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台技术

2024-05-05

发射台技术(精选十篇)

发射台技术 篇1

1 雷电侵扰方式

1.1 直击雷电。

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及建筑物的避雷系统,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破坏力。

1.2 雷电波的入侵。

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和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室内,危及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1.3 雷电感应。

雷电感应主要分为静电感应雷、电磁感应雷,静电感应雷因其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就会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引起大量感应电荷沿一定的路线传播;电磁感应雷是发生在雷击后,雷电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磁场,就会在附近的金属物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击。

2 几种雷电防护措施

2.1 拦截。防雷的第一道防线,最经济最有效的装置是避雷针。

2.2 屏蔽。

其目的是限制某一区域内部的电磁能量向外传播,防止或降低电磁辐射能量向被保护实物空间传播。

2.3 均压。

用较粗的导线把闪电可能流通的部位与周围的建筑物各部分、设备的某部分链接起来,保证连接部位处于同电位,闪电通过时,保证连接到的部位电位同样高,这样就不会产生旁侧闪络放电了。

2.4 分流。

采取将所有接入室内的导线与接地体或接地线之间并联多级SPD(浪涌保护器)分流装置,对雷电效应引起的过电压进行限制和分流入地,从而避免雷电放电形成的电压波对设备的危害。

3 发射台各系统的防雷措施

3.1 机房的雷电防护

同轴电缆或波导管的金属外皮,最少应在上、下两端与塔身金属结构连接,并在引进机房处与接地网连接。若机房未在天线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应设直击雷防护。在房顶四周敷设闭合避雷带,它可兼作均压带用。沿机房四角敷设引下线,并兼作均匀带,在地下与围绕机房四周敷设的水平闭合接地带连接。机房较大时,需增加引下线,使两相邻引下线距离不超过18 m。机房内,围绕机房四周,在地上设接地母线。该母线在四角与机房外的接地带连接,接点间的距离不大于18 m。房内各种电缆的金属外壳、金属外皮和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金属门框、各种金属管道、金属进风道、滤波器架、走线架等,以及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都应该最短距离与环形接地母线连接。机房内通信线、电力线均应有金属外皮或屏蔽层,或敷设在钢管内同时将外皮两端接地。这样,设备和导线就处在一个法拉第笼内。电力线、通信线均应在机房内装好放电器。在中波站,机房的微波塔与接地网之间,至少应敷设两根接地均压带,以均衡其电位。

3.2 高压架空线的雷电防护

中波台维护的架空高压线路应该安装架空避雷针,避雷线(除终端外)每杆做一次接地,终端杆上增装一组避雷器。若建好的线路加装避雷线有困难,也可以在高压电力线路终端杆、终端杆前第一、三或第二、四上面各增设一组避雷器,同时在第三或第四终端杆上增加一组保险丝。这样可使架空高压线路所引入的感应雷得到较好的释放。

3.3 变压器的雷电防护

配电变压器现行规范采用阀型避雷器来保护,为防止雷电流过接地电阻时,接地电阻上的压降与避雷器上残压叠加作用在变压器的绝缘子上,应将变压器外壳与避雷器的接地共同接地,使变压器高压侧主绝缘上只有阀型避雷器残压。在多雷区,为防止变压器二次的侧落雷,应在二次出口处加装低压避雷器或压敏电阻,其接地可与一次测的避雷器共同接地。接地装置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变压器防雷效果的关键,因此接地可靠,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才能很好地起到分流作用,从而有效地保护变压器。

3.4 低压配电的雷电防护

在中波发射台低压配电系统中,因众多微电子设备和大量设备的使用,随之而来越来越严重的内部浪涌问题。根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的相关条文,建筑电气在设计选用TN系统时应作等电位连接,消除自建筑物外沿PE线或PEN线窜入的危险故障电压,与此同时应减小保护电器动作不可靠带来的危险,从而有利于消除外界电磁场引起的干扰,改善装置电磁兼容性能。因为雷击能量是非常巨大的,所以需要通过分级泄放的方法,将雷击能量逐步泄放到大地。如果第一级防雷器对直接雷击电流进行泄放,或当电源传输线路遭受直接雷击时传导的巨大能量进行泄放,就有可能发生直接雷击,在这些地方必须进行CLASS—I防雷。在前级发生较大雷击能量吸收时,第二级防雷器是针对前级防雷器的残余电压及区内感应雷击的防护设备,仍有一部分对设备或第三级防雷器来说,传导过来的相当巨大能量需要第二级防雷器进一步吸收。与此同时,雷击电磁脉冲辐射LEMP会被经过第一级防雷器的传输线路感应,当线路足够长感应雷的能量就变得足够大,需要第二级防雷器进一步对雷击能量实施泄放。LEMP和通过第二级防雷器的残余雷击能量也需要第三级防雷器进行保护。

3.5 信号源及通信系统的雷电防护

在信号线路上安装信号防雷器,对防感应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首先,进入系统总配电房的电源进线,应采用金属铠装电缆敷设,电缆铠装层的两端应良好接地;如果电缆没有铠装层,则就将电缆穿钢管埋地,钢管两端接地,埋地的长度应≥15 m。这样可以大大减小电源线感应电压的可能性。

3.6 天馈线系统的雷电防护

中波发射天线一般都比附近的建筑物高,中波发射天线经常都是雷击的首要目标。铁塔底部的绝缘子在遭到雷击的时候容易产生过压拉弧,从而导致底座的绝缘子损坏。此外,匹配网络和馈线也会因为雷电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中波台要采取多重有效的防雷措施,以确保天馈线系统的安全。(1)泄放线圈和隔离电容:在天线的输入端接入一个微亨级的电感线圈接地(应考虑对天线阻抗的影响)。在天线和调配网络之间串接防雷电容器。(2)安装放电装置和防雷器:应在调配室安装石墨放电球,并且在接地线上套穿阻尼磁环。铁塔底部的放电球要定期检查间隔宽度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并清扫上面的灰尘,去除中间的杂物和昆虫。

总之,要做好中波发射台的雷电防护工作,就要做到有计划、勤检查、勤维护,确保安全播出,万无一失。

摘要:本文详细地描述在中波广播发射台这个系统中维护、检修及值班工作中,怎样避免雷电对机房、高压架空线、变压器、低压配电、信号源及通信系统、天馈线系统等6个方面造成的损失。提醒在中波广播发射台系统工作的所有职工,务必加强业务学习,搞好安全播出,做好人身及机房的安全防护。

