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学习

2024-05-11

课文学习(精选十篇)

课文学习 篇1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篇目贴近生活, 具有时代气息, 多是名家文质兼美的佳品;不仅是中学生好的读本, 也是写作可以借鉴的范例。怎样从课文中学作文呢我有几点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一、让课文成为写作的素材

语文课文中介绍了很多古今中外的名人, 他们的事迹就是作文素材的一大宝藏。

《我的信念》中居里夫人对工作的勤奋努力, 对目标的执著追求, 以及她“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 以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的高尚人格;《邓稼先》中邓稼先为国献身、知识报国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再塑生命》中海伦身残志不残、顽强学习的精神, 以及她不断克服弱点、不断前进的人生历程;《音乐巨人贝多芬》中, 贝多芬不向命运低头, 用音乐谱写精彩人生的顽强。只要平时学习中同学们有意识地积累, 那么作文的素材就会丰富起来。

二、让课文成为写作的范文

选入教材的文章在立意、选材、修辞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具匠心之处, 对于同学们提高写作技能有不小的借鉴意义。

我在上朱自清的《春》之前, 让每个学生都写一篇以春为题的文章。上完之后, 又让学生拿自己的作文同《春》比较, 找差距。同学们都体会到《春》善用比喻、拟人, 多用短句, 并且调动人五官的感受来写景的特点。第二次写春时, 他们大多数的作文都较前一篇生动、丰富了许多。下面是一个学生前后两次的作文片段:

春雨无色无味却能给予大家春天的信息, 春雨淅淅沥沥的, 把大地冲洗得一尘不染, 让万物都换上了一件新衣服。

“淅淅沥沥”, 小雨滴也来报到了。它常常迟到, 还要趾高气扬的走在太阳公公前面, 太阳公公生气了, 罚它站了三四天, 可它总不长记性。小雨滴带着绿色的味道来了, 像给在饥渴中苦熬了一个冬季的万物送来一杯绿茶。

教《端午的鸭蛋》时, 我要求学生揣摩文章“平淡中有味”的特点, 写一篇有关家乡习俗的作文。同学们写了《端午的粽子》、《折耳根》、《四月八的糯米饭》、《老凯里酸汤鱼》、《贵阳丝娃娃》等作文, 语言质朴, 感情真挚, 这次的作文训练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很巧的是那年的贵阳市期末统考作文就是有关家乡习俗的, 同学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当然如果每篇课文都要依据它的写作特点来练习这种大作文是比较耗时的, 借鉴课文局部的特点进行片段练笔是个不错的补充。学了《列夫托尔斯泰》, 同学们可以试着对自己熟悉的一个人作外貌描写, 做到形神兼备;学了《济南的冬天》, 用对比的方法描写家乡四季中的一个景色;学了《最后一课》, 描述一段自己在某个场合的心理活动;学了《云南的歌会》, 就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对校运会的场面进行描写。这种方式每次就占用十多分钟, 写在自己的随笔本里, 这样随学随写, 既不占用太多的学习时间, 又增加了自己练笔的次数。

三、让课文成为多层次写作练习的载体

除了把课文作为在某个写作特点上的仿效对象外, 还可以当作其他写作练习的载体。美国的中学生在读写训练中, 经常要为一篇课文进行立体、综合的写作训练。既有大的综合性项目的写作 (文学评论、研究报告、学术性论文等) , 也有文学性写作 (文学的反应和批评, 诗歌、小说创作) , 还包括为完成各种日常活动而进行的写作, 如书信、日记、图片说明、计划书等。这样的一课多练, 拓展了课文的利用空间。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语言的赏析是学习的重点。课后我让同学们为这篇课文写赏析文章, 鼓励他们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班上有同学写出了近千字的作文, 读来文笔虽稚嫩, 但这个过程不仅使他们对课文的语言特色有了深切的体会, 对于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也是一次历练。

学习略读课文方法 篇2

人教版教材中从三年级开始就有略读课文,三上的32篇课文中有8篇是略读,占总数的25%;四上的32篇课文中有14篇是略读课文,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占到了50%左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编辑的用心。但是,很多老师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也存在着略读课文怎么上的问题,什么可以略,什么不可以略?略读课文可以上成精读课文吗?还有,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学中,略读课文把握的不好。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我们,所以,略读课文的专项研讨变得非常重要。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这些话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道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功能。《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一、明确目标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对略读课的教学要求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课文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二、因“材”施教

教材虽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但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1.根据课文结构因“材”施教。每一篇略读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阅读提示从激发阅读兴趣入手,一般提出一两个问题,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揣摩教学思路,或引导学生从所阅读的文章扩展开去。对大多数略读课文来讲,教师根据阅读提示组织教学活动,皆可做到“提纲挈领”;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学习。

2.根据课文特点因“材”施教 每一篇略读课文,皆有它自己的特点。我们应根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展开教学,既遵循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又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把握好教学的尺度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要把握好尺度,既不搞过细剖析,也不作随意教学,要确立略读课文教学的明确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自主学习。

略读课文要突出“略”字,略的是教师的精讲细说,强调“以学生自读为主”,让学生唱“主角”。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不要强行“灌输”,充分信任学生。教师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某个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辩论,充分展示学生的独特思维和阅读体验,从而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2.重“导”轻“教”

自读课文的教学强调“以学生的自读为主”,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略读课要真正达到“略”,教师就必须更加注重引导和调控。为了使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导”,教师应策划好课堂教学方法,及时、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略读课强调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去快速阅读,如何把握文章内容,而不是教学生具体的字、词、句等实实在在的考试知识。重“导”轻“教”,不是让教师退居幕后,而是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3.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着更为广泛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要授之以法,“教是为了不教。” 略读课文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环节,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对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并且在内容理解、情感与语言感悟上也要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对于略读教学,我们主要是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略读教学重不重要?第二个问题:略读课怎么上?第三个问题:略读课文能不能精讲? 第一个问题:略读教学重不重要?

