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

2024-05-17

微型计算机(精选十篇)

微型计算机 篇1

1 硬件系统

在计算机的使用中,由于硬件故障产生系统问题的时候较多,并且由于计算机本身元件的复杂程度较高,所以故障的原因也较为的复杂。计算机的使用中黑屏或开机无反应、频繁死机,开机出现报警等,一般是由于硬件上出现了问题造成的。而硬件维护工作主要通过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维修或者是常规的维护。一般出现了硬件问题我们可以:(1)遵循外设维护在先,主机维护在后的顺序。由于计算机不仅仅是单单有一个主机,其外接设备比较多,大部分通过连接线和主机相连,线路极易出现故障。这些故障容易被发现,且排除较为简单。一般出现故障之后会在系统上出现报错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对相应设备进行检查,若是故障依旧,才考虑主机部分。(2)遵循先维护电源后维护部件的顺序。其实计算机的故障也有可能是电源问题造成的。很多用户都存在着一个认识误区,认为电源就是供电的只要是有电就行,其实这是错误的,有些时候虽然有电,但是电源功率不能满足电脑的需要,且输出电流异常,这些时候很容易出现故障。但是电源故障通常为人们忽视,所以,对于显卡、主板以及硬盘等等都检查了之后仍旧找不出故障所在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认清电源的故障。(3)先对简单问题进行维护,后对复杂故障进行维护。由简入繁是对于计算机的系统的故障排除的基本原则之一,首先对简单的问题进行检查,这种时候问题的发生大多是灰尘过多或者是接线松动接触不良,对这些问题进行排除后再考虑部件的损坏以及故障。基本的处理办法有,将怀疑有问题的部件拔下,将好的部件更换上去,再进行运行看看故障是否排除,这就是替换法;计算机上一般都带有系统自检,可以根据自检信息进行直接观察,或者是根据系统的报警声用以判断故障的位置;最后一种则是需要利用专门的诊断软件检测。

2 软件系统

软件主要包括了系统软件以及应用软件,这是计算机的常识问题,所以软件系的故障主要也就是由于这两方面原因造成。有可能是因为硬件的驱动程序不恰当的安装而使得硬件无法正常工作,也有可能是因为系统软件的误删和修改造成的。

主要的具体原因如下:(1)软硬件相互不兼容。由于硬件的运行需要有相应的软件环境,若是在运行上软件的版本同硬件的配置无法匹配就会使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出现死机、卡机、当机现象。或者是由于硬盘的空间太满磁盘的碎片太多使系统无法正常的运行,系统的错误会造成文件不明改动以及丢失。(2)软件和软件的不兼容造成的冲突故障。这是由于两种软件有可能在运行环境上有所冲突就会造成一些不良现象,诸如,存取区域的冲突或者是工作地址的冲突等,从而系统发生故障。除此之外人工操作失误也会造成软件系统的故障,计算机病毒也会对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使得数据被破坏,最后,软件需要有着正确的搭配,不当的配置也会造成故障的发生。

对于软件系统故障的应对方法有:(1)利用Ghost软件对系统进行备份,在计算机系统出现大故障时,利用Ghost软件将备份文件还原系统。(2)学会防计算机病毒。计算机在日常使用中随时都有可能受到病毒的侵害,所以学会防计算机毒是计算机软件日常维护的一大要旨。通常情况下,就算就算计算机系统中装有硬件防火墙,也要装其他防杀计算机病毒的软件。并且隔一段时间就要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和对系统补丁进行修补,保持计算机系统对新病毒的防杀能力,这样可以让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在网络环境中。(3)学会应对计算机系统的死机。很多人在遇到计算机系统死机时就可能对自己的计算机进行冷启动,经常这样做就会对计算机系统造成很大的损伤。其实计算机系统死机分很多种,不要害怕计算机系统死机,而是我们要学会在发生死机的情况时如何正确应对。对待死机的原则是:死机是一种正常现象,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总是会遇到的,但频繁死机一定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必须进行相应的系统维护了。

3 提供一些日常的计算机系统维护

(1)计算机系统比较适合的工作环境。a.温度:计算机系统理想的工作温度应该是常温环境。b.洁净度:是在计算机系统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应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相应的清洁工作,即全面进行计算机内部硬件的清洁。c.电磁干扰:在计算机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因尽量使计算机运行在远离电磁干扰源。(2)良好的操作习惯和正确的开关机,也不要频繁进行开关机操作,每次关、开机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30秒。在插拔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设备的时候,必须要先断开与电源的连接后,并且确认自己的身体不带静电时,才可以进行操作。使用来路不明的U盘或光盘等移动存储器前,一定要先进行查杀病毒操作,安装或使用后也要再查杀一遍病毒。(3)备份硬盘及硬盘上的数据。为计算机系统准备一张干净的系统引导盘,及时的将硬盘中的数据进行备份,尽量不要乱用分区、格式化等危险操作命令,防止硬盘被意外做了格式化操作。备份分区表、文件夹分配表和主引导区等信息。

结语

日常使用表明,计算机系统的故障多数都是由于用户缺少必要的日常维护或维护方法不当导致的,假如用户注意日常维护,既能防范故障发生,就是发生故障也可以将故障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维护和保养好计算机,不仅可以使计算机系统保持比较稳定的工作状态,也能最大限度地延长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寿命。

摘要:计算机作为目前信息社会应用最为广泛的设备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中, 对于计算机的使用不仅仅需要正确合理, 同时在计算机的系统维护上也有着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文章主要通过对计算机的系统在日常中的维护需要注意的基本方法和知识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目的就在于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观点。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日常维护,软件故障,硬件故障

参考文献

[1]左建中.微机常见故障快速识别及应急排除实例[Z].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7.

[2]瓮正科.计算机维护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微型计算机简介 篇2

最初的计算机只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计算工具,而现在微型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已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信息社会中彰显出日益重要的地位,其科学水平、生产规模和应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微型化计算机装置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置辅助电路(如RAM、ROM、I/O接口电路)而构成的微型化的计算机装置(简称µC),它是具有完成运行功能的计算机。

单片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的维护 篇3

关键词 微型计算机系统 系统维护 备份

中图分类号:TP3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及计算机的应用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计算机在各种行业及家庭的应用已经普及,成为了人们学习、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但是计算机要正常工作必须跟上相应的维护、维修。了解和熟悉计算机的组成和维护,成为大家使用计算机的必须课程,计算机的系统维护并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就显得举足轻重。计算机维护是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和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的主要措施。

1 硬件故障

计算机在硬件部分出现的故障非常多,也非常复杂,例如:黑屏现象、开机无显示现象、频繁死机现象等都是硬件上的故障产生的。硬件的维护主要是针对于计算机的硬件故障进行的维护。在计算机的使用和维护中,引起计算机硬件发生故障是由于硬件故障、接触不良等原因导致的。硬件出现故障时我们一般遵循的方法有:先静后动、先外后内、先软后硬。电脑发生故障时,首先从最简单的原因开始检查起。很多时候故障是因为数据线松动,灰尘过多,插卡接触不良等引起的,再考虑是否是硬件的损坏问题。对于硬件故障的应对方法有:插拔替换法、直接观察法、用专门的诊断软件检测等。具体的硬件检测:(1)CPU 故障及解决方法。故障现象:按下电源开关后电脑不启动,黑屏。解决方法:CPU本身出故障的机率不大,多半都是因为接触不良、超频、散热等原因 造成的。建议仔细看一下主板说明书,按照主板规定的跳线跳对。超频过高导致电脑不能启动的可以改变主板上的跳线,跳回额定 CPU 频率。如果是在CMOS里软超频的电脑,可以给主板的CMOS放电,恢复到出厂时状态。在某些主板上,如果超频太高启动不了的时候,可以按着键盘上的“Insert”键重新启动。(2)内存故障及解决方法 :按下电源开关后电脑不启动、黑屏故障的解决。电脑开机后就要自检内存,但是此时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就可能造成开机无显 示的故障。①机器能自检,但当屏幕出现“HIMEM is testing extended memory...”后就长时间停止,或报内存损坏。 解决方法: 这是因为内存条上有坏的内存模块,导致系统检测内存时出错报警,只有换内存条解决。②升级内存后,内存的容量并没有增加。解决方法:可以把内存条互相换个插槽试一试,或内存条在主板上的不同插槽换插试一试。不同型号的内存条插进后,有的内存电脑检测不到,这是因为主板和不同种类的内存之间不兼容造成的。