关键词:中波广播,雷电防护,防雷措施

参考文献

[1]庄涛.中波广播发射台理论基础与实践技术手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浅谈发射台的技术安全管理工作 篇2

【摘 要】在发射台的安全传输发射工作中,技术安全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从思想认识、事故管理、工作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技术安全管理工作。对同业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技术安全;传输发射;事故;管理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下辖四十个基层台站,分布于全国二十个省市。发射台站一般配有变配电设备、卫星接收及节目传输设备、大功率中短波发射机、天馈线设备等。承担着我国广播电视节目 “压下去、传下去、走出去” 的无线传输发射任务。“不间断、高质量、讲效益、重安全”是发射台的维护总方针。十二字维护方针中“不间断”放在首位,凸显出广播电视节目不能中断的重要性。但发射台站配备的一些设备和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特点决定了发射台的工作具有高空、高压、高频的“三高”特点。要做到“不间断”,必须是安全传输发射过程中的检修、测试、维护、运行、技术改造等各个环节都安全无误来保证。必须要重视安全。其中技术安全尤为重要。技术安全可分为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两大方面,存在于我们发射台的整个系统和各个环节。笔者从事发射台技术维护工作近二十年,从一名广电新兵成长为一名发射台总工程师,对如何搞好技术安全工作有一定认识,在此做一粗浅概括,希望能给各位同行起到借鉴作用。

一、思想重视、提高认识

安全是人们的基本需要和基本权利,各级领导思想上必须重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责任意识,增强安全意识。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负责、对党的广播事业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技术安全制度。努力提高对技术安全工作的认识。对技术安全工作的认识越高,对做好技术安全工作的力度就越大。掌握事故的规律就有可能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在具体工作中严格执行技术安全制度,重视技术安全措施的落实,对同事负责,对同事的家人负责,对党的广播事业负责。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从全台发展稳定这个大局出发,抓安全、保稳定、促发展,真正把安全,这个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健全组织机构

台技术安全组织机构分三级建立,1、成立技术安全工作委员会,总工程师任主任,并为第一负责人,对全台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

2、各部门成立技术安全小组,有信息系统安全及保密小组、交通安全小组、防汛减灾安全小组、保卫防火小组、食品卫生安全小组等。部门主管任小组长。

3、班组设立安全员。各级明确相关职责,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每年签订技术安全责任书。技术安全工作委员会职责:

⑴技术安全委员会负责人由总工程师或副总工程师担任,对本单位的技术安全工作实施领导。

⑵负责本单位的技术安全工作,对所属各部门有指导监督的职责。

⑶负责督促所属各部门拟定年度技术安全工作计划,做出当年的技术安全工作总结。根据所报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问题、研究措施、汇总上报。

⑷参与本单位拟定和修改“技术安全工作制度”、“技术设备安全运行标准”、“安全操作规程”、“技术安全措施”等工作。

⑸负责对本单位职工进行技术安全教育。组织职工学习政府、上级机关、主管单位有关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的政策、法令和规定,并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贯彻意见并组织实施。

⑹每年组织一次学习“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本单位拟定的具体规定,并进行一次考试或考核,将考试或考核成绩纳入本单位评比内容。

⑺负责组织开展技术安全活动,每月进行一次技术安全检查,每季度召开一次技术安全会议,进行经验交流,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触电急救法和人工呼吸及胸外挤压法的演习。

⑻参与各部门每季度召开一次的技术安全工作会议,专门研究本单位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责令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限期解决。

⑼参加本单位技术安全事故和未遂事故的调查了解,有权提出处理意见。

⑽督促并协助所属各部门及时抓好安全事故苗头和技术设备隐患的解决处理工作,做到对事故防患于未然。

⑾每年“安全月”主持召开一次“技术安全工作评比会议”,评选先进,巩固成绩。

⑿负责督促安全用具、安全设备的定期检查和试验工作,并确保用具和设备完善合格好用。

⒀负责本单位重要技术设备安全档案的建立,以备核查、试验、事故分析使用。

三、抓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总结三个环节。

1、事前预防。一代又一代广电人用血的教训换来我们技术安全制度的不断完善。作为总工程师,在提高自身对技安工作的认识的同时,必须要抓好技术安全制度的逐条落实,不断完善各项技术安全预案。切实按照无线局“安全传输发射技术安全评估办法”,在具体工作中逐条落实。通过自查、互查等手段发现技术安全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利用安全播出例会、重要保证期动员、安全月活动等载体。强调重视技术安全工作,开展安全制度、典型技术安全事故等学习,确保警钟长鸣。建立技术安全台账。做好“技术安全设备”和“安全用具”的定期检查试验工作,对机器设备的保安系统,如通地钩、验电器、门开关、机保开关、风水接点等定期检查、测试,确保绝对可靠;安全工具柜内“安全用具”齐全,按规定定期做耐压、拉力试验,对脚扣、安全带、安全帽等自台无检测能力的安全用具要专门送到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使其时刻处于完好状态。“安全用具”要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和专门记录。制定检修卡片,在检修卡片上注明需要的安全措施。每年安全月张贴安全画报,利用通勤班车播放安全教育DVD片。聘请医生讲解急救知识,学会心肺复苏、伤口包扎等基本技能,丰富急救知识。

2、事中控制。每次进行检修时要召开班前会,明确检修任务,指定专人做好安全措施,悬挂安全铭牌。发现班员有精神不佳者不要安排有风险的工作。值班中加强巡视,对不明原因的水位过低等现象要彻查原因,及时补水,防止损坏大型真空器件设备。组织技改、大修、抢修等工作时,要制定施工方案,采取详实可靠的技术安全措施。尽量让业务熟悉的同志参加。施工前召开专门会议,对参与人员做好明确分工。对电子管吊车、吊篮等负重设备每次使用前都要做负重试验;对试电笔、验电器的验电设备每次使用前要做测试试验,确保显示正常。

