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框架

2024-05-05

社会框架(精选十篇)

社会框架 篇1

目前,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经过审计的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都在逐年增加, 这是好的发展趋势, 但经过审计的社会责任报告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1]。降低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 开展高效的审计活动是社会责任审计的重中之重。

1 社会责任审计风险的构成

按照审计风险的来源不同,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风险可分为审计客体风险、审计主体风险和利益相关者风险。

1.1 审计客体风险

1.1.1 外部环境风险

被审计单位的外部环境包括其生产经营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法律环境、政治环境、行业环境等。被审计单位外部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的侧重点, 也对审计内容的确定有较大影响。比如被审计单位为制药行业, 那么在药品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废水废气的排放, 此时环保责任则构成了该企业的主要社会责任, 那么,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也应对该企业环保责任的履行给予更多的关注。

1.1.2 内部控制风险

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设计及有效执行, 有利于预防、及时发现并纠正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错误和舞弊。被审计单位有关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具体规定, 直接关系到企业各层次员工对社会责任履行的态度, 对社会责任的履行起到直接的监督与促进作用。

1.2 审计主体风险

1.2.1 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实施了恰当、必要的审计程序, 仍未发现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 进而得出错误审计结论, 出具错误审计报告的可能性。对于社会责任审计而言, 现阶段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以上市公司每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为主, 而沪深两市对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内容范围及形式等方面的规定又不尽相同;非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履行信息的披露更无统一要求, 甚至根本没有披露。这加大了实际工作中具体审计程序及审计方法选择的难度, 增加了社会责任审计人员的检查风险。

1.2.2 审计内容风险

社会责任审计内容是社会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主体所关注的具体审计范围及业务项目的总和, 其界定是社会责任审计工作的切入点[2]。具体来说, 社会责任审计内容风险包括两个方面:1) 审计内容界定风险。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目前尚无明确、公认的定义, 社会责任审计内容也处于无法统一界定的状态。社会责任审计主体开展具体审计项目时, 具体审计内容及审计重点的确定难度增加, 使得社会责任审计的风险增加;2) 审计内容专业化风险。企业社会责任涉及利益相关者、环境保护、社会公益事业等, 涵盖范围广, 内容复杂, 涉及企业的经营管理、雇佣关系、环境保护等多方面专业化信息, 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要求较高。审计人员的经验、专业知识素养能否胜任审计项目, 能否有效利用专家工作, 都增加了社会责任审计的不确定性。

1.3 利益相关者风险

企业社会责任的多方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重点不同, 决定了社会责任审计结论的使用者所需信息的多样性。社会责任审计结论能否满足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成了社会责任审计应关注的一个重要风险。

2风险导向社会责任审计框架构建

2.1 明确社会责任审计主体

社会责任审计主体的选择要结合社会责任审计所面临的风险, 综合考虑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及审计活动开展的独立性。一方面, 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涵盖范围广, 涉及多个领域, 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审计经验要求较高;另一方面, 社会责任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较多, 审计人员能否不受外界干扰独立开展审计工作, 成为社会责任审计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 以专注于优势领域、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及政府部门的民间注册会计师作为社会责任审计的主体, 结合专家工作的利用,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审计人员的检查风险。

2.2 明晰社会责任审计标准

审计标准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判断审计事项的标准, 是审计人员提出审计意见的依据, 也是界定审计主体责任的重要判断依据, 恰当的审计标准是规避审计主体风险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社会责任审计并没有专门审计标准, 社会责任审计实施过程中应当结合我国社会责任实际、借鉴国际通行做法, 选择恰当的审计标准。

2.3 规范社会责任审计内容

明确的社会责任审计内容能有效降低社会责任审计主体的审计内容风险。按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低标准, 社会责任审计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3]: (1) 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的审计: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是企业在社会关系中必须履行的最基本的责任。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的审计侧重于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应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的审计, 比如企业的生存发展首先要有良好的经营管理, 支付职工工资等为职工提供相关待遇, 保持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发展等, 该部分社会责任履行信息应属于强制披露部分, 无疑是社会责任审计必须关注而且是重点关注的内容。 (2) 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的审计: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履行与否不会触犯相关法律规定, 但会对其自身的发展或社会、环境等各方面产生影响。该部分社会责任审计主要是从企业自身和社会持续发展及社会伦理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的审计, 侧重于持续发展责任和伦理责任的审计。该部分内容审计的实施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实现利润最大化、环境的保护、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都至关重要。 (3) 企业自主履行的社会责任的审计:企业自主履行的社会责任主要指的是企业公益责任的履行, 包括公益事业责任与慈善责任, 该部分责任的履行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发展人类精神文明有着重要意义, 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这部分社会责任的履行具有自主权, 在社会责任审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纳入选择性审计范围。

2.4 完善社会责任审计程序

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的广泛性, 使得其履行情况无法以货币计量的形式反映在财务账簿上, 绝大部分是以定性而非定量的方式反映、公布;其内容范围更多的涉及到的是企业对外的责任, 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也无法很好体现。传统以财务数据为基础的审计程序无法完全适应社会责任审计的要求。

社会责任审计程序采用与传统审计模式相同的审计思路, 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特点, 设计具体审计方法及程序。

2.4.1 审计计划阶段——确定企业社会责任因素, 分析审计重点领域

通过询问、调查、分析等方法了解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等, 确定其生产经营中的各社会责任因素, 判断各社会责任因素的重要性程度, 执行全面控制环境的评估, 并据此找到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薄弱环节, 确定审计重点领域, 编制社会责任审计计划。

2.4.2 审计实施阶段———建立审计指标体系, 收集审计证据

依据前述识别的企业各社会责任因素, 评价所选用标准的适用性, 建立合理的社会责任审计指标体系。通过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实际履行及信息披露情况, 初步评价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适当性。依据社会责任审计指标体系的重要性程度, 选择可靠、有效的审计方法收集审计证据, 对获取的审计证据进行综合分析, 结合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完成各审计指标的评价。

2.4.3 审计完成阶段———汇总评价结果, 形成审计意见

汇总分析各审计指标的审计结果, 形成审计意见。社会责任审计意见可针对不同的具体审计内容提供两种不同的保证程度[4]。对于实施强制审计的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和应该履行社会责任两个层次, 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应提供合理保证, 合理保证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及信息披露不存在重大的违反法律、法规、社会伦理及可持续发展的事项;对于实施选择性审计的自主履行社会责任层次, 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应提供有限保证, 保证企业自主履行社会责任及信息披露, 在审计人员的检查范围内无重大虚假披露。

2.5 规范社会责任审计报告

社会责任审计意见提供的两种不同保证程度, 使得审计报告的格式与传统审计报告有一定差异。报告格式上, 针对强制性审计内容应采用统一格式, 一方面有助于规范审计工作, 另一方面便于利益相关者便捷地获取其所需信息;针对选择性审计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便于反映审计结论又能使利益相关者清晰明了地获取其所需信息的格式。

3结语

社会责任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需要完善的理论框架, 同时也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支持, 这需要社会责任审计实践的不断发展和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完善, 以及政府相关法律法规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郭艳娜.第三方鉴证与社会责任报告质量-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16-17.

[2]郑晓青.社会责任审计风险模型的构建及应用.商业会计[J].2014 (1) :67-69.

[3]刘菁立.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理论框架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0:19-21.

社会保险体系的基本框架 篇2

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社会保险

养老保险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

失业保险

生育保险

二、社会保险体系的覆盖范围

保险类别

覆盖范围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用人单位的职工应当参加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农村居民可以参加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城镇未就业的居民可以参加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

用人单位的职工应当参加

失业保险

生育保险

三、社会保险的待遇项目和享受条件

保险的类别

待遇条件

特殊规定

基本养老保险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

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工伤保险

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由于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用人单位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十五日内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失业人员及时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失业保险金领取 期限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

生育保险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注意一些例外:

第三十条(不支付的费用)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一)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二)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三)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四)在境外就医的。

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第三十七条(工伤排除情形)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

(一)故意犯罪;

(二)醉酒或者吸毒;

(三)自残或者自杀;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条(待遇停止)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三)拒绝治疗的。

第五十一条(待遇停止)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一)重新就业的;

(二)应征服兵役的;

(三)移居境外的;

(四)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五)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适当工作或者提供的培训的。

四、保险关系转移接续

《社会保险法》规定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转移接续制度。

第十九条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三十二条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医疗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第五十二条职工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失业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先行支付

五、发起人设立公司的责任

第1条:为设立公司而签署公司章程、向公司认购出资或者股份并履行公司设立职责的人,应当认定为公司的发起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时的股东。

第2条:发起人为设立公司以自己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合同相对人请求该发起人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成立后对前款规定的合同予以确认,或者已经实际享有合同权利或者履行合同义务,合同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3条发起人以设立中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公司成立后合同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成立后有证据证明发起人利用设立中公司的名义为自己的利益与相对人签订合同,公司以此为由主张不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相对人为善意的除外。

第4条公司因故未成立,债权人请求全体或者部分发起人对设立公司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部分发起人依照前款规定承担责任后,请求其他发起人分担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其他发起人按照约定的责任承担比例分担责任;没有约定责任承担比例的,按照约定的出资比例分担责任;没有约定出资比例的,按照均等份额分担责任。

因部分发起人的过错导致公司未成立,其他发起人主张其承担设立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和债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过错情况,确定过错一方的责任范围。

第5条发起人因履行公司设立职责造成他人损害,公司成立后受害人请求公司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未成立,受害人请求全体发起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或者无过错的发起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有过错的发起人追偿。

这5条是关于发起人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的责任问题。理解它们很简单,首先把握一个最基本、最根本的道理:“倘若公司未能成立,所有债务和费用均由发起人承担,发起人之间是一种类合伙的连带关系;倘若公司成立,则由公司承担”。在此基础上,公司法解释三中有一点特别重要,总结如下:

(1)尽管发起人以自己名义签订合同,但只要是以公司设立为目的,公司成立后对合同予以确认,或实际享有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债权人就可以向公司求偿。

(2)如果发起人以公司名义订立合同,但公司成立后,有证据证明发起人是以公司名义为自己的利益签订合同,公司可以拒绝偿还。但这一点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六、发起人出资责任

1.对出资义务的一般性规定

第6条股份有限公司的认股人未按期缴纳所认股份的股款,经公司发起人催缴后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公司发起人对该股份另行募集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募集行为有效。认股人延期缴纳股款给公司造成损失,公司请求该认股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7条出资人以不享有处分权的财产出资,当事人之间对于出资行为效力产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予以认定。

