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评价

2024-05-03

安全风险评价(精选十篇)

安全风险评价 篇1

边坡是人类工程活动中最基本的地质环境之一, 也是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工程形式之一。近年来, 公路工程建设突飞猛进, 建设过程中公路沿线高边坡等不良地质路基施工安全风险也越来越突出, 引起公路建设管理部门的日益重视。公路边坡工程具有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措施繁多以及施工速度快等特点, 施工期变形破坏等事故易发。通过开展边坡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能够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 规避施工安全事故发生, 保障公路工程建设安全。针对公路边坡安全风险影响因素开展调查研究是建立公路边坡工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重要基础。

1 公路边坡安全风险影响因子分析

影响公路边坡安全的因素众多, 在选取影响因子时要求能够全面真实反映边坡的安全状况, 同时还应遵循系统性、灵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结合边坡工程实践, 对影响边坡安全稳定的六类因素进行分析。

1.1 边坡断面几何特征

边坡断面几何特征包括边坡高度、坡形坡率等。一般而言, 坡高越低, 坡率越小, 边坡越稳定;而边坡越高、坡率越大, 则易发生变形和失稳。因为坡高增加会改变坡体的应力状态, 同时增加边坡侧向位移, 从而降低边坡稳定性。边坡坡率、坡高对稳定性的影响还取决于边坡岩体结构特征以及边坡所处的环境, 其对边坡安全风险的影响机理十分复杂。

1.2 地质条件

边坡所处的地质背景也是影响边坡安全的重要因素。就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而言, 不同坡体材料、不同岩土体结构有不同的变形破坏形式。

1.2.1 坡体材料

按构成边坡主体的材料不同, 可以分为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和二元结构边坡。针对不同的边坡类型, 分别进行边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以利于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边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提高安全评价的效率和可靠性。

1.2.2 岩体结构

针对岩质边坡而言, 岩体结构特征是影响其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岩体中结构面的存在, 降低了其整体强度, 增大了岩体的变形性能。岩体结构的不均匀性、各向异性和非连续性等特征都可能引起岩体结构的失稳, 导致滑坡、崩塌等灾害的发生。

1.3 失稳破坏情况

在开展风险评估前, 应认识和掌握边坡当前的破坏情况以及历史病害发育状况等, 有利于及时准确地把握和分析边坡病害现状, 并对边坡病害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1.3.1 边坡病害现状

开展风险评估前应对公路沿线边坡进行实地踏勘, 及时掌握边坡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病害, 包括坡顶张拉裂缝、坡面冲刷、已有防护结构的变形等。

1.3.2 病害发育历史状况

边坡病害历史发育状况反映了边坡的以往状况, 可以帮助评价人员对边坡的稳定性做出合理判断。检查人员应详细收集边坡的以往滑坡、崩塌等历史信息, 若对以往发生的病害已采取了有效的补强加固措施, 还应注意加强检查防护设施的状况。

1.4 水的影响

大量的边坡破坏 (如滑坡、崩塌等) 都发生在雨季,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十滑九水”。尤其是在台风暴雨季节或长期持续降雨期, 都可能导致边坡地下水位的快速变化, 影响边坡稳定。水对边坡稳定影响机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降雨入渗边坡岩土体孔隙中, 增加了上覆土体重量从而增加坡体下滑自重力; (2) 水入渗坡体, 使滑动面上含水量增加, 降低了土质颗粒间的粘结力, 削弱了土的抗剪强度; (3) 降雨导致地下水位变化, 引起孔隙水压力和渗透力的变化, 进而降低抗滑力; (4) 水对边坡的冲刷侵蚀导致坡体失稳; (5) 地下水的长期化学作用改变周围岩土的性质和强度。

1.5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对边坡安全风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雨上。气温一般随气候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针对岩质边坡, 一旦岩体暴露于地表, 就会在温度变化和风雨日照的共同作用下发生风化。长期风化作用, 导致岩体发生剥落, 进而发生失稳。此外, 边坡降雨冲刷对无防护的土质边坡或风化严重的岩质边坡破坏影响较为显著。

1.6 坡顶坡脚建筑物

坡顶坡脚建筑物的影响主要是针对边坡灾害后果影响而言的。坡顶坡脚建筑物重要性等级越高、距离坡顶坡脚的距离越近, 则发生灾害时造成的后果越严重。这一方面是由于坡顶建筑物的堆载效应往往威胁到边坡的安全;另一方面, 边坡坡脚与公路的距离越近, 则发生灾害的可能后果越严重, 因为一旦发生滑塌灾害, 可能会造成道路堵塞, 车辆掩埋等事故, 严重危害交通安全。

2 公路边坡安全风险影响因子归类

通过对边坡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的分析, 可以进一步从不同角度, 根据不同标准将各风险因子进行归类, 有利于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策略。

2.1 按风险来源归类

按照风险来源可以将影响因子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包括边坡自身特征、地质条件、失稳破坏情况等;外部风险则来自不可避免的外界自然力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等, 包括气候条件、降雨影响以及对边坡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人类活动等。

2.2 按风险性质归类

按照风险性质归类, 风险因子可以分为固有风险和可变风险。固有风险是指己存在并将长期持续产生影响且波动较小的风险因子, 如边坡断面几何特征、地质条件、岩体结构等。而可变风险则包括具有短期性、突发性且波动较大的风险因子, 如地下水位变化、降雨影响、气候变化以及人为的工程活动等。固有风险可能是长期稳定的, 也可能在可变风险的影响作用下发生改变。因此, 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共同决定了边坡的安全风险。

3 结束语

基于边坡安全风险影响因子的分析与归类, 结合边坡工程实践, 对影响边坡安全稳定的因素进行分析, 包括边坡内部因素, 如边坡断面几何特征、岩体状况、地质构造特点、失稳破坏情况等, 还包括外部因素影响, 如水的作用、气候条件、坡顶坡脚建筑物影响等。通过对风险因子的归类, 有利于进一步发现潜在影响因素, 全面探究影响边坡安全的因素, 采取合理措施, 有效控制工程风险。

参考文献

[1]张梁, 张业成, 罗元华, 等.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8.

