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校

2024-05-12

人才强校(精选十篇)

人才强校 篇1

1 确立人才强校战略, 制定人才培养规划

2006年, 学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吸收行业专家、学校老师的意见, 制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 确立了人才强校战略, 将人才培养提到了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 不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有利于学校优秀人才充分施展才能的机制, 为教师的成长、成长才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 为学校成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在校领导思想统一的基础上, 学校先后制定了《“十一五”科教发展规划》、《“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常州市卫生系统百名人才培养规划》、《教师外出学习、进修、考证规定》、《“双师型”教师培养办法》、《新教师培养办法》等规划和制度, 明确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目标, 积极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与人事管理体制, 努力造就一支结构优良、师德高尚、乐于奉献、敬业爱岗、学识精湛、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 落实师资培养规划, 提高教师学识水平

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 加大对专业人才继续教育的力度, 不断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促进教师职业素养的整体提升。

2.1 认真组织师德教育, 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

学校每年组织对新教工进行师德培训, 定期召开师德研讨会, 安排教师考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

2.2 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 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在校园内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确立老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优先考虑教师加入党组织, 年终评选先进工作者优先考虑一线工作的教学人员, 从教师队伍中选拔优秀人员充实行政管理岗位实行专业化管理, 每年召开教师座谈会, 了解教师的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 鼓励教师参政、议政, 参与学校重大事情的决策, 确立教师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政治地位的提高, 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培养了教师的主人翁精神, 使教师真正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从而提高工作效能。

2.3 加强新教师培养, 促使尽快掌握教学规律和方法

2.3.1 实行新教师上岗培训制度, 为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基础

新教师录用后, 学校组织主要职能部门, 如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继续教育处负责人对新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学习《教师法》、《职业教育法》、教学管理规范、学校规章制度, 开展教学科研和参加继续学习要求等内容, 增强新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 明确自身的工作使命、权利和义务, 从而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 并严格按教学管理规范要求从事教学工作。

2.3.2 实行指导老师制度, 促进新教师快速、健康发展

学校为每一位新教师配备一名资深教师作为指导老师, 通过指导老师与新教师的双向备课、听课、评课, 使新教师逐步适应教学岗位, 打下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2.4 有计划安排教师外出进修学习, 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学校规定5年教龄以下的青年教师在工作3-5年后必须到相关医学院校或医院进行脱产学习或进修, 促进青年教师积累专业知识, 充实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对口的学术会议、短期培训班和省校际同课程教师会议, 促进专业知识更新和及早了解国内外医学新理论、新进展, 拓宽知识面, 提升教师在同类学校中的知名度。目前学校有13名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任职, 省级学科带头人4名, 教学新秀2名, 省级骨干教师2名。

2.5 注重学历提高, 改善学历结构

学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 对参加学历提高的教师在学习时间、教学安排、费用报销、资金发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提高学习积极性。近5年来已有13名教师取得了硕士研究生学位, 并有15名教师在读, 学校争取在3-5年后研究生学历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以上, 以适应学校快速发展和专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2.6 加大国际交流力度, 拓宽教师知识视野

学校积极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 每年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出国培训学习, 了解国外专业发展动态, 拓宽教师视野。2008年以来, 共有7名教师参加出国培训学习, 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

2.7 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和专业技能比赛, 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学校每年邀请职业教育专家和医院临床专家来校作专题学术讲座, 使全体教师及时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新动态和医学知识、医疗技能新进展;每年组织全校性教学示范课、开展说课比赛、公开教研活动等, 促进教师间教学方法的交流, 使全体教师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积累教学经验, 以此不断提高授课水平、提高教学效果;每年举办具有专业特色的操作技能比赛,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近两年, 学校教师在江苏省组织的职业学校教师技能大赛中, 1人获一等奖, 1人获二等奖, 3人获三等奖。

2.8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提高工作主动性

学校定期举办教职工职业生涯没计培训, 将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与学校整体发展紧密结合, 为教职工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服务;帮助教职工将工作目的由简单的“完成任务”向追求高层次的“实现价值”转变, 由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工作, 自觉把个人成长与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 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3 加强绩效考核, 提高综合素质

从2004年起, 学校逐步建立了教师绩效考核评估指标, 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教学研究五个方面对教师进行管理, 为教师明确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使之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 并为学校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教师现状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提供可靠依据。人事部门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优的重要依据, 作为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 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目标管理奖。通过对专职教师实施绩效考核, 使大部分教师除了做好教学工作,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之外, 并在争取具备双师素质、开展科研、撰写论文、参加专业实践、参加继续教育等方面不断努力, 从而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

建设高职强校 篇2

胡海楠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教育在促进先进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方面有特殊而艰巨的任务。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方针,教育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各项教育制度,要通过教师来执行;教育质量,学生素质,要通过教师来提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正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掌握知识已成为人们生存的先决条件,从而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教育模式和教育结构。由教育出与科研业、信息业一起构成的智力产业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产业。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学教学如何尽快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跨越,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已成为中学教学改革非常迫切而又重要的课题,这无疑对处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下面就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谈一点自己非常浅薄的认识。

一、加强教师师德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培养人地的活动中,教师担负着特殊的使命。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孔子曰:“不正其身,如正人何!”学生不论是掌握知识、说明道理,丰富情感、提高觉悟,还是受到教育,许多情况都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实践而逐渐形成的。柯瓦列夫说:“儿童从小就把自己的老师看成是他们要努力学习的道德模范。所以,教师的道德面貌就起着这样重要的作用,他在课堂内外,在社会生

活和个人生活中的全部言行,都是给学生做出的榜样。”前景联教育家曾这样描述过:“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的监督,孩们子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无地间再没有什么东西,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心理上多种微妙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捉模一切最细微的事情,这点是应该记住的。”可见,教师的道德风尚、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机的社会转型时期,形形色色的道德现象交织在快速发展和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对于善、恶、是、非的识别比以前要困难得多。

二、优化教师知识结构

当前,知识发展的总趋势和新特点就是知识正在以高度分化走向高度综合。大量新型的边缘学科往往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于一体,学科间的相互综合已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传统的知识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让学生对多门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综合,真正做到对知识的融合贯通,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三、增强教师创新能力

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弱。如果教师仅拘泥于“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旧教学模式,社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大胆创新,大胆探索,不断丰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掌握学科知识和常规教学方法、手段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与学科有关的学科知识及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的到“常教常新”。

人才强校 篇3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人才强校工作思路

1.坚持“党管人才”,准确把握党委工作定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校党委积极探索“党管人才”的具体实现形式:一是抓战略规划。认真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变化,把握学校人才工作的方向和大局,着眼于高等教育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动态掌握人才队伍的发展变化,制定具有系统性、前瞻性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二是抓标准制定。召开人才强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由人力资源、法律、管理等有关专家组成专门小组,深入调查研究,围绕学科建设目标,分析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制定人才引进实施方案,明确不同类型人才引进标准及待遇。三是抓综合协调。校党委站在学校发展全局的高度,协调各部门在人才培养、引进、流动、激励工作中的关系,合理规范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和任务,促进各种信息资源共享,形成人才工作合力。四是抓环境优化。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为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优良的舆论环境、工作环境、人际环境和生活环境。

2.围绕学科建设目标,科学制定人才队伍发展规划。校党委全面分析学校发展的历史、优势和实力,通过每年召开党委全会,不断明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确定学校发展定位,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建设总体方略。党代会提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逐渐成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目标。学校将人才工作纳入学校改革发展的整体规划,着眼于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着眼于学科建设目标,着眼于优化学科布局,强化学科特色优势对人才队伍提出的新要求,按照“明确目标,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强化优势,面向未来,按需引进”的原则,充分预见人才队伍发展的远景要求,制定学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行动方案。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在学校形成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良性互动。

3.创新工作思路,探索人才工作新模式。十七大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具体要求,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进入发展新阶段。校党委召开人才强校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学校人才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形成学校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新思路:围绕学科建设目标,以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和优势学科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立足于人才资源开发、整合和使用,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学校事业发展建设强大的人才资源。人才强校工作会议的召开推动学校人才工作由传统的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人才资源开发,由单纯的管理控制转向人才资源的开发、整合和使用,实现了人才工作从“重微观”向“重宏观”、“重引进”向“重培养”、“重管理”向“重服务”的转变。

