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信息技术教案

2022-09-04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粤教版信息技术教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粤教版信息技术教案

粤教版信息技术第二册(下)计划教案

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定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控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技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掌握了计算机的部分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但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迷恋电脑游戏,在微机室内上课习惯不好。针对这些情况,这学期,将加大对学生指导的力度,加大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端正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根据实际需要,精选了最实用,最新颖的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excel表格制作应用和PowerPoint制作应用,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知识水平、心理及认识结构的特点。按照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本教材还对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编排,设置了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学习模块,借此来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惊神,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认真钻研;积极探索,及时总结,评价的良好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excel、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2、使学生初步掌握用excel制作统计图表的方法,PowerPoint会制作简单的幻灯片。

3、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掌握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大胆

1 探索,努力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采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准确地介绍信息技术的科学概念和一般原理,采用图示法、示范操作、指导学生“边讲边操作,边听边练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练,采用教师示范指导,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方式完成教学互动,并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小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进度

第1周

1课时

调查旅游意向 第2-3周

2课时

美化调查图表 第4周

第5周

1课时

计算旅游城市的平均气温

1课时

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

第6-7周

2课时

制订旅游计划 第8周

1课时

我的佳作我发表 第9周

1课时

综合实践 第10-11周

2课时

收集多媒体素材

第12-13周

1课时

制作“北京奥运游”多媒体作品 第14-15周

2课时

制作“北京奥运游”导游图 第16周

1课时

编辑景点的图文资料 第17周

2课时

用超级链接设计导航 第18周

1课时

让幻灯片产生动态效果 第19周

1课时

期末总评

教 案

第一课

调查旅游意向

【教学内容】

熟悉Execl表格的窗口,了解基本功能,并进行一些基本操作。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熟悉execl的窗口和菜单栏。

(技能性目标)

会输入数据,调整列高和列宽,以及会创建图表,灵活调出菜单。

(情感性目标)

运用execl图表可以更准确地直观地表达信息和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execl窗口,会输数据和做图表。

【教学过程】

1、掌握打开execl的方法,认识execl窗口。

2、认识编辑栏,会找常用工具。

3、掌握改变行高与列宽的方法,能创建图表。

4、教师边讲解,边操作例题,让学生熟悉。

5、学生练习,并交流心得、交流经验;以及协作学习。

6、部分学生合作学习,及创新练习。

【作业与课外练习】

尝试制作柱形图,注意execl和word区别操作方法。

第二课

美化调查图表

【教学内容】

输入数据,制作图表并美化图表。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了解图表输入数据方法与简便方法,学会改变图表美化图表,知道单元格功用,会插入行和列等。

(技能性目标)

掌握美化图表的方法,逐步熟悉execl窗口工具。

(情感性目标)

美化图表表达信息与思想意图。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单元格格式”功能作用,学会美化图表,以及合并单元格等。

【教学过程】

1、了解图表各个选项的作用。

2、掌握通过“图表区格式“美化图表的方法,灵活应用手段美化图表。

3、了解“单元格格式”各个选项的功用。

4、掌握修饰美化表格的方法,会插入行与列。

5、掌握合并单元格的方法,通过协作能做出理想的图表。

【练习与课外作业】

1、协作完成“显身手”,分组交流心得、并进一步创新。

2、练习选择制作一幅课后图表,另再完成制作课程表,自己发挥制一幅图表。

第三课

计算旅游城市的平均气温

【教学内容】

学会自动填充表格数据,并会计算平均数的简单快速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学会自动填充数据的简单方法,学会输入计算平均数的公式及计算方法会看图表和收集数据。

(技能性目标)

会创新出更多的自动填充各样的数据方法,掌握在execl自动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情感性目标)

会灵活应用execl表格中各项功能,会在execl中表现出各种情感数据。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自动填充数据的方法,以及利用execl简单平均数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1、学会收集相关数据信息获取数据,教师讲解并演示。

2、掌握自动填充数据的方法,会填充多种多样的数据。

3、会进行简单的平均数计算,协作学习创新方法。

4、教师演示实例,学生交流心得,教师总结并讲解疑难。

【课外作业】

1、尝试课后练习操作,交流和协作学习。

2、做一个一星期观察天气记录表和一星期同桌成绩记录表。合作完成作业学习。

第四课

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

【教学内容】

掌握筛选的方法和取消筛选的方法;熟悉排序的方法和技巧;了解筛选和排序的区别。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学会筛选的方法设定,了解排序的操作,共同协作学习。

(技能性目标)

在原来计算平均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筛选和排序,从而选出空气质量最佳的城市。也因此促进execl技能技巧的熟悉,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情感性目标)

学会选定空气质量的方法与做法,从而做出最佳数据方便人们了解和研究,为别人的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

跟老师学会筛选的设定方法和操作技巧,掌握排序为选出空气最佳城市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

1、教师演示筛选的方法,学生边看边跟着做,同学之间讨论怎样设定筛选;并共同练习筛选做法练习。

2、学生探讨筛选取消的方法,教师总结并演示取消筛选方法,学生交流练习。筛选出空气质量最佳城市。

3、教师讲解排序的做法,并让学生练习排序。

4、学生交流总结排序与筛选的区别,以及交流讨论经验。

5、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提出注意地方,以及提出更深发展练习和交流学习方向。

【课外作业】

设计一个一周天气观察表,并排出那一天比较好。

第五课

制定旅游计划

【教学内容】

本课学习工作表间数据的操作,以及管理方法,会应用自动套用格式,收集素材,并学会分析数据清单中的数据。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学会自动套用格式,管理数据表,收集素材和分析数据清单等。