2 软件故障

软件主要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系统软件出现了问题,硬件和应用软件就无法正常的配合工作,所以对系统软件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系统软件的维护说简单点就是对操作系统的维护,系统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很多的临时文件和垃圾文件等,这些文件不仅没有什么作用还影响系统的运行速度,同时也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维护软件的首要任务就是清理无用的文件。软件故障通常是由硬件驱动程序安装不当引起。主要有以下几种:软件与系统不兼容引起的故障、软件相互冲突产生的故障、误操作引起的故障、计算机病毒引起的故障、不正确的配置引起的故障。对于软件故障的应对方法有:(1)利用一个第三方的Ghost 软件对系统进行备份,但系统出现大问题时,用备份文件还原系统。(2)学会防毒。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机随时都有可能受到病毒的侵害,所以学会防毒是电脑软件日常维护的一大要旨。一般情况下,就算有硬件防火墙,也要其他杀毒软件。并隔一段时间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和对补丁进行修补,保持对新病毒的警惕能力,这样可以让电脑安全运行在网络环境下工作。也可以使用另外的软件来对系统软件进行维护,例如Windows优化大师、超级兔子等等。对于应用软件的维护主要途径是及时下载更新。(3)学会对待死机。很多人遇到死机就可能直接进行冷启动,长久下去这样对电脑的损伤是很大的。其实死机分很多种,有时候是系统运行冲突导致死机,更多的时候还是由于处理器和内存运行饱和的情况还持续对其发出指令导致的死机,这种情况下的死机并不是真死机,有时候我们只是感觉到无法切换到新的命令中,而鼠标在屏幕上还是可以正常移动,这时候不要急着按POWER 键,稍微等待即可。不要害怕死机,而是要学会在发生死机的情况时如何正确应对。对待死机的原则是:死机是一种正常现象,频繁死机才是一种不正常现象。一些日常的系统维护: (1)电脑系统良好的工作环境。主要包括温度、洁净度和电磁干扰等。(2)良好的操作习惯。(3)硬盘及硬盘上的数据准备一张干净的系统引导盘,尽可能将硬盘中的数据备份。

参考文献

[1] 左建中.微机常见故障快速识别及应急排除实例.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7.

[2] 刘瑞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程煜,余燕雄,闵联营.计算机维护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蔡泽光,廖乔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

微型计算机软件模拟功能开发分析 篇4

自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 计算机技术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发展, 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近年来, 随着我国科技信息领域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软件行业不断发展, 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模拟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在教育、医学等很多领域都应用了计算机模拟软件,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软件模拟功能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针对微型计算机软件模拟功能的开发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2. 微型计算机软件模拟功能的简介

计算机软件模拟功能是一种针对具体对象的模拟过程, 是通过计算机模拟来了解事物的方式, 即通过运用一种数学模型代替实际系统, 并用计算机进行研究和试验的方法, 例如在电网潮流系统的模拟软件中, 只需对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完成实际中较为复杂的试验过程。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功能, 对于一些实验条件苛刻、环境恶劣、操作复杂、试验周期长及试验费用较高的试验来说, 有着较高的优越性。

在计算机软件模拟功能的应用之前, 人们一般采用人工的方法对对象进行模拟, 但存在着数据量较小, 参数更改困难、灵活性差、成本高等缺点, 并且模拟效果也不理想, 而且有些情况人工模拟无法实现, 但计算机软件模拟功能的应用一方面省去了许多条件不具备或者无法完成的试验步骤, 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试验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虽然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并非在现实条件下完成的, 但结果仍具有较高的说服力, 并且可以使得模拟变得更加便捷灵活, 可操作性也得到加强。

3. 微型计算机软件模拟功能的开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计算机软件模拟功能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但为了保证计算机软件模拟功能的准确性与客观性, 在进行微型计算机软件模拟功能开发的时候, 需要经过许多步严格的步骤。

3.1 根据实际确定问题

在进行计算机软件模拟功能的开发之前, 首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问题, 明确需要模拟的对象、目的以及要求, 确定软件模拟功能开发的方向。例如在对实验室某项实验进行模拟的时候, 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的外加条件以及实验的最终结果形式等问题, 为之后的模拟功能的开发指明方向。

3.2 收集相关数据信息

利用微型计算机软件模拟功能进行模拟, 并非没有依据的随意模拟, 需要有大量的数据支持, 从而保证模拟的客观准确性。在确定问题之后, 要尽可能搜集与问题及模拟对象有关的数据信息, 例如对车辆运行进行模拟时, 需要对实际车辆的质量、体积以及运行时的速度、油耗、噪声等因素进行详细的测算, 获取准确的数据信息, 从而保证开发的计算机软件模拟功能的准确性与客观性。

3.3 建立数学模型

在收集完模拟对象与模拟问题的相关数据信息后, 需要构建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 使其能够准确地描述出实际的情况, 以及实际系统各个部件之间的联系与关系。例如在对某工厂生产流水线进行模拟时, 需要根据收集的大量数据信息, 建立流水线上传送带以及每个加工设备的数学模型, 使其能够描述每个时刻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参数, 也能够反映出实际中的各数据参数的关系, 并且根据模拟的需要, 加入开始、停转等按钮以及故障检修等模块, 使模拟功能更加完善。

作为微型计算机软件模拟功能开发中的关键一环, 数学模型的建立至关重要, 直接影响着模拟功能的实用性以及准确性, 所以在建立数学模型时, 一定要立足实际情况, 根据模拟的需要, 基于大量数据信息的分析计算, 考虑周全, 确保模型建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3.4 确定数学模型的参数

在完成数学模型的构建之后, 需要根据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计算分析, 确定数学模型的参数以及初始状态, 对于无法进行准确测算的数据, 应该根据实际对其进行合理的估算, 从而保证数学模型有着较好的客观性, 使得模拟的结果更加准确可信。

3.5 设计流程图, 编写程序

在完成数学模型并且对其参数进行确定之后, 便可以进行流程图的设计, 根据数学模型以及其参数, 设计出整个系统的流程图, 并进行不断地讨论论证, 最终确定流程图。在确定流程图之后, 进行计算机程序的编写, 这也是整个计算机软件模拟功能开发中的重要环节, 程序编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使用体验。在编写程序时, 不仅要做好软件运行程序的编写, 也要做好软件操控界面的设计, 做到简洁易懂, 使用户能够快速上手。

3.6 软件程序的验证

在编写完计算机模拟软件的程序之后, 需要对软件的程序进行验证, 即检验设计编写的程序与数学模型直接的一致性, 看软件程序是否满足数学模型, 能否反映出整个流程, 能否达到预期的模拟功能与目的。另外还要对界面的操作以及输入量等数据的合理性进行检验, 看是否符合实际, 满足要求。

