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意识

2024-05-11

心理意识(精选十篇)

心理意识 篇1

一、克服嫉妒心理, 培养竞争意识

竞争的社会, 需要有竞争的意识, 培养具有健康竞争意识的中学生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历史使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就要有处于竞争之中的压力感、紧迫感和危机感。竞争, 可以让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催人奋进, 不甘落后, 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成绩, 避免惰性的产生。

在培养竞争意识时, 一些学生难免会出现嫉妒心理, 因而培养竞争意识时需要克服嫉妒心理。有些学生自尊心强, 好胜、不甘人后, 这种心理品质既有积极的正面效应, 能鞭策人不断进取, 也会产生消极的负面效应, 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 一旦发现别人在某些方面领先自己, 或某次竞赛成绩比自己好时, 就会觉得不舒服, 心怀嫉恨, 进而影响自己的进步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作为班主任, 可以帮助这些学生分析嫉妒之心的危害, 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 并培养其积极的竞争意识。教育学生, 在同学中既要争强比胜, 又要互相帮助, 正确对待自己, 正确对待别人, 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察觉自己的缺点, 勇敢地超越自我, 走向群体。人只有承认别人的长处, 虚心学习, 才能取长补短, 有益于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同时, 在班级中应引进竞争机制, 开展竞争活动, 给学生提供竞争的机会, 创造公开竞争的环境, 让学生在班级这个微风细雨的港湾中, 乘上“竞争之舟”, 奋力划桨, 在追求中竞争, 在竞争中追求, 从而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竞争素质的提高。当学生在积极的竞争活动中, 充分认识到通过竞争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提高自己时, 才能自觉地走出嫉妒心理的误区。

二、克服脆弱心理, 培养独立意识

人生的航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碍, 因此, 挫折在所难免。中学生作为社会进程中的社会成员, 无可避免地会遭遇挫折。现在的大部分中学生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 从小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 在“温室”中成长, 他们不知艰苦为何意, 不知挫折是什么, 养成了依赖、任性的习惯, 意志脆弱, 承受不了挫折和失败。一旦心理受到挫折, 顺境发生逆转, 往往会不堪忍受。例如, 一次竞赛失利或考试成绩滑坡, 情绪就会随即低落, 难以自拔;偶尔受到老师的批评, 就觉得委屈, 感到名誉扫地而精神不振。轻者, 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重者则严重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究其原因, 是学生长期得不到相应的挫折锻炼, 心理自我保健差, 抗挫能力低, 不能进行自我疏导, 合理宣泄、调整、升华。克服这种脆弱心理的主要途径是加强挫折教育, 培养独立意识。挫折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 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班主任应结合实际情况, 通过课堂、班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及时适当地渗透挫折教育的内容。挫折是令人不快的, 但是不快的程度及转化情况取决于自己的调控和处理能力。鲁迅曾彷徨过, 歌德、贝多芬还曾想自杀, 但他们都顽强地战胜了自己的消沉和软弱, 通过自己的努力, 最终都坚定地走向了真理, 也更加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和毅力。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 不遇着岛屿和暗礁, 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教育学生把各种挫折转化成自己锻炼成长的摇篮。教育学生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着眼未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每个人都要经受各种考验, 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 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教育活动中, 还可以采用创设逆境和赋予难度较大的任务等方法, 让学生从中经受到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如班级有计划地开展行为训练、学习磨练、体育锻炼;可组织远足, 拉练野营, 登山野炊, 军训, 社会劳动实践等活动。从室内到室外, 从“温室”走出去, 敢于承担责任, 勇挑重担, 从“坐而论道”发展到“起而力行”, 在学习、生活、工作实践中“自讨苦吃”, 自我锤炼, 以提高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历史已经证明凡大有作为者无不“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努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 增强抗挫能力, 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对学校的呼唤。

三、克服自卑心理, 培养成功意识

有的学生会因某种原因而产生自卑的心理, 精神不振, 意志消沉。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 往往各方面远不及其他学生。有些学生平时没有表现出什么才能, 成绩、操行也一直处于一般状态, 老师不赏识, 甚至存在歧视态度, 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低;也有的学生尽管学习较认真, 但成绩不理想, 而且缺乏活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人前说话羞于表达, 遇事怯场, 有畏惧感, 对集体活动缺乏参与竞争意识;还有的学生天生的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 心理潜能受到压抑, 有好胜心而不能取胜。凡此种种, 就产生了自卑心理和行为, 缺乏竞争欲望, 成功意识淡薄, 甚至自暴自弃。

班主任一方面可用那些古今中外身处逆境、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感人事迹激励学生, 如天资迟钝而最终成为“无书不读”的博士———陈正文, 身残志坚卓有成绩的海伦、凯勒、张海迪, 口吃而最终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德摩斯梯尼等。从中引申发挥, 他们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我们又何尝不能以自己健康的体魄、已有的才能和踏实的行动积极参与、奋力竞争取得进步、为自己增光添彩呢?另一方面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承认、接受现实的自我, 有缺点就及时改正, 及时解脱心理负担, 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对待所发生的一切。同时, 采取适宜的方法, 给他们以锻炼, 提高走向成功的机会, 降低起点, 为他们的进步和成功做好铺垫。

总之, 班主任对有自卑感的学生要善于利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知识和原理,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 既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又要导之以行、练之以志、持之以恒, 让他们在实践中练出自信, 练出胆量, 获得成功, 产生喜悦, 从而消除自卑障碍, 激发其内在的积极因素, 坚定信念, 增强成功意识, 争取更大的成功。

四、克服骄傲心理, 培养开拓意识

一些成绩较好的优等生, 受竞争的影响, 往往在学习上只顾自己, 而不关心同学和班集体, 为了保持在竞争中的优势, 不愿意帮助别人学习, 也不愿意与同学一起讨论学习方法, 在同学面前显得趾高气扬、独来独往。克服这种骄傲心理的有效方法是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培养开拓意识。班主任可利用班团活动, 结合社会、市场经济理论, 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竞争观念, 教育他们在培养竞争意识的同时, 不忘发扬团结协助的精神, 坚持在协作的基础上竞争。深刻认识群体学习成绩的提高比个人保持优势有更大的价值。再则, 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 不前进就意味着倒退, 闭门造车, 势必落后。参与竞争, 就要想方设法搞好学习, 掌握更新的科学技术, 就得有开拓意识, 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开拓意识, 培养学生具有谦虚、谨慎, 善于向别人学习, 善于参与社会交往的精神和态度;培养学生具有学无止境、敢闯敢干、不断开拓进取的观念和精神。引导学生拓宽视野, 突破班级、学校界限, 充分认识“山外有山”的哲理, 若有骄傲心理, 势必难以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帮助学生克服骄傲心理, 培养开拓意识, 不仅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和培养, 而且也有利于全体的生存、发展和成功。

