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房地产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2022-09-12

学生参加工作以后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基本方面, 也是衡量实践教学的一个关键部分。以房地产专业的毕业生为例, 通过走访调研, 我们发现在工作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1) 到任后, 由于缺乏实战能力, 无法马上胜任工作; (2) 工作当中, 缺乏主动性, 不愿学习; (3) 课堂所学与实际要求相差较大; (4) 课程设置中安排的实践环节过少, 实践情景单一; (5) 由于我国房地产业的特殊性, 其发展与政策密切相关, 学生对政策缺乏敏感性。这样导致了教与学的冲突, 折射出了该专业讲授中的不足之处。学生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当中, 老师在教学当中也没有充分关注实践与教学的关联。对于这个问题, 由于思想上认识不够, 时间和精力有限, 目前对于高职院校该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研究还比较少。这种产学研的分离, 既没有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 又不利于学生就业。

一、实践教学

教学实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讲, 它存在于整个授课当中, 包括理论部分和社会部分。从狭义的角度而言, 它与理论部分相对应, 课堂讲授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实践是前者的延伸。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房地产业在国家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在国外, 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院校也开设了该专业。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是瑞典最大、最古老的高等学府, 与世界上多所大学和学院建立了研究和教育关系。该校建筑与经济学院开设了房地产开发与代理、房地产经济专业。这两个专业有一部分交叉科目, 如数学与经济、建筑环境经济学、基础统计与经济学家概率论、投资分析、土地法规、住宅房地产金融基础、市场分析。由于两个专业发展方向不同, 前者倾向于为开发商和中介机构服务, 后者倾向于为房地产金融机构服务。因此, 除去交叉课程, 前者还开设了房地产开发法律法规、个人和住房税收、房地产代理立法、物业及城市发展、土地开发、房地产评估, 后者还开设了物业管理的金融视角、金融报告与分析、资本市场与金融工具。在教学中, 注重引进真实项目, 引导学生实地考察, 编制项目报告。又如,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房地产与评估专业, 注重于房地产原理、评估技巧、投资战略、建设与项目管理、物业投资市场等方面。美国的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 该专业开设科目涵盖了行业的法规、金融、评估、区域与城市经济、金融市场、国际物业、城市交通经济学、住宅物业开发等。从上述三个学校开设的课程来看, 除了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开发与代理专业, 其他的更偏向于运营管理。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看, 房地产的发展受政策影响较大。随着岗位的精细化划分, 人才的精细化对应要求也逐渐提高。目前, 该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构建理念、体系框架、实践方式等方面。例如, 袁彩云 (2009年) 分析了我国目前房地产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投入不够;体系不够完善, 讲授方法多维化程度不足;教师自身实践能力不强。通过对国外职业教育的分析, 指出该专业应当从目标、内容、教学条件、管理和评价体系着手改进。张军等人 (2008年) 在分析传统的该专业教授基础上, 提出“循环式”的实践内涵。借鉴PDCA的模式和美国“合作教育”模式, 提出从理论学习到专业实践四次循环, 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技能。周群英等人 (2008年) 提出以理论和技能为基础, 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结构, 增加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 推进改革。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学生的能力, 是以工作为基准的教育, 应当以满足社会对岗位要求来设置课程, 引导学生完成根本范畴、知识范畴和延伸范畴的学习。

三、房地产专业实践创新建议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国内外该专业的现状, 提出实践教学的意义。根据房地产专业发展的趋势, 对毕业生的岗位需求能力进行调研与分析。在此基础之上, 探究房地产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方式、办学方案、课程建设与毕业设计改革创新之路。

企业调研与岗位能力分析。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出发, 围绕房地产专业展开职业能力需求调研, 重点考察毕业生的营销能力、经纪能力、策划能力、估价能力、物业管理能力。以就业为基准的人才培养方式探究。通过对行业岗位群的分析, 定位该专业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

房地产专业订单办学模式探讨。分析目前房地产专业办学过程中教、学、实习的分离, 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 探讨与房地产相关行业开展订单办学的建议与对策。

房地产专业课程建设体系研究。基于岗位需求、培养方式, 制定课程以及有行动导向的科目标准。创新房地产专业的毕业设计。根据市场以及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指出目前房地产专业毕业设计的问题, 探讨一条该专业毕业设计的创新之路。从湖南房地产企业的角度出发, 对毕业生岗位能力需求的调研与分析, 根据行业的发展以及教学的现状, 通过该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研究, 可以解决: (1) 制定房地产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2) 探索出一套专业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 (3) 建立房地产专业的课程体系; (4) 有效转变教育理念, 大胆实施房地产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创新。

四、结论

近四十年来,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 为生产生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场地, 拉动了GDP的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 我国GDP从2000-2012年, GDP从99214.55亿元上升至519470.1亿元, 年均上升率为11.7%。与此同时, 房地产的开发投资额从4984.1亿元上升到71803.8亿元, 年均上升率为22.1%。房地产业的生产链长, 上游产业涉及了钢铁、建材、化工、机械、有色金属等, 下游产业涉及到建材、家居、营销、装修、家电以及物业管理等。同时, 还能促进金融、旅游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它的开发促进了基础建设, 改善了城市环境。这些年, 城市扩张加快,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新增人口对各种场地需求增大, 进一步促进了该行业的发展。因此, 办好房地产专业, 为未来行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是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对房地产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进行研究, 提出相关建议: (1) 以就业为基准的人才培养方式探究; (2) 房地产专业课程建设体系研究; (3) 房地产专业课程建设体系研究; (4) 创新房地产专业的毕业设计。

关键词:房地产,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合振, 陈宜华, 骆昌平.高职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刍议[J].中国市场, 2013 (17) :102-103.

[2] 袁彩云.高职高专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青年与社会, 2009 (10) :22-23.

[3] 蒋丽.“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循环式”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经济师, 2011 (11) :130-131.

[4] 章鸿雁.—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实践教学紧扣职业能力培养, 提升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内容体系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 2008 (12) :8-9.

[5] 范炜.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6) :11-13, 33.

[6] 刁英, 尹莎莉, 高涵.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岗位需求能力调查和分析[J].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3) :24-28.

[7] 周群英, 葛公文, 任海刚.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1) :13-17.

[8] 刘永胜.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初探[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6) :54-57.

[9] 卓坚红.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J].教师, 2009 (6) :97-98.

上一篇:开学初大学生思想动态情况调研——以山东内陆某高校为例下一篇:浅析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医院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