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风险的园林工程

2024-05-05

采购风险的园林工程(精选十篇)

采购风险的园林工程 篇1

1 工程采购风险与供应链联盟理论

1.1 工程采购风险

工程采购是按照项目的需要, 采购所需设备、材料及其它物料的过程, 主要包括获取、购买、物流、质保和合同管理等子过程。采购的跨度比较长, 一般贯穿于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而工程采购风险, 一般是指采购中出现的人为、经济和自然风险, 如采购预测偏差大, 则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或导致超出预算。工程采购的风险种类按照发生的时间点可以分为:

(1) 前期风险。在前期风险中, 主要包括管理与应急两种风险。其中, 管理风险是未知风险, 主要是由于公司破产、军事冲突及自然灾害诱发的风险。而应急风险主要是隐含于合同应急储备金、卖方合同文件选择、工程价格和采购环节风险乐观估计等风险。

(2) 采购中的风险。在采购过程中, 包括管理风险和应急风险。其中, 管理风险是运输、仓储和暴乱等风险。应急风险包括价格风险、质量风险和时间风险。

(3) 来自设计方的递延风险。在设计中, 设计方与合同要求相违背, 可能引起业主多次提出的审核意见, 导致工程量或工作量增加、工期延长等风险。所以承包商的采购风险也增加。

1.2 供应链联盟理论

供应链联盟是指供应链2个或以上具有互补性资源及技术企业, 为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公担等目标, 在一定的条件下, 成立稳定性的合作关系。供应联盟可克服直接收购的缺陷, 为双方合作带来战略利益[3]。供应链联盟具有简单、快捷、信息共享和紧密合作的特点, 具有很大的优势。

基于供应链的战略联盟, 包括三种类型:零售商-供应商 (RSP) 联盟、第三方物流 (Third Party Logistics, TPL) 与经销商一体化 (Distributors Integrated, DI) 。

2 工程采购中的风险

在工程项目投标过程中, 将风险估计的太高, 则可能由于报价太高而无法拿到项目, 如不考虑风险, 可能由于标价过低, 导致文件中出现对承包商不利条款。因此, 在工程中, 有效识别风险较为重要。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工期长, 且组织管理复杂, 作为风险管理系统模型, 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见图1) :

2.1 风险识别

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为风险预测与识别, 识别的目的为找出风险及引起风险的因素, 并对风险后果做出定性估计。风险识别包括:工程项目活动→活动中的风险→风险产生的原因→重要性风险→建立工程风险清单。工程风险识别的过程如图2所示。

而风险识别的方法包括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故障树分析法和流程图法。采购风险识别, 一是风险的来源, 包括合同文件不完善、执行合同人员变更、技术条件变更、计划变更和供货范围变更等[4]。

采购风险的种类包括外因型风险, 有合同风险、质量风险、价格风险和预付款风险。还有内因型风险, 包括增加开支风险、采购计划风险、工程采购订货风险和运输风险。

2.2 采购风险评价

供应链风险评价是制定风险控制的一个因素, 也是衡量潜在损失频率及成都的关键。其中, 损失频率为在一定时期内损失发生的次数, 而损失程度是指每次损失的规模、金额大小等。工程采购风险评价的方法包括主观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风险值评价法等。

(1) 风险值评价法。风险值评价法可客观描述风险的严重程度、风险发生的频率, 评价结果更为客观, 且能如实反映风险发生情况。

(2) 模糊综合评价法。影响采购的因素较多, 其中的未知信息称之为灰色信息。因此, 在风险评价中, 无法精确描述风险程度。由于供应链是构建企业动态网络联盟的核心, 对采购风险判断缺乏原始依据, 无法制定客观的概率分布, 只能按照主管经验判断, 带有较大的模糊性。因此,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采购风险, 可确定采购各环节中风险发生的概率。

2.3 采购风险处理

采购风险的处理, 包括风险规避、风险控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等步骤, 还包括采购风险处理的绩效评价。

3 基于供应链联盟的工程采购风险控制策略

3.1 供应链联盟下的工程采购模式

(1) 采购运作机制。在设计系统模型中, 应首先分析市场需求, 按照供需对比选择供应商和采购方式。与战略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 开展合作试运行。根据试运行结果, 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正式合作开始后, 在既定协议框架下采购。在采购过程中, 与采购部门不断沟通, 保证供需平衡。最后, 采购与供应商评价, 及时组织人员综合评价采购合作情况, 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供应商。

(2) 工程采购策略。由于工程的规模大、周期长, 需大量设备、材料、构件和配件等, 所以在工程采购中, 由于采购物料复杂性, 致使采购交易出现不同特点, 其会影响采购风险的大小。在工程供应链中, 承包商的选择有三种:市场交易、独立运作整条供应链和组建供应链联盟。后者为本研究所采用的采购模式。

3.2 采购风险防范措施

(1) 供应风险方面。 (1) 设计柔性多头供应链, 以对抗外部不确定性因素, 通过采用双头采购或多头采购预防单一供应商供应中断风险, 进而减少外部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 (2) 共同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搜集各种因素导致损失数据, 并计算出最大值、最小值和方差等, 并制定一个科学的风险预警门槛值 (threshold) 。 (3) 制定风险应急计划。提前制定各种应急计划, 发生风险后, 提高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避免风险蔓延[5]。

(2) 合作风险方面。 (1) 加强对供应商的考核; (2) 建立信任合作机制; (3) 建立和完善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合作关系, 使供应链上的风险层层传递、环环相扣。而在需求风险方面: (1) 提供供货的柔性; (2) 联合管理库存。

3.3 供应链战略联盟下的风险防范机制

供应链战略联盟是建立在协议基础之上的组织形式, 各成员以合同为纽带, 通过建立动态合同体系及增加敏捷信任的方法, 克服合同中存在的弱点, 在最大程度上防范风险。

(1) 建立动态合同体系。在联盟中, 由于合作伙伴间的信息不对称, 可能产生道德风险及逆选择问题, 所以应建立动态检查机制进行约束。同时, 由于风险及收益无法分割, 实现合作伙伴间利益的公平分配、合理分担风险, 是联盟成败的关键。建立动态合同体系, 应坚持风险与收益正相关、收益由合作伙伴分享、投资额与收益成正相关和双赢的原则。

(2) 建立及增加敏捷信任。供应链战略联盟中的结构、文化和组织差异, 具有信息不对称、异地分布及多利益团体等特点, 不能简单依靠合同来规避风险, 还必须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防范合同中的风险。而合作伙伴建立信任关系, 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 正确选择合作伙伴, 综合考虑合作伙伴的信用等级; (2) 培育坚实的合作基础, 建立合作伙伴间敏捷信任; (3) 建立多样化、有效的沟通渠道。其中, 建立多样化、有效沟通渠道, 以建立长期信任关系为前提, 这有利于信息传递及共享。同时, 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 负责交换信息, 并建立相互信任关系。

4 结语

工程采购涉及多方面的内容, 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 而且受外部和内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不严格控制采购影响因素, 则无法提高风险控制的水平。在本文中,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及相关理论文献, 从采购风险的类型、采购风险的识别和基于供应链战略联盟下的采购风险控制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该命题。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 工程项目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由于项目受到自然、社会等环境的限制, 在建设中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风险。因此, 深入研究工程项目风险及风险控制, 采用系统、动态方法全面管理工程项目风险, 可使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在本文中, 笔者从工程采购中的风险分析入手、基于供应链联盟的采购风险控制策略等方面分析了该命题。

关键词:工程采购,供应链联盟,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宇松, 张磊, 马风雷, 等.建设工程招标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5 (04) :45~47.

[2]李小花, 劳本信.资产组合理论在供应链风险控制中的应用[J].商业时代, 2010, 21 (01) :124~125.

[3]兰定筠, 李世蓉, 何万钟.业主工程项目采购模式与代建制度创新的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 2010 (07) :82~86.

[4]张新华.探讨工程项目采购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23 (09) :123~124.

采购风险的园林工程 篇2

产生的风险和自身环节产生的风险予以消除,预见性地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将对项目管理实践产生重大的指导意义。

1、工程项目招投标机制

1.1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基本内容

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从根本上讲是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工程项目招投标的意义是引入竞争机制以求达成交易协议和订立合同,兼有经济活动和民事法律行为两种性质。招投标的过程管理实际是在工程建设中引进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优选设计、施工、材料、设备及总承包单位,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和节约投资的项目管理过程。招投标的基本内容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招标:工程项目招标是招标人根据自己的目的,制定并发布招标文件,招揽投标人并从中择优选定工程项目承包人的一种经济行为。通过招标可使投标人之间产生竞争,实现货比多家,优中选优的目的,从而获得最优的投资效益。

投标:工程项目投标是投标人在响应招标文件的前提下,结合企业自身的实力,提出的具体应对方案及报价等。

开标:工程项目开标是指招标人或其代理人当众开启投标书,宣布其中的主要内容。

评标:工程项目评标是招标人组成的评标小组或由行政主管部门当天随机抽取的评标专家,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对有效的投标书进行商务和技术方面的审查分析和比较评价,最后根据打分的结果排出优劣次序。

中标:中标是指招标人根据评标报告,选定中标人,并发出中标通知。签订合同签订合同是指招标人和中标人根据相关法律和招标文件订立合同,确立发包关系。

1.2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工程建设市场还不是很成熟,各项规章制度还不是十分健全,招、评标体系不规范,行政干预较多,受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招投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投标方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投标时挂靠资质更高的企业参加资格预审,临时组建项目管理班子并招募劳动力素质底下的劳务队伍,采用低价中标或故意抬高部分单价的办法竞标,一旦中标后,很快出现管理混乱,采用索赔和洽商变更赚取利润等等。

