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刍议

2024-05-01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刍议(精选十篇)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刍议 篇1

一、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

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 学习、研究、考察特定的文化景观, 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

文化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主要是存在于特定的地理环境, 它的目的地指向更多地偏向于独特的社会文化区域, 旅游吸引物为具有特色的文化景观。这些景观除了可作为文化载体的民居建筑、宗教寺庙外, 还有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气氛、韵味、风格。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能促进生态平衡和文化完整性的保护。另外, 文化生态旅游既可以看作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 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旅游发展的战略和旅游开发的一种理念。当前, 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文化生态旅游正方兴未艾。

二、高邮湖开发文化生态旅游的必然性

文化生态旅游是以文化景观为主体吸引物的生态旅游活动, 因此旅游开发地的定位对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高邮湖湿地是以湖泊为特征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 具有系统健全、景观完善的特点, 既保留了水乡湿地的完整性, 又保持了野生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多样性等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 是一个具有相当潜力的旅游发展区, 具备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不可多得的条件, 对传统的景点也有明显的互补性。高邮湖发展文化生态旅游, 不仅使自然人文资源得到合理开发, 也会建立一座永久的湖泊湿地野生生物基因库, 为高邮文化生态旅游开辟一个新的亮点。

三、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湿地这块大环境, 高邮湖的水体、植物、动物构成的一个生态大网是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基础。

1. 美丽富饶的自然资源;

高邮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 湖面宽阔, 水量丰富, 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 沟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湖区长48公里, 最大宽度28公里, 水域总面积为760.67平方公里, 水位5.55米时, 水面积648平方公里, 苇滩和堤坝面积112.67平方公里。2005年6月高邮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 它的建立, 对于维护生态平衡,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丰富的水产资源将推动高邮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拉动高邮湖的经济增长, 为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奠定经济基础, 为增强休闲旅游的参与性提供便利。

2. 悠久厚重的文化资源;

高邮湖不仅拥有美妙的自然风光, 更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1) 历史遗存:

古高邮八景与高邮湖直接有关的有四个, 可以说是秦邮胜景, 尽在湖畔。其中“甓社珠光”和“西湖雪浪”最为出名, 它们是以高邮湖为轴心构成的景点, 恰位于湖的中心, 构成水乡文化的精华。高邮湖景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景观都是值得挖掘的旅游资源。

(2) 渔家和渔船:

到高邮湖中去游玩, 船是惟一的交通工具, 现在常见的是泊在湖畔的小渔船。高邮湖的四周有不少渔民和养殖户, 故家家户户都有船。高邮湖边的渔家用小船接游人畅游高邮湖, 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北荡是高邮湖边最有名的村落, 端午节还保留着明清以来赛龙舟的习俗, “龙舟胜会”曾是著名的文化景观。湖边有一批专业渔民, 以船为家, 停泊在河道上的水泥船便是他们的家——船屋。渔民们在船头生火做饭, 烧的是砖砌的土灶, 这成为高邮湖渔家独特的生活方式, 更成为高邮湖独特的民俗文化。

(3) 名人遗迹:

高邮湖著名的名人遗迹有耿庙、玩珠亭、还珠亭、九里亭等, 不仅是风水宝地, 更是文人雅士留下珍贵墨宝的地方。《高邮州志》记载有许多高人逸士在湖畔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如秦少游、曾几、杨万里、萨都剌、蒲松龄等都在此挥毫泼墨, 对酒当歌。

名人遗迹无疑为高邮湖的文化加上了厚重的一笔, 这些既是高邮湖历史文化知识的主要承载地, 也将成为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的重要卖点。遗迹、渔舟等这些文化载体呈现出的特色文化景观都将成为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宝贵资源。

四、结论

对旅游开发而言人与生态是一对很难协调的自然关系, 如何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与人文资源开发的关系是发展旅游的重要问题。高邮湖论人文古迹不如扬州瘦西湖, 论自然环境也比不上杭州西湖, 然而它像一个盆景将人文与自然两种景观积聚于一小片水域之中, 体现出她独特的旅游优势。高邮湖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气息是相辅相成的, 开发高邮湖旅游绝不能破坏两者的平衡, 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发展高邮湖的内在要求, 只有将文化与生态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来开发, 那么高邮湖才能成为“生态区内的博物馆”, 才能成为高邮旅游的新亮点。

摘要:高邮湖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 是我国著名的湖泊湿地, 已被列入国家重要湿地保护名录。它水量丰富, 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 沟通了淮河和长江两大水系。湖内物产丰美, 景色怡人。高邮湖风景区有多处景点, 本文通过对高邮湖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遗迹进行分析, 研究探讨了该区域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优势, 并对高邮湖开发文化生态旅游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邮湖风景区,湿地资源,文化生态旅游

参考文献

[1]施奠东:《湖山便览》,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2]肖笃宁:《生态旅游透视》,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2

[3]赵魁义:《地球之肾》,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4]《高邮州志》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刍议 篇2

[摘要]高邮湖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是我国著名的湖泊湿地,已被列入国家重要湿地保护名录。它水量丰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沟通了淮河和长江两大水系。湖内物产丰美,景色怡人。高邮湖风景区有多处景点,本文通过对高邮湖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遗迹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该区域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优势,并对高邮湖开发文化生态旅游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邮湖 风景区 湿地资源 文化生态旅游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对维持地球表面生态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被誉为“自然之肾”。在高邮,也有一个极为难得的“自然之肾”——高邮湖。高邮湖曾享誉全国,但由于运河的渐渐没落,逐渐被人们遗忘。如今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高邮湖将以其自然而富野趣的自然资源,悠久而深厚的人文沉淀,成为游客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综合高邮湖的各种资源优势,开发文化生态旅游是其必然之选。

一、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

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学习、研究、考察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

文化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主要是存在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它的目的地指向更多地偏向于独特的社会文化区域,旅游吸引物为具有特色的文化景观。这些景观除了可作为文化载体的民居建筑、宗教寺庙外,还有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气氛、韵味、风格。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能促进生态平衡和文化完整性的保护。另外,文化生态旅游既可以看作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旅游发展的战略和旅游开发的一种理念。当前,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文化生态旅游正方兴未艾。

二、高邮湖开发文化生态旅游的必然性

文化生态旅游是以文化景观为主体吸引物的生态旅游活动,因此旅游开发地的定位对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高邮湖湿地是以湖泊为特征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系统健全、景观完善的特点,既保留了水乡湿地的完整性,又保持了野生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多样性等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是一个具有相当潜力的旅游发展区,具备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不可多得的条件,对传统的.景点也有明显的互补性。高邮湖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不仅使自然人文资源得到合理开发,也会建立一座永久的湖泊湿地野生生物基因库,为高邮文化生态旅游开辟一个新的亮点。

三、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湿地这块大环境,高邮湖的水体、植物、动物构成的一个生态大网是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基础。

1.美丽富饶的自然资源;

高邮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湖面宽阔,水量丰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沟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湖区长48公里,最大宽度28公里,水域总面积为760.67平方公里,水位5.55米时,水面积648平方公里,苇滩和堤坝面积112.67平方公里。6月高邮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它的建立,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丰富的水产资源将推动高邮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拉动高邮湖的经济增长,为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奠定经济基础,为增强休闲旅游的参与性提供便利。

2.悠久厚重的文化资源;

高邮湖不仅拥有美妙的自然风光,更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1)历史遗存:

古高邮八景与高邮湖直接有关的有四个,可以说是秦邮胜景,尽在湖畔。其中“甓社珠光”和“西湖雪浪”最为出名,它们是以高邮湖为轴心构成的景点,恰位于湖的中心,构成水乡文化的精华。