第一个方面:从教研室每年的试卷导向来看,我觉得越来越重视对略读课文的测验。我记得在几年前的一次期末考卷中,出人意料地考到了略读课文的内容。我记得应该是《秦兵马俑》这一课,不知老师们有没有印象,是一道按课文内容填空题,比分也大概在四五分这个样子。当试卷改出来后,学生失分情况非常严重。我们老师们议论纷纷:怎么可以把略读课文作为期末考试内容呢?而且是一篇并没有要求背诵的课文,新课标不是规定略读课文不作考试要求的吗?教研室的解释是:这是希望语文教师能重视略读课文的教学。

第二个方面:从教材的编排来看,略读课文在整本书中的比例是很大的。三年级25%,四年级大概45%,五年级占了50%,六年级占了50%以上。从这个比例来看,新课程是很重视学生略读能力的培养。

第三个方面:从学生的能力需要来看,略读能力与精读能力一样重要。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其实,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就一个网站上,每天就会更新几十条信息,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也不断加快,人们很少有时间去细细地品味文章中的词句,只能采用略读的方法来获取信息。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略读的运用要比精读更广泛。举个例子:在报纸上快速地看了一篇报导后,你把它的主要内容转述给别人,这就是略读能力的其中一种。

综上所述,我觉得重视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是很重要的。我们学校教研组的工作思路很清晰,把略读教学研究安排了整整一个学年,这是很实在、很有必要。第二个问题:略读课文怎么上?

第一个方面:略读教学做什么,不做什么 至于略读教学做什么,不做什么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和教学重点是什么?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了解“写了什么?”;说说“有什么感受?”;看看“哪些地方你的印象特别深?”这是基本任务。精读课文的教学重点在后面的问题中,略读文章的重点就在前面的连接语中。

一般的讲,我们略读教学要做的是以下几点:

第一点:把握大意。把握大意涉及很多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这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训练。比如说: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写一写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好后再交流交流,这个是很有必要。

第二点:交流感受。根据课文内容,把握主要倾向,多角度地感受。比如说在学完《慈母情深》的时候,让学生写写你的感受并交流一下,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点:重点赏读。可以选一个或几个角度,也可以选一个或几个点;最好是提一些能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比如说,在教学《小桥流水人家》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作者对哪些景致久久不能忘怀呢?”,以这个问题辐射整篇课文,牵一发而动全身。下面,我们要了解略读教学不做什么?

第一点:生字认识就行,词义大致理解即可。第二点:默读为主,一般不需要进行有感情朗读的指导。但我觉得如果有特别好的朗读题材,我觉得让学生读一读,指导一下,未尝不可。比如说,《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有一个分别描写妈妈的慢镜头和快镜头的句子,这样的朗读题材不多见,我个人觉得把它拿出来,重点朗读指导一下,也是必要的。略读教学有哪些程序?

略读课文中一般要设计“三读”:一读知大意,二读抓重点,三读谈感受 我举两个常规的教学模式

第一种模式:以《槐乡的孩子》为例,分三步走 第一步: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第二步:和同学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第三步: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第二种模式:以《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为例,也是分三步走 第一步:魏格纳发现了什么? 第二步: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的? 第三步:把你阅读课文的感受讲给同学听。是两种模式,我们可以套用,但具体的设计还是要因材而异。

第三个方面:略读课文教学可设计哪些练习?我觉得可以设计写大意,写感受,写自己对内容或者语言的看法;可以设计选择、判断、填空等题型;还可以设计拓展阅读。我来举几个练习的例子比如在上完《刷子李》后,让学生去读一读《泥人张》《张大力》《苏七块》等课文,这是一种拓展阅读。比如《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让我们也来给自己的妈妈写下一份账单。让学生写一写。再比如《刷子李》这篇课文,可以这样设计:曹小三当学徒的头一天,对师父的看法有什么变化?你能用图形和文字表示曹小三的心情变化吗?让学生画一画。在教学《乌塔》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设计:一个14岁的女孩,独自一个人游欧洲,你赞成她的做法吗?我们开一个辩论会!让学生辩一辩。第三个问题:略读课文能不能精讲?

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主张:略读课文可以精讲,而且很有必要。

如今的教育,应试教育仍占了主导地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相当长的时间里,卷面上分数的高低仍将决定着一个语文老师水平的好坏。而且,试卷上的阅读题,更重视的是对学生精读能力的测验。以我们教研室的试卷为例,每张试卷一般都有两个阅读题,一个课内,一个课外,题目考得比较深,比较细,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很强的精读能力,一般情况是做不好的。平时的作业本中我也发现这一点,略读课文中的练习题有的出得很深很细,我记得我们五年级的作业本中都细致到要说出一个标点符号的作用和意思,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了解课文的大概的话,我想我们的学生作业质量也不会太好。再说,象我们这样农村的学生,能力相对比较差,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是很有限的,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放手太多,把所有的略读课文都粗略的教,让学生自主去学,那学习的效果肯定会有影响。日积月累的话,成绩会就会下降。