(2)国有投资项目,由于其招标人不是工程项目的既得利益者,往往更容易发生道德风险。

(3)忽视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性,方案设计不精准,市场调研不全面,可行性研究不深入,直接导致招标文件不够严谨,在开工后出现大量的洽商变更,使工程在进度和造价等方面严重超出预期。

(4)在工程项目招标评标中片面强调工程投标报价,造成了评标仅仅是投标人投标报价的比较,定标也仅仅由经济标锁定,而忽略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工期、企业信誉、施工组织设计等诸多重要因素。

(5)在工程投标中不注重招标管理团队的组织和全过程管理,缺乏技术性的专家和人才,忽视资质预审的重要性,增大了投标单位“围标”的可能性。

2、工程项目招投标风险的特点

工程项目招投标都是基于对不确定因素预测之上,而在实施过程中,这些因素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因此把这些事先不能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称为工程项日招投标风险。它具有以下特点:(1)多样性。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有多种性质的风险并存,他们之间还存在着复杂的内在联系,既可以相互叠加,又可以相互影响。

(2)整体性。风险的存在和发生不是局部或某一阶段,而是存在招投标全过程及项目的全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风险都有可能导致工期的延长,费用的增加以及质量的低劣。

(3)规律性。虽然没有完全一样的项目,但是工程项目招投标风险的发生和影响都是有一定的规律性,是可以根据经验加以总结和预防的,重要的是要有风险的意识,重视风险,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控制。

(4)危害性。绝大多数的风险都具有危害性,招投标本身产生的风险可以在施工环节得到进一步的放大,因此需要对危害性做出充分的估计,对于不能转移的风险要提前做好应对方案。

3、工程项目招投标风险应对的措施

3.1招标准备阶段的风险应对措施。招标准备阶段与风险管理有关的主要有深化设计、选择招标方式两个方面。

(1)深化设计的风险应对措施。对深化设计产生的风险,其主要措施是:

a.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筛选和考察,签订设计合同前,要对设计单位的资质,以往业绩,各专业的实力配备,主管设计师的经验和综合能力加以全面的考察评比。

b.尽可能的在招标人(或业主)和设计单位间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在设计中提出优化和降低成本方案的,给予奖励。

c.杜绝“轻设计,重施工”的观念,加强对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组建有经验的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尽量规避设计风险。

d.,加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提高决策水平,能够在深化设计前确定的方

案,要及早提供给设计单位明确的意见,对于确实不能进行深化设计的分项子项工作,要参考市场行情对暂估价做较大预留。

e.采取限额设计,对总体工程造价和分部工程造价设定限额目标,可以使招标人在一开始就进入成本管理角色。

(2)招标方式风险应对措施。

a.对于非政府投资的,又对造价风险不敏感的项目应该采取邀请招标加无标底成本评标的招标方式,这样既规避或减弱了工程质量风险,又缓解了道德风险,还使得结算价格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b.对于非政府投资的,有对造价风险敏感的项目应该采用邀请招标加无标底最低合理报价的招标方式,这样既规避或减弱了工程质量风险,又使中标价格最接近工程项目的成本,还使得道德风险降为最低。

c.对于国有投资项目,由于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对造价超过规定范围的,必须采用公开招标,所以其招标形式基本为公开招标,但可以采取改进形式,就是对行业排名前几位的实施单位发出招标公告,消除其对招标人是否有倾向性选择的顾虑,我们称这种招标方式为改进型公开招标。

3.2工程项目招标实施阶段的风险应对措施

资格预审是招投标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步骤,通过资格预审招标人可以筛除那些信誉度不高、承担项目能力不强的潜在投标人,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竞标环境,从而为实现降低中标价格和提高建设质量奠定基础,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招投标产生的风险。然而,对于国有投资项目,由于其招标人不是工程项目的既得利益者,往往更容易发生道德风险。资格预审道德风险的应对方法主要采取风险规避,其主要措施有:

(1)资格预审的条件要具有公平性、公正性,避免设置特殊性的条款,对其他投标人进行不合理限制。

(2)改进招投标方式,将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方式相结合,将行业排名前几位的潜在投标人,发出邀请性的公告,这样的作用主要是设立投标榜样,打破可能存在的围标格局。

(3)对所有投标人单位进行隶属关系、合作关系调查,排除其连带关系和隐形合作关系,对处于同一系统范畴的投标单位数量进行限制,最大限度的降低围标的可能性。

(4)尽量将竞争激烈的投标人同时选入最后竞标名单中,竞争激烈的投标人之间很难进行战略联合,利用其充分竞争的特点,降低围标的可能性。

(5)对于国有投资的工程项目,招标人应避免参加资格预审,采用专家评议的方式。

3.3评标签约阶段的风险应对措施

(1)对项目复杂程度不高和深化设计完善的项目,尽量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对项目复杂程度高和深化设计不完善的项目,可以采取固定单价合同,并尽量避免采用可调价款合同。

(2)对非通用条款的设计,应当进行充分的论证,确保合同条款的设置系统完整、明了、准确,确保其特定条款能够起到风险转移和缓解的作用。

(3)加强合同的激励机制,对充分履行合同的承包人提出明确的奖励办法,加大对不履约承包人的惩罚力度。

采购风险的园林工程 篇3

关键词:工程;物资;集中招标;采购;风险防控

引言

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施行物资招标采购制度,也就是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工程项目物资采购过程中,也是顺应时代需求、优化采购质量、拓宽采购渠道、降低企业采购成本的重要措施。在工程物资集中招标采购中,应当对当前形势下物资招标采购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估,制定一套完整的风险防范体系,保证工程物资招标采购高效、规范地运行,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有力的物资保障。笔者近几年从事工程物资招标采购工作,对工程物资招标采购风险防控有一些个人看法,试从以下几点探讨工程物资集中招标采购的风险防控。

1工程物资集中招标采购风险分析

招标投标是商品经济中的一种竞争方式,通常适用于大宗交易。它的特点是有唯一的买主(或卖主)设定标的,招请若干个卖主(或买主)通过秘密报价进行竞争,从中选择优胜者与之达成交易协议,随后按协议实现标的。在招标采购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都会导致招标采购的实际结果和预期有所差异,差异会给企业带来损失,这种差异就是招标采购中的风险。

其中,工程物资招标采购的内部风险包括招标采购过程管理风险、合同风险、决策风险和道德风险。细分起来,招标采购过程管理风险包括投标发生选择风险、招标公告公开程度、资格预审风险、评标中不公平竞争;合同风险包括合同条款遗漏模糊、合同价格风险、交货期限拖延风险;决策风险包括忽视专家意见、屈从领导决定、人员专业水平不足;道德风险包括管理人员责任心差、行贿受贿等若干方面。

2工程物资集中招标需遵循的原则

企业物资招标采购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等原则,以此维护物资供应商的利益,并调动物资供应商积极地参与招标,为市场经济注入新鲜活力,以此带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1)遵循公正原则。标准统一是公正原则的核心:这要求企业采购部门需给供应商提供相同的待遇,不能用歧视的眼光对待他们,该原则也是促进物资供应商积极参与采购招标的重要保障。(2)遵循公开原则。公开原则主要通过严密的法规、法律来体现,物资采购的整个过程、程序均要体现公平和透明。对外公开的物资采购程序提出具有可预测性,能够使物资供应商计算出他们参与物资采购的风险和代价,进而提出有利于自身的竞争价格。另外,公开的物资采购活动可以有效避免暗箱操作和内部交易,进而增强了投标商参与采购活动并中标的自信心。(3)遵循公平原则。公平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对物资投标活动有兴趣的供应商均能参与投标;物资投标的资格预审及评比标书的标准要抑制;参与物资投标活动的供应商均应获得一样的信息。

3工程物资集中招标采购风险防控措施

3.1规避招标采购过程中的风险

(1)加强物资采购计划管理。合理确定招标采购计划,准确预测市场变化趋势,避免造成库存短缺或积压,出现可能导致工程安全生产停滞或资源浪费的风险。(2)加强物资采购全过程的监控。合理选择采购方式和合格供应商,制定科学有效的招标采购标准及流程,形成较为完善的定价机制,规范授权审批,依托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对采购信息实行动态监控,杜绝由于暗箱操作、违规操作可能导致的高投诉率、采购物资质次价高等问题的发生,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或遭受欺骗的风险。(3)加强合同管理和交货物资的验收控制。形成统一格式的物资采购合同范本,保证供需双方的基本利益。规范采购验收,严格审核付款,做好物资设备的验收登记,强化各类合格证件和产品质量的审核把关,避免出现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量、资金损失或企业信用受损的风险。

3.2建立健全招标采购规章制度

进一步明确物资招标采购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现实需要,结合工程实际,针对物资招标采购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全面梳理招标采购业务流程,完善招标采购业务相关管理制度,统筹安排招标采购计划,明确请购、审批、购买、验收、付款、采购后评估等环节的职责和权限,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采购业务。加强物资监察力度,根据当前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制定出台行之有效的物资信息网络监察工作实施办法,定期检查和评价采购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探索通过对与单位有合作关系的供应商供应情况、大额物资分类、同类物资采购价格横向对比、分类物资采购统计等方面数据的研判分析,从管理制度上保证物资招标采购得到有效的监督,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开展。

3.3健全科学的管控体系

要想确保物资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公开、公正、公平,还需健全科学的管控体系,通过采取组织、行政等手段强化对物资招标采购相关部门的管控。(1)对于一些关键岗位、高危岗位实行轮岗制,该项制度有利于避免相关人员长期在某一个岗位或者部分工作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有利于强制性地输入新鲜血液,防止廉政风险。(2)确保监督部门的独立性。要建立权力分离制度,保证监察工作和招标工作格子独立运作,相助之间形成監督的局面,有利于提高监督效果,防止监察过程中出现徇私舞弊问题。(3)充分运用审计制度,参与物资集中采购过程的事后审计,与纪检监督一起形成对集中采购的“双重”监管。(4)完善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功能。通过完善个项目电子商务平台功能,促进电子招投标的发展,增强招标采购工作的透明化和信息化水平。(5)对招标从业人员加强廉政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廉政教育,使招标从业人员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建立惩防机制,以防止物资招标采购管理从业人员出现徇私舞弊的行为。