高邮湖景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景观都是值得挖掘的旅游资源。

(2)渔家和渔船:

到高邮湖中去游玩,船是惟一的交通工具,现在常见的是泊在湖畔的小渔船。高邮湖的四周有不少渔民和养殖户,故家家户户都有船。高邮湖边的渔家用小船接游人畅游高邮湖,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北荡是高邮湖边最有名的村落,端午节还保留着明清以来赛龙舟的习俗,“龙舟胜会”曾是著名的文化景观。湖边有一批专业渔民,以船为家,停泊在河道上的水泥船便是他们的家——船屋。

渔民们在船头生火做饭,烧的是砖砌的土灶,这成为高邮湖渔家独特的生活方式,更成为高邮湖独特的民俗文化。

(3)名人遗迹:

高邮湖著名的名人遗迹有耿庙、玩珠亭、还珠亭、九里亭等,不仅是风水宝地,更是文人雅士留下珍贵墨宝的地方。《高邮州志》记载有许多高人逸士在湖畔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如秦少游、曾几、杨万里、萨都剌、蒲松龄等都在此挥毫泼墨,对酒当歌。

名人遗迹无疑为高邮湖的文化加上了厚重的一笔,这些既是高邮湖历史文化知识的主要承载地,也将成为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的重要卖点。遗迹、渔舟等这些文化载体呈现出的特色文化景观都将成为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宝贵资源。

四、结论

对旅游开发而言人与生态是一对很难协调的自然关系,如何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与人文资源开发的关系是发展旅游的重要问题。

高邮湖论人文古迹不如扬州瘦西湖,论自然环境也比不上杭州西湖,然而它像一个盆景将人文与自然两种景观积聚于一小片水域之中,体现出她独特的旅游优势。高邮湖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气息是相辅相成的,开发高邮湖旅游绝不能破坏两者的平衡,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发展高邮湖的内在要求,只有将文化与生态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来开发,那么高邮湖才能成为“生态区内的博物馆”,才能成为高邮旅游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河南省体育旅游业开发刍议 篇3

【关键词】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in Henan Province

SHAN Feng-xia1, CHEN Jin-feng2

(1.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2. Zhoukou Hengda High School, Zhoukou 466001, Henan)

【Abstract】 This research summarizes the organization of sports tourism in Henan province and comes out with som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is field, in hope to offer som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in Hena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in Henan, we should enhance the 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of sports tourism, develop education of sports tourism, establish new images for sports tourism in Henan, and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ports and tourism sectors.

【Keywords】 Henan Province,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ing

1前言

国内外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事实,证明了体育与旅游的结合不仅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与动力,还能为体育及体育产业拓展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体育旅游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河南省地处中原,具有开展体育旅游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和政策、经济环境优势。因此,河南省应大力开展体育旅游,以加快体育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并促进经济的腾飞。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体育旅游业开发现状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依据本项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通过图书馆、资料室及网上查询,详细查阅了大量有关旅游、体育产业及体育旅游等方面的书籍和相关文章。

2.2.2问卷调查法

针对河南省体育旅游者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问卷946份,回收率为86%,其中有效问卷841份,占回收总数的88.90%。

2.2.3访谈法

对河南省多位旅游企业家、政府工作人员及高校从事体育和旅游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了访谈,他们对河南省体育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看法及宝贵的建议。

2.2.4数理统计法

运用了Spssl3.0和Excel对本文所调查的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处理。

3河南省开展体育旅游存在的问题

3.1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体育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弱

河南省是一个资源大省,有着丰富的体育旅游自然和人文资源,可开发的体育旅游项目很多,但已开发的较少,并且体育旅游的开发也是单一、低水平的,不能形成规模,实现不了规模效益。如河南省的山林体育旅游资源适合开展登山、攀岩、蹦极、探险、狩猎、定向越野、溶洞探险等体育旅游项目,但目前开展普遍的只有大众登山,攀岩、定向越野、滑翔活动只是定期地举办一些比赛或观赏活动;河南省的场馆设施资源的利用率也比较低,虽然近年来逐渐开始组织一些全国性比赛和单项赛事,但影响较小,不能吸引大批体育爱好者前往观看;河南省作为武术之乡,每两年举办一次的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和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影响力还不大。目前,河南省的体育旅游还是传统观光旅游的附加产品,没有形成吸引旅游者的主打产品。

3.2缺乏体育旅游专门人才

体育旅游专门人才的匮乏是制约河南省体育旅游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对体育旅游人才的要求不同于传统旅游人才。由于一些体育旅游项目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要求体育旅游的组织者、服务提供者只有经过相应的专业训练才能上岗工作,所以这就要求体育旅游的从业人员不但具有旅游的基本常识,而且还要有体育的基本素质。其中体育导游的业务素质应包括:具备水上救生员资格、野外活动指导资格、红十字紧急救护员资格及登山保护员资格,以确保旅游者在体育旅游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不受威胁;还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知识背景,精通并能指导各类户外活动〔1〕。目前,河南省体育旅游组织者多为非专业人员,在体育旅游营销、资源开发和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非常短缺。河南省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虽然开办了不少旅游学校,在很多高校也设置了旅游系或旅游专业,但是大都没开设体育旅游专业,在河南省高校中只有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一所学校从2004年开始招生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所以,河南省的体育旅游人才非常匮乏。

3.3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对河南省体育旅游产品的了解

目前,河南省整体体育旅游促销力度不够,宣传的总体形象不够明确、生动,宣传内容单调、形式陈旧,缺乏出游煽动性,宣传渠道不多,手段缺乏,很少做到多方参与、共同协作,形成动作大、声势大的对外宣传活动;宣传促销时断时续,缺乏经常性、长期性,因此对外影响不大,效果不显著。在体育旅游产品上,河南省还没有形成区别于我国其它省市的突出特点,以致在对外宣传时,不能够拿出与其它省市区分开来的独特的河南体育旅游形象。如河南省体育旅游的“拳头”产品(即少林拳和太极拳),虽说举办的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和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也很好地宣传了河南,但在“两拳”的包装及宣传上还缺乏力度,还没有充分地揭示“两拳”的文化内涵、充分地展现“两拳”的时代精神,真正使大家透过“两拳”,正确地认识、了解一个古老而又现代化的博大精深的河南。

3.4体育旅游业的管理体制不顺,缺乏完善的体育旅游政策

体育旅游是体育性的旅游事业和旅游性的体育事业。体育旅游中的体育活动,特别是大型体育活动和探险类体育活动,单靠旅游部门是管不好的,因为它没有专业方面的管理能力;体育旅游中的游览,体育部门也管不了,也不在其管理范围。目前,我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市场管理,涉及到了体育、旅游、城建、宗教、农村、林业、工商、环保、税务、物价等多个部门,管理职能交叉、重复、缺位等体制性矛盾突出,严重制约着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体育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还未引起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目前河南省政府主要重视旅游资源文化品位的开发,而对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优惠政策扶持,导致我省体育旅游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体育旅游宣传营销和体育旅游人才培训等。同时,河南省还没有出台有关体育旅游的法规政策,体育旅游归口管理部门也不明确,导致体育旅游市场出现无序竞争,体育旅游经营单位和个人经营混乱,体育旅游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容易造成体育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5体育与旅游两种社会活动的结合还不完善