3、事后总结。在每次技改、大修、抢修工作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对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对技术安全险情和技术安全差错进行批评,并在绩效考核中进行处罚。对挽救技术安全风险等好人好事提出表扬,给予奖励。在安全播出例会等会议上对加强对安全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尤其要抓典型事例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每个职工的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意识。事后总结还应牢记历史教训,每年组织典型事例教育,对典型的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进行学习、借鉴,发挥榜样的作用,对局发事故通报及历年技术安全事故进行认真学习、研究,举一反三的对照检查自身的不足,警醒广大职工引以为戒。利用黑板报、宣传栏选登有关事故通报、电气事故预防、急救知识等。这样起到宏观控制、交流经验、增长知识、取长补短的作用。无线局历史上曾发生多起技术安全事故,教训惨痛:如1998年2月18日,华东某台在检修试机过程中,由于发射机灯丝保护线路电解电容失效,加上操作人员失误,造成大型电子管灯丝一档上致使四只FU-106电子管烧毁的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64万人民币。又如2001年,海南某台在西新工程建设过程中,65岁的教授级工程师某某在3米高卫星基础平台上,调试卫星接收天线时,不慎踩空后仰,致使后脑着地,经抢救无效死亡。无线局因此失去一名优秀的老专家。再如2006年,内蒙某台一名副总工程师某某,处理发射机故障过程中,在未采取有效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进入带电的PSM机箱,被10KV高压电击中,当场昏迷,所幸抢救及时,挽回了生命,但也给身体造成了很大伤害。一次一次的事故无一不是由于严重违规造成的。我们必须时刻绷紧技术安全这根铉,始终要有如履薄冰的敬畏心,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四、稳固技术安全地位

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没有了技术安全,其他工作做得再好也是白搭。技术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着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有着“一失万无”的特征。在技术安全上实行一票否决制,在评先、评优、晋升等工作中,只要当年发生技术安全事故,就实行一票否决。要善于抓住“事故苗头”不放,切莫认为是“小题大做”“无事生非”,应毫不留情对待技术安全事故和险情。形成全台职工重视技术安全工作,全台职工参与技术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的新局面。只有做好技术安全工作,才能实现安全传输发射中心工作的低成本、高效益运行。

五、结束语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他指出,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不能踩的“红线”。安全生产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监管执法和应急处置能力。他强调,要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经常性开展安全检查,搞好预案演练,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千方百计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浅谈广播与电视发射台技术维护管理 篇3

【关键词】广播发射台;电视发射台;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N94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157-01

广播电视技术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是进行广播电视宣传的重要环节和根本保证。从节目播出环节开始,到节目传送、发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就是为了保证技术设施、设备在任何情况下能正常运行。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的总方针是“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地传播广播电视节目。这个维护方针是维护工作的综合效果,也是维护水平提高的全面反映。

一、广播发射台的运行技术指标与管理

我国有广播发射台、转播台数千座(包括中波、短波和调频),发射机的输出载波功率大到几百kW,小到3.5kW,甚至10W以下,这些发射台为全国听众每天提供着多个频道的广播服务。为了保证听众的收听效果,国家广电总局曾发布多项部级标准,详细给出了中波(526.5~1606.5kHz)和短波(2.3-26.1MHz)的双边带调幅广播发射机的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这些标准不断更新,在技术维护管理中,要注意采用最新的标准。

为使听众收到足够的响度,必须提高发射机的平均调幅度,以增强边带输出功率。同时照顾原节目的电平动态范围,以保持艺术效果,并限制过调幅造成的失真及干扰,因此要制订调幅度指标。为保证调幅度指标标准,发射台值班人员在必要时应调整电平以维持足够的调幅度。为保证节目电平经常符合机器运行需要在每次播音前试线的同时,校正播音通路电平。直播通路试线时由中控室送1kHz音频信号校正电平(输出+17dBm),发射台应认真检查各环节电平情况,如电平表、衰减器位置、限制放大器工作点等是否正常,不正常时应与中控室核查。试线结束后正式播音开始前,一般不宜再调动有关音量旋钮。转播台试线时可用1kHz音频信号与接收信号交替方式试线,电平校正办法与直播台相同。

发射机音频信号通路中应使用限制放大器或梯调放大器,以达到提高平均调幅度、限制过调幅的目的。限制放大器应有压缩与削波的作用。限制放大器工作点调整好以后,不宜在播音中任意调动。限制放大器限制点的调整以动态中观察为准,用示波器观察包络波形或三角波形,使限制放大器经常起限且调幅度饱满并符合标准。当停机后用单音信号测定起限点的调幅度约在75%-90%范围内,削平点相当的调幅度一般为105%-110%。限制放大器限制点与削平点的校正,应列入正常维护检修内容,定期进行。

调幅度的监测由发射台自己监测与监测台抽测共同担任。自己监测,每机每日早、中、晚三个不同时间应各监测一次,并在其余播音时间内酌情抽测;对外及对外传频节目,在播音中根据节目时间长短,监测1-2次。当发现调幅度不符合标准时,须及时与机房联系调整。监测结果应有记录,以便统计。监测台对各台各发射机调幅度,均应进行监测。每机每三日抽测一次,并适当安排照顾不同频率。监测调幅度时,要区别语言及音乐节目。每次监测以语言节目为主,但也应适当选择一些音乐节目,应避免对某机每次均在同一时间同一节目监测。

广播时除节目中应有的空隙及播音语言的间隙外,凡由于广播设备发生故障及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节目中断,或其播出效果相当于节目中断者,均作为停播。在播音过程中,由于操作、设备等原因造成显著影响播出效果,但未达到停播界限者,作为播出事故。各台可根据全台停播率指标规定各机房的停播率指标,作为完成全台指标的基础,并作为机房的任务。机房中要认真记录停播事故情况,以便为统计工作提供原始资料。

二、电视发射台日常维护管理

电视节目发射是电视广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把通过传送线路送来的节目信号,送人发射机经过放大、调制、功放等过程,通过天馈线系统,按某以载波频率发射出去。电视发射通道运行技术指标应符合最新的国标或部级标准。电视发射台、差转台的技术维护管理与广播电视微波电路、广播发射台的技术维护管理一样,首先要建立健全一套维护管理制度。如发射机房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机房管理制度、设备运行指标测试及设备检修制度、备品备件仪器管理制度、电子管管理制度、技术资料管理制度、技术人员培训与考核制度、重要播出与节目播出保证制度、安全制度、报告制度以及播出事故管理制度等。这些管理制度与前面介绍的其他技术部门的管理制度有共同点,下面介绍日常维护。

(1)防热防高温:电视发射机、差转机功放部分一般都工作在甲类状态,效率低,消耗的能量大部分都在功放管的阳极转变为热能,使机内温度升高。当温度超过允许值时,将使机内元器件性能变坏。因此机器工作时,应保持机房通风良好,一定要保证冷却系统工作正常,如风道、风孔应畅通无阻。尤其在夏季,机房的最高温度宜保持在30℃以下。