你说略读能力重要不重要,肯定重要。但是如果我们死板地执行新课标的要求,我觉得是不理性的。以我们五年级为例,如果把所有的略读课文上成略读课,精读的课文只有14篇,也就是说,精读教学平均每个星期连一篇都不到,我觉得这样精读能力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课文作为教学用的“语料”,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作出调整,略读课文作精读也是可以的,甚至于把课外的文章引进课堂也无可厚非。我们要明确的,不是课文上的精读和略读,而是课型上的精读和略读,他强调的是决定精读和略读的不是课文本身,而是课型本身。他的意思是什么呢?比如说,今天要上一节略读教学课,你拿一篇精读课文也可以上成略读课。比如今天要上一节精读教学课,那你即使拿一篇略读课文,也可以上成精读课。

立足课文学习作文创新方法 篇3

为此,高中学生作文的创新就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人认为,如今高考几乎不考课文内容,作文就更不用说了,于是为了能创新,就淡化了课文,有的干脆抛开课文。其实课文决不可忽视,更不能丢弃。如果我们潜心课文,就会发现,课文有许多创新方式可学;就会明白,学习作文创新,课文才是基础。把课文当范例,认真分析,比照学习,必有收获。

一、学习课文题目创新

题目创新是对要求“题目自拟”的这类作文而言的。作文题目拟得好,就已经给文章一个“开头新”。分析课文题目,不难发现有一批很有创意的标题,那就是我们学习的范题。

如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题中既然是“纪念”,为什么又要加上“忘却”?那是作者运用矛盾似的题语,含恨地告诉人们要化悲痛为力量,鼓励人们继续战斗。这“矛盾似”就是创新。又如龚自珍的《病梅馆记》,这题目也有新意,历来梅以曲为美,但在作者的眼里却独以“曲”为病。一个“病”字就揭示出梅被摧残,人才被摧残,人民思想被束缚的悲局根源。此外,《药》一字双关,《祝福》以喜衬悲……

这些题目好就好在含蓄藏巧,有文采有创意。按如此思维拟题,文章开始就令人耳目一新,在高考作文中如能学这样的思维拟题,必将取胜。

二、学习课文的文体创新

文体本是固定形式,像似无创新可言,但若选择得当运用得巧,也会使文章“新”起来。

悼文,一般以议论文形式来评价死者的生前事迹,以希望后人纪念死者。但课文《巴尔扎克葬词》却选用散文体诗化语言来写。作者以那抒情的笔墨,高亢的语调,省人的哲理,真挚的情感催人泪下。屈原积恨一生,却不是怒发冲冠,激愤陈词的写下自传文,而是选择浪漫的诗体,使《离骚》获得千古垂名。郁达夫对北国的秋再熟悉不过了,而不作说明介绍,却选了优美的散文体语句写下《故都的秋》,抒发心中贊美之情。

当作文为话题作文时,都规定“文体不限”,这给文体创新开辟了一个自由的大天地。文体与作者掌握的题材及要表达的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文体定得好对表现主题起很大的帮助。从高考评卷情况看,懂得像课文那样灵活选择文体,让文体创新的作文,得分都很高。如用小说杂文书信诗歌童话寓言戏剧小品,甚至用“开药方”“立帐本”“设试题”等,文体与内容配合的恰如其分。

三、学习课文的构思创新

作文构思创新是指不受前人文章构思框架的约束,要敢于构出具有个性特征的文章思路。

课文《灯》,或虚或实,有如电影蒙太奇镜头:眼前的灯——回忆的灯——眼前的灯——联想的灯——回忆的灯——眼前的灯。《墙上的斑点》,表现了奇特的想象构思:看到墙上一个斑点,想到火,旗…… 想到房主,别墅……想到玫瑰花瓣,树……最终发现是一只蜗牛。课文《药》采用明暗双线,表里双层的融合来突现主题……

平时,每学一篇课文之后,如果能够稍加归纳,勇于思考,加以联想和想象,也可以拓展思路,比如:

(1)对课文故事合理改造,灵活化用材料,翻出新意。如高考满分作文《谏屈原书》,借屈原洁身自好、坚持理想正题反写,讥讽当今一些为满足私欲而出卖灵魂、丢弃人格、践踏原则的人;还有《孔雀东南飞》写一个大学生选择支援边疆的感人故事。(2)对课文清洁的空白进行合理的填补续写。比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之死》,《守财奴》——《葛朗台巧遇严监生》,高考佳作《昭君的选择》便是成功的一例。当然,“补”要体现合理性,绝不能画蛇添足,荒唐荒谬。(3)对课文诗词或某一情节合理拓展,化诗词、细节为文。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以把凝练的诗词化为优美的散文。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它所展示的画面,加以具体描绘,肯定是一篇感人的美文。课文中有大量的细节都有大量的再创作空间。(4)对课文内容反弹琵琶,创新思维。课文中涉及很多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如果运用逆向思维,并持之有据,论之成理,照样出新意。

四、学习课文的语句创新

语句创新主要是追求作文语句的文采。

议论文不要呆板用词,恰当地运用些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运用哲理句、警句等含义丰富的句子,往往能使原本刻板的理论变得既形象又有力。课文里毛泽东、鲁迅等人的议论文就是典范文章。记叙文一直叙述也不见生动形象,只能给人平淡无味的感觉,恰当的插些议论描写抒情等句式就会起画龙点睛,使观点更为鲜明的作用。这类范例课文里就更多了,只要细读都可以掌握和运用。