(技能性目标)

掌握管理工作表数据的方法技巧,以及多渠道收集素材,并能用一套自己的方法分析数据。

(情感性目标)

学会分析数据并把其道理用于生活,把真理与大家分享;把经验与同学们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管理数据表的方法,并能会自动套用格式,学会分析数据应用于生活实际中。

【教学过程】

1、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尝试操作,记录不会操作的地方和疑难。

2、教师讲解管理数据表、自动套用格式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使学生理解疑难、解决不会操作的步骤。

3、再次阅读课文,并操作“制作旅游计划”,以及分析数据应用于实际中。协作学习完成课文练习。

4、合作学习讨论经验,交流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指出疑难和关键学习点;开拓练习提高学习兴趣。

【家庭作业】

制作一星期上课作业分数表与管理好它,并分析它的数据应用于学习用途中。

第六课

收集多媒体素材(上)

【教学内容】

本科介绍通过文字、照相机、扫描仪、因特网等收集各种图片素材;为今后学习应用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学习收集一般素材的方法,学会储存和整理,并把特殊资料修改成自己用;学会分析不同的场景用不同的素材等。

(技能性目标)

学会用不同的软件、不同的工具收集不同的素材,注意图片的格式与使用,会在因特网上收集文字素材,经常总结自己的收集素材心得。

(情感性目标)

能把各种素材用褒贬眼光分析与使用,知道不同的地方为什么用不同的图片素材,知道因人、因事使用素材等。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常见多媒体素材,会在因特网上采集文字材料;会用辅助工具收集素材。 【教学过程】

1、认识常见的多媒体素材,教师播放一些素材给学生看,交流哪里见过这些素材和其他素材。

2、教师演示在因特网上收集文字素材,学生练习知道操作与方法,互相交流。

3、教师转播同学在因特网上下载图片,练习巩固知识,资源共享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会用辅助工具收集素材转进电脑里使用,交流成功心得,共同集中疑问请教别人或共同解决、请教老师等。

5、勤奋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作业练习】

收集2008奥运出名场地、精彩节目等图片,并能分类整理好。

第七课

收集多媒体素材(下)

【教学内容】

收集声音、视频素材,认识几种播放器,会用各种播放器播放文件;会裁剪声音和图像视频文件,知道一般的操作,能独立自我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学会在因特网上下载声音和视频文件,认识电脑的播放器,幷知道怎样用。

(技能性目标)

学会下载声音素材、下载视频素材,会裁剪声音文件、会裁剪视频文件,并应用于实践操作中。

(情感性目标)

学会欣赏声音文件和视频文件,并能在实践中鉴别应用,会分析褒贬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下载声音和视频文件,会分析应用。

教学难点:学会裁剪声音和视频文件,并能分出褒贬应用。

【教学过程】

1、学会在网络中下载声音文件,以及下载视频文件;注意方法和便捷方式的记忆以下次进入下载有用文件。

2、认识几种播放器,并学会下载安装,认识其主要功能与一般的操作使用。

3、学会运用各种播放器放声音或视频文件,学会欣赏和区别褒贬。

4、学会裁剪声音文件和视频文件,注意剪切方法和关键特点。

5、教师示范实例,边操作,边讲解;并提出关键和注意的地方。

6、学生操作练习,边操作,边问不懂的地方;争取自己完成一次:下载---欣赏---分析---应用的全过程。

7、互相交流经验,互相交流学习方法等;教师巡视纠正。 【作业练习】

回家练习下载声音文件和视频文件——北京欢迎你;学习安装播放器,熟悉播放和剪切功能。

9 第八课

制作“北京奥运游”多媒体作品

【教学内容】

认识学习幻灯片,设计多媒体作品的结构框架,以及制作工具;制作演示文稿的封面,学会自定义动画和超级连接等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认识powerpoint的界面。

2、学会设计多媒体作品的结构框架。

3、学会幻灯片的背景设计和图片处理。

(技能性目标)

1、学会分析与设计幻灯片封面。

2、学会分析和处理图片,欣赏设计完美性。

(情感性目标)

1、注意设计欣赏效果,与选材应用的结合。

2、注意根据实际设计和个人、集体等要求不同,及欣赏不同,进行不同的实际制作作品。

3、作品情感和欣赏交流,互相评价;促进学习制作更好作品。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powerpoint的功能应用,设计和图片加工。 【教学过程】

1、认识powerpoint的界面,以及它的功能简单应用。

2、学会设计多媒体作品的结构框架,设置背景;设计与欣赏相结合。

3、学会插入图片与加工图片,并能进行图片优化处理。

4、能用艺术字设计标题,调整图片大小和修饰封面等。

5、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一帮一,力争完成作品。

6、互相评价作品活动,教师指导更进一步的学习。 【课外作业】

自己设计完成一幅:班级学习栏(学习园地)的项目设计作品。

第九课

制作“北京奥运游”导游图

【教学内容】

先欣赏导游图,学习绘制导游图的一般方法;特殊工具的应用:学习图形变形。学习美化导游图,以及渐变背景等。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认识各种自选图形,添加图片、文字等。

2、会运用文本框输入文字。

(技能性目标)