(2)防潮湿:发射机、差转机内许多元器件都在较高的电压下工作,严重受潮时,可能使某些元器件锈蚀霉烂,造成局部短路,放电打火,损坏机器。因此,机器都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3)防尘:机内灰尘过多,一方面会影响元器件散热,另一方面会降低高压器件的表面绝缘,容易吸潮、腐蚀,使高频参数变化。因此,要保持机房干净,经常用吸尘器或吹风机吹扫机内的灰尘,用无水酒精擦净高压绝缘子、电容器及其他元器件上的灰尘。

(4)发射管的维护:发射管是发射机的关键部件,发射管的正确使用,可以保证它有正常的寿命。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保持管体清洁、绝缘良好、接触可靠。绝缘体上的污迹,可用肥皂水软布清理,再用酒精擦净,接触环上的锈蚀和污垢,先用细砂布轻轻擦拭,再用酒精等易挥发的溶剂擦净,绝不可以用刮刀或金属刷之类锋利的工具。灯丝电压应在额定的容许范围内使用。通常其容差范围在标称值的±5%内。如果保持在土1%内,则有利于延长管子的寿命。在使用过程中,各极电压的接通应严格按照灯丝、偏压、板压、帘栅压顺序,关机时按相反的顺序进行。加各极电压前,先开风(或水)冷却,停机15分钟后才可关掉冷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各极都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或其他冷却措施。任何电极过热都会降低电子管的寿命,甚至立刻损坏。发射管处于备机应用时,不宜长期加足灯丝电压。因为电子管寿命是按灯丝加足额定电压值的小时数计算的。备用状态下,可以加黑灯丝电压,这样一方面可以在数秒内将电子管投入使用缩短停播时间,另一方面对电子管寿命几乎不受影响。发射管由于使用不当,或运输保管不当,一般常发生灯丝断路、阴极失效、碰极、漏气、绝缘开裂等故障。机房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维护规程对发射管进行重点维护。

发射机、差转机除日常维护外,还应进行周期性维修。安排维修周期的原则是:易损元器件周期要短,动作频率高的元器件周期短,受温度影响大的元器件、大电流的部分、高压的部位周期要短;性能稳定的元器件以及小电流、低电压的部位周期可长些,但一定要因机而异、因使用环境而异。

参考文献

[1]邵小荣.浅谈广播发射台的应急管理[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1(09)

中波发射台天线防雷技术探析 篇4

针对其布局特点,中波发射台在我国的分布大多采用垂直振子单桅杆拉线,有着经馈线、底部绝缘、天调网络与铁塔底部连接的特点,天调地网和天线底部安装防雷设备就是发射台的主要防雷设施,并且,这样的安置有利于有效地对发射台的发射设备进行保护。目前,在天线方面中波发射台的防雷措施主要有:在天调网络安装泄放线图、隔直电容、移相网络等,在天线底部装有传统半球形放电装置。然而在雷电期间尽管有这些防雷措施,发射机还是遭受了严重的损坏,所以如何有效防雷使发射台能安全播出是迫切而又重要的课题。

2 中波发射系统的防雷措施

2.1 天线的防雷措施

天线作为一个容易招引雷电的设施,因为雷击时候会由天线引进的雷电能量经打火隙入地。而减少强大的电流有两条措施:一是地阻越小,接地要讲究,雷击地电压越小,分流越好;二是对接地电阻减少地网,为射频信号提供回路,同时也为雷电提供通畅的入地点。

2.2 电源的防雷措施

规定在高压变压器的低压端和高压端都必须有可靠的防雷措施,必要的时候要供电部门做高压变低压的高压端工作。在高压端的三相电上分别装上高压避雷器,并加装3只高频线圈在较强雷电的地区增强避雷效果。

对整个设备进行二次保护需要进一步泄放从高压变压器中漏过的残余感应,装1级三相电源避雷器在低压配电盘上。对于设备复杂,价值高,保证按时工作的发射机,一旦出问题影响较大,所以为了确保发射机的稳定,在电源处安装一个2级三相电源避雷器(为了保证避雷效果,一定要使用质量良好的避雷器)。

2.3 天调网络的防雷措施

为避免通过馈线进入发射机,把雷电的低频能量阻隔住用隔直流电容C (1000~2 000 pf)。它不会产生太大的压降在中波频段上,然而它的发射机的输出功率越大,伏安量也要选择得大一些,电容C的功率的容量也应越大。把石墨放电柱的间距在10 mm左右,仿佛掉雷电的涌流,安装放电柱的石墨,因为这样的装置有很好的放电特性,随着放电的增加和减少放电电压也会发生变化。将雷电的低频能量用电感泄放线圈泄放掉,通过这个线圈释放掉天线感应的静电电荷和雷电的大部分能量。

2.4 供电系统的防雷措施

对于像解码器、卫星接收机、信号矩等设备需要使用稳压交流电的设备,并可以用带防浪涌功能的UPS作为其供电设备,以解决参数自动复位和瞬间短点重启时间过长的问题。在设备安装TVS(Transincl Voltage Suppressor),其具有极高的浪涌吸收能力和非常快的响应时间,因为它平时不工作,所以在工作中出现瞬时过压时,TVs的有害部分能量通过自身旁路掉,即是将尖峰电压箱位移到安全电压,对设备免受感应雷击和静电等瞬时产生的过压有很好的保护效果。发射台不仅天调系统和发射机容易受到雷击,也会因受到雷电冲击而导致停播和引起破坏的事故。故而,加防雷设备,特别是低压设备,也要在电源系统低压电盘处安装一套真空放电装置——压敏电压避雷器,这就可以使电源架空线遇到雷击时得到可靠的保护作用。

3 对防雷设施的维护

需要工作人员对防雷设施进行定期维护,是因为光是一个完备的防雷设备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雷电的危害消除于未然的同时,能够及时发现防雷设备的隐患,就要做好维修工作:定期清洁并检查拉线绝缘子、塔基绝缘子、筒形绝缘子是否有裂痕;在雷雨季节前检查接地情况和避雷装置,清除、巡视绝缘子在下雪过后的放电处的冰雪;在雷击之后检查避雷设施,例如发现放电而打出的毛刺,并及时平整,定期打压输电线路上的压敏电阻;为了使其在关键时刻性能良好,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在必要的时候还要检查和清除塔基周围的杂草;定期检查机房内部是否有腐蚀现象或者是内部的各个接地点连接是否牢固。

通过不断的检查努力,可以避免雷电对播控设备的损坏,使得发射台确保设备安全,为了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经过运行实践,从而保证设备的运行安全。

4 结语

对于加强防雷系统在日常的维护,对接地电阻进行定期的测量,需要在设计防雷时,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做好切实的防雷技术检测。作为一项综合的技术工程,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影响到整个防雷的效果,所以在雷雨季节要加强对防雷元件的巡视,并根据防雷设施损坏的调查结果分析,并对其进行改善。

摘要:预防雷击是中波发射台很关键的一个工作。因为经常发生雷击现象的中波发射台,一旦对雷击的防护不利,就会停播或破坏广播电视设备,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通过有效的技术措施,高效防雷是目前中波发射台必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中波发射台,天线防雷,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金世新.中波发射台天线防雷措施的改进[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7,(7).