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台账) 篇2

1、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2、风险评价范围

3、选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4、风险管理制度、风险评价准则和相关取值标准的内容

5、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

6、风险评价记录;报告

7、各级机构组织开展风险评价的有关文件

8、风险分析记录、风险评价报告

9、风险评价有关会议记录或纪要

10、重大风险清单

11、风险控制措施

12、风险评价记录,风险评价报告

13、风险管理培训教育计划、记录

14、隐患治理制度

15、隐患治理台账

16、隐患治理记录

17、重大隐患治理工作“五到位”落实情况

18、重大隐患项目档案

19、重大事故隐患的防范措施

20、书面报告

21、重大事故隐患的防范措施

22、隐患整改计划

23、本要素设计的文件

24、安全生产预警预报体系有关文件

25、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26、安全评价报告

27、重大危险源档案

28、安全监控报警设施台账

29、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制

30、重大危险源定期安全评估报告

31、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定期检查记录

32、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的检验报告或检验合格证

33、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34、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

35、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器材台账

36、备案资料

37、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报告

38、重大危险源安全防护距离存在问题的整改计划、措施,包括防范措施

39、变更管理制度;记录

40、变更的风险分析记录

41、变更风险的控制措施

42、变更实施验收报告

43、风险评价记录或报告

44、作业许可证

45、评审或检查报告,或者评审记录

46、风险评价报告、记录

47、供应商管理制度

48、合格供应商名录、档案

49、供应商选用、续用、评价记录

浅析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 篇3

【摘 要】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工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生产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化工装置日益向规模大型化、生产工艺高参数、生产过程连续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化工事故,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化工工艺过程,它往往是整个化工事故的核心。所以,化工工艺过程安全与否是十分重要的。从系统安全的角度来说,事故的根源是危险源,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良环境着手,结合化工工艺工程中的原料处理、化学反应、产品精制三方面来研究其中的安全,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

【关键词】化工工艺;风险识别;设备;安全评价

化工生产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对化工工艺过程进行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价是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我国的项目风险识别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和方法,但在化工工艺风险识别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方法。

1.化工工艺

1.1化工工艺的概念

化工工艺是指:把原材料经过化学反应,转变成产品的方法以及过程,它包括完成这一变化的全部措施。其生产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原材料的处理;为了使原料符合进行化学反应所要求的状态和规格,根据具体情况,不同的原料需要经过净化、提浓、混合、乳化或粉碎(对固体原料)等多种不同的预处理。

(2)进行化学反应;这是生产的关键步骤。经过预处理的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进行反应,以达到所要求的反应转化率和收率。反应类型是多样的,可以是氧化、还原、复分解、磺化、异构化、聚合、焙烧等。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目的产物或其混合物。

(3)对产品进行精致。将由化学反应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除去副产物或杂质,以获得符合组成规格的产品。以上每一步都需在特定的设备中,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完成所要求的化学的和物理的转变。

1.2危险化工工艺

危险化工工艺是指:在化学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引起火灾、中毒、爆炸等事故的工艺。根据我国安全监管总局编制的《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它包括:电解工艺、氯化工艺、合成氨工艺、加氢工艺、硝化工艺、裂解工艺、氧化工艺等15类工艺,并且每种工艺都有其典型的工艺。

2.化工工艺风险识别技术

2.1风险识别内容

根据我国制定的化工工艺技术的有关规范,加上借鉴日本的“六阶段”定量评价表,我国制定了“危险工艺辨识取值表”,它规定:化工工艺的危险性是由化工物质本身具有的温度、压力、腐蚀、操作等七个项目组成,其危险的分值按照10分、5分、2分、0分的赋值计算,由累计分值确定化工工艺的危险程度。

2.2化工工艺风险识别的分级

根据“危险工艺辨识取值表”,我们可以得到工艺的危险分值,把各个参数的分值分别和与它对应的权重相乘后,再相加,就可以得出工艺的危险程度,根据不同的危险程度,我们就可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3加强安全管理

(1)政府部门应加大辖区范围内化工企业的安全监管和指导力度,发现隐患立即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坚决依法进行处理。

(2)企业的管理者要以人为本,把劳动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危及人身安全的状况发生时,无论生产的任务有多重,都应把保证劳动者的安全放在首位,查找并消除隐患,在能够保证劳动者的安全的前提下,追求生产效率。特别是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绝不能存在侥幸心里,宁可停产也不能冒险作业。

(3)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只有建立建全合理的安全管理责任制,才能更好的杜绝因人为的疏忽所造成的各种事故的发生。只有把管理落实到厂级,车间级,班组级,抓住每一个薄弱环节,层层落实才能更有效的作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做到步步到位,不留死角。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实处,坚决杜绝各种违章违纪的现象的发生,对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实行监控,查找隐患,控制危险源。夯实的作好安全生产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4)加强各级的安全培训教育。定期的作好安全教育培训和各项安全演练活动。组织职工学习各类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使广大职工通过安全活动的学习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一切事物的前提,督促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各项安全知识,提高全员的安全防护能力,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3.化工工艺的安全评价

3.1化工设备的安全现状

由于化工设备中存在潜在的危险性,国内外的研究机构都对化工设备中的爆炸、火灾、中毒等危险性的定量分析做了很多工作,由于定量来评价方法可以对化工设备风险做出明确的级别,所以它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使用。

3.2化工设备安全评价内容

(1)化学反应过程中设备的安全性。物料的运输、干燥、冷凝、过滤、混合等工序构成了化工设备的操作部分。反映容器内不仅进行着化学反映,还有流体的流动、传热等无礼过程,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影响,所以反映设备是化工设备的核心,它的选择对化工设备的安全有很重要的影响。

由于连续过程具有稳定的操作、较高的生产能力以及良好的安全性,它在化工过程中占有首选的地位。但是不同的工艺有着不同的特点,与之相比,间歇工艺的工程更为简单、操作的弹性较大,进行设计时,可以使用精确度较低的数据,其通用也很强。

(2)化学反应路线的安全性。通常一种反映会具有几条工艺路线,我们要选择使用可以消除或者减少危险物质用量的那条路线。要尽可能的使用无毒的、低危险性的物料;尽量降低过程条件的苛刻度,例如:使用催化剂来稀释危险物料,以此来缓解反应的剧烈程度;使用新科技、新技术减少危险介质的藏量;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减少生产废料,尽量做到过程用料、辅助剂的回收循环利用,减少其对于环境的污染。

(3)安全防护设备的安全性。化工设备在进行化学反应时,可能会出现偏离正常运转状态的情况,从而引起超温、超压的现象。再进行安全考虑时,要注意压力控制装置,如排泄阀、防爆板、通风管、安全阀等设备的安全是哦会影响到整个设备的安全系数;稳定装置,如冷却装置、紧急控制装置的存在是否会影响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细数。

4.结语

化工工艺的设计是化工生产安全实施的首要前提,因此要在设计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及法规进行规范化的设计。而化工设备装置的安全评价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化工装置的定性安全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其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其安全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对风险性的揭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世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探讨[J].辽宁化工,2006(02).

[2]杜喜臣.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

[3]王一玲.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的探讨[D].内蒙古大学,2009.