二、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1.完善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实现全校人才工作一体化。校党委把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先后成立人才强校工作领导小组和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把人才工作作为系统工程,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各学院成立由学院主要领导和专家教授组成的人才工作小组,根据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划和部署,负责本学院、本学科人才引进工作的落实。校党委把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学院领导班子及领导个人考核之中,围绕人才工作探索建立“出人才是第一政绩”的政绩评估体系。

2.完善学科建设布局,构建教师事业发展平台。针对我校学科门类数量少,博士点覆盖面不够,学科基础薄弱,致使一部分教师职业发展平台狭小,发展通道不畅,积极性与创造性难以发挥的状况,根据第十次党代会和“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学校明确学科建设的战略重点和推进步骤,整合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特色,调整和优化学科布局和结构,促进各学科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支撑,致力于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科群,逐步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建设布局。同时,整合学校现有学科研究平台,建立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中心等若干跨院系、跨学科高水平研究中心,并引进国外研究中心,多方拓展教师事业发展空间。

3.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立足于校内人才选拔和培养,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和需要,结合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任务,学校初步建立了适应学校发展目标和个人全面发展需要的人才培训机制。结合“211工程”三期启动和申报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学校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投入经费近亿元,专门用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注重梯队建设,瞄准国家、部委组织实施的重大人才计划项目,设立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专项预研基金,对有突出学术贡献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和深造。制定青年教师专项培养计划,设立青年教师专项培养基金,全面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办学传统和学术资源,对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进行包容整合,建立教师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学术信息资源共享。

4.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学校以申报“中国开放型经济”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为契机,围绕平台建设方案确定的研究项目遴选首席教授,引进高水平成熟学者,探索“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学科队伍汇聚模式。学校结合学科特色,选择少数突破口,组建“学科特区”,从管理运行机制、评价考核机制等方面实行特殊优惠政策,以承接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为牵引,培育孵化高层次人才,创造高水平成果。瞄准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学校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引进标准与待遇》、《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实施方案》,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同时引进竞争机制,制定遴选办法,成立专门机构,实行学科带头人动态遴选,推动高层次人才持续产生。“十一五”期间,学校依托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基地,以及重大科研项目,争取培养和造就具有战略思维学科领军人物,形成能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并被社会公认的优秀创新团队。

5.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正在稳步推进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为解决羁绊学校发展但一直无法突破的制度性障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学校抓住机会,分配制度设计进一步向教师队伍倾斜,向高层次人才倾斜,向突出贡献者倾斜,重实绩、重贡献,实现一流人才、一流报酬。通过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修订《岗位设置与聘任方案》,改革教师考核评价方式,由重视过程管理向更加重视目标管理转变,由重视年度考核向更加重视聘期考核转变,由单纯的数量评价向更加重视质量评价转变。打破聘用终身制,扩大人事代理范围,实行“非升即走”,形成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加大优秀人才破格选拔力度,制定《教师岗位破格聘用办法》,修订《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条例》,鼓励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三、进一步发挥党组织优势,为实现人才强校战略营造和谐环境

校党委以人才强校战略为依托,重视软环境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营造人才发展的和谐环境,增强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1.以发展目标凝聚人才。校党委通过第十次党代会,准确判断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广大教职员工普遍认同的办学指导思想、学科建设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等一整套办学理念,明确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等重大问题。全校上下在这一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凝聚起来,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追求学校发展的共同目标中被充分调动起来。

2.以共同利益激励人才。校党委紧紧抓住学科建设这个代表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利益要求的关键问题,持之以恒抓学科特色、学科布局的完善和优化,做大做强学科平台。要求基层党组织把工作重点放在为学科建设服务,为人才发展服务,引导教师将个人职业发展计划与学科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将教师对个体利益的追求同对学校整体利益的追求结合起来,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以宽松环境吸引人才。学校坚持学术自由的原则,用学术标准来衡量和解决学术问题,提倡学术的争论和思想的碰撞,营造自由、宽松、浓厚的学术氛围,逐步形成利于学术创新的整体环境。《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3名海归博士“我们选择归来”的原因时,都谈到是我校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民主氛围吸引了他们归来。学校切实发挥教代会、学术委员会作用,逐步在二级学院成立教授委员会,在学科建设、职称评定、人才引进等重大政策、方案出台前,校党委都会召开座谈会、调研会,充分听取意见,保障教师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以制度体系支持人才。学校通过召开人才强校会议,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全面清理那些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政策、制度,加强对人才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调研,建立与高水平大学发展相适应,与人才队伍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开放式规章制度体系,营造让劳动、知识和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机制,形成人才成长“绿色空间”。

5.以人本关怀温暖人才。人才强校理念在学校得到广泛认同,各级党政部门把服务教师作为主要工作放在首位,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程序,提高服务效率与水平。基层党组织从广大师生员工切身利益角度出发分析问题,关注为师生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使教师真正感受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心情舒畅地从事教学科研创新工作,学校成为教师工作生活、成长成才的温暖家园。■

人才强校 篇4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回顾百年办学历程, 我们对“教师为本”的体会尤为深刻。名师荟萃, 英才辈出, 铸就了清华的百年辉煌。这其中, 人才工作大致可归结为三个阶段、四点认识:

第一个阶段, 从建校到新中国成立前。从建校起, 清华就十分重视优秀教师的选聘。学校通过广延名师, 不拘一格选聘人才, 一时大师云集, 群星璀璨。如梅贻琦校长提出“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 将延揽师资看作“努力奔赴第一事”, 注重“罗致世界第一流学者”。广大学子在名师指导下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和人文基础, 养成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追求与气质, 很多人成为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 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个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随着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高校院系调整, 清华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要, 成为了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 原有学科的很多大师级学者调离学校, 而一些新兴学科的发展又急需人才。蒋南翔校长提出“最大的困难是师资缺乏”, 因此必须“大力培养师资”。当时清华共有教授、副教授108人, 被称为“一百单八将”。蒋南翔校长根据新形势对教师的要求, 结合清华实际, 强调“要争取团结百分之百的教师”, 教职工应“各按步伐, 共同前进”, 提出“两种人会师”, 注重青年教师的成长, 并创建“双肩挑”制度, 培养又红又专的骨干。正是在这样的一大批教师共同努力下, 清华成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后来在学界、业界、政界大有作为的优秀人才。

第三个阶段, 从改革开放至今。面对“文革”造成的人才匮乏状况, 清华迅速拨乱反正, 调整师资队伍, 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特别是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以来, 学校加大培养与引进杰出人才的力度,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大力提升人才队伍的层次和水平。在培养方面, 学校设立了“学术新人奖”、“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先后实施“骨干人才支持计划”、“骨干人才派出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基础研究青年人才支持计划”等, 为青年教师发放专项津贴, 促进了大批中青年领军人才脱颖而出。在引进方面, 学校实施了“百人计划”、“高级访问学者计划”, 创建了“讲席教授组”制度, 积极参与国家“长江学者计划”、“千人计划”等引智工程, 还开展了高水平团队青年人才引进及聘用试点, 设立特别研究员、特别副研究员等岗位, 打造学术特区, 在薪酬待遇、资源配置、后勤保障、团队组建等各方面, 对高层次人才采取特殊政策, 使师资队伍中杰出人才的比例大幅提升, 一批国际学术大师和国外名校的学者全职来校任教, 全校人才工作呈现出崭新局面。