以贪污、受贿、侵占、挪用等违法犯罪所得的货币出资后取得股权的,对违法犯罪行为予以追究、处罚时,应当采取拍卖或者变卖的方式处置其股权。

第8条出资人以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资,或者以设定权利负担的土地使用权出资,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主张认定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当事人在指定的合理期间内办理土地变更手续或者解除权利负担;逾期未办理或者未解除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出资人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第9条出资人以非货币财产出资,未依法评估作价,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请求认定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委托具有合法资格的评估机构对该财产评估作价。评估确定的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出资人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第10条出资人以房屋、土地使用权或者需要办理权属登记的知识产权等财产出资,已经交付公司使用但未办理权属变更手续,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主张认定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当事人在指定的合理期间内办理权属变更手续;在前述期间内办理了权属变更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已经履行了出资义务;出资人主张自其实际交付财产给公司使用时享有相应股东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出资人以前款规定的财产出资,已经办理权属变更手续但未交付给公司使用,公司或者其他股东主张其向公司交付、并在实际交付之前不享有相应股东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这是对股东出资义务的重申,对于股东而言,在公司设立时(也包括公司成立以后的增资),唯一的法定义务就是合法、足额出资。实践中,股东用以出资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因此也容易引发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无论怎样,记住一句万变不离其中的总结:“无论是货币出资还是非货币出资,都必须将出资财产的所有权利完整、彻底、合法地转移给公司,股东对这一义务负有当然的担保义务。如果出资有任何瑕疵,造成公司其他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受损害,出资人要依法赔偿并承担其他不利的法律后果(比如股东权利被剥夺或限制)。”在此基础上,记住公司法解释三的一个新规定:即出资人以不享有处分权的财产出资,公司可以形成善意取得,即所有权人不得依据物权直接请求公司返还出资物。

七、股权出资

公司法解释三明确认可了股权出资的效力、以及股权出资的要件,这属于对公司法规定的增补,适当注意。第11条出资人以其他公司股权出资,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出资人已履行出资义务:

(一)出资的股权由出资人合法持有并依法可以转让;

(二)出资的股权无权利瑕疵或者权利负担;

(三)出资人已履行关于股权转让的法定手续;

(四)出资的股权已依法进行了价值评估。

股权出资不符合前款第(一)、(二)、(三)项的规定,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请求认定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该出资人在指定的合理期间内采取补正措施,以符合上述条件;逾期未补正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股权出资不符合本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请求认定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九条的规定处理。

八、出资瑕疵责任

第13条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股东在公司设立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依照本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诉讼的原告,请求公司的发起人与被告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的发起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

股东在公司增资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依照本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诉讼的原告,请求未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义务而使出资未缴足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

第14条股东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抽逃出资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15条第三人代垫资金协助发起人设立公司,双方明确约定在公司验资后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将该发起人的出资抽回以偿还该第三人,发起人依照前述约定抽回出资偿还第三人后又不能补足出资,相关权利人请求第三人连带承担发起人因抽回出资而产生的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19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请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债权人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向该股东提起诉讼,同时请求前述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受让人根据前款规定承担责任后,向该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股东违反出资义务将承担诸多不利后果,比如补足责任、违约责任等。由于股东之间最清楚彼此的出资状况,所以要对其他股东、公司董事、高管以及实际控制人设定连带责任,以惩罚他们的怠于监督,维护公司和第三人的利益。这是一般原理。公司法解散三这几条的规定属于对这一原理的强调和具体化。需要掌握的要点是与出资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主体和情形,包括:

(1)股东在公司设立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发起人(包括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和有限公司设立时的股东)与出资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2)股东在公司增资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未尽忠实勤勉义务的董事、高管承担连带责任;(3)股东抽逃出资,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4)第三人代垫资金协助发起人设立公司,发起人抽回出资偿还第三人后又不能补足出资,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5)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

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注意不同情形对应的承担连带责任的主体不同,这是司考常见的手法之一,切不可混淆。第二,出资瑕疵一般都是“悄悄的干活”,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想知道:)所以一般 都是公司的债权人发现、特别是在公司没有足够资产偿还债务时发现,此时的连带责任最核心的意义就在于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注意:违反出资义务,除了补足、违约以及对公司债务的补充清偿义务以外,还要承受其他各种后果,比如各种权利的被剥夺或限制、股东资格的除名等。但非货币财产出资因市场变化或其他客观因素导致出资财产贬值,并不属于出资瑕疵。

第20条公司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被告股东以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的债权未过诉讼时效期间,其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的股东承担赔偿责任,被告股东以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义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这两条内容比较简单,但因属于公司法与民诉法的交叉领域而可考性大大增强。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出资义务虽然可以类比为一项合同义务,但不适用民法意义上的诉讼时效,只要债权人的债权未过诉讼时效即可。至于公司以及其他股东对违法出资人的要求,更加不受此限。

九、关于股权确认

1.股权争议纠纷中的举证责任

第21条当事人之间对是否已履行出资义务发生争议,原告提供对股东履行出资义务产生合理怀疑证据的,被告股东应当就其已履行出资义务承担举证责任。

第22条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其股东资格的,应当以公司为被告,与案件争议股权有利害关系的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第23条当事人之间对股权归属发生争议,一方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其享有股权的,应当证明以下事实之一:

(一)已经依法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二)已经受让或者以其他形式继受公司股权,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

第24条当事人依法履行出资义务或者依法继受取得股权后,公司未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当事人请求公司履行上述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这几条考到的可能性比较大,公司法基本不关注诉讼问题,但有关股东诉权的问题这几年是热点,公司法、民诉法都可能有所涉及。这几条涉及两大问题:一是出资争议,二是股权归属争议。后者基本没有超出以往法律规定,但在出资争议中,“当事人之间对是否已履行出资义务发生争议,原告提供对股东履行出资义务产生合理怀疑证据的,被告股东应当就其已履行出资义务承担举证责任”,这就将出资争议的举证责任分配给了被告,属于一种举证责任倒置。这是为了便利债权人维护自己的利益,以及加强其他股东对出资人的监督。

十、名义股东问题

名义股东,是指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登记在股东名册上的股东,即名义股东。对于名义股东,一定要记住“内外两条线、交叉看情况”。

所谓内外两条线,就是实际出资人和名义股东内部之间的合同这样一种“内部关系”,与登记在册的名义股东与公司、债权人之间的“外部关系”,这两种关系之间互不冲突、互不干涉。实际出资人只能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而不能直接找公司,不能直接要求公司变更出资证明书和股东名册;名义股东也不能仗着登记入册的是自己而否决实际出资人的利益。

所谓交叉看情况,是指当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发生交叉或重合时,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解决。名义股东擅自处分股权显然是无权处分,但第三人可以形成善意取得;实际出资人不出资导致名义股东出资有瑕疵、并受到债权人追讨时,名义股东不能因“名义”而拒绝履行。实际出资人和名义股东“内部的过错”,事后分担。

第25条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 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26条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处理。

名义股东处分股权造成实际出资人损失,实际出资人请求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27条公司债权人以登记于公司登记机关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其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股东以其仅为名义股东而非实际出资人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名义股东根据前款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后,向实际出资人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十一、冒名出资

第29条冒用他人名义出资并将该他人作为股东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冒名登记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被冒名登记为股东的承担补足出资责任或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部分的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社会框架 篇3

社会管理的核心是协调各种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保持社会秩序。对于正在经历飞速发展和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来说,社会管理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面对中国社会的新变化及其挑战,重塑社会秩序[2]。社会管理标准化的意义在于,如何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找到有效推进社会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法,从而建立起一种推进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社会管理标准化理论框架

社会管理是在一定的共同价值基础上,人们处理社会事务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标准化作为城市文明发展的衡量标尺和现代化进程推进的有效手段,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路径。社会管理标准化是对政府和其他社会主体,在社会管理领域开展社会管理活动时,运用相关概念和准则制定统一的规范、程序、制度或标准,以此规范、协调、统一组织运作行为,实现社会管理长效化的过程。标准化传统上主要应用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领域。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民生工作重要性的不断提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把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当前的社会管理格局是一种多主体参与的格局,或者说当前的社会管理是一种“多元协作式”的社会管理[4]。多元主体参与社会管理需要有多元的管理工具,这就造成了社会管理标准化的主体多元、标准多元以及联动手段多元。社会管理标准化的理论框架是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理念的国家、社会两大主体“合作模式”下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的一体化,以及规范化、信息化、品牌化、网格化和协同化五化联动构成的体系,简单可以概括为“一核牵引、双方合作、三标齐立、四维助推、五化联动”。

第一,社会管理标准化的理念是提供优质服务,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提供服务来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社会管理标准化有利于提供优质服务,社会管理标准化的理论框架确立了以提供优质服务为核的“一核牵引”的理念导向。

第二,社会管理标准化的主体是国家与社会,社会管理标准化依托政府主导和社会协同的“双方合作模式”开展工作。该模式充分体现了社会管理标准化的运作特征——无论是标准的制定或出台,还是标准的推广和执行,再或者标准的反馈和改进,都体现出各就各位与分工协作的特点。

第三,社会管理标准化的体系是“三标齐立”,即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的一体化,这三类标准既有所区别,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四,社会管理标准化的运作是“四维助推”,即点面结合——表现为由点到线到面的扩散、纵横联合——表现为由水平开始水平与垂直结合的立体创新、上下整合——表现为从由上到下到由下到上的上下互通、内外协合——表现为由内到外到由外到内的内外联动。

第五,社会管理标准化的方法是“五化联动”,即社会管理标准化工作呈现出规范化、信息化、品牌化、网格化和协同化。这五化分别从社会管理的内容、手段、创新、管控、合作等不同层面和纬度,阐释了社会管理的制度化和标准化水平。

二、以南京为个案的分析

南京作为东部沿海较为发达的副省级城市,在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把标准化延伸到社会管理领域就是这种探索之一。推进社会管理的标准化不但显著拓宽了标准化的传统应用范围,而且使得社会管理有了有效推进的手段和方法。从更深层的意义上,社会管理的标准化是一种在社会管理领域的制度和规范建设。南京市近年来在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服务品牌评价标准、居家养老服务标准、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托养标准、市纪委案件审理标准化体系以及机关公共服务标准化等社会管理领域标准体系和公共服务建设标准体系建设当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特点和经验,有力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与民生改善。为什么在南京会出现和谐社区标准化、机关服务建设标准化等社会管理标准化成果,其形成机理是什么?社会管理标准化工作的特点与经验是什么?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应该如何创新更多的社会管理领域的标准并充实这一体系,为提升我国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继续贡献地方创新的经验。本文基于南京市的实地调研,将主要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一)社会管理标准化工作的主要特点