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 篇4

1 地铁车站运营事故分析

1.1 地铁车站的运营事故统计

地铁车站是地铁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乘客进入车站、换乘线路、等候列出和从事活动的场所。为满足乘车多种需求,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地铁车站配设有大量的运营设备,包括通风、照明、卫生、防火等多种类型的设备,使得地铁车站的结构较为复杂,同时也进一步压缩了乘客的使用空间,为地铁的安全运营带来了负面影响。

从对国外地铁运行重大事故的统计数据看,在近30年来,国外发生了30起重大地铁运营事故,涉及工作人员操作失误(4起)、恐怖袭击(6起)、设备故障(8起)、火灾(4起)、列车出轨(7起)、拥堵踩踏(1起)等多种原因,尽管完全由客流过高引起的拥堵踩踏事故仅有1起,但其实原因导致的事故也容易引起乘客混乱,间接引起拥堵踩踏事故[2]。此外,地铁内大量的设备设施布置得十分拥挤,一旦出现火灾也极易引起伤亡和拥堵踩踏事故。我国大规模的运行时间较短,目前还未发生与国外地铁类似的大规模伤亡事故,但也出现过几起较大规模的安全事故和列车延误及停运事故,其中以上海地铁追尾事故和北京地铁自动扶梯断裂事故最为严重。总的来说,国内地铁运营环境相对较好,安全事故基本是由于设备故障引起的,但地铁运营管理部分仍需加强地铁运营的安全管理,做好地铁车站事故的预防和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1.2 地铁车站的运营事故原因分析

地铁复杂的系统结构和庞大的人流决定了其安全事故种类繁多、事故严重程度不一,当前我国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将地铁运营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等五个等级。从我国地铁运营状况看,还未出现特别重大事故,但出现过少量的险性事故、大事故和重大事故,一般事故的数量占总事故数量的95%以上,其中绝大多数事故是由设备故障原因引起的,而且主要是由于人的操作不当或乘客损坏造成,完全由设备自身故障引起的事故极少[3]。从地铁事故的发生地点来看,在车辆段和区间发生的运营事故较少,而在地铁车站发生的运营事故达到75%以上,这也符合地铁交通系统运营特性的客观情况。因此,地铁车站的安全管理必须作为地铁交通系统运营安全的关键内容进行落实。

突发性是地铁车站运营事故的重要特点,这也是导致地铁运营事故伤亡严重的重要原因。由于地铁交通系统体系较为庞大,特别是地铁车站的人流密度很大、空间狭小,事故的突然发生会导致乘客的骚乱,引发较大规模的拥挤踩踏事故。同时,地铁车站事故的发生绝大多数是人为原因,通过加强车站运营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车站安全管理、安全设施保障等手段可以降低由于人为因素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因此,地铁车站的安全管理必须对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评价,从而制定合理的措施保障地铁车站的安全运营。

2 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根据系统论的理论,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管理是影响地铁车站运营安全的主要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刺激、管理的缺失都会导致地铁事故,而且这四大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常常会加剧事故的严重程度。

从大量地铁运营事故的统计分析可知,机械设备故障占地铁车站日常运营事故的很大比重,而造成乘客伤亡事故的往往不是单纯的设备故障问题,很多情况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的。地铁车站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涉及工作人员和乘客两类,包括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违章操作等不安全行为和乘客争抢上下车、强扒车门、跳下站台等不安全行为,其中地铁运营工作人员在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从对地铁运营单位事故的统计资料来看,地铁运营事故主要是由工作人员的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漏检漏修等原因造成的。导致工作人员出错的原因也很多,主要是有自身的技能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合作意识、责任意识等,而年龄、工龄、职称等因素也与失误率和事故率密切相关。因此,人是地铁车站运营安全的保证,同时也是制约运营安全水平提高的瓶颈。

地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整体,包括轨道控制、车辆控制、车站运营管理等多个子系统,而车站是最为重要的子系统。车站是地铁系统安全运营的保障,内部设有大量的设备设施,供电设备、机电设备、通信与信号设备的任何故障都可能对地铁运营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无锡地铁的运营实践也表明,造成车辆延误超过五分钟的运营事故,大都是由信号系统、供电系统、机电系统引起的。因此,在进行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评价时,应对各种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保养状态、安全设备的状态进行评估。

地铁车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而且内部设备设施众多,严重压缩了车站内的可用空间,导致乘客乘车的舒适度降低,而且狭小的空间也容易引起乘客的拥挤、碰撞等问题,特别是在突发情况下容易引起骚乱和踩踏事故。与正常的工作环境相比,地铁车站的照明、噪声、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心理、疲劳强度和情绪等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客观情况难以改变。此外,地铁车站通常设置在客流较大的位置,周边的交通环境较为复杂,地铁车站运营安全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地铁车站安全运营风险评价也应考虑车站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地铁车站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在人员、设备、环境等协调中离不开管理。只有良好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才能提高人员的责任感,严格落实规章制度,促进地铁车站人员、设备、环境的综合提升。因此,地铁车站的管理应重点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包括岗前培训、酬劳待遇、安全保障、规章制度等多项内容,保证地铁系统的安全运营。

3 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评价

安全风险评价的目的是提高地铁车站运营安全,这必须对影响地铁车站安全运营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衡量,并最终以定量的结果反映出来,从而为评定地铁车站的运营状态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影响地铁车站运营安全的因素众多,可从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管理四个主要方面选取合理的指标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在指标选择过程中,应遵循层次性、可操作性、事前预警性、突出性的原则,并权衡指标全面性与代表性的关系,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以定量化指标为主,从而方便最终评价结果的确定和比较。为此,本文结合地铁车站的实际情况,从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管理四个方面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确定了三级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员工综合素质、设备设施性能、环境安全和管理安全等4个一级指标,并在一级指标基础上设置12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4]。为确定各项指标对地铁车站运营安全的影响程度,应组织相关专家和专业人员对各项指标进行多次打分确定各指标风险水平的量化区间,并将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与各自风险等级的综合关联度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评价对象的风险水平。

在对某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进行评价时,通过统计数据资料确定员工综合素质、设备技术状态、内部环境等各项指标的权值,根据车站工作人员及专家主观评价打分确定外部环境、管理安全的各项指标的权值,根据车站客流调查和实测数据确定设施适应性各指标的权值,并将三级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值进行汇总,采用物元风险评价方法根据评价矩阵确定低层次影响因素对高层次影响因素的关联性,并对各层次的指标根据风险水平划分标准(较低、一般、较高、高)确定各级指标的风险等级,从而方便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地铁车站运营的安全性[5]。