清华百年发展的历程充分表明:凡是人才工作做得好的时期, 学校的事业就能取得快速的发展;而学校事业的不断发展, 又对人才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总结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人才工作的经验, 我们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一是必须坚持“一流、竞争、流动”的理念, 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 着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持续推动教职工队伍结构的优化和质量提升;二是必须坚持把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人才工作的核心, 努力造就学术大师和战略科学家, 培养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和学术骨干, 建成良好的学术梯队, 带动师资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三是必须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 立足自主、开放包容, 既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又注重在校人才的培养、支持与发展;四是必须坚持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工作, 积极为年轻人才成长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 既帮助支持, 又敢于压担子, 促使其脱颖而出, 形成薪火相传、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二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 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他特别强调“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 要求“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多年来, 清华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 按照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 提出并实施了“人才强校”战略, 人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 全校近3000名教师中有教授1121人, 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图灵奖获得者1人、中科院院士37人、工程院院士34人、国家教学名师15人、“千人计划”入选者53人、“长江学者”15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9人, 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比例在全国高校中保持领先地位。以这些杰出学者和中青年骨干等为代表的广大教职工继承清华优良传统, 倾心育人、精研学问、服务学校、奉献社会, 有力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在我们顺利实现建设一流大学“第二个九年”阶段性目标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人才强校”战略初见成效。

但是,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学校人才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与世界名校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世界知名的学术大师和学术领军人才偏少。不同学科引进人才的力度也不平衡, 一些学科是否存在“武大郎开店”现象也值得警惕。活跃在国际学术最前沿的中青年骨干、能够组织和承担重大研究项目的学术带头人和团队领军人才不足, 青年教师队伍的竞争力有待提高, 师资队伍的现状以及进一步提升师资水平的制度机制乃至校园文化, 都还不能完全适应学校推进“第三个九年”建设, 进而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要求。与此同时, 世界范围内的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但其优良的学术氛围和研究环境对一流人才的吸引力仍然难以撼动;新兴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顶尖大学依靠其优厚待遇和与西方接轨的制度环境, 吸引了大批一流人才;而随着我国科教事业的快速发展, 国内不少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能够提供更加灵活的政策和更为优厚的待遇。这些都使清华的人才工作在外部竞争上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因此, 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人才工作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 加强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充分认识到人才工作对于清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事业的重大影响。站在新百年的历史新起点上,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 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大力提升清华人才队伍的水平, 为学校在总体上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跨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坚持高端引领、统筹兼顾, 以国际大师、学术领军人才等高端人才为重点, 统筹兼顾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正确认识和处理引进培养的关系, 汇聚各方优秀人才并使其共同致力于学校的事业发展;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更新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 积极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和其他领域的人才工作先进经验, 从中国国情和学校实际出发, 勇于突破各种制约学校人才工作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努力开创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面向新百年的发展, 学校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重点推进, 整体提高, 在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 努力在总体上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力争在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之际, 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按照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总体要求, 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确立“人才强校”战略为学校新百年发展的核心战略, 科学制定学校人才工作规划。无论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还是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 大学各项功能的实现, 关键都在于有一支一流的师资人才队伍。一流人才云集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 学校办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和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 归根到底, 需要依靠全体教职员工的劳动创造。因此, 我们要把“人才强校”战略作为学校新百年发展的核心战略, 坚持人才优先, 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 各级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 要进一步切实提高对人才工作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学校和各院系各单位要科学制定和不断完善人才工作规划, 促进人才工作的科学发展。

第二, 坚持培养、引进、支持、流动多措并举, 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我们要继续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 抓好学校各类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适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其中, 尤其要继续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十二五”期间, 实施“优秀师资队伍倍增计划”, 抓住机遇, 充分借助“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政策, 培养与引进一批国际学术大师和优秀中青年学者, 带动教师队伍达到世界一流。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 他们能否茁壮成长, 不仅是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更是学校事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充分运用国家“青年千人计划”, 通过实施“基础研究青年人才支持计划”等, 持续优化办学资源配置, 重点支持志在学术的青年人才, 促进青年骨干茁壮成长。要大力推进科研团队建设, 聘用和使用好合同制科研人员, 在稳定博士后规模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博士后质量, 建设业务精湛、服务到位的实验技术队伍、爱岗敬业的教育职员队伍和后勤保障队伍, 切实做到人尽其才, 人人有发展。

第三,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创新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要从考核评价、竞争流动、学术交流、激励保障等多方面, 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支持和管理机制, 着力解决制约人才发展和人才发挥作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建立现代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进人才评价机制, 按照不同学科的发展要求、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 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稳步推进教师分系列管理, 完善聘用和考核制度, 为各类人才指明发展方向、提供发展空间, 形成公平竞争、合理流动的人才聘用和管理机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逐步探索与一流大学人才队伍发展相适应的薪酬保障体系, 不断改善教职工待遇;支持和鼓励各院系各单位结合各自实际, 积极进行人才工作改革创新的探索与试点, 以此带动全校人才工作的改革创新, 为人才发展注入活力。

第四, 大力弘扬清华精神, 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大学文化体现了一所大学的价值观, 一流学者看重一所学校的文化和环境更甚于看重待遇, 因为真正的学者始终是将思想探索、学术追求放在第一位的。我们要弘扬清华精神, 以人文日新的精神面貌推进人才工作的改革创新, 大力建设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校园文化。要不断加强师德建设, 强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使人才工作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一学校的根本任务, 并持续不断地把人才队伍的优势转化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优势;激励广大教师严谨笃学、淡泊名利, 在教师中形成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相互尊重、真诚协作的学术氛围。

(本文摘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

管理兴校 科研强校 篇5

科研强校

——2014“河南省校本教研实验学校”工作总结

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创办于1927年,至今已有88的办学历史。目前全校共有 107个教学班,学生6750名。教师347名,其中高级教师134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研究生学历28人。

回眸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学校建设的总体目标,坚持“科研兴校”,加强学习管理,努力构建学习型校园。创新教研模式,开展教研沙龙活动,实行动态语文教学改革,规范课题管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共同研究,积极服从和服务于学校教育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给学校教育教学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2013被评为驻马店市社会科学界社科普及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被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评选为“校本研究实验学校”。

一、学校领导重视,科研机构健全,教育科研工作迅猛发展

我校领导有强烈的科研意识,视教科研为学校的“一把手”工程。学校根据教科研实际情况,设置科研处,配备主任1名,副主任2名,职教科员4名,并聘请10位同志为兼职教科员,这些兼职教科员都是省级骨干教师,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这样,学校的科研骨干队伍日益壮大。学校成立由校长——分管校长——科研处主任——课题组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成的科研管理网络。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构建:

(一)以组织管理为目的的领导机构,校长亲自挂帅,分管校长主管,科研处具体组织领导,课题组、教研组督促落实。

(二)以实验课题为纽带的具体操作机构,由课题组负责人,课题组组长、参加课题研究的成员组成,形成交叉管理形式,确保课题组成员处于一定的关系之中,从而各负其事,各司其责。这样的组织机构,有效地促进了“校本化研究”格局的形成。

二、狠抓科研队伍建设,加强师资培训,规范科研管理

过硬的师资队伍是科研的关键,学校始终本着“发展教育师资先行”的原则,切实抓好师资培训。通过广泛宣传,让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和目标,提高对教科研的认识,增强教科研的意识,提高教师投身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重点抓好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更新教育观念,为开展教科研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强教科研业务培训;实行师徒结对制度,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抓好名师工程建设,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开展读书活动,构建书香校园,打造学习型学校

三、规范课题过程管理,提高教育科研实效

1、规范课题申报制度,提高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一方面,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承担某一个课题研究,每个课题都必须制定具体的方案和研究计划,并且按计划开展调查、实验、研究、总结、反思。另一方面,教师又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这样既规范了课题研究的开展,又充分以教师为本,发挥教师的主动性。

2、抓好科研阵地建设,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以课题组和教研组为研究阵地,组织开展人人上好课题研究课、实践课活动,促使教科研工作紧紧围绕“研”字上开展活动,真正让教研、科研融为一体,从而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搭建教师对话的平台,注重交流研讨。根据课题研究制度,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求教师每两月做好一次调查,每月撰写研究心得,学校每月组织一次“教师沙龙”,让教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分析自己的研究案例,谈自己的实践反思,在互相交流中不断进步。

