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理论

2024-05-06

摄影理论(精选十篇)

摄影理论 篇1

一、新闻图片故事的接近律原则

新闻图片故事属于新闻图片中的组图一类, 与组合式新闻图片专题很相似, 二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故事。新闻图片故事的线索集中, 图片之间在逻辑上和视觉上都有着紧密的关联, 再配以简单的图说, 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不可拆分的整体。图片故事报道和一组有关某个话题的图片集的区别在于:图片报道有一个主题。不仅报道里的单张图片都是关于同一主题的, 而且这些图片都还支持同一个中心思想。如何在摄影实践中把图片连成一个故事而不是一张张图片的堆砌?按相似律原则, 每张图片如果在人物, 对象、气氛、主题、角度、拍摄技巧这些要素上具有相似性就倾向于被知觉为一组。

1. 同样的人:

这是把图片连成一个图片故事报道最简单的方法。把范围限制在一个人身上有助于定义这个系列关注的焦点。在每张照片中都重复出现的人可以把故事连在一起, 同时也保证了版面的连续性。通过把一个人当做贯穿线索, 可使得一幅幅单张照片像珠子一样被串起来。

2. 相同的对象或地点:

如拍摄的关于老鼠的报道里, 每张照片都拍摄了一种有特色的老鼠。报道不是关于一只老鼠的一天, 而是各有特色的不同的老鼠;相同的地点报道也可以让读者把图片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一篇描述丽江中最美的经典旅行见闻照片, 其整体性建基于这个古镇风物的视觉连续性, 即使不用其他方式的连接也可以。

3. 连贯性角度、角度或视觉气氛:

一种统一的技术方法也能增加视觉的连贯性和故事的整体性。比如, 为了捕捉孩子的视角观察世界的镜头, 摄影师可以从离地一米左右的高度进行拍摄, 每张照片的相同角度可以把每个图片串成一个整体的故事。

二、新闻摄影与编辑过程中构图的“图像与背景“权衡

“图形”是突出的实体, 是我们知觉到的事物;“背景”则是尚未分化的、衬托图形的东西。人们在观看某一客体时, 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的。在新闻摄影中, 构成画面的内容主要分为主题、背景。新闻摄影的构图要在背景中突出主题, 同时又不能忽略背景。主体是新闻信息的主要载体, 是画面的视觉中心, 所含的信息量最大。而背景是相对于主体的画面构成成分, 它的作用在于和主体配合构成整个画面的情节。摄影师在权衡图像和背景的时候, 将那些能够强化主题、传递画面核心信息的对象放在最重要最突出的位置, 那些能够呼应主题、交待背景信息的对象予以相应的地位, 对那些不利于表现主题信息的对象则应当尽量排斥在画面之外。这个选择的过程就是确定图形与背景关系的过程。摄影师可以通过体积对比、颜色对比、色调反差、虚实对比等对比手法, 获得“图形”、“背景”的适当分离。“万绿从中一点红”的视觉体验就是通过对比实现的。一般来说, 图形与背景的区别越大, 图形就越容易突出而成为我们的知觉对象。杂乱的照片背景很容易让读者分心, 分散对照片的注意力。恰当的运用会有助于把主体从背景中凸现出来。背景反映了摄影作品的“可读性”。可读性是指照片里面的人不能被环境的细节所湮没。在图片编辑中, 新闻图片的编辑在裁剪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图像与背景”的权衡, 图片编辑就像文字编辑一样, 为了突出主题部分, 图片编辑或设计人员往往要剪去图片中多余、繁杂的部分。图片要有视觉中心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才能让读者知道你在说什么。正确把握视觉智能更新原则, 有效突出主题, 是增强图片冲击力和信息量的必备条件。但是有时候也不能只强调图像, 而忽略背景在表现整个画面主题的作用。虽然删除细枝末节的东西有利于提高画面的感染力, 但是如果剪切不好, 可能会把烘托气氛的画面裁掉, 也会毁掉一副新闻照片。比如一副关于大学教授肖像的照片就不必剪去杂乱的书柜。

三、文字说明:实现受众和摄影记者“心物场”的对接

有人曾在巴黎股票交易所为证券经纪人拍过一系列的照片。经纪人时而笑, 时而沮丧。将这些照片发往欧洲的几家杂志社, 但是这一系列照片在被不同报社运用时所产生的感情效果却是完全不一样。比利时的一家报纸写上《巴黎股市市场行情上涨, 股票达到惊人价格》, 德国一家报纸的标题是《巴黎股票交易所的惊恐:财产完蛋, 千万人破产》。同样的照片不同的解读。正如西方的理论观点, 对于同一个物理场, 不同的心理场会产生不同的“心物场”作用。这个事例也论证了文字说明在新闻摄影传播过程中的意义。为了避免让读者、编辑和摄影记者产生对同一张图片的理解偏差, 文字说明是必不可少的。图片没有文字的互证互辅, 新闻价值会大打折扣, 影像图片的传播效果甚至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像。大量实验也证明, 读者对图片的最初印象, 可能在读完文字说明后完全改变。但是其他一些实验也发现, 当图片本身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时, 文字说明的改变一般不会影像读者的读图印象。换句话说, 不同文字说明可以影响主题模棱两可的图片, 但是对一些本身主题鲜明的图片则很难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对“心物场”的乱用:为了表达摄影报道者或者编辑的意愿, 改变照片的文字说明, 改变了图片所传达的真实信息, “连累”真实的照片变成“假照片”。这样的结果是报道和图片都摆脱不掉造假的结局。■

摄影理论基础知识考试常见题型 篇2

1.景深:答:当镜头对准某景物聚焦后,在该景物前后一定距离范围内的景物,也能在焦平面上结成比较清晰的影像。这个结像清晰景象空间的纵长距离深度,叫做景深。

2.曝光过度,显影过度的底片有何特征?答:整个底片密度较大,底片上没有最透明的地方,最大密度部分看不出一点纹理,最小密度部分的影纹也不清晰。其最大密度约为2.03左右,最小密度约为0.90左右。

3.曝光不足,显影也不足的底片有何特征?答:整个底片很透明,最大密度部分也很薄,最小密度和灰雾度一样,看不出影纹。其最大密度约为0.72左右,最小密度约为0.12左右。补救方法:印制时选择加厚药水或选择3、4号相纸。

4.什么是轮廓光?在摄影作品中起什么作用?答:轮廓光是指:在被摄体上能够勾勒出物体形状的光线,通常比背景亮,亮度也超过主光。 作用:用来勾画被摄体轮廓,从而把被摄体与背景在亮度上分开,使得被摄主体能够轮廓鲜明,为画面营造出诗一般的意境和美感,它对加强形象的立体感也起着重要作用。

5.黑白胶片的主要特性:答:感色性 感光度 颗粒性 反差

6.视角与焦距的关系:答:摄影镜头视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焦距的长短和底片对角线的长度。如底片对角线的长度固定,则完全决定于焦距的长短。焦距越长,视角越小;焦距越短,视角越大。

7.快门的主要作用有哪两个方面?答: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

8.遮光罩的作用?答:是加戴在摄影镜头前的一个附件。防止漫射光和强烈的斜( 直)射光进入镜头,以免在底片上产生耀斑和灰雾,使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受到影响。

9. 简答出不同规格胶卷的类型:答:135胶卷、120胶卷、110胶卷、126胶卷

10. 如何保存胶卷:答: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受潮或过热,相对湿度在40%左右,温度低于10度

11. 简答出三种以上我国出版的有关摄影的杂志:答: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人像摄影、摄影世界

12. 说出4种135相机的品牌名称:答:尼康、佳能、宾得、徕卡

13. 答出5种135彩色负片的品牌名称及出产国家:答:富士、柯尼卡(日本)、乐凯(中国)、柯达(美国、中国)

14. 你家是否有相机?什么类型?答:(略)

15. 冬天在北方摄影,最好使用什么类型的相机?为什么?答:机械相机,因为机械快门的耐寒度较高。

16. 把胶卷放在冰箱冷藏箱中保存是否可以?答:可以

17. 冰箱冷藏箱中保存的胶卷是否可以马上使用?答:不可以

18.照相机镜头前加什么滤色镜保护镜头最好?答:UV镜

19.镜头前加UV镜,是否影响摄影效果?答:不影响

20.冬天在外拍摄后,马上进入室内,镜头会产生什么现象?如何处理最合理?答:镜头会出现一层雾霜,不能结出清晰的影像,在常温室内使其自然干燥。

21.胶卷有没有有效期?答:有

22.过期胶卷会产生什么效果?答:灰雾度大,反差降低,黑白两个极调受到损失。

23.数字相机的白平衡起什么作用?答:起到调整色彩平衡的作用。

24.在没有自然光的室内按什么调整白平衡(自动白平衡除外)?答:按室内光源的类别进行调整。

25.说出120相机可以使用的胶片画幅的规格?答:6×4.5cm 6×6cm 6×9cm等

26.请答出135胶卷的标准底片的规格?答:24mm×36mm

27.变焦镜头的优越性?答:操作方便,易于携带,构图快捷

28.135单反相机由几部分组成?答:两部分,机身和镜头

29.120单反相机由几部分组成?答:三部分,机身、镜头、后背。

30.120双反相机取景时应注意什么?答:左右相反,有视差。

31.三角架有什么用途?答:慢速摄影或多次曝光时用来稳定照相机,防止震动

32.照相机主要由哪几种附件?答:快门线、遮光罩、电池盒、闪光灯等

33.定焦距标准镜头的特点?答:视场角在46度左右,与人眼的视觉较接近,合乎人的视觉习惯。其焦距长度等于或略大于底片对角线的长度。体积小,口径大,成像质量高,适合低照度下的摄影。

34.数字相机的存储卡有哪几种?答:CF卡 SM卡 XD卡 MS卡 MMC卡

35.存储卡一般都有多少存储规格?答:8MB 16MB32MB 64MB 128MB 256MB 512MB 1GB等

36.光圈有哪些作用?答:控制通光量,控制景深,减少像差,调节成像质量

37.如何清洁,保养照相机?答:防潮,防震,防磁,防高温,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处。

38.简述正面摄影的特点?答:平面感强,立体感差;属静止性构图,画面呆板,不宜表现动感。

39.相机内侧光有哪几种?答:TTL TTL-OTF TTF

40.用日光型胶片在灯光下拍摄会产生什么样的彩色效果?为什么?答:会使色彩偏红、偏黄产生暖调效果。因为日光型胶片的色温比灯光的色温高

41.列出四种著名的中画幅相机名称?答:马米娅 哈苏 禄莱 康泰时

42.什么是正透镜?起什么作用?答: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其光线汇聚作用

43.什么是色彩明度?什么色彩明度最高,什么最低?答:指色相本身所具有的明亮度。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44.色纯度?答:指色彩的饱和度

45.色相?答:指色别,一般泛指七个单色光的色别

46.正透镜?答:中间厚,周缘薄的凸透镜

47.负透镜?答:中间薄,周缘厚的凹透镜

48.什么叫焦点?答:平行于主轴的光线,通过镜头后相交于一点,这一相交点称为焦点。

49.什么是主光轴?答:通过两个折射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也称主轴。

50.什么叫相当感光度?答:感光度是胶卷的感旋光性能,数码相机上的“影像传感器”的感光度是相当于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它改变的是信号放大倍率。

51.数码噪音:答:又叫“信噪”是由电子信号错误(干涉)所产生的杂点。

52.数码变焦:答:在成像CCD影像信号范围内,裁取一部分影像进行放大,使影像充满画面的效果。

53.爱德华 韦斯顿:答:是美国摄影家,F/64小组成员;创作受斯蒂格里茨重大影响,摄影上独创“摄影视觉”观念,作品是典型的高科技现代摄影;代表作品《青椒》《贝壳》《卷心菜》等,对整个20世纪现代摄影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54.什么是静物摄影?答:静物摄影是指对静止无生命力的物体的拍摄,主要通过构图、布局、光线与影调及色彩的处理来表现被摄体的质感、立体感及外在特征。

55.俯摄肖像的特点?答:适用于强调端庄自持。使被摄者显得谦恭甚至缺乏独立,但也可以给人以柔弱而有觉悟的印象。额头高而窄,鼻子长,下巴后缩,脖颈短,耳朵突出。

56.新闻摄影的特性和五要素?答:新闻摄影要有,真实性、新闻性、纪实性。五个要素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什么事件、为什么发生。

57.柔调?答:与高反差相反。画面的构成以中间影调为主,两个极调较少,影调对比柔和。

58.小孔成像的原理是谁最早提出的?答:墨子在《墨经》中提出的。

58.不可见光是否可以摄影?答:可以

60.什么是多次曝光?答:在一张底片上进行两次以上的曝光

61.黑白相纸按用途可分哪几种?答:印相纸,放大纸

62.什么是基调?答:在画面影调中占主要地位的影调

63.什么是高调?答:也称明调,其画面基本影调以白和中灰为主调

64.什么是低调?答:又称为暗调,其画面基本影调以深灰和黑色为主调

65.什么叫高反差?答:主要由较亮和较暗的两极影调构成,而中间影调较少。黑白对比强烈

66.摄影常用电池按外型可分几种?答:纽扣电池 圆柱形电池 方形电池

67.常用摄影电池按结构可分几种?答:单体电池 组合式电池 叠层式电池

68.常用摄影电池按充电特性可分几种?答:一次性电池 多次性充电电池

69.常用摄影充电电池的种类?答:镍镉电池 镍氢电池

70.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答:多样统一、简洁、均衡

71.什么叫二维空间?答:也称二度空间,只有长度和宽度的空间

72,什么叫三维空间?答:不但有长度,宽度还有厚度的空间

73.什么叫四维空间?答:三维空间与时间组成的整体

74.什么叫视觉中心?答:一般指摄影画面中主体表现的部位,既是画面构图的中心,也是表现内容的中心

75.什么是拍摄点?答:也称拍摄位置,即拍摄时相机所在的位置

76.拍摄点的确定?答:由拍摄方向,高度,距离三者共同确定

77.什么叫主光?答:在摄影布光时占主导地位的光线。又称塑型光。

六、论述:

1.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

答:(1)光圈的大小:当镜头焦距不变,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焦距的长短:当光圈不变,物距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3)物距的远近:当光圈,焦距不变的情况下,被摄体离相机越远景深越大;离相机越近,景深越小。

2.米吐尔在摄影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有什么性能?