从对无锡某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评价的结果来看,该车站的总体运营安全处于一般风险水平,必须根据各层次指标的风险水平等级进行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其第一层次的指标风险水平见表1。

从评价结果来看,员工综合素质风险等级处于较低水平,而环境安全的风险等级处于较高水平,设备设施性能、管理安全的风险等级居中,均没有出现高风险的影响因素,这表明该车站的运营安全较好,但应重点加强环境方面的安全控制。

在对具体指标的分析中也发现,员工综合素质中的职称优秀率过低是导致综合评价等级上升的重要原因,站台乘客密度、设施最大拥堵人数指标也是导致综合评价等级上升的重要原因,而外部复杂的环境是导致环境安全为较高风险水平的主要原因,管理安全风险等级处于一般表明该车站的管理水平还需加强,特别是需要加强应急演练的成效管理。因此,地铁车站的安全管理应特别加强地铁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对于地铁设备设施应用安全的改善,可从增加工作人员、增加疏导设备、限制客流数量等方面采取措施;对于管理水平的提升,可通过加强监督和绩效考核来实现;通过加强培训、留住人才等方法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

4 结论

地铁车站复杂的系统结构和密集的人流给地铁车站运营安全带来巨大压力和安全隐患。为全面评价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地铁安全运营的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管理等影响因素进行逐层分解,由专家和内部人员进行打分确定权值,并采用物元风险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确定地铁车站运营安全风险的等级,从而方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升地铁车站的运营安全,为现有地铁车站的运营安全管理和新建车站的设计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贺明.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

[2]黄宏伟,叶永峰,胡群芳.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7):55-62.

[3]宋维华,殷位洋.地铁运营安全的风险管理[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12(2):59-61.

[4]张耀军.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北方交通,2010(5):155-157.

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篇5

摘要:鉴于水电工程施工难度大、安全问题频发,提出一种将熵权法与集对分析相结合的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由此对风险进行规避。首先从危险源的三个构成要素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评价标准;然后利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定量赋权,并结合集对分析理论建立评价指标与评价等级之间的集对关系,计算单指标联系度及综合联系度从而判断出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等级;最后,应用该评价模型对某一在建水电工程进行实例评价。结果表明,该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大小为一般,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关键词:水电工程施工;熵权法;集对分析;安全评价

1前言

在水电工程中,由于其多施工于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气候恶劣等偏僻地区,其面临的不安全因素较多,因而发生事故以及突发事件的概率往往较高[1]。为此,众多学者从水电工程安全施工所涉及的安全影响因素以及施工中的风险评估等方面展开了研究。目前,国内外研究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方法颇多,相关理论也趋于成熟。郑霞忠等[2]利用Euclid评价方法对北盘江某水电工程枢纽施工现场的安全水平进行评定。江新等[3]提出基于云模型改进的水电工程施工疲劳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水电施工作业疲劳风险进行量化评估。陈志鼎等[4]建立了基于熵权和改进AHP的中小型水电工程施工风险评估模型,然后对各指标进行评价,综合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吴鹏飞等[5]进行了结构方程的理论引导及方法应用,为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的确定提供了参考。吴泥等[6]从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角度,探讨其目前存在某个单位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上述风险评价方法虽对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由于水电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其评价结果并不一定能够完全真实准确地反映施工现场的真实情况。鉴于熵权—集对分析理论在水环境质量评价、山区丘陵公路边坡安全评价以及多级生态塘功效综合评价等多领域评价体系中的成功应用,本文借鉴此方法精髓,在充分识别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熵权—集对分析的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某水电工程实例进行探讨。

2熵权-集对分析模型

2.1熵权法

在信息论中,熵值是评价信息无序化程度的度量值。具体到水电工程安全施工风险评价中,某一指标的熵值越小,表明该指标的不确定性越大,所携带的信息越多,因而对整体的安全风险影响也越大。熵权法正是依据此思路对各不确定性指标赋权,进而定量地分析评价对象。较之于传统的赋权方法,熵权法具有受主观因素影响小、适用性强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7-11]。熵值的计算过程如下。(1)构造判断矩阵设有m个评价指标,每个评价指标下有n个评价值,构造判断矩阵P如下:(2)对构造矩阵P作无量纲化处理得到矩阵Q对于越大越优型指标,无量纲化计算如下:(1)对于越小越优型指标,无量纲化计算如下:(2)其中,ij表示各评价指标的观测值,ma、min分别为各个评价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计算各评价指标的熵值根据信息熵的定义求出各评价指标的熵值如下:(4)根据熵值确定各指标权重由上一步得出的熵值E1,E2,…Em,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如下:

2.2单指标联系度

为实现对单指标的定量评价,需构建各评价指标与安全风险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依据集对分析理论[12-14],假设集对H由各评价指标的实际值集合与安全风险等级集合构成,用联系度量化两集合之间的关系。对该集对的特性进行分析,共得到N个特性,其中共有特性S个,对立特性P个,既非共有又非对立的特性F个,则集对H的联系度如下:(5)其中i表示差异不确定系数,i的取值为[-1,1],j=-1表示对立系数,其均只起标记作用。a、b、c分别表示评价指标与安全风险等级之间的同一度、差异度、对立度。基于上述理论,计算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之间的单指标联系度。首先,计算各指标实际值的平均值,得到评价指标集:={1,2,3,…n}其次,计算各指标与安全风险等级之间的单指标联系度。

2.3综合联系度

将上述得到的指标权重矩阵W与单指标联系度μi矩阵相乘,得到指标与各个评价标准之间的综合联系度为:

2.4确定评价等级

基于集对分析的基本原理,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等级由最大综合联系度所对应的评价等级确定。

3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从危险源的三个构成要素,即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出发,利用头脑风暴法列举出水电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风险的影响要素并进行分析,最终选择出较为主要的影响要素。在工程中,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主体有施工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的安全性等,危险源的存在条件主要为施工环境的安全性,触发因素主要为现场管理的严密性,因此建立包括施工人员、施工环境、安全管理、机械设备四个一级指标的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表1),并下设多少个二级指标[15]。

4评价标准的确定

建立量度合适的分级标准是确保准确评价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状况的基础。为了更加精准地评估风险大小及区分不同指标的风险状况,将风险大小划分为小、比较小、一般、比较大、大五个等级,风险越大对应得分越小,在[0,1]区间内对风险等级进行等分值划分[16],其评分标准如下(表2)。

5案例分析

本文以某一在建的水电站为研究对象,对EW-SPA方法在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和论证。

5.1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计算

根据上述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聘请7位有关专家,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影响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的多少个评价指标进行打分。根据专家打分的情况,按照式(1)~(4)计算出各评价指标所对应的权重(表3)。