学会设置幻灯片做旅游导向的布局,会调节图片的大小,并能在图片下注字等。

(情感性目标)

图片和文字布局会知道欣赏,知道怎样做出众人喜欢幻灯片,相互讨论协调布局、做法中欣赏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布局和在操作中欣赏美,渐变背景操作方法。

【教学过程】

1、知道自选图形,会绘制和修饰。

2、会在自选图形中添加图片。

3、会在自选图形中添加文字。

4、会运用文本框输入文字。

5、会给幻灯片添加渐变背景。

6、互相学习讨论,做出一副简单的幻灯片导游图。

7、交流制作经验,教师指导总结注意的方法等。

【课外作业】

用幻灯片绘制一幅从家乡到学校的导行图。

第十课

编辑景点的图文资料

【教学内容】

赏析旅游景点的幻灯片,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学习图文并茂的幻灯片的制作,设置不同的背景,文字格式等。

(技能性目标)

1、会设置不同的背景。

2、学会制作水印效果,应用自选外观等。

(情感性目标)

1、学会赏析幻灯片,并能从中找到收获。

2、学会用艺术字制作幻灯片,特出有自己感情色彩的幻灯片制作方法等。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背景、水印、文字格式的制作方法和装饰。

【教学过程】

1、学会旋转图片。

2、学会给各种幻灯片设置不同的背景。

3、学会设置图片的水印效果。

4、知道怎样用自选图形设计图片外观。

5、能在不同的窗口中复制和粘贴文本资料。

6、学会设置文字的格式。

7、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教师总结并提出今后学习方向。

【课外作业】

自制一幅小手抄报,注意图文设计和布局等。

第十一课

添加背景音乐与影片

【教学内容】

学会插入声音文件,以及设置背景音乐;为幻灯片添加影片,调整影片大小等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会在制好的幻灯片里插入声音、插入背景音乐、插入视频文件等基本操作。

(技能性目标)

学会剪切音乐并插入幻灯片,以及会剪切影片并插入幻灯片中和调整它的大小及位置。

(情感性目标)

会剪切合适音乐、影片等,并能准确地插入幻灯片中,调整好影片位置。使人欣赏出其中的美妙感、分享感,自己也享受制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剪切音乐和剪切影片,调整好影片位置;使别人分享制作美!

【教学过程】

1、学会安装剪切软件,领会他的常用功能的使用。

2、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文件。

3、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背景音乐。

4、会在自己制作的幻灯片中插入视频文件。

5、会调整视频文件的大小及位置。

6、协助完成学习任务,交流学习中的有益经验;教师总结,并提出继续研究和熟悉更多的操作方法等。

【课外作业】

制作一台电视并有简单播放,学习小组共同交流单独完成。

第十二课

用超级连接设计导航

【教学内容】

学习幻灯片的链接设计,以及给幻灯片设置动作按钮,会检测链接项的正确度。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学会幻灯片链接和检测,以及给幻灯片添加按钮。

(技能性目标)

学会各种幻灯片链接技巧方法,添加和复制按钮动作等。

(情感性目标)

学会协作学习,交流学习感受,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共同解决问题的快乐感。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会超级连接,制作和复制按钮动作使用,会检测链接项目。

【教学过程】

1、会设置多媒体作品的链接结构。

2、会设置文本链接项。

3、会设置图片链接项。

4、学会设置各种动作按钮。

5、学会复制相同链接的动作按钮。

6、学会检查各种链接的正确性。

7、教师组织交流制作经验,叫一些同学发表个人心得,教师总结并提出偶的要求等。

【课外练习】

制作一遍小手抄报,注意使用超级连接、按钮等。

第十三课

让幻灯片产生动态效果

【教学内容】

学会设置对象的动态效果,幻灯片效果的切换,以及演示文稿的放映。展示和评价多媒体作品简单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学习简单展示和评价多媒体作品,会设置自定义动画、切换效果,会几种演示文稿的播放方法等。

(技能性目标)

会组和各种图形和文字,会设置自定义动画、切换效果,会展示多媒体作品。

(情感性目标)

交流设置经验的快乐,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教学重点和难点】

会设置自定义动画、切换效果;会组合各种图形和文字。

【教学过程】

1、会给对象设置自定义动画。

2、会组合各种图形或文字。

3、学会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

4、学会几种播放演示文稿的方法。

5、会展示自己的作品,会评价多媒体作品。

6、交流学习经验,协作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总结,并提出今后学习要求。

【课外练习】

自制两张幻灯片,注意自定义动画等,回校时交给老师共同分享。

第二篇:高中信息技术 《网络技术应用》知识点 粤教版选修3

《网络技术应用》知识点

(一)因特网应用(因特网诞生于 1969 年初,前身是阿帕网,我国的四大骨干网: CERNET 、 CSTNET 、 Chinanet 、 ChinaGBN )

1 、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远程登录、文件传输、信息浏览和检索、电子公告牌系统( BBS )、电子邮件等.

因特网服务通过信息交流、信息获取、资源共享等功能来实现.

2 、 FTP 的概念: FTP 是因特网文件传输协议 , 是FTP 服务使用的协议 .

FTP 的使用:在IE 浏览器中进行 FTP 服务的登录、文件的传输.( B/S )

使用窗口式的 FTP 客户端软件如: CuteFTP ,登录到一个 FTP 服务器上进行文件的传输.( C/S )

FTP 有两种登录的方式:匿名登录、以指定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3 、远程登录( Telnet )的概念:一台计算机根据一定的协议,通过网络连接到另外一台计算机上去,登录成功后,则可以与其进行交互性的信息资源共享.

