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式学习

2024-05-06

问题探究式学习(精选十篇)

问题探究式学习 篇1

可以说, 教材中的许多问题, 皆有探究的价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探究, 深入挖掘问题的价值。比如, 人教A版选修1-1《几个常用函数的导数》中的第二个“探究”:要求学生画函数的图像, 然后依据此图像, 说说其变化的情况, 并求出曲线在点 (1, 1) 处的切线方程。当学生将这个问题完美解决之后, 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探究下面的问题:

(1) 上述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 它的面积是多少?

(2) 函数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又是多少?

(3) 请思考, 能发现什么性质?对于函数也具有类似性质吗?

(4) 由探究3的解答过程, 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1 (2008宁夏高考文科21) 设函数, 曲线y=f (x) 在点[2, f (2) ]处的切线方程为7x-4y-12=0。 (1) 求f (x) 的表达式; (2) 证明:曲线y=f (x) 上任一点处的切线与直线x=0和直线y=x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定值, 并求此定值。

问题2 (2008宁夏高考理科21) 设函数曲线y=f (x) 在点[2, f (2) ]处的切线方程为y=3。 (1) 求f (x) 的表达式; (2) 证明:y=f (x) 的图像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 并求其对称中心; (3) 证明:曲线y=f (x) 上任一点处的切线与直线x=1和直线y=x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定值, 并求此定值。

我们知道,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2008年宁夏高考文理21题中的函数图像其实都是双曲线, 两条坐标轴和相应的两条直线其实是其相应的渐近线, 那么在一般的双曲线问题中是否有类似的问题呢?于是又有探究 (5) :

在双曲线图像上任一点处的切线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定值ab。

通过以上五个探究, 利用教材内容将“探究”进行到底, 这是复习回归课本的具体示范。

二、利用“典型错误”进行探究

错误, 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这样的教学资源, 对于学习而言, 是非常珍贵的, 稍纵即逝。作为教师, 要善于发现学生认知过程中的错误。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也可以有意让学生出错。教师要及时分析错误思想的来龙去脉, 找到错误隐含的教育价值, 使错误成为学生学习的新的契机。

三、抓住“典型例题”进行探究

典型例题, 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各个方面, 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 把学生引入到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笔者在复习函数的性质时, 设计了如下例题:若任意的x, y∈R, 总有f (xy) =f (x) +f (y) (x, y≠0) 成立, 求证:

这个问题, 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但假如停留在这儿, 探究的机会就可能消失。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 一个问题的周围时常有着一大批与之相关的、相似的甚至更深层次的问题。因此, 在解题之后, 同学们应开动脑筋, 继续进行深入探讨, 广泛联想。对于上述问题, 观察条件与结论, 会发现与对数的运算法则极为相似, 类比对数的另外两个法则, 进而猜想到原有条件下还有两个结论。猜想1:若n∈N*, 有f (xn) =nf (x) , 其中x>0。猜想2:若m, n∈N*, 有其中x>0。

若将问题由特殊到一般, 进一步探求、归纳, 可得到猜想3:若a∈Q, 有f (xa) =af (x) , 其中x>0。猜想4:若a∈R, 有f (xa) =af (x) , 其中x>0。甚至可与指数运算对比, 引导学生编出下题:若任意的x, y∈R, 总有f (x+y) =f (x) ·f (y) 成立, 其中f (x) ≠0, 求证:

以上教学过程, 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特殊到一般, 由具体到抽象。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归纳探索能力得到了培养, 创新意识得到了激发, 复习效果很好。

四、利用“变式题组”设置问题进行探究

高中数学变式训练, 是指教师通过对已学习的数学问题进行改变, 让学生迁移所学知识与方法, 分析和解决改变后的问题, 掌握“举一反三”和“反三归一”的数学学习方法。下面是笔者在复习向量时设计的一个例题及变式。例如在三角形ABC中, , 若不等式恒成立, 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 。

以上两题体现了向量的模常通过平方解决的方法, 也体现了向量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学生在这种变式训练中, 把知识联系起来, 形成了整体的认识与提高, 从而达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创设问题情境, 探究阅读学习 篇2

《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目标,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提问。“学贵有疑”,有了问题才能促使学生解决问题,这在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由此可见,学生能否进行自主探究,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给学生创设一种探究的氛围、一种探究的情境。学生好奇心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学习?。

(一)从课文内容入手,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是成功运用情境教学策略的基础。根据教学内容,把教学策略具体化是实施好情境教学的关键。如:我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探究鲁迅先生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我根据第一自然段讲“鲁迅先生逝世了,许多人都来悼念他”这个内容,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同学们,当你看无数个花圈、无数对挽联、大人、学生、老人,各界人士都来悼念鲁迅先生这样的情境,此时此刻,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为了探究鲁迅先生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这样的一个问题,并积极地去阅读课文,寻找答案。这不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了吗?