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 篇2

从人的心理能否被感知到的角度来看,可以把心理现象区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等,

意识就是现时正被人感知到的心理现象。我们在清醒状态下,能够意识到作用于感官的外界环境(如感知到各种颜色、声音、车辆、街道、人群等等);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目标,对行为的控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体验;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身心特点和行为特点,把“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区分开来;还能意识到“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个人对自我的意识称为自我意识。意识使人能够认识事物、评价事物,认识自身、评价自身,并实现着对环境和自身的能动的改造。

总之,意识是我们保持生活正常的心理部分,它涉及到我们心理现象的广大范围,包含着我们感知到的一切消息、观念、情感、希望和需要等,

它还包括我们从睡眠中醒来时对梦境内容的意识。我们对这些心理的感知,通常是用词来标记的。

除了意识活动,人还有无意识活动。无意识活动在人的心理中是很普遍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做梦的经验,梦境的内容可能被我们意识到,但梦的产生和进程是我们意识不到的,也是不能进行自觉调节和控制的。人的自动化了的活动,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是意识不到这类活动的结构的。无法回忆起的记忆或无法理解的情绪常属于无意识之列。偶尔,无意识中的一些东西也会闯入意识之中,诸如失言说漏了嘴、笔误,会把无意识中的愿望泄露出来。有意识的动作或经验可能在梦境、联想和神经紧张症中表现为无意识的东西。

关注儿童心理 启发创新意识 篇3

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观点的提出,着眼于学生现状和未来发展,对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强调写作教学要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并使作文教学富有启迪性,引导学生感悟社会、人生、学习,激发学生的情感和灵性,使学生能够创新,敢于创新。注意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拓展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力求体现生活成为作文的内容,作文成为生活的载体这一理念。写作文的过程就是要学生塑造自己的人格,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和时代需要的人才的过程。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更要启发和开拓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儿童的作文心理

儿童心理与所有其他事物一样,其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事物的内部,并成为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儿童作文心理,是十分复杂的,相对比较稳定,是多种心理因素的总和。它的成分组成例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各种作文心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如何;语文知识、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水平怎样;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习惯以及生理、心理的年龄特征及表现等;注意力、心境、态度等当时的心理状态。原有的作文心理结构与水平既有积极的因素,又存在着不足的或有待发展的一面。儿童在实践中产生的种种作文新的需要,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则是经常代表着新的、比较活跃的一面。儿童的作文需要通常是由社会和教育对儿童的要求转化而来的。这种需要是多层面的,它主要有:完成学习任务,避免作文成绩下降;渴望同父母、老师、伙伴交流见闻感受;完成集体交给自己的汇报、总结、调查等任务;希望自己作文成功,使自己的才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以及父母称赞等。而儿童主动与创新的层面大多潜藏在儿童的心灵深处,这就需要教师去开拓和发掘。

二、通过作文教学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我们要抓好作文训练这个“流”时必须抓好生活这个“源”。让学生观察大自然是生活;让学生接触社会,与各层面的人打交道是生活,带学生参加各种班队活动也是生活。总之,我们应当把作文训练的触角伸向学生的每一个生活角落。让学生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到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发其倾吐的欲望。

1.提倡学生真实地做人,真实地思想。学生在写作中,要随心所欲,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积极奋进,健康向上的,都可以大写特写。阳光明媚,春风轻拂,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凡人凡事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写。整个写作过程中,让作者积极参与情感体验,做到感同身受,撞击出心灵的火花,让一个活生生的人写出他自然而然的内心喷涌而出的生活感受来。

2.培养学生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教育学生写好作文,必须做好人。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习良好的道德是不可忽视的内容。把养成教育同作文有机联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审美教育,使学生认识自然和社会发展中的美,不断创造自己的生活。让学生从中得到真、善、美,从而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并运用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独特的东西,从而突出作文的创新个性。

3.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学认为,人的意志可以调节人的内外活动,小学生身心正处于幼稚和半幼稚状态,意志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在作文中,要培养学生的恒心。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水平的提高,要在认真观察,长期练笔,特别是通过反复修改、品炼文章来不断克服困难,以增强意志品质和提高才能。

4.坚持写好日记是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写好日记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日记中倾吐心中的喜怒哀乐,有助于完善自我,从而逐渐形成健康心理。同时,也通过日记这一反映学生的心理活动的窗口,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供非常有力的依据。

三、运用儿童作文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即学生的创造力,是个体自我完善的前提,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学生个性的发展、主体意识的增强、健全人格的完善与学生作文创新有着密切联系。作文本身就是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作文本来是创造性实践。作文创新能力培养在于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把学生造就成为有创新意识、有自主写作习惯的时代新人。

1.提供创新环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环境。例如: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可诱发学生创新热情;评价激发每个学生的成功愿望和成功需要,让学生形成“我要写”的意识;教师角色投入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产生共鸣;交流合作,激活学生创新热情,让学生放胆表达,拓展创新思维空间。

2.深化变形创新。即根据表达的需要,对原有的内容或形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变形。这点对小学生大有益处,因为可以让学生对写作的知识与技巧有更深的感受,较好地训练了各种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如何学习写作。

3.引导学生抓住创新机会。一个细小的人、物、事、景都可以触动学生思绪,让原本平凡的事件突然会闪耀光彩,进而形成创作。

4.启发创新联想。想象是创新的思维灵魂,联想让“实”更活跃,只有让“想象”插上翅膀,我们才能飞上蓝天,飞向一个广阔而崭新的天地。

5.优化创新品格。学生的认知、思想、品格决定了文章的思想意识。因此,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优化其创新品格是写出有创造性作文的关键。在学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优化创新品格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为作文创新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高中英语教学的心理意识 篇4

一、求新意识

所谓的求新意识就是变换教学方式, 常教常新。当今的高中生见识广、思想活, 不愿拘泥于一种形式。针对这一特点, 如能根据不同的课型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 恰当地引入课文, 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欲望。