五、学习课文对主题、观点的创新

主题、观点的创新是要透过题材探索出独到的深层的见解。课文《黄鹂》写了作者五次遇见黄鹂的情景。通过比较归类找到一个全新的主题:任何事业任何个人要发挥极致,都需要好的环境,决不能破坏好的环境。学雷锋的文章很多很多,课文《驿路梨花》却写出新异的主题:通过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身份的一群人的学雷锋活动,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开花结果,代代相传的新主题。按传统观念,人们都把庄子的人生观看作消极予以否定,课文《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却提出了新的观念,要人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想想庄子,学学庄子。课文《花未眠》从一个平常的自然现象理出人生哲理。主题、观点新是作文创新的关键,许多学生善于领会课文主题、观点,认真学习课文中主题、观点的创新,注意研究立意的新角度,收效很好。

纵观课文与高考优秀作文,可见课文的学习不可忽视。课文的选择具有很广泛的群众性,它是经过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慎重选择,每篇课文都有它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更有学习的指导性,因此,学习作文,立足课文、研究课文是关键。如果把握了课文的写作技巧,就能伸向课外,获得更好的更多的写作模式。可见课文是最好的范例,是登上作文新境界的阶梯。

如何自主地学习略读课文 篇4

一、预习

首先, 借助拼音自学认读生字, 借助字词典理解不懂的生词, 扫清学习的障碍。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 把课文读通顺。其次, 利用提示边读边思考, 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第三, 画出课文中不懂的地方。

二、课堂教学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习方法也必须多样化。

(1) 办法一:从课题入手。略读课文中有许多文章题目直接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 可以提出统领文章的问题, 概括主要内容。如《槐乡的孩子》 (三年级上册第4课) , “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这是一个统领全文内容的问题。再如《找骆驼》 (三年级上册第16课) “谁找骆驼?”“找到没有?”“怎样找到的?”放手让学生去课文中找答案, 从而读懂并理解了课文。

(2) 办法二:从朗读入手。略读课文中有些文章写得非常美, 文章的情感容易捕捉。如《听听, 秋的声音》是一首诗歌, 要有感情地朗读, 在对诗歌的音节美的感受中, 诗歌的内容美也能得到很好地体验。教学时, 可采用范读、赛读等方式, 同时想象诗歌所写的画面, 读出文中的感情和韵味。

(3) 办法三:从整体入手。学生充分预习后, 让学生很快读完课文, 理清脉络并鼓励学生有不同的分段方法, 只要说清理由就行。这样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调动了他们思维的积极性。

(4) 办法四:从兴趣入手。只有强烈的求知兴趣, 才会在自读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条件, 推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趣出发, 以激为出发点, 激而成趣。方法可以是:以情激趣, 以疑激趣, 以故事谜语激趣, 以多媒体激趣等。

(5) 办法五:从提示入手。学习略读课文可以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阅读提示”提醒了学生学习的方向, 也暗示了课文的主要知识点, 以此为依据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 提倡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理解、比较、感受、积累。在学习课文时, 可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并根据以前学过的阅读方法边读边做记号, 反复阅读, 在学习过程中自择方法、自主学习、自我发展。

三、课后延伸

略读课文要求一个课时内学生能读懂就可以, 但它还有许多可挖掘的资源, 有待于学生课后细细品味。 (1) 课文内容的延伸。如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学了《猪八戒吃西瓜》后续编故事。 (2) 注意积累和运用。有的略读课文语句非常优美, 鼓励学习积累。学完夏天的《雨》, 写写春天的雨等。

课文阅读学习的方法 篇5

学生在注重课文阅读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掌握课文阅读学习的方法。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学生只有多次阅读课文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但多次阅读并不是盲目的阅读,而是要有目标有目的的阅读。多次阅读也不是过多地追求阅读的次数,总要个度。学生对课文阅读学习应以五次为宜,也就是对课文进行五次阅读学习。

所谓对课文进行五次阅读学习是指学生对课文阅读学习要进行五次有目标有目的的阅读学习。第一次课文阅读学习要通读课文,就是要把课文通篇阅读一遍,知道课文所写的大致内容是什么。在通读的同时还要把课文中的生字词和疑难语句标画出来,并通过工具书独立或合作探究认识生字,理解生词难句在文中的含义。对于生字词句句千万不要弃而不理,因为只有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第二次课文阅读学习要细读课文,就是要把课文仔细阅读一遍,理清课文的脉络布局结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给刻分段,知道并理解各段所写的内容是什么,甚至各段在文中的不同的`作用。第三次课文阅读学习要精读课文,就是要把课文精心阅读一遍,在理解字词句段篇的基础上,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所表达的内在而深刻的思想内容,也就是所谓的中心思想。第四次课文阅读学习要赏读课文,就是要把课文欣赏阅读一遍,在赏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把握课文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精髓。第五次课文阅读学习要品读课文,就是要把课文品析阅读一遍,从而品味课文的写作方法(表现手法)及其作用,这样更能进一步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英语课文阅读的学习与教学 篇6

一、课文阅读学习的性质与类型

在以往的英语课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趋向于将课文教学目标定位在语言知识即词汇、句法和语法的层面上。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和把握,导致学生学完课文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在阅读理解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刺激,而是主动地加工与理解信息,与外界信息相互作用。

课文承载语言信息、文化信息和情感信息。学生要充分理解课文,就必须具备词、句、篇的综合阅读技能与阅读策略。由此可见,课文阅读学习涉及语言、文化、情感、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方面的学习,其学习结果是多方面的。在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如何提取词义,如何分析句子结构,如何识别不同体裁的文章及如何正确分析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等,从而掌握英语阅读的基本技能。因此,我认为课文阅读学习应属于程序性知识为主的学习。

二、课文阅读的教学

课文阅读属于程序性知识为主的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语言与语篇结构知识外,教师还应该注意以下三方面:

1、补充背景知识

就课文而言,有些课文内容学生熟悉,而有些课文内容学生不熟悉。对于学生不熟悉的课文内容,应该补充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帮助学生对新课文的学习与理解。图式理论的研究表明,读者头脑中储存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理解文章的意义。如FUN WITH ENGLISH 8B UNIT6 A Charity Walk,学生头脑中没有储存慈善行走这方面的图式知识,那么就很难理解参与者如何通过慈善行走来获得捐款。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将慈善行走的背景知识补充给学生,那么学生就可以比较轻松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解读文章的主题意义。

2、提供学习指导

课文阅读学习属于高级学习,在学生探究学习前可提供以下指导:

(1)明确学习目标。课文作为综合性语言材料,对学生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及文化素养的陶冶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很有必要让学生全面了解课文学习目标。

(2)提供学习策略。就课文而言,就应该指导学生如何预习课文,如何记忆单词,如何理解词义,如何概括段落大意,如何分析语篇结构,如何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等,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

3、讲究教学方法

(1)精讲巧练。在课文阅读中,语言知识的讲练是必要的。每篇课文中都会有一些生词或一些结构复杂的长难句。如果不进行必要的讲解、练习与分析,就会影响学生对句子、段落乃至整篇文章的理解。要做到精讲,课前就要对讲练材料精选加工,使其能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标,从而避免课堂上什么都讲,面面俱到,将完整的文章肢解成零散的语言知识碎片。要做到巧练,可以通过模仿、重复、替换等,来熟悉与记住语言知识;通过造句、改写句子等,来更好地理解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则;通过会话、表述观点等来得体地运用英语。练习过程中,还要注意三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2)科学设计教学活动。课文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通过视、听、说、讲、读等各种不同方式,将语言知识、社会背景知识的学习与阅读技能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词汇与句法学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和运用词汇与句子理解技能(如利用构词知识猜测词义,借助上下文把握生词的含义等),通过段落与篇章学习,了解文章段落与篇章的结构特点,掌握理解段落大意的技巧与策略(如找段落的中心句),使学生了解文章的脉络、前后的呼应、故事发展的因果关系和文章前后情节的联系。

(3)对课文的理解可采用“整——分——整”的教学策略。首先,可以运用口头或者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简述课文内容,然后通过提问,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获取课文的内容知识。其次,通过精讲巧练,扫清词、句方面的理解障碍,学习词、句的理解能力。最后,对课文的段落与篇章结构进行深入理解,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将课文中传递的相关信息和表达的思想或观点联系起来,组织学生讨论,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这样,就有利于学生从词、句、段、篇不同角度深刻理解课文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结论

让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写作 篇7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第一引力”, 是感情交流的第一接触点。中学语文课本中所收篇目的标题可谓各呈异彩。或新颖别致,耐人寻味,如《失根的兰花》;或意境深远,含蓄隽永,如《奔落的雪原》; 或生动形象,脉脉含情,如《爸爸的花落了》;或主旨突出,旗帜鲜明,如《为了追求更大的自由》;或言简意赅,高度概括,如《济南的冬天》;或托物言志,精炼传神,如《行道树》……对这些颇具特色的标题,在导入新课释题析题之时, 教学者要注意从内容、范围、文体、语法、修辞等方面启发学生品味、比较。 让学生明确题目与内容的关系,懂得精心命题的妙处,学会拟题的方法。这样篇篇渗透,天天“见面”,耳濡目染, 学生便掌握了命题技巧。

二、 帮助学生把握学习课文 的布局谋篇方法

尽管作文构思方法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 都可以从教材中借鉴。一是精彩的开篇。 (1)开门见山式开篇 (即开篇即点明要叙事件),如:朱自清《背影》中的“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式开篇。如鲁迅的《风筝》“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 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 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这样的开头,洋溢着浓郁的情感氛围, 利于抒发情感;(3) 议论抒情点题开篇。冯骥才的《珍珠鸟》“真好! 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一开篇,作者便用欣喜的语气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并以此奠定了全文的轻松基调。二是一箭双雕的结尾。 (1)自然收束式。比如《社戏》的结尾,“真的,从那时到现在我真的没有吃过那样的好豆———再也 没有看过 那样的好 戏。”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 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留恋。 (2)画龙点睛式。如《走一步再走 一步》,作者记叙了“我”冒险攀登悬崖从而陷入困境, 并在父亲指点下爬下悬崖摆脱困境的过程之后,运用简洁的语言把化解困难, 从而克服困难这一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了。

三、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环境 来表现主题

(1) 用环境描写来表现主题的背景。如《最后一课》的开头,写了一个孩子眼中那暖和、晴朗的天气, 又更多地写了普鲁士士兵的操练等寓意坏消息的布告牌。以此表现出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即将上演悲壮的“最后一课”。 (2) 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如《风筝》中对北京肃杀的严冬的描写“北京的冬季, 地上还有积雪, 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给全文奠定了沉郁的感情基调。 (3) 用环境描写渲染人物 活动的气 氛。如《散步》,描写的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树上的嫩芽”,“田里的冬水也咕咕起了水泡”,这段描写生动地透露出了一种充满生机的生活气息, 为常见的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 (4)用环境描写暗示人物的心情。如《社戏》中对“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 发散出来 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船慢”。通过具有特色的景物描写突出了“我”急于看戏的 迫切心情。 (5)用环境描写来抒发人物的感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对百草园景色那生动 而又深情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乐园”的美好情感。