5.2单指标联系度计算

基于单指标联系度的计算原理,对评价指标与不同等级的评价标准之间的单指标联系度进行计算。首先算出各指标专家打分值的平均值,将其作为各评价指标的评判值,得到评判指标集。其次按照式(6)、(7)计算出各指标与评价等级之间的单指标联系度(表4)。

5.3综合联系度计算

依据表3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对上述不同评价等级下所有指标的单指标联系度进行加权平均处理,得到该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状况与各个风险评价等级之间的综合联系度为:μˉc=(-0.2853-0.72840.32520.2691-0.1431)按照式(9),最大综合联系度为0.3252,其对应的评价等级区间为(0.4,0.6],因而可得出该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大小为一般,与实际考察情况基本一致。同时参考指标权重值的分布,可以看出劳动技能、违规操作、安全生产责任制、机械设备检测制度所占权重较大,表明在水电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及安全检测制度是影响施工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安全管理等防治措施,降低施工风险。

6结论

(1)首先从危险源的三个构成要素出发,结合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的行业规范及要求,利用头脑风暴法列举出各项可能的安全风险要素,选取主要的影响施工安全的风险要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2)其次引入熵权法来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该方法避免了人为赋权的主观性,使结果更加精准,并结合集对分析理论构建了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定量计算各评价指标与不同评价等级之间的联系度,最终定性评判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状况。(3)最后将本文提出的EW-SPA模型应用到在建的A水电站中,对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整个评价过程综合运用了定性及定量的评价方法,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较强,为管理者在水电工程施工中进行安全风险评价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辅助决策方法。

作者:方静

江新

陈瑶

单位:三峡大学

水利与环境学院

安全风险评价 篇6

关键词:安全风险;石油化工;设备;评价;方法技术

一、石油化工实现安全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我国的供油网络设备覆盖整个中国,许多为无人区,如石油化工设备受破坏,要进行修复,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如未及时发现,将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并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要确保这个庞大的网络正常传输,风险评价是针对危险源发生的概率和危险发生后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做出定性或定量的评价,从而能够合理运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条件,采取最为合理的措施,达到最为有效地减少风险的目的。同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面临多方面的困难。由于石油化工设备需要在确保安全风险运行的前提下才能运行,延长设备的连续开工时间以降低生产成本,采取技术措施来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并可以把可能造成的损失限制在最低程度。 因此,风险评价结果是实现风险控制与管理的依据。对于风险评价的结果,不是风险越小越好,因为减少风险是以资金、技术、劳务的投入作为代价的,通常的做法是将风险限定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水平上,去研究影响风险的各种因素,经过优化,寻求最佳的措施方案。

二、石油化工设备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一)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是事先将要检查的项目,以提问的方式编制成表,在编制安全检查表时要结合关事故资料,原则是要根据国家及行业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

(二)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通过系统、详细地对工艺流程和操作进行分析,评价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影响。基本分析步骤是:选择一个工艺单元或操作步骤,收集相关资料→ 了解设计意图→找出工艺过程或状态的变化 →研究偏差所造成的结果→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

(三)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通过识别石油化工单个设备或单个系统,确定分析项目和边界条件,说明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建议风险控制措施。

(四)故障树分析

将导致石油化工设备事故的逻辑关系列出,构成一种逻辑模型,然后通过对这种模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通过最小割集的计算,找出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

(五)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是以在标准状态下的火灾、爆炸或放出能量的危险性潜在能量的“物质系数”,把操作条件和化学反应的特殊过程危险性等作为追加系数加以修正,计算出“火灾爆炸指数”,并根据指数的大小计算暴露面积、财产损失、停工损失等事故损失后果,对损失后果进行分组,再根据不同的等级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三、石油化工设备安全预防性维护措施

(一)维护设备的生命周期和预防性

结合维护经验,对设备进行生周期成本分析,测算设备生命周期,量化设备维护管理,在设备故障发生前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维护检修或更新。

(二)加强设备检、维、修管理工作,尤其是设备选材和运行状况

稳定原料性质,提供平稳的床层温度和催化剂线速;严格控制水质,定期排污;严把安装质量关,降低应力水平;严格遵循加热管道的焊接规程,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加强工艺指标管理,严格执行内外取热操作规程操作,严禁干烧。

(三)采用数字化监测系统

数字化监测系统的类型有:光电液压等传感器、数字化图像处理、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数据传输网络、等.全新的数字监测管理模式,具有快速处理数字信息抗干扰能力,而且发挥了宽带网络的优势,可以对管道监测系统远程、实时、集中、全面的掌握,通過全面的监测,将前端管道的参数通过网络摄像机视频采集、流量测试设备,通过网络摄像机的数据通道一起转换成IP数据包,将数据通过解码器将视频显示出在电视墙或大屏幕上,后端可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对无法预知不定时活动区域,采取移动侦测,对有语音监控需求的环境,准确、有效地处理和控制关联事件。对于数据传输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选择,如果设备的空间跨度大,可以采用无线网络的方式。

(四)加强技术管理,优化操作方案

加强三旋运行监控:在主风量不变的情况下,三旋压降正常为13kp左右。石油化工设备实行二级维护,一级维护是全员维护,设备按区域承包到人。重要设备在一级维护基础上实行二级维护,每周一次,由区域主管工程师负责,检查重要设备运行状况,监督一级维护的维护质量,并进行可预见性维护及故障处理;对重大关键设备再实行每月一次的特别护理。实行分级维护可以使维护人员的职责明确,突出重点及关键设备,提高设备维护水平,减少石油化工设备运行故障的发生。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设备的风险防范及技术措施,对预防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的发生并把可能造成的损失限制在最低程度。对在改扩建生产装置进行安全评价,不但在石化行业,而且在其他化工行业也是可行的,这样使管理者掌握系统的安全状况,修订、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完善防灾设施和组织,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无疑是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爱显,张煜.石油化工装置管道设计安全[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4,34(2):42-45.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探讨 篇7

1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重要性

现阶段高层建筑施工阶段,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是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手段, 是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及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进行科学的评估分析, 就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施工企业结合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可以通过加强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采取相应的风险预防措施, 以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保证施工效率、施工进度、施工质量, 推动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健康发展。

近几年来,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猛, 高层建筑在各地广泛普及。与传统建筑工程相比较, 高层建筑施工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目前高层建筑施工中所发生的安全事故较多, 这对施工企业、建设单位都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也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能够预先发现工程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 提前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降低施工安全事故, 这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科学合理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工作是必要的, 也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方法[1]。

2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安全顺利施工, 对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进行科学的、精确的评价是必须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主要包含了以下方面。

