挫折取得成功的过程最能培养幼儿的坚强、勇敢、乐观和意志力;亲子活动中, 家长对孩子的赏识和正性评价, 能培养幼儿的自尊、自信;家长对孩子的关爱、支持使幼儿感受到亲人的爱, 使幼儿爱心的源泉。

三、如何在亲子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品质

(一) 提升亲子活动的参与度

亲子活动在培养幼儿良好品质过程中独特功能要求家长积极参与各种亲子活动, 增强幼儿参与亲子活动和家长参与亲子活动两方面的意识:不溺爱、不束缚孩子, 鼓励幼儿参与到各种亲自活动中, 在生活中体验、内化、巩固良好品质的培养;家长要积极参与幼儿园乃至社会教育机构举办的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 带孩子走出家门, 在活动中示范、引导、鼓励和支持幼儿, 为孩子的良好品质形成提供丰富的载体。

(二) 增强亲子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意识

有利于幼儿良好品质培养的亲子活动的多样性要求家长增强选择意识和组织意识;首先, 在幼儿园等教育机构举办的亲子活动中, 有意识选择能充分展现幼儿个性中品质潜能强项活动, 如勇敢、坚强等, 增强其自信, 以肯定性评价强化其表现, 促进良好品质的内化。其次, 对一些良好品质的薄弱环节, 如分享、尊重等, 要增强选择性, 选择适合其发展的亲子活动, 或者有意识的组织能培养薄弱品质的亲子活动。通过活动, 既充分展现幼儿良好品质个性, 又有利于幼儿良好品质的全面发展。

(三) 亲子活动中发挥家长的独特功能

1.示范:亲子活动中, 家长要以身试教, 如, 公共场合主动让座、社会性活动中的礼貌、在挫折面前的坚强、勇敢等。2.支持。活动中与孩子一起面对困难, 鼓励幼儿直面挫折, 正确对待逆境, 如何处理问题等。3.正面强化。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是个过程, 需要不断地强化、巩固, 作为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他人, 家长对活动中幼儿的积极行为及时给与正面评价, 往往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 亲子活动中的家园合作

“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纲要》2001) 在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亲子活动中, 幼儿园等教育机构要利用专业优势发挥指导功能:

首先, 内容上的指导。幼儿园老师要根据幼儿具体情况从幼儿园亲子活动到家庭亲子互动的内容上发挥指导作用, 特别是幼儿良好品质培养专业上的指导, 使幼儿园的德育目标得以实现。

其次, 以丰富的形式启迪亲子。亲子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 幼儿园可利用庆“五一”、庆“六一”等举办各种适合幼儿品质发展个性差异的亲子活动, 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开展以品质为主题的亲子活动, 以明确的目标、积极向上的内容和寓教于乐的形式吸引亲子参与活动, 互动、体验、感受、迁移, 实现范例活动的辐射功能。

上一篇:新闻舆论监督法治化下一篇: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