(二)从课题入手,创设问题情境。

我想课题就是问题的一个着眼点,为此,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思”为核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起点,也是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我在教学《猎人海猎布》时,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同学们,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当我的话音刚落,学生几纷纷举手提出问题:有的说:“我想知道课文写什么事?”有的说:“我想知道猎人海猎布做什么事?”有的说:“我想知道作者写这篇课文想告诉读者什么?”有的说:“我想知道作者写这篇课文想表达什么思想?”„„我看到学生的求知欲很强,便用激励的口吻对学生说:“同学们有探究精神,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吧!”学生有了要想解决的问题,就会仔细读书,认真思考,学习情趣就很高。经过学习,学生纷纷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在交流中,有的学生说:“老师,我通过学习,知道了我刚才提出的问题,这篇课文是写„„”,有的学生说:“老师,我通过读书,不仅解决了我自己提出的问题,还知道某某同学提出的问题,„„”。

由此,我深刻的体会到以往的教学,课堂上的问题是教师提出来的。老师的提问都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思考的机会,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提问,自主学习,以学定教,学生学习的气氛很浓厚,积极性很高,使学生能自主探究学习。

(三)从课文表达的思想入手,创设问题情境。

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时,学生在感悟到中朝人民依依惜别的情境时,我为了让学生明白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又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又想知道什么呢?”

生:老师,我想知道朝鲜人民在送中国人民志愿军时为什么依依不舍?

生:老师,我知道这个问题,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有着深厚的情谊,所以,朝鲜人民舍不得离开中国人民志愿军。

(我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读书解决问题。)

师:文中什么地方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有着深厚的情谊的呢?

学生通过读书,都能在课文中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出了许多事情,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朝鲜人民也为中国志愿军做许多事,也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此,他们的情谊是无法比拟的。

(四)从抓住“关键点”,创设问题情境。

抓住教材中那些含义深刻、表达精炼的关键词句,是设计富有想象力的问题的关键。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体会,又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锻炼。如在教《再见了,亲人》结尾时,当列车启动时,你会想到什么?学生马上就说:“我会想到站台上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创设,不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了创造性的思维吗?

又如:《索溪峪的“野”》是一篇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表达了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快的心情。文中从分别以索溪峪的山、水、动物、游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述,针对这一系列的“野”,我引导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都能把每一个“野”解析清楚吗?你觉得它与其它景区有什么区别?特别是在山、水中,你能从中感受它们的野性吗?在这里只要抓住“野”字让学生逐渐学习课文,去尝试解决问题。由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思维的发展是从问题开始的,老师要让一个个“?”像一个个小钩子一样钩住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学生的好奇心就越强,兴趣就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就越活跃。学生也从一个接受者的角色转化成了一个探究者,学习亦会变得其乐无穷。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讨论、理解,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和学习主动权,并鼓励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探究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新知,培养创新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交往。

问题情境实际上是提供了一种环境支持和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在设计环境时,强调一个支持学生学的环境创设,让学生自主的学习,自主的探索。

《烙饼问题》探究式学习教学设计 篇3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201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105页。

教材分析:

《烙饼问题》是数学广角中“优化问题”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本节课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合作探究,从多种策略中优化方法,从而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体验烙饼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感悟优化的数学思想。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沟通合作能力和互助學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找出最优方案,初步感悟优化思想,形成优化的意识。

教学难点:寻找烙三张饼的最省时方案。

学具准备:微课、自主学习单(课前用);课件、每人一张练习纸和3个圆片(课堂用)。

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学生观看《烙饼问题》微课,完成自主学习单。

微课内容包含:简介烙饼;出示问题情境;理解烙饼要求和1张、2张饼的烙法;鼓励学生自己探究三张饼的多种烙法,在学习单上表示出来。

教师可以在课前查阅学生的自主学习单,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设计意图】有些学生对烙饼接触较少,因此预先对学生进行简单介绍,扫除对后续学习的干扰。微课不直接讲授烙三张饼的方法,目的是留给学生独立探究的空间,获得最真实的活动经验,也为教师的“以学定教”提供第一手资料。

课堂教学过程:

一、成果交流,反馈检验

(一)出示主题图,再现问题情境

师:昨天,同学们自己研究了有关烙饼的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自己的收获,并继续探讨,好吗?(板题)还记得烙饼的要求吗?

根据学生的解释出示:

1.每次最多只能同时放两张饼。(理解:只放一张也是可以的。)

2.每个饼的两面都要烙,即正面要烙,反面也要烙。(约定先烙的为正面,后烙的为反面。)

3.烙一面需要3分钟。

【设计意图】“每次最多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是操作活动正确进行的前提,但有的学生可能理解不够透彻。因此再次明确烙饼的要求,为本节课的深入探究做好准备。

(二)分享1、2张饼的烙法

师:谁来说一说是怎样烙1张饼的?烙了几次?需要几分钟?

生:先烙正面,再翻过来烙反面,烙了两次,需要6分钟。(板书)

师:很好,那2张饼呢?

生:两张饼同时烙,先烙正面再烙反面,烙两次,也需要6分钟。(板书)

师:真好,表达得非常清楚!为什么烙一张饼和两张饼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

生:两张饼可以同时烙,最节省时间。(板书:2张同时烙6分钟)

【设计意图】化繁为简,由易入难,让学生介绍课前积累的基本经验,在解决2张饼的问题上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然后将烙1个、2个饼的经验作为“小模块”,帮助构建烙饼问题的数学模型。

(三)理解3张饼的烙法

1.小组交流。

师:昨天同学们自己研究了烙3张饼的方法。怎样才能尽快烙出3张饼呢?