四、鼓励学生积累丰富词汇、 辞格,掌握各种句式的特性

创设情境 引领略读课文的学习 篇8

关键词:创设情境,指导阅读,独立阅读,合作学习,交流反馈,知识扩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清楚地阐明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面对着文辞兼美的文章,难以割舍,而又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依然采取精读课文的方法进行剖析课文;也存在着放手不管,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独立阅读,没有发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如何上好略读课一直是诸多语文教师的困惑,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不利于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弊端,往往会把略读课文讲成精读课文,或者是以教师的知识建构过程取代学生的独立建构。也存在着忽视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不知道怎样独立阅读,缺乏独立阅读或合作学习的能力,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探索的课题,在多年的探索和研究过程中,笔者尝试应用以问题为中心,创设教学情境,提供素材、引导点拨,指导合作学习、交流反馈、知识拓展教与学的流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创设情境,提示点拨,指导独立阅读

精读课文承担着单元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规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习略读课文做好铺垫也是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任务。可以说精读课文的教学既要引领学生掌握文字内容更要掌握阅读思维方法。略读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尝试应用精读课文习得的方法进行独立阅读,迁移在精读课文学习中获取的知识经验,在略读实践中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当然,这并不意味放任自由而是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有效地初读课文。特别是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知识经验较大差距的学习内容,更应当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创设情境,提供素材,提示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丝绸之路》一课时,教师组织了学生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出示课件:(1)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2)划出重点语句;(3)结合课文和你收集的资料,小组内说出自己的想法,注意倾听同伴的发言等。把握中心的学习提示,使学生明确读什么,怎样读。指导学生边读边画重点语句,根据课前预习对于课文的初步感知和生活实际加深对于课文中词句理解。通过默读、齐读、合作读等方法熟读课文,揣摩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的意义,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理解文字背后的内涵,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略读阅读课文的学习效果。

二、创设情境,提供素材,促进独立阅读

学生要独立学习略读课文,较好地掌握文章的内容,前提是要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作为学习的铺垫,这些知识可能是在课堂上学习过的,也可能是生活中积累的。如果比较欠缺基础知识,独立阅读将会遇到障碍。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及时提供形象直观的材料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供素材,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是非常必要的。在现代教育技术逐步进入教学领域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文字、图像、声音、声像结合、图书馆、教科书、大众传媒、网络载体的学习材料进行独立阅读。例如:《丝绸之路》是略读教材,这篇课文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阐述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国交流的一幕,表达了丝绸之路在古代亚欧大陆商贸交易,繁荣经济,互通有无以及亚欧各国和中国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沟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文章涉及的历史、地理知识复杂,增强了学生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课文的难度。此时,应用信息技术工具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提供及时的帮助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准备的信息资源:丝绸之路上的沙漠、戈壁的景观图;五光十色的绫罗绸缎以及各种丝制品的资料图片;张骞人物图片;独立阅读的内容提示;小组活动的提示;生字;课文中心句文字资料等。

视频资源有:琵琶独奏《金蛇狂舞》;丝绸之路路线图;东西方互动交流的骆驼队以及商品;玄奘生平资料介绍;新丝绸之路的开辟资料。

以上信息资料根据教学进程的需要、学生信息的需要,及时的提供,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加强对信息的感知。

课前教师为学生准备信息资源之外还要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为学习本课做好准备,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也是初步感知学习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查找资料时,可能缺乏目标,不着边际地查找,效率低或找到的资料中对于本文的利用价值不大。因此,教师在布置预习、收集资料的作业时要加强指导:一是根据学生了解的知识,结合课文的学习确定要查找哪方面的资料,可以让学生通过哪些途径去查找,可以从哪些地方查找,所查找的资料是干什么用的;二是以小组为单位,给每个小组分配好查找任务。这样,学生在收集的时候,目标比较明确,重点比较突出,提高了收集有效资料的效率。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既可以加强对于课文的理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三、创设情境,突出交流,深化独立阅读

略读课文的独立阅读,通过交流可以相互启发和补充,提升阅读效果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可以是师生交流、同学交流、资料交流、对话交流等形式提高学习效果。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有目标、有条理地布置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如:A组搜集丝绸之路的相关图片(包括古代丝绸之路和现代丝绸之路),并附上文字说明;B组搜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友好往来的作用;C组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和传说,如《玄奘西行》等;D组搜集古今中外人们对丝绸之路的评价。在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上组织交流。由于课前有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在交流资料时,能够相互讨论,相互补充,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学生知道了丝绸之路名字的由来、丝绸之路周围的自然环境、丝绸之路的起 点和终点 以及与丝 绸之路有 关的历史 人物等。这些交流深化了学生对丝绸之路的认识。此外,笔者抓住文章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交流。例如:课文5、6、7自然段,表达两国人民见面时的高兴、激动、急切的心情;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表演两国使者见面时的场面,体会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教师引读课文中心句,学生多次诵读此中心句,不断加深对文章重点的理解;教师小结时引导学生齐读;丝绸之路是友谊之路,它更是一条伟大的路!丝绸之路是经济之路,它更是一条伟大的路!丝绸之路是文化之路,它更是一条伟大的路!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广泛交流,学生了解了西部的灿烂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深化了阅读效果。

实践证明,采取以问题为中心,创设情境、提示点拨、提供素材、合作学习、交流反馈、知识拓展的教学流程,有利于学生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尝试独立阅读略读课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略读课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略读课文的水平。促进了学生学会略读课文,在课内课外的略读实践中提高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略读课文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要根据课文的体裁、内容而定,不能千篇一律,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读自悟的学习过程和阅读能力的形成,绝不可以教师的感悟代替学生的知识意义的独立建构。笔者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深入研究,探索完整的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探索体现时代精神、适合学生发展的略读课文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发挥学生学习课文的主动性 篇9