答:米吐尔是重要的显影剂。属于急性显影剂。

无色晶体,能溶于水,但较缓慢,但不易溶于含亚硫酸钠的溶液中。所以配制时应先溶解米吐尔再加入亚硫酸钠。米吐尔属于急性显影剂,是多数显影配方的主要药剂。它的显影作用开始时很快,对感光多的部位和感光少的部位同时进行显影,到一定程度,即停止显影作用,结果使影像的反差趋于柔和层次丰富,灰雾和污染底片的倾向都较少。米吐尔与亚硫酸钠可配成弱碱性微粒显影剂。具有保存性好、显影容量大、受药液温度影响较小的性能。即使显影液低于10摄氏度时,显影能力并不显着降低。但如果在显影液中使用过量,照片会产生冷调效果。

3.数码相机技术的优势固然明显,但目前还存在某些不足。试结合实例论述它的主要不足之处。

答:第一,绝大多数数码相机的连拍速度不快,无法与高档次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连拍速度相比。

第二,在感光度和宽容度方面也有缺陷。

第三,数码相机的成像镜头目前尚不如传统的单反相机那样,有庞大的镜头群的支持,因此在艺术表现力上稍逊一筹。

4.倒易率失效发生后在胶片上有什么反应,有什么解决方法?

答:主要表现为:

黑白摄影上,曝光不足负片密度达不到正常标准,使影调层次受损,影像反差也发生变化。

彩色摄影上,除了有在黑白摄影中发生的所有弊病,还表现为色彩平衡失调。

有三种办法解决:

一,有专门设计的胶片,凡标有“L”的胶卷适用于1/10秒至更长的曝光时间。 凡标有“S”的胶卷适用于1/10秒至1/10000秒的曝光时间。

二,尽可能调节光圈和快门的组合。

三,开大光圈增加受光时间,并调节显影时间。彩色胶片还要用滤光镜来校正色差。

5.举例论述影响光源的强度变化的因素。

答:一,天气,(1)晴天,光源强度最大(2)薄云蔽日,(3)阴云蔽日,(4)乌云密布

二,时间,中午强度最大

三,季节,夏天最大

四,地域,纬度小强度大、海拔高强度大

6.举例说明反光能力的强弱,及与亮度的关系。

答:景物的反射与吸收成反比。

这种特性与其表面的结构和色调有很大关系。

反光能力越强,亮度越大,

反光能力越弱,亮度越小,

7.举例说明为什么弱光摄影时要遵循“宁多勿少”的原则?

答:无论是黑白负片还是彩色负片,在曝光过度方面的宽容度都大于曝光不足。

胶片对光线的感受能力与人眼不同。人眼只具有简单的反映功能。曝光过度的则不仅能显示景物轮廓线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景物的影纹层次,彩色胶片还可能对景物的色彩有所再现。

如果不足就一切都不可能。

8.偏振镜的组成部分及作用?

答:是一种夹层滤光镜,有两片玻璃粘合而成,中间夹着涂有同一定向的微小晶体的乙烯状薄膜。

一 降低天空亮度。天空投射下来的光有很多是偏振光,用偏振镜可以阻止这些光的通过。降低的程度以拍摄镜头与太阳的方位成90度夹角时最大。

二 控制非金属物体的反光。因为金属表面的反光不是偏振光。使用偏振镜拍摄时的限制它要求光束的入射角为30到49度之间,并从反射角的位置去拍摄。如果正面拍摄玻璃的正面反光用偏振镜也是无用的。

三 可替代中灰滤色镜。将两个镜合在一起调节偏振光的振化角度还具有可变化性。

四 增强色彩的饱和度。避免光滑物体的反光产生的眩光,可以增加色彩的饱和度。

9.人像摄影如何消除眼镜上的反光?

答:室外 改变拍摄地点或人物方向

室内 主灯要高一点。辅助灯不要放在正面,光线要柔和、稍暗。必须正面用光的,可使头稍稍左右转动,或稍稍调整拍摄角度。升高机位。用反射光为主光源。尽可能避开明亮的反光体。

10.由于数字相机与计算机紧密结合使得它比传统相机有优势,使述这些优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并举例说明有什么好处?

答:一 成像速度快,具有即拍即现的功能。

二 在修改照片时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

三 信息量大,易于检索,复制质量高,贮存性能好。

四 直接与计算机连接,使用软件处理图片和储存。

11.什么叫灰雾度,形成的原因,影响灰雾度的条件?

答: 一个淡灰色的数值很小的密度层,均匀的分布在透明的片基上,这个密度层叫做灰雾度。

形成的原因 银盐的性能不稳定

负片的比正片的大;高感光度的比低感光度的大;保存时间长,温度高,灰雾度大;显影的时间长,温度高,药液的碱性强,抑制剂(溴化钾)的用量少,灰雾度大;暗室的安全灯不合格,感光片离安全灯太近或曝光时间太长,灰雾度大。

12. 简单论述传统相机的优点。

答:一 底片的保存期长

二 高档次的相机快门速度高于数字相机

三 影像的质感强

四 有强大的镜头群的支持,表现力强。

13.为什么要学习摄影?

答:结合实例论述

14.广告摄影师的拍摄范畴?

答:一 时装摄影

二 产业摄影

三 静物摄影

15.什么是实用摄影?有哪些摄影是属于实用摄影范畴?论述其价值?

答:是摄影艺术的一个分支

科技 时装产品 医学 广告

直接为生产、科研服务,强调实用价值

16.假如你当了一名摄影记者的注意事项?如何表现现场感?

答:一 注意自身安全

二 在执法人员的配合下拍摄

三 构图

四 光线

五 主题

17.结合实例论述一下红色与黑色的色彩象征意义?

答:红色,热烈、喜庆、胜利、紧张

黑色,庄严、肃穆、恐怖、哀伤

18.答出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并结合彩色摄影说明其重要性?

答:一 色相

二 明度

三 色纯度

19.结合实例论述摄影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

答:一 传播性 二 可读性 三 可感性

四 社会性 五 纪实性

20.论述一下辅助光的类型,及作用?

答:一 衬光 刻划轮廓 二 三角光

三 脚光 一般不使用 四 头发光 增加空间感

21.摄影的实用价值有哪些?

答:一 记录历史 二 传播知识

三 创造美感 四 创造财富

22.论述太阳光由哪七种单色光组成,其中哪三种是三原色光?

答:红 橙黄 绿 青 蓝 紫

三原色:红 绿 蓝

23.什么是消色体?哪些物体是消色体?

答:黑、白、灰

24.什么叫畸变?

答:被摄景物中没有通过镜头光轴的直线经成像后变成曲线的像差称畸变。

25.畸变的分类?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答:桶形畸变; 枕形畸变

26.全色片是一个什么概念?并举出几种全色片?

答:能感受的色光范围基本上包括了全部可见光。

普通的摄影胶卷都是全色片。

27.结合实例论述逆光拍摄中的注意事项?

答:一 防止杂乱光线的进入

二 防止光晕的产生

三 防止嗤光的出现

四 测光时要注意曝光量

五 主体要进行适当补光

28.结合实例论述逆光的类型。

答:一 高逆光 二 中逆光

三 低逆光 四 侧逆光

结合以上知识点论述

29.摄影布光如何处理好主光、辅助光与背景的关系?

答:一 主光起造型作用,占主导地位

二 辅助光为主光服务

三 背景光起衬托作用

30.结合实例论述冬季摄影器材的保护措施?

答:一 机身和镜头要注意防寒

二 注意相机镜头上雾气的产生

三 相机电池在寒冷情况下的电量

摄影理论 篇3

近2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20年,是中国摄影家协会恢复工作的20年,也是召开第一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以来的20年,更是我们的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20年。

一定的理论总是一定时代的社会实践的产物。摄影理论当然也是如此。20年来的摄影理论,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大国策的大的时代背景下,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从这一阶段的摄影实践中总结和升华而来的。离开实践的理论难免是空洞的理论,然而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也难免是盲目的实践。我们的摄影理论和理论建设,正是在理论与实践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中逐步发展的。

20余年来,在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摄影理论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1980年秋,中国摄影家协会重建了摄影理论研究部,随后又成立摄影理论评论委员会,接着全国各省市摄协以及其它一些摄影团体,也相继设立主管摄影理论建设的机构或专人,开展理论建设工作,学术研究的空气重又活跃起来。

20年来中国摄影家协会一共召开了六届(包括本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或研讨会)。

第一届于1980年在北京召开,以邓小平同志在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辞为指导思想,一方面继续批判极“左”文艺路线,进行拨乱反正,同时集中探讨了四个问题:

1、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异同——个性和共性;

2、什么是摄影艺术的特性?当时提出了诸如纪实性、瞬间性、真实性、形象性、可视直观性、典型性等等概念,最后一致认为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的基本特性,不论新闻摄影还是艺术摄影都必须以纪实性为基础;

3、摄影艺术的社会功能,认为教育、认识、审美三种功能应全面发挥;

4、还讨论了抓拍与摆拍、摄影分类等问题。

这是中国摄影史上首届摄影理论年会,因而得到中国文联领导的重视,陈荒煤和李庚同志都到会讲话。这给与会者莫大的鼓励,激发了大家研讨摄影理论的热情,对以后的摄影理论研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届于1981年在桂林召开,继续讨论纪实性问题,有的对此提出了质疑,但多数仍持肯定意见。此外,首次提出了摄影美学的命题,但没有就其本体展开讨论,而是对教育、认识、审美这三个功能的位置谁先谁后、谁最重要的问题进行争论,最后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三个功能是“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教育和认识功能是通过审美发生作用的。此外还讨论了摄影艺术的时代精神问题,摄影家的责任感等问题。

第三届于1985年在大连召开,这期间,由于改革开放浪潮节节高涨,人们的社会心理、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等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所以这次会上着重讨论了更新观念的问题,即由封闭式思维方式改变为开放式思维方式,由单一模式改变为多元、多侧面、多层次的方式,由简单庸俗社会学倾向改变为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论思维,由此而联系讨论了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问题。会上还提出了逐步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摄影理论体系。

第四届于1988年在厦门召开,首先回顾、审视和评价了新时期十年来摄影艺术创作和理论的走向和发展趋势,同时继续讨论了主旋律和多样化的关系,也对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位置和前景进行了争论。一种意见认为西方现代主义摄影可能或者已经成为对中国现实主义摄影冲击力很大的潮流;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现代主义摄影还只是处在模仿和实验的阶段,还没有那么大的冲击力,更谈不到是潮流。在谈到前景时,一种意见预料,现代主义摄影可能成为中国摄影艺术的主导;持反对意见的则认为,现代主义摄影不会替代中国的现实主义摄影,更不会成为中国摄影艺术的主潮流,因为它在中国没有基础和条件。

第五届于1994年在贵阳召开,这一届集中研讨了纪实摄影问题。对它的概念界定,它的源流、现状、发展趋势、审美特征、创作规律、社会功能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直到现在,纪实摄影问题仍然是一个热门话题。