[2]蔡以松.发射台防雷问题分析及措施[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3,(2).

[3]汪龙景.发射台机房智能管理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8.

广播发射设备的接地技术 篇5

一般接地线主要是以发射机中RF、IF为共同参考点,其中RF指的是射频,IF指的是中频,这两个部分是电路中的重要内容,以此,能够建立起一整套保障发射的接地系统,实现设备稳定运行。

接地技术的应用虽然较为普遍,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较强的技术性要求,主要表现如下:发射设备在进行接地保护时,一定要充分实现良好接地状态,这是实现保护的根本要求;再进一步确认保护接地电阻和工作接地电阻值的关系,基本维持在4Ω以下,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以防雷为目的的保护地接,那么电阻值一定要低于5Ω以下,否则安全性受到影响。

浅析数字电视发射技术及应用 篇6

关键词:数字电视;发射技术;应用分析

在社会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信息技术已经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并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诸如数字电视的普及,数字电视已经普及到了每一个家庭之中,数字电视也成了人们了解外界生活环境的主要途径,人们也可以从数字电视中看到五彩斑斓的色彩世界,也可以听到不同风格的音乐,看不同的影视剧,同样也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今,互联网也逐渐进入乡镇,这将对人们以后的生活是一个巨大的转折。信息资源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数字发射机将成为电视发射机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传输、接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数字电视发射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运用,互联网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并与人们的生活变化紧密联系,人们对互联网的需求不是特别突出,相反,人们对电视媒体的要求却越来越高。由于我国的数字电视技术研究与先进技术相差较大,一些先进技术一直在外国,我国数字电视发射技术中所需要的零部件,需要从国外高价进口,因而对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1]。但是,随着我国数字电视发射技术的工作研究人员不懈的努力,终于在数字电视发射技术研究上有所突破,并对我国数字电视发射技术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数字发射机的种类及相关技术

发射机是数字电视发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数字电视发射运用的发射机有“IOT”发射机、电子管发射机、双向电子管发射机和全固态发射机。在发射机工作中,它们的波段都在“UHF”之上,而“IOT”发射机,由于其高功率的原因,应用范围最广。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视发射机的研发将会成为数字电视技术领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2]。

常见的数字电视发射机的主要技术有:激励器、冷却系统、功率放大器、无线连接、自我诊断、远程遥控技术等。

比如:对于激励器来讲,它主要用于对音频和视频进行编码,以及数字的预校正工作。激励器也是电视发射机的核心部位,它对发射机的大部分技术的指标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冷卻系统的运用,由于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比较差,一些设备中容易沉积大量的灰尘,导致冷却系统在工作中容易出现故障,而冷却液不仅能够对一些设备材料进行清洗,而且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噪音,能够改变数字发射机的工作环境。

三、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的应用

(一)激励器技术在数字电视发射技术中的应用

在数字电视发射技术中,激励器占据核心地位,对音频、视频编码和数字预校正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数字电视发射技术中,MUSICAM系统从激励器技术应用的角度考虑,也采用了先进的编码技术,在运用先进的编码技术之后,让数字电视发射技术实现了高效利用低音频谱的掩蔽效果,主要对噪声环境进行有效控制,能够为数字电视发射创造舒适的环境。

(二)无线传输技术在数字电视发射技术中的应用

当前无线传输技术主要采用的是WHDI的技术手段,它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来源于802.11a技术,在不断的研究发展中最终形成了无线传输。无线传输技术主要对视频进行传输,并根据视觉重要性对视频进行划分成多种级别类型。无线传输技术除了WHDI技术之外,还有Wireless HD技术,它主要是一种以60GHz的毫米无线技术手段,这种技术在数字家庭环境下的竞争比较激烈。目前,Wireless HD还在几个方面存在问题,需要重点解决,首先,Wireless HD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其次,它的传输性能也存在缺陷,即传输的条件环境比较窄。当然,Wireless HD技术也存在优势,它能够传输高清非压缩视频信号,并且传输速度也比较快,在数字电视发射技术发展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3]。

(三)数字电视发射技术中的数字微波系统技术

在近几年,我国的电视广播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些相关的技术手段也逐渐的凸显出来,尤其在数字微波技术领域的发展,让我国的电视广播行业的发展进入了数字化的阶段。目前,我国的多家电视台主要采用的是光纤传输技术,而数字微波技术则为信息传输的辅助手段。由于数字微波技术的频带比较宽,容量比较大,在不用布线的情况下就可以传输信息,这样能够节约一部分设备费用。数字微波技术在电视台工作的运用中,如果出现故障等问题,能够快速的查找问题的原因,并及时的修复,此外,在风、水、火等灾害的情况下,数字微波技术不仅对灾害具有一定的抵抗性,而且还对传输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字电视发射技术将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越来越先进,既为数字电视发射工作带来方便,也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能量。同时,也将会为我国的电视事业、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微电子产品的推广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并将促进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及相关制造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多熠.电视台数字电视发射技术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4.

[2]弓福兴.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及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4.