目前,河南省开发旅游主要以观光、教育为主,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只是附带品,还没有形成规模,虽然河南省有开发少林拳、太极拳的经验,但真正的体育旅游开发还很不完善,特别是体育与旅游两者的结合还不够。主要表现为:1)没有充分认识体育在旅游中的作用,虽然有些景区赞助体育比赛,但主要目的是宣传景区,而没有把体育与旅游结合起来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品来运作;2)有些景区在体育娱乐设施的建设、体育旅游活动的开发上,缺乏统一规划及长远计划,使体育旅游缺乏生命力;3)体育部门与旅游部门之间的沟通也不够,在体育旅游的开发与管理上,两者的互动不够,甚至在举办大型比赛时,旅游部门得不到消息或信息不完全,结果导致当大量游客涌来,景区准备不足,以致错失商机。在组织大型比赛时也存在游客购票难的问题,旅行社很难保证票源,使他们不敢轻易地涉足,所以难以拉起体育与旅游之间的纽带。体育与旅游结合的不完善,已严重影响了河南省体育旅游的发展。

4河南省开展体育旅游的对策研究

4.1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我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

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是为了吸引顾客,所以在开发之前对体育旅游客源市场进行调研,了解体育旅游者的需求是必要的,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旅游者的兴趣、爱好的变化,客源市场的变化,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以巩固老顾客、吸引新顾客。根据对河南省体育旅游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喜欢休闲健身类的占86.21%,喜欢体育观赏类的占56.12%,喜欢刺激类的占48.28%,喜欢民俗类的占43.04%。因此,今后应依托河南省是资源大省的优势,充分利用河南省的体育自然和人文资源,加大投资力度,优先开发休闲健身类和体育观赏类的体育旅游项目,如登山、野营、狩猎、游泳、滑草、划船、摩托艇、龙舟赛、滑雪、网球、高尔夫球、垂钓及武术表演等等。对于刺激类和民俗类的体育旅游项目可适度开发,如攀岩、蹦极、溶洞探险、漂流等,但要采取“少而精”的策略。

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突出特色的原则。在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时,要在保持其原来特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开发时不能仅仅是规模的简单扩大,还应该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使其原有的特色更加鲜明,否则,没有特色也就意味着没有竞争力。2)注重效益的原则。在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防止建设性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协调发展的原则。体育旅游的开发要与旅游地的安全条件、交通条件、社会基本设施条件协调发展,这样才会吸引游客。

4.2发展体育旅游教育,培养体育旅游专门人才

体育旅游人才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和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体育旅游专业性强,部分体育旅游产品危险性大,对服务设施的科技含量、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非常严格。体育旅游的组织者、旅游服务的提供者也都要经过相应的专业训练才能上岗工作。在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上,河南省应加大旅游教育和培训力度,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体育旅游人才:1)可在综合实力强的体育学院、高校的旅游系或旅游学院开办体育旅游专业或举办短期的休闲旅游、体育旅游业务培训;2)在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业高中开办体育旅游相关课程;3)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4)通过社会办学、校企联合办学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2〕。

另外,旅游部门还可以与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在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利用高校的研究开发成果,邀请高校民族体育旅游表演队到景区表演,利用这种长期的合作办法,来解决景区体育旅游表演人才短缺的问题。

4.3加大体育旅游宣传力度,树立河南体育旅游新形象

对河南省体育旅游者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2.83%的游客对河南省的体育旅游产品还不了解,因此要大力发展河南省的体育旅游,必须加强旅游促销、刺激需求,使潜在旅游者变成现实旅游者,从而增加旅游消费。在体育旅游产品促销的方式方法上,除运用传统促销方法外,可广泛运用大型旅游推介活动、旅游交易会、旅游节庆热销、互联网营销等手段。在河南省范围内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促销活动:①节事活动;②旅游交易会或博览会;③公共媒介和电脑网络推介;④请海外旅行商或媒体踩点考察;⑤开展体育旅游活动。

在河南省体育旅游专项活动产品的宣传上,可以利用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等专题活动以及体育题材的影片(如《少林寺》)、电视(如《太极宗师》)、摄影作品(少林武术、黄河漂流)、国际互联网等方式来充分展示河南省独特风格的体育旅游产品,增加河南体育旅游的吸引力〔3〕。

4.4改革旅游体制,加强宏观调控

发展河南省的体育旅游,必须解决政出多门、管理混乱的现实,理顺管理范围,明确管理责任,政府部门应把体育旅游推向市场,同时加强宏观调控,设立体育旅游管理的专门机构协调体育及旅游部门,加强对经营体育旅游的景点、旅行社的资格审查、经营监督,防止项目的重复建设及经营市场混乱。在旅游体制的改革上:一是改革旅游管理体制,统筹旅游、风景名胜、文物、文化、林业等旅游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大力推进旅游景区改革,积极实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理顺景区管理体制。二是发展体育旅游业应与其他经济产业一样,主体是企业,政府只是主导。三是明晰产权关系,确立市场主体,建立良好的企业运行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四是走集约化经营道路,建立体育旅游产业化机制,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力争组建1-2个大型旅游集团,推进体育旅游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同时为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一定要整顿市场秩序,加快体育旅游业的法律法规建设,全面提高体育旅游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保护体育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4.5加强体育和旅游部门的协调

体育旅游是体育和旅游业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产业,而这个新兴产业比旅游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因为传统的观光旅游几乎不具备重复性,再好的景点游客也很少去第二次,而体育旅游项目的健身性、刺激性甚至会使游客上瘾,如体育旅游观战项目,一些铁杆体育迷会从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来到比赛地观看比赛。但由于体育业与旅游行业从属于不同的部门,相互间的交融与渗透不够,造成了体育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所以体育旅游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体育部门或者旅游部门,必须把两个产业的相关部门联合起来才能使体育旅游健康地发展。为此,一、河南省的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应加强协调沟通,共同推动体育旅游的发展;二、体育旅游产业决策者及从业人员应主动出击,依靠旅游部门遍布全省各地的分支机构,把河南省的体育旅游市场发展起来;三、旅游部门也应主动配合,共同建立和完善河南省的体育旅游中介机构,最终形成体育业和旅游业的双赢局面〔4〕。

5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颖的旅游方式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体育旅游的开展无疑会促进当地旅游业、体育产业的发展,并且还会成为当地经济腾飞的有力臂膀。河南省虽然具有开展体育旅游的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优势、交通优势和经济环境优势,但目前河南省的体育旅游业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在开展体育旅游中存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缺乏体育旅游人才、体育旅游产品宣传力度不够、体育与旅游结合还不完善等问题。因此,今后河南省在开展体育旅游中应把握好如何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如何宣传树立河南省体育旅游形象、如何培养体育旅游人才、如何将体育与旅游更好地结合起来等问题。

参考文献

〔1〕万怀玉等.论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旅游学刊,2004(4):131-134.

〔2〕陈运喜.浅谈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对策〔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5):20-65.

〔3〕武胜奇.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6):24-27.

〔4〕李勇.试论发展我国体育旅游的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2):127-129.