1.标准化倒逼政府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政府服务规范化

标准化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服务规范化的有效途径。2003年以来,南京市江宁区多家单位先后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江宁区委区政府在69家党政机关部门全面部署标准化建设,探索运用标准化推进党政机关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三标合一”标准化体系,极大地提高了政府服务水平。其中,形成的“江财”管理模式,成为全国首家行政机关4A级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单位。

2.标准化融入部门日常工作,促进特色服务信息化

社会管理标准化建设离不开大量原始信息的采集、数据的处理,离不开利用网络平台接受公众监督与评估,这些都需要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充分运用。各种信息化、网络化的手段与媒介既是标准化管理的技术基础,也保证了标准化的效果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在纪委、人口委、气象局等特殊部门,更需要特色服务信息化来推进标准化。比如,南京市纪委和市监察局在对行政事项进行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将标准化管理的“系统集成”和“要素控制”思想与纪检案件监督管理五项基本职能、案件查办六个工作节点结合起来,建立起以五大职能为基本框架、不断改进的闭环管理模型,逐步建立了一套包含监督管理、案件审理和信访工作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江宁区气象局也建立了涵盖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显著提升了气象预报的信息化水平。

nlc202309031912

3.标准化助推服务品牌塑造,促进民生供给品牌化

近年来,随着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地方政府更加注重将地方经验塑造成可以推广的品牌,并延伸到政府运行机制之中。南京一直把实施名牌战略作为发展的主导战略。对一个文明的城市而言,需要的不仅仅是服务,更重要的是品牌服务。南京市2009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此后不断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在空港、交通、电信、国税、商贸等窗口单位开展标准化工作,形成了诸多的南京服务品牌。南京市在各部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科学评价体系,制定了《南京市服务品牌建设评价准则》,建立起一整套服务品牌建设评价体系。此外,南京在居家养老和残疾人服务标准化等方面也成功塑造了民生领域的品牌。鼓楼区残疾人联合会、鼓楼质监局等单位获批国家级“残疾人托养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在为期两年的时间内,完成残疾人托养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江苏省《残疾人托养服务规范》已经省质监局批准立项并着手起草,以进一步提高残疾人托养服务行业水平,促进残疾人安养事业健康发展。

4.标准化引领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基层社区服务网格化

标准化在基层社区的推进实质上就是通过标准来界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下沉机制,实现社区服务的网格化。南京的城乡社区建设标准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十一五”初,南京市玄武区就提出“硬件设施标准化、社区管理自治化、社区服务市场化、社区队伍职业化、社区工作规范化”的社区建设标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通过引入企业标准化手段,建立社区标准体系运行模式,进行策划、实施、检查、整改四个阶段的循环工作,制定了《玄武区社区服务标准汇编》等一整套社区服务标准体系,实现社区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级和谐社区标准化示范区。白下区将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社区服务领域,实现统一的标准体系框架和独具特色的“1+X”机制,以标准化评估促进服务成果共享。2008年,民政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白下区设立全国和谐社区标准化研究工作组,2009年白下区又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全国社区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2011年3月中旬,受民政部委托,全国和谐社区标准化研究工作组专家研讨会在宁召开,大家针对近年来和谐社区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修改了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使该标准成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的“国标”。

5.标准化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参与社会管理协同化

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树立公民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营销”。 2009年12月28日,南京市《企业社会责任》地方标准发布实施,“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在宁举行,该标准当时是全国唯一的地方性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此外,南京还积极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研究,为制订《企业社会责任》国家标准和参与ISO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研制提供依据。南京市企业社会责任显著体现在循环经济发展上,南京市制定《南京市循环经济评价准则》标准,在石化、钢铁、矿山、水泥等重点行业,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南京钢铁联合公司和南京化工产业园实现节能减排,履行社会责任。

(二)南京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基本经验

南京在社会管理标准化工作中形成了许多经验,其基本经验是:社会诚信是社会管理标准化的价值取向;“四维推进”是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基本格局;共同治理是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内在要求。

1.社会诚信是社会管理标准化的价值取向

目前社会信任的缺失,不仅阻碍经济发展,也使执政党公信力下降,进而影响社会稳定。现在强调社会管理,就是需要建立这种社会信任机制。南京客运东站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标准,南京市江宁区的“江财模式”,纪检系统的标准化办案以及基层社区标准化的实践都是以建立与群众之间的互信为价值追求,从而通过标准化工作方式重新构筑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民众的信任关系,积累社会资本,实现社会价值重塑。

2.“四维推进”是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基本格局

南京市的社会管理标准化工作起步早、起点高,开创性运用标准化手段推动和谐社区、和谐农村建设,在全国率先研制完成《和谐社区建设评价总则》和《和谐农村建设准则》地方标准。2008年7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民政部联合批准,全国唯一的和谐社区标准化研究工作组在白下区正式成立,标志着南京市和谐社区标准化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和谐社区建设有关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试点创建工作。运用标准化体系推动江宁区财政局机关效能建设,为建设服务型机关提供了方法、树立了典型。2009年,江宁区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立为唯一一家国家级“区级机关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区”试点单位。《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也是我国首个无障碍设施验收和维护标准。南京市的社会管理标准化工作不但起步早、起点高,而且还在永不停歇地可持续推进。以江宁区区级机关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为例,从2003年起,江宁财政局就开始引入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将标准化管理核心理念与机关管理实际有机结合,贯彻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在构建创新型、节约型、服务型以及环境友好型机关建设方面作出良好示范。2007年,江宁财政局在全国党政机关率先通过国家4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单位验收,并举行“运用标准化手段,推进和谐机关建设”论坛。2008年,江宁区委区政府则把“江财模式”在全区推广,2009年江宁区成为区级机关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区试点,2011年示范区试点通过验收,江宁区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区级机关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区。社会管理标准化在可持续推进中形成了“四维推进”的永不停止、永续发展的特点。“四维推进”即由点到线到面的全面推进、由水平开始,水平与垂直结合的立体创新、从由上到下到由下到上的上下互通、由内到外到由外到内的内外联动。

3.共同治理是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内在要求

中国的改革往往是基层实验和国家的顶层设计相结合,南京的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发育发展也鲜明地体现了地方品牌竞相实验、自发生成与政府部门宏观指导下多主体共同治理的特点。南京市《和谐社区建设评价总则》、《和谐农村建设准则》、国家4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单位等社会管理标准化品牌的形成首先通过基层实践,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由政府部门推广的。《和谐社区建设评价总则》的产生,首先通过南京市玄武区、白下区在社区建设领域的自觉探索,市标准化管理部门及时进行总结和指导,就形成了全国领先的标准。国家4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单位江宁区财政局也是遵循了相同的发展逻辑,他们通过自行探索形成了“江财模式”,江宁区委区政府则把“江财模式”在全区推广,最终获得了国家级“区级机关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区”称号,也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在社会管理标准化的推进中,政府部门宏观指导、顶层设计作用非常突出。2006年2月,在全市自主创新大会上,时任南京市委书记的罗志军提出,要把标准化战略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2007年8月,南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战略的意见》,11月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主任,由市质监局、经信委、科委等18家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南京市标准化战略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南京各区县也纷纷成立了推进标准化战略的工作机制。比如,在江宁区区级机关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中,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贯标办公室,制定了《江宁区标准化工作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支持机关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秦淮、建邺等区县政府也纷纷建立了标准化战略的激励机制。

nlc202309031912

除了政府部门直接的指导外,政府部门还积极发挥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作用。比如为了加快标准化服务和谐社区、和谐农村建设,南京市民政局、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南京市白下区人民政府联合申请,会商国家民政部,成立了全国“和谐社区”(和谐农村)标准化工作组。工作组由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社区管理和标准化工作的专家、学者组成,工作组主要任务是:协助国家有关部门从事和谐社区建设国家标准科研项目主导研究,为国家标准制订提出科学适用的、前瞻性的研究,研制有关和谐社区标准化工作;建立和谐社区标准化试点;开展和谐社区标准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工作;组织国内、国际学术交流;编制标准宣贯材料,指导社区开展贯标培训;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和方法。南京市质监局、南京市社科院和南京市委社会建设工委共同开展“南京社会管理标准化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课题研究,总结和推广社会管理标准化工作经验,申报和自行组织“和谐社区建设标准化”等科研项目立项,研究和探索社会管理标准化,为制订国家标准进行探索与研究等。于是,南京形成了标准化战略引领下的复合主体共同治理格局。

三、反思与展望

当前的社会管理格局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民众参与”,当前社会管理最核心的主体还是党委政府,社会管理标准化也是各级政府在推动的。而且,在政绩考核下,各部门都在建立一套自己的社会管理标准化体系,进行社会管理标准化的探索和创新,他们把社会管理标准化作为一种推动工作、部门扩权的手段,在这种背景下难免就会存在政绩工程冲动下的经验碎片化、形式大于内容的表面化以及可持续性欠缺的短期化这三大问题。首先,存在政绩工程冲动下的经验碎片化。在自上而下的政绩考核下,各部门都有基于自身部门主义的政绩工程冲动,就会把社会管理标准化作为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一项政绩工程来打造,就会把差异性极大的部门工作纳入社会管理标准化体系中,建构出形形色色的社会管理标准化模式,造成经验的碎片化。其次,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形式大于内容的表面化。在中央、各级党委政府强调要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就会存在一拥而上推行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冲动,这样往往就会造成社会管理标准化与日常工作脱节,形成形式大于内容的表面化。再次,可持续性欠缺的短期化。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形式大于内容,其社会管理标准化工作的可持续性必然不足,往往会存在一阵风的现象,没有形成制度化的长效机制。

这三大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科层体制。而要克服上述问题,则需要国家—社会关系的重构,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国家要让渡一部分资源和权力给社会,鼓励社会组织、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工作,这样才能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形式大于内容的表面化以及可持续性欠缺的短期化问题。在国家内部,则需要成立一个由国务院、政法委、质检、民政等部门等组成的高位的社会管理标准化领导小组,进行顶层设计和协调,克服各部门扩权冲动下经验的碎片化。

在社会管理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的背景下,社会管理标准化也会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倡导和实验下继续不断创新和完善,体现出以下发展趋势:第一,社会管理标准化将更加注重顶层设计。目前的社会管理标准化更多的是质监等业务指导部门、纪检等特色部门或者基层政府的一种局部的实验和创新,缺乏高层级的党委政府,特别是中央、省级政府的顶层设计、战略规划,也缺乏各级党委政府总揽各条口的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工作。随着局部经验的日益成熟,在更高层面和更综合部门协调下的社会管理标准化成为一种趋势。第二,社会管理标准化将更加注重公共参与。现在的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局部实验更多是基于政绩考核下的政绩工程冲动,因为遵循的是对上负责的逻辑,往往忽视社会管理对象的反应,忽视实际工作的需要,使得社会管理的标准成为鸡肋,缺乏长久的生命力。要社会管理标准化真正可持续,必须注重公共参与,让社会管理对象参与到社会管理标准的研制和完善过程之中。第三,社会管理标准化将更加注重技术导向。社会管理标准化作为一种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的手段,需要更加注重先进技术的运用,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加快规范化的常态、信息化的推进、品牌化的推广、网格化的落实、协同化的畅通。

参考文献:

1.Sebastian Heilmann.“Policy Experimentation in China’s Economic Rise”.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2007, 43 (1) : 1—26.转引自:刘鹏.从分类控制走向嵌入型监管: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管理政策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5).