浅谈高山广播发射台的技术维护 篇7

关键词:防雷,防水,防动物意外损害

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台, 具有传输信号稳定、覆盖面积广等优点。但是山地的气候条件比地面复杂多变, 所以给日常维护造成了很多的困扰, 下面就高山台的日常维护谈一下体会。

1 雷击防护

我台处于辽东半岛沿边、沿海地区, 春夏季雷电频发, 近50年来丹东地区共有雷暴日2203天, 平均每年44天, 已经超过了中纬度地区的全球平均值 (20~40天) , 而发射天线是周围最高的建筑物极易遭受雷击, 给值机人员和发射台内的设备构成严重威胁。所以雷击预防是重点关注的问题。

1.1 雷电的形成及类型

地面湿度很大的气体受热上升与冷空气相遇形成积云, 在运动中聚集大量的电荷。当不同电荷的积云靠近时, 云层间或云地间发生巨大的电脉冲放电, 这种现象称为雷电。雷电有很多类型, 常见的有两种: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是指带电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感应雷是我台最常见到的。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当雷云来临时地面上的一切物体, 尤其是导体, 由于静电感应, 都聚集起大量的雷电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 在雷云对地或对另一雷云闪击放电后, 云中的电荷就变成了自由电荷, 从而产生很高的静电电压, 其过电压幅值可达到几万到几十万伏, 往往会造成建筑物内的导线、接地不良的金属物导体和大型金属设备放电而引起电火花, 从而引起火灾、爆炸、危及人身安全或对供电系统造成的危害。另一种是在雷电闪击时, 由于雷电流的变化率大而在雷电流的通道附近就形成了一个很强的感应电磁场, 对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破坏。

1.2 雷电的防护

我台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条件、雷电活动规律、雷击事故受损原因、系统设备的重要性、发生雷灾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 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根据设备所在地区雷暴等级、设备放置在不同的雷电防护区、系统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抗扰度等因素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我台的直击雷防护主要集中于机房建筑物及天线发射塔这两方面。楼体和天线塔均加装避雷针、引下线并连接地网, 两者地网要有效地连接起来, 达到让雷击电流安全地流入大地, 防止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和设备上。地网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直击雷防护的好坏, 由于是在高山地区, 山上一般地域狭小, 土质条件不是很好, 导致地阻较大不易让雷击的电流泄出, 因此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的土质条件, 结合台里情况对地网做相应的改造, 比如我台周围的地网土质由于土质含沙量大, 因此选择在粉末学物质和水按比例调和后, 就会慢慢形成泥浆状物质, 这种物质有较高的导电性, 也可以长时间保持有降阻作用。与其他降阻剂相比粉末降阻剂的效果较好, 而且价格便宜, 施工方便, 缺点是在干燥缺水的地方, 粉末降阻剂的使用寿命会缩短, 而丹东地区多雨水将其缺点减小。

电力系统防雷措施:进入机房配电室的供电线路应该地埋引入, 如果无金属外护层的电缆宜穿钢管引入, 且钢管两端应做接地处理, 有金属外护层电缆其金属外护层应在进线室内就近接地或与地网连接。从配电室到设备这段线路应该实现多级配合, 选择合适的SPD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各级SPD的类型, 电源采用三个不同等级级保护措施, 使浪涌过电压逐级泄放入地。A按照分级泄放原理, 在总配电箱端加1个电源三相一级高能量防雷器SPD1模块, 以此作为电源的第一级防雷措施, 泄放大部分雷电能量;B在发射台的发射设备配电电柜内, 安装1个电源单相第二级防雷SPD2模块, 以此作为电源的第二级防雷措施;C在发射设备的开光前端安装1个电源第三级防雷SPD3模块, 用来作为第三级措施。

天馈线防雷措施:确保各引线路两端接地良好, 使用屏蔽电缆, 进入发射台前与屏蔽层与地网连接, 把感应电接入大地。

信号线防雷措施:信号线的防雷应在屏蔽和防雷器这两个方面着手。现在机房内部一般都有计算机、监控、网络交换机等设备, 这些设备应用带屏蔽层的网线连接, 而其他设备连接使用带屏蔽层的信号线, 防止空间感应雷击的破坏, 并且在进线的屏蔽层就近接地, 有条件的可以直接与地网连接。关键设备上的端口应加装相应的避雷器, 使雷电入侵波在端口泄流, 保护端口的安全。

2 防水措施

在七八月多雨的季节, 高山发射台的发射天线常常是在云雾之中, 容易遭受雨水的侵蚀, 使天馈线进水导致发射功率下降, 严重时可不能播出。1994年7月至8月, 我台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多次达不到正常指标。在检查发射机各个电路均为发现异常, 接上假负载后测试发射机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可知天馈线发生问题。经检查发现, 各个分组的馈管有进水情况, 发现问题后, 先将所有分组馈管拆下排水吹干, 然后将所有转接头首先涂抹硅橡胶水再用用规格相匹配的热缩管套封, 外部用电工胶布包扎并涂抹油漆, 最后把有可能渗水的部位用玻璃胶封堵。以后每年都做定期检查, 有漏洞的地方及时补救, 至今天馈系统运行良好。

3 防动物意外损害

高山地区的各种动物出没频繁。1998年3月, 我台配电室里的电缆被老鼠咬断, 造成停电事故;不久后, 机房内的音频线也被老鼠咬断。而流浪猫则通过窗户跳进机房内将闸刀开关扳下导致停电。有时体型较小的鸟类也会通过窗户的缝隙飞进机房。针对这些小动物的危害, 我台把与室外相通的管线均做了封堵, 并定期检查, 还加装了防护网和防护栏。既防盗又防小动物意外进入机房, 确保了安全优质播出。

参考文献

[1]李丹.丹东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 2011, 52 (03)

广播电视发射台的技术管理 篇8

1 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结构

广播电视发射系统包括三个部分:干扰部分,硬件部分,软件部分。

干扰部分。阻碍广播电视系统正常运行,因为各种因素而被迫停止正常运行的这些因素,就是干扰部分。这些因素有可能是天气因素,如雷电;有可能是社会因素,如停电;也有可能是人为因素,如管理不善,设备故障等。这些因素都有一个共同点,“意外发生”和“不可抗力”。

硬件部分。硬件部分主要包括机器设备、仪器仪表、发射设备、连接设备等各种广播电视所需的发射仪器。

软件部分。简单地说,就是管理系统,如技术管理系统、信息收集系统、信息发射系统、信息反馈系统等,包含了广播电视在发射的过程中,需要的所有的、全部的系统。

这三个系统都及其重要,共同组成了广播电视所需要的发射系统,三个系统相互配合,相互协助,缺少了任何一个,都不能保证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这个强大的闭合目标管理系统,是广播电视发射系统能够有序、按时、正常运行的重要的环节,确保所有广播电视的信号能够按时发射,让广大的人民观众能看到清晰、流畅、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和广播内容。