青海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刍议 篇4

1 青海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湿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分布地域最广、生产力最高的自然景观类型之一, 其结构和功能十分独特。我国作为世界上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青海湖流域的湿地类型主要有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冰川湿地、沼泽湿地、泉水湿地等5种类型,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特色明显, 湿地生态旅游具有一定的开发市场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1.1 自然景观特色鲜明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 海拔3194 m、面积4282.3km2、周长365km、湖水容量850亿m3, 是我国第一大、世界第二大的微咸高原内陆湖泊。青海湖区属冷温半干旱草原气候, 年平均气温0.9—2.9℃, 平均日照时间为3040h[3]。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总的概貌为高山、草原和湖泊自然景观。

青海湖流域是青藏高原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湖区植物资源以草本为主, 多为优良牧草。青海湖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据调查区内共有鸟类189种、兽类41种、两栖爬行类5种、鱼类8种, 属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有37种。保护区内的鸟岛以青藏高原上最大的鸟类栖息地而闻名于世, 春夏之交十几万只候鸟从祖国的南方、南亚、西藏飞来汇聚鸟岛, 栖息觅食、产卵育雏、繁衍种群, 景象十分壮观, 吸引着大批的中外游客和生物专家、学者前来观鸟和研究。在这些野生动物中, 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 11种, 如雪豹 (Panthera Unicia) 、藏野驴 (Equus Kiang) 、白唇鹿 (Cervus Albirstris) 、马鹿 (C.Laphus) 、普氏原羚 (Procapra Przewlskii) 、野牦牛 (Poephagus Mutus) 、黑颈鹤 (Grus Nigricollis) 、玉带海雕 (Haliaetus Leucoryphus) 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24种;有显著经济价值的动物约30种左右。青海湖内的鱼类区系相对较简单, 湖区的气候、环境条件和水体条件孕育了独特的鱼类资源——隶属裸鲤属的青海湖裸鲤 (Gymnocypris Przewalskii) 和甘子河裸鲤 (G.Przewalskii Ganzihonensis) , 青海湖裸鲤 (俗称湟鱼) 为本区最重要的珍稀经济鱼类。

1.2 人文景观资源丰富

青海湖开发历史悠久, 古称鲜水海、西海、卑禾羌海, 藏语称“措温搏”, 蒙语称“库库诺尔”, 意为“青色的海”和“青海”, 青海省因此而得名于北魏。据记载, 早在四五千年前先民们曾在环湖地区繁衍生息。那里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途径之路, 是古代少数民族割据的地方。无论是古代交通还是民族文化活动都留下了历史的斑迹,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风情、古城、古战场、古岩画以及古老神秘的宗教文化、历史文化。青海湖还是昆仑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瑶池所在地, 历史上曾多次举办过大型的“祭海”仪式。

2 青海湖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2.1 开发保护不当, 湿地景观破坏严重

近几十年来, 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和过度放牧、开垦草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水位下降、湿地萎缩, 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草地退化日趋严重, 草地鼠害、虫灾频繁, 鱼、鸟共生系统遭到破坏, 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面临威胁;青海湖最深处已由20世纪初的37.5m 成为现在的25m[3], 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 直接影响到青海省的生态和资源安全。目前野生动物资源有15%—20% 濒临灭绝。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 仅生存在青海湖流域。近年来, 草原上人为设置的栅栏阻隔了普氏原羚不同种群间的迁徙交流, 其数量越来越少, 藏原羚 (Tibetan gazelle) 和野牦牛 (Bos mutus) 等动物也日渐减少[5]。湿地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生态平衡失调, 削弱了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2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缺少绿色化行为

由自然风景、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等构成的青海湖旅游资源得到了初步开发, 但发展观念落后。当地政府部门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牺牲环境利益, 出现无序开发行为。由于社会经济落后, 全民环保意识薄弱, 草场退化使环湖地区牧民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下降。加之当地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 从业人员未接受过专业培训和相关指导, 环境保护意识差, 缺少绿色化行为, 既不利于青海湖湿地的稳定, 又制约着青海旅游业的发展。

2.3 湿地景点环境保护较差, 缺乏合理的路线设计

由于天然地域格局的分异和行政隶属关系的不同, 空间、行业、管理联系性较差, “各自为营”的状况较常见, 没有合理的旅游路线设计和运作。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 这种短视行为严重降低了青海湖湿地旅游的独特性,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使湿地的规模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出来。青海湖旅游业处在起步较晚、资金投入较少、旅游资源开发严重不足的阶段, 很多旅游资源仍然保持着原始原貌的待开发状态。由于遵循常规的经济发展模式, 使青海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影响了旅游发展的经济利益。

2.4 配套设施不完善, 旅游客源市场覆盖面较小

目前, 以青海湖为中心的旅游圈开发利用程度低, 投资不足致使许多景点的配套设施标准低, 不能满足旅游者多种需求, 旅客停留时间短。旅游客源市场覆盖面小, 缺少省际游客和国际游客, 使青海湖湿地生态旅游没有成为国家或国际型旅游。现有的旅游活动仅有草原风光、民族风情、宗教朝圣、鸟岛奇观等, 基本上是观光类旅游产品, 鲜有参与性、休闲性、度假性、体验性、游乐性强的景区。相对应的配套设施不完整, 接待能力严重不足, 景区旅游服务人员约300人, 宾馆2处, 其接待能力仅1000人[6], 直接影响到景区的经济收入, 更不能形成规模化的产业模式, 无法突显其支柱产业的经济优势。

2.5 缺乏湿地保护管理的协调运行机制

目前, 全省在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方面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较完善的协调管理运行机制, 存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因利益不同而各自为政, 各行其事。虽然管理权限在保护区管理部门, 但资源开发利用及土地使用规划仍受制于当地政府和旅游等其它部门, 保护管理机制不协调, 影响了对湿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旅游发展相关联的部门间没有形成高度合作的机制, 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 也未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 致使青海湖旅游在体制管理、资源开发、景区建设等发展模式上环环脱节。行政管理的多头化和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使其在实施环境监管上的管理权限交错, 导致管理紊乱、环保监管力量弱化, 降低了管理绩效和生态效益。

3 青海湖湿地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

依据我国湿地旅游资源具有“保护性、多样性和脆弱性”的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 对青海湖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定位为一种保护性的资源开发向生态旅游方向发展。开展湿地生态旅游既可防止湿地容积大幅度减少, 又可从湿地旅游功能的利用中获利[7]。通过生态旅游提高与恢复湿地自然环境质量, 从而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使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8]。

3.1 对自然湿地进行保护性开发

为了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上应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 旅游开发者必须遵循自然资源的生态学规律, 旅游产品设计应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杜绝短期经济行为, 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9]。

湿地旅游开发的宗旨是使游客认识湿地、享受湿地的同时, 提高对湿地生态环保意识。湿地自然生态旅游模式主要是组织旅游者进入湿地考察湿地的地质、地貌及形成特点, 同时考察该区的动植物组成特点及保护现状, 以及用来研究青海湖湿地生物群落的发展与演化和进行科学实验, 普及教育, 开展观鸟、赏鸟等旅游活动[10], 以丰富人们的知识, 提高人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 使人们对保护湿地及湿地动物多样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3.2 加强公众教育, 提高绿色保护意识

加大宣传湿地生态环境知识, 让人们了解湿地生态环境的特性, 认识到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在开发管理的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给湿地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 政府可选出一批具有深加工和再生产能力的本土企业, 从政策上和技术上给予支持, 规模化生产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产品。要对当地居民进行教育, 使他们具有绿色化行为, 对旅游者持友好态度, 以及对当地发展旅游业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 并可让他们参与到本土企业的发展中, 给当地群众的再就业提供机会与便利条件。社会发展到现阶段, 精神需求、健康需求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需求, 旅游已成为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标志。以游客满意度为基准, 以人性化服务为方向, 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在科学合理接待游客的基础上, 借助导游、路标等对游人进行教育, 让游人的旅游行为“绿色化”, 使他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学到知识并增强环保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3 旅游与防治环境污染相结合

开展生态旅游特别要重视环境保护。政府要加大对生态旅游的投入,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和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依托青海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禀赋, 依据保护性的基本原则, 设计好旅游区路线, 在湿地生态旅游区内可划出一定面积作为“野生动物保护小区”、“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小区 ”等。旅游区内的森林防火设施、环境保护设施应与其他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确保生态旅游获取最好的生态效益、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佳的社会效益。