请拿出自己的课前学习单,每一位同学都要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烙的,你的方案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拿出烙饼卡,烙给同学看一看。(师巡视)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的核心之一是转变教师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他们需要在实际参与中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来构建知识。让学生把独立思考的不同方法跟同学分享,通过交流培养表达能力的同时,感受烙饼方法的多样性,产生优化的需求。

2.交流思辨,组内互助。

指名学生介绍自己的烙法,展示过程中可追问:还可以怎样烙?尽量让学生呈现多种烙法,展示在黑板上。

预设:1.一张一张烙。(板书用时)

3.先烙两张,再烙一张。(板书用时)

4.用三张饼的最优方法烙。(板书:交替烙)

师:你们有好几种烙饼的方法,还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真是爱思考的孩子,这说明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板书:方法多样)我想采访一下大家:对黑板上的三种烙法,你有什么看法?

生:第三种最省时,让锅里每次都有两张饼,不留空位,就更节省时间。

师:你的小组还有同学不知道烙3张饼最省时的方法吗?

在小组内再交流一下这种方法,争取做到人人理解。

如果最优方法没有出现,师引导:你们想出了两种方法,还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真是爱思考的孩子,这说明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板书:方法多样)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第二种比第一种省时间?

生1:第二种烙法的前两次同时烙两张饼,更好地利用了锅的空位。

生2:烙第三张饼的时候有一个空位没利用起来,这里可能浪费了时间!

生3:如果让锅里每次都烙2张饼不就行了吗!

小组内合作探究最优烙法,争取人人会操作。指名汇报(课件演示,板书:交替烙。)

小结:同学们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不但想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还会通过比较,找出最优的方法,真是爱动脑、会动手的好孩子!你们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想给它接下半句——可能有条路最近。最节省空间、时间的路,就是最近、最优的路。(板书:寻求最优)

【设计意图】本课的第二个核心是减少讲授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活动时间。在充分的交流思辨中,让学生自己突破难点,发现最省时的诀窍: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对于还没有理解最省时方法的学生,让小组成员帮助他们,在交互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互教互学的能力和习惯。

二、引导迁移,构建模型

(一)合作探究烙4、5张饼

师:如果分别要烙4张、5张饼,怎样尽快把饼烙好呢?小组合作,讨论一下怎样安排,需要时也可以用卡片摆一摆,把相关的内容填入课堂练习纸的表格中。

1.指名学生展示烙4张饼的过程。

师: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你是从哪里受到的启发?(板书用时)

生:4張饼可以采用两张、两张同时烙的方法,最简便省时。

2.指名学生展示烙5张饼的过程。

师:为什么这样烙,是从哪里受到的启发?(板书用时)

生:先同时烙两张再交替烙三张,即分成2+3,最方便最省时间。

【设计意图】从1、2、3张饼到4、5张饼,是学生实现思维跨越,发现烙任意张饼的最优方案的时机,通过设计这个活动,利用“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迁移已有的活动经验,分析、解决“新”问题,增强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构建烙饼问题的数学模型

1.填表。

师:同学们,相信你们已经找到了解决烙饼问题的钥匙。接下来,烙6、7、8、9张饼的次数、最短时间和烙法,能直接填在表中吗?

2.汇报,建模。

师:为什么你们填得这么快?发现了什么?不管给你多少张饼,都能马上想到最快的烙法吗?

引导学生总结烙任意张饼的最优方案:饼的张数是双数时,2张2张烙;饼的张数是单数时,先2张2张烙,最后剩下3张,用3张饼的交替烙法。这样安排最合理最省时。

师:同学们真会发现和归纳,你们找到了烙任意张饼都适用的规律和方法!此时你有什么感想?

生:解决问题有很多种方法,我们可以从这些方法中找到最好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已经发现了数量较少的烙饼的最优方法,这时,教师只要给予适当点拨,学生就能归纳出烙饼问题的一般方法,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建构起烙饼问题的数学模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实践应用,答疑解惑

(一)头脑风暴

师:刚刚我们找到了最优烙饼法,现在让我们来一场头脑风暴吧!刚才这些饼,还能有更节省时间的方法吗?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大胆地想吧!

学生自由思考讨论后发言。

教师肯定学生的奇思妙想,也给予适当帮助引导。

师:有人想出了一个这样的办法,知道是什么吗?就是——电饼铛。上下两面可以同时加热,实现了烙两个面只需3分钟。对工具进行改造,也能更好地利用空间,节省时间。希望你们将来也能创造出节省时间的新发明!谁能谈谈感想?

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真多呀,开动脑筋不断寻找,可能会找到更好的。

【设计意图】在本以为大功告成的学生心中,再次激起认知冲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广阔的天地,尝试打破常规思维来解决问题,再一次深刻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止一条,可以从多种方法中选优。

(二)实践应用

一种电脑小游戏,玩一局要5分钟,可以单人玩,也可以双人玩。小东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每人玩两局,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先自己思考,把自己的想法用图表表示出来,再小组交流。(课件出示)

汇报交流,从最优角度安排三人的游戏活动。

(三)答疑解惑

师:同学们还有想提出的问题吗?