课文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前奏曲, 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效果。例如:高中英语新教材高一 (上) 第四单元UnforgettableExperiences。在综合技能前可以放一段关于洪水和地震的录像,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又如高一 (上) 第十一单元TheSoundsoftheWorld, 现在的中学生对于音乐是相当的敏感。在讲述这一单元时可以放一首美国乡村音乐———歌手JohnDenver的名曲《Takemehome, countryroad》,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对其进行了美的熏陶。

恰当地引入新课, 的确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式。但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变通地处理教材也是一种成功的经验。如高一 (上) 第三单元Goingplaces教学中, 我考虑学生听力水平的实际, 将Reading部分的整体阅读调整为听力材料,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了解了课文, 同时又锻炼了听说。又如高二 (上) 第五单元TheSiliverScreen中Notoneless是导演张艺谋拍摄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让学生把这篇文章改写成简短易表演的短剧来学习, 这样变读为演, 不但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浓了, 而且也增强了学生语言实践和创造能力。

课型经过这样的调整, 使学生心境开阔, 对英语的学习同时也就有了另一番感悟。只要我们肯动脑筋, 肯钻研, 相信方法会越来越多, 方式会越来越灵活,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会越来越高。

二、情感意识

所谓的情感意识就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是尤为关键的问题之一。也许你会常常听到这样的话:“我喜欢这个老师, 我就喜欢这个老师的课。”当然一个老师的业务是最关键的, 但如果这个老师不关心学生, 对学生冷若冰霜甚至讽刺挖苦, 相信即便你的业务水平再高, 也不会受到同学的欢迎, 也就更谈不上有融洽的师生关系了。但融洽的师生关系又应该怎样建立呢?

关心学生是教师起码的职业道德之一, 尤其对中等偏下的学生更要具有同情心, 要给他们鼓励, 如果教师因为他们的成绩不好而嫌弃他们, 学生学起来就无劲, 教师教起来就无味, 如果你爱学生, 学生也就会爱你, 爱听你的课, 爱上你的课, 想学好你教的课程。因此, 如何能使学生喜欢你, 被你吸引住,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 是应该首先考虑的。

对学习不好的学生应该引起重视。课堂中任何蔑视、戏弄、挖苦的举动和言词都会不同程度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课堂提问中, 回答的好, 要及时说声Good以示鼓励。对差生来说受到表扬的机会少, 受到批评的机会多, 他们感到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 有一种自卑感。他们所处的地位和他们的身心发展存在着严重的矛盾。所以他们迫切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关心、爱护和同情。差生也有学好的愿望, 他们也很需要被老师注意。当他看到经过自己的努力, 取得成绩时, 他们就会更加坚定学好英语的信心, 并想赶上和超过他人。只要有进步, 就要表扬, 即使不及格, 比以往进步, 也照样表扬。有一位学生曾写信对我说:“老师, 你对待好学生与坏学生都一样, 我是一个学习不好的学生, 但您能不厌其烦地为我讲英语题, 在我没信心的时候, 又是你在鼓励我, 再次谢谢老师, 是你给了我学英语的信心, 虽然你的学生笨了一些, 但是我会努力的。”刚接班时, 他的英语只有50分, 现在已经接近90分。对于这样一个学生实在是不容易。

另外, 我觉得课堂教学中教师良好的情绪, 自然和蔼、充满自信心的教态, 对融洽师生关系, 活跃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关系很大。反之, 教师冷若冰霜的面孔, 会引起学生的心理烦躁、紧张, 影响学生轻松自如地接受知识。

三、听众意识

所谓的听众意识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到学生在听讲时存在着三个时间差。

一是听讲与理解的时间差。即学生在听老师传授知识信息时, 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的, 而是需要一个思考的时间, 所以, 教师在讲课时应有必要的停顿。

二是听与记的时间差。学生在做听课笔记时, 既要边听边把教师的语言提炼, 简化为若干语句, 有必要把听到的口语转化为书面语记下来, 这就要求教师适时地放慢语速, 重点内容要重复讲说。

三是从理解到情感反映的时间差。对教师所讲的东西, 学生并不是都能毫无困难地接受, 学生由理解到情感反映有一个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讲课时要“察言观色”, 从学生表情中发现反馈信息, 并据此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四、学生意识

学生意识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身体发育、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特点和规律的总体认识和把握。

许多教师尤其是初为人师的年轻教师, 其工作态度不能说不认真, 知识素质不能说不扎实, 专业基本功不能说不过硬, 但却常为自己的教学效果不佳而劳神苦思。其原因是诸多的, 但根源在于教师缺乏学生意识。

学生意识, 这是构成教师教学意识的重要的和基本的因素之一。学生意识的清醒、强烈与正确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过程的设计, 也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缺乏学生意识的教师常表现为三种症状:其一, 口若悬河, 目中无人, 对学生进行单调科班的知识管束, 把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宣讲给学生, “贩卖”给学生, 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其二, 教法杂陈, 华而不实。这种教师的教学常把古今中外的各种教学方法杂乱不当地、生硬地塞进自己的教学过程中, 而不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其三, 手段百出, 不计实效。有些领导和教师把教学手段现代化这种提法庸俗化、浅薄化, 评价一切课堂教学都要看是否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无视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而一味追求教学手段的多和新。上述三种症状虽表现各异, 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具体情况, 缺乏学生意识。

众所周知, 教材、教师、学生是教学的三大要素, 它们与场所、时间、手段、方法等教学凭借的具体结合便构成教学过程。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取决于主导作用发挥的水平。教师如果没有清醒的、强烈的、正确的学生意识, 即便有最广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 最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最认真的工作态度, 也将因缺乏对象的针对性而造成教学方法的不恰当, 教学手段的不合理, 教学组织的不科学, 最终导致学生被动学习, 消极应付。

培养和加强教师的学生意识, 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第一, 要加强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学习, 特别是要深入学习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国内外最新的教学方法理论, 从心灵深处彻底更新和端正教学思想, 牢固地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 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第二, 教师心中要有学生, 要切实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 接近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 重视学生的喜怒哀乐, 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特点, 切实搞好教学组织。第三, 要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素质, 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教学的根本目标。教师不是“教书匠”。教书是手段, 育人是目的。育人, 是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 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批阅、课外辅导、班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 提高学生的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经典的销售潜意识心理 篇5