3.4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旅游客源市场

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和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 健全旅游标准体系, 抓紧制定并实施旅游环境卫生、旅游安全、节能环保等标准, 重点保障餐饮、住宿、厕所的卫生质量。加大对旅游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生态旅游是当今社会较高品位的生活享受, 越是发达的地区和高收入阶层就越对其感兴趣。要加大宣传力度, 增加客源市场;要制定周密的宣传计划, 不仅要宣传湿地资源优势和生态旅游的特色, 还要宣传历史文化;组织制作精美的宣传物品, 使用以电影、电视为载体的先进传媒手段, 并利用各种经济文化活动, 努力打造青海湖湿地的生态旅游品牌;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 充分体现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原则。

3.5 设立生态旅游协调机构, 加强统一管理

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 青海湖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政府对青海湖区域的生态旅游发展态度较积极。但旅游发展需要各相关管理部门的共同合作, 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 在统一的管理下, 合理规划青海湖湿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加大对青海湖生态旅游的监督和管理, 进一步规范行业, 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保障。此外, 要建立多方参与和协调、有效规范各利益主体角色行为的管理机制, 为资源的有序利用和湿地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策略和依据。

摘要:青海湖湿地是中国国际重要湿地中面积最大、建立最早的湿地之一, 但由于开发不当,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其独特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景观破坏严重;缺乏湿地保护管理的协调运行机制, 导致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 因此处理好青海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分析了青海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开发现状, 针对开发利用中的不足提出了促进青海湖湿地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青海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湿地公约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1-15.

[2]蔡为民, 吴中元, 张玉波.湿地资源生态旅游发展分析及可持续管理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 2007, (10) ∶105-109.

[3]曹广超, 马海州, 李玲琴, 等.青海湖流域生态旅游资源的自然地理基础与环境响应[J].干旱区资源与境, 2008, 22 (5) ∶118-122.

[4]杨川陵.青海湖流域湿地系统退化现状及原因分析[J].青海草业, 2007, 16 (2) ∶21-25.

[5]王芳.青海湖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 2008, (9) ∶44-47.

[6]刘小园.青海湖水位变化趋势分析[J].干旱区研究, 2001, 18 (3) ∶58-62.

[7]谢莉.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探析[J].经济师, 2004, (4) ∶135-136.

[8]庄大昌, 丁登山, 任湘沙.中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J].经济地理, 2003, (4) ∶554-557.

[9]刘忠伟, 王仰麟, 陈忠晓.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规划管理[J].地理研究, 2001, (5) ∶206-212.

生态伦理观刍议 篇5

生态伦理观刍议

生态伦理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伦理现.在理论上确立了关于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的权利,它主要的特征是将伦理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领域,它的核心思想是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它所要处理的主要问题是人对待与自己的生存密切相关的地球上各种生物和自然界应抱什么样态度的问题.

作 者:李尊 作者单位:鞍山科技大学,政法系,辽宁,鞍山,114002刊 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年,卷(期):21(2)分类号:B82-058关键词:生态伦理 协同进化 自然界 伦理观

我国政治生态建设刍议 篇6

【关键词】当代中国;政治生态建设;成就;问题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生态建设取得瞩目成就。政党生态、行政生态、制度生态、法治生态等得到不断地优化和改进。要想推进中国的政治生态建设,需要对当代中国政治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生态建设提供现实依据。

一、我国的政治生态建设取得的成就

1.党的机制创新和自我净化能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党内组织、意识形态以及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关系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自身的调适与转型能力不断增强。我们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与时俱进,统治方式向民主治理方式转变。其中党权过于集中的现象逐渐消除,党政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党政关系的法制化水平不断提高,党更倾向于从制度层面入手来治理国家。通过制度建设满足群众的的政治参与愿望与利益的诉求,从而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另外党的政治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逐步提升,并可以依据社会环境的变化来更新政策和执政理念。党的理论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党内民主权利保障机制更加健全,政治生活趋于制度化、规范化。党建立健全了反腐败体系,反腐倡廉斗争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增加了人民对反腐工作的满意度。

2.政府职能向现代服务型政府转变。

借用生态学理论,政府与周围环境构成了一个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各结构之间互相影响,各有各自的功能,不能相互替代。政府在建国初期,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的过严、过多,政府职能扩展到各个领域。长此以往,其他社会结构功能性减弱,社会陷入了一种僵化状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力求行政系统的生态化发展,打破自身与外部环境的不协调局面。为此,政府数次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自身的公共治理能力和水平。

从政府职能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正向现代服务型政府转变。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还重视法制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经过数年的探索,行政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十八大召开以来,政府在指导思想,管理方法和手段方面都更加现代,尤其加大了在简政放权方面的力度。

3.政治生态趋于制度化和法治化。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依据形势的变化,不断为这些制度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以确保这些制度机制继续发挥其优越性,服务于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各党派参政议政的过程更加趋于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十六字方针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和实施,使少数民族的各项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促进了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与繁荣。

在法治生态环境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法治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在经历了文革的动乱后,法制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6 字方针”。1997 年中共十五大确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再到中共十八大强调“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十六字方针。法制建设受到重视并不断完善。十八大以来,一些高官纷纷受到查处,真正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另外,司法公开作为司法改革的切入点,也正在尝试着进行。

二、政治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政治交流欠畅通。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的主导力量是国家政权及其官员。从主客观情况来说,民众的政治参与自主性是存在明显缺陷的。在政治交流中基本处于被动性和封闭性的顺从状态。由于科层制的政治结构,民间的信息要想向上传达,必须经过长而复杂的路径。其过程也是非常耗时的,那么信息极易出现遗漏、失实和失去时效性等问题。这就导致这种自下而上的诉求的表达不畅,这就陷入了政府无法及时掌握正确的信息,而“理性无知”,而民众的问题又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的局面。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阶层分化加剧且日趋固化。因此,有不少学者分析认为,我国正处于一个底层民众数众多、其他阶层数量较少的“倒丁字形”的社会层级结构状态。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沟通渠道变得狭窄并被有形无形的堵塞着。贫富分化逐渐加剧,在公众眼中,最有可能阻碍中国未来 10 年发展的问题是贫富分化严重。因此,与改革之初相比,改革成果已不是人人共享的局面了,而是演进到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人利益受损。

2.政治改革与经济发展的步伐不协调。

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按照生态理论,中国目前政治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还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客观上来讲,改革开放 30 多年,我国在经济改革上的进展是最快的,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经济快速增长。然而,就整体而言,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政治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改革。中国经济发展虽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也培育了一个庞大的特殊利益群体,全社会大部分人收益与之相比,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先生认为,对于 90 年代以来中国改革,总的评价趋势是褒经抑政,即认为过去 30 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成功的,而政治体制改革则较保守,可以说是止步不前,缺少惊险一跃。由于改革过程中实质性问题久拖不决,也导致了民众对改革的认同在急剧流失。

3.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不同步。

我国当前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老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出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主要表现在:能源资源约束强化,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突出,国土开发格局不合理,环境问题带来的社会影响凸显”。

4.对政治生态建设的预期评价有所缺失。

河北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开发刍议 篇7

一、河北省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资源概述

在组成地区旅游发展的各要素中, 资源是决定因素, 这是国家或地区旅游发展现实的展现, 更是资源赋予理论的阐述, 乡村旅游发展亦是如此。河北省作为全国区域旅游发展核心地区之一, 作为全国农业大省之一, 在发展农业与旅游的结合事业中也拥有诸多优势, 其中, 资源是尤为重要的表现。