2.李友梅、肖瑛、黄晓春.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J].中国社会科学,2012(4).

3.Simmel,G.,The philosophy of Money,Boston:Routledge& Kegan Paul,1978,P.178.转引自:朱虹.信任:心理、社会与文化的三重视角[J].社会科学(11).

4.王俊秀、杨宜音.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6.

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框架 篇4

一、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企业执行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为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强化环保等方面的方针和政策, 而社会责任会计的核心就是要求企业必须在遵守国家的这些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前提下, 实现企业本身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2. 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企业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

只有人人关心企业的社会责任, 才会促进企业进一步改善生产经营条件, 改进产品的质量, 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 加强对环保的投资, 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3. 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普遍注重构建社会责任会计制度, 以维持它们的竞争优势。我国企业也要积极地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制度, 为开展国际竞争创建良好的条件。

二、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内容

1. 涵义。

社会责任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手段, 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的、全面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 旨在向企业、政府、职工和其他当事人提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会计信息, 促进企业利益、职工利益和社会利益和谐发展的一门会计学分支。

2. 内容。

①反映企业对职工履行责任的情况, 主要包括改善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劳动保护的措施及投入、职工工资发放情况、社会统筹金缴纳情况、职工福利改进情况、法定节假日执行情况、职工培训教育情况等事项。②反映企业对消费者履行责任情况, 主要包括产品质量与性能、产品售后服务情况、广告的忠实程度、顾客的满意程度等事项。③反映企业的环保责任, 主要包括产品的绿色程度、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企业的排污投入及环境污染治理情况等事项。④反映企业对政府、公众的履行责任情况, 主要包括税金缴纳是否及时、足额, 安置待业青年、下岗职工就业情况, 对文化、体育、教育事业及公益活动的捐赠情况, 为公共交通事业、市政建设等方面提供的人、财、物的支持等事项。

三、社会责任会计的原则

对于社会责任会计而言, 除了遵循会计核算的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原则之外, 还应遵循以下会计原则:

1. 社会性原则。

它要求企业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 对其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性的核算和监督, 着重考虑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对社会整体的各种影响, 把企业的社会净贡献作为考评的首要指标。

2. 政策性原则。

会计在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时, 应遵循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 并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反映。

3. 强制和自愿结合的原则。

政府必须对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做出明确和强制性的规定, 对于主动地进行充分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企业, 社会公众和政府政策应予以支持、鼓励和表彰。同时, 倡导企业在保持商业秘密的前提下, 积极主动地进行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 提供相应的会计信息。

四、社会责任会计的会计要素

社会责任会计的会计要素包括责任资产、责任负债、责任权益、责任收入、责任费用、责任利润等6项。

1. 责任资产。

责任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社会责任经济资源, 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包括企业的环境资产、人力资源投资、照顾幼儿及病、弱、老、残等投资、消费者售后服务投资、社会责任在建工程、社会责任固定资产、社会责任无形资产等项目。

责任资产概念中的经济资源, 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 才确认为责任资产: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 责任负债。

责任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包括应交各种税费及附加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社会统筹保障金、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付消费者退货金或赔偿金、应付售后服务费、应付环境治污费、应交环境绿化保护费、应交社区服务费、应交公益福利捐赠款、应付其他社会责任款等项目。

责任负债概念中的义务, 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 才确认为责任负债: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 责任权益。

责任权益是指企业责任资产扣除责任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包括人力资源资本、社会责任资本盈余、其他各种社会责任资本等项目。

责任权益的金额取决于责任资产和责任负债的计量。

4. 责任收入。

责任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会导致责任权益增加的,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包括社会责任收益等项目。

责任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并导致企业责任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 才能予以确认。

5. 责任费用。

责任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责任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包括社会责任成本、社会责任费用等项目。

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从而导致企业责任资产的减少或者责任负债的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 才能予以确认。

6. 责任利润。

责任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履行社会责任的经营成果, 包括责任收入减去责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责任利润的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利得和损失等。

责任利润金额取决于责任收入和责任费用、直接计入当期责任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五、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会计要素的计量, 除了可以选择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可变现净值法、现值法, 以及公允价值法等常用方法之外, 还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法:

1. 机会成本法。

对于社会责任会计而言, 机会成本法是指一项资源投入某项社会责任的用途而放弃的投入其他用途的代价。此法适用于企业在不同的社会责任投资的备选方案之间的选择。

2. 预防或恢复成本法。

有些社会成本可以通过预防或恢复原状所需的成本进行估计, 并进行系统的分析, 尽量准确地估计出社会成本。例如, 由于企业的废水污染了河流, 其社会成本可以通过把河流恢复到清洁状况所需要的费用而确定。

3. 社会公正法。

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造成严重损害时, 往往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法院通过广泛的调查, 能较准确的判断相应的损失金额的多少。通过法院对企业的判决,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遭受损失的总量估计。企业的赔偿数额可以作为社会成本的量度。

4. 调查分析法。

调查分析法主要用于计量企业对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它是指当找不到环境质量恶化所导致的可以观察和量度的结果, 或者评估者希望了解被评估者的受偿意愿时, 就通过对被评估者进行直接调查, 评估他们的受偿意愿, 以此作为社会责任事项计量数据的方法。

5. 替代品评价法。

替代品评价法是指当某项社会成本或社会效益无法直接决定时, 可以通过估计某些与所要估计的项目大致具有相等功能的价值来确定社会成本或社会效益的方法。

此外, 还有投入产出模型法;影子价格法;权衡博弈法;模糊数学法等方法。

六、社会责任会计报表

社会责任会计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责任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责任经营成果、责任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包括责任资产负债表、责任利润表、责任现金流量表和责任报表附注。其中, 责任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社会责任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责任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社会责任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责任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社会责任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而附注是指对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所做的进一步说明, 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参考文献

[1]罗金明:基于和谐社会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框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6, (1.2)

[2]柴利明:社会责任会计亟待实施[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4, (04)

社会框架 篇5

ye

一、龙门石窟简介

龙门石窟,也称伊阙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佛塔39座,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路洞等,为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以上两洞的洞窟及窟顶装饰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奉先寺、净土堂、龙花寺、极南洞等为唐代代表洞窟。龙门石窟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研究目的

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人宝贵的文化财富,笔者通过查阅当地相关文献,走访市民等群体,搜集当代龙门石窟的雕刻技艺的传承、保护的具体状况。

龙门石窟是我国古代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之一,我们此次调研,旨在通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龙门石窟的具体情况,了解它在当代的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的社会价值,对其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总的说来,此次对龙门石窟调研的目的在于调查其当代保护与发展状况,并得出理论性的科研成果。同时,将综合分析调查研究的利害,将成功之处大力发扬,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形成中国石窟雕刻技艺传承、发展的价值样本,并将其推广,让中国其它地区的石窟发展得到借鉴,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在去进行实地调查前,我首先研读了关于龙门石窟的相关书籍和相关论文,例如,龙京红、石佳的《龙门石窟的保护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黎臻、袁济喜的《从北魏龙门石窟艺术透视南北审美文化的交融》,周伟伟的《世界遗产地游客体验满意度研究——以龙门石窟为例》等等,上网查阅了洛阳市的相关资料。对洛阳市的各方面情况,龙门石窟的发展过程、保护方式、社会价值等方面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为接下来的田野调查做好充分准备。2.社会调查法

在对龙门石窟进行调查时,要综合运用参与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参与观察法”是功能学派创建人马林洛夫斯基在人类学和民族学田野调查中建立的一套“严密而费力”的实地观察的作业标准。我初步计划对洛阳市民、外来游客、龙门石窟景区导游和相关专家进行观察与访谈,考察他们对于龙门石窟的看法。3.比较分析法

笔者将把洛阳市龙门石窟的保护措施和发展过程与敦煌莫高窟、大同市云冈石窟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根据洛阳市的实际状况,提出龙门石窟文化怎样发挥更大价值的有效意见,并提出怎样更好的传承下去的措施。

四、研究内容

1.龙门石窟的保护

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其造像雕刻的人工技艺、佛像的日常保护等方面需要重点关注。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调查:

(1)龙门石窟的保护管理具体措施。通过访谈景区工作人员、相关专家的方式;(2)龙门石窟遭到破坏的部分及其原因。通过访谈景区工作人员的方式;

(3)龙门石窟应对一系列问题的对策,如景区包容不了过多游客、景区自然环境保护等问题。通过访谈景区工作人员、相关专家、上网查阅资料的方式。

2.龙门石窟的发展

(1)对当地市民、外来游客的精神启示;(2)旅游开发的方式、设施的建设;(3)造像技艺的传承。(4)未来景区的规划。

龙门石窟调查提纲

首先是对游客、市民、专家、工作人员基本信息的收集,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籍贯、宗教信仰等。其次是提出问题,具体如下:

一、对外来游客访谈

1.您是第几次来龙门石窟?和谁一起呢?

2.您是通过什么途径得知龙门石窟的?(网络、书本、别人介绍等)3.您对于龙门石窟旅游景点是否满意?以后是否还会来? 4.您来龙门石窟最大的收获是?

5.您觉得景区的基础设施安排是否合理?比如路标和解说牌、公共环境等方面。6.您对导游的解说是否满意?