3.4加强信息化管理

一是完善物资采购平台的运用与开发,做好信息公开发布,加强合同审核与管理,建设招标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项目信息档案,进行跟踪管理,实现对项目招标采购信息的过程控制、闭合管理,确保采购的物资设备质量和投资效益。二是强化评标专家库管理,依法依规、公正评标。扩大评标专家的辐射范围,加大评标专家的随机抽取力度,使专家资源具备更多的可选择性。在整个招标采购过程中,评标是一个重要的管理环节,而评标专家又是这一环节中的关键因素。专家素质与结构的合理性,对于评标的公平公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专业角度出发,应建立机务、车辆、工务、电务、供电、通用物资、专项物资等不同专业和门类的评价。

3.5强化采购人员素质建设

企业应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需要,对本企业专门负责采购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物资采购人员的思想品德及专业技术水平为基础,为本企业培养综合性的物资招标采购人才。参与企业物资招标采购活动的工作人员应继续发扬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把细节做精、小事做细、大事做好,自觉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和学习,运用法治观念统领社会经济活动,做好本职工作。

结语

物资集中招标采购是企业规范自身采购监督、采购行为及抑制腐败和浪费的有效措施。物资集中招标采购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为了控制工程物资集中招标采购风险,需要继续加深建设和完善物资集中招标采购机制,保证集中招标采购的物资质量优良、价格合理。

参考文献:

[1]陈德祥.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管理漏洞与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4,11:162-163.

[3]霍德宏,王建华.浅谈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的措施[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06:240.

[4]支桂荣.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18:100+102.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廉政风险与管控 篇4

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 不污曰洁。”孔子曰:“政者, 正也”。故“廉政”一词可理解为“廉洁、正派”, 其与“腐败”相对, 故廉政风险可理解为腐败发生的可能性。

我国每年10 万亿元工程招标腐败成本占比8%, 约计8 000 亿元[1]。以上数据尚需斟酌, 但其所要表达的工程招标采购中的腐败成本是1 个庞大的数字这一点是确定的。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统计数据, 2010 年, 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工程建设领域中项目审批、招标投标、物资采购等环节职务犯罪案件8 584件, 超过全年查办各类职务犯罪案件总数的四分之一[2]。

腐败成本不仅抵消着招标采购的节资作用, 同时也极大地败坏了社会风气, 影响了公众对招标采购制度的信心。一旦出现腐败问题, 招标采购工作的质量通常会被“一票否决”, 与此对应的工程实体的质量也极为担忧。就犯罪主体而言,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腐败可能涉及上级主管部门、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交易中心 (采购中心) 、招投标监管部门等, 本文仅从招标人的角度, 就工程招标采购中的廉政风险进行归类, 对腐败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管控措施。

2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廉政风险

2.1 泄密

根据我国现行《招标投标法》及《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3] (以下简称《条例》) , 招标采购工作中明示的保密事项有5 项: (1) 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以及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 (2) 评标委员会成员的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 (3) 评标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4) 标底必须保密 (国家9 部委的有关文件中进一步明确:标底的编制过程和标底必须保密) ; (5) 行政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对监督检查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 应当依法予以保密。以上每个保密事项都有可能成为交易的对象, 因此都有廉政的风险。

2.2 串通

泄密必然构成串通, 如招标人在开标前开启投标文件并将有关信息泄露给其他投标人;招标人直接或间接向投标人泄露标底、评标委员会成员等信息都会构成《条例》第四十一条所述的串通投标。除此之外, 《条例》关于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的串通还有另外4 种情形予以明示, 即: (1) 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压低或者抬高投标报价; (2) 招标人授意投标人撤换、修改投标文件; (3) 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人为特定投标人中标提供方便; (4) 招标人与投标人为谋求特定投标人中标而采取的其他串通行为。

依照《条例》的上述精神, 以下情形可推定为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的串通: (1) 招标人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前与投标人就该招标项目进行实质性谈判; (2) 招标人 (招标代理机构) 编制的招标公告、招标文件、资格审查文件专门为某个特定投标人“量身定做”或设有明显倾向性条款的; (3) 招标人组织或协助投标人违规投标的; (4) 招标人发现不同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总监等人员有在同一个单位缴纳社会保险情形而不制止, 反而同意其继续参加投标的; (5) 招标人发现有由同一人或存在利益关系的几个利害关系人携带两个以上 (含两个) 投标人的企业资料参与资格审查、领取招标资料, 或代表两个以上 (含两个) 投标人参加招标答疑会、缴纳或退还投标保证金、开标等情形而不制止, 反而同意其继续参加投标的; (6) 招标人在招投标过程中发现投标人办理投标事项 (报名、购买资格审查文件或招标文件等) 的相关人员不能提供其是投标企业正式在职人员的有效证明 (如:社会保险等资料) 而不制止的; (7) 招标人在资格审查或开标时发现不同投标人的投标资料 (包括电子资料) 相互混装等情形而不制止, 反而同意其通过资格审查或继续参加评标的; (8) 招标人为参与该建设工程投标的投标人提供影响公平竞争的咨询服务或为其制作投标资料的; (9) 招标人与投标人委托同一造价咨询公司或同一执业人员提供咨询或代理服务的; (10) 在招标文件以外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另行约定给予未中标的其他投标人费用补偿的; (11) 招标人在评标时, 对评标委员会进行倾向性引导或干扰正常评标秩序的; (12) 招标人授意审查委员会或者评标委员会对申请人或者投标人进行区别对待的; (13) 招标人指使、暗示或强迫要求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的; (14) 招标人无正当理由拒绝与中标候选人签订合同的。

2.3 操纵

几乎所有的虚假招标都是招标人一手操纵的, 而每一项操纵背后都可能涉及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如“浙江省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原总经理陈遵举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受贿案”:2004~2010 年, 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原总经理陈遵举利用职务便利, 在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工程项目承揽等方面为请托人提供帮助, 收受贿赂计人民币87 万元、港币5 万元、黄金奥运鸟巢模型1 个、99g金砖2 块、200g金条1 根。其中, 在机场消防现场用房、集体宿舍等工程招标中, 授意下属操纵招标投标, 使浙江省三门建安工程有限公司中标, 收受三门建安公司项目负责人周某贿赂人民币27 万元、99g金砖2 块。最终, 陈遵举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2011 年5月因犯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1 年[4]。

2.4 指使

多数情况下招标人会采用暗中操纵的方式, 即指使招标代理机构完成具体工作。由于招标代理机构接受了招标人委托, 且招标代理服务费通常由招标人支付, 即在“端人饭碗, 服人教管”的情况下也会不得已而为之。如“辽宁省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二期道路排水基础设施工程串通投标案”[4]中所提招标代理机构与中标人进行实质性内容的谈判;“湖南省岳阳市炼化路工程串通投标案”所述招标代理机构国通公司通过招标补充公告排斥其他投标人, 使特定投标人中标;“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城区管理委员会原副主任兼隧道工程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冯大刚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受贿案”所述招标代理机构在冯大刚的授意下, 协助许某中标等都属于招标人指使招标代理机构的行为。

3 工程招标采购中腐败问题突出的原因分析

3.1 意志弱化

个人意志是抗腐拒变的内因, 因为外因终归要通过内因发挥作用。从近年反腐案例也可以看出:一些贪腐人员身败名裂、众叛亲离, 有的甚至家破人亡, 代价不可谓不重, 因此腐败问题不能简单归咎于“违法成本低”。根本原因还在于个人意志不够坚定, 表现为防腐拒变的意识时强时弱、时有时无, 有时甚至主动索贿。想想我国古代“苏武牧羊”的故事, 与苏武同行的多数人、甚至是昔日好友都接受了匈奴给予的荣华富贵, 唯有苏武能够坚守汉节, 茹毛啖草, 历经19 年矢志不渝, 这不能不归因于其坚定的个人意志。

3.2 宗旨淡化

从一些贪腐人员的犯罪动机看, 有的是为了满足自己或家人奢华的生活追求;有的是出于对未来的忧虑, 希望尽可能多作储备;也有害怕自己被边缘化甚至出局故不得已为之。但不管哪种原因, 本质都是搞权力寻租, 即将权力作为交易的资本。这也反映出党员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彻底淡化。手中的权力不是用来为广大民众谋利益, 而是作为个人、家族或亲友发财的手段。有了以上思想就必然会走向腐败。

3.3 高层退化

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 即所谓“信受才能奉行”。但目前廉政教育缺少的恰恰是深入骨髓的力量, 原因在于:第一, 上层特别是高中级干部的公信力普遍不高, 甚者“口诵尧舜之道, 身为桀纣之行”。第二, 腐败具有传导性, 有上级受贿就必有下级行贿。如政法书记受贿, 可能波及所在的政法系统;地方省委书记受贿, 可能殃及全省;军队的高层领导受贿, 可能牵连整个军队。故徐才厚案发后, 有军队领导坦言:“其造成的危害在军队系统是全局性和致命性的。”由此也呼吁:“高中级干部公信力缺失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5]

3.4 舆论异化

俗话说:“人活脸面树活皮”。由于人的面子依赖于社会这面镜子, 所以舆论对个人的“面子观”有直接影响。身处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 长时间受到“笑贫不笑娼”思想的影响, 人生目标就有可能滑向追求财富, 追求享乐。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出现“草多欺苗”, 即奉公守法、两袖清风反倒觉得举步维艰, 于是耳濡目染至同流合污。所以党中央于2014 年再次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 就是为了确保舆论的主号角能够在市场的大潮中不再迷失方向。