3、以课堂为主阵地,让教师在观摩、实践中提高。学校结合课题,每学期按计划组织教改研究活动,并实施有效调控。通过省、市两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示范课、资深教师辅导课、新教师展示课等形式,帮助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后教师撰写课堂教学随笔心得,让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努力在实践中提升自我。我校多次承担了市区级的教科研培训会、研讨会和观摩活动。

4、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素质。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校长郭冰川、书记李文忠、副校长陈洪彦、副校长崔伟亲自培训教师和班主任,介绍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实施办法和指导意见。各学科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制定规划,落实实施步骤,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各班把学生的研究成果归档保管、分类评比。在此基础上各学科各位教师推选出学生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汇集成册。然后再发给师生相互学习、分享成果、共同提高。

5、目前课题结题情况。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我校课题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国家级课题“动态语文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省级课题“个性发展与抒写”“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德育教育”“动态化学理论与实践”等课题已得到专家鉴定组的评估,顺利结题,并获得好评。我校另有多项课题获市社科研优秀成果奖,张志仲同志编写《学校德育读本》,吴富安主任编写《中学科学发展观简要读本》,张胜利主任主持的《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价值》课题获市社科联优秀课题一等奖。“感动天中人物”张胜利老师的专著《班级主流文化的魅力》一书,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发行,受到省内外同行好评。

6、继续抓好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近三年中,学校又申报了许多课题。国家级课课题 “中学生美德培养与教育”及课题实验基地“中华美德实验学校”正在向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申请;河南省教育厅课题“中学生阅读与个性抒写”实验基地已经获得批准;“动态语文教学理论的再探索”被立项为国家级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模块教学的优化试验”“待优生英语听力能力提高研究”等数十项课题被立项为市级课题。

7、课题研究有效推动了学校特色建设。

通过国家级课题“动态语文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学校语文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全市乃至全省获得很好的声誉。我校先后编制《动态语文读评创》校本教材三期六册;书记李文忠主编的《动态语文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副校长陈洪彦主编的由本校语文老师撰写的解读古往今来作家作品的文化散文集《众里寻她》,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本校老师选编的供学生背诵的诗选集《新诗经》,由延边出版社出版;学生作品《驻马店市一高矿砂文学作品选》,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由我校语文老师编撰的《美文赏读》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书记李文忠被国家级杂志《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加以推介,《中国教育报》曾作专项介绍。王沙蒙老师参加全国性高考作文模式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在“动态语文教学研究”取得先期成果的同时,陈洪彦副校长在全省教研室组织的研讨会上作经验介绍。随着动态语文研究的深入进行,我校语文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得到了极大提高,整个学校的书香之气与人文之味更加芬芳与浓郁。

在动态语文研究活动的带动下,“动态化学教学研究”“动态生物教学研究”等单项学科教学研究全面铺开,课题研究成果或论文都获得了市级以上教研机构的鉴定或奖项。

四、创新教研形式,举办教师沙龙活动。

教师沙龙活动是我校教研活动形式的一个创造,是学科教师互动的一个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平台,是师生交流,讨论学习方法的有效形式。其基本做法是:各个学科每周一期,每期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话题主题来源于课堂教学,是课堂中困扰师生的问题;参加沙龙的教师做好周前准备,每人都要对话题主题深入研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措施;沙龙活动进行中各个老师研讨、探索和交流,毫不保留自己的看法;参加沙龙活动的学生对老师的讲法是否“接地气”、是否有效解决学生的问题发表看法,并且当场再提出疑问,互动交流,师生共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其宗旨是促进任课教师继续成长,不断提升自己,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从而走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之路。

五、教育科研结硕果,素质教育显成效

通过短短几年的教育科研活动,老师们尝到了科研的甜头,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往复中,老师们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明显增强了,出自老师、学生之笔的 文章在各级各类报刊上越来越多,学校科研处及时对这些优秀科研成果汇编成册,加以推广。目前,刊发师生文章的《矿砂报》共出197 期,《矿砂文学作品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针对学生实际,实行了“学案制”,共编印各年级各学科学案 300余期。教师参编的教辅资料正式出版的有30余部,“动态语文教学理论的再探索”这个课题在语文学科领域里作进一步的实践探究,特别是将研究成果体现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中,近三年来,教师在国家级发表、获奖论文有 241 篇;省级发表、获奖的有 180 篇;驻马店市级发表、获奖的有 208 篇;驿城区级发表、获奖的有 140 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的有 150 人次。同时教师继续积极推荐学生优秀作品(作文、书画、摄影等),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文章的学生超过600人次;其它各类竞赛获奖共计1500人次。所有这些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科研这块肥沃的土壤,也很好地诠释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的真正内涵。

2014年我校有37名教师获得省、市级教研室优秀论文奖。34名教师获省、市级教研室优质课奖,辅导奖5人次。4名教师获得区语委办颁发的辅导奖。19名教师取得普通话合格证书。获得社科联成果奖8项,社科联立项3项,省教研室课题3项获得二、三等奖。矿砂报每周一期,每期都及时报道学校新闻,发表校师生美文。矿砂文学社定期开展一系列活动。诸如到杨靖宇家乡参观,到福利院献爱心和泌阳春蕾小学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结对子。教师沙龙活动,每周一期,每周围绕一个话题,研讨、探索和交流学科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成长的途径和经验,宗旨是促进任课教师继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从而走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之路。为我校营造“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工作氛围。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本着将培养老师业务素质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不断使老师从“教书匠”转变成研究型、科研型老师,从中保证了我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驻马店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行列中,我校高考成绩名列前茅,我校一本、二本上线人数大幅度增加,提高率位居驻马店市第一。可以说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前进的每一步,都与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分不开。

六、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长远规划和宏伟蓝图

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未来目标是:发挥学校教科研的职能,充分调动学校教科研骨干力量,以点带面,营造学校教科研氛围,从而促使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1、继续做好各级课题的申报、立项与实施、结题推广、滚动发展工作。形成多级(国 级、省级、驻马店市级、驿城区级及校级)课题层次,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做好课题的管理与结题工作,形成一批并及时推科研成果广。

2、通过教育科研工作,为教师的发展铺设成功的阶梯,让教育科研成果成为锻炼优秀 教师的熔炉。每年要有一定数量的文章获奖或发表。

3、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制订和完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使教育科 研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4、通过深入扎实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研究,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5、通过制度保障、设施保障和激励机制,促使教科研工作向自主状态发展。

回眸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面对未来,我们仍任重而道远。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谁能紧紧地沿着教科研这条跑道快跑,谁就能赢得发展的新机遇。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依然把教育科研作为兴校、优校的基石,认真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向教科研要质量,以搞科研求发展,真正实现学校跨越式前进。

文化引领 特色强校 篇6

一、文化引领营造智趣校园

文化引领,以特色强校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就要让充满智趣、健康优美的学校文化既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又能在无形中统摄师生的灵魂,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我校一直践行校园是墨香校园,是书香校园,是文化校园,更是创造乐园,在为学生打造一方净土,营造一片天空,提供一块乐园的基础上,努力让校园成为师生生命栖息的家园和放飞生命智慧的乐园。当你踏进中山市实验小学,浓烈的“智趣”气息便扑面而来:学校精心打造校园文化,通过一方石、一处景、一条廊、一块碑的精雕细琢,特色鲜明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校园已初具规模。当师生徜徉其间,不仅可以净化心灵、醇厚涵养、陶冶情操,还可以拓展视野、启迪智慧、萌动灵感、激发创意。“师生修身长廊”、“生态长廊”、“理想励志长廊”、“科技长廊”等显性文化的创建,昭示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完美结合的无穷魅力;现代化的电脑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和音乐、美术等专业教室都以实用化、个性化、特色化为原则,为学生量身打造,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今,浓郁的民族文化、蓬勃的现代气息,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时刻激励着师生静于寻根朔源,勇于挑战未来。

二、文化引领创造智趣课堂

文化引领,以特色强校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就得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智趣教育,追求的是丰富的课堂情趣生活、灵动的课堂智慧生活。它着力于唤起学生沉睡的情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它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关注学生智慧与情趣的同生共长,最终达到“轻负高效”的目的。