如有,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回应,并选取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自主讨论解答,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运筹学在生活中的运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不懂就问,在小组协作解决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互助的习惯。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做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和收获?

生自由发言。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的问题,例如出门旅行要考虑选择怎样的路线和交通工具,才能使旅行花钱更少或者花的时间最短;在各行各业,选择最优的方法也能大大提高效率。这种思想方法是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提出来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继续去了解和研究,今后用自己的慧眼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利用时间。下课!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回顾这节课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再谈体会和收获会更深入。另外,教师对运筹学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初步体会运筹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引发课后去了解和探究的欲望。

注:本文是广东省教育技术研究课题2013年度课题“基于‘电子书包应用下的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研究”(立项号:yjjy13A024)的研究成果。

体育教学中的问题探究式学习 篇4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探究式学习意义

问题探究学习模式的主体是学生, 体育教师是主导者, 是教学内容及要求的设计者, 由体育教师去创设学生要探究的问题, 以问题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解决该问题, 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 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学习模式。在体育新课程标准中, 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于是我们想, 让“问题”作为桥梁, 在体育教学中用问题去引导学生, 让学生保持问题探究式学习心态, 不断地在体育教学中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给学生铺设一条“轨道”, 使学生能沿着这个“轨道”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因此, 体育教师要设计一系列“渐进式的问题”来铺设这条“轨道”, 使学生沿着这个“轨道”, 逐步深入地通过探究学习来解决问题。

二、问题探究式学习的具体要求

1. 要转变体育教与学的观念

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传递式教学模式, 将发现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用到体育教学中。通过教师导趣让学生乐学;教师导思让学生活学;教师导法让学生会学。要创设情境, 为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作好准备。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示范讲解、学生练”的模式, 缺少了主动发现这个重要环节。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产生困惑, 并积极主动地收集资料, 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成为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课题, 而创设问题情景则是关键所在。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两种: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 一个乐意学习的人, 肯定要比一个免为其学的人要学得更好。所以, 我们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与能力, 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2. 设计体育教学中问题的几种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 课堂教学模式要发生相应的转变, 教师应逐步将启发式教学过渡到探究式自主学习。启发式教学是学生顺着教师的思维跟着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 在教师的牵引下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这是由教师牵着学生的手, 一步一步地走到目的地, 学生的主动性并不强。下面是本人在体育教学中创设问题的几种方法:

(1) 问题导入法:在教学中, 教师把教授的知识、技术或课的教学目标设置成一个或若干个问题, 引导学生去思考, 在观察、分析、想象中寻求问题的答案。

案例:在田径弯道跑教学中, 以举例提问方式导入教材弯道跑技术学习, 教师设问:雨天, 转动伞柄, 水珠的飞行方向如何?为什么?用口哨作示范, 握带子的一端旋转, 如松手会出现什么情况?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引出本课所要学的弯道跑技术。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现象能直观地感受跑弯道的一些特点, 同时培养学生发现能力。

(2) 设疑探究法:在教学中, 教师不直接提出问题而是设置一些疑点,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案例:在进行足球脚内侧接反弹球技术教学中, 以问题导入, 如在足球比赛中需要接球时, 一般用什么方法, 你能说出基本的技术要点吗?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同时强调接球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传统的体育教学, 一直是教师示范、讲解, 学生模仿练习。现在教师通过创设教学内容中的各种疑点, 引导学生在练习中, 主动地去发现探究问题, 并通过自主、合作实践来分析问题, 找出正确答案。本课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各小组长的带领下, 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和同学间的互学、互纠、互帮、互勉, 达到共同探究脚内侧接反弹球的动作方法。

(3) 对比解答法:在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通过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对比、解决问题。在教学中, 生动的案例比教师讲解或教育、批评对学生更为有效, 让学生在分析案例中发现问题, 并思考、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答案。

案例:在弯道跑教学中, 本人把学生分四小组, 进行小组协作尝试学习。学生带着三个问题 ( (1) 哪种姿势最难跑? (2) 在圆上跑与直线上跑有什么不同? (3) 出现了什么现象, 你用什么办法克服的?圆上跑时有什么不同?) 做圆周跑体验:用橡皮筋捆住双手跑弯道→只用左手跑弯道→只用右手跑弯道→双手配合跑弯道。

案例分析:通过不同练习形式的体验比较、交流研讨发现弯道跑技术的特点, 提出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问题探究式学习 篇5

进修学校中教部

谷淑荣

1.一堂好课的关键点有哪三大要素?你认为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2.作为历史教师应如何有效运用问题策略来激发学生历史探究的情趣?

3.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你是怎样理解这些学习方式的?这些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好处?

4.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历史教育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才是实施历史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请以一课为例,谈谈你是如何营造生活化课堂的?

5.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观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你在历史教学中将如何落实这一重要的素质教育理念?