4 廉政风险管控的思路

4.1 信念教育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 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深信不疑的态度和努力实践、坚决执行的强烈愿望。信念表现为情感的倾向性和意志的坚定性, 因此属于深入骨髓的一种精神力量。有了某种坚定信念的支配, 就不会有思想斗争, 人的行为也会成为一种自觉。所以信念是防腐拒变中最牢固、最持久的防线。但正如俗话“衣服要从新时爱惜, 信念要从幼时教育”, 即所谓“少成若天性, 习惯如自然。”因为儿时教育的印象之深如同“雕刻”于脑海, 而青年时代则淡如“打印”, 步入中年则如“镜现”, 转身即逝。印象的深刻程度不同, 发挥的作用也就不同。正如古人所云:“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 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

4.2 法纪教育

法纪教育的目的是树立对法律的敬畏心, 并基于畏惧法律的制裁促使个人行为远离违法的轨道, 达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目的。即所谓“见法知惧, 观律怀刑。如知不孝不悌之律, 自不敢为蔑伦乱纪之行。知斗殴攘夺之律, 自不敢逞嚣凌强暴之气。知奸淫盗窃之律, 自有以遏其邪僻之心。知越诉诬告之律, 自有以革其健讼之习。”

由于工程招标采购中的廉政问题主要表现为行贿受贿, 故法纪教育的重点应普及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12】22 号) 第一条的规定,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 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单位行贿罪的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0 年发布的“关于行贿罪立案标准”中明确: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此外,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的规定,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索取他人财物的, 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为他人谋取利益的, 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 违反国家规定, 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 归个人所有的, 以受贿论处。”

通过法纪教育使所有的招标采购工作人员切实认识到:“有一恶即有一法相治, 有一罪即有一律以惩。惟时时以三尺自凛, 人人以五刑相规。惧法自不犯法, 畏刑自可免刑。”一旦触犯法律将会“百苦备尝, 上辱父母, 下累妻孥。乡党不我容, 宗族不我齿。”

4.3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实际上就是对家庭所负的责任教育和社会公知良俗的教育。因为从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6], 个人和家庭的安全是现代社会中人的最基本的需求, 从而这就成为人的最基本的生活和工作动力, 更会成为人们行为取向的最基本的准则。也就是说, 人们通常不会亏骨肉之道伤害自身和家庭的安全。所以通过道德教育确保个人能够意识到自身行为对家庭的影响, 如可能给家庭带来的精神压力、荣誉压力、生存压力等, 包括导致自己不能向父母尽孝道、对儿女今后的发展可能有不良影响、可能会让人指指点点戳脊梁骨等影响。不过工程招标采购中的腐败有时恰恰表现为给家人谋取好处, 这与“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等违法犯罪给家人带来的直接伤害明显不同。因此, 开展道德教育的思路和方式必须结合以上违法犯罪的特点。

4.4 廉洁承诺

承诺发挥的仍然是信念的作用。如有人对承诺的事项可能并非出于信念, 但其对“一诺千金”有强烈的信念, 这样即可将承诺事项上升到信念守护。以招标人为例,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承诺事项通常有以下内容: (1) 不得以任何理由接受投标人及其工作人员馈赠的礼金、有价证券或贵重礼品; (2) 不得以任何名义请投标人及其工作人员为自己或家属报销应由所在单位或个人支付的任何费用; (3) 不得以任何理由接受投标人及其工作人员安排的超标准宴请及娱乐活动; (4) 不得接受投标人及其工作人员购置或提供的通讯工具、交通工具和高档办公用品等; (5) 不得接受投标人及其工作人员提供装修住房、婚丧嫁娶、配偶子女的工作安排以及出国 (境) 、旅游。实践以上承诺最省事、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远离诱惑。“圣人云:不见可欲, 使心不乱。”“盖人见美食必馋, 见美色必呆, 见钱财必起欲得之心, 苟非有定力者, 皆不免此。惟能杜其端源, 见之而不顾, 则无妄想, 无妄想则过举矣。”[7]

4.5 诫勉谈话

所谓“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一些党员干部违法犯罪, 往往事先有征兆, 发展有过程, 群众有议论, 身边人有所觉察, 但就是没有人及时拉一把、扶一下, 眼瞅着他们犯错误、栽跟头。”所以为加强对招标采购工作的监督, 对容易出现或已经出现问题苗头的人, 以及有不廉洁行为者, 通过与当事人谈话询问, 及时提醒警示, 进行说服教育, 使其早认识、早纠正, 防患于未然。领导干部做到不说情、不阻碍、不袒护、不包庇。避免出现“平时哄着惯着, 出了问题还捂着盖着”的错误。对违反廉政建设的有关人员则决不姑息, 决不手软, 构成违法犯罪的应果断移交司法处理。

5 结语

工程招标采购领域的廉政问题能否管控好, 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招标采购制度的信心, 也影响着工程的质量。本文提出的廉政管控思路以信念、法纪和道德三大教育为基础, 以个人承诺为纽带, 以诫勉谈话为保障, 注重吸收我国古代传统思想的精华, 充分发挥个人、企业和社会3 方面的力量, 只要坚持不懈并不断改进, 工程招标采购工作中腐败突出的问题就有望得到逐步缓解。

摘要:从招标人的角度提出了4种廉政风险, 即泄密、串通、操纵和指使。将工程招标采购领域腐败问题突出的原因归纳为:意志弱化、宗旨淡化、高层退化和舆论异化共4个方面。论文提出廉政管控思路以信念、法纪和道德3大教育为基础, 以个人承诺为纽带, 以诫勉谈话为保障, 注重发挥个人、企业和社会3方面的力量。

关键词:招标,采购,廉政,腐败,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晏耀斌.国家级课题研究称每年10万亿工程招标腐败成本占比8%[N].中国经营报, 2014-10-20 (A03) .

[2]戴佳.工程建设每个环节都有廉政风险[N].检察日报, 2011-05-03 (005) .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法规司, 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释义[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2.

[4]中央工程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工程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20起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环节典型案件[N].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2-04-27 (005) .

[5]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代表发言摘登.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N].解放军报, 2014-11-03 (006) .

[6]钟立功.试析廉洁自律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其提高路径[J].攀登, 2006 (2) :34.

采购中心廉政风险自查报告 篇5

自查报告

采购中心是政务局下属一个业务部门。其主要工作职责是:

1、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配套法律、法规、分析全县采购市场发展形势。

2、组织、协调、监督全县政府采购工作。

3、受理涉及政府采购工作中的举报和投诉,协调解决政府采购活动中发生的矛盾和纠纷,配合纪检监察部门查处采购活动中的各种违法纪行为。

4、发布政府采购工作信息。

根据其工作职责及本中心工作性质,我中心总结了工作风险点:

1、采购方式审批的风险。没有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2、在政府采购中,放松自我约束,向采购单位提额外要求。

3、在政府采购验收中,接受礼品、现金和有价证券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不良行为的出现,我中心重点抓了两项工作;

1、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党风廉政专题教育。

2、定期分析本科室党风廉政状况,及时以现苗头、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提高本科室内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在狠抓两项工作的同时,中心着重采取了三项措施:

1、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政府采购过程中相关文件的审核备案,对违法、违规的条款要及时与采购办进行沟通,要求其给予纠正。

2、严格按政府采购原则和程序办事,依法、依规进行监督。

3、严格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率的有关规定,不向任何个人和单位伸手。

经过八九月的进一步推进风险岗位廉能管理,采购中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建立健全的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运行机制,有效促进了惩防体系建设和《条例》的落实。

2、创新反腐倡廉工作方法,深化预防腐败制度建设,加大了治本力度。

对政府招标采购的风险防范探讨 篇6

【关键词】政府招标采购;风险;控制防范

政府的招标采购活动是指政府作为招标方,对外界提出自己的采购要求和规则,通过竞争的方式在多个投标企业或者单位之中挑选出一个最为满意、最为优秀的招标方案作为此次合作的对象,然后进行合作协议的签署,在合作意向与目标上达成一致。但是也有可能在合作中产生风险分配不合理的情况,这样就会造成双方合作矛盾的产生,从而对项目的进度产生不好的影响。

1.政府招标采购的风险分析

风险存在于政府采购过程中的多个环节之中,这些风险的存在使得政府招标采购的成功率下降,而且不能为政府的招标质量提供保证[1]。任何商业活动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风险防范首先需要对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风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这样才能在风险发生时做到临危不乱,有条不紊的进行处理。政府招标采购中的潜在风险主要分为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两大部分,外部风险则细分了两个部分,一个是经济风险,另一个是政治风险,经济风险主要是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引起的,比如货币流通汇率的变化、价格造假、竞争不规范等等,政治风险则主要是社会、法律方面的风险内容,比如政策法规的变动、执法效率低等问题。内部风险也是分为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管理风险,一个是人为风险,管理风险主要指的是在进行合同、技术、采购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合同价格不合理、人员专业素质低、采购信息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人为风险主要指的是道德、决策方面的问题,比如收受贿赂、忽视专家建议、责任心不强等,这些不同风险类型的存在都会对政府招标采购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2.政府招标采购的风险识别与评价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是整个风险管理系统的基础,缺乏这一基础任何风险管理都将成为空中楼阁,毫无实现的可能[2]。风险的识别需要对一切有可能发生的风险的起因以及可能会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调查,对风险进行分类,分类过程需要时刻保持严格规范,分类的主要目的就是按照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正确的评价。政府在招标采购过程中由于各种以外情况的发生就会产生风险,这些风险对政府的招标采购管理制度本身是一种挑战,这种情况使得政府采购的实际结果与计划采购的预期目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差距和偏离。风险的识别首先需要针对政府的招标采购的具体内容进行风险的评估分类,这样能够对风险的产生有一个提前的认识和思想准备,还可以对风险的具体发生原因等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分辨清楚产生的风险的本质属性,有助于通过对风险的了解制定与之相符合的管理措施。