7.您对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是否满意? 8.您是否购买景区纪念品?

9.您觉得龙门石窟的票价是否过高?对于龙门石窟的发展是否有利?

二、对市民的访谈

1.龙门石窟对于洛阳的重要性?

2.您觉得现在龙门石窟的保护措施存在哪些不足?

3.您对龙门石窟有什么看法吗?可以对未来的发展提供几点建议吗?

三、对专家的访谈

1.龙门石窟具体有哪些方面值得传承的? 2.龙门石窟的资料收集通过哪些方式?

3.您觉得景区管理方面是否有不足的地方?该怎样完善? 4.对于龙门石窟文化的传承,您觉得可以通过什么方式? 5.对于龙门石窟的保护,您有什么建议吗? 6.龙门石窟现在保护、发展模式。7.龙门石窟未来保护、发展模式。

四、对景区工作人员的访谈

1.龙门石窟保护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2.龙门石窟损坏的部分多吗?为什么会被破坏?有哪些补救措施?

3.像国庆旅游高峰期时,对景区的保护是怎样的?比如是否会限制游客数量。4.关于龙门石窟的资料,您从哪获得?

5.您在景区工作了多长时间?您喜欢这份工作吗? 6.未来景区发展的模式是怎样的?

7.景区开放的具体时间?在什么情况下会关闭?关闭多长时间? 8.旅游淡季和旅游旺季游总数?

9.您是否遇到过游客在景区的不文明行为、破坏佛像的行为?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10.您觉得龙门石窟的文化怎样传承发展下去?

11.景区内关于石窟雕刻技艺研究方面的人才多吗? 12.龙门石窟的向导是否分为专业向导和志愿者向导?他们通过怎样的培训然后上岗?对于外国游客是否也有专业向导解说?

社会框架 篇6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框架

中图分类号:C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6-0084-0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共同构成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2006年6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全国高校掀起了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热潮。那么,什么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包括哪些要素,其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又有哪些呢?目前学术理论界并未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笔者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解读。

一、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内涵

科学的生命在于创新,科学的灵魂在于创新。科学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科学家不断创新的过程,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人类获取知识和认识真理的过程。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科学已得到世人公认,只有创新才能保持哲学社会科学的活力并使之获得持续发展。所谓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能动地运用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对人类社会现象、历史现象、精神现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进行的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能够揭示和预见其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首创性科学探索活动,该活动既是一种首创性的理性加工过程,也是一种将理性加工成果转化为社会财富的过程。

一般说,主体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1)在认识论中,主体是从事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可以是个人、社会集团或人类。主体之所以成为主体,就在于主体有意识、能思维,能将自身之外的客体自觉地作为实践和认识的对象。(2)从在事物存在和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来看,主体又是指组成事物整体的诸要素中最基本的、最主要的主干部分,带有较明显的实体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主体是指参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且具备创新功能的行为主体,可分为两类,一为研究主体,一为服务主体,主要包括: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政府、咨询与中介服务机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主体六大系统(高等学校、社科院、党校和行政学院、党政研究机构、军队院校和企事业研究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基本研究主体,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在探讨人类社会现象、历史现象、精神现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创新活动中取得新思想、新知识、新发现、新见解、新领域、新问题、新运用、新事物等所具备的本领、技能、潜力和相关资源。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组织能力之一,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种创新资源(包括人才、机构、设备、场地、经费等有形资源和创新文化、政策机制、组织管理等无形资源),通过理论创新、知识创新、观点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各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产出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包括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等直接成果以及创新人才和成果应用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等间接成果),并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与创新特色的综合能力,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主体创新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

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是一个新知识、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的生产、传播、应用与扩散的过程,是一个多要素投入和多要素产出的过程,这就决定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单一能力,而是由知识的、技术的、管理的、文化的诸多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由多维能力构成的能力系统。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Chris-tensen)和迈克尔-雷纳(Michael E.Raynor)基于传统的“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RBV)”,将组织能力分解为三要素:组织的资源(Resource)、流程(Process)和价值观(Value),并把它称之为组织能力的“RPV模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高校能力体系中的一类。借鉴这一思想,笔者认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创新投入能力、创新运行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分别对应资源、流程与价值观,构成了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要素系统。

(一)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能力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一种资源重新组合以获得效益的行为,而创新的投入则是启动创新和维持创新的基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能力是指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中投入的创新资源数量和质量。尽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资源投入的多少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的大小并非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但创新资源投入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假定所投入的创新资源的利用程度是变量,而且其他影响因素不变,创新的产出能力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的函数。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能力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得以进行的最基本的先决条件,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作用空间,也是衡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一般来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能力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科研队伍。早在20世纪6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W.Sehultz))就提出了人力资本的理论,其基本观点包括:(1)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2)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3)人力资本投资增长速度远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增长;(4)资本积累的重点应从物力资本转移到人力资本。在创新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要素。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力资源,是指投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中的科研人员,他们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的主体源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力资源投入,是指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的科研人员的数量及结构,从而反映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力资源的规模、数量与质量。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人,人

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社会实践的效率。人力资源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了创新行为的可行性和可能性。雄厚的人力资源是加快创新速度、提高创新质量的重要因素。没有一支思想解放、功底扎实:学风严谨的科研队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我们国家之所以过去能够取得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最重要的是因为我们国家拥有一批国内外公认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人员都能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有其独有的特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除应具备一般创新主体的基本素质外,如优良的道德品质、合理的知识结构、综合的能力结构、稳定的心理品质,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要有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要有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敢于创新的理论勇气;四是要有深厚的学术底蕴、深邃的学术眼光和宽宏的学术气度。

其二,科研经费。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创新,不太可能由单兵作战的方式来完成,也不太可能在简陋的条件下来实现。无论是从创新的条件、创新的动机、创新的目的还是从对创新的评价和激励的角度看,经济基础、物质因素都是科学创新能力形成的必要社会条件和物质利益动因。科学创新活动的组织工作越来越庞杂,创新活动的中间环节越来越复杂,创新活动的成本越来越高,因而也就越来越需要全社会的鼎力支持和大量的物质资金投入。资金是创新成功及创新成果转化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财力资源投入能力从经济的角度亦反映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较强的风险承担能力以及融资能力,一方面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规模和档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财力投入主要表现为科研经费的投入。丰富充足的科研经费投入是科研活动的动力燃料,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物质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得以进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投入,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的客观源泉,是做出创新成果、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支撑条件和坚实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发展必须的生命能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充足的经费是不可能设计、开发和承担起相应的科研项目的,更别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性成果。可以说,高校支配和使用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经费的数量,特别是获得教育部哲学礼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市级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物质保障能力、风险抵抗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其三,科研设施。无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是创新成果转化,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物质资源,是指投入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中的物质基础设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物质资源投入,是指为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设施的数量及档次,从而反映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物质资源的规模和数量。创新科研设施是创新体系的必需条件,会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开展与成效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来说,创新科研设施主要包括研究基地、实验室、大型科研设施、数据库、信息网络和图书馆等基本条件。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往单科演进的学科发展模式已为多学科的交叉、渗透、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学科发展特征所代替。多学科相互结合,特别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是历史的必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不仅要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主要部门进行多方面的广泛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而且要求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结合成为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同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需要社会的宽容和支持,它需要通过特殊的制度安排,形成自我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机制。只有创造出一流的科研设施和科研环境,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和开发提供先进的基础设施,如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基地、丰富的信息资源等,才能更好地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

(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作为一种资源重新组合以获得效益的行为,而创新的运行则是推动创新和提高创新的动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是指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中能使各种创新元素有效地运作起来的程度和效率。光有充裕的人、财、物等创新资源,并不能得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效果显著,也不能就此得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就比较强。人、财、物等创新资源要得到合理流动与合理配制,要能实现其绩效最大化,还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管理与激励。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得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发展后劲和创新潜能,也是衡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一般来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社会支持。科学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社会根植性。社会根植性,在社会学上又称之为嵌人性,一般将其定义为:“与社会行为和结果一样,经济行为和结果受行为人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整个网络的结构影响。”这种关系及网络成为社会网络。社会网络的存在,可以降低成员之间的交易成本,增强网络结点间的信任,加强网络结点间的团结,加强网络结点间的合作,优化网络结点间的关系,增强网络结点的环境适应能力,加快信息在结点间流动,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界面,提高知识在网络内的扩散水平,共享社会关系网络、劳动力市场和服务,共享市场机会及分担风险,提高网络内结点的持续创新能力,从而维系网络组织的持续竞争优势。社会根植性的机制通过信任机制和社会资本影响创新主体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大要素根植于所在创新系统的力度,进而影响了创新的发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闭门造车是难以成功的,同样需要来自于外部的社会网络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的社会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智力资源支持,二是财力资源支持,三是生活环境支持。社会支持因素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起到补缺、支撑和强化的作用,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力可以部分转化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

其二,管理机制。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的存在,可以解决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和约束人们的竞争和合作方式。制度可以降低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可以提高对创新的奖励,好的制度选择会促进创新,不好的制度选择会将创新引离经济发展的轨道或扼制创新。管理是建立秩序、激活力量、提高效率的手段。在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管理已逐渐显示出超越其他学科的巨大威力,成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固然不能离开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但所有这些条件实施最终还要靠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作为一

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不仅与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密切相关,而且与创新的社会环境和创新的机制密不可分。因此,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特别是在鼓励创新的机制上要有新的突破和新的举措。一个具有良好管理机制的高校可以面对并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缺陷,能够焕发和激起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的积极性,磨合并协调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各环节和各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建立适应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机制。关系到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否出成果,以及成果的数量和成果的质量问题,也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问题。建立管理机制的原则,应是既要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自身规律,又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既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又能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和提高。