3.7 进行模拟试验

在验证完计算机模拟软件后, 需要进行相关的模拟试验, 对软件的全部模拟功能进行试验, 来确定软件能否真正模拟实际的情况, 并且发现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和漏洞进行修改, 从而保证软件的稳定与可靠性。

3.8 模拟试验结果数据分析

在进行完模拟试验之后, 需要对其结果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 并进行分析, 判断模拟试验的结果与实际运行的结果是否相同, 并及时发现问题, 必要时应该对模型结构进行调整与更改, 并重新进行模拟试验, 直至软件的模拟功能的客观性得到充分验证。

3.9 对模型的确认

模拟试验之后应该检验由数学模型进行模拟试验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际真实系统的数据的一致程度, 这一步也是关系到微型计算机软件模拟功能是否有效的关键环节, 影响着软件模拟功能的客观性与可靠性。对建立模型的确认依赖于对真实系统本身进行试验的水平以及能否获得足够的观测数据与判别一致性的准则, 例如对电网潮流进行计算机软件模拟, 在进行模拟试验时, 可以对电网系统进行加负荷或者减负荷等操作进行试验, 并在实际中做同样操作, 比较分析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 不断对软件进行调整与完善, 直到软件模拟功能与实际操作结果基本一致为止。

根据不同的试验结果, 模型的有效级别一般可以分为重现有效、预测有效以及构成有效。重现有效能够真实反映出实际系统的情况, 预测有效能够有效地预测实际系统的未来性能, 构成有效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真实系统的内部构造。由于实际中系统本身具有随机性, 因此在对模型确认时, 应当保证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 从而确保模拟功能的客观性与可靠性。

4. 微型计算机软件模拟功能开发使用的模拟语言

在软件模拟功能的编写时, 可以采用汇编语言、通用编程语言等多种模拟语言。计算机模拟语言作为一种描述系统模型的高级编程语言, 包含许多基本单元、部件与模块, 便于用户进行调用。一般来说模拟语言是在别的通用编程语言的基础上建立的, 需要自己的编译程序进行预编译, 将模拟语言编译成通用编程语言, 进而转换为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 从而大大减轻用户的编程工作, 提高了便捷性。

5.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的不断普及, 微型计算机软件模拟功能作为一种十分实用的功能, 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为实际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 微型计算机软件模拟功能一定能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崔剑.软件模拟在计算机应用中的发展变革[J].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012, 05 (2) :12-16.

[2]李明树等.软件过程建模方法研究[J].软件学报, 2010, 11 (3) :03-05.

微型计算机课程设计 篇5

课程设计

(题目)

姓名

班级 学号

2013/12/26

内容要求: 一.设计内容

设计并实现随音乐伴奏而按某种规律显示的彩灯。

二.设计要求

①.用实验箱上的8253控制扬声器发声,演唱3首不同的歌曲。②.通过实验箱上的8255A驱动二极管发光。③.发光二极管的闪烁以音调的不同而不同 ④.通过中断信号选择歌曲。

三.总体设计

1.设计思路:

1>本次实验应用了8254,8255,8259芯片组

2>8254用于计数和连接扬声器,用计数器1实现音乐播放的控制,方式3。提供因每个音符频率不同而产生的音乐输出,片选信号接到系统总线的IOY2(端口地址为0680)

3>8255A驱动二极管发光,伴随音乐而变换。用B口作输出,片选信号接到系统总线的IOY0(端口地址为0600H)

4>8259采用级联方式,提供中断控制歌曲的切换,主片的中断类型号为68H,接MIR7.从片中断类型号为70H,接SIR1。每按一次MIR7或SIR1,切换一首歌。

5>共有三首歌,0-友谊地久天长,1-祝你生日快乐,2-两只老虎,从第一

首开始播放,然后判断有无中断,没有就继续播,有就判断计数器的值,大于等于3就重置为0(第一首),否则就用计数器的值找下一首要播放的歌曲的频率表、时间表、彩灯的控制表,然后取出播放新的音乐。

2.硬件连接图

我的改为片选CS接IOY2,用的计数器1,即把GATE0、CLK0、OUT0改为GATE1、CLK1、OUT1

我的片选信号CS接到IOY0,用的B口输出,即把PA0---PA7改为PB0---PB7 3.软件流程图

4.4.程序代码

IOY0 EQU 0600H IOY2 EQU 0680H MY8254_COUNT0 EQU IOY2+00H;8254 计数器 0 端口地址 MY8254_COUNT1 EQU IOY2+02H;8254 计数器 1 端口地址 MY8254_COUNT2 EQU IOY2+04H;8254 计数器 2 端口地址 MY8254_MODE EQU IOY2+06H;8254 控制寄存器端口地址 MY8259_ICW EQU 20H;MY8255_A EQU 0600H

MY8255_B EQU 0602H MY8255_CON EQU 0606H

SSTACK SEGMENT STACK

DW 32 DUP(?)SSTACK ENDS DATA SEGMENT

COUNTSONG DB 0 INT_FLAG DB 0

FREQ_LIST DW FREQ_ONE TIME_LIST DW TIME_ONE

FREQ_ONE DW 393,393,441,393,525,495;

DW 393,393,441,393,589,525

DW 393,393,786,661,525,495,441

DW 350,350,661,525,589,525,0

TIME_ONE DB 4,2,5,5,5,10;时间表

DB 3,2,5,5,5,10

频率表

DB 2,4,5,5,5,3,3

DB 4,1,5,5,5,10

LED_ONE

DB 25,23,03,44,75,26,07,08,19

DB 01,05,63,04,05,06,47,08,09

DB 01,32,03,46,02,06,54,08,29

DB 01,62,03,34,25,06,67,28,09

DB 01,02,83,04,05,46,37,68,09

DB 01,62,03,24,05,06,57,58,09,42,34

FREQ_SEC DW 262,294,330,262,262,294,330,262;频率表

DW 330,350,393,330,350,393,393,441,393,350,330,262

DW 393,441,393,350,330,262,262,393,262,262,393,0 TIME_SEC DB 6, 6, 6, 6, 6, 6, 6, 6;时间表

DB 6, 6, 12, 6, 6, 12, 4, 2, 4, 2, 6, 6

DB 4, 2, 4, 2, 6, 6,6, 6, 12,6, 6, 12

LED_SEC DB 01,62,03,34,25,06,67,28,09

DB 01,02,83,04,05,46,37,68,09

DB 01,62,03,24,05,06,57,58,09,42,34

DB 25,23,03,44,75,26,07,08,19

DB 01,05,63,04,05,06,47,08,09

DB 01,32,03,46,02,06,54,08,29

FREQ_THIRD DW 371,495,495,495,624,556,495,556,624;

DW 495,495,624,742,833,833,833,742,624

DW 624,495,556,495,556,624,495,416,416,371

DW 495,833,742,624,624,495,556,495,556,833

DW 742,624,624,742,833,990,742,624,624,495

DW 556,495,556,624,495,416,416,371,495,0 TIME_THIRD DB 4, 6, 2, 4, 4, 6, 2, 4, 4;时间表

DB 6, 2, 4, 4, 12, 1, 3, 6, 2

DB 4, 4, 6, 2, 4, 4, 6, 2, 4, 4

DB 12, 4, 6, 2, 4, 4, 6, 2, 4, 4

DB 6, 2, 4, 4, 12, 4, 6, 2, 4, 4

DB 6, 2, 4, 4, 6, 2, 4, 4, 12 LED_THIRD DB 01,05,63,04,05,06,47,08,09

DB 01,32,03,46,02,06,54,08,29

DB 01,62,03,34,25,06,67,28,09

DB 25,23,03,44,75,26,07,08,19

频率表

DB 01,02,83,04,05,46,37,68,09

DB 01,62,03,24,05,06,57,58,09,42,34

SING_FREQ DW FREQ_ONE,FREQ_SEC,FREQ_THIRD SING_TIME DW TIME_ONE,TIME_SEC,TIME_THIRD LED_TAB DW LED_ONE,LED_SEC,LED_THIRD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PUSH DS