2 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措施

2.1 建立健全技术管理体系

从源头上来说,建立健全发射技术管理体系,能够让各个环节更好地相互配合、相互帮助,一起更好地运作起来。为了保证整个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的运营工作,提高整个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的运营效率,就更要建立健全科学化、规范化、效率化的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的技术管理体系。

广播电视发射系统是一个起着重要作用的闭合系统。一套完整的运行模式,可以促进广播电视的正常工作。按照这样一套运行模式进行工作,才能保证广大的观众按时收看、收听广播电视节目。因此,我们要根据广播电视台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一个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运行模式、管理制度,使广播电视发射系统变得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在制定系统的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进行综合考虑,如技术人员的技能、工作人员的素质、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性能以及操作的简易程度等多个方面以及防火、防盗、防灾、机器设备故障等各种安全隐患。在此情况下,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以及素质,清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应该完成什么,明确相关工作职责,配合各个管理部门的安排工作,按制度要求做事,确保广播电视发射的良好运行。

2.2 聘请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聘用专业素质较高的技术管理人员对广播电视的整个发射系统进行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不仅有事业心、有创新精神、懂得技术管理工作,而且还懂得管理理论、有实践经验的、在政治方面有自己见解的广播电视台的骨干精英人员是适合胜任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的管理工作。

在实际的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的管理工作中,应当由专业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强烈的事业精神的,有较高的管理水平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整个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的管理工作。在实践、时间、工作经验的证明下,这些技术管理人员在任职后,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对发射技术的管理工作有着高度的重视,能够根据现有的规章制度,对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的管理工作进行技术管理,按照现代的广播电视的管理方式,保证节目能够安全、按时播出,保证机器设备的良好运转。

由此可见,专业知识过高的技术管理人员能够对广播电视发射台的技术管理工作有进一步的提高,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对管理工作的方法进行创新,不断促进技术管理部门与其他各要素部门的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在促进广播电视发射技术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的同时,还能收获到良好的实际效果。

2.3 加强培训技术人员

为了广播电视台的发射系统能够良好地运转,不仅要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聘用高素质的专业性管理人员,还要加强对技术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尤其是一些专业技能不过关的技术人员,更要对其展开专业的培训,以提高广播电视发射工作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例如,对技术人员定期培训,制定年度考核制度,定期召开讨论会,设立技术论坛等。广播电视台还可以与其他有着密切关系的同行业单位进行合作,让双方的技术人员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学习其他单位的优点,学习先进的技术,累积技术经验,取长补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这些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广播电视台还可以定期组织专门的研讨会,各个相关部门共同讨论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情况,总结出在这段工作时间内的工作经验,以及在工作中出现的不足点,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善,以此提高各个部门的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从而提高员工们自身的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促进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有效增长,保证广播电视发射台的良好运行。

2.4 定期保养修护机器设备

要想保证广播电视台的正常工作,机器设备的正常运作必不可少。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对机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要定期对机器设备进行大规模检查,保证机器设备能够正常运转。每一次开始工作时,都要对机器设备例行检查,在确定机器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后方可使用。如果检查出问题,要及时汇报并且抓紧时间进行解决,保证在节目开播之前,机器设备能够良好运转。

在每一次检查出问题后,可以将这些安全隐患、故障问题收集起来,综合整理,集中分析,研究后制定相对应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让所有疑难杂症都可以在源头上解决,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开播。

3 结语

社会发展的进程越来越快,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在这种条件下,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广播电视的发射系统需要更强大的设备技术支持,因此,要建立健全合理的发射技术管理体制,建立合理化、秩序化的工作程序,聘用专业知识性强的人才进行技术管理工作,运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合理配置一切有效的技术资源,保障广播电视发射台系统的良好运行,提高广播电视信息发射的效率,保证节目能够按时播出,观众们能够收看收听到高质量的电视广播节目,以此获得最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摘要:广播电视的发射台在整个广播电视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播电视系统由发射台发射电视信号,随着我国广播电视的不断发展,原来的发射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播电视的需求。广播电视系统要进行优化管理,必须引进新的电子信息技术,以对系统进行有效的、科学的管理。

关键词: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

参考文献

[1]苏瑞侠.广播电视发射台站设备及技术管理工作浅见[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3,(9).

浅谈广播电视发射台的技术管理 篇9

广播电视台的技术管理是电视广播技术管理者根据广播电视的技术特点, 以国家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为依据, 对广播电视系统各个技术环节和相关的技术设备、设施进行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 在确保广播电视节目正常传播的同时, 不断提高媒体传播的技术水平, 使其达到技术管理的目的。

1 广播电视发射台的分类

1.1 中波广播发射台。

中波段区域的传播一般采用比较稳定的地波, 对于远距离的传播是在夜间靠天波进行传播。覆盖比较小的地区可以采用小功率的发射机, 采用地波就可以达到传播目的, 但如果需要覆盖比较大的地域时, 就需要设计天波进行传播。对于覆盖面积不大的城市, 采用中小功率的地波同步网, 是最经济和有效的设计方式, 如果需要远距离的对外广播, 则必须采用天波, 那么一次性投资就比较大, 需要采用大功率的发射机和专用天线。

1.2 短波广播发射台。

短波发射一般采用天波进行传播, 适合中远距离的传播。天波的传播是靠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反射作用进行传播, 因为影响电离层的因素比较多, 如太阳的黑子数量、一年中的各个季节变换、地理位置及昼与夜的变化等, 都会对电离层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按照波音要求不仅要设置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角度, 占地面积比较大, 使用的天线比较多, 在每天的工作时更换频率、天线和节目的次数比较频繁。

1.3 电视、调频广播发射台。

将电视各频道和广播调频发射天线都放置在一个发射塔内部, 发射塔一般设计在最高处, 按照要求的覆盖面积设计发射机的功率。

2 广播电视发射台的技术组成

2.1 发射机系统。

按照传播的任务, 设计不同等级的发射机, 其中包括中波、短波、调频和电视发射机。发射机是广播电视台中最复杂、技术含量较高, 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因此在设备选型时要选择性能好、可靠性强和自动化程度高的发射机, 并在开播的过程中要加强技术管理, 保证发射机长期、稳定的工作。

2.2 天线及馈线系统。

天线和馈线一般都设计在一座电视塔上, 由于在室外, 工作环境差, 塔又有一定的高度, 维护保养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设计时在机械和电器方面都要充分的考虑安全性外, 还要考虑天线和馈线的耐用性能, 同时还要加强维护、检查和保养。