在此期间,各省市摄影家协会也以不同的方式召开理论或创作研讨会,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了研讨。有的摄协如新疆、湖北等对理论工作也抓得较好。至于不是中国摄协召开的如1986年西安的摄影美学讨论会和1987年珠海的“’87摄影趋势研讨会”,也对发展摄影艺术理论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整体上看,我们的理论研究范围由窄到宽,理论研究的层次也由浅入深了。

中国摄协在召开各届研讨会的同时,还先后出版了5本摄影艺术论文集,本届年会的论文集也将出版,新疆也出过6本,这是历年来摄影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当然,中国摄协的两个刊物和一张报纸,也对理论建设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应该肯定,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摄协和地方摄协的摄影理论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们的理论队伍也不断壮大,尤其是先后涌现了一批理论骨干。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概括地说,至少有以下几点:

1、没有对过去探讨的问题进行梳理,哪些已经基本解决,哪些还需继续探讨,还有什么新出现的课题需要提出来进行研究;

2、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新的特别是年轻的理论骨干做得还有欠缺;

3、现在的理论活动大多是由摄影报刊组织和领导的,这是必要的,但这有很大的随机性,缺乏系统性;

4、摄影理论的组织建设不健全,其机构一度形同虚设,关键是没有具体人来负责抓这项工作;

5、理论年会的召开间隔不平衡,有时间隔太久,遂使研究空气渐渐冷下来。

摄影理论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或者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摄影界全体同志群策群力共同来完成。如果大家都努力来做,相信今后中国的摄影理论建设将是大有可为,而且一定是大有作为的。

“第六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备忘

专题报告会

《进入WTO后的中国》

薛荣久(对外经贸大学教授、WTO研究会会长)

《当前文艺思潮的若干问题》郑伯农(著名文艺理论家)

《版权保护的启示》

王立平(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音乐家协会著作权保护委员会主任)

《摄影作品版权保护》 吴海涛(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局副处长)

“摄影论坛”讨论题

摄影理论建设与实践

网络时代与图片市场

入世:版权保护及其它西部开发

15位大会发言论题

西大开发给中国摄影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四川 康大荃

漫谈中国西部“屯垦摄影”的潜在力 新疆 武怀扬

借西部大开发之契机 繁荣摄影艺术事业 云南 张维明 姜定忠

发挥摄影优势 服务西部大开发 新疆 雷茂奎

数码时代的摄影文化生态 香港 曾家杰

数字技术与广告摄影的新课题——从名模谢东娜被“变脸”谈起 北京 盛希贵

摄影网站的分类结构和发展趋向——国际互联网与现代摄影的思考 上海 林路

网络时代关于摄影的几点思考 甘肃 杨小军

摄影作品的展示和收藏 北京 冯建国

商业图片库——摄影图片与市场的桥梁 北京 王效海 王滢

中国摄影的“入世之道” 湖北 黄一璜

摄影文化的世纪转折 湖北 丁遵新

我国摄影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刘明远

聚焦重大题材——军事摄影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解放军 陈立人

摄影曝光的理论初探 篇4

一、测光模式

光线是曝光的基本元素,只有知道处理的光线有多少,曝光的其他要素才有意义。因此获得好曝光的首要任务是测量光线,测光系统的最基本目的是测定景物的明暗程度,然后确定曝光指数,这两个数值确定了光圈开启的直径以及光线作用于胶卷的时间,是曝光过程中同时作用、不可分割的两个要素。

在早期的35mm摄影中,许多相机都使用简单的平均T T L测光,即基本上只查看一个场景,计算所有亮度值,然后找到一个合适的中间值——平均读数。所有TTL测光都是反射式测光,数码相机中内置有3种类型的测光:多区测光、中央重点加权测光、点测光。许多相机以中央平均测光的模式作为主要模式,即主要的光线明暗信息来自于取景器中央部分的景物。拍摄的主要对象在画面中相对较小,或主要对象处于不同于整个场景的光线中时,中央重点加权测光也很有用。点测光沿用了中央重点加权测光的思想,当选定了景物一个特定部分作为曝光目标时,使用定点测光就会比较方便。不同的测光模式可以准确把握曝光以获得最佳的效果,不同的测光模式因读取取景器画面的光线范围的不同而不同。

二、曝光的控制

按下相机上的快门释放按钮时,镜头光圈接近于设置的值,快门打开指定的时间量,将成像传感器暴露给镜头通过的光线,这就是曝光的控制。通常数码相机都能使用以下3个基本控制项设置曝光:ISO速度、镜头光圈和快门速度。

1. ISO速度

ISO速度是设置曝光的基本选项,因为它控制着数码相机传感器的感光性。在所有的相机中,这都是一个可调整的设置,通常ISO速度最小约为50,最大约为800、1600。ISO数字越小,感光性越差;数字越大,感光性越强。ISO数字每增加1倍,胶卷的感光能力就会增加1倍,ISO 100的胶卷的速度和感光能力比ISO50快1倍,比ISO 200慢1倍。这样在使用时,当想让拍摄效果更好的时候,就把ISO设置为100,而在光线不足时就将ISO设置为400。我们把ISO感光度由100提高到了400,即提高了4倍,同时快门速度由1/3秒改为1/14秒也是加快到了原来的4倍。

2. 镜头光圈

镜头光圈就是一个打开镜头的装置,让光线到达传感器。光圈大小由一个f级的数字序列描述。这一系列逐渐增加的光圈大小遵循一套完美的标准化编号系统。光圈数或f级越小,光圈实际打开得越大,进入传感器的光线也越多。每次从一个f级调到下一个f级时,会使到达传感器的光线减半或加倍。光圈值与曝光时镜头的光圈打开的直径大小相关,表示为f数字,为镜头的焦距与镜头光圈打开的直径之比,例如,焦距为110m m的镜头光圈打开的直径为10m m时光圈值为f/11,光圈值的数字越小,光圈打开的直径越大,曝光时通过的光线量也就越大。对于各种焦距的镜头,光圈值都是不变的,即光圈值为f/8时,焦距24mm与焦距210mm的镜头曝光时所通过的光线量都是相同的。

3. 快门速度

光圈只控制让多少光线穿过镜头,还需要某种方法来控制传感器接收光线的时间。这就是相机快门速度的作用。快门是设置曝光的另一个主要控制项,快门通过一系列精确的定时快门速度控制曝光的持续时间。通常,快门速度从几千分之一秒到较长的曝光时间。在拍摄移动对象时,使用的快门速度越快,就可以捕捉更清晰的动作。尽管快门速度设置通常表示为整数,但他们实际是几分之一秒。例如,如果相机的取景器显示的曝光设置为60,f/8,实际上,传感器接收光线的时间为1/60s,f/8。整秒后面通常跟着一对引号,例如:快门速度4",表示曝光时间是4秒。

4. 组合曝光

在传感器上形成图像所需的光线量由测光系统决定,要想提供所需的光线量,需要正确地组合快门速度和光圈。通常快门速度和光圈的组合有很多种,在摄影中,不是以线性比例来测量光线的,而是通过两个因素进行测量。光圈和快门速度都用称为“级”的方式来调整。增加1级意味着将光线量乘2,降低1级则将光线量除2,可以互换光圈的级数和快门速度的级数。例如:光圈扩大两级时,快门速度可以快两级。这就维持了总体的曝光程度。如表1所示,该表显示了5种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所有这些组合都获得相同的曝光。

三、曝光模式

镜头光圈的主要功能是让光线进入相机。没有光圈,相机就无法感光。控制光圈大小的能力可以完全并且精确地控制多少光线可以达到相机的传感器。最大光圈较大的镜头通常称为“快”镜头,最大光圈较小的镜头称则为“慢”镜头。镜头速度越快,对焦时取景器越亮。

1. 光圈优先模式

让相机选择正确曝光所需的相应快门速度,对景深的控制是曝光设置中最关键的部分时,就应该选择这种曝光模式。这是一种半自动模式,由用户选择镜头的光圈,相机则用合适的快门速度与之匹配。光圈的选择取决于使用的镜头,但有时相机可能无法提供匹配的快门速度,此时必须更改光圈或ISO才能使用相机快门速度范围内的速度。使用光圈优先的一个原因是控制景深(DOF)。景深是指哪部分场景能够清晰可见,较浅的DOF意味着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图像区域是清晰的,较深的景深则意味着图像中的较大区域(焦点的前面和后面)都是清晰的。DOF取决于几个方面(见表2):

使用光圈优先的第二个原因是控制快门速度。大光圈可进入更多的光线,所以可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因此,要确保相机使用最快的匹配快门速度,可将光圈设为大(或最大)。拍摄运动或在暗淡光线下拍摄时这很有用,设置小光圈可确保相机设置较慢的快门速度。捕捉连续的运动时很有用。

2. 快门优先模式

如果主要考虑拍摄对象的移动,而不是主要考虑景深时,就可以使用这种模式。快门优先模式对于夜间摄影和室内摄影而言也是出色的选择,因为此时必须使用非常慢的快门速度才会获得可接受的曝光。与光圈优先类似,这也是一种半自动模式,但是由用户设置快门速度,相机则尝试提供匹配的光圈。如果没有合适的光圈,则必须改变快门速度或I S O。要想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为移动所导致的图像模糊,可设置较高的快门速度。无论是拍摄的对象正在移动,还是您从移动的车辆上进行拍摄。所需的快门速度取决于移动的速度和方向,因为较快的快门速度让传感器暴露在光线下的时间较短,所以可能需要大光圈或较高的ISO。如果使用闪光灯,还应该保证相机的最大闪光灯在同步速度内。

3. 手动曝光模式

曝光的偏差显然是由相机的测光能力引起的,相机的测光模式对测光的准确度大有影响。大自然的光线变化莫测,对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的拍摄对象以及摄影者的不同创意表现来说,单一的测光模式实在是捉襟见肘了,所以才有众多的测光方式用于不同的环境中提高曝光的准确度,即便如此,仍然不能满足很多特殊的场合和情况。在手动模式中,快门速度和光圈设置都可以控制。通常相机会提供图形或数字显示,提醒现在的曝光设置与建议曝光量之间的差别,加号表明曝光量比建议值要高,减号表明曝光不足。一般情况下,由相机来测定整个画面的光线亮度,并确定最佳曝光量,然而当拍摄白花和雪景等白色较多的对象时,相机会错误地判断出“光线充足”,并自动拍摄出色调较暗的照片。曝光补偿是改变画面的整个明暗状况或颜色饱满状况的有效手段,当希望画面的颜色更加饱满时,用自动曝光指数减1档曝光补偿,减少1/3至1档的光线量。如果希望整个画面明亮一些,用增加曝光补偿的方式增加作用于底片的光线量。

4. 场景模式

一般而言,数码相机都提供了多种场景拍摄模式,即相机内预先调节好光圈、快门、焦距、测光方式及闪光灯等参数值,以便于那些经验不足的用户拍出有一定质量保证的数码相片,主要有人像模式、风景模式、全景模式、夜景人像模式、动态模式和微距模式等。

(1)人像模式:此模式主要用来拍摄人物相片,如证件照。数码相机会把光圈调到最大,做出浅景深的效果。而有些相机还会使用能够表现更强肤色效果的色调、对比度或柔化效果进行拍摄,以突出人像主体。

(2)风景模式:拍摄风景名胜时,数码相机会把光圈调到最小以增加景深,另外对焦也变成无限远,使相片获得最清晰的效果。

(3)全景模式:拍摄超宽幅度的画面时,数码相机会在每张相片后留出多余位置,帮助摄影者连续拍摄多张风景相片,再组成一张超宽的风景照。

(4)夜景模式:夜景模式一般有两种,前者使用1/10秒左右的快门进行拍摄,从而有可能导致曝光不足。而后者则使用数秒长的快门曝光时间,以保证相片充分曝光,相片画面也会比较亮。上述两种都使用较小的光圈进行拍摄,同时闪光灯也会关闭。

(5)夜景人像模式:在夜景中拍摄人物,数码相机通常会使用数秒至1/10秒左右的快门拍摄远处的风景,并使用闪光灯照亮前景的人物主体,闪光灯通常会在快闪关闭前被触发。

(6)动态模式:用来拍摄高速移动的物体,数码相机会把快门速度调到较快(1/500秒),或提高ISO感光值。

(7)微距模式:用来拍摄细微的目标,如花卉、昆虫等等,数码相机会使用“微距”焦距,并关闭闪光灯。

四、结束语

摄影就是通过相机来控制光的过程,曝光就是这种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能捕捉拍摄对象的总体色调范围,理解光线的表现力,是对光线如何表现或隐藏摄影目标的质感的理解,对不同光线给某一景物带来不同的氛围的感受,通过选择合理的测光模式,进行适当的曝光选择,把这种理解与感受转化为图像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向群,易林.数码摄影的曝光技巧[J].数码方阵,2006,6:49~51