MOV AX, 0000H

MOV DS, AX

;MIR7

MOV AX, OFFSET MIR7;取中断入口地址

MOV SI, 006FH*4;中断矢量地址,低位存偏移地址

MOV [SI], AX;填 IRQ7 的偏移矢量

MOV AX, CS;段地址

MOV SI, 006FH*4+2;高位存段地址

MOV [SI], AX;填 IRQ7 的段地址矢量

;SIR1

MOV AX, OFFSET SIR1

MOV SI, 71H*4

MOV [SI], AX

MOV AX, CS

MOV SI, 71H*4+2

MOV [SI], AX

CLI

;中断允许标志置0

POP DS

;初始化主片 8259

MOV AL, 11H

OUT 20H, AL;ICW1,11H=0001 0001,IRx为上升沿触发,多片8259级联,需要ICW4

MOV AL, 68H

OUT 21H, AL;ICW2,68H=0110 1000,程序设定的中断类型码的高5位内容为01101,中断源为???

MOV AL, 04H

OUT 21H, AL;ICW3仅用于8259的级联方式,04H=0000 0100,IR2上接有从片8259

MOV AL, 05H

OUT 21H, AL;ICW4,01H=0000 0101,优先级管理采用正常的完全嵌套方式,非缓冲方式,作为从片,非自动中断结束方式

MOV AL, 6BH

OUT 21H, AL;OCW1 用来设置中断源的屏蔽状态,6BH=0110 1011,IR4和IR7没被屏蔽,主片IR2不屏蔽

;初始化从片

MOV AL, 11H

OUT 0A0H, AL;ICW1

MOV AL, 70H

OUT 0A1H, AL;ICW2

MOV AL, 02H

OUT 0A1H, AL;ICW3

MOV AL, 01H

OUT 0A1H, AL;ICW4

MOV AL, 0FDH

OUT 0A1H,AL;OCW1=1111 1101 从片IR1不被屏蔽

STI

;中断允许标志置1;初始化8254

MOV DX,MY8254_MODE;初始化8254工作方式

MOV AL,76H

;0011 0110设置定时器1,先读写低8位,后读写高8位,工作方式3,软硬件启动

OUT DX,AL

;初始化8255

MOV DX, MY8255_CON;初始化 8255 工作方式

MOV AL, 80H;1000 0000 B口工作在方式0,做输出

OUT DX, AL

MOV AX,DATA

MOV DS,AX

AA1: NOP JMP PLAY1;CALL BEGIN

JMP AA1;子程序功能 MIR7: PUSH AX MOV INT_FLAG,0FFH INC COUNTSONG;增量加(加1)

CMP COUNTSONG,3;比较

JC RETT;条件转移,有进位(借位)转移

MOV COUNTSONG,0;大于等于3时,从第0首歌开始唱

SIR1: PUSH AX MOV INT_FLAG,0FFH INC COUNTSONG;增量加(加1)

CMP COUNTSONG,3;比较

JC RETT;条件转移,有进位(借位)转移

MOV COUNTSONG,0;大于等于3时,从第0首歌开始唱;---------是那首歌就唱哪首歌----------RETT:

MOV AH,1

MOV AL,COUNTSONG;----------

OR AL,30H

INT 10H MOV AL, 20H;-----------

OUT 20H, AL;中断结束命令

OUT 0A0H,AL

POP AX

IRET

;----------使程序顺序执行---------PLAY1:

XOR BX,BX MOV BL,COUNTSONG SHL BX,1 MOV BP,BX MOV SI,DS:SING_FREQ MOV DI,DS:SING_TIME MOV BX,DS:LED_TAB

;MOV BX,DS:LED_TAB[BP]

;MOV SI,SING_FREQ;MOV DI,SING_TIME

;响应中断 SONG1:

CMP INT_FLAG,0H

JZ PLAY

MOV INT_FLAG,0H XOR BX,BX MOV BL,COUNTSONG SHL BX,1 MOV BP,BX MOV SI,DS:SING_FREQ[BP] MOV DI,DS:SING_TIME[BP] MOV BX,DS:LED_TAB[BP]

;MOV BX,DS:LED_TAB[BP];------;;CMP INT_FLAG,0H;JZ SONG0;MOV INT_FLAG,0H;XOR BX,BX;MOV BL,COUNTSONG;ADD BX,OFFSET SING_FREQ;MOV SI,[BX];ADD BX,OFFSET SING_TIME

;MOV DI,[BX]

PLAY:

;输入时钟为 1MHz,1M = 0F4240H

MOV AX,4240H MOV DX,0FH

DIV WORD PTR [SI]

MOV DX,MY8254_COUNT1

OUT DX,AL

;装入计数初值

MOV AL,AH

OUT DX,AL

MOV DL,[DI]

;取出演奏相对时间,调用延时子程序

CALL DALLY

MOV AX,BX

MOV DX,MY8255_B

OUT DX,AL;从B口 输出音符到LED

ADD SI,2

INC DI

INC BX

;POP BX

CMP WORD PTR [SI],0

;判断是否到曲末?

JE PLAY1

JMP SONG1

;MOV DI,OFFSET TIME_LIST;装入时间表起始地址

DALLY PROC

;延时子程序 D0: MOV CX,0010H D1: MOV AX,0F00H D2: DEC AX

JNZ D2

LOOP D1

DEC DL

JNZ D0

RET DALLY ENDP

CODE ENDS END START 四.心得体会

通过课程设计我对8259A、8254、8255等芯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实验中用到的8255,8254,8259等芯片都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知道了如何使用这几个芯片,对于它们的初始化,赋初值,写命令字都有了较为熟悉的了解,对于8254,8055的端口地址以及命令字格式都已经差不多记下来了,使用8253芯片,主要是用来得到我们需要的音乐频率,8255工作方式控制字用来设定A、B 口和C口的数据传送方向是输入还是输出,设定各口的工作方式是3种方式的哪一种。对于8253芯片作为计数器的用法基本上已经掌握,相关的操作命令能相对熟练的运用,对于8255芯片作为并行输入输出的本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对8255的A口,B口,C口做不同的输入输出工作的具体应用有了一定的经验

一种微型计算机实现多重引导的方法 篇6

关键词:多重引导; 主引导记录; MBR; ntldr; boot.ini; Linux安装

中图分类号:TP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5-30769-01

A Micro-computer Multi-boot Method

REN Yi-fu1, CONG Yan1, LIU Xiang-ling2

(1.Ocean College of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6003, China; 2.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6003, China)

Abstract: A specific description of a Fushitong FMV-253L laptop computer install RedHat Linux 9.0 program, what is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hardware needed by the local disk Linux installation but also to ensure that no damage to the original boot program and Windows 2000 operating systems.Therefore, after installed, We may modify the guild process handily to achive the multiple guild, the illustrated experiment principle and method may apply to the various systems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occasions.