其三,组织文化。一般而言,一个民族的创造活动,是一个民族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的体现,同时又为这个民族历史地造成的社会文化观念、制度和规则所制约。创新作为人的文化行为,是只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价值选择和创造活动。创新方向的确定、创新活动的开展,都依赖特有文化的性质与结构尤其是它的内在张力。由此,人们创新的取向和内容,创新的意识和能力,都会由于社会文化的性质与形态的不同而不同。所谓文化,主要指社会所特有和嗣承的观念模式、价值模式、行为模式和制度模式,既包括价值观、态度、信念、行为规范和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等,也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和制度。文化规定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基本素质和心理性格的形成,对人类的社会性活动有着深刻和内在的影响。所谓组织文化,是指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得到体现和传播,并被传递至下一代员工的组织运作方式,其中包括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一整套信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目标、技术和实践。组织文化也是一种群体控制机制,但它是非正式的。由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包含着不可预知性、冒险和不规范的解决方法,传统的一些正式控制机制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因而有效的文化管理是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核心措施之一。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过程中,良好的组织文化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具有潜在的影响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在组织成员相互理解支持基础上的温暖和谐气氛;二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创新积极性的平等竞争气氛,使获得自由的科研人员在这种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与合作成为可能,从而促进创新。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组织文化是一种创新型的组织文化,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支持冒险与变革;第二,对待创新成果的宽容态度;第三,鼓励科研合作;第四,宽松的学术氛围;第五,强烈的创新倾向;第六,恰当的创新动力。

(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强弱的最直接体现,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成功与否的客观尺度,同时还会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以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活动的取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既是先前创新活动的产出,又是后续创新活动的投入,没有足够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意味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不强,也将直接影响下阶段高校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信心、决心和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包括创造和发展新知识、新理论的知识创新能力,将新知识、新理论转化为新方法、新流程和新服务的能力以及实现科研成果的转移、传播、扩散和渗透,形成现实生产力的成果转化能力,反映了将创新资源和投入转化为价值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的能力,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最终效果的评价,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

一般来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科研产出。科研产出,也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活动所产生的成果,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的最直接表征,科研产出的数量多寡与质量高低直接反映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强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必须具备五个基本要素:(1)以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2)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必须经学术权威部门鉴定,应用研究成果必须被实践证明;(3)有积极的社会效应(益)或一定的经济效益,只有产生正效应的研究结果,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成果;(4)必须有一定的被人们认可的表现形式,如论文、论著、报告等;(5)必须有明确的结论,如创立新的理论、学说,提出新的观点、思想,或提出新的策略、对策、措施。从表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角度来看,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产出更应关注成果的质量,而不仅仅是看其数量。尽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产出与其他的产出一样,需要有一定的规模表征。无论是评价一个研究单位、一个学校还是具体的研究者个人,首先可以作为客观依据的也正是这种规模表征。但是,在这种规模表征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其精品之作、惊世之作、传世之作,并通过这样的高质量成果来衡量其研究水平和研究基础。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评价,要正确处理量与质的关系,在质的基础上追求量,从而建立以质为主,兼顾数量的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

其二,学科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学科建设的灵魂。如果没有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学科建设势必停滞,甚至萎缩。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进,就是人类在思想、理论、科学、文化上不断创新的结果。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诞生和发展,都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创新的结果。某一学科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幼稚到成熟,一刻也离不开该学科创新。纵观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及突破,社会各方面的每一进步以及任何一个新理论的诞生,都和某一学科的发展与创新密切相关。学科建设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关键。没有一流的学科,没有特色和创新的学科,要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以学科建设为核心,通过平台和团队建设等有效形式把学科水平提上去,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才有更大的后劲和潜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才能持久。

其三,社会贡献。所谓社会贡献,就是指某一经济活动除了创造的直接经济收益以外对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贡献。对中国绝大多数普通高校来说,作为对国家投资和社会支持的一种回报,都讲究社会贡献,而且其社会贡献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该高校的办学实力、科研实力、成果转化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从古到今,事实上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社会都旗帜鲜明地承认和接纳那些对社会贡献突出的高水平大学,也只有那些对社会发展贡献巨大的高水平大学,才能够从社会得到包括物质和精神多方面的丰厚回报,从而使其有资本保障自身获得优于其他大学的发展。换句话说,大学安身立命之本既然是广义的服务社会,大学获得发展的前提则是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虽然可以发表论文和出领先的科研成果,但是,若不能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不能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不能够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样的大学又如何充分体现为具有社会贡献呢?因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通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所产生的社会贡献,主要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转化两个方面来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关键在于要有足够数量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及具有市场意识和扩散能力的创新人才,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决定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高低。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如果研究活动成为个人的孤芳自赏,研究成果不能实现有效的转化,那就不可能真正释放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量,也就无法实现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功能。

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基本框架

从上述分析可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可以分解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三个要素,而每一个要素下又取决于或表现为不同的方面。按照“确定构成要素一分解构成要素一精选内容要素一内部要素的指标化一评价指标的审定”的指标体系设计思路,构建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

低碳经济下社会责任会计框架构建 篇7

一、社会责任会计内涵与内容

(一) 社会责任会计的内涵

社会责任会计是从整个社会利益的角度对企业经济活动造成社会影响的计量和报告, 而不是从某个企业经营者或者股东的角度来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果, 使会计服务的对象, 从传统的为一个单位服务, 扩大到为整个国民经济管理服务, 会计核算的范围不再仅限于企业内部的财务收支和财务盈余, 而是进一步要求核算企业经营带来的外部社会成本和效益, 其目的在于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益。 (1) 在企业片面追逐利润对社会带来的“负效应”以及社会公众对此的日益觉醒和密切关注下, 社会责任会计由此产生, 并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 (2)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基础主要是西方福利经济学派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念, 而内部责任会计主要以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分权管理理论等为理论基础。 (3) 社会责任会计是以各特定的企业单位为主体, 传统会计则是以企业内部各实体的经济活动为主体。 (4) 社会责任会计核算的重点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主要包括社会资源利用, 废旧物资改造、产品质量控制, 环境污染治理, 职工培训以及工资支付, 社区的贡献度, 公益活动等。 (5) 社会责任会计有利于沟通国家宏观调控和企业微观活动, 促进企业与社会发展目标一致性, 协调企业与社会平衡发展, 抑制企业的短期化行为, 使国家的宏观效益和企业的微观效益达到有效平衡。

(二) 社会责任会计的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既包含社会公众物质利益方面的责任, 又包含维护社会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社会秩序安定的责任, 也包含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责任。结合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 总体来说, 社会责任会计揭示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企业环境保护的责任, 企业对政府应履行的责任,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应履行的责任, 企业职工福利方面应履行的责任, 企业对社区的责任, 企业对消费者应履行的责任等。社会责任会计的提出, 凝聚着人类对和谐社会的渴望以及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期盼, 具有十分积极的价值内涵。

二、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实施的必然性及难点

(一) 社会责任会计实施的必然性

社会责任会计的实行和推广, 将会使政府、社会大众及企业本身受益, 其实施具有必然性。对政府而言, 推行社会责任会计可以规范市场秩序, 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 打击假冒伪劣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维护及保障诚信企业及公众的合法利益;对企业而言, 短期利益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从长期看, 有助于企业提升社会形象, 增强自身的经营力以及区域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更能提高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对社会公众而言, 产品质量不存在缺陷, 消费者利益受到保障, 市场运行更加规范, 诚信风气得到表彰, 民众生活质量也会提高。

(二) 社会责任会计实施的难点

目前我国推行社会责任会计仍存在诸多难点, 如, 企业普遍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诚信风气缺乏, 且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披露社会信息的约束不够, 这导致了企业不披露或披露时只愿反映贡献部分, 而不愿揭示其对社会造成的损害, 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此外,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人才缺乏, 现有的研究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责任会计框架体系以及许多企业在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预测、控制、分析社会责任会计方面存在空白, 在企业账务处理上存在信息输出缓慢等缺陷, 缺乏实施社会责任会计方面的理论及实践。

三、社会责任会计方法体系构建

(一) 计划体系

社会责任会计计划体系是企业以多种计量形式确定在计划期内履行社会责任所应达到的目标, 目的在于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有条不紊的情况下创造最佳社会效益。根据计划的总目标, 安排企业生产经营的分目标, 即在企业内部分解指标, 层层下达, 明确内部各部门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职责, 将总计划分解落实到实处。

(二) 会计核算体系

会计核算体系用来反映和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是企业全面经营决策所提供社会责任信息的计量依据, 其核算方法的科学、准确是确保提供社会责任信息可靠的重要保证。核算体系主要是实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总分类核算, 以货币形式记录、反映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为此, 可设置社会资产、社会负债、社会成本、社会效益及社会损益五大类账户来支撑社会责任会计核算总体框架, 如表1所示:

各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一, 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内容也各不相同, 社会责任会计框架的构建有利于不同性质企业的核算本质趋同。从根本上讲, 社会责任会计主要分为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两方面内容。

社会效益以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 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给社会带来的外部效益, 包括对社会公益贡献、对社会人力资源的贡献及对企业所在地的贡献。核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设立社会公益贡献科目, 在企业发生社会公益贡献时, 借记“社会公益贡献支出”, 贷记“社会效益”, 每月月底汇总, 年底累计汇总各月的社会公益贡献。将累计汇总数计入社会责任利润表“社会收益”相关科目中, 核算企业社会责任损益。 (2) 企业对社会人力资源贡献的核算应该以货币计价, 对于企业发生的员工培训进修支出、福利改善支出以及为保障员工安全发生的额外保险支出, 在确认社会贡献时要满足两个条件:该贡献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企业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已经发生了的相关费用。 (3) 企业因各种经营需要而给其所在地带来的社会福利应纳入社会贡献核算的范畴, 如因经营需要而兴建的各种基础设施同时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推动效应等。可以根据企业经营活动带给当地的便利情况, 合理设立不同的明细科目, 按货币计量, 历史成本法核算, 但要注意入账计量方法的正确性。同时, 确认的两项标准为:企业对所在地的贡献已经发生, 该社会经济事项达到一定的数量规模且效应必须是积极有益的, 能够确认企业对所在地贡献的比例。

社会成本是指企业的经营行为所引起的社会资源的超速消耗或给社会造成的损害, 包括生态环境破坏成本、资源消耗成本、社会人工成本三部分。对企业社会成本的核算应注意: (1) 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社会成本的确认应同时符合两个条件: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事项确已发生;可以界定污染的地理范围和所造成的损失能够依据合理的方法计量。 (2) 企业消耗自然资源已经发生, 且可以界定自然资源所消耗的数量和能够计量消耗资源的价值, 所产生的相关费用属于企业的资源消耗成本范畴。 (3) 在核算社会人力成本时应考虑其现实价值。企业的社会人力成本是指在企业工作且能计算出其工资及培训支出的人力资源, 主要有社会养育成本和社会教育成本, 其费用计算需采用累计叠加法进行。