[2]乔治·史葛著,潘洁明,谢永青译.相机使用技巧[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3]Jeff Wignall著,张波译.数码摄影工坊—曝光[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X理论、Y理论、超Y理论及Z理论 篇5

一、X理论、Y理论及Z理论概述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把对人的基本假设作了区分,即X理论和Y理论。X理论认为:人们总是尽可能地逃避工作,不愿意承担责任,因此要想有效地进行管理,实现组织的目标,就必须实行强制手段,进行严格的领导和控制。Y理论则是建立在个人和组织的目标能够达成一致的基础之上。Y理论认为,工作是人的本能,人们会对承诺的目标做出积极反应,并且能够从工作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员工在恰当的工作条件下愿意承担责任。

不同的理论假设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不同的含义:X理论要求为了实现有效的管理,实现企业的目标,应当采取严格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Y理论则要求管理实践要满足人们的成就感、自尊感和自我实现感等需求。

在80年代具有重大影响的《Z理论》的作者威廉•大内,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在其著作中提出了“Z型组织”的理论。他认为:“提高生产率的关键因素是员工在企业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企业应实行民主管理,即职工参与管理。他的理论是在行为科学的X理论、Y理论之后,对人的行为从个体上升到群体和组织的高度进行研究,认为人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体行为,而且是整体行为。Z理论的要点是:长期的雇佣;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员工相互平等;人性化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消除单调的工作,实行多专多能;注重对人的潜能细致而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树立整体观念,独立工作,自我管理。Z理论为以人为本的思想提供了具体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模式的关键在于员工的参与。

二、X理论和Y理论的应用

X理论和Y理论是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关于人性假设所做的两类区分。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了有关人性的两种载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基本上消极的X理论(Theory x);另一种是基本上积极的Y理论(Theory Y)。通过观察管理处理员工关系的方式,麦格雷戈发现,管理者关于人性的观点是建立在一些假设基础之上的,而管理者又根据这些假设来塑造他们自己对下属的行为方式。

X理论的人性假设是:

A、员工天生不喜欢工作,只要可能,他们就会逃避工作。

B、由于员工不喜欢工作,所以对大多数人都必须进行强迫、控制以及指挥,甚至要以惩罚相威胁,才能使他们尽到自己的努力;

C、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

D、大多数员工喜欢安逸,没有雄心壮志。

在与X理论相对立的另一个极端,一些管理人员的行为则反映出一套Y理论的人性假设。“Y理论”是指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融合的观点,与X理论相对立。它包括:

1、一般的人在本质上并不厌恶工作;

2、外部控制和惩罚威胁并不是能够使人们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惟一手段;如果员工对某些工作作出承诺,他们会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以完成任务。

3、激励人们的最好办法是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自尊感和自我实现感等此类的高层次需求;

4、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仅愿意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地去寻求责任感;

5、较高的想像力、理解力、在解决组织问题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创造力等各种能力,是非常广泛地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的,而不是仅仅集中在少数人的身上。绝大多数人都具备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而不仅仅管理者才具备这一能力。

当然并无证据证实某一种假设更为有效,也无证据表明采用Y理论联系的假设并相应改变个体行为的做法,更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现实生活中,确实也有采用X理论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案例。例如,丰田公司美国市场运营部副总裁鲍勃.麦格克雷(Bob Mccurry)就是X理论的追随着,他激励员工拼命工作,并实施“鞭策”式体制,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这种做法使丰田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企业管理员工有没有一定的模式?应该说是有的。如何管理员工首先取决于管理者如何看待员工。

所谓X理论,反映的是经理人对员工的不信任,主张对员工严加看管。而Y理论却认为员工都是善良的,完全可以通过激励的方式使其自觉地为企业工作。属于X理论的经理认为,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不可能是同一的,企业要求员工刻苦工作,而人天生都是好吃懒做的,因此在公司上班都容易讨厌工作,尤其是逃避艰苦困难的工作。因此,要想企业各项工作得以完成,惟有对员工制订严格的纪律,采取强制、监管、惩罚等措施。在这种氛围中,俯首帖耳、老老实实工作的员工便是好员工。信奉X理论的管理者对属下的行动非常警觉,对他们的一言一行都非常敏感。他们更倾向于采取军队的管理方法,要求属下对上级的指令一位地服从,否则就要对他们实行责罚。

Y理论跟中国古代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很是相似,认为人都是有良心和自觉性的,只要条件合适,员工一般会卖力地工作。要求员工很好地工作,3 不能仅靠苛刻的管理制度和惩罚措施。如果企业能够采取正确的激励措施,员工不仅能够在工作中约束自己,自觉地完成所分配的工作任务,而且还会发挥自己的潜能。持有这种信念的管理者往往采用松散诱导的管理方式,通过与员工一起制订目标的方式,促使员工参与管理,从而达到完成工作任务的目的。

Y理论在近几十年中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和应用。日本推行的美国学者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就是建立在Y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从表面上看,Y理论和X理论是相互对立的,但实际上它们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而不是互不兼容的必选其一的对立关系,一位地强调一个方面显然是片面的。

我们也可以说,X理论和Y理论是统一价值杠杆上的两个不同终端。我们从两者之中可以看出,不管你怎样看待员工,对员工提出目标并进行管理是完全必要的,既要尊重员工,诱导他们自觉地工作,又要制订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一定的纪律约束。在这个价值杠杆上,左端是X理论式管理,而右端是Y理论式管理,管理的标点应根据员工素质、公司管理基础和工作特点等条件灵活机动地进行滑动。在员工素质比较差、公司管理基础比较薄弱、生产力低下的公司,管理标点应该滑向左端,反之应向右端滑动。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和员工的素质特点,善于运用这个杠杆,讲究管理艺术,将员工管理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上。

日本学者威廉.大内在比较了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的不同的管理特点之后,参照X理论和Y理论,提出了所谓Z理论,将日本的企业文化管理加以归纳。Z理论强调管理中的文化特性,主要由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所组成。根据这种理论,管理者要对员工表示信任,而信任可以激励员工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企业、对待同事,为企业而忠心耿耿地工作。微妙性是指企业对员工的不同个性的了解,4 以便根据各自的个性和特长组成最佳搭档或团队,增强劳动率。而亲密性强调个人感情的作用,提倡在员工之间应建立一种亲密和谐的伙伴关系,为了企业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X理论和Y理论基本回答了员工管理的基本原则问题,Z理论将东方国度中的人文感情揉进了管理理论。我们可以将Z理论看作是对X理论和Y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在员工管理中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灵活掌握制度与人性、管制与自觉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实施最符合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管理方法。

X理论——强势管理

X理论就是强势管理。假设你的下属逃避责任、不愿意动脑筋,甚至很讨厌上司给他分派工作,碰到这种下属,就需要一种强势管理。这种强势管理可以对员工产生约束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Y理论——参与管理

如果你有这样的下属,他们愿意接受任务,也喜欢发挥自己的潜力,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作为一名管理者你应该给这样的下属一些机会,让他们参与管理。

【案例】

只管3个人

美国著名的艾森豪威尔将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的指挥官,在诺曼底登陆以前,一次他在英国打高尔夫球,新闻记者采访他:“前线战势紧急,您怎么还有心情在这里打球啊?”艾森豪威尔说:“我不忙,我只管3个人:大西洋有蒙哥马利,太平洋有麦克阿瑟,喏,在那边捡球的是马歇尔。”其实艾森豪威尔手下有百万大军,诺曼底登陆也是事关重大,是二次大战的转折点。难道他真的只管3个人吗?不是。他是懂得让下属参与。

当然,在让下属参与之前,先要启发、教育他们,培养他们的能力,在他们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后让他们参与管理。

3.Z理论——综合运用

在企业组织机构中,往往既有逃避责任、愿意工作,不愿思考的人,又有接受任务、喜欢挑战、富有潜力的人,这就要求管理者分别应用X和Y两种理论。X部分强调物质、惩罚和制度,Y部分强调精神、激励和人性。

如果只注意逃避责任、厌恶工作、不愿思考的人,轻易就说“预算不够”,“小心啊!我叫你下岗”,“人事法令法规就是这样写的”,我们往往只是注意在物质面、惩罚面和制度面上下功夫,而忽视了精神、激励和人性层面。

◆重视精神

【举例】

大家分享

一位成功的商人谈起自己的成功经验,谈到自己年轻时就养成一个习惯,他薪水里面一定有1/10不拿回家。当他赚5000元钱的时候,拿出500元钱帮助他的下属,大家买点吃的喝的;当他赚10000元的时候,就拿出1000元钱来给他们作奖金,让他们出差时能吃好点,住好点;当他赚5万元的时候就拿5000元出来改善一下他们的生活条件,做自己的小部门的奖金;当他赚100,000元的时候就拿出10,000元给他们添臵一些服装。而今天他的得力助手就是这些同舟共济的朋友。

所以一个人不要常常说物质和预算不够,首先要看你是如何看待这些资金,而你自己又动用了自己的多少货币。

◆强调激励

每个人都需要激励,适当的激励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案例】

参观摩托罗拉生产厂房

在上海摩托罗拉的生产厂房参观,副总经理带领我们参观他们的生产线,在走过一个男性中国作业员身边时,看到他正在拧焊作业管线。副总经对他说“Goodboy!”男员工对他笑了一下。参观到检验车间时,一个女作业员正在用放大镜检验产品,“Nicegirl!”女作业员也微笑了一下。听到副总经理和自己很亲切地讲“Goodboy,Nicegirl”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个激励。

有些人觉得作为领导或者主管,别人给自己敬礼、问好是应该的,其实人与人之间是要互相激励的。“老王,吃过饭了吗?”“老李,脸色不好,多休息一下。”这么一两句话就是一种激励,给人温暖的感觉。

◆注重人性

讲究人性有时甚至会优于严格的制度。

【案例】

吊 唁

日本桑德利啤酒厂副厂长的父亲去世了,桑德利啤酒厂的总经理去他们家吊唁,穿了一身黑色的西服,臂上还戴一个黑纱,“副厂长先生,令尊去世,我们大家都非常地难过,我今天代表公司来这里向您吊唁,你要注意身体,希望你早点回到工作岗位,节哀顺变。”鞠完躬他就站到副厂长的旁边去对别的客人鞠躬,这就表示他把副厂长的家人也当成自己的亲人了。副厂长跟别人说,看样子我这辈子要死在桑德利了。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物质+精神、惩罚+激励、制度+人性进行综合运用,7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用人上游刃有余!

4.超Y理论

该理论认为,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方式,必须根据组织内外环境自变量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等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灵活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管理方式要适合于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

理论简介

超Y理论是1970年由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约翰〃莫尔斯(J.J.Morse)和杰伊〃洛希(J.W.Lorscn)根据“复杂人”的假定,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它主要见于1970年《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发表的《超Y理论》一文和1974年出版的《组织及其他成员:权变法》一书中。该理论认为,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方式,必须根据组织内外环境自变量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等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灵活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管理方式要适合于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超Y理论在对X理论和Y理论进行实验分析比较后,提出一种既结合X理论和Y理论,又不同于是X理论和Y理论,是一种主张权宜应变的经营管理理论。实质上是要求将工作、组织、个人、环境等因素作最佳的配合。

基本观点

★人们带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组织,但最主要的是实现其胜任感 ★由于人们的胜任感有不同的满足方法,所以对管理要求也不同,有人适用X理论管理方式,有人适用Y理论管理方式;

★组织结构、管理层次、职工培训、工作分配、工资报酬和控制水平等都要随着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及人员素质等因素而定,才能提高绩效;

摄影师谈摄影 篇6

“摄影乃是处理一种人人皆知但却无人关注事物的工具。我的照片旨在表现你视而不见的东西。”(艾梅特-戈温)

◎否定了生活

“大多数现代生活的复制者,甚至包括照相机,实际上是否定了生活。我们吞下了邪恶,噎住了善良。”(瓦雷斯·史蒂文斯)

◎像被拍摄过的我拍摄是为了弄清楚什么东西会看起来像被拍摄过的。(加利·温诺格兰德)

◎看世界的方式“我不理会照相机如何看事物,我要它看到我看世界的方式。”(拉尔夫·吉卜生)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

“每一幅照片都可以是一部电影的第一个镜头。” (维姆·文德斯)

◎终结于照片

“马拉美最具逻辑性地说过,世上存在的万物是为了终结于书本。如今万物的存在是为了终结于照片。”(苏珊·桑塔格)

◎浪漫主义“平常老是叫我浪漫派的人,都是由于他们在生活中嘲讽愤世并受尽挫折,所以才什么也信不过了。而当我坚持信念的时候,他们就把我称作浪漫主义。”(尤金·史密斯)

◎自然的模糊性

“布拉塞教会了我什么是含蓄,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特别看重清晰。最近,布拉塞一直促使我思考,我该如何真正地面对那些我在照片中看不到的东西。不管是布拉塞还是比尔·布兰德,他们的照片中都存在着一种自然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读之令人肃然。” (黛安·阿勃丝)