6.现代教育尊崇的是教学的高效率,这就离不开教师娴熟的教学技能。请你举出完成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关键性教学技能。7.在历史教学中你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的?

8.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如何有效地增强巩固强化技能,以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目的?

9.课堂教学管理是一把双刃剑。你认为什么样的教学管理调控策略才是历史课堂教学最有效的?

10.合作学习一般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你是怎样进行分组合作教学的?同时分组学习时应注意什么? 11.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活动。而探究学习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所创造”的平台。作为教师应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哪些支持?并举例说明你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

12.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生活即教育”。请你结合实例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社区资源的?

1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越来越普遍深入课堂。请你结合自身的实践谈谈多媒体教学和传统媒体之间如何实现优势互补?

14.请你举出“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过程中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15.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16.列举三例有效教学的切入点。

17.新课程改革后,教师是一个合作者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当你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后,有哪些收获或困惑? 18.你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怎样认识和理解的?

19.你对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是怎样认识的?(在历史(历史与社会)课改与实践中,你一般采用什么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对学生学习有什么意义?

营建探究性学习的“问题空间” 篇6

(1)初试状态:对问题作出给定条件或事先描述的状态。(2)目标状态:确定所希望达到的状态。(3)认知状态:从初试状态到目标状态必须采取的步骤。

这三个部分共同界定了所谓的“问题空间”。实施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善于营造一个广阔的“问题空间”。

一、初试状态的创设

探究性学习实施的第一阶段首先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或提出探究任务,即建立问题的初试状态。所谓创设问题情景,实际上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用新颖的方式和生动的语言创设出若干问题,让学生探讨发现并提出新问题;让他们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去进行探讨。下面结合初中生物学科的特点,谈谈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1通过原有的知识储备引出新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介绍一些生物现象或提出一些相关的生物学问题,要求学生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学生会发现自己的知识欠缺,不能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通过观察实验和奇趣事例来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学本身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没有实验,生物学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同样,问题情境的设置也可以来自于实验。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生物科学史上有很多生动、有趣的事例,也可以用来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如在教授“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时,可先讲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血友病的故事,指出血友病的成因。然后提问:什么是遗传病?遗传病有什么特点?遗传病有何危害?怎样预防遗传病?这些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3通过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来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对某一生物学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并引起争论。如在教授“性别和性别决定”时,学生对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生男孩的几率大还是生女孩的几率大?等问题持有多种错误的看法,学生会对这些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进行激烈的讨论。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

4通过生活实践和社会调查来创设问题情境

现在的新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加生活实践或社会调查来创设问题情境。如在教授“鸡蛋的结构”时,可让学生在家里先行观察蛋的结构,比较鸡蛋与人类卵细胞的差异,学生观察比较后提出问题:为什么鸟类的蛋有坚硬的外壳和丰富的卵白、卵黄?蛋的哪个结构发育成雏?蛋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受精的?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鸟类的蛋的结构与陆生生活、体外发育相适应的特点。这样,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开展各项探究性学习活动,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

二、认知操作的引导

探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学生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探究性学习中,问题的认知操作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应是引导者,教师的作用重在建立诱发学生自主探索动机的最佳“心理场”。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努力让他们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引导回忆旧知识,提供解决问题的基本知识储备

当要解决的问题基本明确后,学生会本能地向着问题的方向去检索、识别。而后,提取贮存于大脑记忆里的相近、相似的“模块”,用这些“模块”来解决问题。复习旧知识实际是为问题的解决作必要的准备。

2让学生自己“爬坡”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不要直接向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提供有关的信息,尽量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讨论时间,只有当学生确实“爬”不上去时,才适时加以点拨。教师在给以点拨时,要用启发式。启发的问题设计从内容上应注意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层层设问,循序渐进;从形式上应注意发散性和探究性。

3建立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

交流与合作是新课标倡导的“主旋律”,建立学习小组是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搭配,只要觉得在一起能够有效地学习、有效地合作,就可以组合在一起,以便建立良好的小组成员关系。小组中的成员分工由学生自己决定,要求分工合理,每人都应承担一定的任务,并为小组争光,为小组承担责任。教师要注意监督学习小组的活动,并对小组及小组各成员采取多元评价方式,以确保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外显他们的思维过程。并鼓励他们相互评论。

4注意调控、评价及学法指导

问题解决的过程并非是一个按照事先确定的顺序机械地进行下去的过程。随着问题的解决、活动的深入和新问题的暴露,已有的想法很可能会发生改变,并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原先被认为很有希望的途径很可能被揭示为没有前途的“死胡同”,此时必须做出评估、调整,重新进行“问题提出”。因此,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所面临的困难,关注其是否真正弄清了题意?在已进行的工作中是否存在隐蔽的错误,随时提醒学生切莫“心中无数”,要经常反思实验过程。在指导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学法指导,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大有裨益。

三、目标状态的拓展

问题的目标状态应是新问题的开始。如在“探究水分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活动”中,学生提出:温度对霉菌的生活有没有影响?阳光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吗?不同的培养材料培养出来的情况相同吗?等一系列问题。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实验、去探索、去研究,以延伸课堂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使课内理论的知识、理论上的解题思路,通过实践、探索、论证,更好地被学生掌握。在课堂教学结束前,教师应拓展新知识,启发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进教室,走进探究性学习。