一.优化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乐学

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其主体作用, 首先必须使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为此, 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这是因为教学课文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的情绪表现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 其情绪良好, 可以使全体学生心旷神怡, 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而其情绪不良则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 导致阅读课文中学生角色的附庸化。所以教师一进课堂, 必须抛弃杂念, 甩开烦恼, 集中精力进入角色, 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与学生平等对话, 用和蔼慈祥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 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的、关注的, 在这样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 产生情感的迁移, 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二.灵活运用教法, 使学生想学

心理学认为, 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 是学习的内在动力, 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实践也证明, 学生对某门学科有了兴趣, 才会自觉地动脑筋, 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 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主动地进行学习, 才能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为此, 在阅读课文中, 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 以教材为载体, 以训练语言为主要内容, 以灵活运用教法为手段, 以教法更好地为学服务为目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可化静为动。根据学生的特点, 教师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 进行动态处理, 变静为动, 让学生画一画、做一做、听一听、看一看、演一演、想一想等, 积极参与, 主动获知。二可变单为众。千课一法是造成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阅读课文中教师要因文制宜、因人制宜、因需制宜,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使学生常有新鲜之感。如:领悟词语的办法, 如果都要学生查字典领悟, 学生必然感到枯燥, 教师可因词而异, 有的可采用词素解词法, 有的可用近义比较法, 有的可用演示法, 有的可用联系上下文或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解决等等。在具体阅读时, 也要避免“千课一面”的模式, 因课因人而宜, 有的可直入重点, 中间突破;有的可篇末入手, 逆推导读;有的可抓住一点, 辐射全文。这样, 变单为众, 从而形成生动活泼、有情有趣的学习气氛, 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三.注重学法传授, 帮学生会学

加强学法指导,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代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古人也曾指出:“授人以鱼, 只供一餐;授人以渔, 可享一生。”为此, 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并使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办法进行有效的学习,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法指导一般有:注重学习过程, 概括学法;教师典型示范, 展示学法;举一反三, 迁移学法;紧扣教材特点, 指点学法等。就教材和学生而言, 学法的传授要因课而异, 因人而异。不同体裁内容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办法, 教师应从教材实际出发, 根据不同年级的要求和学习语文的办法体系, 制定一个有系统、有层次、有重点的学法指导计划, 把学法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 切不可机械、随意、图形式。如:学习《故都的秋》一课, 学习“小院清晨”一段, 师生共同将写景学习方法归纳成“读课文———抓特点———明写法———相画面———悟情感”五步, 然后让学生运用学法,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自学“槐树落蕊”一段。以后碰到写景文也可用此法迁移。有的课文, 学生一下子不易说出用某种方法学习, 教师可用“教后悟法”, 即结合总结课文, 帮助指导归纳学习方法;有的课文, 抓准最佳契机, 画龙点睛, 留有余地地点拨学习方法等等。总之, 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读、圈、划、议、评等掌握学习办法, 主动求知, 让学生自己会学。

四.提倡质疑问难, 促学生好学

“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通过质疑可以使教授课文更有的放矢, 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的质疑, 不管是课始预习性质疑、课中深入学习质疑, 还是课尾回顾延伸性质疑等, 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 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 对待学生的不同质疑应进行不同的处理, 内容简单和课文有一定关系的可适时解决;和课文重点、语言文字训练点有直接关系的则纳入教师的教学方法范畴, 重点解决, 直至人人释疑为止。在解疑中要打破教师包办的局面, 有的可启发学生相互解疑, 有的可引导学生自己解疑。如:在教授《荷塘月色》的“月下荷塘”一段时, 教师安排了如下质疑步骤: (1) 思疑; (2) 质疑; (3) 解疑。在学生思疑、质疑后, 教师梳理了学生的问题, 分两种办法解决:对于一般性的问题, 教师发动学生解决 (如“叶子”、“白花”、“清香”一类词语) ;对于关键性的问题, 教师按照教学思路逐步解决。先学习描写树木的句子, 解决学生提出的有关白花词语的疑问 (像“袅娜的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一粒粒的明珠”、“刚出浴的美人”) , 接着按课文叙述顺序领悟其它景物, 采取放录像定格方法解决有关疑问 (如“清香”与“波痕”等) , 这样安排, 学生的疑问解决了, 课文叙述顺序没有打乱, 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充分体现出来。同时, 进一步鼓励学生善学的积极性。

五.讲究提问艺术, 引导学生深学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问的好坏是很重要的一环。教师必须精心钻研教材, 所提问题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 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能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心理的失衡、情感的波动、求知的欲望。因为提问过浅, 学生无须动脑, 过深, 则学生无从动脑, 只有巧问, 才能引起学生深入学习的愿望, 才能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归纳等“跳一跳摘下桃子”, 主动求知。如在教授《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中“完璧归赵”这部分时, 第一次试教时问:“蔺相如是怎样智胜秦王实现完璧归赵的?这说明了什么?”这问题就过浅, 学生找一找课文中的有关语句, 读一读就算了事, 效果不佳。第二次试教时, 我避直就曲, 设置巧问:“蔺相如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吗?还是故意吓唬秦王?为什么?”这样, 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令学生产生了认知的冲突, 而课文中没有现成答案, 学生很快进入思维状态。继而课堂气氛进入高潮, 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热烈。有的说蔺相如是假撞, 是做样子吓唬秦王;有的说是真撞, 因为假撞秦王就要夺璧。此时, 教师相机引导, 让学生再反复读课文, 深入思考, 最后学生看法终于一致:蔺相如不是一定要撞柱, 也不是仅仅做样子吓唬秦王, 而是要见机行事。若秦王惜玉则不撞, 若硬夺宝玉, 则人玉俱毁。正是如此, 才充分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 临危不惧, 足智多谋的品质。这样的巧问, 活跃了学生思维, 提高了语言训练的力度, 引发了学生深入学习的愿望, 在思考、讨论、顿悟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