3.政府招标采购的风险防范措施

3.1完善政府招标采购制度

大部分风险的发生都是由于招标采购程序中的不规范运行造成的,因袭招标采购中的各种风险应该重点从制度方面进行解决和防范,例如在政府进行决策时产生的风险,就是因为信息管理制度的不健全造成的。因为在招标中,政府可能对相关行业的市场运行情况并没有一个很全面的了解,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及时的信息反馈来进行辅助招标工作。不同类型的风险必须进行分类防范,提出不同的风险管理办法,比如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风险就需要对采购的各个步骤进行严格的规范,对其中存在的不合理制度及时改正,确保市场交易中的采购的公平性。在协议、合同中出现的风险则需要在合同条款的制定中加强法律意识,不错过任何一个法律漏洞,建立健全的合同后续执行的跟踪体系,这样能够有效的防范合同相关纠纷的产生。而对于防范市场风险的发生则需要加强市场信息的全面掌握能力,增强对市场运作规律的认识,能够正确的对市场交易进行判断,从而降低因为市场风险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可以在对市场总体结构掌握的前提下增加竞争机制的管理,从而起到防范竞争风险的作用。政府通过对不同风险的了解防范,能够不断的提高风险的应对能力,促进政府采购工作的更加顺利的开展。

3.2建立政府招标采购的风险评估体系

要降低政府招标采购中的不确定性,就要依靠于一个合理有效的预估系统,对发生可能性比较大的情况进行准确的预估分析[3]。风险评估体系可以产生更加详尽的防范分析来对风险进行处置,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首先需要开展理论探讨工作,建立一些从实际情况出发的理论定式模型,根据其中理想化的风险形式来对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发生的情况进行提前估测,这种风险防范办法具有一定的实际效果,值得参考。这一体系的建立需要依靠具体理论模型的建立以及对风险的精确的分析,对管理学的理论和数学上的方法都有一定的涉及。由于各种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就会相应的增加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因此,在建立模型评估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科学的方法手段,对于风险的具体评估,则应该以发生的几率来进行表示。在评估中比仅仅需要对风险的发生种类进行分析,还应该评估出风险的大体发生概率,这样能够在风险的防范过程中做到有所侧重,重点防范发生几率大的风险类型。

3.3准确的运用风险控制理论

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要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运用相关的理论,控制风险主要通过避免不必要的采购、控制必然损失的额度、使用担保措施等手段来实现,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政府招标采购能够更加安全和增加成功率,减少损失[4]。对发生几率比较小的风险即不必要风险则可以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具体研究,在风险发生的本质问题上进行杜绝,当一个采购项目的风险的发生是显而易见,但是相对的经济利益也是很显著的时候,则需要重点对不必要风险的防范。相对的,对必然会发生的风险的管理,则需要在尽力防范的同时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这就要求政府在与投标企业进行交易的时候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条款,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投标企业的违约的问题,避免经济上的损失。此外,控制损失的方法,还有建立适当的模型,用数学的方法和分析软件来对损失进行预估和分析,对采购中的决策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4.結束语

政府招标采购中的风险防范首先应该从风险发生的因素入手进行分析探讨,只有正确把握了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风险的类型特点,才能够做到对症下药,政府应该有一个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招标采购中的风险观念,完善政府内部招标风险的辨别体系,达到保护政府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个人利益的效果,进而提高招标项目的总体质量水平,增加经济收益。 [科]

【参考文献】

[1]吉迎东,王秀燕.政府招标采购中的风险分析及防范[J].中国城市经济,2011,23:81-83.

[2]毛林繁.招标采购项目风险分析与控制[J].招标与投标,2013,03:4-11.

[3]李帅锋,毛林繁.招标采购风险分析及对策[J].招标采购管理,2013,01:20-25.

采购风险的园林工程 篇7

对于设计-采购-施工模式的承包商而言, 虽然拥有足够的实力和高水平的管理, 但同时也意味着承包商不得不面对比传统设计或施工等单项承包合同下大得多的风险。我国目前进行设计-采购-施工模式的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经验匮乏, 与国际承包商差距很大, 且条件和环境尚不理想, 就更容易引发较大的风险。如何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 采用相应的策略化解这些风险就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设计-采购-施工模式的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

设计-采购-施工模式承包是指一家总承包商或承包商联合体对整个工程的设计、材料设备采购、工程施工实行全面、全过程的承包, 主要适用于那些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结构和工艺较为复杂、一次性投资较大的建设项目。这种承包模式具有以下的特点:

1.业主由于只与这种模式的承包商签订合同, 承包商再与其他分包商签订合同, 因此业主的合同数量少, 使得业主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量小。但由于签订合同时条款不易准确确定, 容易造成较多的合同纠纷, 合同管理的难度较大, 因而增加了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

2.对于承包商而言, 获得项目高额利润的潜力很大。因为在实践中, 业主宁愿支付相对较高的费用, 也期望在合同中固定价格、固定工期, 并保证项目成功建设, 从而使工程的成本和自己分担的风险具有更大的确定性, 而把风险转嫁给承包商, 所以与高额利润对等的责任和风险也大, 需要承包商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3.这种模式的工程总承包方式有效地实现了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工程质量不稳定因素, 同时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的深度合理交叉, 使项目在设计阶段就积极引用新技术、新工艺。考虑到施工时便于操作, 设计者会最大限度地在施工前发现图纸存在的问题, 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和缩短建设周期。

4.设计阶段是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的环节, 工程造价的90%在设计阶段就已确定, 施工阶段影响项目投资仅占5%左右。因此在设计阶段实行限额设计, 通过优化方案降低工程造价的效果十分显著。设计-采购-施工模式的工程总承包方式能有效地实现设计与施工过程的深度交叉, 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最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设计-采购-施工模式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风险成因

1.自然风险。这种模式的工程总承包项目一般工期都较长, 遭遇地震、风暴、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的风险很大。

2.社会风险。工程项目所处的社会环境, 譬如社会治安的稳定与否、社会风气的好坏、劳动者的素质高低等, 也会对项目构成一定程度的风险。

3.政治风险。譬如战争和内乱, 可能使建设项目中止或毁约, 或者建设现场直接遭受战争破坏, 使承包商和业主都遭受损失。

4.经济风险。 (1) 汇率浮动。业主对承包商的付款都是承包商所在国以外的货币, 这就使承包商不得不承担国际市场汇率波动的风险。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使工程造价大幅度提高, 承包商承包合同多数为固定总价条款, 必然使承包商承担额外支付的风险。 (3) 国有化、征用、没收外资。这些情况也往往使项目的外方业主蒙受重大损失。

5.法律风险。在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履行过程中, 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政策如果发生变化, 可能会使承包商承担额外的责任, 造成较大的履约风险。

6.人为风险。这种风险包括资金筹措不力、合同条款不严谨、承包商缺乏合作诚意而履约不力或违约、材料供应商履约不力或违约、业主不付款或拖延付款、设计有错误、监理工程师失职等。

设计-采购-施工模式的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程序

1.项目的风险识别。在设计-采购-施工项目总承包的模式下, 业主不仅赋予了承包商建造工程的责任, 还要求承包商负起设计和采购的责任。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对风险的识别。承包商对所承包的工程项目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的类型和产生原因必须及时进行判断、分析。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为:一是判断承包商在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存在着什么风险;二是找出风险的成因。风险识别的方法很多, 可以参照以往经验和资料进行风险因素的统计, 也可以采取专家访谈等方法。

2.项目的风险分析与评估。对风险进行识别和分类后, 需要对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定量化分析和评估。风险分析和评估的结果主要在于确定各种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对项目目标影响的严重程度, 如项目投资增加的数额、工期延误的天数。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风险分析和评价, 主要采用调查打分法、计划评审技术法、敏感分析法等来衡量不同的风险, 并对风险采取不同的对策。

3.项目的风险防范与应对。 (1) 风险预防。这是指事先采取相应措施, 防止风险的发生, 它是处理风险的一种主要方式。 (2) 风险回避。这是指在完成项目风险分析和评价后, 如果发现项目威胁太大, 风险量和发生的可能性也很大, 而又没有其它有效的对策来降低风险时, 应采取放弃项目、放弃原有计划或改变目标等方法, 使其不发生或不再发展, 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 (3) 风险自留。这是指项目风险保留在风险管理主体内部, 通过采取内部控制措施来化解风险或对这些保留下来的项目风险不采取任何措施。风险自留可分为非计划性风险自留和计划性风险自留两种:前者是由于风险管理人员未意识到项目某些风险的存在, 或不曾有意识地采取有效措施, 因此这种风险自留就是被动的;而后者是主动的、有意识、有计划的选择, 是风险管理人员在经过正确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后制定的风险应对策略。 (4) 风险控制。这是一种主动、积极的风险对策。风险控制工作分为预防损失和减少损失两个方面。在采用风险控制对策时, 所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应形成一个周密的、完整的损失控制计划系统。 (5) 风险转移。这是指企业以某种方式将风险转嫁给他人承担。风险转移的方式各种各样, 主要有:工程保险、工程担保、联合投标、工程分包。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并不能完全消除风险;将风险转移给他人, 也并不意味着他人一定会因此受到损失, 在某些条件下, 反而可以实现双赢或多赢。

设计-采购-施工模式的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措施

1.树立风险管理意识。要深刻认识风险对工程总承包项目的危害性、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源的大量性、大部分风险的可预测性和可管理性, 要科学地超前分析, 认真识别, 可靠评估, 慎重地进行风险管理的规划、决策、控制和监督。