其一:中国的公司都在压榨销售人员的的思想,不允许销售人员来说话,每个公司都在做相同的游戏,只是游戏的主角在变,内容不变,看看我们周围的销售人员和企划人员在做着大量的抄袭的工作,反正我只要完成任务就行了,公司的死活我不管,只要有更多的money就行,为什么我们还要用这些人,是因为找不到更好的,只好用他们了,他们的这种思维怎么能使企业向前。

其二:有些企业恨不得明天就进世界五百强,在急功的状态下工作,要求公司的员工加班到深夜,还放出狂言说拿我公司就的努力的做,你们是属于企业的,不做可以走呀,中国人有的是,我不怕,要我说这样的公司也能成功,要是我根本不用理他,略施小计,离间他不就行了吗?这样的公司还用打吗?太轻松了,一定要把他制于死地,不会做企业就别做,反正早晚是破产,要不到时还的后悔,别以为现在你有钱就是赢家,懂的运做企业,懂的兵法,活用知识才是最后的赢家,如果有机会我可以把中国的市场给翻过来,要知道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有销售意识的企业和个人才是最终的赢家,才能打下大大的疆土,才能成为企业的枭雄。

其三:销售意识是源于销售的本和销售的根的组合体,在本的元素和根的理论中产生的精华,什么是本,本是销售的元素,是心态,技巧,悟性,感同力,自驱力,本身的教养,本身的文化,什么是根,根就是销售的起源和销售的知识的理论,二者的综合就是销售的意识。

论心理契约与高校教师的主体意识 篇6

【关键词】心理契约;高校教师;主体意识

【作者单位】潘颖,南通大学。

【基金项目】 2012年南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批号:12W35。

“心理契约”,从广义上而言,是指组织与其成员之间在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或者说心理期望;从狭义上而言,心理契约是组织与员工在责任与义务方面达成某种心理上的承诺。心理契约是无形的,而非书面的,但其所具有的塑形力量不容低估。在行为心理学理论中,主体行为与主体意识是密切关联的。组织中的成员能够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主体意识有关,即他是否认同组织,认同组织目标,而主体意识形成与心理契约密切关联。成员只有与组织产生了心理契约,才会具备组织主体意识。《领导行为与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研究》是高校教师心理契约方面的专著,它从领导行为这一角度探讨了高校与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形成机制,对于促进高校教师主体意识,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领导行为与高校教师心理契约

从理论上说,心理契约是成员与组织达成的,但组织是一个宏观主体,其并不与个体成员发生直接关系。真正发生关系的是组织的代表,即领导。领导作为管理主体与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发生直接联系,因此,心理契约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主体间性问题,即领导与教师之间的问题。《领导行为与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研究》从四个方面研究领导行为与心理契约之间的关联,其研究成果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创新领导理论

一般来说,领导理论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变革型领导理论与关系型领导理论。作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领导理论主要是针对领导与组织关系,而非领导与成员关系。同时,现有的领导理论是基于企业与政府产生的,而非高校及其他教育组织。因此,作者提出必须根据高校的特殊情况,提出适应高校的领导理论,以及描述高校领导与高校教师关系的领导理论。基于高校工作环境特征,作者提出了高校关系型领导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主体间性,注重高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自然关系,借由研究不同的授权模式,衡量领导与教师关系的变化,对于创新教师激励机制而言,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论证不同类型领导行为与心理契约的关联影响

基于领导理论、组织沟通理论及心理契约理论,作者提出了四个假设,分别是变革型领导行为与组织沟通的关联假设、关系型领导行为与组织沟通的假设、变革型领导行为与心理契约的关联假设、关系型领导行为与心理契约的关联假设。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关系型领导行为是最有利于教师心理契约构建的。在这一行为模式下,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更为自然,领导更加关注教师的精神需求,教师也更加乐于同领导沟通,从而形成良性互动,教师的“心理契约”显著增强。而在变革型行为模式下,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往往较为紧张,教师认为领导干预太多,而领导认为教师不服从安排。这种行为模式对于教师心理契约的破坏是非常巨大的。

3.开创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研究领域

现有心理契约研究主要针对的是企业与政府机构,针对高校的研究较为匮乏。与企业、政府相比,高校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高校不是企业,企业产品是可以量化的,而学生素质是不能量化的。因此,针对企业组织的心理契约构建模式或者说员工激励机制并不适用于高校。

二、心理契约与主体意识

“心理契约”起源于组织行为研究,其属于行为心理学与组织社会学的交叉学科。至今,“心理契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心理契约”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首先,它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个体与组织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自发性;其次,其具有一定的约束性,是合同契约的延续,是个体对于组织认同的表现;再者,它是可以被破坏的,或者说是可以“违约”的。如果组织行为让个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个体会打破自发形成的心理契约。如果说合同契约让个体成为组织的一员,那么“心理契约”将个体变成组织的主体,即产生主体意识。具体到高校教师,合同契约让教师成为某个学校的工作者,但“心理契约”会让教师产生一种“主人翁”的思想。这种“主人翁”思想,会让教师在工作中更加积极,这也是教师激励机制想要达到的目的。因此,心理契约研究与教师激励机制研究是重合的,前者对于后者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

如何才能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呢?该书作者认为组织沟通是关键,其会直接影响到“心理契约”的稳定性。组织沟通一般是由领导来完成的,因此,领导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教师“心理契约”的稳定性。日常高校管理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领导实施的一些管理行为,其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没有与教师及时有效地沟通,让教师产生误解,甚至是抵触情绪。结合“心理契约”理论,该书作者认为领导应当注重沟通技巧,教师则应该冷静地表达自己的诉求。

三、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在此书中,作者指出“授权领导行为”是改善教师“心理契约”的重要方式。据作者的研究表明,授权领导行为可以极大地促进高校教师与组织沟通的满意度及与组织沟通的开放性,从而增强教师正向心理契约的实现,降低“心理违约”的风险。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创新目前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而言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在过去,人们往往认为教师激励就是物质激励或荣誉激励,但从此书的研究来看,物质激励与荣誉激励并不能完全保障心理契约的稳定性。因此,在激励机制设计上,高校应当考虑到“心理契约”的作用以及领导行为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nlc202309031325