Telnet 的使用:在IE 浏览器中输入远程登录的服务器的地址

使用图形用户界面的远程登录工具软件如 Cterm .

4 、因特网服务分类

通讯类 电子邮件、 BBS 信息类 远程登录、文件传输 检索类 www

5 、因特网的应用领域: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网上娱乐等.

6 、因特网应用的发展趋势:

1 )网格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它利用网络将大型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设备集中在一起,使计算能力大幅提升.

2 )虚拟现实技术:伴随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新技术,它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供用户研究或训练.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

3 )无线网络应用技术

7 、掌握与人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特网信息交流工具(如电子邮件、 QQ 、 MSN 、聊天室、 BBS 等)的基本使用方法及其基本特点.

8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利用因特网获取所需信息、实现信息交流;体验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分析其局限性.

因特网较好地支持了人们的交流,使我们的交流变得更加广泛、快捷和方便,但语言壁垒对网上跨文化交流有阻碍作用.

9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10 、计算机病毒的五大特征: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破坏性,其中传染性是判断一个计算机程序是否是病毒的首要条件.

11 、计算机病毒传播的途径:软盘、光盘、网络.

12 、网络病毒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来自电子邮件,另一种来自于下载的文件.网络病毒具有感染速度快、扩散面广、难于彻底清除、破坏性大等一些新的特点.

13 、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定期访问 windows update 网站,下载并安装操作系统补丁程序;购买正版杀毒软件,安装并定时升级,定期进行查毒、杀毒;安装防火墙;对于一些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不要轻易打开;从网上下载文件时要谨慎;当发现网络中有一台计算机感染了计算机病毒应立即把它从网上切断.

14 、目前最好的防病毒软件能做到的是:检查计算机是否染有已知病毒并作相应处理.

专心爱心用心 1

15 、防火墙的概念:网络上的"防盗门",它控制着访问网络的权限,只允许特许用户进出网络.

防火墙是一个或一组网络设备,它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网络之间,用来加强访问控制,免得一个网络受到来自另一个网络的攻击.

16 、防火墙的分类:硬件防火墙和软件防火墙.个人计算机较多使用的是软件防火墙,局域网使用是硬件防火墙.硬件防火墙放置的位置是在局域网对外的通道上.

17 、加密、解密技术.

1 )替换法是一种常用的加密方法.

2 )两种加密算法:对称密钥加密算法(会话密钥加密算法)和公开密钥加密算法(非对称密钥加密算法).前者是使用同一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后者是使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

两种加密算法的特点: P14

3 )个人密码的设定:密码长度最好在八位或八位以上,组成字符最好包括大小写、数字字母或控制符,而且密码要有规律地更换.

常用的密码破解手段:穷举法;黑客字典法、猜测法、网络侦听法.

18 、搜索引擎的分类、原理及特点

1 )目录型搜索引擎(如SOHU , SINA ):一般采用人工方式采集和存储网络信息,依靠手工为每个网站确定一个标题,并给出大概的描述,建立关键字索引,将其放入相应的类目体系中,形成了一个由信息链组成的树状结构,即总目录——专题目录——链接——网站,其特点是在查询信息时,事先可以没有特定的信息检索目标(关键词),通过浏览主题了解某一主题的相关资源.

目录型搜索引擎的网页由人工精选,网页内容丰富,学术性较强.但其数据库的规模相对较小,收录范围不够全面,更新周期较长,有时可能会造成链接失败.

2 )全文搜索引擎 ( 如百度 ) :全文搜索引擎由搜索器、索引器、检索器三部分组成.全文搜索引擎的整个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三步:一是搜索器在因特网中发现、搜集网页信息、二是索引器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提取和组织,并建立索引数据库、三是由检索器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关键词,在索引数据库中快速检出相关文档,进行文档与查询内容的相关度比较,对检出的结果进行排序,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

全文搜索引擎由自动索引软件生成数据库,所收录的网络资源范围广、速度快、更新及时,但因缺乏人工干预,准确性较差.

3 )元搜索引擎(如万纬搜索):元搜索引擎将用户的检索要求同时提交给多个独立的搜索引擎,分别检索多个数据库,并将多个独立搜索引擎的检索结果进行二次加工,例如去除检索结果中的重复信息,按照信息的匹配程度进行排序等,然后标明检索结果的来源搜索引擎,最后将整理好的检索结果输出提供给用户.元搜索引擎扩大了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的全面性,但由于出现的时间短,一些搜索引擎强大的检索功能还不能实现,元搜索通常只使用简单、直接的搜索策略,并且检索速度也慢.

4 )掌握常用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如搜狐、新浪、百度、 Google 等)的网址及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

搜索策略:关键词的组合及常用命令(空格、

5 )因特网信息检索发展趋势:多媒体信息检索,专业垂直搜索引擎.

(二)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

19 、域名的概念和域名的基本结构.

1 )域名是因特网上的一台服务器或一个网络系统的名字,它由若干个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并由" . "分隔成几个部分,在因特网上没有重复的域名.2 )域名的 组成:主机名 · 组织机构名 · 网络名 · 顶级域名

例如:新浪网其域名为 .cn ,其中 www 是主机的名称, sina 是组织机构名, com 是网络名, cn 表示 " 中国的 " 地区域名.