2.建立理想状态下的风险评估方法。项目风险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的特点, 譬如地震、台风等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但在这些风险发生时所附带的人为风险, 却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业主和承包商是相互信任的, 目标是统一的, 两者的共同愿望都是尽量降低风险。在最低风险的基础上, 分析造成风险增加的因素, 并且对这些因素形成的责任明确化, 则可合理地进行风险分配, 最低限度地减少人为风险。

3.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要对承包商的管理水平和实践经验提出极高的要求。承包商要从综合方面加强自身的建设和完善, 包括:具有满足工程总承包要求的人力资源, 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 合格的设计能力, 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 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能力, 在国内外市场中采购机械设备、成套设备和建设物资的能力, 足够的工程总承包协调能力, 善于利用社会中介组织的能力和应对风险能力等。

基于风险矩阵的企业采购风险评估 篇8

企业采购是指以生产消费为目的的原料、辅助材料、工具、备件和设备等物资的购买活动。采购的基本目标是以尽可能低的价格获取符合企业需要的原料和设备,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并减少与采购相关的成本。

然而,由于采购涉及企业内部的多种活动,同时采购过程也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这就使采购面临许多风险。如果缺乏对采购风险的预测和管理,将使采购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导致企业生产中断、采购成本增加,进而导致企业丧失市场机会。因此,加强采购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很多企业主要依靠相关人员的经验及供应商的信誉来评估采购风险,缺乏完整的采购风险管理体系和方法。本文介绍了项目管理中经常使用的风险矩阵评估法,将其引入到采购风险评估中,为企业评估采购风险提供一种结构性风险评估工具。

1 企业物资采购风险识别

从企业采购风险来源角度划分,常见的采购风险可分为内因型风险和外因型风险两大类[1]。

1.1 内因型风险

内因型风险是指由采购主体自身因素和采购管理内部因素所引起的风险。内因型风险主要包括计划风险、存量风险、验收风险和责任风险。

(1)计划风险。首先,为制定采购计划所进行的调查预测存在偏离实际情况的可能性。其次,采购主管的计划管理技术不一定适当或可能不太科学。

(2)库存风险。首先,采购量不能及时满足生产的需要,发生生产中断,造成缺货损失而引发的风险。其次,采购物资过多,造成积压,导致大量资金沉淀于库存中,使企业失去了资金的机会利润。

(3)验收风险。①在数量上缺斤少两,这是由于验收人员责任心不强或计量器具不准确;②在质量上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用于加工制造过程中,则会引发产品质量风险;③在品种规格上货不对路,不合规定要求。

(4)责任风险。在制订计划、选择供应商、洽谈价格、合同签订、验收入库等环节中,存在许多责任风险。尤其应当指出的是,不少责任风险是由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或管理水平不高引发的,但也确有不少风险是由于采购人员假公济私、收受回扣、谋取私利而引起的,这是值的特别防范的重点风险。

1.2 外因型风险

外因型风险源于外部环境因素,这种风险主要来源于供应商和采购主体自身难以避免的风险因素。外因型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意外风险。物资采购过程中,由自然灾害如暴风暴雨、洪水等和意外事故如火灾等因素造成的风险就是意外风险。例如,2008年春节期间南方爆发雪灾,严重的交通瘫痪使许多电厂面临断煤的风险,使许多企业面临紧缺原材料的风险。

(2)价格风险。物资采购中价格风险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供应商操纵投标环境,在投标前串通一气,抬高价格,使采购者蒙受损失;二是当采购者认为价格合理情况下,批量采购,但不久该种物资可能出现跌价而引起采购风险。

(3)合同欺诈风险。主要包括:以虚假的合同主体身份与他人订立合同,以仿造、假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合同担保;接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款、预付款、担保财产后逃之夭夭等情况。

(4)质量风险。在物资采购过程中,由于供应商提供的物资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导致加工产品的性能达不到质量标准,从而给采购方的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并给用户造成经济、技术乃至人身安全等方面损害的可能性。

(5)技术进步风险。物资采购中存在的技术进步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为某种原材料因技术进步而发生变换,导致原有原材料因质量不合要求而弃之不用;二是采购物品由于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使原有已采购物品不能适应新的要求而被淘汰,造成因技术进步而招致的风险损失。

2 风险矩阵方法介绍

1995年4月美国空军电子系统中心(Electronic Systems Center)首次采用风险矩阵法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自1996年以来,美国空军电子系统中心大量的项目都采用风险矩阵方法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风险矩阵法在项目风险评估中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2]:

首先,根据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程度,风险矩阵法将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分为5个等级并对各个等级进行了解释性说明(见表1)。

其次,将风险发生的概率划为5个等级,并对这5个等级进行了解释性说明(见表2)。

再其次,在表1和表2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风险影响等级和风险概率的二维坐标系,从而得到各个风险的级别(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到,表中只是给出了三个直观的风险等级(高、中、低),然而同一等级的风险的重要性程度可能并不完全一样,因此风险管理者无法从众多的高风险结中分离出最为关键的风险。

最后,在表3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将投票理论应用到风险矩阵中,引入Borda排序法来确定哪种风险最为关键。Borda排序法的原理是由每个投票人按照一定的规则对各候选人排序,然后计算各个候选人的得分总数,得到最高分的候选人为胜者。本文中的候选人指代的是待排序风险,得分最高者也就是最为关键的风险。事实上,Borda排序法不仅可以用于高风险结,还可以用于中、低风险结,方法如下:

设N为某一风险结中所含风险总个数,设i为某个特定风险,k表示某一准则。表3的风险矩阵只有两个准则:用k=1表示风险影响I,k=2表示风险概率PO。如果rik表示风险i在准则k下的风险等级,则风险i的Borda序值可由下式给出[3]:

风险等级就由这些Borda值给出。某个风险的Borda值表示它所处风险结中比它更为关键的风险个数。如果被评估的风险结为高风险结,那么Borda值为0的就是影响项目成功最为关键的风险。

3 风险矩阵应用举例

采购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项目管理的过程,因此利用风险矩阵来对其风险进行评估是合适的。下面以某电力建设企业采购一批机械设备为例,来说明风险矩阵在采购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此时,公司的采购人员必须对这次采购中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进而对采购风险进行评估和排序,找到这次采购中的关键风险,从而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关键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该企业根据历史记录以及行业、产品的特点,发现在采购中主要面临以下7种风险及其对采购成功的影响,并对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了如下的预测(见表4第二列、第三列和第四列)[4]:

在确定了风险事件、风险影响以及风险发生的概率后,根据风险等级对照表(见表3),可以确定出各个风险所处的风险结(见表4中的第五列)。从表4,我们可以看到风险2、风险3和风险6处于高风险结,风险1和风险4处于中风险结,风险5和风险7处于低风险结。

在确定了风险结之后,企业可以组织外部专家和内部相关专业人员利用Borda排序法根据一定的准则对高风险结中的3个风险进行评估排序,确定各个风险的重要性顺序即各个风险的Borda序值,进而确定这次采购中的关键风险。从第六列的Borda序值可以看到,风险6的Borda序值为0,表示比风险6更为重要的风险个数为0,也即是风险6——合同欺诈是这次采购的关键风险,其次是备件积压和缺斤短两。对于中、低风险结的评估排序原理一样,表4中第六列(Borda序值)就是对所有采购风险评估排序的结果。如果有两种风险具有相同的序数值,如上表中风险1和风险4,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可以根据历史纪录、专家经验再次判断哪一种风险更为重要。

摘要:采购是企业经营的一个核心环节,是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文章以企业采购中存在的风险为研究对象,以采购风险评价的一般分析为基础,将风险矩阵引人到企业采购的风险评估中,对企业采购进行风险评估,为企业采购提供一种结构性风险评估方法,并以某电力建设企业采购为例对风险矩阵的应用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企业采购,风险矩阵,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

[1]金锡万.企业采购存量风险的控制策略[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1):34-36.

[2]Paul R,Garvey P R,Lansdowne Z F.Risk matrix:An approach for identifying,assessing,and ranking program risks[J].Air Force Journal of Logistics,1998(20):16-19.

[3]Lansdowne Z F,Woodward B S.Applying the Borda method[J].Air Force Journal of Logistics,1996(20):27-29.

采购风险的园林工程 篇9

医疗设备是开展医疗工作的基础设施,是医院提升技术水平、创造综合效益的必备要素。作为设备管理部门,就是以尽可能低的代价获取满足临床医疗诊治需求的设备,提高医疗设备采购相关的工作能力,有效促进医院技术水平的提高。但是目前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医疗设备采购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受卫生体制改革、设备技术发展水平等要素的影响[1]。当前大多数医院的设备采购,主要是依靠采购人的过往经验及经销商的市场信誉来评估采购存在的风险,缺少对采购风险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评估。本文将工程项目管理中经常使用的风险矩阵评估法引入到医疗设备采购风险评估中,为医疗机构评估采购风险提供一种结构性风险评估工具,以此进一步完善设备采购风险管理体系和方法。

1 医疗设备采购风险识别

风险通常被定义为损失或收益发生的不确定性,而采购风险一般是指采购过程可能出现的一些不确定事项[2]。从采购风险的来源进行划分,可把常见的医疗设备采购风险分为内因型风险和外因型风险两大类。

1.1 内因型风险

内因型风险一般是指由采购主体自身原因或采购管理内部因素所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

(1)计划风险。由于医疗机构对设备的购置计划考虑不全面或未对计划采购的设备进行全面的论证和考查,在缺乏对拟采购设备的效益分析的情况下购买设备而引发的风险。

(2)验收风险。医学设备的验收包括设备验收、技术验收、培训验收、档案验收等环节。医疗设备从到货安装到正式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测试,以确保医疗设备各项电气安全指标及技术性能指标达到采购招标书所要求的技术指标,防止设备临床应用中发生医疗事故[3,4]。