1. 以自然为基础的休闲农业旅游资源

以自然为基础的休闲农业环境是由水文、气候、地质、地貌、生物等要素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自然综合体, 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基底, 更是休闲农业核心景观特征之一。河北省发展农业旅游的地理位置优越, 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休闲农业资源。这里是我国惟一兼有高原、丘陵、平原、湖泊、海洋等多样地貌类型的区域:素有“坝上高原”之称的张北农牧业资源、素有“燕山根基”之称的冀北山地资源、素有“华北粮仓”之称冀西北山盆和冀中平原资源, 都为河北成为农业旅游大省提供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农业旅游资源。

2. 以人文为基础的休闲农业旅游资源

文化是休闲农业活动的特色, 缺少文化内涵农业旅游就如同失去灵魂, 没有生命力, 因此, 以人文为基础的休闲农业资源对区域农业旅游也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这里有众多可与农业相联系的文化发掘点。传统农耕文化、田园诗词文化、民间乡土工艺、淳朴民风民俗、乡间美食文化等都能成为休闲农业开展的有力支撑。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省认定无公害生产基地2000多个、特产之乡115个, 魏县的剪纸、武强的年画、白洋淀的苇编、迁西板栗、沧州小枣、坝上口蘑等具有特定人文历史的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特色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这些以人文为基础的农业条件构成了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良好基础。

二、河北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开发模式

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更好地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吸引物的形态, 让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乡村旅游资源的状态大部分是以分散的、专一化的形式存在的, 在当今潜在旅游者对旅游整体需求日益提升的态势下, 就必然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资源开发和整合, 使其更能适应旅游者对乡村游的期望值。当前,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开发模式众多, 依托河北乡村旅游资源特点, 笔者认为以下开发模式可能更适合当前乡村游的发展状态。

1.“以点带面“依托模式

“以点带面”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或以“著名景区为依托”进行圆点发散式乡村游开发。此种开发模式要重点考虑乡村旅游产品的类型、特色、区位和功能等因素, 开发中的乡村旅游产品要具有多样性和特色化开发, 要涵盖到产品开发的各个层面, 比如整体景区的可进入性等因素。河北省各地区拥有众多的乡土资源, 在开发过程中可以行政辖区划分的二级城市或重点地区为依托, 适时适度的发展以参与、观赏、品尝、购买等类型的乡村游产品, 借以提高乡村游的知名度。比如, 秦皇岛昌黎的葡萄沟地区, 紧邻河北省的二级城市, 依托所在地位于全球优质葡萄产地区域和当地的葡萄文化, 大力开发葡萄产品及其二次产品, 每年夏秋季节, 吸引众多游客前往, 为当地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公司农户”共赢模式

此种经营模式更适用于具有旅游特色的村镇, 通过引进有市场经营能力且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 改造村镇的硬件设施, 指导乡民开发餐饮住宿接待、组织特色民族风情活动, 形成具有特色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 从而招徕更多旅游消费者。“公司农户”共赢模式充分考虑农户利益, 利用企业资金和经营优势, 发挥特色村镇乡村旅游资源的最大作用。河北廊坊市永清县在壮大乡村旅游过程中, 积极引进休闲企业娱乐项目, 利用地方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产品, 在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中, 一系列大项目不断落户此地, 为永清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助推了本地旅游向高层次迈进。

3.“政府主导”带动模式

旅游活动作为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举措之一, 有地方政府在财力、政策等方面的倾斜, 必然会对旅游的进一步开展带来积极促进作用。政府主导型开发模式即由地方政府负责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组建政府管理下的乡村旅游公司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建立民间团体组织协调村民参与导游、特色乡村演出、工艺品制作等活动;负责整体客源的招徕及市场开拓;协调公司或团体与民众利益分配等活动。政府要发挥主导带动作用, 积极协调各方利益, 促进本地整体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贵州平坝县天龙镇在发展乡村游时就借鉴了此种模式, 本地自2009年政府主导开展乡村游之后, 农户整体收入提高近五成, 同时带动此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使整个乡村呈现出勃勃生机。

4.“户户结合”自营模式

偏远地区的村民在远离市场的形式下, 往往对外部公司介入投资共同开发乡村游有一定的顾虑, “户户结合”即为农户自行联合发展农村旅游的模式。这些地区在“示范户”的带动下, 以土地或资金的形式加入到乡村游的经营接待中, 从“开拓户”学习经验技术, 短暂磨合后形成“户户结合”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湖南汉寿县的“鹿溪农家”即由“示范户”带动, 全村大部分农户加入到乡村旅游接待中, 并逐渐形成了“绿色蔬菜户”“家禽养殖户”“民俗表演队”等专业旅游服务组织, 河北省张北及承德坝上地区, 民风纯朴, 特色突出, 可借鉴此种经营模式, 实现了偏远农区的整体致富。

总之,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是整体旅游大产业中不可或缺的形式, 是地方特色旅游的有益补充。河北省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政策优势的大背景下, 应以特色休闲旅游资源为基础, 以地区农业发展特色形式为补充, 以各项农业休闲旅游模式为借鉴, 积极发展本地乡村旅游, 在提升农村整体效益的同时, 为河北大旅游时代的到来提供助益。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 2003, (1) :5.

[2]张建雄.关于乡村旅游若干问题的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 2003, (2) :11~16.

[3]邱海蓉.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 (5) :122~124.

[4]谭豹.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与途径[N].中国旅游报, 2006-05-19.

滇越铁路文化旅游开发刍议 篇8

一、滇越铁路文化旅游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滇越铁路文化旅游的开发不仅顺应旅游跨区域合作的发展趋势, 符合滇越铁路的历史积淀;对于其所在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 云南省乃至铁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旅游发展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1. 云南与东盟的合作关系日趋全面和成熟。

云南已初步形成了以东南亚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 云南已形成以东南亚为重点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东盟国家已成为云南省第一大经贸伙伴, 近年双边贸易额占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35%左右, 东盟国家也是云南外经贸的主要市场, 云南90%以上的对外经济合作项目都集中在这一地区。一个以大西南为依托, 以昆明为中心, 以东南亚为重点, 面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为云南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目前, 云南全省128个县市已全部对外开放, 共有国家级口岸11个, 省级口岸9个, 边民互市通道近百条。国际大通道建设已全面展开, 云南已初步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并举, 东、中、西三路连接东南亚”的立体通道格局。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毗邻地区的贸易、旅游、双边或多边的经济技术合作活动日趋活跃, 一个以众多边境口岸和通道为纽带的跨国界经贸合作区正在逐渐形成。

2.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旅游合作已使双方都成为了彼此间最大的客源输出国。

越南北方旅游市场有70%的游客来自中国。2003年9月, 中国与湄公河5国签订了共同开发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旅游线和跨国旅游带、在区域内形成统一旅游经济圈的协定。以后, 中国与湄公河5国的公民持一本护照, 在湄公河次区域6国内实行免签, 对他国旅游者也给予落地签证, 简化入境手续。随着2003年“澜沧江-湄公河水上国际旅游项目”的实施, 2007年昆明-曼谷高等级公路的全线贯通, 以及泛亚铁路东、中、西3线的建设, 今后将有大批国际游客通过次区域各国进入云南。同时, 也将有来自中国各省区的大量游客通过云南口岸进入东南亚、南亚。一旦连通了中国和东盟两大旅游市场, 各国旅游资源、客源上的互补性, 将共同开拓出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巨大旅游市场。