域名的顶级域名分为:通用顶级域名、国家和地区代码顶级域名,能根据通用顶级域名判断该网络属于什么样的组织机构.

3 )、域名命名的一般规则:书P31 .

4 )域名的管理:

①国际性的因特网组织包括因特网协会( Internet Society, 简称 ISOC ,网址 http:/// ),它们都是非盈利的因特网管理与服务机构.

②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的主要任务包括注册服务(域名注册、 IP 地址分配等)、目录数据库服务、信息服务、网站访问流量认证等.

5 )域名注册:遵循"先申请先注册"的原则,域名可以变更或撤销,也可以买卖和转让.20 、 IP 地址及其管理

1 )域名是人们为了便于记忆而采取的一种命名方式,但是在因特网中作为通信对象的计算机只有通过 IP 地址才能被识别, IP 地址才是网络中计算机的身份标识.

2 ) IP 地址的概念: IP 地址是惟一标识出主机所在的网络及其网络中位置的编号.

3 ) IP 地址的格式: TCP/IP 协议规定,传统的 IP 地址( IPV4 )是32 位二进制数,分为 4 个字节,每个字节 8 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然后将每八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个十进制数,十进制的取值范围是 0~255 .

4 ) IP 地址的组成: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网络标识确定了该主机所在的物理网络,主机标识确定了在某一物理地址上的一台主机.

5 ) IP 地址的分类:

A 类IP 地址:第一个十进制数为网络标识,其余三个十进制数组成主机标识.第一个十进制数的范围为 1~126 .分配给少数大规模网络.子网掩码为: 255.0.0.0

B 类IP 地址:前两个十进制数为网络标识,后两个十进制数组成主机标识.第一个十进制数的范围为 128~191 .分配给中等规模网络.子网掩码为: 255.255.0.0

C 类IP 地址:前三个十进制数为网络标识,最后一个十进制数为主机标识.第一个十进制数的范围为 192~223 .分配给小规模的网络,每个网络支持的主机数最多为 254 台.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

D 类IP 地址:第一个十进制数的范围为 224~239 .

E 类IP 地址:第一个十进制数的范围为 240~255 .

要能根据给你的 IP 地址判断它属于哪一种类型的 IP 地址.

特殊的 IP 地址: 127.0.0.1 ,把该 IP 地址作为环回接口预留.

6 )、 IP 地址的管理

因特网地址分配机构( IANA ),负责全球 IP 地址与域名管理,全球 IP 地址的分配是按照一种分级的方式管理的.我国所分得的大多是 C 类地址.

21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1 )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

ISP (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 主要提供因特网的接入服务.

ICP (因特网内容提供商) : 提供因特网信息检索、整理、加工等服务,如新浪、搜狐等.ASP (因特网应用服务提供商):主要为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及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各种基于因特网的应用服务.2 )两种上网方式

家庭上网的三种方式: MODEM 、 ISDN (一线通)、 ADSL (宽带接入方式)(主流)①拨号上网

A 、拨号上网的必要条件:因特网服务提供者提供的帐号;用户计算机需配置调制解调器;一条电话线路.

调制解调器的作用:将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进行转换.

B 、通过电话线进行拨号上网的步骤:

连接硬件设备:计算机—— RS232 电缆线—— MODEM ——电话线——电话网—— ISP —— Internet .

建立拨号连接(在IE 浏览器属性中新建一个拨号连接)——对该拨号连接的"属性"进行设置,设置 TCP/IP 属性——选择"自动获取 IP 地址"和"自动获得 DNS 服务器地址"②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

A 、必要条件:申请一个用户 IP 地址;用户计算机需配置一块网卡.

B 、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的步骤:

安装网卡——连接网线——安装网卡驱动程序——安装必要的网络协议——实现网络共享 3 ) IP 地址的设置

( 1 )静态分配法:前提是要有足够的 IP 地址,给每台计算机分配一个固定的地址,优点是易于管理,缺点是浪费 IP 地址资源.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的 IP 地址的分配一般是静态分配法.当IP 地址资源不够,在局域网中可以给重要的计算机静态分配 IP 地址,给普通上网的计算机动态分配 IP 地址.

( 2 )动态分配法:把公用的 IP 地址暂时分配给用户使用,在用户使用完这一 IP 地址或到一定期限以后,服务器再收回这一地址.优点是实现了 IP 地址的动态分配,节约了 IP 地址资源;缺点是安全性较差.拨号上网的 IP 地址的分配是动态分配法.

4 )、了解因特网协议 IPv6 的产生背景,能比较 IPv6 与IPv4 的优劣.

当前在因特网上使用的 IP 地址是在 1978 年确立的协议,它由 4 段8位二进制数字构成.由于因特网协议的当时版本号为 4 ,因而称为 IPv4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飞速增长的 IP 地址需求与现有地址不足的问题正逐渐成为制约因特网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因特网工程任务组( IETF )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其中比较成熟的是 IPv6 .在IPv6 协议中,地址位数为 128 位,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地址短缺的问题,还增加了网络层的安全机制.5 )局域网的设置

( 1 )局域网中客户机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及 DNS 服务器的设置:右击"网上邻居"——属性——右击"本地连接"——属性—— 选中" Internet 协议( TCP/IP )" ——设置属性——设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 DNS 服务器地址"——确定.(网关的作用见书 P43 )

( 2 )代理服务器的设置:右击桌面上的 IE 图标——属性——选中"连接"选项卡——局域网设置——选中"使用代理服务器",并输入代理服务器的 IP 地址和端口——选中"对于本地地址不使用代理服务器"——确定.