(3)管理风险。由于设备部门管理水平落后或责任心不强产生的风险,这类风险贯穿于整个采购、验收、试运行等全过程中,包括由于采购人员假公济私、收受回扣、谋取私利而引起的刑事责任,这是特别值得防范的重点风险。

(4)制度风险。由于医院采购流程设计的不合理、制度复杂,从而造成设备供应出现延时,不能满足临床的使用需求而引发的风险。

1.2 外因型风险

外因型风险主要来源于供应商以及采购主体自身难以避免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

(1)价格风险。价格风险可能存在于:①经销商操纵招标过程,恶意提高价格,使医疗机构遭受损失;②由于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导致的功能性贬值使得刚采购的设备出现跌价而引起价格风险。

(2)合同风险。表现为经销商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歪曲、掩盖真实情况或故意捏造虚假事实,诱使采购人进入认识误区,在违背真实意图的情况下进行了签约而产生的风险。通常包括伪造票据、越权代理、虚假证件等情况。

(3)产品风险。由于经销商在设备供货中提供的设备不能满足医疗机构的需求,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给患者或医务人员造成损害的可能性。

(4)技术进步风险。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存在的技术进步风险有:①诊治新方法的出现,导致该设备的应用需求减少或被其他诊治方法替代;②由于设备更新快、开发周期短,新型号的同类设备出现而造成采购损失的风险。

(5)不可抗风险。设备采购过程中,由于自然力的影响如台风暴雨、雪灾、地震等或意外事故如政治事件、交通事故等因素造成的风险。

2 风险矩阵方法

1995年4月美国空军电子系统中心(ESC)首次提出了风险矩阵方法,随后ESC的大量项目中所做的项目风险评估都应用了此方法[5]。风险矩阵法应用于采购项目风险评估一般包括4个步骤。

(1)将风险分为5个风险影响级别。这个过程需要先评估不同风险对采购的影响程度,各个风险影响级别的区分,见表1。

(2)需要进一步区分5个级别的风险发生概率。对5个风险概率级别的解释性说明,见表2。

(3)在完成风险影响级别和风险概率级别的划分之后,结合表1~2的定义,建立一个二维坐标系,得到各个风险的级别。风险级别对照表,见表3。

在表3中只是给出了高、中、低3个直观的风险等级,但是在同一等级的风险中,各个风险的重要性程度实际上并不完全一致,因此采购者仍难以直观地判断这些风险因素的优先处理顺序。

(4)对同一风险级别中风险顺序的确定问题,ESC的研究人员在表3的基础上将投票理论应用到风险矩阵中,提出了Borda序值方法来确定哪种风险的关键性最高。该方法的原理是首先由各个投票人根据制定的统一规则对各评价对象进行排序,进而可以计算各评价对象的总得分数,评价对象中的得分最高者为胜者。此处,风险分析中的评价对象也即指待排序风险,获得最高分者也就是最为关键的风险。Borda排序法不仅可以用于高风险等级,也同样可以用于中低风险等级,其原理和应用方法如下[6]:

假设某风险等级中含有的风险总数为N,设i为某个特定风险,k表示某一准则。在表3中,风险矩阵具有2个准则:①用k=l表示风险影响I;②k=2表示风险概率P0。假设rik表示风险i在准则k下的风险等级,那么风险i的Borda序值计算方法为:

假设被评估的风险等级是高风险,则Borda值为0的风险就是影响项目成功最为关键的风险。

使用Borda排序法原理简单、易于使用、结果直观,基本不再产生具有多个同级风险的风险等级(也称为风险结)。在该方法中除了风险影响Ⅰ与风险概率P0的确定由专家(可采取德尔菲分析法[7])主观分析,其他值的客观录入和计算增加了风险评估的可信度,量化结果便于决策人员分析借鉴。

3 应用举例

下面以某医院的大型设备采购为例,来说明风险矩阵在采购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首先,采购人员根据历史记录以及行业、产品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在本次采购中主要面临7种风险及其对采购成功的影响,见表4;并对各类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了预测,见表4的第2~4列。

在确定了风险事件、风险影响和发生概率之后,根据风险级别表(表3),即可确定出各个风险所处的等级(表4中的第5列)。从表4中,可以看到送货延误、合同欺诈和技术进步处于高风险等级,配置不全和性能不合格处于中风险等级,耗材积压和价格波动处于低风险等级。

在完成风险结的划分后,医院可以组织其他医院专业人员和内部其他部门专业人员根据Borda排序法按照确定的统一准则对高风险结中的3个风险作进一步评估分析和排序,确定各个风险的Borda序值,从而区分出该采购项目中的关键风险次序。在本次评估排序中,Borda序值填入表4中的第6列,其中风险5合同欺诈的Borda序值为0,表明合同欺诈是该采购项目的首要风险,其次是送货延误和技术进步。对于中低风险结的处理原理与以上分析步骤相同,表4中Borda序值就是对所有采购风险评估排序的结果。如果存在两种风险序数值相同的情况,如表4中风险1和风险2,此时,医院可以用其他方法如专家评估、历史经验等再次判断哪一种风险更为关键。

在完成风险分析后,最重要的是根据分析结果加强对关键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比如在本次采购中认为合同欺诈是最大的风险,就应该在订立合同时认真确定合同条款,在设备验收时依照合同进行验收测试。如果认为供应商存在较为严重的欺诈可能性,应该加强供应商的资质审核,甚至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担保,确保医院的利益[8]。

4 讨论

本文在分析总结医疗设备采购风险来源的基础上,引入了风险矩阵方法进行采购风险的分析和探讨,并从风险影响和风险概率两个准则入手,以某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的论证阶段为例,说明了风险矩阵和Borda排序法的应用。结果表明,风险矩阵方法不仅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点,而且能够对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的风险实现科学评估,从而为制定合理的医疗设备采购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使得风险管理决策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丁建强,刘志远,汪成,等.综合性医院医疗器械采购的风险和对策[J].医疗装备,2004,17(5):40-41.

[2]周丹,卢光泽,张洪鹏.医疗设备的采购风险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3):71-74.

[3]戚仕涛,汤黎明,王羽.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验收检测实践与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3):14-16.

[4]李亮,贾宏远.医疗设备的验收管理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7):86-87.

[5]Paul R,Garvey PR,Lansdowne ZF.Risk matrix:an approach for identifying,assessing,and ranking program risks[J].Air Force Journal of Logistics,1998,22(1):16-19.

[6]Lansdowne ZF,Woodward BS.Applying the Borda method[J].Air Force Journal of Logistics,1996,20(2):27-29.

[7]Linstone HA,Turoff M.The Delphi method: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M].New York:Addison-Wesley,2001:3.

采购付款中的风险防范 篇10

而企业采购与付款循环从实践的角度看, 主要可以分成五个环节, 分别是:采购申请、合同建立、货物和服务的验收、处理发票、支付货款。这五个环节中每个都有其关键控制点。针对于此, 笔者将结合各个环节中存在的舞弊风险谈一谈付款业务预防的措施和方法。

预防环节一:采购申请

企业采购事项主要包括:生产原材料采购、外协加工产品采购、设备采购、备品备件采购、工程材料采购、各种服务如保险、水电气、软件、甚至外包项目。所有的采购申请都应当详细地记录备查, 在购买之前获得相应管理层的批准。采购申请应当由申请批准人和采购执行人之外的人提出。采购申请应当包括必要的信息:采购内容 (如实物采购, 需说明规格和数量等) 、估计可接受的价格、采购原因、要求到货日期等。如为特殊类型采购也应事先规定相应的审批链, 例如项目性采购需项目组批准、危险品采购需专业小组批准等。

风险点1:可能进行未经授权的、欺诈性的或不必要的采购。

控制措施:事先规定相应的审批权限, 对特殊采购的范围和审批人进行明确定义。可以通过电子审批系统进行审批流程设定。如为手工审批, 则应保留申请审批的原件, 用于在采购和付款环节进行控制。

风险点2:以紧急为由先采购后申请。

控制措施:制定紧急采购流程, 减少事后采购。规定事后采购必须提交说明并经过更高级别的审批。将事后采购的比例作为对部门的考核项目之一, 事后采购项目过多说明部门工作计划未做好, 也可能是采购申请流程、采购流程过于拖沓。如果为后者, 则应限制采购审批流程的审批时间, 提高审批效率。

风险点3:如果公司审批权限依据预计采购金额设定, 则可能存在将同一事项分开申请以降低采购申请的审批级别的问题。

控制措施:这种情况无有效的措施完全规避, 但可以在制度中规定同一事项不得分开申请, 可以将违背该事项

纳入员工诚信正直条款处理。采购处理环节对多个申请建立一个合同的情况进行控制。付款审核环节对发票联号情况进行控制。

风险点4:超过审批金额的购买, 或同一审批结果重复使用。

控制措施:付款审核时需审验采购申请单原件。如为同一申请分次采购, 则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可规定原件单独保存, 每次采购后在原件中注销; (2) 可规定采购申请单使用一次后即不可再用, 剩余金额留在下次重新申请; (3) 可以由申请人和采购员之外的人员对申请使用情况用表格进行跟踪, 付款审核人员随时可得到最新的剩余金额信息。第三种方法会带来另外的风险, 即如果付款审核由多个人员同时进行,

有可能发生某个付款审核人未及时更新申请金额使用信息, 使另外的审核人据以审核的信息非最新信息。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网上传递信息或规定严格的处罚措施来降低风险。

预防环节二:合同建立

采购部门应当根据批准的申请内容, 在满足公司在质量、价格、技术和服务方面的要求的前提, 通过公正和合乎道德规范的方式识别合适且最有效的供货商, 建立合同或协议等。采购程序应由申请采购、付款处理之外的人员进行, 目的是将价格的谈判和货物的验收及发票的验收职责分离。