3. 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和改革发展。

面对国内外旅游发展新趋势和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有效发挥旅游经济的综合效应和服务业发展的领头作用,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结合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目标和要求, 云南省委、省政府于2006年做出了旅游“二次创业”, 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决策;2007年又提出了建设“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大部署, 着力推进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改革与创新, 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云南省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改革的战略决策, 为深化滇越铁路沿线文化保护与建设的认识, 确定滇越铁路沿线文化的建设目标和建设重点,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发展要求。

二、滇越铁路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在云南与海外近100年的交往中, 造就了包括滇越铁路在内的许多有价值的文化遗迹。这一切经过历史积淀, 形成云南特有的文化内涵, 形成云南独特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

1. 滇越铁路是研究中国铁路史的重要素材和依据。

滇越铁路, 作为山区铁路的代表作和技术史典范的活样本, 代表着中国早期铁路史而具有重要意义, 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经济技术水平。修建这条铁路之所以选择窄轨, 是为降低造价:与准轨相比, 它可以节约土石方工程约50%~60%, 节约投资约50%。选线上, 它沿河谷走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从现代技术的角度看, 滇越铁路弯道多, 摆动大, 已经很落后了。但正因如此, 滇越铁路也就成为了100年前山区修建铁路的代表作和解决铁路如何爬山的典范。从技术史的角度看, 作为活的样本和典型其价值是不可低估的。从工程技术的角度看, 米轨铁路最具代表性的路段都在云南境内。

2. 滇越铁路是对现代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基地。

滇越铁路1903年动工修建, 铁路穿越了云南的高山河谷, 渗透了众多中国劳工的血汗。沿线地势非常险峻, 加上野蛮施工, 路成而万骨皆枯。所以有“一根枕木一条命, 一颗道钉一滴血”的民谣。因此, 滇越铁路是殖民主义在我国境内留存不多的遗迹和具体表现。

此外, 云南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与滇越铁路有着密切的联系。孙中山领导的河口起义, 就与这条路有关, 虽然当时铁路还未通车, 但沿线已聚集了大批修铁路的工人, 为起义准备了群众基础。后来蔡锷入滇与唐继尧、李烈钧等人共同发动护国运动也是走这条铁路, 并留下了传奇般的故事。而且滇越铁路在二战爆发初为转移西南联大学生、教授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蒙自召开, 并不是偶然的。越南共产党创始人胡志明, 也多次沿这条铁路到昆明开展革命活动, 如今昆明华山西路和翠湖还有他开展革命活动的旧址。而抗战期间, 大批知名的学者教授, 大多是通过这条铁路来到云南的。

如能深入挖掘沿线殖民文化遗迹和内涵, 定能形成系列对广大青少年极具教育意义的鲜活事例, 在此基础上, 加以整理和加工, 并辅以一定展示和体验的设施设备, 完全可以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 滇越铁路是工业文明的活教材。

滇越铁路1910年建成, 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 它的建成加速了云南的近代化。辛亥革命, 特别是云南重九起义, 让这条为殖民统治服务的通道在那时所起的作用发生了极大改变, 这条通道不仅将欧洲工业文明的技术和产品大量输入云南, 让地处边陲的云南在中国版图上的政治地理位置从末梢变成了前沿。铁路通车, 使滇锡贸易猛增, 使锡业成为当时云南的“支柱产业”。也因铁路和锡矿, 云南产生了最早的产业工人。同时, 代表当年中央民族基础工业的中央机器厂 (昆明机床厂) 、中央电工厂 (昆明电缆厂) 等企业都靠此铁路转移到昆明, 客观上为云南带进了先进文化及工业文明影响下的生活方式等。如能系统挖掘、整理、开发滇越铁路所代表的工业文明成果及其对当时乃至以后云南经济发展的影响, 则可形成一部丰富而生动的工业文明活教材。

4. 滇越铁路是一条旅游精品线路。

若能沿河谷选线,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小, 景观价值也较为突出。滇越铁路所经过的三条河 (南盘江、南溪河、红河) , 不是跨河而过, 是沿河而行, 景观丰富多变。据统计, 仅是铁路沿线滇南5县, 就有河口对汛督办公署旧址、河口海关旧址, 屏边县的滇越铁路人字桥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 其中, 有10个与滇越铁路有关。

从现代交通来说, 当然是要快捷通达, 但滇越铁路的慢却正好符合了现代文化旅游观光的要求。作为一条精品旅游线路, 对发展我省旅游产业会产生重要作用。

在滇越铁路及其沿线众多遗迹中, 有的已消亡于自然力的作用, 有的受到了人为的破坏。今天, 我们必须“注重云南与海外交往的历史遗迹———滇越铁路的保护工作”, 加强宣传、保护和开发力度, 对滇越铁路、旧车站、旧机车加以改造和利用, 使之为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 推动云南旅游经济发展发挥其独特作用。

三、项目实施的可操作性

世界遗产委员会于2003年设立了“文化线路”遗产项目申报, 对陆地道路、水道或者混合类型的通道等文化线路遗产进行保护。世界遗产委员会《行动指南》中对文化线路遗产的意义评价为“它代表了人们的迁徙和流动, 代表了一定时间内国家和地区内部或国家和地区之间人们的交往, 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

滇越铁路涉及中国、法国、越南三国, 是一个典型的跨国、跨族、跨界的文化遗产, 极具潜力成为中国首条世界文化线路遗产;三个国家的政府和民间都对该条线路的保护十分重视。“中国已经尝试对丝绸之路提出线路遗产申请, 但是由于涉及国家众多, 情况特别复杂, 进展十分缓慢;而滇越铁路相对来说可操作性更强, 极有可能成为中国首条线路遗产”。利用文化共源性及地理毗邻性, 共同申报跨国世界文化遗产。在中越边境地区, 可考虑申报以红河和滇越铁路为主轴的集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世界文化遗产, 并共同进行合理保护与开发:

一是有利于推动文化资源整合, 形成文化品牌。一直以来, 由于对文化遗产的定义过于狭窄, 孤立保护遗产造就了一系列孤立的遗产符号, 缺乏与周边地区的互动。如能加强遗产与所在区域其它资源的互动, 必将有力的推动遗产保护, 同时较好发挥遗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实现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旅游发展有一个特点, 就是一切可以吸引旅游者的东西都可以视为资源, 所以可以把社会资源进行最广泛的利用。对于一些无效的社会资源可以通过旅游的组合形成有效的资源, 有效的社会资源可以通过发展来提高它的附加值。滇越铁路沿线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 不仅能有效保护珍贵的铁路和历史文化资源, 为我国铁路修建历史、技术等提供翔实的依据, 同时通过充分挖掘和整合铁路沿线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文化资源, 形成独特的旅游产品, 形成文化品牌, 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添砖加瓦。

二是可以极大的推动沿线城镇乡村的基础设施继续完善。随着入境休闲度假旅游人数的增加, 提高海关、边检等对外通道的行政效率和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 加强铁路沿线的对外交流和沟通, 满足铁路沿线各地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对线路的保护和开发, 对沿线的危机隐患进行分析评价, 并进行分类和分级, 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隐患, 以明确线路危机管理机制和危机管理系统的建设重点和难点, 必要时线路要进行改道或者重新选址, 以避免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可能对线路及设施造成的损害, 保障旅游安全。

滇越铁路作为一条具有历史价值的特殊铁路, 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 加之这样一条特殊线路的开发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信对滇越铁路的保护与开发必将得到来自于全社会的、多方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保护云南历史文化遗产滇越铁路.首博资讯, 2004年7月12日

[2]积极申遗有利于滇越铁路的开发保护——访历史学家、博士生导师朱惠荣.彩云红土资讯, 2006年10月21日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刍议 篇9