问题探究式学习 篇7

1. 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 鼓励学生“敢问”

小学生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盛, 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爱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蕴藏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 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和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努力创设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 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当教师走进课堂的时候, 要把教师的“架子”放下来, 把“权威”藏起来, 不盛气凌人, 不使学生望而生畏。要允许学生答错问题, 允许学生萌发奇思妙想。对于学生提出的不着边际或不切主题的问题, 教师要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肯定的手势、发自内心的鼓励性语言、饱含赞许的目光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宽松融洽的氛围里, 不迷信教材, 不唯教师是从, 敢于发表个人见解, 阐述个人评价意见, 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敢问的勇气和习惯。

2.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会问”

“学贵有疑”, 有了疑问才会探其究竟。而启发学生有疑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问题的情境。

创设悬念式情境, 使学生在“奇”中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 教师要善于将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意识地巧妙置于新奇的情境中, 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 以诱发学生产生揭秘的问题意识。例如, 在执教《太阳》一文时, 教学伊始, 可精心设计导语:“同学们, 你们是21世纪的主人, 祖国的明天属于你们。今天, 老师想听你们说一说心中的理想。”学生纷纷发言, 当一个学生说:“我长大了, 想飞向月球, 去探索它的奥秘。”于是教师接着说:“在老师小的时候, 也想飞向太阳……”这时学生们纷纷提出异议:“老师, 这可能吗?”“为什么呢?”这样就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新奇的悬念, 学生急于了解其中的原委, 教师顺水推舟, 让他们带着问题, 直入课文。

创设冲突式情境, 使学生在“悱”中问。学生认知的过程往往是一种矛盾的现象及其不同的解释 (如演示出乎学生预测、引发学生疑问的现象) 呈现在学生面前, 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进入“愤”“悱”的求知状态中产生了强烈的问题意识。例如, 在教《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 导入新课时, 通过播放CAI课件 (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又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的资料片) 后, 让学生谈谈对黄河的认识或看法。学生自然而然地提出疑问:“黄河既然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为什么又说它是一条祸河?”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3.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培养学生“善问”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学有所疑才会有所思, 学有所得, 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 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要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 孕育问题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的方法, 从而使学生达到不但敢问、会问, 而且善问。

质疑课题。课题是教材的重要资源, 同时也是许多问题的隐藏之处。引导学生从课题中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 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还能养成爱提问题的良好习惯, 成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 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 当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后, 教师问:“当‘鸟的天堂’这四个字映入你的眼帘的时候, 你的脑海里闪现出什么问题?”学生立即提出问题:“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什么?鸟的天堂在什么地方?那个地方是什么样子的?鸟儿在‘天堂’里是怎样生活的?”学生纷纷提问后, 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提问, 确定有价值的探究主题, 开展探究性学习。

质疑教材。教材是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也孕育了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体验教材中的迷人魅力, 同时也要启示学生用心去捕捉教材中的问题, 再通过探究学习达到真切的感受, 深入理解课文的目的。例如, 教学《养花》一文时, 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后, 教师要求学生再读课文, 边读边想, 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一个学生提出:“全文是围绕‘养花的乐趣’这个中心来写的, 为什么课文的第六小节还要写养花的伤心事?”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究的兴趣。于是, 教师可即时将学生的兴趣转为探究的主题。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并且能抓住要点, 抓住关键,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这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这种能力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设计“问题串”开展探究性学习 篇8

1. 在概念教学中设计“问题串”, 通过探索概念的发生、发现过程在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如在教学“高中立体几何中的异面直线所成角时, 常规教学中, 通常直接给出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 学生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定义本人在教学中对此作如下改进: (1)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师) 在平面几何中如何度量相交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量化) ; (2) 提出问题:两条异面直线的位置关系能否量化? (学生:能用角来量化) 师请同学们量一下两条已知异面直线所成角.学生实验中无法量出) 空间两异面直线所成角无法直接度量, 能否转化为平面中两直线所成角?学生讨论, 得到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 并讨论定义的合理性.