2.1对高层建筑施工风险进行识别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安全事故较多,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首先必须准确的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 全面科学的对施工过程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判断、分析、识别, 比如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坍塌、触电等, 通过分析施工过程的不确定因素、收集相关资料、确定可能面临的风险、分别记录这些风险, 深入了解各种不同风险的特点、对工程的影响、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为确定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提供基础依据。

2.2对高层建筑施工风险进行估量

针对高层建筑施工过程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和估量, 判断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和损失。高层建筑施工风险估量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是以风险识别为前提, 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收集大量相关资料, 利用统计学对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科学的预测, 评估其对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综合损失, 以科学准确的数据指导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以及管理工作的开展[2]。

2.3对高层建筑施工风险进行评价

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量的基础上, 综合分析高层建筑施工过程发生风险的可能性、预计损失情况, 科学准确的确定高层建筑施工的风险量, 并与相关标准风险指标进行细化对比, 为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的力度、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4对高层建筑施工风险进行处理和监控

根据科学准确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 通过多种不同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方式, 针对性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方案以及不同风险发生后有效解决措施, 以有效降低施工风险给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相关企业带来的效益损失。在这个过程主要由相关单位的专业团队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和措施, 在共同监督之下认真贯彻落实, 在施工过程中实时跟踪监控, 保证风险预防控制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能更好的识别高层建筑施工过程后续可能出现的新风险, 及时解决, 为高层建筑顺利提供有效保障[3]。

3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有效策略

3.1建立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

针对目前建筑行业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完善和改革创新, 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风险评价体系。首先, 由施工部门依据相关风险评估、风险资料构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制度, 交由专业团队进行合理的优化完善, 规范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中的每一个步骤。其次, 施工单位加强细分安全风险评价, 细化分工, 具体化责任, 保证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工作的准确度, 同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4]。

3.2重点预防控制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风险

高层建筑施工风险较多, 各自所涉及的环节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 且存在不同的差异。根据高层建筑施工实际情况, 结合以往的高层建筑经验和风险预防控制方法, 高度重视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坍塌、触电等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安全事故, 并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好重点预防工作, 在施工过程实时监控, 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及时解决, 降低高层建筑施工风险发生概率、减少工程项目的损失。

3.3提升高层建筑风险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工作中, 参与评价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会影响到安全风险评价结果。现阶段我国高层建筑项目发展较短, 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评价人员较少, 导致评价结果往往不如人意, 造成了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形同虚设的现象。根据评价人员的自身能力与素质情况, 施工单位可以聘请安全风险评价专家教授, 对评价人员采取针对性专业培训, 对工作人员做好基础安全风险培训, 树立安全意识, 对管理人员做好安全风险管理培训, 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综合能力, 提升评价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奠定牢固的基础[5]。

4结束语

总而言之,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进步, 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急剧增长。在现阶段高层建筑施工过程安全事故屡见不鲜, 施工过程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对建筑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高层建筑施工环节越来越重要, 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关键。高层建筑施工所面临的安全风险较多且复杂, 甚至还存在诸多未知风险, 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深入研究, 制定更完善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制度, 在不断实践应用过程中积累经验,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总结更优秀的经验, 以指导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管理工作, 提升高层建筑的综合效益, 推动建筑行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向新宇.关于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探析[J].江西建材, 2016 (01) :283, 288.

[2]蔡久顺, 张执国, 师鹏.基于改进风险度模型的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5 (23) :81-87.

[3]陈良均.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研究[J].科技与企业, 2015 (01) :51.

[4]郑超欣, 徐迪.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1) :1-4.

安全风险评价 篇8

1 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评价体系分析

遵循精度提高、简便易行以及科学合理性这三个原则是石化企业安全生产评价的基础, 而利用新成果、新手段对安全评价体系进行及时更新是管理层应注重的实践要点。对于石化企业的安全评价体系分析应以系统性、目的性以及重要性为准绳, 有层次的进行评价, 具体说来:

1.1 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

石化企业的评价体系被分割为整体安全管理评价以及作业地点安全管理评价两个部分, 其中整体安全管理体系又分为具体的六个子评价单位, 分别包括分组织领导、培训教育、隐患处理、制度规章、安全措施以及事故考核管理;而生产作业地点又包括五个子评价单位, 分别为油储、发油、消防、工业卫生以及辅助系统[1]。为保证体系安全评价有据可依, 科学适宜的安全评价检查表的编制与执行是非常必要的, 应当根据安全检查表中所列具体项目以及其潜在的对工作人员和成品油库的伤害程度为标定, 将生产企业的安全级别划定为低危险性、中危险性以及高危险性三个级别, 分别予以设定分值, 对级别相关性统计入库, 明文标定。

1.2 评价给分标准及评价要求

根据已建立的安全检查表对安全考核项目依次打分, 应注意相应的记分人员严格遵照石化安全规范及规程, 对子系统与分系统的安全相关性进行计算赋值, 对分系统占据总系统运行的比例以及重要程度进行加权计算。此外, 对于油库的设备、设施以及管理规范等标准安全技术的符合程度, 要定期查阅核对, 采取汇报的形式, 以座谈、测试等方法进行安全弹性测定[2], 对照具体的评价结果, 在认为必要的时刻, 可以采取对生产及管理设施进行拆解检查的方法排除隐患, 对于防火防爆、设备消防、电气施工检修、产品储运等重点环节以及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与劳动防护等方面的安全评价要深入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的设定规章。

2 石油化工企业的风险评价体系分析

对于石化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与评价, 要以生产工艺固有危险性以及风险补偿这两个部分为依据而展开, 前者涉及到的风险项目包括物料风险、生产参数风险、安全控制风险以及设备故障关联风险等, 后者包括风险管理、生产隔离、设施消防以及生产环境等方面, 具体来讲:

2.1 生产工艺固有危险性指标设定

这个部分的风险评价可以分层进行, 对于物料风险。要求设定物料性质、能量、毒性危害度、潜在职业病风险、爆炸传播以及扩散方式等考核面等;对于生产参数, 要求设定温度、压力、空气流速、PH值监测、油料搅拌度、杂质过滤度、氧含量评估以及特殊参数等[3];对于安全控制风险评价, 要求设定温度压力报警联锁、物料加入比例联锁、紧急切断有效评估、冷却系统有效评估、惰性气体纯度检验以及搅拌稳定阀等;对于设备故障关联风险评价, 要求涵盖压力管道、罐储设备、明火限制、压力缓冲阀以及生产环境温度清洁等方面。对四个子评价系统的单独评价完成后, 还要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与检测, 得出评估报告[4]。