1.调整领导选拔思路

在领导选拔和培养中,学校往往看重的是领导的管理业绩,而忽视其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面对这样的领导选拔问题,学校要选择那些具有关系型领导特质的人走上领导岗位,这样的领导在实施管理时才能更趋于理性,才能以“亲民”的态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审视问题和处理问题。在高校管理实践中,领导要一视同仁,懂得尊重每一位教师,懂得换位思考,面对教师的误解要能够宽容地对待。领导要给教师以充分的教育、教学自主权,对于教师的优点与进步要及时地激励,对于教师存在的心理失衡问题,要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组织沟通,增进领导与教师之间的相互理解。

2.采用授权管理模式

高校管理有别于企业管理,其管理呈现出松散的形态,管理对象的自觉性相对较高,管理实施的主体与管理对象所从事的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与科研性,教师的自我实现意识与职业发展愿望是很高的,教师工作的实效难以通过具体指标进行简单的量化,当下,学校的一些管理授权并不尽人意。因此,管理授权问题亟须落实。在管理情境中,领导的管理行为落实一定要给教师以广阔的授权空间,以授权空间的扩充,激发教师职业成长的内在活力。要实现这样的目的,领导要以“一加一减”的方式开展管理活动,减的是领导的一些低效管理内容,加的是教师宽松的教学自由权。除此之外,领导也要改变以往科研权抓得过紧的弊端,给予教师更多自主的科研权。

3.注重教师“心理契约”的变化

“心理契约”虽然是无形的,但会反映在具体的行为中。从教师进入高校的那一刻起,心理契约便开始产生,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阶段,教师的心理预期是不同的,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领导必须动态关注教师的“心理契约”。在管理实践中,领导要善于体察“民情”,要针对不同心理契约背离的内外原因,采取负面心理干预的组织沟通措施。当教师对于自己在管理中的关系性、交易性等多重义务期待没有得到满足时,其心理契约的负面性背离趋势就会渐趋显现,此时的管理者就要从教师个体的兴趣点、岗位现实需要和学科需要出发,制定详细的职业发展规划。职业发展规划要立足于教师发展的实际,充分考虑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这对高校教师职业的更好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1]贺立军,王云峰. 高校领导团队行为整合研究:团队认知视角[J]. 河北学刊,2010(1):45-47.

[2]董海樱,方建中. 高校教师组织认同探微——基于浙江省高校的实证调查[J]. 教育发展研究,2012(1):63-66.

[3]党冬丽,陈立鹏. 论人本主义理念下高校教师管理机制[J]. 中国成人教育,2014(18):71-74.

[4]白圣豪. 高校教师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关系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20):35-38.

[5]王金枝. 基于心理契约变化的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管理[J]. 教育与职业,2014(8):92-95.

编辑的职业意识与心理素质 篇7

一、做合格的记者

在编辑别人文章之前, 首先自己要写出漂亮的文章。想象一下, 我们自己的文章都写不好, 你怎么能承担编辑别人的文章?你知道, 很多作者的水平是非常高的。如果不能发现文章的问题, 这是编辑的玩忽职守;如果文章本身没有问题, 经过编辑之后有问题了, 这将是一个笑话。编辑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识来应对编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而不让错误出现, 使文章出现瑕疵。在前几年, 新闻界一直把墨鱼、章鱼当做是营养价值丰富的鱼, 把海鸥说成是极其罕见的鸟类, 在动物的世界就像一个笑话。所以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是由于作者缺乏生物知识, 但也因为审查编辑缺乏生物学认识。所以编辑首先要尝试掌握相关的业务知识, 工作方面还要广泛阅读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等书籍, 尽可能多地学习一些知识。尤其是在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时代, 新事物、新学科的建立, 广阔性和知识的深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编辑必须更新知识结构, 如有精力还需要学习得再深一些, 对数学生化、农工商业、医疗保健和其他学科应该有一个大略的理解, 一旦处理这方面的稿件, 可以得心应手, 不犯错误。

二、选题策划能力

我们知道, 西方媒体中编辑地位较高。在媒体报道中, 记者只是刚入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 记者只是面试。在面试前, 编辑来确定选题, 并分配任务。记者有时甚至不需要写文章、采访塑造已提交的数据。采访中, 一些东西都是由编辑完成。这就要求编辑必须有特定主题的策划能力。

三、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说到逻辑, 给人感觉有点神秘。事实上, 逻辑很简单, 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 顺畅。我们作为读者, 阅读一篇文章, 不希望这篇文章反复纠缠, 再回环往复, 不断出现相同的内容。第二, 承上启下。如文章, 每一部分必须清楚, 每一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 不能突然断开, 会让人有莫名其妙的感觉。第三, 围绕主题。我们知道,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主题, 一个明一个暗。事实上, 每一段也都有一个主题, 是一个小主题。这个小主题, 是服务于大主题的。换句话说, 有逻辑的文章, 每一个词都是为文章主题服务的, 而不是无关的。当然, 有时看似无关, 但恰恰在每个部分、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都体现出了小主题。也许你没有注意但你细细想想, 或者就有体会了。

四、编辑还要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

包括编辑和出版, 已经属于第三产业, 即服务业。显然, 从事第三产业的编辑应该有服务意识。我们的基本原则是: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编辑专业的服务意识, 即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意识。编辑服务意识, 即做好本职工作是编辑必须知道的。否则, 将很难做好编辑工作。编辑是类似于中介的性质, 因此, 编辑应该有服务意识。因为, 中介是一座桥, 沟通、连接桥的两端。加强服务意识, 也将促进编辑工作的正常开展。

总之, 编辑就如同导演, 要学有所成, 聚汇广大作者所研究的问题。想象一下, 编辑没有学识和独到的见解, 即使作者尊重他, 编辑也很难与作者沟通, 并且很难深入理解作者。事实上, 一个重要的话题, 是编辑和作者一起交流讨论的结果, 从整个过程的最初寻找作者, 到起草, 编辑都是积极的参与者。编辑要多动笔, 不仅可以学习很多知识, 还可以给作者以积极的帮助。在一篇好文章中, 不仅影响并改变着一些作者, 同时也充实、提高了自己。

摘要:本文通过对职业心理素质的理解, 认识到了作为编辑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从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希望编辑就如同导演, 要学有所成, 聚汇广大作者所研究的问题。

心理意识 篇8

篮球比赛的临场情况是千变万化的,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也随之不断变化。以下十种情况基本上反映出运动员在投篮时所容易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 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投篮命中率, 必须坚决克服。