“智趣课堂”追求的是充满生命活力、人文关怀、问题探究、知识魅力、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智趣课堂”紧紧扣住智慧、智能、智略、生趣、情趣、理趣这六个核心目标与理念,采取凸显前置学习,准确把握学习起点;加强合作探究,切实转变学习方式;倡导实践体验,真切感受学习情趣;注重深度思维,有效发展学习智能;弥漫文化气息,努力提升学习素养这五大操作策略,着眼于开发学生智力、生成学生智慧,情趣与理趣相互交融的课堂;是以智启智,以趣激趣的课堂;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课堂。智趣课堂是生成智慧的课堂。在智趣课堂的教学情境中,要求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增强教与学的互动生成,引领学生认识、辨别、顿悟,不断规整、发现、创新,逐步成长为智慧型的少年。智趣课堂是充盈情趣的课堂。教师要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目标,激发学生阅读、认知、理解、探索的兴趣,进而碰撞情感和思维的火花,努力创造和谐、民主、主动的教学效果。智趣课堂是充满理趣的课堂。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情境创设、思辨研讨等活动,让学生强烈感受到充溢于教材中的审美之趣,促进学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同发展。

三、文化引领铸造智趣教师

为了让处在不同阶段的教师都有长足的进步,我校采取“分层培训”。新教师以“为美好的职业生涯奠基”为目的,立足本校、本岗,从工作的第一年起就努力进入一种研究的状态,构建“岗位研修,名师帮带,协同研训,制度管理”的研训模式;青年骨干教师以“向远大的教育理想启航”为目的,构建“定向培养,任务驱动,名师导学,目标管理”的研训模式;名教师培养对象以“向教育家的巅峰迈进”为目的,着力于探索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个性化培养方式,构建“学研结合,课题驱动,优势发展,整体提升”的研训模式,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为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工作绩效,促进学校管理进一步走向科学化、民主化。为教师提供相对规范的工作标准,引导教师进一步规范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还制定了《教师绩效综合评价方案》,通过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依据,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推动学校管理科学化、民主化进程。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坚持教育创新建设职教强校 篇7

一、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互惠互利达到双赢

(一) 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课程进课堂

我校将企业主流优秀文化的核心内容有机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形成过程中 , 通过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方式, 在精神、制度、管理、环境、教学、活动等领域实现校园文化的形式、内容有明显的企业主流优秀文化的元素 , 以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方向。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从思想上、心理上接触接受企业文化, 行为上适应企业文化, 将职业素养培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

开设“企业课程选修班”是我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举。学校先后与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阴爱康太阳能器材有限公司、江苏吉鑫风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知名企业开办了“企业课程选修班”, 让企业专家送教到校, 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实现了“三个提前”和“两个延伸”:“提前选择、提前磨合、提前进入角色”;“企业员工培训延伸进校园、企业文化延伸进学校课程”。这一举措体现了学校办学“服务企业”、“服务学生”的理念。

(二) 顶岗实习独具特色

目前学校建有包括江阴兴澄、双良、模塑、阳光、法尔胜、申达、长电等上市企业在内的86个紧密联系的校外实训基地, 各专业均有对口、稳定、符合学生实习需要的校外实训基地。我校聘请由骨干企业内退或退休的基层和中层管理干部组成顶岗实习管理队伍。通过例会、定期走访、定期座谈等制度, 有效开展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了这支队伍在学校、企业和学生家庭之间的桥梁作用。成功地实现了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 促进了学生在新环境中的健康成长;有效地解决了学校和企业在管理上的对接, 有效地补充管理链, 实现了学校管理全方位, 形成了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

(三) 服务企业深度拓宽

服务经济建设是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 近年来我校不仅努力做好就业服务、职工培训服务工作, 同时积极开拓更加丰富的校企合作关系。2009年, 我校校企合作办公室及110技术服务中心挂牌, 这标志着我校企合作成功迈向新的高度, 这是自学校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新举措以来, 为开展深度校企合作铺设的崭新平台。“中心”以“为中小企业实施技术支持、产品研发、生产援助”为宗旨, 不以盈利为目的, 大大推动了校企互动, 支持企业发展, 同时使更多的教师走进企业, 走进生产一线, 使职业教育更深的扎跟于职业土壤。

目前我们已初步明确了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新模式。首先是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合作模式, 为此先后成立了数控技术、电子电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商务与管理技术、机械基础与设计技术等服务队。其次充分利用我校设施设备, 重点开展为中小型企业解决核心产品加工, 同时岗前培训培养学生骨干技术工。当前主要开展以数控技术产品加工、计算机网络维护和网站设计、CAD制图和机械设计加工等产学研的服务业务。再次是在专业技术服务和产学研服务的过程中, 要求各专业技术教师、学生开展创新研发, 走出去请进来, 努力寻找技术产品的创新研究并更新发明。

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职业生涯及早规划

(一) 学校重视学生创业教育, 通过多渠道宣传, 创设了良好创业氛围, 创业的理念如火种般成功地播种在学生心里。提出“上课学专业, 下课学创业”的口号, 使我们的学生在“修品德、长才干、作贡献”各方面都取得有益的成长。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培训, 有GYB, SYB, 领航者创业培训, 职业生涯等, 年培训学生近千人。

(二) 在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设计中, 以创业模拟模块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创业模拟, 就是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虚拟环境中, 验证自己的创业项目, 经营自己创办的企业, 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一旦模拟成功, 将来就可以将虚拟企业照搬到现实中来, 从而降低新办企业的创业风险, 提高创业成功率和企业存活率。

(三) 2010年9月学校成立了创业园, 完成了一套完整的包括《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在内的一系列创业园管理办法和制度。创业实践在学校的有序组织下开展的有声有色, 全校有19个创业实体项目、8个淘宝项目正常运行, 让一部分有创业意识的学生率先进行创业实践, 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并形成了很好的创业声势, 为在校学生的创业树立了榜样。

(四) 我校在2011年成功通过“无锡市大中专 (技、职) 院校创业实验基地”评审验收。我们将以此作为新的动力, 制定更加完善相关运行及管理制度, 为进入基地创业的学生提供创业咨询、创业项目推介、后续跟踪指导等服务,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业中来, 树立远大的志向, 做到专业与创业两不误, 干出一番事业, 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找到人生的坐标!

参考文献

[1].李梦卿, 杨妍旻.基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职教师资培养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职教论坛, 2013.

[2]黄智科, 杨馨.职教集团建设新模式的探索[J].科技资讯, 2011.

[3]周绍森.坚持教育创新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J].江西教育, 2003.

提升学校文化力,打造文化强校 篇8

一、以竞争的意识与合作的精神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

(一) 运用奖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

办好一所学校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关键,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依据,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于事物, 促进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依据上述原理, 学校采取机制激励与教师自主发展相结合的策略, 以促进教师快速发展。要求教师一学期研读1本专业书籍, 并记笔记;编制1份高质量的试卷;上1堂好课;一学年研读1本教育理论著作, 并记笔记;撰写1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 (发表或获奖) ;主持研究 (或参与研究) 1个区级以上的课题;开发 (或参与开发) 1个校本课程;称之为“七个一工程”。学校对上述七项工作都做到有要求必有检查, 有检查必有评比, 有评比必有表彰、奖励。二中教师人人都有发展的强烈的愿望, 自觉地研究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学生, 积极申报科研课题、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比工作、比贡献, 在满足需要中发展, 在发展中又产生新的需要, 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 通过评选优秀教研组弘扬教师的合作精神。

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教育本来就是一个集体项目, 教师的工作既需要个人奋斗, 也需要群体的通力合作, 竞争与合作相映生辉是教师群体发展的最佳环境。为了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我校采取评选优秀教研组的措施, 在师德表现、教学质量、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评选标准。教师们在创建优秀教研组的过程中, 研究教学, 探讨学术问题, 互帮互学, 集体提高。