◎凝固的时间

“随着快门的开启,时间被凝固下来,作为‘此时此刻’的记录是不可重复的,也就成为永远。” (荒木经惟)

◎我们的孤寂

“探索的结果、那决定性的瞬间是可以与所有的观赏者分享的。但其他那些瞬间、其他那些不具有决定性的上百万个瞬间、所有没有结果的探索,都在我们身上囤积起来,形成我们的孤寂。” (弗兰克·霍瓦)

◎梦与纪律

“梦与纪律并不冲突,它们是一体两面。就像音乐,它建构在数学的精确之上,却从感觉和肺腑来打动我们。技巧和感性是分不开的。”(马克·吕布)

◎瞄准点

“我不认为我们能改变自己的眼光。瞄准点是你自己决定的,你认为的幸运的意外、在瞄准点之外拍到的照片,也是你自己拍得的。” (尚路普·谢夫)

◎在花朵后面

“一个摄影家知道在花朵后面有全世界的苦难,经由这朵花,他可以触碰到别的东西。” (爱德华·布巴)

◎那个什么也没找到的人

“摄影师其实就是那个什么也没找到的人,可是他总是保持希望到最后一刻。这种希望激励着他,使他能坚持下去。摄影家能保持年轻,是因为他们一直到最后一刻,还希望能拍出一张成功的照片。” (爱德华·布巴)

◎工具

“相机是我的工具,经由它,我给予我周遭的所有事物一个理由。” (安德烈·柯特兹)

◎年轻时必须疯狂

“我对我的学生说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从清晨到傍晚,能拍多久就拍多久。我告诉他们,一定要对摄影有狂热,年轻时必须疯狂。这还不够,要到有一天在困顿中发现摄影的限制,这才会了解摄影。” (岩宫武二)

◎房间的气氛

“每一个人在某些时候都曾经感受到一个房间的气氛,这张气氛和我们的情绪、或者是和某一个人,过去、未来、甚至是梦中的景象有关。当气氛和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时,能产生一种非常尖锐的感情——几乎像是‘乡愁’的情绪。” (毕尔·布兰德)

◎拜托再笑一次

“摄影照我的想法,就是绘画的速写,凭直觉完成,不容修改。若非修改不可,那只好等下一张再改了。生命是随时在变的,有时景象一消失,你就无能为力了。你不能求别人:’拜托再笑一次。把刚才的姿势再摆一遍。’生命只有一次,是永远,而且不断在翻新。” (布列松)

◎恰当的时刻到恰当的地方

“我有一种禀赋,能在恰当的时刻到恰当的地方;或者至少在恰当的地方,耐心等待恰当一刻的到来。几天前,我到西部海岸拍海景。我坐在海边,望着云彩,一边想像我期望的变幻。两个小时以后,云彩的形状竟然与我想象的一模一样,于是我拍了照片、回家。” (唐·麦库宁)

◎日常的小工作

“摄影是一种日常的小工作,却要以狂热从事,要保持好奇。为了滋养它,必须切断与居住地的某些关联。因为这些关联常常是成见的来源。一有成见,就看不清楚了:所以孩童看得最真切;所以不识字的人见过的事,都记得很清楚。” (马克·吕布)

◎我感兴趣的是极限

“我对摄影哲学没兴趣,我感兴趣的是极限。我总是拍同样的人、同样的情景。因为我要知道这些人、这些情景的极限和我自己的极限,至于是第一张成功、还是第五张、乃至第十张都不重要。” (寇德卡)

◎听命于神秘的内心世界

“我常会被摄影技巧所打动,但我不太喜欢这个祠。我之所以为它所动,是因为真正好的技巧只听命于神秘的内心世界。” (黛安·阿勃丝)

摄影理论 篇7

一、现代企业理论及资本结构理论

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由支薪经理所管理的大企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主要行业的主导力量, 从而取代了传统的家族小企业而成为管理生产和分配的组织形式。在这种经济体中, 大量原本在高度专业化的市场内由价格机制指导完成的交易现在已经被企业内部化, 这使得企业的内部关系变得相当复杂, 而且它们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美国的两位学者伯利和米恩斯考察了当时美国的200家最大的非金融类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 发现那些股权高度分散化的企业往往被那些仅仅拥有少数股权甚至根本没有股权的内部经理所控制, 他们将这种现象概括为“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这正是现代企业的特征之一。经理管理型企业逐渐取代了资本家与经营者合而为一的古典企业形式, 并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的主流。

科斯把企业理解为不同于标准的市场交易的契约的集合, 从而开创了契约理论的先河。自此之后, 企业理论研究蓬勃发展, 产生了诸多有代表性的学说和人物。在契约理论的框架下, 后人的工作沿着两条线索发展。一条线索是由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詹森和梅克林、罗斯、莫里斯、霍尔姆斯特朗、张五常、格罗斯曼和哈特等所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理论, 其核心是设计出一套有效的机制来激励代理人“说真话”和“不偷懒”。由于这个机制将所有可预见到的或然事件都涵盖其中, 因此也被称为完全契约理论。另一条线索是在否定当事人完全理性和完全契约的假设下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物包括奥利弗·威廉姆森和奥利弗·哈特等, 其核心是坚持交易费用和契约不完全性的存在。但是, 在这个方向上由于研究重点和切入点的不同, 又可以分为两个分支:一是以威廉姆森、克莱因等为代表的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 认为企业的边界由交易费用决定, 强调对专用性投资的事后保护;二是由格罗斯曼和哈特等开创, 认为企业的边界由产权决定, 并且创新地使用剩余控制权来定义所有权, 主要考察在特定交易费用导致的契约不完全的情形下如何确保当事人的事前投资激励问题, 因此称为产权理论或新产权学派。

与之相对应, 随着资本市场的兴起和发展, 大量的数据变得更加公开, 资本结构理论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资本结构理论从最初的只是简单的筹集资金的方式演变成为减少代理成本、加强公司治理的工具, 资本结构理论也在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等的框架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产生了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资产专用性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等多种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有力地解释了许多财务现象。研究主要聚焦在如何设计不同的融资证券形式来降低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代理成本、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减少专用性投资被套牢的风险等方面。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 在上述资本结构理论框架下, 企业规模、资产的抵押价值、非债务税盾、成长机会和收入波动性等是影响传统制造企业资本结构的重要因素。一直到现在, 在我国学者对国内企业的实证研究中, 依然发现这些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和对现实经济现象的解释力。此时的资本结构理论以股东为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尽管研究范畴涉及了经营者、债权人, 但是债务是作为降低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代理成本的工具, 对经营者筹资行为的研究也是基于要最大化股东利益的角度而展开, 即便是探讨给经营者以股票期权, 其出发点也是为了减少道德风险, 使得经营者的目标函数尽可能和股东利益相一致。

二、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特征

1. 新型企业不断诞生。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经济自由化思想重新成为世界主流。各国纷纷放松管制, 降低各种税率, 大力推行各种鼓励创业的措施, 从而普遍降低了创业的国家政策性成本。创业的浪潮席卷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 科学技术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这使得规模经济所要求的最小经济规模大大缩减。在这些行业中, 竞争的加剧使得大量老企业被淘汰的同时又不断有新的企业进入。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时代, 许多企业重新走上了专业化生产的道路, 为新企业的产生和生存腾出了空间。诱发大量新兴中小型企业不断产生的动力来自于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而且这种个性化的需求还在不断地增加和变化, 形成了著名的“长尾效应”。这些需求的规模相对有限, 一般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这就从本质上给大量的新兴中小型企业留下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 资本市场变得相当发达, 大量新型的金融工具、融资机构被创造出来, 特别是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投资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这使得新兴企业的融资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容易得多。

2. 知识型企业竞争力日益增强。

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的资源重心开始发生转移。新经济形势下的企业具有以下特征: (1) 资本市场的改善使融资更加方便, 通讯的发达大大削弱了分销渠道的重要性, 这一切都有助于进入壁垒的减少和新公司的产生。 (2) 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使得对革新和质量改善的需求加剧, 从而导致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提高。同时, 公司对人力资本的控制却减弱了。主要原因是:融资渠道畅通增加了雇员的外在选择 (如另立门户) ;贸易的开放格局使得人力资本对当前雇主的专用性减弱。在这种公司中, 企业边界是不清晰的, 并且会随着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的改变而改变。对这些公司的管理和运作迫切要求我们重新审视现有的企业理论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资本结构理论。

3. 企业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利益得到关注。

20世纪70年代全球开始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 过去那种认为企业只是生产产品和劳务工具的传统观点受到了普遍的批评, 人们开始意识到企业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 而且要承担法律、环境保护、道德和慈善等方面的社会责任。而这一思想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要求不谋而合, 即企业在进行获利活动的同时, 应关注社会公众、社区、自然环境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20世纪80年代以前, 学术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 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对于谁是企业的所有者, 答案出现了分歧。一种观点认为, 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 企业的财产是由他们投入的实物资本形成的, 他们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 理所当然应该成为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享有者, 这就是股东中心论。另一种观点认为, 企业应该是利益相关者的企业, 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 同时也分担了企业的一定经营风险, 或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 因此都应该拥有企业的所有权, 这就是利益相关者理论。

三、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企业理论

首先, 基于契约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 企业是所有相关利益方之间的一系列多边契约, 相关利益方即是契约的主体, 可以是管理者、雇员、客户、供应商等多种主体。契约参与者都向公司提供了特殊资源, 当然应当享有平等谈判的权利, 这样才能确保契约多方主体的利益受到保护。由于科斯对企业契约化的解释有极强的包容性, 当企业的缔约者被扩展到股东之外的公司员工、供应商、客户及社区等主体时, 企业的本质则发生了质的变化, 即企业已不完全是股东的了。

其次, 关于企业到底应该由谁拥有的问题,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支持者认为, 公司本质上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企业实体, 而不应该是由股东主导的企业组织制度;同时要考虑到债权人、管理者和员工等许多为公司做出贡献的特殊资源的参与者, 股东并不是唯一的所有者。公司的出资不仅来自股东, 而且来自公司员工、供应商、债权人和客户, 这些主体提供的不是物质资本, 而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

最后, 基于资产专用性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 企业的本质是“一个难以被市场复制的专用性投资的网络”, 而且是“围绕关键性资源而生成的专用性投资的网络”, 企业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能够通过这些专用性投资而产生某种准租金或组织盈余, 并且作为某种增长机会集而持续发展。因为利益相关者也都投入了专用性资产, 也应当享有至少是与股东分享公司所有权。而且由于存在着相对发达的资本市场, 股东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兑现其被“锁定”的资产, 从而可以降低资产的风险。其他利益相关者资产被“锁定”的状态则难以打破, 此种套牢状态使其利益的保障只能依赖于公司的运行状况。布莱尔指出, 在技术密集型企业或定向服务企业中, 那些技艺只能专用于本公司的职工将不可避免地要承担部分与企业相连的风险。因此, 职工将可能像股东一样拥有极强的动机来监督公司资源的有效使用, 甚至比那些“遥远和匿名的股东”所起的作用更大。

从理论基础上来看, 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其企业理论建立在契约理论、专用性投资理论基础上。总而言之,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中, 企业是多边契约的连接体, 签订契约的主体除了企业的所有者 (股东) 、经理人员、员工以外, 还包括影响到企业生存和发展或受到企业生存和发展影响的个体和群体, 如政府、供应商、分销商、债权人、顾客、社区等。签约主体都向企业投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

毋庸讳言, 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尚处于发展时期, 迄今仍不是一个有着合理理论基础、表述一致的理论体系, 与“股东利益至上”的企业理论相比, 仍然是相当不成熟的。但是, 这并不妨碍我们以此为新的视角进行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

四、新经济时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

对于新型的知识型企业而言, 企业的融资结构出现了一些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所难以解释的新现象。典型的知识型企业 (如微软、英特尔、思科等) 一般都偏好于股权融资, 并经常性地持有大量的现金储备, 即使在流动性尚好时企业也很少进行债务融资。

杨运杰、谢瑞巧选取了在美国上市的13个行业52家知识型企业2001~2004年的数据, 实证检验了知识型企业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知识型企业的资本结构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本、盈利能力和无形资产等因素, 企业规模、资产的抵押价值、非债务税盾、成长机会和收入波动性等这些影响传统工业制造企业资本结构的重要因素对知识型企业不具有显著影响, 这意味着现代资本结构的权衡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不能用于解释知识型企业的资本结构。

杨其静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了“企业家的企业”的观点, 并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企业家融资的最优模型。他认为企业并不是天然物, 而是企业家为了对自己特殊的人力资本进行间接定价而创造的一种特殊组织, 企业家及其创业活动才是企业及其各种契约关系产生及发展的天然起点。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 笔者构建了一个企业家的融资契约模型, 并证明权益类资本而不是银行借款才是企业家首先所需要的。