(三) 财务报告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财务报告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各种信息资料的汇总, 以及如何完成、在什么社会区域中完成其社会责任的信息汇总资料。西方国家目前采用的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有以下几种:叙述性反映、在现有报表中添加新项目或以附注形式反映、运用独立报表反映 (又分为环境污染报告、社会资产负债表、社会责任利润表、增值表等) 、经济计量模型 (成本效益分析法、投入产出模型) 等形式。在我国, 一般采用分类别披露的形式, 即对非货币性的企业社会信息, 一般主要采用文字说明的叙述报告形式;而对货币性信息则可采用结构式的报表形式披露, 既可以通过增加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新项目以对现有的会计报表进行充实改进, 又可以通过编制社会收益表来反映企业的社会损益, 通过编制社会经济运营表来反映企业与社会公众、环境、产品的情况, 通过编制社会资产负债表来反映企业的社会资产和社会负债。

(四) 评价指标体系

用于考核和衡量企业社会责任契约执行性及其结果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标准体系, 可以从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经济责任、伦理责任、环境责任、慈善责任多层面加以考核, 体系中最主要的是经济、伦理、环境三个方面。其中, 环境责任评价指标大体可以从环境状况指标、环境经济业绩指标、环境管理业绩指标三方面分别用以衡量环境法规执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环境资源利用的有效性、自然环境管理的有效性情况。

四、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不足及改进

(一)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不足

一是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研究不成熟, 实务上可操作性差。近年, 虽然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许多专家学者展开了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 但并没有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框架和设置具体核算科目, 没得出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结论, 此外, 政府相关部门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也没有足够重视, 理论研究的欠缺使得实务操作付诸实施成为空谈。二是部分企业实行社会责任会计的成本较高。与传统会计相比, 企业实行的社会责任会计成本相对较高。这主要是因为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内容范围广、核算方法复杂、核算依据少、核算人才稀缺。一般而言, 企业的社会责任事项不会以交易形式发生, 不存在原始凭证, 要对这些事项的社会成本和效益予以核算和计量较为困难, 缺乏核算和计量的依据, 且有的计量方法较为复杂, 需要的数据多, 企业要为此付出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导致企业实行社会责任会计的成本偏高。

(二)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改进

一是充实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应结合目前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有针对性地充实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企业披露以下几个方面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至为重要: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贡献, 如治理环境污染、荒地荒山整治、节约矿产等;对社区设施完善、公共交通、通信娱乐设施的贡献;对人力资源的贡献, 如对职员培训、提高工资和改善福利、工作条件改善等;对社会公众的贡献, 如对慈善、公益事业的无偿捐赠以及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支持等。二是完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结合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 我国同样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披露社会责任会计。根据实行的成本大小不同, 小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披露模式。对于小企业而言, 可以在现有的报表体系中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科目尽可能单列, 但是设置新的科目应当与原有科目相对应, 如在“管理费用”科目下单设置“环境治污费”、“环境绿化保护费”等科目, 这种披露方式有利于小企业降低自身披露成本, 而无法量化的信息, 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用文字表述的方式披露。对于大中型企业以及污染型、资源耗费比较严重的中小型企业, 为了全面真实地计量其社会责任, 除了要求其在原有会计报表中单列社会责任会计科目, 在附注中披露定性信息外, 还应要求其单独编制社会责任资产负债表、社会责任利润表、社会责任现金流量表等。三是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审计制度。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树立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有赖于严格的约束机制, 没有经过审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信度低,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该通过审计确立公信力。目前我国企业审计主要侧重于财务收支盈利方面, 还没有实行专门的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 所以各级政府审计机构应主动承担起监督职能, 加快研究和实施社会责任审计制度, 借鉴国际已有标准, 建立适用于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 使社会责任审计有据可依。

参考文献

[1]刘玉廷:《严格遵守会计准则、提供高质量财务报告、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会计研究》2010年第1期。

[2]阳秋林:《架构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指标分析体系》,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3]谢良安:《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研究:回顾、综述与思考》, 《财会通讯》 (学术) 2007年第7期。

[4]宋在科:《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6期。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框架构建研究 篇8

随着CSR的发展, 就必然需要对CSR信息进行披露、评价与监督, 从而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CSR信息的需求。一方面, 履行CSR的企业通过CSR信息的披露来向利益相关者发出自己履行CSR的“信号”, 为企业争取各种社会资源 (譬如更多的资本投入等) 。同时, 企业也可以通过社会责任会计来衡量各种CSR的成本和收益, 从而为企业进一步优化CSR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另一方面, 不同利益相关者也可以通过企业披露的CSR信息来做出相关决策。

CSR与社会责任会计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从PDCA模型 (戴明循环, 见图1) 中反映出来 (郭沛源等, 2008) 。PDCA模型将CSR管理分解为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四个环节, 这四个环节组成一个闭合循环, 不断重复便可实现CSR持续改进。社会责任会计发生在第三个环节———检查, 即CSR绩效信息。检查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可以计量执行CSR计划 (P) 所产生的效果, 并对照计划制定改进行动 (A) 。此环节倘若缺失, PDCA模型就无法继续。所以说, 社会责任会计是企业责任管理的重要一环, 没有社会责任会计就很难进行CSR精细化管理。

目前社会责任会计在实际应用中日益广泛。据毕马威2008年10月的调查表明 (郭沛源等, 2008) , 在全球最大的250家企业中, 将近80%的企业都发布了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在调查的22个国家 (不含中国) 前100名企业中, 平均有45%的企业发布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但各国之间的差异较大, 有的国家前100名企业中有90%发布社会责任会计报告 (如日本) , 也有的国家前100名企业中只有不到20%发布社会责任会计报告 (如墨西哥) 。

自从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以来, 中国社会责任会计的应用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过去, 中国披露CSR信息的企业“不多见”。但是近年来明显增多, 据郭沛源等 (2008) 统计显示, 中国披露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企业在1999年仅1个企业, 但是到2008年前11个月就有121个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会计报告 (本文将不同名称的类似报告统称为社会责任会计报告) 。具体数据见表1。不过, 与欧、美、日等“报告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的大企业发布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比例仍然较低, 但根据发展趋势, 预计在未来数年发布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企业数量将会持续攀升 (郭沛源等, 2008) 。但是, 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 尽管发布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企业数量与日俱增, 但是由于缺乏一个公认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框架, 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框架来披露CSR信息, 从而大大降低了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有用性。因此, 为了提高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有用性, 必须尽早制定一套公认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框架。

二、最优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框架

1. 众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框架。

从CSR研究角度, 传统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太窄。企业收入概念需要拓展, 因为经济业绩并不能有效衡量社会整体福利。既然企业活动既受到经济影响又受到社会影响, 企业必须满足社会对其利润创造与改善生活质量的期望。这与合法性理论提出的社会契约概念本质是一致的。

传统会计由于不能全面反映企业信息, 长期受到批评。它不能动态反映企业价值创造活动, 也不能反映政治社会因素如何影响企业价值创造活动或如何受到企业价值创造活动的影响。不断出现的不同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框架就是这方面很好的例证 (见表2) 。然而, 目前并没有任何一个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框架得到一致认可。

尽管不同研究提出了诸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框架, 然而, 将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框架整合到传统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还是非常困难的。这方面比较值得提倡的例子就是三重底线 (TBL) 报告方法。

TBL报告不仅提供企业经济业绩信息, 还提供环境业绩信息与社会业绩信息。这个思想根植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与目标之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 可持续发展即在不损害下一代生存发展的条件下, 满足现行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正如Deegan (1999) 所指出的, “任何组织或者团体要想可持续发展 (从长远来看) , 必须有财务支持, 必须最小化 (或者尽可能降低) 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行为必须遵循社会期望”。也就是说, 企业需要考虑经济业绩、环境业绩与社会业绩。仅仅计量与报告经济业绩并不够, 为了实现科学发展观, 企业必须竭力在TBL所指出的经济业绩、环境业绩与社会业绩三个方面都获得更好的业绩。这也正是本文图1所示的内涵所在。

如何提供TBL报告呢?一个可选的方法就是, 在全世界推行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GRI) 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该指南旨在创建一个公认报告框架, 将财务、环境与社会信息整合在一个报告中。由于GRI已经得到广泛且积极的支持, 其吸收了大量来自企业、非政府组织、会计组织、投资者组织和贸易组织的代表的加入。这些不同的参与者共同参与制定一套共同认可的报告指南, 从而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可。正如GRI (2002) 指出的, 其提出的报告框架近期已得到较大范围的一致认可。

2. 基于TBL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指南。

GRI基于TBL的思想, 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指南 (或称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 , 旨在改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质量与效用。该指南是一个报告经济、环境与社会信息的报告框架, 由企业在报告其经济、环境与社会信息时自愿执行。该指南发布的目的旨在: (1) 列出报告原则和内容, 以帮助企业编制社会责任会计报告; (2) 帮助组织获取其经济、环境与社会业绩的平衡表; (3) 改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可比性; (4) 支持社会责任业绩的基准指标与评估; (5) 作为利益相关者全面参与的重要工具。该指南中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有时也称为TBL报告。

该指南可以作为企业自行创建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框架, 以及计量与报告环境方面的指标的非正式参考。企业也可以直接根据该指南编制社会责任会计报告。考虑到实施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工作的复杂性, GRI指出, 在初期应用中可以不编制全面的基于该指南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 而可以在以后期间逐步采用该指南。这些提供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框架的指南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日益广泛, 这种倾向在中国也可以看到。

三、GRI指南在中国的应用

根据GRI指南编制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在中国应用日益广泛。譬如, 中远集团2007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荣获GRI评级最高级A+, 这是第一家获得GRI可持续发展报告A+级的中国企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入选了2008年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榜, 成为中国首家入选该榜的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的2007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得到了联合国全球契约办公室的高度评价;中钢集团于2008年10月对外发布了《中钢集团可持续发展非洲报告》, 这是中国企业发布的第一份面向非洲的可持续发展报告, 也是国内企业发布的首份国别报告。下面简要介绍GRI评级最高的中远集团社会责任会计报告。

中远集团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分为三个部分 (具体构成见表3) 。第一部分是对企业总的描述披露, 包括企业战略和分析、机构概况、报告参数以及管理结构、承诺和责任。第二部分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方法的披露, 分别按照经济、环境与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披露。第三部分是企业社会责任业绩指标, 也分别按照经济、环境与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披露。其中, 社会方面分别按照劳动行为和体面的工作、人权、社会责任和产品责任进行披露。