1.1 有些队员比赛目的不明确, 在场上老想表

现自己, 喜欢做一些华而不实的投篮动作, 不注重投篮的效果。

1.2 在强队或高大队员面前, 由于虚荣心作

怪, 怕“丢丑”、怕“盖帽”, 动作躲躲闪闪, 犹豫不决, 屡失投篮良机, 或将球慌慌张张地处理掉。

1.3 认为对手弱满不在乎吊儿郎当, 盲目乐观。

被弱队赶超时缺乏思想准备, 急于进球, 忘掉了战术配合和寻找投篮良机, 从而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

1.4 由于准备活动没有做好, 或其它原因, 比

赛开局不利, 投篮屡投不中, 篮板球又控制不住, 常被对方打反击。这时投篮队员的手就软了下来, 只敢传, 不敢投。不能发挥出原有的投篮水平。

1.5 在比赛中, 有些球处理的不好, 造成失误, 受到队友的埋怨或教练的责怪。

这时就情绪低落, 瞻前顾后, 缩手缩脚, 投篮动作不果断, 结果失常。

1.6 比赛接近尾声, 战局紧张双方比分交替上

升, 这时队员有一种“怕”的心理活动, 怕失误, 怕投不进, 怕承担责任。情绪上的拘谨, 导致行为上的犹豫。

1.7 比赛进行得激烈、艰苦。

队员的体力明显下降, 肌肉运动感觉降低, 投篮动作失调。由于缺乏顽强的意志, 产生自暴自弃, 甘拜下风的心理, 不愿做最后的努力。

1.8 害怕激烈的对抗。

如果对手的动作比较粗野或者曾受过某一队员的碰撞, 就躲着不敢靠近, 影响投篮效果。

1.9 平时训练或在无关紧要的比赛中, 投篮动作轻松自如, 命中率很高。

但在重大的或关键比赛中, 思想包袱重, 压力大, 想赢怕输, 因而投篮动作紧张失常。

1.1 0 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气候环境与裁判的误判等。

2 克服蓝球比赛心理障碍的措施

2.1 重视意识在实战中的能力培养

如何敲开阻碍培养建立良好的意识大门, 怎样就改善和提高运动员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篮球意识, 向教练员提供分析每个队和每个队员篮球意识强点和弱点的根据, 从改革训练出发, 建立教练员应该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运动员的篮球意识观点。因为意识定量, 可明确找出科学根据, 用不同时期前后数据的对比, 能显示出训练进层的成果, 以定量化实现训练最佳化的控制。在科学训练的基础上, 使教练员掌握较明确的分析资料, 以便于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因人施教, 更加有效的控制、缩短提高技术训练的时间。因此, 在篮球训练工作中, 进一步深入探讨, 解决蓝球运动员的意识培训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也是有理论根据的。

2.2 做好赛前心理准备工作

赛前准备必须从队员的心理准备入手, 队员的心理准备程度往往取决于比赛的重要性和对手的强弱。恰当地评价对方力量是运动员在赛前和赛中获得精神力量的源泉和基础。每逢关键场次, 运动员的赛前情绪有明显的特征。例如:兴奋、激动、紧张、急躁等。这些赛前诱发因素能直接影响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要做细致的心理分析, 使运动员的心理活动在赛前和赛中都置于一个适宜境地, 对强队承认其强, 但并不意味举手交械, 不敢取胜。激发队员敢打强手, 敢胜硬队的求胜心和自信心, 勇于发挥自己的投篮水平。同时, 又要细心剖析对方的弱点和短处, 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局面都能做充分的准备, 制定相似的作战方案, 这样才能使队员在比赛中遇到各种困难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急不躁, 胸有成竹, 全力以赴。与弱队交锋也决不能放松, 弱队的水平虽然有限, 但是在比赛中士气高涨, 作风顽强, 他们的技、战术水平往往是超常发挥, 稍有疏忽, 就有“翻船”的可能。篮球史上胜强输弱的战例是举不胜举的。种种事例表明做好赛前的心理准备工作是相当重要的。

2.3 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比赛中的意志, 指的是运动员自觉地为夺取比赛的胜利而支配行动去克服困难的心理的过程。意志必然是与克服比赛期间的某种困难相联系的。篮球运动员所要克服的困难, 既有内部的, 也有外部的。培养队员饿顽强意志品质, 要从情感上下工夫。因情感是意志活动的源泉。一个情感淡漠的运动员, 不可能具备坚强的动人事迹。在平时的教育引导中, 多宣传一些体育比赛中的动人事迹, 从思想、心理、身体、生活上多关心体贴他们, 激发队员对体育事业的情感, 陶冶队员的情操和乐观情绪, 培养运动员为国家, 为集体, 不怕苦, 不怕累, 不怕难的高尚品质。这样就能使队员在比赛中, 遇到疲劳, 受伤, 外界干扰及裁判的错、漏判给予正确的对待, 并用坚强的意志努力克服他们。

2.4 在训练中加强篮球临场意识的培养

从心理学角度看, 篮球临场意识是运动员的自觉心理活动, 对战术的运用和技术的发挥起着积极的作用, 因为心理意识不是消极的, 是对人的活动的调节, 是人的活动得以正确完成的条件。

2.4.1 教学训练中要求球员始终意识观察到全场, 更确切地说是看到敌我双方的每个球员。

但一个球员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必须能掌握意识观察范围由主要注意力和次要注意力的分配, 并随着位置、时间、双方势态的改变和战术进行过程而不断地转移注意范围和分配, 在转移中仍要对以前的情景在脑际有个“残留”的表象。

2.4.2 篮球比赛的特点是素质、技术、战术、智慧、心理意志的全面对抗, 在消耗之中拼搏求胜。

在一定时间条件下, 双方相互对抗, 功守互相转化。对一个运动员来说, 在比赛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 变化往往在瞬间, 具有突然性。因此, 运动员不但要有精湛而全面的技术能力, 而且要有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应变经验。在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 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通过思维活动及时采取相应的、恰如其分的对策。合理运用技术和战术的配合能力, 以便有效地发挥己长, 制约对手。这种应变能力是由意识和技术动作能力组合而成的。对球队意识的训练、培养和全面衡量质量优劣的客观反映, 就成为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一个核心。