(三) 开发校本课程凸显教师个性。

在新课程下, 教师不再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 而是课程的开发者。我校非常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把它作为张扬教师个性、创建学科教学特色、打造学校特色品牌的重要抓手, 制订了《园区二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细则》, 大力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积极营造具有学校个性特色的课程文化。教师开发了《模型制作》等37个校本课程, 逐渐形成了“依据学生生活经验, 国际化视野, 本土化行动”的校本课程开发特色。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 研究学生、研究社会、研究学术, 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同时, 通过对教材的二度开发, 形成教师教学工作的鲜明个性。

二、以人本主义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 实行班级护导制提升教育水平。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的基本单位, 班集体建设的成效直接决定着班级的班风和学风,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我校创造性地实行班级护导制。班级护导制作为一种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 其核心内容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全员参与管理班级, 促进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如果是全校性的, 就在全校范围内整改;如果是某个年级存在的问题, 就在某个年级范围内整改;如果是某些班级存在的问题, 就在某些班级整改;如果是个别同学存在的问题, 就帮助个别同学纠正。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育, 包括召开学校大会、年级会、主题班会、个别谈心, 充分发挥校长、主任、老师、家长、同学的作用, 多层次地开展教育工作, 使每个同学都得到关注。提高了管理的水平,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促进了学生身体、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实现了孔子由“成人”到“君子”的教育理想, 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 开展差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差异教学是我校深化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所谓差异教学策略, 就是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 体现的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 为学生提供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差异教学要求教师树立服务意识, 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 转变教育角色, 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发展。差异教学的立足点是“以学定教”, 教师要下大力气研究全体学生、研究学生的方方面面, 为卓有成效地开展差异教学奠基。在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的基础上, 重点做三项工作:一是注重课堂生成,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二是分层辅导, 对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提出不同的目标, 采取不同的措施分层辅导;三是个别帮助,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差异教学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关注, 满足了学生受尊重的心理需要,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特别是学生在学习中有愉悦的情感体验,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组织学生社团活动张扬学生的个性。

为了使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培养学生的兴趣, 张扬学生的个性, 我校重视学生社团建设。目前, 学校注册的社团有26个, 每个社团都有指导教师、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活动计划、场地安排。“拂煦”文学社经常举办征文活动, 如“让城市更美好”世博征文活动中产生了优秀征文《畅想世博, 拥抱太湖》、《风从东方来》、《品味世博》, 编辑的“拂煦”文学报每学期出版4期, 成为全校师生弥足珍贵的精神大餐。“金音艺术团”倍受学生的青睐, 美妙的歌声, 优雅的旋律, 奏出了青春最强音。学生社团的广泛建立和普遍开展活动, 使整个校园灵动而活力四溢, 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学生在社团里找到了自己, 以极大的热情, 全身心的投入, 锻炼了身体, 学到了技能, 愉悦了身心, 陶冶了情操, 调节了心理, 把学校看成自己成长的乐园, 学生社团为学生施展各方面的才能提供了舞台。

三、学习与创新开辟多元办学新局面

(一) 学习型学校的发展定位。

发展性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特征, 它是在不断扬弃中发展, 是在不断筛选中发展, 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第一, 它要在发展中扬弃那些已经不适应学校发展的旧文化元素, 时代在变, 形势在变, 学校文化必须适应时代和形势的发展要求, 否则, 就会与时代格格不入, 这可以称作学校文化的新陈代谢功能。第二, 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中的新鲜元素, 化为己有。一所学校文化的发展总是在不断地借鉴他校的新经验, 学习别人的长处, 从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组成部分。第三, 不断改造外来文化中适合自己发展的元素, 壮大自己。改造外来文化元素、融入自己文化体系,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四, 不断创造生成新的本体文化, 使学校文化增加新鲜血液。基于上述认识, 我校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学习活动, 学习党的十七大文件, 学习国家、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 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 学习外地鲜活的办学经验。从学习中激发了灵感, 增长了智慧, 结合学校的实际, 进行开拓性的工作。

(二) 多元办学开创新局面。

文化教育根深叶茂。文化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 因为高中教学担负着为高校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 搞素质教育不能不关心高考成绩, 是用新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高考成绩, 恰恰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美术教育奇葩绽放。有些学生学习文化课力不从心, 但对美术感兴趣, 又有美术天赋, 学校在美术教育上下大力气, 对他们进行集中辅导, 学生把美术的兴趣升华为乐趣, 进而上升为志趣, 由于美术教育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他们学习的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 深入钻研绘画理论, 细心揣摩绘画技法, 让画板放飞理想, 描绘人生的精彩。体育教育喜获丰收。学校把热爱体育, 又有体育天赋的学生组织起来, 组织各种训练队进行培训, 学校男子长绳队在苏州市长绳比赛中“七连冠”, 并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水平运动员。传媒教育再创佳绩。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传媒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 学校与多所高校合作, 把对传媒感兴趣, 又有传媒天赋的同学组织起来, 进行集中辅导, 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再增新亮点。国际化教育交流开辟新天地。我校成立了国际课程中心, 引进国际课程, 借鉴国外成功的办学经验与模式, 实施培养适应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的人才。

(三) 文化建设使学校事业做大做强。

如果把一所学校必作一颗大树, 优美和谐的环境与完善的硬件设施就是树的繁枝密叶, 良好的行为文化就是树的枝干, 全面而规范的制度就是树的茎脉, 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树的深根, 学校精神毋庸置疑就是大树的灵魂所在。学校文化力的提升, 不仅仅表现为学校外在环境文化、表层行为文化、底层制度文化的不断完善, 更重要的则是学校深层精神文化的凝练、形成和培育。一所誉满社会的名校是靠精神站立的, 靠精神站立起来的教育充满力量, 而且力量深入骨髓。当精神站立起来时, 所有的努力都变成自觉的、自动的、自发的,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每个人都倾其所能, 倾其所力。

传承与超越:文化强校的探索与实践 篇9

迈入一所校园, 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独特气质与历史底蕴, 这样一种感觉, 可以称之为一种气息或者说一种氛围, 它可以从迈入校园的第一眼感受到, 从接触到的第一个人身上体现出, 也许就在与门卫的接触中, 也许就在与孩子们的第一次交流中, 你就能体会到一种精神层面的感知, 这种感知到的东西就是一所学校内在文化力量的外显, 这种精神文化感染着与之接触的每一个人, 也润泽着其荫蔽的每一个人, 我相信, 这就是一所学校内在的文化形象。办一所好学校, 应从文化开始, 从文化的传承与超越开始。

立足于传承和超越, 2009 年, 句容实小提出了“善人”校训, 打出了“善人”教育的文化名片, 倡导师生:“做一个善良的人, 把善良作为人生发展的底色;做一个善学的人, 把善学作为人生攀登的阶梯;做一个完善的人, 把完善作为人生追求的境界。”我们以“善人”作为句容实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与血脉, 作为学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 六年来, 学校高举“善人”旗帜, 砥砺“求善”之心, 探索“至善”之路, 锻炼“善教”之能, 培养“善学”之人, 传递“善人”之道, 在校园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特色文化建设、课堂文化建设上取得了突破, “善人”已经成为句容实小人重要的精神资源, 成为句容实小人的一种品格, “善人”教育展现出文化强校的勃勃生机。

一、共同愿景是文化强校的有力保证

“善人”教育的提出是基于对地域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 对学校长期积淀的校园文化的深入探寻, 是顺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而确立;“善人”教育是依托句容地区文化的深厚积淀, 基于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思考、凝练而提出的, 是句容实小对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 如何准确确立学校的办学特色等问题的审慎追索后的定位, 是在对学校办学理念的传承与发展中, 与时俱进, 不断丰富内涵, 积极探索文化引领、创新自主发展之路的价值追求。