一、地方课程开发的背景

(一)地方课程的内涵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 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地方课程,又称地方本位课程,或地方取向课程,是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根据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对人才的特殊需求, 为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而自主开发、实施并管理的特色课程。

(二)旅游英语专业的性质、培养目标、就业方向

旅游英语属专门用途英语,是在旅游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旅游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现代旅游经营服务理念,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职业技能,熟悉旅游主要业务,有较强的管理和运作能力,且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译、写水平,能适应涉外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并熟练地运用英语从事旅游接待和管理的高等复合型专业人才[1]。

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的省会城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地域、季节旅游特色。除了太阳岛公园、亚布力滑雪场等著名的旅游胜地外,哈尔滨还有驰名中外的国际冰雪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以及经济贸易洽谈会和啤酒节。黑龙江省高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选择就职于本省的旅游、酒店服务行业。因此该专业的课程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市场需要,并结合黑龙江省旅游服务资源特色,尤其是冬季冰雪旅游特色来进行开发设计。

二、旅游英语专业地方课程开发的策略

旅游英语专业项目课程的设置应从工作实际出发, 通过对旅行社行业调研,组织行业专家座谈,参考国内外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英语专业课程情况,并结合本校学生就业和旅游市场需求,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师配置、教学方法、实习实训、考核内容共六个方面对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进行开发研究。

(一)课程设置:整合英语专业课程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

旅游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将英语专业课程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相结合。因此,依据课程的性质,将课程分为英语课程、旅游课程、拓展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模块。

1.英语课程:除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所开设的语音、口语、听力、语法、翻译、阅读课程外,为满足其专业特点和地方需求开设的课程有:旅游应用文写作、旅游英语、黑龙江导游英语、酒店英语、体育英语(针对冰雪体育项目开设)。

2.旅游课程:常规课程除了旅游概论、旅游业法规、 导游原理与实务、旅游服务礼仪、旅游市场营销学等课程外,还包括结合地方冰雪旅游特色开设地方课程,如: 冰雪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冰雪旅游文化概论及黑龙江旅游资源开发。

3.拓展课程(选修课):除酒店营销实务、酒店经营管理、旅游心理学、中外礼仪、中国民俗以及一些学术、 人文、科技知识讲座外[2],还开设地方选修课程,包括:区域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冰雪旅游市场开发、滑雪旅游管理、冰雪旅游策划。

4.文化基础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理论概论、体育、大学语文、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3]。

(二)合理选择与编写教材

旅游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必须与旅游环境相结合。在教学中要选用与旅游专业有关的、适合旅游专业需要的教材。由于旅游英语专业目前仍是新兴专业,适合该专业的英语专业教材专业性仍然不足。因此,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地方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并且应根据地方课程的发展要求,编写能够满足旅游英语专业使用需求的系列教材。

编写教材时,要根据旅游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教材内容,并结合国际及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选出较为接近国情、校情和学生实际情况的素材,并改进和创新。同时,也要注意针对性和地域性,要突出地方特色。同时, 教材编写人员要深入行业,借鉴并采纳旅游工作人员的建议和意见,加强实践案例教材的编写,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4]。

(三)聘用高素质的教师

教师是组织和指导实践教学的负责人,是成功实施教学实践体系的保障。因此,旅游英语专业地方课程设置所配备的教师必须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并且了解旅游行业的运作过程,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5]。根据“双师型”教师培养原则,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可以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并鼓励教师进修;同时支持教师受聘于酒店、旅行社等进行“顶岗学习”。另外,还可聘请一些企业的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座授课,负责课程教学任务,以及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等[6]。

(四)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情景教学是一种能够将教学内容、实践角色和工作场景高度融合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兴趣和探索欲望, 通过在模拟情景中扮演旅游工作的不同角色,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诸多基本技能。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头脑风暴法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地对课堂中或实习工作中的某一课题、现象发表观点,教师依据学生的陈述提出问题,学生一起来讨论评价。这样既能让学生从理论上有所提高,又能够获得大量的建议和意见,达到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实行规范化的实习实训管理

旅游酒店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必须重视发挥实习实训在培养学生实际工作技能方面的作用,实行规范化的实习实训管理。因此,旅游英语专业的实习实训被分成三个部分。

1.校外自主实训: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在旅游相关行业从事至少40 小时的实际工作。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或自行寻找景点、酒店、餐饮等旅游行业相关工作。根据由实习行业雇主出具的注明工作时间总数的实践证明拿到相应学分[7]。

2.短期培训实习:结合黑龙江地域及季节旅游特点,在举办年度经济贸易洽谈会、冰雪节、冬季运动会等活动期间,学校与相关工作单位签订短期实习协议,安排部分学生担任导游,在会展、酒店等从事服务工作。

3.毕业实习:在最后一个学期,学生被统一分成若干小组,由校方聘请的旅游业专家带领学生在企业内实习。在实训结束时,指导学生实习的工作人员和专家共同负责填写学生的实习报告[8]。

(六)考核内容、方式多样化

考核内容需要包含必要的语言、旅游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礼貌修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考核形式则由闭卷笔试、口试和实训评定构成。其中闭卷笔试的内容需要注重学生知识运用能力,重点考察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案例分析题。口试考核重点则在英语的听、说、 写三方面,通过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达到全面衡量他们的英语水平的目标。在校外实训过程中,指导专家、雇主和教师评定的成绩是学生实践档案的基础,三方均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为学生进行实际技能水平打分,累计得分就是学生在该门课程实操的最后得分。

旅游英语专业课程开发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在进一步深化对地方课程的地位、意义、功能以及开发与实施策略认识和把握的同时,尤其需要深入实践探索、不断的理论反思和包括专业支持在内的制度建设。 目前在旅游英语专业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环节和问题,其中每门课程的具体细节和实施除了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外,也要争取和吸收学生及旅游专业人士的参与建设,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机制,将地方课程开发不断引向深入。

摘要:根据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理念,从地方课程开发理论入手,结合旅游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师配置、教学方法、实习实训、考核内容六个方面,探究了旅游英语专业的地方课程开发策略。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刍议 篇10

旅游事业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新型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灵魂 , 而历史文化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 各种文化的融合 , 积淀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 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 , 是旅游事业取之不尽 , 用之不竭的一座丰富的矿山。把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旅游的优势 , 成为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发展文化旅游是我国消费升级的体现。文化是根, 文化是魂, 文化是力, 文化是效, 旅游因文化而灵动。立足本土文化资源优势, 在坚守中创新, 在创新中坚守。大力推进文化投融资体制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大遗址保护机制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创新, 努力实施项目激活战略, 以文化城, 以文化业, 以文化人, 提升用好旅游产业文化软实力。

文化的作用无可替代, 文化的功能超越历史。用先进文化引领发展, 发展将呈现境界之美。打造走向民族与世界的文化旅游圣地。深度挖掘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二、旅游与文化

文化旅游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成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有了文化旅游的需求。然而, 在全国经济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任务还很艰巨。必须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用文化提升旅游内涵, 用文化增添旅游发展动力。

资源有限, 创意无限。文化是最需要创新创意的行业。实践证明, 哪里有创新, 哪里就有突破;哪里有先行先试, 哪里就有发展活力。

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抓发展、抓民生的思想, 坚持产业、事业并兴, 公益、经营并举, 坚持“虚”功“实”做, “文”活“武”练, “软”实力“硬”打造, 切实解决好“文化怎么传承、文化怎么创新、文化旅游怎么做大做强”等一系列难题, 用足文化凝聚力, 用实文化推动力, 用活文化创新力, 用好文化提升力, 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上一篇:设施环境调控下一篇:ERP系统煤炭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