中远集团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中所有财务数据都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确认和计量, 并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审计。为保证整个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 中远集团可持续发展报告提请联合国全球契约办公室授权的中国企联全球契约推进办公室及中国企联全球契约推进办公室认可的挪威船级社按照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审核程序进行审验, 提供独立的审验报告, 并且将鉴证报告与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一同披露在公司网站上。

四、结束语

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履行相关社会责任。然而, 中国企业目前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还很不理想。一个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法是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报告与披露,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透明度。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目前,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最广泛认可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框架应该是GRI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指南。该指南基于TBL思想之上, 将企业主要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分为经济、环境与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报告与披露。企业可以自愿参照该指南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报告与披露。该指南在世界很多国家 (包括中国) 的应用日益广泛。

尽管如此, 联合国全球契约办公室在年度进展报告概述中指出, “企业提交年度进展报告……更重要的是企业可以直接与利益相关者交流其在实施全球契约10项原则的过程中取得的进展。因此, 最理想的做法是将年度进展报告融入企业现有的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的报告中, 比如年度财务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等。”这就向会计学界提出了两个挑战: (1) 如何将社会责任会计与传统会计整合, 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整合到传统的企业财务报告中?GRI提出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指南更多的是关注如何报告的问题, 如何确认、记录与计量相关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是会计学界, 乃至传统财务会计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传统财务会计要想保持其活力, 必须要对传统的财务会计范式进行创新, 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整合到财务会计范式中。 (2) 如何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鉴证?在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与传统企业财务报告整合到一起之后, 必然面临着如何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鉴证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小问题:首先, 谁来鉴证?注册会计师如何参与到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鉴证之中?这与注册会计师行业未来的发展与竞争力的提高紧密相关。其次, 如何鉴证?这就需要研究开发一套规范的鉴证标准与方式体系。最后, 如何监管鉴证者?如果不能对鉴证者实施有效监管, 则很难保证鉴证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沛源, 钟朝宏, 陈颖等.价值发现之旅——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研究.商道纵横, 2008

[2].Bedford N.M.Income Determination Theory:An Acco-unting Framework, Addison-Wesley, Massachusetts, 1965

[3].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CED)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Business Corporations,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 DC, 1971

[4].Deegan C.Implementing Triple Bottom Line Performance and Reporting Mechanisms, Charter, 1999

[5].Elkingtion J.Cannibals With Forks:The Triple Bottom Line of21st Century Business, Capstone Publishing, 1997

[6].Estes R.Corporate Social Accounting, Wiley, New York, 1976

[7].Guthrie J., Parker L.D.The Australian Public Sector in the1990s:New Accountability Regimes in Mo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Taxation, 1993;1

[8].CAEW.New Reporting Models for Business, 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in England and Wales.London, 2004

社会框架 篇9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框架的目标是整个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框架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 是进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基本指导, 因此, 应当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框架下的披露内容、披露途径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目标相一致。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认为, 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 不应当仅仅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 还应当最大限度地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与愿望, 这里所提到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应当是包括消费者、社区、员工以及整个自然环境在内的广义的利益相关者。

基于上述分析, 笔者认为,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应当定位为:能够为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履行应尽社会责任的具体情况以及信息, 从而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能够有效地了解并掌握企业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以及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从而以此为依据, 对该企业进行相应的监督以及惩罚。

对于企业的投资者来说, 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掌握, 能够对企业的财务业绩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动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从而决定其是否应当对其进行投资;对于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消费者来说, 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了解, 能够对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以及服务能力有一个基本的把握, 从而决定是否购买该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对于企业所在的社区来说, 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以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为依据来评判自己所得到的福利待遇问题等。

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社会性原则。企业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过程中坚持社会性原则就是要有助于对企业社会价值的最终评价, 要有助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状况形成有效监督, 要有助于企业管理层以及社会相关利益者能够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给社会带来的贡献以及其所需要社会付出的成本。

第二, 真实性原则。企业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过程中坚持真实性原则就是要求企业所出具社会责任信息报告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 是真实有效的, 其所提供的数据及相关说明是可靠有效的。

第三, 充分揭示原则。企业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过程中坚持充分揭示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应当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所有信息及时提供给相关利益者, 保证信息的全面性, 而不能隐瞒对企业有可能产生消极影响的负面信息。

第四, 政策性原则。企业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过程中坚持政策性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应当在其所提供的信息披露报告中体现出企业与各方面社会关系的处理, 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应遵循各种社会责任标准、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发展战略、发展政策。

第五, 可比性原则。企业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过程中坚持可比性原则就是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 确保会计信息口径的一致性, 便于前后比较;要求不同企业之间, 对社会责任内容、计量形式、报表的要素应基本保持一致, 便于各企业之间的相互比较。

三、企业提供独立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报告的几点框架设想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与分析, 笔者认为, 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当包括对投资者、员工、消费者、生态环境以及社区等五各大方面的责任, 所以说,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应当系统完整的披露这五大责任。

我国现行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项目均须用货币计量, 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有的可以用货币计量, 有的则需要通过文字叙述来反映。因此, 在现有财务报告中补充内容披露的方式无法全面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由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包括可用货币计量的社会责任会计要素信息和非货币计量的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信息, 因此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报告应当打破传统会计报告的编制常规, 采用表格、文字叙述等多种表现形式。企业对于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披露, 应优先考虑采用货币计量进行反映, 对于确实无法进行定量反映的, 转为以文字表述的方法进行披露。

参考文献

[1]、王群宇.关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 (1) .

[2]、时薛原.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框架[J].会计之友 (上旬刊) , 2008 (2) .

[3]、李学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及模式[J].中国集体经济, 2008 (22) .

[4]、李馨子.试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创新构建[J].现代会计, 2008 (2) .

依法治国框架下社会运动何去何从 篇10

近几年, 从颜色革命到阿拉伯之春, 由社会运动演变成为社会骚乱, 乃至发展成为反政府武装, 并在对执政当局的对抗中取而代之的事件层出不穷。

不少西方学者认为这是继20世纪70年代以来席卷全球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之后的又一个新的民主化浪潮。而当前国内主流媒体对待这些社会运动的看法则更为保守, 认为是某些个大国在背后推波助澜致使民主运动变为民粹运动, 最终演变成政权更迭。

其实社会运动的产生是一个社会人群自身与外部环境相作用的结果, 单纯以追求民主自由或者外部势力煽动来解释都过于片面了, 例如作为民主政治的典范和世界头号强国, 美国国内最近就发生了弗格森骚乱, 上述理由都无法完美解释这一事件。

二、社会运动及骚乱和革命

全球各国几乎都要面对社会运动, 尤其欧美国家, 不乏天天都有社会运动发生, 但是由此产生骚乱却很鲜见。例如罢工运动在法国有如家常便饭, 但是绝大多数罢工运动都能够遵守社会秩序, 和平而理性。

究其原因, 主要是在法律上明晰权限, 确定参与者的权利与义务, 再通过民主和暴力等手段分化反对者, 最终将社会运动制度化, 使得任何对统治政权抗争的行为都能成为一种相对有序的经济的社会行为。归根结底, 革命、骚乱和社会运动总体上都是对社会资源的抗争, 只不过在一些社会结构各因素角力下演变成为革命, 在一些社会结构下却发展成骚乱, 而在另外一些社会结构当中, 骚乱和革命被挤到中间变成社会运动。

三、深化改革背景下国内社会运动危机

以集会、游行、示威等形式出现的社会运动在我国并不多见, 反而是非常规的“散步”等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在过往的官方口径中都将群体性事件简单化叙事为人民内部矛盾或是一小撮敌对分子的阴谋。以前这些事件冲突都停留在某一功能性诉求上, 内部组织化不强, 在宣传解决问题上, 弱化这些事件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但是, 当前的社会结构正在缓步悄然发生巨变: 我国在经过三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后, 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十字路口, 贫富差距加大、社会资源分配不公、阶层固化等问题逐渐凸显。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便是改革, 改革不仅涉及社会话语的变迁更涉及到一些阶层团体的既得利益, 再加上国外势力的干预以及发生在各国街头社会运动的示范效应, 可以预见今后可能产生的越来越多的社会运动。

四、法治框架下社会运动的管理

通过影响结构、变迁、话语三要素, 从而实现对社会运动的引导, 各国莫不如此, 但是具体实行方式却分成两种类型: 一个是政府直接控制。另一个是制度化控制, 通过民主规则, 将民间话语分散疏导, 给予了一个自由表达的途径, 使不同社会运动体相对抗, 并把对抗限定在一个制度化的框架内。

这两种对待社会运动的模式可以说是互有利弊, 前者减少了社会对抗, 避免社会资源的无谓消耗, 但是民众的诉求无法自由表达, 久而久之政府便会成为宣泄的对象, 政权统治的合法性也会遭受质疑; 后者便于民众监督政府, 政府依法行政, 民众的自由、平等等权利能够得到较好的保障, 但也会导致国家难以快速集中资源进行公共事业建设, 政府管理效率不足, 极端自由导致的民粹化以及“多数人的暴力”。

我国在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 不可能按照西方模式的自由、民主过程来逐渐发展, 也不会走极权限制民众的自由、民主权力, 但是可以借鉴上述模式探索发展:

( 一) 在律法上形成一个制度化的框架, 将社会运动纳入法治轨道进行管理, 重视合法性审查与程序正义。我国传统上就有登闻鼓的制度和拦轿鸣冤的民间习惯, 这是人治高于法治的体现, 现在一些领导干部仍有这种想法, 人情大于法理的现象成为一些地方的潜规则, 应予纠正。

( 二) 通过强硬来维护稳定。新加坡人就是以牺牲了一部分民主和自由权益为代价, 因自身弱小而身处交通要冲、周边国家觊觎在侧的复杂政治环境中, 为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创造出了条件, 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五、以史为鉴, 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无论是采用哪种模式都只是对社会运动一种引导, 要防止不可过犹不及, 极端的控制就会成为“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的历史, 极端的自由就有可能产生类似“文革”的悲剧。正如市场经济, 不能被低估也不能被高估。现今, 我们在探索民主和法治道路上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而且, 今年三月份在台湾发生的“太阳花学运”以及最近发生在香港的“占领中环”行动, 都凸显出港台民众对大陆的不信任情绪, 之前大陆释放的不少善意举动, 也被解读成为统战的策略。将来或许我们更要面对来自港台社会运动的压力, 一时无法对其社会结构进行调整, 如何以一个更包容的心态以及灵活的手腕争取更多认同大陆的话语也将是考验我国领导人政治智慧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塞缪尔·P·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8.

上一篇:一般身体训练下一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