2. 在例习题教学中设计“问题串”, 利用课本例习题的发散功能、开放功能在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例习题教学中, 引导学生对命题进行一般化、特殊化或逆向思维让学生自己变更条件, 对例习题的结论进行引申、推广、拓展, 开展探究性学习.例如:课本必修2 (苏教) P113B组6: (1) 求曲线y2=4-2x上与原点距离最近的点的坐标.解完本题后引导学生总结本题为求定点到曲线上一动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 设曲线上一动点为 (x, y) , 根据距离公式可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来解决. (1) 引导学生利用类比发散的方法变更条件可类似地解决哪些最值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得:可类似地解决定点到直线上一动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定点到圆上一动点的最值问题、定点到椭圆上一动点的最值问题、定点到抛物线上一动点的最值问题、定点到双曲线上一动点的最值问题. (2) 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归纳求定点到曲线上一动点的最值问题的解法 (如几何法、参数法、化为函数最值问题等方法) , 比较各种解法. (3) 探求结论:上述问题中能否求其他结论, 例求定点 (5, 0) 到椭圆上一动点的斜率的最值. (4) 一般化探求:如给定抛物线y2=2x, 设A (a, 0) , a>0.P是抛物线上一点, |AP|=d, 试求d的最小值. (5) 特殊化:如定点变为焦点可用定义法求解. (6) 逆向思考:如在x轴上求一点Q与上的点最近距离为1. (2) 将问题引申拓展为求两动点间的距离最值问题.分组讨论得:求直线上一动点与圆锥曲线上一动点的最值问题可转化为求动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值圆上一动点与圆锥曲线上一动点的距离最值问题可转化为圆锥曲线上一动点到圆心的距离最值问题.并运用类似 (1) 的方法 (类比发散、一般化、特殊化、逆向思考) 探求其他结论. (3) 将问题引申拓展为求一动点与两定点的距离、夹角、面积最值问题, 将上述问题特殊化, 两定点均为圆锥曲线上的焦点, 探求相应结论及解法. (4) 探求其他最值问题.总结上述问题的解法:定义法、参数法、几何法、切线法、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

3. 在数学活动中设计“问题串”, 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数学学习中,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来确定课题, 探究中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 因此学习内容是开放的学习地点不再限于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 要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 教学空间是开放的.通过媒体、网络、书刊等渠道, 收集信息, 开展社会调研、分组探讨、实验操作, 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因此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是开放的.学生从被动发展到主动, 从封闭到开放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使学生创造潜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探究性学习中并不是以“问题———探究———解答”为学习模式, 以问题的解答作为探究的结束, 而是“问题———探究———解答———结论———问题———探究……”的开放式的学习模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 永无止境.例如:在“江阴市近年来耕地面积与经济的变化情况调查”中发现在经济的发展中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假如不加控制, 将来会无地可耕, 引起了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强力思考, 产生了有关“江阴耕地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新“问题”, 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探究的思想方法, 解答过程是探究的过程, 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因此数学开放题用于学生探究性学习应是十分有意义的.

问题探究式学习 篇9

自主学习是合作和探究的前提和基础,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 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更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合作学习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和途径, 合作学习是学习的组织形式, 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能改善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教学方式, 使每个学生有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探究学习是自主和合作学习的目的,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围绕科学性问题站在研究者的角度对未知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答案的研究过程, 是深层次的学习方式, 是自主合作式学习的进一步深化。自主、合作、探究这三者互为一体、相互促进, 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 我们要大力倡导充分的自主, 有效的合作, 适度的探究。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结合教学经验, 阐述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消除师生交流障碍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足之本, 不难想象, 一所教学质量不高的学校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生长和发展的。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 要追求教学效率, 学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以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个过程实现的途径涉及诸多方面, 而其中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就是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作为教师, 需要爱心、热情, 更需要智慧, 我们知道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不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何种情形下, 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能得到最好的发展?结合我多年的工作经验, 我认为营造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关键, 教师应该做到:忘记你是教师, 而是学生的朋友、学习的伙伴;忘记你在教课, 而是在和学生交流、共进;忘记这是课堂, 这是你与学生共同施展才华的舞台。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爱心, 要关心学生, 拉近师生在心灵上的距离, 只有这样, 才能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才不会拘束, 才会大胆地去实践和探索, 实现主动学习。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又是促进自主、合作学习的重要手段,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 不断的探究, 质疑问难, 深入分析问题, 研究并解决问题, 进而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美国的教育学家奥苏伯尔曾说:“一般称为学校情景的成就动机, 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学生所有的学习和行为动机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加以解释。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掌握知识, 以便能够系统地阐明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不断的学习和发展, 使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为了赢得他人的肯定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学生作为青少年, 他们精力旺盛, 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渴望拥有丰富的知识, 有强烈的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以及能力的动机, 教师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 不断的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学生就会不断的成功, 不断的自我突破。成功的学习是对学生付出的肯定, 这种肯定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对知识的顺利掌握在一定条件下会促使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 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这是自我提高内驱力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把成功看做赢得地位与自尊的根源, 它是一种外部驱动力。在学校里教师的赞许, 既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肯定, 也是对学生做出进一步努力以赢得更好成绩或更佳成就的促进, 能够满足学生成就动机中的自我提高的需要。学生有了学习动机, 就会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发现新问题、不断地探索新发现, 这从根本上实现了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三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教学, 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诉我们, “在人们心理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交流、学会思考, 注重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育方面做到了民主化、人性化,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以及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通过引入学生身边的例子,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每项教学探究活动, 都为学生创设一种逼真的生活情境, 或是让他扮演探究活动中的某个角色, 或是接受某项任务, 让学生围绕科学性主题进行学习、交流、探究, 最后再进行成果展示和汇报。这样, 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每个成长的脚印都记录着同学们心灵深处的变化。此教学模式能够打破常规教学的束缚, 大胆地向课程外延伸、拓展, 多学科、多方法地相整合, 开阔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只要教师用心地去指导, 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 那么他们一定会爆发出惊人的潜在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能够开启理智的心扉;同时, 它也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 还是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此, 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时刻要变换自己的身份, 时而是一个创设者, 时而是一个促进者, 时而是一个合作者, 时而是一个帮助者, 时而是一个激励者。