Key words: Multi-boot Systerm; Main Boot Record; MBR; ntldr; boo.ini; Linux installation

1 引言

在微型计算机系统应用中,特别是在操作系统研究、教学机房的管理等工作中,经常要在同一台微机上安装多个操作系统,实现多重引导。例如同时安装DOS、不同版本的Windows、Linux等,尤其是在先安装了功能较强的系统引导程序后,却又要安装功能较弱的系统引导程序时,抑或是安装条件有限制且不能影响原有系统时,都需要使用者深入理解不同操作系统下引导程序的工作过程,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和相关的工具程序进行调试、改造和修正以实现多重引导。

2 微型计算机的引导过程

从微机上电一开始,首先是CPU进行复位,寄存器CS的初值被置为0FFFFH,寄存器IP被初始化为0,导致CPU从主存的0FFFF0H处开始执行BIOS程序。

BIOS结束时要从硬盘上加载主引导纪录(MBR:Main Boot Record),硬盘MBR是位于硬盘0号柱面、0号磁头、1号扇区(主引导扇区)的一段512字节的程序,不同的操作系统所设计的MBR有所不同,此后的引导过程也就有所不同。

对于Windows NT系列的操作系统来说,MBR结束时要加载活动分区上引导扇区的内容(一般被称为引导记录BR)。如果主活动分区为第一分区的话,BR是位于0号柱面、1号磁头、1号扇区开始的一段程序,一方面它包含BIOS参数块(BPB:BIOS Parameter Block)向操作系统提供磁盘驱动器(硬盘)的结构和格式信息,另一方面它将从磁盘根目录读取ntldr文件。ntldr运行时将读取根目录下的boot.ini文件,显示引导加载菜单。用户如果选择引导Windows NT系列的操作系统则运行根目录下的ntdetect.com程序进一步实现操作系统的启动,否则运行根目录下类似bootsect.dos的引导记录文件,让该文件去启动其他操作系统。

3 一个待实现多重引导的微机环境

3.1 微机硬件配置

待实现多重引导的微机是富士通FMV-253L笔记本,只有b5纸大小,低功耗,采用全美达TM5400处理器模块为核心,接口只设计有PCMCIA、USB、LAN、Speaker和MIC各一个,支持从PCMCIA、USB接口的光驱、软驱启动,支持从网络启动。

3.2 操作系统安装情况

该笔记本上已安装好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同时在一个隐藏分区中安装了Windows 98的基本内核和一款称为“还原精灵”的软件,由“还原精灵”创建了MBR,并对系统作了备份,支持起动时按F11激活“还原精灵”进行系统恢复。

3.3 硬盘及其分区情况

该笔记本硬盘为10G,分区情况是:第一分区为DOS主引导分区,容量为3.6G,但不是活动分区,Windows 2000就安装在该分区上,并把它称为C,采用FAT32文件系统;第二分区为扩展分区,容量为4.9G,其上创建了一个容量为1.9G逻辑分区,采用FAT32文件系统被Windows 2000称为D,其余3.0G空闲留待安装Linux使用;第三分区为DOS主引导分区,容量为1G多,隐藏活动,安装有Windows 98的基本引导内核和其他相关软件,比如在此分区包含PQMagic,Ghost,Diskgen等,开机激活还原精灵就是引导到这一分区,并且称为C,Windows 2000所在分区不可见 。另外以上硬盘的分区情况也是用这里的PQMagic调整出来的。

3.4 需求目标

现因工作需要在该笔记本上安装RedHat Linux 9.0,但是没有外接的光驱、软驱等设备,没有支持网络安装的服务器,又要保护原有的系统软件及引导程序,下面就是在利用RedHat Linux 9.0支持的本地硬盘安装方案实现多重引导的方法。

4 安装RedHat Linux 9.0

4.1 通过互联网连接到http://www.redhat.com/download/mirror.html,下载Red Hat Linux9.0的镜像文件保存在D:。

4.2 利用WinRAR等解压软件从第一镜像文件中提取dosutils文件夹及其全部内容到D:。

4.3 重新启动机器,按F11激活还原精灵,选择F1→高级设置→转入DOS(F7)、这时启动到DOS提示符,隐藏分区称为C,原来安装有Windows 2000的C不可见。这也正是要把Linux的安装文件保存在D的原因。

4.4 切换到D进入dosutils文件夹运行autoboot.bat文件,自动重启开始安装RedHat Linux9.0,这里需要注意的是autoboot.bat不能在Windows 2000的命令提示符窗口中正常运行,所以需要利用还原精灵启动到DOS。

4.5 关于RedHat Linux的详细安装过程这里不再重复,但是为了保护原有的操作系统和引导模式需要特别注意两步关键的操作:(1)进行磁盘分区设置时,选择手工分区,且只能使用扩展分区中的预留的空闲空间;(2)进行引导装载程序配置时,默认的GRUB引导装载程序部分将会被安装在硬盘的主引导扇区,一定要选择“改变引导装载程序”按钮进行修改,即改装到扩展分区上安装Linux的逻辑分区上,这样可以保证“还原精灵”创建的MBR不会被破坏。

5 修正boot.ini实现多重引导

通过以上步骤成功安装Linux后重新启动并不能实现Linux的引导,这是因为GRUB安装到了逻辑分区的原因,为了能够成功启动Linux还需进行以下修正操作。

5.1 再次利用还原精灵启动到DOS,运行Diskgen选择“查看→查看扇区”功能把Linux所在分区的引导扇区的内容保存成D:下的一个文件,例如可取名为bootsect.lin,这就是前面安装Linux时要在主引导扇区创建的MBR,它是构成GRUB的一部分。

5.2 重新启动机器运行Windows 2000移动D:下的bootsect.lin到C:。

5.3 编辑C:boot.ini,文件末尾添加类似C:bootsect.lin=”RedHat Linux 9.0”的一项内容。

注意:这里的boot.ini可能是RHS属性,要先行修改再编辑。采用bootsect.lin居于D:而不移动到C:,同时boot.ini中添加D:bootsect.lin=”RedHat Linux 9.0”的方案是不行的,因为这是要利用Windows 2000的ntldr来加载Linux,而ntldr只认可主引导分区下的操作系统引导记录(BR)文件的原因。

另外要注意的就是:bootsect.lin是主引导记录(MBR)文件,还不完全等同于概念上的引导记录(BR)文件,但是缘于以上安装方法它却存在于引导记录(BR)的位置,在boot.ini中也是把它当作引导记录文件来用了,而且是因为GRUB的强大功能才实现系统成功引导的。但是同样的情况下,如果要把MSDOS安装到逻辑分区,象Linux一样只作简单的处理就不可行了。

5.4 重新启动,则可发现Windows 2000和RedHat Linux 9.0两个系统启动选择菜单,这是ntldr读取boot.ini产生的,而且选择Linux菜单项,紧接着还会提供一个由GRUB生成的系统启动选择菜单,其中包含RedHat Linux 9.0和DOS两个系统启动选择菜单,如果选择其中的DOS菜单项还会返回Windows的系统启动选择菜单。

6 结束语

操作系统的引导过程都是分阶段来完成的,一般在某一阶段都设计有加载其它操作系统的方案,Linux采用开源组织的GRUB是这样,微软的Windows系列也是这样,而且这样分阶段的引导过程往往与硬盘的结构和格式化信息密切相关。以上实例正是以分析Windows NT系列的操作系统的引导过程为主,运用硬盘的结构原理,在有限制的前提条件下完成了Linux系统的安装,实现了多重引导。其中对基本原理应用的方法和实验操作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变化,用来指导其它环境条件下的多重引导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昆苍. 操作系统原理DOS篇[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4.

[2] 戴士剑,陈永红. 数据恢复技术[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8.