笔者认为, 在新经济时代以及新型企业不断出现的情况下, 并不能完全否定原有的资本结构理论。未来的资本结构理论将在前人理论研究基础上,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 将企业视为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完全契约和专用性投资网络, 考察利益相关者尤其是非财务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特别要指出的是, 利益相关者视角不仅适用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型行业 (如现代金融业、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等) , 同样适用于传统产业, 可以用关键利益相关者将这两种企业融合在一个分析框架中, 即传统企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仍然是财务资本的提供者, 而新型企业的关键利益相关者除了财务资本的提供者, 还包括智力资本的提供者, 如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的提供者, 是以企业关键人员为主并包括关键客户和供应商所形成的利益相关者群体。

综观传统资本结构理论发展的历史, 财务资本结构经历了从单纯的融资手段到权力配置及企业控制的演变过程, 我们可以预测,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新的资本结构理论也将沿着一条渐进的发展轨迹前进, 即从完全不考虑非财务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到考虑非财务利益相关者对财务资本结构的影响, 最后必将发展成为融合财务资本与非财务资本的更广义的多元资本结构体系。

【注】本文受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07SJD630059) 资助。

摘要:企业理论是公司理财理论建立的基础。本文以企业的发展为线索, 对现代企业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进行梳理, 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现代企业理论,资本结构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人力资本

参考文献

[1].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Alfred Chandler.The Visible Hand.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3].Ross, Stephen.The determinants of financial structure:the incentive signaling approach.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7;8

[4].J.Mirrlees.The Optimal Structure of Authority and Incentives within an Organization.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6;7

[5].Steven N.S.Cheung.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Law and Economic, 1983;26

[6].陆正飞, 辛宇.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主要影响因素之实证研究.会计研究, 1998;8

摄影理论 篇8

关键词:信号理论,代理理论,生命周期理论

自lintner开创股利研究以来, 国内外对于股利领域的研究已经数不胜数,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股利理论和股利政策影响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 国内外学者逐渐意识到完美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差异, 代理成本理论、信号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慢慢进入视野。股利信号和代理理论正是基于放松信息对称假设下缓解或解决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而产生。

一、股利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一) 代理理论角度下的实证研究

最早用代理理论来解释股利政策的是Rozeff (1982) , 他通过对64个行业1 000家上市公司连续五年的数据进行研究, 得出代理成本对股利支付率有显著影响的结论。我国的代理理论研究较晚, 但是也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同样存在着众多影响因子对股利政策产生影响。代理理论主要基于两类代理问题产生:股东与管理者之间代理, 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

吕长江和王克敏首次在财务领域应用结构方程模型, 同时在代理理论的框架上, 采取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我国1997-1999年间231家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股利分配与管理股权比例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管理股权比例是影响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的重要因素。管理股权比例的提高, 有助于管理者与股东的代理成本的降低, 同时股利支付率将降低。即股利、股权比例对公司股利政策有着显著影响, 且股利支付率和代理成本与之均呈负相关。换句话说股利支付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公司管理者与股东间的代理成本, 符合代理理论的解释。

宋玉和李卓以沪深两市2002-2004年所有A股作为研究样本, 实证检验最终控制人特征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与最终控制人的侵害动机成反比, 派发现金股利将有利于减少最终控制人所能控制的企业资金, 从而抑制其侵害中小股东的动机, 反映出现金股利的发放能够缓解最大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冯曰欣认为资本成本是连接管理者和股东的纽带, 理性的管理者会以资本成本为依据制定股利政策, 并且在此基础上, 公司股利支付力度加大将会使管理者可支配现金流减少。

吴晓玲和狄跃强基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以2003-2006年我国A股发放现金股利的2 38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信息不对称对现金股利的影响, 并进一步探讨成长机会和自由现金流与现金股利的关系。结果显示, 信息不对称对现金股利没有显著影响, 但成长机会与现金股利政策显著负相关, 自由现金流与现金股利政策显著正相关。同时, 公司需要根据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的不同决定股利分配方案, 如自由现金流增加时, 股东希望降低管理者可支配现金流, 将提高现金股利支付力度。

刘志强和余明桂以2001-2004年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 研究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与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力度的关系。投资者法律保护是减少管理者与股东间代理成本的一个有效方法, 他们从法制环境和法律制度两方面分析投资者法律保护与股利的关系, 并探讨公司所处市场竞争是否激烈与代理成本的关系。研究发现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与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力度呈正相关关系。

尽管国内众多研究得出我国的股利代理效应较明显, 但是不支持代理理论的也同样存在。原红旗通过对1994-1997年上市公司数据分析, 得出不同于国外的结论, 国外认为股利政策是能够控制代理成本的工具, 但是在我国股利政策却是代理问题的产物。我国企业发放现金股利可能是由于股东转移现金的表现, 而并不是为了减少公司存在的代理成本。基于我国的特殊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 导致与国外因果颠倒的结论。

周县华和吕长江主要从代理理论和投资者保护理论出发, 研究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与投资的利益保护, 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不合理, 控股股东有利益侵占之嫌, 在我国特殊环境下, 较高股利的发放并不能减少代理理论, 而是作为控股股东运输资金的渠道。

易颜新、柯大刚和王平心对河北、山西、陕西、及福建等4省2006年5-12月共计175家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进行股利决策问卷调查分析股利发放动因, 得到有效问卷151份。在分析问卷调查基础上, 运用整体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验证。最终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层发放股利的目的在于能够带来超额收益, 传递公司盈利能力的信息, 并非依靠股利的发放降低代理成本。

(二) 信号理论角度下的实证研究

信号理论的产生主要是基于信息不对称, 股利可以作为管理者向其他利益相关者传递公司发展状况的一种手段, 现金股利信号的研究始于Lintner (1956) 对美国1945-1953年28家上市公司关于公司在股利、留存收益和税收中的收入分配问题的问卷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股利变化与公司长期的净收益呈正相关。Pettit (1972) 首次提出股利信息市场反应, 其认为股利公告能够向市场传递有用信息。信号理论在我国的研究还未得到一致的结论。

在我国最先研究信号理论的是陈晓、陈小悦和倪凡, 他们以1996年之前上市的8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 将我国的股利分为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和混合股利三类, 继而研究不同股利形式首次发放的信号作用, 研究得出三种股利均能产生正的超常收益, 表明三种形式的股利均具有信号作用, 但现金股利效应不及其他两种形式显著, 尤其是考察交易成本之后, 现金股利的信号作用丧失。

魏刚将股利信号传递模型运用于我国1992-1997年沪深644个上市公司, 研究我国持续盈利与股利政策的关系, 研究发现我国持续盈利的变化是公司股利政策的主要驱动力量, 我国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股利预测公司持续盈利状况。

李卓和宋玉以我国2000-2004年A股年报为样本, 研究表明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整体及各组成部分均有较强的盈余持续性, 表明我国股利政策具有一定的信号作用。徐新 (2008) 采用事件分析法对我国2002-2004年沪深所有A股公司进行研究, 将所选样本分为股利增加、股利减少、股利不变、首次发放股利四组对现金股利公告效应进行研究, 研究表明股利增加的公司获得了累计超常收益率, 而减少股利的公司却获得了累计超常收益率显著为负, 结果支持信号理论。

赵惠芳、孙亚林和潘立生利用投资机会衡量成长性, 针对2002-2006年间沪深两市A股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 投资机会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成负相关, 与股票股利呈正相关, 投资机会高的公司更倾向于股票股利, 这样既能减少自由现金流的流出, 又能向相关利益相关者传递公司发展良好的信号。费海涛 (2009) 不同于一般的研究方法, 研究2006-2007年沪深两市数据, 主要采用决策树方法探讨股利政策影响因子, 当年可分配利润, 成长机会以及经营风险都对股利政策产生显著影响。

李婷通过对国内1994-2008年仅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进行观测, 实证研究表明股利改变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呈正相关, 即股利的改变能够传递公司信号, 这些信号不仅包含公司当前状态和公司当前相对过去的价值改变信息, 还包括公司未来的成长、风险信息。同时, 当公司发展至成熟期时, 公司处于稳定阶段, 资本、人力等各方面处于平缓, 面临较低的风险, 此时提高股利支付水平将有利于降低公司自由现金流、减少公司的代理成本, 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治理。因此, 股利改变符合信号理论和代理理论的解释。

然而, 国内学者对于信号理论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导致研究结论存在不一致性。

陈浪南和姚正春在控制盈利信息的基础上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沪市1998年12月到1999年10月共219个交易日的收盘价进行股利信号作用研究, 研究得出现金股利不具有信号传递效应, 而送股、配股的股票股利具有信号传递效应。

李常青和沈艺峰利用随机游走模型衡量公司的未来股利变化, 同时结合符号检验、回归检验和累计超常收益分析法对沪深1995-1998年144家上市公司股利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变化并不能传递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 而只是立足于当年的盈利情况。

何涛和陈晓在控制盈余信息等变量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法以克服超常收益法在我国的局限性, 通过对1997-1999年现金股利分配预案的市场反应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纯现金股利不能给股票带来隐形回报, 即不能向投资者传递未来盈利的信息。

杨熠和沈艺峰通过对1994-2001年间数据运用事件研究分析, 横截面回归分析与事后经营状况的回归分析进而研究现金股利公告。在前两种分析法下, 信号理论和代理理论均得到支持, 但是在事后经营状况的分析中, 却否定了股利信号理论在我国的有效性, 肯定了代理理论的效应, 并提出股东应该注重股利的治理作用。同时曹媛媛和冯东辉运用混合回归方法和交叉列联表分析方法对1994-2001年上市公司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不同于西方学者的研究结论, 由于我国市场的特殊性, 我国股利政策倾向于不稳定, 且相关检验得出股利变动不能传递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

(三) 生命周期理论角度下的实证研究

2006年, Deangelo和Stulz提出股利生命周期理论, 其认为上市公司根据自身所处内外部环境及其特征做出的股利政策更加符合上市公司股利支付行为。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股利理论的缺陷, 为进一步解释“股利之谜”做出了一定贡献。生命周期理论在我国仅次于信号理论和代理理论的影响。

杨汉明以2003-2005年沪深两市的A股为研究对象, 研究发现留存收益占权益比可以指导股利的发放。以留存收益占权益比20%为拐点, 在留存收益比例小于20%, 公司发展为创业期或者成长期, 此时, 是否支付股利与留存收益比例呈负相关, 结合自身发展, 公司应将资金用于未来发展, 故会减少股利发放。在留存收益比例大于20%, 公司发展为成熟期或者衰退期, 此时, 是否支付股利与留存收益比例呈正相关, 此时公司投资机会减少或者盈利能力较好, 公司将剩余现金发放给股东。

徐腊平以1993-2006年数据为样本, 实证研究发现, 现金股利支付率和股票股利支付率与留存收益与投入资本之比均呈显著正相关。证实企业将根据财务状况进行相机抉择, 制定合理的股利支付政策, 并且公司股利支付政策呈现生命周期特征。

李常青和彭锋选取2000-2006年A股非金融行业公司为样本, 结合参数与非参数检验我国是否存在股利生命周期理论, 结果表明, 我国上市公司基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会采取不同的股利政策, 但会受到证监会配股增发政策的影响。首先通过变量主营增长率、资本支出率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资产划分生命周期, 并通过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证明以上三个变量能够较好区别各阶段, 之后再次通过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各阶段股利支付率情况, 得出结论是成熟期现金股利支付率大于成长期和衰退期现金股利支付率。最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现金股利倾向与生命周期变量在成熟期到衰退期阶段呈负相关, 符合理论解释。然而由于我国监管政策的原因导致现金股利倾向与生命周期变量在成长期到成熟期阶段呈正相关, 不符合理论解释。

刘圆圆 (2013) 通过对我国2003-2010年深市5 229个样本数据研究, 利用留存收益权益比作为生命周期代理变量, 检验其对现金股利支付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存在生命周期理论特征。符安平 (2013) 通过对我国1999-2008年分红数据的研究, 发现留存收益/所有者权益高的企业即成熟阶段公司更容易支付股利, 然后采用留存收益/总资产进行稳健性检验, 得出一致结论。同时控制变量中反映盈利能力的变量与股利支付倾向呈正相关, 成长性指标与股利支付倾向呈负相关, 进一步验证我国股利政策发放符合生命周期理论。

然而遗憾的是, 并非已有的研究均证明生命周期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具有合理性。宋智慧 (2010) 以2004-2009年中小板上市公司同时将研究期间划分为两个时段分别研究并对立分析, 用留存收益权益比作为生命周期代理变量, 研究得出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倾向和股利支付力度均不具有生命周期理论的特征。我国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 制度的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应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相关评述

基于以上研究, 我国对股利的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和股利政策的市场反应。信号理论多集中于股利分配的市场反应, 股利发放与公司当前及未来盈利能力的关系, 代理理论主要集中于股利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代理成本问题, 生命周期理论主要集中于公司发展历程中各阶段特征与股利政策的关系。在各个理论的框架下, 我国学者发现国内上市公司存在众多对股利政策产生作用的影响因子, 如:盈利能力, 公司规模, 投资机会, 管理股权比例, 最终控制人特征, 资本成本, 成长机会, 自由现金流, 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 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及留存收益占权益比。主要运用参数检验, 回归分析, 事件检验法, 得出各种不同结论。

总而言之, 以上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对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认识。股利政策是一项提前计划预测工作, 而不只局限于事后支付, 并不能用一种股利理论对公司股利政策众多影响因素的作用进行解释, 所以公司在治理过程中, 需要全面了解、多角度研究以制定更为合理的股利政策。但是, 我国股利政策相关研究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 而且在对股利政策研究过程中多集中于公司内部原因, 较少关注外部原因。近年来, 股利分红是证监会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以未来研究过程中应该开拓符合市场变化的新思路以更深入地研究上市公司行为。

参考文献

[1] .宋玉, 李卓.最终控制人特征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7, (5) .