问题探究式学习 篇10

新课改以来, 初中语文教师在探究式学习上热情探索、积极实践, 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 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探究活动不够深入

现阶段小组合作探究在初中语文课堂处处可见, 但是探究时, 教师常常不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 学生没能把课文读通、读熟, 没有真正产生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致使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只是流于形式而不能深透。有时虽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探究, 但是又没有时间对学生探究思考的成果给予充分的展示, 只得由教师匆匆作结。

2. 探究问题不够精当

课堂上探究的问题, 有的过于浅显, 有的属于课文边缘化内容, 这些都没有探究的价值。有的虽然有深度, 有价值, 但是由于学生掌握的资料和探究能力有限, 探究活动也没能达到教师预设的目的。这样的探究都白白耗用了不少课堂时间, 既不能提升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 又会影响课堂知识容量、练习时间, 最终使得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

3. 探究形式不够灵活多样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最多的是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 可使同时发言的同学很多, 而且不管学生发言是否正确, 都使学生敢于说话了, 并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此外, 像独立自主探究, 常常被老师所忽略, 全班共同探究又常常被老师的总结陈词所替代, 这就使得探究形式单一, 不够灵活。

4. 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不均等

有些探究活动, 比如扮演课本中人物、体会心理、再现人物活动的表演, 活泼开朗的学生能得到充分展示的机会, 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只是做观众, 得到的锻炼很少。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 提高教师对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认识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以类似研究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进行学习, 对语文学习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 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初中属于基础教育阶段, 初中的探究性学习和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在内涵和要求上有着根本的区别。但它仍然是一种学习, 只不过是“像科学家一样”的学习。它形式上是探索、研究, 实质上是学习, 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对问题的探究兴趣是第一位的, 而问题研究的价值是第二位的;体验整个探究过程是第一位的, 所获得的探究的结果是第二位的。

但是, 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不是片面地只关心学习过程, 不关心结果, 而是关心学习过程与关心学习结果并重。既强调在探究中学习知识, 掌握技能方法, 又关注培养思维能力, 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在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既要掌握具体的语文知识, 形成语文能力, 又要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 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 教师设置探究性问题应考虑到可研性与可行性

由于学生个体在性格、兴趣、能力、知识、生活经验等诸方面存在着差异性, 教师在预设问题时应针对学生个体能力的差异, 考虑到层次性与组合性结合, 探究内容遵循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层次性, 让学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 分则可各自为阵, 合则可组, 既可分别探讨, 又可综合研究。这样可使人人参与其中, 各显身手, 各尽所能。

另外, 课堂上合作探究的问题不宜过多, 要少而精, 以两三个为宜。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选择其一, 并给予充分的时间, 使学生能够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在学生探究时绝对不能袖手旁观, 而应适时地点拨、指导, 并且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 进而激发学生更大的探究兴趣。

3.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探究方法的指导

探究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合理地预设问题, 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究。要想让学生能质疑, 会质疑, 教师必须教给学生一些生疑的点和方法。比如, 文章的质疑点可以是:题目的含义和作用, 字、词、句的理解和赏析, 段的内容概括和作用, 篇的中心和结构等。常见的质疑方法有:类比生疑法、联想生疑法、异同对比生疑法、借果推因生疑法。

此外, 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在探究时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在这个地方提出疑问?我提出这样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我是从哪几个方面探究这一问题的?我探究的方法是什么?我深究的成果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指导, 既解决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知如何设疑, 专等老师提问的情况, 又解决了如何深入探究的问题

4. 合作探究要和自主探究相结合

一提探究学习, 往往想到的是小组合作探究, 其实自主探究是绝对不能忽视的探究方式。自主探究就是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 让学生自己去读书, 去感悟, 去探究, 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阅读, 让学生这个阅读主体独立领悟和驾驭文本。阅读行为从微观上说, 是阅读个体从读物中汲取和消费精神营养的脑力劳动, 不容偷懒, 别人无法代劳。对于较简单的能自主完成的问题一定要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 对于较复杂, 需要合作探究才能完成的问题, 也一定要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 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 教师在课堂上把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合理的结合起来, 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又可以提高课堂时效。

5. 探究式学习要和接受式学习相结合

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学生获得新经验并引起内在素质与外在行为变化的过程, 是人的经验与素质奠基、累积、更新、重构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更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追究, 更侧重于对“未知事物”的了解、认识。接受性学习是指信息由学生从现有资料或现有资源中直接搜集或向有关人士直接询问得出的, 所搜集到的信息是现成的, 顶多只需略加整理即可。学生掌握了接受式学习方法, 就可以通过继承接受前人与他人的认识成果而加速个体的认识发展过程。

在教学中, 接受性学习是学习语文不可或缺的方式。例如, 生字、生词的读写和常规含义都要依靠注解和字、词典或教师的直接传授;对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生平事迹的了解, 同样离不开从现有材料中搜集。即使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所以只有将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有机地融入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 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上一篇:地榆升白片下一篇:利益分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