微型计算机运算与控制技术研究 篇7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是计算机通过借助辅助硬件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的系统。 测试和执行装置、输入输出接口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辅助部件,计算机和控制对象有着多种的联系方式,首先是有线方式,即电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与控制对象相连;还有无线连接,即微波、红外线、光波、无线电波等发射装置和控制对象的连接。 控制对象的种类很多, 包括工厂生产的机械装置、公共交通、自动机器生产、仪表表盘、家庭电器设备和少年儿童游乐设施等。 控制目的既指的是控制对象严格按照相关的指令完成生产或者活动的任务,也指达到的最优目标。

1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分类

计算机控制系统分为控制计算机和控制对象两部分。 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始采用闭环方式完成控制, 之后逐渐研发出闭环控制系统,目前使用最多的为闭环控制系统,见图1。

1.1 硬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构成部分: 微型计算机、 外部设备、输入输出通道和操作台等。

1.2 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

软件指的是一系列的操作计算机功能的程序总和, 软件构成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神经中枢, 整个控制系统在各种程序的协调调度下开始工作。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有以下几种: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监督系统(SCC)、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2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现状

20 世纪50 年代数字计算机已经有较大的发展,美国准备在飞行器上安装计算机控制系统, 但由于飞机具有体积大、 能耗多、可靠性差等特点未被使用。 之后计算机控制技术开始应用于工业过程方面, 它能够和其他的硬件配合进行数据采集和巡回检测等,这一时期研发出计算机闭环控制系统。 20 世纪60 年代之后,英国在计算机闭环控制的基础上,研发出数字控制系统;数字控制系统根据计算机能进行高速运算的特性, 进行相关机械设备的控制工作。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微型计算机,从此计算机控制系统进入崭新的时期。 分散控制系统具有分散控制、 集中机械管理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领域。 分散控制系统为目前工业生产使用的主要系统,而且在不断地发展成熟,它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不仅如此,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还广泛地应用于机电控制、航空领域、军事装备、自动机器生产、生产流水线等;小的方面来说,它在家庭中也有广泛的使用:微波炉、洗衣机、空调、电视机等上面均有微型计算机(单片机)控制系统在发挥作用。

3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方向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将在以下方面有重大发展: 首先是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之后进行编程控制器(PLC )的普及;然后发展智能家居领域;最后发展DCS和FCS等先进控制系统。 目前主流控制系统有以下几种:分级递阶智能控制系统;专家控制系统;模糊控制系统;神经控制系统;学习控制系统。

3.1 仪器仪表技术发展

仪器仪表技术具有以下的前景:仪器仪表智能化,从而智能仪器仪表诞生;虚拟仪器技术快速发展使测控设备PC化;仪器仪表网络化,远程测控系统和网络仪器诞生。

3.2 计算机控制网络发展

基于无线技术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包括无线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智能传感器技术三个部分。 网络化智能传感器在无线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无线链路把工业生产数据传输、发布和共享到网络。 在现实的工业生产中,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现场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移动机器人等机器的通信过程;为各种智能设备带来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和高带宽的无线数据链路。 在偏远地区的困难环境下,无线局域网技术会发挥终身的巨大潜力,无线局域网技术和有线网络的有效联合,形成工业通信网络控制完整的生态结构链。

4结语

微型计算机 篇8

关键词:硬件故障,软件故障,故障分析,系统维护,备份,死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及计算机的应用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计算机在各种行业及家庭的应用更加普及。计算机成为了人们学习、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但是计算机要正常工作必须跟上相应的维护、维修。一台计算机如果没有人维护或者维护的不好,不仅会大大缩短计算机的使用期限,而且计算机内保存的数据常常会损坏、丢失,操作系统也会经常出错。给使用者造成大小不一的损失,因此,做好计算机的维护是十分必要的。

这种现状也就成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的导向、突破口,因此在教学中,可把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一般维修做为一个教学重点,使学生养成习惯、形成技能,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为此,在这里重点对微型计算机的维护进行探讨。

1 中职学生学习与微型计算机的维护

计算机硬件、软件两部分都会出现故障,具体分析如下:

1.1 硬件故障

常见的硬件故障包括主板故障、内存故障、显示故障、硬盘故障、和其他故障。

1.1.1 主板故障

主板故障主要表现为:开机无显示和微机频繁死机,其中引起开机无显示的主要原因有:(1)主板与各板卡接触不良。(2)CMOS设置不正确。(3)BIOS被破坏。(4)主板已烧毁。

对前3种情况可以通过清洁主板插槽和板卡的金手指后重新插接,恢复CMOS重新设置和重写BIOS或更换。如果确定主板已坏,那只能送到厂家维修或更换主板。导致微机频繁死机,即使在CMOS设置里也会出现死机现象,一般是由于主板设计散热不合理引起,可以通过更换风扇,增加通风效果。

1.1.2 内存故障

内存故障主要表现为:(1)开机无显示。(2)随机性死机。(3)系统运行不正常,经常出现非法错误。(4)经常提示内存不足。内存条与主板插槽接触不良或内存损坏会引起开机无显示,内存不足也可能是病毒引起。处理内存故障,一般可以采用替换法。只要找到有问题的内存条,然后更换之即可。

1.1.3 显示故障

显示故障包括显卡故障和显示器故障,主要表现为开机无显示即“黑屏”和显示图像不正常。引起“黑屏”的原因很多,如内存故障、主板故障、显卡故障或接触不良、显示器故障或与主机连接问题等等。如果确定是显卡与主板接触问题,可以通过清洁的方法解决。如果是显卡被烧毁,那就只能更换显卡。如果确定是显示器电源烧坏,或者显示图像不正常,可以请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1.1.4 硬盘故障

常见的硬盘故障有:(1)CMOS参数设置不正确。可以通过重新设置CMOS硬盘参数,或通过“自动检测硬盘”来自动设置参数。(2)硬盘数据线连接不正确,电源线没有接上,或硬盘主从跳线设置错误。以上两种都会使系统找不到硬盘,在微机启动自检过程中系统会自动提示(3)硬盘有坏磁道。

此类故障有许多处理方法,可以采用DM软件低格硬盘;用分区软件将坏道分为一个区或几个小区,然后将该分区删除即可,除了以上提及的故障外,常见故障还有光驱故障、声卡故障、键盘和鼠标故障等。

1.2 软件故障

常见软件故障:软件兼容性故障、计算机病毒破坏、其他误操作等原因。

1.2.1 软件兼容性故障

有时候在安装一个新软件时会导致原有的软件无法使用,这可能是由于某些软件冲突引起的。可以通过卸载新安装的软件,或者尝试安装新版本的软件来解决。

1.2.2 计算机病毒破坏

由于计算机病毒破坏造成软件故障的现象比较常见,当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主要表现为:(1)系统启动时间延长。(2)系统启动是自动启动一些不必要的程序。(3)无故死机,无故重新启动。(4)屏幕上出现一些乱码。

1.2.3 其他导致软件无法使用的原因

导致软件无法使用的原因很多,如注册表的相关内容被修改,与软件相关的某些文件被删除。软件设置不正确,驱动程序没有安装等等。

1.3 微机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1.3.1 处理微机故障时,应遵循的几条原则

(1)先静后动:先考虑问题可能在哪里,然后动手操作。(2)先外后内:首先检查计算机外部电源、设备、线路,然后再开机箱。(3)先软后硬:先从软件判断入手,然后再从硬件着手。微机故障具体的检测方法有:直接观察法(根据BIOS的报警声、开机自检信息上的说明来判断故障)、拔插法、替换法、敲打法、测量法、高级诊断程序法等,这些方法针对具体故障,要灵活运用。