在“善人”思想的浸润下, 学校研究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善学”, 行为习惯上如何让学生“善行”, 特长培养上如何让学生“善体”“善艺”, 建构起以“善人”为形象标识的特色与品牌。建立起了整套的文化标识与体系, 确定了以“善人”为校训, 以“求善”为校风, 以“善教”为教风, 以“善学”为学风的育人思想, 遵循“育向善之心, 立善学之教, 传善人之道, 求完善之境”的育人理念。使之并不是停留在一些外显的文化标签上, 也不是空洞语言对教育理念的诠释, 而是被广大师生理解、认同、接纳并积极践行的教育理念, 成为全体师生眼睛可以看到、潜心可以悟到、行动可以做到的自觉的生活状态, 成为每个人“按照理念做事”的生活方式, 蕴含在师生的言行举止中, 弥漫在校园每一个角落里, 最终融入在学校每个成员的血液里, 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学校探索“善学”课堂要求, 逐步推进“善学”课堂建设, 积极探究以“善学”为特征的课堂要求, 努力做到“导学、让学、会学、乐学”。建构一系列高效的教学模式, 形成独特的“善学课堂”文化。

学校以乒乓球项目为主导, 以“七彩少年”的打造为平台, 铸就了学生多元发展的宽广平台, 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快乐发展。

荷兰哲学家皮尔森认为:“文化是人的活动, 它不停止在历史或自然过程所既定的东西上, 而是坚持寻求增进、变化和改革”。当人具备了某种文化意识并按照他的思维行动、生存后, 就不会满足眼前的状态, 还会寻求新的境界。因此, 对于“善人”教育, 学校始终坚持“向前看”的姿态, 不断寻求“善人”教育文化的新境界。坚持用新的视野审视学校文化, 用新的诠释丰富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使“善人”教育的发展在坚持优秀内核的同时, 具备自我更新的文化活力, 以美好愿景和未来人才培养标准推动学校不断地向前探索, 以“善人”为支点, 撬动学校, 推动教师, 联动学生, 助动家庭, 在“善人”这一更高的平台上发展、成长。

二、教师“文”化是文化强校的关键因素

教师是办学的主力军, 一个强有力的教师集体一旦形成, 它就具备了强大的凝聚力、同化力和对干扰因素的排斥力, 同时也能够使学校文化沿着既定的方向稳步前进。

一个爱学习的教师, 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有特色的教师。句容实小鼓励教师与书本结缘, 与好书为伴。学校建立了多项读书制度:每周一小时的阅览室学习制度, 每学期的学习任务考核, 定期的实小讲坛, 每月必须上传博客的读书心得等制度最初是一种表面的约束, 时间一长, 也成为教师心中无形的自我要求。学习要求也由最初的强制执行、不断检查考核到现在的宽松执行、教师自觉学习的状态。在学习的帮助下, 很多教师的特长由潜在状态成长为具备了鲜明的个性与特长, 各个学科涌现出一批有能力、有特长的教师, 他们所在学科组起到了核心、主导作用。

学校鼓励教师多动笔, 勤反思, 提高自己“文”气。文字是固化的思维, 是思想的小溪。教师与文字亲近, 能增进修养, 促进反思, 增强教育教学底蕴。句容实小在校“名师工程”建设中, 以读书、写作为抓手, 推动教师们与书本接近, 与文字结缘。利用校瑞博教学平台营造了一个教、学、研一体的网络空间, 每位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心得、内心感悟、学习所得、经验积累上传供全校教师交流。多年来, 培养出了一大批善于思考、爱动笔表述、文字质量高的教师, 使校园学习氛围愈加浓厚。多年的坚持, 许多教师博客中积累下了许多有质量的文字, 成为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激励教师们继续以反思为舟, 以学习为桨, 在教海中扬帆远航。学校还决定帮助优秀教师出个人文集。X老师是首批推出的代表。她雅致恬静的心灵, 悠然闲适的文笔, 精彩凝练的教学设计, 开阔、独特的教学视角在教师中独树一帜。由于积蓄丰厚, 短短时间内, X老师就箍选了23 万余字的“教学主张”“精彩课例”“随笔杂感”汇集成册, 于是, 2012 年4 月, 句容实小一本名为《香荷文集》的书籍面世了。这是句容实小出版的首本教师个人文集。展卷观之, 文字与内容似荷般清新高雅, 又如露珠般灵动可人。著名特级教师、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孙双金校长审阅书稿后欣然写序, 以“清水芙蓉”“舒卷自由”给予高度评价。学校表示:《香荷文集》的出版只是一个开端, 不是句号, 而是一个逗号, 希望更多的句容实小教师勤学习, 勤思考, 勤积累, 今后能够尽快出第二册、第三册教师个人文集。教师个人的成长、成才激励了更多的教师投身于学习之中。

有了好的制度, 还要有好的保障机制。学校积极开动脑筋, 引入社会资源, 激励教师成长。邀请社会人士参观学校, 向他们介绍学校发展情况, 并由热心人士成立教师发展基金会, 由他们担任董事, 保管并运作社会捐资助学的资金, 以之作为优秀教师的奖励基金。在实行绩效工资的大背景下, 骨干教师的重奖无法兑现的背景下, 句容实小大幅提高了对优秀教师的奖励标准, 在精神与物质两方面进行激励, 即使学校因教育均衡原因骨干教师有所流失, 但学校依然保持了强大的造血功能与更新功能, 更多的优秀教师正在不断崛起。

教师“文”化, 保证了学校发展的血脉畅通, 保证了“善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团队品质是文化强校的强大内力

在一个团结协作的教师集体中, 成员之间心理相容, 相互体谅、理解、配合、支持, 相互取长补短, 整个集体充满着信任的气氛, 那么每位成员就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克服个体难以解决的困难, 并且能够把每位教师的弱点控制在最小限度内。

在句容实小, 学校非常关注教师团队品质的培养, 注重教师的心灵沟通, 由此打造出了一个个和谐、民主、人文、团结的教师群体。

学校美术组教师向学校提建议, 学校能否组织她们出去采风。表面看这是一个教师想满足个人放松的不合理要求, 实质这也是一个提高美术组团队凝聚力, 提高美术组负责人团队威信, 提高美术教师艺术灵感的好机会。于是, 学校果断放了美术组教师的假, 组织她们外出到一些景色优美的地方放松心情。美术组老师也不负学校的关爱, 在学校各项大型活动中, 工作积极主动, 表现出富有主人翁姿态的团队品质, 为美化校园出谋划策, 动手动脑, 做出了突出贡献。

校长关爱教师, 教师有困难会想到学校、想到校长;教师赴南京检查身体, 学校主动用校车接送;教师生病了, 学校主动探视;教师家庭产生矛盾了, 无法调和, 学校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教师退休了, 学校热烈欢送……一系列人性化举措, 让全体教师真正具有了“家校合一”的血肉相连感。

学校举办省级“善人”教育推介活动, 需要“善学”课堂展示。虽然有很多省、市级赛课优秀教师, 但学校还是在报名教师中举行选拔赛, 最终几位中年教师脱颖而出, 她们用勤奋、努力在活动中为大家呈现了富有浓郁“善学”特色的课堂, 很好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任务。相对于任务的完成, 她们个人的成长也一定会因此次机会而呈现出更好的发展质量。在类似活动中, 不仅是年轻教师, 更多的中老年教师也看到了自己的前进方向。因为有“努力就能成功”的团体信仰的存在, 各层次的教师就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

在各个不同的团队中, 学校注重引领, 开放办学, 关注“民”声, 善纳贤言, 不因袭守旧, 善于跳出条条框框, 追求实效。教代会力求让每位代表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形成了学校管理大家爱献言的好风气;做校服, 家校委员代表们全程参与, 由他们定式样, 谈价格, 签协议, 把校服做成了实验小学校园中一道流动的亮丽风景, 家长民主参与, 形成了家长以校为家爱参与的好习惯……一系列富有新意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提聚了人气, 凝结了人心, 温暖了人心。

一个个优秀团队的形成, 让目标有了共性, 信念有了共性, 价值观有了共性, 行为也有了共同。为了共同的理想, 团结在一起。学校在实施文化建设过程中, 并没有视“善人”为一个符号, 为一个标签, 而且实实在在地实践着“做一个善良的人, 做一个善学的人, 做一个完善的人”。善策、善学、善行、善知。在实践“善人”教育的同时, 成就了学校, 成功了教师, 成长了学生。