2.4.3 对篮球意识概念的理解是, 运动员根据

比赛的客观实际, 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 及时运用客观身体、技战术配合来实现制约对手, 争取比赛主动的过程中, 所发挥出来的一种神经应答反射意识, 就是篮球意识。篮球意识在篮球运动员运用各种技战术时均起支配行动作用。其临场意识的强弱表现为:当你摆脱防守并有一定距离, 又处在你有效攻击区之内, 就应投篮, 投了就证明意识较强, 没有投则意识较弱, 但特殊情况例外;如对方防守贴的很近, 你无法投篮时, 观察到本队其他队员空切入, 即将跑到有利位置, 就利用多种传球方式进行传球, 及时传出, 说明意识较强, 不传, 则意识较弱;对方防守逼的很紧, 前面已拉空, 无人接应, 则应突破, 突了说明意识强, 没有突破, 失去时机, 则意识较弱;无球进攻时, 按照本队战术意图要求, 不论在强侧或弱侧, 都应做相应配合动作, 如移动换位, 吸引守方造成主攻方向攻击的有利条件, 给同伴掩护, 策应或根据情况空切接应, 寻找有效投篮机会, 做得恰如其分的意识较强, 否则意识弱;防守持球人时, 应紧逼持球人, 控制三种威胁动作 (投、切、传) , 给同伴创造断球机会, 做了意识强, 否则意识弱;防无球人, 根据对方进攻情况选位, 卡断对方传球路径, 防止其接球, 随时准备协防、补防。做了, 意识强, 否则意识弱;发动快攻时, 根据所在位置, 应发动一传, 还是接应、分散、准备接球上篮, 按照具体情况, 如应做的做了, 则意识强, 否则意识弱。综上所述说明, 球场上每一个行动, 都有其战术目的和要求, 但应明确, 如果应做的相应的动作做了, 意识就强, 如投不中, 传失、运失等, 均属于技术运用能力问题, 不属于意识范畴。

责任编辑:杨丽荣

摘要:篮球比赛的临场情况是千变万化的,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也随之不断变化。现就篮球队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状态的表现进行分析, 并提出克服临场发挥心理障碍的措施。

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篇9

当代,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已经成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 我军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开始向提高体系作战能力转移。军队院校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形势, 改革创新教学体系, 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历史课题。这就要求我们所培养的军校学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心理健康是人发展的中枢, 是人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建立充满温馨气息的心理咨询室, 通过心理教员的辅导, 能够让学员明显感到自信心增强, 心理承受水平提高, 开始能够进行一定的情绪调节能力。

一、心理教育的目的与具体目标

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通过心理教员的咨询帮助学员解决在学习、生活和军事训练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建构学员健康的心理。

具体的讲就是使学员:学会自我控制, 培养学员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会正确的认知自己, 树立“必胜”的自信心;学会自我激励;学会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 掌握一些评价他人的技巧;学会和谐地与人沟通, 尊重他人, 助人为乐, 培养良好的个性;学会调节自己的心境, 摆脱烦恼和焦虑, 保持乐观的情绪。

二、进行心理教育的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课要让学员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 懂得一些道理, 更重要的是通过学员的自主参与、主动讨论、扮演角色, 体验情感促进其心理发展。

一般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第一, 轻松自然的导入, 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使学员学习知识的形成过程, 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 也是学员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因此, 教员的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 生动有趣的案例, 引发学员的思考。学员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 因而生动有趣的案例教学最能牢牢地吸引学员、启发学员的思考。

第三, 激烈的争论, 在雄辩中明理。青年学员的是非评价极其不稳定, 教员创设案例恰到好处地引起争论, 可帮助学员在讨论中明辨道理。

第四, 角色扮演与案例模拟相结合, 产生情感体验, 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出现了高潮, 就会引起了学员感情的共鸣, 真正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五, 引导反思, 纠正自我, 寻求新知。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教员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员来讲是倾诉、是交流。给学员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 教员要引导学员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 从而调整自我, 寻求新知, 使问题得到补步的解决。常用的有以下四种形式:一是总结式。如《怎样看待他人》中“学会正确地看待他人, 这是我们合作的基础”。二是期望式。如《尊重他人》中“好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十日寒。”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交往中尊重他人, 以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人, 赢得更多的朋友, 人人做受大家欢迎的人。三是启发式。如《了解兴趣》中“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同学们现在的学习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是实现自己理想的基础, 让同学们注意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 并把兴趣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四是祝福式。如《寻找快乐》中: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许多的不平之路, 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你遇到不公正待遇时, 你就要降低欲求, 寻找快乐;当你不被别人理解受到委屈时, 你就要转移注意, 消除烦恼;当你考试没考好时, 你就要对自己说, 下次再努力。这样你就会心里充满阳光, 脸上绽出甜蜜的微笑。

三、总结与讨论

事实证明:心理健康课应是在教员指导下的学员感知、体验、明理、反思、迁移、运用的过程, 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第一, 平等性原则。要求教员在课上与学员平等交往, 既是教员, 更是朋友, 这是课堂效果的关键。上课对于教员来讲不是单纯的教员讲授示范, 而是倾听、引导的过程;对学员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员提供了一个提问题、讨论、辩论、交流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 教员要引导学员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和感知进行思考、检验、判断, 从而得出答案, 寻求新知, 使问题得到逐步的解决。

第二, 尊重性原则。在课堂上一定要认真倾听学员的发言, 尊重学员的言行, 呵护学员的人格。

第三, 鼓励性原则。鼓励学员积极参与, 提出问题, 积极参与交流、讨论, 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四, 参与性原则。教师与学员共同参与实践操作课程的全过程。

第五, 目的性原则。实践操作课程目标一定要根据学员原有的训练水平, 学员原有训练水平高, 教员的教学目标就可以随之提高。

第六, 娱乐性原则。心理训练应在学员愉快的活动中操作, 只有产生愉快的体验, 才能达到训练目的。

浅析包装设计的潜意识消费心理 篇10

1.1潜意识

潜意识是指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意识到某种事物或者在某种长期的环境之中对某些事物与行为形成的一种习惯或是经验, 而使主观的意识被淡化。例如, 钢琴演奏家在弹乐曲时手指的灵活度, 电脑打字员不看键盘的打字等都是潜意识认知活动的表现形式。

1.2潜意识的消费心理

就消费心理来讲, 潜意识就是消费者过去对商品、品牌“潜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印象。潜意识不同于直接的购买动机, 潜意识的购买欲望往往深藏于他们的内心世界, 需要在外界的刺激下, 才会通过某些行为释放出来。例如, 在生活中, 可以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 有时可能什么都不想买, 只是想随便在商场里逛逛, 但是出来时, 却购买了一大堆东西。其实这就是一种潜意识消费, 消费者之所以产生这种购买的冲动, 是因为某些商品的特征触动了消费者潜在的欲望, 刺激了不在计划内的、非理性的购买行为, 称之为“潜意识消费”。