1.3.2 防止经常出现故障要做到

(1)保存备份。其核心就是Ghost,可以掌握使用一键恢复(或者是ghost的备份恢复功能)。等系统出现大问题时,用备份文件还原系统。(2)学会防毒。在微机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安装杀毒软件,对经常上网的用户来说,安装上防火墙。用户一旦发现计算机感染病毒,要及时清除。(3)正确对待死机。原则是:死机是一种正常现象,频繁死机才是一种不正常现象。不要过多地在短时间之间进行冷启动,这样对电脑的损伤很大。不害怕死机,学会在发生死机的情况时如何正确应对

1.4 进行合适日常的系统维护

1.4.1 计算机系统良好的工作环境

不要将计算机安置于粉尘高的环境中,如确实需要安装,应做好防尘工作;电脑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应进行相应的清洁工作,全面进行电脑内部的清洁,灰尘是计算机的杀手。日常生活中很多计算机故障是由于机器内灰尘较多引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计算机的清洁除尘,防患于未燃。

在进行除尘操作中,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1)注意风道的清洁。

(2)注意风扇的清洁。风扇的清洁过程中,最好在清除其灰尘后,能在风扇轴处点一点儿钟表油,加强润滑。

(3)注意接插头、座、槽、板卡、金手指部分的清洁。金手指的清洁,可以用橡皮擦拭金手指部分,或用酒精棉擦拭也可以。插头、座、槽的金属引脚上的氧化现象的去除:一是用酒精擦拭,二是用金属片(如小一字改锥)在金属引脚上轻轻刮擦。

(4)注意大规模集成电路、元器件等引脚处的清洁。清洁时,应用小毛刷或吸尘器等除掉灰尘,同时要观察引脚有无虚焊和潮湿的现象,元器件是否有变形、变色或漏液现象。

(5)注意使用的清洁工具。清洁用的工具,首先是防静电的。如清洁用的小毛刷,应使用天然材料制成的毛刷,禁用塑料毛刷。其次是如使用金属工具进行清洁时,必须切断电源,且对金属工具进行泄放静电的处理。用于清洁的工具包括:小毛刷、皮老虎、吸尘器、抹布、酒精(不可用来擦拭机箱、显示器等的塑料外壳)。

保持适当的温度环境一般说,15℃~30℃范围内的温度对工作较为适宜,超出这个范围的温度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工作的可靠性,从而导致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

保持适当的湿度环境,计算机工作时,相对的空气湿度最好在30%~70%之间,存放时的相对湿度也应控制在10%~80%之间。建议:计算机在工作状态下应保持通风良好,否则计算机内的线路板很容易腐蚀,使板卡过早老化。

保持较好的防静电和电磁干扰环境磁场对存储设备的影响较大,它可能使用磁盘驱动器的动作失灵、引起内存信息丢失、数据处理和显示混乱,甚至会毁掉磁盘上存储的数据。另外,较强的磁场也会使用显示器被磁化,引起显示器颜色不正常。

保证需要良好的接地系统良好的接地系统能够减少电网供电及计算机本身产生的杂波和干扰,避免造成个人计算机系统数据出错。另外,在闪电和瞬间高压时为故障电流提供回路,保护计算机。

1.4.2 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1)正确开关机不要在驱动器灯亮时强行关机,也不要频繁的开关机,每次关、开机之间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30S。(2)在增删电脑的硬件设备的时候,必须要断掉与市电的连接后,并确认身体不带静电时,才可以进行操作。(3)当接触电路板时,不应用手直接触摸电路板上的铜线及集成电路的引脚,防止人体所带的静电,击坏这些电器。(4)使用来路不明的软盘或光盘前,一定要先查毒,安装或使用后也要再查一遍毒。(5)不要乱用格式化、分区等危险命令,防止硬盘中的数据备份意外地被格式化。

2 结论

实践表明,大量的电脑故障都是由于用户缺乏必要的日常维护或维护方不当造成的,如果我们的学生掌握电脑维护的知识、方法,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就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为自己找到一份较好的工作。所以在教学中,要把电脑维护传插所有的专业课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1]左建中.微机常见故障快速识别及应急排除实例[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7.

[2]吕荟晶.PC专家百宝箱[M].广州:南方出版社,2004.

微型计算机系统性能提高的方法浅析 篇9

1 概述

1.1 性能的概念

性能是指器物所具有的性质与效用, 如产品的强度、 化学成份、 纯度、 功率、 转速等性能。 计算机系统包括CPU、主存、 I/O设备、 操作系统、 编译程序等软硬件, 因此其性能也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衡量。 硬件的性能主要有运算速度、存储容量、 机器字长等来衡量, 而软件的性能主要用可靠性、吞吐量、 响应时间、 资源利用率、 可移植性等来评价。

1.2 性能评价指标

微型计算机主要的性能指标有以下几个:

(1) 周期是重复操作时间的间隔, 包括CPU时钟周期、主存存取周期。

(2) 字长是一次能处理或包含的二进制位数, 包括机器字长、 存储字长、 指令字长。

(3) 容量是能够存储的二进制位数, 主要有缓存容量、主存容量、 辅存容量。

(4) 数据传输速率是单位时间内能处理的信息量, 主要有总线带宽、 存储器带宽、 磁盘数据传输率等。

尽管衡量微型计算机性能的指标很多, 其实最终主要归结于速度。 速度是计算机表现出来的最基本、 最直接、 最重要的性能指标。 在计算机硬件设计过程中, 从各个部件设计、系统结构、 通信方式等方面提高速度。 当计算机被设计出来,其速度就被固化了。 实际使用中, 往往达不到硬件设计预计的运行速度, 必须设计并配置合理的必要软件, 才能够提高硬件资源的利用率, 从而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性能。

2 微型计算机硬件速度提高的方法

现代微型计算机遵循冯·诺依曼设计, 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 存储器、 输入和输出设备5 大部件。 其中运算器、控制器共同组成了CPU, 输入输出设备对性能影响较小, 因此计算机的速度的提高主要依赖于CPU、 存储器的性能的提高。 由于微型计算机主要供普通个人使用, 在提高速度的同时要注意成本的控制, 即提高速度实质是提高其性价比。

(1)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设计性能出色的CPU将能从根本上提高计算机速度。

1) CPU体系结构的变革

CPU采用多核技术, 这是提高速度最根本的方法。 2005年简易双核奔腾D揭开了多核时代的序幕, 彻底解决了单核中CPU主频提高的瓶颈问题。 2006 年英特尔的酷睿(Core)架构问世, 随之酷睿双核及四核处理器风靡全球, 成为微型计算机CPU的首选。 2008 年11 月, Inter公司再推出Core i7系列处理器, 支持的超线程技术使得处理器最多可运行八线程, 多核多线程技术被充分运用, 实测性能也较之前多核处理器提高显著[1]。 多核开启了CPU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它的出现实现了计算机性能的线性提高。 以后多核技术要进一步发展, 降低开发和材料成本, 使得微型计算机的CPU向更多核心集成发展。

2) 提高CPU内部的并行性

并行性分为空间并行性和时间并行性。 在一个CPU中增加适当独立的操作部件, 并且使这些部件并行工作, 实现空间并行性。 另外采用流水线技术实现时间并行性。 流水线技术要求将工作细化为多个子工作, 使得每个子工作需要有专门的硬件部件来完成, 这样相邻工作的开始只需相隔一个子工作时间, 不过要求子工作执行时间尽量一致或相近。 这种技术只需增加少量硬件部件就能把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提高几倍, 成为微型计算机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技术。 流水线技术实现了指令并行性, 但也有一定的缺陷, 存在结构、 数据、 控制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限制一定程度的流水和数据转发来解决, 还需要进一步分析流水线机理加强并行性。