从课文中学习语文教学思想 篇10

一、教师“蹲下身”教学是学生乐学的前提

《童年的朋友》中奶奶轻声对“我”说:“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奶奶以朋友般关切的询问, 对孩子的错误既认真对待又充满爱意, 使“我”感到温暖而没有压力。

《月迹》中奶奶以一颗不泯的童心, 善意地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寻找月亮, 使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得到了美的熏陶和创造性的想象。

两位奶奶的做法启发我们, 教学要能蹲下身来, 做学生的朋友, 促使学生快乐地学习。陶行知说:“我们必须学会变成孩子, 才能成为孩子的先生, 这样才会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 学校立刻成为乐园, 学习立刻成为趣事, 你也便成为真正的先生。”

“蹲下身”即是尊重、理解学生, 是教育民主思想的体现, 是建立新颖师生关系的前提。每个学生都具有特定的权利、尊严和思想情感, 尊重学生, 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 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尊重理解学生也即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只能依靠自己吸收消化, 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 代替学生感知, 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 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 自己感受事物, 自己观察、分析、思考, 从而使他们明白事理, 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正如《月迹》中的奶奶, 不直接告诉孩子们月亮在哪里, 而是巧妙地引导孩子们自己到外面去寻找, 从而使孩子们在各种物件上甚至在对方的眼睛中找到了月亮, 还引起了一系列的美好想象, 得到了乐趣。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这样。而现实中仍有一些教师拿着正确答案, 要求学生踩地雷式地寻找正确答案, 或是以布道式地讲解正确答案, 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录、强制性接受, 学生在痛苦中学习, 没有半点自主权。这样的教学学生怎能快乐?

因此我们要相信学生都是具有潜能和反思能力的人, 对学习都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质, 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主学习, 快乐成长, 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主要职责。

二、教师范读是学生亲近课文的催化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是这样描写寿镜吾老先生乐在朗读中的:“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他总是微笑起来, 而且将头仰起, 摇着, 向后面拗过去, 拗过去”, 以至于“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

《我的老师》中蔡芸芝先生“爱用歌唱的音调念诗”,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 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对我亲近文学和爱好文学, 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往事依依》中两位国文老师的朗读对作者的影响尤其深远。教古文的老师“朗诵时头和肩膀左右摇摆着, 真是悲歌慷慨”, 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的词”;教白话文的老师朗诵时“进入了角色, 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 一堂鸦雀无声, 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 “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 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

课文有魅力吗?不读不可能知道。如何读?小和尚念经般地读, 有口无心, 不可能读懂课文;不带情感地读, 味同嚼蜡, 不可能读出课文的韵味。如何激发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课文, 从而亲近、融入课文, 受到课文中美的熏陶, 从以上三篇课文中几位老师的朗读中, 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范读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觑。

“范”具有示范性, 教师范读课文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 更应做到“有感情”。“正确、流利”即叶圣陶所说的“宣读法”的要求。“至于宣读, 只是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 平整地读下去, 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这样的范读只是引导学生流畅地读通课文, 是立足于课文的文字、句子、段落之间的结构, 游离于课文所蕴含的情感之外的, 不足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亲近。因此叶圣陶还说:“说理的文章大概只需论理地读, 叙事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 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他激昂, 委婉处还他委婉, 诸如此类……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 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是教师必备的一项语文教学技能、修养, 是形象地引导学生融入课文的一种最为直接的教学方法。而现在的一些语文课堂, 往往只有学生的朗读, 没有了教师的范读, 代之以音响制品的播放。这些以标准播音员的语气语调朗读的课文录音, 达到了朗读的标准化程度, 却缺少了面对面的亲和力, 总使人有一种隔靴瘙痒的感觉, 很难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激不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教师和学生构成了学习的共同体, 教师的范读其实只是先于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体验, 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示例。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理论, 学生有能力通过学习达到教师范读的水平, 从而激起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教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 小而言之直接使学生感受到课文的魅力, 调动起学生亲近课文、热爱课文的兴趣;大而言之, 教师朗读时情感的真实流露, 正如课文中几位老师的朗读那样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三、教师的真情是传递课文思想情感的导体

《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因亡国而悲愤的神情使一个原本不谙世事的小弗朗士产生了爱国情愫;《往事依依》中两位国文老师朗读时“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永远留在作者的脑海里, 使作者产生了慷慨悲壮的情怀。由此可见, 教师的情感必定会影响感染学生, 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震荡, 甚至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

学生只是处在发展阶段的人, 心智等方面发育还不成熟, 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 也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精神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 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掌握在教师手里, 学生是不是生活得很有趣味, 是不是学得很好, 是不是健康成长幸福快乐, 都和教师有极大的关系。语文教学不仅要具有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还要“在语文学习中,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如果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连教师自己都不能深情体味, 如何让学生感动?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项生命教育, 学习课文一项重要的目的是使学生受到文章中某种思想情感的熏陶。静态的文字往往蕴含着深沉鲜活的情感, 如何使学生能深刻地体悟到课文字里行间浸润的情、理、义而产生感动?教师上课时的真情流露是传递课文思想情感的导体。就像《最后一课》和《往事依依》中的老师那样情真意切, 令人动容。教师要能进入课文, 和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交融, 就像手握手传递体温一样, 把那一份思想情感注入学生的生命中, 才会使学生有深切的体会, 心灵产生震撼。

上一篇:会计毕业前景下一篇:跳汰机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