2.2 风险补偿指标设定

这一部分的评价指标设定要严格安全制度及规程设定, 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设备维护保养制以及应急救援方案, 设立安全检查台账以及隐患治理台账, 评价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高出作业规程、设备内部作业规程以及检修规程。对于设施消防评价, 要求设定泄露监测装置、钢制结构疲劳度监测、喷淋系统监测、电缆切断设置有效性以及供水及泡沫发生器监测等[5];对于生产隔离的风险评价, 要求设定远距离控制阀、备用泄料阀、隔离联锁阀等;对于生产环境风险评价, 要求设定环境湿度、光照范围以及噪声处理、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建立等监测指标, 而针对石化产品生产这一特殊领域, 为了避免事故发生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紧急情况下, 车间三辊闸是否可以可实现无障碍通行也是环境风险补偿评价的评价方面。

3 结束语

石化企业生产的安全及风险评价是一个涉及到安监、公安、交通、建委等多部门的联合责任项目, 要进一步增强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 就要不断的创新方式, 增强安全生产和宣传教育的效果, 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风险评价导向理念, 严格依据安全及风险指标评价体系, 未雨绸缪, 认真落实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建立和完善“覆盖全面、监管到位”的政府和石化企业自我监督体系, 加大安全生产及监管的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 然而, 也应注意到, 风险的产生本身是由于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所造成的, 对于这种不确定性的产生及所要寻求的评价监测对策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摘要:危险化学品的用量比例日趋上升以及相应的生产环境及工艺要求愈发严苛是当今石化企业迅猛发展中的两个主要特点, 这样的要求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使得石化企业的安全隐患得以积累, 因此, 为了企业的长远生存及安全运营, 对石化企业的安全评价及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分析尤为重要, 本文对此进行了着重的分析。

关键词:石化企业,安全评价,风险评价,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路晓宇.浅析石化企业反事故演练的成功经验[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7 (25) :11-12[1]路晓宇.浅析石化企业反事故演练的成功经验[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7 (25) :11-12

[2]承奇.石化企业生产工艺风险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 (10) :24.[2]承奇.石化企业生产工艺风险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 (10) :24.

[3]郭铜修.基于风险评价的企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4) :72.[3]郭铜修.基于风险评价的企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4) :72.

[4]何川.国外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对比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0. (6) :121123.[4]何川.国外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对比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0. (6) :121123.

企业安全管理组织风险的模糊评价 篇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出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1]。注重安全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而近年来,我国企业生产事故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之高却令人震惊,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事故致因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管理不科学和组织决策失误是造成事故的本质原因,这种安全管理决策、组织失误等不安全因素也称为第三类危险源[2],其主要由管理制度、管理职能、管理缺陷等安全管理组织风险构成。安全管理组织是企业实施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合理的安全管理组织结构是有效地进行安全生产指挥、检查和监督的组织保证。因此构建合理的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建立安全管理组织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安全管理进行风险评价,较好地反映安全管理组织部门的工作状况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提供有力的依据。

1 安全管理组织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1 安全管理组织的风险分析

组织结构、组织任务和技术以及人的因素是管理组织面临的问题。因此,管理组织的结构是否合理、运行是否正常以及组织人员的行为是否规范决定企业的管理组织水平[3]。结合安全管理的特点和组织结构,安全管理组织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安全管理系统缺陷,如结构不合理、职责不清晰、安全信息不畅等;二是组织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认知水平。安全管理组织风险包括三大风险:组织结构风险;组织运行风险;人的行为风险。组织结构风险因素包括安全决策水平、组织正规化程度、职责权利与职务和部门设计等方面;组织运行风险因素包括监管力度、事故情况、安全教育、安全投入、安全信息等方面;组织人员风险因素包括领导者、员工、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激励机制等方面。其风险组成如图1所示。

1.2 安全管理组织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遵循系统性、科学性、简明性和可行性原则,建立起科学、合理、可行的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风险程度的基础。结合上述安全管理组织的风险识别的结果,建立安全管理组织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便能客观地反映安全管理组织部门状态及存在问题[4]。指标体系由二级指标构成,其具体组成如图2所示。

2 安全管理组织风险评价的方法简介

安全管理组织风险评价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综合评判问题,其中许多指标是主观指标,需由人们的主观判断来确定的,其结论也存在着模糊性。在模糊环境下,多因素的评价,采用多层次系统的模糊综合评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其主要步骤如下:

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对安全管理组织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一个重要前提,一般来说,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HP)和主观赋权法。因指标体系所选的指标较多,如只用定性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是难以完成的,且也无法做到科学合理[5]。为了能科学确定出各指标的权重,采用AHP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比较合适,其过程是首先聘请有关熟悉此方面情况的专家,根据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逐层对各个要素两两之间,采用1-9标度法通过专家定性的经验判断分析,确定因素间两两比较相对重要性的比值,建立比较判断矩阵,通过矩阵运算和一致性检验,即可得到比较令人信服的各个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对应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即层次单排序。计算出各指标的单排序权值后,按照层次结构自上而下逐层与所对应的上层因素权值进行加权,计算出各要素相对于总目标的权值,即层次总排序,进而确定出各个指标的权重。

2.2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基本原理

模糊综合评价是由最底层开始逐层向上做出多层次综合评价,直至到目标层的评价结果,需针对准则层和目标层进行二级综合评价[6]。其步骤如下:

(1)建立评价指标集:S={M1,M2,…,Mi};其中:Mi={Mi1,Mi2,…,Mik}

确定指标权重集:各指标对Mi的影响大小,即权重分配为Bi={Wi1,Wi2,…,Wik};同样,Mi对M的权重分配集为D=(W1,W2,…,Wi)

(2)选择评价集:根据企业管理组织风险程度,建立合适的评价等级组成评价集。一般取4级,即V={正常,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

(3)建立指标评价矩阵:由专家判断任一指标Mi所属的等级,然后统计每一指标隶属于V各等级的频数,各频数与专家总数比例作为各指标的隶属度,可建立评价矩阵Ri。

(4)各子目标Mi的综合评价向量Ci:Ci=BiRi,形成各子目标评价矩阵C={C1,C2,…,Ci}

(5)各总目标评价向量M:M=DB,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企业安全管理组织的风险等级。

利用上述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且采取模糊算子M(·,+),就可以对安全管理组织风险进行评价。指标集M={20个因素},按其属性分为:M={M1,M2,M3}={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安全组织运行状态,安全管理组织人员},其中:

风险选择评价集V={V1,V2,V3,V4}={正常,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

按上述步骤,可求出企业的安全管理的风险状况。

3 应用实例

对某企业250名管理人员和员工填写的安全管理组织风险调查问卷进行统计。依据统计结果,按照模糊综合评判的算法对企业安全管理组织风险进行评价。以安全管理组织结构风险M1一级指标为例,说明计算的过程。对M1下的二级指标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列。