3) 提高指令集的设计

深入现在微型计算机的需求及用途, 进一步优化指令系统, 增加cache感知指令, 并行计算指令等, 对一些不常用的指令可以删除。

4) 提高缓存的性能

缓存cache的性能主要依赖命中率。 可以从影响命中率的各个因素着手, 提高cache性能。 首先, 可以适当增加容量,主要是增加缓存的级数和各个缓存的容量, 分别设置数据和指令缓存。 现在Core i7 990X Extreme Edition算是市场上顶尖的产品, 支持三级缓存。 目前微型计算机缓存大多在二级左右, 在存储层次上多数采用包含策略。 为了提高存储容量,可以采用互斥策略, 将缓存级数适当增加。 另外, 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组织方式, 即地址映射, 一般采用组相联映射较好;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之前命中情况灵活选择块替换算法; 在开始执行操作前先进行数据预取, 避免初始命中率为0; 当cache值发生变化时, 为保持与相应主存单元的一致性, 可在该值被替换前再改写主存, 这种策略虽然控制复杂些,但可以提供更高的系统运行效率; 将cache分成不同的组,组间实现并行; 进行cache共享, 并通过写无效协议或目录协议解决cache一致性问题, 满足多核或多线程的需求。

(2) 存储器是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设计中以大容量、 高速度、 低成本、 高可靠性为目标。

1) 增加主存的容量及带宽

现在主存主要使用DRAM, 成本较低。 随着电子元件的降价, 在适当情况下增加DRAM、 SRAM、 ROM芯片及其数量, 扩充主存的容量。 另外, 要改变主存的结构, 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多体交叉编址方法, 提高主存带宽; 采用 “交换”方式和 “覆盖” 技术, 增加主存的利用率; 通过虚拟存储技术, 在CPU中增加转换旁路缓冲, 隐形地扩大主存容量, 实现主存共享和保护。

2) 增加辅助存储器的容量

利用各种介质制作辅助存储器, 采用先进技术增加各类存储器的容量, 以提高计算机整体存储能力。

(3) 计算机各部件的连接直接影响计算机速度

目前, 一直采用总线连接各个部件及设备, 而且总线分为多个层次, 如系统总线、 高速总线、 低速总线。 在微型计算机设计中, 主要用双总线或三总线结构, 总线标准多采用PCI总线。 今后着重在总线标准上加以突破, 总线控制器中判优和通信控制合理配置, 使得总线利用率提高, 满足多核技术的要求。

(4) 冯·诺依曼设计思想一直是微型计算机设计遵循的,可以适当在此基础上加以调整, 如哈佛结构[2], 即将指令和数据分别放在两个存储器, 这样也可以提高计算机速度。

3 注重计算机软件设计及配置

合理的程序设计能较好地利用硬件资源。 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一般程序设计, 作为软件的 “灵魂角色”, 对硬件资源是否充分利用将与决定能否提高计算机速度[3]。

3.1 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可以合理调动和管理软硬件资源, 实现虚拟存储技术, 操作系统的选择影响着微型计算机的性能。 现在主要采用Win7 系统, Win7 系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也是目前微软稳定性最好的系统。 除了Win7, 可以使用一些开源操作系统。 因为开源系统中集合了世界上多个优秀计算机软件开发者的思想精华, 其系统的可靠性、 资源利用率、 响应时间等性能都相对较高, 一旦出现问题, 很快就能解决。 在现在多核及多线程的硬件设计下, 开源系统的优势更是明显。

3.2 开发并行程序

(1) 使用并行编译器

Open MP是已被广泛接受的, 用于共享内存并行系统的多线程程序设计的一套编译指令(Compiler Directive)。 Open MP支持的编程语言包括C语言、 C++和Fortran; 而支持Open MP的编译器包括Sun Compiler, GNU Compiler和Intel Compiler等。

(2) 注重开发并行程序

要开发并行程序, 需要有支持开发的环境和语言。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1) 在串行语言原有的库函数上再加上一些支持并行性和通信的库函数, 可以在C语言中增加一些库函数; 2) 直接在多核环境中使用并行语言编程, 编写能充分利用多核资源的并行代码。

摘要: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更新换代,微型计算机系统性能有望提高。从软硬件两方面探讨了微型计算机性能提高的方法。

微型计算机 篇10

关键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理论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改革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是电气信息类本科教学的主要学科基础课之一, 是自动控制、工业自动化、电气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仪表等自动化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1]。作为非计算机机电类专业硬件技术的主干课程, 该课程主要讲述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编程结构、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其常用外设的工作原理。整个课程内容涵盖数字系统及逻辑电路基础、微处理器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存储器原理与结构、输入/输出接口及中断技术、总线的概念与标准、常用的可编程并行数字接口芯片[2]。由于该课程内容较多, 硬件与软件结构结合, 一些概念复杂且抽象, 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不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很难达到满意的授课目标。因此, 迫切需要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本文着重从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方面阐述微机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1 理论教学改革方案探索

针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理论教学的改革, 最突出的矛盾就是该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和内容较多, 硬件方面包括数字电路逻辑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与结构以及接口技术等, 软件方面包括汇编指令和语言程序设计。通常给定的教学课时偏少, 要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系统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方法和微机硬件接口技术, 建立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 具有一定的难度, 造成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采用传统的教授方法, 根本无法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首先需要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传统的接收式学习模式, 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等手段, 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的, 以探索知识发现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利于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2]。其次在内容取舍方面, 着重从非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出发, 知识点讲解力求深入浅出, 采用浅显、清晰、循序渐进的描述方法, 注重系统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便于学生自习, 以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每章的授课中, 安排1到2个课时的课堂讨论, 讨论主题根据每章的学习内容由学生给出, 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再学习能力, 加深对知识点的巩固。

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已然成为大家的共识, 为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需要, 可采用“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多媒体CAI课件”, 该课件中引入多媒体技术, 利用声音、图像、文档及动画等手段, 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形象,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及效率,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2]。

2 实验教学改革方案探索

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实验教学环节必不可少。实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软件实验和硬件实验, 软件实验通过编写程序、上机调试测试并且运行的过程, 以期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硬件实验通过给定任务培养学生设计硬件, 编制接口程序, 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然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实验内容为验证性实验, 使得学生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灵活结合起来, 无法让实验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 更难以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和创造性想法。传统的实验教学考核机制采用出勤点名签到和实验报告批改结合的方式, 最后可能造成动手能力好的同学成绩不如动手能力差的同学, 达不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目标[3]。

首先, 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通过设置课程设计题目以学生最终完成的结果作为考核手段, 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4]。另外可以开展一些电子设计大赛,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其次, 设立固定的开放实验室时间段, 所有对微机原理课程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利用开放实验室进行学习探讨, 有利于微机原理知识的拓展和推广, 有利于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和主动学习能力以及创造意识。针对实验教学内容往往以验证为主要目的存在的问题, 无法真正的去思考、分析问题, 可以精选课程设计题目,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对于学生在实验中提出的问题, 老师不立即给出正面解答, 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最后在实验教学中采取优差生搭配提高动手能力, 让更多学生对微机原理实验充满兴趣, 为以后的专业课以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束语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来说, 由于内容多信息量大, 软件与硬件结合, 传统的理论与实验教学使得最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较为匮乏。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来说, 由于内容多信息量大, 软件与硬件结合, 传统的理论与实验教学使得最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较为匮乏。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方面结合改革, 能够更加促进学生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学习兴趣, 开阔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玉庭.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重庆: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

[2]尹建华.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李娜.微机原理教学改革研究[J].北京:计算机教育, 2010.

上一篇:生物学业评价方法下一篇:初中英语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