2.3 信号的传播系统。

对于直播台的传播, 由于距离较近可采用电缆、光缆及微波传送, 对于远距离传播时, 一般采用长途有线线路、微波线路及通信卫星进行传送, 目前随着我国的数字压缩技术的快速发展, 一个多通道高质量的广播电视设备已被大量的应用, 大大的改善了我国广播电视发射的质量。

2.4 节目和天线调度系统。

在发射系统运行过程中, 要设置调度系统, 其作用是对设置的广播和电视节目的输出及输入、交换等, 对担负对外广播或其它多种语言节目任务的发射中心, 由于运行中须要定时切换节目和天线。目前在广播电视台的调度室基本都实现了计算机实时控制, 按照国家要求, 新建的广播电视台的调度室, 都要按照计算机自动控制进行设计。同时在调度室内还要设置监听、监视和检测等设备, 用来对发射机的播出质量、频率偏差、立体声相位等进行经常性的监听、监看和监测。

3 对广播电视发射台的技术管理措施

3.1 对于负责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的技术人员要对所使用的设备要充分的了解, 如设备结构及性能等, 对运行多年的发射系统要制定设备的维护和巡检计划, 按时进行巡检、维修和保养, 及时的发现问题, 及时的处理问题, 保证发射系统长期稳定的运行。

对新上项目, 在安装过程中, 系统的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要参与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安装和调试过程对操作人员十分重要, 安装和调试过程可以对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掌握, 对发生的一些问题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在调试过程中, 操作人员要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 反复多次的进行操作后才能投入正常使用。对于新上岗的员工要经过业务培训后方可上岗。对存在的问题要制定小修、中修和大修计划, 防止事故的突然发生造成发射的中断, 给社会造成影响。

3.2 技术总工要制定技术培训计划, 按时对系统内的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业务素质, 培训内容要包括系统内的设备结构、基础知识、操作知识、维修保养技术及以往发生的案例分析等。

同时要与其它广播电视发射台的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座谈, 相互切磋放射方面的专业技术,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当前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速, 作为广播电视发射台的技术人员要时刻了解发射方面的技术动态, 跟上时代发展, 给人民群众创造优质的公共服务, 为政府树立良好的形象。

3.3 对发生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分析处理, 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一旦发生停播事故, 技术人员要马上进入事故现场, 及时的解决,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问题解决, 回复发射后, 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技术分析, 分析结果出来后, 管理人员要采用“四不放过”的原则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处理, 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楚不放过;责任人得不到处理不放过;安全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全体员工得不到教育不放过。

结束语

作为广播电视发射台的技术人员, 要经常深入基层, 了解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情况, 要经常总结经验教训, 才能不断的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认真学习广播电视发射方面的知识, 认真专研, 大胆创新, 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德林.浅谈发射机房的管理[J].广播电视信息 (下半月刊) , 2008 (2) .

[2]郭玉亮.关于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管理方法的探讨[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4) .

发射台技术 篇10

1 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维护中常见的故障

1.1 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1 发射台技术维护工作机制方面。

目前我们国家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维护工作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应对技术上的突发故障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没有相关的必要应急方案,有些应急方案还是流于形式,没有什么实质性效果,在广播电视发射台出现突发故障时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影响其工作质量[1]。同时还存在着技术维修人员在日常的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维修工作中将注意力集中在发射台设备上,从而忽视了其他附属设备,使这些设备缺乏管理与维护。附属设备对于发射台正常运行来说至关重要,一旦出现问题,将发生重大事故,而且平时的疏于管理将增加故障发生的频率。

1.1.2 发射台技术维护管理方面。

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工作人员的技术维护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技术维护水平的提高往往滞后于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的发展水平,而且相应技术维护制度的制定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发射台技术维护管理方面有所欠缺,也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在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维护中,技术维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维护工作的质量,但是目前存在着部分技术人员满足不了工作需求的情况。

1.2 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维护常见的故障

驻波比的浮动故障。驻波比即指发射台所发射的电流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驻波比是衡量广播电视发射台传输发射信号时匹配难度的指标,数值越大表明匹配难度越大,广播电视发射台输出口会形成高电压,这些高电压会对发射台造成损坏[2]。

回波损耗出现的故障。回波损耗是指天线与标准阻抗位置上出现偏差,其输入端口的阻抗会损失能量。回波损耗值越大说明天线之间的配比值越小,呈负相关。

2 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维护常见故障的解决对策

2.1 天线的检查与维护策略

天线对于广播电视发射台的质量影响很大,对天线的维护主要就是维护其稳定性,要做到定期对天线用专业的检测工具进行检测,检测与维护周期要根据具体天气情况有区别制定,还要注意对天线维护与检测要做到适量且适度,既要保证天线的运行效率又要注意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可以通过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且科学合理的区域进行电线的抽样检查,注意做到定期及时更换天线调节片和桅杆等设备,全方位保障天线的安全运行。

2.2 铁塔维护的策略

铁塔是用来安置天线的,由于铁塔经常暴露在室外,自然因素对其影响很大,也是故障高发的一个部分,所以必须重视铁塔的维护与管理。应该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对于一些极端天气要做好预防工作,根据天气变化制定相应的检查维护计划[3]。防雷是铁塔维护中最重要的工作,做好防护措施,以及在雷电天气及时对铁塔进行巩固。还要注意铁塔表面的一些情况,比如是否变形,是否有腐蚀的地方,一经发现就要及时处理,保证铁塔的正常工作,也促进发射台的正常安全运行。

2.3 馈管的检查与维护策略

馈管在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台工作中起着传输高频信号以及保证信号不受干扰的功能,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信号质量,所以馈管的检查与维护工作也应该重视。具体策略包括保证馈管与发射机接口性能稳定以及运行正常,保证其与电阻器的接口稳固,如有松动应及时处理,避免接口处漏水,以及电缆要保证其接触性能良好。

3 结语

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会不断发展,其维护管理水平也要相应提高,所以要进一步研究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维护策略,积极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对发射台各部分做好检查维护工作,促进我们国家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晓艳,郭晓华,李会春.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台模拟演练系统设计[J].河南科技,2014,(16):6-7.

[2]苏瑞侠.高山广播电视发射台站维护常见故障与对策站机房滤尘系统改造[J].电视技术,2013,(6):68-71.

上一篇:仿生管理下一篇:老年健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