[2] .冯曰欣.基于资本成本的股利决策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7, (3) .

[3] .吴晓玲, 狄跃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 (8) .

[4] .刘志强, 余明桂.投资者法律保护、产品市场竞争与现金股利支付力度[J].管理学报, 2009, (8) .

[5] .易颜新, 柯大刚, 王平心.股利分配动因与股利决策[J].经济管理, 2008, (4) .

[6] .赵惠芳, 孙亚林, 潘立生.投资机会与股利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 2009, (2) .

[7] .李婷.股利改变的信息内涵:公司未来收益还是风险[J].中国国情国力, 2009, (10) .

[8] .杨汉明.寿命周期、股利支付与企业价值[J].管理世界.2008, (4) .

摄影理论 篇9

关键词:决定性瞬间,纪实影像,力量,特征,价值体现

一、从布列松的作品看纪实影像

(一) 布列松及其“决定性瞬间理论”

卡蒂埃-布列松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 1952年, 布列松在出版《决定瞬间》时提出了“决定性瞬间”的摄影理论, 作为理论的开创者和实践者, 他把摄影定义为要在“几分之一秒内将一个事件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记录下来, 并将它们带到生活中去。”

布列松的一生中, 使用的器材是相对较少的。他经常使用35mm平实取景相机, 不使用闪光灯等附加光源, 当遇到光线不足时宁愿使用高速胶片, 从不依赖专门的技术和设备, 在拍摄时他也不希望引人注意。他总是尽力减少自己的主观性, 作品呈现出自然和真实的风格, 展现在人们眼前的都是客观存在的瞬间。他利用大半生的时间在世界各地旅行, 用相机记录了他对人生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

“决定性瞬间”的摄影理论, 布列松是这样定义的:拍摄者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 将形式、设想、构图、光线、事件的所有的因素完美的结合在一个和谐的画面里。他还认为, 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一个决定性瞬间, 当这个瞬间来临时, 周围的诸种因素会排列成最具有意义、最为协调的几何形态1。在那个时代, 布列松的生活观就是摄影师在拍摄时不能顾忌个人的情感, 要作为世界事件的揭发者和目击者而履行责任。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 布列松的过世, 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更带来了一种理念的永恒。法国总统希拉克评价说:“法国失去了一位天才摄影家, 一位真正的大师, 一位那个时代最有天分的艺术家”。

(二) 从布列松作品看纪实影像现状

纪实影像以其客观真实的影像, 带给我们惊讶、感动、平静、或者仇恨。我们在被各类纪实影像创造的同时, 也创造了各种纪实影像。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纪实影像去认识生活, 认识自我。纪实影像记录下了社会发展的状况, 渗透进了摄影者对人和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注, 是作品成为一种具有文献价值的史料, 并对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纪实影像作为一种叙事的语言, 通过蒙太奇的方法完成自己的叙事方式和叙事结构。

布列松的这张照片是抓拍艺术中的代表性作品 (见右图) 。我们可以看到, 画面中主题人物的身影和动态与远景中招贴广告女郎的形象互相呼应, 一前一后, 相应成趣。在这个及其短暂的拍摄瞬间, 布列松将有着决定性意义的事物通过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现出来, 这就是布列松心目中的大家熟知的“决定性的瞬间”, 这在当时成为新闻摄影最有效的拍摄手段。在这个理论中, 布列松认为摄影者需要凭借极为精简的方法赋予作品影像的意义, 世界上的万物都有其决定性瞬间, 摄影师要在极短的时间里, 抓住事物的特征和内涵, 任何一个小的物体都能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

从布列松大师的作品中 (见下图) , 我们看到了超强视觉冲击力的简洁画面, 透过照片我们感受到了布列松对拍摄对象的人文关怀, 也显现出了他拍摄的功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中国当代, 像布列松大师这样有社会责任感的纪实影像摄影师有很多, 比如:卢广、侯登科等, 他们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反映了摄影者周围和身边的现状和状态。还有的以当代中国农村为题材, 揭示了农村发生的内在与外在的变化, 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二、纪实影像的力量和特征

(一) 从“决定性瞬间”理论对纪实影像的影响中看力量

从“决定性瞬间”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纪实影像的力量有一大部分是基于摄影影像本身的力量。这种摄影影像本身的力量来自于他们拍摄影像的物体时留下来的丰富的知识积淀, 在表现形式上, 运用组照去表现, 更能体现的全面和深广。布列松在“决定性瞬间”理论中指出, “在摄影中, 最小的事物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他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决定性瞬间, 他正是用决定性瞬间的风格捕捉到平凡人生的瞬间, 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事物的内涵和本质, 使其成为永恒。布列松拍摄的《玛丽莲·梦露》就是一个典型, 从这一不经意抓拍的瞬间里, 人们看到了梦露的天生丽质和娴雅风度。我国著名摄影师卢广先生在拍摄《艾滋病村》时, 从不同的侧面去构成影像, 这一组照片影响很大, 引起了国家环保总局的重视, 给河南农民带来了赔偿和整村人的搬迁。

纪实影像有着深刻的力量, 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纪实影像这种摄影方式主要是以记录生活现实, 题材都是来源于生活并如实地表现所看到的社会现象。摄影者在拍摄时保持公正的眼光, 传达一种对人性的关注, 主要的目的往往是瞬间本质的力量, 这与摄影者对事物的理解和爱有着本质的关系。拍摄者距离拍摄体越近, 越容易捕捉, 同样, 理解的越深刻作品的内涵也就越深刻。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和环节都是不一样的, 也是极其复杂的, 有迅速的, 有缓慢的, 也有相对静止的。摄影作品是否能够感人肺腑, 就要看作品中的主题是否有灵魂, 有了灵魂就能统一和谐, 反之作品就会显得呆板、脱节。另外, 摄影者还要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和敏锐的洞察力, 在按动快门的瞬间, 把握最佳时机。

(二) 纪实影像的特征

纪实影像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 摄影师呈现出来的所有景物必须是真实的, 真实是纪实影像的基本原则, 并表达摄影师对事物独特的见解, 因而纪实影像具有了它独特的特征, 比如:社会性、艺术性、历史性等。

纪实影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 图像大量的繁殖, 纪实影像除了是一种记录和审美的视觉艺术, 更成为传播现代文明的文化。纪实影像在这个电子技术和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 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价值。纪实影像关注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准确地记录了社会生活中极其丰富的信息, 并留下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 为人们所关注。纪实影像要求摄影家尊重现实, 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目的在于唤起社会的良知, 引起人们的注意, 或者记录历史, 保存文化。正是有这一特点, 我们看到了著名摄影师解海龙的《希望工程》, 卢广的《关注中国去染》, 还有徐勇对北京胡同的真实表达等等。这些纪实影像的图片, 在人们面对它时, 能够激起思考和回忆。纪实影像引起的社会效果和社会反映, 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

纪实影像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纪实影像要求摄影师既要有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献身精神, 高深的摄影文化素养, 并且在拍摄时有着神圣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著名的摄影大师史密斯在拍摄日本水俣病时, 为了揭露事情的真相, 被工厂雇佣的打手打致重伤也不屈从, 这足以成为后人的榜样。纪实影像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在各个方面, 都会体现出来。纪实影像最基本的要求是真实性, 我国摄影师解海龙拍摄的一组作品《我要上学》, 反映的是中国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问题, 真实感人的照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帮助失学儿童返回校园。这些感人至深的照片达到了教育人、改造人的目的。纪实影像通过科学方法获得的图像, 表现出了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纪实影像把现实和艺术结合起来, 把真的品格和美的价值统一起来, 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

三、纪实影像的价值体现

纪实影像作品是客观再现和主观表现的结合。纪实影像的艺术价值体现在要求摄影师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素材进行创作, 虽然是从现实中寻找题材, 但在进行再现的同时, 都离不开形式与题材的表现与创新, 经过摄影者发挥创造意识, 经过创造和加工, 体现出了摄影者的思想感情, 创造出的是具有审美意识的作品, 其作品具有典型性和审美性。作品在形式上震撼人心, 在主题上感染观众, 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界中的物体, 而是承载着摄影者内心的情感和思想。我们可以看出, 纪实影像作品的再现和表现, 主观和客观, 他们之间是相对的, 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依据摄影者和受众者的角度, 去判定作品是再现大于表现还是主观大于客观, 对纪实影像来说忽视或者割裂都是不合理的。我们如何再现我们看到的图像, 是纪实影像的一个重要特征。

从纪实摄影大师布列松作品中感受到瞬间的经典, 他在著名的摄影作品《巴黎穆费塔街》中, 不干涉对象的前提下给被摄体一个完美的表现, 主体人物那纯真自然地表情, 好像刚刚完成一件艰巨的任务, 孩子天真无邪的神情在这幅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布列松大师在构图尺度上的把握和瞬间的敏感上有很深的造诣, 在一定层次上体现了摄影的艺术价值。

纪实影像的社会价值。著名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世界并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纪实影像的摄影家一直用摄影画面去影响他们的受众者, 利用手中镜头把人们很少关注或从未注意到的现象, 展现在人们面前, 让受众者了解真相, 以摄影促进社会进步。摄影者为改善人类的生存状态做出种种努力, 在记录事件表层的同时, 更注重反映时代意义。从而体现出纪实影像的社会价值。

20世纪80年代, 我国著名摄影师解海龙深入全国各地贫困地区, 拍摄了《希望工程》系列, 这一系列主要是反映边缘教育状况和失学儿童, 引起了中国政府和世界各地的关注, 引起了全国在教育事业上的一系列思考。我国摄影师孙明拍摄了《自贡盐井》等纪实专题, 在上个世纪30年代经过多次去云南、贵州、四川考察留下了生动形象的视觉文本, 对于今天对这方面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启示和贡献。这些影响都体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影像特点、审美趣味和文化心态, 这些作品都具有高度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一幅幅纪实画面的展现, 我们更加深入了解纪实影像的社会价值就在于它能够逼真的反映现实世界, 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状态, 认知和反思人类自身存在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在视觉上用图像的方式再现历史。

结语

纪实影像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影响和改变了现实社会的历史发展, 以及国家的方针和政策。纪实影像的特性同纪实摄影一样, 取决于影像的力量、价值、传播以及影像叙事的影响, 一直都备受关注。当代中国纪实影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 又要不断开拓创新, 既要尊重权威, 又要张扬个性, 只有更深层次的不断研究探索, 认真研究, 纪实影像才能不断丰富其内涵, 有更好的发展。

现代科技的发展, 影响到了纪实影像传播媒介的变化, 媒介发展和变化以后, 进而使纪实影像的传播多元化、受众差异化。每位受众的文化背景、生存环境的不同对纪实影像有不同程度的解读。因而, 要了解传播的变化和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由于拍摄者不同的生活经历、个性爱好和学识修养等, 会对各自的拍摄对象产生不同的认知和感受, 对于同一对象的影像化角度都会有着较大的区别, 这也要求拍摄者认识到自己的社会性、历史性以及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摄影在科技发展影响下, 不再是贵族化的东西, 不再掌握少数人的手里, 将自己所感所想所见进行影像化的拍摄者越来越多, 当拍摄者把镜头对着被摄者时, 在把握对象的时候同样也把握了自我, 完善了自我。这也会使拍摄的题材和方式增多, 同样会导致影像本身越来越丰富多彩。

纪实影像在题材表现手法上, 由于受到技术的影响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这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在早期, 纪实影像的摄影家们多拍摄一些静止的被摄对象。在我国文革时期, 出现了一些单一的题材和表现方法, 这是受到政治的影响。摄影传入中国后, 早期的摄影家们拍摄多为战争题材, 自“四五”以后, 题材不再是图解, 拍摄者不再是猎奇, 开始“慢慢道来”了。比如卢广先生拍摄的艾滋病, 解海龙拍摄的希望工程等题材可以看出摄影者是在用无限的关心和无尽的社会责任心去表现。生活环境的不同, 现在的题材表现手法越来越多元化。

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下, 纪实影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 面临着被商业意识形态挤压。对于纪实影像摄影师来说, 要凭借视觉思维拍摄, 不仅要运用独特的个性化视觉语言, 还应考虑它的传播价值和影响以及题材的意义。同时还要具有博深的知识储备, 敏锐的观察力, 独立的思想和正确的人文态度, 只有这样才会产生具有当代特色的纪实影像作品。那我们的纪实影像在新的时代会更加绚烂多彩。

参考文献

[1]苏珊·桑塔格著.毛建雄译:《论摄影》, 湖南美术出版社.