三、系统工程是文化强校的基础

文化是无处不在的, 是共同默认的价值, 是终生难忘的味道。文化力量的催化, 是一所学校能够葆有沉稳长久发展力量的关键。目前, “善人”教育通过对内涵的不断提升, 对意义的逐步开拓, 对价值的深度解读, 对实践的不断研讨, 已逐步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 成为学校的一个闪亮名片。但“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特色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劳动, 付出一以贯之的努力。在当前“善人”教育主体意义及实践构架确立的前提下, 我们不是在文化建设贴标签、喊口号, 而是在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研究、探索和铺展“善人”教育, 让文化发展与学校发展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深入实施“善人”教育, 需要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系统工程:既要从深层的精神文化入手, 也要做好中层的制度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和表层的物质文化等层面的建设。诸如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堂文化、德育班文化、班级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建设好了, 才能真正使“善人”教育具备实实在在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学校大力建设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 完善融校园、乐园、家园于一体的育人环境, 凸显“善言善行、善学善思”的氛围, 彰显学校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学校以精神文化激发勇于争先的发展动力, 打造思想高境界、工作力争一流的优秀团队。“学校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校园环境、楼宇设计等层面, 更重要的是精神力的塑造。”学校通过广泛征集学校校徽、学生入学宣言、毕业宣言等系列活动, 创立学校“善人”文化标识, 形成师生共同认可的文化形象, 让这些标识所代表的理念、愿景等成为全校师生的行动方向与自觉追求。使教育的思想、信念、灵魂、价值观上升为内心的精神力量。

学校形成了完善务实高效科学的制度文化。通过教育制度与运行机制将学校的思想观念、核心价值及物化形态内化成学校成员共同行为的动力。学校完善刚性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的工作环境, 让制度能够代表大多数人的心声和利益, 让制度的产生更加规范、全面, 让合理的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使各项管理制度不仅仅是管理的手段, 更成为构建和谐关系的基础, 使大家在制度管理下心情愉快工作。

“善人”文化是句容实小师生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所形成的理念, 文化育人的目标就是要营造让人随时随地受到熏陶、得到教育的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一种习惯。让“善人”的气质体现在环境的优雅、秩序的井然、举止的文明、精神的饱满、学习的自信之中。使“善人”逐步融入内化到师生的实际行动中, 变成师生的共同精神追求和行动力量, 成为师生内心的文化信仰与“精神围墙”, 学校希望:当有一天, 句容实小的师生离开学校时, 他们不但能拥有坚实的知识基础, 还能背上厚实的精神包袱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凝心聚力蓄势待发打造职教强校 篇10

1 提升内涵, 高起点谋划

由中专升格的高职高专, 按照高等教育资源标准衡量劣势是明显的, 受传统中专体系的影响也是明显的, 因此, 确立明确的符合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要求的办学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办学指导思想:按照国家高等学校设置标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以及黑龙江高等教育强省规划等要求, 学校立足本省, 服务全国, 面向世界;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升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力争完成建设发展规划, 更好地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经济建设和卫生事业服务, 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办学基本定位:1个方向, 2个满足, 3个结合, 4个为本。1个方向, 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方向, 培养应用型高技术人才。这是办学类型的定位。2个满足, 即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求知、求技、求职等方面的需要, 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这是办学宗旨和目的的定位。3个结合, 即教育与生产 (企业) 结合, 教育与科研开发结合, 理论与实践结合。这是办学模式的定位。4个为本, 即学校以人为本, 办学以教师为本, 教学以学生为本, 人才培养以能力为本。这是办学策略的定位。

学校总的发展目标:通过创建医学相关类高职高专院校, 加强学校内涵建设, 提高教育质量。注重专业建设,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优化师资梯队;凸现办学特色, 增强竞争力;创建校园数字化信息网络, 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加大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力度, 使重点建设专业实验实训设施达到省内示范、国家一流水平, 使学校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处于全国卫生类高等职业院校领先地位。

2 谋求创新, 高质量推进

2.1 以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模式改革以“工学结合”为重要切入点, 继续推广口腔护理、涉外护理、社区护理、急救护理等专业方向的教改成果, 带动其他医学相关类高职课程开发与建设, 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根据新医疗改革、新农村合作医疗的需要, 认真分析黑龙江省卫生医疗系统现状, 总结以往教学经验, 邀请行业专家参与, 建立以职业能力为重点的教学体系, 以职业素质及专业技能为主线的课程结构, 对护理、检验、口腔等专业进行教学改革试点,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同时, 形成一大批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 加快精品课程等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 以适应行业要求和发展趋势。学校坚持做强护理专业, 做精口腔医学技术专业, 做大药剂、检验等重点及特色专业, 并根据市场需求设置新专业。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开放优质教学资源, 使课程设置、质量标准与用人市场、就业岗位需求相统一。

2.2 以创建人文课校本课程体系为核心,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在学生能力培养上要有突破, 做到专业有特长, 人文素质强。现代护理已不再单纯致力于病症护理, 更重视人对健康问题的身心反应, 护士角色也相应地从护理工作的实施者拓展为咨询者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等。而卫生学校设置的传统护理课程在人文、社会、人际沟通方面较薄弱, 造成学生观察问题、与病人沟通能力欠缺。为此, 应在3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是在从中专向高职高专转变过程中, 生源也应由以初中生为主变为高中生为主。针对新生源, 在原有校本人文课程如人生美学、文化概论、阅读经典、成功学的基础上, 加强哲学、社会学、伦理学、人类学、历史学、心理学等课程教学, 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二是面对日益增多的国际交流机会, 为了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应特别重视英语口语教学, 使学生在能力上有特色。从2009年开始, 只在高职设置涉外护理专业, 集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护理能力, 实现更深层次的涉外就业。三是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按岗位群的要求拓宽专业口径, 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同时继续保持原省卫生学校的办学特色, 除基本技能训练外, 增加课间实习时间, 让学生能够尽早、尽可能多地在医院科室轮岗, 坚持“以医助教、以教促医、医教结合、医教相长”的原则, 使人才培养最大程度地贴近工作岗位群。

2.3 以创设具有职教特色的学习情境为核心, 提高社会服务功能

职业教育教学的突出特色是“教、学、做一体化”, 特别强调工学结合,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 突出现代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这就要求由中专升格的高职高专院校在改善教学条件、创设学习情境上必须有深度。例如,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 使各专业在教学及学习资源库、网上考试题库建设、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学校将进一步整合资源, 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实训设备, 积极改善模拟和仿真实训条件, 营造功能衔接良好、感觉真实的工作环境, 使护理、口腔等重点建设专业实训设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开展职前学历教育和在职岗位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 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以护理岗位资格认证考核为突破口, 紧紧跟踪执业资格考试及国家规划教材、统编教材发展, 继续抓好能力训练丛书及试题库建设工作, 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各专业实训中心要逐渐成为行业支持、社会认同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机构, 扩大社会服务功能, 最终形成一批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相结合的实训基地。

3 优化环境, 高标准要求

3.1 构建符合高职高专需要的优秀教学团队

学校已初步形成由专兼职教师构成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在高职高专学校初期的建设中, 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 改革原有人事制度, 推行人才“柔性流动”, 吸引更多有较高学术造诣和精湛技术的行业专家成为“双师型”人才, 充实师资队伍, 扩大专兼职师资相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引进优秀专业带头人和招聘优秀毕业生, 选送骨干教师到国内一流医院、一流大学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关机构进修学习,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使之更适应国际竞争与合作需要。通过专业人才梯队建设, 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敬业爱岗、专兼结合, 在同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的高职师资队伍, 教学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和国际标准。

3.2 努力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医学生

卫生类高职院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不仅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 更应具备现代服务理念和职业综合素质, 因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及德育工作与学生管理中突出以诚信、爱心和责任心为主题的教育思想, 贯穿人文精神培养。各专业在强化职业技能的同时, 注重职业道德和现代服务理念培养, 倡导医学人文精神, 使学生具备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娴熟、精湛的职业技能, 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与诚信仁爱的职业道德, 从而培养出专业技能过硬、作风严谨、尊重科学、崇尚医德的高素质卫生技术应用型人才。

上一篇:《我想》教学设计下一篇:电能量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