代理服务器的作用.代理服务器是网上提供转接功能的服务器.其作用有以下 3 点:

①充当局域网与外部网络连接的出口,同时将内部网络结构的状态对外屏蔽起来,使外部用户不能直接访问内部网络.

②临时存储大量的网上信息资源,提高了网站访问速度.

③对局域网内用户访问外网的权限进行一定限制

第三篇:粤教版网络技术应用3.1教案

3.1 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 (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因特网资源的特点和形式。

②了解了解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特点与应用领域。

③了解WWW、网页、主页、网站资源定位器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二、教学重点:了解因特网资源的特点和形式。

三、教学难点:WWW、网页、主页、网站资源定位器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四、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网络数据通信CAI软件,moodle教学网站拓展资源。

五、教学策略:视频播放、问题驱动、自主学习、实例教学等方法。

六、教学用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以名人名言引入课题:

未来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核心是网络,谁控制了网络,谁就是未来的主人。——托夫勒《力量的转移》

学生思考:理解因特网信息资源的重要意义,引出本课内容。

(二) 因特网信息资源的特点与服务形式

1、什么是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在网络上蕴藏着的各种形式的知识、资源、情报、消息等。

2、因特网信息资源的特点有哪些?与传统资源的区别呢?

获取便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资源分散,数量宠大,信息资源的加工深度不够。

3、因特网信息资源的服务形式有哪些? WWW 信息资源(信息浏览与查询),Ftp信息资源(文件传输),Telent 信息资源(远程登录),Mail信息资源(电子邮件),流媒体信息(视频音频)等„„

(三)万维网:

1、什么是万维网?

问题:我们经常进入的网站地址里边都有一个WWW,那是干嘛的? 万维网www (World Wide Web):

又称环球网,可缩写为3W或Web,有时有叫“全球信息网”,“环球信息网”。万维网实际上是多媒体的集合,它是指在互联网(因特网)上以超文本为基础形成的信息网。

主要表现为各个网站及其超级链接关系。万维网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以浏览的图形化界面,用户通过它可以查阅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WWW是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一种应用,我们所浏览的网站就是WWW的具体表现形式,但其本身并不就是互联网,万维网只是互联网的组成部分之一。

万维网通过Web站点(网站)向用户提供信息资源。一个Web网站有它自己的IP地址。一个Web站点是由很多网页文件和文件夹所构成的,所以,访问一个网站上的信息资源实际上是访问这个网站中的网页内容。一个网页就是一个采用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的文本文件。 老师:打开一个网页的源文件,让学生观看。

2、万维网信息资源的特点

(1)信息资源以超文本/超媒体(Hyper Text)形式组织; (2)信息资源的分散存储; (3)信息资源具有动态性。 老师:向学生解释超文本的含义。

3、万维网服务器与浏览器

(1)万维网服务器:提供万维网信息需要有专用的万维网服务器(WWW服务器,也称为Web服务器)。我们所访问的网页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Web服务器上。

(2)浏览器:Web浏览器向万维网服务器发出HTTP请求,获取服务器上的网页文件。万维网服务器将存储在硬盘上的网页传送给浏览器。 如:IE(Internet Explorer),Netscape,火狐,360浏览器等。

HTTP即: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port Protocol)

4、统一资源定位器

统一资源定位器,又叫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是专为标识Internet网上资源位置而设的一种编址方式,我们平时所说的网页地址指的即是URL。 URL的基本格式是:协议://域名(或IP地址)[:端口号]/文件名

例如 http:///index.htm

协议:应用层协议,如HTTP,FTP

域名或IP地址:服务器的域名或IP地址。

端口号:传输层中TCP、UDP协议与应用程序打交道的访问点。

文件名:文件名或其他资源的完整路径和名称。

(四) FTP资源

FTP是文件传输协议的简称(File Transport Protocol)

1、FTP服务器就是存放文件型资源并实现文件传输功能的这样一台计算机。

2、可以从FTP服务器上下载大型(一般是由几十兆字节到几百兆字节)的计算机软件或其它相关信息资源,

3、也可以把自己的众多的信息资源与软件上载到FTP服务器上与大家共享。

老师打开一个FTP网站,和HTTP的网站作对比,让学生了解两者的不同。FTP网站就是拿来传输文件的,不需要象HTTP网站那样做网页,就把文件扔上去就行了,管理起来很方便。一般需要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

(五)拓展内容:

P2P技术、BT下载:P2P是对等互联网络技术Point to Point(点对点网络技术),它可以让用户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进行音乐、视频、图书、图片、软件、游戏等的共享与交换。

如果我们几千个人到同一个网站服务器上去下载同一部电影,那挤死了。但是几千个人里边,总有的人下得快点,如果下载了一部分的人再共享给其他网友,那么几千个人交叉点对点共享资源,那就超快了。

如电驴、BT、QVOD、迅雷等都是这样,下载同一个资源的人越多,速度反而更快!

了解有关P2P技术的应用,尝试学习其中一种P2P技术软件的详细使用。

(六)合理利用因特网中的信息资源

1、尊重知识产权;

2、跨文化资源的利用;(如何利用即时翻译网站查看非中文网站的信息资源?)