由表1可得一级指标M1的评价矩阵如下:

根据专家打分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安全管理组织结构风险各二级指标权重为:

则得安全管理结构风险评价为:

同理,安全管理组织风险和安全管理人员风险可求出结果如下:

对M1、M2、M3三个一级指标的权重为:

由得综合评价结果:

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该安全管理组织的综合评价结果为:中等风险。

4 结果分析与建议

(1)安全管理组织结构评价结果为中等风险,应对安全组织结构要素进行调整,通过部门职责组合,精简组织层次,拓宽跨度,制定更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适当向下授权等方法来完善组织结构。目前计算机系统具有安全管理、监督和控制职能,可起到减少管理层次、畅通管理渠道的效果。

(2)安全管理组织运行评价为中等风险,应注重加强安全的检查工作,提高监查力度,增加安全设施的投入,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使安全信息更畅通等方式。

(3)安全管理组织人员的评价为中等风险,通过安全培训树立员工安全观念,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用奖罚和参与管理及教育等形式,来规范个人安全行为。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建立安全管理组织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企业安全管理组织的状况进行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对如何改进安全管理组织水平提出解决的思路,以期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摘要:近年来,我国企业生产事故频发,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组织管理失误是造成事故产生的重要原因。在遵循组织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安全管理组织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企业安全管理的状况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组织,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法

参考文献

[1]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2006~2010)(草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5.11。

[2]田水承:《第三类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01:342-354。

[3]周三多:《管理学》[M];复旦出版社,2002:123-165。

[4]孙斌:《煤矿安全管理风险评价研究》[J];《中国煤炭》2006(6):45-48。

[5]罗云:《现代安全管理学》[M];化工出版社,2004:43-45。

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分析 篇10

1 化工工艺的主要内容

化工工艺主要是指:把实际的原材料进行相关的化学反应, 从而转化成为产品的主要方式和相关的过程。而在完成这个转变的过程中, 主要通过了以下三个阶段:

1.1 原材料的解决:为了保证原材料更加符合实际的化学反应, 根据实际需求, 不同种类的原料的都要进行筛选、净化、提取、混合、乳化和搅碎等各个步骤。

1.2 相关的化学反映:这是生产中的主要环节。通过初步处理的原料, 在适当的湿度、温度和压力中进行反应, 从而达到相关标准的转化率和收率。反应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有焙烧、氧化、还原、复分解、异构化、聚合和磺化等类型。利用化学反应, 使得获得相关的产物和混合物。

1.3 使得产品更加细化。把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混合物进行分解, 抛去其中的副产物和废物, 使得结果更加符合标准。上面的各个步骤都要在一定的设备中, 在相关的操作环境中, 有效的完成化工工艺过程中所需的化学和物理的相互转化。

2 有效判定化工工艺的风险问题

2.1 风险内容的判别

依据我国规定的化工工艺技术的有关要求, 再根据日本“刘阶段”的定量评价体系, 我国构建了“危险工艺辨识取值表”。该表表明:化工工艺的危险程度主要是因为化工物质自身的温度、压力、实行和腐蚀等内容共同构成, 其中的危险程度可以根据十分严重、比较严重、严重和不严重来进行划分, 从而更好的判定化工工艺的危险程度。

2.2 化工工艺风险判别的主要种类

依据“危险工艺的判定表”, 我们可以把相关工艺的危险程度进行划分, 并且把相关数值和与之对应的权重进行相乘, 从而计算出工艺的危险状况, 根据危险状况的不同, 我们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2.3 强化安全管理

(1) 政府部门要不断加强换工企业的安全监管, 并且提升其中的执行力度, 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即可进行改正, 如果超过时间不进行处理的, 就要根据有关法律进行惩处。

(2) 企业的管理人员要进行人性化的管理, 注重劳动人员的安全问题。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 如果出现人身安全问题, 不论当时的生产任务怎样, 都要时刻把劳动者的安全放在心中, 找到问题的根源, 并且在保护劳动者生产安全的情况下, 更好的提升生产效率。尤其是当生产和安全出现问题时, 不能忽视, 要重视其中的危险程度。

3 化工设备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

(1) 化学反应中设备的安全性。材料在传播、干燥、冷凝、过滤和混合的过程中, 对于设备的安全问题也十分重视。反应容器中不但有化学的反应, 还有液体的流动和热量的传播等, 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的。因此反应设备是化工设备的重中之重, 并对化工设备的安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为该过程中操作比较稳固、生产能力比较高并且安全性比较强, 所以在化工过程中地位十分重要。但是工艺不同相应的特点也不同, 所以间歇工艺的过程更为精简, 可操作空间更大, 在进行构建的时候, 可以采用精度比较低的数据, 并且使用的范围也比较广。 (2) 化学反应路线的安全。化学反应是由多种工艺路线组成的, 我们可以选用危害程度最小的那条路线。可以使用一些没有毒害的、危险程度比较低的材料, 降低过程条件中的较高要求。比如:使用催化剂对其中的危险物料进行稀释, 从而解决反应的猛烈程度;采用新的技术来减少危险物质的含量;提升原材料的使用效率, 减少废料的产生, 使得过程中的相关用料可以进行回收使用, 从而有效的减轻环境的危险程度。

(3) 安全防护设备的安全问题。化工设备在进行化学反应的时候, 可能运转的状况并不正常, 从而出现温度过高、压力过大的情况。在考虑其中的安全问题时, 需要对压力控制装置进行合理的把控, 从而保证整个设备的安全运行。

4 结语

化工工艺的构建是化工生产安全顺利实行的关键。所以在构建的过程中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并且化工设备的安全评价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主要内容, 化工装置的安全性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作, 所牵涉的范围比较广, 所以安全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和其中的风险问题紧密相连。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关的化工产品类别也多种多样, 生产模式也趋于多样化, 化工工艺趋于机械自动化, 化工装置随之也朝着大规模化与聚集化的方向发展。针对其中的化工事故问题, 最为关键的内容就是化工工艺与装置的整个经过, 它在化工事故中处于主要地位。因此, 化工工艺过程安全显得十分必要。站在系统安全的角度来看, 出现事故的根源是比较危险的, 主要体现在物体的不安全情况、人的不安全举动和不良好的环境等方面, 本文融合化工工艺过程中的原料解决、化学状况、产品研究等三方面的内容, 对其进行安全分析, 从而找到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化工工艺,风险判别,化工安全

参考文献

[1]严坤, 吴晓波.浅谈危险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J].科技风, 2012, (7) :142.

上一篇:装配培训下一篇:江苏省日语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