[2]顾铮.纪实摄影人类独特的记忆方式[J].《社会观察》2004年10期.

[3]孙京涛:《纪实摄影》,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86-92.

[4]顾铮.为底层的社会代言与社会的进步[J].艺苑.2004 (10) :46.

[5]李婧.浅谈对纪实摄影的认识[J].《艺术传媒》2009年2月.

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的差异 篇10

两者在“时效性”上的不同

新闻摄影的价值, 是对现实事实进行记录。除了必须真实外, 新闻摄影还必须包含新闻的另一特性———“时效性”。时效性, 是指新闻产生应有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作为图像传播方式的新闻摄影, 当然也要遵守时效性这一原则。

对于内含新闻特质的新闻摄影而言, “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所拍摄的图片一旦成为“过期”产品, 就将失去任何意义。但是我们要强调的“过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事实一旦发生, 记者用图片的形式将其记录, 再通过媒介传播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总是有一定程度的延迟。这里所说的“过期”, 是指新闻图片或者新闻本身已经失去了已有的社会影响, 而仅仅作为一种历史材料保存了下来。与伊拉克战争相比, 克林顿的性丑闻就是“过期”的, 因为它对美国乃至世界政局不再产生影响, 而伊拉克战事虽已结束, 但其余波却仍在影响着世界的政局以及人们的生活 (包括阵亡将士的家庭) 。新闻摄影的时效性, 是指新闻图片在到达受众前, 应尽可能地争取时间。“事件发生离公开报道的时间越短, 新闻价值就越高。” (1)

纪实摄影的价值, 是对历史事件进行评述。纪实摄影的价值在于历史性和可研究性, 而历史是不会“过期”的。研究纪实摄影, 实际上是在研究摄影作品中所记录的那段历史及其文化内涵。在摄影技术未发明之前, 人们以文字或绘画等形式来记录历史。随着摄影技术的发明, 纪实摄影作为一种新的更直观的记录历史的方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与新闻摄影不同, 并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够作为纪实摄影的题材, 只有具有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意义 (问题) 的素材才能作为“历史”记录下来。

正因为如此, 纪实摄影往往需要摄影师对所处时代和社会有一个比较宏观的把握, 这就需要摄影师对所处环境或事件长期予以关注并深入地采访和调查, 一幅珍贵的纪实摄影作品在时间的锤炼下更能表现出它的张力。“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张没有修饰、平平淡淡的纪实摄影图片对当时的人们也许产生不了什么影响和效应, 但在后人看来, 那却是弥足珍贵的历史镜头。

总之, 新闻摄影作品应是处于“运动”状态下的作品, 而纪实摄影作品则是相对“静止”的。新闻摄影是事件的“现在进行时”, 而纪实摄影则是事件的“过去时”。

两者表述事物本质的路径不一样

新闻摄影要及时、客观地把“进行”中的事件讲清楚。概括来说, 新闻摄影要求能表达出主题的最重要面貌, 真实而确切, 把彼此之间和整个事态的重要性表现出来, 它不能对事件或者是社会进行深度剖析, 主要是有两个“不允许”。

首先是时间上不允许。在当今的信息社会, 各个传媒都把“时效性”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一条重大新闻, 从采访到传播, 甚至是以秒来计算的。时间上的压缩就使得新闻, 至少是很大一部分新闻摄影作品由于时间的制约, 不能够对整个事件的过程及其影响追根溯源, 比如说伴随消息产生的新闻图片等。

其次是新闻的性质也不允许。新闻是客观的, 新闻摄影也是如此。一张好的新闻图片应该做到的是, 把真实的事实“摆”到受众面前, 让受众一看图片就领悟到发生了什么。但是摄影者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于图片、强加于受众。当我们向别人陈述一件事情的时候 (注意是陈述, 而不是评论) , 虽然新闻摄影追求的是想把事情客观地告诉别人, 但实际上事情在经过我们的大脑“过滤”之后, 难免有所偏差, 新闻摄影要求将这种偏差减小到最低。如果要对事件进行深度剖析, 即对事件的社会影响发表看法, 如果看法来自图片作者, 就难以做到客观和公正了。

新闻摄影由于受到上述两方面的限制, 而不可能对事件背后的东西充分地强调和挖掘, 当然它也不需要强调和挖掘。新闻摄影者的职能, 就是通俗、快速、准确和客观地向受众告知和传播近期的社会和世界又发生了什么。

纪实摄影要求把反映历史、文化的事件展示给受众并深度剖析。从时间上看, 纪实摄影可以更广泛、更深入地概括整个事件, 并对事件乃至事件所处的社会进行充分的评议。

纪实摄影有充裕的时间去构思、去观察社会。纪实摄影作品的完成, 从理论上讲, 是没有时间上的限制的 (排除与编辑约定的截稿期等制约) , 当作者确定一个主题的时候, 可以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完成它。比如美国著名纪实摄影家贝伦妮丝·阿博特, 她于1929年从法国回到纽约以后, 看到了城市的迅速变化, 意识到记录下这种变化的重大价值, 于是她以《变化中的纽约》为题, 克服了资金不足等重重困难, 坚持至少每周用一天的时间来拍摄纽约的变化。到1939年, 《变化中的纽约》出版, 整个拍摄历经十年之久。由于时间上的充裕, 纪实摄影师们有更加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深入了解事件, 甚至是当时的社会。

从表达内容上看, 纪实摄影作品是摄影家对社会和时代长期观察总结的结晶, 这种结晶是带有主观色彩的总结。我们来看看两位纪实摄影家———法国的阿杰特和美国的阿博特的杰作。阿杰特镜头下的巴黎, 舍去了那些繁华的街道与建筑, 而把目光锁定在了那些几乎被人遗忘的狭窄的街道和残破的老房子。阿杰特的《巴黎》构图简单, 用几乎与人的视角相同的镜头记录下了“大”巴黎中的“小细节”。本杰明描述道:“这些影像里不仅人迹罕至而且毫无生气;照片中的城市打扮得干干净净, 就像一间房间还没到新的客人……” (2) 整个作品充满了作者对在工业飞速发展的脚步中的巴黎老街的怀念。阿博特的《变化中的纽约》却全然不同, 在作者的镜头下, 纽约的繁华一览无遗, 作者多采用广角从上到下俯拍的方式, 使纽约繁华的街道和高大的建筑尽收眼底。顾铮在他的文章中写道:“阿博特的纽约印象交织着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精神, 俨然一部都市发展的印象交响乐。” (3) 如果说阿杰特企图用镜头来挽留消失的旧巴黎, 那么阿博特则是用摄影来为纽约辞旧迎新。

所以, 由于少了一些制约, 纪实摄影给了摄影家们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创作。但是相反, 对作品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部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需要作者有敏锐的目光、渊博的知识和对所处时代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由此来看, 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是由于其各自的社会职能而产生了重大差异。

两者在画面构成上的迥异

摄影作为一种主观的创作, 从根本上来说是感性的, 但是由于需要的不同, 也会存在着更偏向理性或者是更偏向感性的一面。这里就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之处进行一下比较。

新闻摄影的首要任务是记录新闻, 在满足新闻的前提下再来谈美感。摄影记者的首要使命是将客观发生的影像记录下来, 这个影像是具有新闻价值的, 并且是真实的。新闻摄影本身的内涵决定了“新闻”的价值排在决定性的首位, 在某种情况下, 甚至可以放弃技术性的要求。一幅重大突发事件的图片, 如果拍摄技术上有些缺陷, 如清晰度不好, 甚至有点跑焦, 但仍然可以刊发, 因为事件是重大的、不可重复的。这就是新闻的“宽容度”。但是, 一幅偏重艺术性, 忽略新闻性的新闻图片, 却不易被刊用。这是新闻摄影在艺术性上的“雷区”。

新闻摄影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首先根植于新闻性, 新闻性应当是前提, 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及艺术表现的问题。因为事件有报道价值、新闻具有吸引力和冲击度, 才给艺术表现提供了基础和空间。艺术表现服务于和服从于新闻性, 在不歪曲新闻事实的限制条件下, 摄影者可以考虑采用恰当的艺术表现手法拍摄, 从而达到更加良好的视觉效果。

新闻摄影更多的应该是偏向于理性的, 即明白自己拍摄的目的是为了新闻报道和传播, 其中的摄影技巧的运用以及加入的艺术效果都只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新闻的内容, 而不是相反, 为了构图或者是画面的华丽而忽略了新闻性, 导致照片拍得很美, 新闻的要素却一个也没有。

纪实摄影是摄影师用自己的观点表达历史观的方式, 应该寓审美于事实之中。如果我们把纪实摄影放到西方现代艺术史所提供的艺术评价系统中考察, 纪实摄影的艺术性的确有些“可疑”。从印象派开始, 西方艺术家和理论家特别强调艺术形式的独立价值, 认为只有纯形式, 只有纯粹的各种形式因素才构成艺术的本质, 而文学性的表达, 道德的诉求这类外在于艺术的东西, 从根本上说, 都是非艺术因素, 是艺术不该承受的负担。

总起来说, 20世纪现代艺术发展是一个“减法”的过程:去内容而强调形式, 去三维空间而追求平面表现, 去具象而追求抽象——一直减到除形式因素外再无可减为止。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否认纪实摄影的艺术性, 我们不能因为打着“抽象是简化的精髓”的旗帜而否认那些具象作品, 如同我们不能肯定毕加索而否定达·芬奇一样。

纪实摄影是艺术作品, 至少与新闻作品相比, 它应该是朝着艺术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因为与新闻摄影相比, 纪实摄影在创作思想与表现手法上, 是更靠近于艺术的。

主题的选择上自由度更大。纪实摄影在内容选择上与新闻摄影相比要宽泛许多, 它可以选择新闻摄影能够选择的所有题材, 比如国际国内发生的大事, 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反映文化生活的人和事, 甚至是一些有代表意义的景物。如纪实摄影可以拍摄在北京的某剧院的一场民间京剧表演, 用来反映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 可以拍摄苏州某一古老小镇上的某个建筑, 以此反映中国古代传统民间建筑的魅力。前面已谈到, 纪实摄影是没有“时效性”限制的, 所选择的题材的时间跨度和自由度是很大的, 可以是几天、几个月, 甚至是几年、几十年。

画面的构成上自由度更大。新闻摄影从本质上来说是为新闻服务的, 是为了让一则新闻更完整或者更直观而存在的。而纪实摄影可以说是为摄影师的主观意愿和“小算盘”而服务的, 摄影师把自己的意愿和想法通过作品传递给受众, 这在构图上给受众预留了更多遐想和解读的空间。纪实摄影往往是一组照片而不是一张照片, 这一张照片不能完整表达的问题可以留给下一张或者是下几张照片, 所以摄影师在镜头的截取上可以更大胆, 有的时候, 纪实摄影的某一张照片可以是一束光、一个剪影, 或者是一个不完整的人物截取, 在这些照片中, 往往“意境”的传达要高于照片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即使一张照片没有说明问题, 该组的其他照片也是可以作为补充的。

所以, 由于排除了某些机械的客观条件的限制, 纪实摄影师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发挥。他们可以充分地构思, 将现实与自己的感性思维充分结合, 先考虑把照片拍美, 然后把自己对世界或者是文化的认识贯穿于照片中, 同时再兼顾于写实。

随着时间的流逝, 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的界限会变得越来越模糊, 新闻摄影作品有可能在几年、几十年或者更久以后, 转化为纪实摄影作品。从当下的某一具体历史语境来考量, 新闻摄影毕竟不是纪实摄影, 但今天的新闻摄影作品是能够变成明天的纪实摄影作品的。

参考文献

①李良荣:《新闻学概论》 (第二版)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91页。

上一篇:鸡新城疫免疫抗体下一篇:电缆网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