3、关注信息资源质量。

八、教学反思:

第四篇:粤教版精品教案 书愤 教案

《书愤》教案

教学目的 :理解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要求 :

1,背诵全文,提高对、研讨的鉴赏能力,

2,了解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特点,

课时安排 :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关于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1154年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1172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淳熙五年(1178年),被召回临安,先后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为主和派所忌,任职期间多次遭到罢斥。晚岁闲居故里。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二、作品简介

陆游的诗今存9 300首。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通篇都是围绕着“志”写的。

这诗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其时诗人61岁。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 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这首诗是他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三、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这首诗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气如山”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热的感情读出。后两联侧重写现在,“塞上”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悲愤;“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四、赏析内容

(一)释题

书,写;愤,愤懑,悲愤。

(二)赏析“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这一联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是暗写他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三)赏析“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一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诗人用“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形象地概括了这两次胜利的战斗,可见他当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这两次战斗都发生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当时诗人才36岁。

颔联集中描写宋军在镇江、南郑两地英雄抗金的战斗情景。“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这两句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诗人壮年时期点头生活的回顾。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理想,他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

小结: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前半部分。回顾往事,抒写渴望北伐的英雄气概。

(四)赏析“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此联说现在,抒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塞上长城”,点明诗人之志。 一个“空”字形象地写出因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主生的那种沉重的失落感。一个“已”字生动刻画出诗人功业未就,人已才老的悲愤之情。两个副词吐露出诗人一腔忠义无处寄托,华鬓点点,壮志落空的愤慨之情。在现实的强烈对比之中,包含着对投降派罪恶行径的愤怒指责。

(五)赏析“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千载谁堪伯仲间”,一个反问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他国无门而主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

小结: 以上两联是诗歌的后半部分。回到现实,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五、艺术特色

(一)虚实相生,变化多姿。首联上句写实,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以实写虚,“北望中原气如山”,用有形的“山”来形容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

(二)通过场面写人,通过场面写情。例如,颔联对仗工整,描画白雪皑皑,秋风萧萧,万马奔腾战船横空的征战场面,从而赞美当年气吞残虏,挥戈卫边的爱国将士,是对“气如山”这种豪情具体形象的说明,从中可以看到作者战斗的热情。此联表面写宏大的场面,实际歌颂英勇的战士,表面写战争,实际抒发感情。

(三)用典巧妙不留痕迹。南宋名将檀道济曾自诩为万里长城,诗中陆游以长城自比,表明诗人对檀道济的敬仰,希望能像他的样建功立业。檀道济对当权派自毁长城的痛斥,也喊出了诗人的心声,揭露了南宋统治者摧残抗战力量的愚蠢。用典贴切自然。这首七律是陆游诗中的上品。

六、《书愤》与《登高》的比较赏析

这两首诗是个人身世感怀之作。杜甫和陆游都生逢国家多难之秋,两人的忧国忧民都表现在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系于一体上。这是两诗共同思想感情。

在写法上杜诗前两联写登临所见,通过对悲凉沉郁的秋景描写为后两联抒情作铺垫。陆诗前两联则是追忆早年的经历,怀念楼船铁马的战斗生活。其渴望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成为后两联进一步抒情的张本。

两首诗的后两联有更多相似的地方,都写了老境的痛苦失落。杜甫将国难家愁、荒秋病体共置一处,强烈地渲染了挣扎于艰难潦倒之中不堪忍受的凄惨心情;陆游则一面悲自己,一面赞诸葛亮,即哀叹自己年已垂暮而壮志难酬,赞叹诸葛亮毕竟可以奋斗终身死而后已,两相对照,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七、背诵全诗

教学后记:

第五篇:鄂教版信息技术教案

Scratch角色我会用

[教学目标]

(1)认识Scratch中的角色。 (2)学习在Scratch中新增角色。 (3)学会为舞台选择适合的背景。

(4)通过制作动画使学生感受Scratch图形化程序设计语言编程的快捷性,培养学生学习Scratch的兴趣。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在Scratch中新增角色,学会为舞台选择适合的背景。 难点:根据不同的要求为舞台选择适合的背景和角色。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听说马戏团要上演精彩的节目了,会有哪些演员呢?一起来看一看吧! 师介绍:

二、认识“角色”

师:在scratch中,“角色”就是舞台中执行命令的主角,它将按照编写的程序进行运动。 (操作演示)

知识屋:如果你想删除一个角色,选择控制区(左边)上的剪刀,再单击相应的角色即可删除。

师:打开scratch,默认的角色就是小猫 。

生讨论探究屋:在scratch中,可以改变角色的大小和方向吗? 生汇报讨论结果。

三、新增“角色”

师:在scratch中,可以有很多个角色,他们可以通过新增图标 来添加。 (1) 绘制新角色

师:单击 中的第一图标 ,可以打开scratch 的绘图编辑器。

师示范操作。

师: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就能把这个新的角色加入到舞台中了。 师:请大家试试看。 生操作。

请生说一说其它按钮的作用 学生尝试操作,汇报。 师点评。

(2)从文件夹中选择新的角色

师:单击

中的第二个图标 ,可以将文件夹中的角色导入到scratch舞台中。

师:可以拖动角色,放置在舞台中适合的位置 师示范操作。

学生尝试操作,汇报。 实践园:

(1)绘制一个新“角色”,并把绘制好的新“角色”导入到舞台中。

(2)从文件夹中选择一个新角色,导入到舞台上,为这个新的角色重命名。 知识屋:

1.Scratch绘图编辑器的功能与windows XP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类似,由工具栏、颜料盒和画图区组成。

2. 新导入的角色默认为“角色2” “角色3” ,依此类推,可以单击角色区中该角色下方的角色名,可以为角色“重命名”。

3.新导入的角色也可以在“绘图编辑器”中进行修改。

4.除了以上两种新增角色的方式外,scratch还有一种特殊的新增角色方式:

软件会随机加入一些特别的角色。

生讨论探究园:

能否将计算机中其他文件夹里的图片作为角色导入舞台? 生实践操作,交流,汇报。 师点评、小结。

四、设置背景

师:舞台是角色活动的场景,舞台的别净作为角色的活动提供适合的环境,舞台的背景也是一种特殊的角色,可以通过一下几个步骤来设置背景。 ①选中“角色区”的

图标。 ②选择“舞台编辑区” 选项。

③选择“新增背景”中的“导入”选项。

④在打开的文件夹中选择适合的背景,并单击“确定”按钮。 师:这样新的背景就设置成功了。 师示范操作。 生尝试操作。 知识屋:

1.舞台的背景作为一种特殊的角色,它在相应的控件区和脚本区的结构都和普通角色有所不同。

2.除了从文件夹中导入新的背景之外,也可以用“绘图编辑器”绘制适合的背景。

生实践操作,交流。 讨论坊:

师:舞台的背景和角色之间,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尝试操作,讨论。 请生汇报讨论结果。 师小结:舞台的背景和角色都可以通过导入方法进行更新;都可以在图形编辑器中进行修改……所不同的是角色可以在舞台上进行编辑而舞台的背景不行;一个舞台上可以显示多个角色,而背景只能显示一个…… 生尝试完成实践园。 实践园: (1)为舞台选择合适的背景,并为各个角色舞台上安排合适的位置。 (2)编写各角色自我介绍的脚本,设置为

时执行。

生操作,师指导。 汇报交流。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收获吗?请将它填写在成果篮里吧!

第八课

舞台造型我来演

认识什么是舞台美术

舞台美术是舞台演出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为戏剧演出塑造全部环境、气氛和人物形象的任务,即演出当中的一切形象造型部分的创作。

舞台美术可分为两大类: 舞台造型设计,布景、道具。 人物造型设计,服装、化装。

舞台美术造型的三元素:形、色、光。

形:形象、空间、质感和它们与演员的比例协调关系;

色:利用人们对色彩的心理作用来加强艺术感染力。是由物色、光色复杂结合而运动着的色彩。

光:是三元素中的主体,是最具能动性的因素,是灵魂。具体的讲解将在灯光这一讲题时详述。

从职能上分:布景、灯光、服装、道具、化装、效果和舞台技术管理。 舞台美术即舞台布景从戏剧艺术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专业,是17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才开始的。那时由于建筑科学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镜框台口、透视布景,舞台美术的分工越来越具体而且专业化。

在各种舞台演出艺术,如:戏剧、舞蹈、歌剧、戏曲、演唱会、杂技、木偶等当中,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由于舞台美术属于造型艺术范畴,必然大量地从各种造型艺术中汲取营养。各种绘画的流派、建筑的样式都在影响着它。比如:我国戏曲的舞台美术就以我国民间工艺美术,尤其是民间刺绣为借鉴。(图)

我们来看看剧场的演变:

1. 前12-前4世纪。古希腊对酒神的崇拜,酒神颂歌,祭酒神,雅典的酒神剧场。

2. 古罗马在各方面都受古希腊的影响。古希腊的节庆是祭酒神,古罗马是官方的礼拜。庞

贝是第一个剧场。观众席、斯坎纳、园场连为一个整体。服装与古希腊基本一致,面具的使用。

3. 公元5世纪开始是中世纪。宗教剧开始在教堂演出,中期走出了教堂走向了广场。同台

多景是中世纪演出的特点。人间、地狱、天堂同时在一个场景中。活动车台。程式化的布景与服装。

4. 17世纪文艺复兴,官方的宫廷戏剧、民间的假面喜剧。西班牙的旅馆剧场、英国的莎士

比亚剧场。

绘画和雕塑的手段同时进入舞台,由于换景的需要出现了三棱柱布景、侧景体系的形成 。

5. 18世纪古典主义,三面墙布景萌生,第四堵墙的概念。 6. 19世纪出现浪漫主义戏剧。 7. 20世纪的印象主义、象征、立体、未来、构成、表现、超现实、先锋派、荒诞派等等艺

术流派和思潮无一不深深影响着舞台美术的形式。 第二讲:舞台美术的创作规律

一.舞台演出的结构及舞台美术在演出中的位置 *一度创作部分:剧本的创作 舞剧的脚本创作

*二度创作: 导演 表演 舞美 音乐 演出必要部分 组织者 塑造者 外部造型 视觉形象气氛 1. 与编剧、编舞、导演等主创人员确定演出风格 2. 组织剧情环境 3. 从案头到舞台 4. 舞台合成

一.

舞台美术的三个功能特性 组织动作空间 再现动作环境 表现动作的情绪与意义

二. 舞台演出的独特性 舞台美术的假定性

上一篇:英语教师反思及总结下一篇:医教科半年工作总结