风险点1:可能发生未经授权的采购。

控制措施:规定可以不需经采购部门寻价而直接采购报销的事项, 例如差旅费、政府性收费项目等, 清单之外的采购需求必须通过采购寻价流程。如部门建议不通过采购寻价流程则需要经采购、财务和公司管理层的联合批准。付款审核部门在审核付款时, 对于应经采购寻价的项目, 应当审核发票是否与采购批准的价格、数量相符;对于不需经采购寻价的项目, 应审核是否经过批准。

风险点2:申请部门限定品牌或单一供应商, 致使公司不能够获得最优产品或最优价格。

控制措施:对限定品牌或供应商的情况规定需书面说明并经过更高级别的审批。限定品牌和供应商只能由非采购人员进行。

风险点3:采购人员未进行充分比价, 可能得不到要求质量的最优惠价格。假如获得了不正确的材料或服务或得不到完善的技术, 则可能产生额外的费用。由于不正确的材料或材料缺乏可用性, 挑选的供货商可能不能在必要时交付材料或服务, 导致日程中断或停工。

控制措施:对采购报价轮次、比价方法、价格批准权限进行严格规定, 如未按规定进行比价应提交书面说明并由更高级别的采购经理进行审批。

风险点4:采购人员通过选择业务能力差别较大的供应商等方法, 使得比价结果或产品试验结果只有一家供应商符合要求。

控制措施:规定如果结果只有一家供应商符合要求, 应重新选择供应商或应进行书面说明和特别审批。

风险点5:采购员和供应商之间的利益合谋。

控制措施:对采购、财务等部门通过填写利益冲突问卷、廉洁培训、诚信正直承诺等形式进行道德风险防范, 并对员工违背诚信正直、职业道德的情况给予严格处理。

预防环节三:货物和服务的验收

控制的关键是将货物和服务的验收、发票的验收与合同建立职责分离, 保证货物按照合同要求验收。应当规定验收人和验收审批权限, 一般是由使用部门来验收。对于验收合格的货物或服务才可以安排付款。

风险点1:部门未按照合同要求验收货物。

控制措施:规定收货需要的流程, 提供由工程师等专业人员提供的验收报告等, 验收报告应由高级别的他人或独立的他人审核批准。规定验收规范, 例如需先了解合同规定, 根据合同的数量、质量要求验收等。

风险点2:验收不及时或验收信息未及时传递到发票处理部门。

控制措施:可以通过ERP系统来记录验收情况, 避免重复验收和重复付款。如不通过系统, 可以根据经批准的验收报告来付款。如供应商发票尚未开具而货物或服务已接收, 也应根据接收情况估价入账。

风险点3:对质保金收货的控制。

控制措施:对于工程或服务类合同经常会规定质保金条款, 约定保留一定的工程尾款, 一定期限内无质量问题再支付尾款。对于尾款之外的款项, 应当由使用部门按照合同要求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后安排支付。如为固定资产, 在主体验收合格后, 还应该按照合同金额进行预提, 对质保金单独设立应付账款明细科目反映。质保期到, 验收部门出具报告, 通知财务支付质保金 (如质保期内无质量问题) 或不支付 (如有质量问题) 。财务应对每笔质保金进行跟踪, 到期提醒使用部门提交报告。如确定不需支付质保金, 还应调整固定资产的原值, 相应重新计算折旧。

预防环节四:处理发票

所有因采购货物和劳务而收到的发票 (包括相关收货单) 都要及时和正确地处理。这些发票要由有关人员记入恰当的会计科目和正确的会计期间。因采购货物和劳务而收到的发票应附有完整的支持文件/单据来证明货物已经收到、服务已经提供和付款已经批准。支持文件包括:已批准的采购定单、服务提供确认单 (确认提供服务所用的时间和完成的工作内容) 、详细记录了收到的货物/服务的内容和数量的收货单或者电子版记录、详细记录了货物/服务验收结果的文件。

发票应附有经批准的货物或服务验收证明才可以入账和安排付款。

公司主管部门应负责审核付款申请中所列示的无采购定单、收货单、原始发票或无相关凭证的支出的合理性。注:审批付款的人员不应负责实际付款操作。完整的支持文件 (例如, 收货报告/服务确认单, 采购定单等) 应附在履行付款的发票后, 或者与发票相匹配。在批准付款前, 要审核这些支持文件。这里应注意:负责审核原始凭证的人员不应负责收货、批准付款和进行付款。

风险点1:在尚未收到货物/服务时就借记应付账款, 可能发生未经批准的付款。

控制措施:发票应附有经批准的货物或服务验收证明才可以入账和安排付款。应付账款部门必须和其他部门员工如采购、生产物流控制、工程、市场、人事等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风险点2:发票未及时、正确地入账, 可能导致付款不及时, 应付账款或其他负债科目余额、相关费用科目、存货等的资产类科目余额不准确。不按期付款可能影响公司的信用等级评定, 也会导致无法享受供应商提供的现金折扣。由于超过了发票的付款期, 也可能会支付大额的费用和利息。

控制措施:负责对账的人员不应同时涉及编制会计分录或者资金付款。应及时调查和解决供应商就关于发票未付款和货物或服务数量差异提出的疑问。

及时审阅、调查和解决超期的、对应关系不恰当的发票、采购定单和收货记录。

收货应同采购定单的明细或发票人工地或者自动地对应。要适时地对长期的未达收货确认单、采购定单或发票进行调查。应注意对收货、采购定单和发票的核对、未决事项的跟踪进行职责分工。

每月进行应付账款账龄分析, 对超过正常付款期限未支付的款项进行调查。还应及时和供应商对账查找未达账项原因。

风险点3:发票传递丢失, 可能造成不能够及时付款。增值税发票超过法律规定期限还会造成进项税不能够抵扣而给公司带来损失。

控制措施:登记并且负责收回传递出的用于审批的发票。最好由应付账款部门统一接受供应商的发票并且登记后分发给相关部门审批。当供应商把发票直接寄给了其他部门审批时, 收到发票的部门应负责告知应付账款部门及时记录发票的业务。建立发票签收流程, 对于收到的发票应有回执反馈供应商, 便于分清公司和供应商的责任。

风险点4:发票重复录入, 导致虚计应付账款重复付款。

控制措施:比较好的方法是通过系统控制对于每个订单只能进行一次操作。如为手工处理, 对于已经处理的发票应该作标记, 防止重复录入发票。

预防环节五:款项支付

如果发票先计入应付账款, 应当根据合同约定安排按时付款。如不需采购寻价而直接凭发票报销的事项, 则应审核发票是否经过批准。

风险点1:重复付款。

控制措施:对货物和服务的所有付款, 都必须附有收货单、服务提供确认单或付款批准单。规定发票批准、收货单都必须是原件, 则可有效防止重复付款。应注意, 负责付款审核的人员不应同时负责收货、批准付款和付款。如果收货单位和供应商串通可能性大, 则可规定通过独立的财务或采购部门对订单执行情况进行控制来防范, 还可以通过事后盘点、对账等查出。

如根据合同需要预付款项时, 要审阅供应商对账单中有无超额付款和异常付款。

另外, 还应该对应付账款的负数余额进行分析。

风险点2:付款金额错误。

控制措施:在付款前, 审核发票、货物/服务的验收和采购定单, 确保付款已获得批准、货物/服务已收到、价格和数量准确无误、在限额内支出以及使用的会计科目正确无误。付款前要保证原始凭证的完整无缺, 没有价格和数量上的差异。当发票超出了事先建立的采购定单的限额或超出其他标准时, 要在付款前上报和审查。

在手工签发支票或银行转账付款前, 付款批准人在批准付款以前, 审核发票的完整性、明晰性和准确性。应注意, 负责签字批准的人员不应同时负责收货、单据核对、付款审计和资金付款。

如果出现已经退货或索赔却未及时入账的情况, 那么应付账款就会虚增, 同样相关费用、存货和资产账也会虚增。可以通过从生产管理部门及时获取退货或索赔报表形式, 在付款前将退货或索赔均入账。特别对于不再继续提供服务的供应商, 应在停止服务前严格审核。

风险点3:付款信息错误, 收款人信息等可能不正确。

控制措施:建立供应商信息库, 由独立于应付账款批准、付款批准的人员进行信息维护。付款批准人应审核付款信息是否和信息库相同。建立、更改供应商的代码、名称、地址、银行账号等信息时需有来自供应商的证明。

风险点4:付款时间提前或延后, 造成现金折扣损失或公司信誉度受影响。

控制措施:定期对应付账款进行账龄分析, 定期和供应商对账可以部分避免。如果涉及现金折扣较多, 公司应建立确保在恰当时间取得供应商提供的提前付款折扣的程序, 例如资金预算分析等。

【内控建议】

1.当应付账款明细出现借方余额时, 要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将待处理的借方余额按照规定的程序记入资产类账户“余额在贷方的预付账款”科目。

2.如应用系统, 应定期审阅应付账款系统记录/故障报告和安检报告。

3.大额的货物和服务采购要在相关发票和收货文件所示的月份入账。可在程序文件中规定相关部门有责任预提记录尚未传递给应付账款部门的发票和由于收到货物和劳务而产生的负债。

4.应建立流程保证正确维护应付账款主文件的所有项目 (例如:业务记录, 价格资料等) , 系统内的信息必须是最新的。

5.对于付款信息的更改 (例如:采购价格的变动) 应当有可查证的更新批准记录。不再使用的文件应加注标记, 并按照信息流转管理的相关要求保存文件。

6.各系统间的电子数据传输时, 必须有健全的安全检查措施保证数据的完整、可靠。

7.在应付账款系统中, 应该建立完善的控制来防止对重要内容的非法更改。这些重要内容有:采购定单、收货单、供应商名称、地址和发票等。

8.应当按照信息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 通过使用明确的用户身份和密码来约束应付账款系统的登录。

上一篇:同步建模下一篇:亚洲冠军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