二、包装设计的心理作用及对色彩的心理分析

2.1包装设计的心理作用

商品包装的出发点是依靠包装设计取悦于消费者, 达到销售的目的。在消费者的潜意识中, 产品包装是他们对商品在认知及情感上的第一反映, 可以左右他们的取舍。设计优良的销售包装往往给大众以直接的视觉冲击。容易吸引大众的注意和诱发他们的兴趣, 有利于激发购买愿望和动机。

在这一过程中, 产品的包装设计无形中充当了很好的推销员的角色。这种变相的推销方式比起单刀直入式的口述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调动起消费者对商品包装的注意, 使之产生兴趣感, 这是从微面对消费者主动权的肯定, 从而极易引发消费者连续的购买行为。例如, 人们对百事可乐这一品牌及包装形象的认知, 就体现了包装设计在潜意识维度下的特征。百事可乐它通过视觉形象, 传递了品牌的信息, 塑造了品牌的内涵, 并通过各种策略使人们在潜意识层面对其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产生了一种品牌的亲和力, 进而形成了消费者的购买性感和品牌信仰, 使得人们在购买过程中, 明知其对人体没益处, 但仍然愿意选择它。

在当下以消费者市场为主的市场中, 产品品牌的影响力以固有形象和色彩视觉吸引消费者的观注, 进而引导消费。因此, 具有审美性的产品包装可以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2.2包装设计中色彩的心理分析

在商品包装设计中, 色彩传达的视觉信息直接刺激受众的视觉, 使消费者发生心理及情绪上的变化, 而这种变化又是潜移默化的, 导致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因素就是色彩对消费者潜意识消费心理产生的特殊的心理影响。

包装是商品的影子, 在缺乏参考信息或者是质量、价格大致相同的情况下, 独特的包装可以吸引消费者的视线和兴趣, 进入消费者的选择范围, 其中色彩是包装的第一视觉要素。顾客对商品的感觉首先是色彩, 其次才是形状, 而且色彩的丰富比外形更富有吸引力。

通过色彩视觉印象产生的联想情感被称为色彩情感。在色彩学的研究当中:黄色、橙色为高明度的色彩, 视觉效果最醒目, 给人以刺激的感觉;绿色充满生机的颜, 给人祥和、平静的感觉;蓝色为冷色给人理智、宁静的感觉。色彩是丰富多彩的, 人们在看到不同颜色时会产生各种情绪;或兴奋、激动、或沉闷、或轻松、愉悦、或压抑, 因此, 包装的色彩设计要利用人们对色彩的某些共同印象及情绪, 根据不同产品来运用色彩。

调查表明, 消费者在接触商品的最初20秒内, 色感为80%, 形感为20%;在20秒至3分钟内, 色感为60%, 形感为40%。购物者用于观察每一种商品的时间在0.25秒左右, 这0.25秒的一瞥决定了消费者是否会从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所以商品包装设计必须注重以“色”夺人, 通过刺激视觉唤起联想, 从而影响人们对商品的评价和购买行为。当然包装的色彩要与商品本身的用途和特性相适应, 也就是说无论什么颜色都应以配合商品的内容为准。

在市场实践与摸索当中, 不少商家和设计者们达成了共识——要让自己的产品形成特色, 有自己的“个性”, 从而以此成为一种市场竞争力, 就必须有独特的视觉优势和特征, 这就对包装设计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设计产品包装时, 参照消费者心理合理地运用色彩, 用色彩的情感影响包装、塑造包装。

2.3潜意识消费的体现

潜意识是意识的一种状态, 潜意识的运作是不易被人察觉的, 然而人的言行举止大部分由潜意识所主宰。产品包装设计的造型、材质、图形和文字对形成大众的商品意象有直接的作用。这种使用是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以联想为中介, 以形象为冲击影射消费者的潜意识。精美华丽的包装会引起高档精品的联想, 朴素大方的包装容易唤起经济实惠的感受。

在研究消费者心理基础上进行广告设计或产品推销时, 消费者的潜意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考虑因素, 可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 甚至购买决策。

例如, 如葡萄酒瓶的可旋密封盖, 比传统的软木塞盖开启方便得多, 而且用可旋的瓶盖还能很方便地重新封盖。但受长期历史传统观念的影响, 人们习惯把好葡萄酒与软木塞联系在一起, 并以此作为区分名贵酒与廉价酒的不同知觉线索。又如食品真空塑料包装使人觉得方便卫生, 药品铝箔包装让人觉得科学可信, 而小五金产品的贴体包装又令人感到质量可靠。所以包装的造型和材料只要符合人们的社会心理, 贴切地表现出商品的特征, 就能起到促销效果。这也正是抓住了隐藏在消费者心中的潜意识心理。

实践证明, 通过产品包装设计抓住消费者的潜意识心理, 对于增加产品的认知度和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有积极的作用。产品的包装就应该在形式和手段上迎合潜在的, 不具有明确购买行为的消费群体的需要。因此, 挖掘不同的消费群体的潜在欲望, 了解消费者的心理, 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相应包装的设计方案, 才能更好地实现包装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 对不同消费群体潜意识的认识和把握是根本。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包装设计的根本目的, 就是以经过设计的包装形象为媒介, 冲击消费者的感观, 并以此影响他们的潜意识消费, 促使他们产生购买的动机。只要产品的设计包装把握好消费者的心理, 迎合消费者的喜好,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包装就一定会显示其特殊价值。消费者在接受商品包装传递的有关信息之后, 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包装设计实际上就是挖掘出消费者潜在的需要心理, 即通过某种策略, 使受众接受包装所传达的商品信息, 进而形成对这一商品的信任。包装设计的目的, 一方面是支持消费者的现实需要, 即要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是诱导消费者潜在的需要转变为现实的需要, 触发其购买动机的产生, 最终变为购买行为。

参考文献

[1].陈汉民.《艺术设计教育展望》 (上)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1.

[2].翟松桥, 刘杨.《包装设计的视知觉潜意识分析》, 美术大观, 2009, 4.

上一篇:初中概率教学方法谈下一篇:广东紫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